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研方法及应用范文

科研方法及应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研方法及应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科研方法及应用

篇1

实际操作中,很多科研单位物资供应部门主要采用主观与客观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主观法先验因素过多,大多采取简单的打分方式,取打分后的平均值进行评定,并不能真实、完整的反应供应商的情况,不利于考核的公平公正。此时采用客观定量方法进一步分析,就会增加评判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线性权重的定量分析方法,旨在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寻求一套有效可行的科研单位供应商绩效管理方法。

1.线性权重法

线性权重法是目前定量考核供应商绩效方法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在确定选择供应商所使用的准则或标准后,赋予每个准则相应的得分及权重,并将两者的乘积相加求和,得到综合计算后的总分。科研单位物资供应部门根据制定好的考核标准,采用量化的方法对供应商进行考评及审核,同时对供应商数量进行优化处理,不仅可以集中精力对较为重要的供应商进行监管,还能将各类订单进行集中采购,为单位节约采购成本、创造第三利润源泉。

1.1 划分等级

根据供应商绩效考核的各项因素,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以百分制公开打分,打分时需有客观的资料、数据作为支持,在计算加权平均数后,依据供应商得分情况划分其所属的等级,如表1所示。

表1 供应商等级划分表

1.2 指标赋值

评价指标的选取是绩效考核的重点,所以在选取评价因素时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取最重要的因素,并为每项因素赋予合理的权重,达到真实评价供应商的目的。假设供应商绩效评价需要考虑m个指标,则评价小组要根据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对每一个评价因素赋予不同的分值,并进一步细化为多个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指标权重和为1,即A1 +A2 +…+Am =1。

表2 评价指标

若某一评价因素Cm,其n个细化指标为Cm1,Cm2,…,Cmn,同时每一细化指标的对应得分为Bm1,Bm2,…,Bmn,且其满分和为百分制,权重为Am,那么供应商在Cm下的得分就为:Bm=Bm1+Bm2+…+Bmn,如表3所示。

表3 影响因素Cm的细化指标

1.3 结果评价

由1.2可知,影响因素C1的对应得分为B1,权重为A1;影响因素C2的得分为B2,权重为A2…以此类推,则供应商的最终得分S为:

S=A1×B1+A2×B2+…+Am×Bm

计算出各供应商评分后,就可以汇总所有评分,按等级标准进行供应商划分。此外,还可以按照供应商所属的级别,划分出供货比例。

2.科研单位供应商绩效考核指标

在划分科研单位物资供应商绩效考核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以某飞机设计研究院为例,采购的主要物资分为军品、科研试验、后勤保障三类,再根据各类别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打分时除按照权重对供应商进行打分外,还应邀请物资管理、使用单位等多部门专家同时打分,客观地对供应商进行考评。以科研试验类为例,该类别供应商绩效考核指标如表4所示,综合三项总体指标Ai,后勤类供应商总分计算公式为:A1×B1+A2×B2+A3×B3+A4×B4。

表4 科研试验类绩效考核指标表

2.1 交货质量指标

交货质量A1反映了供应商提品的质量情况,分值为100分,得分B1=B11+B12,如表5所示。

表5 科研试验类供应商交货质量指标

2.2 交货进度指标

交货进度因素A2反映了后勤类供应商在交货时的快速响应能力,分值为100分,得分为B2=B21+B22,如表6所示。

表6 科研试验类供应商交货进度指标

2.3 售后服务指标

售后服务因素A3反映了供应商产品销售后的相关服务能力,分值为100分,得分为B3=B31+B32+B33+B34,如表7所示。

表7 科研试验类供应商售后服务指标

2.3 辅助指标

辅助指标因素A4反映了供应商产品报价、招投标是否规范等情况,分值为100分,得分为B4=B41+B42+B43+B44,如表8所示。

表8 科研试验类供应商辅助指标

3.科研单位供应商考核等级归类

供应商绩效考评后,就可以根据分类标准,将供应商及时归类,如表8所示。数据库内的供应商,可根据其绩效考核情况作出升级或降级处理,不合格者从供应商库中淘汰;对表现优异但还未入库的供应商,可根据入库流程,经评审通过后,按照其所属类别加入供应商库。

表9供应商绩效考核等级表

4.结束语

在科研单位物资供应部门,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绩效考评机制,实施对供应商的动态管理,将考评通过的供应商按照划分标准进行升级、降级或淘汰,能够使供应商时刻保持合作热情,根据科研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及服务意识,形成动态管理供应商的良性运转体系,从而更好的保障科研生产。

参考文献:

[1]赵潮钢.供应商选择和绩效评价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2009,2

[2]李毅.SZTX公司供应商绩效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10

篇2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创新方法;集成推广;高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6-0013-03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科技型企业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产业中发展最活跃的企业群体,是提升各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生力军,也是各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美国的一项统计显示,美国国内约90%的技术源头来源于尚未成熟科技型企业,约80%的技术创新活动在这些科技型企业内部产生,这些企业的平均创新能力是成熟企业的2倍。根据瑞典中央统计局2011年统计,瑞典全国共有约7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芬兰以高新技术和先进的信息技术闻名于世,是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之一。2003年至2005年,芬兰连续3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2011年排名第4。

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创新为鲜明特征的科技型企业,渐渐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强调创新与竞争的宏观环境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我国科技型企业占据了全国66%的科技发明专利,74%的技术创新成果,以及82%的创新产品。显而易见,科技型企业作为最具发展潜力与创新活力的群体,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国际竞争,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与扶持,促进其创新能力提升,已经成为政府责无旁贷的重任和必然选择。

2 天津市科技型企业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情况

2.1 天津市科技型企业现状

近年来,天津市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企业技术创新速度加快,效果显著,天津市的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均得到了较大的增强与提升。为更好地实施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扶持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天津市科技型企业基本情况具有以下特点:(1)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逐年增长;(2)科技型中小企业经济贡献情况;(3)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产出及创新成果;

(4)从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及科研情况。

虽然,天津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天津市与东南沿海的一些发展较好的城市相比,中小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还仍有一定差距,技术创新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天津市中小企业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如下:(1)高科技人才短缺,高层次领军人才少;(2)核心技术匮乏,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创新能力较差;(3)研发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且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不对称;(4)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存在着诸多问题。

2.2 创新方法在企业推广应用的主要进展与成效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在天津市政府和天津市科委的领导下,以及有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的配合支持下,天津市创新方法推广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培养创新工程师259人和仪器仪表行业创新人才100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60个,申报专利60项,其中17项为发明专利(1项已授权),43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已授权);面向企业、高校开展创新方法普及培训30场,普及6000余人。其中,丰田合成股份有限公司王鑫申报的铸AL工程费铝再利用项目,由于原有产品工艺的限制,材料利用率只能达到65%,造成了35%的材料白白浪费,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其通过创新方法培训,成果引入和应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对原有工艺进行了改进,每年可为公司节省约500

万元。

2.3 天津市科技型企业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目前创新方法的推广工作,存在的误区,总希望企业借助某一种创新方法或简单参照其他企业现有的成功模式进行创新,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因为企业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流程环节,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解决企业遇到的所有创新问题的创新方法,同时,每个企业实际情况又不尽相同,所以对企业来说,引入创新方法时不应简单照搬,一定要对各种创新方法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及特点,因地制宜引入最适用的创新方法,并有机整合到企业管理创新、产品质量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各个环节,从而形成企业自身独特的创新方法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2.3.1 培训与应用实践相结合是取得成效的根本

天津市创新方法工作在面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在创新方法推广的形式方面,主要是举办大型报告会、宣讲会、论坛以及各类培训班。大型报告会、宣讲会、论坛等形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受众范围,但是总体效果只是使受众初步了解创新方法,对创新方法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还不能完全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结合,还未有效推动企业技术人员将创新方法理论、工具应用到技术开发过程中,产生实实在在的大量的创新成果,因此,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专利申报的数量、质量方面,还不是很理想。

2.3.2 创新方法推广工作的队伍急需进一步壮大

目前天津市虽已组建了一支由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组成的强强联合的工作推广队伍和师资团队,已具有开展各种创新方法培训、咨询、技术服务的实力和优势,但从长期看,还远远不能满足为更多企业提供更专业、可持续培训咨询服务的需求,因此还需进一步壮大培训师资特别是咨询师资

队伍。

2.3.3 探索创新方法区域推广新模式和新机制

虽然举办培训班的目的是让受训者掌握创新方法,但是由于大多数培训班是短期培训,多数受训者是在创新方法的简单启示下有所感悟,很难在短期内真正掌握创新方法。培训师关于创新方法使用的隐性知识难以有效传播给受训者。同时,受训者回到原单位后很难获得关于创新方法使用方面的经验交流,加上诸如环境氛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创新方法培训迁移的效果并不理想。应加强技术创新方法与管理创新方法的集成研究,分析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联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机理和路径,构建联合推进技术创新方法和管理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有效模式。

3 天津市科技型企业创新方法集成推广应用建设的思路

3.1 转移创新方法推广工作的重心

随着创新方法工作的深入推进,科技型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创新方法是科技型企业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即对创新方法的关注与需求愈发积极。创新方法推广工作作为一项创新性、实用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深入落实到企业,通过将创新基因移植于企业内部,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创新方法对创新的促进作用。

3.2 集成推广多种创新方法应用

为企业全面系统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咨询服务。企业成功应用创新方法的关键所在是要建立企业独特的创新方法体系。随着科技型企业学习应用创新方法所积累的经验日益丰富,许多科技型企业发现,企业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创新问题需要多种创新方法,而不是单一创新方法就能解决的。因此,创新方法的推广工作,可以引导企业将多种创新方法综合起来使用,在科技型企业内建立相对完善的、面向整个创新链的创新方法应用体系。国际上许多科技型企业在创新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创造性地整合利用多种创新方法,并能够结合科技型企业自身应用的经验,深入地对创新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形成了科技型企业独特的创新方法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创新方法在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3.3 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推广应用模式

以高新技术企业、大中型骨干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研院所转制企业为主要对象,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推广模式。主要推广模式有:

点对点的个:根据企业现状与需求,在技术创新资源共享,项目对接,技术难题咨询与评估,创新方法培训等创新资源与企业之间形成点对点的专业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解决方案。

点对面的共:针对企业存在的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创新技术等方面存在的共享问题,组织平台的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点对面的服务。以高效率的发挥创新资源的作用,使更多的企业提供共。

自助服务:以创新方法服务平台为网络载体,企业可以将需求上传后等待反馈,或直接在创新方法网站的相应功能模块中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

资源。

会诊式服务:根据企业需求,组织平台的多个相关资源共同会诊,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服务

模式。

参考文献

[1] 和苗.瑞典:激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效[N].经济参考报,2012-04-12.

篇3

关键词:网络应用技术;上机实验;虚拟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计算机网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依靠单纯的课堂讲授远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已为大家所共识。而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方法多以讲授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为主,少量的验证性实验为辅,通常一个学期的时间修完本门课。笔者根据这几年教学体会,提出了“网络应用技术”教学的改革设想和具体思路。

2具体教学内容

对于像我们这类位于三峡库区腹兴地带的一般普通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具有较强实际动手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应拘泥于知识体系的完整,更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素质,以适应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使学生达到学则能用、学则会用的目的。根据全院非计算机专业“网络应用技术”公选课的课时为8次24个课时这一具体情况,作者分为网络基础知识(6课时)、演示实验(8课时)和操作实验(10课时)三个部分安排教学。对于基础知识部分,从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功能、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路由选择协议、TCP/IP协议和网络安全等几个方面来强调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在实验环节中,我们分为了演示实验和动手实验两个部分,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能基本了解局域网的建立,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以Windows Server 2003为主线,掌握网络服务的建立与使用。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与实验,提高学生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3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3.1理论教学内容的创新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讨论式、研究式、以及课内外结合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

3.2重视互动式教学手段的应用

通过精心准备的网络CAI课件和PPT课件可以改善单一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其学习兴趣,起到优化课程教学的作用。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采用互动式教学是较为有效的授课模式,笔者认为建立一个课程网站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我们可以将本课程的教学进度表、内容、所需软件及实验指导等放到课件网站上,在每次授课前后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在网上“预告”和总结,同时也有选择地接受学生提出的问题在网上作回答。从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你教我学”的被动方式。

3.3实验教学的创新

(1) 利用虚拟机技术实现相应实验

实验的开展主要侧重于实用性,让学生在实验中接触更多的实际网络管理、操作、开发方面的内容,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最新的实用技术。

Windows Server 2003的配置与安装作为实验的主线,在虚拟机技术的出现及虚拟机软件强大的虚拟功能下,使得利用有限的实验设备开展这项实验成为可能。虚拟机应用软件VMware的特点是不需要对物理硬盘进行分区或重新开机就能够在一台PC上安装使用多种操作系统;完全隔离并且保护不同操作系统的操作环境以及所有安装在不同操作系统上面的各种应用软件和资料,并且有“硬盘”还原功能;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还能进行互动操作,包括网络、周边设备、文件共享以及复制粘贴等功能;能够设定并且随时修改操作系统的操作环境,例如内存、硬盘、周边设备等。作者在具体的win2003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了VMware虚拟机的虚拟网络功能,学生通过设置来完成虚拟机之间、虚拟机与主机之间、虚拟机与主机所在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检查配置的正确性。

(2) 设置了3+1实验模块

我们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本科专业对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需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了3+1实验模块,即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扩展性实验+综合创新性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们根据实验室的条件,按TCP/IP协议的层次模型设计实验内容,共6个实验。实验一,网络环境组建实验,包括网线制作、网卡安装、交换机配置、对等网连接和配置、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等。实验二,虚拟局域网的配置。实验三,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服务的配置。实验四,组网实验,包括基于交换机端口的VLAN配置、Windows Server 2003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RRAS)配置、路由器上广域网协议配置。实验五,网络数据包的截取与分析。实验六,网络仿真实验。

网络仿真实验作为综合创新性实验设计,主要是在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利用所学的知识和课外获取的知识去讨论完成。按照这种实验安排,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实验效果良好。既有基础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性创新实验,给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学生通过实验,不是只停留在使用网络的层次上,而是深入理解各种协议的实际运用和网络系统的实际架构。

3.4改革考核模式

为了促进教学,加强学生自学、创新和动手能力,作者对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完成考试,其中试卷构成理论成绩占20%,根据所学知识构建网络方案占20%,实践成绩占60%。在计算机上考试并不是简单模拟传统的笔试,而是实际评测学生网络应用技能水平,如能否查找资料,通过QQ和邮件如何交流等。实践证明上机考试更能评价学生的网络应用水平,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这种考核方式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给优秀学生提供了施展他们创新能力的机会。

4结束语

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活动中的诸多环节,如学校层面的制度保障、实验项目和内容的不断创新、学生的积极参与等。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蓬勃发展,又迫使我们对传统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本文有关“网络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网络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 邓亚平.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M].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 陈明明. 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228.

[3] 卢加元.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设想[J]. 福建电脑,2007,(8):214-215.

[4] 柯S.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52-54.

篇4

引言

在机械设计制造、土木建筑等工业工程中,图样是指导生产、加工和制造、检验等全过程最重要的技术文件之一。工程图样与文字、数字一样,是人们表达设计思想、交流设计意图、记录创新灵感的重要工具。因此,能够准确读懂图纸信息,熟练绘制工程图纸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一种技能。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及相关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它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应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同学们毕业后从事设计生产、科研项目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制图中的图形元素以及线型比例、线宽、数字书写、图纸的大小等等,都要符合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要求制图规范化,便于进行技术交流,在工程界素有“工程师的语言”之称。以往《机械制图》注重于画法几何的教学和手工绘图的能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应用,企业采用“无纸化”办公,应用CAD软件进行辅助设计,提高生产效率,让新产品在第一时间进入市场。在科技进步的今天,课堂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夯实手工绘图能力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CAD技术,比如AUTOCAD、UG等软件教学穿插,更加有利于学生与现代工业接轨,了解产品的实际设计生产过程。

一、教学改革原因

1.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产业技术指标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最新的《机械制图》、《技术制图》标准,使得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并真正认识到机械行业的制图标准。目前,在企业生产中,已经很少见到手工绘图的场景了,基本上已经采用“无纸化”绘图。企业技术交流中,采用计算机绘图,这就使得我们在教学中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机械制图”课程分两个学期教学,计算机绘图主要集中在第二学期进行。

2.改变学生以应付期末考试为最终目的的学习态度。学生在学习课程阶段,有的学生并未真正将学习知识作为目的,总是在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才去看书进行复习,为的只是考试及格或者过关,没有从根本意识到知识对后期学习工作的重要性。改革的初衷也就是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应付的态度,注重平时学习,提高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精神。将CAD技术穿课堂教学,很难理解的图形或者实物立体,通过软件的操作展示出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3.在教学方法上,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模型相结合。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重视学生动手绘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学生初次接触到制图的基础知识,难免在物体的空间与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中产生困惑以及不解,立体思维比较差的学生更难将模型进行二维图纸的绘制。若采用立体模型以及三维辅助软件的帮助,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绘图、识图所产生的困难。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内容的增删。机械制图的教学原则应以学生能够掌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来进行机械零部件设计或者后续机械课程的设计,培养绘图、识图的能力为宗旨。故在教学中,将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如:线型元素的换面法求解,复杂立体与立体相交空间曲线的求解,利用图解法求解直线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夹角等内容。增强的内容:立体视图的投影画法,尺寸标注,公差与配合,强化手工绘图的能力等内容。

2.平时作业的设计。机械制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每一部分的内容结束后,都要辅以相应知识点的题目进行练习。习题的内容要与教材的内容相配套,及时在学生每次作业做完后,在课堂上对出现的集中错误进行板书示范纠正,让学生明白绘图的真正意图。“机械制图”一般都配套有相应的习题集,除了做习题集上的小题练习以外,进行绘图时,还可以在教师科研项目进行中所遇到的图纸,选做一些项目进行手工绘制,完成2号或者3号图纸的绘制。这样,不仅完成了手工绘图的作业,学生也可以了解在实际生产中,产品的具体设计流程和技术要求,使得学生的学习不与实际工业脱轨,也为工程类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行业的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现场实时的接受能力,不能仅仅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和计划而忽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现在课堂教学基本都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这样可以在课件中多角度展示立体模型的空间构架和元素之间的交互关系,而且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但难点在于同学们很容易看懂三维模型,要将其转换到图纸中,用平面图形展示出,就不能够顺利的进行转换。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采用板书进行示范性教学,虽然费时费力,但起到的效果是不容小视的。

课堂理论教学是必须遵从的,但作为工程类学生,“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尝试从一年级开始,让学生进入企业加工车间或者学校实习车间,实地的考察了解,工程图纸在设计、生产加工和制造中的作用,帮助学生们真正理解图纸中的技术所包含的意义。了解了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也就明白了图纸中线条或者工艺处理的实质。

三、三维软件在教学中应用

二维、三维绘图软件的应用,使得绘图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的提高,在图纸的修改、反复利用和保存管理等方面,体现出了手工绘图无法比拟的优越。现代,三维软件技术已经成熟,软件的应用也已经渗透进各个行业,三维造型设计技术引入到机械制图中来。三维造型技术是根据二维平面草图图形,经过拉伸、旋转、扫描、扫略等特征操作创建立体模型,建立起平面图形和立体模型之间的构架关系。三维软件在教学中的引入和应用,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对于二维图形和三维立体之间的空间转换,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丰富了思维模式,也为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机电工程学院的机械类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期系统学习了机械制图的投影理论、简单立体投影和组合体投影、各种机件的表达方法等。在第二学期,将CAD技术引入教学,学生们除了学习AUTOCAD软件以外,还可以学习三维造型软件,比如UG软件。在授课过程中,用UG建立模型,再将模型转换为二维工程图,讲解图纸绘制,会大大提高知识的接受程度。

采用UG软件教学时,可以首先采用二维简单图形,通过拉伸或者旋转等特征操作成为立体模型,再与其他立体通过叠加或切割的方式进行组合修改,以期得到预想的立体,最后再将立体模型转换为二维工程图。

如果想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可以再进行模型的细节处理等操作。在要求学生读图或者绘图时,使得学生清楚读图是首先分析图纸,建立立体模型,分析每个结构的特征,分别进行模型的建立,然后进行各个部分的整合,组成为一个完整的模型。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对工程图的认识从被迫接受,转变为学生自主的研究和思考,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通过三维软件UG的教学,使得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工程图的绘制并不是简单的抄画,图纸的绘制包含了产品的概念设计,工艺要求,技术要求,产品的制造和检验,它是一个生产流程。提高学生对工程的认识和读图的空间能力,同时也初步掌握了一门三维软件,对于以后的毕业设计和应聘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1.改革成效

“机械制图”课程中进行的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真正在平时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通过改革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索,让学生改变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对整个图纸的认识从抄画深入到工程行业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空间构形能力和运用现代先进技术能力的培养。

2.存在问题

篇5

>> ESI数据库用于高校科技水平与学科发展分析研究 基于ESI数据库的国内外化学研究机构分析 基于XML数据库的Web应用研究 基于云数据库的应用研究 基于Spring MVC的数据库分页查询技术及应用研究 基于ESI数据库的广东重点建设高校科研竞争力计量分析 基于ESI与SCI―E的高校学科发展分析研究 基于大型数据库的数据挖掘应用研究 VBA高校试题数据库管理的应用研究 基于LabVIEW的远程数据库访问策略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JAVA的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研究 基于业务数据库的容灾系统应用研究 基于JDBC数据库连接池的应用研究 基于MapGIS的空间数据库应用研究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数据库应用研究 基于.NET的嵌入式移动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研究 基于XML Enabled数据库技术的应用研究 数据库安全加固技术的应用研究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应用研究 基于Oracle数据库的作战数据虚拟化安全应用方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07-03.

[2]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两岸四地大学ESI论文排行榜,台湾大学勇夺两岸四地第一[EB/OL].http:∥/cur/2012/xj08.shtml,2012-07-03.

[3]熊璐.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武汉大学,2005.

[4]刘清,邵荣,李军虹,等.美国《基本科学指标》的结构及其应用[J].情报杂志,2004,(5):94-96.

[5]王颖鑫,黄德龙,刘德洪.ESI指标原理及计算[J].图书情报工作,2006,(9):73-75,35.

篇6

【关键词】复杂科学;系统科学方法;阐释学;模糊逻辑

被称为“制高点”、“突破口”的教育技术涵盖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心理和艺术等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科学规律和各种技术,把教育和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但只是从应用层面和技术层面发展教育技术是不够的,必须从系统方法的角度来认识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我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才具有高度和深度,才能实实在在地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进行指导。

一、复杂科学的提出

教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教育的主体复杂多样,系统内

部纷繁变化,还体现在与教育系统息息相关的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上。因此,研究教育有必要从复杂性的视角来审视。复杂科学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复杂科学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简称“老三论”)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简称“新三论”),以及相变论、混沌论、超循环论等其它新的科学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是研究和揭示复杂系统的有关特性,如非线性、混沌、突现、自组织、非还原性等。[1] 正是基于对教育系统复杂性的认识,人们提出将复杂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到教育系统的研究中,从复杂性角度来理解教育系统及其复杂性,转变学习概念,重新设计与复杂性相适应的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从复杂系统中涌现出的新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最终达到增强教育系统效能的目的。

物理学中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提出了解决复杂自然系统的理论、方法,为统一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建立系统科学准备了材料。物理学以前讨论的系统是可逆的、退化的,牛顿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判定了系统的演化方向和特点。这类自然系统的演化方向与生物界、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发展、进化等演变现象相矛盾,人们无法用统一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I.Prigogine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状态时,由于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可以形成某种有序结构。在自然界的物理、化学系统中可以发现存在着与生物学一样的进化现象,并可以利用耗散结构来统一讨论。H.Haken提出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的相变是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协调作用的结果。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教授在80年代提出了系统科学体系的框架,分析了在不同层次上的学科内容,提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使系统科学走上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我们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讨论问题,这就可以站得更高,对问题分析得更深入。对这些复杂系统的分析不仅是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同时在研究中所采用的新的方法,所得到的新的结论也会丰富系统理论本身的内容,使系统理论真正成为解决复杂系统演化的理论。[2]

二、系统科学方法指导教育技术,以实现最优化

系统科学理论“老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突变

论、协同论)为许多学科包括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系统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技术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系统科学方法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性、综合性、有效性、定量化和最优化。其中最优化体现了系统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时所要达到的目标,它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为系统确定出优化目标,运用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逐级分成不同等级和层次,在动态中协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总体的最佳目标,以达到总体最优。

教育技术(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系统方法为核心展开全部教育实践的,即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教育最优化是指一定的条件下,在同样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得多些快些好些。最优化标准有两个:一是最大效果;二是最少时间。用最少时间得到最大效果是教育技术所追求的目标。

如前所述,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任何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都能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系统可从原有的熵增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空和功能方面的远离平衡的有序状态,即形成一种组织化和有序化的耗散结构。孤立的系统只能出现负熵,最终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3]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还根深蒂固,必须以和谐的方式从教育系统的外部引入负熵,营造开放的教育环境,促进系统内部长期积累的熵增的逐渐减少,通过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教育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进行。教育技术可以实现以上转变。教育技术具有开放性和旺盛的科学活力,它与全新的认知理念同步发展,并及时把相关科学和高新技术引入到教育系统中,促进人们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使教育领域成为培养适应社会的创新人才的基地。

开放是系统减少熵增和内耗的调节剂,开放使系统不断更新,也使系统获得良性循环的保证。系统要达到开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开放和交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相互开放和互动。开放的本质是系统吐故纳新,教育技术的灵魂是整合,它意味着教育对各个学科的开放,接纳和综合。[3]

教育技术具有开放的显著特征:(1)开放的教育观念 学会学习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培养每个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了教育技术的开放性,教育技术实现了教育理念的全面开放。(2)开放的教育对象 从教育走出校园,面对社会每个公民,面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可以按学习者的需求,构建教育环境。(3)开放的学习 重视学习的过程,从学习方式的单一化向多样化开放,如集体学习,个别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传统的认知方式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而电子学习创造了全新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模式,激发了认知潜能。(4)开放的学习能力 从重知识的获取能力到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人的信息素养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强调个人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的能力。(5)开放的信息资源 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视频会议系统和信息高速公路把全世界的信息资源通过文本、视频、音频、动画、数据等传播形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让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三、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构成,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系统

的优化设计。教育技术的核心问题是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应摆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实践的核心位置,这是因为教学设计不仅构成教学开发与应用的前提,更直接影响到开发与应用的质量。人们获取学习信息或学习资源的手段、环境及学习目的都发生着变化,因此,教学设计处于变化之中。传统的系统理论研究教学设计具有一些局限性,如教学设计的线性、确定性、封闭性和负反馈性等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教学实际有一定的距离。[4]20世纪90年代以来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等多种学科领域的研究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

(一)阐释学与教学设计

阐释学(Hermeneutics)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从广义来说,它是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阐释包括两个基本的意思:一是使隐藏的意义显现出来,二是使不清楚的意义变得清楚。“阐释学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法。通过阐释学原理的应用,在解释者对世界所熟知的意义和世界拥有的某种未知的意义之间架起一道理解的桥梁,缩短二者之间隔阂的距离。” [4]在阐释学发展过程中,有关学家研究总结出以下法则和原理:正确理解文本意义的法则。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创造性的心里过程。(1)历史性原则——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条件理解文本的意义。(2)整体性原则——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每个词语的意义。(3)代入性原则——进入作者创造时的情景,重新体会其原意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所学内容获得正确的理解,或者帮助学习者对所学内容阐发个性化的意义。根据学习者的理解过程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理解,教学便有“建构”的意义。阐释学为教学设计思维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视角,对教学设计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没有学习者的理解活动,理解不可能产生。学习的产生在于学习者能参与到理解的活动之中。阐释学认为,当理解者与文本以共同的观点融合在一起时,理解便产生了。(2)背诵不等于理解。以促进理解为目标的教学,应当关注文本创作者和解释者所处的不同文化或社会情境。文本的理解不是通过文本的背诵而获得,而是通过解释者的阐释。(3)教学不要奢望某种统一的意义理解或学习结果预定。理解并不是一种僵硬的过程,它涉及所处时代的社会和历史的影响。要从一个群体中期待一种可信的、客观的学习结果预定,是不可能的。(4)学习是一种个别化的社会性的活动。每个对话/交流都是不同的,忽视这一现象将导致在教学实践中错误地判断学习者理解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运用阐释学原理为教学设计寻求一种解决方案,意味着我们在为学习者深化某一问题的理解寻求方法。教学设计的思维和操作可以沿着以下原则展开:(1)利用理解的空白,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表现他们个人化意义的理解。这种处理理解“空白”的活动,是基于阐释学的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学习者在对待理解“空白”的问题上,要求表现个人化的解释/意义生成。教学设计就是要为学习者对文本形成个人化的意义创造/组合大量的机会。例如,为学习者提供开放性问题的课堂讨论练习,就有利于学习者展现个人化的反应和发展学习者的个人化意义。(2)多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理解主题内容时,都会带着自身的偏见和切身的利益。这就意味着在学习课程内容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引发讨论的问题,来发展学习者的主观性意义。(3)为了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学应当在“文本创作时代”与“理解者所处时代”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之桥。在任何一种学习活动之中,学习者都会把其自身的时代和文化代入其中,对意义的解释产生影响。

(二)模糊逻辑与教学设计

模糊逻辑(Fuzzy logic)是美国工程师LotfiZadeh(1965)提出的一个概念。模糊逻辑对传统逻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逻辑假设是:人的思想是精神的,人们在思维中所用的概念、命题的意义都是精神的,人们在思维中所用的概念、命题的意义都是精确的。它以命题的二值性为基础,以排中律为基本原则之一。因此,传统的逻辑所遵循的是二值性原则和排中原则。一个命题或者是真的,或者世界假的,并且一个及其否定必有一真。而模糊逻辑却与概念、命题意义的不精确性相一致,它推理的结论并不严格依据前提。模糊逻辑的出现,为解决复杂性、交叉性的问题开拓了道路。

模糊逻辑对教学设计的启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模糊逻辑理论对教学设计中的需求分析和评价具有启示意义。这些分析在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中居核心地位。从模糊逻辑理论的角度来看,在理念与行为只常常存在一种或然的、非线性的关系。因此,运用模糊逻辑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更能有效地解释行为。(2)模糊逻辑理论对认识/处理学习者的感知问题更为有效。学习者对自身能力的感知及自信心,与学习者获得好成绩同样重要。(3)运用模糊逻辑超越决定论的思维和设计方法,在评价“现实生活”的问题方面显得更为有效。[4]世界并非是黑白两极的,而是绚丽多彩的。

(三)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

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数学与物理学的混沌理论,与相对论、量子理论并誉为20世纪的三大科学革命理论。混沌理论的产生始于量子物理学不满牛顿机械决定论对物理现象的解释。牛顿物理学认为宇宙中的每种实践都是有序的、规则的并可以预测的。量子物理学认为宇宙并非是一个巨大的、事先决定的存在,所有的物理现象都是不可决定的,也是不可预测的。这种非决定论为解释世界的混沌现象提供了认识/研究途径。所谓“混沌”,是指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性与无序性、复杂性、不平衡性、多样性、非线性及不稳定性的存在。理解混沌,应当注意两点:第一,混沌系统中隐藏无序;第二,混沌是存在于无序中的有序模式。理解混沌理论要把握以下三个关键概念:

1.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Sensitive dependence on initial conditions):一个系统中的混沌是指系统内初始条件的小变化会引发后续的大变化。这也常被称为“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混沌系统对其初始条件的异常敏感性说明,最初状态的轻微变化导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当一个系统的初始条件不清楚或不确定时,我们是不可能预测到会发生什么结果的。

2.分形(Fractals):分形理论创始人是美籍法国数学家B.Mandebrot.fractal,本意是不规则的、破碎的、分数的。用此来描述自然界中传统几何学所不能描述的一大类复杂无规则的几何对象。例如,弯弯曲曲的海岸线、起伏不平的山脉、令人眼花缭乱的满天繁星等。它们的特点是极不规则或极不平滑。直观而粗略地说,这些对象都是分形。分形,意指系统在不同标度下具有自相似性质。由于系统特征具有跨尺度的重复性,所以可产生出具有两个普通特征:第一,它们自始至终都是不规则的;第二,在不同的尺度上不规则程度却是一个常量。

3.奇异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s):吸引子是系统被吸引并最终固定于某一状态的性态。而奇异吸引子则通过诱发系统的活力,使其变为非预设模式,从而创造了不可预测性。

混沌理论对分析学习系统提供了另一种科学视角,对我们在分析教学系统中常用的决定论科学方法提出了质疑。(1)如生物学系统一样,教学系统也是充满了混沌。传统的教学设计原则和假设在两个方面与混沌理论相抵触:一是教学系统的决定主义假设;二是学习者和学习过程是可预测的。(2)混沌理论挑战传统教学设计中的线性教学程序——设计者或教学者认为只要按照预定的教学程序,对学习者施加干预/影响,就可得到预期的学习结果。但事实上,预成的线性教学设计很容易被教学中的混沌实践所颠覆,导致教学过程难以预测,难以单靠线性的操作程序来控制教学过程,并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混沌理论认为教学设计必须认真考虑学习过程。学习的信息处理模式通常在本质上把学习描述为一种线性过程(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绩效)。但是,学习的发生过程是学习者个体差异以一种混沌的形式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4)走向重视学习者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处理教学系统设计/实施混沌理论的最有效方法是:帮助学习者学会反思其学习活动,发展其元认知意识,提高其元认知/反思水平。发展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是一种帮助它们处理复杂现实世界问题的方法/途径。元认知是指关于我们如何人感知、记忆、思考和行动的知识。掌握这些过程并在学习中及时应用,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成效。(5)情感与混沌。在学习中处理混沌现象最有力的促进因素要靠人类的情感。已有的情商研究表明,经常性的情感挫折或情绪波动会影响个体的智力水平,损害/削弱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自我意识是情商的关键性能力。了解和控制个人的自我意识,对于成功做出决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就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情形来看,以上这些研究还未完全体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但是,积极地吸纳各种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适应时展和健全自身发展,却是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edu.cn/20031029/303496.shtml

[2]姜璐.系统科学之窗.systemscience.org/chistory/xtno3.htm

篇7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有秩序的活动方式,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和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要素,他的作用主要有传授知识、形成技能;指导经验,培养能力;再现知识,提高效率;激发兴趣,鼓励创造;注重德育,塑造思想。而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的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的、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脱节,不能灵活、立体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一、当前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应用与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1.基于课程地位、目标的思考。《经济法》课程是诸多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经济法》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地位决定了其课程教学目标应适应不同专业培养目标,无论在课程内容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如会计电算化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在课程内容、应用能力培养上就有一定差异,在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中亦有所不同。

2.基于对课程特点的分析。尽管不同专业《经济法》教材在体系的编排、经济法律内容的选用不尽相同,但理论性强、内容庞杂是《经济法》课程的主要特点。有限的教学课时与内容的庞杂性矛盾势必造成教师害怕因时间不够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就把大量课时用于理论教学,以及单调、呆板、陈旧的案例教学,结果导致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这种教学方法使得知识单向流动,即从教师流向学生,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3.基于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关键在于得法”。在教学过程中,只依赖于一、两种方法是有缺陷的,万能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存在的。经济法的教学方法关键在于能否认识经济法教学活动的规律,在于能否认识经济法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差异。与其他学科相比,法学或是经济法学有其固有的特殊性,但就其教学规律来讲却是相通的,教学方法也是可以互相借鉴的。经济法教学应该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应让“过程”培养人。经济法教学过程就是要丰富课堂教学,增加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与沟通,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或是案例教学。

4.基于高职教育特征的把握。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以满足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主要目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理论够用”为尺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摒弃普通本科院校法学院式的教法,探求适合高职《经济法》教学所需的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方法成为授课教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及比较

当前《经济法》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第二课堂、体验法、诊所式教学法等。

笔者认为这些教学方法又可以根据高职院校教学实际应用需要作以下分类(图1)

从表中可以看出。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不同实施策略,教学应用目的各有偏颇,且各有其优缺点;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教制宜,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越性,规避其不足之处,提高教学效率。

三、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方法应用与比较研究的结论及建议

经济法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课程,经济法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而经济法课堂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经济法课堂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着眼于经济法的课程地位及目标、课程特点、教学规律、高职教育特征,认识到教学方法既要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结合高职院校教育的特征:既要强调个性,也要注重共性。因此,通过比较,在具体应用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及建议:

 

转贴于

1.教学方法在具体操作中主要应当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应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二是应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应与不同专业经济法课程内容及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三是应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应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征,做到因材施教。

篇8

[关键词]社会科学 统计方法 应用问题

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在应用统计学时,统计分析是其关键环节,资料性质分析、资料类型的判断、统计方法的选择等各个环节都应把握好,否则,其分析结果将是没有意义的。本文拟通过对社会科学实证研究论文中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出现的问题,从描述性分析、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描述性分析问题

在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一般首先要对社会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性,再选择进一步的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要对调查总体所有变量的有关数据做统计性描述,主要包括数据的频数分析、集中趋势分析、离散程度分析、分布形态以及一些基本的统计图形。

描述性统计分析虽然较为简单,但如果对某个事件或某种现象的描述不清楚或存在偏差,那么其后的所有分析都将值得怀疑,而描述的偏差可能会引起公众或学术界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误解,甚至误导政府决策。

1.均值的误用

均值是用于描述样本集中趋势的最常用指标,但应注意,对于正态或近似正态的对称分布样本,它是较好的指标,一般与离散趋势指标中的标准差一起描述数据资料(即形式);而对于偏态分布的样本,则常用中位数来描述集中趋势,一般与离散趋势指标中的四分位数间距一起描述数据资料(即形式),究其原因是均值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对于两个分布完全不同的样本,可能会得到相同的均值,因此均值在某种程度上抹杀了样本内部的差异,而往往这种内部差异正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或应当引起人们注意的。为了弥补均值的这种缺陷,一般在报告均值的同时,也应该报告标准差,或用直方图或散点图的形式描述分布,以展示群体内部的差异。

2.绝对数的误用

因为社会调查研究比较容易得到大容量的样本,所以对任何小概率事件,用绝对数报告都会出现较大的数字,单纯对绝对数的强调往往会产生误解。比较合理的方式一般是在报告某事件绝对数的同时,给出该事件的发生率或占研究样本的比例。

3.相对数的误用

相对数常用于描述定性资料的内部构成情况或相对比值或某现象的发生强度,一般有比与率两种形式。虽然比与率的计算形式是相同的,即两个绝对数之商乘以100%,但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率用于反映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的强度,而比则用于反映部分与整体或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间的关系。当数据的比较基础相差悬殊,用绝对数表述没有可比性时,就要借助于相对数。

应用相对数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百分比与百分率的混用;当分母很小时,只计算百分比或百分率,而没有报告样本量;当比较两个或多个总体率时,没有考虑到各总体对应的内部构成情况是否一致,而直接比较等。

例如在报告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时,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流动人口犯罪率高于常住人口,其实是忽视了流动人口的年龄和性别构成与常住人口完全不同,且青年男性是犯罪率较高的人群,这样对两个不同群体的比较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问题

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是指所观测的结果变量是定量的,而且希望考察定性的影响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定量观测结果的均值之间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在统计学应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出现的误用也比较多。

正确选择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正确判断统计研究设计的类型;再是检验定量资料是否满足“独立性、正态性及方差齐性”的前提条件[1]。前者要求使用者对统计研究设计的类型较为熟悉,后者则需要进行预分析,可适当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根据前提条件是否满足来决定用参数假设检验或方差分析,还是用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而根据对统计研究设计类型的判断,确定采用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

对定量资料作统计分析时,常犯的错误有:

1.不管统计研究设计类型,盲目套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

2.不验证“独立性、正态性及方差齐性”前提条件,而直接应用参数检验法;

3.将多因素设计定量资料人为拆成多个成组设计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法;

4.将多因素设计定量资料用单因素多水平方差分析解决,或用一元分析替代多元分析等。

三、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问题

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是指观测结果为定性变量的统计处理问题。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通常根据影响观测结果的原因变量性质分为三种情况:

1.原因变量都为定性变量,此类资料就是通常理解的定性资料。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检验、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线性趋势检验、一致性检验(也称Kappa检验)、加权检验、对数线性模型等。

2.原因变量中既有定性变量,又有定量变量。这类资料的统计分析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结合专业知识先将定量的原因变量离散化,使其转化为定性变量,然后采用上面3.1的统计方法处理;二是先对定性的原因变量,采用哑变量技术进行处理,转化为多个二值变量,赋予0或1值,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或多值有序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

3.原因变量全部为定量变量。这类资料的分析可以直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或多值有序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

定性资料的最常用表达形式是列联表,列联表有多种类型,如横断面设计的四格(或称2x2)列联表、队列研究设计的四格列联表、配对研究设计的四格列联表、双向无序的R×C列联表、单向有序的R×C列联表、高维列联表等,不同类型所用统计方法也不同,所以处理这类资料的关键是分辨出列联表的类型,从而选择相应统计分析方法。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常犯的错误主要就是列联表的误判,从而错误的选用统计方法。

四、相关与回归分析问题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常局限于统计描述,较难从数量角度对变量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回归分析则是研究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可实现对自变量进行控制,对因变量进行预测,及对随机变化趋势进行适当修匀。

相关分析可用于对定类、定序、定距及定比等尺度的各类资料进行定量描述,但各类资料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所以应用时,需要判明资料的类型;而回归分析则要根据因变量性质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回归分析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因变量为连续型变量,具体的,当为非时间性的连续型变量时,可用线性回归分析、多项式回归分析、非线性回归分析等;当为时间变量时,可用COX半参数回归分析、指数分布回归分析及威布尔回归分析等;当为随时间变化的连续型变量时,则需要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二是因变量为离散型变量,需要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及多项Logit模型分析等。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应用时也经常出现一些错误:

1.没有结合问题的专业背景和实际意义,就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其结果有时可能是莫名奇妙的,可能出现所谓的虚假相关。

2.对于较简单的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不注意应用条件,盲目套用。一般地,Pearson相关分析要求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且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若不满足条件,应采用其它相关分析法,如Spearman相关分析等。而线性回归分析则要求因变量必须是随机变量,且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在回归分析前,先要进行统计检验,证实两变量的显著相关性,再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才有意义。

3.只求得相关系数或回归方程,而不进行参数假设检验就下统计分析结论。因为相关系数或回归方程都是由样本数据求得的,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必须通过其相关参数的假设检验来判定。

4.多元回归分析策略的错误。在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对多元回归分析的应用,不少人采取的策略是先用单变量分析,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多个变量,再将它们引入回归方程进行多变量分析,用逐步回归法进行筛选,从中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这种分析策略是不正确的。因为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在单变量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并非在多元回归分析中也没有意义。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先综合分析各种变量之间的作用、实际意义及关系,有些可作为控制变量(如性别、年龄等),将经过初步筛选的所有变量代入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再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必要时可多用几种筛选变量的方法,同时要注意自变量间的交互作用,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得到较为可靠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在翔:社会统计理论与实践[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2]胡良平等.医学统计学基础与典型错误辨析[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148-239

[3]柯文泉:统计方法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时代经贸,2008,6(96):83-86

篇9

【关键词】创新数据;可视化方法;管理研究

视化技术使得人们不再局限于通过文本或关系数据表来观察和分析数据信息,转而以更直观的方式研究数据并发现其中隐藏的关系,将单调乏味的数据及其内涵关系美观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根据实现原理的不同,数据可视化方法可以划分为基于几何的技术、面向像素的技术、基于图表的技术、基于层次的技术、基于图像的技术和分布式技术等。

目前,数据可视化技术已经在电子商务、数据仓库、社交网络、计算机网络等信息领域得到了普及应用。由于信息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本文中,我们仅侧重于网络数据的可视化技术研究(这儿的网络数据是指通过网络测量、网络管理和安全等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始数据),主要介绍几种典型的网络数据可视化方法和相关的应用实例。

一、计算机信息领域可视化技术的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规模(特别是Internet)的不断扩大,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QoS)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网络性能监测、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已经成为网络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关键。

首先,为了实现性能监测的目的,管理人员必须即时对网络中设备的工作负荷,即数据流量、链路利用率、丢包率、延时等各项性能参数进行定量评价。因此,网络性能的可视化是网络运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在针对园区网、骨干网以及因特网的管理和研究过程中,网络拓扑、IP地址和AS域分布范围的可视化也一直是研究人员的重中之重;最后,针对网络安全的恶意攻击行为,如扫描、蠕虫、病毒等造成的安全事件、异常流量及影响范围和演化趋势的可视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与其他领域的可视化需求相比,网络数据的可视化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网络数据与时间紧密相关,因此时间序列数据的可视化是其重要研究内容;二是由于网络数据的海量性和复杂性,需要快速实时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来获得可视化结果;三是网络数据的可视化以真实性为首要目的,在保证正确显示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可视化结果的美观性。目前,CAIDA、IEPM、SecViz等测量和研究组织和团体已经提出并实现了许多适用于网络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和工具。概括来说,网络数据的可视化主要以基于图表和基于图像两种可视化技术为基础,其中基于图表的可视化技术主要用于网络性能的可视化,包括折线图、散点图、柱状图、饼图等多种方法,基于图像的可视化技术主要用于网络管理和安全研究数据的可视化,包括气象图(WeatherMap)、热图(Heat Map)以及三维图像可视化等许多方法。总之,通过网络数据的可视化,可以实现:

1.方便快速地获取更多的网络性能、网络状态等参考信息;

2.深入了解和分析已知的网络现象和规律;

3.能够从繁杂的数据中找出其中蕴含的关系,发现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因此,深入研究和使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对于开展网络监测、网络管理以及网络安全等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将通过实际的图例来详细介绍几种典型的网络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其应用。

二、计算机基于图像的可视化技术

网络气象图

网络气象图是一种直观的显示网络拓扑、设备节点和链路状态等网络数据信息的可视化工具。网络气象图最早是由Panagiotis Christia实现的一个基于Perl的开源的可视化工具,以后Howard Jone又在功能、界面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改进,发展成为一个受到普遍欢迎的网络数据可视化技术。

目前,网络气象图在国外许多网络中得到了实际部署与应用,国内的CERNET、中国科技大学等也都使用网络气象图作为一种网络拓扑显示和监测的方法,网络气象图能够实时显示网络节点状态、链路利用率等信息,实现网络拓扑、网络设备和链路状态的实时监控。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网络气象图开始与Flash动态显示技术、Google Maps等新的可视化方法相结合,从而能以更加直观友好的方式显示丰富的网络状态信息,典型的代表是GlobalNoc的RealTime Atlas项目。这里面的数据管理,又称为“数据资源管理”,包括所有与管理作为有价值资源的数据相关的学科领域。对于数据管理,DAMA所提出的正式定义是:“数据资源管理是指用于正确管理企业或机构整个数据生命周期需求的体系架构、政策、规范和操作程序的制定和执行过程”。这项定义相当宽泛,涵盖了许多可能在技术上并不直接接触低层数据管理工作(如关系数据库管理)的职业。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无损检测;可靠性;压力容器

从含义上分析,无损检测技术指的是在不损伤材料、器件和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检测,特别是在封闭容器中,具有一般检测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还有人定义现代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借助先进的设备器材和技术,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在压力容器制造与维修中,结构完整的破坏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保证设备服役期间的安全性,通常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设备进行检查,由此可见无损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制造与维修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1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

1.1超声无损检测技术

超声检测的应用范围与领域十分广泛,基本上涵盖了工业检测的各大领域,这一种方法的检测深度大,因而缺陷定位准确,检测的灵敏度也高,而且成本低,使用十分方便,速度也快,对人体无害,十分适宜现场使用。这种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对接焊缝内部埋藏缺陷与压力容器焊缝内的表面裂纹,压力容器锻件与高压螺栓可能会出现裂纹的检测,同时压力容器中的无缝钢管的检测也是其主要应用方面。

1.2电磁涡流无损检测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模糊计算推理和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多种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引起了试图用该技术解决电磁涡流检测信号处理问题的兴趣。我国对电磁涡流检测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以清华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电磁涡流成像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

1.3声发射检测技术

声发射技术在较多方面不同于其它的常规无损检测方法,声发射检测作为一种动态检测方法,所探测到的能力来自于被测物体的本身,因而对线性缺陷比较敏感。在一次试验的过程中,能够整体探测与评价整个结构内的缺陷状态,并可预防因未知缺陷而引起的灾难性失效,并限定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

1.4磁记忆检测技术

磁记忆检测主要通过对构件磁化状态进行测量进而对应力集中区进行推断,主要对材料疲劳损伤、应力集中进行检测、推断。对于压力容器而言,运行过程易受温度、压力、介质等因素的影响,应力集中部位易出现裂纹、疲劳开裂、腐蚀开裂等,事故、损伤易在该部位发生。在压力容器的具体检测中,首先利用磁记忆检测仪器,快速扫描压力容器焊缝,发现焊缝中的应力峰值部位,首次硬度检测、内部超声检测、表面磁粉检测这些部位,及时发现材料所存在的微观损伤、内部裂纹、表面裂纹等,以此进行及时维修。

2无损检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进展

据文献[1]可知,Packman等人是在系统研究无损检测可靠性或灵敏性第一批人,以二项分布理论为基础对POD进行分析。之后,80年代到今天,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大量试验研究用来评定不同NDT系统检测能力。Silk经过分析,得到结构内部和表面缺陷检出概率(POD)曲线,并与Marshall等人得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Dimitrijevic等人经过分析,得到POD作为缺陷尺寸函数关系图,使得POD值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提高,即使缺陷尺寸小到仅4mm,POD值已达到0.993。

国内对无损检测可靠性研究较晚,所做研究相对较少。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刘秀丽等人[2]对磁粉法检测表面裂纹的POD曲线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得到置信水平95%下的POD-缺陷尺寸的函数关系曲线,并分别应用二参数威布尔、指数和幂函数对POD与缺陷尺寸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同时在文献[3]中阐述了无损检测检出概率(POD)的统计分析方法。贾永泰等人[4]在完成“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专题分项“在役压力容器危害性缺陷的超声检测可靠性研究”,得到如下试验结果:超声探伤系统的检测能力在95%置信水平(Confidence Level, CL)下,对缺陷长度>10mm,且缺陷自身深度尺寸h≥1.0mm的缺陷具有90%的检出概率,并绘出了超声探伤检测概率随缺陷自身深度尺寸变化的POD/CL-h概率曲线。尤为重要的是研究过程发现和突破了现有理论误认的超声检测对自身深度尺寸

尽管对无损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和缺陷尺寸分布规律有较广泛研究,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如如何定量评定无损检测中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对于不同的结构形状、不同的焊缝方向,缺陷参数的不确定性又将如何区别对待;确定缺陷尺寸分布规律时,如何考虑无损检测检出概率的影响等等。对于上述问题陈国华[5]教授在《模糊理论在焊缝缺陷质量等级评定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如果条件允许,笔者欲从实验角度进一步论证模糊理论在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中应用。

3无损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安全中的应用展望

无损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在压力容器的安全评定中地位日益重要。因为现在压力容器的数量不仅在增加,而且越来越多的在役设备的安全运行也需要无损检测技术的支持。对此,本文尝试指出其发展趋势:

①无损检测技术可靠性将日益提高,检测、定量、断裂力学评定、专家知识应用等一体化安全评定系统将会日益得到发展。

②无损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安全中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不仅应用于缺陷检测,还将用于蠕变损伤、启裂监控

③随着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微观评价和无损评价成为可能,在这些新领域的应用将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④便于外场使用的数字化智能无损检测产品将会发挥越来越广阔的作用。计算机硬、软件及人工智能算法和图象处理技术为其提供了条件。

⑤智能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将使基于知识面向工程的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方法的建立成为可能,开展结构可靠性在线智能评价技术领域的研究便是十分重要的方向。

4结语

在压力容器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无损检测技术与国际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无损检测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若有机会,希望大家继续加强研究,以国外同类先进仪器为目标,不断研制开发更新型的检测仪器,使我国的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更趋成熟。

参考文献

[1] Provan JW主编,航空航天工业部AFFD系统工程办公室译.概率断裂力学和可靠性[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9.

[2] 刘秀丽,左富纯,黄华斌.磁粉法检测表面裂纹概率曲线的测定[J].试验力学,1995,10(1):91-94.

[3] 刘秀丽,左富纯.无损检测技术检出概率统计分析方法[J].无损检测,1996,18 (1):9-11.

篇11

关键词:C+PROTEUS;科技创新;单片机综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94-02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是工科电类专业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基础知识、汇编语言及C语言编程技术、通信原理和微处理器知识等综合在一起,属于技术性、工程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是涉及硬件结构复杂,涉及知识面较广,经常涉及到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及编程C语言等知识,因此,要想将课堂所学的单片机系统结构及应用技术与所学知识有机融合,能够在实践中游刃有余地应用,还需要反复的实际设计与实践。针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抽象难学,尤其难于应用于实践开发的现状,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教学与科研开发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初期阶段,采用C+PROTEUS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应用C语言编写应用驱动程序,然后在PROTEUS环境下仿真运行,逐步理解和领会单片机的设计思路。在综合应用阶段,通过引入实际工程应用实例,接触实际科研项目中设计开发产品,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实践环节,由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设计为主,带动学生自己设计单片机课程的实验开发平台,并在所设计的开发系统基础上,增设大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各类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单片机技术进行开发设计,进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通过上述各个环节,分层次、分阶段,层层深入,真正在单片机课程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实现提高学生应用单片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而探索一条在课程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可行之路。

一、改革教学环节

1.初期的课堂教学中,将C语言与PROTEUS软件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实际应用能力。从目前单片机技术应用层面上看,对单片机系统的开发一般采用C语言完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推广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设计的技术,并逐步取代原来采用汇编语言进行设计的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对单片机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PROTEUS软件是一种近年来逐渐流行的单片机系统设计的专业仿真软件,可以仿真51系列、AVR、PIC等常用的MCU,并提供周边设备的仿真,例如373、led、示波器等。Proteus提供了大量的元件库,有RAM、ROM、键盘、马达、LED、LCD、AD/DA、部分SPI器件、部分IIC器件,编译方面支持Keil和MPLAB等编译器。在单片机教学初期,采用C语言+PROTEUS仿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应用C语言编写应用驱动程序,然后在PROTEUS环境下,绘制原理图并仿真运行,观察设计效果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在修正编写的C语言程序,如此反复,逐步提高学生控制单片机和设计单片机系统的能力。

2.综合应用阶段,通过工程设计实例,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作为多年从事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教师,具备多年来单片机开发与实践的工作经验,在应用单片机技术进行智能仪器仪表开发上有许多成功的设计项目,如基于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大庆油田的井地电位成像监测系统、开关磁阻电机设计、过套管电阻率测量仪开发设计等等,都是应用单片机处理器进行设计的,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上述实际开发项目,讲述单片机的设计及应用技术,使学生直接接触实际科研项目中设计开发产品,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以单片机中应用IO端口控制数据采集芯片为例:模数转换器是实际工程应用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数据采集芯片,目前,主流的控制数据采集芯片的技术是通过单片机IO引脚控制方式实现,通过单片机的引脚模拟数据采集芯片的工作时序,再通过C语言编程,完成对数据采集芯片的控制。在学习中,学生对于模数转换芯片的工作时序图始终感到很抽象,因此,在编程设计上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我们在教学中,结合横向科研项目“过套管数据采集”中数据采集,通过实物演示、数据读取实际设计案例讲解,从工程数据采集需求,到硬件电路设计原理,以及最终程序上的编程实现,在讲解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数据采集芯片的工作时序逻辑,而且也能够独立应用单片机IO端口进行数据采集接口的设计。

二、改革实践环节

1.在单片机课程实验内容上更多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系统设计能力。由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设计为主,更多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预计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8_8LED点阵扫描输出实验、直流电机正反转调速实验、基于I2C通信接口的数据采集显示实验和基于串行通信接口的智能远程数字钟实验等。通过大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电路,编写驱动控制程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单片机知识结构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基于单片机处理器的系统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2.强化单片机综合课程设计环节,提高应用单片机综合设计能力。在完成单片机基本课程及实践基础上,对机电、自动化、仪器类专业应强化安排综合课程设计,以课题项目的形式要求学生组队共同完成,采取开放式管理的模式,在2~4周内,首先运用所学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电子线路参考设计手册、电子元器件手册,进行电路设计、程序编制,在设计过程中,锻炼自己熟练掌握和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电路仿真软件工具,提高设计效率;其次进行电子市场调研、购买相应元器件,完成电路设计制作、功能调试、参数测定、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最后由教师组织全班进行设计交流、现场功能演示和提问答辩,同时教师完成每组的成绩评定和设计总结,为下次的课程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课程设计的选题上,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不断对课程设计的题目进行更新,修改课程设计的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设计内容。目前,开设的新增加的课程设计题目包括:模拟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基于P89C51RD2单片机数据采集板卡设计实现;基于凌阳单片机的音乐播放器设计开发实例;公交语音报站播放器设计;简单计算器设计实现;通过大量新颖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综合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从实验中既学到知识,由学会探索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发挥潜能,提高创造能力。

3.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单片机技术应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各类电子设计竞赛活动。单片机技术是现代电子系统设计开发的主流技术,在科技创新和电子设计竞赛中应用这些技术,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鼓励单片机课程学习好的同学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电子竞赛,应用单片机技术进行相关项目和题目的设计,以2013年为例,我校学生参加北京市电子设计竞赛,设计中采用单片机技术进行设计开发,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为学校争光。通过学生间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单片机技术的热情,形成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

三、结束语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把握课程特点,了解学生理解上的薄弱环节,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环节的改革与创新,各个环节,分层次、分阶段,层层深入,真正在单片机课程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将单片机课程教学中所亟待解决的提高学生应用单片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落到实处,进而,使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潘言全.单片机教学改革的思考[J].湖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

[2]张琪,李菲,柴新.构建高职院校开放式电子实验室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10):18-21.

[3]王英红.浅析开放式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8):24-27.

[4]江锦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32-48.

[5]李丽宏.《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尝试[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6]覃金昌,王为庆.机械类单片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0,(47).

[7]曹建树,薛龙,蒋力培,焦向东,俞建荣,黄爱峰.单片机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09).

篇12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企业需求出现脱节的现象。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地方本科院校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制定了服务地方区域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实现的措施。通过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创新型人才;教学改革;地方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222-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我国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日益呈现出来。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重要的战略决策,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应用创新型本科教育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因此,向应用型转型是地方本科院校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既顺应了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必然抉择。

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国内低端制造业正面临着东南亚国家的激烈竞争,已经不占有优势,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生态平衡破坏严重,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形势要求我国的经济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技术创新,尤其是渐进式的创新,迫切需要具有各类德才兼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如下。

1.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知识要求。应用创新型人才应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情感逻辑和数学逻辑等四个方面,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有助于获取相关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哲学意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从技术角度来看,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基本的实践技能。只有将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融合,才能对具体的技术进行有效创新。因此,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

2.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应用创新型人才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力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性能力是指在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开拓新领域,进行知识整合和创新,使所从事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创新性思维在技术创新性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创新性思维是指\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新出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以及相应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心理活动过程。技术应用能力是指应用所学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力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3.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创新人格要求。应用创新型人才除应具有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创新性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独特人格,创新人格应具有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任劳任怨,敬业爱岗,开拓进取、除旧创新等特点。应用创新型人才必须陶冶情操,培养创新人格。因此,创新人格是实现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条件。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求应用创新型人才。为服务地方区域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所面临的迫切性和必然性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应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制定服务地方区域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其具体实现措施如下。

1.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转化教学理念,依托地方企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方式,为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建立以合作办学和合作育人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实现专业发展定位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的对接,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授课计划,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任职要求之间的对接。这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提高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提升教师科研及技术应用能力,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环节学习,按照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承担相关实践环节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双方互利共赢。这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建立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

2.产学研相结合。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进行深度合作,通过产学研有机的结合,建立产学教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地方本科院校要把握好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产学教融合,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具体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大学科技园作为教学、科研与产业相结合的重要基地,成为高校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基地、创新和创业人才培育的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催化的基地以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育基地。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具有丰富实践技能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地方本科院校具有行业实践技能的教师比较少,需要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积极聘请地方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的实验实训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课程教学、学生技能鉴定、科技竞赛辅导等工作;地方本科院校每年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相关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支持和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新技术应用、新产品研发和社会服务;积极开展在职高校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强化企业实践经验,积累社会实践经历。只有不断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满足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俊鹏.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作用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7:47-48.

[2]戴云龙,戴跃侬.地方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以扬州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3(1):137-139.

篇13

关键词:问题驱动;启发式;评估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72-02

一、引言

研究生评估类课程是解决社会、经济、工程、军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重要课程,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研究生运用评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课时限制,课堂内只能讲授基本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而随着数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评估理论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这对就需要研究生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总认为这是一门理论课,内容体系庞杂,数学味道较浓,不知道如何运用评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兴趣不高[1]。因此,评估类课程教学模式急需进行改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2]。传统启发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掌握知识的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健康地发展[3]。启发式教学方法已在“软件工程与应用”、“高等数学”及法学等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3-5]。

针对研究生评估类课程人数少的实际情形,在传统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研究生的科研探索兴趣,而且科研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

二、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内涵与价值

1.内涵与价值。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开始之前(简称课前),将下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分配给学生相关的参考文献,要求阅读文献并撰写文献阅读报告;课中引导学员采用合作与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教师针对学员理解错的地方重点讲解,基于师生和生生互动讨论的方式完成本节课内容的讲解,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新问题,由此加深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与传统启发式教学方法相比,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特征:①提前分配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②将新知识的学习隐藏在这些问题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新知;③问题是核心,学为主体,教为主导;④问题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拓展的一系列过程之中。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将教学内容凝练成若干直观易懂、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以这些问题为目标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避免学习的麻木性,保证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学生课堂学习目标明确,课堂问题讨论深入,课堂效率得以提高,同时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新知,而且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和途径。③坚持课外自主学习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师启发引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2.设计理念。在“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始终以把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和学员认知思维过程相结合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为主线,以问题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拓展的一系列教学过程,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将新老知识联系起来,通过问题的解决揭示理论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机理;以问题求解为纽带和出发点,基于师生和生生互动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对新知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案例讲解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三、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主要步骤

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课前)。设计并提出“问题”是“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法”的关键点,因此“问题”的设计须兼顾针对性、趣味性与复杂性以及层次性。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创设与下节课学习目标相关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问题,给学生分发相关参考文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献并撰写文献阅读报告,在文献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已初步形成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并带着疑惑进课堂,避免学习的麻木性。(2)课代表收集归纳各个学生在文献阅读过程存在的问题和疑惑,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以此为参考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设计教学重点及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等。

2.解决问题,层层递进(课中)。(1)针对疑难问题,引导课堂讨论。教师将课前提出的问题作为课堂解决的目标,尤其重点关注学生阅读参考文献中存在的疑惑。教师以问题为驱动,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信息循环流动,思想火花不断碰撞。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师与学生会发现更多更深层次的新问题,针对新问题不断进行探究,循环往复,直至解决新问题,不断加深对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分析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2)课堂小结,获得新知。教师引导学员对本节课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提炼本节课的新内容和知识点,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明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难点。总结的过程非常重要,是一个知识提炼与升华的过程,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到理性转变,培养学员能从具体问题中总结一般规律的能力和素养;其次,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但很多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答案并非唯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活跃气氛;最后,教师须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出中肯的评价和总结,针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和肯定,针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要进行鼓励,总结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过程中运用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科研态度。

3.课后拓展,探索研究(课后)。针对基础一般、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只需要完成分配的作业即可;针对学有余力和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引导他们针对课中提出的创新拓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供相关文献资料,撰写科研论文,鼓励质量好的论文向高质量的期刊投稿,并作为平时成绩的加分项,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

四、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存在的难点

1.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讲授围绕着这些问题逐步深入展开,因此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这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对课堂内容进行高度提炼和概括,提出的问题须符合以下要求:①问题目的明确,即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教学目的服务的;②问题内容难度适中,过难的问题不仅会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而且挫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③“问题”的设计须兼顾针对性、趣味性与复杂性以及层次性。因此,问题的设计非常具有挑战性,其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整个课堂的实施和最终的效果

2.如何启发诱导学生也是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法的难点,也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这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工作,全面分析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疑惑的问题,以此为参考,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其次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难免会跑题或不解,教师要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发现新问题,对学生不明白的内容要重点讲解。

3.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法以学习的课前预习和文献阅读为基础进行展开,全程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足够的学习时间,研究生一般均有充足的科研时间,因此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习惯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②课堂讲授内容可能和某些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不一致,导致部分研究生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如果问题设计恰当,如何激发那些研究方向与课程内容不一致的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小结

在分析研究生评估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传统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首先详细介绍了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内涵与价值、设计理念和以及主要实施步骤,最后结合实际教学实践深入分析了在实施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时存在的难点。

参考文献:

[1]马正平.论高校开设评估课程的重要意义[J].陇东学院学报,2009,20(3):104-106.

[2]姜鸿.评估类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科学教育,2008,(03).

[3]袁子厚,石先军.高等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意义的模糊分析[J].大学数学,2005,21(5):7-11.

篇14

关键词:慕课;网络平台;开放式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155-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也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进而衍生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网络教育。其目的的是为了实现在线学习,通过Internet的介入,网络教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步完善与成熟,网络教育也逐渐走向一个新的高度。慕课的提出最早起源于美国,它的主要目标是让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得到想要的学习资源,受到最好的教育。慕课的理念就是开发、共享。从2012年开始,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提出在线教育理念,以其免费,高质量的原因受到社会各界的学习者的支持。慕课成功地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同分享,是教育学习的一个极大的创新。

“慕课”(MOOC),顾名思义,第一个字母“ M”就是大规模(Massive),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的是,传统的教育一个课堂只能容纳几十个多至百人最为不同的一点,一门MOOCs课程可以达到上万听众,这就是其大规模的原因。第二个字母“O”代表开放(Open),是以兴趣为主要原因。因为在课余时间学习的,大多少因为兴趣为主导,不分国籍,不论年龄,不分性别,只需要注册账户,就可成功参与学习。第三个字母“O”代表在线 (Online),课程可以在网上远程完成,无需奔波,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课程(Course),就是与传统教育相似,可以达到一样的学习效果。

开放式慕课是最新出现的一种互联网课程开发模式,它发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将过去的学习管理系统与信息化技术融合起来,搜集开放的网络资源,综合起来打造的一种新的开发模式 。简单来说,慕课就是一种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在互联网的开放课程。是个人主动的资源分享,极具奉献精神。

MOOC 这个专业术语是2008年由UniversityofPrinceEdward Island的Dave Cormier和BryanAlexander根据网络课程的创新实践所提出的。在AthabascaUniversity的技术增强知识研究所副主任StephenDoWnes设计了这门在线课程。慕课这一大规模的在线课程在2011年的秋季,彻底掀起教育革命改革的风暴,被称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推动未来教育的发展,为传统授课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与此同时,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企业纷纷成立,大有百家争鸣的趋势。Coursera、edX和Udacity是作为当时最为出色的 “三巨头”,其Coursera、edX已进入中国开辟市场。

上述分析了慕课的定义,由其定义可知,慕课是具有两个主要特征,第一,开放式资源。无论个人还是集体都可以获取网络课程资源,进行系统的学习。第二,规模性,课程是为全球范围内的学习者所指定的,必然具有一定的规模,即具有明显的大规模性。它不仅仅是指参与课程学习的数量规模较大,而且表示课程的涉及面较为广泛。由调查分析,每门公开课平均有三万五千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注册,相当于传统教学的百倍之多。慕课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与创新,在当代科技的支持下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质的飞跃。

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完整的课程结构。慕课除了提供视频、文本资源、在线解答问题外还提供了一个学习的互动平台。它与传统的教育类似,一样遵循渐进的原则,从初级一步步成长到高级。课程涵盖范围之广,例如,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社会科学等等各方面的课程。慕课课程不提供学分,也没有毕业证书,所以通常状态下参与者都是免费进行学习。当然,如果必要得到某种证书或者认证,则需要支付一定额度的学费。第二,重视学习思路。在开课前,授课教师则会给相应的学习者发送一个邮件,其内容主要为课程的开始时间和学习者应提前温习的大纲,并且会在平台上公告,以免学习者忘记。课程不是搜集出来的,而是将分布在全球的授课者与学习者通过某种路径联系到一起。尽管,慕课的课程对学习者没有任何限制,但是会以周为单位,进行话题讨论,学习资源与材料也会进行,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提供方便,授课者将会把课程动态以多种途径发送给学习者。第三,及时的反馈。授课者也会在一定时间对学习者进行一个测验。就是分为小测试,与期末考试。无论是小测试还是期末考试大多数是以客观题为主,利用机器测评的办法及时反馈测试成绩,使得学习者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授课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资源推荐。一些学习者也主动成立网上学习小组,或者跟附近的同学一起学习。第四,授课者的无私奉献。首先慕课上的资源很多都是免费的,所以授课者是拿不到报酬的,这并不代表授课者不用心工作。根据调查分析,授课者在每门课堂之前需要花费100个小时进行备课,在开课过程中,每天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为学习者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门精心制作的慕课可以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前来学习,自然也会满足很多个性化的学习者,所以在前期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授课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充足的课堂时间内,学习者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授课者需要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及时地提出解决方案,这对谁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慕课如今已经从大学走向中小学,随即产生出一种新的授课方式,叫做翻转课堂。就是教学者将主要内容录制成一段视频,班级学生先进行视频学习,并完成练习作业,把遇到的问题整理一下,等到课堂上在进行互动讨论,将主要问题聚集起来,针对性的组织学习。慕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授课的转型。慕课的根本变化不再与课堂形式的变化,更不是为了高考。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之前的在线课程,只是将课程录制完毕放到网上就完事,与传统的授课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慕课的最大改变就在于,将学习思路简单的录制完毕,等视频结束之后,就会出现检测,测试各自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有问题也可以及时地做出提问,老师与其他学习同伴都可以帮忙解答。学习不仅仅是存在与校园中,因为慕课是在线授课,所以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此外,慕课的主要优势还在于,不用家教。学生只需要坐在家里,只要有网络环境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且慕课的资源都是由最优秀的老师提供的,学生可以打破地区的限制,可以学习任何喜欢的课程。虽然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由于慕课的资源都是免费的,很多名校不愿意共享自己的资源也是主要问题。虽然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不影响慕课的发展,更多的是授课者的责任与心态。当然慕课最大的优势,还是其自身的魅力,使得学生乐意学习,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喜欢学习,自然就能做到减负的作用。

慕课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改变与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慕课的无界限性。使得那些无法接受到高等教育的人群也可以深入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第二,很多高端学校也加入到慕课中,使得教育走向一定的公平与均衡。第三,促使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使得课程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种课程发展模式极为快速,对我国的传统教育进行极大的冲击力,如何将慕课融入到现代课堂已成为当代教育的发展前景。这也是我国传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机遇,在适应新的教育模式的同时,也要理智地去看待这种发展变革。

参考文献:

[1] 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 [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