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管理研究方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农业;农业经济管理;农业资助;农业研究;方向
一、农业经济的现状概论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依然不会因各种新兴的经济形式而下降。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发展中国的农业经济成为了各国研究农业经济的热点问题。虽然说农业经济的研究方向已经慢慢向发展中国家转变,但是发达国家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济时很容易忽略一个经济的现状,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经济状况不同,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如果始终站在自己国家的农业经济的角度上去思考别国的经济,很容易失去实效性。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要想搞好农业经济对研究对象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
我国是农业大国,尽管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逐渐走出了贫穷落后的经济局面,但是地大物博的中国还必须要看清自己经济发展的劣势。农业依然是我国经济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经济部门,发展好农业经济是我国的大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农业生产者,随之而来的“三农问题”更是这些年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我国就“三农问题”而出台了各种各样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同时也在农业经济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庞大而农业经济的研究队伍,对我国的农业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不断探索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这些努力也出现了巨大的成果,例如袁隆平在农业种子上的研究极大了改善了我国农业的落后的发展状况。在农业经济上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世界的注意,世界性的经济组织,世界的专业农业研究团队等纷纷对中国进行科技和资金上的交流以及资助,为中国研究农业经济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下文就农业经济的管理研究热点以及资助方向上具体谈谈关于中国农业经济。
二、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热点
农业经济的研究热点主要是根据国际权威性期刊和热点论文来进行数据分析后总结出来的。那么根据最新的国际性权威杂志《AgriculturalEconomics》以及年度高频搜索论文的相关数据,我们总结了近年来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1)农业经济的国际化、经济自由化、农业产业化以及关于农业资源保护的问题。全球经济逐渐融合,同时农业也应该朝着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前进;而经济的自由化和农业产业化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这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还是关于农业资源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资源农业用地,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等越来越受关注。
(2)粮食安全问题以及食物政策。主要的相关内容是发达国家的非经济性因素对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状况和经营结构的影响,同时还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对于贫困人口的食品安全供给问题。食品供给安全越来越受关注,食物政策也成为全球化的农业发展的需要各国考虑的因素。
(3)农业方面的管理工作以及农业的公共政策问题。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同样是当下研究的热点,目前来说,研究农业经济管理的主题依然是发达国家的学者,发展中国的农业经济也成了研究的新的方向,就对农业本身来说,由于农业的国域性,导致各国农业的状况各不相同,而一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与该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政策分不开的,农业政策实际上就包含了农业的实际发展局面,农民的收入以及农业经济管理等实际问题,它是一个体系。
(4)农业的R&D的研究活动。当今时代是个信息时代,同样它更加是个科技时代,科技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科技也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在农业上的科技水平十分低下,研究热点围绕着农业科技上面来自然是水到渠成,而且也是当今世界科技化发展的趋势。
三、农业经济的资助方向
上文着重分析了一下农业研究的热点问题,结合这些热点,我们也能发现农业经济管理研究面临着新的形势,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说,我国农业经济缺乏市场特征,同时在新技术和新设备上的应用要不只是浅显简单地利用,要不就是局部高科技整体科技化水平低下,结合我国学者在跟踪国际研究方向的基础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学者利用本身在我国农业经济的研究素材和国情的便利条件而搜集得丰富经验和素材,笔者认为今后对我国农业的资助主要应该朝着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关注。
首先,WTO农业市场贸易自由化建设。这一点是从市场的角度去关注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虽然说是一国的发展根本,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是它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同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WTO带来的市场化经济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这种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研究农业贸易自由化是国际形势和我国在实践中的需要。
其次,农业政策以及模型定量研究。这一点对于我国农业研究来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基础相对较弱,在短时期内,中国的关于农业经济的一些研究成果很难跟上国际的标准。在农业模型定量研究上加大资助,能有利于我国研究成果走上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第三,可持续性农业的研究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也是农业经济长远发展的内在需求,农业其实不只是单纯的农业,与之相关的有包括环境、生态以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所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是进行与之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也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第四,转基因农业。此领域不仅是国际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我国农业在农业经济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方面,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不仅与国际同步,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有所超越。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好地证实了它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应该在此方面大力资助。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e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real estate market and the source of lean thinking, then the derivation lean thinking of the meaning and principle, And the successful cases analysis, finally puts forward lean thinking in the cost manage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enlightenment.
关键词: 精益思想;房地产;成本管理
Key words: lean thinking;real estate;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173-02
1 论文选题背景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来临,我国的房地产开发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各家公司和客户之间的联系不断的拉近,但是客户对建筑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我国的房地产开发的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例如,我国大陆最大的房地产公司是万科,但是让万科与香港最小的会德丰房地产公司来对比,万科也仅仅是会德丰的四分之一,主营收入和利润都比万科多得多。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公司的管理水平还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的,这不仅需要企业加强管理水平,同样也需要政府努力优化市场环境。这些客观形势都在提醒我们,房地产成本管理将会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精益思想(Lean Thinking)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丰田汽车的(Lean Manufacturing)方式,这种方式使得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拥有了质量和成本的双重优势,并且曾经一段时间内超越美国汽车制造业,占据世界汽车工业的中心地位。精益思想的内容主要就是需要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甚至场地创造出最大化的价值,并且生产出的东西,正是客户需要的东西,达到质量与成本的双重保证。精益思想从理论的高度上对精益生产中的新型的管理思想进行了归纳,而且将这种模式进行了扩展,从制造业扩展到了其他几乎所有的领域,比如第三产业,将精益的思想运用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限于生产的层次,要从企业的管理人员入手,将精益思想运用在企业的管理中去,拒绝浪费,提升价值。
2 精益思想的内涵和原则
从字面上来解释的话,“精”主要是讲的质量,有精益求精的意思;“益”就是体现在了成本的节约上,只有控制成本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因此,精益思想并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成本最低以及企业眼中的高质量。而是追求客户和企业都能够满意的成本和质量,追求的是产品的性价比。
精确思想的第一步首先要对价值进行精确的定义;精益思想的第二步是确定各个产品的价值流;接下来就需要每一个步骤都流动起来,并创造价值;最后一点是要紧跟顾客的需求变化,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产品。精益建造在具体运用中必须遵循以下五条基本原则[1]。
2.1 指定的价值(Specify Value) 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包括价格管理,质量功能展开以及仿真的方法,产品由最终的用户需求来决定,这样将产品集中的顾客的要求,并满足客户的需求,避免浪费。
2.2 识别和绘制价值流(Identify and Map The Value Stream) 价值流指的是原料转变为建筑产品,并赋予它价值的所有活动。这些活动的贯穿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识别价值流的意义主要是在价值流中寻找增值的活动,而将不增值的活动可以直接免掉。
2.3 流动(Flow) 流动原则是精益思想的一个重点。时间,成本以及价值是流动的特性,精益思想的基本单元是资源流和信息流。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可控制的,一种是不可控制的。可控制的包括材料和设备等设施,不可控制的是一些供应商的供应信息和设计方案等。
2.4 拉动式(Pull) 以顾客需求为起点,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并顺利的按时完成工作。精益思想中的拉动式是其特色之一,同样拉动性也是精益思想的核心[2]。
2.5 完美(Perfection) 完美即零缺陷,精益思想以零缺陷为工作目标,不断地追求完美。精益思想要消除浪费,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来实现零缺陷,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立即停工,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从而尽可能地实现零缺陷建筑。零缺陷是一种理想状态,只有不断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才能使得建筑产品永远保持进步。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不断地追求尽善尽美,以达到为顾客提供完美价值的目的。
3 成功案例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财务管理的环瑰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财务管理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企业财务管理知何应对,成为企业亚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这种新经济和我国财务管理在新经济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井指出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我国财务管理要从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形态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为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条件,但也使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着改革。本文对新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一、新经济的特点
1.产业结构升级。随着世界科学枝术的迅猛发展,以新型材料和计算机等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世界经济向信息化时代过渡。信息化时代是通讯业、信息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从以自然资源为主导的第一产业,以及以物质资本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向以人力资源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转换。产业结构升级,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产品由高消耗、低附加值的产品向资源节约、高附加值转变。这种新经济是在计算机信息技革命的带动下,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和环境技术等七大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经济,这种经济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和可持续高增长的特点。包括技术创新、观念创新和经济运行机制创新在内的创新是新经济的核心;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积累是新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
2.注重人力资本运作。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企业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源动力。有许多企业其市值远远高于物质资产的价值,原因就在于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创造了高额的价值。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曾指出,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农业工人的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z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的吸收、投入以及相关的刹余价值的分配。
3.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新经济时代,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互联网被企业广泛应用。信息量的拥有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资源配笠的优化程度,虚拟网上交易大量出现。大量数字信息为企业提供众多的商机,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活动,为企业创造财富提供更多的机遇。
总之,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科技产业越来越多,信息技术得到应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例有所提高,人力资本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新经济在我国有初步的发展,新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的一种新形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它的特点,认真分析新经济时企业的影响,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在新经济时代能够更好的开展。
二、新经济环境下我国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本重视程度不够。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日益加大。而建立在传统工业经济下的财务管理,一味地关注物质资本,时知识资本的重视不够;只重视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豆,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里,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只注重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权益,损害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也只有关于物质资料的相关指标分析,对人力资源的考核指标缺失。因此,加剧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之间的矛质,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激励和约束制度的不完善。纵观我国财务管理的发展,我们是从计划经济时代一步步走过来的。在计划经济下,企业按照国家计划生产进行经营,人员配备及工资福利,统统由国家统一制仃和安排。在这种情况下,产权关系不明确,相关的责、权、利不对等,激励和约束机制缺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逐渐清晰,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也开始建立和健全。但是现有的制度,在面对人力资源生产要素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就显得有些薄弱了。
3.一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目前我国虽然会计从业人员数量较多,但具有较高职称的较少。2006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为126.9万人,其中,初级资格52.6万人,中级资格74.3万人;通过考试取得初、中级合格证书的有17.8万人,其中,初级资格9.5万人,中级资格8.3万人。2006年报考注册会计师共有55.98万人,仅有76508人取得了单科合格成绩。2006年全国约3.53万人报名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合格率仅为15.22。不难发现,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且只限于简单的账务处理,缺乏相关的理财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影响了企业在新经济时代下发展的步伐。
4.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差。随着经济全球化,外资企业的入驻,金融产品的增多,企业而临的挑战要比以往更多而我们现在的企业大部分只是进行简单的生产加工,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国际竞争能力较弱,应对风险的能力也较差。
5.筹资方式单一、投资范围有限。计划经济时代资金的调拨、分配和使用由国家统一安排,企业筹资、投资自主性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大部分开始企业自主筹资,自负盈亏。但筹资的方式较少,投资的范围也不广泛。一方面,我国企业中,国有企业主要靠国家拨款或从银行获得货款进行筹资,中小企业大部分也是通过银行获货款,筹资方式过于单一,而且由于审批过程较为冗长、手续较多、金额有限等原因,造成好多项目由于资金不到位,而不得不放弃,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的投资主要以对内提高营运能力为主,或对国内的企业进行投资,投资的范围有限,无法获得更多的收益。
三、新经济下我国财务管理发展方向
1.财务目标。财务目标指引着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它与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经历了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的时代,目前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但是随着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人力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建立在传统工业时代的以物质资本为主导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显然已不合时宜。在新经济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应定位于“相关利益主体”这一角度。因为新经济时代物质企业的经济利益不仅仅归属于股东,而且也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例如债权人、员工、顾客等。只有兼顾各方利益才能减少非企业股东对目标的抵触行为,实现企业合谙稳定的发展。
2.财务活动。
(1)融资渠道广,方式多样企业融资决策的重点是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和风险获得所需资金。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广泛应用,各种金融工具不断涌现,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宽广、融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而且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外资银行以及风险投资和证券投资基金等开始更多地进入我国,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合理选择筹资渠道,选择经济的融资方式。
(2)投资项目多。投资决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传统工业时代,企业以现金、实物等要素投入为主,主要投入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日常营运。新经济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知识和技术成为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重要因素,此时,企业除了过去的物质投资外,还需要对人力资源等新领域进行投资,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企业投资除面对国内市场,还将面向国际市场,可供投资的项目增多,投资的领域更加广泛。
(3)营运管理的现代化。伴随着新经济的来临,inteme: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普及,跨国企业的增多,企业间频繁的国际贸易,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财务信息化的及时、高效的要求,企业在进行营运管理时必须改进财务管理手段,运用电子货币、电子商务等网络财务管理系统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营运成本,实现财务信馨决速传递和处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并使企业由以前的静态管理走向实时的动态管理,零存货等现代管理方法的广泛应用指日可待。新经济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财务管理地位大大提高。这方面的例子比较多,以美国的沃尔玛为例,这家零售企业在1983年有641家连锁店,销售额550亿美元,到了1997年变成300。家连锁店,稍售领达到205。亿美元,但它只占当时北美1400亿美元市场的7%,显然尚有许多成长的空间。借助于网络经济,现在沃尔玛的店已超过3000家,每家店约有70000种不同的产品。新经济使集权与分权管理得到了统一,仍以沃尔玛为例,其所含的每个地区是不一样的,当它设立分店的时候,先调查这个地区与原来的哪个地区是相似的,因为不可能把海上捕获的产品拿到内陆的商店去卖。在网络财务的协同下,每家店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人文条件,作出销售不同产品的选择,这种分权化的管理是非常成功的。沃尔玛的网络财务系统能够在每天关门以后90分钟内就可以知道这个店梢售额是多少,卖了什么东西,及所有你想知道的资料,包括哪一类的产品卖得好,可详细到哪一个牌子,哪一个规模。目前,沃尔玛每平方英尺梢售额超过了300美元,是美国零售业平均水平的2倍。
(4)收益分配方面。新经济时代,由于人力资本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的收益分配不再是按谁出资谁受益,而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享收益。物质资本所有者凭借物质资本所有权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人力资本所有者凭借其知识、技术参与企业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兼顾各方的利益,削弱两者之间的矛盾,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3.财务关系。一般来说,企业财务关系包括投资者与受资者的财务关系、债权人与债务人的财务关系、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财务关系、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财务关系以及企业员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处理财务关系的侧重点不一样,在物质资本主导的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更加注重与物质资本投入者的关系,因为工业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附加值较低。但知识经济时代,这五类关系仍然存在,但这五类关系的协调从以协调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的财务关系为主,转向以协调企业与员工的财务关系为主。此时,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竞争力,人力资源在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非常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人力资本的管理,从而更加关注与员工的关系,希望通过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
4.财务管理观念。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更新理念,以顺应环境的改变。首先,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人力资源的开发,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围绕人力资源价值管理来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各项内容。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金融全球化和电子商务所产生的“网上银行”及“电子货币”外资的引入,金融产品的增加,既给企业带来机遇,同时也使企业面临着新的风险,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不断地更新知识,培养风险衡量的能力,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增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关键词:大气污染;乡村雾霾;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22704
1引言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雾是凝结空气中的小水滴或冰晶而形成的,是由水汽形成团簇构成的自然现象。霾是空气中的灰尘、酸性物质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推动工业化进程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近年来,雾霾往往作为一个整体名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特别在2012年末、2013年初,我国大部分地区,如华北地区各省市,华南北部部分地区经历了持续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因此雾霾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就我国现在的工业化发展状况而言,雾霾已不再是城市地区的专属。城市与乡村的界限已不如以往那么明晰。换言之,乡村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亦越来越明显。这虽然肯定了乡村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也因此给乡村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乡村雾霾就是最受瞩目的事件之一。
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之时,改善乡村大气环境,防治雾霾刻不容缓。通过调研分析可知乡村雾霾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周边工厂排放的粉尘和废气等物质。石油化工类工厂和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将会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产生大量烟气粉尘及光化学烟雾,向空中排放大量的粉尘和废气。如果这些工厂位于乡村附近则污染物会随风扩散弥漫在乡村上空,成为乡村雾霾的重要来源。
(2)机动车辆尾气排放。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用机动三轮、四轮车,家用小型轿车的使用已非常广泛。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尾气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其他固体颗粒等排放到空气中,成为雾霾的另一重要组成。同时,汽车行驶过程中在路面带起的浮土扬尘也会加剧乡村雾霾的发生。
(3)季节性秸秆焚烧。虽然对秸秆焚烧的巡查已纳入乡镇街道机关工作日常,但是仍有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焚烧秸秆的现象。除去安全隐患外,焚烧秸秆时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随火焰更易进入高空。特别是焚烧秸秆比较集中的时候,环境检测显示,乡村空气质量状况明显下降。
(4)冬季燃煤取暖。乡村由于居住环境的限制,很难实现统一供暖。在冬季虽然有空调取暖,但是以燃煤为主的取暖方式仍是乡村冬季取暖的主流。煤炭燃烧的产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等气体成分和未能燃烧的细小颗粒固体。这些物质(有些物质有毒)进入到空气中形成雾霾。今后一段时间,特别是燃煤集中的冬季,燃煤排放是造成乡村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
(5)其他乡村雾霾成因。自然因素的影响,如火山爆发,风力作用等致使细小颗粒、尘埃进去大气。建筑施工的影响,使得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增多。
当在上述条件下,又遇空气湿度较大的天气,便会形成雾霾污染。
2雾霾危害
乡村环境应是绿化面积所占比例大,空气质量状况优良的美丽宜居之地。但是雾霾的污染使乡村变得不再宜居。雾霾的危害主要是可入肺微粒物。可入肺微粒物(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细颗粒物。而雾霾中所含有的对人体起危害作用的物质主要是指PM2.5。PM2.5含有大量有毒物质,而且细微粒物粒径小,能随雾霾长时间悬浮于空中,可吸入肺,沉积在呼吸道,甚至可深入到人体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对人体危害极大。据实验数据显示,微粒物的粒径越小对人体的危害越大。雾霾对乡村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引发交通事故
雾霾天气时,能见度低,而乡村经济的发展使得乡村硬化路面增多加宽,机动车辆数量剧增,当人们在能见度低的天气出行时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危害乡村人民安全。
2.2增加人类传染病的传播
雾霾天气使得空气中的病毒、病菌更易存活,有害物质更易通过雾霾为媒介进入人体,增加人们传染病的患病率。
2.3影响作物生长
雾霾持续不散,将会影响阳光的照射,从而影响农作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长时间雾霾直接影响作物生长,进而影响到乡村人民的生活收入状况。
2.4危害乡村养殖业
雾霾为禽畜致病的病原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极易引发大规模的禽畜疫病。
此外,雾霾对乡村人民的影响远不止这些。雾霾天气,空中氧含量低,容易引诱一些病症的发作,危害个别群体的生命健康安全,例如哮喘类疾病患者在雾霾天更易发作。所以必须积极应对乡村雾霾。
3乡村雾霾防治对策
目前,世界各国都采取了积极防治雾霾的对策。防治对策一般来自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主要包括法律监管,科学评估等。社会层面主要包括绿色生产,达标排放等。而个人层面最为关键,因为个人防护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身心健康状况。个人最需时刻关注国家气象预警,随时监督举报违法生产经营,还要注意个人养护。在此,提出一种个人防护对策。利用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可以实现对雾霾,特别是PM2.5的有效阻隔。
3.1静电纺丝简介
静电纺丝,顾名思义,利用高压静电制备纳米纤维的技术,其最早见于美国Formhals申请的专利。因为装置简单,操作简便,近年来已成为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最佳技术。其基本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三部分:高压直流电源,带金属纺丝喷头的纺丝容器,收集纳米纤维的金属收集极。
纺丝过程:将高分子聚合物溶液盛放在纺丝容器中,金属纺丝喷头接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收集极接电源负极并接地。纺丝过程一般设置纺丝电压为5~30 kV。纺丝距离,即纺丝喷头到收集极之间的垂直距离为8~20 cm。纺丝开始后,高分子聚合物在纺丝喷头尖端会收到电场力,重力和液体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当电场力克服表面张力后,聚合物溶液会形成射流,随电荷增加,射流会进行劈裂拉伸细化,同时伴有溶剂的挥发,最后会在收集极上得到高分子聚合物的纳米纤维,通常以无纺布的形式存在,如图2所示。
韩维华,等:静电纺丝技术在乡村雾霾下关于人身防护的机理研究
材料与工艺
纳米纤维具有其他材料难以比拟的优势,作为一维纳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纤维长度/直径比,表现出优于一般材料的力、光、电、磁方面的特性。获得一维纳米纤维的方法很多,例如电弧放电法,气相化学沉积法等等,但是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主要应用在生物医学的细胞生长支架,传感器件,过滤装置和复合材料增强体方面,其应用范围涉及到医学、新能源、环保等各个领域。
在此,针对乡村雾霾下人身防护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利用了纳米纤维的过滤作用。首先,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得纳米纤维无纺布。其次,利用纤维无纺布高气孔率和本身的尺度优势实现对细微颗粒的阻隔(过滤)。从而使得乡村人民即使在雾霾天气之下也可呼吸到纯净的空气。
实验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得聚偏氟乙烯(PVDF,平均分子量275000,分析纯)纤维,如图2所示,而后对纤维进行直径统计。在实验条件设置纺丝电压20 kV,纺丝距离20 cm的室温条件下,制备的PVDF纤维直径主要分布在250~500 nm之间,且符合正态分布。计算得出纤维平均直径约为400 nm。
3.2雾霾防护原理
乡村雾霾对人体构成伤害最大的就是PM2.5,所以在此重点研究纳米纤维对PM2.5的阻隔原理,如图3所示。2.5 μm的粒子到达纳米纤维形成的防护网络后,便会被有效阻隔。由图2可知,平均直径为400 nm的纤维构织成的单层网络孔间距较大,但是,当多层纤维层层沉积之后,便可成为有效的“防火墙”。
PM2.5到达纤维层之后,会出现两种模式。一是PM2.5颗粒到达纤维层之后镶嵌在网络空隙之中,如图3中(A)所示。此情况下,颗粒会在纤维层沉积。当细微颗粒沉积层达到一定厚度后,纤维层即失去功效,所以,纤维层需要定期更换。二是PM2.5颗粒到达纤维层之后,又通过外力(例如风力,振动等)的作用,离开纤维层,如图3中(B)所示,该过程不影响纤维层对后续到达颗粒的阻隔。此即为纤维层的重复利用提供了一种思路:通过对更换下来的纳米纤维层水洗或振动除尘等实现回收利用,既节省成本,又避免造成废弃物污染。
3.3乡村雾霾防护对策研究
根据雾霾防护原理,研究制定出雾霾下个人防护对策。防护对策可针对人身防护和乡村应用两个方面。人身防护对策是实现对人的直接保护,乡村应用是实现对人的间接保护。所以,纳米纤维无纺布在人身防护方面可分为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两方面,具体如下。
3.3.1直接应用
直接应用体现在对人的直接保护上。例如,利用纳米纤维无纺布做防护口罩夹层。其优势体现在防护口罩的核心过滤层的纳米级别尺度,因此这种防护口罩比市场上流通的一般口罩更具防护作用,对一般性尘埃的阻隔更有效。
更进一步,可通过改进技术实现对纳米纤维的有序交叉排列,从而使纤维的阻隔作用更强。前文中已作说明,雾霾对人体伤害的主要来源是PM2.5,而细微颗粒的粒径越小则对人体伤害越大,所以纳米级别的防护口罩可以实现对粒径更小的颗粒物的阻隔,因此,更具实际应用价值。防护口罩的另一潜在应用价值还体现在可以通过静电纺丝混纺技术或者药物溶解添加技术,使药物掺杂在纳米纤维之中。雾霾发生之时,空气湿度大,空中氧气含量低,会使一些哮喘类病症患者极易发作病症,当把药物添加在防护口罩的纳米纤维之中,药物便可在病人呼吸之中缓慢释放。此技术不仅可以实现雾霾防护还可以作为雾霾之时病人的护理日常。
3.3.2间接应用
间接应用是对乡村人民的间接保护。例如,利用纳米纤维气孔率大,吸附能力强的特点,可以用作吸附周边工厂或施工工地产生的尘埃,进而改善乡村空气质量状况。实际中可把纳米纤维无纺布设置成区域隔离防护网,在施工场地周围实行空间包围,即可有效抑制尘埃的扩散。另一应用,可以把纳米纤维无纺布制成尾气过滤桶,安装在机动车辆的排气口,可以实现对尾气的过滤处理。纳米纤维在间接解决雾霾对人体的伤害方面,同样主要利用了纳米纤维的过滤和吸附作用。
3.4对策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外在防治雾霾方面都采取了积极的举措。英国出台《清洁空气法》,美国加强检测和管理,日本注重绿化等等,都已见成效。我国借鉴经验,正在积极应对雾霾污染,但是政策的落实和防护措施的见效都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从省市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乡村,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形成一套完备的雾霾防护体系。而现在乡村雾霾日益严重之际,想要立竿见影,实现乡村人民人身有效防护正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可制备出纳米级别的纤维,再将制得的纳米纤维应用在人身防护方面,例如纳米纤维夹层防护口罩,工厂、施工工地尘埃颗粒隔离墙,机动车辆尾气过滤装置。其潜在应用价值还在于,可制备功能性口罩,例如药物添加缓释防护口罩。对于乡村雾霾的防治,应首先以人为本,所以在此,首先研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针对乡村雾霾下关于人身防护的应用研究。
4结语
雾霾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了乡村人民的生命健康。所以,乡村雾霾防治必然会成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家、社会层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正在采取积极有效的雾霾防治措施。但是,作为雾霾防治的最终受益者、主观参与者,乡村居民更应该加强自身防护。本文结合静电纺丝技术研究出一套乡村雾霾下的人身防护对策,实现了对人的直接保护和间接保护,其潜在应用价值更是巨大。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本应以乡村人民为本,从乡村人民的健康出发。所以,此研究出发点是为了实现乡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017年6月绿色科技第12期
参考文献:
[1]
周燕林,徐振宇,渚.安徽省雾霾污染综合防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35):12689.
[2]江洁妮.关于我国雾霾天气防治措施之探讨[J].河南科技, 2014, (15):172~173.
[3].浅谈雾霾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四川水泥, 2015(4):323~323.
[4]张军英,王兴峰.雾霾的产生机理及防治对策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 38(10):157~159,165.
[5]李亚新.雾霾的产生与防治措施[J].山东化工, 2014, 43(9):168~169.
[6]吴迪梅,陈静.雾霾对养殖业的危害及其对策[J].农村百事通, 2014(22):45~47.
[7]袁芷晨.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科技风, 2014(8):222~222.
[8]刘雷艮,沈忠安,洪剑寒.静电纺高效防尘复合滤料的制备及其性能[J].纺织学报, 2015, 36(7):12~16.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163-01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世界上仍有80%以上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维持生命[1]。血液透析最理想的透析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随着老年患者数量的上升及糖尿病肾病造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比例增高,或因病情、自身血管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行自体血管造瘘手术或动静脉内瘘术失败,即使是已经做过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由于新建立的自体动静脉内瘘需要约1个月的成熟时间,最好3~4个月以上,移植性内瘘也需要3~6周成熟[2],因此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建立是必须的,但血管通路相关的感染占透析患者所有菌血症的48%~73%[3]。 因此有效地护理血液透析病人的深静脉置管,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是必须重视的临床护理问题。
1 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参考标准[4]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有发热或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而无明显的其他感染灶,血培养阴性但毒血症症状明显,排除其他感染灶且拔管后症状有所缓解者临床诊断为血行感染。
出口感染:导管出口部位2cm范围内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或分泌物培养阳性。
导管定植:导管管腔内血液或导管顶部或皮下导管部分定量培养有微生物的显著生长≥103cfu,患者表现为血透后不久即有寒颤、发热。
2 导管感染原因
2.1 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病重患者长期卧床,住院时间长及治疗操作多,医院感染概率高,其他部位感染病灶也是促进感染的危险因素。
2.2 护士封管、换药无菌操作不当,穿刺点部位皮肤的处理、贴膜的使用不当,频繁操作导管等。
2.3 置管时间、置管部位、置管次数:反复、多次侵袭性的有创置管操作,破坏正常的皮肤黏膜屏障。股静脉处置管不容易保持清洁干燥等。置管时间越长,感染机会就越大。
3 导管感染的临床表现
导管感染包括:导管出口处感染、隧道感染和导管内感染。出口处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僵硬、渗出,一般没有全身症状,血培养阴性。多数情况下根据出口部位的分泌物培养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口服,即可控制感染,多不需要拔管。隧道感染表现为除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外,隧道压痛明显,时有波动感,可伴有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常引起菌血症[5]。导管内感染可无临床症状或出现菌血症或败血症。败血症的典型表现为:透析过程中出现寒战、发热,血白细胞明显升高、血培养阳性。有些患者透析间期体温正常,只在透析过程中发热,体温可高达40℃,也有些患者在透析间期持续发热,严重者可能导致败血症低血压、休克甚至死亡。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阳性细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皮肤表面[6]。
4 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4.1 充分改善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是提高患者抵抗力的有效措施。
4.2 在插管、使用导管、护理导管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置管时严格选择穿刺部位,避开有感染或外伤的部位,严格消毒导管口及周围皮肤,在导管使用后要更换新的肝素帽,并妥善包扎固定。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导管末端肝素帽用纱布包裹后固定在皮肤上,防止导管脱出。
4.3 抗生素治疗:导管内发生感染时,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管腔内静脉滴注7~14d ,王丽霞[7]将林克霉素液或头孢唑啉钠溶于肝素内一起封管,应用于表皮感染,,专家 建议当出现导管出口处感染时,局部应用抗生素软膏(莫匹罗星)效果好,加用头孢曲松钠封管可杀灭管端和管内细菌,每2周1次,操作简单,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置管的安全性。严重感染时需拔管,必要时另外选择穿刺点重新置管以维持正常血液透析治疗。
5 观察穿刺处皮肤,按时换药,保持穿刺点干燥,避免细菌在周围残留而导致感染
严密观察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感染征象,有无脓性分泌物,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病人出汗较多敷料潮湿、未贴牢固、脱开等情况、股静脉置管处有无被大小便污染等,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更换敷贴。因深静脉置管感染率股静脉高于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故应特别注意股静脉置管处皮肤的观察。
6 保持环境清洁
病房每天通风2次,每次300分钟左右,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次30至40分钟。
7 加强培训
对护士进行导管插入与维护、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相关内容的系统培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护士的观察处理水平。
8 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患者洗脸时勿沾湿导管周围皮肤及敷料,股静脉置管处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注意大小便勿弄湿敷料,一旦潮湿立即更换。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导管护理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并掌握静脉置管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9 总结
导管感染为CVT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血液透析患者被迫拔除导管和发病的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无菌操作及频繁操作均可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多年经验总结规范化操作能良好的控制导管感染的发生。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对永久性静脉置管患者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沈清瑞.肾脏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02.
[2] 梅长林,付文成.血管通路的评价、选择及并发症防治[J].临床内科杂志,2004,21(11):724-727.
[3] 管保章,陈湛华等. 长期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8,3(9):1756-1757.
[4] 傅君舟,秦曙光.血透用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1,17(5):397-398.
[5] 徐钢.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及其易感因素分析. 临床内科杂志,2006,11.
为全面掌握我省民营艺术院团的现状、问题,提出进一步激励民营艺术院团发展的有效对策, 2010年初,课题组对我省民营艺术院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同时借鉴了省文化厅在2008年和2009年经由各市文化局主管部门摸底的河北省民营艺术院团统计表。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石家庄、唐山、沧州、邯郸等地具有代表性的民营艺术院团进行个案研究。在综合各方面情况下,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省民营艺术院团基本现状及分析
1.民营艺术院团总体基本状态
由于民营艺术院团存在很多动态因素,在文化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的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数字只是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文艺表演团体或不愿交纳手续费而没有办理注册登记,或因自由组合,团体和人员很不稳定而没有进行注册登记,我们只能根据各市、县、区上报情况统计和在文化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的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以及我们采访到但未在政府部门登记的院团人数之和进行统计、归纳。总体来看,我省民营艺术院团近两年呈现上升态势。数量不断增加,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效益不断增强。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目前共有325家(实际数据可能要比这一数据多很多)民营艺术院团,占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第一位石家庄市,共有128家,占全省39.4%;第二位为唐山市,共有38家,占全省11.7%;第三位为保定市,有32家,占全省10%。民营艺术院团种类繁杂,包括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杂技、歌舞、魔术、皮影戏等,涵盖我省主要艺术种类。
2.民营艺术院团内部基本状态
(1)民营艺术院团经营者基本状态
我省民营艺术院团经营管理发展阶段尚处于初级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民营艺术院团有99.3%是个人投资建立,老板与经营管理者多数是合二为一,没有专业化分工。从现代企业理念来看,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弊端,一旦出资人(老板)在经济和生活等其他方面出现异常,就会影响整个艺术院团发展,甚至解散。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经营管理方式在现阶段还是比较适应的。由于出资人与经营者合二为一,为了获得出资人角色利益最大化,经营者角色通常情况下能做到按劳取酬、鼓励多干,在节目编排效率,演出成本控制等方面能做到相对优化。
(2)民营艺术院团资产基本状态
从调研的统计来看,民营艺术院团资产总额分布差别非常大,最少的艺术院团只有1万元,最多的有一千万元,相差一千倍;平均资产为35.66万元。大部分民营艺术院团资产总额集中在30万元左右,其中30万元以下,占73. 3%。
民营艺术院团办公经营、排练场所普遍缺乏。在自己家中办公经营的占52.9%,租赁场地办公经营的占14.8%,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占20.8%,自己拥有固定办公场所的仅占11.5%。没有固定排练场地的占33.4%,在自己家中进行排练的占31.1%,租赁场地进行排练的占23.6%,自己拥有固定排练场地的仅占11.9%。
(3)民营艺术院团演职员基本状态
由于民营艺术院团人员流动频率较高,总体从业人数较难统计,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民营艺术院团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民营艺术院团占90.50%,其中:11―20人的占12.6%,21―30人的占27.1 %,31―40人的占33.6%,, 41―50人的占16.2%。
民营艺术院团演员以青年为主,如19岁到30岁的演员占31%以上的民营艺术院团占统计对象的84.78% 。民营艺术院团专业技术人员大多为初中文化水平,初中文化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占31%以上的民营艺术院团占统计对象的82.7%。
据调查统计,民营艺术院团培养演职人员的机制处于简陋、低水平状态,尚未建立高层次的机制。演职员大多来源于本民营艺术院团的培养。其中本院团培养的演职员占90%以上的能占统计对象的31%。培养演职人员的机制制度分布为: 46.2%的民营艺术院团是通过本院团师傅传授, 32.2%的院团不培养演职人员, 12.2%的院团通过送员工到当地培训班形式进行培训, 4.1%的通过到其他民营艺术院团观摩学习形式培养,有的则是通过父辈传授的。
3、民营艺术院团演出基本现状
(1)演出场次相当频繁。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009年,河北省平均每个民营艺术院团演出达到183场次。
调查统计显示,40%左右的民营艺术院团全年活动时间在半年以内。每年演出活动总时间的分布为:6.2%演出活动总时间在1个月或1个月以下,35%在3―7个月,,全年演出活动总时间在8个月以上的占58.8%。
(2)演出手续较为规范。95%的民营艺术院团领取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但有5%的民营艺术院团没有领取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约有88.2%的民营艺术院团在演出前能够到文化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11.8%的没有备案。
(3)创作能力不高。民营艺术院团自己创作剧本剧目的占68.4%,不创作的占31.6%。排演新戏的民营艺术院团中,大多数不是导演指导。排演新戏的方式大多为以下几种:对照VCD等光盘排演的占30.8%,请老师指导的占26.7%,导演指导的占23.7%,复排传统剧(节)目的占13.8%。
民营艺术院团排演新戏一般都只占用很短时间,大戏一般在一个月左右,一些短剧最短的仅半天,很多剧(节)目,编创人员一说剧情,演员简单磨合一下就能上台表演。短平快的节目编创方式,能较快适应观众,赢得市场,但大多难以保证质量。
(4)民营艺术院团主要经营、演出对象是厂矿、农村、农民、中老年群体。主要演出地点是厂矿和乡村的民营艺术院团占66.2%,主要演出地点是城乡交界处的占27.5%,也在城镇演出的只占3.8%。民营艺术院团正式演出剧本剧目时的观众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约占65%,能吸引年轻观众的演出大多是带有歌舞和杂技等项目的演出。
(5) 民营艺术院团市场开拓。
民营院团的演出市场开拓主要通过四种方式,一是受邀请参加政府公益性质演出;二是依靠中介(经纪人)介绍的演出;三是依靠自身营销人员推广;四是自发公益性演出。这四种方式其中前三种在多数艺术院团中交错运行,一般民营院团里都设置专门的营销人员,常年负责联络固定客户,开拓新客源;在通过中介进行演出的民营艺术院团中,通过中介(经纪人)介绍的演出场次占民营艺术院团总演出场次的比例,最少的民营艺术院团占3%,最多的占90%,平均占38.5%。而自发性公益性质的演出则多是村镇一些自发组成的艺术院团,只是在年节闲余时在本地区及周边进行节庆自娱自乐性质演出,不盈利。
(6)民营艺术院团演出收益状态。
近两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营艺术院团演出收益逐步提高。
从调研的总体情况来看,一般情况下,一般演员在演出日,每日平均为50―100元左右,中档演员每日平均为150元左右,名角演员每日平均在150元―300元左右。
4.民营艺术院团内部管理基本情况
从调研来看,目前我省民营艺术院团普遍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相当部分民营艺术院团内部管理实行“个人家长制”,财务、节目排演、人事关系等,基本是团长或出资人一个人说了算。家族式管理模式较普遍。管理方法原始、落后、不规范,民营艺术院团内部管理状态急需改正、完善。
据调研初步统计,内部没有成文规章制度的民营艺术院团占13.5%。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民营艺术院团占36.3%。实际上,这一比例肯定会更高,大部分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并不只是院团单方面责任,由于签订合同对彼此都有制约作用,而民营院团的舞台演出薪酬多是一次一清,因此许多演员也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这种现象在歌舞类民营院团中尤其明显。演员收入分配形式主要是包日制或包月制。由于许多民营院团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大多数民营艺术院团没有缴纳任何社会保险。此外,调研初步统计, 约96.1%的民营艺术院团没有建立演职员的行业组织――工会。
由于各项制度和措施的欠缺,近1/3民营艺术院团出现了劳资纠纷。劳资纠纷的原因主要是,第一位原因是演员跳槽, 第二位原因是工资薪酬。
二、我省民营艺术院团特点
我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坚持面向市场,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实行“自愿组团、自主经营、自定分配”的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搞好演出才能出效益”的市场观念,能吃苦、善开拓、抓质量、讲效益。常年坚持演出,从演出收入中获得收益,然后再寻求更大的发展,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办团形式多样,定位较合理。我省民营艺术院团基本上为个人独资所有制形式,出资人往往就是法人代表或主要经营负责人,日常管理和演出承接等工作基本上以演出经纪人为中心,采用“自愿组团、自主经营、自备设施、自定分配”的办法进行组织。剧团大致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演出节目包括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杂技、歌舞、魔术、皮影戏等,涵盖我省主要艺术种类。民营剧团的演出市场主要定位于厂矿、农村。农村有着广泛的戏剧基础,民营剧团从团长到一般演职人员大多来自农村,最了解农民,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民营剧团千方百计地面向市场,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来组织演出。他们为农民写戏演戏,满足了农民渴求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也为自己的生存发展开拓了一片坚实广阔的演出市场。
2.演出剧目丰富,生产快捷。“民营艺术院团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因而他们的演出节目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民营艺术院团面向群众,演出剧目灵活多变,你点什么,我唱什么,观众的要求就是民营艺术院团的标准。为满足基层观众的要求,民营艺术院团开发出了花样繁多的剧(节)目,诸如开业戏、生日戏、周岁戏、等不下20种,一个故事一出戏,根据观众所需可以编演上百出戏。在基层,很多演出场所只要求红火热闹,吸引观众,所以,许多民营艺术院团,需要随时面对雇主和观众提出的临时演出要求。这也培养了民营剧团的编创能力。需要演出一个新的剧目时,只要导演把提纲说一说,相关演员按提纲分“行当”凑一凑,即可边排边演,边演边排,排演新剧目所需的时间短,生产快捷,可以快速地适应广大基层演出市场的各种演出需求。
3.机制灵活,分配较合理。我省民营艺术院团主要实行团长负责制、演员招聘制和全员责任制等责、权、利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团长在整个民营艺术院团中既是领导者,又是演员招聘、薪酬分配、演出承接等日常管理的实施者。演员招聘途径广泛,大多通过演员之间相互介绍,近两年,一些艺校毕业生也充实到民营艺术院团中来。团长与演职人员实行双向选择,根据演出情况,有以合同等书面契约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的,也有只采用双方口头协议方式的,相对自主性较大。民营艺术院团薪酬分配严格实行按劳分配,演职员的自身利益与民营艺术院团的整体利益紧紧捆在一起,树立了“演出才能出效益”的市场观念,充分调动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
4.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民营艺术院团在经营管理方面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其明确的产业化发展思路和追求。民营艺术院团目的大都是为了营利,只有极少数是为了兴趣爱好。因此,从一开始,民营艺术院团就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探索之路。作为一种文化经济实体,我省的民营艺术院团在发展中不但丰富了我省演出形式,促进了我省舞台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演员经纪人、业余剧作家、流动民间艺人、演出中介机构等附属行业和组织,涌现了生产、销售、租赁戏剧服装、灯光音响、民间乐器等相关服务市场,带动了戏剧服装、乐器和灯光、音响等舞台演出设备、交通运输、餐饮以及旅游等行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条民间艺术产业链。民营艺术院团对地方经济起着不可忽视的拉动作用,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支重要民间力量。
三、我省民营艺术院团生存经验
1.“以戏养戏”的管理理念
由于民营艺术院团没有政府资金投入,因此“以戏养戏”是适用于国内民营艺术院团发展的一个管理理念。每一个剧目对创作、筹备、制作、上演以及后续经营都在严格对预算控制下进行,需要收回成本。民营艺术院团在现阶段尚无法实现多元的经营,在国内环境中又处于与剧场、演出中介不对等的地位,对于成本控制稍有不慎可能导致整个民营艺术院团倒闭。因此,在每场演出之前,都会确定启动资金的来源,成本花费的阶段,票房对回收预测,预计之外的补救计划等。在这样严格谨慎的投资思维模式下,民营艺术院团基本上杜绝了不经论证、盲目上马、拿钱砸奖等问题出现,养成了“老戏养新戏,新戏成老戏”的创排模式。
2.以观众需求为本的销售战略
民营艺术院团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观众对于购买决策的迟疑。坚持面向基层、服务人民,以观众需求为本,在市场中求生存,在演出中求效益,是民营艺术院团得以生存的又一法宝。 所以,民营艺术院团始终以观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制定合理的演出价格、适应的演出内容、独特的营销策略等计划,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剧场。
3.以继承、借鉴为基础,坚持改革创新的创作理念
民营艺术团体大多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很多艺术院团,如一些河北梆子团、落子团等,最初建立的目的就是在自娱自乐的基础上保有地方特色文化。所以民营艺术院团大多做到了坚守民族文化立场,认真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发掘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同时,民营艺术院团又立足基层、面向农村,将创作与市场开拓、服务农民结合起来,能根据观众的审美需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增强舞台艺术的感染力。以继承、借鉴为基础,坚持改革创新的创作理念使得我省的民营艺术院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4.长期的客户维护
民营艺术院团一般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活动区域。固定的忠实的观众是一个民营艺术院团赖以生存的源头。为了保有固定客户,民营艺术院团非常注重客户的维护。一般有专人进行客户管理和维护。在客户管理上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固定客户定期更新,通过邮件贺卡、纪念品等方式不断联络老客户。一方面不断完善既定客户的信息,另一方面筛选客户,减少下一次联系客户所耗费的无用功;第二,利用公益活动等形式建立特殊交流,拉近与客户尤其是政府之间的关系;第三,定期举办邀请联谊活动,培养客户对民营艺术院团的认同。由于注重维护既有的客户,民营艺术院团才能稳步长足的发展,继而达到成本的缩减,服务的改善。
四、民营艺术院团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存环境严峻。民营艺术院团在数量上尽管已经相当可观,但在人才、剧目创作、社会认同、影响力等综合竞争力上仍落后于国有院团。民营艺术院团白手起家,没有观众基础和市场影响力,演出往往都是靠自己,演出场次很不固定。正是由于市场生存环境的相对严峻,导致大部分民营艺术院团陷入了社会影响力不够、演出出票困难、无力创排新剧目、演出质量上不去、无法吸引观众、社会地位难以提升的恶性循环。
2.演艺人员匮乏,演员流动性大。一方面,演艺人才非常紧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扩大,待遇不断提高,就业门路不断拓宽,青年从艺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民营艺术院团演员的后继人才出现明显不足。人才流失对演出剧目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使很多民营艺术院团存在着“后继无人”的担忧。另一方面,人员流动性强,导致民营艺术院团稳定性差。由于院团本身缺乏规范的运作,对演员没有按照劳动法签订劳动合同,更没有实施规范的社会保障和人员管理机制,所以演员跳槽现象时有发生。
3.排练场地严重短缺。从调研基本情况来看,民营艺术院团没有固定排练场地的占33.4%,在自己家中进行排练的占31.1%,租赁场地进行排练的占23.6%,民营艺术院团自己拥有固定排练场地的仅占11.9%。没有排练和演出场地是民营艺术院团普遍凸显的问题。由于民营艺术院团资金短缺,而排练场地往往租金昂贵,导致民营艺术院团不可能长期租用固定的排练场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演剧目的质量。
4.演出市场竞争无序,市场混乱。一是市场营销手段落后,演出经纪人队伍不够规范。目前我省没有正规的演出管理经营机构为民营艺术院团的演出市场牵线搭桥,营销手段主要停留于“靠关系、靠熟人找市场”的层面上。由此造成的垄断性经营等形式出现,给演出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二是民营艺术院团间相互压价或以次充好。有些民营艺术院团为争市场,违背市场规律,互相压价;有的更是打着其他民营艺术院团的牌子承揽演出,弄虚作假、欺骗观众,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又侵犯了别的民营艺术院团的名誉权。
5.民营艺术院团创新意识弱,资金缺乏保障。农村市场的简约化、低层次和消费扩张不足,加上没有现代化、规范化建设的市场需求,使许多民营艺术院团主观上缺少创新求变的动力,他们往往奉行“借来主义”,依葫芦画瓢,缺少既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又通俗易懂、适合于农村演出、能让群众接受和喜爱的剧本。这样的结果只能萎缩了受众面,使得演出受众大多局限于中老年观众,并且很难培养出新的观众群体。此外,民营艺术院团的演出没有财政资金的投入,演出收入主要用于养人,而用于设备投入更新、剧本创新编写等软硬件方面的建设费用极少。
五、对我省民营艺术院团生存与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我省民营艺术院团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到我省的文化资源大省和戏剧大省的文化特点,充分发挥民营艺术院团在经营上灵活多样、机制上容易创新的优势。弥补现有国有院团艺术品种和艺术风格的不足,弥补国有院团的市场空缺,抢占市场空白点,占领中、小型演出场地,在农村、社区、工矿、基层文化站以及商务楼宇等更广阔的天地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出市场,与国有院团形成市场互补效应。
第一、政府应加强对民营艺术院团扶持及管理的力度
一是要在财力上给民营艺术院团积极扶持。由政府创立“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扶持重点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项目。除了有政府的固定投入外,还可吸引那些支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的个人、企业,甚至国外的资本投资入股。
二是加强对民营艺术院团的管理力度。建立对民营艺术院团创作演出的剧(节)目指导、规范和提升机制,建立、健全民营艺术院团演出动态质量监督管理档案。对于长年不演出的民营艺术院团要采取措施,必要时予以注销。同时每年对剧目创作上乘、演出社会反响良好、经济效益较好的团体要通过评比给予表彰、奖励和宣传,扩大民营艺术院团的社会影响。
第二、进一步优化民营艺术院团的发展环境
首先,要建设良好的民营艺术院团发展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发展民营艺术院团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支持民营艺术院团的良好氛围。其次,贯彻落实《文化部关于促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上保证民营资本投资民营艺术院团的“国民待遇”,推动民营艺术院团的健康发展。三是在市场环境方面,健全演出市场体系,完善演出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坚决打击非法、违规等演出行为,有效保护民营艺术院团合法权益,整顿和规范演出市场秩序。
第三,组建民营艺术院团行业协会
一是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合作互助作用,在剧目编排、剧场排演、奖项获取等方面为民营艺术院团做一些实事,让原本分散的民营艺术院团找到“娘家”和社会归属感。二是利用行业协会组织管理作用,加强民营艺术院团行业自律,特别在剧目宣传、营销中引导民营艺术院团加强自律、自主、自强意识,推动良性竞争,使得文化市场更加精彩纷呈,不断提升演出质量和艺术水准。三是建立学艺行业劳动用工推荐制度和用工保护制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奖励拨尖人才。
第四、建设高素质的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队伍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冲洗加涂擦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24-0003-03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Oral Cavity Flushing Plus Infriction Oral Cavity Nursing Prevent the Patients by Oral Tracheal Intubation to Get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Chen Huan,Chen Jinwen,He Fang,Lv Haiyan,Li Yumei
(The Second Hospital of QinZhou; GuangXi 535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oral cavity flushing plus infriction oral cavity nursing prevent the patients by oral tracheal intubation to get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Method:486 patients who were given the oral tracheal intubation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48 hour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given routine oral cavity nursing, and experimental group given oral cavity flushing plus infriction oral cavity nursing. And compare the incidence rate, occurrence time, infection rate of different pathogens and mixed bacteria of VA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The incidence rate, occurrence time, infection rate of different pathogens and mixed bacteria of VA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Oral tracheal intubation;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Oral cavity flushing plus infriction
我院于2006~2007年应用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口腔护理预防经口腔气管插管患者口臭和口腔炎症发生取得显著效果[1],并经2007~2008年观察该方法安全、可行[2]。2010年我们又进行了该方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研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ICU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486例(在机械通气48h内发生肺部感染者除外),其中男302例,女184例,年龄2~92岁,平均(40.62±25.66)岁。神经系统疾病185例、呼吸系统疾病81例、外科手术后74例、多发伤58例、多脏器功能衰竭62例、其他26例。气管插管时间50~1488 h,平均(301.68±125.52)h。按完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46例,对照组2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及气管插管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口腔护理方法
1.2.1.1 对照组 应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按照口腔护理操作常规步骤,用弯血管钳夹紧浸有生理盐水的棉球,擦洗口唇、牙齿、颊部、舌苔及上颚。
1.2.2.1 试验组 应用口腔冲洗加涂擦法。由两名护士共同操作。①用物准备:除备口腔护理常规用物外,另备生理盐水100~250 ml(或根据患者口腔情况选择冲洗液),生理盐水棉球8~10个,50ml注射器1具(除去针头);②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确保患者能够密切配合。协助患者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操作者侧;③检查气管导管气囊充气是否足够,充气不够者用测压器注入空气至25cm H2O,以保证气囊与气管壁密封;④充分吸净呼吸道及口腔内分泌物;⑤取下牙垫,记录插管至门齿的深度,评估有无口臭、霉菌、溃疡、疱疹等口腔并发症;⑥调节好负压范围在0.04~0.06Mpa后,配合者在对侧用50ml注射器吸取冲洗液反复冲洗口腔,操作者用吸引器接吸痰管吸引,从不同方向对患者牙面、颊部、舌面、咽部、硬腭进行缓慢冲洗,边冲洗边吸引,直至吸出冲洗液澄清为止。冲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呕吐、缺氧,保持SPO2>90%;⑦冲洗干净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涂擦口腔黏膜、牙齿、口唇、两颊等部位;⑧再次吸净呼吸道及口腔内分泌物,放出气囊气体至适合要求;⑨洗净牙垫,确认插管深度,固定好气管插管。
所有患者均每天进行4次口腔护理,观察比较两组VAP发生率、发生时间、不同病原菌感染率以及混合菌感染率等情况,评价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口腔护理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1.2.2 VAP诊断标准 VAP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3]草案:①使用呼吸机48h后发病。②胸片与机械通气前比较出现肺内浸润影或显示新的肺炎病变。③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音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外周血白细胞 WBC >10.0×109/L或37.5 ℃,呼吸道脓性分泌物;从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根据发病时间临床分为早发型VAP和迟发型VAP[4]。早发型 VAP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96h内发生的肺炎;迟发型VAP为机械通气治疗≥96 h发生的肺炎。
1.2.3 统计学处理 各参数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VAP发生率和VAP病原菌感染率差异采用χ2检验,VAP发生时间差异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 有效的口腔护理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VA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VAP是机械通气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约33%~71%,在ICU死亡的病例中约30%与 VAP有关[5]。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由于不能进食,吞咽、咀嚼功能受限,口腔处于经常性开放状态,容易造成患者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减少,口腔内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会使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6]。口腔细菌移位进入下呼吸道是引起VAP的重要原因之一,呼吸道培养有67%与口腔细菌培养菌株相同[7]。通过有效的口腔护理 ,能够有效的减少病原菌在口咽部的定植,并能减少其向下移位,从而减少VAP的发生。因此,有效的口腔护理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VA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3. 2 口腔冲洗加口腔涂擦法口腔护理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和延迟VAP的发生时间 目前口腔护理方法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口腔冲洗法优于口腔擦洗法[8],另一种观点认为口腔擦洗法优于口腔冲洗法[9]。但国内外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文献认为,单纯的应用口腔冲洗或口腔擦洗均无法有效去除牙菌斑或对口咽区等特殊部位进行彻底的清洁[6]。本研究应用口腔冲洗法加口腔涂擦法的优化组合,即冲洗法能通过水流从不同方向对患者牙面、颊部、舌面、咽部、硬腭等部位不断冲洗,不仅能将口腔各部位以及口腔深部的各种明显污垢清除,而且能使细菌在黏膜、口咽部以及插管壁上的吸附能力下降,并随着不断冲洗吸引而排出,尤其口腔干燥时,导致口唇及口腔内分泌物附着牢固,清除困难,冲洗法可以使分泌物变松软后易于吸除;涂擦法用湿棉球将口腔黏膜、牙齿、口唇、两颊、腭部等各面涂擦干净,两种方法起到协同作用,减少牙菌斑形成。研究结果表1、表2显示,试验组VAP发生率、VAP发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
3.3 口腔冲洗加口腔涂擦法口腔护理有效降低各类病原菌和混合菌感染的VAP发生率 VAP的致病菌群谱研究[10]发现,早发型 VAP 主要致病菌为G+球菌,迟发型 VAP主要致病菌为 G-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真菌的感染率将呈上升趋势。本研究试验组发生VAP 的27例患者中,共培养出菌株35株。对照组发生 VAP的78例患者中,共培养出菌株104株。两组革兰氏阴性( G-) 杆菌前三位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肺炎克雷伯菌、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G+)球菌分别是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分别是白色念珠球菌、克柔念球菌和热带念球菌。研究结果表3显示,试验组G+菌、 G-菌、真菌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混合菌感染的发生率亦明显降低(P均
参考文献:
[1] 陈进文,杜正隆,宁成诚,等.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45-2146.
[2]陈进文,陈幻,何芳,等.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4-65.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9 (22):201-203.
[4] 蔡少华,张进川,俞森洋,等.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4) :365-368.
[5] 殷凯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近况[J].老年医学与保健[J].2004,10(1):20.
[6] 邓洁,郑修霞,宫玉花,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623-624.
[7] 张国俊,刘景春,何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2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2,12(10):746-747.
[8] 潭少屏,叶妙红,梁燕娜,等.冲洗法在经口行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6):36-37.
关键词:电力施工型企业;关键链;资源优化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40-2
0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飞速发展,电力行业市场化竞争也日趋激烈。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我国开始步入了各行各业高速建设与发展的白热化阶段。尤其是电力施工型行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呈现去地域化、跨行业性等特征。面对几何级扩张的市场背景,传统的企业项目管理理论体系与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电力施工类企业内部多项目并行的实际运营情况[1]。多项目管理思维方式的引入就是帮助企业站在战略层面的高度来衡量项目管理活动,其核心管理内容就是对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
作者所在的企业是隶属于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电力施工类企业。该企业主营300MW及以上大型燃煤、燃气、核电机组的检修、维护、改造和技术咨询、培训业务以及各类工业锅炉、管道、地铁工程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试验。本文以该企业为例分析企业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资源优化管理流程模型。
1 电力施工型企业管理现状
国内电力施工类行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主要有两种类型企业。一类是以承接电站设备检修及日常维护项目为主;另一类是以电厂基建与设备安装为主。随着电力体制的逐步深化改革以及市场化经济不断深入,该类型企业的管理体系设计通常以所承接的项目作为主要的管理对象,其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以遵循业主意图及与签订的合同的条件下为业主提供的一系列服务。一般而言,从项目施工阶段开始作为一个项目生命周期的起始,项目验收交付业主确认作为项目终止完成。因此,电力施工型企业的项目管理是在有限的企业资源约束下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电力施工型企业面临的市场正呈现几何型扩张的趋势,然而行业内部技术核心骨干人员成长的速度却相当缓慢,甚至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出现了与承接项目倒挂的现象。因此,目前面临较为紧迫的问题正是资源配置效率偏低,尤其体现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方面。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上述两方面之间的激烈矛盾日益凸显,暴露出了不少行业体制变革带来的企业管理模式的问题。企业内部有限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如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应已然成为H公司的管理新课题。
2 多项目管理资源优化配置的流程介绍
电力施工工程项目无论是电厂基建类项目还是机组检修与日常维护项目都要求通过技术手段来保证工程质量。因此,项目执行过程中几乎每个分解后的任务工序都有非常强的逻辑关系。简而言之,就是大部分的任务都有规定的紧前或紧后任务,不能随意变更。在这样的行业特性下,本文选择关键链技术来实现多项目管理的资源优化配置。因为关键链技术的核心首先是关键链的确定,也就是项目分解后各个任务之间逻辑关系的确定,同时关注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资源流向与约束。其次,是设置项目缓冲,在关键路径中设置合理的缓冲时间来减少突发性任务带来的干扰,从而稳定整个链路。
电力施工型企业在多项目管理的背景下,本论文设计了基于CMMP的多项目管理资源优化模型,详见图1。多项目管理团队通过循环应用模型中设计的三个阶段来实现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实时动态化管理[2]。
2.1 识别多项目群中的资源需求
首先,多项目管理团队结合项目集群内各个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项目任务分解并确定各个项目的进度计划;其次,估算各个项目所需要的资源种类与数量;最后,将各个项目的情况统一到同一时间轴上来确定各种资源需求的时间点与总的需求量。
2.2 分析各个项目之间的资源约束
多项目管理团队完成了多项目群中的综合资源需求后,就需要对这些资源需求进行详细分析。这个时候就开始正式引入关键链管理思维,首先确定各个项目的关键链并建立起项目与项目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其次,通过这些项目之间的逻辑关联关系来识别各种资源需求产生的冲突,并得出资源约束条件。最后,通过调整多项目群的关键链来化解彼此之间的资源冲突。
2.3 制定资源约束和进度计划
根据第二阶段分析出的资源约束关系,对每一个项目的进度计划进行细微的调整。同时,引入项目缓冲区从而保护多项目群的关键链不因特殊或突发性任务变更而被破坏。最后,根据资源约束情况以及每个项目运行的关键链综合调整每个项目的进度计划,确定在资源优化后的新的进度情况。
3 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的实施
实现盈利是企业运营目的,通过科学的项目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企业引入多项目管理思维,将企业管理分为三个维度来进行。第一层为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项目组合管理;第二层为已确定的项目组合策略进行项目群管理;第三层为在项目群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管理[3]。一般而言,第一维度的多项目管理更偏重在策略选择的管理方向。第二、第三维度的管理侧重点在于动态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对项目资源需求的准确识别以及对资源及能力约束的准确掌握是制定资源计划的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中,资源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中枢,它需要在符合企业战略的前提下,找出资源需求与资源约束的最佳平衡点,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多项目管理是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从而将企业业务层面与战略层面更好地结合,进一步提高企业利润、开拓企业发展前景。所以,多项目管理资源优化管理相对传统意义的单项目管理更能适应现如今企业的发展需求。
参 考 文 献
[1] 徐霆.施工型企业项目化管理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学制 考试科目 复试及加试科目 001经济管理学院0535-6902283 020201国民经济学 01宏观经济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
02区域经济与城乡一体化
03经济统计与金融分析 三年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20经济学综合 复试:国民经济管理,宏观经济学,当前经济时事 095110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学位)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两年 ①101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④939农业经济学 复试:农村区域发展知识,经济学知识,重大时事 120200工商管理 01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2国际企业战略与组织管理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 课程体系 平台 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126-03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对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需求强烈,尤其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人才需求旺盛,而应用型人才是市场需求的主体。但目前在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够完全满足当前经济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市场需求。基于该背景,本文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探索满足社会需求、适合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多级平台+专业模块”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
一、国内外课程体系研究的现状
国外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表现的特点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选修课比例大、强调实践性教学。美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厚基础、宽口径的通才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宽阔的视野和应变能力。同时学生的选修范围非常大,除核心课程和少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为必修外,其它都由学生自己选修。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企业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主导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针对目前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动手能力不足、社会适应性差等问题,近年来国内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都积极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包括对通识课程进行重新梳理,加大选修力度,提高实践环节教学比例,大力发展与企业的合作来开展实践教学。但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现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尤其侧重于对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而从经济管理学科大类考虑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并不多见。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主线,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专业的教学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质量。课程体系建设既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因此,发达国家的高教改革往往首先都是从课程改革入手。从整体上来看,笔者认为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考虑社会需要。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素质和技能的要求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也是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依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适合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满足当今社会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复合型的经济管理人才。
2.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应深入研究国外同类大学在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先进经验,吸收其长处,如加强通识教育、跨学科专业设置选修课程、注重实践教学等。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应以本科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为质量标准,调整课程设置,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增设一些拓宽基础和专业口径、有明显时代特征、体现学科交叉等的课程;同时,强化实践性环节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之重点。
3.形成自身特色。每所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在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持特色的条件下逐步地进行改革。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由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两大块构成。其中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构成。目前,各高校在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多数构建了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公共选修课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主要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课程设置因学校而异,但大都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大学英语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数学、物理和化学类等课程)、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体育健康类课程等。公共选修课程平台主要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需要,以人文素质拓展课程为主的一系列课程组成,由学生进行选修。除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公共选修课建立平台外,各高校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大多数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的和要求进行设置。
目前,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是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通行模式。通识教育体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对人才素养、潜质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内涵是按学科和专业构建专业知识基础和能力结构,夯实理论基础,注重学科交叉、拓展专业面向,强调课程综合,提高人才的适应性。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目前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类人才的需求,注重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的相互融合。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力图突破原有的专业限制,跨专业从经济管理大类角度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建立“多级平台+专业模块”的课程体系,见图1。具体思路如下:
1.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平台+公共选修课平台”多级课程平台模式。即在目前由学校建立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和公共选修课平台的基础上,由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在学院(通常为商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建立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平台。
2.在多级平台课程基础上,根据会计、金融、贸易、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构建特色突出的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几大专业模块课程。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根据以上的建设思路,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课程平台建设和课程模块建设。
1.课程平台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平台包括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平台。各平台建设的具体内容如下:
(1)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由学生必须掌握的本学科及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构成,具体的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课程。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应根据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确定专业基础课。
(2)经济管理类专业选修平台课程设置。选修类课程是为了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扩大学生知识面而设置的若干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本学科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与发展趋势的选修课程以及其它学科(专业)的跨学科课程。一般来说,学校的公共选修课平台多为跨学科设置,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和能力。因此,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主要为对包括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跨专业选修课,帮助学生了解经济与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企业内在和外在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具体课程可包括经济理论与应用类课程、企业运作与管理类课程、对外贸易类课程、投资与理财类课程、管理素质能力培养类课程等选修课程,见图2。
(3)实践课程平台。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获得对实际科学技术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合作精神等。目前不少应用型本科院均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开设比例,强化实践环节教学。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笔者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应在现有的军事训练、社会调查、暑期实践等综合素质类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大类实践课程平台(见图3)。即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开设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同时,应尽可能开设综合专业实践课,如专业认知实习、经济管理综合模拟实践、创新与创业实践、毕业实习等。通过综合专业实践性课程实破原有的专业实践局限性,让学生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的组织架构、内部流程及管理、企业外部资源利用和管理。
2.课程模块建设。立足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正确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在通过设置课程平台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同时,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应通过在专业核心、专业选修、专业实践课程模块中开设应用性强、能体现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模块,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和培养要素,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
(1)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即专业核心课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是学习本专业必须具备的核心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核心课的设置应在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国高校本科专业总览》以及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专业规范设置的基础上,考虑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2)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通常作为专业选修课程的一部分,是由延伸某一方向专业技能的课程组成。在一定的专业基础上,学生依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志趣爱好对专业研究方向进行选择,是专业的再细分。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可在统一的专业培养基本规格之上,注重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在宽口径专业内柔性设置2~4个模块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组,实现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
(3)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是针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相对应开设的实践环节。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专业技能实践课程通常是模拟企业环境、通过运用和操作经营单位的管理系统,让学生熟悉企事业单位的运转和管理过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对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应紧密结合本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与理论课程衔接,相互融合,体现特色,合理设置专业技能实践课程。
综上所述,本文借鉴国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探索满足社会需求、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级平台+专业模块”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希望能够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经济管理类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君.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优化与整合[J].科技信息,2009(32):16-18
2.赵波.论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优化[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9-63
3.李远辉,应用型本科“3+1”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0(24):147-148
4.杨明秀,夏新斌.基于教育分流理论的选修课程体系研究――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管理系为例[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6):139-140
5.王玉玺.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5)
6.毛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科技风,2010(12)
【关键词】经济管理 企业管理 问题 解决
企业经济的优化管理是保障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使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当前形势下,企业要不断审视自身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优化管理,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管理整体性差
就目前形式来看,我国国内企业经济管理整体体系尚未形成,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观念中,也没有整体性经营理念。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设置经济管理机构的同时,尚未进行相关综合考量和深入分析,整体来看缺乏条理性和科学性。企业在下达一些命令的时候,时常会存在责任互相推诿、利益相互交叉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范围不够明确,企业员工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无法及时找到相关的负责部门,遇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另外一部分企业虽部门职能、分工相对明确,但是部门之间由于缺乏沟通和交流,导致企业内部动力不足,降低了企业整体性发展水平。
(二)经济管理投资计划性差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中,我国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部分企业开始进行盲目的扩张和投资,想要尽快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部分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投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可操作性较差,实践过程中遇到不少的问题。缺乏计划性的投资,在企业收益方面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部分经营管理者在这方面不仅没有采取相对的措施,反而增加投资,导致企业经济负担加重,风险性加大,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
(三)经济管理创新氛围差
纵观企业的发展过程,我国企业已然认识到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但是鉴于企业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方面投入的资金过多,忽略了企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尤其忽略了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经济管理成效甚微。部分企业的员工,由于管理意识方面的欠缺,经济管理工作中无法给予适时的配合,导致整个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缺乏创新氛围,影响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稳定性差
当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强,无论是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的进度,还是工作质量,都得不到保障。加之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无法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相协调一致,也不能与时俱进开展培训、学习等活动,导致企业员工相关技能缺失,导致人才竞争力的丧失。
二、企业经济管理对策
(一)优化整合企业人力资源
企业处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人才竞争力是影响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整合企业人力资源,是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步骤。通过定期的经验交流和相关技术培训,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积极性,提高员工业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企业要支持员工自学,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发挥企业的激励效应,在发挥人才优势的同时,增强凝聚力。
(二)确定企业经济发展目标
企业经济发展中涉及的范围较广,其经济目标的确定也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要从防止铺张浪费着手,对企业的产品、资金利用等方面进行自查,掌握企业产品的发展情况,了解客户需求,有目的性的进行产品生产和经营。另外,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奖惩机制,对完成阶段性经济目标的部分予以奖励,用来鼓励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三)营造经济管理创新氛围
多元化市场导致企业内外环境日益复杂化、多样化,这就将创新这一理念带到了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面前。企业要能够把握经营趋势,提高企业在经济管理中的实效性,就需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适时的创新,形成企业竞争力。另外,要想实现在技术方面的创新,实现质的突破,就需要完善自身经济技术,对企业内的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落实员工创新能力激发和培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最后,企业还可以鼓励以营销之风带动企业经济快速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须不断创新技术,创新营销理念,创新产品的研发,以确保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占领市场竞争的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四)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
优化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是为了保障经济管理决策更加合理、有效,定期对经济管理进行评价和测试,不断进行查漏补缺,完善经济管理体系。企业要明确各岗位职责,强化导向作用,审视市场环境,整合企业实际情况,使企业决策更科学、合理。
(五)强化企业整体性
企业是一个整体,各个部门是一个企业的组成因素,虽然各部门看似独立,但部门与部门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只有将这环环相扣的部门联系起来进行有效整合,采取有效手段实现各部门的有效沟通、合作,才能强化企业整体性,使企业各项工作循序渐进。
三、总结
企业在市场经济时代,需不断地对企业自身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以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来增强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发挥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期在时代浪潮中保证企业的管理创新,优化企业发展模式,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指引方向。
参考文献
[1]叶迎.绩效考核方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2011(24) .
[2]丁一.模糊数学理论用于企业经济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11(14).
Abstrac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the meaning of disciplines are continuously enriched, while the knowledge attribute and the academic attribute of disciplinary has hardly changed a bit. A university's discipline level and the quality of its graduate education mainly depend on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are research features. The core el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the disciplines team or the academic team.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are: concising research directions, supporting subject development, organising teams to work together to strive to iconic achievements of high levels, building competitive research teams of high levels, making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s and attracting more teachers into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echelon.
关键词: 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团队建设
Key word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scientific research;team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264-03
0 引言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之根本,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发展的基础、实力和水平,是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地位的主要标志。高水平的大学一定拥有高水平的学科,一流的大学一定拥有一流的学科。本文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实际,就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科研工作思路等问题进行探讨。
1 学科及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美国学者伯顿·R·克拉克认为:“学科明显是一种联结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方式。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1]在我国,《辞海》把学科看作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2]著名学者丁雅娴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3]。因此,学科是指对知识进行划分的一种单位。由于对知识划分的目的和标准不同,划分的结果也不一样。同一个知识单位,在不同的划分体系中可能处于不同的层级,即属于不同级别的学科。但不论哪一种学科划分体系,它都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起目录性的指导作用,规定了探索的范围和领域,成为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对象;二是起范型的作用,指导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因为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组织、制度、传统和文化。从人们使用学科这个名词的场合与范畴来看,首先,学科这个名词术语本身的属性是知识的属性、学术的属性,是在知识与学术这个特定领域使用的名词;其次,根据对知识的作用不同,学科这个名词或术语主要在研究知识和应用知识这两个意义上使用,传授知识包括在应用知识之中。经管随着科教事业的发展,学科的含义也在不断丰富,但学科的知识属性、学术属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研究属性却一点没有改变。
在实际工作中,申报博士点、硕士点,还是进行学科评估,在组织材料时,有几项核心内容就是填写学科点承担的科研项目、出版著作和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国家主要从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等四个方面进行学科评估。学术队伍、科学研究、学术声誉直接与科研有关,人才培养也直接或间接与科研有关。即使我们平时的研究生培养,除课程学习外,培养工作主要是在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中进行,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就是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大学的学科水平、研究生培养质量主要取决于科研水平,学科特色主要是科研特色。
但是,科学研究又不等同于学科及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偏重于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论、新思想、新创意的发现及其生产应用。我们可以依据其距离市场的远近,将它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或叫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学科及学科建设的科研工作偏重于通过科学研究的过程与实践对人才的培养,并能按照所研究的知识体系满足可靠地、规范地培养人才,因此,必须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形成规范、系统和成熟的研究规律和研究成果。单纯的科学研究方向起初时都比较分散,不可能形成规范、系统和成熟的研究规律和研究成果,无法满足系统培养人才的需要,形成不了我们今天讲的学科。所以,学科建设工作中三件事即“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平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凝练学科方向,凝练科学研究起初时比较分散研究方向。同时,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平台也有利于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出更多的的科研成果。
理论上的探讨过于抽象。在实践中,只要我们选好一个方向,有一定的科研积累,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就可以申报一个学科或建设学科。2003年,作者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分管学科建设,当时有2个博士点,即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其中农业经济管理是国家重点学科。在申报新的博士点时,大家在想通过什么的方式改变传统农业管理方式,或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水平呢?经过充分讨论,提出将项目管理的思路引入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就以此就报了“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博士点,并获国家批准招生。当时国家学科目录上还没有这个名称,目前全国已有8、9所大学以“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同样名称培养博士生。因此,学科建设、博士点申报也不神秘,只要我们选好一个方向,有一定的科研积累,有一个优秀的团队,经合适的策划,申报博士点就有希望。
2 科学研究支撑了学科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
近五年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学研究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了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取得专利10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5000篇。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科研经费总量排在北京市属高校的前列,某些单项指标甚至超过北京市属“211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工作有力地支撑了学科建设的建设与发展,也标志着优势特色学科的科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科的科研能力有了较大的增强,学科发展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我们取得成绩与发展的同时,同样也遇到一些挑战与机遇。
①作为北京市属大学,对照北京确定的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等,现有学科是否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②对照学校师资力量、科学研究现状,新的学科增长点是什么?
③随着学校四个国家级大奖可用期限的临近,下一步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④结合北京创新工程、2011计划和美丽中国、美丽首都和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机遇,学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将做些什么?
⑤在5家处于同一起跑线的竞争对手取得准博士点的背景下,学校将采取什么对策、措施迎头赶上呢?
3 基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科学研究思路
影响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最核心要素是学科团队或学术团队。本质上是人的问题,是团队问题。这个团队成员必须具有相同或相近学术或学科领域,具有持续稳定的研究方向,优秀团队还需要有一个优秀的领军人物,这个领军人物不仅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符合科研规律和教育规律,而且还能在团队内部建立制度、机制,调动团队积极性,对外能争取外部环境的支持。实际上,包括优秀团队在内的任何团队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有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不同的时期其发展动力及矛盾是不一样的。及时的发现、调节不同时期的矛盾,有利于学科团队延长有效生命,或及时更新换代,持续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学校制定一切政策、制度、办法和建立的机制等都应该围绕为研究团队提供良好的环境来设计。具体来讲应包括以下几点:
3.1 凝练研究方向,主持学科发展 应该建设和发展与首都新兴战略性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及研究方向,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和发展与首都现代服务业紧密相关的经管类学科;重视理学在理工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发展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以适应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扶植和促进交叉、边缘、新兴学科领域的发展。对于有一定基础、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学科特色研究方向也应该留有发展空间,必要时给予培育与扶持。
研究方向的凝练是动态的,要在学院、研究团队的层面不断地探索、调整、优化,也需要不断的统一认识、形成共知。一定时期,学科发展的环境虽然是一样的,但人们对同样环境的认识与判断却会不一样,有时候差距还会很大,若这种判断带有决策性质,或许会抓住机遇或丧失机遇。由于一个学校学科众多,在学科选择上容易犯“盲人摸象”的错误。集思广益、头脑风暴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学科选择、方向凝练应通过 “在竞争中引导,在引导中竞争”的方式来进行。
3.2 组织团队联合攻关,力争出高水平标志性成果 要组织研究团队集中学术资源联合攻关。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组织协调,推动各个学科尤其是优势特色学科和学科研究方向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特别是要积极地多争取大项目,多出大成果、多出高水平标志性成果。[4]这里的组织团队既有跨学校、跨区域的,也有跨学科,跨研究方向。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可以是国家奖、省部级奖,也可以是高水平论文、著作等。在评价科研成果时,即重视科研的申报项目级别、经费数量,又要注重科学研究的终极成果,逐步将科研的终极成果、投入产出指标等最为绩效考评的主要指标。
3.3 打造高水平具有竞争力的学科研究团队 在科学研究方面,虽然我们的团队意识在增强,但由于各种原因,具有竞争优势的团队并不多。没有团队,没有协同创新,在目前情况很难出大的成果。科技处应该引导、协调、促进学科研究团队建设。
要根据学科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配备和强化学科团队,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努力形成年龄结构、学历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有持续发展后劲的学科梯队。学科研究团队要与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建设等紧密结合。[5]
3.4 进行制度、机制创新,将更多的教师纳入学科研究梯队 学校将实施新的科研奖励方法,这也我们在进行制度、机制方面的探索。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就要关注他们的核心利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消除他们进入学科研究梯队的障碍因素。目前,学校各类专项基金较多,我们应继续探索如何通过制度、机制创新,科学合理地制定包括项目申报、过程管理、绩效考评等方法,依据资金性质进行分类管理,既要保证重点,也要避免重复与浪费,将更多的团队、教师纳入学科研究梯队,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使科研成果的层级结构、类型结构、数量结构更合理、更丰富,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学科发展打下更为牢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丁雅娴.中国学科分类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3(3):32~34.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引言
通过基于经济管理类课程视域下对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构建的原则进行分析,包括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逻辑性原则,其次探究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构建的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系统分析法以及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设策略全面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建设水平。大力发展经济管理教育,既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也能够保证社会公平,是经济管理教育工具理性的重要体现。
1.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主要原则
1.1独立性原则
任何一个学科内容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具有整体性原则,在学科研究时,学科边界范围包括研究内容的主体,而不是多种知识之间的拼凑,任何一个学科内容都要保证其组成部分和内容整体的一致性,教学质量还要具有比较高层次的整体性,每一个层次都是对下一个层次的深入概括与总结,而这些不同的层次构成了经济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学的重要内容。
1.2系统性原则
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科构建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个体,所以教学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系统性特点,在经济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学中各个内容并不是随意排列的,也不能够按照原有领域的方式而存在,必须严格根据本学科建设的思想需求进行规划重组,确保内容建设形成统一的系统性。
1.3逻辑性原则
逻辑学原则就是指在教学质量构建时,必须要通过恰当的逻辑关系,将各部分知识紧密联结,形成具有系统化,符合逻辑性的知识理念。在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建设时,必须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确保基础理论后续的项目管理作出恰当的发展和引申。
2.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
2.1促进经管类课程实现分析与综合相统一
所谓的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就是使分析与综合应用形成相互依靠相互发展的建设教学质量,而且分析与综合都必须要有整体观念,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判断分析与综合之间相互转化的能力,而且在经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教学质量建设时,还需要对主体的研究过程进行升华与提升,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对事物本质提炼的能力,并且逐渐形成经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全新理念判断。经济管理教育与经济具有必然的联系,因为经济管理教育能够培养人塑造人,促进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人的职业素养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将经济管理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确保经济管理教育的水平全面提高,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又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经济管理类课程全面提升。价值取向属于价值哲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反映主体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发展方向。价值取向不仅是一种观念性的把握,而且贯穿于人们围绕着如何实现价值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认识和实践活动之中,很多时候人们正是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某种价值取向、实现价值目标。
2.2促进经管类课程实现历史与社会相统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教育地位也在不断上升,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管理教育公平,必须要坚持经济管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经济管理类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从而确保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内容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充分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设质量,保证逻辑推演与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经济管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肩负着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重任,经济管理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动力。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期,经济管理教育受到自身属性的影响,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2.3促进经管类课程实现系统与发展相统一
系统分析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能够根据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概念,将学科建设内容进行全方位分析。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还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具体的事物,从而寻找更佳的实施方案。在系统分析时,环境必须要提高其适应性和功能性,满足人类社会多层次的发展需要,帮助各种类型的知识建设水平增强。人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经济管理类课程能够为生产建设管理,直接输送高质量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经济管理教育发展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實施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理念,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策略,满足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要主动与产业对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结语
摘要:保险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高校保险专业教学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只有建立一批质量较高、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才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这既是保险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需要,更是认真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保险;实践教学基地;仿真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43-02
近年来,保险行业发展迅速,社会对保险专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由于保险专业实践性强,就要求高校保险专业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实践教学。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高校的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建设中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来提升保险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水平与质量。
一、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保险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学生要系统掌握保险专业的基本实务技能,要成为能在各级各类保险公司、银行、保险中介机构、社区社会保障机构以及大、中、小企业从事风险分析与预测、保险业务管理等的专门人才。因此,建立一批质量较高、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既是保险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需要,更是认真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可以说,加强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提高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校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一般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一般是保险专业实验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大多数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开展校企互动模式,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利于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保险专业短缺人才,提高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实行校企互动、产学结合有利于对学生实行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并可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条件。
二、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内保险专业实训室不能满足专业实训要求。目前多数院校并没有专门的校内保险实训室,上机实务模拟一般在普通机房操作,缺乏保险实务环境氛围,学生难以体验到保险实务工作的气氛,并且往往由于教学软件更新不够及时,无法及时体现出保险实务的发展变化。总之,这种模式虽然也能为学生提供动手的平台,但与真实情景相距甚远,使学生的专业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2.短期校外实训课程落实不到位,实训效果差。多数院校保险专业都设有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短期校外实训环节。这种实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到职场身临其境的机会,使学生对业务流程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但由于学生实训时间太短,并不能给公司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效益,反而还会增加一些负担,这样保险公司的重视程度会大大降低,学生到企业后得不到公司的高度关注,实训效果大大降低。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体系不完备。首先是校企之间缺少专门的教学实践基地管理机构,仅靠与企业临时协调解决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和长期目标。二是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没有针对保险专业学生实习的专门管理规定,基地教学实践只限于到保险公司参观、模拟业务流程、展业及理赔跟班等浅层次实践。三是缺乏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人员和相对固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师生满意度不高。四是基地运行管理中的管理规范、实践运行记录、教学档案信息等不齐全。
三、加强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
1.建立校内保险专业仿真实训室。严格按照保险公司的经营机制,建立校内保险专业仿真实训室。2016年我校保险专业投资300多万元建立保险实验室,以满足保险专业实验实训需要。保险实验室不仅有保险综合业务教学软件、财产保险实训教学软件、人身保险实训教学软件、社会保险实训教学软件等,还有仿真实训室,可以满足学生对保险承保业务、理赔业务、再保险业务、公估业务等实践知识的学习。
2.将专业考察、专业见习等短期实训课程落到实处。我校保险专业在第5学期设置了专业考察课程,在第6学期设置了专业见习课程。我校自2007年开始就和多家保险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因而学生有机会到相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短期实训学习。我校保险专业与中国人保寿险开平支公司、阳光寿险公司、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北京电销中心等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了保险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保险专业短期实训课程,我校落实到实处,通过专业考察和专业见习,学生了解了保险行业及其营销运作状况,把所学的保险专业知识和营销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与分析思考能力。
3.构建完善的校外实践基地运行管理及质量保障体系:
(1)成立保险专业实践实训工作小组。应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健全机构组织与人员配备。我校保险专业成立了实践实训工作小组,合理规划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对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作出长远规划,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的规范、系统与稳步发展。
(2)建立和范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我校保险专业学生实习,有专门的专业实习手册。实习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每天撰写实习日志,将实习内容、实习重点、收获与体会都记录下来。其次,实习学生返校后一周内完成专业调研论文。然后由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表现进行评定。最后,学生的实习综合成绩由实习单位成绩(50%)、实习汇报成绩(40%)、调研论文成绩(10%)组成。
4.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保险专业的教师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业务素质上看,都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是从企事业单位引进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充实教师队伍;二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即聘请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以及在实践基地中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三是鼓励教师“走出去”,到企业的对口部门参加实际工作,以积累教学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
四、结语
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保险从业人员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保险业务除了保险营销之外,还囊括市场开发、产品设计、保险精算、展业、承保、客户服务、理赔、勘察定损等相关保险业务。但是,目前多数高校保险专业基本上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远远滞后于实训教学的需求。因而,为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紧扣专业能力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必须强化,校企融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亦同时深入开展,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服务于区域经济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杨勇,周兵.保险专业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94-95.
[2]贾焱.产学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的困境与出路[J].价值工程,2015,(11):169-171.
[3]陈丽君.金融保险专业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73.
收稿日期: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