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市场的发展趋势范文

农村市场的发展趋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村市场的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村市场的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农村市场 保险产品 营销策略

一、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法制化的建设,使外资公司进入市场更加有法可依,保监会也努力提高保险市场的专业化监管水平,也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保险法的制订和监管工作透明度,加强了监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模化的建设。这两年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推进的速度明显快速化,大批外资机构人员和资金的介入让中国的保险业更加快地走向国际化。市场是很大的,当我们在成长的时候,同样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也同样在迅速成长,国内的保险公司现在水准也很迅速地在提高。

二、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

1、国际化带来有效率的结构调整

未来三至五年,更多的国外大公司将进入中国,与中资公司同场较量,与中国争夺市场份额。由于竞争的“鲶鱼效应”,中资公司必将励精图治,奋力拼搏,提高自己的经济绩效。例如,1995年上海各家保险公司新售的77万张个人寿险保单中,仅美国友邦公司就售出70万张,占91%。但这种局面很快就得到扭转,在上海市场根基深厚的中资公司迅速做出反应,1996年中保人寿和平安保险分别占个人寿险业务的20%和35%,友邦降至38%,1997年友邦的份额进一步降低。

外资公司还会以与中资公司合资经营或与中资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由于合资经营或战略联盟的“干中学效应”,中资公司能获得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所以;尽管保险国际化过程中。中资公司暂时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外资公司增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由于中国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密度都很低,在未来的保险业竞争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中,保险业务的“蛋糕”将做大,中资公司的业务的绝对量仍会上升。经历激烈的竞争生存下来的中资公司将变得更有效率,并将带来有效率的结构调整。

2、保险制度市场化带来竞争之路

由于目前保险市场超额利润的存在,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而政府也会顺势而为地放松市场准入,供给主体将增加。为应对加入WTO的挑战,我国政府已在1999和2000年分别组建一批全国性中资保险公司。从长期来看,大量保险公司的进入,保险供给增加,保险价格将逐步下降。各保险公司在政府有效监管的环境下,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展开竞争,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其结果是促进保险公司行为市场化和经营高效化。

在保险市场国际化和保险制度市场化背景下;保险市场必然出现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发生在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问的兼并与收购、保险公司与其他经济组织如银行的竞争与联合的“大戏”必将在我国上演。

3、保险市场结构合理化

保险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是经营投保人转嫁过来的风险,它一方面为了获取一定的利润,但更重要的功能是促进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广大被保险人的利益。如果采取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保险企业逐利润而居,保险业利润率下降时则采取各种方法退出,利润率高时则一窝蜂拥进保险行业,势必造成过度竞争。虽然在短时间内保险费率将下降,但伴随保险费率下降而来的利润率的降低则会导致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的不足,最终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因此我认为将来我国的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只能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市场。

垄断竞争型市场并不排斥竞争。在国外成熟的保险市场中。几乎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垄断。占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均是几家大的保险公司。而市场上的中小保险公司因其专业性强,经营灵活,而一直活跃于保险市场中。大型保险集团应是在竞争中逐步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否则依靠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圈地份额将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被别人所吞食。

4、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

篇2

关键词 农村;公共气象信息;气象服务需求;建议;湖南常德;鼎城区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253-02

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中心理念。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在减灾、防灾和趋利避害及人民生命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依靠气象科技振兴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建立地方政府与气象部 门信息共享和联动服务平台是公共气象信息的发展与应用中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1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

鼎城区为传统农业大区,在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普及中有得天独厚的业务优势,为其信息产品服务于“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了良好的宣传应用平台,可有效深化农村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巩固农业气候区划成果、合理规划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安全生产适用技术可持续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风险决策水平,是发展公共气象应急响应系统的重要因素,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另外,鼎城区农业人口生活比例大,居地和生活垃圾分散,管理难度大,易对人畜、水产品和农作物造成污染,直接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生存质量。因此,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根据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特点有效安排清理时间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鼎城区地处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光、水等气候资源较充足,植物生长较快,作物种类丰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由于其农业气象条件相对较好,因此对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1 决策前

准确的天气气候趋势预测预警,合理的种植制度和科学决策是降低气候风险、趋利避害技术应用的最得力措施。应围绕鼎城区粮、棉、油、果、林、水产开展研究和成果引进与应用。因此,对农作物种植制度、熟性安排、品种搭配和适宜播种期等提供科学的气候论证,为塘坝保水蓄水和防洪提供天气保障服务甚为必要。

1.2 过程中

在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当中,经常会遇到天气灾害和农业气象灾害,气象部门能够准确预警预测天气,提出因时因地农业生产避灾减灾关键技术措施,及时开展科研与灾情监测,补充订正预平模式。

1.3 灾后补损

灾情一旦结束,应立即进行灾情调查,了解灾情程度,为减灾救灾物资调度提供决策依据,分析农产品存贮场地准备、收购与运输及其保质销售可能带来的气象影响。

2 鼎城区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产品的特色

2.1 气象观测基本信息结合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农情、苗情实况,以多种作物产量结构形成过程为分析重点,反映出当地农业生产的区域特征

鼎城区西接武陵山余脉,东连雪峰山余脉,北临西洞庭湖平原,小气候特征明显,大型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出现机率就全省而言属正常偏多县(区)。气候分析以粮、棉、油、果为重点,对基本的温、光、水要素和旱、涝、低温、高温等主要灾害进行应对分析[3-5]。

2.2 建立多种基本数据库和灾情数据库,对各种大尺度农业气象灾害特点开展专题服务

鼎城区中贯沅水,东承澧水,堤防长度210 km,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中小尺度灾害发生较频繁,适用采用覆盖全区45个自动气象网站实测资料,坚持点面结合、面略点详的原则,开展主要作物产量分析与滚动预测。

2.3 对作物当前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农业气象分析评估,结合高新农业生产技术,促进高产稳产技术稳定推广

气象条件不仅影响农事活动的正常进行,更影响农事活动的效果。如农药、叶面肥的施用需要3~5 d晴好天气,便于其有效吸收;化肥的施用还应根据天气、土壤湿度、降雨、田间水分状况,采用撒施、浇灌或深埋方式进行。作物移栽、收割大面积作业时,不仅天气条件要有保障,而且在其后的成活、产品晾晒、收藏和运输期间也应有良好气象条件。目前,气象部门对大尺度天气过程发生时间和强度的预测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有一定局限性,由于作业范围大,持续时间长,要求气象预报有长效性。因此,生产建议中结合天气过程发生的时间、强弱提供关键和应关注的要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日常服务与专题服务相结合,保证服务的时效性和专项服务的针对性

通过对逐月、逐旬温、光、水要素的监测、评估,并了解掌握当前农作物苗情、灾情、虫情与农事活动,能够在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灾前、灾中、灾后开展连续滚动监测,特别加强对各级气象分级指标和产量要素、生长状况平行监测的分析,将气象指标体系逐步普及应用。

3 开展农村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的建议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围绕“资源气象”“安全气象”开展了很多科学研究,形成了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和防御措施等发展高效农业的研究成果,其信息产品通过短信、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多种宣传形式送达到政府机关、职能部门及广大市民手中。由于农业气象信息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地域性、具体性等特征,成为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决策依据之一。目前,由于政府对该项事业支持力度不大,专项资金投入少,仅靠气象部门支撑难以为继,以致有效渠道不畅通,网络系统不健全,没有形成信息反馈机制,全区范围不能全覆盖。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建立农村公共气象信息联合服务平台

建立政府和气象部门发展“农村公共气象信息”的联合服务平台,提升科技生产力的服务水平,充分认识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重要意义;加大对农业公共产品制作与传递的资金投入,政府每年财务预算保证气象局、乡(镇)、村一定配额的公共气象事业维持金费。

3.2 多方协作配合,构建信息员队伍

公共气象内涵覆盖面广,需要政府牵头,多部门、多单位协作与配合共同完成为农服务系统工程。目前为止,鼎城区建立了41个气象自动站。但农作物信息、林业信息、畜牧业信息、水产业信息和山洪地质灾害信息等,须由当地干部和信息员获取和提供。由此可见,建立一支由部门-乡(镇)-村-组人员构成的信息员队伍确有必要。

3.3 开展面向基层干部的农村公共气象信息员培训与示范

农业气象是介于农学与气象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当地作物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并且还与土壤、肥料、水分、种子、密度、植保、管理、人工等有关。农业高新技术知识的应用,对农村干部来说,由于具有长期实践工作经验而容易掌握,缺少的是农业气象知识,一旦作物出现状况,难以准确诊断。因此,先对乡(镇)村、组干部和气象信息员进行培训,然后以点带面推进鼎城区科学种田、科学种养和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等新理念,有利于开创鼎城区科技信息的普及与应用新局面。

4 参考文献

[1] 夏云海,张美玲,张慧.对滕州市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6):336-339.

[2] 唐春燕,申双和,邱小忠.气象服务江西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1(8):175-177.

[3] 白瑛,苗东梅,金庆荣,等.呼伦贝尔市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增刊1):44-46.

篇3

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经济形势的回暖以及国家“电脑下乡”等政策的影响,消费者对PC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释放。伴随市场开拓的深入,厂商的经营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针对不断竞争的一二级城市和家电下乡所带来的广阔的农村市场,需要不同的经营策略。PC一体机由于时尚、简约、富含视觉美等优点,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发展之后,日趋成熟,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市场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加,在笔记本电脑市场竞争激烈、传统桌面电脑利润率下降的情形下,众厂商将一体机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进行市场布局。2010年英特尔了整合CPU和GPU的全新平台,笔记本电脑在功耗、轻薄、性价比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日益成为市场的主流,但也要承受平板电脑的冲击。平板电脑是2010消费级IT市场上的亮点,苹果iPad产品的热销证明了顾客在移动以及智能化等方面的要求,平板电脑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整个市场格局。

在消费级IT渠道方面,渠道下沉和渠道深耕成为发展的趋势。除了通过新技术和新产品开拓客户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发展的必然途径,而四六级城市乃至广大农村市场成为厂商关注的重点。四六级城市以及农村市场虽然空间广阔,但内需有待进一步开发。所以,众厂商也加快了渠道布局的进度,加大了在这一市场的覆盖面和纵深度。

2010年,内需对消费级IT市场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展望“十二五”的起始的2011年,掌握市场发展趋势、开发有效的客户应用、抓住潜在的机遇,成为厂商、渠道商乃至整个行业所关注的问题。

向智能化、便携化发展

篇4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消费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生活消费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本文以“九五”、“十五”时期浙江农村居民各项生活消费支出数据为依据,利用统计和计量模型量化分析消费结构内部各项支出的比例关系,研究消费结构发展变动规律,从而提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信息。这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村居民台理消费.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乃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2005年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总体分析

以《浙江统计年鉴》(2005、2006)有关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为依据,对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做一总体分析。

(一)人均纯收入

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9.25%,高收入户人均纯收人为低收入户的7.73倍。

(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与2004年相比,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增长了11.94%,高收入户的生活消费支出为低收入户的3.38倍。

从以上数据得出,2005年浙江农民收人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农村不同收入户收入差距甚大,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低收入户人不敷出.须依仗社会和政府的救济、援助。

二、浙江省农村居民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变动趋势分析

(一)浙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6)的相关数据,整理得到浙江农村居民1996年至2005年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

从表的数据看,浙江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浙江农村居民2005年与1996年相比,下降了12.65%。表明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提出衡量贫富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因此,浙江农村居民在这十年中生活水平由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以满足吃穿为主的消费需求阶段已经结束。2.医疗保健类消费支出额逐年增加,其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1996年的比重为4.21%,2005午为7.65%。3.交通和通讯类消费支出额增加较多,其比重增长迅速。1996年的比重为3.76%,2005午为11.38%。4.文教娱乐类消费支出额不断增加,其比重呈上升的趋势。1996年的比重为7.73%,2005年为13.3I%。

(二)浙江农村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基础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在研究消费需求时.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xp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缩写为ELES)来建立居民消费模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表示为:

利用横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可以方便地求得αi、βi、的估计值。该模型在横向上可以进行基本消费支出比较分析,在纵向上可以描述各类消费支出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本文利用SPSS统计软件,以浙江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自变量,分别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为变量,根据1997年至2006年《浙江统计年鉴》按收入分组的消费支出数据作回归分析,计算1996年至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

从表中得出,在过去的十年中,从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趋势看,食品类、衣善类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

(三)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动趋势分析

需求收入弹性足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反映消费需求对收入变化的灵敏度。计算公式为:根据表的数据,计算各项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结果见表。

从表得出,在浙江农村居民各项生活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中,食品的收入弹性始终最低,这是由食品的消费特点所决定的。居住、交通和通讯多数年份中的收入弹性大干等于1,说明农民对商晶和服务的需求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主要是因为农民的这些消费属于一次性集中支出,往往在短期内超过家庭收入。

三、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看到十年来浙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有以下特点和规律:

1.农村居民生活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型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型转变。1996年浙江农村居民用于屹、穿、住的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74.81%,2005年下降到60.63%。2.由实物性消赞为主向实物性和服务性消费并重转变。浙江农村居民实物性消费(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支出的比再呈下降趋势,服务性消费(文教娱乐、医疗保健、通讯、旅游等方面)支出的比重呈上升趋势。3.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火,消费支出呈现多层次。浙江省东部沿海各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高,消费层次比较高;而西部山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层次比较低。

(二)顺应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发展趋势,政府应采取的政策举措

根据上文对浙江农村居民近十年来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分析,我们认为在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顺应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发展趋势,政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原来的农村市场进货渠道杂乱、假冒伪劣商品多,农民深恶痛绝,对现代流通方式下乡进村热切期待。借浙江省目前正在着手实施的“千镇连锁超市”工程这一平台,求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同时也要提高农民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改善农村消费的社会环境。2.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文体娱乐业,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从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构成看,文化用品及娱乐服务已成为农民吃住之外,最大的消费支山,这方面的消费需求还将在今后持续升温。因此,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引导和支持企业投资农村文体娱乐业,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3.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打消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目前,浙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覆盖面较低,农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不确定心理。因此,政府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政府对低收入农民的救济等,同时应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惠及更多的农村居民,打消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篇5

基于上述三个市场动因的客观存在,所以总体来说,白酒市场发展趋势是不景气的,用一句俗语“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来形容比较恰当。大气候、小气候等诸多因素导致白酒竞争环境空前的恶劣。白酒市场不好做,白酒淡季大大延长,有资料显示,将会长达九个月。

在消费和市场转型的大格局下,白酒淡季的营销作为是什么呢?

据笔者观察,漫长的淡季逼迫酒类企业未雨绸缪,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倾注到终端市场,跑马圈地,争夺酒店、商超货架陈列和单店促销份额。是之谓酒界所说的“淡季做市场,旺季做销量”。

淡季做市场,要分两个层面来分析:一是主抓城市直控网络系统的固化工作。根据市场特点及淡旺季之别,不间断地、灵活地进行分通路促销。而且,还要时时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召开旗帜商超和旗帜酒店等终端客户座谈会或逐一分别交流,以“一店一策、一户一策”,寻求淡季销量的突破。在核心酒店,保留训练有素的促销员,进行个案促销和引导白酒消费。下面这两个例子就比较有代表性,目的就是稳定酒店包销的白酒销量。

【个案1】:夏天客人要喝啤酒,不愿喝白酒怎么办?

基本对策::客人喝啤酒,白酒或葡萄酒,一般在点酒前会有所议论,如果客人决定喝啤酒,促销员在尽可能尊重客人的意见的基础上,寻找时机,推荐白酒。比如可以说:“其实白酒更能活跃气氛。”“真正喝酒的人还是喝白酒来劲。”“啤酒养肚,白酒健美。”“朋友喜相逢,还是喝点白酒有气氛。”“老朋友相见,还是喝白酒能唤起以前的回忆。”

【个案2】:客人说“天气热,我要喝啤酒不喝白酒”

基本对策:天气热,的确有很多客人喜欢喝啤酒,但啤酒喝多了容易发胖,胀肚子的,天气渐渐热了,您这么英俊的男士一定不会喜欢大腹便便,更何况喝好酒是不分季节的,在空调房间里,喝白酒出汗,更容易迅速解除体温,这是有科学根据的,先生或XX总(XX长),不妨您试一试。

所谓“淡季做市场”,另外一个层面的意义就是狠抓县级城镇的农村市场的分销网络系统的构建。

农村市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而县级城镇市场是抢占农村市场的桥头堡。据笔者分析,在白酒营销淡季,众厂家,虎视眈眈,跃跃欲试,纷纷将营销重心下移,精耕细作县市级市场,这是酒界一个十分明显的发展趋势。比如:五粮液营销政策之一就是念念不忘要送尖庄上山下乡。古井贡很早就提出了开发县市级农村市场的“三五”计划。这些三级县镇市场的开发,大部分工作量都是厂家的一线营销人员在漫长的淡季岁月,配合分销商完成选购网点、扫街铺货工作的。

话也说回来,农村市场千差万别,南北、东西就有很大差异,喝酒的欲望与追求就很不一样。因而,笔者觉得,需要对农村市场,做系统的专项市场调查研究,在淡季时,认真地进行“走南闯北访农家”的系列调查活动。说来说去,农民兄弟都有一个共性,讲实惠,图吉利,认迷信,随大流。根据农民兄弟讲实惠的消费特点,就要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包装喜艳,零售价在15—25元之间,有的地方还要高些,送人好看,有面子,这类礼盒酒主要集中于节假日、庆贺日的消费。更多的还是大众消费,这一大块市场,还是讲究实在和实惠,以价格便宜的瓶装酒为主,零售价在5—10元之间,有的地方估计还要低些。农民大多整箱地购买,存在家中,早中晚都要喝几口,以解疲乏,可以讲,此类产品消费淡旺季不是很明显。

篇6

关键词:农村电信市场;发展客户;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8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一、研究背景

当前,各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大举进军农村电信市场,各种举措纷纷出台,志在夺取市场份额,赢得收入。

农村电信市场是指县城以下乡镇、村屯区域的市场,目前正成为通信发展的一个新热点,成为运营商用户、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长的源泉。

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通信市场的潜力日益凸显出来,农村通信市场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1)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带来了巨大的通信消费市场;(2)农业信息化及对外交流促进了农村通信需求的快速增长;(3)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环境积极支持、鼓励农村通信的发展。

二、农村市场发展状况

(一)竞争环境分析

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以及面临的竞争形式,对正确制定策略十分重要。目前农村电信市场竞争特点如下:(1)移动公司一家独大局面明显。移动、电信、联通三家的收入份额分别是64.3%、21.1%、14.6%,移动用户份额分别是62.8%、18.4%、18.7%,移动公司一家独大的格局非常凸显。移动公司的收入规模、用户规模均超过了电信、联通,甚至超过了两者之和。电信公司与移动公司的竞争是主要矛盾,联通是次要矛盾。(2)移动公司价格战倾向明显。移动公司一家独大使其有充分的现金流、成本用于市场发展。因此,移动公司经常运用价格战发展用户,抢夺对手市场。(3)市场竞争已从话音接入向信息服务领域延伸,政企客户是主要的争夺对象,能否推出切合客户需求的信息化应用成为竞争成败的关键,价值链合作则是赢得竞争的主要手段。(4)移动的收入优势、用户优势建立在话音基础上,不仅在城镇个人话音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同时通过大成本投入,在农村市场的话音市场也造成极大冲击。电信是固网经营的主要运营商,在行业应用、政企客户信息化解决方案方面占据绝对领先份额。移动主要在个人信息化应用方面占有一定市场,且依附于话音业务而存在,壁垒低,容易对替代。

(二)农村电信市场发展现状

电信公司在农村市场发展中实施成效比较成功的举措主要有如下四点:(1)率先在农村市场发力,抢占先机,获得用户;(2)充分宣传固网“家的感觉”,抓住用户情感、沟通需求;(3)利用先入机会,建立了覆盖农村的丰富的光纤网络资源,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按客户群细分,提升针对水平。经验教训与不足:缺乏有效增长点,增长模式单一,营销方法简单,服务模式陈旧,被动应对竞争。

三、发展客户的营销策略

(一)掌握客户的需求特征

在进行发展客户前,必须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深刻分析,才能提供切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在整个销售过程中提高营销竞争力,实施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最终把潜在客户发展成为企业的客户。

了解农村居民的消费特征对了解客户的需求有直接的帮助。相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具有特有的消费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高度分散。分散性是指区域上的分散,我国农村分布广、居住散,人口和需求的集中度远不如城市。一方面,“点多面广”的农村居住状况,使得中继距离、用户接入距离较远,农村固网通信建设中线路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较大,农话单线建设成本远高于市话。另一方面,农村市场的这种分散性,使得运营商在网络维护、营销渠道建设、售后服务和收费等方面的工作难度加大,成本相应提高。(2)差异性明显。差异性是农村市场的重要特征,而最突出的差异体现在收入上。收入的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区域内不同农户之间的购买能力差异;二是地区间的差异,包括购买力水平的差异和地方间消费文化的差异。(3)实用主义的消费文化。中国的农村市场尚处于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即强调产品的核心利益及其物化形式的基础产品,而对产品的附加价值关注较少,实用主义的消费文化在农村占主流地位。具体来说,农民看中的是产品的是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对其所处农村消费环境的适应性,而对产品形式要求不高,对绝大多数农民来说,话音通信是其最主要的消费功能诉求。同时,农民崇尚简便,喜欢操作简单、实用方便、易学易修的产品,越复杂的产品在农村越不受欢迎。(4)示范性强。农村居民的从中心理和攀比心理比较浓厚,一旦某家农户购买了较好的产品,其他农户就会知道,并迅速跟上。因此,对于上网等在农村普及率极低的电信产品,如果使用的农户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并形成良好的口碑,许多农户将会效仿。(5)崇尚节俭,偏好低价。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具有节俭的美德,勤俭持家成为农民消费的信条。由于收入来之不易,农民在消费时总是偏好低价产品,尽量节约,以最大程度获取消费者剩余。在实用、简便的前提下,价低产品更受农民青睐。

当然,上述特点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市场之间的差异会逐步缩小,农村的消费观念将发生相应的变化。针对农村电信市场的特点,运营商要制定切合农村实际的营销策略。

(二)细分市场,定位目标市场

细分市场是在市场里根据相似的需要、习惯和态度来细分客户群并通过营销手段满足该市场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创造有内在相似性的客户群体,同时这一群体又与其他群体有足够差异,这样每个客户群对同样的营销活动的反应是不同的。公司常常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最关键的目标市场进行营销,有效的市场细分是定位目标市场的基础。

农村市场细分应用地理细分和利益细分方法,对农村电信市场进行细分。地理细分可从城郊富裕地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等维度细分目标市场。利益细分可从沟通、信息、教育和娱乐等三个方面,做出农村电信市场的利益细分。不同群体,对应着不同的人文特点,有自己的偏好产品。

通过农村电信用户的消费特点、需求特征、市场细分、竞争性分析,可以利用政治手段、有针对性的加大信息推广、构建健康的价格管控体系、优化农村社会渠道等方面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实施持续的竞争战术,从而不断发展客户。

篇7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伴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第一阶段(1978-1984):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个阶段,被首次提出,代表了农村经济制度的正式形成。第二阶段(1985-1992):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实现了对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同时将土地承包实践延长为15年。在这个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机制被引入到农村市场,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创造了更多机遇。第三阶段(1993-1998):这个阶段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不仅将土地承包时间延长到30年,而且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实现了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改革基础,同时也形成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良好条件。第四阶段(1998-至今):这一阶段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阶段,无论是在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在农村的政治和文化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农民的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日益丰富,无论在物质方面还是在劲射方面都距离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越来越近。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如今,农村土地产权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代表农村经济正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然而需要认识到的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2.1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形成了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变农村市场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农村市场分散化经营的转变,农民逐渐成为是市场的主体,他们直接参与到市场竞争,分散的生产和经营模式直接导致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无法有效的获取市场信息,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2缺少健全的农产品市场

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产品数量的快速增加,但是由于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与资源配置,农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技术不强,使得农产品的流通率较低,这对于农村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滞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农民的积极性。

2.3缺乏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农村生产和农民提供足够的组织机构与金融服务,但是从当前农村市场的发展来看,尚未形成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无法为农村提供专业的、规范的服务。同时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形成科学金融服务体系,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和金融服务。2.4城乡经济发展体制的完善长期以来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民无法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获得更多利益,容易形成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协同生产的实现,无形中拖慢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对农村经济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协调农村与农民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关键问题,通过农村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可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成良好的平台。首先,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村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集体统一组织的关系逐渐弱化,逐渐演变为单一的农民直接面对市场,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农村经营的生产成本,小农户要直接进入市场造成了资源和产品的浪费;其次,农村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分散式经营方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经济效益的损失,无法通过规模化生产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效率的提升,而且不利于现代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另外,农村地区的信息沟通渠道不够顺畅,这导致了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民对于市场的多变性不能很好的掌握,容易造成生产决策的失误,导致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农村资源的科学配置,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自由和健康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态下,可以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更好的平台,而这与农村市场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契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随着农村市场的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农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徐丽华 单位: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委党校

篇8

关键词:国产手机;农村手机市场;市场潜力

当前国内市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洋牌手机三足鼎力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西门子、索爱等国产手机品牌异军突起,从2001年底起国产手机占有率已经达到15%,2002年底占有率超过30%,实现了历史的跨越性发展,随后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上涨趋势,目前,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但是,国产手机强盛的发展势头并不只是源于本身的规模优势和核心技术优势,更多的是凭借价格优势,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所致。

一、国产手机市场现状分析

1. 一二线城市手机市场逐渐达到饱和,国产手机生存难

从摩托罗拉借助中国政策进入中国市场,到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等外来手机的进入,几大洋品牌竞相角逐,抢占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随后竞争势力渗透到二三线城市,城市市场几乎瓜分殆尽,从07年开始城镇市场的手机增长开始缓慢,一二线城市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超过60%,前几个一线大城市更是达到了80%以上,据相关统计,北京的手机拥有率已经超过了人均一部的水平。除北京外,上海、广州也是手机普及率很高的城市,手机普及率分别达到每百人88部与77部。

此外,一二线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偏高,追求中高档手机,对手机品牌的忠诚度比较高。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洋牌手机以其成熟的销售渠道、高端的技术以及精巧的外观设计优势已经占据了该市场,并引领着中国手机市场的发展趋势。这些洋手机自身必然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品牌优势,由此在一二线城市,国产手机根本不可能在几大洋品牌的群攻之下生存与发展。

2.农村市场是一块亟待开发的 “处女之地”。

据相关统计,我国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而农村的手机普及率却还不到10%。,与城市的高覆盖率相比,农村手机市场俨然还是一片未经深入挖掘的“处女之地”,这为国产手机的突起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手机已成为普通的能买得起的消费品,当然这里所指是低端价位的手机。千元以上的手机对广大的农民而言,还是可望而不可求。其次,农民的知识层面较低,生活圈子仅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高档手机的多功能对他们来说是形同虚设,且农民根本不会操作一些功能,反而简单大方、质量有保障、价格实惠的手机可以博得农民的喜爱。最重要的是价格要实惠,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购买东西往往有贪小便宜的倾向,品牌意识比较弱,相同的东西,便宜几十块既可以夺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在该市场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等手机的品牌效应很小,而价格低的国产机却在价格上更具有杀伤力的诱惑,在农村市场更有潜力与吸引力。

二、国产手机农村市场购买动机与潜力分析

1.农村“节俭型”手机消费---低价位机更具市场竞争力

农村居民在购买手机时,他们比较看重手机价格,实际效用,是一种典型的“节俭型”的手机消费方式。这与他们的收入水平和传统消费习惯很有关系,这也导致农村居民很少追求高档次手机。手机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方便沟通和交流,简单实用就行,不太在乎手机是否具有摄像头,是否具有MP3功能,是否具有储存等功能。农村居民选购手机时价格仍是首先考虑的因素,而品牌和服务成为相对次要的考虑因素。

2.国产手机产业自身的特点为进入农村市场提供平台。

国产手机产业与外国手机产业相比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其一,外国手机产业几乎都拥有芯片级的核心技术,每年还投入巨额的资金进行研究更新换代又快,导致手机成本增加,价格竞争优势自然被削弱。相反的国产手机中几乎所有的国内生产商都没有这种技术,看似对竞争很不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却降低了成本拥有低价位,更具市场竞争力。其二,国产手机生产商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但是高仿能力比较强,仿的质量也不差。对于一款功能相似,价位更低的手机更容易得到农民朋友们的青睐。其三,国产手机虽然在技术上不敌洋手机,但是仿制的外观设计的推陈出新的速度却毫不示弱,国产手机更为新颖,更独特,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国内手机产业自身的现阶段无法克服的技术上的弱点使得国产手机在一二线大城市的生存空间很小,在手机的质量、功能、外观设计及价格方面均不太可能与洋牌手机抗衡。相反的在农村市场,也正是由于其自身的亮点它足以打开农村市场,树立品牌形象,为国内手机产业的起步提供很好的平台。

3.“手机下乡”的国家政策给国产手机发展带来的契机。

随着家电下乡活动的推行,手机成为首批入选产品下乡,造就了今天“手机下乡”的新格局。考虑到农村“节俭型”手机消费的特点,中标手机下乡的终端包括中兴、夏新等国产老牌手机大户低端或中低端手机,这无疑给经济危机后一直疲软的国产手机市场提供了一次机遇。农村市场的潜力相当巨大,如果手机厂商能够满足运营商定制需求,同时又能以自身特色打动农村市场,那么就相当于得到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市场份额,从而可以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手机下乡”为国产手机抢占农村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机会,国产手机在营销服务网络、贴近农村消费者需求等方面比洋手机更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国产品牌手机在农村的市场亦具有特别的潜力。我国农村地域广阔,顾客分散,市场复杂,各式各样的国产手机品牌都能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在这片广阔繁杂的市场找到生存的一片空间。

2009年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天语9月份在家电下乡项目中超过了836.8万元,虽然距离诺基亚有不小差距,却力压三星位居第二。除了天语,海信手机的销售额也逼近了三星,而这成为了国产手机品牌的亮点。

海信、天语、长虹在手机下乡中的成功,为更多的国内手机品牌开拓农村市场指明了一个方向,那就是抓住手机下乡的政策,依据特定市场需求进行创新,开发适合农村应用的手机新功能,如手机的双卡双待,超长待机,一键通,信息通等创新,提高手机的性价比。这也正是以海尔、天宇、长虹为首的国内手机品牌在手机下乡中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波导走进农村市场的成功案例分析

波导自1999年开始转型至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完全得益于波导所采取的一系列成功策略:

1.农村包围城市

波导的起步很稳妥,将产品与目标消费群定位在农村这块尚待开发的潜力市场,避开了洋品牌重兵把守的一线城市中高端市场。波导充分考虑了农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需求特点,向该市场推出的主要是中低价位的机型,迅速在手机行业市场的金字塔消费结构的底端站稳脚跟。

2.独特的营销策略

大城市市场的逐渐饱和势必使得农村市场成为手机厂商的新的聚焦点,掀起新一轮的竞争。诺基亚先后推出两款名为“诺基亚1110”和“诺基亚1600”的低端价位手机,为诺基亚争取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摩托罗拉也毫不示弱将低端手机价格定位在400-600元之间,直指农村市场。作为手机市场的老前辈,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外来手机的销售渠道非常的健全,范围非常广,基本上占领了国内大的经销商、商这些资源。以摩托罗拉为例,摩托罗拉采用分销方式,将中国销售渠道划分为4大区、15个小区、63个销售区,全面覆盖了中国的250个城市。鉴于此,波导只得采取“自主通路”的策略,建立了以28家省级销售公司、300多个地市级办事处为基本架构,约4000余名营销信售后服务人员、15000余家经销商、数万个零售终端,并延伸至县级乃至乡镇一级的覆盖全国的销售体系。

3.技术合作

对于新起步的高新科技企业而言,在缺乏核心技术的前提下,是采取自主研发还是借助已有的技术迈出企业的第一步是很难抉择的。波导放弃了前者,而是选择了为法国幻影战斗机提供射频通信技术的法国萨基姆进行技术合作,借已有技术之力,提升竞争实力。波导的借力,使得波导缩短了研发时间,降低了风险投资成本,能够迅速的以低成本、高质量打进农村市场。

波导手机所采用的农村包围城市,独特的营销,技术合作的策略对我国国产手机成功发掘农村市场潜力是很具有借鉴性意义的。

小结:

我国农村手机市场潜力巨大,给国内外手机供应商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相比于洋手机国产手机自身的本土特点使得它更适合在我国地域广阔,顾客分散,市场复杂的农村发展。国产手机在定价上,走低价路线吸引消费者,符合农村收入水平及消费习惯;国产手机充分考虑农村消费者需求,与他们“节俭型”消费的特点不谋而合;在“手机下乡”的国家政策鼓励下,不少国产手机更是由于对农村消费的正确把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给国产手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对种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知在农村手机市场国产手机更具潜力与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帅.2010年手机新生榜[J]. 潮流科技,2010:A25

[2]李鑫,彭臻,万铭,郝也,杨光.2009年7月国内手机市场分析 [J] 现代电信科技2009(09):51-56

[3]郑彦.农村手机市场:洋土品牌的分水岭[J]. MARKETING&MANAGEME,2008:68-69

篇9

[关键词] 快速消费品分销渠道办事处

一、城市市场分销渠道模式的建立

对于快速消费品的城市营销来说,建立快速消费品的城市办事处,一方面可以提升渠道掌控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品牌深度传播力,是占领市场的一种现实选择。因此,发展办事处是为了实现整个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的最大化。

企业一般在一线城市主要指省会等地方建立企业营销分公司或子公司,然后在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建立办事处,三线城市的办事处由二线城市的办事处负责管理。各城市办事处主要面向一级终端、大型终端和该城市各区域批发商,其中一级终端和大型终端都是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直控终端。各区域批发商面向除一级终端和大型终端之外的终端市场。

办事处的职能是复合化的,办事处的职能不仅是单纯销售,而是营销。办事处必须明确并充分发挥其市场开发、市场管理、市场服务于维护等职能,实现市场的良性成长。

二、农村市场分销渠道模式的建立

1.农村市场特点

(1)人口数量多、分布广、收入低、集中度较差,市场分散。农业生产活动依附土地的自然特点,使得农村人口广泛分布,居住分散,难以形成城市那样的集中需求。

(2)未满足的潜在需求大。农村与城市居民的购买力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今后,随着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更新,农村市场的潜在需求很大。

(3)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市场细分理论认为,不同地域的消费者,由于受地理环境、气候等制约和各种社会条件的限制,在商品需求、消费习惯、购买心理和购买行为上存在明显差异。

(4)消费水平低,追求低廉、实用、操作简便的商品。农村消费水平低是相对城市而言的。目前的农村市场还处于功能性消费阶段,强调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和低位价格,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这是城乡市场需求的差别所在。农民选择产品时,第一追求价廉,在功能基本保证的前提下,价格越低对农民越有吸引力。第二追求实用,强调产品的实际使用功能,而对产品的形势要求不高。

(5)信息资源少,口碑效应大。在农村,信息资源的传播媒体较少,较为普遍的就是电视或少量报纸,互联网远未普及。信息资源的简单,导致农民朋友对信息资源的掌握要较城市人少很多、滞后很多。他们更多的是听别人的经验介绍来选择商品的品种和性质。所以,在农村更应该注意口碑效应对产品的宣传。

2.农村市场分销渠道模式的建立

企业根据地级市和发达经济的县级市周围农村市场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消费特点等习惯,合理划分成若干市场区域,在每个区域市场选择一个一级批发商,然后在下一级市场选择二级批发上。如以某地级市为例,在地级市设立办事处,办事处在管理地级市场的同时,还负责该地级市管辖的周边市场――农村市场。在地级市的县级设立一级批发商,乡镇级设立二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直接面对村终端或较偏远地区的批发商。企业通过最初与各级批发商的合作,应当从长远的角度选择其中一个实力、潜力和信誉俱佳的批发商形成固定关系,并逐渐培养将之发展成为分销商,分销商与企业签定合同,承担责任、接受培训并享有优惠和权利,批发商则只有购销关系。这就是典型区域分销模式。企业在建立分销渠道应注意的要点:

(1)利用传统主流渠道。在农村市场,传统商店是主流流通渠道,同时批发与农贸市场是另一种重要渠道形式。由于农民的消费水平有限,主要零售商还是遍布乡村的传统“代销店”,也就是村村都有的食品杂货店。另外,农村人口城镇化、农民进城购物品率的增加,也是农村市场渠道消费习惯变化的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2)利用产品市场寿命周期阶段确定渠道模式。企业商品在不同的市场寿命周期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渠道建设和管理决策。这是由不同寿命周期的销售终端拉力不同、竞争产品竞争力度和影响力不同、企业行业地位不同、市场开发规范程度及紧迫程度不同等因素所决定的。

(3)选择分销渠道模式必须结合市场与企业特色而定。比如,实力强劲企业产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的情况下,就可以采取自营渠道方式。而对于中小企业实力有限,市场多为局部区域,而且这种市场如果集中资源,拓展难度不是很大,也可以选择自营或直接销售渠道。

三、结论

在渠道模式的建立过程中,每个快速消费品企业都应当结合自身的实力和分销商的能力进行模式的建立。许多快速消费品企业正逐步将分销渠道扁平化,即销售渠道越来越短、销售网点越来越多。销售渠道短,则增加了制造商对渠道的辐射力和控制力;销售网点多,则增加了产品销售量。分销渠道扁平化不仅剔除了利润的中间层,而且减少了销售成本,这样可以实现让利于核心渠道的分销商,并以优厚的价格拉动消费群体;准确把握市场,有效掌控市场,使分销渠道更有效地配合市场战略的实施。这也正是快速消费品分销渠道模式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闫治民:盘活快速消费品的城市根据地.成功营销,2005.3

篇10

关键词:农村物流不足现代化 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0.3文献标识码:A

To cuitivate rural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Zhang Shoude

(Weifang Institute)

Abstract: With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hina's rural modernization has diverted to an accelerating way. But the obsolete rural logistics system is impeding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eriously. Therefore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exsitting problems of logistics and to fi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 rural logistics; inadequacy ;modernization; measures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物流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制约因素。培育我国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我国传统的农村物流体制的不足

农村市场经营成本高。中国农村面积大,人口密度小,发展极不平衡,即便在县城,人口密度也不及一些发达城市的一半,在乡镇就更低了,往往要设多个营业场所才能适应需要,人口分散所带来的是营业额很低,经营成本增加,形成“广种薄收”的经营局面,必须利用现代的电子商务降低流通成本。

农村市场难以细分。由于农村贫富悬殊过大,消费群体较为复杂,对于收入较高的少数人采购消费品,其首选是认同名牌产品,消费观念与城市是无差别的;而大多数的农民则以农业物资作为其最主要的支出,其次才是消费支出,而且对消费品的选择多样化,消费上盲从性大,且趋同心理强,以价格作为主要衡量标准,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系统等方式,进行长期有效的渗透影响。[1]

农村市场季节性强。农村的购买行为不仅在地域上差异较大,而且季节性强,春耕秋收,每季都有不同的商品需求;农村还保持了众多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消费较为集中,而平时的消费几乎接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因此,促销工作和商品组合难以掌握。

农村的信息流通不畅,影响收入的增长。信息不畅,市场调节盲目性大,现在我国的农产品流通还是以批发市场为枢纽的体制,而多数批发市场设施简陋、管理粗放、功能单一。如今年南方的特色水果荔枝、龙眼由于产量大幅度提高,加工出口受阻,造成价格大跌,诱人的水果成为农民心头之痛。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农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有的地方买外地货则要付出大价钱来。

二、构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既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和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制约,当前农村商品流通存在着设施不足、方式陈旧、成本较高、农民进入市场较难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也抑制了农民消费,延缓了农村的市场化进程。为贯彻落实中央今年1号文件精神,国务院办公厅于2004年7月14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现代管理技术、物流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跨国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全球采购业务中。[2]随着发达国家市场的饱和,跨国公司进行扩张的需求十分迫切,国内的企业必须研究和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开发和抢占农村市场。

三、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措施

1、国家构架

战略规划。农村物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根据物流的国际发展趋势、本国现状、经济结构调整需求、资源及市场状况等,国家应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现代农村物流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

政策制定。为完成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包括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收入调节政策、运输工具和企业运营的规范政策以及其他相应的法规制度,激励社会资源向有利于实现国家战略规划目标的方向流动,创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创建一种鼓励低成本、高质量服务、高效率经营的机制,实现利益分配上的公正性和系统整体最优化。

2、区域构架

建设农村区域物流中心点。物流中心点不仅要求自身物流系统具有较高的物流组织管理水平、运作效率和较低的综合成本,而且要对区域内物流活动及周边地区物流运作具有重要带动和支撑作用。

区域物流网的建设。农产品的区域物流网建设应该是一个采集――集中――配送的过程。每一个中心点所联结的各个端口形成一个区域物流系统,这个系统又是一个更大的区域物流系统的子系统。区域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设应形成以批发配送、仓储中转、水运直达运输、公路快速运输、航空高速运输、铁路大宗运输和信息即时服务为主体的物流体系,构建满足区域内生产、生活需要的农产品区域快捷配送网络,支撑不断扩大的电子商务发展。

3、行业构架

运输系统。整合铁、水、公、空综合运输网络,构筑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平台,并使其服务直接延伸到农业生产者。当前要在加快建设的同时,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保障无缝链接。

通讯信息系统。进一步发展农村综合通讯网络,加快物流企业、农户、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农用品供应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以互联网为依托,专业化物流信息网络为支撑,构筑农村物流与市场信息相结合的信息平台。

生产资料生产及供应系统。在计划经济时代,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物流服务是行政行为,随着我国农村市场化的进展,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无序竞争、资源浪费及重复建设,农民负担加重,成本上升。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市场面临重新洗牌和整合的局面,政府应该完全采取市场化的发展原则,制定鼓励向农业生产资料服务领域投资的政策和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作者单位: 潍坊学院马列部

参 考 文 献:

[1]郭名,段凡.促进我国物流人才培养[J].物流科技, 2005,120:78-80.

篇11

关键词:精准营销;品牌市场

何谓“精准营销”?“精准营销”概念,由菲利普?科特勒于2005年在一次世界级营销会议上正式提出。较为权威的定义为“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消费者洞察为手段,以精细操作为特征,对目标市场实行精准有效的出击,从而达到整体性、结构性地解决市场问题。???

精准营销的主要特征包括:目标对象的选择性;通行为的经济性;沟通结果的可衡量性。精准营销的三大要素是“精准的市场定位”、“巧妙的推广策略”和“更高的客户体验”。

我们学习认识了精准营销,也要把精准营销与市场有效地结合起来,更要对农村市场的现状深入调查和了解。

一、目前铜川地区农村市场的现状

铜川地区现有83万人口,其中,城市人口30万人,农村人口53万人,由此可以看到农村卷烟销售市场巨大,比城市烟草消费者多一倍的农村卷烟销售市场潜力巨大,缺乏消费引导,品牌结构提升指导还不到位,服务理念有待提升等等,都对开发农村卷烟销售市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农村卷烟销售市场地区差异大,我们铜川地区的地域经济以矿区乡镇穿插布局为主,导致了农村卷烟销售的购买力呈现出多层次性。也就是说城市消费者吸食卷烟以每包五5——10多元之类卷烟为平均水平,农村消费者的平均消费水平则主要集中在每包3——5元的卷烟品牌上,消费相对比较滞后,对品牌的认知与选择比较保守,一旦选择了某种品牌不轻易改变。

2、农村缺乏专门经营卷烟的成规模的店面,农村客户观念陈旧,多数农村卷烟零售户都是不太重视卷烟的陈列,以杂货店的形式存在,规模小,卷烟的摆放也是杂乱无章。店面形象差,不能有效招揽消费者。

3、农村卷烟销售市场环境不断完善,但农村市场终端建设体系、服务体系还不到位。相对城市的卷烟销售市场来讲,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迅速加快,国家出台了亘古未有的取消农业税的利好政策,农村的市场环境会逐渐好转,尤其是山区农村市场条件的好转。但部分农村客户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落后,在新的营销模式上还不能跟上时代步伐,行业的一些硬件设施不到位,对农村的服务与宣传也比较滞后。

二、铜川地区农村卷烟市场实施精准营销的优势

1、农村市场的精准度高、命中率大。精准营销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强,消费者躯体固定,能够为企业带来目标非常明确的用户群体。这大大节省了公司的推广费用,使公司能够集中优势兵力、集中资金、集中精力进行操作,把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获取高投资回报率。这正是农村市场的部分优势特点,对产品的特点、销量比较好精准的把握,订单需求误差较小,精准度高。

2、从农村消费者的因素来看,比较突出的是农村卷烟消费者节日消费突出,由于农村人均收入与城市的情况不同,所以农村广大消费者必须有计划地、节俭地利用有限的资金。这部分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不太注重细节,经常精打细算,讲求实用,不大考虑品种和质量等细节问题;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一些重大事情上、重大节日、红白喜事等,一部分农村消费者往往一改平日的节俭,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尽情消费,购买较平时较少购买价格较高的卷烟。

3、地区经济增长加快,消费结构不断提升。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快,农民税收不但减免了,并给农民进行各种补贴,增加农民生产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由此,农村和农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其消费结构发生了悄然变化,过去百分之八十吸食的是2——3元低档烟的消费者,现在提高到3——5元或更高价位的卷烟产品,也给烟草企业提高消费结构提供了契机。

三、铜川烟草农村市场实施精准营销的几点建议

结合对铜川农村市场的现状的分析以及农市场实施精准营销的优势,实施农村市场精准营销,就得有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下面就农村市场精准营销提几点实施步骤建议。

1、深入实际加强市场调研,精准市场定位。加强市场调查研究,是精准市场定位的前提和保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市场调研策略,这是搞好农村卷烟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大凡是新开拓的,或者偏远的烟草区域市场,其产品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再加上农村市场的品牌传播信息接收面窄,使得很多知名品牌到了农村市场却知之甚少,这给农村卷烟市场营销增加了许多难度。对此,我们营销人员首先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市场调研的切入角度和方法有很多,一定要全面考察地区人口规模、整体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消费习惯、信息接收广阔度等,使卷烟产品贴近市场,贴近广大消费者,从而增加烟草品牌的综合竞争力和整体活力。

2、精确的信息,科学合理的价格,适应大市场的大品牌。在销售信息方面,要重点挖掘和集成零售订单信息;在市场信息方面,要重点建立针对零售终端的零售价格、零售库存、零售动销的信息采集、分析和反馈共享体系;在农村零售客户信息方面,要重点梳理和创新零售户的货源投放与需求,实现业务信息与业态分类的有机统一。

篇12

在IT产业进入“寒冬”后的第一个春天里,全球两大消费类电脑制造商纷纷选择同具时尚气息的场所消费类产品,看似殊途同归的行为背后却蕴藏着截然不同的市场判断和市场导向。

联想关注的是农村市场的开拓

新农村战略仅仅1个月后,联想马不停蹄地公布了消费类电脑的策略。前者将重点放在四六级城市,后者将重点放在一三级城市,如此剧烈的反差不免让人怀疑,柳传志的回归既然已经决定将重点放在了新农村市场,难道联想明修“一三级”市场的“栈道”,暗度“四六级”市场的“陈仓”吗?

从产品上看,亮点在于一体机和上网本。前者主打设计,后者主打品牌。暂且不说几乎同时向两个市场同时推出产品和作出品牌渗透是多么复杂,单就联想对PC市场的发展趋势把握来说,显然历史上是有教训的,最典型的教训就是上网本。

从目前看,联想还是在上网本市场发力了。其实,目前在上网本市场表现最好的Acer虽然对外界宣称上网本是它的业务重点,但从收入看,充其量占到30%,而且,从日前Acer的战略和产品看,Acer已经开始将重心逐渐向主流轻薄笔记本过渡了。除了Acer之外,从近期惠普和戴尔的动作看,也在往主流轻薄走,这个现象应该引起联想的注意,因为从联想近期的产品看,显然联想还未充分意识到这个继上网本之后即将出现的新的市场热点和增长点。

与其两个市场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还不如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充分利用他们在中国市场的资源优势,将4年来打造的新农村市场抓好更妥。

戴尔想要的是消费者的共识

抓农村市场,对戴尔来说有些可望而不可及。就连杨超也承认,“戴尔对中国是有一个长期的战略,不会因为暂时的变化调整它的长期策略。”这个长期战略的潜台词是否意味着戴尔还没有能力将产品渗透到更广大的农村市场呢?

戴尔人有句口头禅:戴尔会根据客户需求而变。谈到今年的市场战略,杨超强调“也非常有信心”,他拿出了一连串的数字,“全球有五个设计研发中心,其中有两个在中国,有两家大工厂在厦门,两个指挥中心在中国。我们去年在中国采购超过230亿美金。”

篇13

从华为发展历史来看,经历了占领农村市场、拓展全国市场、进军国际市场三个阶段。华为从一个小企业发展为国内通讯设备行业的龙头地位,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与其每个阶段做出的正确的设计策略是密不可分的。

(一)占领农村市场(1988——1995)

1.从跟随向转变华为起家之时

是为香港生产的交换机做,在大陆销售,继而步入了通信行业。因为香港产的交换价物美价廉,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销售,导致竞争加剧。因此,华为意识到除非拥有专属自己的强大的核心技术,否则便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命运。于是采取集中化的自主开发战略,在万门程控交换机的研制开发上,投入了企业全部资金。这一战略无疑是成功的,华为最先在该领域突破国外技术的垄断,为企业发展储备了足够的资金。

2.率先进入市场战略

1993年之前,国外设备占据着国内高端主流市场由,因此国内厂商都集中在低端市场。华为为了避开跨国公司的竞争,抢占当时国内市场,战略上采取以农村为切入点,集中在县、乡镇的低端市场,采用产品数量扩大化,迅速抢占市场。

(二)拓展全国市场(1996——2001)

这一阶段,国内电信设备市场整体发展速度缓慢,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如果固守传统程控交换机领域,便失去竞争优势,于是这一阶段,华为进行了新的设计战略的转变。

1.技术应用战略技术研发是这个阶段的重中之重,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上,研发投资金额居全国之首。国内国外双管齐下,在此期间成立多个研发中心。大量投资研发技术是华为变强大的驱动因素。

2.产品多样化战略有了技术研发作为基石,华为又展开产品多样化的发展,促使产品从单一集中化向横向一体化发展。在移动、网络、电信增值业务等领域华为都有所涉及。

3“.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转化华为的发展日渐壮大,农村市场的空间满足不了它继续向前的需求,于是把目光投向中国主要的城市市场,实战略上实施农村包围城市,以城市市场为重点,成功拓展了国内市场。

(三)进军国际市场(2001——)

拓展国内市场阶段之后,华为在国内同行中遥遥领先。但华为的追求不止于此,准备进军国际市场,于是实施国际化路线,开始了开拓国际市场的征程。

1.地域扩散的国际化战略华为由原来单一的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进军,实施国际化战略,凭借低成本优势,以第三世界国家市场为切入点,再一步步打入发达国家市场。华为渐进式国际化战略,成长期开始到成熟期,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进入香港领域、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全面拓展其他地区、进军发达国家市场。

2.跨国战略华为在不同国家成立研究所,实施跨国开发战略,并与其他跨国企业合作建立合资公司,华为在在人才战略上成立海外区域培训中心,结合本地情况,促进科研、销售、和人才的本地化发展。

3.可持续发展战略华为努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在消灭数字鸿沟、提供网络稳定安全运行的保障、促进绿色环保、实现共同发展。

4.终端战略市场开始变化,终端为王的特征日益显现,华为也开始放眼终端市场。2003年华为为发展手机、移动宽带终端和家庭终端等产品成立手机事业部,逐渐向大众市场靠拢。

5.数字化时代的服务设计战展望未来,注重客户体验,提供客户服务将取代传统的销售模式。这个服务是大服务的概念,为客户提供信息化顶层架构设计,涵盖了咨询、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放眼期。

二、结语

华为作为本土化新企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崛起,与其能够掌控市场发展趋势,根据发展阶段转变策略,在每个特定时期实行独特的战略是分不开的。本文通过对华为公司在产品设计战略演变过程中的分析,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可以归纳出一些有借鉴意义的设计战略:

1.坚持聚焦战略,将公司资源集中在核心技术上,重点突破,在核心技术领先的基础上发展相关产品。

2.技术领先是企业强大的武器。华为大量投资在科研开发上,以领先的技术打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3.企业文化是企业向前的驱动力。华为在其核心价值观之上形成的企业文化,合成一股凝聚力,成为公司发展的强大动力。

4.全球本地化经营。全球范围内进行本地化的运作和经营,发展当地人才和合作伙伴,为当地客户提供最佳的产品与服务。

篇14

2006年是医药市场的整顿年。政府表示,这次整顿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举措。

我国的医药市场正处于持续扩大之中,众多百姓的需求造就了这个庞大的市场容量。但往往是,需求大了,企业就难以处处精益求精,造假仿制更是猖獗泛滥。好在我们的政府已经看到了这平静海水另一边的丛丛火焰,扑灭它也不过是早晚。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总量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医药市场持续快速扩大,而我国的医药市场也正处于持续扩大之中。伴随我国不断进行的体制改革和开放,医药市场通过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已步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上升阶段,医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也在不断的增强。

2006医药市场整体情况

2006年中国医药市场依然延续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趋势。2006年全年医药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017.21亿元,比上年增加近800亿元,同比增长18.91%,累计产品销售收入达到了4753.69亿元,资产总计达到了6031.41亿元,利润总额最高的达到了362.65亿元。医药工业增速趋于平缓,但仍高于我国2006的GDP增长幅度,并且远远高于国际平均的7%的增幅。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的提高(如图1)。

图1 医药工业总产值占全国GDP比重的变化

2006医药市场特征

2006年我国的医药市场,整体而言表现为稳步增长,并且伴随以下特征:

1、医药市场更加活跃,竞争趋于激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医药市场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竞争市场已勿庸质疑。按照入世承诺行进的时间表,2006年已经是我国入世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随着国外银行的进入,外来资本表现得异常活跃。目前80%的500强制药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了机构,以不同方式参与到中国市场的浪潮中。

现阶段就医药市场而言,竞争还只是刚刚开始,因为外资准入仍有诸多限制和壁垒。外商投资中国市场只能以合资、合作方式进行,并有投资比例限制,而国外同类药品进入中国市场也因关税高导致价格偏高而丧失一定竞争力。而几年后,庞大的中国医药市场将吸引外国大公司巨资的不断投入,中国将成为全球主要的原料药及制剂生产基地,药品进出口贸易将急剧增长,药品价格悬殊的现象将荡然无存,医药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化。

2、新型消费将成为主题

由于受新医改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植的影响,技术含量高、拥有一类新药的生物药、中成药和化学药将面临较好的成长环境,而中西普药、基础医疗器械市场等将面临第三终端市场较快的需求增长,所以说,以自主创新和以第三终端市场为主的新型消费成为2006年的主题趋势。

3、央行加息影响医药企业

2006年8月19日央行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27个基点,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五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39%调整为6.84%;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同时调升存贷款利率,明显说明紧缩是未来金融政策的主轴。近几年来,虽然医药企业融资渠道有所拓宽,但其向银行借款融资的根本格局并没有改变。从国内非金融企业外部资金来源的结构看,银行贷款仍占80%以上。

对医药市场的整体利润而言,加息作为一种调控的信号,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间接层面。加息直接影响的是增加高负债市场企业的资金成本,并对其盈利预期形成压力。作为非周期性偏保守的成长性市场,医药市场的前期投入较大,如GMP/GSP认证等对资金需求较大,而加息将会加重部分资金困难企业的负担。此外,加息等紧缩政策还可能导致流通环节资金紧张,从而使医药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扩大,存货周转率降低。当然,加息还将对医药市场产生间接和长远的影响。

本次总体来说央行升息根本上是影响投资的收益预期,进而给近几年来医药市场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降温。

2007年医药市场发展总体预测

2007年全年医药工业总产值(现价)会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15%~16%;药品销售收入达27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8%~9%;

图2 人口老年化倾向

2007年医药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

1、OTC市场保持快速发展,药用消费品未来增速惊人。预计未来OTC市场将保持14%到15%的增速,在OTC市场经过长期市场积淀的优势企业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如同仁堂、云南白药等品牌企业。OTC中我们特别关注药用消费品,药用消费品目前市场容量仅20亿人民币,预计在终端网络成倍增长和医药企业按消费品模式运作带动下,未来5年增长幅度超过10倍,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

2、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

数据显示,老年人的平均医药卫生费用支出是其他人口平均数的6-7倍。2007年我国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8.1%。这势必会对我国整体医药市场的发展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3、全市场的并购重组继续进行,将产生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外资和民营资本对国有医药企业的并购重组比重将明显上升,其中,外资重组医药市场的重点是医药流通业和原料药。控制营销网络和销售终端资源被许多企业作为应对激烈竞争的主要砝码。药品流通和零售企业将成为医药市场重组的焦点。经过并购重组之后,将有一批大型医药企业出现。

4、我国宏观经济还将继续快速发展,带动医药市场的需求继续增长。

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不断扩大。2006年2月,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37亿人,比2005同期增加10.52%。

6、城镇化进程会进一步影响农村医药消费市场的发展。

城镇人口平均医疗卫生费用支出是农村人口的4倍。2006年情况基本于2005年持平,但略有上升。

图3 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当期值

2007年医药市场分市场发展趋势

药品市场发展趋势

第一,2007年处方药市场泡沫逐步挤压。今后反商业贿赂将成为长效政策,居间人的空间越来越窄,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重新划分,过去具有优势品种、走学术推广之路的制药企业将在处方药市场强者恒强。A股的处方药强势企业是恒瑞医药、益佰制药、天士力、华东医药等,通化东宝胰岛素用药正在崛起。

第二,有价疫苗前景诱人。疫苗作为疾病防控重要有效的手段,随着疫苗生产企业积极介入有价疫苗研发和生产,并从终端拉动市场消费,未来有价疫苗前景诱人,产品创新将决定有价疫苗的盈利能力,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未来都会有所收获。

第三,化学原料药仍是化学制药增长的主要部分。预计2007年,我国一批大宗原料药的关键生产技术将会有所突破,化学原料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会有大幅度提高,我国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中药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药国际化程度不断深化。

第四,中药国际化程度将有所深化。“十一五”期间将有一定数量的中成药正式进入国际药品市场。生物制药和国际水平差距将进一步缩小。预计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药物开发将取得显著成果,将有15种至20种新的生物工程药物投放市场,其中部分进入国际市场,和国际生物制药的先进水平将进一步缩小。

保健品市场发展趋势

从时间上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在过去5年里一直以9%以上速度高速增长,2006年其增长率接近7%,预计2007年将继续以7%和6%以上速度持续增长。医药保健品消费水平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具有很强相关性,按GDP和可支配收入的发展趋势,可以估计,保健品在未来10年内会有持续增长,达到目前的2―3倍。

2007年保健品市场将呈现出的态势:

第一,保健食品产品科技含量高,产品功效更加确凿的产品是2007年的消费主流。

保健食品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样也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积极研究保健食品,对保健食品产品的开发更注重功效性、科学性,使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明确,功效更加确凿,工艺更加先进,第三代保健食品必将在我国占据主流。

第二,农村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我国保健品的主要市场在城市,而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将是巨大的保健品潜在市场。据悉,近几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的产品基本上都是以农村市场为销售重点的。专家指出,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时,应充分考虑到市场特点,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市场推广方法。

图4 城镇与农村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变化

第三,2007年中药保健品看好。我国5000多年的中医药养生保健传统在国际上正日益受到重视,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我国中药资源丰富,炮制技术为我国商业秘密,其除杂、降毒、适用、储存等功能为中国所独有,开发中药保健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保健品进入品牌时代,个性化传播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国内的4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普遍规模偏小,2/3以上属于中小企业。投资超过1亿元的企业只占1.45%,投资小于10万元的作坊就有12.6%。在4000多种保健品中,90%以上属于第一、二代产品,2/3的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上,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严重。与此同时,洋品牌则早已大兵压境。现在已经有400多种洋保健品登陆我国,还有上百个品种正在申报。资料显示,近5年洋品牌保健品在我国市场的销量呈12%递增。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趋势

医疗器械产业是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的新兴产业,其产品聚集和融入了大量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许多现代化产品是医学与多种学科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物。截止到2006年的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人均医药卫生消费药品和器械的比例已达到1∶1。医疗器械工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贸易往来最为活跃的工业门类之一。与此同时,医疗器械产品的国际贸易额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销售利润达40%~50%,产品附加值相当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