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活动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暴利取向 风险传递 人格化交易 虚拟经济
民间借贷是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非金融组织之间直接进行的货币借贷行为。一般而言,民间借贷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调剂小额资金的需要,具有及时、简便、灵活的特点,对银行信用起着一定的补充作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6月,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量增加3366家,贷款余额2874.66亿元,同比增长42%和57%,同时全国共有典当行5238家,实现典当收入总额1180亿元,同比增长38%,全国民间借贷发展迅猛。2011年10月4日,总理在温州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发挥其积极作用。不可否认,没有民间借贷,不可能有今天如此发达的中国民营经济。同时也必须看到,仅从温州、鄂尔多斯等地来看,我国的民间借贷已经出现了不容置疑的困境。对此,本文拟从现阶段我国民间借贷的新特征及其困境分析两个层面加以理解,希冀能够对化解困境提供一种思路。
1 我国现阶段民间借贷活动的新特征
就民间借贷的特征而言,大多属于典型的高利贷,温州和广州和鄂尔多斯等地的民间借贷的“高利贷”特征更为明显。同时,民间借贷的收益“变形”导致借贷资金向暴利取向转变。基于民间借贷资金对流通速度的偏好,利率高低反而是其次,这也就给高利贷甚至‘暴利贷’提供了空间。同时,资金提供者和使用者身份“变形”导致金融性质发生本质变化。这就导致民间借贷的性质从以往的直接融资为主向间接融资为主发生转变,引发的金融风险也在加速聚集,呈现“风险传递”特征。具体如下:
1.1 我国民间借贷大多属于典型的高利贷,暴利取向明显 《民法通则》规定,利息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4倍就属于高利贷。综合各地信息,我国民间借贷已经到了疯狂的境地。民间融资利率不断在大幅上扬,远远超过了银行贷款利率。在民间借贷市场,要想月息5分(年息60%)借到钱还得靠关系,6分(年息72%)、7分(84%)很正常。银行的利率是由国家调控的,2%、3%、5%、7%、8%,差不多就这个区间,不可能太高。以温州市为例,其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已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是2到6分,有的高达1角,甚至1角5,年利率达180%。在吴英案中,吴英所借资金年回报率至少在50%以上,部分达到100%,到后期资金链出现问题时甚至出现“3个月回报期”—即三个月的利息达100%,使不算利滚利,年息也在400%以上。福建泉州农商银行兰可雄指出,这种趋势在浙粤闽地区都有相当的普遍性,“民间借贷资金的最大特点就是求快,利率高低反而是其次,这也就给高利贷甚至‘暴利贷’提供了空间”[1]。随着借款期限的缩短,利率敏感性也降低。而基于借贷周期的缩短和利率敏感的降低,借贷风险大大增加,暴利取向成为可能和必然。
1.2 我国民间借贷出现风险传递趋向 随着民间借贷暴利取向出现的,还有民间借贷伴生的风险传递特征。民间借贷的传统特点是资金提供者和使用者相识、相知,双方经由彼此的熟悉而确保借贷风险的控制。但是暴利取向使得民间借贷的范围超越熟悉人社会,而经由人际关系的拓展而获得巩固。即民间借贷从以往的直接融资为主向间接融资为主发生转变,民间借贷的资金使用者和供应者不再熟悉,双方对彼此只是一个符号表示,双方对资金的流向不再具有共同关注。这种民间借贷的传销式发展,加速了金融风险的聚集,导致民间借贷的金融性质发生本质变化,呈现“风险传递”特征。
2 我国民间借贷活动困境的背景分析
我国民间借贷活动的困境不仅基于高利贷偏好、暴利取向和风险传递趋向,而且与我国民间借贷的人格化交易机制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1 我国民间借贷活动以人格化交易作为常态的运行机制 史晋川认为,传统民间金融市场赖以有效运行的基础,是基于直接融资模式的“人格化合约执行机制”,依靠熟识人际关系和实时掌握资金、资产动向来维持。[2]
在鄂尔多斯市,贷款人与借款人没有任何担保或者抵押,全都是靠人际关系维系。很多上亿元的民间借贷,甚至煤矿的转让,只有一张白纸,没有任何法律文书。但这个民间金融体系只跟熟悉人做生意,不接纳陌生人。在他们之间,血缘关系和熟人关系已经和经济关系完全渗透、契合。
温州民营企业创业之初,从其组织形态看,是在家族、亲属观念和地缘观念等文化下的,以家庭为核心,以亲友、邻里为圈子的经济共同体。其筹资方式是通过民间直接借贷的债务融资。这种自由借贷具有投向自由,利率随市场浮动、贷期灵活,交易方式隐秘等特点。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温州民间资本的发展与引导研究》报告这样揭示温州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机制,“(温州)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并不依赖于抵押或担保,这实际上使放贷人对资金风险防范更加敏感。并且,民间借贷在固定双方之间重复发生率较高,多重的社会关系和借贷活动的经常性都有利于借贷风险的信息沟通与防范。最重要的是,民间借贷资金一般用于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但借贷主体往往不是企业而是作为业主的个人。借贷主体的个人化使债权关系清晰,从而利于风险损失的补救。”
一、对于奇石鉴赏,如何准确把握和理解“意境”和“神韵”的概念
意:原指“意思;意味”或“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等。奇石的“意”,是指鉴赏者与其鉴赏对象――奇石相遇时,奇石的形、纹、色、象以及奇石构图或浅显或含蓄,或明晰或隐约,或单一或丰富的物象、景观触发鉴赏者产生的某种意象。这种“意”是奇石意境产生的必要条件。
境:原指“地域;处所”亦或“境况;境地”等。奇石的“境”,是指奇石图案(图纹)所展示的某种物象、氛围、环境以及导引鉴赏者通过综合思维所幻化和产生的一种由实到虚、由局部到整体的自然景物、景观图境。这种“境”从根本上讲仍然是一种自然之境,是奇石意境产生的必然物质基础。
意境: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99年版)中有这样的解释:“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中国古典文论独标境界,以意识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艺术价值。优秀的文学艺术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相交融,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由此看来,“意境”一词,是从中国的文艺作品中迁移而来,确切地讲是从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中迁移而来的。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有的重要范畴。
奇石的意境,是由“意”和“境”两部分有机结合所构成。奇石的意境是石中之境与作者之意高度融合后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境”与“意”有先有后,先有“境”后有“意”,“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境”,二者相辅相成。奇石天然图、纹所展示的景物、景观图境是产生赏石意境的客观基础,即“境”是奇石意境的基础所在,“意”是奇石天然图、纹所展示的景物、景观传递给鉴赏者的思维信息,它所产生的是人的精神享受、情感震撼、是奇石内涵所显现的各种信息和人文情愫的有机结合。从奇石鉴赏的角度讲,“境”主要体现于自然景物、景观的展现, “意”则融合进了鉴赏者的主观情结,偏向于个人情感的共鸣和文化积淀的应用。意境是鉴赏者在阅读和感知奇石天然图、纹所形成的景物、景观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思绪,是鉴赏者与奇石之间通过情景交融所萌生的一种感悟。
神:原指“奇异莫测、异乎寻常”和“精神”等。奇石的“神”指奇石的内在精神、气质,是奇石形体内涵的集中反映。在奇石鉴赏中,奇石的天然造型、形态(包括奇石天然图纹所形成的各种景物形态)是奇石“神”的客观基础。除此之外,在奇石鉴赏中,还涉及到“势”的概念。所谓“势”即“姿势、动势、气势”等。“势”是奇石造型、形态或图纹形象传递给鉴赏者的一种思维感觉,有时表现为大气磅礴,有时表现为威严高耸等。对应于图案(图纹)形象它又表现为一种活灵活现的神态、一种动感。但无论何种“势”,它总能让鉴赏者感知一种动感,产生心灵的震撼。因此,奇石的“形”是产生“势”与“神”的基础,“势”是“神”的突出表现。“神”与“势”依“形”而存,有“形”才能有“势”,有“势”才能更加显“神”,可见“形”与“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所谓以“形”写“神”,生动传神,形神兼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奇石的“势”则是“神”的核心、“神”的灵魂。当“形”与“势”得到完美结合,奇石的“神”就会得以完美表现,一方无“形”无“势”的奇石,其“神”是不存在的。
韵:原指“气韵;神韵”等。在奇石鉴赏中,形的韵味在于天地造化、巧夺天工的奇,纹的韵味在于线条、纹脉的大气、流畅和律动,质的韵味在于皮的光滑、质的细腻,色的韵味在于单色的清纯、套色的明快、对比色的鲜明、组合色的柔和搭配,可见奇石的韵是形、质、色、纹四大基本要素的一种综合表现。
神韵:原指“神采气度”或“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
奇石的神韵是无形的,是鉴赏者通过对奇石天然造型、形态(包括奇石天然图纹所形成的景物、景观形态),即奇石“形”与“势”的审视和对奇石“神”与“韵”的思维想象、情感领悟等一系列心理文化活动的感悟得出的一种活灵活现的意象。《观赏石鉴评标准》将奇石的鉴评要素定性为“意韵”,正是强调了鉴赏者在奇石鉴赏时的心理活动。
奇石的神韵不同于意境。“神”与“韵”没有先后之分,二者均是奇石最为重要的鉴赏要素,有时二者甚至是同一的,这就是我们常常把“神韵”当作一个概念来运用于鉴赏奇石的缘故。所不同的是奇石的“形”以及“形”所造的“势”更多地表现的是奇石的“神”,而奇石的“韵”则蕴藏于“形、质、色、纹”的每一个奇石鉴赏要素之中。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奇石的“韵”就是奇石韵味的一种综合表现。奇石所展示的万物形态,潜藏着幻化的各种神韵。
二、奇石“意境”和“神韵”的构成实质、表现形式及其审美特征
(一)奇石“意境”和“神韵”的构成实质
在奇石的收藏与鉴赏中,绝非任何一块奇石都有意境或者神韵。一方构图别致、令人回味无穷的奇石,其深远意境,绝非奇石自身所能表达,更非鉴赏者能随心所欲地创作;一方自然天成、形态绝佳的奇石,其神韵绝非奇石自身所能言表,更需要鉴赏者在遵循事物自身客观表现的基础上,加以抽象、审美方可完成创作。
意境和神韵的产生是鉴赏者在感知自然、萌生意象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顿悟。意境和神韵的获得,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的高度统一,并升华到一种特殊的境界。一方奇石意境或者神韵的展示,有时甚至可以导引鉴赏者由局部到整体、由图境到想象、由真实到幻化以及超越原有的生活感受、文化积淀和固定的思维境界,在遵循自然界各种具体物象或物境的基础之上,去发掘和发现大自然所赋予的一种更加自然和谐、更加夸张抽象的人文内涵。
由此看来,意境和神韵与石俱来、与石同在、由石展示,其构成实质是一种自然创造神奇、自然展示神奇、自然与人类文化完美结合、天人合一、幻化神奇的展示、感悟、理解和表达。
(二)奇石“意境”和“神韵”的表现形式
意境和神韵是奇石的灵魂。意境是奇石图案(图纹)物象展示或传递给鉴赏者的一种导引性思维审美信息;神韵则是奇石天然造型、形态或者图案物象、图纹动势所展示或传递给人们的一种具象或抽象的审美信息。面对眼花缭乱的奇石,鉴赏者多有一种合理解读、发现唯美、让石友认同并藏为己有的迫切心情,这就产生了如何准确认识和把握奇石意境和神韵的表现形式问题。
笔者曾留意到“灵璧石意境博深”、“戈壁奇石意境广阔”、“图案美与造型美能达到完美的统一才有神韵”等一些论点,此类观点让诸多赏藏者如入云雾,对奇石意境和神韵表现形式的判定产生种种错觉。笔者以为,意境和神韵的表现既包括奇石本身的自我展示,更在于鉴赏者的审美发现。意境和神韵的表现形式是一个十分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有时甚至是只可意会,难于表达。说其简单,是因为其与石俱在,由石展示;说其复杂是因为意境和神韵的表现只有通过鉴赏者从与石俱在、由石展示的各种信息的合理解读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生活感受、文化积淀,触发联想和想象,引发审美情思,以有限的具体物象,遵循合理的抽象、夸张等艺术审美规律,去发掘生活中的神趣,寄寓真切的情思,表达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对自然物象的深刻理解,才能最终形成一种合乎情理的审美解读、审美概念和确切命题。
由于意境来源于奇石图案(图纹)所传递给鉴赏者的思维信息,是奇石图案(图纹)物象、景象所显现的各种文化信息和人文审美的一种有机结合,凡是有意境的作品,其生动传神、抽象夸张的物象形态和其隐约朦胧、局部概括的构图特点,总能蕴含一种情景交融的景外之意、图外之画和无限深广的人文联想和现实生活韵味。因此,意境多表现于画面奇石、图纹奇石。如果一方没有自然图案(图纹)物象,或者图案(图纹)杂乱、构图不清,不符合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各种景物、景观的奇石,其意境是不存在的。
由于神韵是奇石天然造型、形态【包括奇石图案(图纹)所展示的物象形态】纹理所特有的表现形式,它所传递和表达的是以“形”写“神”的审美理念,凡是有神韵的奇石,其自然天成的造型、形态、纹理总能通过师法自然、简约概括、张扬个性(特征)、大气磅礴的表现手法,“描绘”出形神兼备、韵味十足的审美境界。因此神韵多表现于天然造型石、具有物象形态的画面石和文字石的书法韵味之中。一方物象特征平淡呆板、毫无动势,纹理特征毫无韵律、韵味的奇石,不存在“神韵”这个审美概念。
奇石的意境和神韵是奇石的精髓所在,在以意境为主的奇石鉴赏中,奇石图案(图纹)形成的物象形态所表现的神韵是奇石意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奇石意境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此时神韵虽与意境同在,但意境仍是奇石主要的审美表现形式。相对于意境,奇石的神韵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审美表现,在以神韵为主的奇石鉴赏中,大多不存在意境的概念,或者此时奇石的意境几乎已被鉴赏者所忽略。
(三)奇石“意境”和“神韵”的审美特征
意境美和神韵美是奇石审美的最高境界。
意境美是指奇石的色彩、纹理、线条所形成的图案(图纹)物象(景象)或具象或抽象、或概括或简约、或写意或夸张所表现出的一种综合艺术境界。
意境的美学特征集中体现到奇石自然造化神奇,图案(图纹)气韵生动的美好图景与现实生活各种美好景愿的相对应。
奇石的审美特点就是致力于意境的鉴赏和发现。奇石意境美的发现,既源于天然图案(图纹)物象(景象)的组合,又超越具体物象(景观)的再现;它既受到再现物象(景观)的制约和限制,又依赖于再现物象(景观)的启发、诱导。只有借助于奇石所展示的各种图景(更多的是一种局部的图景),调动鉴赏者的审美情思,通过物我相悦,扩展延伸、化物为情的融合、幻化和统一这样一个审美过程,采取类似物象对比、合理联想想象的审美手法,才能达到基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审美艺术效果,才能正确把握意境的审美特征,才能准确发掘奇石优美的意境。
神韵美是指奇石造型、图案物象形态、纹理、动势所表现的客观物象形态,或具象或抽象、或形似或神似、或张扬或谐趣,并通过鉴赏者合理的夸张和思维想象、丰富的情感领悟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所感悟和表现的一种综合艺术特征。
奇石神韵美的发现,既源于奇石所表现的各种具体物象展示,同时又超越了它所再现物象的制约和限制,只有鉴赏者通过类似物象的对比审美,才能发现和发掘奇石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神韵之美,才能准确把握奇石神韵的审美特征,才能赋予奇石活跃的自然生命气息,才能幻化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统一极具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神韵之美。
三、“意境”和“神韵”在奇石鉴赏中的具体应用
从古到今,人类的各种石文化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欣赏。离开了奇石的欣赏,关于奇石的一切理论及其文化活动都将变得空淡乏味,这正由奇石的观赏性所决定。需要说明的是,当代奇石鉴赏中,传统的皱、透、漏、瘦我们均可归纳到“形”的鉴赏要素之中,这样看来,无论是造型石或图纹石,我们就都可以用形、质、色、纹等要素进行鉴赏了。
鉴赏奇石的意境时,首先要以绘画艺术的眼光去审视,观察其构图是否合理,组合是否得当,纹理形象是否生动,背景图案是否情景交融、情理统一、相得益彰;其次要观察其构图纹理是否协调、色彩对比是否鲜明、纯净明快程度如何,纹理越清晰,杂纹乱纹越少,反差对比度越大,构图就越清晰,色彩纯净度好,复色或多色组合得当,越鲜艳、越稀有,其色彩的夺目感就越强,就越具有艺术感染力;再次是看其构图所表现的物象是否传神,图纹景象是否清晰自然,雅致流畅,能够表达特定的意境;四是看其是否具有鲜明的主题,即奇石图案(图纹)所表现的物象(景象)所蕴含、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是否突出,能否使观赏者情由景生,启悟心灵,产生联想,从石中感悟到优雅的意境,这是鉴赏一方奇石是否具有艺术文化价值的最重要的方面。
因此,鉴赏者只有身入其境,从自然多变的纹理、隐约概括的形象、如梦似幻的景观、和有限的内容容量,抓住其主要特征,参照对比,真实感知奇石画面的客观形象,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和想象,将感知到的景物、景观趋向完整化、意蕴化,最终达到物我共鸣,发现和发掘其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以境孕情,又缘情以造境,最终发现奇石美好的意境。
鉴赏奇石的神韵时,首先要以雕塑(有时是书法和绘画)的艺术眼光去审视,看其造型是否得体、是否具有具体对象或美好创意的反映和塑造,其抽象或夸张是否得体、是否符合自然客观,是否符合艺术创作规律;其次要看其造型、线条美感如何,其造型越优美,就越具有雕塑感,线条越遒劲、越雄浑,就越有神韵;再次是看奇石所展示的物象形态是否传神,是否具有强烈的动势,动势越强就越有神,那些物象形态毫无神势的奇石、是无法体现自然生命的神韵和意趣的;四是在形似的基础上看其是否达到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审美效果,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是否突出,是否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能否使观赏者产生心灵的震撼。
因此,鉴赏者只有真实认知奇石的客观形体,发现和发掘奇石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绝妙之处,把形似与神似统一起来, 加以思索,与天同创,产生神思之叹,感悟深刻寓意,才能发现奇石的神韵之美,才能达到鉴赏的最高境界。
奇石的意境或神韵如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奇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产物,是天然形成的,鉴赏者不仅需从一方奇石的石形、石质、石色、石纹细致审阅,更应运用自己的综合文化积淀,反复联想,展开想象,由实到虚,由形到神,由意到韵,逐步升华感悟,才能真正领略其意境和神韵。
奇石艺术是一门发现的艺术,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文化艺术素养、形象(抽象)思维能力、赏石观和赏石经验等均影响和制约着个人赏石水平的高低,决定和制约着鉴赏者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审美层次和审美境界。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管理;内涵;作用
随着经济的飞速健康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攀升,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些都得益于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持经济发展秩序、调节经济活动,控制与管理经理运行的有效手段,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等弊端,抛开经济管理,单靠市场经济自身的净化与调节作用远远不够,故强化经济管理势在必行。
1经济管理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一)内涵阐述
经济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经济管理者为达到某种经济发展目标,对社会经济活动以及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实施一些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指挥、协调与监督活动,以推动经济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好经济管理工作要求政府基于市场经济运行状况,充分发挥经济管理职能,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当调节与控制,以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特征分析
首先,经济管理具有不断变化的动态特征。经济管理各个要素必须基于经济发展时代需求进行动态的更变,以适应经济发展与管理的需要。其次,经济管理具有复杂性、渐进性。经济管理是一个促使市场经济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渐进过程,它要求各个管理要素之间要巧妙优化配合,以应对经济发展动态中的各类复杂问题,管理者应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与方法,提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最后,经济管理是动态性与系统性的结合体。经济管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系统工程,需要管理主体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经济管理效率。
2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一)调节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健康运行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除了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之外,与经济管理的调节作用是分开的。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很多,其中最直接、最简单且不容忽视的作用便是调节经济活动,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工作能对市场经济发展及运行状况做系统全面的了解与掌控,并基于经济活动的动态发展进行有价值的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调节策略实现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市场经济自身存在一定风险,在经济发展遭遇瓶颈而无法靠自我调节突破时,这时经济管理便发挥其了调节功能,帮助其克服困难,持续健康运行。经济管理除了能调节市场经济活动之外,还能调节社会经济活动,促使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正轨。国家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政策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经济政策,如价格调节、税收调节、信贷调节等,这些手段有效实现了对经济活动的调节。
(二)能有效克服市场经济自身存在风险
市场经济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特征能推动为企业生产经营优胜劣汰、市场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不断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但毋庸置疑,市场经济的这些特征也促使其自身发展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一些经济活动参与者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并未遵守市场经济运行基本原则,将平等性、公平性等抛诸脑后,无所不用其极地谋取私利,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等是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更加明显。这些经济运行弊端严重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为了恢复法治、平等、有序的市场运行状况,发挥政府经济管理作用势在必行。市场经济的潜在风险,经济运行机制的弊端等亟需经济管理进行调控与规避,科学的经济管理能有效推动经济管理者及时了解市场动态,运用最实用、恰当的经济管理策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有效规避市场经济运行弊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经济管理确保政府依法行政的高效性
经济管理工作除了具有有效调节经济活动、规避市场风险等作用之外,还具有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效率的作用。政府的行政权利来源于民众,且应该服务于民众,受民众监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行使经济管理职能的过程,其实就是"依法行政"的过程,经济管理要求政府依法行政,规范行为。首先,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职权是宪法与法律所赋予的不容轻视的权利,其由法律赋予,受法律保护。但在法规规定的范围之外的一些行政管理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其次,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想高效行使职权,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行政,并使其行为符合法律精神,严禁做与法律背道而驰的事情。例如,在行政执法、决策、复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依法行政。最后,政府行政部门一旦违背法律条文对当事人造成相应损失后必须给予赔偿。因此,经济管理的有效执行,可以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确保依法行政的高效性。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也日趋完善,但经济运行问题却令人堪忧。此种背景下,经济管理是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进行、高效运转的重要途径。这需要国家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管理与调节作用,严把经济发展方向,严控经济发展状况,运用多种手段提升经济管理效率,使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相关性 可靠性 事项会计 矛盾 统一
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特征,被视为是会计信息的生命。虽然会计信息在理想状态下可以达到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统一,但两者在现实中更多地是表现出矛盾的一面,使得相关性和可靠性成为两难的选择。
一、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及矛盾冲突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永恒不变的主题。通俗地讲,相关性是指与决策相关的特性,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同时具备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等,三者共同成为相关性的主要成分。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即所表述的应是意欲表达的,尤其要做到不偏不倚地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避免倾向于预定的结果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因此可靠性应有可验证性、如实反映和不偏不倚三项内容。
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特征在理想状态下可能并行不悖,但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可靠性和相关性都是确保会计信息有用所不可缺少的,它们相互依赖,统一于有用的总体质量特征。具体表现为失去相关性的会计信息,为取得它而耗费的精力等于白费;同样,离开可靠性的会计信息,即使再相关,也没有利用价值。其次,相关性与可靠性都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提出的,相关性回答了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而可靠性使信息使用者能对会计信息充分信任而放心使用,并且相关性和可靠性都受到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的制约。可见,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既不能离开可靠性去谈相关性,也不能离开相关性去谈可靠性,它们总是同时影响或决定着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但是可靠性和相关性又时常发生矛盾。在一定情况下,有的信息相关性强,但可靠性弱;有的信息可靠性好,但相关性差,二者并非总是在同一方向上影响有用性。从理论上讲,相关性的目的主要在于决策,即为未来服务,而可靠性则在于真实地反映过去的信息。相关性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较高,以致由于过分强调及时性而易导致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失去可靠性。反之,追求信息的完全可靠又容易忽略信息对决策的及时性,这样一来,再可靠的信息也因其过时而失去存在的价值,从而导致相关性大大削弱。可靠性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较高,以致在过分强调真实性的同时,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实践中,二者之间的矛盾也是十分明显的。如在资产计价这一会计处理中,是采用历史成本还是现行成本,就很能体现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当采用历史成本的时候,所发生的会计事项均按原始数据取得,客观性强且可计量,真实性与可核实性亦强,故具较高的可靠性。但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历史成本反映不出或不能真实地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动,故相关性较差。而现行成本因以资产的现行价值计价,就使得成本信息与决策者评估会计主体的财务实力以及将来的现金流量非常相关,故相关性很强。但确定现行成本涉及到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这种主观判别的存在,使得会计信息的可核实性、真实性都会削弱。
可以说,会计信息很大程度上就是可靠性和相关性相互斗争、相互妥协,此消彼长的最终产物,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权衡取舍,以更好的地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二、事项会计: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统一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相关性和可靠性都属于会计信息关键的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最佳的选择当然是兼顾二者,但当二者不能同时兼顾时,是牺牲相关性还是可靠性呢?或是从另一个角度使二者得到有效的统一呢?从事项会计这一角度考察这些问题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回答。
事项会计是1969年美国著名会计学教授乔治H・索特在《基本会计理论》中,针对传统财务会计以价值为计量基础所引起的缺陷而提出并大力倡导的。索特认为现行财务会计是价值法,其目的在于确认资本的最佳收益,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分类、汇总、确认和计量,它从使用者需要的角度论证会计理论,并为特定的决策模型提供“大多数使用者共同需要”的会计信息。而事项会计则是立足于可提供与各种可能的决策模型相关的经济事项的信息,而由使用者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从而使信息更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更好地满足使用者决策的需要。所谓事项,是指与会计信息用户决策相关的会计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每一个与会计信息用户决策相关的可被观测的方面都是一种属性特征,这些属性特征的集合完整地描述了一项经济事项,经济事项的属性可以分别用不同的计量尺度(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实物数量等)来计量,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数字、文字、图表等)来进行描述。
事项会计可以分别满足相关性与可靠性这两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1.在事项会计下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更强的相关性
(1)对预测价值的更好满足。由于事项会计中的基本单位――事项是与信息使用者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多种属性特征的集合,反映了不同的信息使用者的观察角度,因而可以全面地、立体地考察一项经济活动或交易。同时,多种价值尺度的采用,能够克服历史成本的局限性,使得会计信息不仅与过去相关,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而且还能够与现在及未来相联系,使得会计信息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2)对反馈价值的更好满足。事项会计财务报告以报表框架方式提供事项数据库的查询访问线索,会计信息使用者直接从事项数据库中选择各自所需的各种事项,自行对事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显示和处理。也就是说,由信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数据的取舍、汇总的程度,组合的方式,信息的权重和评价,而不像传统会计一样,由会计人员来完成这些事情,向使用者提供“共同”的会计信息。事项会计的信息生成系统使得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决策需要,对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形成自己的判断,或是证实或是改正先前的期望。
(3)对及时性的更好满足。相关性的信息质量特征要求会计信息在决策前获得。在传统财务会计下,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并非对所有使用者都适用,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和交易的价值信息的处理,要经过确认、计量等会计序才能最终反映在会计报表上,而且信息的整理过程较为漫长,所以用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总是滞后的。在事项会计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会计时间和空间界限,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处理模式。经济事项一经发生,其事项信息便由各业务处理子系统加以收集,并通过企业的企业内部局域网传到数据仓库保存,同时诸如行业竞争状况、管理当局的计划等广泛的非财务信息也通过企业的内部局域网传递到数据仓库保存。逻辑数据库的运行,反映的是组织状态的变化,提供的则是特定时间的汇总数据,不仅可以输出“原汁原味”的事项信息,避免数据不完整、重复情况的发生,还可以由用户根据决策的需要自行挖掘数据,并将数据分割以产生所需的信息,这就保持了信息的新鲜程度,实现了即时报告机制。可见,事项会计在提供信息的及时性方面具有传统财务会计无可比拟的优势。
2.事项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可靠性
(1)对真实性的更好满足。在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往往把不符合上述标准的信息“过滤”掉,并渗合了一些会计职业判断,使得会计信息“天然失真”,一定程度上使真实性受到了破坏。按事项会计的观点来看,事项会计的核心是将事项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在日常核算过程中,仅把各项交易活动的事项进行储存、传递,而不进行会计处理,保持了经济事项的“原汁原味”,使得经济事项真实地展现在使用者面前。
(2)对中立性的更好满足。事项会计本身就要求较少的汇总,提供尽量与经济活动 相一致的原始信息。这种保持经济活动“原汁原味”的思想与不偏不倚地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避免倾向于预定的结果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的中立性的思想不谋而合。
(3)对可验证性的更好满足。可验证性的实质是财务会计信息所提供的结果应能由不同的独立提供者在采用相同的方法条件下,从实质上复制出来。作为事项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数据元素的“事项”本身就是与会计主体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属性或特征集。这些属性或特征是报告者直接观察得到的和合理预测到的,只要对经济事项的各种属性或特征加以验证,就可以得出经济活动的真实面貌,经济活动的实质就可以完全地复制出来。因此,可验证性可以说是事项会计的“天然属性”。
综上所述,事项会计提供的是会计主体某一经济活动的各种属性或特征集,它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真实面貌。会计信息使用者直接从事项数据库中选取各自所需的各种事项,并自行对事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处理,以满足各自决策的需要。由使用者自行加工得到的信息具有更高的相关性,事项会计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本质又使得信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这使得在传统会计中不可调和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在事项会计下得到了统一。
参考文献: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对客观经济活动的表述和价值数量上的确定,为管理经济活动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的记录、计算和报告,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是会计核算的显著特征。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量、报告,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
(来源:文章屋网 )
1.网络经济的理论内涵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巨大的信息量,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流动等等,这些都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变化,新形式和新特点的经济活动在社会中涌现,人们把这种经济状况称为网络经济。网络经济最初是指网络产业经济,包括电信、电力、交通(公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行业。由于这些行业共同具有“网络”式的结构特征和由此引发的经济特征,所以被称为“网络经济”。关于“网络经济”的定义,不同的经济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采用的是我国经济学家乌家培给网络经济所下的定义。他认为“:网络经济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他还指出“对网络经济可以从不同层面去认识它。从经济形态这一层面来看,网络经济就是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由于所说的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从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来看,网络经济就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又包括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还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从企业营销、居民消费或投资的微观层面来看,网络经济则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的虚拟市场。”
2.网络经济的理论特征
网络经济阶段表现出更多的、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1)开放互连性。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各种经贸往来都是双向互动。(2)效率高效性。信息技术令任何信息都可以转化为数字形式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进行传输。(3)经济资源全球共享化。世界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经济使市场空间加大,不仅局限于某个市场领域,甚至超越国界,深入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进行交流和相互依存。(4)经济活动虚拟化。经济活动打破传统的物理市场,在物理市场进行交易的同时也在虚拟市场也进行交易活动。虚拟商场、虚拟银行等纷纷涌现更加大了经济活动的虚拟化。
二、网络经济环境对现代企业生存的影响分析
1.企业组织结构网络化
网络经济的出现,使企业可以将员工、经销商和客户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一个相关的网络系统。网络让企业基层员工也可以听到董事长的安排,可以从任何地方立即得到很多信息,信息可及时地传播到各处。同时,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另外一个转型就是企业组织结构的虚拟化和组织决策分散化。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企业生产经营方面,主要表现为:缩短企业生产周期,交易成本的降低,扩大市场范围。
2.企业产品消费个性化
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突破传统的规模生产,个性化需求出现在网络经济时代。在整个市场交易中,市场消费由被动接受转型为私人订制,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市场的主导,这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扭转的一个必然趋势。当然,发展科技同样重要,但是发展科技的前提就是要满足消费者定制需求,这样才会占有市场。
3.企业竞争合作常态化
社会上各个产业因为网络经济而发生改变,它不仅是新兴产业的孕育基地,更是传统产业转型的空间。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全员化,企业的商业活动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企业间的竞争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首先是企业间竞争范围扩大化。网络经济环境使企业间价值创造能力出现融合现象,同行业同领域间的竞争已不在于此。其次是企业竞争要素上的改变。企业的竞争在成本和质量等要素同等的前提下,拼的就是时间和技术,网络经济的发展在销售渠道上产生了多元化,同时也及时更新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业绩,因此时间竞争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小结
一、会计核算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局限性
现代的会计损益核算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表达关于一项经营活动的结果,而其基本方式就是以收入减去费用得到关于该项经营活动的利润。而会计基本理论中存在一个理性的假定-持续经营假定,正是由于这一假定从根本上否定了核算一项经济活动的最终结果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就不可能对没有终结点的过程做出完整的说明。基于这一假定,作为本身应该说明一项经济活动全过程结果的会计核算,却无法说明一项经济活动全过程及其结果,于是在确认损益结果的计算时,会计损益核算必须遵守会计分期假定。而遵守会计分期假定,则必然使得会计核算的结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一系列指标,都具有了其重要的特征-期间性。这就是说,现代会计所计算确认的收入、费用和利润都只是一定期间的结果,因而也只是对一定期间所作的说明,而不是对全过程最终结果的说明。由于持续经营假定的限制,现代会计不可能将各个期间的结果进行汇总处理,以期获得关于一项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的结论。
应该看到,由于会计分期假定,使得各个期间的会计资料在形式上表现出彼此间的独立性或者说无关联性,并未表现出关于同一时间过程的内在统一性。由于这些资料只对本期间作出说明,因而也就未能显现出对各个期间资料进行时间价值调整的内在统一性和内在必然性。而在现代经营活动中,我们对一项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最终结果作出核算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表现在一般所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本质上是分段落进行的,也就是说,经营活动实质上是由若干时间长度有限,且彼此相对独立的经营活动段落在观念上连接而构成的。
二、固定资产是微观主体经营活动的形式和时间组织特点的关键因素
随着企业固定资产的专门化趋势日益加强,以至于最后微观主体的经营活动将围绕固定资产的性质和特点而得以组织和进行。因为固定资产是以其自身的使用价值的发挥来为企业服务,也就是说企业经营活动过程所消费的是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以使用价值来为企业服务的资产,典型的就是生产经营能力资产,而生产经营能力资产的主要内容就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本身的自然性质尤其是经济性质决定了其寿命的有限性。随着固定资产的形态改变,其效用的降低乃至消失也是必然的。因此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时间特征就取决于固定资产的寿命特征,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就表现出是由若干个有限时间长度连接而成的过程。
还应该指出的是,在固定资产的寿命周期内,经营活动本质上是简单重复的过程。当经济寿命结束时,才又开始一个新的寿命周期过程。所谓扩大再生产其实是寿命周期之际的时点行为,这一行为完成后,就形成新水平上的简单再生产。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扩大再生产,实际上就意味着原规模水平的简单再生产已经被人为地终结而开始一个新的简单再生产项目。虽然结果表现出生产规模的扩大,但这必然是在新规模水平上进行的简单再生产。严格地讲,所谓扩大再生产,只是一种投资行为,是一种对生产规模或时间属性具有改变意义的外在因素,而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而它决不可能是具有持续特征的生产行为的一个具体类别。
三、产品寿命周期现象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在时间组织特征上的重要影响
这种现象源于宏观方面的经济结构调整因素,这种调整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影响是使得任何消费品都具有有限的寿命周期,其经济寿命周期日益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将会加快。而产品经济寿命周期日益缩短,必然会选择小批量、订单式的商品生产模式。同时,这种产品的寿命周期特征又必然导致生产过程自身的技术结构的调整。而在现代经济活动的高技术含量特征的经济,则表现就是在总资产中固定资产的比重日益提高和其技术性日益先进化,决定企业生产组织时间性特征的固定资产专业化特征也日益明显。资产日益专业化又使得企业按照某一种特定产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来组织的特征更加明显。于是,在企业这种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基础上,现代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就开始产生一种新的组织形式-项目。项目意义其实就是一次完整的资本投放和回收过程。同时,一次完整的资本投放和回收过程也就是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周期过程。
既然一个项目的寿命周期过程取决于投放于其中的固定资产的寿命周期过程,那么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可能,即按照固定资产寿命周期亦即按照项目的完整时间过程组织核算的可行性,也就是核算每一个按照固定资产寿命周期确定的经营活动可能的最终结果。这种核算,也就是对一个时间长度有限的经营活动过程所进行的核算,也就有可能将这样一个过程的全部内容以及最终结果进行完整准确表达。
四、怎样进行以项目为对象的会计核算
经济政策不同于经济法,其不属于法律的一种,只是在执行经济政策的时候为了使其内容更加规范,和行使过程中有相应的保护一般会制定相应的法律赋予其真正的法律效应。作为国家计划以及各种调节手段的中介,经济政策具有分解计划中所规定的经济发展总任务和实现各种宏观调控总量指标的能力,对各种方面的基本行为方针与准则都能直接的发挥出调节的作用。经济法与经济政策在概念以及行使上都具有较大的差异,两者虽在字面上较为相近,但绝不能混为一谈。经济政策作为经济法内容以及性质的一个重点,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其中绝大部分的经济法都是透过经济政策所体现出来的,经济法与经济政策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性,相通性以及同一性等内在的联系。
二、经济法的政策性特征
经济法具有三大明显的性质特征,第一经济法具有系统性,上层建筑直接能反映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经济关系的综合性以及其系统性都是由经济法所呈现。经济法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物质生活过程中满足了社会以及国家对于经济关系,经济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且具有系统性的调整,为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所产生的具体问题,或是具体的权益纠纷中带来有法可依的解决办法,但经济法所设立的最主要根本点是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关系到国家经济利益,或是社会整体利益的经济活动,以系统的理念实施全面实时的宏观的,系统性的协调。经济法第二个显性质就是其具有社会公益性,而经济法的社会公益性主要由国家做出的经济协调调控所体现出来。作为调整国家在协调本国市场上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经济法需时刻秉着社会责任的理念思想,以社会经济利益为基准点,凸显其应有的社会公益性。政策性是经济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性质,主要从政策法律化,法律政策化以及法律政策相互混合这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一个国家内的经济生产活动往往最先是以政策先行,最后慢慢为了政策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才赋予其应有的法律效力。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让成文的经济法具有为此经济活动相对稳定的特性,同时也不失一般法律所具有的一般特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及时调控,受到法律滞后性的约束,这就需要在法与经济之间建立新的参量—经济政策,经济法与经济政策之间也由此而有了紧密的联系。而法律政策化就是同政策的法律化相对而言的,指法律具有了某些政策性的特征。法律与政策相互间的混合性作为第三个方面表现出经济法政策性,这一里所说的法正混合简单而言就如,现代国家广泛运用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外贸政策、竞争政策、消费者政策等,几乎渗透到国家经济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以及经济法的每一个部分和分支,这些政策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策性的政策”,而是具有巨大影响的,对法律体制具有“补漏”和“缓冲”价值的政策。经济法政策性的特征要求经济法成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政策的法律形式,经济法将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而日趋成熟。
三、经济法在政策分析中的具体表现
近几年,经济法在政策分析下在关乎民生,社会利益等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都表现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现社会较为关注的房地产问题,在经济法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中最为鲜明的表现就是现在大家热议的“限购令”。从“限购令”的内容以及其内容可以看出,“限购令”是由政府所制定,但其所制定的程序上会不同于其他的行政法规或是政府的规章。“限购令”推出所有具有的政策相对而言更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而从其所表现的内容上看,其实质上是对购房者,或是针对一些炒房者在消费权利上的直接约束,具有经济法的规则性特点。从其实施的主要目的上也可以得知,“限购令”就是政府对房地产调整控制所使用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时能到达抑制房价高涨所采用的临时性措施,完全符合政策的特点,从内容和目的上看表明了“限购令”即法律的特点,也具有政策的特点,是经济法在政策分析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项调控措施。
四、结语
关键词:市场经济 成本控制 经济活动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产业结构链和经营环境不断出现变化,使得市场经济结构变得越来越完善,同时产品的差异程度也逐渐降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了寻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路,需要从经济活动中控制和管理企业的成本,从根本上实现对企业经济成本的控制,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来对成本的降低办法进行研究,使得企业的成本控制变得越来越有效,从而使得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拥有一席之地。控制成本的主要过程分别是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所谓的事前控制主要是项目立项以及预算控制;事中控制则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管理,减少成本消耗;事后控制更多的是对于产品的验收以及售后服务成本控制。
一、经济活动下的成本概念以及表现特点
企业成本是商品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也属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范围。企业成本是一种企业消耗资源的价值体现,而且其主要表现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那么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我国的成本主要涵盖了消费性费用、工资、折旧性费用等三个方面。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具体来说,消费性费用指的主要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中已经消耗的原辅材料、燃料动力等具有价值的物资;工资则主要指生产者对于必要劳动进行价值创造,在此过程中劳动力则进行再生产,通过工资支付的方式来完成交易;折旧费用则是企业的固定资产,通常包括了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办公用品等折旧换新的费用。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系主要是以经济成本控制为主,目前企业的经济活动下不仅是将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作为管理的标准,而是将如何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取得长久的优势,这才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活动中成本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在市场经济发展速度飞快的条件下,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成本管理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承认,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成本管理现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管理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相同的产品之间如果其性能和质量差距很小,那么对其进行成本控制将成为产品定价高低的主要因素。所以,只有将成本管理降到最低这样才能够对产品的价格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这样也才能够使得人们在竞争过程中拥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企业的成本控制,往往存在着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在同类产品中就造成了质量问题,使得产品的销售出现反差,这就使得日常的经济活动造成了产品质量和效益的不断下降,从而导致企业出现停滞情况。
(二)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比较缺乏
在企业经济活动实务工作中,很多企业的管理层人员以及成本管理的财务人员都比较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一些管理工作人员的认知中认为仅仅将销售方面经营好,就可以不断地获得企业的利润,以为不会产生财务风险和成本管理问题。可见,一些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比较缺乏。成本管理人员也缺乏积极主动、系统的成本管理意识,导致企业经济活动成本管理的事前管理缺位、事中和事后管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并没有正确的计算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机会成本等成本意识,导致成本没有控制好,并且风险无法尽早防范。因而,企业中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成本管理氛围,市场经济条件没有很好的利用好,信息化建设、经济活动中的成本风险预测、识别、分析与控制的专门机构也没有构建起来。
(三)成本控制制度不够规范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对于成本控制上仍然存在着以前的注重材料控制、依靠财务部门来降低整个企业的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此方法已经成为了阻碍企业占据市场的主要因素,因为当前企业的发展需要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不能仅仅从为了追求利益而过于苛刻基本生产上的成本,而忽略了在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发展潜力的追求,因为当前的成本控制的重点不在基本的材料和财务控制上,而是在基本的预算、长远的投资战略上。
三、新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成本管理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企业物资流通的成本管理制度
企业的物资管理占据了成本控制的很大部分,因为物资是生产最根本的东西,需要对物资完成采购、供应、存储、生产、销售等程序,在这些程序中需要加强管理,将其联系起来尽量减少物资的堆积,将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使得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企业物资流通的成本管理制度,通过对于物资管理的加强,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生产的质量、劳动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减少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物资的消耗,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随着各种运输和物流业务的不断增长和新情况的出现,传统的孤岛式货运站场已不能满足物流业的发展,自身经营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针对这一新问题。
1公路货运站场连锁化的理论依据
公路货运站连锁化是以货运站系统为理论依据的。货运站系统是指在经济活动和物流活动相联系的区域范围内,以物流线路和物流节点从连成的通道网络为基础,以运输工具接力运输为特征,以计算机网络为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平台,以物流运作过程协同化为机制,以公路货运站为主体,衔接其他类型物流节点的公路货运站群体。
2.经济和物流活动的空间广泛性
从宏观方面来看,物流的生成和呈现出的时空分布特性是经济活动派生的结果,而物流供给系统和机制的优劣反过来也对物流产生反功能。经济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具有空间上的广泛性。经济活动的这种空间广泛性决定了物流流动空间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各地域间都有着较强的经济联系,其空间结构标志是地域间经济圈和经济带的形成。地域间经济联系强度不均匀性的存在,必然派生出物流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也必然存在着和地域经济带对应的物流密集带。经济活动和物流活动联系的普遍性存在,是货运站系统化的经济、地理基础;而不均匀性的存在,使得首先在经济和物流活动联系较强的区域内整合区域货运站系统更成为必要和可能。一个货运站和物流活动联系强或较强的其他货运站所构成的货运站系统的系统化是货运站系统化概念的关键内容,而联系的普遍性的存在,又决定着货运站系统不能仅停留在这种联系之上,而应该向更大范围内推进,实现全国范围内公路货运站、火车货站、港口、重要仓储设施等物流节点之间的互联。
关键词:范畴;外语;母语;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01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257-03
众所周知,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讨论需要一个共同语言系统或者一些基本的共同的学术范畴,否则,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学术讨论将根本无法进行。同样,外语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也需要有一个共同语言系统或者一些基本的共同的学术范畴,这样才能开展外语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及其探讨。本文的主题就是对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外语经济学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所致,我国无论是在国内的涉外经济活动中还是在国外的经济活动中都使用外语并配备外语资源,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语已经逐步地形成了庞大的资源。外语除了在外交、文化和生活领域外,在涉外经济领域里的价值及其作用更加突出和明显。我国涉外经济活动涉及外语因素,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等外语已经成为世界性语言,或同整个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全球有四五千种语言。我们的母语――汉语虽然博大精深、蕴含内容极为丰富,在世界上使用的人数最多,但使用汉语的国家却几乎最少,至今为止除中国外还没有一个国家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换句话说,汉语还没有达到世界级语言的程度,不能走遍天下。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的经济,这足以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离不开世界,而且我国的经济发展还要融入世界。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占5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的依存度占60%以上,这两个依存度表明我国对外经济不能离开语言――外语。我国经济活动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活动的区别就在于此。这一客观事实证实了外语与经济的关系,由此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同时也是我们开展外语经济学研究的依据。
那么,什么是外语经济学?外语经济学是把广义的外语(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研究我国有限的外语资源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运用的学问。外语经济学也是经济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是因为它同样具有经济学的性质,外语作为涉外经济活动中一个单独的变量,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的经济特性,直接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生产和交换的速度、质量及其效益。它的着眼点在于分析外语的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外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为什么要研究外语经济学
这里提出研究外语经济学,其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第一,我们的母语――汉语,在现阶段还不具备全球性语言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在我国经济活动中不仅要使用母语,还需要使用外语。我们母语的地位决定了外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作为语言,我国的涉外经济只能或者说必须依靠外语。因此,没有外语,中国涉外经济以及融入世界经济就无从谈起。第二,外语是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符号系统,它既是人们互相联系、互相交流的工具,又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思维的工具。但语言与语言是有区别的,外语与母语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形式上,尤其表现在内涵上。人类是自然习得母语,后习得外语。母语所承载的信息、知识与外语所承载的信息、知识由于受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内涵与外延上有很大的差距,在无法运用母语的情况下把外语运用在经济领域所产生的价值自然与运用母语所产生的价值有所不同,甚至无法相互替代。人们在涉外经济活动中运用外语始终不能像运用母语那样应心得手、完美无缺。导致的结果通常是运用外语的经济收益总落后于运用母语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是把它归罪于语言本身而并没有把外语作为经济因素来对待和研究。第三,外语作为经济中的一个单独的变量,其价值的高低和效用的大小、费用的多少以及效益的好坏已经不是间接而是直接影响我国的生产和交换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外语资源的如何配置以及外语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运行效率,经济发展的质量,也关系到外语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优化作用。
但是,这里有必要指出,外语经济学不同于语言经济学。众所共知,语言包括外语,外语是语言的组成部分。但是,外语经济学与西方学者研究的语言经济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其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没有“外语因素”。外语经济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没有的经济现象,在其经济活动中几乎始终使用其本国语言而不使用外语。本国语言是经济因素,而外语不是、也不可能成为经济因素。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学者研究语言经济学,而不研究外语经济学。二是外语经济是我国以及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经济现象。在我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中,不仅仅母语是经济因素,外语同样是经济因素,在涉外经济领域中后者显然是更为重要的经济因素。三是我国外语资源最为丰富。我国是对外语投入最多的国家,也是拥有外语资源最多的国家,更是在经济活动中使用外语资源最多的国家。我国,也只有我国,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都配置外语资源。
三、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外语经济学是基于经济学框架下进行的研究,所以,这里就必须谈论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虽说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始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从来就没有统一过,但还是有一个比较公认的主流界定。经济学界通常比较认可三位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一是马歇尔(1890)的观点。他在其《经济学原理》中写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二是曼昆(2004)的观点。他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把经济学界定为“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同时进一步提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学问。三是穆萨尔森(2003)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这三位经济学家的观点为探讨及界定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但是,外语经济学毕竟有它自身的特殊性,从而也可以断定,外语经济学有它自己的研究范畴。
四、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经济学是个巨大的学科体系,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经济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经济理论研究本身的分工和经济学科的进一步专门化、细分化,新的经济学分支不断出现”。外语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作为一个分支,它旨在把广义的外语(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来研究我国(或包括发展中国家)有限的外语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运用。外语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是因为它同样具有经济学的性质,外语作为经济活动中一个单独的变量,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的经济特性,直接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生产和交换。它的着眼点在于分析外语的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外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无论这一论述是否科学,最起码它为我们开始探讨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搭建起了一个可供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平台。
探讨并研究外语经济学自然会有意无意引出外语定义问题,即什么是外语。狭义的外语就是外国语言本身。这里有必要进行说明,外语经济学中的“外语”二字,不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外语语言本身,否则,外语经济学就变成了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外语经济学中的“外语” 不仅包括外语语言本身,还包括从事外语工作的人员以及他们的外语活动行为。所以,广义概念则是“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我们之所以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外语”分为狭义的外语和广义的外语,主要是因为日常所说的“外语”与我们的母语――汉语一样就是语言。话虽如此,外语与母语之间还是有根本上的区别(将在本文后面加以叙述)。更为重要的是把“外语”放在经济领域里,“外语”就不再是单纯的“语言”了,而是同时涉及到涉外经济活动中从事外语工作的人员以及他们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语活动行为。
外语经济学这个分支是从“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这一特定的侧面对客观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研究,这种“研究的分工”有助于经济学理论的深化,所以,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外语经济学首先把“外语”因素本身作为形成的现代经济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专门研究语言本身形成、发展和变迁的规律,研究外语与母语的不同,以及研究外语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外语与母语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这是我们须要解决的问题。这里肯定不是探讨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形体与结构的不同,而是探讨它们彼此的内涵差异。因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由此可以说,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所以,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而了解语言也必须了解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文化内涵社会现象的一切,也就是说,人类精神世界和物资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文化之中。在物资层面,它包括所有与生产和产品有关的东西;在社会关系与结构层面,它包括社会制度、宗教、礼仪、教育、家庭、亲属和语言等;在思想层面,它包括智力、举止、思维方式、信仰、价值和审美观等。而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承载并反映了所有的这些文化层面[3]。因此,我们可以说,汉语反映我们中华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某一门外语同样也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由于母语是自然习得,所以我们能够自然掌握母语所包含的一切内涵。而外语是后习得,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即便如此,外语人恐怕也很难达到母语的水平。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是,人们对这两者的掌握永远存在程度上的差别。就语言本身而言,这种差别反映在经济领域就会给涉外经济活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外语语言的研究在于研究外语与母语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区别,研究外语与母语在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各自的表述差异。
外语经济学仅仅研究外语这个“主体行为的对象”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在经济活动中的“外语人”和“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因为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只要谈到外语,自然就会牵涉到“外语” (包括信息)背后的“外语人”。它不是或明或暗地与“外语人”有关联,而是直接与“外语人” 有关联,并且直接牵涉到“外语人”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语活动行为”:对人及人生的看法、工作方式及生活方式、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等等。 因此,对外语人的研究在于在研究涉外经济对外语及外语经济的依存度的前提下,研究对外语及其相关文化的掌握程度、拥有的外语水平以及具有的外语能力。对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的研究在于把外语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涉外经济发展的速度及其质量的影响。
笔者赞成并采用萨缪尔森和曼昆关于资源配置的研究观点。除了上述分析和研究之外,外语经济学还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外语资源配置。从宏观角度研究,就是国家相关部门对国家整体涉外经济中的外语经济进行资源配置研究,从而分析外语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效用、费用、效益及其彼此的相互关系。而从微观角度研究,就是对某一企业或某一具体项目进行研究,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外语资源使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对涉外经济活动中的某一项目,要选择什么样规模的外语资源、什么程度的外语资源、投入多少外语资源、以及如何配置外语资源才能够达到优化配置,这就是外语资源配置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高标准,就是少而精地使用外语资源。少而精不仅指资源的储量少,同时也指对满足需求做出贡献的程度,即作为有效的生产力的价值。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是有效地使用外语资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分析研究外语在我国涉外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效用、费用、效益及其彼此的相互关系。
经济学界对经济学如何界定主要存在两种主张,一种是“范畴派”,一种是“范式派”。外语经济学是笔者提出来的,尚未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根据外语经济学的特殊性,还是倾向于“范畴派”,也许通过将来进行的大量研究会改弦易辙。但无论倾向于哪一学术流派,关键问题在于能够得以进行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德富.外语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24).
关键词:经济犯罪;市场经济;法制;刑罚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
一、经济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绝大多数的犯罪行为,归根到底都与经济有关,但是人们通常并不把这些犯罪都称之为经济犯罪。一般情况下,只是把某些与经济活动有关联和具有财产内容的犯罪行为称之为经济犯罪。从严格意义上讲,经济犯罪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经济和犯罪这两个概念的相加与组合,是在犯罪这一整体范畴中从经济角度或者层面对犯罪中部分范围的界定。
经济犯罪指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法规定为犯罪,并且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经济犯罪与其他犯罪的最大的区别是经济犯罪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这一区别也是经济犯罪的独有特征。
近年来,我国走私、投机倒把、贪污、受贿、偷税、盗窃公共财产、诈骗等经济犯罪相当猖獗,出现了严重化、复杂化的趋势,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经济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犯罪金额越来越大。近年来,大案要案不断出现,犯罪金额在几十万元以上,甚至数百万、上千万元的大案时有发生。
2、职务经济犯罪以及非职务人员与经济领域工作人员相勾结的共同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分子利用从事政府的公务或在经济领域工作的职务之便实施经济犯罪,其犯罪手段具有相当隐藏性,社会危害也较其他犯罪更为严重。
3、单位犯罪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显著特征。这类犯罪后果严重,查处十分困难,犯罪主体身份的复杂化,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藏性等特点,导致司法机关对经济犯罪的查处阻碍重重,十分艰难。
二、市场经济及其法制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新发展,它吸收现代市场经济的精华,并把它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它同其他现代市场经济一样,实质是法制经济,这是因为它有如下特征:
1、市场经济是权利经济。既要求法律确认权利,保障权利,以要求法律规定权利主体的资格和范围;更要求法律规定人们行使权力的方法、原则和保障权利的程序。
2、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切交换活动乃至分配活动,几乎都是通过契约来实现的。契约本身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也需法律确认和保障。
3、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无论是公有制企业或是私有制企业,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独资企业,有享有独立的产权、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独立的经济意志,并享有按照自身利益做出生产和经营的决策权;同时,对经营结果承担风险和责任。那么来维护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主体的独立产权、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独立的经济意志的职责只能由法律来担当。
4、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市场经济作为发达商品经济的实现形式,必然要求开放方式,而且开放的范围和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因此,要加强涉外经济立法。
5、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有市场经济就有竞争,有竞争就要有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的规则,并由它来规范各种交换和竞争行为,这些规则就是法律。从以上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市场经济的法制特征。但是,即便确立了完备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法律,仍会出现不遵守法律即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严重违反这些法律的行为就是经济犯罪行为。
三、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
按照我们对经济犯罪所概括的定义,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了经济犯罪,主要是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其中包括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和管理秩序罪等和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和第八章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所有构成这些犯罪的行为对市场经济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经济犯罪对其危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侵犯经济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不仅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害,而且侵害了生产、销售合格商品和生产者、销售者的合法权益;金融诈骗罪同时侵害着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金融机构和提供资金的公众的合法权益;侵犯财产罪,则是规定了侵犯公司财产的犯罪构成。所有的这几类犯罪都使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在不同环节受到了这些经济犯罪行为不同方式的侵害。
2、扰乱市场竞争的有序、正常运行。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八节规定了扰乱市场秩序罪,这些犯罪是直接地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构成这些犯罪的行为严重扰乱着市场竞争的有序、正常运行。另外,走私罪作为一类犯罪,其所走私货物进入市场后,势必会扰乱市场的正常运作,甚至还会给市场经济带来较长时期的负面影响。
3、妨碍国家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妨碍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规定了一系列妨碍国家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的犯罪,这些犯罪都直接地妨碍了国家对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管理。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一节,规定了一系列破坏金融秩序的犯罪。税收征管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保障,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实施危害税收征管罪的行为同样地妨碍了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4、破坏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外部环境。我国刑法专章规定了贪污贿赂罪,其中规定了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单位等十二种犯罪。这些犯罪不一定直接危害市场经济秩序,但是它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外部环境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以上概括的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是从一个角度或者一个层面来分析的,事实上一个或者一类经济犯罪行为对市场经济危害往往是多方面的。我们看到了对市场经济的危害,就必须运用刑罚对经济犯罪给予惩罚。
四、对经济犯罪的抑制措施
既然经济犯罪经济对市场经济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如何抑制这种危害,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我国刑法对如何惩治经济犯罪,规定了相应的刑罚,但是这并不是说有了规定就能够自动适用或者是很准确地适用相应的法律条款,怎样才能够减少、缩小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呢?
1、必须切实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素质,严格执法。司法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门业务素质,是加强刑事司法工作的必要条件。经济犯罪的新特点,新情况对司法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司法工作者执法清廉,不为不义钱财所动,对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其次,必须注意学习和掌握有关的经济管理法规和经济政策,并注意它们的变化发展。还要注意熟悉和精通有关的经济业务活动,以便掌握经济犯罪的活动规律和特点。
2、完善刑事立法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基本前提。由于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应用,一些对市场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刑法却没有规定为犯罪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因此,要从立法的层面来看待如何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关注立法现状,同时还要从立法机关监督司法过程的角度完善法制监督体制,从而达到有效地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
关键词:会计;职能;信息条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163-01
1 会计的基本职能与分类
1.1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是由于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活动对信息的客观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产生的。满足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活动对信息的需要,是会计的目标。按照传统会计的观点来看,会计的核算工作过程是从对经济业务的初次确认开始,经过计量、记录、形成凭证和帐簿,再经过再确认编制成财务报告。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记录和整理记录的过程,它已经说明了会计的记录功能和反映作用。记录经济活动是会计的内在或者固有的功能,确认、计量是进行记录的必要条件,或者说会计的基本功能是记录。经济活动的记录所发挥的作用是反映经济活动。因此有理由认为,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记录经济活动,反映经济活动是会计记录基本职能的派生职能。虽然反映经济活动是会计记录经济活动基本职能的发挥的作用,是一个派生职能,但是它是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生产活动管理和经济活动管理更需要的职能。记录的内在的或者固有的功能是反映和保存信息,产生和形成记录的过程包括收集、分类、整理和传递操作。如果简化或者忽略从记录到反映是由于会计记录所发挥的作用的因素,可以直接地认会计的基本职能就是反映经济活动,这也是会计产生的原因。传统会计常常讲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经济活动,其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1.2 会计的分类
会计现在形成了两个主要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它们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两个子系统。
1.3 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记录和反映的是经营组织业已形成的经济活动的价值量的创造、转移、变动和分布的信息,是对经营组织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的历史描述。它是反映经营组织已经实现的经营状况的重要资料,是了解和掌握经营组织经营状况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研究如何加强、改进和提高经营组织的经营能力和水平。虽然已经完成的经营的信息是不能再变动的过去信息,但是研究过去可以预见未来,可以利用这些信息预测经营的发展和变动。
1.4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在研究经营组织经济活动信息的基础上和反映经营组织未来经济活动可能的信息,例如对成本的分析、对投资的分析、对预算的分析与管理、对新产品开发的分析、对经营效益的分析、对利润的分析等等。在一定意义上,财务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信息基本来源。因为管理会计据以的进行分析的资料,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的记录。但是在现实上,本应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反而很不理想。在实际上,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价值工程等理论的许多方法、内容与实务工作的界限不十分清晰。
2 信息时代下会计职能的扩展
现今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仅包括基于企业内部的个体性需求,同时还包括社会性的需求,它要求经济个体向外部提供真实,公平,可靠的会计信息。这样的会计信息实际上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根据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信息需求的改变首先要在会计目标中体现,然后考虑现有财务报表基本要素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否能够适应新的需求,最后体现在会计对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时所依据的原则和假设前提。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个体的经济行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一方面千方百计了解自身决策所需要的外部信息。一方面又尽可能地隐瞒自身的真实信息或者至少是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在利益的驱动下,提供虚假、失真的会计信息在所难免。因此,导致信息虚假性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传统会计职能不能满足当今会计信息社会性公共需求。
由此可见,传统会计虽然能够充分满足企业内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却不能对外提供真实、可靠的企业经济信息,这与会计信息的社会性需求形成了强烈的矛盾。显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技术日趋成熟的情况下,会计职能传统的观点已明显滞后于会计实践。因此,会计信息的社会公共性需求导致会计职能需要扩展,即会计不但要具有记录和反映经济个体内部经济活动信息的职能,还应该具有记录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信息的职能,即建立在社会经济活动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记录并反映经济个体及社会整体的经济信息。
3 会计职能扩张的意义
会计职能的扩展以及新韵会计信息生产方式的提出将对会计的发展产生划时代的意义。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3.1 会计理论的突破
传统会计的基本职能被认为是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本文认为会计信息的社会公共性需求导致会计职能需要扩展,即会计不但要具有记录和反映经济个体的经济活动信息的职能,还应该具有记录和反映社会各个个体经济活动信息的职能,即建立在社会经济活动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记录并反映各个经济个体及其联系的经济信息,从现时的研究来看至少需要反映供应链――企业战略联盟的信息,向社会经济活动决策者提供社会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共享的财务会计信息。
3.2 会计实践的改革
在传统会计基本职能的指导下,会计局限于反映个体企业的信息,而忽略了企业之间的相关信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愈演愈烈,传统会计一再遭受社会的谴责。基于社会化需求的会计职能将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能防止信息的失真,为社会需求提供可靠的会计数据。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克服会计信息的不对称节约信息生产的成本。
3.3 宏观调控的完善
简单来说,发票就是发生的成本、费用或收入的原始凭证。对于公司来讲,发票主要是公司做账的依据,同时也是缴税的费用凭证;而对于员工来讲,发票主要是用来报销的。
发票在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发票具有合法性、真实性、统一性、及时性等特征,是最基本的会计原始凭证之一;发票是记录经济活动内容的载体,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发票是税务机关控制税源,征收税款的重要依据;发票是国家监督经济活动,维护经济秩序,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