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1: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区管理基础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智能化对讲系统设计
在住宅小区中,智能化对讲系统是为了实现业主与访问者之间的有效连通而规划的程序。针对住宅小区的安全设计而言,智能化的对讲系统是其安全保障的第一环节。其主要设计的区域包括小区门口、每个单元楼层入口处及住户门口。在小区住宅各个入口设置可视化对讲机,在确保业主识别访客身份后,进行自行开门控制。同样在单元楼层的入口处及住户门口也需设置相应的对讲机,在业主房间内部设置可控终端,保障用户能够根据人脸识别、指令识别来控制访客权限,保障小区安全。
(2)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为给广大住户提供安全、舒心的居住环境,首先必须保障其居住安全,因此,必须建设智能的监控系统,由监控前端反馈图像资源信息及相关信号传输。在小区重要的安全防范区域设置闭路监控系统,特别是针对车库入口、车道、电梯内部、主干通道等区域必须建设完备的监控体系,并根据实际操作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监控器,并对监控区域进行实地考察,确保无监控盲点与死角。
(3)门禁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在小区住宅中,门禁管理系统一般设定于各楼宇单元的门口,主要采取刷卡识别的身份验证形式,实施严格的内部人员的规范准入体系,保障其住宅安全。
(4)车辆管理系统
由于住宅小区内部业主较多,且其组成成分各不相同,工作性质不一,车辆的出入也并无一定的规律性,因此,为保障小区的安全秩序,防止非法车辆流入,必须建设智能化的车辆管理系统,对小区内部业主的车辆信息进行登记,设置智能识别标示,对固定车辆设置稳定卡,对临时进入的车辆则设置临时卡,进行严格的身份识别及图像认定,实施一卡一车的原则,从根本上杜绝安全威胁。
(5)住宅周边防盗报警监测系统设计
在智能化的住宅小区设计中,设置周界报警系统,能够有效防止外部不法人员的闯入,减少小区周边潜在的安全隐患。住宅周边防盗报警监控系统主要是由红外探测设计组成。它能够实现自动勘测的功能,并进行智能反馈,联动其他报警装置,进行信息传递,实施传播警报信息,便于采取针对性的安全处理措施。
二、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的施工管理
1.施工准备
由于住宅小区智能化的系统设计技术含量较高,为保障施工质量,必须在建设初期,进行良好的设计规划。具体从住宅实际情况出发,设定好系统中程序设计的先后顺序,同时创造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在施工前对项目设计图纸进行全方位审核,若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则需要及时修改。确保图纸上各项技术参数与指标满足施工要求。另外,在制定施工具体计划与工程预算、周期预估等方案时,需要对实际住宅小区情况进行考察,做好人员准备、设备购置及材料安排工作,确保智能化小区建设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2.线路敷设
在智能化的小区住宅设计中,大多线路属于弱点体系,因此需要将其施工程序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主线方面的施工,其次便是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施工。主线部分的线路埋设的施工可以选取常规的施工单位,而针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施工则需选择专业的施工单位,制定严格的线路布线计划。同时还需确保两者之间能够达到有效互通,明确双方的职责要求,确定好整体施工方案。特别是针对施工交界处的供电线路布置、管道敷设等工作,需要双方的友好配合,制定规范化的施工顺序,避免出现管线相交问题,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另外,针对不同等级的电压线路,采取不同的线槽敷设方案,对具体线槽的两端实施保护措施。将智能化系统中的电源控制、信号控制等线路设定单独敷设的通道,分离其强弱电流,减少电磁之间的相互干扰。
设备安装
智能化系统中设备的安装同样包括前端与中心设备两个方面。在前端设备投入安装前,必须核对项目设计要求与图纸的设计,确保其各项标准能够满足建设要求。除此之外,还需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检测,保障其能够正常使用,并对相关线缆的性能进行综合考察,从整体上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在中心设备安装时,则需确保其整体设备均安装于监控中心的部位,各类线缆分布整齐统一,独立且不会对其他线路造成干扰,确保设备安装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三、结语
一、家庭教育缺失下的小学生心理问题初探
调查中发现,农村寄宿小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在六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程度的未完成性。在寄宿制小学的环境下,父母,这一儿童主要的依恋对象失去了踪影,在情感上儿童将处于一种苦恼和不安的状态,随着这种情形的持续,儿童会产生一些不良的精神行为,其心理、人格的发展也将会受到影响。因此探索寄宿制小学环境下学校对寄宿小学生的情感关怀已显得尤为迫切。
第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对父母的依赖性强,对外界没有安全感,长此以往,孩子在心理方面表现出敌视、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
第二,由于藏区寄宿制小学生每学期只有中途一次放假回家和家长见面,他们很少和父母进行亲密接触,特别是身体接触。孩子在寄宿制学校待上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形成孤僻、对别人缺乏信任、缺少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在生活中也不容易体会到积极、愉悦等感情。
二、家园式学校的建设和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在物质文化方面,积极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为寄宿小学生提供安全、卫生、和谐、稳定、融洽、舒心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努力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和谐校园。在精神文化方面,要进一步重视农村寄宿制小学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建立相应的情感关怀管理制度。如:乡城县城区小学的“真爱润泽心灵,自主点亮人生”的“爱”文化、青德寄宿制小学的“德”文化、尼斯寄宿制小学的“志”文化,都从学生的情感关怀方面打造校园文化。
(二)模拟家庭生活情境,努力把寄宿制学校建成“学生之家”
1.教师人文关怀,真情孕育
每个离开父母身边的孩子,无形中都会有一份孤独、落寞。而这种情绪的蔓延将极大地损害孩子的心灵,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为了使孩子在学校处处找到家的温暖,父母的呵护,乡城县城区小学向全校教师发起了征集“爱心妈妈”、“爱心爸爸”志愿者活动,活动中全体教师踊跃报名,学校择优选用了28名教师担任了28个宿舍的“爱心妈妈”、“爱心爸爸”,把学校的大爱彰显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这些“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们自费为孩子们购买了窗帘、窗花,精心设计和布置宿舍,让每个宿舍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心语;“全家福”、“爱心寄语”、“爱心电话”组成了一个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孩子们随时可以免费拨打“爱心电话”和家人聊天;每逢节假日,孩子们总能收到“爸爸”、“妈妈”准备的小礼物,学校也会安排好伙食,校领导和班主任都会来和他们一起欢聊;城镇学生还自编节目与寄宿制学生共舞,在祝福声中,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都能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自觉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
2.学生互助友爱,深情一家
寄宿制学校在模拟家庭环境和家长行为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我们想到了寄宿制小学“移植”或者部分“移植”家庭生活真实情境的办法。如果在寄宿制小学的情感生态环境空间里,出现了“家长”与“孩子”交往和互动的行为,在寄宿制小学的情境下小学生看到了父母的身影,那么他们对学校的陌生感一定会消退,他们甚至还会在学校找到一定的归属感。
在民族地区因其自治的特点,很多家庭都有2至3个孩子,且孩子之间年龄差距不大,一个家庭的几个孩子同在一所学校的现象很普遍。为此,各寄宿制学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模拟“家长”与“孩子”型学生间的交往与互动,既培养了大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又维系了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关系,弥补了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响。
(1)在安排宿舍及床位时,尽量将同一家庭学生或将直系亲属家庭学生安排在一起,形成“爸爸、妈妈”型学生照顾“孩子”的雏形。
(2)在平常的生活中,“爸爸、妈妈”就是“孩子”的指导教师,指导“孩子”各种生活技能、忠孝仁爱,弥补藏族家庭教育的缺失。
(3)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型学生成为“孩子”的护理员,帮助他们完成自身不能独立完成的事情,如:洗衣服、梳头等,逐步培养小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三)发挥生活教师对寄宿制小学生的情感关怀作用
生活老师的责任和目标不仅仅要对孩子的“衣、食、住、行”事事关心,还要给孩子多一点关爱,做到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开心,更要做一名合格的生活老师。
1.爱心是当好生活教师的前提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都远离父母,他们十分渴望父母的怀抱与温暖。生活老师要有爱心,在生活和情感上给予寄宿学生以关心与关怀,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父母的“代替”。
2.细心是当好生活教师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细节决定成败。因此生活老师要做到“五勤”,即勤观察、勤交心、勤检查、勤表扬、勤沟通。
3.耐心是当好生活教师的保证
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允许他们出现差错,多给他们一些改正的机会,不要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学生的思想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要有长远的目标,持之以恒,反复地教诲,才有一定的收获和回报。
(四)充分发挥家长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作用
一是要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办好家长学校。
一、实施背景
本校是一所由多所农村初中撤并的全寄宿制学校,在校生1500 多人,许多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认知水平都停留在较低水平。面对学生多、管理挑战大的实际情况,本校采用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
二、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在前期的实施
(一)军训
利用军训契机,强化铁的纪律和服从观念,为宿舍管理打好前奏。开学初的第一周组织新生参加军训。
(1)军训的过程在培养学生的坚强勇敢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同时,更是强化了学生的团队纪律和服从观念。
(2)在此基础上,各班军训教官定时走入寝室,对学生进行内务整理培训,重点训练整理床铺、牙刷脸盆摆放,通过教官手把手指导,让学生明确严格的内务标准,为今后自我管理奠定基础。
(二)宿舍管理员负责监督寝室内务工作
(1)内务培训工作。召开寝室长会议,传达内务整理标准,明确内务加分、扣分细则。重点培训物品摆放和床铺整理。
(2)每天定时检查。统计寝室加分扣分,计入班级周考核,上报德育处、反馈班主任。特别是在前期,对表现不良寝室进行批评教育,协助班主任进行整顿。
(3)协助生活指导老师,监督教育学生遵守寝室纪律。
(三)生活指导老师对学生寝室纪律进行监督管理
(1)进行寝室纪律培训工作。召开寝室长会议,传达寝室纪律标准,明确内务加分、扣分细则。重点强调熄灯后不讲话、不吃零食,按时起床,排队出入。
(2)每天早晨检查学生按时起床情况。学生以寝室为单位有秩序地走出寝室。
每晚巡视宿舍,检查学生就寝纪律。统计寝室加分扣分,记入班级周考核,上报德育处,反馈班主任。特别是在前期,对表现不良寝室进行批评教育,协助班主任进行整顿。
(3)协助宿舍管理员老师,监督教育学生搞好卫生内务。
(4)班主任前期指导。前一个月,班主任每天进入自己班级寝室,加强师生沟通,同时对学生的纪律和内务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
(5)德育处教育,评选“优秀寝室”和“星级寝室”。每一栋宿舍进驻一名德育员,每晚对违纪学生进行现场教育。每隔一月,根据各种评分,评选“优秀寝室”和“星级寝室”。
三、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的实施情况
从2009 年9 月至今,学生的宿舍卫生、纪律、文明礼仪等方面都有极大改观。寝室干净整洁,物品摆放井井有条,学生出入寝室次序井然,队伍整齐,按时就寝,就寝环境宁静而安详,按时起床,起床号一响,各寝室成员快速而敏捷的处理好内务,打扫卫生,排好队伍,有序的到食堂就餐,队伍中不时的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应该说,宿舍住校生面貌的改观,是校领导及教师辛勤付出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严格规范的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
(一)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二原则
通过对本校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及其制度的大致整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精细的制度,把握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两个基本原则。
其一,严格的要求。以人为本是指无论做何种事情,都要以关心人、谋求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严格要求恰好是为了关心孩子,唤醒孩子,让孩子走正道,朝着健康的人生方向发展。孩子一旦离开了严格要求,可能就失去了一种最为有效的规范人生的方法。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是对学生未来的高度负责,也是制度得以运行的保障。
其二,人性化的关怀。正是广大教师和校级行政人员的辛勤付出,才保证每一项制度的顺利运行。
在开学之初,学生都明白,当他们就寝时,老师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行政班子成员和值周老师正为他们巡夜,甚至他们知道,班主任家里的小宝宝正盼着妈妈回家!学生都是有情感的,他们能理解这份关怀。
总之,我校的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本身就已经包含着许多人性化管理因素。而就现状而言,如何更多的融入人文化、人性化管理因素,建立更为完善的人文化、人性化关怀机制,将寝室管理工作办得有特色,则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二)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中人文化、人性化关怀机制的构建
1.必要性分析
(1)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容易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理倾向:
①倔强任性,从自己的主观出发看问题看待事物片面偏激,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容易引发逆反情绪。
②由于家庭经济较好或成绩不错,逐渐形成优越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容易造成交往障碍。
③家庭离异或家庭变故,造成性格孤僻。
(2)全寄宿制学生的特殊问题
①寄宿生第一次离开家庭,不适应在校生活,或生活不能合理安排,萌发消极的退却思想。
②寄宿生和以前相比,和父母亲的沟通几率减少,接受父母的言传身教更少。心理问题缺乏有效的疏导途径,长此以往,容易内向,自控力减低。
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疏导,寄宿生在校时间远大于在家时间,从时间意义上而言,学校已然成为他们的第一家园。因此,构建人文化、人性化关怀机制,精心打造学生的家园,增强学生对校园产生“家”的认同,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而言,极有必要。
2.现行模式中的人性化管理因素分析
当前我们较为严格的宿舍管理模式中,本身就已经渗透了人性化管理的因素,笔者作为生活指导老师的一员,欣喜地发现很多闪光点。
(1)学校设立一名专职校医,专门负责学生的健康咨询和疾病治疗,如果学生生病,即便是在半夜时分,校医接到电话也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治疗。
(2)生活管理员的职能也发生某些转变,从最初的内务检查,到目前的尽力为学生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温馨的服务。天冷时,为学生烧热水,学生衣服破了,从家里带来缝纫机,为学生缝补衣服,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学生理所当然的把他当作可亲可敬的长辈。更便于做学生工作。
(3)生活指导老师在管理寝室纪律同时,也把注意力投向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方面:利用熄灯前的时间,利用平时了解的信息,利用正规或非正式的谈话,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树立信心;巡夜时,帮学生盖好被子,每当此时,学生都会流露出感激的目光。
(4)班主任老师形成了定时进寝室的惯例,在熄灯前学生寝室总能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5)德育处举办一系列课外活动,丰富住校生的课外生活,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学生尽情展现风采。
上述表明,人性化管理因素在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中有所体现,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抓住契机,构建网络化的人文化、人性化关怀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四、关于全面构建人文化、人性化关怀机制的若干建议
1.建立沟通机制,开辟教育第二战场。设立心理辅导员,加强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挑选具有较强沟通能力的教师,协同心理咨询老师,定期约谈有心理异常或心理困惑的学生。定期到班主任、德育处、宿舍管理员、生活指导老师那里获取信息,做好学生名单备案。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专业整合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07-02
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掌握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此前提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并能够是学生迅速适应岗位的需求,在今后的职业领域中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
就目前的教学来看,在所有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所讲授的内容与深度基本上相同,都是以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内容与深度为标准,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方法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各个专业在讲授各部分内容时所使用的课时数以及案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要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随着近年来招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及用人单位对学生实用性技能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此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公共基础课应坚持有用、够用、实用的原则,坚持为专业课服务的定位,依据职业领域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加强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对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下面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整合为例说明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1.教学计划根据专业进行整合
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获得某种职业所需的包括技能和知识等实际能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具有社会工作价值观和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较扎实的社区管理知识和社区法律服务知识,掌握现代社区行政事务管理与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前本专业开设此课程讲授的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和网络基础知识,根据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职业需求,在原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内容上增加办公设备的使用、网站设计与维护的内容。建议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从72增加到108。在第一个学期开设周学时为4的课程,主要讲授Windows操作系统、办公软件Office的内容。第二个学期开设周学时为2的课程,主要讲授办公设备的使用、网站的设计与维护。
2.教学项目根据专业进行整合
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采用“项目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在采用“项目式教学”时,教学项目应由课程教师、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一起分析提炼典型的工作任务,并转化为实际教学项目,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更多的求知欲望。同时结合专业设计的教学项目既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也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对专业课内容的学习。根据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上要抛弃原来一些繁、难、旧、杂的内容。一般教材上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一般通过理论讲授,而这部分知识多、杂,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这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将这部分知识与操作系统的内容进行整合,变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训项目,以实训项目的形式通过讲解如何选购计算机硬件设备,组装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等方式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在Word部分的教学项目设计为社区现状调研报告排版、制作社区居民需求调查表、绘制社区网格化管理管理组织图、绘制社区民事调解服务站工作流程图、绘制控烟海报、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排版等。在Excel部分设计教学项目为社区居民情况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在PPT部分设计教学项目为制作智慧社区简介PPT、制作专业及所在社区简介PPT等。
3.课程标准根据专业进行整合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同教学大纲相比,教学大纲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而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不区分专业,一般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模板进行统一编写。课程标准的制定根本没有考虑到各专业方向对该课程的差异化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开设这门课程之前应与专业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本专业的专业背景以及就业岗位,针对本专业岗位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制定针对本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要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进行内容整合,对授课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熟悉计算机技术,还要上课的专业有所了解,才能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以实际工作为情境,搭建学习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训练,真正实现公共基础课程功能转变,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兰.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整合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
围绕和谐*、和谐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优化社区工作者结构,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基层工作,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年轻化、知识化,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为提高社区工作水平和建设和谐的人居环境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二、选聘数量和条件
(一)选聘数量。
按照“一个社区一名大学生主任助理”的配备比例,计划选聘7名大学毕业生到*各社区居委会担任主任助理,以后每年根据社区居委会缺额情况进行选聘。
(二)选聘条件。
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符合以下条件的均可报名参加选聘: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在校期间未受过各种处分,在社会上没有违法、违纪行为;
2.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热爱社区事业,组织纪律观念强,自愿从事社区工作,服从组织安排;
3.有较好的文字基础和口头表达能力,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4.身体健康。
三、选聘程序
选聘大学生社区干部,坚持“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公开考试、组织考查、择优聘用的办法进行。具体程序为:
(一)公告。
省民政厅将在6月20日前向社会选聘公告。我县将在6月21日在县电视台公告选聘事宜。
(二)报名登记与资格审查。
本次选聘工作采取现场报名方式,考生自6月22日起,到县民政局领取并填写《选聘报名表》。考生需携带如下材料:
1.身份证原件及1张复印件;
2.全日制大专以上毕业证书原件及1张复印件;
3.近期二寸彩色免冠照片3张。
(三)考试聘用。
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项内容。笔试满分100分,面试满分50分。笔试和面试试题由省民政厅组织相关人员统一命制,由县民政局会同人事局具体实施。笔试内容大体包括时事政治、公共基础知识、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组织管理能力等,主要测试大学生应具备的各类基础知识、组织管理能力等。根据笔试成绩,按录用计划3:1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
面试时间全省统一定在7月17日至19日之间进行,面试地点由选聘领导小组共同确定,及时通知通过笔试的人员。面试设评委9人,由民政、人事、监察、劳动、财政和社区中心等相关人员组成,面试采取现场打分、现场公布的方式。根据笔试和面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选聘人选,并利用电视台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四)签订聘任合同。
通过笔试、面试和社会监督的选聘大学生须与社区中心签订聘任合同,由县民政局颁发聘用证书,聘期3年,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满由民政局、人事局和社区中心联合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可任命为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职务。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五)岗前培训。
社区中心负责对选聘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被聘任的大学生到县社区中心报到,并根据组织分配到各社区岗位工作。
四、相关待遇
(一)选聘的大学毕业生由社区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岗位,一般要安排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根据居委会承担社区工作。要结合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并在社区居委会成员数额度内,逐步将经过培养和锻炼,能力强、实绩突出、群众公认、本人自愿的大学生,通过法律程序选举为社区居委会成员。
(二)选聘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险有关问题按照《关于印发〈妥善解决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工资补贴及社会保险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参照我县社区居委会委员现行规定执行。
(三)选聘人员的人事档案由县人事局管理。选聘人员在社区工作满2年以上,通过考录、选拔到本省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工龄计算问题按照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五、考核管理
对选聘进入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的考核管理工作参照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考核办法进行考核。社区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对考核不合格的,应及时予以解聘。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教育;治疗依从性;影响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有9.7%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15.5%的成年人患有糖耐量异常,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糖尿病的影响[1]。因此如今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使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小,让其发生与发展得到缓解,因此就需要在早期进行干预,而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进行糖尿病教育。文章选择了某个社区,使其中的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使其心理得到调整,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1年1月~2013年10月随机选取某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女52例,男48例);年龄27~76岁,平均(42±2.5)岁;文化程度:19例为文盲,25为例小学,22例为高中,34例为大专及以上。患者均确诊为糖尿病,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并且不包括重度高血压、冠心病以及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 在进行健康教育前让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运动疗法、自我监测、药物疗法、饮食疗法和检查等各方面的依从情况都包括在内,另外还要填写未依从的原因,分析调查结果,对社区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设置个人健康档案并制定教育方案,在档案中记录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末梢血糖、血压、身高和体重的值,定出固定的地点与时间举行门诊咨询和讲座,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另外要有书面资料供患者进行查阅,电话咨询方式也要设置。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监测要在门诊咨询时完成,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观察后评估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水平、病情以及治疗的依从性,并比较接受教育前、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值。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基础知识教育:制定出一些小册子来讲解糖尿病基础知识,并对患者进行发放,举行知识讲座、发放VCD等;举办讲座向糖尿病患者讲解饮食知识,饮食的控制和搭配,以监测的血糖情况为依据来调节饮食,使患者对于每周的血糖情况与每天的饮食情况能够自行记录;教育患者正确而合理的进行运动,运动量及运动方式的制定要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依据,通常情况下最好30min/次,1次/d即可,不可过于疲劳,也不能出现身体的不适[2]。②用药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指导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重点指导自行停药的患者,将有关危害性向其进行讲解;讲解如何正确服药及其意义,药物副作用等;教育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演示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并记录结果。③心理教育:仔细的告知患者血糖与健康会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使患者尽量保持心情愉悦,缓解紧张或烦躁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能有良好的心境。④家属教育: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一些讲座及咨询活动等,对其进行重点教育培训,使其更加了解糖尿病,知识水平提高,能够理解和支持糖尿病患者,并能主动监督和帮助患者长期坚持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3.0,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如果P
2 结果(见表1~2)
3 讨论
对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知识教育,规范其饮食、运动及服用药物的规律,并在向患者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检测,提供咨询与诊治服务[3]。社区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教育后能对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如何正确选择药品及服用、药物副作用等有更深的了解,掌握处理低血糖、注射胰岛素和检测尿糖与血糖的方法;能够自行调节饮食,有适量的运动,对自身的心理进行调整,更好的控制病情,使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延缓或减少,其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
在对社区糖尿患者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向一些高危人群进行宣传,鼓励其参加教育,从而尽可能早的发现早期糖尿病患者,并进行诊断与治疗。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社区内100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社区糖尿病教育后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值均远小于接受治疗前的值,接受社区糖尿病教育后在运动疗法、自我监测、药物疗法、饮食控制与定期检查方面的治疗依从性与接受教育前相比均有极大的提高,说明社区糖尿病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能够促进患者进行自我监测,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坚持进行治疗,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家红,郑显兰,郭蓉,等.健康教育路径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431.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生态需求;北京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76-03
一、北京生态需求分析
“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是当前北京市重要发展战略之一。目前,北京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大城市病”。北京面临人口膨胀、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人文资源丰富而自然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城市二元结构日益突出等问题[1]。随着居民生活质量、品味及生态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市民时刻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洁净的水源和安全的食品等已成为居民的迫切需求。
当前,由政府主导和开展的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北京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等都是政府围绕建设美丽北京、绿色北京、满足北京居民的生态需求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国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积累了较多经验,例如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影子规划”、新西兰怀塔克尔的“绿色蓝图”等,大多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空间绿化、交通运输方式、住宅和社区建设、城市自然区域的保护、能流和物流的规划、社会经济结构等几个方面来实现[2]。这些生态城市的建设成果离不开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后盾[3],推动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平衡相协调,实现城市中自然、社会和经济复合生态下系统的和谐。当前农林业生产活动过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资源环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关注范围也相应地由原来传统的农林经济问题扩展到农林业生产所涉及的资源环境问题[4]。在当前北京生态城市建设和农林经济发展要求的背景下,北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特别注意强化培养学生农林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主动适应北京生态的需求。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设置现状
(一)国内农林院校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设置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将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农业、林业和农村领域,研究如何促进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如何从市场运作的角度,对农业、林业生产以及农村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学科。笔者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农林业知识的要求和课程设置中农林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情况,调查了5所当前在国内比较具有代表的农林类高校,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在调查的5所高校中,除了中国农业大学外,其他4所高校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对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其中浙江农林大学对于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是“掌握”。其他三所是“具有”。在北京林业大学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别提到了“熟悉(农)林生产及经营管理过程”。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农林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提出了对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
分析调查的5所高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可知(见表1),农(林)业基础知识类课程主要以概论类课程为主,其中农业类高校侧重于农业概论,林业类高校侧重于林业概论。从开设相关课程数量和设置地位来看,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开设相关课程最多,均为5门,课程地位均是选修课;北京林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均开设2门相关课程,均为必修课;而中国农业大学未开设相关课程。
(二)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和北京市特色建设专业,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使命。该专业目前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律,善于深入调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能在政府部门、各类涉农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农村社区和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政策研究、经营管理、企业策划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4]。综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见表2),其中关于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课程设置在选修课模块,均为限选课,包括《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论》、《农学概论》和《森林资源管理》三门课程。
(三)改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农林经济管理属于管理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农林经济管理是基于农林业领域的管理,学生就业岗位定位在农林业企业、农村社区、林区等相关部门,学生应该具备相应的农林业知识,该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较强学科交叉型,因此农林业基础知识类课程是必不可缺的。国内有不少学者已关注此问题,有的提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涉农林知识薄弱,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这个问题“容易导致学生专业以内的不全会,专业以外的全不会”,并且难以吸引学生对农林领域的专业兴趣;针对“涉农知识薄弱、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建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农村、农民和农业基层,为“三农”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管理人才[5]。有的认为,农林业的课程设置少,且没有针对性,应大力加强农业技能知识方面的课程设置[6]。在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中调查“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加强哪方面课程设置”[7],统计结果发现,实践类课程是最受学生关注的,其次是农林类课程和经济类课程,可见学生对于农林业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在对浙江农林大学该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70.9%的学生反映需要加强实践类和农林类课程的教学力度。
通过以上观点和调查数据可以反映出,无论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于增加农林类基础知识课程都具有比较强烈的需求。
三、关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建议
针对首都生态需求和农林经济发展概况,同时突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笔者认为目前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北京生态建设需求和学生对农(林)业技能知识的学习需求,进而无法充分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议:一是尽快修订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北京生态功能定位,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需求,确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二是适应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步伐,及时推动学校“卓越农林经济师项目”,完善课程体系,在第二平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中添加《生态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和《动物养殖》三门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农林业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理解。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让学生了解农(林)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增强爱农、学农的自信性,激发学生“崇尚自然、热爱农林”的热情,培养学生未来从事维护自然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事业的理想情怀。通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改革,既实现“具备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又满足首都生态建设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开忠,李国平,等.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鞠美庭,王勇,孟伟庆,何迎,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王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环境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4,(10):70-73.
[4]赵连静,李华,何忠伟.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3+1”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5]杨红强,邬松涛,杨加猛,贾卫国,王浩.我国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维比较与改革创新[J].林业经济,2014,(9):123-128.
[6]苏红伟.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4,11(3):9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等医药院校普遍开设了医学信息学方面的相关课程,并在医学生中招收医学信息学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2]。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医学信息学教育相当重视。我国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医学信息检索、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逐步在各高校中推广,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临床医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普遍开设了医学信息学相关的课程。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大块: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信息检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以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为主,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如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等。数据库技术课程则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了解一种数据库编程语言。信息检索课程在于使学生熟悉重要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侧重于培养学生获取已有医学信息的技能。这些课程内容大部分是进行普及性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已被统一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体系之下,没有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教学体系[3]。从各医药院校所开设的信息学课程中,可以发现,针对临床医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的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医学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训练相对较少,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电子病历等相关知识,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也不利于我国医疗的信息化。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医学信息学发展的需要[4]。因此,临床医学生的信息学教育急需进一步加强。
2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必要性
2.1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信息社会对从业者的信息素养要求普遍提高,随着医疗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医疗卫生行业的各项业务工作中,各医疗卫生部门已经很难离开信息系统的支持,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卫生管理信息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医疗保险系统、社区医疗保健系统等对现代医疗卫生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信息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职业技能新挑战。作为未来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临床医学生必须熟悉其即将面临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掌握常用医学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技能。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挑战,培养出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必须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
2.2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是国际医学教育的要求
国际医学教育学会(IIME)制定的医学本科教育“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对医学本科教育的最低基本要求就包含了信息管理(ManagementofInformation)[5],它要求:医疗实践和卫生系统管理有赖于有效的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信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对教育、信息分析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因此,毕业生必须理解信息技术和知识处理的优势和局限,并能够在解决医疗问题和决策中合理应用这些技术,毕业生应该能够:①从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中查询、收集、组织和解释健康和生物医学信息;②从临床数据库中检索特定病人的信息;③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健康状况的监控;④理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局限;⑤保存医疗记录以便分析和改进。由此可见,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教育是全球医学界的共识。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疗工作的主干专业,加强其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对于推动医学信息化,促进医学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课程教育的建议
3.1重视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课程教育
信息学与医学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医学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6]。医疗实践、医药卫生行政管理、医学教育、医学科研等工作均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一有效工具的支撑。CT、MRI、超声诊断设备、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数字人体等都是医疗信息化的结果。这些成果的有效应用,既需要医学知识,也需要信息学知识。因此,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机构应该重视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从发展的角度,加强医学信息学教育,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临床医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水平。
3.2积极开展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在课程教学方面,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入改革,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的需要。随着我国中小学生信息教育的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掌握,没有必要在大学阶段进一步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因此,可以考虑将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内容从大学课程教学中剔除,以免产生知识重叠和教育资源的再浪费。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把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从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到医学信息处理技术的层面[7]。目前,我国医疗卫生的信息化正从简单的费用和行政管理向临床信息管理转变。临床应用的普及,要求医学信息教学内容和方法要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不断调整。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当前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现状,熟悉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作流程,掌握基本业务系统的操作技能,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临床中的深入应用,也需要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参与甚至指导,从而推动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对于临床医学生,可以考虑强化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向应用型、研究型转变,强化医疗信息系统相关知识的教育。笔者认为,在保留原来信息检索课程和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增加数字化医疗方面的教育,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等内容。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课程内容归纳为以下四大块:信息获取。即当前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通过这一块内容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常用医学数据库的使用,以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获取是信息社会中人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因此,不同层次的临床专业学生均应该开设这一内容,以满足今后自我发展的需要。信息系统应用。这一块内容主要是针对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常用系统的操作技能,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医疗领域关键信息系统的应用,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PACS、LIS、电子病历、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远程医疗与医疗信息共享、决策支持系统等系统的应用,同时应该介绍信息安全与保密方面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与保密意识。这一部分内容可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应用系统进行培养。例如专科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在基层医疗机构,因此,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远程医疗、医院信息系统等内容应该作为这一块的主要内容。数据处理。这是对临床医学生更高的要求,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培养,让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医疗数据处理的基本技术及医疗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熟悉医疗卫生信息的相关标准与编码,HL7、DICOM、ICD、UMLS、SNOMED-CT等,使学生能够在更深层次使用医疗数据,具备参与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决策支持。这一块是对临床医学生的更高要求,涉及的内容包括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模式识别等。主要介绍如何用信息学的方法发现关于疾病过程及其新的知识,从而为开发医学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
3.3按授课对象分层次开展教学
医学院校的信息知识教学体系必须适应本行业应用的要求,根据不同层次的临床医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要求。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可分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三个层次。三者的培养目标有所区别,专科主要是培养适应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全科医学实际工作,要求能够较为全面地胜任临床医疗、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工作。因此,这一层次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常用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能够应用辅助决策工具进行医疗决策。主要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信息检索、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本科生面向的中层医院,除了需要具备信息获取能力外,常用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其重要培养内容,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研究生及以上层次的临床医学生主要是培养临床方面的高级人才,对其信息素养也要求更高。在本科生层次的基础上,还应该具备决策支持系统的相关知识,为更高层次的医学信息应用打下基础。
3.4开课时机与开课方式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医学信息学课程的开课时间,笔者认为最佳开课时间为见习时期。这时,学生已经完成基础医学课程和桥梁医学课程的学习,对医学知识已经有了较深入理解,同时,正在进行临床见习,对于临床实践工作也有一定了解,开设医学信息学课程,学生容易理解和接收,而且更容易接触实践工作,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开课方式应该采用理论与操作并重的方式进行,应该建立医学信息学实验室,配备相应的实验条件,如信息检索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系统、健康档案系统、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等,使学生有自我体验的环境,能够直观感受信息系统的真实面目,便于深入剖析信息系统的原理。
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普遍不高,不熟悉文献检索及网上信息检索、不会使用搜索引擎和缺少制定正确检索策略的常识,因此查阅文献的能力较差。其中部分人虽然学习过文献检索,具有查阅纸质文献及上网浏览信息的基本技能,但由于文献检索与获取工具不断更新,工作以后接受相关培训相对较少,偶然需要查找资料时才去接触网络和数据库,文献检索技能不专业,检出结果不理想。
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2003年9月,联合国信息专家会议在著名的布拉格宣言中指出:“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它是人们投身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终身学习者必备的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新医改的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信息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应用、电子病历的管理等都需要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加强信息素养,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社区卫生服务能使广大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有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医生的医术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程度。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必须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社区医生处在基层卫生机构,熟悉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提高自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对于减少误诊、急救及时送诊非常重要。正如中科院周国平教授在首届中国式医院管理研讨会上指出的“医生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不光是一种谋生手段,它还是精神事业。医生应该始终保持好奇心、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始终保持对知识的热情,应该是学者,应该是科学家”。
目前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40岁以上人员学历大多为专科,文献检索和信息搜集及科研能力较弱。虽然国家医改政策提出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但是目前的培训以提高临床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为主,关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几乎没有。因此加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现实需求性。
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信息素养的方法
1培养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信息意识
意识的培养重于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了自身信息意识,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才会逐渐提高能力。可邀请医学高等院校或三甲医院图书情报、信息化和科研管理方面的专家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普及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文献检索、网络检索、信息搜集、科研能力方面的知识,提高其信息意识,增强其利用信息的意识、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此外,还要鼓励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从事科研活动,强化其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
2培养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信息能力
一是以知识服务下基层的方式,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满足其查阅资料、获取知识、课题申报、撰写论文的需求。在为基层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是进行网络化学习。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E-learning这种不受时空约束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决定了其文献查阅能力和计算机掌握程度各异。为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河北省引进了3家培训机构在全省开展网络化教学。这些机构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选择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医学文献检索技巧、科研课题立项技巧、论文撰写、电子信息系统利用等内容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每个机构提供的不同专业论坛,进行在线答疑、网上咨询等。
结语
论文摘要本文适应我国东北地区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拟培养出适合我国东北的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
(2)研究对象。是主要以吉林省的长春地区、吉林地区、白城地区为研究对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的各主要地区进行实际调查,各高校专业办学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办学规模达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体系,适应我国东北地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2.2 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
(1)教育内容的构成。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包括普通教育、综合教育和专业教育三部分。由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包括普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教育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知识体系。(2)学分、学时修读要求。建议本专业学士学位的修读总学分原则上位160-180学分。教育内容的学分比例见学分分配比例表,各类课程内容学时为2560-2880学时(可按16-18学时/学分计算,本规范以16学时/学分计算)。
2.3 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1)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框架。本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构成。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构成。
(2)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本规范对专业教育内容知识体系中的不同知识领域做出相应的界定教育内容的设计如下:①基础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能、相关学科。②专业知识: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③专业实践:社会体育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2.4 专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
按照本专业的知识(技能)领域要求,东北地区根据地区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是专业教育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及知识单元概括:课程名称: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
基本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应按照上述内容设置。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应在健身类基本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中各选一项,每个项目课程建议2个学分。
(2)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专业教育内容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操作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专业方向课程(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79页)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偏重于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的涉及领域比较广泛,考虑到东北地区不同地区存在的较大差异性,以及社会体育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本规范设置健身与娱乐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建议修读学分为25-30。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基本要求:在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培养方向规格的要求,以某一方向课程为主进行设置,也可以适当兼顾其他方向课程,形成本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突出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使学生具备较宽的适应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建议修读学分:35-45,限制性选修课程约20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约25学分。
(4)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社会调查:在第一学期安排不少于1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深入实地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社会体育发展情况、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状况、街道或社区体育开展情况、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发展前景。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在第二学年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见习。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的机会,了解社会体育所涉及的各类工作岗位的情况。见习期间记录见习日志,完成一份见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践设计:在第三学期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实践设计。专业实践设计包括健身技术指导、体育营销与管理策划、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体育中介服务等内容。主要的目的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应用机会,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建议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方向,最少选择一项内容,设计一份完整的策划书和计划书,通过一定的实践,最终形成一份为专业实践设计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习:在第四学期安排不少于10周的专业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安排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技术指导岗位、销售岗位等。实习期间记录实习日志,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在第四学年安排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配备指导老师,并通过论文答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3 结论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社会体育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和社区、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商业经营型逐步发展。因此,在此现状下,在高校建立一套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来培养符合东北地区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关键词:社区警务;课程改革;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34-02
一、社区警务课程的定位
(一)社区警务课程的性质
社区警务战略是第四次警务革命的核心内容,2002年3月公安部召开的“杭州会议”上,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派出所工作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社区警务成为新时期我国警务改革的新命题。
在这种大背景下,社区警务课程成为治安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警务课程的设计应从社区民警的实际工作出发,教学内容应贴近公安实战的需要。不仅要注重社会转型、时代背景和理论知识的介绍,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社区警务的理念,而且还要提高开展社区警务技能训练的水平。
(二)社区警务教学内容
社区警务课程体系分成基本理论和实训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主要介绍社区警务的基本理论、原理及其应用,介绍社区民警工作的方法手段。具体分成十一个章节,主要内容为:绪论、社区警务在国外的开展、我国社区警务的历史沿革、社区警务的警察力量、社区警务的社会力量、社区人口管理、社区帮教工作、社区治安信息工作、社区安全防范、社区群众工作和社区警务在林区的开展。
实训是巩固、理解、深化理论知识和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我们设计了户口登记、访谈技巧、 入户调查、调查方法、治安信息处置、社区警务台账管理、技术防范、社区治安防控(阵地控制)、治安宣传、帮教、协商调解、森林公安基础台账建设等实训内容。
(三)社区警务课程的作用、价值
社区警务课程的作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社区警务理念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掌握世界警务发展趋势,了解社区警务课程,认识到社区民警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好社区警务课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社区警务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社区警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社区民警工作有关的技术、技能,具有将所学原理、技术、方法用于社区警务工作和其他各项公安工作实践的能力。
3.通过学习社区警务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社区警务工作,以更好地适应以后从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需要。
二、社区警务课程的内容设计
(一)基本理念
1.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步发展。社区警务课是既注重理论基础培养,又重视应用性经验,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步发展。学好较系统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强有力的后劲;掌握熟练的基本技能,可促进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这是理解课程作用的重要表现,并为将来实际从事的社区民警工作做准备。
2.注重从公安工作实际出发,引入社区警务的基本理念。社区警务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社区警务工作服务,贴近实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课程的根本要求。社区警务课的教学应从公安工作的实例中了解学习课程内容,并时时紧扣公安实战的要求,使学生学得会用、能用。
3.提倡教学方法多样化,强调知识能力的继承与创新并重。根据社区警务课应用性强的特点,改革教学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倡自主学习,科学创新。
4.注意学科衔接,关心科技发展。社区警务课是专业课程,在教授此课程前,应注意前续课程的教学,同时要照顾后续课程和同时进行的其他课程的关系,避免重复教学和缺漏教学。应注意了解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关心科技进步和新思想,为了解新的警务思想和改革趋势提供基础。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应改变一本作业,一张实验报告,一份试卷评价学生优劣的方法,构建过程与结果、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与智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对自己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此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以找出存在不足,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自己学习水平的提高。教师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的能力。
纸笔测验是常用的评价方式,但考核内容要与时俱进。不宜过多考查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建议一部分笔试采取开卷的形式,这样一方面避免引导学生死记硬背,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不要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而应测试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知识的整体性去衡量学生。设置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评价学生。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阐述,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适应森林警察的培养目标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培养森林警察的专业学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林区的特点和森林资源保护的知识。在社区警务课程内容上,我们增加了林区的概念;介绍了森林公安机关的职责职权和森林公安派出所责任区民警的职责与工作制度;针对不同的区域,分别介绍了林区城镇、林区作业区、育林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不同类型的特点和相应开展社区警务的对策;突出“三情”(即山情、林情和社情)与“四网”(群防群治网络、情报信息网络、边界联防网络与案件协查网络建设)在构建林区警务战略中的基础地位。
社区警务工作很重要的一项举措是调动社会一切治安力量,我们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林区社区警务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如护林队、木材检查站;林业工作站;野生动植物行政管理机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林区检法机构;森林消防管理机构;林区武装森林警察;林区机降灭火队。
社区阵地控制中,我们针对木材加工厂、贮木场等涉林企业,引入林区“特种”行业的新概念;在群众工作中,增加由林权与山权的变更、林地征用等引发矛盾纠纷的调解方法;在林区治安防控中,穿插介绍如何将现代技术手段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的治安管理实践。
三、社区警务教学团队建设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把教学团队建设作为提高和保障高校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能力、教学质量的重点建设项目,各高校纷纷将培养“教学团队”列为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的社区警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我们取得一点体会。
(一)建设目标要明确
目标是团队发展的方向,通常是以学校专业、学科、课程等基本建设项目为平台,进行团队建设目标的设定,目标同时应具有鲜明的现实性与前瞻性,体现在对实际应用的客观判断和对职业岗位群的技能分析。
(二)积极开展校警合作
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公安院校教学团队必须与公安机关建立紧密联系。近年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与南京市公安局、常州市公安局等二十多个公安机关建立了共建教学实训基地的关系,社区警务课程组也充分利用了这个资源,不定期地到派出所听取社区民警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在社区警务课程的规划制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注重团队带头人的培养
学术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领军人物,只有一个水平高的公安学术带头人才能够有效地带动公安院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因此,要加大公安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力度,造就一批站在专业前沿,掌握公安机关最新警务动态的领军人物,使公安专业建设更好地贴近实战。我校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是让要求教师尤其是团队带头人必须到公安机关进行一年或两年业务实践,掌握社会治安的最新动态,丰富公安实践经验,提高公安业务的教学能力。二是积极推荐团队带头人入选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三是为团队带头人创造进修和培训的机会,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业务素养,并扩大对外交流。
(四)构建互补性的教学梯队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社区警务的教学团队成员有10人,其中主讲教师4名,实训教辅人员1名,其他参与建设人员5名。
从学历结构看,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8名,本科学历1名,专科学历1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
从职称结构看,教授2名;副教授2名;中级职称5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有公安业务实践锻炼的老师占教师总数90%,有到林区森林公安业务调研经历的老师占教师总数80%。实验人员具备中级职称,是从公安机关调入,有十几年的公安工作经验,专职指导社区警务实训。
从年龄结构看,课程组整体年富力强,其中50岁以上一名,45~50岁的教师2位,占20%;35~45岁教师4位,占40%, 25~35岁教师4位,占40%。教师队伍的年龄呈梯度分布。
从学员结构看知识结构合理。教师分别毕业于南京大学、公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多所不同院校。所学专业有警务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法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经济管理学、林学等8个专业或学科,有利于开展研究过程中知识和视角的融合与互补。对本科公安院校教学团队而言,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公安一线警察参与到课程建设当中,弥补普通教师实践性技能和经验的缺失,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电子健康档案;知信行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3.02.027
近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居民的健康档案工作,尤其是电子化的健康档案将是居民健康档案的发展趋势,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被列为主要内容之一。崇义县是江西省第一个在农村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示范县,其电子健康档案的建档率为98%。但经济欠发达的崇义县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经济、文化上的优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电子健康档案工作的开展却步履维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电子健康档案未发挥本来所具有的作用,违背了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初衷。为此,在崇义县开展了本次乡村医生对电子健康档案的知信行情况调查,以发现问题和明确今后农村电子健康档案的工作方向,为探讨促进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的适宜模式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于2012年12月随机抽取的崇义县18个乡镇的基层医务人员,共200名。
1.2调查方法 采用课题组自制的并经过专家评估的《乡村医生对电子健康档案的“知信行”情况调查问卷》,分两批进行集中问卷调查,每一批100人。调查内容为: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执业资格),乡村医生对电子健康档案的知信行情况。采用问卷现场考核乡村医生对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计算正确率。现场收集调查问卷,对发现有问题不符合要求的问卷及时返回修改完善。本次调查实发问卷200份,实收200份,回收率和合格率均为100.0%。
1.3质量控制 调查员为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4名研究生,具有丰富的现场调查经验,经统一培训合格后担任本次调查工作;进行预调查,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修改;由崇义县卫生局的工作人员陪同此次调查,提高被调查对象的依从性;数据采用双人双录入方式录入数据库并进行逻辑纠错,确保数据万无一失。
1.4统计学方法 调查数据录入SPSS 13.0统计软件,所得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不同性别之间各指标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乡村医生人口学特征 200名乡村医生年龄为20-71岁,平均年龄为(37±11)岁。执业资格以乡乡村医生生为主(占57.5%),执业资格为执业医师/助理医师仅占22.0%。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技校为主(占68.5%),本科及以上仅4人(占2.0%),没有人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见表1。
2.2乡村医生对电子健康档案基础知识考核情况 乡村医生对电子健康档案基础知识考核的正确率均在50.0%以上。其中对“电子健康档案中需要登记随访的慢性病”的准确率最高,为93.0%;对“电子健康档案查询支持的方式”的准确率最低,为57.5%。各指标男女乡村医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乡村医生对电子健康档案的认知情况 77.5%的乡村医生认为居民个人健康信息应使用电子健康档案记录;73.5%认为电子健康档案很重要,但只有10.0%能熟练使用电子健康档案;6.0%的乡村医生清楚电子健康档案应该记录哪些信息。在电子健康档案的重要性、与电子病历有无差异及应该记录的信息等指标上,男、女乡村医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乡村医生对电子健康档案便利性认识情况 60.0%以上乡村医生都明确意识到电子健康档案能给工作带来便利,其中84.5%认为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了居民健康信息的共享,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质量;62.5%认为提高了卫生管理的宏观调控和决策支持水平。男、女乡村医生在电子健康档案能增加保健意识和提高宏观调控决策水平的认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乡村医生使用电子健康档案动机情况 70.5%的乡村医生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的动机为“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以应付检查”,42.0%的动机为迫于形势要求,“其他人都在开展电子健康档案工作,自己不开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各指标男女乡村医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乡村医生电子健康档案使用技能考核情况 少于70.0%的乡村医生能够正确掌握电子健康档案的各项操作,乡村医生电子健康档案的使用技能普遍不够理想。慢性病随访流程的正确率最高,为65.0%;能熟练掌握重复档案处理方式的只有15.0%,男、女乡村医生在这两者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乡村医生对电子健康档案基础知识掌握尚可,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崇义县从2009年开始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以来,县卫生局对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进行了整体规划和重点建设,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以宣传培训、定期督促检查等形式,不断加深了乡村医生对电子健康档案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电子健康档案软件开发公司长期派人驻守在崇义县,负责电子健康档案的日常维护和宣教工作,一方面紧跟国家政策要求不断为电子健康档案进行技术升级和内容完善,另一方面着重解决乡村医生在日常使用电子健康档案中碰到的问题,加大对电子健康档案的宣传普及力度。同时近些年来有多个关于电子健康档案的项目落户崇义县,通过项目带动了乡村医生开展电子健康档案工作,使乡村医生在参与项目的实施中得到不断的提升,成为了项目的最终受益者之一。所以经过近3年的建设,在政府主导、乡村医生参与、软件工程师协助、项目强化的作用下,乡乡村医生生对电子健康档案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并逐渐加深了对其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重要性的认识。其表现在崇义县乡村医生对电子健康档案基础知识考核的总正确率为77.5%(男性为76.4%,女性为81.4%),部分指标的正确率甚至高达93.0%,为促进和推广乡村医生使用电子健康档案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但调查中有35.0%的乡村医生在40岁及以上,57.5%是经过短期医学培训就上岗的乡村医生,限于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制约,计算机水平普遍较低,部分乡村医生对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不是很理想。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将改变传统的社区卫生工作流程及模式,需要社区卫生医务人员及信息技术人员携手合作。电子健康档案正式建立并投入使用后,使用者需要掌握新的技术、工作方法及工作流程,并及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知识。因此,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培训,通过各种积极措施加大电子健康档案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针对综合素质较低的重点人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这对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各地社区档案部门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与部署,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并通过整合社区档案资料及对社区建档等各种方式,主动积极的进行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因为受到许多相关体制、实际条件以及传统观念的约束,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及相对薄弱的地方。首先是思想上认知不够,对社区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许多社区根本没有将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议事日程,在实际工作的安排上,过于偏重处理繁杂事情及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往往忽略了收集整理档案资料的相关实物及图像以及积累档案管理的资源;其次基础设施落后,档案散失严重。由于社区办公经费紧张,基础条件不到位,缺乏专人统一管理,档案资料分散保存问题突出,造成档案材料散失甚至损坏;最后是档案业务不熟,管理缺失。由于社区整体工作起步迟,工作人员由街乡基层单位选派,多为新手,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对档案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了解不够,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不甚规范,许多有价值的文件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档案收交、查阅、利用等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约束力。
二、社区档案管理规范化措施
(一)强化宣传,加强档案意识
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种种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档案部门来工作是不够的,必须应用多种多样的方式,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学习与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的档案观念,将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与领导责任挂钩,以此来保证社区档案的完整。
(二)健全档案管理,建设合理的社区档案管理制度
根据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制定并健全社区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促进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加强对档案管理办公用品的投资,完善社区档案管理条例,要将制约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因素一一解决。
(三)加大对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工作
积极组织各个社区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参与关于档案的培训,让其了解档案整理与立卷等规范的工作形式,同时还需要对社区工作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只有熟练掌握社区档案工作的详细步骤以及了解社区工作的相关职能与性质,才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社区档案管理工作。
(四)加大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社区档案管理工作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就必须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当今世界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计算机档案管理的网络程度也在持续强化。而档案人员必须要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观念来强化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并改善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那些不合理的手段和方式。要落实好电子企业档案的网络安全工作,针对一些十分重要的档案文件,需要应用非常严格的保密方式,实施重点保护。另外,要尽量保障一些关系到商业机密及知识产权的档案文件的完整。与此同时,社区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拓宽知识面,掌握工作所相关的知识以及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应用现代化的科学装备与技术,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行指导及改善档案工作,这样才能做好社区档案的管理工作。
(五)明确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加大监督力度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器械;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器械配置及使用情况,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相关部门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1]。如何能够合理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器械,提高其使用率,增强社区医生的医疗器械使用技能,促进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医疗水平,使得能够为社区民众提高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2]。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的业务能力,提高医疗设备的投入,改善社区居民的就医环境[3]。本研究旨在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器械配置、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希望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力的建议和意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了上海市24家社区卫生服务医疗站作为研究对象,总共47名社区医生,其中男性19名,女性28名,年龄为27~61岁,平均(32.3±4.1)岁。学历分布为:本科文凭13人,占27.7%,大专文凭15人,占31.9%,中专文凭19人,占40.4%。称分布为:社区副主任医师2人,占4.3%,主治医师5人,占10.6%,医师15人,占31.9%,医士25人,占53.1%。执业范围为:公卫医师23人,占48.9%,临床医师24人,占51.1%。所有调查对象均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
1.2方法 通过向2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格进行了解,表格主要设计到医疗设备、医疗器械、人员配置等方面,例如医疗器械的配置数量、使用频率、掌握情况等。
2 结果
2.1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器械配置及使用情况 由表1可见,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器械主要有12类共14种,在所有的医疗器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血压计,其次为身高体重仪、体温计及听诊器等。
2.2医务人员对医疗器械掌握情况 由表2可见,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在医疗器械的常规使用、临床意义、基础知识、器械养护方面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6.2±2.6)、(23.7±2.4)、(13.5±2.3)及(15.3±1.8),而合格人数所占比分别为66.0%、46.8%、40.4%及29.8%。
2.3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器械相关使用的知识培训,所有人员均到场,现场调查显示41人(占87.2%)表示支持进一步加强相关培训,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器械的使用效率。
3 讨论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缺少一些先进的辅助检查手段,因此在平时的诊疗过程中,应该更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借助现代化医疗器械的使用,准确的判断社区内居民常见的健康问题[4]。如何能够在利用现有的医疗器械的基础上,能够使得社区居民在不出家门的情况下,享受到优良的医疗服务,是每个社区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5]。只有通过借助现代化医疗器械的使用,不断更新疾病的诊疗手段,才能提升疾病的诊断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在社区,一些常规的检查可以由全科医生经过专门的培训后得以兼任,为了能够更好的立足于社区,方便居民就诊,全科医生应该常规掌握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做好"健康守门人"的角色[6]。
本研究结果显示:①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器械主要有12类共14种,在所有的医疗器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血压计,其次为身高体重仪、体温计及听诊器等;②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在医疗器械的常规使用、临床意义、基础知识、器械养护方面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6.2±2.6)、(23.7±2.4)、(13.5±2.3)及(15.3±1.8),而合格人数所占比分别为66.0%、46.8%、40.4%及29.8%;③现场调查显示41人(占87.2%)表示支持进一步加强相关培训,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器械的使用效率。
综上,加强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器械配置,更好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医疗站的医疗水平,为民众提供更优质的社区医疗服务,方便群众,服务群众。
参考文献:
[1]孟刚,杨兆慧,裴奕.我国医疗器械标准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8,14(07):40-42.
[2]杨海波,温灵犀,周军.北京市门头沟区"社区卫生服务站"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购进管理情况调查[J].首都医药,2008,(13):18-19.
[3]马玉芹,杨艳伶,屈宏伟.京郊地区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现状调查[J].首都医药,2007,14(06):18-19.
[4]周军.韶关市乡镇卫生院使用医疗器械现状的调查[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7,17(04):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