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会计信息的特点范文

会计信息的特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2: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会计信息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会计信息的特点

篇1

一、数据来源广泛,数据量大;

二、数据的结构和数据处理的流程较复杂;

三、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要求高;

四、数据处理的环节多,很多处理步骤具有周期性;

五、数据的加工处理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并要求留有明确的审计线索;

六、信息输出种类多,数量大,格式上有严格的要求;

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会计业务执行主体

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指的是由于会计工作组织或业务实施等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不合理、不合法等一系列方面的控制问题。各级管理部门为了保护国家和的财产完整与安全,确保会计及其他数据的可靠,保证国家及企业所制订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与执行,以及查错防弊加强管理等为提高效益所采取的一切制度、方针措施和管理程序,均属于会计内部控制的范畴。

任何一家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不论其规模大小和业务性质,也不论其采取何种会计工作组织程序和信息处理方式,在其会计业务处理系统中,总是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地存在着一定的系统内部控制问题。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问题是企业整个管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传统的手工会计到会计电算化系统,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没有变,会计核算的复式记账和借贷平衡的基本原理和没有变,但由于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和方法的机自动化,使得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和工作组织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此引发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探讨和这些特点的演变,有助于我们建立严密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

二、手工环境下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特点

任何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其系统的问题风险主要产生于会计业务的执行主体上,因而系统内部控制措施的制订与实施,也应该围绕这一主体。手工条件下,人是所有会计业务组织和执行的主要因素。所以以人为控制实施主体,是分析理解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特点的关键。

1、从会计工作的组织机制上来认识

在手工条件下,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是以经济业务性质来划分不同的核算职能组。内部控制建立的基本原则是职权、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企业建立各种会计岗位与机构,制订各级财务制度与职责。不同的人员严格限制在各自特定的业务领域内,各级主管依制度实施严密监督。通过核对记录可以追溯任何一个环节所出现的问题。未经授权,任何人员都将难以浏览全部的会计资料。由此形成了手工条件下会计系统组织制度上的内部牵制网。

2、从会计业务处理程序上来认识

手务处理系统,账、证、表的处理工作分属于不同的会计人员完成。为了正确处理每笔会计业务,人们在手工业务处理程序的各个关键环节,设立了相应的稽核制度和审查制度,如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表核对、账实核对,以及各级主管审查、签字、盖章等制度和措施。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也保证了各项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体现了在手工条件下业务处理程序内部控制的特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主体都是围绕着人的因素展开的。

三、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主要特点演变

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将手工条件下的大部分会计核算工作,如记账、算账、过账、对账、计算产品成本、编制报表等,均集中在计算机中由会计软件来完成。原来手工条件下的会计部门工作基本上演变为只负责对原始数据的收集、生成、审批、编码和信息处理结果的分析和保管方面。

依上图可以看出,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变化:

1、会计业务执行主体的变化导致了内部控制实施主体的变化

在电算化条件下,尽管机不能取代全部人工条件下的所有工作,但是,关键的会计信息处理和业务核算工作已由会计电算化软件集中代替。于是,会计工作的执行主体演变为人与电算化软件两个因素,且电算化软件是主要的执行因素。这种变化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内部控制实施主体也演变为人与软件两个因素,且电算化软件导致的系统风险将成为会计系统中内部控制的主要风险。

2、数据输入操作不当问题是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业务处理程序中最关键的内部控制问题

在电算化系统中,所有数据都源于凭证库,当凭证输入后,系统将自动进行多项业务处理。一旦输入操作不当,将会引发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乃至会计报表等一系列的错误。因而,数据输入操作不当的问题控制将是整个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程序中最关键的控制环节。

3、电算化条件下数据与责任的高度集中衍生出一系列重要的内部控制问题

手工条件下,会计的多项业务资料,如凭证、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等均由不同的责任人分别记录并保管。未经授权,任何人都难以浏览到全部的会计资料。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所有的会计信息均全部集中于计算机中,且由同一套电算化软件执行多项业务处理。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所导致的计算机数据资料高度共享的条件下,如果没有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这种系统问题所导致的可怕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另外,不同于手工条件下由多个业务岗位和多个责任人独立操作所形成的明确责任分工情况,在电算化条件下,全部责任高度集中于同一电脑系统(或网络系统),高度集中于同一电算化软件系统。这种特点使系统数据和信息处理资料面临被不留痕迹非法浏览、修改、拷贝乃至毁损的巨大系统问题风险。因而数据与责任高度集中的内部控制是电算化后会计系统面临的一系列重要的内部控制问题。

4、电算化后会计资料存储介质的变化导致了会计资料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重要内部控制问题

会计信息处理方式的电算化,引发了会计信息存储介质的一次革命。原来手工条件下的纸介质将由磁性存储介质所代替。磁性存储介质的主要特点是阅读直观性差、数据涂改不留痕迹、忌受潮、忌磁化、忌受热和忌弯曲等,这些特点和要求使会计信息系统的资料保存也面临了一系列新的风险问题。

篇3

关键词:集团型企业 会计信息化建设 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集团型企业逐渐增加,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逐渐受到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成为当前企业会计工作中逐渐普及,会计信息化建设在当前的企业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的特点。对于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应该了解会计信息化的特点,促进集团型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集团型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尽心进行会计核算,同时具有财务监督,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的功能,根据这些财务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发展对策。随着企业的规模逐渐增加,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逐渐受到重视,当前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财务信息的复杂性

集团型企业的财务信息由于集团规模的扩大逐渐增加,财务信息逐渐复杂。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全面掌握企业全面的财务信息才能根据当前的企业运行状况做出合理的企业内发展规划。企业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反映企业发展的全面状况,会计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对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详细地调查,做出分析之后制定企业发展的规划。随着企业的发展,集团型企业的竞争逐渐激烈,企业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财务信息逐渐复杂化,多元化,全面的财务信息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发展情况。

(二)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正在进一步实现,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于改善当前的企业的的财务管理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当前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中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编码,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

(三)企业财务目标的针对性

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对企业的所有的财务信息进行管理,但是这往往不能体现企业的各方面的经济状况,对于企业的发展规划也有一定的影响。集团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逐渐增加,众多的财务信息需要进行分析整理才能了解企业的各部门经济运行情况,这样更有利于做出企业的发展规划。会计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采用统一的会计指标,对不同的会计信息和特殊的会计核算进行统一的处理方法,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四)企业财务人员的复合型

随着集团型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财务信息逐渐增加,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也逐渐增加。集团型企业的财务人员要求也逐渐提高,不仅仅要掌握相关的会计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能。全面的会计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促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二、如何促进集团型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企业的发展,集团型企业逐渐增加,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逐渐增加。集团型企业的财务信息逐渐复杂,加强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的内部控制管理

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之后需要对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强监督,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还需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安排专门的财务监督人员负责财务监督工作,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人员的素质

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专业的会计人员进行负责,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集团型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仅要求有专业的会计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计算机技能,这样对于会计信息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另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对于企业的财务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也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三、结束语

集团型企业的会计工作逐渐复杂,加强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企业的会计工作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集团型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有一定自己的特征,会计信息化建设应该针对这些特征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会计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 业务流程重组 会计信息系统

1.引言

会计信息系统(AIS,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可以认为是通过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把会计数据进行科学的搜集、储存、分析和传输并且能够进行必要的管控、分析和辅助决策从而帮助人们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系统。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联系愈发紧密,数据共享也更多。但是会计信息系统因为有着专业性和封闭性的特点并未完全融入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因此,在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场景下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应该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跟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进行融合,更好地实现企业资源的整合和高效利用是十分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2.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造成的影响

2.1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对会计数据录入的影响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相对会计信息系统而言对财务数据的记录更加详细,会计信息系统通常指需要记录财务数据的时间、科目、金额,而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还需要记录财务的产生地点、使用人等业务信息涵盖了企业活动的几乎全部重要数据。因此,会计信息系统要能够在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里面提取有用的财务信息,忽略非必要信息。此外,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数据具有自然活动的连贯性和各个部门的区分性,而财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则是具有自然周期的连贯性和整个单位的整体性。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实时性更高、人为干预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财务信息系统通过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获取财务数据时,要对其真实性和时效性进行必要的评估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2.2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对会计数据处理的影响

传统的企业内部财务数据和会计凭证都是通过各种纸质的票据体现的,而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环境下的财务数据和会计凭证都是由系统自动生成的电子票据,而企业外部的财务数据和会计凭证则既有纸质票据又有电子票据。这样在财务数据的处理上为了保证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就要做好纸质票据和电子票据的处理工作,在系统设计上和制度设计上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两种不同介质票据的处理,避免数据的遗漏和重复。

2.3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对会计数据输出的影响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对会计不仅仅要给会计信息系统提供财务数据,同时也要从会计信息系统获取数据来对企业的运营和决策进行支持。所以,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出具有多个口径,而每个口径由于审计标准和实效性的不同,对财务输出数据的计算方法、时效性、准确性要求不同。这样就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对数据的输出要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并不是财务数据的捏造,而是根据不同的审计标准和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计算方法的处理。例如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应对不同的财务法规,会计信息系统要给出不同的计算方法的财务数据。

3.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3.1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融合

现实情况下,很多公司是一个部门用一套信息系统,一个流程用一个信息系统,会计财务也是有自己独立的信息系统,这样就人为地把很多数据割裂开了,造成了需要共享的数据没有共享,需要处理的数据重复处理,而且由于对数据的统计口径和处理方法不同,造成了不同部门上报的同一个项目的最终数据值不一致,从而影响了数据的严肃性和准确性,也影响了企业的决策。因此,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融合势在必行,通过有效的融合可以简化流程提高整体的效率保证数据一致性,有效避免了数据在采集、处理和输出各个阶段的重复性工作,也保证了财务数据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3.2 使用开放结构,支持电子商务平台

比尔·盖茨曾断言: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可见电子商务对企业的潜在发展是何等重要。电子商务对企业对信息和数搜集、加工和分析的要求更高,对信息的时效性和正确性要求也更高,对企业财务的周转、稳健也很高。而企业的众多数据信息归根结底还要反映到财务会计信息上面。

3.3 满足国际化的挑战

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要立足国内满足本国财务审计的标准,还必须具备可扩展性,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国际化扩张,进行平滑升级,满足国际化会计审核标准的要求。会计信息化系统不能成为企业国际化的绊脚石,而是要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排头兵。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的国际化,使得企业的各项财务会计业务更加规范、透明和高效。

4.总结

基于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于一体,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及创造社会财富最大化的要求,将是未来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篇5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电算化代替了人工记账、算帐、报账等会计活动,成为会计行业的主要计算模式;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以及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会计电算化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已经发展为一门多种学科的综合体。本文就会计电算化在行业中的实施对传统的会计职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一、电算化会计在行业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主要是指应用电子技术对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现阶段主要表现为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替代部分在手工会计下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判断。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的过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1、首先,是电子计算机为主要的计算工具,数据处理代码化,速度快,精度高。电算化会计是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工会计下人工记录和处理数据的替代物。它采用对系统原始数据编码的方式,以缩短数据项的长度,减少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从而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2、其次,数据的处理是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比如,一般对操作权限的限制设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

 3、再次,电算化会计与手工记账规则发生了变化,手工记账规定日记账、总账都要使用订本账册,明细账要采用活页式账册,通过若十个套账来实现相互牵制、相互核对。凭证、账本记录的错误之处要用划线法和红字更正法更正。电算化会计形成的账页都是通过打印输出的,可以装订成为活页式,打印输出的一般是日记账、总账和报表,由于明细账涉及大量的二级科目、三级科口,打印数量比较大,因此,一般都是用磁盘、光盘等形式输出,对账工作一般是依靠会计软件完成,只要输人的原始凭证是正确的,计算机可以迅速完成手工条件下的各种账务处理功能。手工会计下的账册核对功能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已由计算机代替,明细账记载的各种会计资料只需计算机查询功能就可完成显示或者在需要时打印出来。人们更多的是依赖电算化系统建立各种辅助账,更多地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

 对于账簿记录错误的处理,已不再采用手工方式下的改错法,但为了保证监督审核。一般规定,凡是已经审核过的数据不得更改。如果出现错误,那一定是合理性问题,采用输人“更正凭证”的方法加以更正,类同于红字更正法,这样就可以保留更正的痕迹。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对于财会工作的影响的基本特点

 

会计电算化不仅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大大提高了企业财会信息的处理和传递速度,更重要的是企业财会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使企业财务真正做到统一规范。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企业可以轻松的实现对财务数据处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避免了在传统会计期间因人为因素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不统一和不对应,减少了实际工作中标准的模糊性以及主观人为地不确定性,增强了会计工作客观性和会计信息可比性,方便企业对财务及业务流程进行控制。

 2、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由于基于网络化处理,不仅可以做到在财务各岗位间的资源共享,保证财务数据一体化;而且对生成的财务信息,在设置权限的情况下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任意查询。在传统会计时期,由于分工传递和手工操作,不仅财务以外无法获得所需信息,即使在各财务各岗位间也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3、便于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一方面最大可能地细化和明确了会计工作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参照依据和考核标准,可以对会计人员和工作进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实现了有效实时监控,所有数据及操作情况均记入系统日志,各分支机构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减少。

 4、强化了财务管理。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使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能力更及时和准确,反映的信息更加细致、全面和深入、信息查询对领导掌握财务运行提供了方便,保证了财务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三、会计电算化对于财务审计上的影响表现

篇6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自然路标提取;路标描述符;MeanShift

中图分类号:TP242.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095-2163(2015)01-

Abstract: Landmark extraction and matching is basis of vSLAM. A method of landmark extraction, local feature description and fast matching based on 3D information of feature points is proposed. Robot obtains images of environment via binocular vision, extracting feature points from left and right eye images, matching feature points of the two images. Three-dimensional information of each matched points under left camera coordinate system is built. Field of view constraint rule is proposed to filtering points. Then, the method of natural landmark extraction based on improved Mean Shift algorithm is discussed. The paper proposes a landmark descriptor, which can achieve fast matching of the two clustering. This method can extract natural landmarks in unstructured environment, tolerating relatively low accuracy of pose estimation.

Key words: Mobile Robot; Natural Landmark Extraction; Landmark Descriptor; MeanShift

0引 言

同时定位和地图创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是实现机器人自主导航的一个关键技术[1]。SLAM技术主要采用视觉[2]、激光[3]等传感器以实现环境感知,尤其是基于视觉的SLAM技术(vSLAM)具有的对环境无侵性、获取环境信息的丰富性、以及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使其受到研究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vSLAM主要采用路标方法, 路标的自动提取与快速匹配即是其中的基础性问题。基于特征点的路标的表示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在此,可做如下具体分析:

一类以提取出的特征点直接作为路标,这类方法构建的地图路标的特征点数量较多, 进行场景匹配的运算量也随之较大。重点成果则有:文献则针对单目视觉提取的特征点给出了统一逆深度参数方法来准确表达其不确定性。

另一类路标表示法是通过对提取的特征点进一步聚类, 再将获得的聚类整体作为一个路标。相应成果有,文献[11]提出了一种基于角点聚类的自然路标局部特征提取其匹配算法。本文则基于对特征点聚类的思路,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信息对特征点进行聚类分析形成路标、对路标进行局部特征描述与快速匹配的方法。

1特征点及其三维信息的获取与预处理

机器人使用参数相同的两个摄像机获取环境图像,对图像进行特征点选取与过滤, 又采用双目视觉原理获得特征点对应空间点的三维信息。

1.1特征点的选取

本文采用SURF算法对左右目摄像机获得的图像分别进行特征点提取,基本可以达到实时处理的要求[12]。令由左目获取的图像标记为, 由的特征点组成集合, 同理右目图像的特征点组成集合, 因为两摄像机是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 这就使得提取的特征点大致相同。为了计算特征点对应空间点的三维信息, 需要找到左目图象的特征点在右目图像中的对应点以获得该点在双目中的视差, 即某一点在两幅图像中相应点的位置差。

以中的点为基准与中的点进行匹配,使之一一对应,未获匹配的表示该点在其中一目中看不到。匹配上的特征点、组成特征点对并入集合中, 记 为主特征点。

1.2特征点对应空间点的三维信息的获取

特征点对对应的空间点记为, 由所有空间点组成的集合记为。摄像机坐标系的原点在摄像机镜头的光心处。为简化计算, 令左右镜头的参数相同, 两摄像机光心在同一个平面上, 在左摄像机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信息可以利用视差原理获得:

其中, 是空间点P在左摄像机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 b为左右摄像机的基线距,d为视差,f为焦距,u1、v1为特征点在左右视觉中的图像坐标。点的三维坐标在聚类过程中将会用到。而提取路标后、进行存储时, 应将所有空间点在摄像机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为世界坐标系下的坐标。

2自然路标的提取与描述

2.1基于改进MeanShift算法的特征点聚类提取路标

已建立在摄像机坐标系下的坐标, 根据这些点的相对空间位置进行聚类分析以提取路标。 MeanShift算法因为运算量小, 计算速度快,且有一定的鲁棒性,更为适合进行特征点聚类。但却需要对该算法加以改进, 就使得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特征点的聚合情况,相应产生不同数量的聚类。

MeanShift 可以理解为一个核密度估计的过程, 即将空间点看作采样得到的数据点, 并将单位体积内的空间点数看作概率密度, 由此求取概率密度 最大的点集合就完成了聚类。每个点X的概率密度可以表示为:

其中,为核密度函数,k可取高斯函数,是以点为圆心,即为半径的球型区域内的点,为聚类半径, 可以看作 Parzen 窗口尺寸,则为半径内的空间点的个数。

欲求概率密度最大的点,可先对求导,使则可求得极值点,令,有

当, 即可近似求得点概率密度的极值点, 而以其为中心点, 半径的区域内的点将形成一个聚类。其中,为阈值。

考虑到自然路标有大有小,应保证聚类内最少包含个特征点数, 否则形成的聚类特征点太少, 将导致路标不稳定且不利于路标之间的区分,而且更不利于定位。此后,在聚类过程中将自动调整半径。如果以点为圆心, 半径内特征点数, 则以步长增加半径, 直至, 可称为增长半径。其中,为聚类中最少特征点数,为聚类最大半径。

一般情况下,聚类半径长度未增长到最大半径时, 特征点数与已经满足要求了, 此时聚类已经形成, 但存在半径再适当扩大仍然可能有特征点的情况, 为此提出聚类进行小幅度扩张的应对策略。如果有距离聚类较近的点与聚类的距离小于, 可将聚类半径增加以包括该点,并重复该过程。扩张幅度, 即可取。 如果在下一步扩张了的聚类范围内没有更多的点或者超过了最大聚类半径限制, 则随即停止该扩张过程。

组成路标的特征点分布范围半径也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与自然环境中作为物体多会有一定尺寸限制现象相吻合。本文取

其中,为聚类初始半径。

确定一个聚类后,从未访问过的特征点中随机选择一点作为中心,继续寻找下一聚类,直至未访问过的点的数量。

2.2聚类描述符

考虑使用一个快速索引匹配路标的方法, 问题可以描述为已知一组形成聚类的点的三维坐标, 设计一个具有唯一性和旋转不变性的描述符, 并且该描述符应在两个聚类匹配过程中有充分的区分度。

本文基于空间点的分布来表征描述符。由聚类中心指向组成聚类的各个特征点形成了一组向量,向量数学原理如式(6)所示,三维空间实现则如图1所示。

将聚类的区域平分若干份, 依次统计各个区域内向量, 得到一个特征向量。 其对应数学表示则如式(6)所示。

在图2中, 以步长0.5滑动窗口, 取绝对值最大的窗口方向为主方向。以聚类的主方向为基准方向, 围绕聚类中心的x轴, 再取逆时针为正方向, 而将整个聚类按为跨度划分作24个区域,并且分别重新计算各个区域的向量的模与高斯核函数的卷积, 将其组成一个24维的向量,该向量即为该聚类的描述符。

3路标匹配过程

机器人在环境中移动时, 对获取的图像先进行预处理, 估计自己的位姿, 并根据当前位姿到地图数据库查询之前机器人以该位姿观察到的路标。令当前位姿为, 为保证找到路标, 可查询符合如下条件的路标,具体是:, , 。

对当前提取的环境的特征点进行聚类, 计算该聚类描述符,并与数据库中对应路标的描述符进行匹配,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如果实现了匹配, 说明找到了路标, 则取出每个点的信息, 对已然匹配的两个聚类中的各个点进行二次匹配, 对获得匹配的点的世界坐标即可认定为一致, 并且是以数据库中的坐标为基准。根据机器人与每个点的距离、每个点的世界坐标。

4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文使配有双目视觉的移动机器人在实验室环境中运行而实现自然路标的提取。图3为左右目特征点提取与匹配结果,可以看到在初步的匹配后,有许多误匹配的点,需要对其进行高质量过滤。

应用视差约束, 视场约束等规则过滤后的结果, 剔除了大多数明显错误的匹配点,如图4所示。

对过滤后的特征点进行聚类?设定初始半径为25cm,半径增长步长为10cm,聚类结果如图5所示。为了直观起见,将聚类得到的特征点对应的图像中的点标出,如图6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机器人位姿不同, 导致对同一个物体的观察角度出现差别, 当观察角度差别较大时, 会出现聚类结果不同的现象,因为物体的不同侧面的特征点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在匹配过程中,使用原有路标的靠近聚类中心的特征点进行引导聚类,无法聚类成功或者无法匹配成功,说明需要建立新的路标,并更新路标库。

5结束语

利用图像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信息进行聚类, 可以有效地将空间距离相近的点归为一个路标, 在机器人由于位姿变化导致视角不同时, 仍然可以较大概率匹配到原先观察到的路标。 经过改进的Mean Shift算法根据为不同的场景产生合适的数量不等的路标, 可以很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本文提出的路标描述符可以有效提高路标匹配速度, 避免重复存储相同路标。

参考文献:

[1] Kortenkamp D, Bonasso R P, Murphy R. AI-based mobile robots: case studies of successful robot systems [M]. Cambridge: MIT Press, 1998.

[2]黄庆成, 洪炳镕, 厉茂海, 等. 基于主动环形闭合约束的移动机器人分层同时定位和地图创建[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7, 44(4): 636-642.

[3] 冯肖维,方明伦,何永义,等. 移动机器人自然路标特征提取方法[J]. 机器人, 2010, 32(4): 540-546.

[4] 钱堃,马旭东,戴先中,等. 基于显著场景Bayesian Surprise的移动机器人自然路标检测[J].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13, 26(6):571-576.

. Robo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2005, 21(3): 364-375.

[7]林睿.基于图像特征点的移动机器人立体视觉SLAM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8] SHARMA K, MOON I, et al. Extraction of visual landmarks using improved feature matching technique for stereo vision applications [J]. IETE Technical Review. 2012, 29(6): 473-481.

[9] MOZOS ? M, GIL A, et al. Interest Point Detectors for Visual SLAM[C]// 12th Conference of the Spanish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7: 170-179.

篇7

[关键词]IT环境 会计信息系统 内部控制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会计理论不断完善,信息技术与会计理论有机融合,奠定了会计信息系统形成的基础。借助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会计已经实现了由传统手工条件下的核算到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历史性变革,使得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的过程更加准确和高效,会计人员从繁重的劳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注于企业会计信息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的新的问题与挑战。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障资产的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相关法规和制度的贯彻落实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内部控制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把握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出新的、不同于以往手工条件下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制度的调整和改进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特点

在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业务的处理方式、会计信息的载体、会计信息提供的效率与传统手工条件下会计核算相比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地,IT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便具有的一些新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更加注重于确保原始数据的准确性

IT环境下,当会计人员完成相关原始数据的输入后之后,相关凭证、明细账、总账随即由计算机自动处理生成,同时自动完成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并根据需要随时输出,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在原始数据输入过程中一个轻微的差错,都会导致后续一系列的错误,因此,加强对原始数据输入的控制,对于确保会计信息的高质量至关重要。

2.在形式上不同于以往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内部控制

在传统手工条件下,会计人员严格执行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效率低下、准确性差,会计信息的提供具有滞后性。在IT环境下,传统手工条件下的诸如手工编制科目汇总表、核对检查试算平衡表、核对总账和明细账等繁重的内控措施已经失去了意义,取而代之的是相关科目的发生额通过科目编码被分别予以记录,由于整个数据处理过程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避免了手工操作的错误出现,因此没有必要对总账和明细账进行核对,同时,手工条件下诸如余额和发生额的平衡检查已由计算机根据事先编写好的软件自动完成,内控实施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3.内部控制的内容更加多元化

传统手工条件下的会计核算,内控的对象主要针对于人员,而IT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则扩展到了对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员等会计信息系统组成要素的控制,此外,内控的对象还包括网络安全、会计信息安全、系统开发等,内部控制的内容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格局。

4.内部控制监控的载体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手工条件下,会计数据被记载存储于凭证、账簿和报表等纸质介质中,而在IT环境下,存储介质由纸质变为磁盘或光盘,这种介质容易遭到攻击,在数据没有备份的情况下,一旦遭遇病毒袭击、盗取,将导致大量的信息丢失。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信息的安全,是IT环境下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完善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建议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会计核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IT环境下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是传统手工条件下所无法比拟的,但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内部控制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对于这些特点,应该具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

1.注重会计人员内控能力的提高

会计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一个人机系统,会计人员内部控制能力不断增强,是提高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首先,会计人员一定要不断提升职业道德,这一点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在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娴熟掌握的基础之上,不断充实计算机操作的相关技能和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真正把所掌握的会计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为会计信息系统服务。再次,会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内部控制责任意识,保持谨慎和细心,真正把内控落实到业务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对于有可能降低会计信息质量的环节坚决予以指出并纠正。

2.明确合理的职责分工

为了避免舞弊的发生,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不相容的职务一定要分离,设法建立一种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机制,在这个系统中,每个会计人员只负责自己的模块,避免不同模块负责人相互勾结以达到篡改、粉饰会计信息的目的,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同时,要建立授权、审批制度,相关会计人员在录入会计数据和作出相关决策前,一定要获得主管领导的审批。

3.加强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维护

硬件和软件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为了使会计信息系统能够高效、准确地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硬件和软件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计算机硬件,要对其工作环境做好防潮、防盗、防火、防尘、防电磁干扰等工作;在软件维护中,要注重不断对软件代码的优化,在其合法合规的基础之上,加强软件界面的友好性和易用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会计信息系统。此外,要及时对会计数据的备份,加强对病毒的查杀,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

4.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对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检验,实施经济监督,保障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降低系统风险。内审人员通过对会计业务处理流程进行评价和监督,及时发现会计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会计信息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颜小琴.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2(3)

篇8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会计信息化的大规模应用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目前会计专业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时水平较低,满足不了现阶段社会对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本文将会简单阐述现阶段会计教学情况和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并从会计信息化的特点对会计教学改革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在这个信息时代中,电算化被信息化所取代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这也是对会计信息系统本源的体现。为了使现代会计专业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为信息技术与会计专业技能都精通的复合型人才,对先有的会计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优化势在必行,会计教学的内容也应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全面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一、会计信息化

在大部分人眼中,会计信息化与传统会计工作的区别只是增加了一个信息输入的环节,会计信息化教育也只是代替传统会计教学的一种新方法。但其实不然,会计信息化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以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而衍生出来的,它以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为手段对会计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传输、存储、加工等。它在实际应用中更是能够为企业进行方向上的预测,同时也能为企业提供完善的信息资料以便进行组织管理和决策控制。而在应用范围上来看,会计信息化也早已超出了单一的财务领域。现如今虽然在会计信息化的内涵上会计界中还有一些不同的理解和争议,但是当前各层次的会计教育早已被飞速发展的会计信息化深深影响。传统的会计教学已经不再符合现代会计信息化的特点和要求,笔者认为现今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应当成为我们更加重视的地方。对于大学阶段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笔者有几点建议。

二、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的改革

影响高校教育的因素主要是社会需求。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化人才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新需求,而会计教育面对这样的新挑战则必须要从心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的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复合型信息化专业人才。从这一角度来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学习和教学的目标都急需改变。作为教师,教学的目标应该与时俱进,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将新的教学理念引进课堂,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并且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平衡与调整,使之更适应改革后的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也应该定位在社会需求上,同时也要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自己所学内容。

三、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现在,会计信息化的特点目前并没有在我国会计教学的教学内容中体现出来,会计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发展来说这一点是一个硬伤。所以,全力推动会计教学内容改革,让其能够凸显出会计信息化特点,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第一,必须拓展和优化传统的会计教学内容和理论性的会计基础课程如财务会计、基础会计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应该新增能够凸显会计信息化特点的教学内容与课程,并且将原有课程和有关会计信息化的内容相结合,让教材变得更加灵活。第三,应加强实践类课程的推广,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与专业相关的实习,让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实际,也能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利于整体会计教学改革,是会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会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会计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从会计改革的根本出发,将会计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四、信息化教学的强化

信息化教学是会计教学改革的主要工作内容,同时信息化也是会计信息化的最为突出的特点。目前看来我国的会计教学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极为不足,在大学教育阶段,会计教学内容中仅仅只是开设了一些简单的计算机课程,这些课程完全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加强信息化教育,推进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教学的改革,将信息技术教学与会计教学相结合应该成为强化信息化教学的重点,这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的综合竞争力。实践经验对于会计这门学科来说十分重要,在会计教学融入信息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更好的机会和平台进行实践,让学生感受到更加真实的会计工作内容,而这些实践经验也有助于学生对于会计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在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信息化的会计教学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五、教学过程的优化

在会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改革的关键。不断推进会计教学改革的优化可以让整个会计教学改革获得全面的发展。笔者认为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性和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是我国目前信息化会计教学改革中最为迫切的。把信息化的特点融入到从开始树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案、到教学评估结束的整个过程,不断优化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改革,将大学阶段会计教学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在这个处于信息时代的社会中,为满足社会对会计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开展会计教学的信息化改革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会计教学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的优化、改革和更新换代,以便全力推进会计教学的整体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推动社会的进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充足的进步和发展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也要与时俱进,信息化的会计教学改革必然会在会计领域上产生深远影响,而会计信息化也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作者:杨继秀 单位:湖南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国钢.会计信息化及其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

篇9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化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目标

在任何情况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目标都是与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目标相一致,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1]。在主体目标的指导下,会计信息系统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将目标分为多个层次和类型,但其都是为主要目标所服务的,因此各个目标之间是相互推动和联系的(参见表1)。

表1: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目标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二、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特点

会计信息系统是原始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延伸,其通过对会计信息处理工具的改变,实现了对快进信息的高效化处理和高质量保证[2]。笔者通过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掌握与了解,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具体情况参见图1:

图1: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特点

(1)二元化控制对象

在会计信息工作当中想要保证信息质量,就必须做好的企业财会人员工作行为的控制,同时做好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此为“二元化控制对象”[3];

(2)程序化控制方式

在会计信息系统当中绝大多数控制方法和措施都能够编制成与之相对应的程序,从而避免人工干扰,提高信息质量;

(3)数据化控制内容

在会计信息系统当中,企业的会计数据是储存在计算机当中的数据。会计数据不仅能够方便储存和使用,还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会计人员对其的篡改和破坏,从而保证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5];

(4)现代化控制技术

会计信息系统想要完成上述的对会计信息的控制,就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依靠,来支撑其整个系统的运转。目前,会计信息系统的现代化技术对会计信息数据的保护措施也非常完备[4]。

三、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以J公司为例

J公司为服装生产公司,成立于2001年。该公司在2007年收购了2家服装公司,并将其合并为一个企业法人,公司现有4个分公司,13个部门和中心[5]。由于分公司在合并前所用的系统软件有所不同,所以各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为了方便,继续选择使用原软件信息系统。公司为了实现对分厂的控制,于2009年引进了统一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然而,在新信息系统引用之后,公司却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基础上,出现了利润减少的情况,笔者经过分析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结构协调性差

J公司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设计方面,虽然部门十分健全,但各部门之间彼此相对独立,部分工作很难有效展开。此外,J公司内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虽然十分过硬,但在部分协调工作当中的技术水平普遍偏低。以会计信息系统为例,信息中心人员的对会计业务不够熟悉,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会计信息水平普遍偏低。在这种前提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等相关工作很难及时展开,因此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威胁[6]。

2.投资管理科学性差

2009年公司为了实现更好的管理,引进了会计信息系统,对于这方面的投资J公司进行了相关的预算。但在预算过程中,J公司只是制订了预算编制流程,并对投资成本以及投资收益进行了粗略预算,在系统实际建设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对预算编制进行调整。这使得企业的成本预算工作无法实现对项目投资的有效管理。

3.信息构架不统一

由于分公司在合并前所使用的管理软件不相同,在合并后公司将会计核算软件的数据标准进行了统一,而没有对分公司的管理软件进行统一,这使得各分公司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交流障碍、信息的集成率大大降低[7]。

四、J公司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

针对J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要将上述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与改进,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 组织构架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水平和效率,笔者建议在财务部门当中增加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部门[8]。该部门主要负责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管理与维护等工作。为了保证该部门的工作效率,企业需要引进部分专业技术人才。会计组织结构详情参见图2:

图2:会计信息系统组织结构图

2.投资管理改进措施

J公司应当将投资选择和预算编制工作的职责落实到人,提高对投资分析重要性的认识。在对新系统引进的预算过程中,必须要对成本及效益进行详细分析,例如系统引进的资金、专业人员的引进资金、系统运行成本以及系统使用年限等等。在实际引进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预算内容进行调整,并分析预算与实际投资之间出现差异的原因,并将其解决。会计信息系统预算费用计算方法可以参考如下公式[9]:

3.信息构架改进措施

为了真正将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激发出来,笔者建议J公司将总公司和所有分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虽然这是一次较大的投资,但从企业长远发展角度来看,这样不仅能保证会计信息资源之间的有效沟通,还能方便公司的管理。同时,还需要在各分公司内建立起会计信息管理部门,组织各分公司的相关人员进行统一的业务培训与提高,增强他们对新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当中,企业要想真正做到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企业发展,就必须要做好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为此企业可以通过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实现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控制,使其为企业的良好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丽梅.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2:292+299.

篇10

关键词: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存在问题;对策

一、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

会计信息系统是指,承载各类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及事业单位经营全过程中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其中,会计信息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经济信息,能够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为企事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1]。

二、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一)无纸化的特点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会计信息处理的无纸化。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与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都要进行一样的会计数据输入、记录、整理和分析工作,但二者的区别就在于,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以各类标准的电子符号来代替以往的数字形式数据的输入,而且在输入数据后,计算机系统会根据设置好的数据筛选规则自动对各类符号进行分类和归纳,并自动生成相应的报表,极大的降低了因手动记录和人工计算而造成的数据失误的概率;会计电子数据的流转和传输也不再需要以厚厚的纸质文档的形式,而开始采用磁盘或U盘的形式进行,对会计信息的查看也采用了网页,比传统的纸质媒介更加的方便,而且还有节约空间和纸类资源的特点。

(二)电子化的特点

随着我国计算机和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事业之间的货物也开始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子订单的方式进行货物的订单下达、订单接收、网络物流订单跟踪、货物验收等,订单的形成不再需要双方负责人面对面的签订纸质合同,但如果有需要,也可以通过传真输送、电子打印等方法获取,而且货款的支付也主要采用电子支付,尤其是随着网银、支付宝等多种形式的电子支付方式的出现,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电子化特点越加明显,同时电子化资金往来的流程透明,进度详细,对于企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的调查与核实更加方便[2-3]。

三、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优点

(一)会计信息准确度更高的优点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直接原始数据采集,避免了传统数据获取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错误问题,同时,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突破了传统输入方式的局限,全程智能化的输入和操作流程指导很好地避免了数据录入人员因业务不熟练而产生差错的情况出现,而且对不同部门的数据输入有相互对应的独立系统,比如,采购部分负责采购相关数据的输入,销售部门负责销售量、销售额等数据的输入,人事部负责职工工资、奖金发放数据的输入,各部门的工作分工明确,以上几点共同推进了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准确度的提高。

(二)数据处理与财务处理高效集中化的优点

通过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企事业的各个部门可以在坚守岗位职责的同时,与其他部门间进行相互协调与合作,使各级职工都能够通过网络化系统随时学习与了解自己工作相关的财务数据,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进度和目标,使各级管理、决策人员能够及时高效的做出相关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时间的争取为企业获得更有利的竞争条件,并从整体上提高企业职工的工作效率[4]。

(三)企业经营状况透明化的优点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有利于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定期公示企业的经营状况,通过网络信息的实时化来获取其他企业最新的会计信息,降低经营风险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还有利于督促企业经济往来透明化、经营合规化的发展,还有利于企业公信力和良好形象的树立,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四、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网络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企事业单位突破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瓶颈、推动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高效化的同时,也给企业会计信息带来了许多的威胁。导致企事业单位重要会计信息的泄露,舞弊,失真等问题的发生。

(一)会计信息的泄露问题

网络化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使部分企业和个人为了获取不法利益而通过违规手段窃取或篡改其他企事业的重要会计信息,使企业的重要会计信息丢失,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例如,若某一经营状况良好、发展势头强劲的企业的重要会计信息被窃取,则可能会导致该企业的经营在一定的时间内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若某一经营不善或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会计信息泄露,则可能会导致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趁虚而入,使企业面临被吞并甚至破产的风险。

(二)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

除了外界对企事业重要会计信息的窃取和泄露之外,部分企业利用互联网监管的弊端来修改自身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所得利润数据等会计信息,虚化企业的经营状态,对自身及其他企业的经营战略确定,乃至求职者的工作选择造成不同程度的误导,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由于互联网平台或体系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质,一些舞弊者只要掌握了一定较高水平的专业化和技术性较强的信息舞弊手段,只要通过娴熟的网络操作,对企业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编程稍作修改就可以实现对会计信息的舞弊,而这种舞弊通常不留痕迹而不易被发现[5]。

五、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若干问题的解决

(一)会计信息泄露问题的解决

这一方面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企事业单位对这一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对企业自身会计信息具有强烈的保护意识,在建立网络化信息系统时就为这一方面问题的发生做好准备,聘请具备超高水平计算机技术操作能力的专业人员来做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通过一定难度的防窃密码编程、防火墙技术等信息加密实现网上访问的安全性,为企业的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设好第一把锁;其次,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定期检查与维护,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系统隐患并进行及时的修复工作,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数据处理效率;此外,企业会计信息的公示一定要有所回避,选择正规的网站,对企业内部浏览或拷贝会计数据的IP地址进行规范,以备出现突发问题时责任主体的落实;同时,企业要同负责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维护人员签订保密协议防止内部人员对重要会计信息的泄露等。

(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

首先,国家有关部门要细化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惩治规则,通过强制性的措施来降低企业因内部会计信息舞弊而导致信息失真情况发生的概率,相关会计信息监察部门要做好本职工作,加强对重要会计信息异常变动企业的监督和审查,对于运用不法手段舞弊企业实际会计信息的个人或关联人员进行严查严打。

其次,企业要聘请专门的会计信息调查与监控工作组,对企业网络会计信息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清查,通过内部与外部监督的结合来避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

六、结论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出现是我国企事业单位经营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信息管理紧跟互联网技术时代脚步的重要体现,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对降低企业会计、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准确度、带动会计信息工作集中化、高效化上的作用不容忽视,但网络化给会计信息系统带来的若干问题也不容小觑,运用新时代思想,创新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中不断解决现有问题,找出适合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对策,是我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日益完善必不可少的成长阶段。

参考文献:

[1]高建英.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舞弊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2):31-31,32.

[2]张旖旎.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舞弊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3(20):105-107.

[3]周成林.网络化会计的信息安全研究[J].中国商论,2016(1):53-55..

[4]何.浅谈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3):164-165.

篇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会计工作的“数据性”、“及时性”、“精确性”迫切要求会计工作迅速实现现代化,而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数据处理的普及则为会计工作实现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会计信息系统也会在以信息化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整装待发,笔者简单介绍一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简析会计信息系统的目前问题及对策。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简介

会计信息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起初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等账务处理,随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则要求用系统思想处理会计核算业务,提供财会信息,辅助财会分析、预测、决策和计划制定,加强财务控制,最终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会计数据处理系统、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从现代信息系统的观点看,会计信息系统与模型是密不可分的。早期的会计信息系统只是一种单纯的数据处理系统,而今天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发展到集数据处理、事务管理与决策支持为一体的、新型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新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以模型为基础、以信息管理和辅助决策为目的的。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由于会计任务、会计方法和会计工作组织的发展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是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数据内容的完备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涉及更加复杂的各个方面。这些要求,必须用新的现代化数据处理手段来实现。因此,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二)国内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状况和特点

从会计信息系统工作的开展程度、范围和组织规划、管理以及会计软件开发等诸多方面来分折,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会计电算化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以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的电算化为主,其中最为普通的是工资核算的电算化。第二阶段,为自我发展阶段。特点是:调查研究不认真,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通用会计软件开发研究的不够,专门人才稀少,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研究开始得到重视。第三阶段,是有计划的稳步发展阶段。特点是:应用会计电算化单位的涌现,会计软件的开发向通用化、规范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重视。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现状

我国开始会计信息系统的历史不长,经过几年的努力,开发出了一些适用面广,比较实用的会计核算软件,有的已经由财政部门评审通过。一部分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已开始用会计信息系统记账、算账、报账。少数企业已运用电脑开展经济效益分析,开始进行经济预测、经营决策等。

(二)纵观中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也有以下三点问题:

1.重复开发现象比较严重

2.软件功能不强

3.人才培养亟待解决

(三)如何应对会计信息系统目前的不足

1.商品化会计软件与专用软件的结合。选择适用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在此基础上补充本单位管理所需的计算机程序,或在自行开发的基础上,结合选用商品化会计软件,既可充分利用购买商品化会计软件的费用少、先进、实用的优势,也可弥补其不能充分满足管理需要的缺陷。

2.软件技术与管理组织措施应紧密结合。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仅有一个良好的软件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套与之紧密结合的组织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与可靠。

3.人才的培养。会计信息系统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会计信息系统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系统,其生命周期包括系统调查与分析、系统实现以及使用与维护等几个阶段。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有许多人要参与系统设计,开发、使用和管理等工作,对他们的要求各有不同。目前,要立足于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培训和对在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强化。

三、会计信息系统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领导重视与支持。一个单位要实现会计信息系统化,无论是人财物,还是技术与观念,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人为的障碍和阻力,所以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至关重要。

第二、设备配置原则。会计信息系统化需要一套硬件设备和一个软件环境。在机型设备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它的通用性、适用性、扩充性以及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此外,还应配备性能良好的打印机、不间断电源等,建立一个符合要求的机房,给财会信息系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运行环境。

第三、规章制度原则。会计信息系统化工作与手工操作方式有很多不同之处,必须结合会计信息系统化的特点,制定一些新的规章制度。系统内部控制方法,录入差错的更正方法,系统安全措施,计算机病毒的规范措施,机房管理制度,部门间和人员间的工作配合等,都应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财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展开。

第四、会计信息系统化的管理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宏观管理是指国家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对全国和本地区、本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及其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一般来说应该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化计划管理、制度管理、会计软件管理等。微观管理是指基层单位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化的一些管理办法、措施、制度。这是保证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

篇12

关键词:会计信息 真实性 失真 现状 成因 对策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

会计信息一般包括管理会计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前者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后者是企业对外提供的有关经营状况的信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能够完善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但会误导企业做出错误的经营管理决策,还会破坏企业的形象,产生一些了负面的连锁反应,信息真实性不但能够为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还能够为企业之外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依据,使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二、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特点及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企业实际经济活动的相关数据和会计人员记录的数据不相符合,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有些是不全面的反映实际情况,有些是错误的反映实际情况。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在会计信息中虚增资产,使得实际资产与信息中记录的资产不一致,误导投资者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特点

会计信息失真一般分为两类,一个是人为原因而造成的信息失真,另外一种是非人为意愿所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前者属于违法性的会计信息失真,后者属于非违法性的会计信息失真。人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企业或者会计工作人员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主观造假,给信息使用者带来重大经济损失,非人为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不达标造成的。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从小的方面来说,会计信息失真为本企业造成很大的困扰,企业做出的经济决策要依据会计信息来决定,如果会计信息失真,那么企业做出的经济决策就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会把企业引上发展的误区,造成企业决策失败,阻碍了企业发展;从对外影响来说,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往往会根据被投资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来决策,信息失真会让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从大的方面来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威胁到社会经济秩序,给社会风气带来不好的影响,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一)会计信息管理制度不完善

会计信息管理制度能够对会计信息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会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权利、责任、义务不明确,也没有完善的责任制,企业管理者能够按照个人意愿来处理会计信息,使得会计信息很容易失真。

(二)会计准则存在主观因素

虽然我国的会计准则是有政府等权威机构制定,参与准则制定的人员也是会计行业的专业人员,但是准则的制定难免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制定相关制度、法律法规时很容易掺杂个人情感,使会计准则存在主观因素,不能完全和客观实际相契合,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就容易导致会计准则与实际问题相偏离,出现信息失真。

(三)社会各界缺乏对会计信息的监督

会计信息失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监督机制的完善程度影响,对会计信息的监督不仅是企业内部的事情,社会和政府也应该参与到对会计信息的监督中来,但在实际中,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政府、社会,都没有对会计信息进行强有力的监督,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会计信息监督体系,政府部门缺乏与财政、税务等部门的联系,会计事务所缺乏独立性等,都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不正之风。

四、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完善会计信息管理制度

会计信息真实性依赖于制度管理,企业应该在内部建立会计信息管理制度,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对人为篡改会计信息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罚,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减少由于失误或自身素质的缺陷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二)提高会计准则的客观性

在制定会计准则时,会计专业人员应该尽可能的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减少主观情绪,政府应该广泛征求会计事务所和各级财政部门的意见,针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开展专题讨论会、洽谈会、并与法律界的专家保持沟通,争取取得社会各界专业人士的共同认可,提高会计准则的客观性。

(三)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监督机制

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的建立应该使社会各界联合起来,企业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形成合力,严厉打击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政府应该发挥监督职能,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严格监控,社会应该加强对会计事务所的监督管理,发挥社会监督的职能。

五、总结

会计信息真实性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活动,关系到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管理,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根据会计失真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而找到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方法,发挥会计信息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康均.卢海平.会计信息真实性辨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03)

篇13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影响分析

会计这个行业在500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就是因为该行业能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当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及经济环境和信息语言的日新月异对会计行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引起了会计环境的巨大改变并为会计的发展变化创造了十分完备的条件,但与此同时也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在完善自身方面更进一步。

一、会计信息化的内涵及特点

(一)会计信息化内涵

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相应充实和更新了会计系统。会计信息化是使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对旧有的会计模式进行重建,之后在重建现代会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会计和技术两者高度融合的现代化信息系统,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化结合了信息技术和会计技术两项内容。

(二)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会计信息化以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并且完美结合了会计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与此同时,会计信息化技术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与会计教育等理论进行全面的改进和完善,进而建立起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会计发展的新阶段,因此会计信息化也就具有了新特征。

通过信息化技术和会计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实务、理论等进行全面完善进而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因此,可以说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发展过程是会计信息化的本质特点。而作为会计的崭新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整体性

第一,从覆盖广度来讲,会计信息化系统是包含会计教育、政府对会计的管理、会计基本原理和方法及会计实务等在内的会计系统,几乎覆盖了所有会计领域,是对传统会计系统的整体的完善。第二,从会计功能层面来讲,除基本的会计核算功能之外,会计信息化还具有会计监督、预测与决策的功能,同时它还可以借助于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对会计流程进行重新整理。第三,从技术实现手段来讲,会计信息化在采用了计算机技术之外,更融合了包括网络技术、生物工程和通讯技术等在内的现代技术。

2.智能化

会计信息系统既具有核算功能,又能够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该系统进行工作也离不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的操控,尤其是系统内的预测功能和辅助决策功能只有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有可能顺利进行。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确切地说是一个需要人和机器进行相互作用的智能操作体系,不是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操作系统,具有智能化及人性化的特点。

3.实时性

由于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会计信息系统在数据处理及资源共享等方面具备了很大的优势,能够帮助工作人员简便、快捷、高速地获得所需材料,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工作人员既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在相关系统中直接采集所需会计数据,也可以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趋于开放状态。经济业务在账务处理后,相关的信息在会计系统可以直接生成,具有时间上的实时性,各种内外部信息可通过会计系统瞬时完成,提高了工作效果。

4.多元化

会计信息化的多元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采集多元化。经济社会一体化及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企业内外部各部门机构之间的信息转换变得十分简捷,会计信息化系统广泛接受各类信息的功能使信息渠道变得更宽广、信息量更大。二是信息供给多元化。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的提供既可按照月、季、年的顺序提供,也可以根据需要只提供实时的会计信息,并且能够完成对会计系统的实时控制,保证会计期间无法再对会计信息提供构成限制。三是信息空间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在提供货币形态信息的同时还可以提供非货币形态信息,既有现在信息与未来信息,也有历史信息,这样一来用户就可以根据需要提取相应的信息。

二、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本身所具有的种种特征表明该系统在企业内部的应用必然会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十分显著的影响。

(一)对权限控制与身份识别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与应用赋予了会计工作新特点,同时改变了会计传统手工操作的工作习惯。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作流程的改变。由于会计信息化摆脱了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所以工作人员只要把凭证输入计算机并对其进行审核之后,计算机系统本身就可以自动完成记账、结账和报表编制等种种工作,比传统会计系统使用的种种账务处理程序更加直接、更加简单也更加迅速。二是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工作重点将会改变。信息化会计系统的使用大大减轻了会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也渐渐由核算型朝管理型发展。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三是加强了会计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性。会计信息化系统采用的会计软件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可以各自进行一定的信息处理工作,与此同时各模块之间也要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加工工作。由于工资核算、账务处理及固定资产核算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强,操作人员之间的分工协作也因而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会计人员甚至是业务人员出现小问题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创建、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各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是企业内部其他控制因素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政策、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员工能力匹配、道德价值、企业治理机制等。以上诸种因素人为方面制约较大,对会计内部控制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会计核算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控制制度与程序更加规范有序。传统会计系统中中层财务经理所承担的一部分管理决策职能将逐步淡化。经济信息的高度共享减少了业务完成时间,使会计信息的采集与更新变得十分具有实时性,有利于企业高层实时查看基层的业务执行情况,使组织的形态趋于扁平化。

(三)对内部监督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内部监督的效率大为提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监督难度。这是因为会计信息化虽然能够通过信息技术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使部分监督过程自动完成并实现实时监督从而提高监督的效率及效果,但是由于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准确区分权责利从而给监督带来困难。因为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交易授权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而无需再进行签字、盖章等程序,这就使得授权过程变得模糊,企业往往在遭受损失后才能意识到控制的失效,从而加大了内部控制的难度。

(四)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

会计信息化系统由计划部、采购部、生产部、营销部、仓储部、人力资源部及财务部等企业运营管理的许多方面构成。如果对每个流程和控制点都进行评估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化系统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利用风险评估找到在业务运作中影响较大的领域并对其进行评估。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会计核算的环境,会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从原来的财务会计人员转变成会计人员及包括业务人员在内的系统操作人员两个分支部分。会计信息化数据处理方式的多样化不仅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同时也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

参考文献:

[1]苗壮.会计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要求[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6(03).

[2]赵青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10).

[3]何玉芬.基于内部控制环境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

篇14

企业管理者作出管理决策的主要依据与参考就是企业会计信息,可见,会计信息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为使会计信息作用得以全面发挥,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但由于会计信息存在局限性,为改善这种不足和缺陷,需要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推动会计信息的融合,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给企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会计信息局限性

(一)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悖论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帮助投资者准确分析企业发展趋势。企业会计信息有用性与价值性,一般体现在决策者是否将会计信息应用于决策中,会计信息能否帮助决策者做出有效的决策。但由于目前会计信息使用者比较多,而且信息需求存在差异,因此,只提供统一格式、统一规范的会计类信息,无法满足全部使用者需求,究其原因,会计准则中会计信息无法真正保证全部信息使用者相关。

(二)会计信息不确定性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存在不确定性,一般表现为,在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范围内,选择不同会计处理的方式来反映同一类经济事务时,就会出现各种结果,如:存货计价,会计制度的规定中可以使用的方式包含后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与移动平均法等,如果企业采用的计价方式不同,会致使收益出现差异;又如:固定资产折旧一般选择工作量法与平均年限法,或者是加速的折旧法,选择不同,同样会导致企业收益出现差异,而且平均年限法的计提折旧过程中,人为因素比较明显。

(三)会计信息失真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如果财务信息失真会导致会计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通常会计信息的失真,一般指会计的数据无法完整、真实地将会计主体经济活动实际情况反映出来,表现为会计信息的虚假与会计信息的差错。会计信息虚假是指在会计的活动中,当事人由于各种无法告人的原因,在事前经过周密的设想与安排,或者是规避股东的应分红利、隐瞒亏损、偷税、虚构盈利等,主要特点就是相关人员人为的捏造会计的事实与篡改会计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差错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在会计信息提供、会计准则遵守的过程中,因为会计人员主观判断、会计本身不确定性、计算失误与经验不足等,导致会计信息和经济活动之间产生矛盾,主要特点是相关会计工作人员无意造成的差错,例如:会计凭证的造价。

三、会计信息的融合具体措施

(一)会计信息的融合体系构建会计信息的融合体系构建,可以给企业决策提供合理、科学的参考依据,便于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为了建立智能化会计信息的融合系统,通常要按照专家系统与人工智能设计的原理,设计与新时期企业发展相符的融合系统。会计信息融合体系建成之后,要通过模拟仿真方式检测各系统中信息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同时找出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

(二)采取统一方式表述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融合信息源存在差异,且形式形式也不同,因此,要尽可能对这些信息进行统一和整合,使用直观方式来表述。例如:会计人员可以按照会计准则把各种信息转化为统一种信息,便于企业利用。

(三)识别会计的信息融合信息源由于会计融合的信息来源渠道比较多,其中XBRL的财务报告就是其中之一,且普遍应用于会计行业的信息披露过程中,尤其是近几年,XBRL财务报告逐渐受到企业的接受与认可,同时企业不断地使用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因此,XBRL财务报告逐渐变成会计信息的融合信息源,此外,公司报告与政府通告也是会计信息的融合信息源。

(四)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会计信息的融合策略中,逐渐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一般是为了实现数据共享,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信息融合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采集会计数据时,一般包含会计凭证填制、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等几个部分。但管理会计的数据采集有所差异,其主要是按照工作需要挑选财务数据,再通过模型运算与技术统计等,获取报告与方案。因此,为了将两种信息更好的融合,必须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还能构建数据管理体系、信息目录与数据库。近几年来,大部分企业中逐渐建立了数据管理体系与数据库,弥补了会计处理中的缺陷与不足,进而促进企业发展与进步。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