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1:48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

篇1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市场需求状况,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体系,构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参加社会考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构建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根据企业的要求,设计课程结构体系,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职业经验,实现“零距离”上岗。为此。我校在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年开办管理服务类专业的有利条件,开办了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现已基本确定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

 

 深入开展课程分析,构建就业导向型课程体系

    (一)开展市场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职业群

    市场需求分析包括所设专业对应职业分析,新职业产生的可能性分析及现有职业岗位群对从业者的需求量分析等。在市场需求调研中我们发现,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化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我国必将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格局,社区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社区的地位与功能在今后将日益突出。社区管理是我国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全国各大城市的人才需求状况调查资料显示,该系列专业人才被列于12类紧缺人才之中。而现有行业人员多是半路出家,整体素质不高,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培训的人员只占少数,有实际工作经验能独立主持小区或物业全面管理的中高级人才特别缺乏。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掌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胜任基层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处理事务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面向城乡社区、物业管理公司、民政、工会、公益团体、中介机构、共青团、妇联或老年活动中心等机构.也可去各种企业从事相关的文职工作。就业前景良好

(二)进行职业分析,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体系

科学的课程模式强调对特定职业进行系列分析,以明确该职业对从业者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进而再逐级分析所得结果,落实到以能力或技能为中心的模块上。

我校多次组织力量到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进行凋研,从职业岗位的工作分析人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以就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为准,构建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能力体系。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本专业应有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经济管理基本理论、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财务、法律基本理论等知识结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技能主要包括经营管理能力、公关协调能力以及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等。

五年制离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以上培养目标定位,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基础.练就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

(一)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方向,设置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基本思想道德水平、文化和身心素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一般能力.以满足学生适应社会、创新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公共理论课程包括三个模块:一是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模块,二是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三是基本技能模块。

政治理论课程开设《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等四门必修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等选修课,同时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训实习相结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文化基础课主要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必修课,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还开设《普通话》、《公关礼仪》、《美育》、《文秘与应用写作》等选修课。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基本技能的知识点主要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汉字录入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为此。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编程语言》、《管理信息系统》等有关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

(二)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专业课程模块

专业课程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索质.使其达到与未来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基本要求。重点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需要。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课应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构成。

专业基础课杜区管理与服务是社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支柱和基础的作用。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服务的知识技能。因此《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现代社区概论》、《社区规划与发展》、《社会心理学》等应作为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公关协调能力和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等。因此。专业必修课应围绕这三个模块设置相关课程。围绕经营管理能力结构应设置《社区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概论》、《企业管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社会调查与统计》等课程。要具备公关协调能力必须掌握《公共关系学》、《商务谈判》、《消费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有时可能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因此,必须熟悉国家有关社区工作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具备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及应变能力.必须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和工作方法。为此应开设《民法》、《刑法》、《经济法》、《民事调节处理》、《社区工作方法》等课程。

专业选修课专业课除开设上述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必修课外。还应开设拓宽学生知识面以提高学生素质的专业选修课。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应开设《金融与保险基本知识》、《家政服务学》、《服务语言艺术》、《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市场营销》等专业选修课。

(三)强化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是职业院校落实以就业为导向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课程应由实验技能训练、案例教学、大型作业设计及综合实习等模块构成。

实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如计算机课程的上机实验教学,社区管理及会计类课程的阶段模拟实习等。案例教学则通过分析案例总结规律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如管理类、法律类课程的案例教学等。大型作业设计可集中在几周内进行,它是相关理论课程的综合运用。如计算机程序设计、小区调查、社区规划设计等。综合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前奏,可与实习单位联系让学生到相应的岗位上实习,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经验。

五年制离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一)选用适当的教材是实施课程体系的基础

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推进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目标的依据。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材,应采用教育部规划教材或江苏省教育厅规划教材及高职高专教材。这些教材深入浅出,能够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的实用性,而且大多数有教学大纲、习题集或参考资料。当然,为了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材建设工作,也应积极倡导和鼓励本校教师结合实际开展专业课教材或讲义的编写,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工作。我校正在组织教师进行《经济法》、《社区管理实务》、《民事调节处理》等教材的编写。另外.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及考级考证的需要。教师还应向学生推荐一些能反映学科的前沿知识,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二)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实施课程体系的保证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按照岗位职业群设置的。因此要求教师既能讲解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应有相当数量的“双师型”教师。我校为了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能力,安排教师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践锻炼,并且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相关单位挂职顶岗工作,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我校还特意聘请本行业中掌握最新知识的专家学者或该行业中的社会知名人士做兼职教师,他们能给职业教育带来最新的市场信息和成功经验。只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落实课程体系的物质条件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体系改革应重视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就业需求来配置教学资源。为做到教学与工作岗位之问的“零距离”,应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按照“教学工厂”的模式来建设实训场所,同时注重教学功能的实现。为办好五年制高职杜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我校已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并正在建设一个设备先进、设施一流的模拟实验室。同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单位签订了协议,利用其资源培训我校学生。在平时利用其资源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训练,在他们工作较忙人员不足时.学校可安排学生参与服务。使学生对社区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体验。

(四)参加社会考证是课程体系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是对高职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具备程度的客观评价,也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我们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实行“多证书”(即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及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要求他们参加职业认证或通过中级技能等级考核,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要取得社会认可的中级证书。

篇2

【关键词】虚拟社区;本体;知识组织模型

1.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加速了虚拟社区的发展,参与虚拟社区已经成为许多用户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并日益被其影响。虚拟社区的广泛用户来源社会的各个阶层,具有完全的开放性,因此社区内的信息、知识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大量的信息必须经过深加工才能达到知识共享、重用和互操作的目的。多样的信息需要一个统一的框架或模型来表示,以减少概念或术语上的歧义,使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更加便利,并保持语义上的一致性,从而达到知识共享。这统一框架或模型即本体,它可以有效地进行知识表达、知识查询,或不同领域知识的语义消解,规范得虚拟社区内的知识进行有序组织。然而存在于虚拟社区内的知识信息非常杂乱、无序,用户在应用和共享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因此需要在规范知识本体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知识组织模型,合理有序的组织社区内的信息,便于虚拟社区的知识管理,提高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程度、实际应用率和知识创新程度。本文提出运用本体对虚拟社区的海量信息进行语义归纳,并创新地结合虚拟社区成员参与层次进行知识组织模型构建,高效组织社区内知识的同时畅通成员之间知识流动过程,加快虚拟社区的知识创新。

2.虚拟社区

虚拟社区也称“网络社区”,是一个供具有相同兴趣或某种需求的人群聚集进行沟通、交流的地方,它跨越时空与地域的限制,任何用户在社区内都可以畅所欲言。虚拟社区有很多不同的种类:BBS、E-MAIL、IM、BLOG、MSN等。虚拟社区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知识的分布性和异构性,增加了知识管理的难度,利用先进的语义网技术——本体可以进行知识的有效组织,积极响应用户的知识需求,实现虚拟社区的高效的知识共享和知识管理。

虚拟社区的特点有:

(1)虚拟性[1]:虚拟社区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虚拟的网络空间,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是通过电子交互实现的。在虚拟社区内,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它是人类工作与生活的“另类空间”,超越了现实生活。

(2)开放性[2]:完全开放的接收用户,任何社会阶层、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不受限制的在任何时间加入或离开任意一个虚拟社区;只要不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户就可以自由、开放的自己的言论;信息传播的网络也是将整个世界都网络其中。

(3)随机性:虚拟社区主题的产生通常源于某个特定的事件或热点议题,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同时社区成员背景多样、兴趣各异,思维存在很大不可预测性,因此在社区内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存在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有产生共鸣的,也有相互对立的。

3.本体

3.1 本体的基本概念

本体(Ontology)概念最初源于哲学领域,是“对世界上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系统地描述,即存在论”,它关注的是客观事物的抽象本质[3]。但是近年来本体的相关研究越来越成熟,本体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计算机、人工智能、知识工程领域,尤其在知识工程领域越来越重要,本体的提出大大方便了知识的共享和交互。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为本体论概念进行了定义,基本都是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对客观世界中的现象进行概念的抽取,得到一个概念模型,并且这个模型是有代表性的,可以独立于环境存在的。

(2)明确(Explict):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都是被精确定义。

(3)形式化(Formal):精确的数学描述,可以被计算机处理的。

(4)共享(Shared):本体中反映的知识是大多数人达成共识的,而不是少数人的认知[4]。

3.2 本体是知识组织的工具

随着信息和知识呈指数级态势增长,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知识组织进行研究。知识组织的本质即是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知识的各种要素加以组织,促进知识的传播、提供和应用。随着语义网的发展和本体的出现,知识组织呈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本体与传统知识组织工具的比较:

知识组织的目标是有序化知识,从而为用户提供契合度高的知识。知识组织的工具能够有序的管理海量知识,为用户信息、知识的使用提供便利,它是人类知识结构进行表达和有组织的阐述的语义工具的统称。知识组织工具包括传统图书馆建立在文献单元基础上的分类法、标题表、叙词表以及更泛指的情报检索语言、标引语言,也包括网络时代的语义网和概念本体。主题法和分类法对知识的检索和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网络资源的几何级数的增长,传统的知识组织工具越来越难以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有序化组织,因此本体被引入知识组织领域[5]。本体和主题法、分类法一样都是属于知识组织工具,但是他们组织信息的本质方法不同,分类法是居于范畴对信息和知识进行组织,而主题法和本体都是居于信息和知识的基础概念进行组织,它们在逻辑表达,组织结构、关系描述等方面都存在不同[6]。分类法和主题法中的类目描述语言都是规范的科学语言,而本体中的概念描述语言可以是自然语言或半自然语言;分类法和主题法组织的知识结构相对稳定,不能经常修改,但是本体组织的知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的底层知识库与概念集可以随着学科领域的更新和发展随时进行修正和更新、复用,而且构建完成的领域本体概念掏空后的框架还可以作为其他领域本体的框架继续复用。

4.基于本体的虚拟社区知识组织模型

4.1 虚拟社区的成员参与层次分析

对虚拟社区内的成员进行层次分析,梳理信息流的基本流向,更加便利的管理社区内的信息和知识,消除大量的信息泛滥,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虚拟社区的成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话题领导者。社区中为数较少的发文比较多的话题领导者,在社区中的知识贡献最大。这类成员的特点是非常乐于分享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经验知识,具有一定的号召力,能够带动社区内的成员分享经验和知识。这个角色属于信息的提供者,对社区的知识库形成非常重要。

(2)浏览者。社区内数量最多的成员,这类成员一般不信息,随意的浏览一些信息就离开,又或者是需要查询一些信息而进入社区,他们属于沉默的围观者,是知识库的信息需求者[7]。

(3)潜伏者。这类成员在社区的时间会比浏览者长,并且在某个时刻还会对社区的话题提供建议或者是意见,在参与社区话题的过程中加速了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知识的传播。

(4)共享者。在与社区成员的沟通交流中经常些知识,自己的心得与经验进行共享。专业知识、拥有信息多的成员都是个人看法来转播知识,而专业知识相对较少的成员则是通过转载,评论等来传播其他成员的文章。这类成员促进了社区内的知识转化和传播[8]。

4.2 基于本体的虚拟社区知识组织模型分析

4.2.1 模型的结构分析

对虚拟社区的成员进行层次划分之后,各个层次的成员作为知识传输的节点形成了一个微观的知识供应链,他们之间的知识传递以本体为基础单位,提出一个基于本体的虚拟社区的知识组织模型,概念化的、定性的分析虚拟社区内的知识流动,系统的管理虚拟社区内的知识,促进社区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9]。模型的基本结构如图1。

模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基础数据层、网络服务层、本体语义层、知识服务层。

(1)基础数据层。虚拟社区内的所有成员在社区内、分享的资源以及他们之间进行的知识交流活动产生的信息都属于基础数据。社区内所有的基础资源都需要经过计算机的分析、处理才能转变成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2)网络服务层。网络服务层可以分为计算服务层、数据服务层、信息服务层。计算服务层:虚拟社区用户的海量信息形成的资源池,该层提供的服务包括资源发现和分配、资源监控、用户认证、任务调度或合作调度、容错处理等[10]。数据服务层:功能主要是通过分布式资源对共享的海量的数据进行集中的计算和分析。信息服务层:主要作用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服务接口,使各种异构数据资源能够相互访问。

图1 基于本体的虚拟社区知识组织模型

(3)本体语义层。这层储存的是对虚拟社区内信息的知识本体,是模型的核心结构,它包含了社区内所有信息的概念化形式,只要用户在社区进行知识检索,服务器都会对检索文字的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限制条件等进行具象本体化,将不规范的检索词进行语义推理,由此实现对不规范检索词的识别和转化。

不同虚拟社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知识系统,它们的知识表示可能存在着语义的不同,形成知识库的异构性,从而造成知识无法集成共享,无法为用户的知识应用提供便利。本文利用本体把虚拟社区内的基本概念、属性、处理方法和内在关系形式化地表述出来,从而可以共享和重用这些表述。相同类型的虚拟社区本体是可以复用的,不仅消除单个虚拟社区内知识的语义歧义,多个虚拟社区在本体的基础上也可以实现知识的全面共享。

(4)知识服务层。网络服务层和本体语义层已经对虚拟社区内的海量信息进行了概念化的规范表示,系统得对社区内的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了有序梳理。知识服务层是在此基础上结合社区的成员层次疏通知识流动过程,从而便于对海量信息进行知识发现,促进知识的创新。

4.2.2 模型构建目的是知识创新

(1)模型的特征

1)模型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知识创新,通过研究虚拟社区不同成员之间的知识流动,结合一定的知识管理技术,全面实现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和创新。

2)模型体现了虚拟社区的宏观和微观的知识流动和转化过程。宏观上了解虚拟社区收集、管理用户信息的过程以及不同虚拟社区之间数据异构集成的过程;微观上,虚拟社区的成员进行了明细分类,从知识需求、知识产生、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关注知识的流动,规范了虚拟社区内的知识转化机制,规范得对虚拟社区进行知识管理,促进知识的创新。

(2)知识组织最终目的是知识创新

本文提出的基于本体的虚拟社区知识组织模型在消除各种资源歧义的基础上统一知识表示形式,实现用户对多样信息的全面共享,规范管理知识和信息,促进社区内用户的知识流动和传播,提高知识创新率,促进虚拟社区的发展。

知识组织的最终目的是知识的社会化应用,实现最大程度的知识共享,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人性化的知识管理方式。对虚拟社区内的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不仅关注知识控制更注重知识创新,在协调控制虚拟社区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最终提高虚拟社区的知识创新,为用户的知识应用提供更多的便利。面对虚拟社区内的信息资源,通过一序列的整理、加工、揭示、控制、导航等步骤进行知识组织,然后各个层次的社区用户交互进行知识发现,从大量现有的或历史知识集中发现并找出最初未知、但最终可理解的有用知识,并用简明的方式显示出来,从而进一步致力于知识的创新与传播,并将其体现在实际应用中,最终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因此,知识组织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最终目的就是充分知识共享基础上的知识创新,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果。

5.总结

虚拟社区成员的多样兴趣以及对更多知识的追求促使他们在社区内积极的交互产生了多样的异构信息,利用本体对社区内产生的信息进行统一表示,进行高效组织和管理促进了知识共享、加快了知识创新。总体来说,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本体的虚拟社区知识组织模型的目的是为了高效的对虚拟社区进行知识组织,加速用户的知识创新,实现更多的价值成果,最终促进虚拟社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曾霞.基于Ontology的虚拟社群的知识库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2.

[2]张毅.虚拟社区的演化及其自组织分析[D].重庆大学,2010.

[3]谢娟娜.本体技术在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4]张江.本体在领域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

[5]孙兵.知识组织工具的发展趋势浅析——基于分类表、叙词表和知识本体的比较研究[D].图书馆学刊,2009,11:86-88.

[6]李薇.基于本体的知识组织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7]蔡俊翔.虚拟社区的两个维度[D].中南大学,2009.

[8]李中.用户参与虚拟社区的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11.

[9]杨巧明.基于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9.

篇3

    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实表明,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承轻创新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胜任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如何根据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已成为各高校特别是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民族院校特殊的教育水平和特色发展的人才需求,对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能对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面宽但不够深入的“万金油”现象;教学内容与时展脱节,没有特色课程和能力培养;专业实习困难,没有固定实习基地等。就民族院校而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定位趋同,缺乏特色当前,我国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一般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定位与国家教育部表述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几乎雷同。由于各民族院校均把教育部确定的培养目标作为定位目标,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基本统一,培养方案趋于一致,看不出不同院校间在培养定位上的差异性,也看不出不同区域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在教育定位上的差异。

    (二)忽视工商管理专业在高教系统中的定位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要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有明确的定位,形成特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然而,当前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教育中常常存在与国内其他重点高校角色混同的问题。由于其他重点高校在人才、教学基础设施和资金等方面都拥有民族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果民族院校盲目照搬国内重点高校的培养模式,势必失去自身的特色,更不可能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其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陷入被动和盲从。

    (三)人才培养中体现不出“民族”特色许多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漠视本地区、本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偏离地方性的本义。这种盲目发展、盲目培养必然会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难以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这不仅造成了工商人才培养中奇特的“供”“求”,也会造成因需而生难以就业而导致生源质量下降,从而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陷入“生源差”“培养质量不高”“就业难”“生源差”恶性循环的怪圈。

    (四)培养忽视当前的形势背景当前,民族院校面临着:(1)学科建设内涵不足,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不强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强劲的矛盾;(2)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与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矛盾;(3)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相对下降与人才需求规格不断提高的矛盾;(4)民族院校地处民族地区的区位劣势、信息闭塞、品牌弱势与人才的引进和稳定的矛盾等。由于上述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使得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在学生生源质量、人才培养过程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难以与其他同专业的重点院校争风而处于不利地位。

    三、民族院校培养复合型本科人才的必要性

    (一)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实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要工商管理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学科。事实上,在企业没有不涉及技术的纯管理,管理和技术常常是一对共生体。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广泛的技术知识或语言知识。过去那种培养纯管理人才的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已是势在必行。在人才招聘现场,我们已能深深感受到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青睐和招聘。复合型人才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融于一身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方面能力且在某方面能出类拔萃。在知识方面,复合型人才首先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且能自如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其次,复合型人才的知识具有交融性。复合型人才兼有的多学科知识并非无关联的松散知识,这些知识往往具有互补性、交融性,这些知识相互交叉、融合就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而这种新知识体系有助于复合型人才构建新的思维模式并成为其综合能力提升的始点,这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事实上,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在能力方面,复合型人才首先是综合能力强。宽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虽然有助于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但绝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取长补短而在多种能力基础上形成新的综合能力;其次是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而超越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极限,形成一种全新的思维定势来思考各种管理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当前我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大量管理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仅依靠过去的习惯和思维定势显然难以解决,必须从多角度、多学科进行创造性思考才能解决,而这显然有赖于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二)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大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在社会和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区和市。虽然民族地区的面积有690万平方公里,人口也有3.69亿,但其经济总量仅为全国的17%,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总体来说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民族地区发展的滞后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了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因此,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已成为我党和我国政府必须面对且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众所周知,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济要发展,企业须振兴。而人才,尤其是工商管理人才又是地区企业振兴的关键和基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但目前国内民族院校在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管理人才,尤其是复合型管理人才方面还做得很不够,不能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顺应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必将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三)是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在全国的700所本科院校中,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学校就有356所之多,约占高校总数的53%,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竞争是多么激烈。在这些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中,民族院校由于地处民族地区,无论是师资条件、生源还是其他办学条件都难以和东、中部其他院校相比,缺乏竞争力。民族院校要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走特色之路,培养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唯有如此才是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生存之道。

    四、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定位

    要确定合理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进行人才培养定位。为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工商管理专业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管理方法众多且各有千秋,没有统一的应用标准。在应用各种管理方法时必须根据管理的情景来选用管理方法;二是管理理论多,适用面广。对于各理论,除理解和记忆外,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理论转变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在适宜场合加以灵活运用;三是所学内容难以立竿见影。学生难以马上体会到学习的效果,往往是在今后较长的工作中才能体会到它的用处。根据民族院校的特点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我们认为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本科人才教学的定位应该是:

    首先,要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毕业生就业的基础,是专业发展的生命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在教学中必须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切不可照搬照抄其他院校的培养模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为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要在夯实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培养。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虽不尽相同,但相同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为此,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能力教育、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三者的关系,做到以学科知识教育为基础来构建学生的综台能力体系和知识体系,不仅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知识基础,也为其构建有竞争力的实践能力奠定能力基础;

    再次,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灵魂。当今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环境变幻莫测,由此导致企业的许多管理问题可谓是日新月异,这些新问题、新情况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需要管理者用智慧创造性地去解决,否则,企业将永远深陷“问题”的泥潭。没有创新,企业就只能是跟随者,难以成为领跑者。因此,新时代的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

    最后,要立足地方,体现“民族”底色。民族院校在为民族地区培养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过程中,要立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如广西民族大学地处广西南宁市,毗邻东南亚国家,办学宗旨是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走“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结合的道路。基于此,广西民族大学在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就应深挖“三性”特色,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实施“3+1”模式着力培养具有东盟国语言能力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篇4

论文摘要本文适应我国东北地区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拟培养出适合我国东北的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 

(2)研究对象。是主要以吉林省的长春地区、吉林地区、白城地区为研究对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的各主要地区进行实际调查,各高校专业办学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办学规模达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体系,适应我国东北地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2.2 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 

(1)教育内容的构成。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包括普通教育、综合教育和专业教育三部分。由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包括普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教育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知识体系。(2)学分、学时修读要求。建议本专业学士学位的修读总学分原则上位160-180学分。教育内容的学分比例见学分分配比例表,各类课程内容学时为2560-2880学时(可按16-18学时/学分计算,本规范以16学时/学分计算)。 

2.3 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1)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框架。本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构成。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构成。 

(2)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本规范对专业教育内容知识体系中的不同知识领域做出相应的界定教育内容的设计如下:①基础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能、相关学科。②专业知识: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③专业实践:社会体育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2.4 专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 

按照本专业的知识(技能)领域要求,东北地区根据地区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是专业教育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及知识单元概括:课程名称: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 

基本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应按照上述内容设置。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应在健身类基本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中各选一项,每个项目课程建议2个学分。

(2)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专业教育内容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操作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专业方向课程(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79页)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偏重于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的涉及领域比较广泛,考虑到东北地区不同地区存在的较大差异性,以及社会体育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本规范设置健身与娱乐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建议修读学分为25-30。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基本要求:在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培养方向规格的要求,以某一方向课程为主进行设置,也可以适当兼顾其他方向课程,形成本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突出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使学生具备较宽的适应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建议修读学分:35-45,限制性选修课程约20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约25学分。 

(4)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社会调查:在第一学期安排不少于1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深入实地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社会体育发展情况、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状况、街道或社区体育开展情况、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发展前景。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在第二学年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见习。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的机会,了解社会体育所涉及的各类工作岗位的情况。见习期间记录见习日志,完成一份见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践设计:在第三学期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实践设计。专业实践设计包括健身技术指导、体育营销与管理策划、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体育中介服务等内容。主要的目的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应用机会,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建议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方向,最少选择一项内容,设计一份完整的策划书和计划书,通过一定的实践,最终形成一份为专业实践设计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习:在第四学期安排不少于10周的专业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安排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技术指导岗位、销售岗位等。实习期间记录实习日志,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在第四学年安排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配备指导老师,并通过论文答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3 结论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社会体育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和社区、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商业经营型逐步发展。因此,在此现状下,在高校建立一套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来培养符合东北地区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篇5

目前国内社区的管理开始由传统的行政管理为主转化为社区自我管理为主的自治管理,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社区治安管理方面主要应用安防监控技术及智能楼宇的门禁产品,社区给居民提供了居家养老、社保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民族宗教、普法宣传、科普宣传、文化活动等各项服务,方便社区居民生活。但是目前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信息服务体系,各类信息仍然处于零散状态,张贴布告、社区电子信息屏等方式仍然是居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紧急服务呼叫系统、小区出入电子管理、家庭防盗报警、社区报警系统等安防服务还较少应用,尽管有些地区的社区服务已经实现智能化、智慧化,但从整体情况看,大部分地区的社区建设中新知识普及,新技术示范、新产品应用程度仍然较低。

2云阳桥社区建设实践探索

云阳桥社区是“全国和谐示范社区”、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文明社区”“、绿色社区”。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注重将社区建设成服务功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生态社区。我们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深入建设和谐社区、科技社区,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社区为载体,以信息化应用示范为基础,通过社区制度建设、服务体系完善,将宣传和推广新知识,推进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和公共事业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作为途径,把社区建设成为“新知识普及、新技术示范、新产品应用”的三新科技社区作为目标,力争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社区居民,实现居民的智慧生活、平安生活、低碳生活。

3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内容

社区服务架构分三层,其中数据支撑层构建以社区居民为基础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以社区党建、计生等管理为主的业务处理数据库、社区服务为主的服务信息数据库以及与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信息。应用服务层主要提供居民的各项服务和社区业务管理,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可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方式访问,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3.1社区门户网站

建设社区门户网站,进行社区基本情况和服务信息的宣传,包括社区新闻、政策法规、社区服务等,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可沟通交流的平台。

3.2社区管理服务系统

主要是对居民信息、劳动就业、居民健康、社区服务、民政事务、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文化教育、社区党建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升社区管理效率,增强社区服务能力,方便社区沟通交流,服务社区经济建设,实现基层社区管理创新发展目标。

3.3物业管理系统

通过公共服务、企业服务和业主服务等功能,在物管和居民之间构建了一个适时、有效的沟通平台,改进和提高物业公司的软服务,成为沟通物管企业、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桥梁,降低社区管理运营成本。系统包括以下内容:亲情提示、社区介绍、社区配套、物管人员、物管电话、物管指南、特约服务、收费标准、业主调查;业主对本户房产信息、车位到期信息、水电气抄表信息、报修信息、物水电气信息等的自助查询,及在线报事、在线预约和在线投票等。

3.4社区居民健康服务查询系统

系统对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进行宣传,并在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提供医疗保险的政策与制度检索、个人健康档案和医疗保险帐户信息查询,提供医疗健康咨询服务。社区居民通过对系统的使用及熟悉,普及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计算机的推广使用提高劳动者素质,形成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用户群体。

3.5社区安防监控管理系统

在社区已有的安防监控管理的基础上,集成监控与管理功能,使工作人员能够便捷地进行社区安防监控系统的操作,对公共区域、重点区域、敏感区域等进行便捷的监视、控制和管理,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护社区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并可有效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质量和效率,最终提升社区的安全生活品质。

4信息技术在“三新社区”建设中的意义

篇6

论文摘要:通过对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虚拟社区内涵及特点的阐述,分析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优势,提出实现专业虚拟社区的个人知识管理必备条件。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方面,通过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取得竞争优势,以此促进知识生产和个人能力的提升,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虚拟社区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的获取、共享、交流和创新提供了平台和环境,它弥补了单一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重资源管理而轻交流协作的不足,使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协作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有力的促进了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虚拟社区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的良好平台和环境,通过不断交流和协作实现知识的创新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是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

1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虚拟社区

1.1个人知识管理

传统的个人知识管理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其二,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特色;其三,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和思想,再加上别人的思想精华,去伪存真,激发创新出新的知识。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过去以信息资源为核心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交流、共享与协作在个人知识管理中作用越来越重要。DavePolllad等人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发展的重心将转向情景与联结。过去个人知识管理以知识或信息为核心,注重知识的获取、存储及扩散,而新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式则是以个体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并在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与他人的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强调及时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关人士进行联系,取得他们的相关知识与建议,并应用于正在解决的问题中。因此,如何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更好的情景和联结平台则是个人知识管理所面临的新问题。该团队将个人知识管理的要素确定为建立知识获取网络、管理知识获取过程、管理个人知识内容、促进个人生产力的提高四个方面。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凸现了个人知识管理中“社会网络”层面的应用,对于研究网络环境中个人知识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1)将知识明晰化和体系化。一方面将现有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或将决策信息知识化,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间的转化;另一方面是构建一个探究与解决问题的个性化知识体系,使知识能更明晰、更准确的表达、查找和利用。(2)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和协作的平台,注重与他人的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使知识能更快的传递到需要的地方,将有效的思想转化成行动,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应用。

对于专业知识工作者而言,这样的需求就显得更为迫切。在专业领域内进行广泛的知识和信息共享,有效的知识交流和协作,对于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专业虚拟社区则正好为专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专业虚拟空间中,社区成员以个人知识空间为基础,借助社区平台进行交流和协作,网罗专业人脉,共享专业信息和资源,把握专业研究方向,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

1.2专业虚拟社区

专业虚拟社区是由虚拟社区的概念演绎而来。英国学者霍华德?莱因古德在其拟社区》一书中指出,社区源自于计算机中介传播所建构而成的虚拟空间(Cyberspace),是一种社会集合体(socialaggregation),它的发生基于虚拟空间上有足够的人、足够的情感与人际关系在网络上长期发展,是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均衡的公共区域。本文认为,虚拟社区是具有相同的工作经历或共同兴趣、目标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以参与者为核心,依靠信息技术支持,通过社区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而建立联系的社区环境,包括BBS论坛、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交流空间。网络社区聚集了具有共同兴趣的“社区居民”,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知识交流、共享和协作的平台,这正与社区成员之间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的需求相切合。

专业虚拟社区,顾名思义,其社区成员主要是由专业人员组成。这里的专业人员是指具有某领域专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能够胜任工作并且能通过交流和反映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的人。例如,教师、律师、医生、咨询师等。因此,专业虚拟社区与一般虚拟社区有很多不同,专业社区中的成员一般拥有共同的标准和价值观,有能力共享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与其他社区成员进行专业对话。在专业虚拟社区中,社区成员可以公开参与社区活动而不用隐瞒其专业目的,他们像团队一样相互交流和协作,以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促进专业领域的发展。目前很多专业领域,如:教师、医生、作家等都有相关的专业虚拟社区。

2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优势

专业虚拟社区不仅具有一般网络社区所具有的开放性、共享的特征,能够提供良好的交流协作平台,而且由于社区中的知识信息资源、社区成员、社区活动都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因此与一般个人知识管理软件相比,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

2.1主题明确。目的性强

社区活动明确的主题和目的性是专业社区最显著的特征。在专业虚拟社区中,社区成员具有相同或相关的专业和职业背景,社区活动也都是围绕着相关的专业或职业展开的。获取专业知识、展开专业探讨,进行专业协作,提升专业素养是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说,专业虚拟社区中的知识信息都是经过筛选和整合的,去除了那些无关的知识和信息噪音;专业虚拟社区中的成员都具有相关知识和职业背景,参与者可以得专业帮助并进行专业协作。这就大大减少了无关信息的干扰,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

2.2体现开放性和共享理念

相对于个人知识管理软件而言,建立在专业虚拟社区中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更好的体现了开放性和共享理念。社区中的成员就像是大家庭中的一分子,他们通过社区中专门的知识交流和共享空间,贡献知识,交流心得,并从他人那里获得新知识,开放和共享理念在此得到充分的实践和应用。此外,专业虚拟社区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开放空间,期待吸纳更多专业人员参与其中。因此,将个人知识管理内置于社区之中,培养社区成员开放共享的意识,是个人知识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个人实现知识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2-3有利于专业交流和协作

第一,专业虚拟社区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社区成员可以公开参与社区活动而不用隐瞒其专业背景和学术目的,方便知识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第二,社区中聚集了该专业领域不同层级的成员,每个人的侧重点和专长也会有所不同,在专业目标的共同愿景下,社区成员可以像团队一样交流和协作,共同促进专业目标的实现。第三,专业虚拟社区中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协作并不是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阶段,而是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从建立知识获取网络、管理知识获取过程、管理个人知识内容到促进个人能力提高,交流、共享和协作都融入其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2.4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专业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因相同的专业目的聚集在一起,在虚拟情景下所进行的交流、共享和协作与现实中专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其研究成果也最终将应用于实践之中,促进整个专业领域的发展。从某方面来讲,一个权威的专业虚拟交流社区引领着该专业或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社区成员学术思想的表达和共享,交流和协作,也可以提高个人在现实中的学术地位,给专业新人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可能促进新的学术引导者的产生。

3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实现过程

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具体过程,是以个体已有知识构建和积累为基础,以个人能力的提升为最终目标,依靠交流协作平台和个人空间管理平台的支持逐步实现的。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和知识进行系统地组织,将无序的信息片断转化成系统性的应用知识,使其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当这部分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后,也就成为个人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知识积累。

(1)个体知识的构建和积累。个人知识的构建和积累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起点和基础,个人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总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能力之上。此外,专业虚拟社区中社区活动具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性,因此,参与社区活动的成员自身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才有能力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与协作。这是参与社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2)知识需求分析与表达。在已有知识构建和积累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社会经历、人际关系、能力素质对个人的知识需求进行分析,明确表达知识需求和发展方向,是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它是为个人知识增值和能力提升找到突破口,为个人知识管理树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对知识需求的分析,明确自己对知识的定位,该知识的现实作用以及知识学习中所要付出的成本,以便随时调整和修改自己的知识需求体系,完善自身的知识构建。

(3)知识的获取与组织。明确知识需求之后,根据这些需求获取相关的知识并对其进行组织。知识的获取包括显性知识获取和隐性知识获取。在专业虚拟社区中,成员通过各种工具和方式,如:BBS、E.mail、在线咨询、共享专区等最大限度地进行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协作,获取所需的专业知识,并根据自身知识需求,对这些知识进行条理化、有序化和系统化,将其纳入到个人知识空间之中,以便于个人知识内容的更新、修改、共享和管理,为知识的内化提供便利。.

(4)知识的应用与验证。知识的获取和组织并不能使外在的客观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主观知识,而且知识价值的体现也是与特定的情景相联系的。只有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之中,才能将这些静态的知识激活,真正实现知识的转移。此外,知识管理的成果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践的应用中去,从应用中获得体验,也是实现知识创新必不可少的环节。

(5)知识的重组与创新。在实现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个人已有的知识构建和积累相碰撞,与特定情境的知识相结合,对已有知识进行更新和修正,就会激发出新知的火花。知识交流——应用反馈——修正更新,这一过程的不断反复,新的知识就创造出来了。知识的重组与创新与知识的应用与验证密不可分。

(6)个人能力的提升。个人能力的提升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落脚点,也是人们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根本动力。当然,个人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阶段,而是在知识的获取、应用和创新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提升,个人能力的提升最终将转化为个人知识的构建和积累,成为个人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石。

4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必备条件

4.1交流与共享

从个体知识的构建到新的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交流、共享和协作始终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是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特色和最大优势所在。个体知识的构建和积累是进行知识交流、共享和协作的资本,整个个人知识管理过程都是构架在这一能力资本的基础之上的。知识交流是知识需求分析的有效方法,知识共享是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知识协作是知识应用的良好平台,而知识的重组与创新,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融于知识共享、交流和协作之中。因此,交流、共享与协作的理念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精髓,交流、共享与协作的行为是个人知识管理的具体实践,交流、共享与协作的技术平台是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有力保障。

4.2技术平台

无论从整个社区的交流共享来看,还是从个人知识空间的管理来看,个人知识管理的实现最终将落脚于网络工具的开发与应用。我们通过整合这些网络工具的方式来构建功能更加完备的交流协作平台和个人空间管理平台,这是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技术保障。

篇7

[关键词] 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广西新世纪教改课题“广西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1JGB034)和广西民族大学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民大[2009]119号)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陈永清,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质量管理和中小企业管理,广西 南宁,530006;蒙仁君,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广西 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4-0088-0004一、引 言

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实表明,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承轻创新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胜任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如何根据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已成为各高校特别是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民族院校特殊的教育水平和特色发展的人才需求,对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能对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面宽但不够深入的“万金油”现象;教学内容与时展脱节,没有特色课程和能力培养;专业实习困难,没有固定实习基地等。就民族院校而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定位趋同,缺乏特色

当前,我国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一般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定位与国家教育部表述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几乎雷同。由于各民族院校均把教育部确定的培养目标作为定位目标,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基本统一,培养方案趋于一致,看不出不同院校间在培养定位上的差异性,也看不出不同区域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在教育定位上的差异。

(二)忽视工商管理专业在高教系统中的定位

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要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有明确的定位,形成特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然而,当前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教育中常常存在与国内其他重点高校角色混同的问题。由于其他重点高校在人才、教学基础设施和资金等方面都拥有民族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果民族院校盲目照搬国内重点高校的培养模式,势必失去自身的特色,更不可能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其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陷入被动和盲从。

(三)人才培养中体现不出“民族”特色

许多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漠视本地区、本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偏离地方性的本义。这种盲目发展、盲目培养必然会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难以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这不仅造成了工商人才培养中奇特的“供”“求”,也会造成因需而生难以就业而导致生源质量下降,从而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陷入“生源差”“培养质量不高” “就业难”“生源差”恶性循环的怪圈。

(四)培养忽视当前的形势背景

当前,民族院校面临着:(1)学科建设内涵不足,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不强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强劲的矛盾;(2)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与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矛盾;(3)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相对下降与人才需求规格不断提高的矛盾;(4)民族院校地处民族地区的区位劣势、信息闭塞、品牌弱势与人才的引进和稳定的矛盾等。由于上述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使得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在学生生源质量、人才培养过程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难以与其他同专业的重点院校争风而处于不利地位。

三、民族院校培养复合型本科人才的必要性

(一)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实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要

工商管理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学科。事实上,在企业没有不涉及技术的纯管理,管理和技术常常是一对共生体。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广泛的技术知识或语言知识。过去那种培养纯管理人才的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已是势在必行。在人才招聘现场,我们已能深深感受到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青睐和招聘。

复合型人才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融于一身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方面能力且在某方面能出类拔萃。在知识方面,复合型人才首先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且能自如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其次,复合型人才的知识具有交融性。复合型人才兼有的多学科知识并非无关联的松散知识,这些知识往往具有互补性、交融性,这些知识相互交叉、融合就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而这种新知识体系有助于复合型人才构建新的思维模式并成为其综合能力提升的始点,这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事实上,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在能力方面,复合型人才首先是综合能力强。宽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虽然有助于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但绝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取长补短而在多种能力基础上形成新的综合能力;其次是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而超越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极限,形成一种全新的思维定势来思考各种管理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大量管理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仅依靠过去的习惯和思维定势显然难以解决,必须从多角度、多学科进行创造性思考才能解决,而这显然有赖于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二)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大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在社会和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区和市。虽然民族地区的面积有690万平方公里,人口也有3.69亿,但其经济总量仅为全国的17%,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总体来说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民族地区发展的滞后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了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因此,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已成为我党和我国政府必须面对且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众所周知,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济要发展,企业须振兴。而人才,尤其是工商管理人才又是地区企业振兴的关键和基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但目前国内民族院校在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管理人才,尤其是复合型管理人才方面还做得很不够,不能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顺应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必将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三)是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据统计,在全国的700所本科院校中,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学校就有356所之多,约占高校总数的53%,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竞争是多么激烈。在这些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中,民族院校由于地处民族地区,无论是师资条件、生源还是其他办学条件都难以和东、中部其他院校相比,缺乏竞争力。民族院校要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走特色之路,培养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唯有如此才是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生存之道。

四、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定位

要确定合理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进行人才培养定位。为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工商管理专业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管理方法众多且各有千秋,没有统一的应用标准。在应用各种管理方法时必须根据管理的情景来选用管理方法;

二是管理理论多,适用面广。对于各理论,除理解和记忆外,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理论转变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在适宜场合加以灵活运用;

三是所学内容难以立竿见影。学生难以马上体会到学习的效果,往往是在今后较长的工作中才能体会到它的用处。

根据民族院校的特点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我们认为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本科人才教学的定位应该是:

首先,要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毕业生就业的基础,是专业发展的生命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在教学中必须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切不可照搬照抄其他院校的培养模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为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要在夯实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培养。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虽不尽相同,但相同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为此,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能力教育、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三者的关系,做到以学科知识教育为基础来构建学生的综台能力体系和知识体系,不仅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知识基础,也为其构建有竞争力的实践能力奠定能力基础;

再次,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灵魂。当今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环境变幻莫测,由此导致企业的许多管理问题可谓是日新月异,这些新问题、新情况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需要管理者用智慧创造性地去解决,否则,企业将永远深陷“问题”的泥潭。没有创新,企业就只能是跟随者,难以成为领跑者。因此,新时代的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

最后,要立足地方,体现“民族”底色。民族院校在为民族地区培养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过程中,要立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如广西民族大学地处广西南宁市,毗邻东南亚国家,办学宗旨是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走“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结合的道路。基于此,广西民族大学在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就应深挖“三性”特色,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实施“3+1”模式着力培养具有东盟国语言能力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五、民族院校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应有清晰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管理学理论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根据目标来选择手段和方法。因此,民族院校在实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时,必须首先理性地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设置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时,学校不仅要充分考虑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础、学校自身的师资队伍结构、可复合的专业状况等,而且还要考虑民族地区工作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如产业结构现状及趋势、企业结构、区域分布状况及趋势等因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不可随大流或好高骛远。如此制定的人才目标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培养指导作用;否则,就只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种摆设,毫无用处。

(二)强化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遵行的往往是“专才”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尽管也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分,但课程结构较为单一,且设置的基础课知识面狭窄,仅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服务,且缺少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所需要的人文社科和理工科课程。专才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局限于本专业学科之内,而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把专业教育与一般教育相结合,要为扩充学生的其他专业学科知识奠定基础。显然,过去的课程体系不利于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改革。所谓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就是将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与一般教育结合起来,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融入到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三者兼顾、齐头并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改革也切忌在课时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否则,也将收效甚微,得不偿失。

(三)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实践环节能使学生面对各种现实难题而深刻认识到构建复合知识体系的重要性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热情,从而最终成为符合目的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实践环节能加快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的速度,也能加快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合的速度。为此,学校应该与企事业单位或科研机通过实行“3+1”或“3+0.5+0.5”的模式进行教育合作,以提升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四)建设一支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相一致的师资队伍

众所周知,师资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必定会给人才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且也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教师,如果不懂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就难以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因此,教师必须善于运用系统的方法,精心训练学生自学能力,促使学生朝着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发展。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考试制度等,都要通盘考虑,周密安排,使教学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合力,为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教师队伍建设要看重提高全面素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表现为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同样是关键;在基本素质方面,除了在政治上有较高的素质,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必须拥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艺术。此外,还应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教师队伍不能只重数量,不顾质量,更应注重能力和实绩,还要看是否掌握了传授知识的技能和教育艺术。

(五)营造一种氛围,在制度上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良好的氛围可以说是一种导向,也是一种动力。当社会形成一种对复合型人才普遍认可的氛围时,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同时也会更顺利。在慢慢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以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就慢慢步上正轨,相关的制度也应跟上,如此才能使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加科学化,从而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六、结 语

本文在分析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认为现阶段应面向需要,立足地方发挥区位优势,以培育复合型人才为主。同时,阐述了民族性院校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本科人才的意义和必要性,并对复合型人才定位和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究。在往后的时间里还应对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作进一步探究,以期得出更加清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顾永才.工商管理教育概论[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4).

[2]卢启程.西南地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6).

篇8

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以下简称“建外街道”),位置特殊、经济发达、政治敏感。地处长安街延长线,东起东二环路、西至大望路,南起通惠河北路、北至光华路,辖区面积4.4 km2。其不仅是市人大、高法、北京市电视台等重要单位驻地,还驻有外国使领馆29处、外交公寓33栋,CNN、BBC、路透社等国际媒体数十家。全球500强企业130余家,国际金融机构230余家,涉外酒店12家,日从业人员达50余万人,人流、车流量数以百万计。这些情况,给消防安全管理形成较大压力。

火灾事故基于本身的突发性、可见性、破坏性及当前媒体的高关注度,已成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建外街道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的服务功能和技术专业,通过购买社会消防技术专业机构科学化、系统化的服务,推进了地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消防工作任务重

建外街道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集中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辖区城市体量大,消防力量弱

建外街道聚集着2万余家企业,200余栋现代化的商务楼宇、公寓、写字楼,形成了典型的楼宇社会。以国贸三期为代表的139栋高层、超高层建筑林立,另有18处高层、17处超高层建筑正等待建设,总建筑面积达500余万m2。3.4万户常住居民和1.7万流动人口分布在辖区各个不同层次的居民小区。

与巨大的城市体量相比,消防工作人力资源有限、专业技术能力匮乏。消防安全管理形成了“消防力量基本不变”与“消防任务成倍递增”的失调局面。

消防安全管理手段单一

消防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手段简单陈旧,主要表现在消防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基础信息采集不及时、不全面,研判水平不足,利用率不高,消防安全管理“高成本低效益”的现象较为突出。

消防安全评价体系僵化

当前政府消防工作主要以火灾指标作为评判成效标准,火情数量和火灾情况成为消防工作的主要评价标准,并未将各地区区位特点、风险源、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设施配置和经费保障等因素纳入评价内容。

消防安全评价办法缺乏常态化、科学化和系统性,不能完全体现出消防基础的真实情况。

专业介入 消防工作专业化

为克服上述问题,经多方对比、筛选,建外街道办事处与一家专业消防技术支持单位(其技术服务人员多为消防武警退役人员或具有大型楼宇、企业消防安全技术工作从业经历)建立合作,对地区进行消防系统化指导及技术服务。

具体服务内容包括:

消防安全检查

对地区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检查计划:

每日对各社区5个以上的经营性单位进行日常防火巡查。每周对地区重点餐饮经营类单位进行1次防火巡查。每月对消防重点单位进行1次针对消防中控室、设备运行情况、消防组织情况等内容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对消防重点单位进行1次针对施工现场、内部安全隐患情况及人员消防技能常识掌握情况等内容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对社区内经营性单位进行1次联合消防检查,主要内容为消防电气设施、设备运行及安全隐患情况;对各社区居民住宅进行1次针对电气线路、燃气线路、消防设施及火灾隐患的消防联合专项检查。

每年对消防重点单位进行1次针对消防基础设施情况、设备设施运行情况、消防管理体系建设、防火重点部位、消防培训体系、消防宣传体系、消防疏散演练等内容的消防安全全面检查。

在各类检查过程中,填写《现场检查记录单》《消防检查记录单》《消防隐患整改通知单》,妥善存档并定期向办事处提交。

消防安全培训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每月对办事处相关职能科室、社区、社区民警进行1次消防基础培训、1次消防实操培训;对地区消防重点单位进行1次高层建筑火灾防控与处置、商业单位火灾防控与处置及消防法律法规培训;对社会一般单位进行1次消防基础知识培训、消防体系建设及消防法律法规培训;组织社区居民进行1次消防基础、消防体系建设、逃生疏散常识、消防法律法规培训。

每年对办事处相关职能科室、社区、社区民警,进行1次消防疏散演练组织流程的演练。

在各类消防安全培训过程中,制成《消防培训记录》,妥善留存并定期向办事处提交。

消防安全宣传

配合消防工作站及消防中队,每月在辖区内住宅社区、重点区域及人员密集单位开展1次宣传活动,以安全讲座、入户宣讲、悬挂横幅、发放材料、张贴海报等方式大力进行宣传教育,并在每季度组织社会单位人员进行消防疏散、逃生自救等演练宣传活动,同时协助各社区建立完善消防安全日常宣传发动机制。

在各类消防安全宣传过程中,制成《消防宣传记录》,妥善留存并定期向办事处提交。

基础数据收集

完成消防安全指数评定工作的基础数据收集工作,建立完善地区消防安全数据库,实时更新数据内容。

组织及网络化建设

按照地区实际情况划分责任片区,协助办事处、消防部门建立各片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互助小组,形成片组化管理模式,并通过微信等新型网络平台,建立消防重点单位移动服务系统,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和互动性,随时下发各类通知通告等文件材料,并对各单位提出的消防问题进行在线解答服务。

创新模式 破解难题

从2014年4月开始,建外街道通过购买服务,逐步推进工作,消防安全管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在消防安全检查方面,摸清了地区整体消防工作情况。对消防重点单位、一般单位、重点餐饮经营性单位、“六小”门店(小餐馆、小理发馆、小洗浴店、小店铺、小娱乐场所、小网吧,简称“六小”门店)、居民小区等服务对象的消防设施建设、管理体系建设等基本情况进行实地了解、仔细检查和科学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各单位防火等级,逐一制定服务方案和检查评定标准,并为各单位提供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隐患整改方案。指导并协助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单位进行整改。每周向办事处提交工作进展报告、基础台账和《消防安全检查报告》等相关材料。每月与办事处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召开工作例会,汇报上月阶段工作情况,明确下月工作任务。上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重大事项,由办事处统一协调解决。

同时,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评价办法和绩效考核体系,每季度对办事处及各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出评价,形成评估报告。

在消防安全培训方面,通过初期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初步提高了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和防控技能。

在消防宣传方面,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在地区普及防火防灾和应急抢险知识,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和社会单位的公共消防安全意识。

在基础数据收集方面,掌握了地区消防安全管理各类基础信息,并按照办事处要求,形成完整台账,初步建立地区消防安全管理基础数据库。

篇9

我叫xx,是xx县公安局xx派出所风景区警务室民警。我所管辖的风景区警务室常住人口1370人,共402户,有村民住房425栋,企事业单位1家,社区的特点是xx风景区的开发与当地群众的矛盾。针对以上情况,我从实际出发,时时刻刻想着群众,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和管理水平,风景区警务室辖区的治安状况一年比一年好,群众的满意率非常高。四月份我所圆满完成了“江南牡丹节”期间的安保工作。下面,就将风景区警务室XX年第二季度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以汇报:

一、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一是以人口管理为基础,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在“护校安园”、“缉枪治爆”、“防止电信诈骗宣传”,“宣传二代身份证办理”、“江南牡丹节安保工作”工作中,我深入社区,发现一处安全隐患,就立即清除一处。做好重点人口、治安危险分子、监管人员的帮教管理工作,组建四位一体(社区民警、社区主任、家属或邻居、司法员)的帮教力量,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掌握其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通报辖区治安形势、讲解安全防范知识、听取群众对我个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二是入户宣传户口政策及法律法规,发放警民联系卡,打牢社区安全防范的基础。严格按照“三懂四会”的标准,苦练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三是组织社区义务巡逻队进行治安巡逻,降低社区发案率。通过向群众发放安全防范提示单,提醒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开展“拉家常”活动,增强与居民的交流,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加深与居民的感情,取得居民的信任,为开展工作打好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以警务室为阵地,积极主动地开展防范宣传,服务管理工作,提高辖区群众自防意识。一是为贯彻落实分局“抓防范、抓基础、抓服务、保稳定”的整体工作思路,结合社区具体情况,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形成了以防范突出、基础坚实、服务满意的工作态势;二是结合“下访日”工作要求,针对社区多发可防性案件对群众的不法侵害,在群众中产生的影响,在社区举办了安全防范知识的讲座。对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防盗窃、防手机短信诈骗等知识进行了宣传;三是将派出所开展的巡逻防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工作取得的成绩及时向群众汇报,听取意见;四是加强社区人口管理,尤其是暂住人口、寄住人口管理工作。对租住人员信息及时登记、上网对比录入,将要出租的空房进行代租登记,向外来租房人员提供免费的中介服务。通过这样的管理:一方面为居民提供了免费的服务,得到居民的拥护和好评;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出租房屋和外来人口的登记管理。

篇10

一、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一是以人口管理为基础,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在“三基”工程建设中,我深入社区,加强对暂住人口和房屋出租户的管理,逐户逐人登记办证,及时录入信息平台。做好重点人口、治安危险分子、监管人员的帮教管理工作,组建四位一体(社区民警、社区主任、家属或邻居、司法员)的帮教力量,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掌握其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月25日给辖区治安积极分子、楼长、群众汇报工作、通报辖区治安形势、讲解安全防范知识、听取群众对我个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二是入户宣传户口政策及法律法规,发放警民联系卡,打牢社区安全防范的基础。严格按照“三懂四会”的标准,苦练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有心、有情、有义、有智、有勇”的“五有”工作法;三是组织社区义务巡逻队进行治安巡逻,降低社区发案率。通过向群众发放安全防范提示单,提醒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开展“拉家常”活动,增强与居民的交流,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加深与居民的感情,取得居民的信任,为开展工作打好坚实的群众基础。省公安厅王锐厅长到Xx社区调研时,对警务室工作“用真心、真情、下工夫”努力做好群众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二、以警务室为阵地,积极主动地开展防范宣传,服务管理工作,提高辖区群众自防意识。一是为贯彻落实分局“抓防范、抓基础、抓服务、保稳定”的整体工作思路,结合社区具体情况,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形成了以防范突出、基础坚实、服务满意的工作态势;二是结合“下访日”工作要求,针对社区多发可防性案件对群众的不法侵害,在群众中产生的影响,在社区举办了安全防范知识的讲座。对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防盗窃、防手机短信诈骗等知识进行了宣传;三是将派出所开展的巡逻防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工作取得的成绩及时向群众汇报,听取意见;四是加强社区人口管理,尤其是暂住人口、寄住人口管理工作。对租住人员信息及时登记、上网对比录入,将要出租的空房进行代租登记,向外来租房人员提供免费的中介服务。通过这样的管理:一方面为居民提供了免费的服务,得到居民的拥护和好评;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出租房屋和外来人口的登记管理。

三、积极发动群众,打击处理危害辖区群众安宁生活的人或事。民警的工作要想得到群众的支持,首先要端正工作态度,满腔热情对待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与社区群众打成一片;其次要把群众当成衣食父母,当成兄弟姐妹,倾听群众意见,不论办什么事,要多和群众商议,得到群众理解和支持。在“拉家常”和“三深入”活动中,我通过“拉家常”和“三深入”活动,随时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去办。在今年国庆安保活动中,我对辖区居住暂住人口、房屋出租户进行逐户逐人登记。采取来时登记,离开及时注销。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我带领辅警、社区义务巡逻队加大对辖区治安巡逻,确保国庆安全。赢得辖区群众的好评。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深感责任重压力大。在社区民警这个岗位上,保一方“平安”是我们的职责,群众的安全感增强了,就是对我的鼓励和信任。成绩属于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脚踏实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狠抓服务质量,确保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为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目标的实现,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篇11

关键词:社区警务;课程改革;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34-02

一、社区警务课程的定位

(一)社区警务课程的性质

社区警务战略是第四次警务革命的核心内容,2002年3月公安部召开的“杭州会议”上,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派出所工作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社区警务成为新时期我国警务改革的新命题。

在这种大背景下,社区警务课程成为治安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警务课程的设计应从社区民警的实际工作出发,教学内容应贴近公安实战的需要。不仅要注重社会转型、时代背景和理论知识的介绍,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社区警务的理念,而且还要提高开展社区警务技能训练的水平。

(二)社区警务教学内容

社区警务课程体系分成基本理论和实训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主要介绍社区警务的基本理论、原理及其应用,介绍社区民警工作的方法手段。具体分成十一个章节,主要内容为:绪论、社区警务在国外的开展、我国社区警务的历史沿革、社区警务的警察力量、社区警务的社会力量、社区人口管理、社区帮教工作、社区治安信息工作、社区安全防范、社区群众工作和社区警务在林区的开展。

实训是巩固、理解、深化理论知识和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我们设计了户口登记、访谈技巧、 入户调查、调查方法、治安信息处置、社区警务台账管理、技术防范、社区治安防控(阵地控制)、治安宣传、帮教、协商调解、森林公安基础台账建设等实训内容。

(三)社区警务课程的作用、价值

社区警务课程的作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社区警务理念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掌握世界警务发展趋势,了解社区警务课程,认识到社区民警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好社区警务课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社区警务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社区警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社区民警工作有关的技术、技能,具有将所学原理、技术、方法用于社区警务工作和其他各项公安工作实践的能力。

3.通过学习社区警务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社区警务工作,以更好地适应以后从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需要。

二、社区警务课程的内容设计

(一)基本理念

1.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步发展。社区警务课是既注重理论基础培养,又重视应用性经验,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步发展。学好较系统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强有力的后劲;掌握熟练的基本技能,可促进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这是理解课程作用的重要表现,并为将来实际从事的社区民警工作做准备。

2.注重从公安工作实际出发,引入社区警务的基本理念。社区警务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社区警务工作服务,贴近实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课程的根本要求。社区警务课的教学应从公安工作的实例中了解学习课程内容,并时时紧扣公安实战的要求,使学生学得会用、能用。

3.提倡教学方法多样化,强调知识能力的继承与创新并重。根据社区警务课应用性强的特点,改革教学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倡自主学习,科学创新。

4.注意学科衔接,关心科技发展。社区警务课是专业课程,在教授此课程前,应注意前续课程的教学,同时要照顾后续课程和同时进行的其他课程的关系,避免重复教学和缺漏教学。应注意了解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关心科技进步和新思想,为了解新的警务思想和改革趋势提供基础。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应改变一本作业,一张实验报告,一份试卷评价学生优劣的方法,构建过程与结果、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与智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对自己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此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以找出存在不足,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自己学习水平的提高。教师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的能力。

纸笔测验是常用的评价方式,但考核内容要与时俱进。不宜过多考查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建议一部分笔试采取开卷的形式,这样一方面避免引导学生死记硬背,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不要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而应测试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知识的整体性去衡量学生。设置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评价学生。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阐述,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适应森林警察的培养目标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培养森林警察的专业学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林区的特点和森林资源保护的知识。在社区警务课程内容上,我们增加了林区的概念;介绍了森林公安机关的职责职权和森林公安派出所责任区民警的职责与工作制度;针对不同的区域,分别介绍了林区城镇、林区作业区、育林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不同类型的特点和相应开展社区警务的对策;突出“三情”(即山情、林情和社情)与“四网”(群防群治网络、情报信息网络、边界联防网络与案件协查网络建设)在构建林区警务战略中的基础地位。

社区警务工作很重要的一项举措是调动社会一切治安力量,我们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林区社区警务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如护林队、木材检查站;林业工作站;野生动植物行政管理机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林区检法机构;森林消防管理机构;林区武装森林警察;林区机降灭火队。

社区阵地控制中,我们针对木材加工厂、贮木场等涉林企业,引入林区“特种”行业的新概念;在群众工作中,增加由林权与山权的变更、林地征用等引发矛盾纠纷的调解方法;在林区治安防控中,穿插介绍如何将现代技术手段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的治安管理实践。

三、社区警务教学团队建设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把教学团队建设作为提高和保障高校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能力、教学质量的重点建设项目,各高校纷纷将培养“教学团队”列为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的社区警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我们取得一点体会。

(一)建设目标要明确

目标是团队发展的方向,通常是以学校专业、学科、课程等基本建设项目为平台,进行团队建设目标的设定,目标同时应具有鲜明的现实性与前瞻性,体现在对实际应用的客观判断和对职业岗位群的技能分析。

(二)积极开展校警合作

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公安院校教学团队必须与公安机关建立紧密联系。近年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与南京市公安局、常州市公安局等二十多个公安机关建立了共建教学实训基地的关系,社区警务课程组也充分利用了这个资源,不定期地到派出所听取社区民警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在社区警务课程的规划制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注重团队带头人的培养

学术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领军人物,只有一个水平高的公安学术带头人才能够有效地带动公安院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因此,要加大公安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力度,造就一批站在专业前沿,掌握公安机关最新警务动态的领军人物,使公安专业建设更好地贴近实战。我校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是让要求教师尤其是团队带头人必须到公安机关进行一年或两年业务实践,掌握社会治安的最新动态,丰富公安实践经验,提高公安业务的教学能力。二是积极推荐团队带头人入选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三是为团队带头人创造进修和培训的机会,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业务素养,并扩大对外交流。

(四)构建互补性的教学梯队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社区警务的教学团队成员有10人,其中主讲教师4名,实训教辅人员1名,其他参与建设人员5名。

从学历结构看,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8名,本科学历1名,专科学历1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

从职称结构看,教授2名;副教授2名;中级职称5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有公安业务实践锻炼的老师占教师总数90%,有到林区森林公安业务调研经历的老师占教师总数80%。实验人员具备中级职称,是从公安机关调入,有十几年的公安工作经验,专职指导社区警务实训。

从年龄结构看,课程组整体年富力强,其中50岁以上一名,45~50岁的教师2位,占20%;35~45岁教师4位,占40%, 25~35岁教师4位,占40%。教师队伍的年龄呈梯度分布。

从学员结构看知识结构合理。教师分别毕业于南京大学、公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多所不同院校。所学专业有警务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法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经济管理学、林学等8个专业或学科,有利于开展研究过程中知识和视角的融合与互补。对本科公安院校教学团队而言,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公安一线警察参与到课程建设当中,弥补普通教师实践性技能和经验的缺失,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篇1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ptimization Research for

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

YANG Shangying, DU Zhongchao, ZHANG Man

(Tourism and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hool, XianYang Normal College, Xianyang, Shaanxi 712000)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of demanding for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alent,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market for tourism talents, to optimize teaching plan of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 and propose that a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for tourism management practical teaching should be"4 Levels layered management mode for college, institution, department, and enterprise", 5 levels layer mode of "cognitive internships - campus practice - short-term practice - long-term practice - research practice" for and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tourism management; practice; training; teaching system

1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优化

实践教学体系是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设计的,培养方案是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因此进一步修订现有的教学计划,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是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

1.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

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教学计划制定重要依据,作为一般本科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既不同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有别于重点院校专业培养要求。因此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针对性的调查,了解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行业的要求,了解行业对本科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规格、目标和专业方向,确定相应的课程模块,确定开设的课程及具体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案。基本思路如图1。

近年来,我们分别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塘、关中天水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企业高层作了广泛的访谈和抽样调查,其范围包括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饭店、景区、旅行社)、旅游规划设计企业和会展公司,了解行业对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需求的要求。

旅游行业普遍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识面广、吃苦精神、善于自我平衡的心理素质。饭店行业还要求:掌握酒店管理和操作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旅行社要求:旅行社管理和操作的基本知识、随机应变的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较高的导游服务水平。景区要求学生:掌握景区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环境学的知识、基本的地理地质气象等知识。会展管理则要求有初步的策划设计能力、营销能力。旅游规划企业要求学生会使用CAD软件、掌握旅游地理、旅游资源仅本知识,了解历史、文化、社会民俗。对比我们的培养方案,我们以前的方案与这些要求存在一定的出入,因此需要确立新的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重新确定各模块的课程。

图1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教学优化及基本思路

1.2修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行业的需求,我们对以前的培养目标进行修订,我们认为作为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旅游服务技能,适应中国旅游发展需要,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及旅游教育人才。学生主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就业方向主要为高级饭店、旅行社、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策划咨询公司、会展公司、旅游行政管理、涉外企业等。

根据培养目标,我们选择设置了饭店管理和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以便培养学生掌握更精专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我们认为饭店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比较全面扎实的饭店管理知识和能力,同时具备熟练的相关服务操作技能,侧重培养现代饭店管理所需人才。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一是使学生具备现代商务会展旅游相关业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从事会展策划、会展营销和服务的初步能力;二是使学生具备较全面扎实的景区管理知识,具有开展各种风景区管理、规划设计的初步能力。

1.3 修订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通过课程体系实现,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达到全面改造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目的,使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更加突出,使专业的应用型更加凸现,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诠释理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使学生拥有更加符合旅游行业工作实际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我们在调查的行业基础上又征集了不同地区旅游管理院校专家的意见,确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各种模块,确定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

按照学校修订培养方案的意见,课程体系中的通识教育由学校统一安排,含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这类课程是依据教育部要求开设的。我们主要确定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职业能力和实践课程模块。因此我们对这四个模块进行的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探讨。

学科基础课模块主要考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潜力,理论较强的课程。根据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要求,经过讨论和征求业内教育专家的意见,确定了开设经济数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旅游学、旅游资源学、饭店管理学、旅游经济学等。这类课程对学生就业影响不是很大,但作为专业基础,我们认为这是本科教育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模块主要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学生通过学习后,入职技能会提高,为学生搭建一个比较高的平台。我们开设了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制图、旅游统计学、旅游法规、旅游英语、旅游规划与开发、客源国概况、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侧重于实际操作,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基本的技能,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我们开设了饭店管理和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饭店管理方向有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饭店英语等4门,景区与会展管理开设景区项目策划与设计、旅游景区管理、会展概论、会展经营与管理,这两个方向的课程都是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对开,强调了动手能力。在专业能力课中,我们增加了人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2门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课程开设了旅游项目投资与评估、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礼仪礼节、形体训练、商务谈判与技巧、公共关系学,同时规定学生必须利用假期完成2个短期实习或取得相应的证书。实践课程模块除了学校统一要求的外,我们开设了旅游企业认知实习、旅游地理与旅游心理学野外实习、旅游拓展综合能力训练、毕业论文等。

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尊重认识的过程,从宏观认识到微观,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我们设计了认知的整个过程。

2.1 健全管理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顺利开展,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目前我们的管理体系通常采用校院系三级分工负责管理模式。校教务处具有监控职能的教学管理单位,负责实习计划的审批、实结、实习成绩的管理,通过监控,保证实习确实按质按量完成。二级学院负责专业性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习计划的申核,实践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任务的下达。旅游系组织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实践教学管理章程的拟定。校外实训基地由院企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培养计划安排教学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和考评。目前存在不足的是:学院并非独立的法人,一旦出现纠纷并不能承担完全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校外实习基地应该是学校法人与相关旅游企业签订的协议。

2.2实践教学层次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有循序渐进的层次性,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形成“认知―模拟实训―专业短期实习―长期定岗实习―研究实践”的全方位的立体化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第一个层次:旅游认知实习。认知实习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习的重点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实践的方式有酒店参观实习、旅游景区考察,会展和旅行社实际参观,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此外还可安排野外集中实习,我们在这方面安排了旅游地理学与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拓展能力训练实习等。

(2)第二个层次:模拟实训。模拟实训是利用校内实训室,如形体训练房、多媒体教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模拟酒吧、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以及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系统等实验室。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是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也是校外实战实习的前奏,它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提高了实习效率,也节省了教学经费。

(3)第三个层次:专业短期实习。专业短期实习目前主要有三大块内容:一是旅行社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行社中的计调工作、接待工作和综合业务工作等,主要在暑假进行,为期6周。二是酒店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酒店中的各主要部门的服务流程和基层管理等,主要在寒假进行,6周时间。三是旅游景区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点导游讲解的技能等,一般学生利用暑假完成。 (下转第107页)(上接第60页)

(4)第四个层次:长期定岗实习。本层次是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而设计的,主要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时间至少半年,最好实施轮岗实习。通过专业实践,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5)第五个层次:研究实践。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而且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这里研究实践不是单纯的研究,而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研究实践的资料应尽可能采用真实案例,特别是在定岗实习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站在一个旅游管理者的角度,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撰写论文,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另外,研究实践也可以选用来自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一方面教师的某些课题和项目的前期调查、问卷统计等工作可由高年级的旅游管理学生来做,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指导老师应要求学生围绕论文选题或专题设计项目,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来完成毕业论文。

本文为陕西省本科院校教改项目《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创新》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9BY68。同时受陕西省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社区应急管理;多元参与;智慧社区

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163-03

1引言

基层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突发事件应对的效果。在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维护公共安全体系,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公共安全的主战场,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社区是应急管理至关重要的主体,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是一种防患于未然,为社会打造安全屏障的基础工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也强调要“加强以乡镇和社区为单位的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发挥其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2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意义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给城市治理带来了众多难题,社区作为现代城市的基本单位,是公共管理体系的末梢,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一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一般要经历预警准备、应急处置和善后修复三个阶段。社区作为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沿阵地,提升社区的应急管理能力,对于突发事件的预警、减缓、处置和恢复具有重大的意义。

2.1提升应急准备的针对性

社区的突发事件除少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多数是人为制造的灾害,或者说多半是社区内部的安全隐患未能排除所导致的人为灾害。提升社区的应急管理能力可以使社区更加科学理性地分析周围环境的不稳定因素,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结合实际开展应急培训和演习等来增强社区整体的应急预防预警能力,社区应急准备工作做得好,便可以达到很强的实效性,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2.2做到第一应急响应

社区居民是突发事件的第一知情人,大量的应急救援实践表明,社区能否积极参与、有效配合,直接关系到应急管理的效率乃至成败。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和专业救援队伍的应急管理和救援行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就能使社区居民意识到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与突发事件能否及时顺利处置息息相关。社区应该是应急管理的前沿阵地,社区居民理应成为应急管理和救援的第一响应人,成为自救互救的一支主力军,在某些关键环节甚至要主导本辖区的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而不能仅仅作为突发事件的当事人或被救助对象,更不能在应急第一响应中缺位。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政府组织的救援队伍到达前,由于社区掌握更加准确的救援信息,社区可以进行先期处置,迅速汇集并传递信息,第一时间组织动员本辖区居民进行自救互救、社会疏导,控制事态的发展蔓延,使生命和财产损失减少到最小。

2.3使恢复计划事半功倍

突发事件发生后,灾后恢复属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重建恢复工作千头万绪,同时政府资金有限,如果事无巨细都由政府来做,必然存在既做不了又做不好的问题,因此恢复工作不能由政府包揽包办[1]。参与恢复计划应属社区本职工作的一部分,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物资救援和心理疏导,可以更有效地缓解突发事件带来的压力与冲击,加快恢复和重建工作。提升社区灾后自我恢复能力,政府就可以改变大包大揽的救灾机制,社区自我恢复力强,社区在灾害恢复中的作用发挥得好,就能大大减轻政府的各种压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实践探索

涪陵区崇义街道秋月门社区位于涪陵区江南主城滨江路,在涪陵城西,总面积0.3km2,社区办公用房位于黄金海岸小区,办公及活动场所1200m2,居住居民5608户,总人口16618人。辖15个行政小组,4条街道,4个居住小区。共有住宅楼39栋,商业网点198户。社区面积小、人口多、商业网点集中,从业人员多样、居住对象复杂是该社区的基本特点。社区坚持重点在预防,核心在基础设施健全,关键在平常的原则,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尝试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融入到社区建设之中,以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促社区建设上档升级,取得了良好效果。秋月门社区围绕“应急从社区做起,让灾难远离居民”的工作思路,立足社区现有的组织机构,整合辖区Y源,积极探索创新,提高居民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转移安置演练和实际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全国地震安全示范社区”、“重庆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涪陵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涪陵区消防工作先进集体”、“涪陵区平安社区”、“重庆市普法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无邪示范社区”、“重庆市环境友好型社区”等20余项荣誉称号。

3.1确立社区应急管理主体地位

社区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社区班子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在保障有人负责、有钱做事、有章办事、有地干事的前提下,充实社区应急管理自,释放社区活力,从而提升社区应急管理的能力。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主任为组长,社区相关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组成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必要的工作经费用于应急管理工作。专门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为开展各种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建成了应急物资储备室,为抢险救援提供了物质保障。明确工作程序与职责,并根据社区自身特点制定了“十个有”的工作标准,即有一个应急管理工作计划、有一套健全管理制度、有一个应急物资储备室、有一支应急志愿者队伍和宣传队伍、有一个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室、有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有一个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有一支应急救援小分队、有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规划图、有一套完整的工作台帐。

3.2广泛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培训

社区建立了图书馆、网络书屋和科普体验室,让居民有学习应急方面的知识和体验科技的奥秘,开辟了固定的宣传专栏,落实了必要的宣传阵地。社区充分利用书写宣传标语、宣传栏、活动展板,QQ群、LED宣传屏、发放宣传资料、应急安全知识小册子、设宣传站等搞好宣传活动。特别在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唐山地震纪念日(7月28日)时段做好集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为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举办了专题培训课6期,以会代训12次。社区还多次邀请区消防支队和科委的同志来给居民讲消防和防灾减灾知识。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系列讲座,对社区幼儿园进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教育,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达到宣传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作用。

3.3构建多元参与的社区应急管理体系

社区整合辖区资源,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区运作、公众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新格局。成立了社区、社区警务室、医疗、物业、超市五联动机制。制定了社区、家庭应急救援预案、志愿者个人应急救援预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实现预案的规范化管理,完善邻里救援的社区支持框架体系,建立健全15个网格管理、社区居委会联络卡。将姐妹超市设立为应急避难物资储备库,平时作为经营场所,遇有突发事件,可直接调用日常生活必备品。将社区康华门诊部设置为应急医疗救护点。制定了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实施方案,设立了滨江大道为应急避险场地,共有5000m2,能有效解决该社区居民应急避险。

3.4切实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

坚持社区“应急救援人人有责、学好知识人人受益”理念,以“社区人”的安全需求为出发点,组织了由社区党员、居民、保安、医务人员组成的群众性应急救援120人的志愿者队伍,每年对志愿者队伍培训2次。社区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提高志愿者的应急救援能力,分别在黄金海岸、晶蓝江岸小区、三色幼儿园、社区办公场所组织应急演练4次。社区不断完善灾情上报系统,提升信息管理能力。成立了由社区工作人员、小区负责人、网格管理员组成的24h轮流值班的应急管理速报员队伍,发现安全隐患和可疑问题立即上报办事处和区政府应急办公室。社区还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以不断适应新时期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

4进一步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

当前社区应急管理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管理模式。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底,所拥有的人财物等资源极其有限,存在缺乏正确理念指导,社区应急队伍素质良莠不齐,社区居民应急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

4.1培育良好的社区应急文化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各级政府要把社区作为基层应急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社区应急管理,推进社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社区的应急管理能力。首先需要强化培养公民的危机意识,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与演练,使社区居民掌握一定的危机应对技能,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应对灾害的水平。其次要引导和指导社区居民家庭认真做好家庭应急准备工作,编制家庭应急计划、定期进行家庭安全隐患排查。最后,社区除建立专业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外还要整合社区已有资源成立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方面的应急管理专家库。

4.2畅通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应急管理渠道

治理视角下的主体多元理论认为社区应急管理应重新定位包括政府在内的各主体的角色,要充分运用各主体在危机治理中的资源优势,构建一个协作互补的治理网络。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管好“路灯”和“红绿灯”,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面对危机己无法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及时有效处理灾害和开展有效救助行动时,需要同一些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各专业社会组织的作用,补充专业应急力量的不足。在应急管理实践中,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或者签订互助协议等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力和责任,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加强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进而克服单一政府主导的社区应急管理模式存在的专业性不足、效率低下等诸多弊端,达到增强社区的预警能力、缓解社区应急资源短缺、缩短灾后恢复期的目的。

4.3构建与智慧社区相融合的应急管理新模式

当前各地正在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研究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建构和完善智慧型应急管理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智慧型应急管理新模式就是基于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2]。将智慧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是国际趋势,实现了应急管理组织结构和组织功能的创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智慧社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顶层设计和各类已有信息资源的整合。着力建设社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和软硬件环境,通过构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社区应急管理的一体化和互动化。最终实现人防和技防有机结合的社区智慧应急管理,克服以人工为基础的传统应急管理的弊端,为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处置恢复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

4.4完善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

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前提,是要对社区现有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现阶段对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还存在在能力考察指标中可量化的“硬”指标少,评价指标不具有操作性,动态评价较少等问题[3]。要探索建立一种将应急管理定量分析和模糊综合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通过组建专家团队,设计征询表,专家征询和信息反馈、确定指标集等步骤建立评价指标集,并计算指标权重,从而对事件发展趋势和应急工作效果等各方面进行评估和判断,再以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为基础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促进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菲菲,庞素琳.基于治理理论视角的我国社区应急管理建设模式分析[J].管理评论,2015(2).

篇14

关键词: 高职 蚕桑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专业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是高等学校教育结构的基本单元,按专业进行高级人才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2]。高等职业教育是围绕职业定向进行能力本位教育的,这就决定了其专业建设必须以受教育者从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重视受教育者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形成,使受教育者一毕业就能走上工作岗位。

1.高职蚕桑技术专业建设背景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根据这一精神,并紧紧围绕广西桑蚕业迅猛发展的态势,我院于2006年起设置了高职蚕桑技术专业。

“十五”以来,广西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机遇,把桑蚕产业列为全区重点加快发展的11大新兴农业优势产业之首,经过多方努力,使桑蚕生产完成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打造出了中国蚕业的“广西现象”。2004年全区蚕种饲养量居全国第一,2005年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2006年桑园面积上升为全国第一,2007年全区蚕业生产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桑园面积、饲养量、产茧量稳居全国第一。桑蚕产业成为富民兴桂的新产业、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和壮大县域经济的新力量。

尽管全区蚕业生产规模数量上去了,但仍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蚕业专业人才缺乏、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产业链延伸不够、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质量效益跟不上等问题。尤其是产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3,成为制约广西桑蚕丝绸产业自主创新、高效优质、持续发展最关键的“瓶颈”。这样的人才现状与广西桑蚕丝绸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形成强烈反差,极不相称。根据“十一五”规划,2010年我区产茧25万吨,按生产500吨蚕茧需要配备4名技术推广类专业技术人员来计算,需要2000名。这还只是桑蚕生产这一块,若加上缫丝、出口等企业和政府、管理等部门,则需要的人才更多。因此,加快桑蚕人才培养成为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了加快蚕桑产业人才的培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06年了“关于加快广西茧丝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2006]127号),通知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区内大专院校恢复和设立茧丝绸相关专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大力培养蚕桑及丝绸专业人才;积极与区内外大专院校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人才”。2007年5月,广西区教育厅也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区高等学校桑蚕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桂教高教,[2007]74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开设桑蚕高职专业,培养种桑养蚕的一线技术人才。”并指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加强与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协作,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能从事蚕桑生产与管理、桑蚕制种与经销、蚕丝加工与营销及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人才。”

我院于2006年开始招收蚕桑专业高职生,由于当时国家高职专业目录中没有这一专业名称,故只能将蚕桑专业归为作物生产技术专业(蚕桑方向),实质是作为独立的蚕桑专业来进行人才培养。2007年,为了更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区教育厅的文件精神,我院申报了目录外高职蚕桑技术专业,并于2008年开始招生。高职院校开办独立的蚕桑专业,国内是凤毛麟角,广西也是首次。为了适应茧丝绸产业朝“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满足集桑、蚕、茧、丝、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对传统蚕学、丝绸专业教育进行更新和改革,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种桑、养蚕、丝绸营销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实用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蚕业发展需求。

2.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职蚕桑技术专业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蚕桑生产、蚕种繁育、蚕茧收烘、蚕种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蚕业生产、建设、管理、推广、经营、服务第一线需要,能在蚕桑行业从事桑、蚕、茧、种等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3.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1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认识的积累,是高层次系统化的信息。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人才的知识结构大致包含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等,前两者构成基础知识,后两者构成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是高职人才必备的基本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学习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是专业学习的基础;专业知识是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高职人才来说,拥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而且是知识再生和迁移,进一步学习与提高以适应将来岗位变迁的始发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同领域的科技知识交叉、渗透和组合,使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跨学科职业岗位,这就要求高职人才还必须具备与专业相关的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即专业拓展知识,才能丰富“接口”能力。

具体而言,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如下知识结构:

文化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政治、哲学、法律、公文写作、文秘、体育、计算机、英语、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肥料、蚕体解剖生理、农业微生物、遗传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技术知识:主要有桑树栽培及育种、桑树病虫害防治、养蚕学、蚕病学、蚕种学、丝茧学、蚕业经营与管理、农资市场营销、生物统计、家蚕遗传育种等基本知识。其中桑树栽培、桑树病虫害防治、养蚕学、蚕病学、蚕种学为专业核心知识。

专业拓展知识:如食用菌生产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水果生产技术、蚕丝文化、蚕业资源综合利用、农业生态与环保、农业推广、蚕业经济与丝绸贸易、农业企业管理等。

3.2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学校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具体体现,它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形成的,属于内层。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则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职生应具备6种能力,即学习能力、交流沟通与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具体来说,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

公共基础能力: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及文学表达能力;熟练操作计算机常用软件、处理业务工作的能力;公文处理能力;身体运动技能和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组织、管理、调研、策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沟通能力;审美能力;就业、择业、转岗和自主创业能力等。

专业基础能力: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能力、土壤诊断及施肥能力、植物常用生理指标测定能力、植物生长环境调控能力、常见农业微生物识别与利用能力等。

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有桑苗繁育能力、桑树栽培与管护能力、桑树病虫害防治能力、养蚕能力、蚕病防治能力、蚕种生产与保护能力、蚕茧收烘能力、蚕种经营管理能力、农资营销能力、试验与统计分析能力等。

专业拓展能力:食用菌生产能力、植物组培快繁能力、水果生产能力、技术服务与推广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组织和策划能力、公文处理和信息获取能力、蚕业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桑蚕茧丝绸营销能力等。

3.3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

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进而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属于内核。高的素质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素质处于核心位置。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来看,素质的内涵应包括思想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等。

具体而言,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

思想素质:拥护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懂得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基本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不畏艰辛、奉献农业的精神境界,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农爱农务农,勤奋敬业,安心在生产第一线工作。

身心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维素质和社交素质。如身体健康,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理智、乐观、坦诚、热情、宽容,尊重、理解他人;有承受失败和挫折的意识,有求真务实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职业素质:具有实事求是、严谨刻苦、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从事桑、蚕、茧、丝各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爱岗敬业、自律、诚信、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有较好的自我发展能力。

人文素质:主要包括文学素质、审美素质、艺术素质、语言素质、礼仪礼貌素质等。如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了解中国历史与国情;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园林鉴赏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