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础教育评估范文

基础教育评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1: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基础教育评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基础教育评估

篇1

1.政府职能的转变党的“十八”大提出: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不断在我国得到倡导和实践。公共性越来越成为描述现代政府活动基本性质和行为归宿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1]。公众开始打破单向被动接受政策的局面,积极参与政策决策。“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确立教育督导的法律地位是建立健全教育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决策者需要通过教育政策评估反馈的信息掌握政策的投入、产出、效果与绩效,来决定政策应该被终止还是强化,以确保教育政策的质量和预期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在建立专业的权威机构来验证其教育政策的成效来应答公众“问责”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公众的满意度、倾听公共声音,以保证整个国家的教育利益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因此,构建一个引入公众参与的教育政策评估体系成为政府重塑形象的一种现实选择。2.地方分级管理诱发教育质量危机我国“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初步建立起了基础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县级政府在上级教育法律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传统来对上级政策进行“再制定”并加以执行。因此,县一级就成为一定责任义务下,相对独立的利益集团。由于地方分级管理被赋予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必然使不同的县域秉持不同的基础教育政策的标准和要求,使得基础教育政策的落实水平参差不齐,容易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并加剧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因此,为了克服地方分级管理对上级教育政策执行和教育质量的潜在威胁,保证教育利益的最大化实现,维持国家的“统一空间”,建立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已经势在必行。3.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之吁求当前我国教育行政管理的“金字塔”模式,使我国的教育决策带有强烈的集权色彩。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层层执行,造成了“部门保护主义”,教育政策评估成为政策决策过程的“黑箱”,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政策评估体系。现有政策评估指标也多为尝试性研究,更鲜有微观上对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及其测量的思想方法体系的研究。因此,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立足县域差异,为各地区的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工作的开展和改革提供统一的思想和方法。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县级政府对上级教育政策的“再制定”、执行和绩效的度量,一方面,能为县级政府教育绩效树立明确的衡量标准,监测并评估县级政府执行教育政策的努力程度,检验县级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效率,界定教育政策职责,通过逐步建立问责机制,以谋求高质量的教育政策为价值导向,调动县级政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并强化其组织成员的责任意识和凝聚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评估,使县级政府发现不足,逐步缩小县域间政策绩效的差异,进一步决定和分配各项教育政策的资源的分配顺序和比例,以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公平在微观层面上的实现。

二、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层级与核心

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基于完整的理论模型。模型的建构必须明确其遴选评估指标并厘清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使指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作为评估工作开展的前提。对于县域基础教育政策的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遴选与层级归类是基础,更是重点。1.构建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梯阶层次结构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县域基础教育政策的价值标准、具体内容和产出绩效出发,结合县域基础教育政策执行的现状,本研究设计了63个评估指标项。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评议的方法对指标进行了优选。通过专家问卷的统计,最终建构了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构建的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由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37个,其递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2.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为了保证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指标的相互独立性、价值导向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可从县域基础教育政策的内容层面、价值层面与目标层面展开。其中,县域基础教育政策的内容层面可以分为教育质量政策、教育体制政策、教育经费政策、教师政策;由于在县域层面上,教育体制政策因受国家教育方针的直接支配,弹性空间很小,很难体现县域的政策空间,所以可以不列入评估范畴,主要从其他三方面评估。教育政策的价值层面主要从教育公平加以评估。目标层面则为满意度的测定。因此,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聚焦在五个方面(一级指标),即教育经费政策、教育质量政策、教师政策、教育公平和教育满意度。(1)教育经费政策教育经费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谁出钱、出多少钱、为什么出钱”的问题,是为保证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而制定的筹措、分配和使用教育经费的政策。《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性收入的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义务教育法》为教育经费政策的评估提供了法律依据。政府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能够直接反映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并衡量县域内公众享有教育服务的水平。就教育经费的支出与分配而言,就是要协调好教育基本建设费和教育事业费之间的关系。投入足够的教育经费并进行合理支出与分配,教育事业发展才能够得到基本的物质保障。(2)教师政策教师政策是开发教师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旨在解决如何建设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的教师队伍的问题,并试图处理好对教师的高要求和给教师以优厚待遇的关系问题。教师政策主要包括:教师要求政策、教师待遇政策、教师管理政策[2]。在教师要求政策中,教师工作时数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加以考核,高一级学历教师占比、各级名师占比、名班主任占比是评价教师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年度接受培训的教师比例、教师教育科研活动参与率和参加公开课教师人数是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教师待遇政策,主要针对“五险一金”落实情况和教师工资水平作出考评。就教师管理政策而言,师生比是教职工人数与学生人数之比,是衡量教育人力资源效益的通用指标;城市教师向农村流动率和农村教师的流失率是衡量优质师资均衡配置的重要指标。(3)教育质量政策教育质量政策是要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问题。国家对于学生培养的质量标准已作出基本规定,并提出实现这些标准的路径和要求,对于县域教育质量政策的评估是从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课程政策以及教育发展三方面进行的。将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作为教育质量政策评估的指标之一,能够进一步端正教育的指导思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通过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4)教育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和教育改革永恒的价值追求。教育政策所体现的公平是指某项教育政策的执行导致的与该项政策有关的资源、利益及成本分配的公平程度。教育政策的公平性有水平公平和垂直公平之分。水平公平体现在县域层面上是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即同一县域内的人要享受同样的待遇,可通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加以评估。垂直公平则指,对于不同阶段、不同需要的人的要求应该是多元的,越是贫困和处境不利的儿童或地区,越应该给予政策的支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社会利益博弈的结果。(5)教育满意度随着“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不断在我国得到倡导和实践,公众开始打破单向接受政策的局面,参与到政策决策中来。政府需要在建立专业的权威机构来验证其教育政策的成效来应答公众“问责”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公众的满意度、倾听公众声音,以保证整个国家教育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因此,构建一个引入公众参与的教育政策评估体系成为政府重塑形象的一种必然选择,是公共行政民主理念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意。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结构模型

1.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HierarchyProcess)是一种多准则决策办法,既包含定量分析,又涵盖定性分析,能够将系统、复杂的思维数学化,将人们的主观判断定量化,有效地测度决策者的判断。AHP法首先把问题层次化、条理化,按照系统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将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实践中,我们运用AHP确定了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权重集,具体步骤如下:(1)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次元素,本层次与之有关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特色,也是进行各要素相对重要度计算的重要依据,对于每一层级的n个指标,需要建立一个n×n的判断矩阵,将第i行的指标相对于第j行的指标进行比较,得到aij。判断矩阵中的aij是专家根据直觉判断、经验、专业知识、资料数据经过反复研究加以确定的。专家在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要素重要度判断的过程中,要保持思维的一致性。矩阵中的aij应满足:aii=1,aji=1/aij,aij=aik/ajk(i,j,k=1,2,…n)。在层次分析法中,要使以主观判断为主的定性分析定量化,关键在于采用定量描述的方法来确定任意两个方案对于同一准则的相对优越程度。一般对单一准则来说,两个方案进行比较总能判断出优劣。判断矩阵中指标的数据可经由地方教育统计年鉴、调研数据、政府工作报告或综合权衡相关领域的专家意见得出。为此,本研究组建了8人专家团队开展调查,专家的学科背景以教育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评价等为主。专家组成员引用数字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对不同情况的评比给出数量标度,逐层对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构造了综合判断矩阵。(2)判断矩阵的求解及一致性检验求比较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某一层有关元素对上一层相关元素的权重值,研究采用MATLAB软件对综合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了求解,特征向量ω的值即为该指标的权重。2.评估指标体系的赋分值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后,让评估人员根据搜集的信息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即要实施分层次的评分。由于评估对象是具体的实际的政策过程和政策结果,各项评分也都只和该具体政策的应然状态相比较,而不与政策评估体系的其他方面相干扰。因此,评估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无论权重大小,满分是相同的。通常每个指标的评分采用百分制,定性分析的临界分值为60分,那么评估人员应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对具体政策在各项指标方面完成的满意度进行量化评分。

四、构建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篇2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考核要素及评分标准

A1良好育人环境营造(30分)

B1依法办学(6分)

1

C1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0.5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0.5分

2

C2发展规划。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符合校情、科学合理,自主对标国内外名优学校,按照规划发展路径、推进步骤稳步实施1分;年度计划落实到位1分

3

C3制度建设。学校《章程》基于校情、科学合理,教职工认可度高1分;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1分,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0.5分;有效发挥激励作用,执行落实到位0.5分

B2校园文化(4分)

2

C4办学思想体系。校长具有较高的教育科学理论水平,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体系完善,特色彰显,内涵解读充分1分;师生有效内化并形成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1分

2

C5文化建设。学校环境整洁美观,校园文化独特、鲜明1分;校园内讲普通话,使用规范字1分

B3课程建设(18分)

2

C6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体系完善、内容丰富1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生参与面达100%1分

4

C7课堂教学。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文化,形成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可推广性强2分;积极开发区域优质学习资源1分;教师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1分

2

C8教学常规。“五项管理”等教学常规制度完善,过程管理落实,成为师生自觉行为2分

10

C9教学研究。教科研制度健全,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校本研修机制1分;学校自主申报各级科研课题,每年举行专题研讨会1分;课改科研成果(独立)突出,市一等奖,省二等奖以上4分;校长有独立或领衔出版的论文、专著4分

B4合作开放(2分)

1

C10交流合作。与川内外优质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定期开展研学活动0.5分;形成有特色的研学课程0.5分

1

C11互访学习。每年开展师生互访活动,教师互访人数不少于3%,时间不少于1周1分

A2引领教师专业发展(20分)

B5发展规划(3分)

3

C12队伍发展规划。学校中长期教师培养规划科学合理、有效落实1分;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规划特色化,教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1分;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师达10%以上,并享有较高知名度1分

B6师德师风(2分)

2

C13行为师表。学校师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科学完整1分,教师具有现代教育思想,遵循教育规律,为人师表,爱岗敬业1分

B7专业成长(7分)

2

C14学习型团队建设。建设学习型团队,激励机制有效引导教师学习提升、团队发展1分;各类教研团队积极活跃,形成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1分;

5

C15名优教师。建立骨干教师层级培养模式,各级名优教师达20%2分;教师获得荣誉表彰市级0.3分,省级0.5分,国家级0.8分,累计不超过3分

B8成果成效(8分)

3

C16学科教师“大比武”。区县级0.1,市级0.3分,累计不超过3分

5

C17课题论文。坚持科研兴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人人参与,人人提高2分;课题、论文区县级0.1,市级0.3分,省级0.5分,国家级0.8分,累计不超过3分

A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0分)

B9品德发展水平(4分)

1

C18理想信念。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认同、社会责任、集体意识、人生理想认知度高,表现良好1分

1

C19公民素养。学生珍爱生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善、乐于助人,表现良好1分

1

C20价格品质。学生自尊自信、自律自强、尊重他人、乐观向上,表现良好1分

1

C21行为习惯。学生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爱护环境,表现良好1分

B10学业发展水平(12分)

2

C22知识与技能。学生积极投入课程学习,求知欲旺盛1分;系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勤于动口、动手、动脑,达到各学科能力目标1分

8

C23学业质量。学生学业水平与综合素养监测机制健全,落实过程性评价,积极推进“双减”工作,学生无过重课业负担2分;小学:学业质量监测综合结果达标6分。初中:全科合格率和一次合格率达80%以上6分,80%以下75%以上4分,75%以下60%以上3分,60%以下不得分

2

C24实践创新能力。学生会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批判质疑、钻研探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分;关注现实生活、参与社会实践愿望强烈并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分

B11身心发展水平(4分)

2

C25身体素质。学生体质监测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分

2

C26心理健康。重视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咨询活动开设良好1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进取,乐观开朗,尊重并理解他人,能正确评价并约束自己的行为1分

B12兴趣特长养成(10分)

3

C27课后服务。学校课后服务符合“5+2”“1+X”要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兴趣社团活动、素质教育活动,并纳入课程管理体系2分

7

C28成果成效。学生兴趣爱好浓厚,个性特长得到明显发展,学生获奖市级0.3分,省级0.5分,国家级0.8分,最高不超过7分

A4提升办学效益(20分)

B13示范引领(2分)

2

C29学区制管理改革。学校优质资源辐射、影响区域内外学校1分;开展区县级及以上专题现场会,有效带动兄弟学校发展,效果明显、反映良好1分

B14办学水平(8分)

4

C30特色创建。围绕办学思想,特色办学体系完善,特色建设成效显著1分;学校获得市级及以上表彰,区县级0.1,市级0.3分,省级0.5分,国家级0.8分,最高不超过3分

4

C31办学成效。教育综合质量连续3年在县域年度综合考核中保持领先2分;办学成果凸显学校特色,在国家主流媒体、核心期刊进行宣传报道,并得到专业领域高度认可2分

B15满意度评价(10分)

5

C32行业评价。学生、教师对学校教育工作满意或基本满意,满意率≥90%5分,≥85%4分,≥80%3分,<80%不得分

篇3

一、实验工作评估的目的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评估,是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评估的目的在于全面评估县(市)区及学校各项工作的进展,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实验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使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评估,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措施和方法,以及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材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二、实验工作评估的依据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评估,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课程改革的文件为依据,按照教育部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实验工作的要求进行。

三、实验工作评估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评估以县(市)区、铁路及直属学校作为评估对象和分析单位,进行整体评估;评估内容涉及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各个主要方面。

2、阶段性。课程改革实验是一个较长周期的研究工作,实验的不同阶段有不同性质的重点。评估将根据实验的进展情况,分别对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每一阶段的结果都将是实验工作整体评价的组成部分。

3、可操作性。每一阶段的实验工作都要按实验方案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进行。评估时,根据实验的总目标与每一阶段的任务,分解成若干项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使实施者和评估者都了解评估的标准,以期促进实验工作的良性发展。

四、实验工作评估的内容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评估采取整体设计,分段实行,既重视对结果的评估,又重视对过程的评估。依据我市实施方案提出的任务的要求,从实施的准备、实施、结果等几个阶段,分别对县(市)区、铁路及市直学校的组织者、教师和学生,乃至社会各界分别进行考察,进而对实验工作做出整体的综合判断。具体的评估范围和内容同见附表。

五、实验工作评估的方法

1、统一设计,分步实施。按实施的总体目标,统一设计实验评估方案,规定对实验的各个阶段和不同的参与者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估。评估随着实施的进展,分阶段实施。一般至少要为起动、过程和初步结果三个阶段进行评估,根据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评估等。

2、集中管理,分片落实。实验工作的评估由市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统一组织,分为县(市)区和市直学校进行评估。

3、自我评估与专家评估相结合。每次评估先由实验单位自我评估,再由专家组进行评估。

六、实验工作评估的实施

课程改革评估工作组由市专家工作组成员组成。按阶段和专题等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估。

1、实验的准备与启动阶段的评估。重点评估实施方案、实验条件和实验启动情况。在实验初期进行,一般可安排在实验启动后的1个月之内进行。

2、实验的常规与观念评估。重点评估实验是否走上正轨,相关人员的观念是否发生转变。一般在实验进行3个月至6个月之间进行。

篇4

>> 我国中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研究(下) 生态学视角下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中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研究 物联网环境下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 关于XBRL下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思考 教育信息化视角下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次贷危机下我国长三角地区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新形势下的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之我见 “互联网+”下农业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研究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 藏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综述 地平线研究项目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若干启示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和策略研究之我见 欧债危机背景下的我国中部产业国际化发展问题研究 浅论信息化背景下的职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师的自我提升 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 经济转型背景下中部地区高职金融教育改革与发展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背景下的滁州发展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下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8-28.

[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 2013-8-28.

[3]规划编制专家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9.

[4]何克抗.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4):16-21.

[5]何克抗,余胜泉,吴娟等.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2):5-18.

[6]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19-30.

[7]方子春.关于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个案调查[J].中国远程教育,2007(8):58-62.

[8]冉新义,杨改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11):60-63.

[9]易佳,盛健.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要用数据说话――以上海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0):4-9.

[10]张屹,范福兰,杨宗凯,周平红.我国中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测评与预测[J].电化教育研究,2012(7):5-10.

[11]李葆萍.我国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均衡性研究――基于2001-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3):37-42.

[12]Shyamal. Majumdar.Regional Guidelines on Teacher Development for Pedagogy-Technology Integration [Working Draft] [M].UNESCO, Bangkok:2005,37.

[13]把握机遇 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 2013-08-29.

[14]UNESCO. (2011).UNESCO ICT Competency Framework for Teachers.

[15]Advancing Digital Age Learning [EB/OL]. http:///standards/nets-for-students,2013-8-28.

[16]何克抗. 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06,(8):5-11.

篇5

关键词:学生评估项目;上海PISA;基础教育;启示

一、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基本情况的介绍

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1]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第一次PISA评估于2000年首次举办,此后每3年举行一次。评估主要分为3个领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及科学素养,由这3项组成一评估循环核心,在每一个评核周期里,有2/3的时间会对其中一项领域进行深入评估,其他两项则进行综合评测。[2]

PISA试题着重于应用及情境化。受测学生必须灵活运用学科知识与认知技能,针对情境化的问题自行建构答案,因此能深入检视学生的基础素养。经合组织不久前公布了有40多个国家25万名中学生参加的2003年PISA测试。结果显示,芬兰学生在历次测试中名列第一。PISA测试的重点是看学生全面参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的考察并不限于书本知识,还包括成年人生活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测验方式是通过纸笔测验来衡量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评价内容为这个年龄段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未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状况;研究目的是了解即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各国中学生,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需要的各种基本素养,是否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PISA评价的重点不在于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好了学校的常规课程内容,而主要是在于评价学生是否做好了应对未来挑战的准备,为此PISA非常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考察。

2009年4月,根据OECD的技术标准要求,上海152所学校的5115名学生,代表全市各类中学约10万名15岁在校生参加测试,参与率和覆盖率分别达到97.8%和98.6%。测试结果显示,在全球约47万名接受测试的15岁学生中,上海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分为556分,高出第二位的韩国学生17分;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得分为600分和575分,分别高出第二位38分和21分。 上海学生的阅读素养表现良好。精熟度最高的"6级"中,上海占2.4%,仅低于新加坡的2.6%,"5级"占17%,具有明显优势。学生在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认知方面的表现较好,反映了上海课程内容比较均衡。[3]此外,上海有92%的学生每天进行趣味性阅读,对阅读的喜爱程度指数为0.57,显著高于OECD平均值。

针对以上结果,我们首先试图分析芬兰在几次测试中都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探求上海作为中国代表取得优异成绩背后值得肯定的地方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二、芬兰基础教育成效显著的原因和做法

第一,芬兰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向全国提供平等接收教育的机会。这在测试结果中也能体现出芬兰全国各地城乡学校之间成绩差距很小,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成绩也较为均衡。在这方面,我国基础教育也在倡导公平,然而现实中仍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方面需要向芬兰学习。

第二,芬兰的基础教育目标不在于过多地要求孩子去学知识,而是更为注重对其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索、有基本知识和技能、有道德的社会成员[4]。一直到中学毕业,芬兰的学校不会给孩子们打分,不让他们留级,不给他们排名次,不会硬性规定他们完成功课,而只是分别跟踪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为了解决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还配备有心理学家。这些措施都很人性化的在关注孩子的成长。

第三,芬兰的基础教育学校特别强调把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并设置灵活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使孩子们不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学校也鼓励老师把学生带到社会的大课堂去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孩子们经常走出校门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展览会、植物园或工厂,进行郊游和参加夏令营活动。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我国也在大力提倡,只是由于地区的差异,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实现,一些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仍然贫乏,做到教育资源的公平仍任重而道远。

第四,芬兰教师的服务精神以及教师的社会地位较高。[5]老师讲课从不居高临下地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们灌输知识,而是走到孩子们中间启发诱导学生去接受知识。在有些学校,如果学生认为老师讲授的东西不能满足其求知欲,在征得老师同意后,便可以离开教室去图书馆或其他地方寻找辅导材料自学。芬兰学校的一门课可以由几个老师同时讲授,学生试听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后正式上课,因此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有学历和经验,还要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能做到这些的必须是很优秀的,所以教师在芬兰是很受尊敬的职业。

第五,利用各种途径汲取新知识,不断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1)芬兰学生家长通常喜欢给孩子念书、讲童话和带孩子去图书馆;(2)芬兰报纸联合会每年都会举行"读报周"活动,免费为老师和学生发放各类报纸,老师可将其作为课外教材引导学生阅读,获取有益知识,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3)电脑的普及也是学生拓宽知识面的一大途径,但同时对电脑的正确使用,芬兰教育部也很重视,准备采取措施,在学校和图书馆的电脑上安装具有拦截作用的软件,过滤和屏蔽不健康的网站。全国信息安全事务委员会还开设了专门的网站为学生提供有关的咨询服务。

总之,芬兰的成功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长期以来对教育重视的必然结果。其实我国的一些地区所做的与上述提到的一些经验和做法都有相似之处,有些发达地区甚至赶超了芬兰,如上海,首次参加PISA测试就一举夺冠,对此我们应理性冷静的看待。在得知最后成绩后国外媒体和教育界高度重视,甚至有美国记者将此事件的意义和"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相提并论,并认为相对于过分散漫自由、校际差异很大的美国教育,中国学校注重课堂纪律和课程安排、教师责任心,学生在学习上付出更长时间和努力的做法确实有可取之处。[6]但与国外积极评价相反,国内却是质疑声一片,这些质疑主要包括:上海教育不能代表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评价体系是否适合我国教育实际;成绩背后掩盖不了我国教育的落后现状等等。对此我们应客观的看待,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有反思,既有自信也有自省。

三、对我国上海取得优异成绩的正确认识

1、首先,要正确看待我国基础教育质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进入21 世纪后,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截至2009 年底,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县(市、区)累计达到2843 个,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7%, 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5%。[7]我们必须看到,这一成就是在一个很薄的基础上取得的。改革开放之前, 尤其是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小学入学率只有20%,初中入学率只有6%。[8]我们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历程。

除了义务教育普及方面取得的成就外,近年来实行的新课程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上海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许多领域的发展都走在全国的前列,教育也不例外。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做出了成绩,本次测试结果实际上也是一个证明。

2、其次,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发现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西方(欧美)敢于一己之短比东方之长,相反,西方并未首先测试他们擅长的领域;在这次测试中,成绩好的都是亚洲国家占多数,我们不可否认,亚洲国家的基础教育确实比西方国家做得好。但高等教育如何呢,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一些国家确实有比我们所长的地方。

(2)在鼓励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方面,特别是在运用"元认知策略"方面不及经合组织国家;"元认知策略"主要表现有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也就是说学生在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时所指定的计划、自我监督调节能力有待改善。

(3)在阅读素养方面,我国学生善于阅读连续性文本,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则较弱。连续性文本指的是可以构成一个完整信息单元的句子、段落,也可以是大的章节结构,如杂志、报纸或小说;非连续性文本主要指文件、公文、图表等格式。

(4)在测试中研究本身,我们还不太善于采用大规模、多维度、多层次、多种工具、多种目标的系统实证方法。如学生的素养成绩可以从个人认知水平、学习参与程度、学校办学效能、家庭经济社会地位、政府投入水平等方面维度来比较分析。

四、PISA测试对我们的启示以及未来的展望

1、PISA有一套科学有效的阅卷程序和评价标准,可以对我国考试的命题设置、教育评价新探索起到一定借鉴作用,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评价模式。

2、关注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PISA十分关注学生与学校的背景,更加关注学校和教育政策在提升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从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角度出发,PISA提供了学生成绩差异的社会经济根源及教育资源投入效益预测等更深层次的分析报告。PISA主张社会各阶层的孩子都应得到良好的发展与成长的教育,这与当前我国倡导的教育均衡、关注教育投资的有效性相一致。

3、教育的水平与资源的投入相关,在分配教育资源时,可以考虑根据各地经济状况的不同,如对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以及同一地区内的不同地方应有不同的投资政策。

4、PISA评价的发展趋势仍是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为核心内容,在接下来几年的测试中可以增加信息素养或财经素养的评价;评价方式也可能由计算机测试代替纸笔测试;还可以扩大样本年龄的范围等。

5、建立可用于区域比较的教育评价和监测体系。OECD举办PISA的目的是要监测各国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对各国的教育政策和投资产生影响。[9]我国尽管各地文化差异大,但总不至于大过国家之间的差异。在强调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今天,更有必要建立大范围的区域性教育评价和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OECD(2009)PISA 2009 Assessment Framework:Mathematics.Reading, Science and Problem Solving Knowledge and Skills[R]-Publications 2009

[2]王唏.PISA:阅读素养的界定与测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3,(9).

[3]黄惠娟.PISA:数学素养的界定与测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4]李忠东.芬兰:最好的教育模式[J].世界教育信息,2008,(2).

[5]吴甜.芬兰基础教育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5,(9).

[6]乐中保.PISA中阅读测试的测评框架与设计思路--兼谈对我国阅读测试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7]赖小琴.PISA评价:为成人生活做准备的素养指示器[J].比较教育研究,2006,(5).

[8]孔凡哲.PISA对我国中小学考试评价与质量监控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5).

篇6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9―0058―04

一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背景

为了贯彻经国务院批准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的实施,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教育部在2005年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计划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从2005年开始,组织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先行试点。[1]为进一步扩大培训的规模, 同年,教育部师范司委托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在两套培训教材的基础上,开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初级)网络课程。2006年5-9月期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合作,完成了网络课程及相关资源的开发。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期间,北京大学组织教师对广东深圳、辽宁沈阳和平区和新疆乌鲁木齐三地的近200名教师开展了网络培训试点教学,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007年2月,该网络课程(初级)通过了教育部师范司和项目办组织的专家评审,并向全国推广。截止到2008年底,仅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和广州市远程教育中心两个单位,就为12万多中小学教师开展了这门课程的培训。2009年,报名参加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培训的人数已经接近9万人。[2]

二 实施效果评估的必要性

从以上描述可见网络培训的规模确实可观,但是网络培训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了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网络培训:是继续推广?还是加以改进后再推广?还是立即废除停止?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有待于我们对网络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而目前,我国教师培训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评估模式来指导,对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也是各不相同。[3]现实中教育行政部门衡量教师培训效果的标准通常为是否完成了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习课时,优秀率是多少等,致使教师培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未被发掘,最终导致很多的教师培训流于形式。教育界对于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估倒是有一些研究,但是这些评估大都是针对传统的面授培训的,而且评估也只停留在一些浅层次上,关于网络培训效果的评估尚未出现。由此可见,运用一定的评估方法对我国教师网络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在教育评价中,评价的准则通常有两种形式:其一为指标系统,其二为概括性问题[4]。指标作为一种评价的准则,能用外在的行为来反映内在的思想,用具体的项目来反映抽象的内容,具有便于测量、测量误差较小、信度较高等优点。因此文章尝试运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

三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 指标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因为文章构建的是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效果”的评估体系,所以首先涉及到的问题就是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有哪些,经过初级培训应该达到哪些目标。其次涉及到的问题是网络培训课程的质量,因为我们这里研究的培训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整个培训的内容是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呈现的,网络培训课程的质量应该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应作为网络培训效果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再次涉及到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评估理论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

综上分析,本文拟在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大纲》(以下简称“初级培训大纲”)、网络课程评估理论、培训评估理论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出适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的评估指标体系。

对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包含哪些,经过初级培训应该达到哪些目标,笔者结合了“能力标准”和“初级培训大纲”中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得出初级培训后中小学教师在“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

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课程的评估笔者参照了2002年6月7日,教育技术标准委员会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CELTS―22.1――网络课程评价规范》,规范中从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界面设计和技术这四个维度对网络课程进行评价。

对于选择什么样的评估理论作为评估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支撑理论是本文的一个难点。此次培训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影响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的评估不能是一个静态的评估,而应是动态的、全面的、连续性的、分层次的评估。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唐纳德•柯克帕特里克教授提出的评估四层次模式,也称柯式四层次训练成效评估模式[5]恰好采用了分层评估的思想,从反映、学习、行为、结果这四个层次来评价培训的效果。这无疑对我国的教师培训效果评估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其实,在实践中,人们已经开始将这一评估模型应用到教师培训评估中。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中师资培训效果评估采用了柯克帕特里克分层次评估培训效果的思想,将教师培训效果分为教师对培训的反应、教师的学习、学校的支持、教师的应用、学生的学习结果五个层次分别进行评估。[6]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将教师网络培训的效果的评估分为:教师对培训的反应、教师的学习、学校的支持、教师的应用和培训成果五个层次。其中的培训成果包括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的教学成果、学校的综合实力三个方面。

2 评估指标体系雏形的构建

根据上述综合分析,构建出来的评估指标体系的雏形如表1所示。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52个和相应的评判标准。

四 结束语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仅仅是教师网络培训效果评估工作的一个开始。将评估指标体系很好地应用到评估实践中,及时发现网络培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不断提高培训的效果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但是对教师网络培训效果开展全面、深入地评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教师网络培训是在网络环境下,依托网络课程开展的,那么网络课程的质量对培训的效果会有直接的影响。而对于网络课程的评估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其次,教师将培训中收获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在教学工作中需要一个比较漫长过程,那么效果评估在应用层面上必然要持续较长的时间。最后,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校的综合素质这些都是很难进行如实地评估的,因此效果评估在衡量培训成果时又需要更大的耐心和更高的技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EB/OL].

[2] 郭.从一门网络培训课程到“虚拟”教师培训学院[J].中国电化教育,2009,(7):24.

[3] 戴锡莹,王以宁.柯试成效评估模式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评估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57.

[4]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

篇7

关键词:汉字 教材 评估 编写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一、对外汉字教材的编写与研究概况

对外汉字教材是整个对外汉字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需的媒介,如果没有教材,那么课堂教学也就无法进行。无论研究分析哪个等级的对外汉字教材,都必须从总体上对教材的编写数量、种类和研究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出其发展历程,以便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剖析教材,为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的改进寻找借鉴。

二、教材编写的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1)心理学理论

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结构复杂,见形知音的能力差,这就造成了汉字难学的事实。如何认读和记忆汉字,这涉及到认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和记忆心理学的一些理论。目前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因此,在编写各个等级的对外汉字教材过程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

(2)汉字习得偏误理论

汉字习得偏误理论认为,不同文化圈的的汉语学习者对汉字有不同的认知方式,那么在汉字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也就不同。因此,在编写不同文化圈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时,应考虑把汉字偏误研究成果应用到教材的编写中,即把学习者经常产生偏误的汉字作为重点来考虑。

(3)文献综述法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对对外汉字教材的编写及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罗列、分类和总结,希望能发现对外汉字教材的编写及理论研究的总体发展面貌。

(4)问卷调查法

本文通过对国内使用率较高且有独特特点的的三部初级对外汉字教材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把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希望发现其可以借鉴之处以及有待于改进之处,然后对其有待于改进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提出编写思。

三、教材的选择标准

教材评估首先要明确分析的对象,即教材的选择性问题。评估教材的选择是教材评估的前提。我们可以把初级对外汉字教材分为三类:即,针对特定对象(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初学者)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适用于多种对象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和明确标明编写理念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当然,这种分类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在第三类教材中,《汉字》这部教材的部分特点(适用于多种对象)和第二类教材的特点存在交叉,《体验汉字》这部教材的部分特点(针对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初学者)和第一类教材存在交叉。

(1) 版本标准

种类:可以独立使用

适用对象:外国学习者

学习者水平:初级水平

出版社:对外汉语界公认的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出版社i

使用范围:在国内高校及对外汉语辅导机构中有很广的使用范围ii

(2)数量标准

上文把初级对外汉字教材分为了三类,其中针对特定对象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有七部,适用于多种对象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有五部,标明编写理念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有两部,每一类都在两部或两部以上,因此在数量上要有所取舍。

四、教材评估的视角和标准

教材的研究离不开对教材的评估,教材的评估是教材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教材编写和“二次开发” 的重要前提。1对教材进行评估,首先应该确立评估视角和评估标准。评估视角的确立能使教材的评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教材评估标准的确立是教材评估的关键性环节,直接关系到评估的效度和信度。因此,选取评估视角和制定评估标准极为重要。

(1) 教材评估的视角

从以往的教材评估文献来看,教材评估大多限于从研究者的视角,其印象性和主观性很强,难免有以偏概全的局限。其实,除了从研究者的视角之外,教材评估还有其他许多视角,比如编写者的视角,这种视角是教材编写者的编写设想、过程和经验等;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视角,这种视角是用教材内容和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比较;使用者的视角,其包括教师和学习者两个视角,从教师视角来说,是看教材在课堂上好不好用,教学效果好不好;从学习者视角来说,是看教材有没有针对性,是否容易学习。

(2)教材评估的标准

目前,国内外在第二语言教材的评估方面还没有一个权威且公认的评估标准,对外汉语教材是这样,对外汉字教材更是如此。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已经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下面列举四种比较全面且有代表性以及对初级对外汉字教材评估有借鉴意义的评估标准。

1.Hutchinson和Waters的教材评估标准

Hutchinson和Waters(1987)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本五个方面设计了教材评估表。其中从10个方面对教学内容的评估标准进行了细化;从7个方面对教学方法的评估标准进行了细化。

2.Grant的教材选择评估表

Grant(1987)从学习者学习、教师教学和课程标准3个方面制订了教材选择的评估表,并且对每一方面都进行了细化,细化后,共包含30个子项目。每一个子项目都为评估者提供了3个评估等级和3种计分方式,分别为 “是”、“不是”、“说不清”和2分、0分、1分。

3.赵金铭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标准

赵金铭在对第二语言教材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制订了一份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一览表。这份评估表共设计了9大评估项目,分别是前期准备、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语言、材料、练习编排、注释解说、教材配套和其他,并对这9大项目进行细化,共细化出55个子项目。另外,评估表共设A、B、C、D四个评分等级,其中1-45项和46-55项的评分标准有很大的差别。

五、结语

教材评估可以是先确定评估对象,然后再制定评估标准进行评估,也可以是先制定评估标准,再确定评估对象进行评估。为了更好地体现出评估的信度、效度和针对性,我们选择第一种评估模式。本章对初级对外汉字教材进行了细化,分为三种类别,并拟定出教材的选择标准。根据选择标准,在三类教材中遴选出三部较有代表性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列举了几种具体、全面且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教材评估标准以及评估视角,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选取了研究者和学习者两个视角进行教材评估,并结合所选教材的独特性分别制定出有一定针对性的评估标准,以此希望对教材的评估更加客观。

参考文献:

[1] 程 颖 2008 语言的体验性及体验式教学,《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2] 崔永华、杨寄洲 199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3] 陈霞 2011《浅谈对外汉字教材的编写策略》,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高翔 2010《基于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常用字研究的汉字教材编写与配套软件实现》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胡文华 2008《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上海:学林出版社。

[6] 洪桂治 2008 浅谈汉字教材与对外汉字教学,《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8

【关键词】英语写作 教材评估框架 基础英语

引言

近几年,我国英语教学不断完善,引入很多国外先进的理论,对国内英语教育有深远影响。对于教材如何使用,怎样判断教材的质量并进行评估,需要人们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现在人们已经初步建立了英语写作教材的评估框架,并对教材中关于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

一、英语写作教材评估标准框架的建构

以往对教材的评价具有主观性,由教师凭借自己以往的经验和直觉对教材进行评估,评价过于随意,这种方式被称为是随意性评价,这类评价因为缺少科学性,结过有失准确,对此,有关人员构建了英语写作教材评估标准框架。

1.静态评估。通过翻阅相关资料发现,有关人员得出英语教材的评估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教材应用后是否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要求学习者完成那些教学任务,选择相应的教学任务,内容教学顺序的安排,是否需要使用辅助材料等。从这些内容中,要把编撰者的教育观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让其符合教育目标,这是因为,这类内容都可以从教材中体现出来,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获取,具有静态的特点,所以它被定义为静态评估。而真正想要了解一本教材,除了了解它具有的外语教学思想外,也要分析其包含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设计的对象。

2.动态评估。第二方面是,教材使用后是否可以培养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是否可以激发出学习兴趣,兴趣维持时间的长短,同时,教材是否符合学习者与教师。该部分关注的内容有两点,第一点是编者的教学理念是否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后,第二是否可以满足大学生与教育的需求,被称为动态评估。

通常情况下,动态评估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教材可否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材可否教师教学的要求,教材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其中,从第一方面中,可以分析出教材是否有吸引力,难度的高低以及篇幅的长短,写作技能的传授与培养,而第二方面则是,教师备课时间是否减少,新旧知识能够融合在一起,会不会提供辅助材料以及课后练习题,从第三方面分析则是,该教材是否通过了有关部门的审核,教材内容的安排是否是由易到难,内容的整体安排是否周密,内容是否符学生写作考试的内容。

二、基础英语教材的评估

基础英语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水平。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英语”(综合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大一、大二学生英语的读写、听说、翻译等能力的重任。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尤其是写作能力、书面表达方面,语法掌握不足,写出的英文文章很少可以读通,有时甚至只是单词的堆叠。而虽然教师会使用写作教材教学,但它并未起真正的作用。

根据静态评估给出的结果是,教材虽然体现了编者真正的想法,安排了相应的教学任务,但其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即脱离了原有的教学目标,内容很少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学生不易理解教学内容,导致写作教学效果较差。而动态评估则是,日常教学中虽然可以贯彻编者的教育思想,但这一教育思想并不会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而即便会激发出兴趣,也不会维持很长的时间,学生从这类教材中,无法从中得到知识,且教师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备课,但其内容却符合学生考试的内容。

对于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的分析,可以得出,有关人员需要根据当下基础英语教材应用的现状,优化教材的编写,让其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首先,有关人员需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写教材,调整教学内容的整体布局,加入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其从不同角度分析,从教材中得到知识,掌握正确的语法,积累词汇,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其次,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不足,并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高,对此,基础英语教材的编写需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教师的的教学特点,同时,放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产生学习动机。

最后,调整教材的难易度,由易到难的展开英语写作教学,即使教学具有可理解性,只有理解教学内容,才会掌握写作技巧,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同时,写作内容有趣又相关,优化对语言的学习,让自己输出的语言更加有趣,之间有相关性。此外,还要有足够的输入量,只有有足够的输入,比如语言结构、课后习题等,才会让学习者得到更多的写作知识,从写作知识着手,有大量的写作练习。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先分析了英语写作教材评估标准框架的建构,得到两个评估标准,分别是静态评估、动态评估,这两种评估方式可以评价一个教材质量的优劣。而其在基础英语教材中“写作能力培养”的应用与分析,则是指出了教材具有的优势与不足,又以此为基础,给出了基础英语教材的完善方式。

篇9

论文摘要:我国当前的评估制度在施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弊端,并不完全是由于评估指标设计不够科学、评估技术不够完善,而是由于更为深刻、更为根本的原因所导致的,充分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制度安排及其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较研究评估技术更为迫切的一项工作。尝试从高等教育质量观、不同评估制度安排的效益存在差异、政府在高等学校评价中的角色扮演、对不同高校的社会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评估制度之基础理论进行初步探讨。

2003年 ,我国正式确立了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 (以下简称评估制度)。截至2008年6月,第一个五年评估工作已经结束,其间有 500多所高校先后接受了评估。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日益凸显,评估制度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如由于委托关系而产生的评估主体的道德风险问题,由于行政性评价而导致的评价指标体系单一问题等。其实,现有评估中的一些弊端,并不完全是由于评估指标设计不够科学、评估技术不够完善所导致的,而是由于更为深刻、更为根本的原因,如评估制度安排不尽合理等。本文认为,充分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制度安排及其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较研究评估技术更为迫切的一项工作,因为它是评估制度不断走向完善,在实践中走的更远,更能发挥实效的基础。

一、 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看法

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它会因为研究者所站的立场、层面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站在学校的立场,从微观的、具体的、操作的层面思考的研究者可能会着眼于学校的专业布局、课程结构等;站在社会的、政府的、公共福利的角度,从抽象的、宏观的、指导性的层面思考的研究者可能会着眼于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如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消长问题等。本文所说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站在社会的、政府的、公共福利的角度,从抽象的、宏观的、指导性的层面而言的。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已经对大众化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作了很多的探讨与论述,例如戚业国提出了高等教育多元化质量观,认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甚至不同定位的院校应当有自身的质量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高等教育质量,这实际上也是坚持了高等教育多元化质量观。

本文坚持高等教育多元化质量观,其特殊内涵简述于下。一所高等学校可以有不同于其他高等学校的质量追求。例如,同样是办土木工程专业的两所高校 (甲与乙),甲校以培养土木工程基础理论或技术研究人员胜任力为价值追求,如果其预期目标达到,那么它的办学可以称之为有质量,应该被社会承认;乙校以培养建筑工地工程技术人员胜任力为价值追求,如果其预期 目标达到,那么它的办学同样可以称之为有质量,同样应该被社会承认;类似上述甲乙两校关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质量不应该进行排队、比较,否则会误导高校的发展。

推而广之,同质的事物才可以进行排队、比较,不同质的事物不可以直接进行排队、比较。也就是说只有同质的高校、专业等才可以进行质量达成度方面的排队、比较。一所学校将来的发展不应该过早地被非科学外力所决定,而应该建立一套发现其“内力”的机制,发挥其内力的平台,在科学外力的激励下,不断获得成长条件,逐步发展壮大,或者及时淘汰,有效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当然,多元化的质量观并不排斥不同高校质量追求达成度之间的排队、比较,只是说,多元化质量观是一个更基础的观念,只有在此基础之上,只有在坚持不同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校定位、专业发展目标、课程设置标准等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进一步审慎地探索对同质高校、同质专业等进行质量达成度方面的排队、比较,或者根据特定的技术处理将不同质的高校、专业等进行同质转换后再进行排队、比较,进而根据排队、比较的结果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赋予相应的社会资源。同质转换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下面我们可以用图示的方法揭示本文所秉持 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在要求,这也是我们探讨高等学校评估制度安排的一个基础。

二 、不同评估制度安排的效益存在差异

高等学校的客户是多个群体的混合体,这个混合体里有家庭、企业、还有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政府等。不同的客户对于高等学校的期待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客户的结构状态、理智水平等,例如家庭可能期待学校能够提供富有竞争力的文凭,丰富学生的学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企业可能期待学校能够提供使受教育者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扎实专业知识、良好综合素质的教育服务或者具有市场价值的研究成果 ;政府可能期待学校能够加强基础学科的研究,生产具有重大理论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一所高等学校要想存在发展乃至辉煌卓越 ,必须考虑其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如果能够很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它可以被称之为是有质量的,否则是无质量的。从理论上讲 ,一所高等学校最终的客户即直接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程度应该作为评价其办学质量的基础。评估制度安排的设计应该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评估制度安排中评估主体的设计应该紧紧围绕直接利益相关群体开展,建立利益诉求信息通道,使利益诉求信息得到充分表达,从而为科学评价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建立一套有力的动态标准、监督体制。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多样化发展的高等学校集合与其主要客户群体互动 的良性平台,这个 良性平台类似我们建立秩序良好的市场环境以供买卖双方互利互赢增加社会总剩余一样。假设高等学校有三个主要的客户群 A、B、c和误差客户集合(0,理论上讲,高等学校的评估制度安排(记作 cuES)应该考虑到这三个要素和误差客户集合的利益诉求,应该是 A、B、C和利益诉求的一个函数,即 F(A、B、c、‘o),当缺少一个及以上主要客户群或者显著但没有考虑时,高等学校的评估制度安排就是不完全的,不良性的,不平衡的。

当前我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是政府主导的行政性评估,评估制度安排忽视了部分直接利益相关群体,如企业和家庭,造成了部分直接利益相关人利益诉求渠道缺失或利益诉求链条过长而导致利益诉求信息扭曲的结果,从而难以发挥企业和家庭在评估中的作用,难以形成合理的制约监督机制。当然,企业和家庭在评估制度中的体现并不一定是实实在在的所有家庭和企业 的参与,而是一种更加可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如可以是企业的人或者家庭的人,这两个人能够受到家庭和企业充分的监督与信任,能够充分代表家庭和企业的利益等。

三 、 政府在高等学校评价中的角色扮演

政府是购买高校 “产品”的一个重要客户,例如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民族精神等。由于某些高校 “产品”的特殊性 ,如果没有政府或者某些特殊机构 (例如企业、慈善机构等 )的支持或采购,这些 “产品”可能难以被高校生产出来。从评估角度来讲 ,当前评估制度安排的一个基础无疑是 “政府评价政府”,也就是说,政府办学 ,同时政府评价自己的办学,尽管政府办学的主体与政府评价的主体不同且有着不同的职责,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并不一定会严格履行职责,他们很有可能背着被人谋取私利,很可能使评价大打折扣。这里我们有两个根本的问题需要思考:一是政府充当了评价的主体,忽视了高校 “产品”的其他直接利益群体的监督参与,政府是否可以很充分地代表其他直接利益群体的利益;二是当前本科教学评估中政府的评价者是否可以政府对政府的办学者进行很好的评价。通过当前社会对高校教学质量的一片唏嘘声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到,社会直接利益群体的利益没有被很好地通过政府内化为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更新、教学模式、管理行为等。另外,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运行过程中的一些弊端也充分说明了“政府评价政府”,委托之问进行评价的制度设计问题。所以说,政府在高等学校评价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关系评估制度设计的又一个基础理论问题。通过上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评估制度和现代高等学校制度的建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政府首先需要确定自己在高校 “产品”生产中扮演生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扮演这个角色。其次,“政府评价政府”是一种非良性评价制度。评价制度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高校 “产品”其他直接利益群体的参与,使其利益得到表达转化为高校 “产品”的特性 ,同时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制度安排,也有利于形成评价主体之问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格局,从而为高校 “产品”质量的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导向环节。

四 对于不同高校的社会态度

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很多高等学校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差别,或是由于办学 目的不同而引起的办学资源的差异 ,或是由于某种难以改变的外力的原因而导致的办学资源的差异等等 ,总而言之学校存在差别是一种常态现象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这种差别。本文认为,任何一所高校都应该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所谓平等发展的权力是指,社会应该为高校的产生,发展,消亡提供一个公平、科学的制度平台,依托于该平台,高校可以平等地产生 ,与此同时,其内部力量也将获得公平发展的条件,如果高校的内部力量能够有效发挥那么它将得到直接利益相关群体的认可,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源,否则就应该予以淘汰或者并人其他效率更高经营更好的管理者手中,否则就是对社会财富的一种侵蚀。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一种 “优胜劣汰”的制度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高等教育资源。这种对不同高校的社会态度直接关系着评估制度的设计。依据这样的对不同高校的社会态度,评估制度的设计应该着眼于每一所高校的发展 ,关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通过实施评估,一方面通过给予适当资源量的正向激励手段激励经营得当的高校发挥优势,继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减少或者剥夺资源的负向激励手段对经营不当的高校予以相应的惩罚。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

[3]顾明远.高等教育评估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田.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3)

篇10

关键词:评估;理论基础;中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281-03

一、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理论基础比较

(一)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作为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是指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也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目的也是手段,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主线。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教育者把受教育者当做正在发展中的人,根据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通过有效的方式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完整的人。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其国家政治目标,这一目标是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以及评估等一系列问题。国外的学校非常多元化,学生的文化背景、都存在着不同,不能用某一种方式去笼统的概括,所以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就是国外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主要包括品德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政治教育以及国际教育。

(二)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导思想的比较

1.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思想的共性。统治阶级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自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来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通过丰富的活动,课内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完善的教育模式。国内外高校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方式。科技发展为国内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是功不可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手段的现代化,不是对高科技的简单照搬,而是一个创造性运用的过程,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2.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思想的差异。西方国家中,宗教教育是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明显的宗教性。对于大多西方人来说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参加宗教活动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缺少。但在中国,多民族多信仰作为一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宗教教育在中国发挥不了很大的作用,宗教世界观与科学的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国外注重渗透式教育,而中国则偏向灌输式教育。这两种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同时存在,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渗透式教育是建立在其社会和个人主义文化的基础上,重视对个体的教育,为个体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宽松的教育气氛,实行弹性管理。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更强调系统性、理论性的灌输和规范,强调政治性,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理论教育,或者由受教育者系统学习理论,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国外德育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中国则相对单一。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较为深入,道德教育和思想行为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各异,选择、使用的方法多样化。中国则处在研究起步阶段,总体水平不高,主要利用专门的途径进行直接公开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是评估的参考因素还有待完善,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3.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思想比较的结论。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因为有相同的教育目的所以存在着共性,都是统治阶级为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推行的,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起到巨大的作用,很多方法可以相互借鉴,互相补充,进而各自完善。又由于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因指导思想的指向有同有异,导致在评估体系建构、评估方法实施等方面也有同有异。

二、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状况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构成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发展几十年,其中较为权威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指标体系构成这一说法,指出评估体系应该被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评估指标;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评估指标;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指标。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组织体系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活动中从事不同活动的各个主体,为了实现某项价值判断而组合起来协调行动的集合,由评估领导决策机构统领的,由评估管理组织和操作组织具体运作评估活动的系统组织。有调控性、规范性、分权性和复杂性四个特性。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方法是指为了达到某种评估目标,根据评估原则选定有利于协调各种评估力量和工作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操作工具。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方法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分析法。第二,比较法。第三,效益评定法。第四,接受程度评定法。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核心,具有导向作用,是有一定难度的。其内在含义是指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象整体特征状态的一种形式,是评估人员进行评估时依据的标准,遵循一定的价值和目标。但是对于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目标我们无法进行直接的判断和分析,这就需要把抽象的目标具体化,这种目标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而这些指标的集合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不足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有待拓宽。明确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是整个体系的基础,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更具针对性和目标性。随着社会进步和时展,高校学生越来越被外界新的因素所影响,生活方式多元化、价值取向复杂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停留原地,把教育的内容静止在课本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范围也应相应发生转变。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性质有待明确。中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明确是以行政为主还是以道德为主,这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内容和德育评估的内容发生了重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重点应该突出政治的层面,而德育评估的重点则在于道德。两者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所以如何将二者区别开,是我们现在需要研究的内容。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方法有待科学化。方法是实现目标所必须的途径,越科学的方法越可以让评估的过程合理化。在当前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实践中,很多地方和高校只是在运用查阅文件等传统的评估方式。当然传统的评估方式有其优势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本来固有的方法就显得不够“与时俱进”。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效益的研究有待加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的价值是什么,是关系到评估存在合理性的重要问题,也是评估过程中最困难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评估价值是众多学者和专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很重要也很必要。但是如何让切实的效益发挥最大的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巨大工程,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少不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约束和督导作用。各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以及国际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就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色彩,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本的环节。中国一向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明确和规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高校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走形式不落实,说的比做的多,其效果怎样,只有在评估中经过实地调研才能准确把握。所以要定期的考核评价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状况,发现问题,查找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深入。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及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的方法。近几年中国高校采取了专项的评估工作,通过评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测,客观准确的了解各方面情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就应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明确的列为目标之一,保证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树立立体的教育观念,全方位的把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当中。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客观的依据。如何评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的效果是一个难题,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衡量和判断,不断的加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方案的选择、计划的制定等决策活动,都要从实际出发,对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环境等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估。如果没有这种方向性的评估,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极易受到影响。通过评估所获得的信息最客观,所作出的分析判断也最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在此基础上的决策也最有针对性。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正确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力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其自身有一定的特殊性,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会带来经济效应。对于部分领导来说不能带来政治绩效,所以存在一定的应付态度。但是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生是国之栋梁,是民族未来的希望,如何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培养真正贯彻落实到大学生当中,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而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就是正确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最有力的保障。

(二)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几条措施

1.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新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反映的是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要通过多次的评估活动对比之后才能得到反映,所以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作为评估的主要依据其关键环节就是将教育目标层层分解,从而构成一个完备的目标体系。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新目标,就是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自身的质量和效力进行设立,通过新目标的设立便于人们通过对照评估目标,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活动与实现其预期目标的差距,能够检验评估活动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

2.运用现代的先进的评估手段和方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过于传统,有些甚至只是形式工程,很少用到现代化的评估手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不仅仅需要重视原始材料的收集检查,还要把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运用其中。当前客观现状不断发展变化,高校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创新评估手段和方法,以达到增强评估效果的目的。运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帮助高校落实评估过程,不流于表面,方便管理。

3.在方法研究上强调定性与定量的统一。强调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的统一,就是要求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评估时,综合分析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的优缺点,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评估方法。这种强调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决定的。纯粹运用定量评估方法的评估范围很少,大多时候是通过定量评估的方法来评估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因为掺杂了人的复杂思想所以有一定的观念性,很难进行精确的量化,也就无法通过单纯的定量评估来获得结果。所以二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以孤立任何一方而单独评估。

4.建立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主体。评估主体是指评估行为的实施者由不同的评估主体评估会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过去的评估主体通常是教育行政部门,但是随着教育客体的多样化发展,评估主体也应随之丰富起来,主体不应当只限于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包括教育领域中的中间力量。为了评估结果的真实客观,应加强评估主体的培训,建立完善的评估主体制度,结束评估过程以后,把评估结果反馈给政府机构和高校,以达到评估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程杨.论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评估方法[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2] 王建.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研究及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9) .

[3] 陈炳,姚会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4] 蔡海生,邱隆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3).

[5] 郭政,王海平.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标准和方法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5).

[6] 邱健.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综述[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3).

[7] 赵立群.中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比较[D].上海:复旦大学,2008.

[8] 韦诸霞.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研究及启示[J].教育发展与研究,2009,(9) .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YANG Qian

(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09,China)

篇11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就业;门槛回归;虹吸效应

一、引言

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认知文化背景中,交通的便捷正在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出行、工作和生活方式,随之带来的区域经济影响也将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依然遵循相应的内在规律与动力机制。作为“一带一路”配套政策的执行,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发展促使各区域在整体经济系统中的结构的转变,区域职能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正在形成。基于交通可达性水平的改变,使得区域间空间相关水平大幅提高,区域经济在交通网络的空间溢出作用下结构逐渐发生改变,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应地发生规律性变化,财富分配的非均衡导致了人口的流动。近代工业革命引起的工业化和人口相对于土地的压力差异,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从工资率较低的地方流动到工资率较高的地方,春运时“人海”是这一问题最直观的表象,以江西省为例,根据统计数据,劳动外流的比重在“十二五”期间由期初11.7%增长至期末的16.3%。可以认为经济发展是造成就业转移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但却并非是唯一的原因。西方学者如MeKeown(2004)和Hatton等(1998)认为,交通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也是促进就业转移的重要因素。此类观点与罗森斯坦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提出的“大推动理论”中所提到的通过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推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从而摆脱“贫困恶性循环”的思想是一致的。而在世界范围内,各国交通基础设施与劳动力就业的经验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一般线性关系可以描述,而且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下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交通事业的发展对于地区就业的影响可能受制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在不同地区不可一概而论,在当今欧美,多数国家并未出现由于交通运输建设的飞跃促使就业在区域间进行高度集中的状态,从我国的实践来看,交通便捷对于城市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也是存在争议的,诸多学者认为交通设施的发展使得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大,虽然可能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但也无形中给该地区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而在城市规模较小的地区,一方面交通事业的发展则可能使得自身资源被周边大城市“吸走”,从而在区域间的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这就是所谓的“虹吸效应”。另一方面,小城市也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获得了大城市专业转移“腾笼换鸟”所带来的就业红利,即出现“回弹效应”。此外,不可否认地理上的距离与城市收入差距仍然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交通O施的完善可以有效拉近远离沿海地区与核心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因此可能对于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改变要更为明显。因此,交通与就业相关性受到了多重特征的制约与影响。交通的便捷对于地区就业的影响应结合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探析,考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本地劳动力就业市场就业的影响,是颇具价值的研究出发点。但是,从笔者的研读分析来看,从社会经济层面针对城市交通基础建设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的分析在过往的研究中似乎有所疏忽。

本文利用2003-2013年的地级城市相关就业、交通以及收入等数据,系统研究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城市劳动力就业结构影响的乘数效应。将考察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二三产业就业变化的乘数性影响,结合城市经济人口乃至社会文化的特征,利用门限回归等计量手段考察不同经济水平以及地理位置等城市交通建设水平对就业结构影响乘数的差异。估计结果显示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制造服务两个行业的就业都有提升推动作用,对服务业的影响高于制造业。但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以及距离核心发达城市以及省会城市的距离不同.交通便捷对于两个行业劳动就业的影响会有所差异。我们的研究说明,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加速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总体上会对本地就业水平产生促进作用,但其效果由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缘环境的不同有所差别。大力推进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与央地各级政府的其他政策相配合,才能使本地就业水平享受交通便利带来的“红利”。在“十三五”期间,国家仍然要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方式实现“三去一降一补”的战略,这势必造成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然而这种交通便捷造成的经济与人口集聚如果无法对落后地区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交通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就无从得以较大程度地发挥,因此本文将在实证分析基础上为我国“十三五”期间交通建设的推进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现实指导。

二、对于交通基础设施与就业问题的文献评述

世界各国政府都认识到了交通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地位,试图通过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力度来拉近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加速商品物资的流转,这导致劳动力异地迁徙的现象更加普遍。Aschauer(1989)运用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产业生产效率与公共基础投资之间的高度相关性,这其中高速公路以及城市机场对于产业进步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而Munnell(1990)的研究可谓正式拉开了学者们对交通基础设施与就业问题关系研究探讨的帷幕,他指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会对企业的“落户”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会影响到地区的就业情况。之后Duffy-Deno and Dalenberg(1993)研究也指出道路的交通基础设施一方面需要政府雇佣劳动力参与建设,另一方面,交通网络的完善势必“引致”厂商生产流通规模的扩大,从而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从这两方面而言,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就业水平的上升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正向影响。Dalenberg等(1998)进一步针对美国本土内48州的数据分析研究表明高速公路的建设与投入使用显著提升了各地区劳动力就业水平。上述研究的结论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虽稀松平常,但在此后却引发了对交通基础设施与劳动人口就业问题的研究热度,Duranton andTurner(2012)同样基于美国样本进行的数据分析则指出,高速公路与城市就业水平之间的弹性系数是正向的0.15,这充分证明了两者之间的正相关性。但在针对细分行业的实证分析中也存在为数不少与上述结论相背离的研究,Carroll and Wasylenko(1994)的研究就表明高速公路投资对美国制造业就业水平产生了细微的负向影响。而Cohen and Paul(2004)利用上世纪末的美国制造业就业数据分析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只不过在他们的研究中两者间负相关性较为明显。对于上述研究结论的差异,一些学者从短期与长期的视角进行了相应的解释,如Demetriades and Mamuneas(2000)针对经合组织国家进行的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在长期内对就业的影响要显著大于其在短期内的作用。

(二)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进行的估计检验

通过上一部分的实证过程已经基本证实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二三产业就业水平的结论,承前所述,假设(9)式中λ的取值受到样本城市距离中心城市距离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控制与影响,是否城市经济中服务业越发达,收入水平越高的条件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高城市就业吸纳的能力效果越为明显,能够使劳动人口流失的现象得到一定控制?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存在所谓的最优化区间呢?传统检验方法是以构造交互项进行检验为主,但这种方式难以探查到具体的门槛水平,同时在处理非线性问题时,如果基于某个指标对数据进行先验性的假定,进而将数据的非线性转化为线性,这很可能会导致模型设定偏误。因此从科学性而言,通过门槛模型检验是解决非线性模型最简洁的方法之一,本文藉此建立门槛面板数据模型来测度收入水平在交通基础设施及就业水平中的门槛效应。

所谓门槛值,实质上指的是导致数据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折点”,早先的研究中学者们往往通过分组检验(Grima等,2001)、交叉项模型(Kinoshita,2001)来设定或搜寻门槛值,前者比较先验主观地强行设定门槛值,而后者虽然可以内生性地找到门槛值,但却无法对该值的“显著性”进行检验。所以现在的研究比较多的是采用Hansen(1999)提出的模型,其特点在于将门槛值作为未知变量纳入回归模型中,建立分段函数,并对内生的门槛值进行估计和检验。当存在n个门槛值时,我们以收入水平为门槛变量,建立门槛面板数据模型,模型如(11):

在多门槛问题中,除了估计出门槛值与系数,对于门槛效应进行显著性检验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格栅搜索法(Grid Search)进行,但计算量极大,Hansen(1999)提出了确定门槛值的思想为模型残差平方和最小时对应的门槛值λ,继而对众门槛值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针对(8)与(9)式,原假设为:Hn:A.=A,,如原假设成立,则不存在函数分段问题,回归是退化成线性模型,门槛效应不存在。S0为在零假设下的残差项平方和加总,S1为存在门槛效果下的残差项平方和加总。

Hansen(1999)建议采用自抽样法(bootstrap)来获取渐进分布,进而构造出概率值P。门槛值的检验原假设为:H0:λ1λ=2,其似然比统计量为:

LR同样为非标准正态分布,Hansen(2000)计算了其置信区间,即在显著性水平为a时,当LR1(A)表示显著性水平。

根据前文对模型估计及检验方法,本文利用stata12.0统计软件稳健的估计方法,首先对各组回归进行Bootstrap自抽样门槛检验,对门槛的数量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在分析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制造业以及服务业就业影响的问题上,都应对grppc进行双门槛分析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于就业的影响,具体检验结果参见表3。

门槛效应检验过后,进行门槛回归分析,在制造业的就业问题中,GDPPC双门槛值分别为63333与155690元,在两个门槛值所划分出的三个区间内,样本数从低到高分别为2337、608以及113,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城市人均收入低于6333元时,本地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会对就业产生显著性的影响和作用,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交通对于本地就业吸纳的正向影响愈发明显,当收入超越155690元之后,@种作用大约是两门槛之间的接近10倍,在服务行业内,交通对就业的影响基本也呈现出了上述表现,只是在门槛值上略有不同,中间区域显得相对狭小(72795与115829之间所包含的样本为403),而且交通对于服务业的影响相对更为稳定,表明交通对于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虽然也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升而增强,但增强的幅度并不像制造业那样体现出了几何级增长速度。综合上述估计结果,结论是制造业经济越发达地区交通建设对当地就业提升的作用越大,而且从总体上看经济发达地区交通对就业的影响远高于其他地区。在经济水平较为一般的城市,交通的便捷只会加剧人口的外流,而对本地就业可能不会产生太直接的影响,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随着人口外流趋势的减缓,交通对于本地就业的带动作用显得更加明显,其中实体制造产业受到的激励效应要更为明显,可能源自于交通便捷对于产品外运及配送成本的减低大有裨益,从而提升行业的利润率水平,由于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制造业通常也比较繁荣,因此劳动者在就业选择时可能会更倾向于制造行业。此外,城市的政府预算支出负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正相关于两行业部门的就业水平,这与前文的研究结论是基本一致的。

图1与图2表示制造业以“地区收入水平(GDPPC)”作为双门槛变量,图3和图4则是服务业以“地区收入水平”为双门槛变量时的“似然比”序列职LR1(y)作为门槛值函数的一个趋势图。很明显,我们发现这几个门槛估计值对应的LR值远小于临界值7.35(取95%的置信水平,在图形中由虚线表示),因而是真实有效的。

(三)以空间距离分组进行的估计检验

接下来,继续检验样本城市距离核心城市的距离是否也在“交通一就业”关系中扮演了一定的作用关系。由于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通过面板构建的数据不适合采用门槛进行检验,本文考虑按距离分组的方式抽取子面板进行估计分析。需要特别再次强调的是,此处对于城市之间空间距离的设定,包含两类,其一是各城市距离我国核心城市最近的公路里程;其二是各城市距离所属省会的公路距离。这是因为对于一座非核心非省会城市而言,北上广等大型中心城市固然是人口流出的主要去向,但考虑到户籍、迁移成本甚至可能是心理上的路径依赖等原因,所属省份的省会城市也往往容易成为人口迁移决策时重点考量的区域,因此也不能忽视,本文在图5与图6中分别绘制了城市按距离北上广远近以及城市距离省会距离远近分成四组样本的散点和拟合线图(即按距离远近将278座城市分为4组),通过这种方式直面分析在不同距离组城市中交通基建对于本地就业的影响,在图中就业水平采用的是制造业与服务业就业人口的总和,两图中的(a)-(d)顺序表示距离由近至远的四组样本城市情况。从中很明显可以感知到,在不同距离的城市组中,样本分布以及拟合线的斜率是不一样的,似乎在四分组的中间区域内拟合线的斜率最大,而在两头,尤其是远距离地区,交通对于就业反而产生了抑制作用,这就意味着在不同的空间地区,交通基建对于就业的影响可能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进一步,本文分别根据两类空间距离进行分组实证回归检验交通对于制造以及服务行业就业的影响,检验结果如表5与表6所示①。在表5中,整体上城市的制造业就业吸纳能力随着其距离北上广城市距离变化呈现出“先扬后抑”的特征,具体来说距离核心城市最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系数不显著,表明该地区制造业的就业岗位创造并没有受到其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其交通上的便捷使得这些地区人口可以更为顺利地流向大城市,这造成了当地制造的就业水平没有受到本地区交通建设水平的显著影响,联系到现实一些大城市周边出现一些所谓的“环XX贫困区”,这一点似乎很好理解。而距离沿海地区较远的2/4以及3/4地区内,该影响系数是显著的,而且在较近的地区内正向的影响系数值更大,这可能恰恰反映出这两个地区内人口外流受到交通设施的影响较小,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有效拉动其就业吸纳水平的提升。而在最远的4/4区,该系数则又变得不显著了,可能是由于这些地区距离沿海发达地区距离较远,经济水平相对滞后,在交通便捷的情况下,劳动力的迁徙情况会显得更为突出,事实上,落在4/4区的主要是东北黑龙江以及西北疆陇以及西南云贵地区的一些城市,这些地区确实受制于经济发展的拘束,人口外流现象较为严重。而从服务业的情况来看,整体上接近于制造业的影响系数表现,也是在2/4以及3/4区内系数最大且明显,但不同之处在于1/4以及4/4区内系数也是显著的,但这两个系数绝对值并不大,这也就意味着服务业的就业可能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依赖度要更明显一些,这与表2的结论是一致的。而如果以距离省会城市的距离划分进行估计,表6的结果则显示,交通一就业影响系数仍然体现的是“先扬后抑”的特征,在2/4以及3/4区内两个行业部门的影响系数最大且明显,而在1/4以及4/4区内两组系数则不明显,意味着距离省会最近与最远的城市受到交通影响最大,前者会加速向省会城市汇集,而后者则又可能凭借交通上的便利流向周边其他省份的大城市,从而导致本地制造服务部门的就业水平没有得到大的提升,只有中间水平的两个地区才能受到交通便捷所带来的“就业红利”。而控制变量中,在分组回归上表现出了一些差异,这表明政府支出规模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就业的冲击和影响也随城市的地理位置有所不同。在部分区域内,政府预算支出并未同前文一样表现出对制造与服务业就业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于两个行业部门的就业多数情况下基本表现出稳定的促进作用,只是系数值略有不同。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撰写的源起是对媒体所报道的北上广年节期间“空城”现象的反思,这种现象在我国以高铁等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高速发展的当下愈发突出,而且在未来有可能更为严重,就业的异地迁徙将继续成为我国劳动人口就业的主要趋势,这对于城镇化战略实施,实现劳动力本地就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想富,先修路”。传统理论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也被我国政策制定者所接受,理论上交通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升企业利润率,进而带动人口的本地就业水平。但现实中交通建设对于本地经济的拉幼饔檬导噬洗嬖诰薮笠晌剩地区之间发展往往由于交通的便捷进一步拉大,发展的非均衡问题被突显出来,但修路是否能够拉动本地就业水平这一问题之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讨论与分析。本文的研究表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对于本地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都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总体上本地服务业受到交通促进的效果更为显著。由于人口外流,经济落后地区受到交通便捷带来的本地就业扩张影响较小,而随着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就业本地化的贡献越大,在空间距离上,表现出的特征是靠近核心以及省会城市的地区,由于人口外流成本的降低,交通建设带来的便捷不会对本地就业造成积极影响,而在相对距离居中的地区,其就业受到交通的影响最大。而在远离核心及省会城市的地区,经济的落后,交通的建设也会促使人口大量外流,对于本地就业并无裨益。而在总体上,较之制造业,服务业的就业水平受到的交通影响较为稳定。基于此,本文给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地方就业水平提升,地方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减低出行成本,提升企业利润水平,从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第二,交通对于就业的提升在服务业领域尤其是非生产型服务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而对于制造业以及配套生产型服务业,其拉动作用表现较为有限,这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在发展交通事业的过程中给予实体产业一定的政策倾斜,扩大企业的利润水平,从而增加这些行业的就业岗位。

第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固然会提升社会总体就业水平,但必须考虑到空间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在其中的影响,经济落后以及靠近发达城市的地区,由于交通便捷会导致劳动力的流失速度加快,往往无法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获得就业上的刺激.因此央地各级政府除了继续加大中西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之外,还要在经济发展中继续强化发展的均衡性,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城市经济和就业协调的发展。由此,在鼓励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产业发展以及实现就业增长目的的同时,要切实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减少劳动力向其他核心城市进行流转。

篇12

关键词:数字心电图机;电池电量指示;故障排除

引言

目前,数字心电图机是我国医用电子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在于计量人体心脏活动中心肌细胞兴奋所产生的各种电生理信号用以诊断心脏有无传导阻滞等病理问题[1]。便携式数字心电图机通常采用交流220V和12V蓄电池双电源供电模式,其中12V蓄电池为其在运动中使用供电,并时刻为打印机提供电源[2]。为了避免出现因电量不足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过放电引起蓄电池受损,在数字心电图机中必须设计有电池电量指示电路,故而电量指示是电路构成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单元电路[3]。而电池电量指示异常则会造成使用人员对医疗设备供电能力的误判断,严重者可致使医疗事故。因此对于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学生有必要掌握该电路故障排除方法。文章基于数字心电图机教学平台(上海谱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详述电池电压指示电路,该平台基于ECG-6951D型心电图机,全部电路对外开放,能够灵活设置典型故障可操作性强。

1 电池电量指示电路分析

电池电量指示电路由三端集成稳压器TL431ACD、集成运放LM324AD、三极管Q2、Q3以及发光二极管D11、D12、D21组成。TL431ACD提供2.5V基准电压[4]与LM324AD构成的电压比较器进行比较输出实现三段电压指示。其中三段电压比较器翻转时电池电压临界值分别为(以串联电阻总值R=R23+R29+R36+R139+R41=461.2KΩ计算):第一段U6D+=(2.5V×461.2K)/(100K+40.2K)=8.22V;第二段U6C+=(2.5V×461.2K)/(100K+40.2K+10K)=7.67V;第三段U6B-=(2.5V×461.2K)/(100K+40.2K+10K+11K)=7.15V。

当电池电压充足UBAT+≥8.22V时,U6D、U6C输出为高电平,D11和D21点亮;U6B输出为低电平,U6A输出亦为低电平,Q2导通,D12点亮;当7.67V≤UBAT+≤8.22V时,U6D输出为低电平,U6C输出高电平,D21灭,D11仍点亮;U6B输出状态不变,D12仍点亮;当7.15V≤UBAT+≤7.67V时,U6D、U6C、U6B均输出低电平,D11和D21灭,D12仍点亮;当UBAT+≤7.15V时,D11和D21保持熄灭状态不变,U6B输出变为高电平约为12V,该输出电压经过电阻R30、R138分压后得到6V电压加与U6A同相输入端,U6A的输出也为高电平,向电容器C15进行充电,当电容两端的电压高于6V,则输出为低电平,D12亮,电容C15放电,当其再次低于6V时,输出又变为高电平,D12灭,出现循环闪烁。

Q3为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型场效应管,当UGS>UGS(th)(一般为2-4V)开启电压时,MOS管能正常工作。MOS管栅极电压UGS=(12V×R39)/(R39+R37)=6V>UGS(th),MOS管导通,保障二极管D11,D12,D21阴极均为低电平。

2 电池电量指示电路故障排除

电池电量指示电路故障现象可归纳为指示灯不亮,亮度异常,指示灯闪烁周期异常或不闪烁这几种。文章先就最低电量指示灯D12始终点亮故障进行排除分析。由于D11、D21指示灯显示正常说明TL431ACD基准电压模块、Q3二极管阴极低电压供应模块、U6C、U6D比较器模块均正常。因为低电压指示灯能够点亮所以U6B和Q2应该正常。故可能发生的故障点在U6A或电容部分。首先先对U6A进行测试,即对LM324AD芯片1、2、3管脚电平测定,若U6A管脚2号脚始终为低电平,3号脚电压在6V左右,1号脚输出始终为高电平说明U6A正常,否则就需要更换LM324AD芯片。在排除U6A异常的情况下,对U6A2脚的电容进行测试判断,用电容表测试C15对地电容值,若电容值显示为0,说明电容被短路造成。亮度异常故障则考虑为限流电阻R33、R38、R35是否出现损坏,可以采用测阻值或是替代法来进行。指示灯不亮若出现全不亮则首先对Q3MOS管检测是否正常,测定Q3管栅极电压是否为6V,漏极电压是否为低电平,若是则Q3管正常,说明问题出现在LM324芯片上面,替换芯片即可。若只出现某一路LED灯不亮,则需排查LED灯是否正常,相对用的比较器和电阻是否有损坏即可。

3 结束语

数字心电图机是医疗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该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过放电致使蓄电池的损坏,电池电量指示不可或缺。本实验教学平台所采用的三段电池电量指示电路主要由LM324AD构成的比较器、三端集成稳压器TL431ACD、三极管以及发光二极管组成。该电路主要故障类型为单个或全部指示灯不亮、亮度异常、闪烁周期异常或不闪烁,并根据不同故障现象结合电路原理分析进行故障排除。

参考文献

[1]王沙木.数字心电图机计量检定项目的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4):2.

[2]赵东升.PHILIPS PageWriter Trim I 心电图机直流开关电源供电的设计与实现[J].医疗设备,2014(27):17-18.

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2-0068-02

[作者简介]蒋丽丽(1975―),女,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雪岸初中教师,中学一级。

生物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既陌生又神秘的学科,学习生物知识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生物的门类、衍生、发展和特点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生物学方面的唯物主义思想。面对千奇百怪的生物知识,学生会觉得既好奇又难懂。实验教学是学习生物知识的有效手段,做好生物实验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加深感性认识,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但是从现实教学情况看,由于器材、成本、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等方面的限制,生物实验课程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教师应当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解决现实问题,通过虚拟实验的方法进行生物教学无疑是最为可行的。

一、虚拟实验的基本概念

虚拟实验指的是以现代计算机和多媒体演示设备为媒介,运用电子显示器、数据手套和数据眼睛等工具传导信息,在虚拟环境下,呈现出整个实验操作流程,让学生观察实验的变化,体验实验结果,探究实验所展示的自然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以多媒体手段模拟出真实的生物实验的过程。这种学习模式需要配备专业化的教学实验软件和传感设备,目前在我国尚未普及,属于新鲜事物,但是虚拟实验自身优越的特性已经被人们所认知,其对生物教学的辅助作用应当得到重视。

二、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一)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记忆力、理解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强,特别是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心理素质普遍较差,面对困难和挫折容易产生怯懦心理。生物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因为基础薄弱,课时较少,学生在学习上容易产生理解困难,所以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实验是生物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部分,通过教师演示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际操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尤其是虚拟实验教学,它让生物实验教学更加简单,克服了教育资源条件有限、材料缺乏的困难。

将抽象、复杂的生物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实验事物,将实验的整个过程和实验品的变化情况形象地展现出来,克服了不良条件的限制,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光合作用”实验,过程极易受到气温的影响,易造成实验失败,学生不能看到真实的实验效果。但是通过虚拟实验使用计算机模拟出实验效果,反复观察之下就会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下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的道理。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节约实验材料,推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生物实验需要有充足的实验材料和仪器做基础,但是某些材料的价格昂贵并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都会对实验操作进行非常严格的要求,仔细监督学生的每个步骤,这与其说是学生实验课,不如说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机械性的操作。这种做法是出于保护仪器和学生安全的考虑,本无可厚非,但是严格的监管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和思维,仅仅是机械地按照实验要求做,这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让学生无法理解实验的真实目的。但是,使用虚拟实验教学法就会使生物实验变得简单易行得多,通过多媒体演示设备将实验的全部过程和细节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虚拟条件下假设自己就是实验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操作,不必有其他的顾虑,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实验知识的印象,获得实验的经验,之后再进行实际的生物实验自然事半功倍,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生物实验课程知识的认知能力。从另一方面讲,虚拟实验全方位的演示环境能够让所有学生观看到实验的全部过程,而传统的实验教学则很难照顾到全部学生,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均衡发展。采用虚拟实验则能够保证学生公平地享受教学资源。

三、虚拟实验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价值评估

(一)对于减少教学资源的消耗,降低实验课程成本具有节约价值

生物实验课程需要大量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很多的器材如显微镜、试管等价值不菲,加之初中生活泼好动的本性,在实验课程中教师不得不严格监管,保证器材不被破坏,而且器材的数量有限,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实验需求。虚拟实验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实现了实验过程的全景演示,不需要实际的器材和实验材料,这就大大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成本,降低了生物实验课的管理难度。

(二)克服了实验环境的限制,缩短实验周期,提高了生物实验教学效率

生物实验对于环境和时间都有特殊的要求,例如进行“种子萌芽”这种实验的周期是很长的,很难将变量控制在理想的状态下;再如学习“光合作用”中氧气的产生,这种实验对于周边的环境温度和太阳光线要求是很高的。这些限制条件使得生物实验的成功率大打折扣,采用虚拟实验能够模拟出现实实验要求的全部条件,可以将正常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完美地展示出来,而且不需要漫长的等待,这对于提高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效率是很有价值的。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实用价值

篇14

摘要:为了对我校本科计算机教学情况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从中分析和查找问题,以便能够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公共计算机教学水平,本文收集了我校2001到2003级本科三个年级18个院系的公共计算机课成绩,并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该数据进行了六个维度的统计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评估;结业成绩;评估成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目的

教学成绩是评价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高校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计算机课的学习和考试成绩上。所以对师大本科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评估成绩和结业成绩做一系统性的分析,必将有助于我校计算机课程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 对象:内蒙古师范大学2001――2003级18个院系的394名全日制本科大学生。

(2) 研究材料:2001―2003级18个院系计算机公共课评估成绩(windows, word, excel, PowerPoint, Internet, E-mail及总成绩)和结业成绩数据。

(3) 研究方法: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类比较及非参数检验( Wilcoxon Test)。

3结果分析

(1) 各年级成绩分布比较:如表1所示,计算机评估成绩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即2003级学生的成绩低于2002级,2002级低于2001级。分析原因可能是大学的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也大大增加,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较多接触和应用计算机,因此,他们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比较熟悉。

(2) 各院系成绩分布比较:如表2所示,在全校18个院系中,8个院系的平均成绩低于全校平均分数(77.5分),这8个院系分别是历史系旅游学院、美术学院、蒙古学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政治经济系,就学科分类而言主要集中在音、体、美和蒙学院。其他10个院系的平均成绩均高于全校平均分数。

(3) 卷面情况分析:如表3所示,除了windows和word两种试题的及格率在90%以上,且平均分几乎接近题干分(最高分)外,其他试题的及格率均在及格以下,平均分离题干分较远,特别是Internet的得分率只有57%。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要用到windows和 word,对这两者的操作及相关知识了解较多;而在其他方面应用少,了解也较少。同时反映了学生上网技能的缺乏。

(4) 结业成绩和评估成绩的显著性检验:首先用P―P图(如图1)对结业成绩和评估成绩的数据分布情况进行了正态分布检验,发现两者均不符合正态分布。所以用非参数检验(Wilcoxon Test)的方法对结业成绩和评估成绩进行了相关两因素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如表4和表5所示,P=0.0001各院系的评估成绩和结业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访谈方式了解到本次评估考试成绩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任课教师的精心辅导,以及大多数学生的个人努力是分不开的。鉴于以上原因,学生在考试中大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5) 不同授课语种成绩分布比较:为了了解不同授课语种的学生在计算机考试中是否有差异,我们以授课语种为变量考察了蒙、汉两种语言授课的学生的计算机评估成绩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对于评估的总成绩蒙语授课学生在各分数段的分布比较均匀,而汉语授课学生大多集中在良(80-89分)以上分数段。一方面是因为在本次抽样中汉语授课学生的人数要远远多于蒙语授课的学生,另一方面与汉语授课学生相比蒙语授课的学生可能较少接触计算机,对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了解得不多。另外,蒙语授课的同学们的起点相差不是很远,所以呈现出一种均匀分布。而汉语授课学生有来自城市的,可能较早接触计算机,也有来自农村的,他们对计算机的接触相对少一些,所以在计算机的成绩上体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

为了对上图作具体的分析,以数字来说明问题,我们对不同授课语种的学生在不同成绩等级上的频数分析,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蒙语授课学生的评估成绩在中(70-79分)以上的占50.6%,汉语授课学生中以上的占80.3%。

为了对上面所体现出的差异作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对不同考试语种的学生在不同试题上的得分作了详细的考察。结果如表8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不同授课语种的学生在各种试题得分上的分布情况是: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同,但平均分表现出较大差异,例如蒙语授课的学生在各试题得分上的平均分均低于汉语授课学生,尤其是Internet上的平均分差异更大。

(6) 特殊专业Internet成绩分布:基于以上分析中不同授课语种的学生在Internet中变现出的差异,对本校外语、计算机、蒙学这几个特殊专业与其他专业的Internet成绩做出如下分析,见表9。

从表9可知,除计算机专业外,外语专业在Internet这一试题的得分上与其他专业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即外语专业的学生并没有因其专业的开放性而更多地接触Internet,也没有充分地利用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蒙学专业成绩较低的原因可能与他们接触网络较晚有关。计算机专业的平均分很高,只是他们专业性的一种体现。

4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计算机评估成绩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

(2) 在这次计算机文化基础本科教学评估中我校学生成绩普遍较好,总成绩平均分为77.5分。

(3) 在六种试题中Windows和Word的得分率最高而Internet的得分率相对较低。

(4) 结业成绩和评估成绩都不呈正态分布。

(5) 蒙语授课学生的得分低于汉语授课学生,尤其是Internet的平均分差异更大,可能是多数蒙语授课学生接触计算机较晚,且使用较少的缘故。

鉴于以上的分析结果,提出如下三条建议:

(1)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加强信息资源利用的教学。在现代社会,如何去获取知识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在网络信息如此便捷的时代,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网络,我们就会在信息的获取方面和别人产生差距。

(2) 适当加强对蒙语授课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教师应该考虑如何根据学生的内部条件更好的运用外部条件使学生得到提高,做到因材施教。

(3) 教学管理部门应使用更好的教学评价方式,制定适合蒙语授课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创造“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得到不断地提高,同时,又不会导致教师对工作的懈怠。

参考文献:

[1] 张文彤,闫洁. SPSS统计分析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扬晓明. 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 the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ZHAO Xi-wu, ZHU Li-bo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age0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