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园景观设计规范范文

公园景观设计规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公园景观设计规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园景观设计规范

篇1

1屈原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将原临江公园改名为屈原公园,并在园内布置屈原雕像以及一些诗作碑刻,也赋予了整个公园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也为整个常德市增添了些许文化氛围。屈原公园利用沅江、护城河、九重天住宅区以及人民路分隔,不再另砌围墙,使人在城市道路上行走就有了到公园的感觉。结合到城市的发展,屈原公园应有长远规划,预留发展空间,分期按阶段实施。可以适当增添牌匾、石刻等点景,增加人文因素,激发游人在园中游览的艺术想象空间,从自然景观缓慢过渡到特色景观。

1.1异质性原则

屈原公园中,树种丰富,且有护城河环绕,与公园内各种元素结合,追求整体景观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根据整体带型地形环境,为追求景观整体的有机设计,与周围绿地结合起来,分段进行功能分区。

1.2多样性原则

屈原公园的绿化密度很高,同时也带来了动物景观的多样性,能诱惑昆虫、鸟类和小动物栖息。而城市生物的多样性包括景观多样性,这是城市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维持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

1.3景观连通性原则

城市景观生态学强调维持和恢复景观格局的连续和完整性,维护城市绿色斑块,湿地自然斑块等绿色斑块之间的空间联系。这些空间联系的主要结构是景观廊道,如水系、城市公园等廊道。在屈原公园中开辟廊道,除了作为文化与休闲娱乐走廊的功能外,还充分利用水系作为自然景观生态廊道,把园内各绿色斑块组织起来,形成景观连通的整体。在开敞的水体空间中,应该慎用明渠转暗,使市民充分体验到了水的肌理,达到亲水的目的。另一方面,少用钢筋水泥、混凝土等生硬材料,还湖以自然,维护城市中的自然生境,使之成为水生、湿生以及旱生生物的栖息地,使垂直的和水平的生态过程得以延续。同时,用自然的方法也可减少工程造价。为了减少亲水性与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之间的矛盾,采取挺水植物、浮水植物与沉水植物搭配设计。同时,通过设计临水栈桥随水位呈错落叠置变化,可以解决湖滨水位变化与植物配置方法之间的矛盾。漫步于屈原公园中,从东到西,除了给人感受到一种历史文化气息外,还有种街旁小游园的感觉。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园的造景艺术与园路的巧妙设计。

1.4路比绿化低

在屈原公园中,园路常是浅埋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灌木之中的。在山麓边坡外,暴露的园路会留下人行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设计者往往是让园路比绿化低,但不一定是比土低。然后是汇水的问题,园路两侧距路l米左右,一般要安排很浅的明沟,降雨时是汇水集中流入的雨水口,天晴时则化为自然草地的一种起伏变化。

1.5园路的曲折性

自然条件好的园林用地设计园路曲折不成问题,在屈原公园中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设计了很多的富有曲折有韵味的园路。采用这种处理手法,可以使游览路线延长,增加游览中的趣味,提高绿地利用率,有时也人为地创造出一些人工景点配合园路的曲折和起伏。比如,在转折处布置山石、树木,或者处理地势升降,使园路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避免三步一弯,为曲而曲,脱离实际情况。陈从周说:”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同时,园路也可以采用变断面的型式。如转折处处理成不同宽狭;坐凳、坐椅处做成外延边界;小路旁的过路亭廊;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的互相结合等。这样宽窄不一,曲直结合,可以使园路多变,更加生动,使人们在一条路上休闲、停留、人行或运动互相结合,各得其所。

1.6风土民情

屈原公园加入了历史文化背景之后,改建后的公园也拥有了独特的地方特色,考虑了本地人所喜爱的活动、风俗、生活习惯等地方特点来设置项目内容,使湖湘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反映。此次展旨在将屈原精神与深远的菊文化巧妙地融合起来,展示湖湘文化的厚重,体现常德的城市文化内涵。园内众多的诗作碑刻将屈原文化与常德当地的地方文化融合到一起,更为公园景观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充分利用宽阔的水面,临水造景,运用美学原理和造园艺术手法,利用水体的优势和独特的景色,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游憩设施和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小品,构成有韵律、连续性的优美彩带。使人们漫步在林荫下,临河垂钓,水中泛舟,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气息。

2屈原公园景观设计的问题与建议

2.1管理问题

在屈原公园的调研过程中,很多市民反映公园的管理政策不完善,很多设施得不到及时的修理,给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路旁的垃圾桶没有得到及时地清理,影响公园的美观和市民休闲的心情。

篇2

近年来,在住房制度改革及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居民住房消费得到有效启动,房地产市场日趋活跃。这对于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房地产市场不规范问题在不少地区还比较突出,违规开发、广告虚假、面积“短斤缺两”、中介市场混乱、物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群众反映强烈。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居民住房消费积极性、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抓紧、抓好。通过专项整治,使房地产市场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大幅度下降,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与加强法制并举的指导思想,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各城市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明确牵头单位,将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的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并加强监督检查。

建设部会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监察部等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和协调。各有关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打击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查处力度。对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大案、要案,要依法从严惩处,切实解决群体上访、重复上访等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一)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开发建设行为

各地要严格执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程序,并加强项目的跟踪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后,必须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出让金,并按照出让合同约定的条件和期限开发、利用土地。未按约定支付出让金的,土地管理部门有权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违约赔偿;未按约定的条件和期限开发、利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予以纠正,并可处以警告、罚款直至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确需改变出让合同约定条件的,必须取得土地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用地、立项、规划、建设和销售等手续。对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项目,要适应政府按年度计划采取招标、拍卖和挂牌方式统一供应土地的要求,通过竞争取得土地使用权。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方案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按原审批程序报批;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其变更前,应当进行听证。对于擅自变更规划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责令拆除违法建筑物。

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并处工程合同价款1%以上2%以下的罚款。

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明擅自预售商品房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收取的预付款1%以下的罚款;对于擅自挪用预售款项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责令限期纠正,并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但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各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把好市场准入关,依法严厉打击抽逃注册资本(金)、项目资本金、无证或者超范围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等行为。对于自有资金不足、行为不规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报当地人民政府及时通知各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或同意其新开建设项目。

(二)规范商品房面积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法查处面积“短斤缺两”行为

要积极推行按套或套内建筑面积销售商品房的计价方式。按建筑面积计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消费者明示套内建筑面积及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已纳入分摊面积的共用部位的产权,属业主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擅自另行出租、出售。

各地要加大查处力度,依法打击面积计算、面积分摊中弄虚作假、故意侵害购房者利益以及擅自出租、出售共用部位牟利等行为。

商品房销售合同约定面积与实际面积发生差异的,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合同未作约定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不退房的,产权登记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补足;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产权归买受人。产权登记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的(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返还买受人;绝对值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双倍返还买受人。

(三)强化合同管理,依法查处合同欺诈行为

《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对于规范合同内容、避免合同纠纷、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地要积极宣传并推广使用。未使用示范文本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在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应当审核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的合同文本是否包含法律、法规规定的必备内容。未包含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调整;拒不调整的,不予发放预售许可证。

已预售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因规划、设计调整导致商品房结构型式、户型、空间尺寸、朝向变化以及出现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影响商品房质量或者使用功能情形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批准变更后10日内通知买受人。未在规定时限内通知买受人的,买受人有权退房,并有权要求开发企业承担违约责任。

各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合同的监管,依法查处房地产市场合同欺诈行为,切实保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强化竣工验收制度,切实把好交付使用关

各地要严把交付使用关,坚决杜绝不合格的商品房进入市场。所有商品住宅开发项目,未经竣工综合验收不得交付使用。未按规定进行竣工综合验收或将竣工综合验收不合格的商品住宅交付使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补办验收手续,并在资质年检中予以降级或注销资质证书。给买受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商品住宅交付使用时,应当向买受人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并按《住宅质量保证书》的约定承担保修责任。未按规定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或者未按《住宅质量保证书》的规定进行保修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在资质年检中予以降级或者注销资质证书。

(五)规范物业管理服务与收费,依法查处物业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

要通过完善物业管理立法,规范物业管理合同等措施,明确业主、业主会和物业管理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加快建立业主自治与物业管理企业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物业管理企业接受业主或业主会委托,应当依照合同约定,对物业进行专业化维修、养护,对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公共秩序等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关服务。

要完善物业管理前期介入和承接验收制度。在物业管理企业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签订的物业管理合同中,应当明确交付使用后的质量责任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切实做好建设和管理的衔接。要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行物业管理项目的招投标,通过优胜劣汰,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各地价格管理部门和房地产管理部门要按照《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规定的原则,制定、完善本地区物业管理收费具体实施办法,并加强对物业管理收费的监管。对违反规定多收费、少服务以及收费不规范等行为,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房地产管理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行为的管理与监督。对于管理不到位、侵犯业主合法权益的物业管理企业,经业主大会讨论通过,可以提前解除合同,另行选聘物业管理企业。对于经营中有劣迹的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在资质年检中予以降级或注销资质证书,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要在媒体上曝光。

(六)加强房地产广告管理,依法查处违法广告行为

各地要把加强房地产广告管理作为集中整治广告市场秩序的重点。对违法房地产广告和不兑现广告承诺内容的房地产企业,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在资质年检中予以降级或注销资质证书,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房地产广告的监测,对违法房地产广告依法予以查处。

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将房地产广告和宣传资料中明示及承诺的主要内容和事项在合同中明确。房地产广告和宣传资料承诺的内容与实际交付不一致,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处罚。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时设置样板房的,应当说明实际交付的商品房质量、设备、装修与样板房是否一致;未作说明的,实际交付的商品房应当与样板房一致。

(七)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中介行为

加快实施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制度,积极推行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于伪造、涂改、转让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依据有关规定收回其资格证书或者公告资格证书作废,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在房地产中介活动中收受委托合同以外财物、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执业、虚假或不实信息、在两个以上机构执业、与一方当事人串通损害另一方当事人利益以及违法收取佣金等违规、违法行为,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收回资格证书或者公告资格证书作废,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本通知下发前,未按有关规定完成脱钩改制的房地产估价机构,一律取消其从事评估业务的资质,并追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责任。对出具不实报告的房地产估价机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依据有关规定予以降级或注销资质证书;对负有责任的估价师,依法追究其责任,情节严重的,撤消注册。

房地产中介服务应当按照《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对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中介服务机构,价格管理部门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进行处罚。

各地要全面清理、整顿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依法查处未取得资质证书、未履行备案手续、超范围从事中介业务以及中介行为不规范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

三、建立网上公示制度,促进诚信制度的建立

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手段,将各类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及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经营业绩,经营中违规、违法劣迹以及受到的处罚等记入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各地要推行商品房销售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所有从事商品房销售的人员应当具备经纪人或经纪人协理资格。无相应资格的,必须经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从事商品房销售业务。取得合格证书的销售人员也要逐步实行网上公示制度。

推广电子政务,实行政务公开。各级房地产管理部门要将各种办事程序、审查要件、办事时限、收费标准以及商品房预售许可、预售合同备案等内容在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各地要建立能进能出、能升能降的动态资质管理制度。要把是否有不良记录作为资质年检和晋级审批的条件。凡在经营活动中有不良行为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在资质年检中予以降级或者注销资质证书。

各省(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每个季度末,把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物业管理企业和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情况报建设部备案。建设部将不定期在有关媒体上曝光。要营造强大的舆论攻势,使有不良记录者付出代价。

四、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经营者依法经营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各有关部门、各地区要加快制订和完善规范房地产市场的法规、政策,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房地产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地要集中一段时间,对所有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中介服务和物业管理的企业进行全面培训,提高房地产企业依法经营的意识和自觉性;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让房地产市场的各方主体,特别是购房者充分了解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制度,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务公开

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主动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减少事前的行政审批,加强事后监督。要全面清理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管理环节的各种审批,必须审批的要规范操作,简化程序,透明公开,明确责任;要建立错案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违反审批程序,越权、越级审批的,要追究其主管领导、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要通过推行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一体化、推行服务承诺等措施,切实简化办事程序,方便购房人办理房地产交易和房屋权属登记手续。

要建立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不依法行政的,由上级机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房地产市场管理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要依据有关法规作出严肃处理。

各地要公布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投诉电话,指派专人负责处理房地产投诉。对不认真处理投诉的房地产企业,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篇3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公园;大诸桥

一、设计概况

杭州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植物分布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如樟科、壳斗科、金缕梅科、无患子科、木犀科、山茶科、杜鹃花科。大诸桥所在的转塘地区土壤微碱。

种植设计是整个大诸桥公园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景观效果形成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整个公园植物配置讲求精致,渲染以小见大,壶中天地的感觉。在古典园林的风格定位下,多使用喜闻乐见的传统植物品种,如松、竹、梅、杏、李、桃、柳、石榴、枇杷、青桐、桂花、茶花、芭蕉、荷花等;并用传统园林植物配置的手法,将科学、功能与艺术并重,力求营造一个天际线优美、色彩艳丽、种类丰富的植物景观,达到春花浪漫、夏荫浓郁、秋果累累、冬梅送香的效果。

二、设计指导思想

(一)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法(1 989)》、《公园设计规范》 、《城市绿化条例》;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甲方提供的现状电子文件、现状照片。

(二)设计定位:在尊重历史与文化,体现古海塘与大诸桥风貌和韵味的前提下,营造一个集文化和休闲于一体、古典和现代完美结合城市开放式遗址公园。

(三)设计主题:文化中享受休闲,休闲中感受文化。

三、设计原则:一是生态优先,注重原生植被的保护、利用与改造;二是适地适树,体现地方特色;三是科学、功能与艺术性相统一,兼顾近、远期的效果;四是与周边建筑相互融合;五是注重季相和内外部彩化,适当引进外来树种。

四、设计内容

整个大诸桥公园是由大诸桥连接的东西两个地块组成的,东区是沿着之江路,临着五浦河的狭长区域,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00米;西区相对比较小,是由水系围合的半岛。根据周边的规划情况,公园的北面将新建星级饭店,而西面是文教区的学校,东面是宋城的职工家属区,南面隔水相望将建成安居小区,所以,公园的主入口设置在之江路上的公交车站附近。主入口的设置考虑到了这几个方面:一是人流量的要求;二是公园的形象展示;三是古树名木:(香樟),次入口设置在西面半岛地块,而在东西两个三岔路口设置了两个次级小路口,这些入口就可以满足不同方向人流的汇集与进出。

主入口的大香樟是整个入口的焦点,广场两侧分别设置了停车场,满足游览公园的游人的需要。作为公园不可缺少的两个建筑群:文化展览馆和休闲建筑。文化展览馆主要以两条线作为文化展览及游人游览的指引,其一是古海塘的历史展示。以古香樟为引子,将游人引向古海塘及展示其演变历史的展览馆,从土塘、柴塘、最后到坚固的鱼鳞条石海塘的一个渐进的过程,给人们提供认知和怀想的空间。其二是休闲建筑,休闲建筑主要以实用为主,结合实际地形,将建筑群分为三个单体建筑,但它们三三两两,又能组成一组简单的小建筑群,这样既能满足单独经营及混合经营的双重模式需要,同时考虑到建筑的布置变化将一组建筑进行角度变化及临水挑台的设计。以一条长长的引道引入,两侧的停车场主要是为了入园喝茶的茶客所设计,由此入口进入后是一个小建筑群形成的院落,建筑布局更加灵活自由,巧妙地把人流分散开,使茶室中的茶客不会受到游人的影响。

东西两头的两个小入口只是由简单的拱门和景墙组成,隐没在茂密的植物中,含蓄而不失风味,为整个公园带来深遂宁静的气氛。 主入口以东区域的地块比较狭长,为了景观更加丰富,我们设计了一条以水为意境的旱溪,旱溪采用太湖石驳岸,各种小路由小石桥连接来回穿梭,期间有地形假山,石松亭就坐落在这里,满足了游人在游览时停留、休息、观景的需求。绿地由道路分割形成不同的绿化空间,这些绿化空间根据建筑与小品的设置运用植物的配合组合成不同的疏密空间关系,亭子的周围密实,让建筑掩映在绿化之中,而大面积的绿地就用活动草坪袒露出来,给游人以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收放有致的游览感受。

古海塘是整个公园的文化灵魂,而灵魂就不需要太多的矫饰与张扬,所以对于古海塘的表达,首先建立在保护和展示原貌的基础上;其次,是对古海塘文化的展示和传承。我们将古海塘区块通过设计从西到东有序地分为休闲展示区、古海塘搏浪区、古海塘初步接触区、古海塘文化展示区、古海塘亲密接触区、古海塘防洪本能区、缓冲区等。在其中古海塘保存比较好的段落设计了供人游赏的休闲展示区,而搏浪区的镇海石柱是古海塘精神的象征,中心建筑群是古海塘的文化展示区,在古海塘初步接触区与亲密接触区游人可以从海塘沿台阶下到湿地中的汀步上,可以最近距离地欣赏古海塘的面貌,可以观察可以触摸,自然的水生植物掩映着古海塘的古朴条石,可以让游人感受到古海塘在岁月中的沧桑。同时,有一些古海塘的段落已经遭到破坏,我们也并不人为将其简单粗糙地恢复,而是利用古海塘的古条石等素材形成具有历史感的景观,如条石的散落,石塘的缺口,本地草本植物在构筑物之间的点缀等。

建筑的形式我们主张以明清传统建筑的形式,以配合整个公园的基调,无论是粉墙黛瓦的基础色还是梁柱翘角的线条感处处都体现公园的主题。

大诸桥也是公园的一个亮点,其悠久的历史本身就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我们运用周边的绿化和各种停留空间和建筑的布局,以更好地保护桥身以及更好地观赏它优美的姿态为目标。在整个公园中,我们精心地布置了各种古典形式的小桥,作为对大诸桥的致敬和呼应。

大诸桥公园的绿化设计的原则是精致,用植物体现出以小见大,壶中天地的感觉。符合中国传统的空间布局与审美。以大香樟作为主题和点景树种,成为整个绿化系统的制高点,而在不同

空间中,用细致的植物配置体现出不同的景观风味,多使用中国传统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植物品种,如松、竹、梅、杏、李、桃、柳、石榴、枇杷、青桐、桂花、茶花、芭蕉、荷花等等。

五、技术指标

篇4

关键词:相机抉择;以客为主;风景资源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3008405

我国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在绿色革命、市场化、机制改革的三大背景下,面临着旅游、经济、城市化三大浪潮的考验。[1]旅游大潮①推动了我国风景资源地建设的来临,关于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在实现保护目标与旅游发展的均衡中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理论与思潮层出不穷。②但就总体而言,基本是城市规划理论在风景资源领域的延伸,理论的内容与形式往往适应性不强、弹性不足,可操作性差和缺乏战略思维是其普遍存在的问题。借鉴货币政策的历史经验,适时引入相机抉择理论,将对风景资源地景观设计产生积极的引导意义。

一、风景资源地景观设计的桎梏

(一)设计规范缺乏且指导性不强

设计规范是设计的具体技术要求,是设计工作的规则,是指导性最强的技术描述(包含功能、指标以及限制条件的技术描述等),其目的无疑是量化指标、规范设计、确认要点等技术指导。而我国针对风景资源地的设计规范却少得可怜,国家标准更是微乎其微。现有的《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GB/T 20399—2006)、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2006)、《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技术规范》(LYJL26—88) 等标准均是宏观层面的规范与指导,这些规范因没有详细的标准化的技术性规定,在工程设计实践中普遍存在指导性弱、可操作性差的反应。缺乏指导性的设计规范,已经严重制约了设计的规范性和设计质量。

(二)设计趋同化、城市化倾向严重

风景资源地开发建设的迅速铺开,造成专业人才和技术性规范的匮乏。因此,许多设计者及管理者常挪用城市规划、文化建筑、城市广场乃至公共绿地的营造手法,整合风景资源地景观设计的各种要素,使其与城市景观毫无差别而言。风景资源地城市化、趋同化的设计使地域的文化和自然特征被忽视,归属感与个性被泯灭,民族文化受到现代都市文明无情的冲击,唯一性饱受质疑,甚至会造成资源不可逆的破坏。曾经清新秀丽的周庄水镇,经过旅游大潮的洗礼,如今街道两边已全被商业用房覆盖。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曾呼吁各界采取措施制止该现象的蔓延,否则周庄历史留存的江南水乡风韵将毁于廉价的食品和手工制品。[2]

此外,全球化的发展格局造成文化的趋同性,隔离日益减弱,时空渐趋一体,文化与传统被快速复制、快速消费。快餐化的消费模式导致了风景资源地景观设计呈大规模的“复制”趋势,设计手法与结果逐渐趋同。迪斯尼全球开花,主题公园遍地结果,西游记宫布满华夏,便是全球化快餐文化消费的必然结果。如此同一化的设计,不仅忽视了个性、浪费了资源,也恶化了市场、降低了消费品质,对风景资源的持续发展百害无利。

(三)利益寻租与恶性竞争使设计逐利严重

旅游大潮下,利益蛋糕被无限做大,许多利益集团应运而生,他们在彼此博弈的同时竞相寻租逐利,无视保护、肆意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诚然,风景资源保护技术人才与资金的匮乏,以及管理的滞后虽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制约着风景资源的持续发展,但实践表明,一切行动唯经济利益马首是瞻才是资源破坏的万恶之首。资源上市、服务外包、引入竞争、市场准入等制度设计本身与风景资源保护并不矛盾,但是一旦这些制度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后果便可想而知。利益追逐的过程中管理者在寻租,本应具有的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的职能名存实亡。管理者与使用者成为利益共同体时,设计便成了助纣为虐的工具。张家界发展旅游造成开发过度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警告,其始作俑者便是逐利避责的管理者和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使用者。

其次,面对市场、面对利益,风景资源地景观设计作为技术服务虽理应对市场需求做出反映,但一味地迎合市场、完全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以服务对象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话,设计必将变成追逐利益的工具,设计者也将沦为绘图匠。彼此恶性竞争,置公共利益于不顾,无视设计场地的立地条件和资源独特性,必将给设计带来急功近利的心态——粗放设计、快速设计。在设计者为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而求大、求全、求快之时,畸形的管理又使本应具有监管责任的论证流于形式,正是这样的心态才导致了周庄古镇设计模式被呈几何数级不假思索地繁衍着。以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它在发展初期以房地产开发的模式,将大片林地、草地和滩地甚至潮间带用于建设密集的别墅和度假村,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对生物资源的破坏,导致了资源破坏、视觉污染、海水污染、生活污染、沙质退化、旅游超载等环境问题[3],此便是设计者面对利益的妥协。

篇5

【关键词】山地公园;景观设计;游步道

前言

山地公园是指具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游览观赏、休憩娱乐、运动健身、科普教育和防灾避险等功能的公园绿地。鉴于山地公园独特的地貌及区位特征,本文主要对山地公园游步道设计进行分析。

1.游步道设计分析

游步道在公园内具有交通、引导游览等多方面的功能。游步道所呈现的线性景观对丰富公园景观内容和表达历史或文化内涵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将游步道与周边环境合理融合,构筑特色的步道景观成为山地公园游步道设计一个重要课题。

2. 游步道设计原则

游步道具有交通、引导游览等多方面的功能。游步道既是路,本身也是景。不仅是组织景点、景物的纽带,也是游人视觉与身心体验的实体和载体。因此,山地公园游步道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生态性原则

公园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绿地,生态性原则是其最根本性的原则。在步道建设中不可避免会对步道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游步道的设计及选线定线中首先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2.2 功能性原则

游步道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

(1)交通导览功能。游步道是为游览赏景而设的,为游人创造最佳的观赏时空,使游人游览获得步移景异的效果,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自然风景画卷,有机组织景区交替更迭,使游人充分感受到园林艺术之美。游步道规定和引导着游人有序的流动,这种有序的组织不仅起到约束游人的随意性,也能尽量减少游人对资源的破坏,保护了公园的生态环境。

(2)科普教育功能。公园具有强大的科普知识宣传及环境保护教育功能,游览过程也是一种学习知识、提升环境保护意识的过程,游步道可为解说、展示科普知识提供平台。

(3)康体健身功能。旅游对游人来说是一个审美和让人心情愉悦的过程。通过公园内游步道的引导赏景,让游人心情得到全身心放松的同时达到一种康体健身的目的。

2.3 融合性原则

成功的游步道及其附属设施应完全融于所处的自然环境之中。游步道的环境融合性主要体现在步道的材质、色彩以及线形等方面,应做到顺应自然、融于自然。

2.4 艺术性原则

公园作为一种景观展示的场所,园内任何元素都应该是美的体现。布局合理、建设良好的游步道不但可为游人创造舒适的游览环境,也会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和文化品位。

3.步道的选线、定线

步道是提供及协助游客进出公园的重要公共游憩设施,任何观光游憩行为都必须透过步道的使用来完成。山地公园一般地形较为复杂,步道的勘察设计难度较大,对山地公园总体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着忽视步道选线定线的合理性问题。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山地公园步道的设计应坚持按照如下选线定线的方法与程序进行操作。

(1)资料收集与分析。资料包括地形图、GIS影像图、现场照片、书面调查报告等。通过对资料的综合分析,了解原有道路的路线、景观资源、敏感地带的分布等,结合资源保护规划、景观规划,初步确定步道的路线。

(2)现场踏勘与优化。对初步选线的步道沿线区域进行现场踏勘,以地形图为基本参照,详细记录初步定线区域的地形特征植物群落景观特点及不利条件,提出步道选线的优化方案。

(3)步道选线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根据现场踏勘和优化选线的结果,预测和计算步道长度和行走时间,粗略估算步道的建设投资成本,分析所选线路的可行性与合理性,预定步道的线路。

(4)复勘与定线。对预定的步道线路再次进行现场放线踏勘,以保护资源、景观最佳、保证安全及投资最少为原则,选择最佳的步道线路。

4.步道自身景观因素的确定

步道自身的景观因素包括步道的宽度、坡度及步道的材质因素等。

4.1 步道宽度的确定

根据《公园设计规范》,每个游人占有公园面积60m2是比较符合游园舒适度要求的,即人均占有游览面积为60m2/人,游人容量取人均单位规模指数为5m2/人。一般市、区级公园可进人活动的面积约占公园总积的30%,而其余70%一般为不可进入区域。由此可知,山地公园游步道的平均宽度可按公式、、进行计算得出:

4.2 步道坡度的确定

一般公园步道的坡度以低于7%为宜,并设有1.5%~3.0%的横坡以利于地面排水,同时可起到防止步道生青苔的作用,提高游人使用步道的安全性。当步道的坡度超过24%时应设置台阶,山地公园的主步道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作防滑处理,次步道的纵坡宜小于18%,超过18%的应根据山体坡度的大小,可采用斜坡型步道与台阶型步道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公园设计规范,公园主游步道的坡度充分控制在7%-12%以内,同时可做到满足主游步道无障碍通行,满足不同人群的游览需求,给游人舒适游览、观城赏景的体验感。

4.3 步道铺装材质的确定

步道铺装是公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人工设施。步道铺装景观主要由铺装的材质、纹理、色彩、铺面尺寸及铺面样式等要素构成。对于步道来说,从平面上看步道铺装是步道主要的视觉源,不同材料的铺面步道也会给人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如:路面镶嵌的石子似一朵朵跳动的浪花、起伏的音乐,给人自由浪漫的感觉;木材铺面有柔软细腻的质感;石材路面会给人坚实牢固之感。

5.步道周边景观的处理

步道是连接各景点的纽带,步道本身也是一道亮丽的人造风景线。游人对不同类型的步道特色方面重视顺序依次为:沿途景观、铺面材质、步行时间、步道宽度、困难程度。可见,步道周边绿化景观因素在步道景观各构成要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公园步道设计中对于周边绿化植物的搭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首先为提高行走的舒适性,步道两侧相应种植遮荫及开花植物以增加步道周边的绿化率和观赏度;其次对于妨碍行走的乔木、小乔木或灌木的侧枝给予剪除,在步道遇到原有较大树木的情形下,在不妨碍行走的情况下予以原地保留对步道进行绕行设置的方法;再次,在步道周边视线可达的地带尽量种植花灌木与地被,以提高公园的观赏度。

6.步道附属设施的选择

步道景观构成除自身景观及周边绿化因素外,还包括步道附属设施。步道附属设施主要包括:指示设施、解说设施、休憩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等。步道附属设施本身也可建立自己的面貌,也可形成一定的形式,创造一定的意境。步道附属设施与环境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到公园的景观品质与文化品味。

7.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地公园游步道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保护生态为核心,以人性化的设计为手段,以环境为布景,使游人在游览中得到美的体验,达到康体健身的目的。在游步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因素、技术因素,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做到游步道合理、自然、美观、和谐和富有人性化、个性化。

参考文献:

[1]涂志川. 园路规划设计浅析.[J]. 福建建设科技. 2004.

篇6

【关健词】公园;规划建设;思考;建议

引言

现代社会已进入到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多种多样,中小城镇的公园在人们娱乐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它变为了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建设的主要要求是公园能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影响市民的生活,增加人们对县城文化历史的了解,更加珍爱自己生活的这寸土地,从而推动近代化的进程。公园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也使市民对城市形成共同的归属感。

公园的构成要素(自然水、观赏植物、景观建筑等)构建出与城市高楼大厦完全不同的景观空间,缓解了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环境破坏,满足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公园为城市增加了一块绿色,美化了县城的环境,给居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闲空间,营造了生态小游园。公园因为其位置好、面积大、景观美而成为城市的标志,与现代流行的“园林城市”连线。近两年我县正在进行公园规划建设,文章下面结合笔者的一些工作经验,对做好小城市及县城公园的规划建设工作提出了一建议与思考。

1 整体把握公园类型

明确公园类型,确定建设什么性质的公园是公园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公园规划设计首先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确定公园类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把握。一是要从城镇建设规模考虑,公园建设是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到一定规模产物,公园的类型和规模要与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要从城镇居民的实际需要上考虑,公园的类型决定了公园的功能,要从城镇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体现以民为本的城镇建设理念,确定公园建设的类型。三是从县域经济的实力上考虑,公园建设作为城镇公共建设项目,一般来说规模大、投资多,需要政府财政负担,因此,要根据财政收入情况,确定公园类型。

近几年来,随着我省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城镇规模的逐渐扩大,综合性公园建设已成为城镇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完善了城镇功能,体现了城镇化发展水平,也正是这个原因,被列为园林城市创建一项重要内容。综合性公园具有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的特点,可以满足城镇居民的多种需求,与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娱乐要求相适应。就我省的情况看,一些县城有功能单一的广场和活动场所,最缺少的综合性的休闲游憩场所。随着我省各地县域经济实力的发展,综合性公园的建设已成为可能,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综合以上几个方面考虑,在县级公园建设上,建议以建设综合性类型公园为主。

2 合理确定公园面积

公园的面积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公园的规模和气势,但不是说公园的规模越大越好,面积越多越好。要与县城面积、县城人口相适应,不能贪大求全。要处理好公园建设与城镇建设的关系、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的关系,要与城镇的发展规模相适应,与城镇的长远发展相适应,与人口的自然增长相适应。公园作为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结合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在城镇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框架下,合理确定公园用地面积。

3 强调总体规划的特点

总体规划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 亲人性: 规划坚持“ 以人为本” 的原则,以创造身心再生空间为目的。作为一个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空间,公园提供一系列现代体育休闲和活动的设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和爱好者的休闲活动需要。把人的行为与环境设计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核心”,满足“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愉悦舒适;景色引人,健身休闲;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2) 生态性: 设计理念上遵循设计结合自然的原则。依据土地的适宜性进行生态景观设计,构成宜人的生态景观, 尽显自然之美。造景以创造自然环境为主题,在植物配置上,既要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又要考虑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创造高效、和谐的人居环境中的植物景观。(3) 地方性: 提炼场所文脉精神,展示洪泽地方文化特色。景观设计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在景观设计上结合洪泽的地方特色,充分挖掘黄河文化和地方民俗特色。

4 塑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随着城镇的发展,高密度的建筑群使得人们邻里关系淡漠,同时人们位于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越来越远离自然。综合公园,作为社会公益事业,是提供公共交往和各种休闲的场所,因此在公园中增加公共空间是一个明显的趋势。综合公园的对象主要是人们的户外活动,各种各样的活动需要相应的空间形式来配合。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休息时间的增多以及城市的人口老年化,对公园的公共活动空间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根据各种人群的行为活动需求而创造的空间,满足人的活动需求,向人们提供缓解城市压力的调剂方式,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情绪安宁,如健身、赏景、唱戏、交友等。比如说舞蹈空间需要开阔场地,情侣需要私密空间,球类运动需要相对专业的空间等等。让人能最大化地接近自然,公园中可亲近、可坐、可躺、可踩的草坪很受人们欢迎,人们可躺在草坪上晒晒太阳、聊天等。

5 重点突出绿化种植

公园绿化种植是公园规划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公园设计规范》([1992]384号),作为综合性公园,绿化面积最少要占公园总面积的70%以上。因此,公园规划设计要突出绿化种植这个重点,保证公园绿化用地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建筑物的墙体、构筑物要布置垂直绿化。考虑到公园的景观和功能,在绿化种植中,要注意乔、灌、花、地被(草)、藤等植物的合理配置,注意层次,色彩搭配,分层配置,突出植物的季节性,观花、观叶和观果植物相结合。做到景观与功能的统一,设计与效果的统一,自然性与人性化的统一。在乔、灌、花、草、藤使用上,建议以乔木为主,突出乔木的使用和数量。乔木具有生长期长、树干高、树荫大等生长特点,从规划设计来说,有利于公园功能的配置;从使用性来说,为公园提供了更大的可利用的空间;从养护上来说,便于管养,符合节约化园林的建设理念。

6 巧妙运用植物造景

篇7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珠江新城核心区

Abstract: urban park as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driving up a bridge between the man and nature, and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development of urban civilization. With the economy,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ity park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 environment problem increasingly, how to improve the c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build have affin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vironment landscape, has become a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urgent task. Combining with the area of the pearl river new town landscape design probes into the city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spatial layout park relationship, park design and planning research and regional culture and city history and so o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park.

Key words: the city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area of the pearl river new town

中图分类号: [TU2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公园是随着近代城市的发展而兴起的,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城市公园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动的场所,也是旅游者了解城市社会、认识自然、享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园地。此外,城市公园对美化城市面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国内外,城市公园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城市公园的数量与质量既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园林建设水平和艺术水平,同时也是展示城市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橱窗。

1、城市公园的产生

在漫长的园林发展过程中, 园林基本上一直是以“私园”的形式存在的, 如皇家园林、贵族园林和宗教园林等。这些园林大都为特权统治阶级占有和服务, 其中宗教园林在一定程度上为公众开放, 可看作是“公园”的雏形。

真正意义上的公园直到17世纪才在英国产生。由于产业革命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 造成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和居住环境的恶化。于是近代公园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往日王公贵族游玩行猎的专有园地,逐渐被迫对广大市民开放为公园。伦敦的肯辛敦公园、圣詹姆斯公园以及海德公园在17世纪相继向公众开放。随后欧洲各国群相仿效,并随着殖民扩张推行到全世界。

2、城市公园规划的原则

2.1要有时代气息,符合现代人对公园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公园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由去公园散散心向求知、求乐、求趣转化;由观光型的静态游览向全方位、多样性、可参与型的休闲娱乐转化。这就给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公园绿地规划应具有时代感。

2.2现代城市公园景观与历史空间、地域文化的融合

城市的美丽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独特的地域性、历史性和文化性才是其城市令人神往的原因所在。每个城市都有属于它的历史,也都具有其独特性,一个城市只有具备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才会有鲜明的城市个性,独特的城市风格,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而这个城市的景观也应该与历史空间、地域文化融合。

3、珠江新城核心区景观规划设计

3.1珠江新城核心区景观工程基地现状与周边环境

基地地形平坦,规划设计初期的现状为已经开挖的工地,并进行地下空间的桩基础及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周边高层建筑部分已经建成,四大文化公建正在建设之中。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地下空间的地面设施,以及覆土厚度对植物配置选择的影响。

珠江新城核心区周边是鳞栉节比的新建筑,有代表广州城建高度的中信广场、东西双塔、四大文化公建、珠江对岸的新电视塔等等,形成了区域丰富的城市景观。我们应充分创造条件,通过精心设计,去梳理、利用这些景观资源,营造完美的观赏空间,促使其更易于得到人们认知。

4.景观风格定位

基于对广州城市历史、城市规模和未来城市发展定位的理解,经过对核心区城市规划定位,在珠江游线上的特点及城市规划分析,核心区景观设计采用典型的纵向轴线设计,形成百川归海的恢宏气势,表达对广州历史的传承和对未来的展望。

5、设计目标

核心区的景观设计不仅是景观层面的设计,也是对广州历史的思考,对广州当今城市认知和未来发展的哲学表达。在延续历史,创造未来的理念下,本设计在充分分析了城市区域规划及城市景观规划的前期定位下将城市历史文化线索、城市空间环境、城市人居环境及城市生态进行有机的融合,创造现代城市理想的景观环境。设计将达到以下目标:

5.1 景观设计目标:创造继承传统的现代景观开放空间

通过分析城市中轴线序列,城市沿江景观序列,珠江新城核心区区域城市定位及周边建筑和交通关系等因素,完善景观设计地块与城市设计的联系,充分体现其城市轴线核心区的定位与形象。

创造富于魅力的城市核心区现代景观开放空间,体现城市历史和文体特点,表现现代艺术的成就,与周边建筑景观协调。

5.2 生态设计目标:营造南国花城的生态文明

结合广州气候特点和广州花城的有利资源,营造舒适宜人自然空间,延续城市新轴线的生态廊道,引导珠江自然风进入核心区。为周边地块使用人群及城市游人创造富有南国花城特点的绿色空间,践行生态文明。

5.3 生活设计目标:满足市民休闲生活的需要

设计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既满足核心区商务人士的休闲需要,更注重城市市民及游客的休闲观光需求,使中轴线临江区成为展现广州城市形象,增强城市认知感的广州市重要的休闲游憩、旅游观光区域。

6、各层面规划设计

在设计定位和设计目标的指引下,为创造具有广州地域特点的城市景观形象。在景观设计中具体针对以下六个层面进行统筹与规划:

6.1 景观空间

总体概念:引领时代的现代开放空间

总体空间框架结构:

珠江新城核心区坚向轴线空间过渡、发散海心沙岛开放式横向自然休闲空间

景观空间机理:

在珠江新城核心区,设计采用横、坚两个方向的机理进行空间组织,其目的在于以简洁导向关系与周边建筑景观取得紧密联系,同时突出轴线气势和现代感。在中央草地及四大文化公建广场采用了斜向交通和空间机理打破单纯的正交关系以加入活泼的元素。

景观空间节奏组织:

南北两条游览路线……两条不同的空间变化序列:

由北到南,从黄埔大道到海心沙岛

由南到北,从海心沙岛到黄埔大道

两条不同的游览线路组织了的两个不同的空间序列。坚向轴线是两个空间序列的核心,避免了无序的空间组织形式,同时形成有趣的“紧凑到松散+松散到紧凑”两种序列。在两条空间序列中,各自的空间开阖变化及辅助空间的设计使轴向的空间富于变化和生趣。

6.2城市历史

总体概念:了解城市历史发展痕迹的画卷

组织原则:时空顺序

表现构思:城市历史文化痕迹片段的展现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 一个民族的魂,一个城市发展的动力。在景观设计中,我们遵从总体景观概念的指引,设计引入了城市痕迹的概念,截取历史广州的辉煌片断和文化元素串联景观设计的城市个性线索。

表现场所:地下出入口及轴线主园道

6.3地域文化

总体概念:文化艺术的流动空间

中轴线核心区既是广州重要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文化艺术的集中地,四大文化公建的建设代表了广州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在我们的设计中,将核心区作为广州历史艺术珍品和现代艺术品室外展示的场所,为广州和世界优秀的雕塑家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

表现场所:

主轴线两侧的林下休闲空间及出入口历史艺术品抽象壁画。

6.4游人感知

总体概念:人景合一的休闲空间

中轴线核心区景观设计坚决抛弃大而空的形象,简洁大气的景观形象和舒适宜人的景观感受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简洁的水景、大片的草坪,亲水的台阶、艺术的小广场、浪漫的花径……所有的一切所承载的阳光、月色、芳草、鲜花、水珠营造了孩子们欢笑的游乐场、恋人们浪漫的天堂、老人们幸福的休闲地。这里,既欢快又宁静。

6.5植物生态

在植物搭配中充分考虑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包括植物个体对种植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研究好各植物种群在环境中的生长情况,并考虑核心区整体绿化效果。

总体概念:感受缤纷花城的诗意空间

植物景观设计特点:南国+花城

种植方式:1、自然生态式种植(大面积绿地)

2、规则浓荫式种植(林荫步道及广场)

6.6景观灯光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夜间景观照明已在全国各地城市中迅速开展起来了,城市夜间景观照明是一种渲染气氛,美化城市的装饰性照明,是地区文化素养、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一种体现。

灯光艺术的应用,不仅可延长人们户外活动时间,增强城市活力,减少阴暗消极城所,有助于城市的安全防卫工作,还能营造适宜的氛围,增强植物配置、景点和建筑的艺术感染力,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富有创造性的灯光设计必须有保障安全行动的照明设施,与此同时,还必须熟悉灯光的特点,巧妙地利用其质感、形状和色彩,从而突出景观,达到良好的效果。总之,照明系统设计除需考虑照明区域和对象的选择外,还应该考虑整体布局、照明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总体概念:咏唱南国夜色的乐章

夜是流动的时间。南国不夜城广州的夜,时尚、动感、而富有节奏感。音乐、灯光……夜色书写着变幻的旋律,或激昂或抒情,这里的夜,是一曲南国夜色的乐章。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5]43号)

2.《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园绿化工作通知》(国发[2001]20号)

篇8

关键词:滨水城市;空间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972+.2文献标识码:A

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上,应该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去理解和把握,特别是要从景观生态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去剖析,将滨河空间的建设纳入城市生态系统保护规划中去,挖掘城市滨河地区大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本文分析了传统滨水空间建设,提出应在传统规划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满足新时期滨水区域设计的要求,并从滨水空间的生态规划设计原则、滨水空间各景观组成要素处理的具体设计方法入手,对滨水区域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进行研究。

1.城市水系景观设计在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在水体上游建设橡胶坝或跌水工程,在非汛期形成河湖水面,增加湿地。在满足雨季泄洪要求的前提下,从生态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以不规则自然河岸形式结合复层绿化,创造优美、质朴的郊野景观,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在以前设计中河流被渠化或硬化后,许多对生态起重要作用的自然要素消失了。河道拉直会提高流速,造成许多对水际和水生栖息地起到关键作用的深槽、浅滩、沙洲和河漫滩的消失。河道硬化则破坏了河岸与河床之间在水文和生态上的联系,破坏了可以降低水温的植被,使其不再能发挥截留雨水、稳固堤岸、过滤河岸地表迳流、净化水质、减少河道沉积物的作用,同时,河岸生物的多样性也在降低。

此设计方案的水系不搞硬质人工渠,不采用规则形式、硬质驳岸构筑;水面形态采用自然式,打破单一线性结构,利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自然、生态、多变的濒水、湿地景观如:曲折溪流、河网、湿地、湖面等。选择地势低洼地带,挖湖蓄水形成功能多样、规模不等的人工湖面。平时是人工湖面,洪水来时可以起到分流、蓄洪、降低洪峰流量的作用。

2 景观工程

依据地形、地貌、地方文化及绿地系统规划要求,水系沿岸可设计若干个主题公园,如湿地公园、水景公园、生态公园、百草园。开凿小运河通道把主河道中的水引入主题公园形成独立的水体景观。

2.1 湿地公园的河道、池底都不做防渗透工程,在原址地形底洼处开辟蓄水盆地。然后,在底部填入腐殖质丰富的淤泥层,以构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结构。水体岸线以自然升起的湿地基质的土壤沙砾代替人工砌筑。湿地公园以静为主,以湿地景观保育为主,片植芦苇,营造湿地物种多样性的景观,吸引或人工放养鸟类、鱼类及保护各种野生植物在此栖息繁衍。局部穿插若干景点如渔歌唱晚、诗圣园、生态湿地园等。

2.2 水景文化公园滨水空间是游憩行为发生最频繁的地带。水体空间具有开敞的视野,新鲜的空气,愉悦的鸟鸣,吸引着人们前往接近水滨,进行各种亲水性活动,包括静态的垂钓、驻留、观赏和动态的广场表演、放风筝、戏水等。此方案以中国五千年的水文化史为主线,以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水利发明为载体,还原设计水排、秸槔、水龙骨、水转翻等水力机械,并结合历史名人等文化线索,结合悠久的水文化构成绿地景观[3]。全园可分4 个景区:幽林听泉、枫台听瀑、亲水广场、绿野萍踪。

水景文化公园中的整体水景设计动静结合,静水在于园林风景中,有湖泊、池塘、渊潭及流动极为缓慢的河流。静水形成倒影而产出优美如画的景观,具有悦目的作用。例如,在一池平如镜的水面上,倒映出塘边的植物、山石、建筑、游人及蓝天白云等,形成极其动人的似真似假的鲜明清晰的画面。园林风景中动态水景有河流、瀑布、溪流、叠流、山泉以及完全人工的喷泉。由于水的流动,它撞击在其它物体上能发出声响。如:河流滔滔,小溪潺潺、瀑布轰鸣、泉水噗噗涌冒、雨声嘀嘀嗒嗒,产生各异美妙悦耳的音响效果。水声、水珠、水花及波动涟漪的水面,令人兴奋、欢欣、心情舒展。

2.3 生态公园全园减少硬质铺装,更多地利用大自然中平常多见的木材、贝壳、砖、石、沙、木屑等作为地面铺装,利用柳枝、麻绳、木材等来搭建景点、小品、建筑。在浓密的芦苇、柳树林中,一条由碎贝壳和原木铺成的栈道,正蜿蜒地通向湿地深处,召唤着人们去寻胜探幽。湿地边缘黄色芦苇与碧绿的缓坡草地相映衬,一座木制浮桥连接两岸,呈现出一派宁静、平和的田园风光,游人来到这里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压低声音,惟恐惊扰了水中的鱼儿。生态公园可分为三大景观区霜叶秋浓、七彩枫林、镜湖春柳。生态公园植物配置多考虑常绿树,如姿态优美的油松、白皮松等,配以石刻、石凳,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景观效果。冬季景观以观枝、干、树姿的植物为主,如红瑞木、金丝柳、龙柏、雪松等,可以为我们创造绝佳的冬季园林景观。林间设置有甬路、坐凳、石刻、旱桥、散点置石以及石亭供人们休憩。形成生态公园的总体景观外貌。

3城市道路景观线

沿着水系建设道路系统,统筹考虑沿路的景观,并与周边环境统一规划形成绿道景观。绿道设计要以人为本,组织人性化室外空间。景观绿带要注意车行观赏特点,将交通的流动性和景观的连续性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自然生境之美。道路景观线以构筑优美植物景观为目标,体现丰富的地域植物景观特征,在景观上包括远山、村落、城市建筑、天空和青翠绿地。有多种景观层次、多样的空间感和丰富的景观体验。仔细组织透景线,注重植物色彩线条和建筑景观的配合,从而把远处山景、近处城景融入到了城市道路景观画面之中。设计突出宏大流畅的动态景观体验,注重景观整体性、追求景观色彩和体量的大尺度对比。绿带设计与周围景观要相谐调,体现绿带韵律节奏、秩序井然之美。绿化种植景观形成乔、灌、草,高、中、低,层次性、多样性的特点。片植与丛植相结合,绿化和彩化相结合使植物景观活泼,打破传统的城市道路等距种植的呆板性和色彩单调性。对林带的林缘线和林冠线处理形成流畅的曲线,每隔30~50m 保留透景线,降低绿带的封闭度,并使建筑、街景艺术得到体现,营造宜人通行空间。并建设一定尺度的观景平台,展示都市良好的景观形象。

结语

城市水系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系景观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景观设计师需要在思想中树立生态的观念,从而在对城市湿地系统的景观设计中,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唐学山.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1):69.

篇9

【关键词】城市更新,道路环境景观,地域特色,文化,生态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of the city Shenyang .It proposed the Shenyyang overall concept to speed up the renovation of young street on both sides of the city. . But the road landscape is relatively lagging.The vehicle is still dominant, lack of pedestrian ca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ctors for street landscape control requirements, integration, promotion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road landscape, to create a beautiful environment, comfortable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vel, can show the image of Shenyang city landmark landscape avenue.

Keywords: city renewal, road landscap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ulture, ecology

TU972+.12

1、金廊发展建设概况

金廊自2003年启动建设以来,吸引了诸如华润置地、香港嘉里、恒基兆业、恒隆国际、新世界等知名企业投资建设。

2、金廊环境景观主要存在问题

2.1城市功能方面

目前,金廊主体即青年大街定位为城市主干道,多数时间承担的是城市快速路功能,这与现在及未来的多元化的城市功能不相匹配。

2.2道路绿化景观方面

沿线的道路绿化仍延续作为城市快速路的防护绿化功能,与两侧城市建筑空间缺乏渗透、互动,缺少市民庇荫、停驻、休闲空间。

2.3街道设施方面:

街路现有设施多围绕公交候车亭附近分布,,数量少且多数破旧,和金廊现代、简约的城市风格不相匹配;

2.4交通通行方面:

现有交通体系仍是以机动车为主导,部分路段仍存在人及自行车混行。随着地铁二号线的通车运行,这使得路面的通行变得更为复杂,不能满足现在及未来发展的需求。

3、金廊环境景观设计导则的编制

3.1设计总则

3.1.1总述

(1)本导则作为城市道路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规定,针对现状的实际问题对金廊沿线环境景观的主要内容和要素的规划与设计要提出控制要求,以引导道路景观向着舒适、安全、美观、有序并富有特色的方向发展。

(2)金廊作为沈阳市最重要景观道路应体现城市地域特色、发展历程、及时代特征,全面考虑道路环境景观中的各项要素,实现功能多元化、景观多样化、设施人性化,能够充分展示城市形象的地标性景观大道的设计目标。

3.1.2整体框架控制

(1)城市开放空间、视线及节奏控制

结合北陵公园、北运河、市府广场、青年公园、科普公园、浑河滩地等开敞空间与紧密界面相互交替,相互衬托,以达到空间明确的市氛围。

控制视线通廊,并结合道路交叉、广场、水系、公园等开放空间,绿化体系也应统一中又富有各区域的景观特色,增强个性。

(2)景观分区

依据金廊两侧组团的城市功能及金廊绿化景观规划的要求,在形成统一的道路景观景观体系前提下,结合各功能组团突出各段的景观特色。

省政府段(泰山路—崇山路),道路景观整体以规则式为主,体现庄严、肃穆的风格特点,烘托历史风貌街区的特色。

省公安厅段(崇山路—长大铁路),作为历史风貌街区的延伸区域,在在规则式基调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景观设施及色叶树木,烘托地区生活氛围。

市府广场段(长大铁路—中山路),并突出小尺度与精致性,体现简洁、明快、稳重、大方的办公环境特色。

市委段(中山路—十三纬路),道路景观布置树阵、花坛、露天茶座等休闲空间,突出商业氛围。

青年公园段(十三纬路—文萃路),结合青年公园、水系与展览馆广场绿化景观规划,注重开敞空间的营造与变化,并突出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

五里河段(文萃路—南二环路),整体以大尺度风格为主,烘托本区域城市入口的空间标志性。

3.2设计分则

3.2.1街路元素总体要求

(1)综合考虑步行空间景观环境及各类设施的布置,形成统一、协调的道路整体景观体系,结合不同区段可结合区段功能街路元素可适当变化,丰富街景;

(2)街路景观应体现季节、气候、景

观变迁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对街道景观元素的色彩、风格、造型等方面与地方文化、历史文脉及城市发展相协调,体现自然、历史与现代感。

(3)应突出市政空间(红线内)的公共性,明确与项目开发单位各自用地空间,开发项目临街空间也应突出市民共用的特征。

(4)街路景观的精细性是地域文化内涵意义的具体体现,通过对街路各要素的精心塑造和设计,使道路景观跟丰富怡人、自然和谐,提升街路魅力。

3.2.2沿线绿化控制导则

(1)应从城市的整体出发,金廊沿线绿化景观要形成大气、壮丽的景观特征,构建统一、连续的城市景观绿廊,体现和展示沈阳的形象和个性,且具有时代感。

(2)植物种植应以高大乔木为主体,重点地段可加强点缀,通过各色花草与树种的搭配,营造层次丰富、对比协调的观赏性景观,并注重加强与两侧建筑的联系与渗透。

(3)对于地下管线埋深较浅区域,可结合花坛、树池等景观形式增加覆土深度,满足大树种植需求。

(4)全线绿化要体现生态性,注重立体绿化的打造,多配置对减少汽车尾气、噪音有利的树种,营造环境舒适的街道空间。

3.2.4沿线硬质铺装控制导则

(1)硬质铺装应采用不同的材质、色彩及图案使人们能清晰辨明各种不同的使用空间(自行车通行空间、人行交通空间、停留休息空间)和相应设施,对交通形成引导。

(2)应采用结实、耐磨且易透水的先进材料,注重材质的生态环保性能,使人和车辆能安全、有效、舒适地通行。

(3)充分考虑慢通的重要性,通过铺装的材质及色彩的变化使街路空间更具舒适性与趣味性,同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2.5沿线街道家具控制导则

(1)街道家具应结合道路景观整体氛围进行统一设计,融合城市地方文化特色,体现金廊的 “现代、简约”的风格特点。

(2)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应根据人流量、使用频率、服务半径确定合理间距。

(3)色彩应统一采用中度色彩(宜采用灰色或驼黄色),色彩不应过多,避免形成杂乱的效果。

(4)材质的选择应注重生态环保性,同时注重街道家具的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并应适当体现沈阳作为现代化工业城市的文化内涵。

4、结语

道路是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环境,与城市居民生活、文化、经济密切相关。道路环境景观具有复杂性,涉及我们在道路空间中视线所及的各种物体,即需要物质空间环境的需要,又依赖于各部门及规章制度的配合。本文试图从城市街路环境景观构成要素入手,从道路景观的整体性出发,对街路环境景观提出控制及指导性的规定,为道路景观的设计、审批及实施建设提供依据,提高城市道路环境景观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2、《城市街路、广场景观设计导则》 DB21/T1171-2000

3、[美]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M].方宜萍,何小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

4、吕正华,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

5、王浩.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

6、郭雅洁.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导则编制研究.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7、吴志强.浦东世纪大道城市设计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河道 水务部门 后期管养单位 建设要求

引言:对于水务部门及后期河道管养部门来说,河道的景观建设,将人流引入到河道中,却是一件十分头痛的问题,比如河道断面的减少、河沙的瘀积等及其带来的河水壅高、将人流引入到河道内的安全隐患、河道景观的管理和维护等等问题,本文着重讨论在河道内(河道设计洪水位线以下)的景观设计在与水务部门后期管理部门需要协调的点。

一、河道内景观建设与水务部门需要考虑的几个重要因素

1.水务部门的建设要求

在水务部门看来,河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泄洪,最需要保证就是过洪断面,以保证河道在洪水季的安全。而河道内景观设计确希望河道是生态的河道,能将周边的人流引入,发挥河道的生态、自然、休闲、娱乐的功能性,使城市中的河道能发挥出更大的功能,使河道景观能为城市的整体形象提升起到相应的作用,所以矛盾就来了,河道内的景与河道防洪标准有什么关系呢?

河道既然还是需要有防洪的作用,就应该保证其过洪断面的需求,在基安全超高范围内进行河道景观设计,一般情况下,河道设计考虑的安全超市范围是1.5m左右,即是在最高洪水位情况下,还能有1.5m以上的河道超高保证,以对后来的河道内构筑物的建设产生的壅高,有一定的预留。而在近年来,河道内的泥砂淤积、构筑物的建设等等,导致了河道断面的减少,使河道超高范围不能保证有1.5m的高度,而具体有多少,在没经过复核的情况下,也没有确定的数字,所以水务部门对于景观设计的态度是“保证河道断面的零壅高”,即是说在河道内做任何物品均不能产生洪水的壅高,且河道内的景观构筑物必须自身能满足防洪要求,保证自身的安全,再就是在雨洪季节,人流的下河管理及逃生措施。

2.河道内景观设计需要收集的相关资料

由于涉及到河道断面的改造及“零壅高”,防冲刷等的要求,河道内的景观设计需要收集以下相关的资料:

河道蓝线范围:河道蓝线范围即是水务部门对河道的管理范围,此范围内做任何设计均需要通过水务部门的审批。

河道规划设计断面:河道规划设计断面与河道设计断面不同,规划设计断面一般情况下要求是高于河道设计断面的,所以如果需要在河道上建设桥梁等构筑物的情况下,需要收集此资料;

河道原始设计资料:包括河道走向平面图、河道的设计断面、安全超高范围、各标准洪水位线(包括100年/遇、50年/遇、20年/遇、10年/遇、5年/遇、2年/遇)、河道内截污管道、截污箱涵、过河管道(给水、污水、电气等)、驳岸设计做法、河堤挡土墙的设计做法等设计资料。用于复核景观设计断面与河道设计断面的区别,也方便建设方对河道景观设计进行防洪评估,提交水务部门审批。此类资料最好是竣工图纸资料。

河道水质报告:景观设计往往会涉及到生态设计,比如希望植物设计能对水质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所以需要首先知道河道内的水质是怎么样的,包含了哪些物质,与达到景观水使用要求的水质要求有什么区别,需要怎么样去净化。

河道内土质检测报告:了解河道内土质的酸碱度、营养成分等因素,针对土质成分,针对性的进行植物设计或区域性的种植土更换。

3.河道内景观设计的原则

2年/遇洪水位线以下,建议是不做任何景观,因为在这个洪水频率的洪水下,所做的景观在雨洪季节是会受到频繁的洪水冲刷,一方面是所做的景观容易被冲坏(产生重复性的投资),另一方面是需要经常性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增加管养难度和维护成本),第三方面是对于引入的人流也会比较不安全(增加雨洪季节的河道管理难度)。

2-5年/遇洪水位线之间,建议只做部分水生/湿生植物及少量的通过性景观园路,大部分以草皮、生态袋、石笼网护坡等为主,以防洪水冲刷。由于此年限洪水还是较频繁,所以景观只能做通过性的园路,不做休闲、停留的区域。

5-20年/遇洪水位线之间,可做少量景观休闲平台,座凳等景观构筑物,但不能产生洪水壅高,对于占用了过洪断面的,需要用其他手段将断面进行补偿。

20-100年/遇洪水位线之间,可考虑一定的功能性活动广场,可设计具有集散功能、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的平台,但依然不能产生洪水壅高,且所有建设的构筑物自身需能满足防洪要求。

河道内的景观无障碍设计,由于在河道内建设了具有一定公园性质的活动空间,所以在景观设计人员看来,是需要根据公园设计规范进行无障碍设计的,但在具体的河道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河道的洪水特性,比如有些河道是暴涨暴落,洪水流速很快,所以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群来说,是不建议其下到河道内的。所以我认为,在50年/遇洪水位线以下是不考虑无障碍通道的,无障碍通道可设置到50年/遇洪水位线以上的平台上,保证行动不便的人群在安全的平台上活动。

4.河道内的植物设计原则

河道内景观设计要素离不开植物,它是维持自然生态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设计中要注意加强研究,合理利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多数选择水生类的植物,这类植物具有能长期生长于水中或沼泽地、易于成活等特点。最重要是考虑与防洪水位线的关系:

篇11

竹子公园的规划设计要在继承古典园林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努力达到民族化的园林艺术形式和现代游憩生活内容的统一。就山水创作而言,竹子公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山则山,宜水则水,以利用原地形为主,进行适当的改造。北京紫竹院公园筠石苑原为公园花圃,地势平坦,造园者并没有一味地挖湖堆山,简单模仿古典园林“一池三山”的自然山水园林形式,而是基于引水入园和造景的需要,将地形作成缓坡和山丘,以竹、石、水面和轻巧的建筑穿插于起伏的地形之中,形成一组优雅的园林。

竹子公园的总体布局应运用形式美规律处理景区、园林景点和风景透视线的布局结构和相互关系,使景区之间相互联系,同时又有各自的特色,全园既有景色的变化又有统一的艺术风格。上海万竹园规划有“竹与生活展示区”、“竹与名人展示区”、“竹品种展示区”、“竹与文化展示区”和“竹与民族展示区”等五大景区,各个景区之间既有分隔又有联系,并且相互呼应衬托,从各个侧面体现了竹子造景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了充分展示园林景点的静观和动观效果,景点的布设既要注意提供游人驻足留憩细细欣赏的观赏点,也要善于运用风景透视线来联络组织各个景点。筠石苑规划有十处景点,即“清凉罨秀”、“友贤山馆”、“江南竹韵”、“斑竹麓”、“竹深荷净”、“松筠间”、“翠池”、“绿筠轩”、“湘水神‘和”筠峡“。游人沿着竹径通幽的导游路线前进,感到景色时隐时现、时远时近、时俯视时仰望,不断变化,层层展开,产生一幅幅有节奏的连续风景画面。收到步移景异的动观效果。

2、竹子公园的园林建筑

竹子公园的园林建筑宜少而精,如筠石苑中游憩建筑的占地比例不足1%,远远低于《公园设计规范》中同面积专类植物园的6%。园林建筑的位置、进行朝向、高度、体量空间组合、造型、材料、色彩及其使用功能,都应符合竹子公园总体设计的要求,能够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造园要素统一协调。竹子公园不论地处何方,都给人以身处南国竹乡的感觉,为进一步强化这种情趣,一般采取南方风格的建筑形式,或用竹材作为园林建筑的主要材料。南方风格的园林建筑多为青瓦粉墙,褐色门窗,不施彩画,体量较小,布局灵活,显得玲珑清雅,与竹林景观融洽和谐,营造出南国竹乡的园林意境。

竹子公园的园林建筑设计为突出竹文化主题,建筑装修材料亦应多采用竹制品精心设计,如墙饰、灯具。门心板、落地花罩、漏窗花纹等都在传统作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同时栏杆、驳岸、台阶等构筑物亦做成仿竹竿形。获得既与环境相呼应、又独具特色的装饰效果。在此基础上,设计者还应借助语言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通过景名,匾额、楹联等形式着力渲染、弘扬竹文化,营造定出富于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3、竹子公园的种植设计

3.1适地适竹,充分考虑竹子的生态习性

竹子公园的种植设计应按公园总体布局的要求,合理运用种种观赏竹的形式美要素,充分考虑与山石、水体、建筑和其它植物的和谐统一,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的裥环境。同时,竹子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竹子的生态习性。竹子大多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要求阳光充足,年平均温度12~22℃,1月份平均温度-5~10℃以上,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温度65~82%,性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酸性土。亦有部分竹种具有特殊习性,如鹅毛竹、菲白竹、铺地竹等耐荫性相对较强;黄槽竹、早竹、金镶玉竹等可在冬季寒冷干燥的北京露地过冬;刚竹、淡竹等可生长于微碱性的瘠薄土壤……在气候不太适宜的地区应用竹子,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小环境,且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如能采用喷灌则效果最佳。

篇12

关键词:城镇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生态环境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愈演愈烈,而城镇街头绿地作为一种公共开放空间也备受人们关注。街头绿地作为整个城镇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一个城市容貌的窗口,城镇街头绿地的合理规划可以缓解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压力。同时,良好的街头绿地环境可以丰富城镇道路景观和居民室外活动,对改善和保护已有的城镇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1城镇街头绿地的概念及作用

街头绿地是指道路红线以外,沿街道而设,面积较小的开放性公共绿地。转盘、花园、广场以及街头小游园都属于街头绿地的范畴[1]。街头绿地是城市开放性公共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化城镇、提高环境质量、装饰街景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游憩、娱乐场所[2]。根据用地面积大小、所处位置及其功能,一般将街头绿地分为装饰性绿地和供游人活动的街头休息绿地2大类。根据国家标准城镇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公共绿地细分为公园和街头绿地,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则使用街旁游园和带状公园,街头绿地小游园属于公园类型之一(在规范的条文说明中称之为带状绿地)[3]。城镇绿地的建设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服务市民、净化空气、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以及开展各种重大社会活动等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2五岔路口位置概况

五岔路口位于民权县南华大道、冰熊大道和江山大道交叉口,紧邻东北角的梦蝶公园、东南角奥斯曼大酒店、西南角香雪海、西侧加油站和西北角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制冷技术学院,是民权县新区的主干道路口,也是展示一个城市容貌的重要窗口(见图1)。

3五岔路口绿地设计原则

3.1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每个城镇的气候、地形和文化背景都不同,城镇居民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因此,城镇街头绿地设计要充分体现民权县当地的特色[4]。本次设计主要遵循“300…m见绿、500…m见园”、“三多三少”(即树木要多,草坪要少;高大植物要多,低矮植物要少;自然景观要多,人工雕琢要少)的绿化设计原则,对民权县五岔路口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道路绿化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5]。

3.2体现安全性原则

位于交叉路口的景观绿化应采用注重景观与视线引导及指示兼顾的合理化设计,同时考虑防眩设计。五岔路口地处冰熊大道、江山大道和南华大道交叉口,车流量较大,鉴于驾驶员安全视距的要求,合理栽植h<0.8…m的低矮灌木或地被[6]。

3.3体现生态价值原则

随着园林绿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设计者运用植物造景时已不单纯是景观和人工结合所带来的视觉效果,而是更加注重景观绿化与城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来体现植物造景[7]。改善城镇环境,创造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城镇空间,已成为当前城镇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植物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美化环境、增加绿量,用绿色植物打造街头绿地是改善居民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民权县五岔路口绿地设计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建设高标准的城市道路绿化体系,构成兼顾景观与生态功能的绿色长廊。坚持生物多样性,坚持以树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实现优化配置[8]。

3.4体现乡土树种原则

乡土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社会历史选择,是使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达到良好循环的骨干,它们能与地方植物迅速建立食物链、食物网关系,并能有效缓解病虫害[9]。乡土植物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和土壤等环境条件都有很强的适应性,并对当地的恶劣环境气候也有很好的抵抗性。乡土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加景观的美感和氛围,也起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在五岔口绿地设计中选用的当地常见树种有:雪松、国槐、广玉兰、大叶女贞、桂花、高杆石楠、小叶紫薇、造型景松、紫叶李、洒金山湖、金森女贞、常春藤、矮生天堂草等。

3.5体现美学原则

植物是不断生长的个体,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不同季节呈现出的季相特征更具有一种时间流动的变化之美[10]。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植物呈现出的姿态、色彩、形态和质感也独具特色。运用植物空间美营造出道路的自然景观层次,突出植物季相、叶相变化,形成乔灌错落有致、花木团花似锦、地被自然清新的景观效果。

4五岔路口绿地设计思路

(1)5个景观节点结合景观长廊、艺术景墙和特色雕塑等小品丰富交叉口位置的景观,同时满足引导和展示作用。(2)结合场地环境和现有雕塑等,通过布置游路和植物组团半围合的活动广场,打造游园式节点,增强绿地对游人的吸引力。(3)东侧种植疏朗通透烘托展示馆和大酒店的建筑效果,西侧种植较为封闭,遮挡加油站、学校围墙等消极景观因素(见图2)。

5五岔路口绿地种植特色

(1)大面积的草坪和植物组团结合,形成疏朗通透的节点环境。(2)选用银杏、红枫、黄栌、紫叶李、金叶复叶槭等色叶类植物,利用其不同季节的绚丽色彩,加强植物景观变化,丰富整个植物景观的内容。(3)利用乔木、灌木、地被等合理搭配,划分出围合、半围合和封闭式等不同形式的景观空间。

6结语

城镇街头绿地是城镇绿色体系中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室外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权县五岔路口绿地设计通过充分发挥城市门户功能、交通干线功能、景观大道功能和绿化功能,实现了自然美观、简洁大气、绿色屏障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

作者:牛淑华 单位:民权县公园绿地管理养护中心

参考文献:

[1]李晓琼.浅谈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8,34(29):347-348.

[2]陈岗.南通市街头绿地设计简析[J].江苏绿化,2000,(2):19.

[3]朱竹,吴素琴.北京市街头绿地调查[J].中国园林,1995,11(1):37-44.

[4]肖维玲.浅谈城市街头景观绿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216.

[5]罗鹏程.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问题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2,(7):110-111.

[6]李康淳.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J].山西建筑,2010,(36):340-342.

[7]廖孟淑,时银骏.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新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317-4318.

[8]李忠国.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9):225.

篇13

一个优秀的公园环境设计,可以全方位地提升整个区域的文化品味,渲染扩张其独特的个性,强化区域内的景观买点,给周边区块带来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如何让公园给临沂带来深刻的社会效益,促进临沂的经济发展?如何利用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使公园的生态性、功能性、艺术性得到全面的诠释,同时把人民公园打造成临沂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个标志性的综合性主题公园是设计的重中之重。

优势分析

公园原有水系景观基本构架已经成形,水质较好,为游客提供了比较完整的亲水面。

公园原有植物长势良好,高大乔木遍布整个公园,同时公园内生长着许多观赏性较强的名优开花树种,如:西府海棠、紫薇、樱花、木香、丁香等

公园西部的缓坡山林地带,地形丰富。

弱势分析

1.临沂人民公园由建于1987年的金雀山公园和1986年的儿童乐园合并而成,因此存在着时间跨度长,建筑小品风格、年代不统一,建筑外观立面油漆、面砖已经有损落,立面不整洁,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甚不协调。

2.公园内水系框架完整但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a、水岸线景观较为单调、岸线单调。B、水系驳岸为硬质驳岸,使游客的亲水性受到限制。

3.园区内道路台阶损坏严重,路边人为践踏较厉害,铺装风格、材质混乱、搭配不和谐。

4. a、绿化植物品种单一如:整个人民公园的乔木只有杨树、榆树、雪松、悬铃木、刺槐等几个品种

公园现状林际线单调、缺少高低层次、树型单调导致林际线缺少变化。

公园植物配置缺乏层次。公园的植物构成主要为高大乔木,缺少中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使得公园的植物空间混乱。

设计目标

1、强化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标志性节点功能,构造出一个怡人而健康的公园环境。

2、力争打造成标志性综合性自然音乐主题公园;

3、拉升周边地块的商业价值,促进其经济效益;

4、强化公园的社会效益。建立起城市与山水间的内在联系。

5、提高设计科技文化含量,强化环保、安全、节能、管理等手段,提升产品的终端价值。

6、将公园营造成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四季变幻的美丽景区

设计原则

功能原则。

校园总体规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功用。景观的设计也必须与之相符合,提供休憩,游览,文体活动等不同环境,满足在校师生的不同需要,创造出景色优美、情趣健康、舒适方便的校园环境。

生态原则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功能已经众所周知了,对于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发展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它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因此,设计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地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3.美学原则

景观设计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根据不同的欣赏角度,摆布好形体的组合,层次排比,达到多方景胜的效果。

4.地方性原则

每个地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都有区别,绿化树种也不同。校园文化也应有其特色。因此在做设计时既应显现地方精神,体现历史文脉,校园文化特色,个性鲜明。

设计主题

山东自古是礼乐之邦,山东音乐是中国北方音乐的重要代表。民歌、歌舞、曲艺、戏曲、器乐都极为丰富,有“书山曲海”之誉;本公园充分挖掘自然生态资源、礼乐资源及深厚的文化资源,营造以“城市自然音乐厅”与生态为主题的综合性主题公园。 通过诠释声音、音乐、乐谱、乐器等形式把古今音乐、中外音乐、音乐文化结合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来烘托临沂人民公园的形象。

1.城市自然音乐厅

充分展现自然界的声音、国内外古今音乐、民族音乐、乐器及其音乐文化。通过公园的立体音乐系统、浮雕、文字等形式展示古今音乐中、现代的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红色音乐、古筝音乐、佛教音乐等;通过市民参与活动、植物雕塑、绿化等形式展示来展示国内外音乐名家、乐器等。

2.自然生态

生态是景观的灵魂。一个好的设计,必须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便是生态设计的体现。在本案的设计中, 设计中自然生态的理念一直贯穿始终,体现了尊重自然而不仅仅是改造自然的现代设计思想,追求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密切结合,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吸引游客走出家门,来到户外,投入自然的怀抱,溶入绿色的环境,享受这美好的优质生活。

3.通过夜游音乐灯光系统和公园的夜间音乐文化结合公园自然生态环境,强化公园的的主题形象。结合沂河的景观灯光系统,对临沂人民公园的灯光系统整体规划,进行音乐夜游灯光系统设计,使公园的夜游系统与沂河的灯光系统合二为一,相辅相成。

公园的夜游灯光系统根据音乐系统的节奏、韵律变化而改变灯光系统的明暗与色相,突出其城市自然音乐展厅的主题形象

景观元素的处理

园林景观就如同人的脸谱,脸由五官和面颊等元素组成,公园园林则由绿化、水、石、地形、文化、等元素组成。景观元素的设计提升改造,对人民公园的景观效果至关重要的关系。

1.绿化为园之肤

本提升设计中处理园林植物坚持三条原则:充分保护和利用现有植物;使用本地植物构景;坚持生物多样性与实用性。

丰富公园原有的植物结构构成,柔化公园的林际线,使公园的林际线与城市天际线相协调。

增加色叶、开花植物,强化公园的色相、季相特征。

强化现状植物的竖向结构,增加中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重组公园空间结构。

4.2 地形园之体

尊重原地形层次丰富的地脉空间。在绿化区域提升时,引入“微地形园林”概念,造型起坡,形成富有凹凸曲线的园之体,营造优美的林冠线和轮廓线。

    A、以小见大,适当造景地形的高低、大小、比例、尺度、外观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创造出丰富的地表特征,为景观变化提供了依托的基质。通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以创造更多的层次和空间,以精、巧形成景观精华。

    B、因景制宜,融建筑于自然景色与地形之中 ,以消除建筑与环境的界限,协调建筑与周边环境,使建筑、地形与绿化景观融为一体,体现返朴归真、崇尚自然。

4.3水为园之脉

景观因水为秀灵,水因景观而鲜活。公园水景资源丰富,提供了做好水景文章的基础。优美的临水景观成为整区景观亮点。

公园原有驳岸为硬质驳岸,设计中通过降低驳岸道到常水位的处理方式来强化公园的生态性,满足游客的亲水性。

丰富驳岸线的景观特征,设计有较强清水性的亲水平台、乱石滩、沙滩、亭、景观桥等,强化驳岸线的饱满性。

公园原有水体为静水,通过小体量的喷水、流水来与静水形成动静的对比,强化水的特性。

利用水生植物、沉水植物、临水植物来丰富水面空间,

4.4 文化园之魄

没有文化的园林缺乏生命力。城市的建筑,人民公园的一草一木,无不在述说着城市的历史。人民公园本身注重文化的培育与修建,用文化构园,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越高。此次公园提升景观设计中,使用具有园林文化色彩的景观建筑、小品、构筑物,与人民公园提倡的文化相协调,丰富环境文化内涵。

4.5石为园之骨

石文化是园林文化的重手笔之一。在提升过程中,运用园林置石手法,在重要景点配置风景石和景观植物组合的小品,石上题刻文字,视觉上给人以盆景的享受,精神上又给人品味咀嚼的含蓄意蕴。

4.6 小品园之饰

景之为“品”,贵在隽永,虽为小品,耐人赏玩。本提升方案增加标示牌,警示牌等标识,以及坐椅,垃圾桶等公益设施,按园林艺术品设计,使之成为公园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4.7园路为园之径

连接各个节点的是不同形式、不同材质的园路,有小径、汀步路、栈道、卵石等。材质则以自然、古朴的石材或木材料为主,与小品植物一起营造公园优美的景观。

设计依据

1.《公园设计规范》;(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1992.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11);

4. 临沂人民公园现状图纸资料;

5.临沂人民公园景观设计建议书;

6.对现场的踏勘以及原有植物的现状定位。

篇14

关键字:景观规划设计;多元化;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 TV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原则

1.1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 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它必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它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 有观赏功能, 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其内涵,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应,即所谓景观效应。

1.2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1.2.1坚持社会的原则。赋予环境景观新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1.2.2坚持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环保、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1.2.3坚持生态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4坚持地域性原则。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1.2.5坚持历史性原则。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2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区景观设计呈现出十分繁荣的景象,然而由于开发商的单纯商业炒作面忽略了环境内涵品质,使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出现了诸多弊端,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2.1 盲目模仿跟风, 缺乏和谐意识。

目前,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炒作之风盛行, 很多设计师仅仿其形式,缺少创新与和谐。受欧陆风影响, 无视建筑风格和周边环境, 在景观设计中力推罗马柱、欧式线角与雕塑小品当热带风渐盛时, 置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于不顾, 一味推崇热带风格的设计, 将原有环境风貌摒弃殆尽。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尊重地域文化背景、居住区周边环境特点以及居住者的喜好在居住区中适当引人国外居住区环境景观的一些特点, 特别是对涉外企业及外籍人士曾经和现在生活、活动频繁的区域, 适当营造一点欧式居住环境, 对丰富我们的居住区形态, 满足多元的审美需求会有所裨益, 但决不应成为“ 风气” 和怕寸尚” 。

2.2 人性化设计欠缺, 缺乏亲切感

人是小区空间的主体,任何规划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关怀,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出满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间,同时考虑普遍性与针对性,如要对所有人群开放,同时也要考虑老年人和儿童户外的生活需求,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这是因为老年人和孩子们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 自身的需求与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距离。

2.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

长期以来,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各行各业所倡导, 景观设计也不例外,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大打折扣,得不到有效地贯彻与落实。其一, 忽视地域环境特色和个性特色,抄袭雷同现象较为普遍, 其风格与形式很容易过时, 缺乏可持续性;其二, 在绿地系统设计中, 不注重树种的多样性, 最终影响绿地系统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其三, 在植物材料选用上过度追求植物的珍奇与奇特, 忽视了本土植物的利用, 也不利于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四, 忽视居住区景观的动态发展, 随着树木花卉的不断成长, 空间拥塞、比例失调的潜在问题没有引起重视。

3 对改进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思考

3.1多元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重视个性化设计风格。如亲地空间可以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亲水空间,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硬软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亲绿空间环境;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筑的形式、尺度、色彩、质地的变化区分主次建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空间序列的组织营造空间大小,开合的变化,形成光影的明暗对比,构成有起伏、转承的空间。

3.2 人性化设计

视觉形态方面,住区景观视觉最重要的特点是从内往外看,要考虑从每家每户住宅看出去的视觉景观效果,同时考虑立足于景观小品之中看周围建筑的感受,要有一定的尺度、比例感。

行为活动方面应多配活动场所,多配各种类型的活动场地。如面向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儿童等等,面向散步的、跑步的、聚会聊天的等等。硬质与软质场地相结合,设置一定规模的硬质广场,如晨练、小孩溜冰等,配有软质场地,可以用来吸收噪音,美化环境,根据不同土地条件环境,树种特性以及绿地功能要求,通过将多个树种、草种以及景园小品灵活配置和巧妙的艺术加工,组成造型美观多样的如意图案,达到线条流畅、层次丰富、深含寓意,创造出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

3.3 设计规范。

监督管理机制我国景观设计行业管理很不完善,随意性比较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如景观设计单位资质的管理和核发、景观设计招投标工作、景观设计工程的验收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都比较松散, 这也是影响居住区景观设计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管理部门应积极地出善的管理政策、监督办法, 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居住区景观及公园、市政广场等景观设计的细化管理。

4 结语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的持久发展的领域,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学科的拓展和其他学科的介入而不断深化,使之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性化,让人们在其中能够缓解压力、拥有一个美好舒适的心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