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当前医药行业发展形势范文

当前医药行业发展形势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当前医药行业发展形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当前医药行业发展形势

篇1

[关键词]中医药行业;挑战;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6.16.057

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高科技含量。中医药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极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 年)》《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意见。中医药行业必须抓住这一契机,实现中医药的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 经济转型对中医药提出的挑战

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都对养生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国内市场对中医药需求旺盛,经济转型为中医药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中医药行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1.1 民众不断高涨的传统医药养生、保健需求与中医药供给不匹配的矛盾

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2014年消费在GDP中占据 50.2%,人均收入已经达到7800美元,经济转型已经初见成效。我国是人口大国,消费市场巨大,卫生总费用及人均卫生费用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消费升级直接带动了人们对医疗保健品需求的提升,民众从吃药看病等较为低端的需求,转向保健、保养、美容等较为高端的需要。但是传统中医药为居民提供的中医药消费品的品种、药剂极其有限,炮制方法陈旧,携带、服用方式、味感都弱于西医,虽然很多人相信中医药在治疗、保健方面的作用,但快捷的生活节奏使很多人放弃了对中医药的选择。

1.2 西医药迅猛发展的压制与中医药发展缓慢的矛盾

西医药产品不断创新,发展迅猛,挤占了中医药的生存空间,中医药发展缓慢,使中西医发展严重失衡。近年来,国内进口西药快速增加,医院为了追求利润大量进口西药。中医药由于服用量大且不够方便,创新产品有限,使用量被西药挤占。

1.3 产业急剧壮大与产品相对匮乏的矛盾

中医药市场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产业规模也急剧壮大,但是,企业在享受了利润的同时,却没有重视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产品品种相对匮乏。中药饮片市场多为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有限,厂商竞争激列,利润都只有10%左右,大多数企业采用作坊式制造,质量堪忧。由于价格较低,对优势品种形成冲击,正规企业则面临着运营成本高、利润薄的尴尬局面,在国内和国外市场都缺乏竞争力。

1.4 中医培养批量化与中医人才短缺的矛盾

中医教育主要有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两种模式。学校教育开始于 20 世纪中叶,在中医药中专、大专和本科教育的同时,又扩展第二学位教育、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至此,我国已经形成中医药教育多层次、多规格的教育结构。20 世纪末,我国出台了《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决定》,开始了师承教育的新模式,但是师承教育中人才的知识和技能、中医药教育的组织、教学方式及传承内容均面临诸多问题,中医人才短缺的矛盾越发突出。

1.5 互联网营销与产品非标准化的矛盾

互联网购物逐渐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一方面中医药互联网营销市场空间极大;另一方面中药产品标准化程度均较低,缺乏品牌产品,行业缺少旗舰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药在互联网上的推广和使用。如中药饮片在市场上无序竞争,行业标准混乱,鱼龙混杂,相比于中成药生产,中药饮片的生产仍处于较为原始和不规范状态,严重制约了中药的互联网营销发展。

1.6 国际竞争加剧

虽然中医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使用,但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并不大,据统计,国际市场的中药及植物药销售额每年达 300 亿美元以上。其中,日本汉方药占 70%以上,韩国汉方药约占 10%,而中国中药仅占 5%的份额,其中的 70%还为廉价原料药材。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国际上很多大西药公司加大了中医药的研发投入,像辉瑞、瑞士诺华公司等,纷纷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抢占中医药市场。

2 新形势下中医药行业的选择

2.1 联合上、下游企业,建立自身独特的服务平台

中医药行业发展要在现有基础上,整合资源,实现战略转型。打造新的平台,形成新的服务模式。比如老字号中药企业可以联合医疗机构,开创为工薪阶层治疗未病的平台。药店向养生会馆、中医院等业态拓展,为高端人群提供养生保健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中医对接服务。

2.2 发展标准化中药种植,积极挽救种质资源

目前中药材污染、造假现象严重,造成中医疗效负面作用较大。稀有种质开采殆尽,面临危机,必须对中药材进行拯救和行业管理。一是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制定验收抽查标准,杜绝污染和假冒药材流入医疗市场。二是保护、培育稀有种质药材,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对于私自开采、捕杀中药种质给予惩罚。

2.3 创新中药品种,提升中药品的便捷性

中药一次服药量是西药的十几倍或几十倍,服用不便,且煎制费时费功,难以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创新中药品种和中药剂型是当前中药创新的主要方向。一是发展中药深加工产品。在培育中药材与配伍生加工的同时,大力发展单一中药的深加工产品,如“极草 5X 冬虫夏草”纯粉片系等。二是创新中医药系列产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饮片、中药剂型进行改造升级,提升中药品携带、保存、服用的便捷性。

2.4 探索中药创新模式,提升中医药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中医药的协同创新。一是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创新链条。以为民众解决疾病为导向,实现中医药行业的组织再造。二是勇于打破壁垒,创建战略联合体,实现中医研究、中医院、药厂、互联网的链接。三是推进中医药行业的制度创新。以优化资源、产品创新为目的,制定中医药研发、评价、专利审批、商标注册等一系列有悖于西药的制度标准,为中医药发展清除壁垒。

2.5 建设多元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中医药专家队伍

要寻求多层次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形成新一代高水准中医药技术人才和专家队伍的教育手段,在高校批量化的教育模式中融入师承教育、继续教育。中医药继续教育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重要手段,是造就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方法。师承教育注重承袭,但难免有失狭隘,在师承教育中导入

继承科学发展的现代教育内容,才可规模化、集成化地塑造未来健康的中医药队伍。

参考文献:

[1]马启武.中医药产业发展态势分析[J].首都医药,2014(12):17.

[2]张桂珍.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的现状[J].内蒙古中医药,2012(10):123.

[3]王月,于海龙,郭利平.浅谈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点[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7):769.

篇2

【关键词】新医改;制药企业;兼并

新医改后我国制药企业的生存空间在政策层面受到进一步的约束,制药企业通过违规违法的暗箱操作来维持并增加销售的方法越来越难以维系,新医改政策对药品的成本和价格进行了更为严格的审查,药品生产企业的生存空间将受到更为严峻地考验。

在制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下,制药企业的兼并与重组是今后的主要格局,这是与制药行业的发展的历史进程一致的。在欧美发达国家制药行业在发展到二十世纪中期,与我国当前的情况基本类似。例如,法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2000多家制药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和企业兼并,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减少到800多家,到20世纪70年代下降为500家左右,而到1998年只剩下300家[1]。如2002年-2006年间,美国辉瑞公司购并法玛西亚公司,诺华公司收购了斯洛文尼亚的LEK,赛诺菲-希乐宝公司收购了安万特公司,美国辉瑞收购了Esperion和澳大利亚的CSL动物保健品公司,TEVA公司收购了Sicor,德国拜耳公司收购了瑞士罗氏大众药品部,瑞士诺华公司收购了加拿大的Sabex和丹麦的Durascan,诺华公司收购了德国赫素公司,美国雅来制药收购广州佛山宝康顺药业等等。诺华等公司明确提出将通过收购兼并中国制药企业的方法,来拓展中国非专利药市场。辉瑞收购法玛西亚不仅获得了几个重磅炸弹同时为该公司在北欧及意大利地区打开局面。2000 年辉瑞公司与Warner- Lambert 的成功兼并使辉瑞公司迅速跃升为全球制药企业的先锋力量[2]。

当前我国制药企业基本现状表现为产能过剩、高分散度,加之我国政府逐渐放宽了对企业间兼并活动的政策性限制,放松外汇管制,因此并购活动势必会增强。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下,制药企业的重组将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这是与制药行业发展的历史进程相符的,在这种趋势下,首先主要进行的将是大企业之间的并购与重组,这是由大企业为满足资源性互补的需要,从自身的战略意图考虑,与具备互补性资源的大企业进行重组,以获得更大的规模效应,提升产业集中度,强化自己的优势地位。其次是中小型企业为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而进行的兼并与重组,目的是为获得有利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来的医药并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医药行业的集中度,增强了我国医药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了我国国有体制改革步伐,促进了我国医药产业与国际接轨,但与全球医药巨头的并购行为相比,我国医药行业的并购刚刚起步,目前多数企业的并购行为似乎更像一种单纯的投资,这样就增大了医药行业潜在的风险性,后并购时代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谈谈医药并购给我国医药行业带来的利好形势:

1.提高医药行业的集中度

据统计,2004年我国医药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约4700家,其中大型企业仅占约1.2%,一般销售额都只在10-20亿元之间,全国医药前10强只占国内市场约25%的份额,还没有一家医药企业年销售额达到100亿元,可见,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集中度是非常低的。医药并购是提高整个医药行业集中度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2.增强医药企业的竞争力

医药企业通过并购,使资金、人才、技术迅速靠拢形成合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样无疑增强了国内医药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如太极集团收购西南药业、桐君阁,即补充了其西药领域业务的不足,又增添了销售终端网络;太太药业通过并购健康药业、喜悦实业、丽珠集团等,即拓宽了公司在保健品市场的经营领域,又发展了处方药市场,为其从单纯的保健食品企业转型到多元化制药企业奠定了基础。据公开数据显示,并购重组类医药公司的市场表现明显好于传统制药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上升的速度快。

3.推动国有体制改革步伐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加快改革的重点就是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我国医药行业在政府的推动及企业的努力下,经过国有股划转、直接收购、间接收购、强制收购、要约收购、管理层收购及外资收购等各种并购形式,使得国有资本之间强强联合、民营资本及外资资本进入国有股份,我国医药行业以国有企业占主要比重的经济结构体系已经得到了改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国有股减持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4.促进我国医药产业与国际接轨

2011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长29.4%,高于整体工业企业27.2%的增速;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5%,低于工业企业25.3%的增速(剔除原料药后,医药制造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1.3%、24%)[3]。如此快速发展的医药市场吸引了各种外资企业进入,早在1980年就有日本大冢制药公司率先在天津建立第一家医药合资企业,随后外资或合资企业在我国“遍地开花”,施贵宝、辉瑞、强生、罗氏、杨森、百特、先灵葆雅等外资企业名称人们早就耳熟能详。香港华润出资3亿余元控股东阿阿胶集团,和记中药投资牵手北京同仁堂,美国博士伦并购正大福瑞达……一系列外资企业开始进军国内医药市场。同时国内优秀企业也开始往国内市场扩张,实施跨国并购,如国有医药企业三九集团收购日本东亚制药51%股份,直接投入日本市场。并购市场上境外资本的进入与境内资本的对外扩张加强了我国医药行业与国外市场的接触,促进了我国医药产业不断与国际接轨。

可见,并购给我国医药行业开辟了利好的局势,拉开了我国医药行业“重新洗牌”的序幕,但同时遗留了一系列折并购后遗症,加大了市场风险。

对于中国医药企业而言,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并购之后的诸多整合问题。既包括企业文化整合、人事整合,也包括被并购企业经营政策的调整,制度、运行系统与经营的整合等等。在全球范围内失败的并购案例中,80%以上直接或间接起因于并购后企业整合的失败。在全球医药界并购案中,重组成功被市场认可、业绩迅速上升的企业只有近30%,还有70%左右的并购,企业重组后销售、利润和原来差不多、没有变化或不如原来。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执行会长、华源生命产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于明德介绍:目前我国的医药并购仅仅处于抢占资源阶段,尚没有哪家企业拿出一套完整的整合方案,预计现有的并购整合要到3年以后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效果,才能评判并购决策的对与错。并购战略失误的教训在我国部分企业前期的并购案件之中也已有所体现。如2003年,北京双鹤药业收购湖北恒康,但是在资产重组设立时,由于股东湖北省医药公司入资不到位和挪用双鹤资产,造成巨额计提损失,之后11月昆山子公司因涉嫌生产“问题药”被药监局查封停产。双鹤药业2003年业绩严重受挫,这也使得双鹤之前迅速扩张留下来的资产和管理问题彻底暴露。这样的并购后的整合风险对于还比较脆弱的国内医药企业来说是非常巨大的。

总之,我国医药行业并购开辟了医药市场的新局面,从多方面都促进了医药市场的发展,同时应看到并购并不能促进每个医药企业不断强大,存在的风险性也是非常巨大的,国内医药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理性地进行并购,并且应特别注意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并购是整合的开始,整合是并购的延续。通过全球医药行业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制药企业并购将会越来越普遍,规模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篇3

ISBN:978-7-5017-9933-6/C70

作者:赵郑

定价:32.00元

开本:16开

版别: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8月出版

上架建议:营销 第二章 新形势下医药招商,重在有“道”

2009年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注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自2009年6月份开始,21个医改配套文件会签后分批出台,当年公布的多项医药政策效应从2010年开始逐渐显现,各项配套政策、方案也随之密集出现。2010年因此成为国内医药行业一个新的开端,有人甚至预言,今后10年都将成为医药行业黄金发展期。

医药行业2010年将延续2009年的一系列并购重组之风,2009年发生的几宗大并购重组案,以及新医改带来的行业整合,都将对2010年的医药行业带来巨大影响。例如2010年首次开始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和配送,医药商业2010年必将加快整合。各级医疗机构在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和配送招标时,对配送商的信息管理、现代物流能力等软硬件要求的门槛大大提高,中小企业将不可避免地被大型现代商业企业收购。

从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0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商遴选工作的通知》,我们或许可以看出些许蛛丝马迹。

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我市2009年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经市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领导机构研究决定,实施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商遴选工作,现将相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着公开标准、公平竞争的原则,我市将遴选出10家大型现代化经营企业,做为200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商,并选择2家企业作为备选配送商,具体遴选方案和相应申报条件见附件。

……

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显然会对医药行业内的“大企业”、“大集团”有利,对于医药行业的二、三线企业可能出现灭亡的命运说明了医药行业的集中度将再次提高。到2010年,我国医药行业向基层倾斜、产业集中度将再一次提高、市场将继续扩容这三大效应将显现。据说北京有六百多家商业公司的业态模式面临重大的改变,要是不被招标平台所遴选,不在其列的商业公司何去何从?

集中采购、统一招标的实施虽然对医药企业来说是好事,可以减少招标成本,但是对于一个医药企业,如果某个地区未能招标成功的话,就会丢掉整个区域市场,这是一个关系到医药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

当前新的医药形势对于企业来说,医药招商已经进入了“后招商时代”,药企在建立体制的同时,还要审时度势,综合分析各种政策,采取相应措施以适应“后招商时代”的大环境。

第一节 破解医药企业招商成功的前提

招商运作,从2000年最初的一片繁荣,到中间的沉积,招商运作以稚嫩的脚步一路蹒跚走到今天。在这几年时间里,招商经历了风风雨雨,走过了坎坎坷坷。悲喜剧不断上演,多少医药企业以招商方式风起云涌成为时代骄子,又有多少医药企业以招商方式折戬沉沙成为时代过客,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剧中人知道。

纵观那些招商成功的医药企业,看一下他们成功招商的发展史,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优秀的医药企业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从而破解招商成功的奥秘。

一、差异化的招商模式

在科学技术和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产品之间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小,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一种有效的手段来抵抗这种产品的同质化。而在差异化的竞争中,营销网络的建设在市场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分销渠道的差异化已成为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

从总体上来讲,中国目前分销渠道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经销商,由于受数千年小农意识的影响,中国的市场经济鼓舞个体经营,广大经商户化整为零,各行其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普遍经营意识落后、管理差;另一方面来自制造商,由于缺乏对分销渠道的统筹设计能力、调整和把握能力、理论指导和管理控制体系,导致许多企业的分销渠道是脆弱的,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处于落后、凌乱、缺乏整合的状态。

尤其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价格战成了企业之间竞争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虽然厂家最不愿意,却又不得不经常用这种最残酷的恶性价格竞争行为。其实,抵抗产品同质化、回避恶性价格竞争真正有效的手段是差异化,厂家可以通过品牌个性差异化、产品利益诉求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分销渠道差异化致胜。

1.跨越终端直做社区。终端并非渠道的终点,在终端竞争日趋激励、终端门槛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有些企业为了进一步寻求竞争优势,跨越终端直接做社区销售,成为当前营销的一大亮点。

2.传统渠道与高科技网络相结合。

3.渠道细分、渠道创新。招商主要还是研究销售渠道的构造上,渠道差异化可以从渠道策略、渠道设计、渠道建立、渠道管理、渠道维护、渠道创新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的建设。

首先,企业招商应建立在一种互惠互利、双赢的模式上。但目前很多国内医药企业,在招商上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过多考虑自身利益,只想在市场开发前期对商的网络加以利用,而没有站在商的角度考虑问题,其招商成功率可想而知。

其次,企业应打破传统招商模式“只招商不管理”、“只管理经销商,不管理终端”的理念,建立医药企业与经销商的协作、顾问和服务型一体化合作的招商模式,通过对经销商的选择、培训、跟进,使厂家和经销商的经营目标一致,保持相对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进行终端动销,发挥双方的专业特点,优势互补,实现共同目标。

二、新颖的产品卖点

产品是招商金字塔的塔基。业内招商有个观点,“好的产品是成功的70%”,如果产品品质不过硬,没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或者没有新颖的卖点来吸引商和消费者,那么在做医药招商时,医药企业哪怕投入再大,包装再好,也难于吸引商的目光。

此外,我认为企业只有过硬的产品还不够,还要有好的产品创意。在目前产品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招商产品定位是否准确是实现招商飞跃的重要一环。

要想产品具有新颖的卖点,医药企业可以从产品和品牌两个层面进行提炼。做好产品创意,使产品的卖点有别于同类产品、有传播的渠道、有特定的消费人群,这样招商才能成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商品名:施慧达) 是抗高血压及心绞痛的新药,由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和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是我国首例手性拆分光学纯药物,于1999年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它是利用先进的拆分技术从氨氯地平中去掉无效有毒的右旋体而得到的左旋氨氯地平。美国辉瑞公司的专利证明:“左旋氨氯地平是右旋氨氯地平药效的1000倍”。我们仅以此讨论卖点,目前这个产品还没有推向市场全面招商。

以岭中药通心络可减低血脂水平并抑制系统性炎症,增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防止其破裂;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则具有更大优势。2010年3月6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易损斑块防治进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宣布了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尤其是运用通心络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近期在国际权威杂志——《美国生理学杂志—心脏循环生理》发表并得到国际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称该研究“为今后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通心络有望成为一个斑块稳定剂”。

毫无疑问,这样的卖点让商怦然心动,昭示了其市场无穷的销售潜力。

这令笔者不禁想到许多总是强调导向,而不去解释过程,本来就缺乏理化数据的支持的中药产品。这类产品虽然听起来产品理论很高,细究起来却找不到产品靶点的落地之处,推广上很难说服医生,专业的商一般不会对这样讲不清楚的品种感兴趣。

三、高效的招商队伍

医药企业招商队伍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招商业绩的好坏。招商企业以往对招商人员缺乏明确认识,采用放羊式管理,过于注重他们的人际关系能力,对其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销售技能)不够重视。

然而,医药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对招商企业的招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但要具有人际关系能力,还要有独立分析、市场策划、培训和管理能力,既能开发客户、建立市场网络,又能维护客户、管理好商,实现销售业绩持续增长。

当前,医药领域很多企业都在导入炙手可热的深度分销模式、招聘庞大的销售队伍、执行深度分销、强调执行力。

在现实中,笔者走访了很多执行招商深度分销的企业的不同市场,发现很多企业区域招商经理的工作内容跟其他区域不一样,有的甚至完全不同。很多招商经理拜访工作的具体内容都是按照大区经理的意思来做,而企业总部却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者经过研究总结后的具体方案。

2002年,笔者任某企业营销负责人那一刻起,曾提出“嬗变”理论,指出:别人说小企业的政策和规则多不稳定,很多企业害怕变化给自己带来声誉不佳或者是市场动荡的后果。但是,小企业发展初期的特点就是决策快捷、掉头灵巧、速度迅猛。能够做到朝令夕改,其新注解是证明这个企业有对市场足够的敏感性,同时拥有有足够的应变素质。然而,许多企业虽然已经看出了自己困窘的问题所在,却没有能力去改变它,这说明自身的修为不够,没有更高的理论依据来说服自己,兼及说服他人。

企业不好意思说服托管经营后盘踞在市场上的老业务人员,招商经理无力说服老商执行新标准,企业的未来被锁死,招商经理的市场启动被卡住。这一切的缘由就是对于制的商业属性理解不深所致。

大多数企业因为实力弱,所以要求急,对招商经理的操作要求很高,如政策执行能力、价格执行能力、生动化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销售能力、沟通能力、谈判技巧……多达近二十项!

企业要求他们是全才,是不切实际的!其实,高效来自于最初制度的简单可行,高效也来自队员对企业信赖的程度。

四、完善的招商方案

招商方案是医药企业招商的行动纲领。招商是一个系统工作,招商方案的作用就是将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分门别类地做好计划,使招商工作每一步运作都有章可循。

常规招商通常是在没有完整的方案指导下进行的,常导致招商后难以深入细化、经销商与企业关系对立等结果。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招商方案,也摆脱不了难以拓展市场的困境。

产品和渠道永远是最核心的要素,招商只是加快产品上市的手段,企业的健康发展依靠的是好的产品和经销政策。招商是营销形式而不是营销目的。

一份完善的招商方案应该包括市场回顾、市场环境分析、S.W.O.T分析、市场潜力分析、市场定位、营销目标、招商政策、策略与措施、组织结构、具体行动计划、费用预算、控制措施等部分。制定了完善的招商方案,企业才能为产品找到合适的商。

五、周到的招商服务

行业信誉的缺失、服务执行不力让商很“受伤”。想要破除困局,重塑商信心,药企应秉持“服务创造价值”的合作思想,从服务出发。具体可从如下几点入手:

(一)服务产品策略

1.创造服务需求

即通过与商建立、保持和维护双方良好的互利互惠的关系。通过提供良好的服务,可使企业及时得到商的反馈信息,发掘对服务与销售具有重要价值的机会。创造需求,并非纯粹打探顾客现实或潜在的需要,而是要求引起顾客的需求与购买动因;它不是简单套用旧的营销模式,而是用创新的眼光去审视与分析商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

2.开发服务新产品

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商的价值为目的来满足商的需求,即在服务产品的各个方面以方便为原则,及时研究商的感受,最大限度的使商满意,最终培育商对服务的高度忠诚。

3.追踪商的不满

那些积极寻求现在和潜在商反馈信息的公司,能够从与商的密切接触中获得商反馈的大量的市场信息,从而获得销量的增加。商所能提供的不仅仅是抱怨,制药企业还可从中获得忠告和信息,为改善服务产品质量和开发服务新产品指明方向。

(二)服务品牌策略

菲利浦科特勒在其《营销管理》一书中将品牌定义为:“品牌就是一种名称、术语、标志、符号或者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籍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对于服务营销来说,品牌给商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来识别特定公司的服务,因此树立公司服务品牌至关重要。

实施品牌创新策略。品牌创新策略一般通过服务企业的服务开发、营销开发、文化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等途径,不断提高服务产品、服务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在品牌创造过程中,企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商誉。

(三)沟通策略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沟通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沟通是无时无刻的,沟通也是一种全方位的价值创造过程。在我们的沟通中存在着四个层次的潜在难题,即语言、非语言行为、价值观和思维过程的差异。作为企业的商务和招商队员,在每天所接触的事物与环境的发展中,应努力塑造自己的特点——给商留下深刻印象的个性,做好服务沟通工作,不仅是语言和行为上的沟通,更重要的是取得价值观的有效沟通,得到商的认同。

从服务出发,医药企业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市场管控体系,完善的价格体系,严格控制窜货,保障商利益,同时还要切实落实学术推广、公关宣传、专业培训等措施,为商提供全方位、立体化多重服务,免除其后顾之忧。

篇4

在2014医药行业发展论坛上,多位民营医院专家表示,对于民营医院来说,当前比起价格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资金缺乏、高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国家鼓励民资进入该领域只是一个信号,接下来怎样吸引民资投入高端医疗产业,提升医院的软硬件设施,才是民营医院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松绑”缘何遇冷?

医学界的专家表示,价格松绑对民营医院触动不大原因有二:一是过去除特定项目,它们实行的已经就是市场调价,因此再次放松价格管制,对其影响不大,其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二是既然是实行市场调节,那么就是市场说了算。现阶段本身就举步维艰的民营医院,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吸引来患者。要想在与公立医院的竞争中取得一席地位,只有立足于自身能力的提升,得到群众认可,才能有可能发展。

当前对于民营医院来说,比起价格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资金缺乏、高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怎样吸引资本投入高端医疗产业,提升医院的软硬件设施,就成了民营医院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对不少市民来说,民营医院在医疗设备、医生素质等方面与公立医院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心脏搭桥、肿瘤切片等大型手术民营医院根本就做不了;还有人才问题也迫使民营医院目前大多专注于妇科、眼科等对资金、人才要求相对不是很高的领域。

除此之外,民营医院自身还存在管理滞后、市场定位不准确、品牌质量不稳定、信誉诚信不足等问题。

以信誉诚信不足为例,身处市场竞争夹缝中的民营医院,广告宣传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战略手段。然而,部分民营医院恰恰是因为急功急利,虚假广告,导致疗效与承诺不相符合,给患者造成心理创伤和经济损失,埋下了患者不信任的重重危机,这些行为都使整个民营医院行业形象严重受损。

民资问鼎:不可急功近利

政府放开民营医院价格管制,事实上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这对大量游走在民间,苦于找不到投资方向的民间资本来说,又多了一个选择。

显然,民间资本进入医疗行业有其积极意义,可以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社会上抱有这种想法的投资者也不在少数。

篇5

有观念,就有道路

我市发展医药产业,着眼于建成华北地区最大的中药现代化提取基地和医药商品流通基地。目前,我市医药产业已步入高速发展期,稳居晋冀鲁豫医药流通批发业市场的首位,已基本形成遍布城乡、满足全市医药机构和辐射京、津、冀、鲁、豫、蒙等地的销售网络,形势大好。

我认为,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决发展问题。可以说,我市中医药行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中医药行业随着全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呈现出厚积薄发之势,这给我们民营企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使我们民营企业家从中尝到了甜头。但是我们也冷静地看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残酷性。我们民营企业该怎么办?企业应该怎么发展?这些问题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迫切地需要一把“金钥匙”,去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不断的学习,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解放思想就是我们民营企业所需要的那把“金钥匙”,如果我们想继续壮大企业,就必须解放思想,就必须破除旧习、陋习,摒弃狭隘的眼光,改变我们的想法以及思维模式,从而促进企业的大发展。

如果说解放思想是把“金钥匙”,那么要想让这把钥匙产生巨大的作用,还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就企业自身发展来说,我认为首先要统一认识,努力树立解放思想的意识。我们应该全面查找并剖析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把发展思路和举措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破解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其次,要通过解放思想这个载体,以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为目标,以加快中医药建设发展为核心,加强科学调度,加快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并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加速企业自身的发展。再次,要按照先进的、科学的理念,合理配置生产力,努力争创名优产品,加快实施名牌战略,加快产品的结构调整,建立起企业自己的产品开发研究和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企业质的跨越。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解放思想是推动一切工作的“总阀门”。民营企业是伴随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发展壮大起来的,30年来的伟大实践和丰硕成果无不有力地证明,解放思想是引领发展的重要法宝。思想上有重大进步,发展才会有重大突破;思想上领先,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地区才能领先。

谁抓住思想大解放,谁就抢得发展先机;谁因循守旧,抱着旧观念不放,谁就错失发展机遇。我们的发展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再一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增强创新意识和观念上的与时俱进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