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快速阅读的训练方法范文

快速阅读的训练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快速阅读的训练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快速阅读的训练方法

篇1

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一眼识别多个字的能力,没有练习前,我们能看清并看懂两三个字和词组,经过练习一眼看清五个、十个字也不是什么难事。这需要有意识地锻炼,尝试着增加每次阅读的字词的数量,从少到多,通过练习,你会看的更多,读得更快。

2、减少每一次眼睛感知字词所消耗的时间

阅读的时候,如果你在每个单个视觉区域注视停留的时间过长,你的阅读速度肯定就成倍的较低。在练习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让视点迅速准确地移动到第二眼的位置,更快更好地吸收到信息。

3、减少你的目光移回到前一个句子的次数

篇2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一

    据我所知,北京铁路二级教师程汉杰先生从1995年起,就对培养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问题进行研究与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最初在一个班实验,每周训练一节课,辅以课下自练,一年以后,全班阅读速度提高了两倍多(由原来每分钟278字,提高到957字);阅读效率提高了四倍多(由每分钟159字提高到862字)。其后,在铁路二中其他年级、在其他学校众多老师的实验,均取得可喜的成果。因而,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法,迅速在中学语文界扩大开来,先是在铁路系统、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继之是其他省、市、区不少学校相继开设了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班。如今,实验班已扩大到25个省、市、区,受益学生已超过20万。不少教育领导机关把它纳入科研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本地区推广与研究。从中央到地方二十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宣传报道了这一新型教学法,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门摄制的电视教材《高效阅读》两集,已向全国播放。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和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也吸收进了该项成果。原教育部在《初中语文教学大钢》中还规定了明确的阅读速度指标(每分钟500字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语文高效阅读研究中心、沈阳铁路局高效阅读研究会、北京市速记协会高效阅读委员会等学术团体相继成立。这都雄辩地说明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可行途径,是一个值得语文界更广泛、更深入地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

    快速高效阅读法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首先是因为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时代的需要。如前所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正是时代的需要。当前一场新技术革命正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技术革命引起的“知识剧增”,使我们这些习惯用传统方式读书的人措手不及。面临如此形势,而我们的读书方式一般还停留在50年乃至100年前的水平上,所以传统的阅读显然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人生有限的时间的挑战。据有关部门研究,当前书籍以每分钟一至三本的速度出版,而人生有效阅读时间也不过四五十年,面对这浩如烟海的新书籍、新知识,如何能应付得了?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人们接受能力的挑战。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假如把公元1750年时人类的知识量计算作“2倍”的话,1900年时增长到4倍,1950年时则增长到8倍,1960年时又增长16倍。这就是说,人类的知识量由2倍上升到4倍,用了150年;由4倍上升到8倍时,用了50年;由8倍上升到16倍时则只用了10年。信息以如此速度增长着,而人们接受能力绝对不能以几何级数迅速提高,这就形成了矛盾。三是大量新知识对人们理解能力的挑战。据《光明日报》1983年2月记载:英国伦敦出版的一部《世界文学著作目录》,共有754卷、57、72万页、重达两吨半。若以一位文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者而论,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恐怕至少也得几天、十几天的时间,面对如此大量的研究对象,要用多少时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在他的报告《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就是说,在信息时代,面对剧增的知识、信息,如果不能高速度、高效率地读书、学习,不用说建设四化,就连“生存”也难以保障。将来不管传递信息的手段多么先进,阅读始终是人们获得信息、知识的主渠道。如果我们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就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难以符合时代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快速高效阅读的出现,有其客观的社会必然性。

            二

篇3

关键词:低视力;助视器适配;功能性视力;个案研究

一、背景与分析

相关研究显示:约90%的视力残疾人都存有剩余视力,一些调查表明多大80%的有剩余视力的低视力者的视力可以达到0.1甚至更高。可见,拥有剩余视力的低视力者在视力残疾人群中占有很大比例,如何更好地发挥剩余视力的功能则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结果证明,低视力儿童运用剩余视觉进行阅读不会损坏他们的剩余视力,而且研究者的阅读状况明显的获得了改善。由此可见如果能指导儿童做到合理卫生地用眼,只要不属于进行性眼病,其视觉能力的发展也符合用进废退的原则。功能性视力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的环境情景中完成或参与某项活动中,视觉所发挥的积极有效的作用。功能性视力是对个体的用眼状况的描述,它强调“功能性”,也就是说为各种特定目的而使用的视力必须的有效的、高效率的。如果个体在一定环境中不能完成或勉强完成需要视觉能力的活动,那么说明他的功能性视力低下,即使他的视力正常。反之,即使个体的视力存在损伤但却能很好地完成需要视觉能力的活动,他的功能性视力良好。

国际视力残疾教育委员会主席BillBrohier提出:“让儿童出、不断地看,会帮助他了解他看到了什么。”可见功能性视力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功能性视力训练的过程中,根据低视力人体的需要可能会在经过特殊布置的视力训练室中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帮助个体慢慢掌握视觉技能和技巧,使功能性视力得到提升并最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二、典型个案训练计划及过程分析

案例1:王某,男,11岁,弱视,左眼球轻微震颤;小学三年级,学习汉字,现阶段学习的主要困难是阅读课文时难以按照老师的要求找到指定的段落或句子,换行时容易错行,换页时难以找到承接的句子。

根据马某现阶段表现出的主要困难,结合其眼病特点,可以得出眼球震颤是造成其视觉定位困难从而产生搜寻困难的主要原因,而眼球震颤是一种生理表现,目前无法通过任何医学手段和教育手段来改变;但他只是左眼轻微震颤,这种状况理论上说对日常学习生活没有太大影响,已有一些眼球震颤程度更严重的个案也说明震颤并不是造成阅读困难的唯一原因,通过训练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阅读水平。因此针对马某的短期训练计划重点放在视觉定位和搜寻技巧方便。

第一周:

训练目标:学习简单的阅读定位技巧。

训练内容:①段落定位技巧的练习:根据段起时都退两格的规律快速定位每一段的开始;根据一般段末都有一些空行的特点练习快速定位每一段的结束。②让学生练习养成在段落前计数的习惯。

辅助手段:彩色笔,在段落起始作标记。

效果检查:看是否能掌握这一定位技巧。

第二周、第三周:

训练目标:学习简单的搜寻技巧――眼睛必须由物体一侧向另一侧运动,然后由上而下一行一行地覆盖要搜寻的范围,防止快速而不规则的乱找目标。

训练内容:①按要求找到穿在一条线上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小木块(先横放在竖放),如“从左往右第三个是什么”、“从下往上数第四个是什么”等。②按要求找到穿在多条线上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小木块(先横放再竖放),如“第二排第三个是什么”、“第三列第五个是什么等”。③利用学生喜欢的五子棋作为训练工具,摆成不同阵形,让学生找出指定的棋子。④将二年级之前学过的常用字制成放大字体的棋盘,按要求搜寻指定的文字。

辅助手段:色彩对比、大字

效果检查:看是否能掌握这一搜寻技巧

训练目标:①配合段落定位及技巧,找到某段落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或词。②给出一个字或词语并告诉其所在的段落,让学生找到并规划出来。③学习用手指、用笔或强化框等帮助阅读时定位搜寻。

效果检查:看在书本阅读中的定位和搜寻能力是否有提高。

训练效果评价:为马某制定的这个四周计划基本上没有改动地的得以实施。在实施两周后进行了一次测试,发现他很明显地在不断提醒自己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去寻找断首和段末做标记,主要表现在自我的言语提醒和反馈,虽然多少影响了阅读速度,但至少说明学生有意识地使用阅读技巧,一旦熟悉了这些技巧,便可以提高阅读速度,经过为期四周的训练,经测验马某在定位句子和段落、换行、换段时的速度较一个月前和四周前有所提高。在课堂中据其老师反映也较之前有很大的进步。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低视力儿童制定个别化训练方案时一定要在详细分析了该儿童的基本情况和现阶段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之上,针对亟须解决的某一点问题制定训练方案;并在训练过程中及时检验前阶段训练效果并及时做出调整措施,不要以为这个计划是一成不变的;在实施完这个训练之后,还要对整个训练效果做出训练。分析成功和不足之外及其原因,并考虑是否要进一步深入训练该项目或终止该项目、解决下一个问题。

对低视力儿童进行的视觉康复训练必然是具有个别性和阶段性的。加上从实际出发考虑,现阶段担任视觉康复训练的多为盲校教师,他们还承担着大量学科教学任务,因此要求他们为每一个儿童制定每一阶段的个别化训练计划确实存在很大困难。这就需要训练者要在日常多积累个案、多积累不同的训练方法,多参考别人的个案和训练方法,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简化自己的工作、节省精力和时间。但是在阶段性和最终的效果评价方面不能有任何简化,因为这是总结训练方法、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成果等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为以后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提供思路和捷径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篇4

通读全书可知,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研究系统全面,学术性较强。全书对教改中高校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和实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研究和论述,如高校运动会的策划研究、田径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训练方法研究、田径运动技术学习方法、专项技能训练方法的研究等等,其研究成果体现出了当代田径运动训练和高校教改中田径运动知识体系运用的实用性、先进性和系统性。但光有实践指导和规程范例就会显得缺乏骨骼支撑,整本书也就像软体动物一样很难立住脚,而该书则既有血肉,又有骨骼支撑,是一本丰满立体的书籍。例如,在对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方法的论述之前,作者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相关生理学的理论基础知识,从这一部分看得出作者对生理学理论的了解全面而深入,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

2. 语言简洁生动,表述清晰。虽然全书的主干部分是对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的田径运动的分析研究,但这本书并没有读者所想的那么严肃和艰涩。在介绍高校趣味田径运动活动的第十二章,作者详细而生动地分析了高校趣味运动中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语言描述十分简洁,让读者可以快速获悉训练方法,实打实地运用到实践中。在“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这一节中,每一小段都遵循着时间、地点、事件的书写规律进行表达,使内容越见条理,表述更显清晰。在介绍各类田径项目的由来时,作者同样简洁明了地对每项田径运动都进行介绍,寥寥数语却饱含丰富的信息量,足见作者的文字功底。

3. 运用图表与数据,增强说服力。该书在对高校田径运动的描述和研究中,多次运用图表等形式与相关数据相结合进行表达。在对田径竞技运动的介绍中,作者用表格和数据呈现了田径竞技运动参与者的分组情况和项目分布情况,十分清楚且有说服力。值得注意的是,该书甚至收录了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竞赛规程范例,非常详细并且实用,显然是作者根据自身多年参与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实践经验以及对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研究验总结得出的,对于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相关管理者和组织者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4. 论述细致、贴近实践和应用。通过阅读整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非常实用的高校田径运动方面的知识。在针对如何组织高校田径运动会和如何进行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上,该书做到了详实具体的阐述,相对于理论指导,全书更强调如何去实践和应用。例如,针对如何策划一场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书中展示了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各部门分工图示,甚至连经费支出部分都有规划和研究。同时,它还强调时代感与田径运动宣传主题特色的结合,列举了不少主题口号。由此可见,细致论述、注重细节,力求贴近实践和应用是该书一大的特点和优势。

篇5

关键词:机械图样识读 空间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003-01

《机械图样识读》是我院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研究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学习这门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学员建立空间思维模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员通过看图能够想象出物体的空间结构。积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是学好《机械图样识读》这门课的重要环节,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笔者结合我院学员认知特点和机械图样识图课程结构特点总结摸索出一套空间思维能力训练方法,下面我就详细介绍《机械图样识读》课程机构特点以及各阶段适合采用的训练方法。

一、《机械图样识读》课程结构划分

《机械图样识读》课程总共由九章组成:第一章为抄画平面图样;第二章点、线、面的投影及三视图的形成;第三章为识读基本体和截断体视图;第四章为识读组合体三视图;第五章为识读视图和剖视图;第六章为识读轴套类零件图;第七章为识读叉架、盘盖类零件图;第八章为识读箱壳类零件图;第九章为识读装配图。依照《机械图样识读》课程对学员空间思维能力需求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点、线、面的投影及三视图的形成至基本体三视图识读是由平面世界进入三维空间,学员需要快速建立空间想象的基本框架。

2、组合体和剖视图是学习较复杂空间结构及其表达方式,要求学员空间想象力的有所发展和深化,使学员的空间想象更为细致、周密和全面。

3、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是空间想象力的检验和运用,要求学员具备将强空间思维能力。《机械图样识图》课程各阶段对于学员空间思维能力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这就要求教员分阶段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二、空间思维能力训练方法

在学习《机械图样识读》课程的第一阶段,学员在学习初期缺乏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再加上他们对机械零部件缺乏感性认识,多数学员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这样往往使学员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若按传统的教学手段,从抽象的点、线、面投影理论开始讲授,学员一时难以建立起空间概念,这显然不适合学员思维发展的规律,必然会给《机械图样识读》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员迅速建立空间想象的基本框架,也就是能够在头脑中建立简单视图与基本形体的直接联系。例如能够快速分区基本体中圆柱体、楞柱的三视图。要想建立这种联系需要采用直观的教学训练方法,例如展示实物模型与三视图对照;参观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库;

在学习《机械图样识读》课程的第二阶段,学员需要阅读组合体的三视图。直观的训练方法很难使学员分清复杂的形体。由于所想象的空间物体结构复杂形象的几何性强,离开图、闭上眼睛,在大脑中构成的只能是不太复杂的或者是局部的瞬间的形象,不可能在大脑中构成显明、完整和稳定的形象.学员更加需要借助于橡皮泥、纸板以及轴承图来帮助想象。组合体根据结构特点可分为叠加型和切割型,采用捏橡皮泥的方法学员可快速直观的还原视图对应的立体结构。对应较复杂的切割型形体,可以利用纸板制作出物于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的表面然后采用拼图的方法将平面图形包围成三维形体。对于结构较复杂的组合体采用前两种办法相对麻烦就可以采用画轴测图的方法。轴测图是将物体连同其参考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面的方向,采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到单一投影面上所得的图形。它反映了物体三个方位的形状特征,因而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近似于学员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象。教学实践证明,运用轴测图训练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员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学习《机械图样识读》课程的第三阶段,学员识读的是复杂的零件图和装配图。此阶段要求学员脱离辅助工具仅依靠想象便能在头脑中构型出图样对应的机械零部件。根据这一要求需要学员熟练掌握空间构型方法。

1、拉伸构型法

柱体识图的典型特征就是由“一个多边形和两组矩形框”组成,快速找到矩形框对应的多边形,并从投影方向的逆方向不断增加多边形的厚度就可用从平面图形构想出立体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拉伸法又演变为分层拉伸、分向拉伸两种构想模式。两种模型操作起来虽有所差异,但是具体看图构型均可总结为一下三个步骤:根据给定的视图,通过对投影关系的分析,识别视图中的特征形线框;根据各视图的特征形线框所示平面形状和空间位置,沿着该视图的投影方向逆向拉伸,想象立体形状;综合构思整体形状。

篇6

关键词: 分解训练法 单纯分解训练法 标枪技术

1.引言

标枪是投掷项目项目之一,属于周期性练习项目;因标枪技术比较复杂,也属于混合性练习项目。中学生标枪技术训练不仅受到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理特点的制约,还受到标枪技术自身特点的制约。在中学生的标枪技术训练中,一方面要从标枪技术训练的特点出发,标枪的训练必须紧紧围绕标枪是轻器械、技术比较复杂的特点进行,通过训练培养出既有爆发力又有高度协调能力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做到,在不断发展和提高专项快速力量的同时,使运动员掌握和保持良好的“枪感”,以有利于运动员既能发挥出最大的速度又能准确地用力于标枪的纵轴上。只有两者组合协调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专项成绩。另一方面取决于教练的教学方法、技巧等,长期以来,标枪项目技术训练,都是先学最后用力技术,再学助跑,旋转、交叉步等其他动作技术。其中最后用力的技术训练占去大部分教学,这样的训练会造成训练周期过长,不能较快地使运动员掌握完整技术。鉴于以上两个方面情况,笔者去繁就简,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单纯分解训练法对本校标枪运动员进行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对当前标枪训练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训练中切身体会相结合,发现单纯分解训练法能有效提高标枪运动员的成绩,以期对教练员和运动员有所启发和帮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我校田径队标枪专项运动员,共22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学校图书馆和某体育学院院报,检索和收集有关标枪技术训练方面的文献资料,掌握我国中学生标枪训练方法的研究和发展的状况。在广泛阅读和整理各类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中学生标枪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相关资料进行重点阅读和分析,为笔者的理论分析奠定基础。

2.2.2实验法

本研究主要对以上研究对象在我校田径场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教学训练,教学过程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实施,探讨标枪技术项目的有效训练方法。

3.过程与方法

3.1什么是分解训练法

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运用分解训练法可集中精力完成专门的训练任务,加强主要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环节的训练,从而获得更高的训练效益。在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较复杂、可予分解,且运用完整训练法不易使运动员直接掌握的情况下,或者技术动作、战术配合的某些环节需要较细致地专门训练时,常采用分解训练法。

3.2单纯分解训练法的应用

应用单纯分解训练法,需首先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学习、掌握各个部分或环节的内容,再综合各部分进行整体学习。这种方法在技术和战术的学习与训练中被广泛应用。分解训练法对练习的顺序并不刻意要求。采用单纯分解训练法进行标枪技术的训练,可将整个标枪技术过程分解成三个部分,即持枪加速跑、最后交叉跑和挥臂掷枪。训练进程:可先训练“持枪加速跑”;掌握后再训练“交叉步”;掌握后再训练“原地挥臂掷枪”;也可先练习“原地挥臂掷枪”,再练习“持枪加速跑”,再练习“交叉步”。最后把三部分合成起来进行完整训练。下面是笔者用单纯分解训练法将标枪技术训练肢解后进行的单元式教学。

3.2.1熟悉标枪阶段“持枪加速跑”

持枪助跑的任务是为人体和标枪获得速度,形成有利的最后用力的身体姿势和提高标枪出手速度创造条件。标枪出手速度的20%左右来自助跑。先教握持枪的方法,再示范助跑方法,后让运动员按下列步骤练习(以肩上持枪为例,练习次数这里略去)。

练习方法:

(1)助跑距离12~15米,跑速中等,先不做步数要求。随着助跑技术的掌握,要求用10~12步跑完。

(2)在跑动中投掷臂应随着跑的节奏做前后摆动。

(3)在跑动中应控制好标枪。

练习目的:助跑的任务是使运动员从起动到第二标志线达到适宜的速度,为掷枪做好充分准备。

练习要求:大腿上摆,稍高于普通跑,前脚掌着地,后蹬有力。

3.2.2学练“投掷步”

从第二标志线到最后用力时左脚落地为投掷步阶段。

练习方法:

(1)交叉步练习,徒手和持枪。

(2)原地徒手做投掷步练习。手、脚要配合好,再持枪练习。

(3)走动中做投掷步练习,引枪时上、下肢配合协调。

(4)慢跑中做投掷步技术练习,随着技术的掌握,助跑逐渐加快速度。

练习目的: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在保持助跑速度或继续加速的基础上,完成引枪动作,做好最后用力前的准备并不停顿地进入最后用力。

练习要求:保持速度,拥有节奏,完成引枪,超越器械。

3.2.3标枪的最后用力技术

在训练时,先让运动员明确最后用力的技术关键,教学时利用录像、挂图、示范等方法让运动员建立运动表象,再开始练习。

练习方法:

(1)正面原地投掷。沿标枪纵轴用力,做鞭打动作。

(2)侧向原地投掷。投掷时要求蹬地转髋,转肩翻肘,身体成背弓,在左脚的前上方出手,做鞭打动作。练习中可持垒球,羽毛球投掷,熟练后再持枪练习。

(3)交叉步投掷。练习时侧向原地做交叉步投掷,交叉步动作正确,节奏要快。

练习目的:充分利用助跑的速度和获得的动量,在尽可能长的距离内将最大的力作用于标枪,使标枪在出手瞬间达到最高速度并沿合理角度掷出。

练习要求:尽可能长作用力距离,尽可能短的时间,力量沿标枪纵轴。

3.2.4标枪完整动作练习

这一步骤只是把各个分解动作连接起来。练习时助跑的步点要准确,节奏要快,动作要协调,最后用力顺序正确。

这里只列举了标枪技术的训练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可使运动员较快地掌握标枪项目的完整技术。

4.教学效果

经过6个月的系统训练,该校田径队标枪选项7名学生基本掌握标枪技术的动作要领,把比较复杂的标枪技术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见下表)。

市运会赛前测试成绩及市运会成绩表

5.结语

5.1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的关键。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与实效性。采用“单纯分解训练法”教学能有效缩短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的时间并取得良好成绩。

5.2在进行一项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在运用完整训练法不易使运动员直接掌握的情况下,将各个技术环节分解,进行单元教学,可以去繁就简,缩短训练周期,使学生尽可能快地学习关键技术动作(和使用器械),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

篇7

关键词:口译;技能训练;高中英语;应用

从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花费的精力大,受益低的情况,不仅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讲解,同时也学生也需要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在英语的学习中,但是整体学生的英语水平偏低,在应用上更是存在很大的不足,所以我国的英语教学成果被称之为“哑巴英语”。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战略下,英语的应用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所以在高中英语中需要开始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口译技能的训练。

一、口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在高中英语中引入口译训练并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英语口译人才,而是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需要为学生讲解过多的口译理论知识或者专业术语的训练等,只需要将口译的教学方式适当的融入到教学设计即可。利用口译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自觉的接受英语口译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综合交际能力,进而更好地解决学生的英语应用问题,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二、口译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主旨复述训练方法主旨复述训练方法是口译训练中的主要方式,可以采用书面或者音频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对学生听到的或者看到的材料快速的翻译并口述出来。在主旨复述训练中学生会集中注意力在提供的材料中,同时将听觉或者视觉所感知的信息运用自身的语言思维进行加工,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在英语的学习中不再是简单的句子和词语叠加。进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语言和应用语言的障碍,使学生的英语表达不再受原语言的束缚,培养学生良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注重语言的含义,灵活的运用语言,进而提升学生口语、听力以及英文写作的能力。

(二)影子跟读训练方法影子跟读训练是口译训练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训练方式,类似于鹦鹉学舌,学生在听音频的过程中,需要紧接着音频发音跟读,在声调、节奏以及语速中都需要与音频相符,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对英语发音、语调、停顿以及语言的节奏等都能够更加接近英语的语言模式。同时在跟读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注重强音、连读以及爆破音等特殊的发音和音节从而使学生的口语应用更加标准,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而且学生一旦掌握了英语发音规律,在以后的英语阅读以及英语口语中都是受益匪浅的。这也要求学生所应用的音频必须要是发音标准的地道英语材料,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的发音方法。比如“Thereisanoldmanunderthetree.”这句话,一般高中生在没有特殊学习连读的过程中都是逐词发音的,但是地道的英语发音中是需要采用连读方式的,所以正确的发音方式应该为[TZ[riz[n[Ul(d)mAn5QndET[tri:]

(三)视译训练方法视译训练方法主要是同声翻译的训练方式,也是同声翻译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训练方法。在同声翻译训练的过程中,学生注意力分配的方式也不同,需要先以跟读以及影子训练为基础,然后提升难度训练视译,最后达到无稿的同声音译。在视译的训练中学生学习的难度会加大,因为学生在口译的训练中需要做到“一心二用”,即不仅要利用视觉接受信息,同时还需要经过大脑快速的加工,再用口译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少,需要学生快速的反映,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能够将信息准确的表达出来。视译的训练方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主要用于对课文的巩固,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视译的作业,比如在学习FestivalsaroundtheWorld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翻译课文“ASadloveStory”中的“thesenenth...thecouplewon’tbeabletomeet.”这部分内容,然后在课堂上预留几分钟来对学生的视译情况进行检验,同时请其他的同学进行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翻译不准确的地方。同时在新课文的学习中也可以适当的应用视译训练方式。比如可以帮助学生将复杂的句子进行拆分,或者利用自己的语言来重新组织句子,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在视译训练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模拟视译任务练习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当堂学习的课文为学生设置视译任务,仍然以“ASadloveStory”这篇文章为例,教师要求学生从课文的开始“LiFangwas”直到“sohedid.”对整篇文章进行快速理解并尝试进行视译。在视译前学生还需要做好视译前的文稿标识设计准备,在设计中要带有明确的视译任务,比如可以视译一些标识用语如“请节约用水”,学生可以尝试翻译为“Pleasesavewater.”或者“Donotwastewater.”这两种翻译都是正确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所以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维去学会口译,进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口译训练对高中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发音纠正。但是教师在口译训练中需要注意口译训练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英语口译人才,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祝文广.口译技能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8):41.

[2]李万翠.口译技能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速读旬刊,2014(10):45-49.

[3]李子玉,李振潭.口译技能训练方法应用于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探索[J].大观,2014(5):37.

篇8

1、吃也可以提高记忆力,而且还是科学家们说的,吃一些富含磷脂的食物可以补充大脑记忆所需。

2、好的记忆力都是练出来的,比较有效地训练方法有三个:

(1)速读法:速读法是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训练的,实际上,两者是同时进行也是相互相成的,别以为阅读速度快了记忆就差了,因为这里靠的不是左脑意识的逻辑记忆,而是右脑潜意识的图像记忆,后者比前者强100万倍。通过速读记忆训练的朋友都知道,速度越快记忆越好,详细学习资料你可以到“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站”学习,下载软件试用。

(2)图像法:图像法也是运用右脑的图像记忆功能,发挥右脑想象力来联结不同图像之间的关系,从而变成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故事来实现超大容量的记忆,关于联结记忆术,“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也有训练,这个方法是很多记忆大师都在使用的方法。

篇9

提高短跑成绩有诸多因素,其中爆发力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爆发力是指人体的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瞬间功率。它是由肌肉收缩力量和收缩速度两个因素组成,即爆发力=力量x速度。短跑项目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距离。如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优秀100米运动员博尔特100米成绩达到9”72时,他起跑到达最高速度时仅用了40米左右的路程,在这样的起跑速度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速度,没有很好的爆发力是不可能的。因此爆发力是短跑运动员的最重要素质之一。肌肉爆发力的训练,已成为世界各国优秀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重要内容。这一素质在学生时期如何发展,负荷量如何采用哪些训练的手段。在不影响学生运动员常生长发育,又能使爆发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和提高,这正是本文需要探讨和研究的。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大庆体育运动学校田径队短跑组男生10名、女生10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综述法

2.2.3实验对照法

2.2.4统计分析法

2.2.5实验结果

3、结果与分析

3.1发展学生短跑运动员爆发力的生理解剖基础

3.1.1短跑爆发力训练的特征

从生物力学和解剖学角度研究,短跑爆发力量训练与一般的项目的爆发力量有其共性和不同的特征,短跑的特征在于连续周期性的速度力量训练,在力量训练的分类中按运动形式来分,可分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这三种力量在训练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短跑项目最典型的力量素质是速度力量,其中牵张反射的反射力量是它的一个训练特征,也是短跑爆发力量训练的一个重要素质。

3.1.2学生短跑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生理指标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骨骼骨化过程尚未最后完成,身高增高,速度由快到慢,肌肉横向发展较快,这时肌纤维明显增粗,肌力显著增加,此时如果负重训练得当,可加快其肌肉原纤维数目增多,进行适宜的加快纤维的纵向劈裂而使肌纤维数目增多,进行适宜的快速力量训练可以使运动单位选择性的肥大,快肌纤维面积得到增加,另外适宜的力量训练可使肌肉中的ATP和Gn糖元的浓度,以及肌肉的弹性,与放松的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虽然中学生生长发育没有结束,但他们的骨骼、肌肉,身体、心理的承受能力都日趋接进成年,并且力量增长处在一个敏感期,为此我们有计划、有选择的采用一些发展爆发力的练习是必要的,特别是采用一些强度较大的练习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2速度、最大力量对爆发力的影响

爆发力也称为速度力量,顾名思义它和速度力量、最大力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训练中如何调节好速度与力量,这两个因素是提高爆发力的关键,所以必须要了解速度、最大力量在爆发力中的作用。

在爆发力训练中采用大阻力训练时,最大力量和对抗这种大阻力的收缩得到了提高,然而这对提高比赛时对抗有一定阻力的快速度收缩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而采用较小的阻力练习时,虽然对提高动作速度有好处,但长期采用缺乏基础,难以提高起跑时,所需的肌肉力量,同时因练习的作用时间太短,刺激不大效果也不佳,所以大阻力的练习和小阻力的快速练习,必须很好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的提高爆发力,在这两者中绝对力量是发展爆发力的基础,完成动作的速度则是精髓,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范围内即: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3.3跳跃练习在发展爆发力中的作用

速度是短跑的核心,尽管许多人相信速度能力是人先天具有的,而后天只能很少地得到发展。但由于前苏联短跑运动员鲍尔佐夫在奥运会上的成功,以及他的超等长训练法公诸于世,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超等长训练即:使肌肉产生超等长收缩,肌肉做退让性工作,它产生的拉力小于外力,肌肉虽然积极收缩但还是被拉长了。例如:在跑的过程中,当腿的前摆接近前限。臀部的伸肌限制了摆动腿前摆速度时就出现了这种拉长,当向前摆动的速度停止后,被拉长的肌肉继续用力,使摆动腿做相反方向运动(大腿下压着地)。此时肌肉缩短,这种超等长训练法,简单地说是利用肌肉在工作时被拉长而后缩短的超等长工作的特点,在所有的跳跃练习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各种跳跃练习比较接近短跑比赛时人体运动系统的工作形式,无论从肌肉的发力特点,技术动作结构及神经系统工作过程来看都趋于一致,由于这些速度快、肌肉紧张性大,可以使大脑皮层相应的中枢机能得以改善,从而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集中进行工作。

3.4提高中学生短跑运动员爆发力的具体手段与方法

在发展中学生运动员爆发力时要时刻注意他们处在生长发育期,选择手段都应考虑到他们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照搬优秀运动员的一些训练手段显然是不行的,过于谨慎,不敢采用一些有一定强度对肌肉刺激较大的练习,对提高爆发力作用也不大。即小了没用、大了有害,必须寻求一种适合于中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才是快速提高他们爆发力的途径,我阅读了大量资料、依据中学生的生理、解剖特点有计划、有目的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避免局部负担过重,逐渐加大运动量和强度是快速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爆发力的途径。

3.4.1具体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快速力量取决于最大力量和动作速度两方面,基本训练方法有负重练习法和不负重练习法两种。

(1)负重练习法:运动实践中有各种各样通过负重方式发展快速力量的方法,要合理掌握训练强度,练习中若负重过大,会影响完成动作的速度。反之,负重过小,又难以表现出快速力量,练习中应要求练习者尽量体会最大用力和最大速度感。

如:杠铃的抓举、高翻或者挺拉杠铃。

杠铃深半蹲

杠铃半蹲跳

壶铃蹲跳 采用橡皮带做各种摆腿,负杠铃体前屈等等。

(2)不负重练习法:采用专门器械进行跳跃和投掷等多种练习,除要求动作速度外,还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另外,徒手的快速专项动作,也是发展快速力量素质的有效手段。

如:跳深,跳栏架,铅球后抛。原地的快速抬腿等。

3)跳跃练习

如:各种级跳(立定、三级,五级,十级等)

各种段落的单足轮换跳、跨步跳等

发展爆发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很多,做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如:

1.抓举

2.负重连续高位半蹲跳

3.双腿连续跳6~10个栏架

4.五级、七级、十级跨跳等。

经过实践,短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专项成绩都有较快的提高。

见表一:实验前、后身体素质对照表。

中学生运动员通过针对性的爆发力量的训练,通过实验前后的成绩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练习以后提高的幅度。

4、发展爆发力时应注意的问题

爆发力练习强度都较大,选择练习和做练习时应注意:

4.1练习的动作方向、幅度都应力求与专项相似。

4.2爆发力练习时的用力程度、难度应大于专项技术练习时的用力程度和难度。

4.3在爆发力练习时,必须依靠ATP和CP来产生能量,所以每个练习时间不宜长,并且应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

4.4做练习时,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注意力要集中,场地要平整,松软,当肌体局部负担过重,产生不良感觉时应减量或停训。

篇10

【Abstract】Objective To the effect on adjustment training in presudomyopia and asthenopia.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done in 100 presudomyopia children(183 eyes),who came to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city optical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Th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monocular Flipper cycle and 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befor and after an adjustment training which lasted for 6 weeks were measured.Results Th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was (0.96±0.05) after training ,which was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efore training (0.81±0.03),(P

【Key words】 Adjustment training,Pseudomyomia Asthenopia,Adjustment sensitivity,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因学习模式的改变,现当下处于假性近视及视疲劳的青少年儿童越来越多,而对于这部分青少年儿童若能及时得到正确的治疗,可将即将成为近视的眼睛拉回到正视眼或轻度远视的状态,从而减少近视的发生。探讨用调节训练的方法治疗假性近视及延缓视疲劳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入选对象为:(1)裸眼远视力低于1.0,近视力正常。(2)散瞳后近视度数消失,呈现正视或远视。(3)散光度数Q0.50D。年龄在6~16岁的青少年儿童。(5)眼睛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和全身疾病。(6)有一定理解和配合能力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及训练的有效性。按上述条件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视光门诊就诊的假性近视100名(183例)儿童,其中男45例,女55例。

1.2 诊断标准

假性近视,顾名思义假性近视实质上不是近视,但临床上表现如近视那样,通过麻痹睫状肌后近视消失,呈现正视或轻度远视。实质上是一种调节功能痉挛的一种功能状态。

1.3 检查方法

1.3.1 眼病排除:裂隙灯显微镜及直接检眼镜检查眼表及眼底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

1.3.2 屈光检查:采用散瞳验光结合瞳孔恢复后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方法检测屈光状态,视力检查以五米处国际标准视力表为准。

1.3.3 单眼翻转拍检查:在矫正屈光不正的情况下进行,使用±2.00D Flipper镜贴在眼前或眼睛前,在患者眼前40cm处放置20/30字母表,交替用正镜和负镜逐个阅读字母表。

1.3.4 调节幅度(APM)检查:本研究采用镜片法,完全矫正屈光不正,将近视力表固定于40cm,打开近用灯,保证良好的照度,遮盖左眼,检查右眼,嘱患者注视近视力表中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能看清加负镜刺激调节,直至视标持续模糊;看不清加正镜放松调节,同样方法检查左眼及双眼。

1.4 训练方法

1.4.1 镜片阅读和镜片排序:先在40cm处使用+2.50D~-6.00D的镜片按度数从小到大、从正到负的顺序阅读字母表,以锻炼患者的调节幅度。等患者使用各个镜片每分钟清楚地看完20个字后,再进行镜片排序训练,锻炼患者调节快速反应能力。在+2.50D~-6.00D的镜片中选取八个镜片打乱顺序,让患者在规定时间内从正到负快速地、正确地排序,每日训练5次。

1.4.2 单眼Flipper镜训练方法:首先使用±0.50D Flipper镜,放置患者眼前40cm处,快速翻转正负镜,要求患儿注视近用视力卡并保持视标清晰且,每分钟通过12个周期后,可进行下一步难度更高的±1.00D。以此类推直到训练到±2.50D.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I3.0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数据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P0.05,差异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练前后裸眼视力

裸眼视力训练前为(0.81±0.03),训练后为(0.96±0.05)(t=2.7312,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训练前后单眼±2.00D翻转拍40cm处

右眼训练前(7.2±2.8)周期,训练后(11.6±2.1)周期(t=8.956.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眼训练前(6.8±2.7)周期,训练后(11.3±1.9)周期(t=8.92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调节幅度

右眼训练前(13.7±0.68)D,训练后(13.9±0.76)D(t=0.529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眼训练前(13.6±0.82)D,训练后(13.7±0.85)D,(t=0.687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假性近视是由于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引起调节紧张或调节痉挛,看远时不能放松调节,从而引起远视力下降[1]。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同样有视力下降的症状,但假性近视属于功能性改变,没有眼球前后径变长的问题,只是调节痉挛。

调节功能与近视的关系一直是现下讨论的热点[2],而假性近视又被公认为真性近视的前兆。因此,如何破除假性近视显得尤为重要。调节训练能从根本消除调节痉挛,使调节功能恢复正常状态,从而从根本治疗假性近视,延缓视疲劳。

参考文献

[1] 屈光学,徐广第.眼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60-62.

篇11

一、打好“说”基础

多读好书。阅读是说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说”,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只有丰富的“吸收”,学生才会尽情的“倾吐”。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说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指导学生“多读、乐读”,是关键所在。读书,读好书,多读好书,这是“读”的取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把名言警句、哲理语句、精彩片断多朗读并且背诵,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增强语感,而且也能锻炼学生记忆力,增强其词汇量。教师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部分中外名著、诗歌、散文、杂文等。

摘抄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准备一些读书卡片,按人物、地理、景物、警句、俗语、格言等分类摘抄,并可根据个人的不同喜好和习惯继续分小类,例如人物这一栏,又可分帝王、丞相、天文家、诗从、企业家、作家等等,最后装订,使学生拥有一部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自编词典。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无形之中巩固了学生的记忆,为“说”提供了必要的储备库。

叙写感受。学生每读完一本好书,就要前前后后仔细思考,写点自己内心的感受,不要求篇幅的长短,但要叙述的真实,如能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则更好。重点写出自己对这些文章的看法,日积月累,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而且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为日后的“辩论”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培养“说”的能力

首先要培养 “说”的胆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许多同学在课间或是闲暇时,总是侃侃而谈,但一到了正式场合或课上,就支支吾吾、词不达意。要改变这一现状,就从两个方面努力:

(1)教师应在课余时间与学生多谈心,拉近师生距离,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把话说好;

(2)利用课间十分钟,在同学之间展开休闲讨论,反复练习,以便在课堂上克服恐惧、羞怯的心理,能够把话说好。

三、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促使他们的思维、观察、想象、记忆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要多进行“说”的训练。说的训练方法有很多:可一个人在空旷处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诗歌、散文等;可几个人找个宽敞的地方,扮演文中不同的角色表演朗读;还可针对社会中的热点举行辨论会;可在课前三分钟内讲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或背一句名言,并说说自己对这句名言的认识;也可说说初读课文的感受,或与同学训练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本人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训练:

1、利用教材,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过:画面不但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想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出示形象生动的插图,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在教学课文前,先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插图内容,然后再朗读原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叙述的,最后比较自己表述的和课文写的有什么不同,最终讨论哪种描述更好。

2、创设情境,加强语言表达训练。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口语训练提出这样的要求 :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口说话,这是语言表达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3、组织活动,强化语言表达训练。 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一些语言比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四、要指导学生“说”的技巧

1、“说”要动情。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训练方法就是以学过的重点课文为本,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某个人物,从而进入角色,充满感情地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或沉着有力,或洪亮激昂,或委婉凄恻……这样长久的锻炼,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音色美感,而且理清了作者的思路,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内涵。

篇12

【关键词】 高中英语;高考;第二轮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2

根据本校英语教学的安排和本人教学的经验,高三英语第二轮的复习,基本上都安排在2月份开始。具体时间为:2月中旬到4月上旬,历时50天左右。在这有限的50天左右的时间里,老师和学生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来提高英语高考的成绩呢?

英语第二的轮的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课本内容、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展的。第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依本人之见,是根据高考的几大块内容,以复习各项专题、提高解题能力、锻炼掌握应试技巧为主。在第二轮复习过程中,不能简单地、重温性地复习各个知识点,而是要做一定数量的综合训练题,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及技巧,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性的目的。让学生在6月7、8日的高考中,把自己所学的知识都尽可能地体现在高考的试卷中,得到每一分应该得到的分数。

在我省高考中,考查英语的能力有四个部分:听力理解部分,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单项选择与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部分以及写作部分(短文填词与书面表达)。高考英语第二轮复习的重要任务是按照高考题型结构,有计划地对这四个部分的题型进行专门训练,实现由语言知识到语言应用能力的转化,全面提高英语语言素质,掌握解题方法及技巧,最终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和熟练程度。

以下本人就如何对这四个部分进行复习,谈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听力理解

一)复习训练方法

1.多听多练,熟悉口语中的常用句型以及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和短语,通过训练提高听力得分,听的方法可多样化,如随时随地法、集中分段法、先慢后快法、先中后外法、词汇过关法、自录自听法等。

2.提高听力预测能力,通过主题句、题干等对内容进行预测。

3.尽量做到带着问题听。

4.熟悉各种语境的内容和提问方式。

5.训练掌握速记的方法。做到边听边速记一些重要的内容。

二)应试技巧口诀

读题预测 标注关键

边听边记 找准要点

二、英语知识运用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包括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两大部分

一)单项选择复习训练方法

1.通过训练明确高考的命题思想,把握方向,有的放矢,精选训练,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注重如下方面内容的运用和积累:基础语法知识、语言运用能力、词组的搭配和习惯用法、对词义的正确理解以及日常交际。这五个方面是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

3.在复习中应有所侧重,把以下项目作为突破口:动词时态,非谓语形式,动词短语的搭配,名词、形容词、代词,各类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4.在解题的过程中熟练使用直接法、排除法、还原法等方法,把比较复杂的句子转变为较为简单的句子来进行理解和完成。

二)单项选择应试技巧口诀

认真读题 找出考点

多种方法 正确判断

三)完形填空复习训练方法

1.注重英语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识词能力、阅读及理解能力、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等。多训练和提高独立分析、对比取舍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坚持定时训练和提高从全文角度甚至逾越句子通篇理解文章选择正确答案的能力。

2.应当注意词组、习语和句型的积累、同义词的辨析。特别是《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部分。

3.阅读了解有关英美国家人的生活、学习等习惯的文章;了解掌握英美国家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等等。

四)完形填空应试技巧口诀

隔空阅读 了解全文

上下联系 先易后难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理解复习方法

1.精选精练各种阅读材料,做到快速阅读,整体理解,积累词汇。

2.熟悉各类体裁和题材的文章结构及其解题技巧,如记叙文、夹叙夹议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提高对篇章整体结构的理解和推断,学会站在作者角度把握文章的脉络等,同时要多做限时训练。

3.提高阅读技巧和解题技巧,如阅读理解的五种基本题型、常见的设题手法。阅读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事实细节、概括中心、标题判断、推理判断和猜测词义。要求学生不但要读懂文章,还要学会答题,即掌握概括中心、推理判断和猜测词义的规律。

4.阅读速度要尽量快,先看题目,再看文章。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养成看一段就懂一段的习惯。最终要做到看了第一段,就能猜出第二段应该写什么。做题目时应该“对题寻源”,减少盲目性。考试时的阅读成绩是建立在平时大量阅读基础之上的。平时读得多了,考试时就会得心应手。

5.掌握一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阅读时若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阅读就会出现困难。相反,要是具有相关的背景知识,阅读就相应的简单。特定的文化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同学们除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外,还要了解和熟悉一些讲英语的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思维方式、风土人情与生活方式等,尤其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为提高阅读质量打下基础。

二)阅读理解应试技巧口诀

细读问题 略读文章

寻找细节 分析判断

先易后难 冷静作答

四、写作部分

写作部分包括短文填词和书面表达两大部分

一)短文填词复习训练方法

1.每天至少完成两篇短文填词的训练。

2.把做过的短文熟读成诵。

3.答题时要注意会被考查到的各种词性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同时一定要注意各种词的变化,如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动词的形式等等。

4.汉语提示的词,原则上是要有所变化的。

二)短文填词应试技巧口诀

跳跃阅读 了解短文

注意变化 先易后难

三)书面表达复习训练方法

1.多背、多写、多改、多问。背课文,背范文。写各种各样的文体,写了以后要按照教师的意见认真去改,把文章改得文理通畅、基本无误,再加以修饰润色并工整抄正。写作时在文章中用上强调句、倒装、平行结构、复合句、名言警句等一些比较高级的句子,作为得高分的亮点。用上前后呼应句、中心句、过渡句等,增加文章结构的逻辑性。另外还有动词的非谓语形式,with/without的复合结构等;以及比较地道的一些过渡词,如however,what’smore,though,therefore,so,thus,wherever等,从而提升文章的档次和品位。

2.写好英语简单句。要熟悉英语的五个基本句型,it句型和therebe结构。每周应坚持写几篇书面表达小作文,完成后把英语写作当作改错题来做,自己先逐行改错,然后进行较高层次的整合训练,也可与同学交换进行批改。

3.背范文在最后冲刺阶段对作文很有效,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利用范文中的句子写作,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利用范文中的关联词和一些复合句提高自己作文的得分档次。

四)书面表达应试技巧口诀

细读要求 了解意图

构思格式 拟定草稿

修改词句 抄写工整

总之,在整个第二轮的复习过程中,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提高的一个时期。老师一定要做到对所有的练习题精挑细选、仔细指导、着重讲解。学生也要注意在老师的安排和指导下,抓紧时间训练和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同时,在碰到问题时及时的和老师进行沟通,多向老师提问题。在无数次高考前的考试演练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及时解决在学习上、生活上和思想上出现的问题。在后期复习中,力求重基础、抓考点,加强综合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同时调整好心理状态,充分备战高考,在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3,高中英语考试说明[M].福建教育出版社

篇13

一、灵活多样的导学方式

(1)激起动机。兴趣是入门的向导,能促使动机的产生。因此,教师在开课伊始就要循循善诱,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树立对学习的决心和动力。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抓住学生刚升入初中一切都感到新鲜,容易接受老师意见,有利于塑造的时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朗读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预习习惯、写日记的习惯。要让学生不骄不躁,循序渐进地培养英语思维习惯,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始终如一地学习英语。

(3)让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这样的经验来自身边,使学生信服并努力效仿。

(4)组建英语兴趣小组、帮教小组开展活动。如会话小组,旨在训练听说能力。阅读小组,旨在一方面通过大量、有效地阅读,扩大学生的词汇,增强学生的语感;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各种语言材料中猎取丰富的知识,开阔眼界,提高文化素质和学习兴趣。表演小组,它的活动不是为唱歌而唱歌,为演剧而演剧,毫无疑问,这项活动的开展,会大大渲染外语学习的气氛,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有所长,并避免学生分化现象的发生。

(5)指导学生建立纠错记录,并充分发挥作用,及时让学生真正纠错,达到强化记忆,巩固掌握的效果。

二、不拘一格的导学步骤

(1)引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通过预习找出难点、疑点和迷惑点,提出问题等。然后通过听课、检查预习情况,进行纠错,解决疑难点,这样学生获取了主动权,听课有的放矢,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2)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进行重点精讲,使学生精神高度集中,抓住教学思路,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可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思维,善于动脑,大胆提问,不断提高。

(3)用英语进行语言教学。中学英语课是综合性工具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用英语教英语是实践性的具体表现,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成效的关键,用英语教英语,英语教学方能实现统筹化、现代化。只有用英语教英语,才能使教师方面的讲直接转化为学生方面的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使用英语,可培养学生不以母语为中介,直接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初步交际能力,同时可尝试促使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提高。

(4)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听力训练方法主要有听教师用英语授课,听课文录音及课外材料,可分为精听、泛听。比如,在起始阶段,我是以语音教学为重点,把交际教学作为目的,让学生开始学英语就能较好地掌握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的拼读规则,让学生做到见字母能发音,听读音能说出字母名称,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说的训练方法主要有:课前做好值日生报告,课中由学生复述课文,课外进行英语演讲。

读的训练方法主要有:精读、泛读、默读和跳读。具体做法有:①限时阅读,以培养限时、快速阅读的能力;②指导读法,培养学生推测词意和理解句意的能力;③进行补全对话练习,适当引导培养学生推理判断能力;④多种操练,培养学生学会抓主线明细节,理顺文意的能力;⑤设置画面,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图文结合的能力。

写的训练方法主要有:①书写训练长期严格。从字母教学的第一天直到从学校毕业,都要贯彻始终。只有坚持书写训练的长期化,才能保证已形成的正确的书写技能技巧不会退化。②书写训练以字母为基础,句子为核心。具体做法可以是让学生抄写课文中的重点句或语法例句,也可以让学生用新词造句或套用新句型,并把所造的句子按照书面要求写下来。给作业评分时,兼顾语言和书法。③写作教学早期开始,阶梯上升。从学习阅读课文时就学习写作短文,由形式到内容,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排列为一系列的阶梯,逐步进行训练。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方法,精心引导步步提高。

(5)合理指导记忆。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知,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记忆的次数应先密后疏,因而教师应指导学生合理记忆。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对比记忆、构词记忆、分类记忆、形象记忆、口诀记忆、卡片记忆、联想记忆、抄写记忆等。如学感叹句,可引导学生巧学妙记:感叹句要记牢,what 与how少不了;感叹名词用what,感叹形、副必有how;名词复数、不可数,前面不用an与a。这样,简单明了,事半功倍。

(6)复习与考试环节的导学。有效的学习指导,可帮助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加深印象,巩固知识,形成技巧,从而在考试中发挥应有的水平。复习要有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综合性。复习的方法很多,如对比、归纳、回忆、再现等。最好先由学生根据平时课堂笔记归纳,而后加深补充讲解,并配以定时定量测试。平时训练有素,考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7)考后巧评析。考后应指导学生建立纠错记录,这样可使每个学生都能了解到自己的不足,随时总结经验,也便于教师掌握情况,使错误复现率大大降低。

三、教学中的注意要点

篇14

【关键词】高脚竞速 教学 训练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了大量有关高脚竞速教学与训练的文献资料,有关学校体育以及其它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论文的进行与完成提供了理论基础;调查访谈法。利用空闲时间走访了部分省市高脚竞速队的领队、教练和运动员;逻辑分析法。将所阅读的文献资料和有关的调查访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数理统计法和观察法。通过观看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高教竞速项目比赛的情况。

二、研究内容

(一)高脚竞速的技术教学内容

(1)持握高脚技术。在高脚竞速中,高脚技术的持握有下握式和上握式两种。下握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腋夹紧高脚杆,双手下垂,虎口向下,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与肋骨下端同高并紧握高脚,双臂内夹,两眼平视前方;上握式:站立,将高脚立于体前(两高脚宽度为0.5米左右),两虎口朝上,握紧高脚上端(与肩同高或略低于肩)。根据自己的适应程度,通常在比赛中(现阶段)采用的是上握式,以便提高高脚竞速项目的速度。

(2)上马和走马技术。上马技术:持握好高脚后(以上握式为例),一脚先踏上高脚的踏板,另一只脚稍屈膝蹬地,迅速蹬上踏板,同时两臂微内夹控制好高脚;走马技术:站在高脚上,保持身体平衡,两眼平视前方,然后重心左或右移动,左(右)手将高脚提离地面,脚踩高脚向前迈步(迈右步,右手上提高脚,重心向左侧移动;迈左步,则反之。),提高脚时,同侧脚不离高脚踏板。

(3)变速跑和快速跑技术。当运动员掌握在高脚马上行走的基本技术后,过渡到慢跑。在此过程中逐步克服动作僵硬和手脚不协调现象,改进和完善技术,随着速度的加快“掉马”也是这个阶段常见的现象。为此,采用变速跑和快速跑反复的完整练习,体会技术环节之间的联系,提高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达到不“掉马”的动作定型目的,提高跑的质量。

(4)全程跑技术。在该阶段,随着运动员对技术的掌握和熟练,使得他们很容易将注意力从巩固和提高技术转移到追求运动成绩上。因此,要加强巩固与提高技术,使运动员进一步掌握和熟练技术动作,尽早形成动作定型,让他们明确技术和成绩的关系,避免盲目的追求成绩而忽略技术动作,更好的为提高成绩奠定基础。

(5)下马技术。下马技术有两种双脚下马和单脚下马。双脚下马:当练习者在行进间或到达终点准备下马时,手脚协调用力,保持身体平衡,左脚左手、右脚右手同时支撑身体重量,双脚向前跳下落地;单脚下马:练习者应保持蹬马一侧的重心稳定,另一侧脚先下马,然后另一只脚同时跟着落地。两臂内收挟持高脚扶手,保持身体平衡,单脚或双脚前跳落地。

(二)高脚竞速的训练方法

专项素质训练:柔韧性和协调性训练。运动员柔韧性的提高可以增加力的作用范围与时间,能使肌肉协调性得到改善,从而减少肌肉阻力和增大肌肉合力;速度训练。高脚竞速属于一个周期性的运动项目,竞速是比运动员的移动速度。但是,在训练发展移动速度的同时也不能离开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在高脚项目中主要体现在起跑阶段,属于简单反应;力量耐力训练。在高脚竞速项目中,不仅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快速完成动作的快速力量,而且要求运动员具备以同样的形式在一定时间内多次重复动作的力量耐力。

高脚竞速技术训练:高脚徒手训练。高脚徒手训练中,通过老师示范讲解时强调的关键动作,注意手脚高度协调配合,注重手臂提拉摆动的效果,采用在直道100米内行进间同手同脚高抬腿跑、原地小步跑等练习手脚协调配合能力;采用负重摆臂动作练习手臂提拉摆动的能力;采用后蹬跑、高抬腿跑、扶墙上拉脚、扶墙高抬腿牵拉橡皮筋动作练习马上蹬摆大腿的能力;采用各种形式的短跑速度练习和力量耐力练习来增强高脚竞速马上训练而打下雄厚的基础;高脚马上训练。高脚马上训练要经过自己的练习和老师的纠正进行同步练习,注重老师所讲解的技术动作要领。先采用一人保护一人练习的方法来掌握马上行走的技术,使自己对高脚技术的熟练程度处于定型,后加大练习难度,加快踩高脚的速度;再采用老师所借鉴的方法(如踩高脚后蹬跑、高抬腿跑、侧身跑、后退跑、上下坡跑、台阶跑、跨栏跑、跳跃、踢足球等)来提高人对高脚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达到“人马合一”的最好状态;最后结合持握高脚、上高脚和走高脚的技术动作,形成动力定型,采用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多种组合的变速跑、60――80米短距离的快速跑、全程跑和150米――300米的段落跑来完成全程跑技术以及增加练习难度达到巩固提高技术的目的。

(三)高脚竞速教学与训练的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持握高脚错误、上高脚不稳、高脚和起跑不连贯、手脚配合不协调、走走马过程中手对高脚的控制能力弱导致掉马、奔跑中容易出现坐臀、弯道跑是手对高脚的提拉摆动幅度大小等,这些现象是高脚竞速中的易犯错误,也是影响高脚竞速成绩的重要因素;纠正方法。选用自己合适的持握法,上马时应两手臂微内夹控制好高脚,上马后不宜停顿要及时迈步跑,出现手脚不协调和掉马时要采用适当的减速方法和提高手臂的提拉摆动来调整,提拉时手要紧握高脚,脚不离高脚踏板,身体保持平衡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掉马,弯道跑是要注意摆臂幅度,内侧幅度小、外侧幅度大。一旦比赛中出现了掉马现象和以外情况,不要轻易放弃,而要鼓励自己充满信心,争取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