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能时代的教育范文

智能时代的教育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智能时代的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智能时代的教育

篇1

关键词:人工智能影视教育课堂在场价值观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社会媒介化发展的特殊产物,不仅能够建构起智能媒介化的信息社会,更能深入到传媒研究领域,引导影视传媒研究朝着“互联网+教育”的方向发展。当前影视传媒教育正面临重要的转型阶段,如何通过媒介信息技术调整现有的理论学习模式和教学培养目标,已经成为影视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基于人工智能为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影视教育正致力于从“刀切教育”迈向“精准教育”,从“课堂缺席”转为“课堂在场”,从人才培养模式到教育信息平台搭建,都在不断强化智能教育培养,力求为影视传媒教育的智能化改革和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一、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应用价值

智能化影视传媒研究是教育信息化极为重要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拓宽了影视传媒教育的研究方向,同时也在技术手段、渠道搭建、傳媒伦理等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消除数据鸿沟,发挥智能传媒教育技术赋能和知识平权的双重功能。影视传媒研究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性教学,以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为教育目标。教育学者是影视文化传播的驱动者,因个体间存在传播技能、信息储备和交往行为方面的差异,造成影视传媒教育具有严重的知识鸿沟。在影视研究学者步入算法教育的重要阶段,智能教育平台可通过读取人的反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调整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天赋类型。与此同时,教育学者能够充分利用算法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获取定制化的影视资源和学习条件,以技术逻辑引导学习流程,用分析框架提高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强化教与学的变革场景,激活文化创作的想象力和逻辑性思维,使科技创新在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的引导作用下,从一般的理论教学形成智能媒介化的信息教学模式,从单向传授转变为双向互动的学习教育模式。

2.拓宽学习渠道,推动教育形态从理论课堂到智能媒体教育课堂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引发起一场新的教学革命。从教育手段和学习途径上来看,原有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求,大数据催生出的智能化影视教育,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间搭建起新的算法课堂,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简化理论教学的概念,又通过具有超强运算能力和通讯能力的技术手段协助实践操作。例如,人工智能照相机作为辅助型的教学工具,被运用于智慧课堂的摄影实践教学中,借助云端技术和物联网连接远程数据中心,可以帮助不懂摄影技术的学习新手尽快了解电影拍摄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技能,推动教学场景从应用性教学到智慧型课堂的氛围建构。人工智能与影视教学的跨界融合,成为智能传媒教育进行颠覆式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教育形态正逐渐从智慧课堂过渡到智慧校园,从传统的理论范式过渡到智慧媒体的应用型范式,帮助构建起新的学科话语体系。

3.重视传媒伦理,推动智能化影视传媒教育价值观和技术性的生成。人工智能是以追求效益为初心的理性工具,在技能研发阶段尚未对伦理规范提出强制要求,技术伦理向来是人工智能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影视传媒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和价值观为出发点,重视以道德审美为核心的理性意识。智能化传媒教育将信息技术和影视教学进行结合,使得理性工具得以同理性意识深度融合,人文关怀建立在技术作用之上,这既是培养受教育者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要,亦是强化人工智能技术伦理的有效途径。人工智能时代,强调智能化影视传媒教育技术性和价值观的生成,与其说是建立在影视教育应用场景上的技术伦理规范,不如说是借信息技术完成对传媒伦理和受教育者价值观的理性建构,让人工智能发展紧密联系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问题,加深技术手段和教育学习的彼此作用,从而获得传媒教学在伦理层面的共识。随着传媒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以内容为载体的影视教学活动意味着要担负起更重要的教学责任,学科研究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必须以注重传媒伦理和技术伦理为教学基础,重新建构现有的伦理道德观念,为人工智能技术注入价值观的活的灵魂。

二、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风险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赋予影视传媒教育极大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潜在的风险问题。

1.灌输式教育仍占据主流,智能化影视教学陷入价值认知困境。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以前,理论+实践的教学策略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形态存在于传统影视教学工作中,受教育者根据统一的培养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方式,包括影视创作及影视理论等相关课程都按照相同的培养模式进行。由于教育主体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过往只能够通灌输式对学生进行强制教育,智能化影视教学则是处于小范围内的实践和创新。对影视教育而言,理论与实践是学习的内容,继承与创新才是研究的实质。明确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认知,从灌输教育逐步迈向定制化教育,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应当是影视教育智能化转型发展的着力点。

2.智能教育应用场景缺乏思考,其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当前,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的出现奠定了智能传媒教育的基本雏形,依靠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支撑的智能传媒教育,在平台搭建层面已出现显著性成果,但对应用场景的深度和广度挖掘还存在明显问题。影视教育智能化应当以追求个性化和定制化教育为目标,崇尚的是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不应当将人工智能技术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课堂,除了要从“线下”走向“线上”,还需要考虑到以人机交互为主要形态的教学应用场景,挖掘人工智能教育更多的应用情境和展现方式,从而对影视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价值提供合理的在场性证明。

3.专业壁垒依然存在,智能化教学成果马太效应极为明显。智能教育世界要求培养更加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但人工智能的马太效应逐渐渗透到影视传媒教育工作中,也会导致教学成果受到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难以满足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作为艺术研究的影视教学活动,其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同样重要。尤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要想推进受教育者从“影视学者”逐渐过渡到“影视作者”,人工智能不仅需要满足师生的定制化教学任务,还应当破除专业和行业的壁垒,对其相关联的学科和传媒领域进行合作,才能够改变当前智能化影视教育在教学模式上面临的不足,不断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三、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转型实践

面对智能传媒教育的风险与挑战,影视专业更应当立足于自身的教育发展特色,从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场景建设、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推进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转型实践。

1.从“灌输教育”走向“精准教育”,创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智能传媒教育范式的自主性建构,应当立足于对传统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颠覆。基于当前影视传媒智能化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的不足,其转型实践需要从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出发,在师生、家长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下,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碎片化学习完成系统化的学习过程,逐渐从“灌输式教育”走向“精准化教育”。例如,人工智能时代对影视学生的培养更趋向于“以个人为导向的系统化学习”,通过前期对受教育者的大数据整理,对每一位同学的逻辑性、想象力、创造性和沟通能力等进行分析,从影视理论和影视创作两大方向出发对受教育者形成定制化的学生画像,并提供针对性的智慧作业,帮助教师采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现规范化的信息管理。可以预见的是,智能传媒时代,“互联网+教育”学习模式的生成,在推动知识平权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价值,成为影视教育智能化追求的重要转型路径。

2.从“课堂缺席”走向“课堂在场”,打造新的传媒教育平台。人工智能不仅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也应当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应用场景。过去的影视研究多局限于单一的课堂场景,采用课上理论和课下实践的方式进行授课,完成影视教学的闭环。人工智能时代,影视传媒教育应当调整原有的受教育模式,通过搭建合理的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可以巧妙地将课堂场景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加多样性的教学应用场景,从而实现成长课堂的“在场共生”。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带动影视制作的推陈出新,通过搭建智慧超媒体系统,将电影屏幕从影院搬到校园,自动生成无穷界面。与此同时,影视传媒的智能化还可以帮助教师自动生成电影梗概,将理论性教学转变为可视化形象,使电影理论同定制化的影像人物之间建立匹配关联,让教育场景从线下逐步延伸到线上,为影视研究提供重要的云服务。

3.从“媒教分离”走向“共建合作”,实现产研学的自主对接。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求理论与实践的融和,帮助构建起传媒教育和传媒业界的良性生态关系。传媒教育智能化也可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通过优化教育资源,带动影视内容的高质量生产、影视人才的高质量创作。因此,从“媒教分离”走向“共建合作”,引导产研学的自主对接也成为了影视教育智能化转型实践的有效探索。未来的影视传媒发展,能够抓取海量资源建构独立的影像景观模型,为机器人参加艺考创造可能性,并且也可以紧抓电影内容的智能化生产,从前期的电影脚本自动化写作到后期的虚拟演员个性化定制,系统均可以对剧本创作、电影拍摄等课程进行精准化评估,从中筛选出符合影视公司要求的作品,进入后续的市场化操作。

篇2

面对这种状况,一方面,高校工作者需要正视时代带来的新的机遇,把握其优势和有利方面,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入教学和思想教育,促进教学和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校工作者必须提高警惕,引导学生规避网络不良影响,摆脱网络控制和干扰,这点尤为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视频音响播放器等多媒体技术不断革新,这些技术给传统的教学手段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会,也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采用板书和讲授的方式,其优点是可以详细说明,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但是其缺点也显而易见。二维平面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学习不够生动有趣,不容易吸引学生兴趣,依靠板书手写,效率低下,传递知识量少,讲述知识的时间较少。智能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契机。

(1)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从而避免板书书写占用大量时间,老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讲述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加前沿知识,拓宽知识范围。

(2)课件中可以使用视频、声音、图片,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3)网络的发展可以拓宽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不再拘泥于学校的范畴,我们可以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远距离授课。学生也可以从网上学习先进学校的公开课程,享受高水平的教学,学习先进知识。

2加强大学生思想引导,帮助大学生远离网络毒瘤

网络信息庞杂纷乱,良莠不齐,应教育大学生了解网络的危害,抵御沉迷网络的风险,抵挡不良信息的影响,让网络真正成为为学习服务的工具,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开展网络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述沉迷网络的危害和惨痛后果,让大学生尽早了解网络的风险,能够引起重视,反观自身,进行思考和克制;论述大学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让大家理解大学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把精力更多地投放到学习、钻研、科研活动中。(2)鼓励大家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大家的沟通交流,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建立珍贵的友谊,同时也可以在学生中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树立榜样的作用,对大家抵御网络侵害具有积极的作用。

(3)利用先进的网络工具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使用qq、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与大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可以及时地多方位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4)从学校网络上进行监管和监督,禁止不良网站进入校园网。进行信息的筛选,隔离一些明显不当的网址,从源头处组织不良信息的侵入。

3结语

篇3

[关键词]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师;学生

众所周知,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其先决条件和根本保证则是教师。俗语说“没有金钢钻,难揽瓷器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必须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和业务能力上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没有高质量、优秀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优秀的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与推进素质教育就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治标不治本。

一、强化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素质教育虽已飞速发展、深入人心,但并不是说,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真正全面、深刻地领会它的含义。素质教育不同于“精英教育”,而是普及教育、大众教育,它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淘汰学生。它承认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但不搞“一刀切”,而是因材施教,普遍培养,区别对待。“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必个个升学深造,但求个个发展成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弘扬人的个性和主体性;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健全的个性与精神力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社会等各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管理的主人。

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一切为了分数,一切为了升学,升学率是衡量一所学校优劣、一个老师好坏和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结果却是培养出了一批批“高分低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懂做人做事的所谓“人才”。而素质教育则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文化素质、学习素质、品德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整体和谐、健康地发展,为全体学生创造宽松、自由、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就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求知、求识,学会办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合作,以学生真正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成功的标志。

素质教育不是分段式、一次性教育,而是终身学习、终生提高、发展式教育。在当今社会性、全民性、世界性学习中,只有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终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现在的发展,也重视将来的发展,学校不再是为学生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知识、经验和科学技术时时更新、日日更新,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发展、与时俱进的观念。

二、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提高

现代教育、教学观念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强调以育人为本,以坚持学生自主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教师要牢固树立“三个一切”的思想,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教师应无条件地为全体学生服务,学生有权力选择学什么,怎样学。素质教育的重点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学习什么和如何做人。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从家庭、从学校走向社会、甚至走向国际。让他们在社会、国际的大舞台上展示自己、发挥自己,去实现自身价值。教育方式中应从单纯地传授知识供学生猎取猎物到“教给方法(给猎枪)培养能力(教做猎枪)猎取猎物”这一根本点的转变。

三、加快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进程

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任职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所谓学历,即指教师有专门的学习经历,通过学习获得丰富的知识、学问。学历虽然不等于能力,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学历和能力之间也呈一定的正比。因此,教师教育、教学中还要注重自身学历的提升。教师不仅需要知道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而且教师也要积极搞课程开发、教材建设、课堂生动教学、试验课建设、自然科学研究和实训基地建设等科研、生产活动,不断提高科研与实践能力。

追求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要树立远大的、符合实际的、崇高的专业理想和目标,为之穷毕生精力不懈追求。教师不仅是某一领域、某一课程的专家,而且要努力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做教育专家。

四、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

入世后,世界经济一体化推动了各国间的人力、资金、商品、服务、知识、教育、技术和信息等实现跨国界的交流与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内容更丰富,方式更多,层次更高,范围更广。自我封闭式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已不能适应当今世界性人才的要求。教育国际化趋势必将导致和加快我国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办学形式多样化。教育的全体化、普及化,提高全国人民素质是我国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教育的国际化将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人的个性发展、主体发展,一改“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模式化教育,注重办学特色和学生特色的培养。教育的国际化要求由原来的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承知识和技能为主走向创新思想、创新科技、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教育不再是阶段化教育,学习不再是阶段式学习,只有具有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适应世界发展的需要。因此,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终身学习观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篇4

关键词 临床带教教师 道德示范

临床职业道德素养是各种道德标准衡量下突显在临床工作者身上的内在品性和行为准则,是医德的主要体现。临床带教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更是在医学生临床实践和医德养成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或缺的感化作用。临床带教教师兼有医生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其职业道德素养也融合了医生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双重要求。临床教师作为临床实习教学计划的第一执行者,不仅要博学笃行,更需要有壶济世之心,对实习医生职业道德的示范作用是深远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出于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过程中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和培养,临床带教教师更有必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

一、临床带教教师职业道德示范何以可能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示范就是在身体力行中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具现到一言一行,从而为他人所借鉴模仿。示范教育也被称为典型教育,是一种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道德示范作为示范教育的形式之一,是一个通过蕴含一定的道德价值的人或事,对人们进行道德观影响的过程。道德示范可以把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具体化、人格化,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从而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交织让刚下临床的医生难以实现医学知识和医疗实践的完美结合,而参杂的各种非客观因素使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微妙。此时,良好的道德示范是临床实习生的牵引动力和指向路标。

一个完整的道德示范过程,包括示范主体、示范客体、示范载体和示范情境等基本要素。在临床带教教师道德示范的过程中,带教教师是示范主体,实习医生是示范客体,医疗实践是示范载体,临床实习环境则是示范情景。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医院和社会的过渡阶段,是从学生到医生角色转换的重要阶段。在这期间与他们接触最多且对他们的思想转变影响较大的莫过于学生的临床带教教师。临床带教教师是实习医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其思想素质、道德修养、职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都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实习医生的思维方式、职业心理、业务素质和行为规范,这是教科书和奖惩方式都难以取得的教育力量。古代的张仲景、孙思邈,近现代的林巧稚、裘法祖,以及离开我们不久的吴阶平、华益慰,千百年来的医德就是在这些大师的言传身教中传承、积淀、升华。称职的带教教师不应该只是传授给学生临床专业技能,还应该以身作则,感染和唤起学生全身心服务患者、立志为医学献身的崇高理念。需要强调的是,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应时刻注意把人本主义与仁心仁爱的道德情操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做到言传身教。

二、临床带教教师职业道德示范何以必要

从医学伦理教育研究现状来看,医学界对医生职业道德与医德教育有较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多是从医学专业教学角度探讨带教活动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带教质量评价等,而对于带教教师的职业道德示范却较少涉及。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就很有可能遇到类似涉及到医学伦理的问题,这一复杂的医疗现状更加反映出进行临床带教教师职业道德示范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医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职业道德教育多是通过医学伦理课课堂讲授的方式获得,这种脱离了临床实践的“灌输式”教学,虽然有利于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却忽视了对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培养,极易导致医学生“知”与“行”的分离。一方面,医学生以实习医生的身份进入临床工作后,便时常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并且要处理各种临床突发事件。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并不能充分指导学生应对各种临件,因此临床带教教师应在这个过程中的带教显得极其重要。另一方面,实习医生初到临床,个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未最终成型,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临床带教教师规范的操作行为及正确的道德引导是医学生从课堂学生身份演变为临床医生身份的启蒙,其一言一行对实习医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有利于规范临床带教教师的职业行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之人,必须是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师者,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临床带教教师对其双重身份的角色扮演以及可能存在的道德冲突,对其职业行为的规范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历代名医在传播自己高超医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培养了一批医德过硬的接班人。临床教师只有具备审慎的专业思想、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医德医风、较强的教学能力、人文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规范的技术操作,才能以良好楷模形象影响医学生今后一生的言行。协和、华西、湘雅、同济的人才辈出、百年声誉,就是对这种综合医术和医德传承的言传身教的好例子。

(二)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社会上对人才的评价为:“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这充分说明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医学是与生命紧密相连的学科,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同时,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阶段,也是医德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要重视该阶段临床带教教师对医学生的道德示范作用,加强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外在的道德理论转化为医学生的内在品质,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有利于促进医疗水平和医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医学从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复合模式的转变,使得病人的心理、情感、社会关系等因素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和受重视。已经被发现50余年的安慰剂效应更体现了病人的主观认识,特别是对医生的信任在对抗疾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医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不仅体现在对疾病诊疗的认识和把握上,也体现于医疗过程中良好的仪态、规范的操作、严谨的言行。临床带教教师在诊疗过程中规范精心的示范,既是对学生既有知识的深化,也是为日后进一步发展医学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借用一位医疗界前辈的话:作为一名医生,在对待病人时,你的每一句话,包括你的仪态、举止都应该传递出你的专业与诚意,让病人对你产生信任感。医院的服务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如何尊重、理解、关怀患者,如何为患者提供最温馨的“人性化服务”,已成为各医院除医疗技术和设备以外最主要的竞争策略。在医疗诊治和临床实习教学中,首先要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自觉保护患者隐私权不受侵害,才能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临床带教教师职业道德示范何以实行

在大力倡导精神文明的今天,社会对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也是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职业道德在医学界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重要话题,从张仲景在《伤寒论》开篇便有“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及“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之叹,到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以较大篇幅阐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之见解,而古代西方医学界则有著名的希博克拉底誓言。现代则有一生未婚,却是5万多个孩子“母亲”的林巧稚大夫,曾经家喻户晓的为抢救危重产妇以身殉职的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03年“非典”爆发时,叶欣、邓练贤、陈洪光、范信德等烈士更是用生命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精神。这些都体现了自古以来医生职业道德示范都是可以实现并且产生巨大影响的。

(一)临床带教教师的职业道德示范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

1974年Rauen首次提出,临床带教教师的个人角色,强调教师的个性特征、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工作理念和态度等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但近年来,受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和所有制形式多元化的影响,部分临床带教教师的价值评价标准呈现一定弹性,是非观念模糊,导致临床教学不够认真,临床带教不够规范,教学水平出现滑坡倾向,并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医疗、重科研、重效益、轻教学的倾向,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教学效果。对于这些情况,医院负责教学的部门应给予重视,对全体带教人员进行仁德仁爱,以人为本等道德观的深入学习与交流。对带教人员按标准进行评定与考核,奖励优秀带教人员,调动积极性,确保临床带教者的素质。一切医疗活动都离不开职业道德的约束以及构筑在医德基础上的医患互信的支持,因此,良好的医德医风不仅是对于医生医疗活动以及个人品行的约束,更是科室、医院乃至整个医学界传承有序、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比如一代代协和人在对协和自1917年建院传承至今的“严谨、求精、勤奋、奉献”这一协和精神的践行中,缔造了“东方的霍普金斯”的传奇,也凝聚了无数患者“协和都没办法,我死也甘心了”的朴素信任。

医学生初到临床实习必然有很多困惑,在世界观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临床带教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对实习生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而需相应的文化积淀、理念熏陶和经验积累,因此临床带教教师要有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正确引导刚迈进临床的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修养和医者素质。带教教师严肃认真的举止,一丝不苟的要求,精湛的技艺,渊博的学识都是对于医生的最好诠释和注解,在这种熏陶之下形成的医德更是医生对抗不良诱惑的有力武器。

(二)临床带教教师的职业道德示范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

临床教师是医学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担负着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医德医风的双重任务,其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对于医学生专业态度形成、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但目前不少医院还存在进修医生或低年资住院医师带教的现象,个别带教教师水平偏低,带教意识不强,临床教学经验不足,操作不够规范;也有的带教教师不熟悉本学科带教任务和教学计划,致使教学工作显得盲目和随意。通过临床实习中期考核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有: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少、实习学员进入角色较慢、学习方法不灵活等。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临床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保证教学效果、实现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方面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还要了解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医院应该严格选拔临床带教教师,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并定期组织学生对带教教师进行评价,保证教学效果。带教中的医疗实践应该让观摩学习的临床实习医生得到良好的学习机会。带教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除此之外,还要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与教师共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教学活动的主体,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探讨临床带教模式和实习方法,主动关心学生实习期间的生活,不仅要是学生的“良师”,也要是学生的“益友”,让学生在严肃又不失活泼的带教情景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三)将重塑医德、整顿医风与强化管理、提高效率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医学生成长环境。

高尚的医德可以促进医风的形成,良好的医风也促进对医德的落实。医德医风的树立,可以明确权责,凝聚斗志。一方面促进个人能力的发挥,利于医生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先进理念的有效应用,减少内耗。人尽其责、物尽其用的高效组织,也利于医生的成长,知识的进步,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从医学生踏入临床的第一天起,就将其融入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之下,将对医学界的发展产生有效的推动。

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是每个从医者必经的过程,医学生带着不成熟的课堂理论和不完善的社会理念,进入“沙场”正式面对各种“实战”,不仅要沉着处理各种临床突发事件,还会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遇到带教教师实际操作行为与课堂理论不一致的情况。学生在这个阶段的迷茫心态可想而知。对靶练习的熟练对于灵活应对临床各种事件是远远不足的,熟记于心的道德理论对于正确识别混乱的临床是非更是杯水车薪。所以,带教教师真正铭记道德品性及临床修养,并对带教对象正确的引导才是实习医生所需要的。也只有从实习阶段开始培养正确的道德修养,才能为漫长的行医道理铺垫一块块向上的坚石,形成良性车轮循环,为下一代新人起到更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文翠菊,庞冬,路潜.专科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0,(10):67-70.

篇5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 助学服务 提高质量

现代远程教育是运用互联网和通讯技术进行的所有非面对面的教育活动。边疆地区由于通讯、交通、教育、经济的滞后,人才稀缺,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极不平衡,教育基础十分薄弱。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因其办学的灵活性和质量保证系统,有利于广大山区、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是多快好省出人才,提升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效模式,但是要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往往困难特别大。这就要求远程教育工作者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挖掘潜力,确保教学质量。

一、正视远程教育的困难,才能增强助学服务的意识

远程开放教育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特点是“宽进严出、不组班教学、教考分离” ,可以不受时间、地点、方式的限制,选择学习内容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这是远程教育的优势所在,但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所碰到的问题和困难是不能回避的,只有面对现实、正视困难,增强服务意识,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远程开放教育健康发展。清华大学学者在《远程教育的现状和改进》一文中明确指出:远程教育存在的主要困难:一是教师学生不能直接相互交流;二是难以获得充足支持服务,如:计算机的应用和维修、网络学习策略和技术支持等。笔者通过对楚雄彝族自治州电大系统教师和学生的调查显示:(1)未提供足够助学服务的学校占学校总数的18.6%,服务不到位的占19.57%;(2)平时无条件使用计算机的学生占71.4%;(3)辅导教师水平不高,教材理想、供应不及时等。这些都表明学生迫切需要助学服务的心态。教育是一种服务性事业,实质上就是学习者进行人才资本自我投资的一种教育消费,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则是从事服务的另一方,学校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完善有效的助学服务体系,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需,真心实意地为学生排忧解难,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助学服务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远程教育的成败。

二、根据远程教育特点确定助学内容,才能创造出服务的有效方法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学校由教育管理转变为助学服务,教师由管“教”转变为管“学”。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是高质量低费用的教育,是以更加系统的方法开发课程和发送学习内容的,应结合实际采取混合学习技术,即:把因特网和其他媒体混合起来,包括印刷媒体。远程教育不仅不能满足信息的提供,甚至不能满足于好课程的提供,而需要研究如何提供各种教育的支持服务。助学内容主要有:(1)教学信息的提供和获取,如:学科的面授学习要点、复习考试范围及学科重点方面的书面或非文本等辅导资料;(2)教学设施的装备与使用;(3)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有效供应;(4)酌情组建学习小组,指导督促学习小组开展活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逐步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助关系,让学习小组成为师生保持联系、互相促进的桥梁。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社会构建理论,说明学习和记忆过程是在原有基础上建构的过程,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并不意味着只是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师生、同学间的互动中实现的,互动与合作成为有效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教师为学生搭建的“脚手架”和评价的“最近发展区”都必须针对学生个体情况来设置,有效的学习需要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出发,包括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和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包括面对面的讨论和表达,也包括师生一起共同进行的真实的社会实践,因为教育目的应含:知识和概念的获得、探究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助学服务得好,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乃至创造性,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降低辍学率。

三、强化助学服务职能,才能确保教育质量

针对我州电大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证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怎样强化远程教育的助学服务职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应想方设法支持教师培训和对教师进行在线的互动式支持服务。建立不同形式、层次和对象之间的交流和共享平台,扩大培训者和学习者平等分享信息和共同建设资源的机会。

2.建立完善教师辅导制度。每门课开学时要按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数量配备辅导教师。教师应履行职责,向学生提学习建议,让其转变过分依赖面授或教师的观念,自主学习,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按统一标准及时批改作业;监控、参与网上专题讨论,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到基层教学点开展面授或巡回辅导等。

3.切实加强管理服务。转变观念,认真经营远程教育,视学生为客户,以发展为目的,以过程科学化为机制,以手段现代化为途径,以质量优化为标准来全面实施管理服务,包括服务内容周全、态度热情、信息传递的准确及时和传递渠道的畅通等。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要使长、短目标相结合,贯穿到电大职能的运作和每个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中,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人员的职责中,并与考核奖惩相挂钩,同时把宏观目标具体化,以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分解成若干层次的目标,逐项实施,逐个完成,最后实现总目标。

4.由于我州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多居山区,条件有限,考前面授强化显得尤为重要。优化的面授辅导教学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对面授辅导教师的管理。第二,加强面授过程管理。第三,要求教师平时就尽可能提供服务,从而保证面授辅导教学质量,达到计划目标要求。第四,面授中,要求辅导教师要浓缩内容,突出重点,精讲强调,反复巩固,让学员取得好成绩。

5.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功在平时的自主学习意识,按专业或住所相对集中的原则,适当加强教学站点和学习小组辅导等互助支持功能,鼓励探索闯新路。必要时聘请当地资深教师每周末对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难度较大的课程给予及时辅导,顺利完成阶段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