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精准医学综述范文

精准医学综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精准医学综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精准医学综述

篇1

【关键词】 精准医疗;肿瘤;研究进展;综述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4.216

精准医疗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其他前沿科技, 依据患者内在生物学信息及临床特点, 在分子学水平为疾病提供更加精细的分类及诊断, 从而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1]。2011 年美国相关学者首次提出精准医疗的概念[2]。2015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谈到“人类基因组计划”, 并宣布实施精准医疗计划将这一研究推向新的[3]。

恶性肿瘤已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其是一类基因性疾病, 大多具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印记和变异类型, 基因组发生的突变, 可以影响细胞信号、染色体、表观调节及代谢等过程。这些研究成果很早已被利用在肿瘤的治疗中, 许多针对这些特异基因改变及表观遗传学改变的靶向药物已经上市或正在研发。肿瘤的精准医疗通常分为3个步骤:基因及表观遗传学检测、大数据分析和临床药物应用[1]。

1 基因及表观遗传学检测

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 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基因检测是通过对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的DNA检测, 获得肿瘤单核苷酸有义突变、拷贝数变异、融合基因等基因变异的信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曾一度认为是一类性质单一的疾病, 但近年发现DLBCL中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亚型, 如GCB(germinal-center B-cell-like)、ABC(activated B-cell-like), 其起源于B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 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ABC亚型中的基因变异可以引起NF-κB的活性改变, 导致预后不良[4], 这已被临床实践所证实。

表观遗传学就是研究基因表达的学科, 是指基因表达的改变不依赖于基因信息的改变, 而是依赖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的化学修饰。这些异常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正常逆转。肿瘤发生过程最常见的表观遗传学改变为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 其引起的表达沉默可以影响肿瘤相关信号通路[5]。DNA甲基化是真核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 甲基化程度愈高, 基因的表达则降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存在p15、p16、降钙素基因等一系列抑癌基因的过度甲基化, 使抑癌基因表达受抑制, 细胞易于形成恶性克隆[6]。其他表观遗传学改变如组蛋白的乙酰化、磷酸化等也均可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5]。随着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及大规模多水平组学生物学技术的兴起, 肿瘤精准医疗有了越来越强的技术基础。

2 大数据分析

目前已经知道人类各种正常组织的基因及基因表达, 患者的基因及基因表达都有了参考标准, 基因表达数据的分析与建模已成为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人类的基因数目很大, 基因及其表达的变异信息数据库也十分庞大, 从海量的组学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数据, 就要祛除大量的“无关信息”, 这需要具有极高精确性的分析模型与分析方法, 全球很多学者均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如人类肿瘤基因图谱计划(TCGA), 就是应用基因组分析技术, 特别是采用大规模的基因组测序方法, 将人类全部癌症(近期目标为50种包括亚型在内的肿瘤)的基因组变异图谱绘制出来, 并进行系统分析, 旨在找到所有致癌和抑癌基因的微小变异, 其中包含体细胞突变、拷贝数变异、mRNA表达、蛋白质表达等各类信息。这一计划整合了约7000种人类肿瘤的复杂分子网络[7]。2012年, 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团队发表了1092个人类基因数据, 绘制了人类基因组遗传多态性图谱[8]。这些均表明人群中存在大量的遗传变异, 从而造成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和药物疗效等方面的差异。

3 临床药物应用

肿瘤的精准医疗就是以大数据分析结果作为参考, 给予患者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再根据治疗结果进行反馈, 确认更多有价值的基因及蛋白组靶点, 开发更多的药物, 保证精准医疗的不断完善。在应用这些药物治疗肿瘤之前, 必须明确肿瘤中是否包含这些药物所靶向的改变, 也只有这一部分患者才会对上述治疗敏感。而对于无特异性基因改变或表观遗传学改变的肿瘤患者, 上述治疗除了无效, 还会带来一定的毒副反应。

1997年11月上市的利妥昔单抗是抗CD20人鼠嵌合抗体, 是第1个应用于临床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 已成为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滤泡淋巴瘤等CD20阳性的淋巴瘤的一线药物[9]。伊马替尼通过抑制bcr/abl融合基因的酪氨酸激酶活性、PDGFR和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的活性,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胃肠间质瘤[10, 11]。曲妥珠单抗仅适用于HER2基因阳性的乳腺癌患者[12]。而阿扎胞苷则是首个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去甲基化的表观遗传药物, 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13]。均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 堪称精准医疗的典范。可以看出, 可供选择的药物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研究表明, 这些靶向药物除了单用, 还能相互或与化疗药物联用, 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例如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DLBCL, 可以提高缓解率, 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是目前国际上治疗DLBCL的一线方案。

4 小结

当前的肿瘤治疗正逐渐从宏观层面对“病”用药向更微观的对“基因、表观遗传”用药转变, 精准医疗可以实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趋势。但目前该治疗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 需要发现更多的目标靶向, 建立更完善的疾病知识网络和新分类系统, 建立更精确、可靠的组学数据标准化整合模型, 研发更多有效、低毒的靶向药物。肿瘤的精准医疗之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Mirnezami R, Nicholson J, Darzi A. Preparing for precision medicine. N Engl J Med, 2012, 366(6):489-491.

[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 US Committee. Toward Precision Mdedicine:Building a Knowledge Network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a New Taxonomy of Disease.M. 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1:2115-2116.

[3] Collins FS, Varmus H. A new initiative on precision medicine. N Engl J Med, 2015(372):793-795.

[4] Alizadeh AA, Eisen MB, Davis RE, et al. Distinct types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identified by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Nature, 2000(403):503-511.

[5] 付小兵, 韩为东, 时占祥.生物治疗中的转化医学.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4:216-250.

[6] 柯晴, 岑洪, 胡晓华. 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 2010, 16(7):1068-1070.

[7] John N Weinstein, Eric A Collisson. The Cancer Genome AtlasPan-Cancer analysis project. Nature Genetlcs, 2013, 45(10):1113-1120.

[8] Abecasis GR, Auton A, Brooks LD, et al. An integrated map of genetic variation from 1, 092 human genomes J. Nature, 2012(491): 56-65.

[9] Colombat P, Salles G, Brousse N, et al. Rituximab as single first-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follicular lymphoma with a low tumor burden:clinical and molecular evaluation. Blood, 2001(97):101-106.

[10] Cohen MH, Williams G, Johnson JR, et al. Approval summary forimatinib mesylate caps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myelogenousleukemia. Clin Cancer Res, 2002, 8(5):935-942.

[11] Dagher R, Cohen MH, Williams G, et al. Approval summary: imatinibmesy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and/or unresectablemalignan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Clin Cancer Res, 2002, 8(10):3034-3038.

[12] 贾朝阳, 应明真, 王雅杰. Her-2阳性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进展.综述与进展, 2013, 42(4):196-198.

篇2

大数据时代的循证医学

环境污染物与消化道肿瘤

美国启动精准医疗计划

大数据癌症风险预测系统

欧洲移动健康发展状况及对策

介绍一种改良T形切口开颅术

浅谈国际康复医学发展及启示

美国医院医生是如何治疗病人的

光化学转染对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于健康医学模式的思考与解读

全民智慧健康研究与实践的新成果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两个里程碑

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新材料与新技术

我国数字医学新学科的创立与发展

面向POCT应用的微流控芯片技术综述

现代社会肠道复合微生态改变与疾病

膝关节对于足底支撑的生物力学响应

植物凝集素结构多样性与药物设计

两种全血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政治理论课教学生动化的做法

小儿胸腔积液150例病因及诊断分析

肺癌患者12项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分析

新生儿肺出血32例的早期观察和护理

妊娠糖尿病30例孕期护理体会

爱婴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分析与评价

强化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主动意识

术中荧光引导技术在泌尿外科应用的现状

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有效性的Meta分析

纯中药唐肌康治疗糖尿病足2例效果观察

移动医疗与神经外科医学生教学方式的变革

超声诊断和治疗肌肉骨骼伤病的研究进展

MicroRNA对体细胞重编程的调控研究进展

多学科复合促进发展低剂量医学成像技术

脑梗死患者的早期个体化综合康复治疗选择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河南省密县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口腔颌面部复合组织异体移植研究进展

右肾结石、积水并自发性肾破裂1例

洋葱提取物对高血脂小鼠的降血脂作用

不同材料导尿管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PET代谢融合影像导航下胶质瘤外科治疗现状

住院病人92674例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交互式经颅磁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进展述评

基于碳纳米管的高性能核磁共振造影剂研究进展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进展

篇3

日前,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专科分会成立大会在沪召开,中科院、中工院及分子诊断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到会研讨。上海市领军人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实验诊断科主任高春芳教授受聘担任分会首届主任委员。会上,高春芳教授通过介绍其研究团队已经成功转化应用的高通量测序分析HBV基因组突变及多重耐药位点的实例,为我们进一步展示了分子诊断在肿瘤、感染性疾病精准医疗中的发展前景。

在医学界,分子诊断尚且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对于老百姓而言无疑更加陌生,甚至很多人从来都没听过这个名词。而作为老百姓,最关心的无非是这一新技术到底能给自身健康、疾病诊疗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帮助。为此,我们也在会后第一时间采访了高春芳教授,请她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一下,这一新颖的“分子诊断技术”,到底能如何服务患者的健康?

记者:分子诊断听起来是一个特别高大上的名词,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诊疗手段?

高教授:所谓分子诊断,其实就是应用多种先进的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对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通过检测特定基因的存在、转录及表达异常,进而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一种方法。分子诊断的核心技术是基于基因扩增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杂交技术、测序技术等。PCR技术的出现,推动了临床实验进入分子诊断时代。近二三十年来,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不断进步,包括一代测序、高通量测序和组学、质谱、芯片等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应用探索,为疾病标志物的寻找、临床应用提供了强劲技术支持。分子诊断在临床实验医学中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得到阐明,为临床医生对疾病的预测、诊断、治疗、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都提供了更为直接准确的依据。

记者:分子诊断主要应用于哪些疾病的诊断?

高教授:目前,分子诊断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在肿瘤性疾病中的应用也已成为热点。广义的分子诊断的研究对象不仅限于基因,还包括基因表达产物生物大分子,例如蛋白质及其异常翻译后修饰。目前,随着生物信息学以及多种分子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诊断已经成为医学科学研究领域和临床诊断中发展最活跃、更新、最迅速的领域之一,也是践行我国“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中精准医疗的关键手段之一。

记者:作为一种现代先进的诊断方法,它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哪些革命性的变革?

高教授:分子诊断学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已彻底打破了常规的诊疗方式。具体来说,以往是将相同的诊疗方案应用于患有同一类疾病的患者,是根据每个患者治疗情况的反馈和医生的个人经验进行诊疗方案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而分子诊断则可以分析检测患者的分子特征或者“差异”,临床依据患者存在的这些“差异”进行针对性治疗。

例如,对某种特异性疾病的易感性差异、患者可能发生疾病的生物学和(或)预后的差异、对某种特异性治疗的反应性差异等,临床上可以依据这些“差异”,制定特定的治疗方案,实现个体化诊疗。因此,通过基因芯片、高通量测序等多种分子诊断技术,找到个体的这种差异或者特征、标签,将改变目前的疾病诊疗模式。那就是就诊个体量体裁衣的诊断和充分了解个体特点后的个体化医疗。

首先,分子诊断可以让医疗诊断更为精准,为个性化医疗提供技术保障,其结果是降低患者的疾病诊疗成本,减轻社会公共卫生负担。比如,临床患者用什么药、用多少剂量,传统的经验式用药时采用同一个标准,具体落到某个患者来讲,可能会碰到:用A药不行,换用B药,A、B都不行,再用C药……其结果是既占用了有限的医疗资源,又可能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但是,有了分子诊断之后,用药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治疗,依据是敏感还是耐药指导选择药物种类、药物剂量(个体代谢是快代谢型,还是慢代谢型),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这种个体化用药方式目前在肿瘤的化疗、抗凝药物、调血脂类药物、代谢类药物、精神类药物等领域都已经进入临床应用。

其次,分子诊断更注意个体基因差异,不仅可以对患者所患疾病作出判断,也可以对表型正常的携带者或特定疾病的易感人群作出预测。大家熟知的美国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与中国歌手姚贝娜,同样是乳腺肿瘤的患者,但两个人的结局却完全不同。朱莉通过早期的分子诊断,检测到易感基因,从而尽早将乳腺和卵巢进行了预防性切除,避免了进一步患病的可能;而姚贝娜则由于肿瘤发现时已经太晚,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因此,分子诊断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预测或者早发现疾病,更可以做到个性化、精准性的治疗,从而大大改善公众的健康状况,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

记者:在医学检验中,分子诊断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高教授:分子诊断技术通常是采用被检测者的组织细胞(穿刺或手术标本、外周循环肿瘤细胞)、抗凝血,甚至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等。目前用于分子诊断的技术非常丰富。代表性技术包括:多种PCR,例如 ARMS-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数字PCR;测序技术,例如一代测序、焦磷酸测序、高通量测序;芯片技术,例如杂交芯片、微流控芯片、质谱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等。分子诊断技术的门槛较高,只有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或者实验室才能胜任。

记者:分子诊断目前在我国临床上的应用现状如何?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高教授:近年来,国内的分子诊断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国内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是,目前临床转化应用现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篇4

关键词:临床医学;工程思维;学科交叉

1工程学技术在医学进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现代医学的进步离不开工程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来说,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学的基础与临床进展。X线、彩超、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设备以及各类的生化诊断设备极大提高了临床诊断的水平;腹腔镜手术设备、达芬奇手术设备等,使大部分手术得以高效、安全的完成;电子病历系统、各类远程检测设备等极大提高了医疗的效率与安全性[2]。进入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也正在推动医学进入新的革命,智能诊断、图像识别、诊疗建议等又将极大促进医学的快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迎接时代的变化,积极储备相关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与素养,是每一个优秀医生以及医学生终身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2工程学思维的内涵

工程是一种造物活动。工程在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医学诊断治疗工具的发明和应用。工程思维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其特征体现在系统性、集成性、跨学科性、创造性和复杂性等方面[3]。跨学科性指其涉及自然科学、技术学、人文等多领域的问题,而单一学科很难进行解决。工程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应用各种知识综合起来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在医学范畴里,我们可以简化地说,它是一种利用工科技术系统性解决某种医学问题的实践[4]。医学生本科教育目前主要体现在医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初步实践认知方面,跨学科的教育在国内医学教学中相对缺失。我们结合自身的团队特色,在本科生医学教育上有意识地尝试增强学生工程思维的培养,希望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通过一些初步的工程实践来解决问题。由于医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解决方案可能比较简单,没有深入问题的核心,但是,我们相信这种工程思维思考问题的方法对于医学生在今后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3工程思维培养在本科生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实践

团队长期以来在医工结合领域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精准微创手术器械的创新与制造,完成了国内第一例国产手术机器人的临床手术运用。同时,我们拥有一支较为强大的医学、工程学背景的专家教授团队,承担着中南大学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医学设备技术学的教学工作。结合我们的学科特点与基础,在本科生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以初步培养医学生的工程学思维。医学的基础理论是目前医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育的主要内容,结合他们的知识背景,我们通过学术讲座、兴趣小组、实践项目三个主要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实践探索。

3.1定期举行相关的学术讲座

医学生的工程学知识相对缺乏,工程学医师相对薄弱。对此,我们组织相关的专家联系医工结合的研究热点与基本学科思维特点开展相关讲座。在本学期中,我们开展的医生在医工结合中的角色、手术机器人发展历程、手术机器人研究热点初探、3D打印在医疗中的应用进展、人工智能+医疗应用场景几何等学术讲座,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并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和广泛交流。

3.2组织兴趣小组

在学术讲座后,许多感兴趣的同学与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也带来了许多鲜活的想法。为了给这些同学们提供更好服务和交流的平台,我们组织了本科生医工结合兴趣小组。在兴趣小组中,我们通过小组例会、自主学习指导、综述写作几种形式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探索。我们根据同学们的时间定期组织小组例会。通过组织小组会议,学生与老师直接沟通,相互激发出很多鲜活的想法,实现了教学相长。我们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系统性地给同学们推荐了相关的书目与网络学习资源,并定期予以相关的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与指导。我们还结合同学们自身的情况,组织同学们开展一些基础的科研培养,如教授学生中英文相关文献的检索与阅读,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针对某一问题查阅资料、撰写综述。通过这些措施,同学们的视野和能力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3.3鼓励开展相关项目

工程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系统性地解决具体问题。通过学术讲座与兴趣小组,很多同学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有一些同学针对临床上的问题尝试给予工程上的解决。有同学观察到目前临床上用来进行肺功能锻炼的吹气球,因为普通气球材质与规格的不同,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程度很难量化,导致许多患者吹气球不合格,未能实现实质上的功能锻炼。针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小组对问题细致分析,通过观察类比临床中氧流量的设计,利用在气流中悬浮的钢珠来对应不同的气流量的原理,构思出一种新式的肺功能锻炼设备。同学们还利用身边常用的物品设计出原型机,得到患者的肯定。我们组织同学们对该设备申请专利,也通过专利申请来培养同学们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目前已开始撰写相关专利内容[5]。我们也组织有能力的同学参与团队目前的研究工作;鼓励兴趣小组同学申报大学生创新课题。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工程思维得到极大的锻炼。

篇5

1转化医学的兴起要求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互统一

现代医学发展出现了二律背反的态势:一方面,医学科学与技术发展迅猛,医学研究已经不满足于普通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而是继续探索分子病理机制,力求从基因水平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寿命的延续,健康成为人们当下的第一医学需求,而老龄化社会中人类健康状况持续恶化,现代医学“诊断明确、治疗单一”的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维系健康的需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教学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转化医学是在当前医学教育体系“偏理论轻实践”的情形下应运而生的,其概念源自美国Science杂志1992年提出的“BenchtoBedside(B-to-B)”,即是寻求将基础研究成果尽快应用到临床实践的科学,目的就是消除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间的屏障。

作为一名医生成长的起点,医学教育应逐渐融入转化医学模式,即一方面需要适应医学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更要体现医学发展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的教育被严格划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在基础医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的具体强化,在理论授课时不重视与临床知识的呼应,容易导致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相互脱节的情况。而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重实用性轻理论的教学模式及对于临床与理论相结合的必要性的认识不足,常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获得的往往是一些粗浅的治疗思路,而难以探寻疾病表象下隐藏的分子病理学机制,从临床工作中寻找突破点来进行未知科学理论的研究探索更无从谈起。在医学研究生的教育中,应重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医学教学的效率、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在医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中培养科研能力的方法

科研思路来自于临床,科研工作服务于临床。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建立初始,即提出了著名的“洪堡精神”,即尊重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是洪堡的大学理念的核心,也是洪堡精神的实质所在。作者认为,在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应充分贯彻该精神,达到科研和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作者结合多年的研究生培养经历与思考,提出了以下几个教学思路:(1)师生互动,开放式教学。在临床实践中,力求在以往教师授课、学生记录学习的教学模式基础上,逐渐重视和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对于疑难病例,与学生积极讨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联系基础医学理论,调动学生科研思路和深入挖掘的积极性。同时结合已有的实验基础,师生共同探讨,深入分析,结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解决临床问题。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启发式提问、开放式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模拟,同时利用多媒体、国外教学视频等,提高学生在科研方面的兴趣和思考能力,为进一步发掘有价值的科研问题从而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2)组织文献学习及讨论,激励学生的科研兴趣。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接触新兴发展的科研技术和学科的新动向,对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组织文献学习可以尽可能增加学生互相接触的机会,并促使学生能主动追寻学科动向,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应努力做到每位学生均能独立进行数次不同类型的完整的文献汇报,同时培养研究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献阅读是促使科研思路提高的重要方法,主要阅读本专业国际上有影响的期刊文献,注意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对于需要精读的文献应定期在学科或小组内交流,重点汇报作者为什么做这个工作,提出了什么问题或假说,为了验证这个假说是如何设计的,最终的结论是什么,从所读文献中自己得到了什么启发或体会等。一次完整的汇报过程可以使学生对科研思路有更直观的感受,并逐步形成科研惯性和自我促进的意识。(3)重视研究生团队的培养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生团队的培养过程中,团队成员各司其职而又互补渗透显得尤为重要。每个研究生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兴趣点,团队中各成员的互补能更好地引导和开发其科研潜能,并增强其责任心,达到“1+1>2”的作用。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设立科研小组,由一名成员担任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一项完整的科研设计,从查阅文献、综述到设计实验方案,从实验技术的学习到实验结果记录和数据统计,贯彻完整科研流程和思路,并培养其独立撰写开题、中期和结题汇报的能力;积极召开组会或汇报会,每人定期汇报自己的课题进展情况并提出目前的困难及阻碍,团队成员互相探讨解决,以求培养团队互助合作的关系,达到提高团队科研能力、增强其感情和凝聚力的目的。(4)提供实验室,增加实验动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在临床科研设计中的比重。医学科研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立足于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组织学、病理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复杂的验证过程,而在实验室的投入往往反映了一个学科研究深入的程度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水平。实验环境的提供、实验动物的购买、实验耗材的消耗、实验仪器的购买维护等均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但其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替代的。

篇6

关键词:骨科机器人 微创 精准化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orthopedic robot

WANG Huazheng LIU Peng ZONG Lujie JING Chengnan GAN Minfe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Soochow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edicine,Soochow University;

Abstract:Modern orthopedic surgery is more and more precis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he orthopedic surgical robot has become the hotspot of medical researchers. At present, fruitful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on orthopedic robot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has been put into clinical application.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thopedic robot will be more intelligent, remote, individualized and widely used in orthopedic surgery.

Keyword:Orthopedic robot; Minimally invasive; Precision;

传统意义上的骨科手术通常会受到患者、手术器械精细度、医生个人操作经验和身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难以精准执行事先设计好的手术方案,这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手术精确性和安全性[1]。集医学、生物学、计算机学、机械学等学科为一体的医疗机器人的出现,在视觉、触觉、听觉方面为外科医生的决策和操作提供了充分支持,大大提高了手术操作的质量[2]。手术机器人可自行或在术者操控下严格按照手术方案执行手术操作,机械手臂代替术者进行各种手术操作,使得手术操作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3]。如今,机器人手术已成为未来骨科手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综述主要对国内外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1 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类型及构成

20世纪80年代,机器人手术系统开始进入外科医生的视野。1985年,加拿大医师Kwoh用工业机器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机器人辅助下脑瘤活检。自此,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被用于外科手术。机器人参与骨科手术可以追溯到1992年,发展至今骨科机器人已有多种类型。按智能程度划分,其可分为主动型、半主动型和被动型:(1)主动型机器人:可以独立自主完成手术,不需要外科医生的限制和干预;(2)半主动机器人:配备触觉反馈系统,可以提高外科医生控制工具的能力,本质上依然需要医生操作;(3)被动型机器人:仅参与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某一部分,且仍需在外科医生直接或间接控制下进行操作(例如在手术过程中,机器人将手术器械固定在预定位置,手术医生运用工具剥离筋膜、肌肉等组织,显露骨骼表面)[4]。根据机器人结构(臂的连接方式)分类,其可分为串联、并联两种类型。串联机器人操作范围更广,且更灵活,但其尺寸较大,手臂末端的精度和稳定性较差,操作的准确性相对较低;并联机器人体积更小,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但其设计更复杂,工作范围更窄。按应用的部位分类,其可分为关节机器人(如Robo Doc)、脊柱机器人(如Spine Assist、Renaissance)、创伤机器人等。

骨科手术机器人主要由影像系统、计算机系统、机械系统三个系统构成[5]。影像系统可进行图像的采集、处理及分析,辅助制定手术策略;计算机系统通过测量仪器、传感器、定位仪等计算机软件对手术进行规划、导航和定位;机械系统的相关运行单元是手术的执行主体。

2 骨科手术机器人研究进程

2.1 国际进展

骨科机器人的首次应用是在关节骨科领域。1988年,美国加州大学和IBM公司联合研制出了一款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机器人。该机器人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操作器末端的压力传感器对骨骼的切割进行校准,并通过视觉系统保证骨切割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手术精确性。在这款机器人的基础上,1992年美国Integrated Surgical Systems公司推出了一款主动型骨科手术机器人——Robo Doc,这也是全球首个主动型骨科手术机器人。这款机器人主要用于关节置换术中辅助骨骼定位和假体成形、置入[6],在其参与下,全球首例手术机器人辅助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开展,这是国际骨科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作为第一个主动型手术机器人,Robo Doc仍存在诸多缺陷,如手术时间过长、坐骨神经损伤风险较高、系统稳定性不佳等。因此,有学者在Robo Doc的基础上对手术机器人不断进行改良、创新。

1997年,Ortho Maquet研制出了另一款机器人系统——CASPAR。它在设计和应用上与Robo Doc系统类似,可以在人工全膝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辅助进行骨面处理。同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Davis等首次提出了“主动约束”的概念,同时研发了第一代Acrobot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手术系统当时并未引起太多注意,直到2001年新一代的Acrobot机器人出世。这款用于膝关节手术的机器人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应用“主动约束”概念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此进一步提高了机器人手术的安全性。此后,各国进一步研究,并相继开发出各自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如美国开发的mbaRS系统和CRIGOS系统,用于辅助髌股关节成形术;韩国开发的Arth Robot系统,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以色列Technion公司开发的MARS系统等。2008年,美国研制出一款名为RIO的机械臂,其与“主动约束”的Acrobot系统相似,主要应用于全膝、单膝及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其他针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机器人系统的不同点在于,RIO配备了实时导航技术,允许外科医生在术中根据手术需要调整患者肢体。RIO系统需要术者和机械臂配合,共同操作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操作,并允许操作者在术中实时进行精细调整。临床发现,RIO系统辅助的关节置换手术的切口更小,恢复时间更短。2012年,Blue Belt Technologies公司研制出了Navio PFS机器人系统,与RIO系统的用途相同,PFS系统也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中,并可在术中实时追踪并调整钻孔工具的位置。

在脊柱领域中,对机器人系统也同样有着深入的研究。2004年,以色列Mazor Surgical Technologies公司以自身开发的MARS系统为基础,开发出了Spine Assist引导系统。2011年该系列的第二代引导系统——Renaissance系统也成功诞生,相较于Spine Assist引导系统,Renaissance系统升级了用户界面和影像软件,可在术中通过C臂机透视进行三维重建。此外,该系统还搭载着“Hover-T”技术,在术前可用Hover-T框架固定在骨性解剖标志上,维持稳定的同时还可以定位患者需手术的脊柱节段,用于脊柱内固定手术中引导内固定置入和固定。Renaissance系统在2014年8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注册证,临床研究曾报道在Renaissance系统引导下进行的椎弓根置钉的准确率高达98.5%,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组。在保证高准确率的同时,该系统还能大大缩减手术时间,从而缩短医生和患者在手术中受到X线放射的时间,减少手术对医患双方的伤害。但它也有明显的缺陷,如操作过程过于繁复、无法进行实时监控等[7-9]。韩国从2005年开始研发SPINEBOT系列机器人,目前已有V1(2005年)和V2(2010年)两代机器人,该系统可以和双平面O型臂、外科操作系统相配合,三者组合成一个自动化双平面透视引导机器人系统[10-12]。2006年,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开始研发Vector Bot系统,其以航空中心的Kinemedic机器人硬件和Vector Vision光学追踪软件为基础,将二者结合起来以实现术中追踪[13]。2012年,瑞士的研究机构报道了Neuroglide系统[14]。这是一款针对寰椎和枢椎融合术而设计的螺钉置入系统,目前该系统还在进行下一步临床试验,其临床实际效果还在观察中。2014年法国Medtech医疗公司推出了ROSA Spine产品,2016年通过欧洲CE认证[15-17]。该机器人系统一方面能通过6个自由度的机械臂和末端的力学反馈机制识别手术中的异常力学信号,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它能配合3D O-arm CBCT的实时引导进行术中导航;同时,还能实现术中对呼吸系统的实时追踪和补偿。2017年,美国Globus公司推出的Excelsius gps机器获得FDA批准。Excelsius不但可以进行实时追踪、运动补偿,还可以通过其机械臂直接经皮置钉,而无需棘突夹固定[18]。

总之,骨科机器人自2000年发展至今已经有诸多系统在临床中投入使用,其中应用最广泛的Mazor系列、ROSA系列和Excelsius GPS均已获得美国FDA认证。Mazor系列在2016年推出最新型的Mazor X机器人,该型号通过加载串联式机械臂增加操作范围和灵活性,并减少手术过程中对手术器械的依赖[19]。此外,近年来达芬奇机器人开始应用于脊柱领域,它由控制台、机械臂、3D成像系统构成,术者可通过视频图像进行观测,并使用控制台手柄和脚踏进行手术操作。Lee J Y等[20]首次用达芬奇机器人完成了2例L5~S1的前路椎间融合术,随访1年未见明显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由此认为,达芬奇机器人相较传统腔镜下手术可以减少交感神经和血管的损伤。

2.2 国内进展

我国骨科机器人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进展迅速,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天玑机器人是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数年来经受住了多次临床实践的检验。

2004年,为实现术中对靶点的精确定位,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提出一种双平面定位技术(以2-PPTC结构为基础),并研制出一种小型双平面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可以用于不同手术适应证)[21]。自此,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进入了新纪元。同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完成了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下的骨科手术,2006年完成国内首例远程遥控规划手术(北京-延安),为远程化骨科手术提供了经验。2008年,原第三军医大学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合作研制了一款微创脊柱手术机器人,其用于手术中辅助医生打孔、减少患者和医生的辐射损伤。2010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报道了由其自主研发的无框架脊柱导航手术机器人,它用于引导椎弓根螺钉定位,不需要框架固定、导航注册等环节,而是通过术前CT调整C臂机角度,在椎弓根标准轴位片上用机械臂和尾端呈“十”字状的导针进行定位。一项临床实验显示手术中置入60枚螺钉,患者均成功置入[22]。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研制了Hybri Dot骨科手术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由主动、被动混合控制,即人工拖动机器臂进入已定位的手术目标位置,然后由机器人系统自主操纵机器臂进行小范围高精度操作进而完成手术。2014年,北京积水潭医院联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开发了一款主/被动一体化脊柱手术机器人RSSS(Robotic spinal surgery system)。RSSS与ROSA Spine系统类似,它以力反馈系统为基础,额外加装了气钻,主要用于导航辅助下脊柱钉道钻孔,但由于没有搭配相应的导航系统,故临床应用较局限。

2015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和北京天智航公司合作研发了“天玑”机器人,它包含了6个自由度的机械臂系统、光学追踪系统与手术规划和导航系统。在此基础上,北京积水潭医院主导、多单位配合开发的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天玑)是国际上首个通用性骨科手术机器人,其亚毫米级的定位精确度足以满足45%以上骨科手术的需求[23]。2015年8月~2015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在“天玑”机器人辅助下陆续完成了世界首例在术中实时三维影像辅助下的机器人辅助脊柱胸腰段骨折微创内固定手术、世界首例术中实时三维影像引导的机器人辅助寰椎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世界首例术中实时三维影像引导的机器人辅助齿状突骨折内固定术[24-25],其定位精度及临床适用范围均达国际领先水平。自研发至今,我国“天玑”系列骨科机器人在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方面经受了多次临床实践,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一项针对颈椎椎弓根螺钉的随机对照研究[26]显示,“天玑”机器人的成功率达到98.9%,精度优于传统透视置钉(0.83mm Vs 1.79mm),而且术中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近年来,我国借助5G技术应用“天玑”机器人多次进行一站对多地远程控制骨科机器人手术的临床实践[27],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2019年,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嘉兴市第二医院共三地协作,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将5G技术运用于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联合远程手术,创新性地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骨科手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5G网络远程开展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经皮螺钉复位内固定手术。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也开展了脊柱机器人的研究,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合作,设计了只需C臂机和12个金属基准点就可以将二维坐标进行三维重建的算法[28],进一步完善该系统后可进行基于C臂机透视下的实时三维重建,同时加入光学跟踪系统,体外验证精度为(2.54±0.15)mm,螺钉合格率达到了100%[29]。

3 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展望

3.1 精准化、微创化

骨科机器人手术较传统手术的优点在于精确性较高,同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目前的骨科机器人仍然存在精确度不足或可重复性较差的缺点,未来骨科机器人的研发进程中精准与微创仍然是首要的发展方向。

3.2 智能化

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及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骨科机器人高度智能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现阶段,主动型机器人仍然存在误操作的风险,相对于半自动型及被动型机器人,其应用较局限。若骨科机器人的高度智能化迅速发展,则精确性、可重复性更高的主动型机器人便有机会成为未来骨科机器人的主流,并可进一步解放医生的双手,提高手术效率。

3.3 远程化

随着5G技术的出世,骨科手术机器人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远程手术。5G技术支持下,远程手术延迟将会低于毫秒级,大大增加了远程手术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远程手术的普及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为医生异地手术提供了技术支持,使优质的医疗资源能辐射至更广泛的区域。

3.4 个体化

不同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目前仍需要医生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应用骨科机器人时,可根据不同患者个体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使用合适规格的手术器材进行不同手法的手术操作,从而达到对患者最有利的疗效,以实现个体化手术的效果,这将是骨科机器人的研发趋势之一。

3.5 普及化

目前的骨科机器人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成本较高,价格较为昂贵。就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难以实现该手术的全面普及。降低骨科机器人成本的同时,保证机器人手术的高质量和高精确度势必成为骨科机器人普及化的重要一环。

4 小结

二十多年前,骨科手术机器人诞生并应用于骨科手术中,经过不断更新与发展,如今机器人手术已成为骨科手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国际上已形成了多个相对较完善的骨科机器人系统,如Mazor系列、ROSA系列和Excelsius GPS等。虽然我国骨科机器人的研究在起跑线上落后于国外,但近年来发展迅速,硕果累累,尤其是“天玑”系列机器人,经过多次临床实践,效果显著。随着现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未来骨科手术机器人势必追求更高的精准化和微创化。同时,现代社会中个体意识的觉醒也促使骨科手术机器人向智能化、远程化、个体化、普及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邵泽宇,徐文峰,廖晓玲.骨科机器人的发展应用及前景[J].军事医学, 2016, 40(12):1003-1008.

[2]田伟.骨科机器人研究进展[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6, 1(1):55-57.

[3]曹旭含,白子兴,孙承颐,等.机器人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的可靠性与提升空间[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24(9):1416-1421.

[4]郭硕,郭征.骨科手术机器人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 2018, 29(10):987-990.

[5]倪自强,王田苗,刘达.医疗机器人技术发展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13):45-52.

[6]郑小丽.脊柱手术机器人的柔顺控制及骨削手术规划[D].湖南大学, 2013.

[7]田伟,范明星,韩晓光,等.机器人辅助与传统透视辅助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对比研究[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6, 1(1):4-10.

[8] Sukovich W, Brink-Danan S, Hardenbrook M. Miniature robotic guidance for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in posterior spinal fusion:early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the SpineAssis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2006, 2(2):114-122.

[9]孙伟,刘卫东,伊藤康信,等.神经导航和X线定位下球囊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 14(5):369-373.

[10]褚晓东,张华.机器人系统在脊柱外科的应用[J].医学综述, 2014, 20(8):1448-1450.

[11] Kim S, Chung J, Yi B J, et al. An assistive imageguided surgical robot system using o-arm fluoroscopy for pedicle screw insertion:preliminary and cadaveric study[J]. Neurosurgery, 2010, 67(6):1757-1767.

[12] Chung G B, Kim S, Lee S G, et al. An image-guided robotic surgery system for spinal fusion[J]. Int J Control Autom System, 2006, 4(1):30-41.

[13] Ortmaier T, Weiss H, Dbele S, et al. Experiments on robot-assisted navigated drilling and milling of bones for pedicle screw placement[J]. Int J Med Robot, 2006,2(4):350-363.

[14] Kostrzewski S, Duff J M, Baur C, et al. Robotic system for cervical spine surgery[J]. Int J Med Robot, 2012, 8(2):184-190.

[15] Lonjon N, Chan-Seng E, Costalat V, et al. Robotassisted spine surgery:feasibility study through a prospective case-matched analysis[J]. European Spine Journal, 2016, 25(3):947-955.

[16] Chenin L, Peltier J, Lefranc M. 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with the ROSA(TM)Spine robot and intraoperative flat-panel CT guidance[J]. Acta Neurochirurgica, 2016, 158(6):1125-1128.

[17] Lefranc M, Peltier J. Accuracy of thoracolumbar transpedicular and vertebral body percutaneous screw placement:coupling the Rosa(R)Spine robot with intraoperative flat-panel CT guidance-A cadaver study[J]. Journal of Robotic Surgery, 2015, 9(4):331-338.

[18] DeVito D P, Kaplan L, Dietl R, et al. Clinical acceptance and accuracy assessment of spinal implants guided with SpineAssist surgical robot:retrospective study[J]. Spine(Phila Pa 1976), 2010, 35(24):2109-2115.

[19] Khan A, Meyers J E, Siasios I, et al. Next-generation robotic spine surgery:first report on feasibility, safety,and learning Curve[J]. Oper Neurosurg(Hagerstown),2019, 17(1):61-69.

[20] Lee J Y, Bhowmick D A, Eun D D, 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robot-assisted,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 technical note[J]. J Neurol Surg A Cent Eur Neurosurg, 2013, 74(4):258-261.

[21]赵春鹏,王军强,苏永刚,等.骨科机器人系统全程规划模块在长骨骨折精确牵引中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2007, 87(43):3038-3042.

[22]刘文勇,胡蕊燕,王再跃,等.脊柱手术机器人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0,5(3):185-189.

[23]韩晓光,刘亚军,范明星,等.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发展及临床应用[J].科技导报, 2017, 35(10):19-25.

[24] TIAN W, WANG H, LIU Y. Robot-assisted anterior odontoid screw fixation:a case report[J]. Orthopaedic Surgery, 2016, 8(3):400-404.

[25] TIAN W. Robot-assisted posterior C1-2 transarticular screw fixation for atlantoaxial instability:a case report[J]. Spine, 2016, 41(Suppl19):B2-B5.

[26] FAN M, LIU Y, HE D, et al. Improved accuracy of cervical spinal surgery with robot-assisted screw insertion: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Spine(Phila Pa 1976), 2020, 45(5):285-291.

[27]田伟,张琦,李祖昌,等.一站对多地5G远程控制骨科机器人手术的临床应用[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9, 4(6):349-354.

篇7

关键词 逆商 贫困大学生 思想状况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高校贫困生问题也渐渐凸现。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生比较起来,存在主客观上的心理弱势,面临着叠加性挫折或持久性挫折。关于逆商视角下贫困生思想状况问题的已有研究表明,高校贫困生的整体思想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大学生,并未实现“精神脱贫”,对于贫困大学生的精准扶贫不只是经济上的精准,也要在思想政治建设和心理健康的培育上实现精准,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脱贫”。要让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能从容应付挫折,立于不败之地。

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 国外针对大学生逆商的研究现状

逆商(AQ)译自英文 Adversity Quo-tient,全称为逆境商数,也被称为挫折商或逆境商,是保罗・史托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概念,用以衡量人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国外对于大学生耐挫能力及逆商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领域,主要都围绕逆境的概念展开。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多拉德的理论“逆境一攻击理论”即“攻击行为往往是逆境的结果”;此外,巴克尔等著名的儿童侵犯行为实验也展现逆境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学者们关于逆境商的理论与原理方面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达到较高的水平。

1.2 国内针对大学生逆商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大学生逆商的研究颇多,但主要集中于在学校和社会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逆商能力,以及逆商能力对于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张定强,曹春艳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调查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并对师范教育进行了反思;龚晓会等人在逆商教育研究中采用了实验研究的方法,使逆商教育研究进一步科学化;唐新华将CDIO 教学模式应用于工程学生的逆境商教育中,这是逆商教育在实践领域的一次突破;鲁楠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四个角度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逆商的因素,并提出了逆商提高的建议;吕静提出了在素质拓展活动中开展逆商教育,是逆商教育实践中的又一创新。

1.3 国内外对于贫困大学生逆商的研究综述

在CNKI中以“贫困大学生逆商教育”检索论文94篇。可见,目前对贫困与逆商之间关系的研究高度不够,在提高逆商措施等方面实践性不强。国内关于贫困生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政策、体制、以及多元视角层面上,如杜志丽研究发现,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不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或接触心理紧张和压力;雷生的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低于非贫困大学生。曹旭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敏感、缺乏自信心的作用。从目前相关的文献资料看,研究者们对贫困生逆商视角下的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施教对策方面研究较少,因此一线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现实,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研究,同时创新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2 主要研究内容

贫困大学生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但从全面的角度,跨学科的角度研究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必要,仍是个新课题。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高校贫困生逆商视角下的思想状况做深入研究,进行保罗・史托兹编制的《逆境反应量表》(Adver sity Response Profile,ARP量表)测试,并编制《逆商视角下高校贫困生思想状况调查表》,从个体心理和情绪的角度考察高校贫困生的逆商水平,用以了解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要挫折源,以及挫折事件发生后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并研究其认知结构、归因模式、社会支持系统状况以及个体的挫折应对方式等。

参考文献

[1] 薛峰,鲁武霞,余圣陶等.高校贫困大学生逆境商的培养.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5):121-123.

[2] Almeida,A.Development of a Programmed for Enhancing the Adversity Q uotient of Junior College Student [EB/O L].http://peak .2009(8).

[3] Zhou,H.J.AQ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 [EB/O L].http://peak .2009(5).

[4] 袁满,汪金川.思想政治课中学生的逆商培养策略-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46-47.

[5] 张定强,曹春艳.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的调查及对师范教育的反思-以西北范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2).

[6] 唐新华.CDIO工程教育在推进工程应用型本科学生逆商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

[7] 龚晓会,,付斌.医学生的逆商及培养[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6).

篇8

【关键词】 宫颈癌; 肾上腺髓质素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2.031

人瘤病毒(HPV)仅能作为宫颈的一个提示, 并不能作为其诊断的依据[1]。随着研究的不断加深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肾上腺髓质素参与癌细胞的代谢以及肿瘤细胞生长的条件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方向, 因此, 肾上腺髓质素与微血管密度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意义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 本实验也基于此进行设计并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5例, 宫颈癌患者41例, 年龄21~76岁, 平均年龄39岁;NCE而切除子宫患者20例, 年龄22~76岁, 平均年龄40岁。

1.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的研究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用二甲苯将石蜡切片脱蜡, 经酒精水化, 蒸馏水浸泡、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 滴0.3%双氧水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室温下孵育酶的活性15~20 min, 再次用PBS冲洗, 滴加非免疫动物血清, 室温下再次孵育30 min, 然后进行抗原热修复, 然后严格按照一抗、二抗的滴加流程进行滴加与孵育, 然后控制显色、复染、脱水、封闭。

1. 3 对照 以PBS液置换一抗作为隐形对照, 阳性对照以试剂公司提供的阳性对照片为主。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P

2 结果

ADM 阳性率及MVD 的表达在NCECIN-ⅢICC 病变组织中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且ADM 表达强度与MVD 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

3 讨论

通过研究, 作者发现血浆中的肾上腺髓质素主要来源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肿瘤细胞以及心脏平滑肌细胞等也可以合成、分泌肾上腺髓质素。肾上腺髓质素主要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途径参与调解机体状态, 在糖尿病、高血压、休克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与其强大的血管扩张作用以及排钠利尿、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保护心肌等作用密切相关[2, 3]。

本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 微血管的密度与肾上腺髓质素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清楚的认识到这种相关性可以更加准确并且及早的对宫颈癌的患者进行诊断并及早的对宫颈癌患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以维护的患者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 这也是作者做此研究的最终目的, 并最终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对子宫癌的诊断与治疗中。

综上所述, 通过对肾上腺髓质素与微血管密度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意义的研究, 不仅可以对宫颈癌患者做到及早的诊断、治疗, 还可以为手术患者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做到一个提示, 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 在宫颈癌的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与提示意义。本实验研究虽然证实了肾上腺髓质素与微血管密度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意义, 但是, 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也许有失精准, 在后续的研究中会加大样本量, 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静, 沈海滨, 曾春英.微血管密度和中期因子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中国妇幼保健, 2014(6):833-835.

[2] 张博, 田雪红.肾上腺髓质素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医学综述, 2013, 19(15):2821-2823.

篇9

据他介绍,脑卒中在我国为第一位死亡原因,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给国家造成的经济负担高达400亿元。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重要病因,我国有33%~5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很多数据表明中国人群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远远高于西方人群。有研究显示,对于狭窄程度>70%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年卒中复发率高达23%。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颅内动脉狭窄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此外,颅内动脉狭窄还有颅内动脉夹层、血管炎、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烟雾病以及其他少见原因。这些原因都可以导致颅内动脉发生严重狭窄或闭塞,从而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临床上可应用现有影像学技术手段对上述病因进行判断识别,才能进一步指导我们给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当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识别和判断有很多影像学进展,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可应用很多影像学技术对颅内血管的形态进行精准性的描述和评估。比如常用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成像技术(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以对大部分的血管病进行精准的判断,帮助我们了解颅内血管形态的改变。比如,MRA可以明显显示颅内动脉的狭窄情况,CTA可以很好描述双侧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患者侧支循环代偿的渠道,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可以清楚地显示大脑中动脉远端开窗畸形。很多情况下单纯的颅内血管形态学评价并不能发现患者的确切病因或发病机制,还要精准描述患者的血管管壁情况和结构以期做好鉴别诊断。

近几年来发展的高分辨率磁共振周围神经成像(MRN)技术已成为很多医疗机构日常检查方法,对血管病变的判断有其独特优势,尤其是对一些青年患者颅内动脉病变的病因学诊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5年韩国学者综述性报道了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对颅内血管病变进行病因学鉴别诊断,提到了颅内动脉狭窄的颅内动脉夹层、血管炎、动脉粥样硬化等3个主要病因的鉴别。当然,临床上可以通过其他影像学方法或临床特征性的表现,对颅内动脉狭窄的几个病因进行鉴别诊断。但在不能进行病因学诊断的情况下,尤其是对刚出现颅内动脉狭窄青年患者的诊断,需要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来加以甄别。

杨弋教授列举了3个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病因学诊断的实例。

病例1:27岁患者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活动不灵2个月入院,具有长期吸烟饮酒史,血脂异常和肥胖等危险因素。MRA提示双侧大脑中动脉局限性不同程度的狭窄。一般应用MRI(核磁共振成像)和MRA对患者进行大体上的病因学评价,结合病史,诊断该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但对于

对斑块的评估方面,使用VPD斑块分析软件进行勾画和测算,可以得到斑块的更多信息,包括管腔面积(LA)、管壁面积(WA)、外壁总面积(OWA=LA+WA)、最小管壁厚度及最大管壁厚度;使用RadiAnt DICOM读片软件对斑块角度进行测算,可以得到重构指数、狭窄程度、偏心指数、斑块负荷和斑块角度,为我们研究斑块和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提供更好的技术手段。

病例2:一位34岁高血压男性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天入院,具有高血压家族史,MRI检查结果可见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有梗死,MR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原因不明。入院4天后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梗死面积和范围明显扩大,血管狭窄情况也有明显进展,大脑中动脉未见显影,这是一例进展性卒中青年患者。什么原因导致患者的血管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卒中的进展?通过一般影像学很难进行识别和判断,于是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可见严重主动脉夹层的壁间血肿形成,轴位血管扫描可见残余管腔在大脑中动脉形成了一个动脉夹层,这在临床上非常少见,患者血管狭窄和卒中进展与动脉夹层的逐渐撕裂有关。

病例3:在一年半发生4次脑卒中的35岁男性患者。2014年3月,门诊随访可见患者右侧颈内动脉闭塞,2015年1月超声检查又发现左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相继发生颈内动脉闭塞一定有其病因,但实验室检查、生化检查、所有病毒和免疫因子筛查都是阴性结果,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看到了颈内动脉岩骨段铅笔芯样改变,管壁明显强化和管腔残余狭窄,考虑患者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给予激素冲击治疗后,管腔狭窄出现明显缓解。

缺血性卒中多种病因分型

缺血性卒中病因学分型方法历经20多年的演变,日趋准确。从1993年第一个广泛应用的美国“TOAST”病因分型、2005年美国的SSS-TOAST、2007年CCS-TOAST、韩国改良TOAST,2009年欧洲国际卒中专家ASCO分型到2011年中国缺血性卒中CISS分型。如果还以临床表现和一张CT来治疗脑梗死已远远不够,主动脉弓粥样硬化在TOAST和韩版TOAST分型都没有提及,在SSS-TOAST和ASCO中划归到心源性,考虑其动脉硬化的病理性质,CISS将其归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CISS诊断标准。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判断有多种标准,从病理学研究来看,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和次要标准已十分明晰,因为国外很早就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通过取得的斑块标本,并结合影像学信息,对于颈动脉斑块的研究要远远超前于颅内动脉斑块的评估研究。主要标准包括斑块活动性炎症、薄纤维帽和大脂质核心、内皮剥蚀伴表面血小板聚集、开裂或受损的斑块、严重狭窄等。次要标准包括浅层钙化结节、黄色斑块(血管内镜下)、斑块内出血、内皮功能不良和正性重构(扩张性重构/PR)。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识别也有很多方法。颈动脉斑块的超声评价反映整体的动脉粥样硬化负荷,预测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识别易损斑块;而斑块部位、类型、大小对于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此外,不稳定性斑块的特征性病理表现主要是有大量新生血管的生成。普通超声检查显示较为类似的几个斑块,而利用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特性,超声造影可以进一步区分不稳定斑块和稳定斑块。

一项队列研究对比了有症状大脑中动脉(MCA)狭窄和无症状MCA狭窄的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对比血管面积(VA)和管壁面积(WA)结果显示,有症状MCA狭窄更多见斑块偏心性强化。研究方法是通过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采集6至8层,在血管横断面上测量血管面积(VA)。重构指数(RI)=最狭窄处VM近端正常血管VA,设定正性重构(PR)组为重构指数(RI)≥1.05,非正性重构组为RI

在研究斑块特性的同时,对粥样硬化动脉管壁面积和管腔面积的定量测量结果发现,很多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存在动脉正性重构现象。大脑中动脉狭窄血管面积(VA)明显更大是动脉正性重构(Glagov现象)。即粥样硬化动脉管腔的狭窄并不单纯由病变扩大而引起,血管重构很大程度上可使动脉壁斑块得到代偿,这种代偿性重构是指血管向外扩张,以维持原有的管腔面积和血流量(Naghavi,et al.Circulation,2003,108:1772-1778;Berman DS,et al.J Nucl Med,2006,47:74-82)。这种代偿性重构是否有益?从某种程度上看并非有益。正性重构也是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一个生物学标志和病理学的次要标准。

MCA狭窄的正性重构与微栓子有何关系?

栓塞是MCA狭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重要机制,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对监测微血栓有重要临床意义。2010年发表在Lancet Neurol的研究发现,微栓子信号(MES)对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未来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具有预测作用。众所周知,我国患者常见颅内血管狭窄尤其是MCA狭窄,但目前无症状MCA狭窄者微栓子信号的研究较少,因此我们针对症状性及无症状性MCA狭窄的微栓子进行了对比研究。我们将症状性MCA狭窄患者按是否有正性重构分为两组后发现,有正性重构的那一组的微栓子脱落率更高。正性重构(PR)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生物学上更活跃的病变,与斑块易损性和破裂有关,更容易导致缺血事件。

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微栓子监测是否能预测缺血性卒中?我们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认为,尚未发现微栓子监测对无症状MCA狭窄未来发生缺血性卒中具有预测价值。我们关于微栓子监测的研究结果显示,无症状性MCA狭窄的斑块较为稳定,微栓子发现率低,仅为1.85%(2/108),有症状MCA狭窄的微栓子信号发现率为38.89%(49/126),卡方检验(Chi-squre)值为46.8,P

脑血管狭窄与脑灌注有无关系?

既然微栓子监测方法不能作为预测无症状性MCA狭窄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的预测因子,就要在临床中继续寻找识别卒中高危人群的方法。我们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对于无症状性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的识别,除对脑灌注进行描述之外,还应检查脑血流自动调节(CA)情况。脑动脉狭窄引起最直观的生理学改变就是脑血流的改变。在临床中也常见一些脑动脉狭窄患者脑灌注不存在改变,这与其他因素的参与有关,比如是否建立了侧支循环,以及是否具备脑血流自动调节(CA)的功能。CA对脑动脉发生狭窄时维持脑血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59年CA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即动脉血压(ABP)和脑灌注压(CPP)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脑阻力血管通过收缩或舒张来维持脑血流量(CBF)相对恒定的过程。1989年Aaslid提出CA应包括静态脑血流自动调节(sCA)和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CA)。脑血流量与脑血管阻力的关系可见以下公式:CBF(脑血流量)=CPP/CVR(脑血管阻力)=ABP-ICP(颅内压)/CVR=ABP/CVR。

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是否能预测缺血性卒中?一项观察性研究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的研究刊登于医学(Medicine)杂志[Shuang wang,ZN Guo,YQ Xing,et al.Medicine,2015,94(52)]。研究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是否受损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仅重度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组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受损;二是脑自动调节功能受损是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因子。如果脑动脉发生狭窄,其狭窄侧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永久性的,当血管狭窄解除后,狭窄侧的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恢复。

篇10

关键词:孕妇;妊娠期;膳食摄入;体质量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加注重妊娠期孕妇的营养摄入,因为妊娠期孕妇的营养直接影响母婴健康,目前孕妇妊娠期膳食摄入多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原则》,但缺乏不同孕周孕妇具体膳食摄入的标准[1]。本文旨在研究孕妇妊娠期膳食摄入与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从而为孕妇膳食摄入提供更精准资料,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的165例孕妇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孕周分成三组,每组55例孕妇,孕早期组:孕妇年龄19~38岁,平均(24±5.20)岁,平均孕周(13.00±1.00)w,均是初产妇;孕中期组:孕妇年龄19~39岁,平均(25±5.10)岁,平均孕周(24.00±1.00)w,均是初产妇;孕完期组:孕妇年龄20~38岁,平均(24±6.20)岁,平均孕周(33.00±1.00)w,初产妇。

1.2 方法 由专业人士一对一定期追踪至产后第5 d,在孕妇12 w建立围生期基线资料,详细记录不同组别的孕妇每人每天的平均膳食摄入量,对各类膳食予以方差分析,采用实物频数法及24 h膳食回顾法进行调查,再分别记录产妇前3 d的膳食成分,克为单位并估计摄入量,从而计算每天的食物摄入量。根据中国膳食营养摄入量进行分析,同时记录同时期孕妇的体质量增加量,并记录不同孕周产妇的每天每人的营养摄入量[2]。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不同孕周产妇的膳食摄入量和推荐量。比较不同孕周产妇体质量增加和BMI增值变化[3]。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均用SPSS 21.0软件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表计量资料,用t进行组间比较;用百分比(%)表计数资料,用χ2进行组间比较,当P

2 结果

2.1比较不同孕周产妇的膳食摄入量与推荐量 三组产妇孕周膳食摄入量(除蛋类)均随着妊娠期的增加而增加,孕中期孕妇的膳食摄入增加量最大,孕早期孕妇膳食摄入量最少,孕中期孕妇膳食摄入量(除水果)最多,见表1。

2.2比较不同孕周产妇体质量增加和BMI增值变化 孕早期的孕妇体质量增加最少,孕中期的孕妇体质量增加最多,且BMI增值和孕周体质量增加结果相一致,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更加注重妊娠期营养摄入,因为营养摄入量直接影响母婴身体健康,但是目前仍没有完整的标准指导不同孕周产妇膳食摄入 量[4]。本文旨在探究孕妇妊娠期膳食摄入与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通过将本院的孕妇按照不同孕周时间进行分组,分为孕早期、中期、晚期组别,由专业人士从孕周12 w随访追踪至产后第5 d,每天记录不同种类食物摄入量,并与推荐量比较,再分析不同孕周产妇体质量增加及BMI增值的变化。

结果显示:三组产妇孕周膳食摄入量(除蛋类)均随着妊娠期的增加而增加,孕中期孕妇的膳食摄入增加量最大,孕早期膳食摄入量最少,孕中期孕妇膳食摄入量(除水果)最多,膳食摄入总量过多,尤其是蛋类、水果、动物肉类,表明三组孕妇均存在膳食结构比例不均衡现象。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南方盛产水果,孕妇在妊娠期会分泌更多的胃酸,而吃水果可以缓解胃部不适感[5]。但有研究显示:孕妇水果摄入量过多会导致孕妇体质量增加较其他季节增加更为迅速,偏爱摄入富含维C水果,会增加分娩巨大儿几率[6]。而豆制品、鱼虾海鲜摄入量不足有可能与南方地区海鲜价格过高有关,杂粮及蔬菜摄入量不足会减少维生素B的摄入,从而增加妊娠期肥胖及便秘几率[7]。

同时结果显示:孕早期的孕妇体质量增加最少,孕中期孕妇体质量增加最多,且BMI增值和孕周体质量增加结果相一致,表明不同孕周产妇的膳食摄入量和孕妇妊娠期的体质量增加呈正相关。分析原因,本次研究孕妇体质量增加约为17.60 kg,远大于报道显示健康孕妇妊娠期体质量增加应控制的16kg,可能与本研究孕妇膳食摄入总量明显大于推荐量有关[8]。

综上所述,孕妇妊娠期膳食摄入量与体质量增加呈正相关,但膳食摄入结构不科学,需作相关调整,以保证孕妇及胎儿健康。

参考文献:

[1]黄晓玲,黄,陈琴.孕妇妊娠期膳食摄入与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32):3412-3414.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人民出版社,2008:358.

[3]康乃富,李永华.营养教育对孕妇妊娠结局及膳食摄入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m2012,21(7):619-621.

[4]丁晓华,刘小玲,田莉.妊娠期膳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198-1121.

[5]黄莉莉,罗小铭,谈晔,等.广州地区食物频率问卷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m2013,17(8):711-714.

[6]杨丽萍,王慧艳.妊娠期糖尿病营养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23):4330-4332.

篇11

[关键词] 乳腺钼靶X线检查;数字化;质量控制;图像质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81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1-0094-03

目前,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普查中[1]。该技术具有操作过程简单、精准性高、检查费用低的临床特点,是临床常用排查乳腺疾病的主要方式。有关报道指出,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0.7%,低于核磁共振成像[2]。钼靶X线拍摄出来的图像质量与临床医生的诊断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与操作技术的熟练度、责任心、日常机器数据的校正有关系。研究发现[3,4],在乳腺钼靶摄片的过程中应用质量控制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摄片的甲级片率,保证图像的质量。本文根据目前临床乳腺钼靶的摄片现状,研究在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过程中应用质量控制对拍摄图像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钼靶X线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年龄23~51岁,平均(27.9±1.1)岁;体重46.5~71.4 kg,平均(59.6±1.5)kg。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钼靶X线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且此期间均进行图像的质量控制。试验组患者年龄24~53岁,平均(28.1±3.1)岁;体重47.9~73.1 kg,平均(58.8±12.4)kg。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5,6]

选取的400例乳腺钼靶拍摄者均知情。且患者均>18岁。研究方法均按照我院伦理会制定的相关标准。

1.3排除标准[7,8]

①妊娠期患者;②哺乳期产妇;③有精神病家族史者;④有呼吸系统病变者;⑤患者不同意。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实施质量控制,仅行常规乳腺钼靶X线检查。试验组则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过程中应用质量控制,具体方法如下。

1.4.1技术培训 我院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由放射科技术主管负责,对从事钼靶X线机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主要包括:①仪器的使用;②投照;③图像采集等。并且规范辅助人员的日间操作,确保实习生、短期进修生等其他编外人员熟知技能操作,提高图像质量的甲级片率。

1.4.2规范摄片程序 整个乳腺钼靶X线检查的摄片程序必须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进行,保证乳腺钼靶摄片的质量。其中,常见的乳腺摄影包括轴位、侧斜位。如果临床医师没有特殊的医嘱,则轴位和侧斜位可以满足临床医生的诊断,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有力的基础。(1)首先,要认真核实患者的申请单,根据医生的医嘱和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向患者讲解乳腺摄片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保证患者能较好地配合。告知患者因压迫板挤压乳腺,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所以要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让患者积极配合。在进行检查前,让患者脱去上身的衣物,确保充分暴露出,便于钼靶的操作和摄片的准确性。(2)然后在技师工作站登记患者的信息,确保拍摄和患者信息准确无误。通过图像的采集系统进行摄片的选择和视图,确定曝光条件,做好摄片的准备工作。(3)用手拖住患者的,进行压迫板的加压。充分确保患者的伸展开,减少摺叠等情况出现。并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保证患者整个摄片过程的舒适度。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情况,防止下压等状况。(4)摆好患者的后,嘱患者保持w位不动,紧闭操作门后进行曝光。曝光后进入计算机图像采集系统。

1.4.3监督投照过程 在主管技师的监督下,责任技师进行以上相关操作,确保各个环节均严格按照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规范操作。一旦发现责任技师在拍摄过程中出现不当或者不正确的行为,应立即停止操作,并纠正操作人员不当的行为,保证图像的质量。

1.4.4定期维护保养 每周四上岗的技师要进行操作机器的卫生打扫,并进行钼靶X线的重启和校准工作。校准前应清洁探测器及丙烯酸模体,对图像采集系统进行质量控制测试,查看图像是否存在外来物或准直器干扰。

1.5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钼靶图像指标,包括①轴位CC;②侧斜位MLO;③内外侧位ML;④局部加压;⑤放大摄影。并记录图像质量的达标率。

1.6评价标准[8]

(1)甲级片:按照要求所拍摄的部位无丢失,且投照条件适宜,对比度和清晰度较好,黑白分明。同时不存在伪影或者显影过度情况。检查部位准确无误,左右标记清晰。(2)乙级片:拍摄部位没有包全,投照条件较差,对比度和清晰度较差。黑白存在一定的混乱,存在伪影。(3)不合格率:不能用于临床诊断。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标准钼靶片

双乳CC位标准影像见封三图4a,双乳对称成球形,呈切线位,无皮肤皱褶,腺体组织与脂肪组织充分分离。双乳MLO位标准影像见封三图4b,双乳对称成菱形,呈切线位,无皮肤皱褶,乳腺下褶皱充分展开,胸大肌显示充分,腺体组织与脂肪组织充分分离。

2.2摄片质量影响因素

影响摄片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乳腺外表改变、置入假体、乳腺炎、乳腺肿胀等。试验组实施质量控制后上述影响因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图像达标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经过质量管理控制后的图像甲级率、乙级率、不达标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清晰度钼靶X线乳腺摄影是目前乳腺癌疾病诊断应用最广泛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9]。该技术具有操作过程简单、精准性高、检查费用低的临床特点,是临床常用排查乳腺疾病的主要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钼靶X线设备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钼靶摄片的质量愈加重视起来。目前,临床上针对钼靶乳腺X线摄影应用质量控制管理进行干预有着较好的作用。同时,实施质量控制也是为了让受检者的辐射风险保持在最低限度[10,11],且有效地提高乳腺钼靶摄片质量的甲级片率。质量控制的优势主要包括(1)定期维护保养。在患者进行乳腺钼靶检查前,要对压迫板和探测器设备进行清理,并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板面的消毒处理。在患者检查结束后,清理患者的分泌物以及脱落的皮屑组织等。(2)质量控制。定期进行设备数据的矫正,并让专门的管理人员检查设备管理、校准。校准前清洁探测器及丙烯酸模体,对图像采集系统进行质量控制测试[12]。并且让每天的上岗人员进行乳腺钼靶X线机器的检测,并记录当天的温度和湿度。同时配合物理工程师对设备进行检测,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13]。(3)全面的质量控制管理可以提高乳腺摄片的图像质量,保证临床医师的进一步诊断,为临床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做好合理维护和日常保养可以保证设备性能稳定并延长使用寿命[14]。与此同时,设备的性能和适应环境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医院在保证摄片质量的标准下,不断提高影像质量标准,开发适当的管理程序,确保管理工作的正常发展。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规范化操作,做好质量控制,使每张乳腺钼靶片都能符合影像诊断要求[15-18]。同时,高质量的乳腺钼靶图像还为放射科诊断医生阅片和临床医师的诊断提供科学、有力的理论基础。通过实施质量管理后可以使得操作技师养成一个良好的摄片习惯,减少由于图像质量而出现重复摄片而带来的辐射风险,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出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经过质量管理控制后的图像甲级率、乙级率、不达标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临床上针对钼靶乳腺X线摄影应用质量控制管理进行干预有着较好的作用,明显提高摄片图像的甲级片率,保证图像的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精准、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邹万姣,曹满瑞,朱志军.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检查实施质量控制后对图像质量的影响[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1):54-56.

[2] 王青宏,朱健,王晓强,等. 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规范化操作与质量控制[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13(3):186-187.

[3] 宋伟兴.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J].放射学实践,2013,28(10):1010-1012.

[4] 洪凤鸣. 乳腺癌应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的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2(15):318-319.

[5] 孙莉薇.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与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2):40-42.

[6] 梁红. 乳腺病变X线检查技术研究进展评价[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2):128-130.

[7] 陈佳儿,林建浜,江红,等. 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技术探讨[J]. 医疗装备,2014,2(4):11-12.

[8] 杨皓,黄惠茹,沈岚,等. 提高全数字化乳腺X检查质量及疾病检出率[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20(5):420-422.

[9] 张秉宜,张郁林,韩玲,等. 高频彩超及X线钼靶检查对乳腺原位癌早期诊断价值的对照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1):14-17.

[10] 李蔓,韩历丽,高倩. 临床体检、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4, 25(3):202-206.

[11] 杜北珏,郑穗生,赵红,等. 数字化钼靶X线与MRI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2):214-217.

[12] 徐瑾,蒋震,沈钧康. 非钙化型乳腺癌的乳腺钼靶X线的诊断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30(13):2106-2108.

[13] 李晶,赵武,回影,等. 乳腺癌钼靶X线检查的漏诊及误诊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5):2899-2901.

[14] 蜗虹,雷振,张祥,等. 乳腺癌钼靶X线假阴性诊断的影像学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4(23):2744-2746.

[15] 张建友. 多发钙化的钼靶X线特征及其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7):159-160.

[16] 刘金全,庄伟雄,童志明,等. 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1-42.

[17] 舒松,周坤. 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附82例分析)[J]. 医学综述,2014,20(2):345-347.

篇12

医学科技的发展,是以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为基础的,病案作为医学科研的重要信息资源,其作用在医学科研立项、成果申报、以及专专著撰写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是各种科研活动的临床资料来源。病案是医疗活动的记录,也是医疗信息的主要来源。病案利用涉及医院经营管理、监督和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医疗纠纷、疾病预防、医疗政策调整、临床医教研等。利用好病案信息,能为医学科研提供更为科学、精准、全面的材料,病案信息库是提高病案信息技术的重要途径。

一.病案信息库建立的必要性

1.病案信息的作用

病案信息记录了患者在就诊到痊愈整个过程听全部病情信息和诊疗情况 ,所记录的信息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是医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是了解患者诊疗过程和最终疗效的准确途径,也成为医学研究的科学参考与依据。病案信息是医学论文撰写、课题申报等医学工作的有效的、科学的材料,并且能够在临床研究成果验证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于部分疑难病症进行临床研究、高新技术投入医学实践时,病案信息的价值至关重要。科研项目在确定时也需要病案信息进行辅助,使医学研究更为科学化。因此,医学研究和病案信息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要推动医学研究和医院临床研究的发展,就必须加强病案信息管理,提升病案信息技术。

2.病案信息数字化技术对于医学科研工作的价值

病案信息数字化后,就使病案信息从纸质化转为电子化,病案管理与应用将更为科学、高效。在转化过程中,将病案权限设置成只读模式时,还能够使病案信息避免被修改、滥用、丢失甚至破坏,同时,又实现了病案信息的共享,在切实保护病案信息完整性、真实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开发病案信息的价值。数字化后的病案信息,还能够更方便的进行数据提取,提高了病案信息运用效率。

二.病案信息数字化技术对于我国医学研究与医院工作的价值

1.医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病案信息库的建设大幅降低了病案查询的难度,通过信息检索,不仅能够检索单条病案,还能够设置组合条件检索相关的全部病案信息,病案信息利用效率、利用范围将大幅提升,医学科研的材料将更为全面、详细,研究资料与成果准确性也能有相应的提升。当前,各医疗机构、科研单位普遍建立了能够搜索和阅读的病案信息库,研究过程中,可以从自身研究或利用需求出发,定义检索内容。在检索首页已经显示的病案信息就可以直接读取,而没有显示的详细数据,则可以进行选择性摘录。这种技术的应用目的在于病案信息管理的有效化和科学化,最大限度保证病案信息资料的完整度。

2.便于医疗科研项目的跟踪随访

一些需要进行跟踪随访的医疗科研项目和研究价值较高的病例要求跟踪随访患者病情。医疗机构普遍采用电话、、家访的方式进行跟踪随访,但从便利性和实用性上来说,计算机邮件和短信的方式能够给予患者更为详尽的后续康复指导和复诊提醒,并且方便了患者将其病情及时反馈到医疗机构平台,以充实病案信息,使随访结果更为及时、准确、全面,医疗科研人员也能够获得更为详实的跟踪随访资料。

3.对地区性疾病调查与研究的作用

医疗科研项目中包含一些特定地区疾病的发生机理、情况等内容的调查与研究,病案信息统计平台就能够根据病案信息统计报表,为该疾病的研究提供更科学的资料,便于统计并分析特定地区患者的特征、治疗措施及治疗情况。对于疾病进行分类统计并制作表格,就能够直观、清晰地展示出疾病分布状况、分布特征以及医学特征等,针对当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与方法也就更有针对性。

4.便于医疗质量的监督和评估

病案信息的记录是全过程的,包含了患者疾病发生时的情况、转换和诊疗时的情况等,能够详细地体现出医务人员的医疗及业务水平,反映出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医疗政策的落实与执行状况。我国医院的管理和医疗质量监督与评估的基本依据就是病案信息,检查病案内容,就能够分析出医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各种问题,确保医疗安全与质量。

5.转变医院的服务理念

病案信息数字化技术应用是符合当前现代化社会需求的工作方式。围绕病案信息技术,病案信息收集与统计人员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的病案信息资源加工与处理能力。医疗市场要求病案信息技术能够深入开发与利用病案资源,在病案统计时,提升综合服务意识,以医疗费用问题为例,医院可以对病案进行分类研究,科学设计医疗费用的多级别参数,不断促进医疗收费的合理化,使医疗市场实现良性化竞争。

三.结语

病案信息作为医学科研的科学材料和重要依据,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存储方式,既是医疗科研的原始依据,又是医学科研的出发点。运用数字化技术建立病案信息库,是发挥病案信息价值的重要途径,既能为医学科研提供更为高效、全面、科学的依据,还能够为医院工作提供依据,深入掌握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不断检查病案内容,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治疗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使医疗质量与安全性不断提高。病案信息统计人员必须加强服务意识,为患者、医院、医学科研工作者、医疗市场、政府等各个主体提供有效的病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病案信息的价值,使各个主体能够从病案信息中提取到需要的信息,改进自身工作方式,从整体上提高医学科研与医疗服务成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唐朝霞;赖伏虎;;刍议病案首与统计工作的关系[J];中国医院统计;2005年04期

[2] 唐朝霞;赖伏虎;;刍议病案首页与统计工作的关系[J];中国医院统计;2005年04期

篇13

【关键词】低剂量CT;研究;进展

目前,飞速发展的多排螺旋CT技术,诊断能力的日新月异,然而,其带来了患者接受X线照射剂量的不断上升。放射线照射过度可能会潜在致癌的危险,据研究表明,1.5%-2.0%的肿瘤可能是因为目前使用的CT扫面产生的过量放射剂量导致的[1]。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在普遍关注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放射线的剂量。

1国内外对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研究差异

国外子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低剂量CT扫描技术进行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有完整的科研团队及前沿的设备,并涉及多个学科,分工合作,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临床应用方面也覆盖了众多项目,不断地向器官病种的具体细化方向进行研究,运用多种设备急性对比研究,各种检查条件及设备之间进行相互验证,能有效的对低剂量CT扫描的价值进行有效的评价。我国开始对其的研究仅10年的历史,对于CT低剂量的扫描技术的基础研究比较少,主要是集中在心脏和肺部,主要是关于如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减少辐射剂量,对于器官的研究还不多见,主要是对不同参数下进行低剂量扫描所产生的影像之间的差别比较,从2007年开始,该研究的报道越来越多[2]。

2低剂量CT扫描的意义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提倡,在进行X线检查时要遵循实践正当性及防护最优化的原则。以最小的代价及患者接受的最小剂量来获得有价值的临床诊断影像,进而进行精准的诊断的全过程中有系统、有计划的活动。ICRP认为,如果受检者棘手的X线辐射剂量增加1mSv将会让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加5/10万,CT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电离放射风险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医疗问题。低剂量CT扫面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辐射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在CT血管成像上低剂量CT扫描可以降低对比剂(含碘)的使用剂量及注射的流率,可以有效的控制和减少特殊人群(老年体弱、肾病高危者、心功不全等)因注射对比剂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该技术还可以降低对CT球管及探测器的损耗,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营CT的成本。

3低剂量CT扫面和图像质量的关系

在保持良好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剂量时放射科医师必须关注和完成的任务。适度的CT扫描图像伪影和噪声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噪声<27HU,不会对诊断产生比较明显的不利影响,设定此值为接受的噪声值。

3.1低剂量CT扫描图像伪影和噪声和使用的设备、设置的扫描参数、患者的个体差异等情况有关。X线的剂量和信噪比呈正相关,剂量越低,信噪比也就下降的十分明显。在实际使用中不能一味地减少辐射剂量,还可以通过设置适宜的参数并采用图像重建的方法进行弥补,降低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到最低。

3.2低剂量CT扫描图像伪影和噪声还和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体型等有关,在进行扫描前根据患者的大致体型和BMI调整适宜的扫描参数,改变一成不变的固定参数扫描模式,不同的设备、检查目的的不同、患者间的个体差异、不同疾病和部位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来调整适宜的低剂量扫面参数和方案,实现合理的个体化扫描。

4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临床上没有广泛的开展低剂量CT扫描技术主要是由于该技术会导致CT扫描图像伪影和噪声增加,部分医生认为不能对图像质量进行保证,同时国家一级医学影像学专业内也没有关于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规范及量化标准。我国对该技术基础研究比较薄弱,研究方法也十分单一和粗糙,临床应用的研究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缺乏公认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该研究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多,遇到的问题也十分多,一家医院或者一个单位是不能完成对其的系统研究,必须要进行多中心研究。卫生部门行政领导和科室医师也要理解、支持、配合影像科医师应用低剂量CT扫描技术。

5研究前景

我国对于胸部低剂量CT的研究比较完善,对于腹部使用低剂量CT扫描所得到的图像评估还在摸索阶段。降低管电流降低辐射剂量是目前研究较多且最具潜力的方法,但是如果降低管电流随之就会降低低密度分辨率,不能很好显示肝脏等腹腔内的实质性器官,有些学者采用在升高管电流的同时降低电压啦实现低剂量对腹部的实质性器官扫描的目的。低剂量CT扫描虽然会增加图像噪声,但是所得到的图像质量及信息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让病变的部位的显示更具有可视性,能够减少受检者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也明显的降低了球管工作时的负担,有效的延长了其使用的寿命,节约资源。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 科研型医学生;免疫学;实验教学

医学免疫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免疫学已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前沿学科互相交融、渗透,领衔开展多方位的探索,揭示了诸多生命活动的基本问题,对生命科学中的重要问题做出诠释,使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不断获得新的突破[1]。因此以免疫学实验课为契机以点带面来培养有科研思维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更具有自身的优势。

1 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培养科研型医学生的必要性和意义

作为新一代的医学生不仅应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更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而将科研思维带入平常的免疫实验教学中,则更容易使学生把推测、感知到的各种现象的本质表述出来,从而学生的科研嗅觉更加敏锐,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在试验当中将一些发散性的或者随机性的感觉加以归纳,而使得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进一步提高。因此,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的具有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同时又带着科研思维来解决问题的高素质医学生。对现有的免疫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2 实验内容精选与组织实施

为了培养学生对免疫专业知识的实际动手能力,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中减少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将整个试验班级细分成四个试验小组,各组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与实验指导讲义中有关的实验题目。

待试验题目明确,学生独立查找所需要文献资料,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方案, 同时将查找文献的心得结果做成文献综述报告,试验设计内容分别由各小组成员代表在课堂上幻灯片的形式做交流,其他参与者自由提问,由汇报代表及其小组其他成员解答。报告结束后指导教师点评,帮助学生进行纠错、补充、启发、归纳等工作,有助于学生知识上的升华。

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小组协作完成,教师仅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度的指引。在操作进行中,仔细讲解实验步骤并规范学生试验操作。同时,鼓励学生详实的记录好试验笔记,而非机械的摘抄试验教材上的内容。

实验完成后,各小组按照规范的格式书写试验报告。任课教师根据汇报的情况和试验过程及结果综合考虑作为学生实验课的成绩。各个实验组根据老师指导意见修改试验报告内容,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尤其是指导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 讨论

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淡化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精神。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大前提下,摸索能力培养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着重于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为其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实验教学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后,学生更能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获得知识升华,而在理论知识升华过程中更能推动学生从浓厚兴趣的研究方向入手,在试验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良性循环[2]。②增强学生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在试验设计的汇报和试验总结介绍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努力的使讲解更加生动、精彩。有的学生还会在黑板上划出试验的示意图和流程图,方便与会者的了解,而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是一大有益的提高,而在汇报结束后对同学老师提问进行解答时,又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和急智思维。这些有益的经验对学生毕业时候的求职甚至是工作的时候都是大有裨益的。同时,通过科小组讨论、试验、学习的模式,整个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加强了参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增强团队凝聚力。这种学习模式下可以改善传统学习环境中同学之间的紧张的竞争关系,形成和谐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并且进一步影响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③教与学相互促进,师生共赢。加强实验教学,革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增强试验协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研思维,提高试验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要求实验老师对自己领域内的实验理论和试验操作纯熟,以保证给学生精准的示范教学,以此为契机调动实验教师的学习能动性,在教学及其准备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在整个试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融入到试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试验操作的双赢局面。

总之,对于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验培养模式应该以传统的教师为主导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3],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具有独立创新思维的医学生,有利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升华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性的思维。学生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激发并培养自身的自觉、主观能动性,同时提高了实验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体现了教与学的融合,达到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陈慰峰.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记第173次香山科学会议.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22(2): 7377

[2] 周文富.以科研模式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2):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