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1: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是现实文化价值体系中有传统文化特质构成的文化价值成分。在民族的现实文化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2、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这就是文化传统所起到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儿童艺术;艺术教育;传统文化
当前科技进步与知识发展中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最重要的是创新创造能力,从而创新人才必然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人才。如何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儿童艺术教育有着突出作用。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指出,艺术表现是儿童本能冲动,艺术对激发儿童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也证明艺术教育对儿童有特殊意义,能丰富情感与激发创造思维,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应该成为不可替代的教育内容之一。
一、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进步时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长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度也变得更高,特别是儿童艺术教育。一些孩子的父母为了增加儿童的艺术细胞,家长将自己的意愿作为了主导,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期望以次让孩子来接受艺术教育而提升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实际中多数家长与一些教育机构在对儿童进行开发教育时所采用的方式与艺术教育的主旨目的内容却不相符合。这其实扼杀了孩子一些更好的天赋,另外作为家长们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培训班在进行儿童艺术课程教学时为了在短时间产生教学效果,采用的普遍做法是单一且形式化教学方式,这就形成孩子的兴趣得不到有效培养,培训班也无法有效提升儿童艺术鉴赏、创造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儿童艺术教育的作用,提升儿童艺术修养与创造能力,并且轻松愉悦地进行艺术熏陶,在儿童艺术教育的这一现状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于美学思想等精华内容是可以应用于儿童艺术教育中。以此指导儿童艺术教育的着重点,不束缚儿童天赋,鼓励艺术的自由性,强调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开发儿童的创新创造能力,并引导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开拓想象力、创造力。
二、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和总体,也是进步与创造的源泉。积极的文化对人的创造力发展能够起到推动作用。早在孔子时期就有温故知新,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所反映出人们只认识到儿童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没有注重到儿童艺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与形式才是最核心部分。传统文化在儿童艺术教育中要得到更好地运用,我们需要全面地分析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利弊。
1.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积极影响。儿童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在当今社会儿童的艺术教育就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那就是开发儿童的创造与创新能力,是为了儿童的感性与理性都得到升华。这是新时期全新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新型人才的首要条件。儿童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儿童创新的素质为任务,突破“固步自封”的教育模式,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谐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人和”即社会没有尔虞我诈,“天和”即自然的魅力之美,我们评价一个人的美丽更注重内在美;尽善尽美、至善至美都是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诗书礼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乐可以怡情;诗可以体现文字的美丽与魅力;礼则表现天地人和,体现为人处世的美;书可以修心养性,来引导性格的形成。中国的传统绘画诠释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这些优良的文化可以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基石。将其加入到儿童艺术教育中去可以使儿童自由创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有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压制儿童的内心想法。
2.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都根深蒂固。例如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从古代学子科考,到现代高考、国考,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官的官本位思想还在延续。“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也左右着人们对艺术的渴求与发展,传统的文化偏重知识的储存量而忽略了创新创造能力,这些观念都在剥夺了儿童的自由与抑制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其中传统文化“知足常乐”观念对儿童艺术教育的钳制最明显,“知足常乐”,就是不想创造创新,把人们从困扰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对儿童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消极作用。
三、传统文化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是儿童艺术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由于其双重影响,既对儿童艺术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有着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从而在儿童艺术教育中,需要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将有利于创新创造的部分为儿童艺术教育过程中所用。首先在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与理念上要有清晰的认识,儿童艺术教育是为了激发儿童兴趣潜能,熏陶艺术情趣,最开拓想象力、创造力;其次在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教育内容中以运用积极的传统文化来促进儿童艺术教育;再次是广泛融合和吸收国外的儿童艺术教育形式和教育思想,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为我所用,这也是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学德育;策略
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无论何时都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培养中学生优秀的道德素质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指导着中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对于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诚实、守信、孝亲、礼义廉耻这些传统的道德文化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永不过时的优良文化。中学德育教育中应该注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新一代具有正确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中学生。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对中学德育教育具有指导作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千百年,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学时期是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德育教育中注重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更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在传统的经典故事“孔融让梨”、“凿壁偷光”“闻鸡起舞”……中学生懂得了何为礼让、勤奋;在百善孝为先中学会了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勤俭、忠诚、诚信、仁爱、谦虚、礼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指导着中学德育教育,引领着中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二)能够培养中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的实例比比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数先辈和前人用他们的行动教育中学生何为爱国、何为忠诚,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让中学生充分了解到爱国的内涵,树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志向,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能够培养中学生高尚的素质
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素质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学生思想价值观还不成熟,中学德育教育是培养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高尚素质的重要课程,将中华传统文化应用到德育教育中,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有效的培养具有高尚素质的中学生。在德育课上充分向学生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利用经典的传统故事启发学生,能够不断培养中学生的高尚素质和修养,避免中学生误入歧途,形成错误的思想价值观。
二、对学校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中学德育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认识
我国中学德育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结合,但是并不深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没有深入研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也没有进一步探索,仅仅停留在表面。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对于中学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性,深入探索其内涵,将其与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充分结合,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法和模式提升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效果,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将二者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结合起来,运用传统文化更好的引导中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从而促进中学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积极开展中学德育实践活动
传统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教育方式上,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时代的变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走入中学教育的课堂。中学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在思想观念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要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理念。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在于中学德育教育结合的过程中,利用实践活动能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深入,在实践活动中深刻的理解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正确思想,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方能成就大的格局。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活动,例如:九九重阳节举办敬老爱老活动,学校老师可以带领中学生走进敬老院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利索能力的事情,与他们一起聊聊天;举办大型传统文化诵读活动,选择《诗经》、《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的传统书籍,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品味传统文化内涵,耳濡目染逐渐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培养良好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情操。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传统教育中一直对于中学生的课程设置都是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学德育课程是近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的,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政府对于中学德育教育的支持和保障还不全面,导致中学德育教育工作发展缓慢,加之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中学德育教育发展缓慢。因此,学校与社会要不断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德育教育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教育部门可以积极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学校也要将中学德育教育工作重视起来,社会各界创造良好的氛围,共同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仅能够提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思想品德,对于全民德育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结语
传统文化传承千年,历史悠久内涵丰厚,中学时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学德育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建议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将其与中学德育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能够不断提升中学生的思想品质,建立健全的人格,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德育教育的发展。
作者:明信 单位: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绍轩.儒家传统文化与中学德育教育[J].西北师范大学,2004,(11)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哲人一直在思索着三个问题:人与自然(包括神与宇宙)的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由此而阐发出如下的文化论述:
(一)天人合一
季羡林先生指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一”“,人与大自然应‘合为贵’”。[2]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顺利发展的基石。天人合一的概念,“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规律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3]古代哲人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产生长远而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整体思维模式。人们以“天道”为一超越时空的至健至刚的大秩序,人即遵循此秩序而行事,以“天道”“人道”为生动活泼、生生不停的恒久的生命历程,人为天地立心,则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以参赞天地之化育。[4]实现天道、地道、人道的统一,可达致人类理想境界;实现天时、地利、人和,可保国富民强。“天人合一”所蕴含的尊崇自然之道,启发人们顺应自然和历史发展规律,追求和谐一致的生存境界。特别是儒家所推崇的“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强调人性修养当与人我的和谐、天地的和谐融为一体,把品德、精神逐层提升至道德、天地之完美境界,对于我们完善自我人格和升华人生价值,至今仍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中和中庸
中国古代哲人在《中庸》中提出了“中和”理论。《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它表明儒家之和谐理论———生命的和谐,观其万象,天地各得其所,各有其位,自成和谐之系统;人各有位,方可加入天地的和谐中。若德行有失,偏离当居之位,便失去天地中的和谐。儒家强调的是,人需要在生命的体验中,通过内在生命与外在世界的调适,使自己心灵复归和谐。己性和,则能人性和,人性和,则能物性和,物性和,则能天地和,从而实现与天地人伦的和谐。
如何达致心灵的和谐呢?儒家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以中庸为手段,达到中和的目的。何为“中庸”,朱熹解释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中庸”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中庸之“中”,要求事物出现平衡状态,但它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如秤锤依所秤之物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找准平衡点,才能把秤杆摆平,把重量搞定。中庸之道并不是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是告诉我们去除偏激,追求恰当合理的处置。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宽广胸襟,是对中庸之道“无过而无不及”恰到好处的把握。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三)仁礼道义
崇尚道德修养是古典圣贤做人的基本标准。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伦理思想,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五德之中“仁”居于首位。《礼记•中庸》中说:“仁者,人也。”意思是说,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在人的丰富的道德内涵中,其核心是爱人。儒家思想中的“博爱之为仁”的道德主张,进一步把仁爱之心推广到每一个人身上。孟子倡导的“仁政”思想当中“,亲亲”是一个重要的基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由亲人之爱推及对百姓之爱,由百姓之爱推及对万物之爱,这是儒家对爱逐级升华的典型步骤。“仁者爱人”的道德观,使得中国成为礼仪之邦,也使中华民族成为有强烈道德意识的民族。
(四)修身养性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正身心。儒家经典“四书”中的《大学》一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弘扬灵明的德性,将个人之善泽及天下万民,以至于进入“至善”的境界,这种“内圣外王”理想状态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的人格理想。要实现这一理想境界,就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最终目的,所以《大学》说:“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为做人之根基,孔子的名徒曾子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名言;孟子则宣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并主张士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代先哲的这些“修身”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明,诸如勤勉、仁爱、礼让、自律、自省、自强、慎独、温良恭俭等等,已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二、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
多年来,在西方文化、网络文化、休闲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被淡化,人文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连同它的精萃,大学生了解不多,加之文理偏科、应试教育,使传统文化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脑海里没有扎根,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责任,什么是精神世界的富足,什么是道德与智慧,什么是立德、立身、立国之根基,很多大学生知之甚少,或鲜有思考。作为担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艰巨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们,应当积极主动地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中汲取丰厚的精神滋养,并内化于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当中,使自己成为人格健全、灵魂高尚、意志坚定、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远大的宇宙眼光的一代新人。
今天的大学生,要传承民族的精神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人文教养,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
“文化即人化”是长久不衰的一个文化命题。所谓“人化”就是“人文化成”,就是人成为人的动态过程。就是依“人”的价值,向“人”的理想美化、完善化的历史过程。[5]人在不断的改造自然、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创造丰富的文化成果的同时,又使人性得以高尚、完美和更为自由的全面发展。文化是塑造人性的力量。文化不仅满足人的需要,而且还在创造、限制、改造甚至禁止人们的某种需要,以此来改造、限制、修饰和掩盖人的动物性特征和倾向,使人“成为人”,具有“人模人样”。[6]正是因为文化有如此改造人、塑造人的力量,当代大学生更因该从文化的滋养当中寻觅人生的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当今大学生有两个重要的功课———“为学”与“为道”,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第四十八章)在“为学”与“为道”关系处理上,老子告诉我们,知识的积累用加法,每天学习,知识会不断增多;而个人的私欲、武断、偏执,要用减法步步否定,最后达到“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第四十八章),从而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人生境界。儒家学派在人文教养上有颇多教导,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仁爱”观,从“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人和”理论,乃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的人生态度,都可带来人生的启迪和精神的滋养,使人的思想境界更超越。
(二)培养审美心胸,追求诗意人生
德国著名哲人海德格尔提出,人类应该“诗意的栖居于这片大地”。所谓“诗意的栖居”就是“审美的生活”。当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身心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精神疾患成为难以控制的世纪病、时代病。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乃至走上社会后要面临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等等,是他们人生路上的每一个挑战。如何在充满压力的世界当中“诗意的生活”,中国古代贤达人士的生活态度为大学生提供了典范。
孔子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孔子还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仁者要在自然山水中得到一种悦乐。在忙碌的生活当中寻得“闲情”,也就是孔子讲的“一张一弛”。 所谓“闲”,就是从直接的实用功利活动中暂时摆脱出来,回归精神的家园中得到休憩与快乐。宋代大儒程颢有名的诗“: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的诗表达“闲”带来的从容境界。有了“闲心”,人方可从天地万物、风云变幻中获得一种精神享受,使自己超脱贫富贵贱等等实用功利的烦恼,心胸自然变得豁达。
大学生要拥有审美的人生,就要拥有审美的心胸和审美的眼光,这样才会在很平常、很普通的生活中发现美,世界的一切就会变得那么有情味,有灵性,与你息息相通。清代大画家郑板桥会在“十笏茅斋,一方天井”的宅居中感受到“竹石之爱”,写出传世佳句“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郑板桥集•题画》)乃是进入了审美的活动当中,用审美的眼光将竹子与人结为一体,息息相通,感受到了不可言说的诗意。
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做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因为珍爱生命才会用发现的眼光、饱满的热情去体会生活中的各样美———自然的生态美、节庆的风俗美、异彩纷呈的艺术美、充满理性的科学美等等,才会从极度紧张而又极度单调、乏味的生活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保持一种豁达、和谐、愉悦的精神状态。
(三)加强修身,提升人格
修身,即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儒家的伦理学说当中,修身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儒家修身思想的核心是立志。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仅是使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和亲睦族、安邦治国、教化天下,即孔子所说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也如孟子所言的“修其身而天下平”。当代大学生要把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与个人奋斗目示结合起来,要将个人聪明才智心甘情愿地奉献给国家,奉献给社会,不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之人,不做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人。惟其如此,大学生才会胸襟开放,蓬勃进取,在历练中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修身最高的境界———慎独自省。《礼记•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使一人独处时,也要谨慎检点,小心翼翼地遵循道德规范,加强自我监督意识,自觉抵制一切不良行为的影响和形形的诱惑,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严谨自律,保持内心的纯洁,逐步培养起良好的道德品质。鲁迅先生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看来他深谙“慎独”的重要。慎独之心时刻提醒人们: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古人尚有完善自我的人生理想,现代大学生则更应见贤思齐,力争达到这种修身的境界。
关键词:传统文化 当今教育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所谓传统文化,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文化学辞典》)。这里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融合了中华民族各种思想的文化,是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她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并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了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感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把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的境地。”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创造形成的物质文明成果与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其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兼容并包、强调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等精神内核,对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文化趋同化趋势日益加剧,信息化技术对文化认同感消解的日益严重和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精神消解和侵蚀的日益突出,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根本文化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作为文化传承主阵地的高等教育,在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们要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要在人生的几十年中创造一点有意义的业绩,专业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更有决定意义的是要有正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是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会影响到他们自身能否成材,也直接关系到我们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我们的国家向哪个方向发展的大问题。中国具有悠久文化历史,正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她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并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了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老子》指出“明生者强”的观念,《大学》中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另外更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善养吾浩然正气”等无数传世佳句无疑都是关于人生及其价值的正确思考。只要我们在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正确引导,就可以达到对其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从而发挥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三观”教育中的作用。
2、有利于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道德是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道德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的社会行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自古就把“德”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首要标准。“以德负天”、“春秋决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观念和事实,都表明了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尊老爱幼、兄弟和睦、孝敬父母等传统道德观念,至今仍然是人们信奉的美德。
然而,正是在这样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有着悠久文化沉淀的中国,有着璀璨文明和瑰丽思想的中国,却反复出现各种无道德底线的现象。扪心自问,我们的文化真的传承了吗?传承的是糟粕还是精华?这难道不是我们背离教育本意,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恶果吗?
3、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创新充分体现和吸纳了时代的要求。我国只有通过全面的改革创新,走创新型国家发展之路,全面提高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流传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造型乖张的年画、剪纸,还是风姿飘逸的笔墨国画,通过简约、灵秀、质朴、精致的艺术表现手法,都可以为现代广告设计提供主要的材料,从而为现代广告设计增添丰富的语言,突出作品艺术表现形式,最终使得广告作品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延续。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书法艺术的应用
中国汉字作为世界最为古老的汉字之一,其起源于公元前三世纪,可以说是我国是最具有文化特性和民族特性的艺术,在后期的发展中,通过线条美的净化和符号意识的简化,使得汉字的情感意境、形体姿态和气势力量都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特有艺术。而且书法作为我国民族的核心,包括本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审美,是民族文化表达的一种最高境界,更为重要的是,沉淀了千年的书法艺术,也有着其所特有的工艺美术设计和独特的平面设计。比如现代的一些优秀广告设计作品,通过借鉴书法艺术的魅力,充分利用书法中的线条美丽,与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起业,达到良好的广告宣传效果,比如我国2008年奥动会的会徽设计?“舞动的北京”,可以说是广告设计与书法艺术结合的完全典范,整个设计作品以印章的形式出现,浓缩了对理想和精神的追寻,可谓意义深远。
2水墨意境的应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水墨意境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一种直接表达方式。水墨意境以一种特有的语言气质,对物象有一种深刻的气韵和虚实了解,使得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点得到充分诠释,赋予事物以活力和精神,使其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在现代的广告设计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水墨意境的应用,比如李宁运动鞋的广告设计,就是对水墨意境应用的最好展现,挑笔出风、绘画顿笔,加上东方武术的动作,整个画面自然奔放、刚劲有力,进而使得整个广告设计得心应手。总之,广告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重要的借鉴为我所用,不断吸收、继承各民族文化,促进广告设计的现代化发展和长久发展。
3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范围广博,渗透于各个领域,如思想、诗词、器物、音乐、服饰、建筑、绘画、政治等等,难以一一列举,但是从结构上,却可划分可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大块。而其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更容易融入产品设计之中,同时也易于与其他的文化交流,并产生影响。如何将传统物质文化与传统精神文化合理的运用在设计中呢?物质文化实际是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方法和工艺等。在传统物质文化中,那些可以被产品设计所借鉴的元素为器物、建筑、服饰的外观、结构、工艺、纹饰和寓意等。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而在传统精神文化当中,同样也有很多元素值得产品设计师借鉴,例如传统的审美情趣、哲学、观念和信念等。
设计师学会将传统物质文化融入的现代的产品设计,是最基础的一步。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对设计的产品有所了解,必须充分理解产品的使用功能、使用环境、适用人群、消费者审美情趣,同时还需有广博的传统知识。而如果没有对产品调研、没有传统知识、没有上述的过程,就以传统的名义设计产品,则呈现的一定是之前说的廉价“伪中式产品”。而这类产品根本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任何一个能画画的人,甚至是小孩,都能随意将看得见的中式图案,画在任何一个产品的表面,这也是设计变得廉价的原因。这类伪设计的形式是豪无意义的,即不能增加产品附加值的,也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感。如何让传统物质文化合理的融入设计中,产生有意义的产品,可以从一些国内优秀设计师的作品中去寻找。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石振宇先生在2005年为天津欧博音响有限公司设计的紫禁城CD机和功放系列,就是一款将传统物质文化融入于现代产品的经典案例。紫禁城系列之所以值得借鉴,在于:其一,设计师将选取有特色的故宫大门来作为紫禁城的象征,以小见大,并且将故宫大门的形象抽象出来,赋予到CD机和功放机中。其二,大胆的想象,普通的CD机和功放机的形象都是单调简洁的,而这一款设计打破的固有的设计模式,为很多创新型或是具有个性的设计铺路。其三,寓意的吻合,紫禁城在中国人的印象里是威严的、肃穆的、低沉的,这恰与CD、功放需要带给消费者的感觉想通,一款好的CD机和功放机就应当让人感觉到它是有威力的、没有杂音的、震撼的效果。正是因为它们寓意相通,才让整个产品的外形与内涵有了意义。这款产品如果能将一对音箱也融入到紫禁城的体系中,会使得整个形象更加完整。
图1紫禁城CD、功放系列之前所说的是传统的物质文化与产品设计的融合,也是传统文化运用在产品设计的基本阶段。而让传统精神文化进入设计才是更深层次的运用。精神文化多是思想上的,心理上的,观念上的东西,因此是虚幻的,难以表现。我们不能把一对沙发设计成太极的模样,并拼在一起,就说这沙发具有太极的哲学,这即不符合功能的需求,也不符合太极的内涵,只是设计的嘘头,消费者并不会买单。因此算是传统哲学在产品设计上的不理想的运用。在设计方法上,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认为,产品是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心灵沟通的桥梁。设计师对产品付出的情感、言语、精神都体现在产品的设计上,并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消费者无需与设计师面对面的沟通,只要看见或者使用了产品,自然就能体悟到设计师的心理。就如同,我们读一本小说,就是与作者的一次无声的对话。同理,传统精神文化融入到产品中,其实就是通过产品产生的人与人的交流,设计师与消费者的交流,从而实现精神文化的传递。我们不能设计一款具有精神文化的产品,但是却可以通过产品表达出设计师的精神、思想、哲学、观念等等。而消费者如果认同产品传递的这些精神内涵的话,就会去购买这样的产品。因此如果希望产品体现出传统精神文化,那至少设计师或者一个产品的品牌自身也要具有相同的精神文化,因此这一过程,其实是跳出了设计的本身,将设计融入到了精神当中。
无印良品的产品就是一种传递了设计师精神意境的产品,消费者看它的任何一件产品都难以感觉到惊艳或奢华,但却让人产生一种购买的欲望。这正是无印良品需要传递的精神观念,即“无,亦所有”,在精神层面上,颇有到家的“无为”的境界。无印良品的“无,亦所有”不是说不去设计,而是对产品本身加入更多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外观,同时也在生产步骤中,工艺上加入更多的设计,而这些细节让消费者注意不到,却能感受到。而产品本身所追求的效果,就要体现出“这样就好”的状态。“这样就好”是相对于“这个好”而言的,“这个好”或者“我就想要这个”更多的体现出产品满足于消费者的个人情感和欲望,而“这样就好”或“这东西就行”更像是提供了一种更包容姿态以及更高一级的自由形式。而这种效果正是基于日本传统的精神——节制,这也是无印良品所追求的精神。因为消费者认同无印良品产品表现出来的精神,所以才对它情有独钟。产品表达出的精神随着大众媒体的传播,才是无印良品获得世界范围内消费者青睐的秘诀。承上所述,整个传统文化结合产品设计的过程,恰似儒家思想中所提出的八个境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基础的运用阶段,即传统物质文化的运用阶段对应的是“格物致知”,此阶段虽为基础,但却是最必不可少的一步,如大厦的地基;而精神文化的运用属于再高一级的运用,这要求设计师不仅要知道设计什么,更要知道产品追求是什么,达到“正心诚意”。而前四个阶段说的都是设计师本人的特质,若要让产品整体认同度再上升一个高度,就需要企业文化上也具有相对应的精神文化,就达到了“修身齐家”的境界,最终让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获得国内或全世界消费者的认同,则最终止于“平天下”。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中亟待改变的一些现象
1、求职动机太功利,不关心社会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一般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多同学在观念上却只考虑自己,即使在成功之后,也止步于自己。“什么样的单位工作环境好?”“自己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但却很难找到与社会、国家相关的语句。毕业生缺乏的是对社会的关注和热心,更是缺乏一种对责任的担当。毕业生只有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走向更大的成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2、求职意志不坚强,不积极进取
一些高校毕业生的“等”、“靠”思想严重,常能听到“不着急,还没到那一天呢!”“到时候再说!”这样的语言,更有学生把求职成功的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朋和运气之上,缺乏求职时应有的积极心态和进取精神。还有些同学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努力奋斗的道理,但却不付诸行动,“知”与“行”严重脱节。在经历了几次求职失败后,有些同学变得心灰意冷,不思进取,屡败屡战、奋勇拼搏的精神荡然无存。
3、求职准备不充分,不踏实认真
求职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仍有同学对求职不认真对待,求职简历标点、符号错误,语句不畅;心理准备不足;求职方法和技巧欠缺等。一些同学还陷入了专业学得好就能找到好工作的误区,对其它求职准备视而不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仅仅靠专业学习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需要,只有积极认真的努力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准备才能在求职中获得先机并最终取得成功。
4、求职过程造假,不实事求是
由于就业压力以及虚荣心的原因,一些毕业生在自荐信、求职简历上大做文章,虚构学生干部、社会实践经验,更有甚者,伪造虚假荣誉证书,力图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全能型的优秀人才。另外,有些同学在应聘时隐瞒自己已经签约的事实,待应聘成功后,立即与原单位毁约,使原用人单位措手不及。还有些同学盲目地频繁跳槽,既没有学习到真正的知识和经验,也给用人单位合理的用人需求带来了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智慧和结晶,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积极借鉴其中的优秀精华,对于改变毕业生就业中的不良现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奉献精神
孔子主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要求将个人的价值与他人的价值、社会的价值结合起来,最终实现自身人格的完满。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尽心上》)强调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帮助他人,奉献国家。因此,毕业生在求职中也应将个人利益与奉献社会、国家结合起来。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日知录》),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等等无不体现着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的精神。这种心系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于毕业生就业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合理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自强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孔子说:“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对“饱食终曰,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投以极度的蔑视。孟子则主张人应当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孟子 滕文公下》)毕业生也应当学习这种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的高贵品质。《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人应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并像大地一样宽厚,仁爱。毕业生应该像前人一样,面对任何困难,都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难而上,最终战胜困难。
3、敬业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孔子说“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论语》)要求人们做事时要认真对待,尽心尽力。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深入分析了事业成功的原因和规律。毕业生也应该懂得只有不断付出,才能成就事业。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要求人们做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成就大事业。毕业生将这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做事风格应用到求职之中,必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4、诚信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45―01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和传统美德富含其中,这些文化精华汇聚于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经典篇目之中。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中加大了古诗文的比重,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审时度势,认识到传承保护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理所当然地担当起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重任,通过有效策略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的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借助古诗文教学实现文化传承的意义
1. 重温文化精髓。近年来,国学热兴起,国学走出国门,孔子学院遍及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报以崇敬之情。国人也重拾文化自信,将国学经典渗透到领导讲话、职业培训、专家讲座、亲子教育之中。与初中语文大纲教材相比,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明显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这也体现了国家课程重视文化传承的明显意图。重温古代文化精髓,已经从口号、文件演变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行动。
2. 汲取文化智慧。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优秀的文化精髓,将这种精髓植入学生思想中,并由自身的民族智慧内化涵养,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文化处处迸发着闪光的思想,古人以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文采总结历史,给予后人的除了惊叹,更多的是启迪和智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人们需要更开拓的眼界和创新的思维,在保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基础上,发扬光大,改革创新,不负时代。
3. 重拾民族自信。说:“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经实践检验了的解决当今世界道德滑坡、国际争端,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一剂良药。我们要重拾民族自信,将华夏文明精髓首先植入学生内心,让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种子在新一代学子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传承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儿童音乐;启蒙教育;意义;途径
1.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意义
1.1促进文化精神的传承,强化民族归属感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对文化精神的传承十分有利,同时对于民族归属感的增强也十分有利。融入传统文化属于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幼儿启蒙教育中,极大的激发孩子们的音乐灵性,强化幼儿对国家的认同感,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得以有效的传承和发扬。开展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一定要立足于幼儿实际,学习方式的选择一定要认真加精心,与幼儿的发展需要以及心理发展成熟程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可以强调学习积极性的促进。
1.2激发音乐潜能,让儿童获得情感体验
激发音乐潜能,让儿童获得情感体验。学习音乐本身是一种审美体验。儿童想象力丰富,感官灵敏,对音乐本身的理解力强。开展音乐启蒙教育,将合适的情境融入到其中,对幼儿的音乐体验很好的丰富,将幼儿发自身体内部的音乐潜能有效的激发出来。
2.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途径
2.1传唱民间童谣
很多童谣幼儿都比较熟悉,同时童谣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代表,民间童谣朗朗上口,韵律感节奏感强,正是由于这些特征,使得民间童谣的传唱率很高。民间童谣的旋律相对简单,趣味性十足,幼儿更容易接受和喜爱。因此开展幼儿启蒙音乐教学,高效发挥民间童谣本身的教育价值,在合适的条件下完成应用,对于幼儿学习兴趣的点燃百利无一害。在选择民间童谣的识别必须紧密结合幼儿音乐教学目标,选曲要特别注意,尽量选择思想性,教育性,音乐性都兼具的童谣。例如让幼儿传唱《卖汤圆》不仅对幼儿音乐情感体验有很好的丰富效果,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充分了解元宵节的传统风俗习惯。再例如学习歌曲《二十四节气歌》《凑十歌》等可以让幼儿在音乐中学习到科学知识,对于幼儿知识记忆,理解效果的增强都十分有利。
2.2将民间舞蹈融入到其中
将民间舞蹈融入到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一种方式。儿童天性好动,喜欢表现自我。所以将民间传统舞蹈融入到其中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刻的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幼儿多样化的艺术兴趣,促进其综合音乐素养不断提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肢体动作是传统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例如点头,击掌等。因此,对幼儿开展音乐启蒙教育可以引导幼儿用这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对音乐情境进行模仿,例如双手散开由上向下来回摆动模仿下雨的情境,模仿鱼儿游动的情境,将音乐同这些基础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幼儿肢体的协调性提升很有帮助,同时还能够极大的增强幼儿对这些音乐节奏的感受力。例如在学习《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的时候,可以将一些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融合进去,通过这些舞蹈动作的融入,幼儿对音乐的节奏,韵律的感受更加深刻了,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深刻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
2.3制作节拍器
失去了节奏的音乐就等于失去了灵魂,或者可以说没有节奏的作品称不上音乐,音乐在表现具体形象以及具体的情感的时候必须依托于节奏。因此,促进传统文化的融入,幼儿教师将自身的引导优势发挥出来,引导幼儿制作节拍器,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十分有利,同时还能够将幼儿的音乐生活极大的丰富。例如沙锤,风铃等都是简单的节奏器。深化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例如《幸福拍手歌》就是一首节奏感十足的各期,在这首歌的传唱中,让幼儿借助自己制作的节拍器为其配乐,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教育模式,尝试着创新节奏,让幼儿感知到节奏的神奇,同一首歌换一个节奏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演绎,完成音乐节奏的深化。
关键词:编纂村志;意义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发展进程,在今天形成了经济高速发展造就了强大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步的是现代文化也得以迅猛发展。诸如有城市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等,各类现代文化又分别衍生出层层的枝叶文化。对这些新兴文化的成因乃至其内涵追溯、剖析,可以发现,它们毫无例外的都根植于乡土文化,都是在传统乡土文化的基A上而后发展创新。研究中国的历史无疑应该把村庄史放到重要的位置。
就宏观而言,村落社会的变迁始终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主体内容。微观上说,一个村编写出一部村落文化典籍,其最好的形式为村志,以村志记载村落发展演变的历程。从当前实际来看,村志承载着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盛世,意义特殊显而易见。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足见党和国家对于农村问题的关注。“富裕、文明、和谐”成为拨动人们心弦的热门话题,而承载乡村万事万物的村志呼之欲出,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首当其冲的大事要事。
1 编纂村志的必要性
首先村志的“资政、存史、教化”的功能不可替代。村志不仅为政府和各级领导者提供用志材料,也为经济开发、吸引外资起到重要作用;村志可以全面盘点一个村庄的地理、历史、经济、风俗、文化、教育、物产、人物等方面的状况,总结村庄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能详细地记录当代村庄发展变化情况,其存史功能是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镇村志以特别生动翔实的材料为村民提供热爱家乡的鲜活教材,可以让人们铭记祖辈们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秉承先辈勤劳节俭、尊长敬师、睦邻和亲的崇高美德,弘扬先辈奉献、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
其次村志是市(区)志的补充和延伸。传统编纂的方志中以村为单位的方志较为少见。由于市(区)志的篇幅所限,作为一个村庄,其中占的比例是相当小的。在首轮《胶州市志》中一个村庄只是所属乡镇中的一个名字。到了第二轮志书,比重有所增加,增加到二千字左右,但多数村庄只是一行数字。开展村志编纂,可以弥补市(区)志缺憾,实现地情资料的全覆盖。村志,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贴近、详实、鲜活。从经济到政治,从生产到生活,从风情到民俗,从人文到人物,所记所载,紧贴村民,实实在在,具体形象,无不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基本可囊括一村中的要点,如果记述到位的话,一卷在手,便起到了“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其历史价值不可低估。
2 编纂村志的紧迫性
首先是城市进程化的迫切要求。城市进程化引领社会变革,首当其冲的是广大农村多数村落的整合和消失。有资料记载,当前是我国和平年代消失村庄最快的时期。据《中国统计摘要》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每年减少约10000多个村民委员会。这说明,在中国这个曾以农业文明兴盛的广袤大地上,平均每天有30多个行政村在消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城郊村、镇驻地村庄及配套大项目建设的需要的村庄被拆迁,土地被征用。存在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村庄,被三两栋高楼所取代。就如我们胶州市来说,为配合胶东国际机场建设,自2015年始至今,胶东街道办事处二年时间,共三期拆迁辖区27个村庄,且为货币化赔付,村民可自主进城购商品房,这些村庄从此消失。村民搬离世代生息的故土,村落里积淀的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人文信息,烟消云散。不即刻抢救这些历史文化,必然会造成历史的遗憾。编修村志,全方位记录村庄状况及变迁,追溯乡土事物的由来,是挽救乡村文明、保留乡土记忆,为村民建筑精神家园的有效方式。
其次是抢救资料的迫切性。多数村庄档案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此前很多宝贵的村史资料只是存在于老年人的记忆和村民的世代口传之中。清代、民国时期的历史人文信息基本散失,抗战时期档案相当匮乏,而那些抗战老人都已进入耄耋之年。建国前后的珍贵历史人文信息亦濒临散失。加之随社会的发展,村人外出定居者越来越多,知晓村情故事的长者越来越少。如果不及时将村内这些存在于流传和记忆中的史料记录下来,这些资料很可能失传,成为村民后代人永远的遗憾。
3 编纂村志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村庄修志的基础较差。主要表现在有的镇村领导班子认识不到位。盛世修志的念头在许多富裕起来的村庄和较为稳定的村级班子中萌发,但村(居)之间经济基础、人文环境差距较大,有的领导认为修志投资大、耗时长、见效慢,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在应有的高度和议事日程上来加以解决。
(二)资料征集难。村志编纂收录断限跨度长,从村庄有文字记载,一直写到2016年,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乡镇部门人员流动频繁,本身缺乏编纂志书的专业知识,难以达到撰写要求。再就是大多数村庄档案不全或没建立档案,有关资料只能从相关人员记忆、口述中获得,许多历史事件没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原始依据,致使志稿资料存有较大的可疑因素,这是镇村修志中最为困惑的难题。
(三)没有强有力的编纂班子。主要表现在志书编纂专业性强,没有合适人选参与其中。盲目抽人,临时搭配,影响甚大。
(四)存在经费制约。有的村庄集体经济薄弱,经费得不到保障,部分聘任修志人员的待遇不能有效地保证。文字处理设备、办公环境以及出版印刷费用等得不到保障。
4 推进村志编纂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村志编纂实际,市(区)史志办作为统筹部门,应制定规划,发文修志,做好舆论宣传,高度关注基层修志工作,推动基层修志多出成果。归纳起来,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宣传,增强修志意识。当前,各级都以经济建设为首要任务,修志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还要投入一定的费用和人才,编史修志社会氛围不浓。因而要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地方志,应用地方志,在条件具备时修志。
(二)坚持“四个到位”。领导到位,组建村志编纂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负责行政领导工作并对修志工作进行规划部署。修志机构对外挂牌办公,成立史志编纂委员会;经费到位,大家公认的“四点”经费筹措办法即村集体自筹一点、镇(街道)扶持一点、区(市)政府奖励一点、社会赞助一点是很好的借鉴,但也不要完全局限于此,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筹集修志资金。笔者就接触过有企业家表示愿意承担本籍村志编修经费。也可以几个村庄各出部分资金合编一部社区志(管区志、片区志);队伍到位,重点选好主编,遴选学术渊博、有组织能力之人挂帅。返聘退休老干部、老教等,建立3人以上修志班子;条件到位,必须有固定办公场所及必要的文字处理设备、办公设施等,做好后勤、交通等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广征博采,占有广泛丰富的修志资料。资料是村志的基础,也是其核心,要通过多种方式搜集占有修志资料。
1.广泛搜集成型的文字资料。如村庄历年形成的档案、文献资料、各类志书(部门志、地名志、专业志)、党史资料、各种普查统计资料、新闻报道等。
2.资料从群众中来,利用各家各户,特别是村里老人保存的各种历史资料。他们是村里许多大事、要事的见证者、参与者,通过召开座谈会、家访等形式让老人们把村里的事情讲出来。还要大量采集照片等生动直观的材料,特别是通过新老照片的对比,反映村庄发生的变迁。
3.成稿(资料长编)要到群众中去。一部村志初步成稿,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通过召开座谈会、家访形式尽量让村民参与讨论。这种方式是让群众亲身参与村志编写工作的最佳途径,这样编写的村志才能获得村民认可,才更真实,更具可读性,才是具有传承价值的精品佳作。
(四)加强业务指导,主动对接。市(区)地方志工作部门应加强修志业务指导。可选派有一定修志经验的人员或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分别到各镇(街道)举办村志编写培训班,专题讲解村志的体例、篇目、行文通则、语言规范等内容,并进行现场答疑解惑。
村志编修单位应自觉接受指导,少走弯路。尊重修志规律,积极主动接受指导,多沟通多联系,多接受史志办的指导,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自觉地把上级要求贯彻到工作中去,就能够少走弯路,提高时效。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师权威;内涵;意义
一、权威的发展:出现与消解在我国的历史早期,权威维系着人类内在的自由及精神上的秩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传承和更新着人类的文化。随着现代性的信仰危机的出现,曾经确定无疑的传统师道权威逐渐变得凝固,甚至不断受到挑战和抛弃,它不再能生存于人们对师道的信仰之中。然而不可更改的事实是,人仍然需要一个可以起到引导作用的根本权威。对此现象,我国传统文化给出的定义更为明确:师道的权威必须经历理性的判定、动态的整合及流动的发展才能使人信服,才能在历史的变迁中始终作为人所依赖的精神源泉。
二、教师权威的内涵西方社会学家克利弗顿和罗伯特依据韦伯的权威理论,从归因层次对教师权威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师权威的形成其影响因子为[1]:制度性因素和个人因素。这与我国传统的教师权威制度不谋而合。我国古代对传统教师权威的定义为:建立君、父、夫三权一体的礼教。其社会文化价值赋予了传统师道的威严;是形而上的法定权威,包括当时的社会制度及社会法规赋予教师的绝对权威。这是融入中国人骨血中的传统,虽有不足却立命千年。传统文化中对知识传播者的尊敬源于知识权威的固有地位,教师的知识权威由教师个人的学识、感悟、经历等构成,这是教师权威的形成依据。正如孔子所言[2]:“吾之宏愿,诚欲统一学术,统一政治,不料为作百世之傀儡,惜哉!”儒家强调以感召权威而育学生,这其中包括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及对社会的同情心等。由此可见,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权威的形成在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体修养,在客观性因素中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文化传统的沿袭,从需要层面也取决于教师的学术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脱俗的人格感召力及崇高的精神力量[3]。
三、教师权威的意义1权威引导的确认
传统文化将教育概括为人与人的心灵交流活动。教育的内涵则是教师作为一种社会权威,担负起引导学生使之获得完整人格及精神能力的社会活动。这就是文化的传承,是通过实现保存以往历史文化发展的全部精华的生成过程,来进一步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生成。教育需要学生与教师的虔敬向道之心,否则只是一种劝学的方式。如果缺乏对知识价值和真理的憧憬,人之为人的存在就将失去意义。而对教师权威的敬畏则是源于个体对善的向往和追求。个体的发展自发地接受和适应传统价值,这种自然的融合虽然可以使个体达到高层面的文化化和社会化,但是,学生作为个体的发展却处于低级状态,因为无法把握传统文化的内在,不了解其精神意义,所以让人处于虚无的精神之中。
2权威引导的意义
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权威之中,否则只会陷于对社会规则的屈从和更深的虚无之中。面对这样的态势,我们只有选择性接受某种权威的引导。因为除此之外,根本就不存在一种普世性的、可以让人在文化层面理解一切发展定律的立场,对传统文化中师道的漠视、教师权威的漠视,只能使人在文化的变革中陷入盲目无知的虚无之中。对传统文化下教师权威的选择,并不是通过一些手段达到某种目的,而是依据自我在实际生活中对教师权威意识的形成和融合,加之解读。以此唤醒被遮蔽在文化洪流中的权威,做出主观的选择。
最后,在对传统文化中教师权威的选择下,我们永远不要迷茫的是,教师权威是真实的而并非绝对的,每个独立的个体都应有自己对文化的解读,而不是盲目寻求在权威中得到指引。
参考文献:
金生.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中国风 传统文化 当代歌曲
“中国风”[1]是指采用具有中国古典文化内涵的歌词和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唱法及编曲技巧,或者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歌词、戏剧的演唱和现代演唱相结合的风格,达到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完美结合,从而产生出含蓄、忧愁、幽雅氛围的歌曲风格。
一、当代中国风的兴起
在西方音乐于我国大肆流行的时代,中国风歌曲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是中国风本身具有的中国元素。歌中的元素是我们熟悉的,或是广为传诵的,给人以亲近感。其次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身心发生巨大的变化。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使人们对音乐产生了新的心理需求。一个时代的发展必然催生一个时代的心理,它以观念意识的方式,折射出这个时代中社会各个方面共同的趋势和取向,进而表现出某种普遍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状态。中国风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这种普遍的心理需求,满足生活在压力之下的人们缓解浮躁、焦虑心态的需求。再次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盛,民族意识的觉醒,人们对铺天盖地的西方音乐文化日益感到厌倦。在强调拥有自己音乐风格歌曲的呼声中,融合了中西方优点的中国风歌曲的出现完全满足了社会大众的渴望。最后,一批才华横溢的中国风歌曲创作者和演唱者使中国风从星星之火变成了燎原之势。其中周杰伦和方文山堪称是中国风歌曲演唱和创作的泰斗级人物。他们的《东风破》无论从词、配器还是演唱都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古色古香的中国味道。周杰伦的《东风破》奠定了中国风的基本唱法,而方文山创作的这首词也为后来的中国风歌词创作提供了借鉴。在这些著名歌手的推动下,中国风歌曲欣欣向荣,大跨步地向前发展。
二、传统文化元素促进“中国风”的发展
在中国风歌曲中,包含了诸多的中国古代传统元素。“书法”“彩陶”“文房四宝”“名绣”“水墨画”“汉字”“乐器”、琵琶、二胡、古筝、鼓、笛子等等成为中国风歌曲的重要取材。歌词不再是直白的描写和诉说,而是借助古诗文、典故、传说和不同的乐器来含蓄的表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歌曲《笔墨登场》,作者把“鼓楼”“王羲之的拓本”“青花瓷”“宣纸”“颜真卿的字帖”“汉字”“福字”“胡琴”等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合进了歌曲,让歌曲充满浓浓地文化气息。《东风破》通过贯穿全曲的琵琶,营造了悲凉的气氛,突出作者淡淡的忧伤。歌曲《娘子》歌词“娘子、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你在那里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默默等着我”。《诗经·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衍生出一个成语:折柳送别。此处作者用一句“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含蓄而又不失强烈地诉说着对夫君的思念之情。
三、中国风歌曲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中国风歌曲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在“中国风”里处处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乐器方面,我们总能在中国风歌曲中发现熟悉的传统乐器如:琵琶、二胡、扬琴、古筝、竹笛、葫芦丝等。在歌词上更是处处闪烁着我们传统文学的光芒。[2]《东风破》充满了离愁、孤灯、月圆、烛火、酒、水东流、琵琶、古道、荒烟漫草等文学意象,使人很容易联想到《相见欢》里“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等诗句。这些歌词通过借用古典诗词中意象,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意境,深化了歌曲的内涵,渲染了传统文化。演唱方面,中国风把京剧、豫剧、黄梅戏的演唱方法和流行唱法相结合,甚至是和R&B唱法结合,创造出了全新的唱法,促进了这些传统戏曲在现代的发展。中国风歌曲以其特有的方式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让我们更轻易地了解和接近这些古代文化,使传统文化离我们不再遥远。
四、“中国风”歌曲存在的问题
演唱方面,如何唱出古诗句、古文化应有的内涵,考验着演唱者素质和唱功。周杰伦将《兰亭序》中的歌词“拓”(tà)想当然的念成了“tuò”,吴克群曾把“尴尬”唱成了“监介”,伊能静曾把“纶”(guān) 唱成了“伦”(lún)。
歌词方面,中国风歌词以“古辞赋、古文化”为特色,增加了歌词的内涵。但是如何把古词赋、古文化恰当地融入则出现了问题。词作家常常在歌曲中简单地加入大量古代的元素、古诗句,没有对歌词和主题进行很好地融合,导致加入的古元素、古诗句意境全无。S.H.E的《长相思》,里面有一段Rap说唱完全是引用的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这段说唱给人的感觉只有节奏,毫无词的意境可言。这首词的主调是悲伤,整首词都笼罩在一片凄凉悲苦的氛围当中。词人把晚年独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淋漓尽致地挥洒。吟咏此句,不禁使人感同身受,但是我们在歌曲中却丝毫没有感受到悲凉和伤感。在诗词朗诵时,这首词都是采用慢节奏的,以此突出它的悲凉。歌曲却采用了说唱的方式,可以说只是借鉴了诗句的形式,忽视了其内容,显得十分空洞。
注释:
[1]孟丽:《“风花雪”乐——浅析中国当下流行音乐“中国风”潮》,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第6期。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案例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现状
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该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点,是千年来中国各历史阶段思想融合后的产物,是全民族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经过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文化之一,较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大的包容性,通过对儒、释、道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多种文化意识形态在这里得到保留与发展,在丰富文化思想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还启迪着人们的智慧,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由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陌生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而在对事物的理解方面却存在不足,因此,教育人员在向其讲解中国传统文化时,应当尽量选择基础性的知识,这对于进一步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积极意义。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并不倾向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讲解,这是由以往的教学评价制度造成的。新课程改革后,我国教育部门逐渐重视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而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我国小学生传统文化基础较差,这导致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培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识字、写字中渗透传统文化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其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即可融合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根据研究结果发现,人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变化,1至13岁是儿童记忆力最好的阶段。新课程改革充分考虑到该情况,要求各学校在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尽量多认少写。只有对汉字的储备达到一定数量,才有助于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与理解能力的提高。近几年所兴起的国学教育就严格按照新教育改革的要求执行,通过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和《弟子规》等经典著作,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阶段认识最多的字。不仅如此,在认字与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对这些著作的内涵产生更深了解。
汉字的书写要求极为严格,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除要求横平竖直之外,还要求学生做到笔顺正确,这也是在小学引入书法教学的重要原因。用毛笔书写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书法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写字如做人”,书写规范中的横、平、竖、直就是做人的规矩。中华文字中蕴含的做人的道理能够激发小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学习兴趣,从汉字书写最基础的观赏、临摹,直至学生能够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汉字的书写除了能够使学生写一手好字外,还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伦理道德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例如,汉字结构中的包围与半包围结构代表了文化中的包容性,也在教育人们宽以待人;汉字书写时的大小不同意味着长幼有序,高低有别。对于汉字来说,它已经不单单是用来记录的工具,而是传承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载体,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集中体现。
三、古诗文中学习感受传统文化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古诗文有特殊地位,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中就能看到古诗文对学生写作的影响之大,学习古诗文可以培养学生语言审美能力及艺术鉴赏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了太多,随着时间推移,传统古诗文变得更加难以理解,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渐降低,为解决该问题,教师普遍将古诗文以故事形式进行讲解。例如,在《赠汪伦》一诗中,教师通过对当时李白与汪伦的境遇进行讲解,介绍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通过对当时场景的描绘,以一场好友分别的故事讲解该诗,使学生对诗中所蕴含的不舍之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由于对该诗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因此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流畅地朗读、背诵该诗,而且能够使其传统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除此之外,小学教室内张贴的一张张古代名人画像上撰写的各种名言警句也能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内还可以通过黑板报、墙报等平台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重视诵读,情感教育。
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反复诵读的过程,通过不断诵读达到背诵的目的,这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必经之路。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新课程改革就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诵读提出明确要求,它要求学生的诵读流畅且带有情感,对诵读内容有个人理解。然而,这里所说的诵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在以往的语文诵读过程中,学生仅仅是简单地对书中文字进行朗读,甚至不带有任何情感,教师在该方面也没有进行过多干预和引导,所以,传统的诵读方法现在看来极不科学,而这种朗读诵读也无法使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通过带有情感的诵读对内容加深理解,发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兴趣的责任,只有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继承与发展,才能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使其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使其具备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