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观范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1: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劳动教育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劳动教育观

篇1

【摘要】由于大学生劳动法律意识的现状和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各级各类院校都应开展对大学生的劳动法律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大学生毕业以后向社会人转换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就业后,普遍存在劳动权益保护的问题,但是很多大学生普遍表现为劳动法律意识不高,劳动法律知识缺乏,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后劳动权益被侵犯,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应作为大学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也进行过一定的法律教育,但是由于在大学以前阶段,学生一般都是未成年人,因此学校法律教育的内容一般为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安全法、宪法、刑法和民法的相关内容,基本不涉及劳动法的任何内容,所以大学生在大学以前阶段的劳动法制意识是一个空白。虽然大学阶段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对于劳动法的内容只在教材的第六章(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用很少的篇幅谈及了劳动法的原则、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和处理劳动纠纷的途径。就教材而言,涉及的内容很少,而且只是介绍了劳动法一些基本原则,只论述了很少的表面内容,学生很难系统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内容。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2010年做了修订,但没有增加新的《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内容,因此还是很难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达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劳动法律教育的目的。所以无论从大学生以前的法制教育和大学期间的法制教育,都缺失劳动法制教育。现实中很多大学生缺乏劳动法律的知识,主要表现为学生知道有劳动法,但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内容知道的很少,如签订劳动合同注意的问题,在合同履行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争议发生后如何处理等等问题,根本一无所知,表现了劳动法律意识的缺乏。在法律实践中涉及大学新毕业学生的劳动争议纠纷,主要表现为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很多条款对自己不利,而毕业生根本没有通过补充条款加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知道如何提供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仲裁请求;对劳动仲裁程序几乎一无所知,造成了自己的劳动权益不能得到仲裁的支持。从大学生劳动法制意识现状、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大学毕业生的劳动维权水平来看,各类高校都应开展劳动法律教育,这样可以保证大学生毕业后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同时也可以使大学生在兼职时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开展

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关键是如何开展的问题,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一)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其主要内容应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一)、(二)、(三)为主要内容,重点是《劳动合同法》基本内容,因为《劳动合同法》基本包括了劳动法的内容,且是最新颁布的劳动法律,其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是为了学生毕业以后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二)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具体内容1.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主要介绍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是如何规定的,以及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约束力的要求,使学生明确哪些情形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哪些情形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使学生知道提供劳动在什么时候学会用劳动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要说明学生兼职权益受到伤害时如何保护自己权益的问题,要向学生介绍雇佣合同、承揽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介绍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请求的注意事项和个人权益保护问题。2.劳动合同订立的基本规定。在这一部分中,要详细介绍设计劳动合同订立的所有内容,使学生知道如何签订劳动合同,避免以后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主要包括劳动关系的确认问题、劳动关系双方的知情权、不得收取抵押金及扣押证件、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劳动合同的期限类型、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及约定内容、关于试用期、劳动合同的无效与撤消问题。这一部分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对于上述每一个问题都必须结合具体法律规定进行讲述,对其中重要的问题要辅助案例加以分析,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以后能够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为以后发生劳动争议埋下隐患。3.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在劳动合同履行与变更内容中,主要介绍用人单位全面合法履行劳动合同、加班工资支付、非法强迫劳动、同工同酬以及劳动合同的变更等问题。在这一部分要重点强调加班工资的支付问题,关于加班证据的保留应作为重点强调的内容,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三)的要求,对于劳动者要求支付加班工资的要求,应由劳动者负举证责任,再有同工同酬在实际劳动争议纠纷中如何解决的问题等。4.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后涉及到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问题,因此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受迫性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以及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告知义务、合同终止的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情形和经济补偿等问题。在这一部分中要重点强调关于经济补偿的问题,特别强调劳动者受迫性解除劳动合同也必须向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和劳动者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的形式问题,避免劳动权益受到损害。5.劳动争议的处理。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属于劳动权益保护的司法救济程序,这一部分同劳动合同的订立一样重要,在该部分中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应向学生讲明如何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技巧,同时要强调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问题,避免因为劳动争议超过仲裁时效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还要向学生介绍仲裁过程中如何主张权利和举证质证问题。(三)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安排对于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有两种途径。第一,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对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针对教材的不足,任课教师可以拓展劳动法律知识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在该课程中不可能深入讲解。第二,是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二学期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劳动法律教育,因为学生在大学四年级就要开始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已经开始为就业做准备了,所以在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对学生开展劳动法律教育具有针对性,学生也急需劳动法律的知识。(四)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不同于其他的人文教育,应有针对性采用多种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专题讲座法。就是针对劳动法律知识的某一方面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座,以便加深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对劳动法律知识有结构性的理解。对于劳动法律知识可以分解为多个专题进行,这样使学生对劳动法律有系统结构性的理解和掌握。2.法条释义法。就是对劳动法律中的具体法条进行分析讲解,因为一般大学生都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不可能对劳动法律中的法条有深刻的理解,同时有的劳动法条也确实存在着难以理解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劳动法律中的复杂容易引起歧义的法条加以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法条的意义,并学会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运用法条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3.案例分析法。就是通过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案例也使学生能够得到启示,懂得在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遇到劳动争议如何处理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和本人在履行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案例分析法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劳动法律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劳动法律知识的积极性。4.热点问题讨论法。就是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中普遍性和疑难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因为我国劳动立法的时间还很短,劳动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加深学生对劳动法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建议

篇2

P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培育

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活动和改造的独特方式。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却在逐渐淡化,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不被重视,而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的高校,其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在逐渐弱化,在现阶段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并未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是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的。大学生是未来的劳动主力军,他们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劳动技能的状况,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后续发展,更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一、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德育实施意见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见中都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的根本体现,德育、智育、体育是社会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既能解决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上有所提升;解决教育的知行合一和全面发展问题。

(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高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是可以培养其自理、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敬业乐群的良好品德;三是可以扭转学生劳动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劳动情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劳动教育在多数高校教育中成为薄弱甚至是缺失的一个环节。

(一)劳动教育边缘化

一是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有重德不重劳的思想,甚至是鄙视劳动和技术教育,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特别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和家长都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智力、轻体力的思想,使学校用知识教育替代了劳动教育;二是劳动教育理论研究边缘化,与其他学科理论相比较,对于劳动教育领域的研究不多、不深、不全,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使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严重缺乏理论依据,特别是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由于缺少理论支持而导致其难以达到既定目标。主要表现在:1.理论体系不完整;2.理论研究中劳动教育往往被劳动技术教育所取代;3.学术界对劳动教育的成果不多,这需要引起学校和全社会的关注重视。

(二)劳动教育功利化

过分强调劳动教育的外在价值(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从而导致其内在价值(即育人的价值)的弱化,将劳动教育本身视为达到外在价值的一种手段,而将实现教育的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教育的政治化倾向。不是把学校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过程,而是将劳动教育视为政治上的要求来进行。二是劳动教育的经济化倾向。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缺少平台及场所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将打扫卫生、清理校园等极为简单的劳动也由学校出资雇人完成了,学生失去了各种劳动机会。

(三)劳动教育片面化

片面是相对于全面而言的,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片面化主要是对劳动教育认识程度不够全面具体,甚至是有偏差、错误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一是智育至上,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脑力劳动,过分看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思维及逻辑判断等方面能力的上升,把学生的智育教育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是教育的全部内容,造成其他教育弱化甚至缺失,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体力至上,这种现象是与智育至上截然相反,对待劳动教育是将肢体上的生产劳动看作是劳动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体力劳动便是劳动教育;三是以生产劳动代替社会实践,很多教育与劳动结合的研究结论都过分夸大生产劳动的作用及其功能,认为劳动教育具有可代替性,并且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造成对劳动教育内涵的一种歪曲。

三、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

(一)强化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以及教育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劳动教育活动规划与目标的最根本认识和看法。要想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思想上摒弃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漠视和淡化,强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一是加强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建设,把劳动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发科学有效的教材,列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严格认真落实考评;三是健全劳动教育的保障制度,从国家、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明确责任、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完成劳动教育的任务。

(二)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环境

经济要增长,教育是基础;人才要优秀,劳动不可少。外部环境是开展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的教育环境,一是需要通过高校、家庭、社会三方联手构建立体的教育环境,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通过舆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论,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不能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孤立无援、社会教育处于无力状态,三者缺乏有机联系与配合,直接影响当前高校教育的效果。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下,大学生能辨别对错是非,提高他们对快乐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真正理解,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使他们主动参与,并在劳动中感受快乐。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观、劳动习惯和劳动知识、技能已初步成型,但还要依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帮助其全面规划劳动教育目标,从而提高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效性。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社会生产力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二是充实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使劳动教育内容科学合理,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三是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灌输”与“渗透”并重,方式`活多样。

(四)制订科学的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

由于劳动课特点所限,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还缺乏规范管理,尤其是缺乏规范的劳动教育考评制度。开放性的学科特点的考核体系,才能使劳动课的设置合乎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把劳动观纳入学生的德育考察范围,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只有凭借自身的创造力和辛勤劳动提高自身能力,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考核机制,把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杜绝形式主义和忽冷忽热;三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激发学生劳动自觉性。劳动教育必须有严格的成绩考核。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建立不同的评价方式,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也可以论文的完成质量给出成绩。偏向实践型的教育内容,可以采取用作品说话的方式,而关于大是大非的职业伦理道德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等方式,从而能全面把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掌握程度。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考评机制,有助于在大学生的道德层面扭转这种歪曲的认识,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层面规范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任然等.论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读天下,2016(18):330.

[2]杨素云.关于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5):31-32.

篇3

关键词: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36(2015)06-0044-04

目前,随着国外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和国内普通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以来,民族院校也普遍开展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提高民族院校教育质量,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素质方面起到了良好效用。但依笔者的观察,民族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民族院校的内在发展要求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对文化素质的内在需求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民族院校因为有普通高校的特点,又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实际情况,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时候,不能照搬照套普通高校的做法,应该探寻适合民族院校自身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路径方法,将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高素质民族人才和可靠接班人上做出新贡献。

一、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各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

民族院校存在着个别领导、部门和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认识错位的现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而这些个别领导、部门、老师把文化素质教育看成一种工作形式,存在着措施不力的现象。此外,民族院校因历史原因,大多基础比较薄,部分民族院校因经费问题,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投入不够,致使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只能简单化甚至形式化,各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

(二)重特色建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不够理想

民族院校普遍重特色建设,民族理论、民族艺术、少数民族文化等学科课程得到非常重视,但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相对就投入不足,对大学文化精神方面研究也不够,学校文化建设较差,层次不高,客观上弱化了文化素质教育。

(三)重专业教育,轻视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在民族院校的开展,使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实际工作中,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民族院校没有得到同样的重视,部分民族院校误把文化素质教育当作了专业教育之外补充教育的东西,在这种观念引导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被放在了一个次要甚至不太重要的位置上,两者没有得到同样重视,造成两者在事实上无关联甚至撕裂的局面。

(四)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得到很好融合

由于多年课堂教学养成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习惯只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而不能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很多教学采用的仍是以前的教学老路,专业课传授的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传授的是文化知识。在这样的局面下,很难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很难让其均衡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如何合理地搭配并能渗透是民族院校要解决的问题。

(五)重人文知识传授而忽略人文精神提升

很多民族院校错误地把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阅读人文书籍,传授文化知识上面,这背离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完满人格。文化素质教育若不把归结点放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提升上,就会使文化素质教育成为民族高等教育的点缀。

(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备

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不够,随意性较大。二是课程质量不够高,有的公共课没有教材,有的课程老师备课不到位。三是有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比较陈旧,内容前沿性不够,不能反映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就。

(七)实践上急于求成而缺少统筹考虑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实践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当前一些个别民族高院校突然增设了过多的文化素质必修课、选修课,并大面积增设了社团文化组织,让老师学生苦不堪言,其后果令人堪忧。

二、民族院校要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一)要提高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涵义,杨叔子、胡显章、李曼丽、王义遒、金顶兵等人进行了探索研究,从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界说或限定,它们的观点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我个人认为教育部给定的定义最为合理。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文化素质教育下的定义:“文化素质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2:。它包括了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等四个方面,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从这个定义出发,去设计方案,并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民族院校民族学生较多,由于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欠发达影响,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所接受人文和科学教育普遍不足,所以民族院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必须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两方面内容,对各族各学科学生对等进行两方面的教育,把各族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很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全面发展的、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提高对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3:。当前,科学教育得到全世界全社会的空前青睐与重视,而人文教育受到普遍冷落,从国内外的有关报道和研究结果来看,给世界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各个国家开始重视人文教育,开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步发展。在这种时代下,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2.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客观要求2:。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科技发展呈现知识高密集和综合化的趋势,人们的知识结构处于大调整综合阶段,我们只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才能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质、人文素质。

3.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参加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感召下,大学生的人格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人生境界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有利于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有利于他们成为“四有”人才,有利于他们成为我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文化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内涵丰富,范围广泛,准确理解和把握其主要内容,对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素质教育应包括人文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审美教育、国防教育、身心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人文科学教育应重点放在语文根基、民族语言、史地知识、美学基础、哲学素养等方面,通过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自己、他人以及环境的关系,增强人文关怀的意识与能力,理解人生的目的与意义,从而树立起高尚的理想情操,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自然科学教育应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自然科学方法的训练,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一定能力。审美教育即美育,借助判断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国防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军事理论教育、军事技能教育、日常生活作风教育等内容,通过国防教育,要使学生具有捍卫国家、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世界和平的意志与能力。身心教育应包括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两方面内容,使学生掌握身心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劳动教育包括劳动观念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劳动习惯教育、社会公益劳动教育、自我服务劳动教育等内容,使学生形成劳动光荣思想,通过劳动自食其力和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

四、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方法

(一)建立有利于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

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在领导和制度。各民族院校要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组织机构,专门从事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和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担任负责人,要有固定办公室,固定工作人员,专项文化素质教育经费。要制定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方案,形成科学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规章制度。要根据民族院校实际情况和生源组成情况,对不同学科专业,分别提出要求,分步实施,分类指导。要统筹不同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真抓实干,深入推动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二)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是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头脑中只能有了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具备了一定高度的素质,才能按照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目的,才能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到每一门课程中去,贯穿到每一节课堂中去。民族院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内容。

(三)建立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在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建立文化环境就离不开课程教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安排。从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与根本出发,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情怀,坚定走社会主义的信念;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传统和制度,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培养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与施展才华的能力;帮助学生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拓宽眼界,形成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加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民族观、审美观教育,不断加强学生对上述“六观”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四)要克服对民族特色以外课程不够重视的问题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一名大学生应该达到的理想境界。过去,在民族院校课程设置中,很重视民族特色课程,其它人文课程相对重视不够。人文学科所占比例较小,在文科学生中自然科学课程则可能没有。今后,要特别注意,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考虑到学业时限、专业实际、各族学生的差异,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整个民族院校课程体系中要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层次性3:的特点,分层次,有步骤,循序展开。

(五)通过一、二课堂科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第一课堂,文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第二课堂。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分为知识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第一课堂体现的是知识性课程,学校要将经过全方面考虑,将予设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安排在第一课堂传授,例如内蒙古民族大学安排了20多门文化素质教育课在第一课堂讲授,深受学生欢迎。第二课堂要体现体验性课程。文化素质的本质是将精神气质和人格品质内化于人的心灵。那么怎样内化呢?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熏陶,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悟、升华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和品格,这就要安排体验性课程。第一要举办系列文化素质教育讲座。通过举办适合学生特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讲座,吸引学生来参加,吸收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感,受到教育。当前,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校园中坚持开展讲座活动,讲座内容既有人文知识又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方法问题;既有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又有世界形势和文化发展热点;既有主讲人的精彩讲授,又有听众的提问,还有相互的讨论,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第二要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开设这方面课程的目的是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促进文化知识向素质的转化。每年举办的课程主要有校园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体育节、少数民族文化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另外设有文学社、诗社、书法社、摄影社、无线电社、天文社、国防社等百余学生社团,这些社团在学校的指导下,开展讲座、讨论、阅读、辩论、研究等文化素质活动。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蒙古民族大学这些年就开展了上述文化素质体验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各族学生不但增长了文化知识,而且边参加边体验感悟升华,将知识逐步转化为了自己的精神和素质。

(六)利用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民族院校除民族特色外,还和普通高校一样具有传播科学和文化的功能,校园应该充满深厚的文化气息和科学氛围,这样才有利于推动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民族院校要加强建设高品位高格调的人文景观,主要包括:道路、广场、楼堂、亭阁、画廊的命名;建造有文化或科学精神意义的牌匾、楹联、雕塑、塑像、奇石;在教学楼、图书馆、阅览室、会堂悬挂科学家和文化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生平介绍等;在校园道路、广场、花园周围设立精美的警示牌、文明寄语、文化鉴言等4:,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D:.教高司1998:2号.

3:谭秀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160.

篇4

一、农村小学劳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缺乏合格师资和必备设施

劳技课程具有跨学科的特征,它既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知识面非常广泛,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对任课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但学校很少有专职教师,往往是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兼任,因此学校缺乏合格的劳技师资就成为不争的事实。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试行)》的精神,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劳技专用教室及必需的工具设备和用品,这在实验学校都不具备,何况是在其它学校呢?学校教育经费的紧张是人所皆知的事实,不少学校都欠了债,尤其是实施一费制之后,经费更是捉襟见肘,有时甚至连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都有困难,怎么可能去配备劳技专用教室及必需的工具设备和用品呢?有的学校为了节约经费,甚至都不征订与教材配套使用的学具,学生怎么能进行手工制作呢?

2.部分教师对劳技教育认识片面

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理解、开发与整合力度不够,认为劳动与技术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让学生正常值好日,打扫好包干区就行了;有些教师认为要严格认真地上好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现有师资不合格,还是不教为好,别误人子弟;更有少数教师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劳动与技术教育可有可无,学不学无所谓,不如多学些语文、数学知识更实惠。

3.家长忽视对孩子进行劳技教育

现在的学生通常是独生子女,孩子到家几乎不需要做任何家务,有时甚至连拿碗盛饭这样的小事都不需要自己动手。一方面是由于家长认为孩子小,做事粗手笨脚,与其让他们做得不如自己的意,不如自己紧紧手就行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多数家庭重视的还是孩子的分数。虽然媒体经常出现一些大学生因为独立生活能力欠缺、离开家庭就无法生活而不得不退学的报道,但他们总认为那是别人家的事,离自己的孩子太遥远,常在有意无意中忽略对孩子进行劳技教育。还有的家长把让孩子劳动当成孩子调皮或考试没考好的惩罚,导致孩子对劳技教育的反感。

4.学生在学校疏于接受劳技教育

现在的学生学业负担比较重,再加上学校考虑安全问题,因此除了让孩子值日以外,很少让孩子进行其它劳动;另一方面,学生在校偶尔参加值日或班级劳动,只是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或迫于老师的压力而不得不劳动,到了家中就变成小皇帝,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不能做,一些基本的家政类劳动和初步的技术类劳动根本就不动手。

二、针对农村小学劳技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政府及主管部门要保证经费投入和师资培养

政府在保证学校正常办公经费的基础上,要为学校添置一些必备的教育设施,使学校具备独立的、合适的专用教室及必需的工具设备和用品;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现有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并向劳技师资培训方面适当倾斜,力争在短时间内为各个学校培养一批劳动与技术方面的专用教师,学校领导在教师接受培训的时间和经费上要给予保证和支持。在此基础上,教育主管部门还要经常开展教研活动,促使劳技教师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2.学校要对所有教师进行劳技教育方面的校本培训

学校要对所有教师进行有效的劳动与技术教育,使所有教师都明白: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技术教育是使未来社会成员具有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广泛而又独到的教育价值,它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教师必须接受相应的校本培训。具体地说,①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②进行技能培训,掌握教学劳技课所必备的家政、纸工、泥塑和手工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为自己正常上好合格劳技课奠定基础;③组织外出学习、听课的老师上好移植课,让所有教师观摩,使大家在掌握基本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力争上优质课。

3.学校要向家长广泛宣传劳技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对子女的评价和态度的偏差会对子女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卡、家长会和家访等手段向家长广泛宣传劳技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既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又重视让孩子接受一定的劳技方面的训练。那种让孩子轻视劳动,不想让孩子劳动的想法是错误的;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终将成为被社会淘汰的人。现在有很多没有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已经难以找到工作,即使是名校的大学生也如此。这在新闻媒体上屡见不鲜。相反,一些专业性的技能人才很容易就业,尤其是熟练技工、高级技工已成为国家紧缺的人才。因此,为了国家的将来,为了孩子的将来,家长必须要重视孩子的劳技教育。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诚信;法律诚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明礼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影响着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中国市场经济的明天。然而,由于社会开放度的增加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因素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许多大学生产生了浮躁的心理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加入了失信的人群,如作业抄袭、论文拼凑、考试作弊、简历注水,甚至还有恶意拖欠学费、拖欠归还助学贷款等恶性事件。

1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

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分析探讨它的成因。

1.1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道德水准滑坡的首要原因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我国现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引起人们心理的嬗变,出现社会思维混浊化、价值目标物欲化倾向。个人权利本位观念在个体意识中逐步形成,过度强调个体利益的完全实现而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则较少予以关注,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这股歪风通过家庭、朋友、网络等,传到大学校园,使得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认知能力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思想受到浸染,灵魂受到腐蚀,从而导致诚信的滑坡。

1.2 家庭和学校一贯忽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制虽然对德育非常重视,也强调了德育的首要地位。但在高考的重压之下,学校普遍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学习成绩的优良来评价学生好坏等重智轻德的做法,使德育仅仅流于形式,诚信教育更无从谈起。

1.3 我国诚信管理机制的缺失。目前在我国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至今都没有建立起系统有效的诚信管理机制,对信用缺失不能进行有力的监督和管理,给不守信者以许多可乘之机,可轻而易举从中谋得不当暴利。第四,自身因素:自律意识较差,同时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

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深深地担忧。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细节决定成败,小节的“无所谓”往往会消磨大诚信,若真这样,和谐社会谈何容易。纵观这种现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德能兼备的合格人才,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2 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措施

笔者认为,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仅仅凭借空洞的道德说教方法不足以将大学生的诚信知行统一,应当把法律观念、法律制度、法律的规范性作用引入到大学生诚信建设中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2.1 加强诚信的法律内涵教育,明确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民法学界见仁见智。有的认其为人类社会的理想,有的认其为交易上的道德基础;有的认其为极端抽象的名词,不如不加解读,采顾名思义为宜;有的认其为帝王条款,为全法域之基本原则。笔者同意以下看法:“诚信原则就是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及社会利益平衡的立法者意志。概言之,诚信原则就是立法者实现上述三方利益平衡的要求,目的在于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发展。”这个定义的优点是对诚信原则的适用范围做出了较为符合国情的界定,既非过窄地限定于民事主体双方之间,又未盲目地扩展到整个法域。

在讨论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诚信有道德的诚信和法律诚信两层含义,应当明确区分道德上的诚信与法律上的诚信。道德上的诚信,是指作为道德准则的诚信,可简称为“道德诚信”;法律上的诚信,是指作为法律原则的诚信,可简称为“法律诚信”。道德诚信要求人们言语真实、恪守诺言、无虚假、不欺诈。法律诚信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是指当代各国在法律上尤其是在私法上普遍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法律诚信与道德诚信具有密切的联系。首先,从渊源上看,法律诚信源于道德诚信,是道德诚信的法律化。其次,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相互维系的关系:法律诚信必须有相应的道德诚信作为基础和依托,否则就会成为无根之木;而道德诚信也必须有相应的法律诚信作为保障,否则就会柔弱无力。

诚信的法律规范性可以弥补道德机制的缺陷,因为违背道德一般只是受到舆论的谴责,很多人不会顾及,但由于法律有国家强制力的支撑,违背它就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的威慑力可以使人惧法而诚信。虽然这也属于教育的范畴,但突破了道德教育,特别是对于即将要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这种法制教育显得尤其迫切。

2.2 把法律观念、法律制度、法律的规范性作用引入到大学生诚信建设中来。具体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并与社会的其他诚信评价体系相衔接,使之真正能发挥实效。虽然非诚信行为不为道德所赞成,但如何制止这种行为,杜绝其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显然则不能光靠舆论指导。任何道德体系的维护都要靠自律与他律的有效结合,他律就需要有操作性强的规则和制度,这种体系和法制规范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成效则会更加明显。

目前国内有很多大学已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在大学生诚信评价系统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学生的诚信档案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纽带,可使诚信教育保持时效性和连贯性,具有促进“它律”和“自律”的双重效应。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学生的信用档案构成人事档案的一部分,在学生毕业时,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这样便于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信用情况,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

(2)建立学生诚信评估体制。诚信教育的前提和依托是诚信评估,诚信评估工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诚信评估可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推进诚信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不规范和不公平的诚信评估则会使学生丧失对诚信的尊重和向往,更加诱发投机心理、失信行为。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实事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价情况,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

(3)建立诚信奖惩机制,完善诚信管理规章制度。将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建立档案、评价说明、奖惩结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严密的诚信评价系统。作为社会和学校应该还应该建立一套完善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失信行为进行处罚,从根本上杜绝“老实人”吃亏的弊端,营造一个“讲诚信获益, 不讲诚信付出代价”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诚信是一种资本,诚信符合切身利益,从而把诚实守信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需求,积极主动去追求诚信, 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我们还可以在校园中积极拓展诚信监察渠道,如建立公示制度、申请和听证制度以及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和建立举报奖励制等。在治理考试作弊问题上,加强考前教育,强化诚信意识,严格考场纪律,对于违纪者除了仅仅根据处分条例对其施加惩罚以外,还可以借鉴香港的劳动教育措施,给予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责令其进行公益劳动,使其在服务社会、服务同学的劳动中反省与自我教育。通过规范、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使人们良好诚信。

2.3 加大诚信教育力度, 转变诚信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和内容。大量实例证明,对失信的大学生仅仅凭借空洞的道德说教方法不足以将大学生的诚信知行统一。进而又有学者指出,我们不能只是停于言语上的教育,要多举办些活动,这样大家才能深刻体会。于是,各个学校、组织甚至全国性的诚信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如主题班会、征文大赛、签名行动等等,但这些活动总是带着“应命而为”的痕迹,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这仍然脱离不了道德化教育的范畴,只是方式的变换而已。所以,希冀通过道德教育来扭转目前大学生失信现状,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学校应打破以往空洞说教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承认主体的趋利性,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和个人利益,合理配置义务和权利,同时注意把教育要求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当前大学生以及社会诚信水平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他们学会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做出既符合诚信要求,也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选择,避免其陷入两难境地,进而做出不理智的抉择。

教育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是理论讲述,或者是案例分析,或者是研讨辩论,或者是开展活动,不拘一格。同时以诚信教育为主题向学生灌输和培养诚信理念和诚信行为规范、方式, 养成和提高自身的诚信素质,注意把教育要求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当前大学生以及社会诚信水平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他们学会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做出既符合诚信要求,也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选择,避免其陷入两难境地,进而做出不理智的抉择。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各高校应当发挥积极作用,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学校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导向,通过具体的措施,建设诚信校风、诚信教风和诚信学风,真正使学校成为人人讲诚信,事事讲诚信的社会示范园。通过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思考,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提高自己,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学校还要注意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围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年学生养成良好诚信观的环境和氛围。总之, 高等学校的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事业的兴衰成败, 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我们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诚信教育, 思考高校诚信教育的若干问题,积极探讨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出新一代诚实守信的大学生,使中华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 梁慧星. 民法总论.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2] 王利明. 关于诚信的法学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篇6

【关键词】中小学生; 消费心理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理论认为,目的和需要决定人的动机,有什么样的目的和需要,便会有什么样的行动。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消费已经成为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也直接或间接的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中小学生思想观念,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和有待规范的不良行为。例如一场生日聚会,要选在高级酒店、手机、衣服、日用品等非名牌不用等等,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期,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建立,需要良好的引导。因此,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和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念,这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辽宁省营口市区所属中小学生共计230名。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19份,回收率为95.2%;其中有效问卷为209份,有效率为95.4%。

2.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营口市中小学生消费问题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3.研究结果

(1)中小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通过对高档商品在中小学生中的人均占有率、中小学生每月的人均消费水平调查显示,在营口地区的中小学生中,对于名牌服装等商品的人均占有率达到68%,其中城市高于农村;而中小学生月人均消费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名学生的月支出金额达到了家庭平均收入的30%多。其中城市中小学生的人均消费水平及高档商品占有率要明显高于农村。

(2)中小学生消费心理的调查。通过对中小学生消费过程中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虚荣心理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大约有52.51%的学生会存在从众心理,大约34.73%的学生存在攀比心理;大约12.06%的学生认为高档商品会为自己带来优越感。

(3)中小学生消费教育的调查。针对中小学生消费过程中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态度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76.5%的家庭认为,生活环境好了,给孩子多花点钱是应该的;80%以上的中小学校没有开设过针对消费观和理财观念的教育活动;而更有约72%以上的社会民众认为,“赚钱就是为了给孩子花的,什么时候花,怎么花完全是个人的事与别人无关”。

三、结论

1.目前营口地区中小学生中存在高消费现象

2.价值观教育、消费教育及理财教育缺失是形成高消费现象的主要原因

(1)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是造成高消费行为的主要原因。

第一,从众心理。“流行”无处不在,在跟随“潮流”的过程中展示个性是支配他们消费的一种普遍心理。第二,攀比心理。在这种心态引导下,中小学生这种攀比消费的心理形成了不断膨胀的物质要求与尚未独立的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从而造成了心理发展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第三,虚荣心理。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怀有自我价值显示消费心理,希望通过对高档商品的拥有来显示其生活的优越感,获得别人的尊重,甚至妄想获得友情。

(2)大众传媒机构的误导和侵蚀。在现代社会里,各种媒体信息以无孔不入的方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蜂拥而至的资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新奇的,是乐于被他们所接纳的,但正是这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类信息让他们应接不暇,从而难分良莠。

(3)家庭消费教育观念的误导。中小学生大多是家中的独子,是家长的希望和未来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忆苦思甜”,不想让孩子“吃苦”,他们总是认为“既然给得起,那为什么不给孩子最好的?”因此,无法理性的对待孩子的消费要求。

(4)学校消费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学生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因此,虽然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但中小学生学校教育中的消费教育也应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但很多学校往往把目光放在了升学率的提高上,进而忽略了对大多数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消费能力的培养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四、意见与建议

中小学生的高消费行为不仅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亲人之间的感情,给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带来负面效应,甚至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对中小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的消费观念是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因此,高消费行为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 弘扬传统美德,将节俭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建立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

有调查表明,在当代中小学生中,对传统美德的信奉下降最大的是“勤俭节约”,对中小学生加强节俭教育既是对传统美德的弘扬,也是消费教育的继续。但是消费教育不应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合理便用零用钱,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珍惜。学校更应当在广泛开展节俭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通过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利用节俭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拓出行为训练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消费教育之中。

2.推行理财教育

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成人教条式的道德说教对他们来说过于空洞和抽象,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里,他们获得知识的来源越来越多,这使得其个体性、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明显得高,进而对约束性道德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以真实有效的理财教育和理财活动的开展,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消费和理财观念就更能为中小学生所接受。

3.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合力,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要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绝不能单单只靠某一方的力量,这是需要学校、家庭和会的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来共同完成。因此,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消费教育,培养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效果。

4. 干预作用由政府职能部门执行

面对无孔不入的现代传媒形式和信息来源,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都无法时时刻刻为中小学生建立起“保护屏”。这就要求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担负起“过滤及净化”的职责,还孩子们一方晴空,切实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通论:原理@方法@实务 2004

[2]尹世杰:关于消费教育的几个问题 [期刊论文] -消费经济2004(01)

篇7

关键词 劳技课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国家教委决定在普通高中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这是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战略措施。

从一定意义上说,高中生的素质决定了劳动者的素质和全民族的素质。我国高中生的基础知识是扎实的,但动手能力差,劳动观点淡薄,依赖性强,缺步艰 苦奋斗精神。加上现在教育领域中旧的教育观点和思维方式,使教育方针得不到 全面贯彻,以智育代替其它“四育”,将学生整天关在教室里,埋在“题海”中,国家教委颁布了七年之久的《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在学校里得不到认真贯彻。高中劳技课教学总时数还达不到。大纲要求的1/5高中生实际接受劳技教育和培训的只有10%,每年近3000万就业的高中生中绝大多数没有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这种轻视劳技教育,忽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缺乏教育改革紧追感的倾向,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

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劳技教育必须给予重视。

一、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不言而喻,劳技课是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门学科。如电工、制图、电脑、摄影、缝纫裁剪、毛线编织、果树栽培、花卉盆景、工艺美术及科技制作等,这些课程中就含有学生所学过的物理、化学、生物、几何和美学知识。至于科技制作,当然要更多地涉及各方面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虽然并非难事,但这些知识都 是高中其他学科教学中所不涉及的,因而,劳技课能够更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而且由于接触实际,贴近生活,这些知识对于学生了解实际,认识生活,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

劳动技术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学生学到一定的劳动技能的同时,要在学生的心 目中树立“劳动者光荣、劳动创造美”的观念,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劳动教育,培养他们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使他们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劳技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 ,根据大纲、并结合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劳技课教案,准备好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教具、学具,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劳技课的教学效益。在教学中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将来更好地为社会创造财富。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

劳动技术课属于技术性课程,根据劳技课的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劳动能力,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醒目的地方镶嵌一幅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足以说明“做过”的重要性,有位名人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也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提供实践场所,培养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的,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劳动课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在课堂里教师讲授一些劳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布置学生课后或回家去实践。课堂教学俨然成了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当然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了。作为教育者,我觉得首要问题是要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在实践中培养劳动技能,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2.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现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劳动实践对所学技术进行体验,感悟和运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意志品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在于学生是否创造了什么。关键使他们学会怎样创造,引导学生养成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发展创造思维,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五、劳技课各项习惯的培养和落实,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高精尖科技产品,尤其是日常用品的不断涌现,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追求。劳技课上及时、通俗易懂和低起点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自信,明确的学习目标更能令学生为可能达到而兴奋。恰当地引出并利用这些学习的动力和兴奋点,能有效地训练常规习惯,提高学生素质。

教师不能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停留在单纯的兴趣阶段,此阶段只能作为教学的进攻点、突破口,提出并落实一系列的学习要求将更重要。劳技课的要求可以从进教室到出教室落实在学生的每一个行动中。例如 :进教室就立即在指定座位

就座,进入学习状态(从事各种学习活动);不允许将与学习无关的用品带入教室,尤其是食品;上课用品必须带齐;上课禁止随便讲话和做小动作;注意听讲、积极思维、认真笔记;严格按要求完成操作;课后所有物品检查、整理和还原等一些课堂常规,并有配套的落实措施。学生会对这些合理的要求表示理解和接受,在以后的一节节课中落实到行动,为劳技课和今后的全面学习打下良好的习惯基础。

六、结束语

今天的劳技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劳技课应发挥它的“偶联”作用,充当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与生产力的“活化剂”,把基础知识的概念形态转化为物化形态,使无形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有形的物质产品。所以,劳技课是全面贯衡党 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篇8

一、小学生文明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分析

现实社会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文明礼仪观念淡薄其原因不外乎下列几方面:

①学校礼仪教育观念淡薄,对文明礼仪教育不够重视。

②家庭教育失误,严重影响了儿童品德的发展。

③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实施礼仪教育的策略探索

1.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落实礼仪教育内容

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园地,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重任。这里的“有道德”也应包括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等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如果学校忽视礼仪教育,社会必然会形成“物质富有,精神贫乏”的畸形局面,甚至出现“道德危机”。因此学校应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使他们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做到举止美、语言美、外表美、心灵美,这必将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学校德育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应坚持从礼仪教育入手抓德育工作,并把其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抓得具体,抓得实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必须有章可循。学校可组织教师从“基本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编写礼仪校本教材,开设文明礼仪课,以使学生尽快提高文明礼仪素养。

2.抓好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礼仪教育氛围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在礼仪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新闻媒介和社会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介应大力宣传文明礼仪的典型人物及其事迹,刊登一些有关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各种评优活动中,应突出文明礼仪的要求。

对于学校来说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一是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突出文明礼仪教育。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形式大力宣扬文明观念;二是举行“文明礼仪规范班”评比。通过评比,学生的行为受到其他同学的监督和感染,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水平。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形式的礼仪教育的开展,使广大学生受到身边同学先进事迹的感染、熏陶、影响,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3.注重学科教学中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渗透,使礼仪教育内容深入学生心灵深处

学校应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把每堂课教学内容的德育渗透认真发掘,使课堂教学不仅完成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目标,还完成德育目标。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寓于学生主体活动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活跃、充满激情的课堂中接受了文明礼仪教育。

4.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良好的社会风气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不但“养”,还要“教”,更要“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学校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篇9

关键词: 师德建设 综合素质 师生关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就是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是科学的教育观,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以人为本的关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家庭及社会环境。高校是大部分学生学校生活的最后一站,他们最终会从这里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每个不同岗位,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社会及生活。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仔细聆听他们的心声,发现他们的渴求,发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如何才能做得更好?这是需要我们反复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一名专业教师角度出发,我所理解的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综合状况。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是高校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加强教师教风建设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核心。教风、学风、校风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教风对学风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教风与学风的互动融合形成良好的校风,因此,教风和学风是校风的基础,而教风是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的关键。在高校,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和依靠,同时是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主力,教师必然在校风、学风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良好的教风对学生形成良好学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智慧、意志和情感全面发展起到极大的导向作用。必然要求教师自身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如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敬业的精神等。教师师德直接关系我国广大劳动者尤其高级人才的培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高校教师应秉持教书育人的基本观点,既传授专业知识又注重学生品德培养,对学生学习严格要求,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有基本的科学素养;在科研工作中不弄虚作假,在论文写作中杜绝抄袭。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认识人、关爱人、教育人、尊重人,开发人的心智,提升人的道德水平,追求对人本身的关怀。同时注重师德建设,落实师德师风规范,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维护学校利益,关心集体,自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积极探索并遵循教育规律,严谨治学。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努力以高尚师德、优良师风、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工作之余不断努力学习,强化政治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日常生活中尊重领导,关心学院改革发展,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学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团结同事,乐观开朗,尊重老同志,关心爱护年轻人,积极参加工会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

班主任和专业老师也要勤于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沟通交流。班主任和学生相处时注意把握“尺度”。教育学生时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既不能太过严厉而使学生望而生畏,不敢接近,又不能和学生毫无距离感,无原则地放任学生自由,教师应该站在较高水平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向,正常情况下不需过多干预,必要时及时提供帮助。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不仅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思想问题,乐意同学生谈心、交朋友,用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影响他们的思想,传播乐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同时牢固树立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观念,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树立广大教师的良好形象。

我主要承担本院《食品分析》、《食品化学》的教学及实验教学工作及其他实验课教学工作,承担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及管理工作,负责食品分析、理化检测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本科实验常用仪器的养护、维修工作。辅助其他老师的科研课题工作;培养、帮助年轻教师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完成实验中心档案资料的分类整理及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服务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为了学生,关心、爱惜、尊重、理解学生,始终保持同学生的良好关系,竭尽所能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热爱学生,通过言传身教和良好品德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我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发现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侧重于“填鸭式”课堂教学,教学中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目标,偏重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偏重知识的累积而忽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尤其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潜能、特长的自由发展,进而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在实验课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课前预习实验内容,分组准备实验,通过提问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实验课课堂上让一个小组的学生当场讲解部分实验内容,其他同学通过提问、补充、总结等方法完成完整的实验课讲解,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引导他们发挥潜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全面自由发展。对于我指导的毕业论文及“SRP”项目的同学,我经常带领他们探讨实验内容,一起做实验,出现问题后每位同学都要独立思考,提出见解,然后小组同学交换意见进行讨论,改进试验方案等。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师生进行思想交流,尽可能帮助他们排解烦恼,不知不觉中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团队每位同学都学会了宽容、合作、谦让,增进了同学间的情谊。

今后除了专心教学工作、教书育人外,我也不忘继续学习,提高自我,提高科研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金丽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高校教师队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3):109-110.

篇10

关键词:民办高校;内涵发展;教学改革

一、当前民办高校的发展状况

自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张,高等教育资源日益紧张,民办教育在此环境下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规模也日益扩大。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积极与社会力量合作创办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这说明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我国高等学校逐步施行大规模的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在以外延式为主的发展模式下实现了历史性变革,进入了大众化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如教育观念转变、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设置、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等诸多问题与挑战。特别是在快速大规模扩大发展的同时,民办高校中出现了重规模轻办学条件办学资源等问题,导致办学条件资源等往往跟不上发展需要。因此,在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外延式发展目标时,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模式则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

特别是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重视内涵发展下的教学改革,将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内涵式发展模式下教学改革究竟该走何种道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教育理念,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道路,利用自己的特色将优势极致发挥,创造出一条合理的且适合自己的教学改革之路。

二、民办高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既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力军也是新生军,在面对老牌公办院校的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壮大的情况下,民办高等学校如何实现十报告提出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如何实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人才,并加强自身办学条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办高校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战略意义,但是在以外延模式为主的急速发展下,民办高校不得不正视并重视一系列衍生问题。在此意义上讲,民办教育想要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目前最亟需的便是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内涵发展上去,这也使我们开始真正审视:民办高校怎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办学竞争力、办出自己的特色;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怎样才能真正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模式从而找到真正适合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这些都应成为我们在改革道路上必须认真审视的问题。

三、内涵发展下教学改革的方向

1. 是否能够转变教育理念。民办高校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或成为核心力量,最主要的是要明确坚持公益办学而非以营利为目的,要将提高民办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作为最根本的工作狠抓不放松。由于民办高校长期以来更多的注重规模上的扩大,长久以来内涵方面的诸多教育质量问题便逐渐显露端倪。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看,规模经过迅速扩张,便会进入自我调整的阶段,从而使扩大办学规模同提高教学质量两者之间相互磨合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单纯扩大规模而忽略了教育。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等教育别是民办高校,在教学改革方面亟需进一步深化,首要一点便是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狠抓不松懈,以此深化民办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

2.重视教学质量。我们知道,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当今高等学校更是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主要任务,那么教学质量就在高校工作中成为了中心工作。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提高教学质量更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我们所说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针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外延式发展主要强调的是高校数量、办学规模、学生人数、校园面积等要素。而高校内涵式发展并不是以单纯的扩建校园面积、兴建校舍、扩大招生数量为其主要特征,而是强调高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规律,重视教育规模的发展、教育结构的合理、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快速提升等问题,使扩大办学规模同提高教学质量两者之间相互磨合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高等教育中的民办高校,在其面对老牌公办院校的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壮大的情况下,最根本要务就在于对教学质量的重视提高,以此从根本上增强自身办学条件和竞争力。

3. 科学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无论是公立高校还是民办高校,教师始终都是教学与科研的主体,离开教师一个高校还何谈教学?因而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进而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生存发展。

在民办高校经历大规模发展的阶段,大量教师被引进,受制于民办高校的各方面条件制约,在引进教师中,青年教师占有很大比重。一般呈现为两头大中间小的年龄结构情况,也就是说民办高校教师多为离退休后返聘的老教师和新聘的刚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而应该起到中坚力量的中间代却异常缺乏。

我们知道青年教师普遍为高学历人才,对工作充满激情、学习科研劲头强,这是他们的极大优势,也是学校的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但同时他们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经验相对薄弱等问题。对于数量较多的青年教师来说,想要提高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可通过岗前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扩大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开展青年教师讲课大赛等途径,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整体师资队伍素质。

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对应用型人才的高级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又是衡量一所高校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依据高等教育的分类和对人才培养的规定性,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民办高校的生源特点等方面提出了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想真正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性改革,首要应在贯彻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要求,逐项深化改革。

学校就是要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出高质量人才,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核心工作。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仅要重视知识教育,更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重视智育、体育的同时,还应把教育重点转向专业教育和生活教育中。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足够的知识储备,更应具有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要将人生与学习融合在一起。因而,高校在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展,使学生成为各自专业领域中的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同时,要辅以劳动教育、生活教育。也就是说,培养学生不仅要在专业层面,还要在生活方面,使学生成为拥有健全人格的独立的个体,将人生与学习真正统一起来,将生活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教育。举例来说,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特点,开展与文明礼貌等相关的活动,从而纠正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生活;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还可通过劳动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避免形成好逸恶劳的思想。第二,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从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这一方面出发,我们的人才培养就要向之靠拢,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第三,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毕业、就业、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培养的又一重要指标,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方面,旨在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建设型人才,使学生真正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良好习惯渗透到日常行为中去,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由此可见,当前民办高校要想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适时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的教学改革道路,以此真正实现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高职教育;服务学习;运行模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本科大学在校生人数,高职学生对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95后学生已成为主流,总体来说是他们思想素质积极向上、稳定健康,但这部分学生生长环境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展开,互联网急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此时社会不良风气和独生子女的客观现状,使当代大学生呈现出极具时代性的性格特征,如思想信念淡漠、政治素质不稳定、道德素质较低、易受外界影响等。加之高职学生在高考录取层次中排在后面,部分学生还呈现出行为约束力不强,思想散漫等不良品行。这些都给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与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把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战略重点之一。因此为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的先进教育理念,引入服务学习实践教学,改变学生对人不感激,对事不负责,对己不要求,对社会不关心的态度,培养高职学生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推动教育改革。

一、服务学习引入的理论依据

服务学习最早兴起于美国,并得到香港、台湾及国内广大教育学者的认可。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内涵不断丰富,不同的学者对服务学习的概念有不同阐释。美国1993年的服务行动中给出的定义是普遍被大众接受的:服务学习将提供给社会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服务中学习以获得知识和能力,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大院校的实践也充分证实了其在促进高校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提升社会实践技能、提高公民素质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从教育学理论来看,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即生活,学习要真正融入生活,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体悟知识的意义。受杜威教育理念的影响,美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注重学生的社会参与,并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进行学习获得发展,从“做中学”,从书中学,更从社会中学。

二、我校服务学习实践课程运行模式

我院在推行服务一学习时并没有照搬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具体做法,而是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课程安排、组织结构及学生实际情况,围绕“成都服务、服务成都”的办学理念,从以下方面展开,开创了一套适用于我们的服务学习方案:

(1)系统管理,统一推进

我院的服务学习主要以校园清洁打扫为主,为深化学习内涵,我们瞄准学生未来生活能力,按照服务校园与师生、服务专业与行业、服务社会三个层次,将学习、生活场景纳入服务范围。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并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为保障服务学习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我院专门成立服务型学习指导中心隶属于学生处,由学工办主任担任中心主任,并从各校区学工办抽调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多年的骨干教师、辅导员参与到管理过程,集中管理、统一实施,组织上有保障。学校规定服务学习以“大一”为主,必修2学期,0学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期末考评不合格者需重修,仍以环保劳动教育为主。

开展服务学习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如清洁工具购买、宣传动员活动开展、学期末表彰奖励,服务学习项目工作人员工作酬金及因工作产生服务费用等,因此学校计财处划拨专门经费给予支持。方法上给予指导,组织上给予保障,制度上给予规定,资金上给予支持,一些系列资源保障了服务学习型实践教学模式能够落到实处。

(2)全员参与,积极动员

学生只有普遍参与才能使每个人都获得直接的体验和感受,进而在亲身参与的实践中,在为学校服务、为他人服务的感受中,逐渐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因此学校强制性要求全体大一学生参加服务学习,否则德育分不合格影响毕业。但很多教师和学生对服务学习课程的内涵并不了解,片面理解为劳动实践,弱化了服务学习的意义。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在教师、辅导员、学生各个层面做好动员,让大家认识到开展服务学习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此我们做了三方面动员:一,在新生学前教育期间,召开全体新生服务学习动员大会,让学生了解服务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二,各分院团总支、班级团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给学生进一步动员,同时进行相关劳动技能和服务技能培训;三,日常工作中加强服务学习的宣传和过程记录。我们留心学生每一个服务瞬间,每一个文明举止,每一次心灵触动。真实记录,及时宣传总是能感染并启发到学生,让学生对服务学习产生认同。在充分动员的基础上,服务学习中心制定详细的服务学习活动实施细则,如服务学习项目如何开展,服务区域、小组的划分及相关职责,具体的开展时间、地点,如何进行监督、考核等。

(3)科学考评,适当激励

考评是服务学习活动的重要一环,是服务学习能否延续进行的保证。考评由学生自评、班级评分、服务学习中心的监督部门评分、总结报告四部分组成。服务学习中心的监督部门既对服务学习的项目管理和运行直接指导,也对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做详细记录。评分标准如下所示:

出勤及表现由服务学习中心的监督部门评分,包括平时出勤、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工作成果及能力由班级根据学生服务成绩,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领导团队能力,每月实践活动中表现等综合评分;总结报告包括参加服务情况,个人收获和体会,以及课程学习后对“服务”的理解。

同时还在全校范围内对服务学习标兵、服务学习先进个人和服务学习优秀督导员进行表彰和奖励,颁发证书。获得相关证书的同学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备案,毕业优先推荐等。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服务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服务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

(4)开展特色,分享总结

学校在推动服务学习转型,希望在原有制度下,扩大到与服务性社团活动及专业课程结合的多元课程的合作与融合。除了平时的校园打扫,我们每个月会集中组织一次服务学习特色活动,这种活动或与专业相关,或是提高素质的通用性能力训练,也有专门性的服务技巧和方法座谈。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将服务与知识的学习有机整合,在服务中学习或提升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每月特色活动结束后,我们召开总结分享会。一方面,教师和监督部门会对学生在服务过程中的“闪光点”予以肯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参加下一次服务的动机。另一方面,要求同学们就服务内容进行反思,比如通过在教室和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扫和督导检查活动中,让学生反思当前的社会公德现状,大学生如何提高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如何在实践中确立等。学生在反思过程中经验升华为理论,增强了对思想理论问题的自觉认知和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同时通过分享告知、感染大家,让更对学生认同服务学习。

三、服务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及意义

我院开展服务学习实践教育已有五年,并将长期深入开展下去。服务学习能够持续开展原因在于学生、学校、社会三方参与主体在行动之后都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实现了目标效果的互惠共赢。

(一)对学生成长来说

1.增长了知识与技能。服务学习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环境,提供了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机会。同时服务过程中经常遇到课堂上未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差距,激发对学习的渴望,拓展自己知识面。

2.提高了综合素质。据调查大学生思想行为发生变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情况与服务一学习项目的持久性紧密相关。而我校的服务学习要求执行两学期,正是强调实践的持久性,学生通过持久的服务劳动,使得吃苦耐劳、爱护环境、乐于奉献的理念不断内化,最终形成良好的品格。实践证明,经过一年的服务学习,学生们更懂得尊重他人,能更懂得爱护学校环境,更具主人翁意识。其次,服务过程中要与不同专业的同学合作安排活动,这个过程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在解决问题时锻炼了他们的抗挫能力、处事应变能力。

3.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服务过程中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素质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识,使得他们更加关心社会、主动帮助他人,逐渐形成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有助于学生成为主动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

(二)就学校教育来说

大学的本质不仅是传授和研究学问,它还承担有引导社会价值观、规范社会行为之使命,对人类素质改善和提高、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影响。服务学习过程中,学生思想素质得到提高,主人翁意识增强,价值观得到正确的塑造,符合学校的育人观;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教学活动、课外活动规划当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了校园民主氛围。

(三)就社会发展来看

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文化,有生存能力和谋生技能,更要讲文明,有社会责任感,有社会公德心。学生通过服务学习和反思过程将经验升华为理论,逐渐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自觉把个人理想的实现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结合起来,使得思想觉悟和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在学校形成的这种价值观会对行为产生控制力,在工作和生活中约束并规范人的行为,保证社会和谐发展。

四、我院服务学习育人体系的不足之处及改进目标

我院服务学习的开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师资力量、管理模式、地点环境等限制,深入发展仍面临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和转型。

(一)缺乏理论教育,科学的课程设计

我院开展的服务学习虽目标和要求明确,也有集中的宣讲、培训。但从效果来看,学生为了任务而服务,忽略了劳动过程的意义以及合作的收获,思想上引导不够,理论教育不足,减弱了服务中学习的效果。应该有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培训,并且配置专业老师指导。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引导学生把学习的范围扩大到社会当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社会体验生活;并在服务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要达到这些效果,需要教师树立”社会即课堂的”的教学理念,有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服务一学习理论,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运用和巩固。

此外,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是提高服务学习课程效果的重要前提。科学的设计应包括:一,充分准备。准备是整个服务一学习的基础,基础打好了后面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准备工作需要分析现有的资源,包括学校本身所拥有的技术优势以及师资配置、学生能力等。二,考察评估。走出教室到周边社区去考察,发现课程与社会相脱节的地方,及时调整和改革课程教学,评估最适合理论实践,最适合学生操作的服务项目。三,制定服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确定服务方案,在学生明确自己想要获得什么样的体验后教师再按照课程目标进行指导和帮助。四,培训。高校应将服务学习纳入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充分系统的培训。

(二)服务形式单一,育人效果受限

服务一学习是一种将服务与学习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我校服务学习以校园打扫为主,虽涉及到与专业相关内容,但没有体现学生兴趣的差异性和专业优势,整体来说服务的多与专业结合的少,忽视学生自身的参与动机和需求,无法形成有力的鼓励机制。应借鉴其他学校服务学习模式,开展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社区活动,由劳作教育向通识教育模式转型。比如医护分院的学生可以联系社区或老人院进行常规检查、推拿按摩等服务活动;建筑专业的学生可以到扶贫村帮助村委会测量土地、住房面积等服务活动,帮助贫困村完善资料摸清底实;旅游的学生可以联系周边景点为做义务导游介绍;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定期到社区进行科普知识宣传、舞蹈教学、英语启蒙教育等。总之,服务一学习的内容与学业课程的联系越紧密,成效就越大。因此要拓宽服务渠道,保证服务活动的多样化、专业化,将学生参与服务的学习提升动机及社会需求完美结合。

要提高育人效果还应注重反思环节,如果没有对服务过程进行反思,那么学生很难从服务经历中总结学习经验,也很难将学得到的新知识应用到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更谈不上人格的完善。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在社区开展服务后回到课堂的指导,引发学生对服务过程的所见所闻进行反思,并提出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

(三)过程管理繁琐,评价和激励体系待改革

篇12

关键词: 应试教育 舞蹈教育 作用

一、引言

应试教育,是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中打着素质教育的招牌式形式教育。应试教育是片面的素质教育,任何教育模式和环境都会影响到人的身体素质,它往往作用于人整个学习和工作过程,长期的应试教育给人才素质培养留下许多遗憾。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它所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为了考试而学,是根本违背人才培养规律的。一些中小学校,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和民族地区学校不能按国家要求开设艺术类课程,有的学校有两张课程表,一张应付上级检查,另一张执行。艺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学历偏低,兼职艺术类教师占多数,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经费器材设备严重不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反观当今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智力已不再是能力的同义词,现实问题的复杂化和综合程度的提高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人不仅要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具备合作能力、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持续性的学习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等素质。

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教育要避免纳入应试教育的轨道,我们就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对立的。在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评价和结果上,应试教育存在众多的负面消极因素,激发、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而舞蹈教育又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素质、舞蹈教育与应试教育同样也是对立的。

二、应试教育没有摆正舞蹈教育的位置

谈到应试教育,更多的人持有一种极力反对的态度,但是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中却有许多都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招牌实行应试教育,甚至将本该开放的艺术类课程停止,占用所有空闲时间来强化文化知识。一些中小学校,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和民族地区学校不能按国家要求开设艺术类课程,有的学校有两张课程表,一张应付上级检查,另一张执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学历偏低,兼职艺术类教师占多数,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经费器材设备严重不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严重地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成为整个素质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与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形成极大的反差。

应试教育是片面的素质教育,任何教育模式和环境都会影响到人的身体素质,它往往作用于人整个学习和工作过程,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人才素质培养留下许多遗憾。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它所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为了考试而学,是根本违背人才培养的规律的。

反观当今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智力已不再是能力的同义词,现实问题的复杂化和综合程度的提高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人不仅要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具备合作能力、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持续性的学习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等素质。应试教育这种教育倾向不能适应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会有碍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给教育教学奠定了宽阔的视野,给高校教学提出了新概念,提供了新空间。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舞蹈在艺术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三、舞蹈教育在应试教育中的作用

1.舞蹈教育的内涵

舞蹈从本质意义上讲,是人的生物性本能和社会性特征合理结合的产物。它既是人性的自然展现,又是社会生活和艺术升华的结果。舞蹈的人性特征预示着人对跳舞的自然需求,它是舞蹈的动力源泉,是人类舞蹈自古以来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舞蹈的社会性特征预示着舞蹈的交流功能,人类通过舞蹈相互沟通,传播情感,体验人类爱美的情怀。

舞蹈教育是以情启真的艺术。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作为一个实体与价值的统一体,就使得教育具有二位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任务,从人作为一个社会实体来说则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人作为一个价值存在来说,又要求真、善、美的和谐人格,学校教育则应紧紧围绕二位一体的目标开展有效的育人活动。实际上,在学校教育中,无论是体现善的教育的德育,还是真的教育的智育,美的教育的艺术,都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舞蹈蕴涵的动态性揭示了人生美,舞蹈是动作的艺术,舞蹈的动作是以虚拟、象征、写意、夸张、浓缩、扩大、变形与方式处理而成的舞蹈动作。表演者动作的起伏变化蕴涵的是情感的起伏变化。这种用动态反映生活情感的艺术,它不仅可以将蕴涵在人的心灵深处的人情善、人性美通过人体美的形态展现出来,而且可以把人生的哲理熔铸于美化了的连绵不断的有节奏的运动中。所以舞蹈家以哲学的力度和诗意的柔情,最高理性和最大浪漫这一经一纬构成思维创造空间,并把人生体验世界和宇宙的内心独白,融解在人体文化延伸上,蕴涵了无限的人生美。

舞蹈的和谐律动性体现了人性美,舞蹈的律动性是指在舞蹈过程中全部人体形态动作是按一定的节奏有规律地流动的。舞蹈的律动性核心是节奏,节奏就是用人体动作不同的时间长度和强弱处理表现出来。而要把内在的情感用外部动作反映和体现出来,必然是在动作的快慢、强弱的节奏中得到表现,因而,我们内在的情感是节奏的基础,外部动作是节奏的表现形式。当然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舞蹈无声的人体节奏和音乐有声的节奏和谐统一地表现出来,以便给人从视觉和听觉上的韵律美感。两者在艺术教育中也是不可分离的,是节奏使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音乐和舞蹈结合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是形与神的统一,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使欣赏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获得财富,得到升华,从而强化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种感染所产生的功能可以使冲动的人趋于平和,消沉的人振奋,喜悦的心情得以抒发,伤感的情绪得到抚慰,达到身心和谐发展。

2.舞蹈教育在应试教育中的作用

舞蹈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①

舞蹈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记忆水平、领悟水平和自觉主动性。首先,教师通过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参与意识,使大脑经常处于积极主动状态,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提高记忆力的作用。同时学生在舞蹈过程中,按照规定的形式舞动,必然会集中精力,提高警惕,做到训练有素,动作敏捷。再次,可以在大自然中,在游戏、舞蹈中启发想象力,通过用身体语言来描述和模仿大自然中诸如白云、流水、动物等事物和现象,不仅为舞蹈创作增添了基础,而且为学生写作文、谈感受提供了素材。据我观察,凡舞蹈跳得好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也是十分优秀的,说明舞蹈这种特殊的锻炼方式,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最后,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利于个性发展,使天赋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3.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体育、美育自身的特性,通过体育、美育不仅可以强健学生体魄,陶冶学生情操,②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而且在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坚忍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协作精神,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这些素质无疑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因为跳舞活动既重规律,又讲解决,舞蹈时身体要能操纵自如,在团体舞或任何种类的舞蹈中,个人更要依循规律;可是鼓励学生用舞姿动作,表达他们要表达的事物,跳出感受,在舞蹈的形式中,发现与舞伴的关系。

跳舞除了身体和情感并用外,显然还要精神集中。如果要身体按照规定的形式舞动,要把思想感情清楚地从编舞中传达出来,就一定要提高警觉,训练有素,敏捷过人。

4.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国民素质

若是从舞蹈教育的本质内涵观点出发,我们在考察舞蹈教育与国民素质的关系时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很显然,舞蹈教育一能提高个人对艺术的欣赏与参与能力、鉴赏能力,③从而提高人的自信心;二能增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交流。在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里,尽管人们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但舞蹈以独特的美的表现传达着人类共同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所展现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的民族所接受,而且引起全人类的共鸣。当我们以美好的、生动的、诗一般的意境的舞蹈来进行交流时,我们体验到的是对人类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渴求和对人生的珍重。因此,舞蹈教育于国民素质的意义在狭义上指的是个人身心艺术修养的教育,广义上意味人类境界的完善与升华。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它起源了劳动,又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以肢体的造型、音乐的节奏和丰富的情感为基本要素,鲜明地反映人们的思想,生动地塑造人生形象,表达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又培养了人们优美的举止和正确的体态。舞蹈教育可以达到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它能够充分展示人的生命和内心世界的共鸣,使生命一次又一次地燃烧升华。④随着社会对全面素质人才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发之后,为了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各校都在加强和完善艺术教育,并将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课程之一引进校园。在校开设舞蹈教育课程,并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专门的舞蹈家,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舞蹈欣赏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新一代的艺术素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舞蹈教育和高校素质教育的主旨是通过欣赏、创作、训练、表演,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的教育,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培育新人。在人们审美需求的作用下,舞蹈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功能日益凸显。

四、怎样在应试教育中加强舞蹈教育

学生的启蒙阶段是在幼儿小学阶段,儿童生性好动、模仿能力强,对任何事物都持有新鲜感。如能在应有的文化知识教育中加入以律动、唱游、歌舞为主的舞蹈教育用以培养学生的动作感、节奏感和协调性,这就能在增强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让他们在接受音乐舞蹈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到所学知识中所蕴涵的道德品质规范和科学文化知识。

初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发育阶段,也是面临人生转折的中、高考紧张时期。在学习和练习舞蹈的过程中,舞蹈无形地增强了学生的记忆能力,缓解了因学习任务重而产生的疲惫和压力,起到了适时的调节作用。如果能够在强化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加以芭蕾基训和舞蹈欣赏课,那么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又得到了身型的训练,在舞蹈这门流动的艺术中得到了美的感悟,受到了形的启示,锻炼出开朗豁达的性格,以最好的身体和最佳的心态去迎接人生的转折点。

加强少年儿童的舞蹈教育,培养对舞蹈的感情,是普及舞蹈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中小学生不仅能了解舞蹈艺术,而且在形体、行为、举止、性情等方面,都会得到良好规范,影响深远。

五、结语

舞蹈教育一能提高个人对艺术的欣赏与参与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自信心;二能增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交流。在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里,尽管人们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但舞蹈以独特的美的表现传达着人类共同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所展现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的民族所接受,而且引起全人类的共鸣。当我们以美好的、生动的、诗一般的意境的舞蹈来进行交流时,体验到的是对人类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渴求,以及对人生的珍重。加强少年儿童的舞蹈教育,培养他们对舞蹈的感情,是普及舞蹈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中小学生不仅能了解舞蹈艺术,而且能使其形体、行为、举止、性情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影响深远。如果能够在强化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加以芭蕾基训和舞蹈欣赏课,那么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又得到了身型的训练,在舞蹈这门流动的艺术中得到美的感悟,受到形的启示,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以最好的身体和最佳的心态去迎接人生的转折点。

注释:

①林艳红.浅谈舞蹈教育的功能.2003-11-1.

②赵艳.论舞蹈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舞蹈(双月刊),2000,(3).

③张琳仙.论舞蹈艺术教育.

④刘浩.浅谈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论舞蹈教育与国民素质.舞蹈(双月刊),2000,(3).

[2]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舞蹈(双月刊),2001,(5).

[3]论舞蹈艺术教育的真善美.舞蹈(双月刊),2001,(6).

篇13

关键词:高职院校;礼仪素养;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探索高等职业学生礼仪素养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一个新问题。礼仪教育作为现代学生素养的直接表现形式,在学生的能力结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影响着高职学生今后工作能力的考评,也影响着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评价。

一、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素养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现状主流积极向上,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职生在礼仪方面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各种问题。

(一)高职学生礼仪知识缺乏

我国现阶段依然是应试教育,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教学工作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上,而忽略了人文教育,很多高职院校对于文明礼仪的教育不够重视。礼仪认识与礼仪行为脱节。礼仪认识是礼仪行为的指导,但很多高职学生的礼仪行为却滞后于礼仪认识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是高招的最后一批,由于学习成绩比较低,大部分学生都带有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对于礼仪的认识很缺乏,更有部分学生连基本的礼仪知识都不懂。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学校以后从心理上放松了自己,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所谓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并不会去注意自身在礼仪素养上的不足和缺点。在高职院校能经常看到很多随地吐痰、打断他人讲话、在教学楼高声喧哗嬉戏打闹、乱丢垃圾、践踏草坪等不文明现象。另外,有的学生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不善于礼让他人,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奇装异服、言语粗俗等行为当作个性的表现,把传统的礼仪文化和美德当作是落后守旧的代名词。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学生礼仪知识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高职院校学生不懂得尊师重道

我国的传统美德是尊师重道,但是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这种意识。在比较宽松的校园教育环境下,很多学生弱化了自身与教师的区别,碰到老师的时候不会去主动打招呼,课堂教学中没有自制能力,不遵守课堂秩序,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学生做出不恰当的举动,对于教师的教育通常不会收敛,严重的也会发生对教师恶语相向甚至打老师的现象。由此可见,高职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不高,缺乏起码的尊师重道意识。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动摇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很不利。另外,如果学生对教师长期不尊重,会导致教师失去对教育工作的信心,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很难以较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会严重下降,对高职学生的长期发展很不利。

(三)家庭礼仪教育有失偏颇

家庭礼仪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有失偏颇。礼仪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道德修养教育、为人处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但在实际的家庭礼仪教育过程中,家长对礼仪教育内容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偏颇。在社会中存在着很多特殊的家庭结构,比如单亲家庭、留守家庭、隔代家庭、空巢家庭等。在特殊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与核心家庭等正常家庭相比,在个性方面有很多消极特征,如比较内向、情绪不稳定、对人冷漠、不善交际等。以单亲家庭为例,单亲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或简单粗暴,把孩子当成出气筒,或因内心愧疚,精心呵护,过分迁就。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很难受到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的礼仪教诲,缺乏必要的家庭礼仪教育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出现礼仪缺失的现象。很多家长对子女进行礼仪教育,更多的停留在礼仪教育的表层,如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诚实不说谎、勤俭节约等,而对于礼仪的核心和精髓即敬人、尊重、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以及助人为乐、爱护公物等社会公德礼仪方面关注较少,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在进入大学以后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经常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尊重意识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等不良行为表现。

二、改善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素养现状的途径

(一)加强学生对礼仪的认识

传统礼仪文化对高职学生明礼修身、培养健康人格以及陶冶道德情操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应该持扬弃的态度,对其中符合社会发展、积极向上的部分加以学习,对其封建糟粕的部分应果断放弃。高职学生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学习传统礼仪文化的过程中,应努力探求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礼仪文化的契合点,汲取西方礼仪文化的精髓,不断丰富自身的礼仪文化知识,提升礼仪文化修养。在高职院校中有部分学生往往目中无人、课堂上随意走动或者谈笑、超过一半的学生会说不文明的口头语,大部分的高职学生有早退、迟到、上课玩手机等不注重课堂礼仪规范的行为。可见,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行为失范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礼仪的规范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礼仪学习不能停留在主观的认识层面,注重把礼仪原则规范运用到生活交往实践中,去对照、检查和修正,如此循环往复,逐渐养成良好的礼仪品质。所以加强对具体的礼仪知识的规范化学习是很有必要的,礼仪作为调解人际交往的重要准则,在实际运用中有着复杂的礼仪规范,如果对此不了解会很容易造成礼仪失范行为。

(二)创新礼仪教学体系

从传统礼仪文化中汲取优秀合理的内核,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相结合。传统礼仪中的敬人、礼尚往来以及适度等原则在现代人际交往中仍然是普遍适用的基本准则。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要积极学习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同时紧跟时代步伐,了解现代礼仪规范,把古代的礼和现代礼仪紧密结合,真正做到知书达礼,以礼服人,把礼仪文化讲授与礼仪行为训练相结合。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礼仪文化方面可以重点介绍传统礼仪文化的源流、变革与发展历程以及礼仪文化的重要内核、原则等知识。在礼仪行为训练方面,主要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个人礼仪、社交礼仪、求职礼仪等,创设相关情景,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加深对礼仪规范的认识,规范自身礼仪行为。另外,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启发式讨论相结合。将教师理论教学与学生启发式讨论相结合,这样既能系统的传授给学生礼仪相关知识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礼仪素养的内涵。

(三)家校结合优化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家庭礼仪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得到正确认识。现代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一种对礼仪教育的误读,认为家庭礼仪教育只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文明礼貌教育。例如,部分家长认为礼仪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和自己没有关系,还有部分家长则把精力和关注的中心都倾向于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忽略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随着他们进入大学和社会,家长的教育任务已然完成,就放松了对子女的继续教育,这就容易导致很多未成年人在进入学校和社会频频出现礼仪失范的行为。因此,家长应树立持续的家庭礼仪教育观,充分认识到提升礼仪修养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与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礼仪教育内容和方法。例如,在孩子小时候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基本的礼貌、礼节。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给孩子灌输尊老爱幼、宽容待人、尊敬他人等礼仪观念。当孩子进入校园或走向社会之后,家长与子女的双向互动则显得更为重要。通常来讲,高职院校中全面发展的人并不是智育单方面的一枝独秀,更是包括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等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把礼仪教育摆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位置,使礼仪教育走出被轻视的尴尬境地,真正发挥在规范子女行为、提升修养以及构建和谐家庭方面的作用。

(四)利用校园文化营造礼仪氛围

校园文化是通过含蓄、潜在、长久的方式直接作用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职学生礼仪习惯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首先,打造、维护和谐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移情作用对于陶冶高职学生的情操,提升高职学生的修养,净化高职学生的心境有着积极的意义。整洁的校园环境能促使高职学生自觉的充当大自然的礼仪使者,待自然以礼,在这个过程中既维持了自然环境的优雅整洁又提升了自身修养。其次,需要发挥礼仪仪式的熏陶作用。校园大型仪式有着丰富的教育意义,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军训动员大会、校园礼仪大赛等独具校园特色的礼仪仪式的熏陶,能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情感认同、激发高职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社团的积极影响作用。创办独具特色的礼仪社团,积极举办各种富有趣味性的礼仪活动,鼓励高职学生踊跃参与,能够有力地加深高职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习礼仪的兴趣和热情。

三、结束语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现象,很多高职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与所受高等教育格格不入的低素质、低修养,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整体形象。礼仪素养是高职学生文明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具体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现代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一个基本修养。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拥有与高素质人才相呼应的高文明、高修养,使其真正成为一个“知礼、懂礼、用礼”之人。

参考文献

[1]牟兰.浅论高职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状及其成因和对策[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2]陈宏寿.关于高职生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篇14

一、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 、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加强德育工作领导,校长负总责,各部门密切配合,以班主任队伍为主,全员参与。领导以身作则,时刻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工作中做教师的表率;建立起“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 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2 、 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组织教师定期学习时事政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有关教育法规,树立怎样的教育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校风与教风。本学期我们继续以“三德”学习为主线,开学初,对所有的教师进行德育学习,以领导讲座带头的形式号召我校全体教师进一步深入三德学习当中。在这一块工作中,我们以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为主,并及时反思,以各种活动为辅,来树立榜样和标兵,如根据我们每月评选出的师德标兵,进行演讲,起到了带头的作用;利用向学生进行调查并评选心目中最喜欢的教师来及时了解教师在课堂、生活中等存在的问题。另外我们还抓准机遇集体学习有关德育工作的理论和有关业务经验的文章,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保证班主任:“以新思维、新方法、新目标、新要求来指导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力戒工作拖拉、浮躁。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及时完成各项任务;严于律己,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对工作的巨大热忱和对教学的极其严谨给同学潜移默化的熏陶。

3 、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我们采用领导做讲座、请优秀班主任做经验介绍等不同形式,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素质水平。坚持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质量,有针对性地评价分析全校各班班主任工作情况,指出不足之外,提出改进要求和措施,加强常规管理的指导。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了对“红领巾广播站”、橱窗、报刊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把好舆论导向。橱窗、班报等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

(2)、规范班级教室布置。在规范班级布置的同时,要求各班体现班级特点,营造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3)、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我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扬学生的个性。从而加大学生课间文体活动,丰富学校德育工作的内涵。

1.根据上级关于一生双爱好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文体活动,通过各种兴趣班小组(口琴、象棋、跳棋、剪纸、美术等)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2.结合学校的一校一品,为了加强学生体育运动,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开展了大课间活动,增加学生活动时间。并以各种活动为衬托,如没两周一次跳绳比赛,每次比赛都评选出获胜学生和优胜班级,活动形式多样,适合年龄特点。

3.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学生的阅读能力,每周三下午3节课为阅读课。并开展了入手抄报、黑板报评比、讲成语故事、 “我与好书同成长”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三、加强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狠抓学习习惯等养成教育。

1、开学初,我们借升旗的时间对全体师生进行号召,利用学校广播、橱窗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行为规范、学习习惯等好的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向好学生学习。并坚持每月有主题,每月有活动。

如9月份我们开展了全员性的主题班队会,以“学习习惯”为主题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及时解决发现突出的问题,如学生的执笔、坐姿、讲话、听讲等。每月我们还进行一次学生书写规范评比活动,及时发现好的学生,利用橱窗广播等进行表扬,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每次都评选出优胜班级并及时向班主任和学生公开。

2、安全教育做到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加强了对学生课间活动的监督,坚持集体放学制度,做好交通安全等教育。每位班主任老师与年级组长签定《班主任安全责任书》,年级组长再与教导处签定《安全责任书》。并组织全校学生观看有关安全教育片,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四、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利用班、队会、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重要的德育阵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

1、 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是少先队的核心,将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和体验教育活动贯穿始终,注意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抓住重大事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内涵,注重少年儿童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少先队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本学期少先队大队部以教师节、国庆节、等各种节日为契机,以征文竞赛、校园广播、板报、德育基地、主题班会等为教育阵地,寓教于乐,着重抓好了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文明、健康地发展。

2、实行“主人教育”办学理念,放手让班干部对学生迟到、眼保键操、课间操、卫生进行检查,班级管理中注重蓄势借力,对学生放手不放任,指导不包办,创造条件让学生管理学生。如我校的“监督哨”同学每天对我校的一些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卫生、行为礼貌、零食等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

五、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合力建设。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做好家访工作、开好了家长会议。在此过程中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孩子在家长指导下,加快常规养成。

2、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发挥家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