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全过程咨询风险管理范文

全过程咨询风险管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全过程咨询风险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全过程咨询风险管理

篇1

关键词:造价咨询 原则管理控制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承担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咨询服务应树立以工程造价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理念,发挥造价管理的核心作用;应针对建设项目决策、设计、交易、施工、竣工的不同阶段,依据相关规范编制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真实反映各阶段的工程造价。

1、造价咨询企业的原则

所谓造价咨询,就是受委托方的委托,运用工程造价管理的知识和技术,为寻求解决建设项目决策、设计、交易、施工、结算等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最佳途径而提供的服务。作为造价咨询企业,在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造价的控制在。一个优秀的咨询企业必须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的过程。造价咨询机构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以下原则:

1.1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主动配合项目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通过方案比选、优化设计和限额设计等价值分析手段,进行工程造价主动控制与分析,确保建设项目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技术先进。

1.2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咨询业务应由有相应工程造价咨询资质的企业承担。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在各阶段成果文件或需确认的相关文件上签章,对成果质量或出具的报告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3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关注质量、工期等要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当质量标准、建设工期发生变化时,应依据合同条款的有关规定,对工程造价进行及时调整。

2、造价咨询企业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由于建筑工程有其较其他行业来说,工期较长的特点。一个建筑工程的竣工需要经历很多阶段,作为造价咨询企业,要想“完美”的完成委托人的任务,就必须对该项目的全过程进行造价控制与管理。对造价咨询企业来说,一个项目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1可行性研究阶段

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进行预测,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

2.2投资估算

该项目竣工要花多少钱?前期投资需要多少?大概能让委托方获得多少利润?这类问题相信是许多企业在投资前都十分关心的。所以在项目决策阶段,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预先测算和确定建设项目投资数额的文件。

2.3招投标

要根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以及招标人的工程量清单,对招标工程限定的最高工程造价;对于投标人,要做出投标人投标时报出的工程造价;签订合同时,协助确定发、承包双方在施工合同中约定的工程造价。

2.4设计、施工图预算

根据设计文件、设计要求编制从项目筹建到项目竣工所需要的造价文件。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再根据施工图进行香蕉之前更完善、更准确的预算造价文件。

2.5竣工结算

在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由建设单位以实物货币为计量单位,编制综合反映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投产为止的全部建设费用、建设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总结性文件。这样也可以为之后的工程项目积累企业经验。

还有建筑项目索赔,现场签证等工作。想做好项目工程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对于该项目的阶段,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一个成熟的造价咨询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计划执行表。

3、认真参与项目管理

3.1风险管理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参与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关注建设工程全过程的决策、设计、施工及移交的各个阶段可能发生的风险,正确分析和控制涉及人为、经济、自然灾害等诸多方面的风险因素。重点关注合同文件、建设条件、人工及设备材料价格、质量、进度、施工措施、汇率、自然灾害等风险因素。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项目实施中应进行正确的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包括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和整个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

承担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咨询时,应在工作大纲中拟定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方案,提出或分析主要风险因素。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根据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估的预测结果,向建设单位提出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的措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应进行风险的分析与评估,为处理风险事件、工程索赔等问题提出合理建议,降低风险损失,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扩大。

3.2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应包括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建立、工程造价软件使用及咨询企业管理系统的建设,利用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为工程造价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服务。信息管理应贯穿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确定、工程计量与支付及竣工结(决)算,对所收集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应及时处理,并应用于工程造价的确定、审核及成本分析等环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自行建立或充分利用市场已有的有关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和工程项目各阶段积累的工程价格信息,建立并完善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工程计价定额、市场价格、工程造价指标数据库等。

3.3质量管理

篇2

关键词: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a long cycle, large quantitie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Project cost throughout all phase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its core content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engineering co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determine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 is more, so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uncertain. How to avoid risk,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engineering cost, is involve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work.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whole process of cost; 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工程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过程。工程造价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其核心内容为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建设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工程造价的控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如何规避风险,合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是参与全过程项目造价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本人就如何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的风险进行控制,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体系

(一)全过程造价风险的界定

1.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内容一一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需要合理准确地计算工程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与竣工决算;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需要在各个建设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实际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2.全过程造价风险的界定

全过程造价风险就是各个建设阶段中影响造价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的集合。

(二)建设各阶段的造价风险管理目标

要展开风险管理,首先要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是整个造价风险管理的总目标。由于造价具有分阶段、多次计价的特点,所以,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具体的风险管理目标略有不同。

工程项目前期决策阶段造价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合理确定工程的造价,即合理确定投资估算价格。投资估算是形成工程造价的源头,是工程造价控制的第一步。本阶段中可行性研究的深浅和周密程度均直接影响投资的准确性。

设计阶段是确定工程项目主要价值的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甚至可高达95%,图纸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超70%,是工程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按照工程项目投资估算限额,合理确定工程项目设计概算、预算是本阶段造价风险管理的目标。

施工招投标是施工执行阶段的前奏,选择招标方式,合理确定标底价格,评出最优秀的施工单位并签订公正合理的承包合同,从而为施工的正常展开、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本阶段造价风险管理的目标。

施工阶段造价风险管理是工程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施工阶段,建设资金大量投入,除了按合同条款支付工程款项之外,还可能发生各种附加费用,要在确保工程项目进度、质量目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附加费用发生的规模(如:工程变更、索赔、意外风险等),避免不合理的费用支出,使工程的实际价尽可能接近合同价。所以,本阶段造价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施工过程中造价变更控制。

在项目建成后,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实施,把项目造价的实际情况与计划相比较,找出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差异,以利不断提高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水平,指导今后工程项目的造价风险管理工作。所以,竣工阶段造价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决算,做好后评价。建设各阶段造价管理内容和造价风险管理目标的关系如图1所示。

3.造价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

建设各阶段造价风险管理目标确定以后,就可以按照风险管理的系统层次展开各个阶段的造价风险管理活动,而各个阶段的造价风险管理的动态衔接,最终形成整个建设全过程的造价风险管理。如图2所示。

二、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内容

(一)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分析

要进行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必须首先对造成工程造价风险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而识别工程造价风险的第一步便是找出风险可能存在之处及产生的原因。在工程项目的整个实现过程中,一方面,风险性事件和完全不确定性事件是工程造价风险产生的根源,是造成工程造价变化的根源。另一方面,工程项目的造价的风险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备性造成的,而这种信息的不完备性既有人们在信息收集与信息加工方面的问题,也有信息本身具有滞后性的原因。

1.工程造价本身风险因素

导致工程造价风险的主要可能原因分析如下:

(1)项目规划、设计深度不够。在目标设计中,可能存在构思的错误,规划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内容不全,重要边界条件的遗漏;采用规范不恰当,设计参数选用不合理:未考虑当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未考虑施工可行性等。

(2)规划设计方案陈旧,目标优化错误或未进行优化优选。设计中未采用现代优化设计方法,如价值工程、最优化方法,对设计方案未进行优化优选等。

(3)地基勘测资料不全,地下埋藏物未事先考虑,临时处理不当。

(4)承发包方式选择不当:合同类型选择有误;合同条款遗漏,表达有误,不严谨;合同管理不力,引起大量索赔。

(5)项目实施期间通货膨胀,材料、人工费用上涨:或国家调整产业政策,采用新的要求或更高的技术标准,从而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外大幅增加。

(6)汇率变化。当前高档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能需要大量进口建材及装饰材料,项目投资估算时按当时外汇汇率预留了进口材料的费用,但当实际需要进口材料时,需支付的外币升值,开发商需额外付出开发费用。

(7)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现象,例如地震、火山爆发、雪崩、暴雨、暴雪、飓风、洪水、泥石流等;也包括某些社会现象,如政府禁令、战争、爆炸、火灾等。工程项目施工最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如超出正常年份的雨季、寒冷的冬季等,都会严重影响正常施工,降低生产效率,甚至停工。由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如洪水、地震、泥石流等灾害虽然出现的机会较低,但是一旦出现,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2.造价咨询人员风险因素

造价咨询人员在建设项目全过程或阶段咨询时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要按照公平、公正和诚信的服务原则,认真履行合同,诚实守信、尽职尽责,规避造价咨询风险。

造价咨询人员的风险主要包括:

(1)行为责任风险:造价咨询人员如违反了委托合同规定的职责义务或超出了委托人委托的工作范围,从事了本不属于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并造成了工程上的损失;或是未能正确地履行合同中规定的职责,给有关各方造成经济损失,由此而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2)工作技能风险:造价咨询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知识、经验或职业责任心造成错误或者工作失误而承担的风险。

(3)技术资源风险:由于信息不完全或掌握的信息失真,对形势估计不足或估计错误而导致的风险。

(4)职业道德风险:咨询人员不能遵守道德的约束,、谋求私利而使工程造成的风险。

(二)工程造价风险的特点

工程造价风险的特点,顾名思义,应该集工程造价的特点和风险的特点于一身,结合分析现代工程的案例,工程造价风险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1)全程性

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即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即工程造价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全程性。

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一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可变性

工程造价风险的可变性,这是指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是可以变化的。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得到控制并消除,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风险发生的程度决定了工程造价风险的大小,因此工程造价风险同样具有可变性。

(3)复杂性

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大型开发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作为风险的一种,工程造价风险也同样具有复杂性。

(4)被动性

某一其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任一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工程造价风险存在一定的被动性。

(三)工程造价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的实现过程是在一个相对存在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外部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其中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是外部环境条件因素,通货膨胀、气候条件、地质情况、施工环境条件等。因为外部环境条件都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有可能给工程项目带来风险,从而使工程项目的造价发生不正常的变化。因此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必须考虑风险对于造价的影响,必须在对确定性造价管理的同时,开展对不确定性造价的管理,即对工程造价进行风险管理。

对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必须结合工程造价的全面管理来实施。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就是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上程造价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在识别的基础上评估这些风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控制这些风险,从而最终达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三、全过程造价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就是要在风险发生之前,对工程项目实施各阶段存在的风险及产生的原因作出判断。同样对于工程造价风险的识别就是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判别,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对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工程造价风险识别流程见图3所示。

(1)开发建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首先要根据项目造价风险管理的需要,建立造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及时收集、处理和存储有关工程项目每个具体活动与过程的各种风险信息,以便为风险的分析、识别和控制服务。

(2)跟踪、收集、处理和生成有关工程造价有关的活动与过程的风险信息

使用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去跟踪项目全过程以及项目具体活动与过程的发展,使用项目所处环境与条件的变化信息去收集、处理和生成有关项目造价相关的所有风险信息。这是一个不间断的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日常工作步骤。

(3)造价是否存在风险的分析与判断

运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生成的信息,加上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造价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经验,对工程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判断,找出可能会使造价发生变动的各种风险。在这一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风险分析的具体方法。例如,风险分析模型的运用及风险仿真技术的运用等等。

(4)对影响造价的风险进行分类分析,并给出全部风险的分类

根据风险分类方法,运用现有的风险信息与风险管理人员的经验,对上一步识别出的造价风险进行分类分析,以便全面认识风险的各种属性。

(5)对全部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行分析,确定其大小和分布

这一步要对所有己初步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概率分布和概率大小的分析,以便为下一步确定风险性造价和制定风险事件控制优先序列打下基础。这一分析需要借助现有信息、历史数据和经验判断。

(6)对全部风险进行原因分析,给出各个风险的原因

运用现有的风险信息与项目管理人员的经验,对识别出的全部风险进行风险原因的分析,并通过分析找出引发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如果引发风险的主要原因有多个,还要进行主因素分析、多变量分析等更深一步的风险因素分析。

(7)对全部风险进行后果分析,给出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

这一步需要运用现有的风险信息和经验判断,对于全部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其严重程度做出全面的分析。要求把风险造成的可能后果进一步转换成会造成多大的工程造价损失。这种“后果的价值量大小”将作为确定风险控制优先序列的判据之一。

(8)对全部风险进行发展进程分析,给出风险的发展进程预测

这是指对于已识别的风险必须进行具体风险发展进程的时间和发展变化标志的分析。风险发展进程的分析是要找出风险事件何时会发生,以及引发它的原因何时会出现,引发原因出现以后风险事件会如何发展等等。风险发展变化标志的分析是指当出现什么情况时就标志着该风险进入了那种阶段的分析。对于项目全部风险的发展进程分析,也是确定风险控制优先序列,制定风险事件控制方案的依据之一。

(9)根据风险的分类、原因、后果和发展进程分析给出风险控制的优先序列在完成上述分析与判断之后,要综合这些方面的分析结论,确定出开展风险事件控制的优先序列。由于项目的风险发生往往不是单纯进行,而是齐头并进,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优先排序。优先序列安排的基本原则是安排最优先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后果最严重、发生概率最高、发生时间最早、并且能够尽快予以解决的问题。对于已经识别出的项目全部风险都应该按照这种原则确定出其优先序列。

(10)给出风险识别报告

每进行一次项目风险的识别,都要在最后给出一份风险识别报告。该报告不但要包括工程项目现有风险的清单,而且要有风险的分类、原因分析和说明、风险后果及其价值量的表述,以及全部风险的控制优先序列等内容。

对于这套风险识别方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风险识别与分析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反复不断重复进行的。每过一定的阶段,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人员都需要对项目风险进行一次识别与分析,以识别和发现新的风险。这种重复不断的风险识别分析需要一直坚持到项目的最后阶段。

上述这套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找出项目的全过程和活动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以便为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控制和风险性造价的控制提供有关项目风险、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风险成因和风险进程等方面的信息与判断依据。

四、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

(一)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对策

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了分析与识别以后,已识别出的绝大多数风险事件都是相对可控的。这些风险事件的可控程度取决于人们在风险识别阶段给出的有关风险事件的足够信息的多少。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的处理是建立在工程项目风险事件的可控性基础之上的。

由于工程造价风险具有普遍性和全程性,因此相应的对风险处理也应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对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主要通过对工程项目风险事件的控制来实现的。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是发展和变化的,在人们对其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这种发展与变化会随着人们的控制活动而改变。因为对于风险事件控制的过程实际是一种人们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客观世界(事物)的过程。

对分析出来的风险可以接受,或想办法消除、减少或转移。任何项目在实施时,都必须对承担的风险(明确规定的或隐含的)应有准备和对策,应有计划,应充分利用管理者自己的技术、管理、组织的优势和过去的经验。由于工程造价的风险来源于具体活动的风险事件,因此对于工程造价的风险处理也应转化为对工程造价的风险事件的控制和处理,而不是直接的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的主要处理对策:

(1)回避风险大的项目,选择风险小或适中的项目。这在项目决策时要注意,放弃明显导致亏损的项目。对于风险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成功把握不大的项目,不参与投标,不参与合资。甚至有些工程进行到一半时,预测后期风险很大,必然有更大的亏损,不得不采取终端项目的措施。

(2)技术措施。如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而不用新的不成熟的施工方案。

(3)组织措施。对风险很大的项目加强计划工作,选派最得力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将责任落实到各个组织单元,使大家有风险意识;在资金、材料、设备、人力上对风险大的项目予以保证,在同期项目中提高它的优先级别,在实施过程中严密的监控。

(4)保险。对于一些无法排除的风险,例如常见的工程损坏、第三方责任、人身伤亡、机械设备的损坏等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办法解决。

(5)要求对方提供担保。这主要针对合作伙伴的资信风险。

(6)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是从财务的角度为风险作准备。在计划中(或合同报价中)增加一笔不可预见费。

(7)采取合作方式共同承担风险。

(8)采取其他方式,例如采用多领域、多地域、多项目的投资分散风险。

上述风险对策措施应包括在项目计划中,对特别重大的风险应提出专门的分析报告。对作出的风险对策措施,应考虑是否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因为任何措施都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由负责具体风险事件控制的人员,根据风险事件的特性和时间计划去制定出各具体活动风险事件控制方案,即对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方法:前处理和后处理。

(二)工程造价风险的事前处理

工程造价风险的事前处理主要是体现在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阶段,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要在决策阶段或设计阶段就进行预处理,特别是重要的或重大的风险因子,要优先处理。

风险事件的事前处理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风险规避方案。例如,对于存在技术不成熟性的施工技术坚决不采用就是一种风险规避的方案。这类方案是从根本上放弃使用有风险的资源、技术、施工方案等等,从而避开风险。

(2)风险遏制方案。例如,对于可能出现的财务状况恶化的风险,采取注入新资金的方案就是一种风险遏制方案。这类方案是从遏制风险事件发生的角度出发去控制风险事件的。

(3)风险转移方案。例如,通过合同或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他人就属于这类方案。这类风险控制方案多数是用来对付那些概率小,但是损失大,或者自己的组织很难控制的风险事件。

(三)工程造价风险的事后处理

工程造价风险的事后处理是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风险的处理。其方法具体实用如下:

①风险应急方案。例如,准备各种备用灭火器材以对付可能出现的火灾就是一种风险应急方案。这类风险事件控制方案也是对付预警信息风险事件的一种最主要方式。

②风险容忍方案。风险容忍方案多数是对那些发生概率小,且风险事件发生所能造成的后果很轻的风险事件所采取的控制方案。

③风险分担方案。风险分担方案是指根据项目风险的大小和项目团队成员的木同承担风险能力,由团队成员合理分担整个风险的方案。这是最为常用的风险管理方案之一。

篇3

随着国家对公共医疗卫生单位的建设投资不断加大,卫生部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通知(卫规财发【2009】39号,卫生系统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1 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及模式

1.1 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指从建设项目决策、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决)算阶段等全过程的技术活动及参与单位的相关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并提出审计意见或咨询意见。

1.2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体有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三种。 目前医院内部审计的执业资格受限,一般委托具有工程造价资质的社会审计机构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

2 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风险类型

第一、内部风险。

(1)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定位不准——产生风险。

全过程跟踪审计因为时间长、审计涉及环节多、审计关系复杂,很容易使审计人员越权,导致职责交叉、重复来参与和评价工程项目事项,造成审计工作的越位和缺位。

(2)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理解的偏离——产生风险。

1)对跟踪审计的监督、评价作用认识不够充分,审计工作有阻力

单位领导层认为只要通过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就能使工程投资得到全面有效地控制,实际工作中全过程跟踪审计不可能将所有问题都能审计出来。

2)相关部门不配合,导致审计效果受限。

①单位项目管理部门认为全过程审计就是跟踪监视,因而不积极配合,对需要审计的事项不能及时送审或不全面送审。

②单位领导层为了赶进度催促审计(如工程进度款审核)特别是国投的专项资金项目,使审计报告容易出现偏差。

(3)内部审计的专业水平不高——产生风险

1)内审专业上的局限性导致审计结果无法全面。 医院内审主要是财务专业为主,受专业方面的局限性, 在有些问题上产生妥协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性。

2)与各方沟通工作不到位导致无法跟踪审计的风险。

审计人员受到职业思维影响,而是机械地、教条地看待和处理问题,不能及时地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影响。

第二、外部风险。

(1)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产生风险。 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基建工程审计模式,目前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无法对其审计工作的好坏进行客观的评价,给审计风险的规避带来难度。

(2)受审计工作环境的影响——产生风险

1)工程项目的现场环境,导致审计独立性受到影响。 开展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人员需要参加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协调会并需表明态度,这也是审计人员难以掌握的。

2)审计的相关环节不全面,导致审计监督缺位。

①在全过程跟踪审计实践中,因项目前期决策权目前大多数停留在领导层,审计人员很难介入,使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监督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②我国目前的招投标法律法规体制,当招标结果经专家评标确定后,不合理的价格以合法的形式反映在施工合同中的情况时有发生,等到最终结算审计时审计人员就没法更改,使审计结果与实际预期产生偏差。

③收费不规范,导致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全过程跟踪审计委托收费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中介机构接受委托后通常采取的是基本审核费+审减额按比例提成的方式计费。如果跟踪审计发现的过程问题多,竣工结算审计时审减额就越少,按审减效益的收费酬劳就越少。

(3)监控不到位——产生风险。 有些社会审计机构未涉足过跟踪审计,片面理解为全过程造价咨询,没有考虑委派的工程师是否能够胜任工作。

3 对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医院基建专项资金项目审计是一个连续、全面、系统的工作,必须防范进行跟踪审计工作的各种风险。

3.1 首先要制定工作计划。在开展跟踪审计之前必须明确目的、内容、程序、时间及相关部门的职能,各部门各司其职,跟踪审计到位而不越位。

3.2 其次对跟踪审计的目标等要广泛宣传。单位内部加大审计宣传,明确全过程跟踪审计并不是取代基建项目管理,而是促进项目管理实现工程目标;但是与原来任何一种审计一样不能杜绝风险只能减少风险。

3.3 拟定跟踪审计的操作规程。拟定具体的全过程审计操作规程,明确跟踪审计介入时间、审计方案准备、审计实施等一系列程序和文书制定的规程,保障跟踪审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4 营造良好的审计工作环境

(1)明确跟踪审计参加工程现场协调会的范围和程序。在召开协调会之前要求相关部门提前作出议题,以便心中有数,防止盲目表态。

(2)做好与单位领导层的沟通工作,审计是为领导层做决策提供建设性的咨询意见。

(3)提升跟踪审计的服务意识,处理好依法审计与项目进展、质量之间的关系,制定有效的分歧解决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

3.5 加强对中介审计机构的考评和监督

(1)遴选中介审计机构及跟踪审计工程师。重点以信誉、质量、业绩、资质、管理水平、取费、工作方案及工程师的资质等综合因素来考评。

(2)委托合同的约束。除了签订合同标准范本外,各单位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补充签订附加协议条款。

(3)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多方会审。对审计结果要交给单位项目办、监理、施工方分别复核定案后,内部审计才反馈给审计机构并出具审计报告。

3.6 提高内审的综合能力水平

(1)加强内审人员的综合能力学习,尤其是沟通协调能力。内审要主动和项目办现场工程师、监理、预算员及审计机构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

(2)做好送审前的内部初审工作。首先要求保证送审资料的完整性,其次是内部审计做好签证资料的鉴别。

综上所述,随着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开展,不断得到各单位领导层的认可和高度重视。很多医院基建项目都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内部审计负责组织实施基建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同时必须加强对跟踪审计的风险管理,才能全面地提高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和生.《建设项目管理审计》.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原则 , 问题 , 对策

Abstract: because of its own personnel quality, management level, the technical conditions, the environment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which in our country and risk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 is not perfect,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or a long and complex tas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of the basic princip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isk management,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risk management, principle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风险管理是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辨别、评估、预防和控制的过程。相比其他产品,建筑产品具有周期长、规模大、产品单一复杂等特点,在实施建造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随机性的因素,因此其风险度比一般产品更大。

一、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进行项目风险管理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

1、整体性原则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可阶段)、工程招投标阶段,项目负责人制定项目风险管理策略时,应系统地看待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预期回报水平,内外环境等因素,综合判断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风险状况,制定系统的风险管理策略。

2、主动、及时、全过程原则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应遵循主动控制、事先控制的管理思想,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条件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调整管理方案、并将这一原则贯彻项目实施全过程,才能充分体现风险管理的特点和优势。虽然有些风险对全局影响不大,但在项目风险控制的总体设计时,仍然必须从项目的全过程考虑,预先设置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

3、综合、系统、全方位原则

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不仅其产生的原因复杂,而且后果影响面广,所需处理措施综合性强。对项目风险来说,不确定性不仅贯穿项目的全过程,而且涉及到项目的各个方面,项目由各子项目构成,项目的目标是多目标性的,包括投资、进度、质量、安全、合同变更和索赔、生产成本、利税等目标。要全面、彻底的降低乃至消除风险因素的影响,必须采取综合治理原则、动员各方力量,科学分配风险责任,建立风险利益的共同体和项目全方位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将风险管理的工作落到实处。如果项目某一方面的风险没有有效的控制,有可能演变为整个项目的风险,所以应对项目风险的各个方面,设置相应的风险管理环节,按照专业、规范、安全和高效的要求,实行对项目风险的全方位控制。

4、可行、适用、有效性原则

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环境复杂多变,所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也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而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管理方案首先应针对己识别的风险源,制定具有可操作的管理措施,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项目的风险管理势必消耗有限的资源,因此在选择项目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案时,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应该使项目风险管理的费用小于风险发生时对项目参与方造成的损失,否则项目风险管理就失去了实践意义。

5、经济、合理、先进性原则

项目风险管理方案涉及多项工作和措施,应力求管理成本的节约,管理信息流畅、方式简捷、提高项目风险的管理水平。

二、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是建设各方对建立工程风险意识淡薄。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在建筑企业和金融业中缺乏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商业银行对政策性贷款投资的工程项目没有必须进行投保的要求, 投资主体虽然从所有制结构上发生了变化, 但提高工程风险意识依然不强, 未能从工程风险管理人手, 降低和转移风险条件。

2、项目设计前期, 由于开发商提供的设计资料过于简单使得工程设计人员在初步设计阶段出现技术标准的选择, 计算模型的选择, 安全系数的确定等方面的偏差而形成风险。也可能由于设计时间紧迫, 设计单位与开发商就设计任务未进行细致反复沟通, 设计人员业务不熟练, 致使施工图的设计深度不够, 造成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 不但会影响到工程进度同时也将影响工程成本, 造成经济损失。

3、国内承包企业对签订高质量的合同, 利用合同进行经营的风险预防和风险转移的能力不足, 进行工程索赔的意识不强﹑知识不足、能力不够﹑条件欠缺等, 是导致经济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对策

1、通过立法和合同规定, 推动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的开展建立和推行工程担保、工程保险, 必须有法律法规作保障, 用合同相制约。因此, 应当以《担保法》、《保险法》、《合同法》和《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为依据, 在今后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立法中, 将相应的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的内容写进去。当前, 可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以推进工程担保、工程保险制度的建立。同时, 除在起草或修订有关合同示范文本时, 应注意参照国外相应条款, 制订有关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的条款外, 还应抓紧研究制订各种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的系列合同示范文本。

2、培育形成担保人市场, 积极发展工程风险管理中介机构工程担保制度的建立, 除继续发挥银行的作用外, 还应当积极培育其他具备条件的机构担当担保人, 以形成有一定竞争的担保人市场。从国情出发, 应当重点发展承包商的同业担保, 由实力强、信誉好的承包商为其他承包商提供第三方担保。这既可以有效地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又比较简便易行。但是, 同业担保应当是高资质企业为低资质企业提供担保(一级资质企业可以为其他一级资质企业提供担保), 全资或控股的母公司可以为其子公司提供信用担保;严禁两家企业互相担保或多家企业交叉互保,以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在条件具备时,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也应允许保险公司开展保证保险业务(即带有保证担保性质的保险)。对于设立专门的工程担保公司, 建设部应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审批条件, 根据其有资金实力、专业技术力量等, 确定允许开展工程担保的业务范围, 并对其设立后开展工程担保业务的信誉状况等作定期评估。要规范工程担保公司的运作, 其提供担保书的担保总额(指所有在担保的工程), 原则上不应超过其自有资金总额的五倍:为一个项目出具担保书的担保额, 原则上不应超过其自有资金总额。鉴于专门的工程担保公司自有资金实力一般不强, 应主要为中小型项目提供担保, 并要形成竞争机制, 不能搞垄断。

3、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工程风险管理中介咨询机构, 包括保险经纪人、保险人和工程风险管理咨询公司, 或是受被保险人(业务或承包商等)的委托, 与保险公司洽谈保险合同并索取赔偿;或是从事工程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开发, 开展培训和风险咨询(包括风险识别、评价、处理、制定风险管理方案和指导执行等)。对于工程担保或工程保险中产生的纠纷, 应当确定一批可进行技术鉴定和责任确认的权威机构。在确定这些机构时, 应注重发挥现有的工程质量监督、建筑安全监督和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等机构的作用。

4、研究制定合同的工程担保、工程保险收费标准, 其费用应计人工程成本由于我国的建筑市场还不规范, 加上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建筑业一直属于微利行业,企业资金积累十分有限。同时,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建设单位的资金也比较紧张。因此, 政府对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的收费标准应当加以宏观调控, 不能完全照搬照套国外的做法。具体的收费标准, 可以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工程的类型、风险的大小、业主及承包商的信誉等测定调控幅度, 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工程担保、工程保险是直接为工程服务的, 其费用应当计人工程成本, 在国家和地方的工程造价管理中, 应当研究解决其费用的成本立项问题。业主也可以将通过招标竞争节省下来的资金, 拿出一部分用作保费的开支。

5、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 建立和推行工程担保、工程保险制度, 必须大力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 普及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知识。同时, 要选择若干省市进行试点, 在摸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以点带面, 逐步推开。

篇5

关键词:咨询合同;风险;规避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190-02

合同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设计咨询行业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多。如何强化管理,规避风险因素化解风险,维护企业利益是电力设计咨询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电力设计咨询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市场情况分析

1.主要内容。电力设计咨询项目主要包括地区电网规划设计、电源输电系统规划、电厂与输变电工程接入系统设计、工业园区和企业供电方案设计、相关专题研究等。

2.市场情况分析。从近年来电力行业、电力设计行业的分析,并结合电力设计咨询项目自身特点可以看出,电力设计咨询在市场开发中的优势和市场机会主要有:一是市场容量相对较大。二是由于与国家电网、冀北电网、各发电公司等单位保持长期合作,对本地区的电网状况以及运行习惯和各项管理制度的熟悉和把握独具优势,成品容易满足标准和要求。但随着市场的放开,电力设计咨询在市场开发中逐渐显现了一些不足:其一,省级、市级设计院重叠配置,电网公司和部分电力科研部门也成立了自己的规划研究机构,市场竞争将非常激烈。其二,由于电力规划长期处于市场垄断地位,导致设计人员市场意识不强,市场竞争力有薄弱的表现,对顾客的服务意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电力设计咨询的市场开发中,要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与电网公司、发电公司等保持思想上的统一和密切联系,及时了解电网动态,实时跟踪大中型规划项目;提高设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设计人员对待工程的整体意识,提高设计质量,保证设计工期,让顾客满意,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达到企业盈利的目的。

二、电力设计咨询合同概述和风险因素

1.电力设计咨询合同概述。技术咨询合同,包括就特定技术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报告等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有其特殊的风险责任承担原则,即因实施咨询报告而造成的风险损失,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受托方不承担赔偿责任。电力设计咨询合同文本一般包含如下内容:技术合同所涉及到的合同标的项目的具体名称、技术咨询合同内容、技术咨询合同履行方式、技术咨询合同协作事项、技术咨询合同验收、技术咨询合同报酬、技术咨询合同违约责任、技术咨询合同争议解决。

2.电力设计咨询合同的风险因素。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电力设计咨询合同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可能会有以下几方面的风险因素:(1)合同履行的前景具有不确定性。电力设计咨询项目属于前期项目,而前期项目的进展受经济发展状况、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和各种客观因素制约,项目在进行中可能随时会发生变化甚至暂停。而项目的前途命运与客户履约意愿密切相关,这就给设计工作和合同管理带来不确定性。(2)委托方自身的情况也存在不确定性。在项目前期阶段的实际工作中,委托方自身也会出现较多不确定因素,如合同主体发生变化引起债权债务的变化、项目的水平年、本期容量、终期容量、计划投产时间等基本情况发生变化等,导致合同执行不到位、变更甚至终止。

三、规避电力设计咨询合同风险的措施

作为技术咨询合同的受托方,为规避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风险,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控制:

1.将合同风险管理纳入合同管理全过程。合同管理人员要对合同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跟踪、可行性论证、资信调查。从合同生效起就要加大跟踪力度,与项目经理及业主加强沟通,掌握工程进度。要对客户名单登记入库,进行风险识别和评定,较高风险客户应纳入特别管理,对于风险较高收益不高的项目,在接受任务时要慎重考虑,做好充分准备。

合同风险管理在合同签订前就介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了解业主实际主体财务状况;在合同履行中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跟踪,对业主项目资金来源和方式有所了解,敦促业主按期支付合同约定的款项。即使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继续履行合同,也要及时将合同应收账款收回,再签订合同终止协议终止合同,最大范围内降低风险,得到收益。

2.明确约定合同条款。受托方在与客户基本达成一致后,应以明确有效的方式对谈判成果进行确认,作为双方签订正式合同的依据。必要情况下签订书面协议确认谈判成果,以备正式签订合同时参照,避免双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分歧。

为切实维护自身利益,要详细明确双方违约的责任;可适当提高预付款比例;明确约定评审的时间限制,如在约定时间项目未评审受托方也要继续完成后续收费。对涉及到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和对研究数据的保密问题,要在合同条款中明确约定权利义务,维护我方利益。

3.确保收费工作的有效进行。合同签订后,合同管理人员要持续严密跟踪合同的进展情况,如有合同主体变更、合同价款变更、项目缓建停建等情况,要及时与受托方签订相关补充协议,确保合同执行到位。

当合同主体发生变化时,存在实际付款人与合同签约主体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在开具发票时,应注意核查实际付款人的账户及税务信息、核查实际付款人与合同(或合同变更协议)签约主体是否一致、实际付款方式与合同约定方式是否一致,以规避返还不当得利的风险、付款行为无效的风险以及合同未全面、未适当履行的风险。

4.提高法律意识。合同管理人员从合同谈判到执行完毕的整个过程中,对合同主体双方往来的邮件、传真、信函等,要妥善保管。特别是能够证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证据;能够证明我方不存在违约行为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未履行义务的证据;能够证明债务人资格及其变化的证据;能够证明因对方违约造成我方损失的证据等。以上证据必要的时候可以由公证部门进行公证,以确保具有法律认可的效力。

如今各个企业的法律意识也都逐步增强,合同管理也越来越严格。企业要明确各个合同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归口管理部门、合同承办部门、合同审查会签部门、合同承办人职责、监察部门等职责,重点规定合同管理的程序规定,包括合同签订程序、合同送审及备案程序、合同签订的简易程序、合同履行程序、合同变更或解除程序、纠纷处理程序、档案管理与使用程序、监督管理程序等,以建立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在合同执行的全过程中,风险时时存在。合同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法律意识;企业层面也要给予合理的引导,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系,最终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和信誉。

参考文献:

[1] 陈洁荣.如何规避电力企业合同管理中常见的法律风险[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