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智慧管理范文

固定资产智慧管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5 10:16: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固定资产智慧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固定资产智慧管理

篇1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5日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医院固定资产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确,大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属于设备科和总务科,设备科管理医疗设备,总务科管理房屋、家具,财务科管理总账和金额,各部门管理没有建立明细账或者明细账不完整,使用部门没有设立台账、无专人管理资产,管理科室没有建立设备收、发、维修记录,设备在科室之间转移没有手续,报废毁损不及时通知财务,固定资产多年不盘点,管理科室不与财务对账,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脱节,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二)固定资产购置存在盲目性。部分科室紧追潮流添置新设备,不调查研究,不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设备盲目购入后,由于病人少,无法开展工作,导致设备闲置;有的设备即使使用了,由于没有加强维修保养,坏了就买新的,即使可以局部维修再使用,也不维修,根本不考虑资产的使用效益,“不计成本”的投入加大了医院医疗成本开支,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导致医院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三)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不规范,资产流失严重。各科室负责人调动、离职时,没有执行严格的移交手续(又加上由于原使用科室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台账,移交没有确实的依据),对于科室公共财物的转移使用缺乏专人监督和管理制度,往往“物随人走”,资产流失;医院在应对突发疫情时,增设临时应急科室,待疫情缓解后,调配的科主任、护士长都回到原科室,资产管理科室在接收应急科室资产时没有与原应急科室管理人员办理资产移交,可能导致资产流失。

(四)固定资产重采购轻管理,利用率低下。近年来,医院为了发展的需要,购置了大量的医疗设备,改变了设备陈旧的状况,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设备采购中,医院管理层重视资产的采购,轻视管理,只要是临床提出的,在不充分考虑利用的基础上购买,没有对整体医院资产进行全盘管理,申请购买设备是否属重复购买,能否各科室之间调剂使用,没有进行完整的分析研究,导致购置资产占用大量资金,设备利用率低下,同时资产损耗不能从收入中补偿,形成恶性循环……。

(五)会计核算方法不完善,报表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失真。医院会计报表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为固定资产初始建造或购置价值,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固定资产的磨损在加大,资产的实际价值在减少,由于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资产的损耗无法从收入中得到补偿。旧会计制度下,医院是按照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由于结余少,往往无法按照规定比例提足),提取修购基金计入净资产反映,不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所以医院固定资产直到资产完全报废前,会计报表中资产价值一直保持不变,无法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导致会计报表固定资产反映失真,医院管理层和主管局无法对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以适应新形势下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高效:

(一)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固定资产购入的控制。医院应成立专门的资产领导管理小组和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从论证、决策、构建、安装、交付使用、清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财务科负责固定资产总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一级明细账,资产使用部门建立二级明细账,资产管理小组负责固定资产购进的审批,资产管理部门掌管全院的资产分布和使用情况,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全院所有固定资产购置及入账均需先通过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购置论证制度,特别是对大型医疗设备的购进,应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地医疗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写出可行性报告,报资产管理部门审核,资产管理部门报请资产领导小组审批,资产管理小组组织相关专家人员对报告进行评价,充分考虑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防止盲目购置;进行公开招标,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实行公开集中招标制度,任何部门不能私自购买,采购部门要和使用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一起严把质量关、价格关,保证固定资产采购过程开支的公开透明。

(二)转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属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年财政拨款只占人员经费开支的4%,医院大部分开支属自挣自吃,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是临床医技开展诊疗服务的物质基础,医院管理层要转变过去“重采购、轻管理”、“重货币资金、轻实物资产”的错误观点,管好用好实物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能够节约资金、减少设备购置支出,同样会给医院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回报,因此医院管理层要转变观念,把固定资产管理和临床诊疗服务看得同等重要。

1、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流程中不相容岗位的设置,即同一部门和岗位不得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固定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审批与执行;固定资产购进、验收与付款;资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

2、建立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度。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设备技术档案、维修报告制度,设立专门技术人员负责资产的日常维修和维护工作。对于固定资产的大修和技术升级,要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按程序申报给管理部门,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论证和经济效益分析后,报请资产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进行;固定资产处置应由资产管理部门会同专业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共同审核鉴定后,提出处置申请报告,报告医院管理层审批,同时报同级财政部门和主管局批准后才能办理处置手续,对于大型设备要进行招标处置;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大型设备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定期进行收支效益评价,并把评价报告汇报给医院管理层,为管理层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以提高设备的营运收益。

3、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固定资产清查是资产管理的常规工作(过去医院虽有制度,由于是多头管理,责任不清,没有认真确实的执行盘点制度),医院应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由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审计部门共同参与进行清查工作(资产盘点以资产管理和使用部门为主,审计和财务部门参与监盘),对账实不符、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报请医院管理层或主管单位批准及时做账务处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会计报表反映的真实性、完整性。

4、建立资产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医院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将固定资产管理内容列入对资产使用部门的考核范围,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资产使用部门将资产管理落实到人,资产管理科定期对各科室资产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并把考核情况上报财务科,财务科将资产占用、毁损、维修开支情况量化成数据,列入科室绩效体系考核,设立设备管理奖励基金,奖励设备管理成效显著、经济效益突出的人员,并将结果定期公布,提高全院职工资产管理意识、增收节支意识。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保证医院正常医疗条件的物质基础,医院固定资产金额大,更新换代快,转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促进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降低医院经营成本开支,使医院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保证医院持续健康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游明慧.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0.

[2]于薇,杨静,谷佳夫.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4.

[3]崔晶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代医药卫生,2008.24.5.

篇2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 管理

根据国家财政部印发的《新旧医院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文件精神,全国各大医院均必须于2012年正式实施新《医院会计制度》,在该制度颁发之前,医院固定资产盘点,盘盈、盘亏情况的账务处理均是依据旧《医院会计制度》进行的。而新《医院会计制度》在此方面做了一定的改动,所以相应的医院也要过渡处理,本文对此进行探讨,望给予同行人士一定的借鉴。

一、固定资产账务管理新变化

(一)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提高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调整了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为会计核算提供了方便。此规定可以作如下理解:固定资产价值标准作为一个参考值,若要求所有医院绝对服从,目前是不现实的,会计信息对决策的影响与否或影响程度需要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也就是在和原则和相关规定不发生冲突的前提下,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运用相关的会计知识进行分析。

(二)设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新增科目就是“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固定资产处置有出售、报废、毁损、投资、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等,在这些处置过程之中,包括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以及清理时出现的清理收入或费用等因素,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处置整个过程,也反映了其处置结果,使得固定资产的处置核算的结果更为准确可靠。在实际核算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置资产时,出现的清理费用需要作为减项,在“处置净收入”明细科目中计入。

(三)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取消“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

在新制度中,对医院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进行了明确。不同于修购基金,累计折旧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是固定资产中已转移或已消耗的价值的反映;计提折旧并不增加专门用途的基金,是将可以支配的现金流量进行了扩大;折旧的计提作用是补偿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值。相对的,修购基金的提取是按照一定比例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进行的,设置“累计折旧”科目主要是为了积累固定资产的购置及修缮费用。

(四)明确固定资产的后续处理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具体有资产的维护、改扩建以及改造等,对其定义、范围及处理方式进行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如果后续支出发生于固定资产的话,需要向“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转进固定资产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向“在建工程”科目转进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接着进行支出的核算工作,在工程完工后且达到可使用状态后再转为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过程中,折旧额的计算需要按照新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和折旧年限进行。

二、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变化

(一)医院固定资产初期主要账务处理

当医院购入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如果固定资产需要安装,处理时需要首先从借记“在建工程”会计科目入手。另外,新制度规定,如果固定资产是通过财政补助、科教资金等途径进行购入的,应当反映在账务处理的借贷双方中。例如,在固定资产购入财政补助金额为100万情况下,账务有以下具体分析情况:借:100万固定资产;贷:100万待冲基金;借:100万财政补助支出;贷:100万财政补助收入。

固定资产属于医院自建的部分,需要依据费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借记“固定资产”科目以及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如果固定资产是融资租入的,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长期应付款”、“银行存款”等;如果固定资产为无偿调入或者接受捐赠的,借记“固定资产”或者“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和“其他收入”。

(二)固定资产使用中医院主要财务处理

此方面的工作有若干方面,如折旧及后期修理等,一般按月计提折旧。在折旧方面,账务处理要结合固定资产来源实施,其中“累计折旧”不包含在其内。如果购买资金是医院自筹的或是财政购买,则要借记“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对于含有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的固定资产部分,财务处理时应该在“待冲基金”上进行。例如,在某月中,一项固定资产需要计提2000元折旧金额,当有400元,也就是20%为财政补助,这种情况下,有以下账务处理方式:借:400元待冲基金,1600元医疗业务成本;贷:2000元固定资产。后期修理费等费用的出来,需要借记“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医院固定资产处置时主要账务处理

医院固定资产处置主要方面就是指医院固定资产清理或盘点工作的账务处理。对于属于出售、报废、毁损的医院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待冲基金”,贷记“固定资产”。对于医院对外投资或者捐赠等方面的固定资产,必须处置于另外的科目中。例如,一价值为2000元的固定资产,当前账面价值为1000元,未冲减完毕的待冲基金余额为100元,则账务作以下处理:借:处置900元资产净额,1000元累计折旧,100元待冲基金;贷:2000元固定资产。此外,账务处理还适用于处理盘点固定资产中发生的盘盈或者盘亏,如果是固定资产为盘盈,则记“固定资产”,贷记“其他收入”;如果固定资产为盘亏借记“待冲基金”,贷记“固定资产”。

三、完善医院固定资产账务管理措施

(一)做好“三账一卡”管理

此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医院财务部门的会计监督职能,建立总账一级明细账,所谓一级明细账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以及其他固定资产四种。而做好二级明细账事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使用部门应当建立完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固定资产的盘点频率最少要保持在一年一次,尽最大可能确保账实相符。

(二)强化折旧意识,体现资产真实价值

在旧版《医院会计制度》中,所有医院都需要盘实固定资产,对资产形成的各种资金来源以及折旧年限进行区别对待,追朔调整以前年度的固定资产(不包括新旧转账过程中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库存物资”科目的固定资产和图书)折旧额,且需计提折旧冲减待冲基金及事业基金。而在新版《医院会计制度》中,需计提的折旧金额中应冲减待冲基金的部分,应当借记“待冲基金”科目,按照需计提的折旧金额中的剩余部分,借记“事业基金”科目,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贷记“累计折旧”科目。通过新旧制度的过渡,处理新的固定资产业务均采用新规定,医院的固定资产还要做好折旧处理,以便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

(三)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

对医院种种固定资产报废年限进行明文规定;对其报废申报手续和程序进行严格规范;对固定资产盘点工作要定期展开,针对盘盈、盘亏,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实际,利用“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对其价值增减情况和清理工作后净损益情况进行准确核算,发现固定资产流失情况,要予以责任的追究。

(四)推动固定资产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

为对固定资产的流动情况进行实时的掌握和管理,对资源进行科学的分配,一个合理的网络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从一个角度来说,能够准确方便地记录固定资产的库存及增减情况,有效地防止重复购置相同的固定资产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闲置固定资产处理和分配也比较方便,能够为闲置资金的合理利用提供有利条件,扩大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文章开始对固定资产账务管理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产生的变化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并探讨了相关处理措施。对账务处理的衔接和过度工作进行了具体探讨,以指导医院的财务处理工作。最后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账务管理措施进行了相关分析,望能对医院的制度改革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新旧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通知.财会[2011]5号.

篇3

    关键字:医院;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医院展开各项活动所不可或缺的工具,不论是进行医学诊断、手术治疗还是发展医院研究或者科教服务都离不开医院固定资产的辅助。所以说固定资产不但是衡量一个医院救治能力、运营规模的重要标准,更是医院立足行业、服务患者的最基础条件。加之固定资产常常在医院的整体资产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故而固定资产的管理一直是医院所关注并热衷于探讨的问题。自2010年起,新的会计制度颁布并投入使用,它的出台与运用无疑为包括医院在内的许多行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只有紧靠新会计准则精神,更新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才能做到、做好医院固定资产的维护及保值增值工作。

    一、医院视角下的新旧会计制度对比

    (一)科目设置

    相对于老版的会计制度而言,新制度增加了两大会计科目,即“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清理”。增加新科目新科目的益处是非常明显的,首先,由于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中的呈现方式由原有的原值形式转变成净值形式,医院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较为直观、清晰地了解到它们的相关会计信息,有效避免了老版会计制度运行时容易产生的资产虚增情况。其次,在老版的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清理过程常常会进行到一半却因为没有及时得到医院领导的指示而无法收尾,无法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完整的核算。而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出台而新增的“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二)固定资产的定义

    新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涵义进行了更新,它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能在使用过程中基础保持原有物资形态的资产。新制度与老版的会计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中所规定的固定资产价值则是500元。固定资产定义的更改、单位价值的提高更加有利于医院对其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避免了由老版制度所造成的管理效率的低下。此外,新制度还统一规定了老版制度中所没有的软件的核算方法,这一看似细微的更改却改善了医院长期以来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因为无规定可考而造成的左右为难的局面。

    (三)对在建工程的规定

    新的会计制度为在建工程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作出了清晰明了的规定,它主要针对医院对在建工程的管理方式作出规范,即要求其展开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一规定的实施大大地加强了医院在管理上对在建工程的抽空力度,提升其在执行与在建工程相关的会计操作时的可行性与规范性。

    (四)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

    新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作出了更加详细、周全的规定。这主要体现在新制度下的在固定资产的明细账中增加且明确了对包括科教项目资金在内的诸多形式的资金的记录规范。要求对这些资金的来源、数量、去向、份额等各方面信息作出细致而周详的记录,这显然较老版制度而言是更加严格而科学的。它使得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精确、所展示的会计信息更加立体全面、数据更加丰富详实,大大地有利于新形式下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

    二、新会计制度背景下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会计账目与实际情况不吻合

    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主要由医院内部的两大部门共同展开,这两个部门分别被称作“设备科”以及“总务科”。这两大部门原本的设立初衷是希望它们能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分工管理、共同协作,但实际情况却不尽人意。由于医院的固定资产没有一个专门的、全权的管理部门,这造成很多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问题责任、分工均不明确,与医院的财务难以及时沟通,大量会计信息无法及时上报医院,对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不能按规定进行等大量问题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不可能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相应的管理工作因为缺少真实的会计信息的依托也很难以进行。

    (二)不必要与不科学的固定资产添加

    固定资产的盲目添加是医院时行进行相关管理时需要克服的另一大难题。在科学技术与医学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速率较之以往也大大地提升,同时,许多医疗领域中也在不断产生新的医用设施。是否购进新的硬件设施成为了现下许多医院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确实存在相当比例的医院有着盲目添加固定资产的问题的情况下。必要的硬件更新有利于医院提升医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但是未经细致审察和科学思考的设备购进却无疑增加了医院的财务负担,必然会导致诸如设备闲置等引起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低下以及管理不便等问题的产生。

    (三)固定资产流失

    造成医院固定资产流失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资产转移与过渡时手续的不规范。由于现下的很多医院都有着会计账实不符的情况,固定资产在转移与让渡时缺少依据,造成很多资产没有必要的监管与看护,最后不知道所踪。另一方面,医院中也难免会有人员调动或转移的等事务产生,而固定资产随着人员调动一起流失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四)固定资产的监管意识薄弱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尤其是人民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医疗意识普遍提高的近几年,现实情况对医院的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在督促医院提升医务人员医学水平的同时也间接地影响到了医院对硬件设备的采购态度。为了顺应现实情况的需要,许多医院都于近些年对原有的硬件设施进行的更新,并新添置了大量的医学设备。这些先进设备的出现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水准与服务效率,从侧面上造福了患者,但从现下来看,它们的管理却成了医院所头疼的问题。由于很多医院在购置设备之初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这些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导致这些资产虽然投入到了使用,却没有必要的看护与监管。设备重复购买、过度使用、维护不及时甚至闲置着迟迟不投入使用、无人问津的情况也常常发生,这种重使用轻管理的思想无疑给医院带沉重的资金负担。

    (五)会计核算方法不当,报表质量低下

    一般情况下,医院的会计报表中所体现出的固定资产常常为其初始价值,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固定资产的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损耗从而引发其价值的减损。而在老版的会计制度下,会计报表中的固定资产在彻底被放弃使用前都不会发生价值的改变,而这一价值很明显并不是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水平。由于会计核算使用方法的不恰当,报表的整体水平也跟着下滑,其中失真的会计信息根本无法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而医院在没有会计依据的情况更是难以对其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在新会制度精神下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若干办法

    (一)资产管理部门专门化

    从现下许多医院实行的固定资产分散管理后的实际情况来看,不难发现存在于其中的诸多弊端,故而医院想要优化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应当从确立专门的相关部门做起。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成立有利于集中医院中具有较丰富经验和较强管理能力的固定资产专门管理人员,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实现管理团队的最优化。这些人员将集中全权负责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事宜,从设备的采购决策、维修护理到它们的过渡转移到损毁报废,全部都由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处理。

    (二)杜绝固定资产的盲目引进

    医疗设备的引进除了要交给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操作与监管以外,还应当作为一种高级别的慎重决定来进行。为此,医院最好可以为医学硬件的引进设置一个专门的制度,要实现设备的购置就必须严格按照这个制度所规定的流程与标准来进行。一般来说,医疗设备的使用部门想要对设备进行更新或者引入新型设置,应当首先向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提出正式的书面申请,再由医院从相关部门中组织人力对被提出更新或引进的设备进行购置必要性的评估,经评估确定确实需要购买的设备再择日购入,确保所添置的设置不会发生重复购买、实用性低下等情况。此外,对于固定资产的引入应当实行公开化、透明化,避免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私下购入、暗箱操作、损公私肥的情况出现,严密监控医院资金的去向,确保购入的硬件设置质量合格、价格合理。

    (三)严格贯彻新会计制度精神,提升报表信息质量

    会计报表是医院审查整体经济活动,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依据,报表信息的失实将严重阻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进行与质量。对此,医院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紧靠新会计制度的核心精神,熟练掌握其中的内容与规定,摈弃老版会计制度下不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明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会计核算方式,严格按照新制度所规定的要求展开资产管理与核算。只有规范会计操作,提升报表信息质量,医院才能够作出适合自身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决定。

    (四)转变意识,加强监管

    “重使用,轻管理”、“重资金,轻资产”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医院面对资金与资产管理时的常见态度。这种不科学的态度则正是造成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困难的原因与源头。要狠抓资产管理,从根本上说要先转变意识,重视起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树立起对其事在必行的管理信心。此外,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管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资产的流失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医院应当在提升自身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还要完善与规范固定资产的转移与交接手续,做到固定资产来源明确、使用明确、去向明确。

篇4

关键词:新高校;会计制度;固定资产;问题;改善措施

1引言

在新高校会计制度下,针对固定资产而言,一定要使其安全且完整,避免固定资产空放着不予以使用或者是大量耗费。因此,想要合理配置且更好的通过固定资产创造价值,那么就必须将此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加以提升,从而使固定资产管理更加规范,以此促进高校的更好发展。

2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

2.1相关科目的设置

在规定的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发生了一定改变,在累计折旧科目上产生了一些新内容,经过增加的累计折旧科目,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便能够将固定资产在折旧时期的其他支出消费加以明确,从而使财务会计工作的精确度得到相应提升。在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具体处理过程中,计提折旧的时候,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根据每一个月应当计提的折旧金额,通过累计折旧科目来完成核查计算。这样的核查计算方法,能够将高校固定资产在应用阶段的损失程度更为直观地体现出来。

2.2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关键政策

第一,具体范围。在当前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主要是根据实物的具体形式做出分类,目前大概将此划分成了以下类型:文物与陈列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在这之中,文物与陈列品、图书与档案等不用实行计提折旧。第二,把月度作为单位完成提取。根据新的有关规定,针对当月增长的固定资产,必须由下一个月起才能够计提。但如若当月有所下降,那么从下一个月则开始不提。针对部分已计提了足够折旧的固定资产,无论此固定资产在以后是不是依然会加以运用,均应该终止计提折旧,同时需将其实行规范化管理。针对部分未抵达规定的有关使用年数,而是提早作废的固定资产,便不能够再进行补提折旧。针对部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进行折旧计提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折旧方式应当和单位自有资产的折旧方式相符。第三,固定资产会计账户的影响。在新的会计政策当中,更是与具体财务工作的实质需求结合在了一起。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部分较为繁杂的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同时将部分与实质工作需求有关的会计科目做出了增加。此种科目方面所发生的改变,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有关会计财务报告的严格精确,从而使其可读性价值得到一定提高,并让投资人员与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对事业单位的整个内部财务情况,能够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3会计制度下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3.1管理方式相对滞后

在科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针对财务管理方面来讲,在高校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采用更为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不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部分高校所采用管理技术方式而言,其更新速度已经不能与实际达成一致,从而显得相对较为滞后。同时,又因为固定资产管理所涉及的部门比较繁杂,有关系统无法达到较好的协作关系,从而无法快速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3.2缺乏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方面来讲,很多学校至今都还未形成较为健全,且相对比较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而致使高校在对固定资产在进行具体核算时,缺乏比较明确的政策引导与依据,进而在对很多细节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显得相对较为模糊。

3.3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

在我国以往的会计制度当中,有一项非常明确的规定,就是针对高校部分非经营性固定资产,无须实行折旧计提。此类固定资产始终不用实行折旧计提,也无需对有关资产的实质使用成本进行核算。同时,针对较多固定资产,高校始终是长期无偿使用。因为此类制度缺乏合理性,以致使高校在平日固定资产管理上,针对前期的购置与创建投入相对比较大。不过,通常在固定资产的后期维护与核算管理过程中,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3.4高校的固定资产作废工作很难有效实行

有关固定资产处理单位,未将比较有效率且可以真正实施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加以创建。因此,在进行具体清查核算时,对于部分还未到作废期限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人员时常不知应当怎样对此进行处理,并且也无法根据正常资产的检查方式完成。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就非常容易致使一些已无价值的固定资产,依旧依照之前的价值挂于账面当中,从而使固定资产价值出现虚增的情况。

4会计制度下改善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4.1对于硬件软件系统需及时进行更新

经过采用较为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相应的软件系统,能够使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得到真正提高。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核算时,一般周期都会相对比较长,同时,部分资产会跟随市场价格的调整而发生一定改变。针对这样的现象,想要将固定资产价值与其折旧计提情况进行更为确切的把握,那么就必须把一套科学且较为完备的固定资产动态监控管理体系加以创建,进而利用计算机传输统计。同时对有关价值信息发生的改变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领导与高层的最终决策,供应更加准确的信息资料。

4.2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按照新会计准则要求,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财务管理部门必须把资产的管理效率加以提升,让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政策得到真正落实,从而将固定资产进行更为合理的利用,并使其流失现象得到有效下降。针对比较关键的管理岗位,应该将与之对应的监督体系加以创建,以至在进行资产处理时,由于个人原因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得到降低。针对普通岗位,应该把实际责任真正落实至个人,因为个人工作疏忽,而致使固定资产处理不恰当等各方面问题,必须严格追究其实际责任。

4.3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

固定资产管理对于高校具有重大意义,因而,有关领导与部门一定要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程度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在管理理念等各个不同方面,都需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以此提升管理效率。同时,还需把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加强,使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有效保证固定资产在管理过程中,不会有大规模损失产生。

4.4严格监督固定资产购置、使用与管理阶段

高校在实行具体工作时,必须根据固定资产处理三个阶段的具体事项,将各个不同阶段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在固定资产的购置阶段中,对于所购材料,有关经办人员必须对此进行严格审核,并且,一定要将固定资产所需要填写的单据正确完善,进而在通过财务部门的有关负责人签字以后,便可以真正开始执行。在固定资产的平日使用阶段中,需保持动态监控,如若出现某些问题,对于固定资产实质价值会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就必须做出与之对应的资产减值处理。在固定资产的清查核算阶段中,需将目前所执行的会计准则加以落实,使固定资产的账单与实际能够真正达成一致。从而降低固定资产的流失,使其利用效率得到一定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属于高校发展的关键物质保证,在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着重大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那么就必须根据目前高校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通过相关措施将此加以改善,进而使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青.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

[2]孙思惟.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困境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3(24).

篇5

论文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原来的医院会计制度尤其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局限性开始显现。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不同,贵重医疗设备较多,这就要求改革完善原来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使其更客观、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济能力,同时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给医院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现状与新制度的修改

1、原医院固定资产标准过于偏低,造成核算范围过宽,带来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准确。原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市场化和现代科技的更新发展,医疗设备设施价值已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标准。另一方面,同样的设备,金额小于800元,单件购入为低值易耗品,批量采购就是固定资产,不便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新制度定义固定资产为“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将原划分标准提高后,使大部分办公、通用设备等价值较低的设备划出医院固定资产核算范围,作为当期费用处理,使医院固定资产的界定不过于繁杂,更能体现医院资产的特点,更便于专业设备的核算、统计与管理。

2、原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原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购置的核算为,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同时资产类科目“固定资产”与净资产类科目“固定基金”同时增加。实际工作中很容易漏作后一笔分录,导致少记固定资产,而且因为没有相应的钩稽关系,往往造成少记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另外,医院固定资产一经入账,直到报废,会计报表的固定资产净值一直等于原值,只是提取一定的修购基金,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净资产中,它不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因而固定资产的老化程度也无法在账面上反映,造成净资产虚增会计核算,不能客观地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也就不能向医院的管理者提供客观真实的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价。新制度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固定资产”科目的备抵项列示,规定“医院原则上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性质,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残值。计提折旧的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规定或审批”站。从而相对客观地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价值。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多而杂,对专业性要求较高,而医院领导及医护人员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资产管理工作大多由财务人员兼管,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而财务人员日常工作繁琐,往往无暇顾及更深入细致的核对监管工作,故强化固定资产制度化管理尤为重要。

1、加强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在固定资产盘点中我们往往发现,资产存放地点变更或移交时,管理人员不按规定程序进行移交,导致盘点时科室台账与实物不符,给盘点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医院一方面要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购置、验收、发出、使用、报废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加强职能部门监管。另一方面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责任心,强化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资产管理水平。规模较大的医院应设置资产管理中心,逐步对各项资产进行登记、清产核资,管好用好本单位的固定资产,使资产管理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有重点、有步骤,做到账卡、账账、账实相符,扎扎实实地推动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2、完善固定资产购置可行性论证。医院固定资产中医疗设备占的比重较大,其投入资金大,投资回收慢,其投资能很大程度的影响医院的业务发展,所以固定资产购买前应由设备管理、资产管理、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等共同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效益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资产进行分析、预测,以避免盲目投资,造成资金的浪费和资产的闲置,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其主要指标有资产总值、总资产结构、资产完好率、设备平均使用率、万元资产净收入、单台设备投入产出等。

3、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管理。医院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必须通过信息化系统,才能更好地规范管理。实际工作中大中型公立医院已基本实现了计算机信息管理,但还存在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的问题。医院内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职能部门、使用部门以及维修部门之间的信息脱节,信息没有达到共享,获得信息的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的高低,同时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重复劳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4、加强固定资产监管。大部分公立医院是国有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上级主管、主办部门审批报废,各级部门对强化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定期对医院的固定资产及其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提足,是否有帐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卫生部:新《医院会计制度》,2010年12月

[2]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2009年8月

[3]财政部、卫生部:《医院会计制度》,1998年11月

[4]李玉萍,《论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湖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李艳萍,李艳丽,《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8期

[6]马翠莲,《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代经济,2009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