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范文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25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篇1

1.1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区域划分原则

1.1.1生态关系原则。生态关系是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组成成分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关系。生态农业系统是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也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其中各个组成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人为设定的,人为设定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功能实现的程度,并最终影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11]。不同的生态条件下,采用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是不同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必然有所不同。在生产实践中,经常采用增加食物链长度及数量的方法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在进行生态农业分区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域生态农业系统中的各种不同的生态关系。

1.1.2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要求在划分出的农业区域内必须注意其内部各单元间的一致性,包括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结构及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条件等。要求区域间差异最大化和区域内各单元差异最小化。当然,不存在完全相同的生态环境单元,一致性是指在“一定水平”上的相似,因此也称为“相对一致性原则”。至于保持多大相似程度,则要根据区划目的、分区对象、区域分异程度、分区等级体系等因素确定。

1.1.3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进行区划时必须全面考虑构成生态环境的各种要素及其综合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使用综合性原则,目的是要保证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综合体。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再确定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原则强调选取反映区域分异主导因素的主要指标作为确定区域划分的主要根据。

1.1.4共扼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划分出的区域是连续的地域单元,不能有空间上存在于某区域之外,但又属于该区的分区单元。

1.1.5保持行政区界的完整性。在许多自然地理区划中,行政区划作为一个“人为”的现象。是许多地理学家在进行研究时不予以考虑的。但在许多经济现象的研究中,行政区划往往占有重要的位置。农业生产是在自然过程和人类社会双重作用之下进行的,因此,在进行区划时应该尽量保持行政界线的完整,便于正确的管理和规划,避免产生纠纷。由于本文研究范围较大,同时又考虑到绝大多数县市生态环境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首先考虑保持县级行政范围的完整性[12]。

1.2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原则,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突出东北地区的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分异的特点、人类活动强烈程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数据的可得性与可靠性,从自然条件、生态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三方面设计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区划的评价指标体系。

2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层次聚类分析法是聚类分析法中比较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对一组样本或变量进行层层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基本思想是,首先在聚类分析的开始,每个样本自成一类;然后,按照某种方法度量所有样本之间的亲疏程度,并把其中最亲密或者最相似的样本首先聚成一小类;接下来,度量剩余的样本和小类间的亲疏程度,并将当前最亲密的样本或小类再聚成一类;再接下来,再度量剩余的样本和小类(或小类和小类)间的亲疏程度,并将当前最亲密的样本或小类再聚成一类;如此反复,直到所有样本聚成一类为止。对样本距离测度方法是采用欧氏距离(EuclideanDistance),即两样本(x,y)之间的距离是各样本每个变量值之差的平方和的平方根(k个变量)。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区划的具体路线如下:①根据东北地区平原、丘陵、山区分布特征,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不同组合以及农林牧副渔发展水平,较均匀地选择了41个单元(县、市)作为一级生态农业区划分的代表样点,在定性和定量基础上,将样本粗分为K类,计算每一类的聚类中心。②应用欧式距离模型:EUCLID(x,y)=∑(xi-yi)2。计算其他各县市到聚类中心的距离,根据判别函数逐个将各县市样本归入与其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③计算新类别的聚类中心,如果与原聚类中心相近,则聚类完成,否则回到第二步重新进行。

3评价结果分析

3.1与稳定的农业分界线划分的东北地区农业地域格局基本一致

东北地区比较稳定的农业分界线有:①东北、北部山区与半山区之间以及半山区与中部平原之间的分界线;②中部平原和西部半干旱区之间的分界线;③三江平原分界线以及以热量为主导因素南北分异的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13]。由这几条分界线可以把整个东北区域大致分为东部山区—半山区农业区、北部农业区、三江平原农业区、中部平原农业区、西部半干旱农业区、南部农业区。其中北部生态区由大、小兴安岭地区和小兴安岭南部过渡区共同组成。这与由层次聚类法划分的东北生态农业划分基本一致。

3.2区域特色明显

东部生态农业区主要指东北地区东部的长白山区,是山区、半山区林、粮、药混作生态农业区。三江生态农业区主要是三江平原地区,是以农为主的农林综合生态农业区。中部生态农业区主要是指东北平原主体区域,拥有自然肥力高,土层厚的黑土层,这为种植业的大规模经营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北部生态农业区是指黑龙江北部的大小兴安岭山区及部分周边地区,为我国独有的温寒带冷凉湿润或半湿润林区气候,是典型的冷凉生态农业区。南部生态农业区主要指辽东半岛以及辽河三角洲等地区,是多雨渔、果、粮复合生态农业区。西部生态农业区主要包括黑龙江三省西部地区和蒙东地区,是半干旱生态农业区。

4结论与建议

东北的振兴绝对是绕不过农业的复兴。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农业发展不仅要面临来自生态、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严峻挑战,而且还将经受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只有充分发挥地域生态优势,打破国际农业贸易绿色壁垒,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把东北地区建成我国最大的优质农产品基地,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也是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发挥区域生态优势,实施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管理。东北地区土地、水、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地貌和气候差异比较大,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多样,具有突出的区域组合优势,开展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管理,运用生态农业、生态经济、农业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东北区进行整体化及层层优化设计,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使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把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建立在和谐与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上,对于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2

关键词 绿色农业 生态资本化运营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实行的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随着越来越多农民进城打工现象的发生,导致了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开始减少。农村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农村的发展将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最大的挑战,从而使农业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中显著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农业资本化运营,这种判断是基于资本运营的某些特性和我国的改革实践。资本具有价值性、增值性、要素优化组合和流动性,而我国农业都谈不上。

二、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涵义与原则

(一)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内涵。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是以资源和生态服务的形态存在的,其价值和服务价值以及实现货币化之后所得的经济价值往往不同,一般采取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生态价值评估作为参考来理解一个地区的绿色农业生态资本数量。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不仅可实现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的经济价值,还可以使绿色农业生态资本保值和增值。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就是在保持甚至不断提高绿色农业生态系统整体服务功能以及绿色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用最少的农业生态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绿色农业生态资本向货币转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二)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基本原则。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核心操作是立足于本地的绿色农业生态资本,开发经营各种高生态质量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货币价值的转化。因此,以保值为基础是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最基本的原则。在进行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时要特别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要遵循以下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原则,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共同建设原则,生物生态位原则,突出区域特色的原则,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全局性原则。

三、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的构成要素

(一)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对象。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对象是价值化的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绿色农业生态资本向货币化转化主要依靠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的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运营过程是一个对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进行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或者价值增值过程,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必须考虑如何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运营系统是指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在上述变换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其构成与变换过程中的物质转换和管理相对应,包括一个物质系统和一个管理系统。

(二)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是在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下,使生态资本更有效率,并能不断地扩大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生态功能和服务,使绿色农业生态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保值和增值。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好坏将影响到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的投入与产出比例、绿色农业生态资源的利用度等多个方面,最终影响到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主体。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以资源和生态服务为存在形态,是资本的一种特殊形式。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主体就是绿色农业生态资本所有者。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要政府、群众和代表私人个体共同完成,这里的群众指的是进行绿色农业生产的企业和个体农户。

四、促进绿色农业资本运营的对策

(一)货币的积累。

资本最初的货币积累,应当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减轻农民负担。第二,改革、规范民间信用,方便农民融资:(1)允许民间非高利贷资金融通存在并且合法化。民间借贷在降低交易成本和化解风险等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改革和发展农村信用社体制,让其发挥农村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作用。(3)发展民营商业银行。

(二)健全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公共政策。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在启动阶段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为生态资本运营提供推动力和保障力。政府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导向和相应的支持:(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为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增加对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企业的扶植力度。(2)生态扶贫和农业生态补偿是维护良好的农村生存环境、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显示公平的重要手段。(3)政府应设立绿色农业生态建设公共基金,为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提供资金保障。

(三)完善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区域政策。

针对东西部绿色农业不同的实际要求,我国对西部绿色农业的支持政策应由价格补贴转向对西部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补贴上来。应该以生态扶贫、生态补偿为主,帮助实现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的货币化。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区不同,所拥有的绿色农业生态资本也不同,发展绿色农业所匹配的区域政策也应该不同。政府应根据地区差异采取不同的区域政策,重视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的运营,促进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总之,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拓宽了农业建设思路,是有效解决农业资源节约、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民持续增收的市场运作方法。只有利用市场的力量才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只有绿色农业生态资本化,才能使绿色农业生态资源在市场上发挥出它固有的经济和生态双重功能。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西县小庙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王海滨等.实现生态服务价值的新视角(三) ―――生态资本运营的理论框架与应用.生态经济, 2008 (7)

[2]郑 懿.论生态资本在循环经济法中的运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 , 2006

篇3

舒尔茨对原始技术与现代技术异质性的论述表明他已敏锐地觉察到从原始技术到现代技术进化中的断裂。随着技术的进化,经历了从原始技术范式到现代技术范式的转换,按照技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可以列出3种不同的技术范式:原始技术范式、现代技术范式(末端治理技术范式、线性经济技术范式)和循环技术范式。现代技术范式通过反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是其显著特征,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视生态阈值为客观存在,认为环境的净化能力和承载力是有限的,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生态阈值,就可能发生波及整个人类的不可逆的灾难性后果。因而,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要求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的形成依据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建立在生态学、系统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它以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范式”及其发展转换的研究成果为生成本源,以生态伦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耦合为支撑体系,以人与自然关系演变及中华传统生态文明为文化渊源,形成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基本框架。

2.1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结构分析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是生态伦理学与现代技术的耦合体,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思想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主体框架。基于循环经济的目标诉求,生态伦理学与现代技术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其生命力主要在于把人的生态伦理意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态伦理实践,使其提倡的生态维护、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道德原则对人类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只有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才能够把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经济思想变成现实。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分析,生态伦理学为现代技术提供了“生态观”的价值导向,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固而持久的道德关系;而现代技术则作为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载体”,为循环经济提供了实践工具,二者交融互动,既推动生态伦理学的不断升华,也促进现代技术的理性发展,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合理而长久的经济社会关系。循环农业作为一种体现生态环境价值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只有将人类技术经济活动建立在生态伦理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实现维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率的双重目标。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试图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道德关系的生态伦理学,与倡导提高经济效率的现代科学技术,就成为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臻于完善的耦合体,成为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支撑和本源,共同支撑循环农业理念和循环农业实践的深化。

2.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特征分析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科学生态伦理观是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决定要素,树立了技术范式的“生态哲学”或“生态学世界观”。

2.2.1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价值观认知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认知基于科学生态伦理观。它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权利,摒弃人类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这样的技术价值观指导下,技术创新的实践过程由技术效益化向技术生态化转换,倡导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技术。

2.2.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特征属性

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等关键性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与各种现代技术耦合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技术“硬核”的理论基础。在其指导下,技术研究者建立基础性的技术类型选择与发展效果的评价体系,使技术创新活动始终实践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要求,使技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像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一样,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生产率最高。循环农业最主要特征是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节约,因此其技术支撑重点体现在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业产业链延伸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几个方面。

2.2.3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

从生态学角度看,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构成已经突破一般性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定义,把范围从“人-技术”关系扩大到了“人-技术-自然(环境与资源)”系统。在微观层次,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的组成;技术人员与生产人员(技术使用者,包括农户、农业企业等)以及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技术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之间的耦合方式。在宏观层次上,主要指循环农业的组织方式及其运行模式,包括:以生态农业模式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及以循环农业园区为方向的整体循环农业模式。

3循环农业发展与技术范式升级

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传统技术范式的变革。现代农业发展所依托的传统工业经济技术范式的逆生态性,使之在“改造传统农业”的同时,却导致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而且,这些问题在旧的技术范式下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将最终依赖于技术范式升级。需要探讨的是,从现代农业技术范式到循环农业技术范式,虽然是一次全新的技术范式选择,但这种变换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经纬,而且也仍然离不开现代工业化技术基础原理的支撑。尚未发生由于技术“硬核”变革导致的技术认知和共同体的嬗变。也就是说,还不足以引发一次技术范式的“革命”。

3.1传统农业技术范式的“理性回归”

中国古代“天人调谐”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要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天人调谐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模式。剔除其包含的信仰成分,不难发现这与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科学生态价值观具有一致的思维原则和价值观。虽然循环经济符合天人调谐的理念,然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主要还是依靠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经验积累,靠直观的或表观的观察形成一套技术思想体系。传统农业技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逐步完善,而且长时期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一方面维持了传统农业的繁荣和传承,使中国传统农业和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一方面又阻碍了技术革命和创新,使得近代以后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引进和结合西方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对农业传统技术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提升,是实现现代循环农业的外部动力。可以认为,现代循环农业是在中国传统农业生态理念延伸基础之上对现实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既不是对传统农业技术范式的“回归”,也不是现代农业技术范式的“革命”。

3.2现代技术范式的“技术硬核”尚未突破

拉卡托斯(Lakatos)认为,一个技术范式体系的建构是在技术硬核和外层保护带基础之上的。其演进也有2种类型:一种是技术硬核的变革,称之为技术范式革命;另一种是技术硬核不变,只是外层保护带技术进行了完善和提升,从而改善了技术范式的支配效果。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等关键性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与各种现代技术耦合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体系的理论基础,在其指导下,技术研究者遵循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并据此建立基础性的技术类型选择与发展效果的评价体系,使技术创新活动始终遵从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要求,最终使技术系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像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一样,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鉴于从技术形成与发展的本质特性来看,各种现代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依然是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技术硬核”的主要部分,变化只是发生在技术间的组合方式与应用方法,属于完善和提升阶段,因此,尚不能够把这种技术范式的演进称为技术范式的“革命”。综上,从概念的内涵看,“进步”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其内涵相当宽泛,不利于对现象的精确表达;而“创新”虽然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却又包含了明显的“破坏性”成分,必然会有人要经历痛苦的过程。同时为了避免与“技术创新”混淆,笔者认为把这种技术范式的转换称为“技术范式升级”更为恰当。

4结论

发展循环经济绝不能陷入对技术本身的盲目“崇拜”,而要透过技术表象看到决定技术效应的、最根本的、观念层次的价值和标准。因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首先要求观念层次的变革,从注重技术的社会价值转到兼顾技术的生态价值,从注重技术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到兼顾技术的未来价值。而只有建立起新的生态道德标准和价值理念,才能实现技术效益化向技术生态化的转换。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范式”及其发展转换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认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建立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范式升级研究模式,可以看出,现代农业的“弊端”是技术范式的落后,现代农业发展所依托的传统工业经济技术范式的逆生态性导致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这些问题在旧的技术范式下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技术范式升级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循环农业技术范式强调在生态阈值的范围内,从原来的仅对人力生产率的重视转向提高资源生产率。

篇4

1.1经济生产力是农业生态系统急需提高的重中之重

生态农业是建立在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尊重环境和生物的共同发展,使用现代技术,完善的农业生态技术,把每一类极具技术的个体生产力的农业物品有机结合,组成高效、功能性强的生态农业系统,自然地促成生物与环境系统的结合,使其变成一种生态农业体系的续发展性。各种体系,如经济、环境生命等体系,一些以绿色为主的体系,其生产水平在生态农业体系的不断提高中一直被强化,寻求创新的方法或者更好的操作环境,开发利用生产力,形成一种可以由人工进行干预的生态系统,使其产生集中效应,提高经济效应,最终能够彼此推动。

1.2生态农业技术需要创新与优化

要想生态农业有长足的发展,应该注意区域性的发展与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现在的生态农业应该有所创新,要注意综合、集约与多样性技术配套和支持。如果没有技术上的创新,生态农业模式无法有更长远的发展。因为不论是任何一种模式,立体农业模式或是生态系统立体结构,优化生物组合模式,或是模拟系统生态食物链结构,以及再接再厉再生模式,每一种都需要种植的技术,所以有物质有能量还要注意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为生态农业的再发展提供奠基。

2基本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框架

在农发菜过程中,越来越依托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技术的提升,能够保持经济生产的收入,让农业发展得以持续。所以好的生态农业技术架构非常重要。

2.1指导原则

生态农业的总指导原则应该是以营养保健及低价农业产品需求为根本,让市场需求保证多样化、质优化、营养化及无公害,同时,要将生态环境加以改善,提升我国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融入国际化市场,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技术的保障。

2.1.1通用性一般在生态农业上使用的技术都是传统的技术,而农业科学机构研究出的新技术又往往不能马上试验于农业生产一线,要注意装配的适用性。

2.1.2先进性生态农业技术要注意技术的先进性问题。注意成本的控制,争取在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所改善,要尽量参考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追求国际化水平,积极地创新,提升社会效益,社会水平以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1.3效果性要保证在利用现有资源、满足生产需求、提高生产力、降低能耗、技术节能以及环境保护方面提高效果。

2.1.4系统性在发展生态农业技术时,必须要考虑生态经济的立足点,把配套的一些生态技术结合与利用,尽量控制投入与产出比,将农业经济的效益发展到最大化。

2.2基本内容

2.2.1田间管理技术包含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如微灌技术、滴灌技术以及喷灌技术等,同时要注意防虫防害的实施,以及如何精确的加肥施肥等。

2.2.2种植养植的技术包括:要利用立体空间供给营养的立体养植技术,模拟生态系统的立体结构时使用物种的同生原理来的间作套技术。

2.2.3基因工程技术要利用生物规律的种质优势,提高作物抗病虫害性能,还要使用现代生物的工程和技术,利用育种的常规技术模式。

2.2.4多种物质合理有效的利用生态系统有一种闭路控制的原理,可以加以循环利用,这种原理是基本再生品的废物利用,把一些没有联系的生产形式融合到一起,整合成为循环再利用的零废物生产模式。

2.2.5农业环境改善的技术使用加环境值的原理,同时要协调农村工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环保理念相结合,与之协调,综合食物链的原理,加强农业环境的有效改善。

3发展思路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增加生态技术的有效供给,从而满足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的基本需求。建立农业生态技术需求的内在扩张机制,完善体系。建立有效的农业生态技术供需平衡机制,深入农业体系,探求真实的农业技术发展需求。

4结语

篇5

关键词:烟草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烟草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45-03

烟草学是农学门类下的国家特色专业(专业代码:090108T),行业特色鲜明,主要培养具备烟草生产、烟草遗传育种以及烟叶质量检测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烟草及其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烟草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该专业自1975年在河南农业大学首次开办学历教育以来,经过4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学科教育教学体系。目前,河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均开设有烟草学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四年制本科生。

生态学(Ecology)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是我国高校生物科学(代码:070401)和生态学(代码:071004)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是生态学在农业上的分支,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作用、协同演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其调节控制规律,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的学科[2],是目前农学专业(代码:090101)的重要课程之一。烟草学是农学的二级学科,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本科专业自开设以来就把《农业生态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之一。经过数十年的实践,诸多问题逐渐显露,主要表现在烟草不仅是一种特殊的叶用经济作物,而且其品质形成与诸多生态因子关系复杂,《农业生态学》的传统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烟草学科的发展需要。鉴于此,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于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首次开设《烟草生态学》课程,作为烟草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先于烟草栽培学、烟草育种学、烟草调制学等主干课程学习。经过近5年的探索,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现将《烟草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程定义和特点分析

“生态”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独特的自然环境只能靠人们去发现并加以利用。津巴布韦烟叶质量好,与它的自然环境条件是分不开的。根据目前研究来看,生态条件对烟叶特色的影响程度超过50%[3]。我国云、贵、川、鄂等地烟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温差适宜,有利于烟叶香气物质积累和优良品质形成,适合烤烟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烟草生态学是研究环境与烟草生长及品质形成关系的科学。《烟草生态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烟草学专业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运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知识分析烟草学生产和科研中的相关问题,为烟草栽培学、烟草调制学等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烟草生态学》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生态学理论与烟草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实际生产中大量现象的分析需要建立在明确基本生态关系的基础上。例如,中国烟叶公司目前在全行业推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我们要求学习过《烟草生态学》课程的学生能够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该项技术推行的原因以及需掌握的要点。首先,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是烟田害虫生物防治技术之一,其推行原因是由于化学农业的长期不合理使用,污染了环境,造成烟蚜天敌及一些有益昆虫的大量死亡,降低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4]。烟蚜茧蜂能将卵产于烟蚜体内,幼虫孵化后取食蚜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蚜虫死亡。可见,烟蚜茧蜂与烟蚜之间是典型的寄生关系,这一种群与种群之间的负相互作用对烟蚜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以上是推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原因。其次,在生态对策方面,烟蚜是一种典型的r-选择生物,具有所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如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研究表明,在温度为20℃~30℃时,烟蚜仅需7d就可以完成世育[4]。正因如此,烟蚜在烟田往往呈现爆发式增长,故烟蚜茧蜂释放时机的把握十分重要。实际操作中,要求在烟蚜呈点片发生(田间烟株平均蚜量≥10头/株)时放蜂。再次,生物因子对种群的调节往往受密度的制约,因此被称为密度制约因子。烟蚜茧蜂即为烟蚜的密度制约因子之一,对烟蚜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当烟蚜茧蜂密度大时,烟蚜种群的个体数量会迅速减少。但烟蚜茧蜂的数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烟蚜种群和烟蚜茧蜂种群之间存在负反馈关系。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1]。因此,如果烟田生态系统中的烟蚜茧蜂过多迁入而数量剧增,烟蚜就会因为受到过度抑制而减少,烟蚜数量减少后,反过来会抑制烟蚜茧蜂的数量。可见,确定合适的放蜂数量是维持烟田生态系统平衡的重点。据此,国家烟草专卖局有关文件(国烟办综〔2015〕232号)规定了具体放蜂量:田间蚜量1~5头/株,亩放蜂量200~500头;田间蚜量6~20头/株,亩放蜂量500~1000头;田间蚜量21~30头/株,亩放蜂量1000~1200头;田间蚜量30头/株以上,亩放蜂量不低于1500头。从以上实例可知,《烟草生态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科学,其主旨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运用生态学知识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参考教材选择

如何根据专业特点选用合适的教材,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但是,目前尚没有《烟草生态学》等专业特色教材出版。针对这一问题,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多次组织本课程教研室老师讨论,确定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生态学(第2版)》、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生态学(第2版)》和中国农业出版社《作物生态学》等3本教材为本课程的参考教材。

《基础生态学(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儒泳院士及具有多年生态学教学经验的3位教授共同编写的。该教材强调对生态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内容简明扼要,按照传统生态学的发展顺序,依次分为有机体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几大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有机体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内容融合成一章,即“第二章 基本生态关系”,着重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学习,作为《烟草生态学》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进行重点教学。

《农业生态学(第2版)》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华南农业大学骆世明教授主编。全书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一共有6章,主要阐明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实践部分共有5章,主要针对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在《烟草生态学》的教学体系中,烟田生态系统、烟草种植区划等实践部分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框架设计即参考该教材。

《作物生态学》由南京农业大学曹卫星教授主编,在概述作物生态学的基本定义、形成发展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生态学的科学内涵和发展动态,重点阐述了作物与辐射、温度、水分、养分等环境要素的生理生态关系,进而介绍了作物分子生态、群体生态、信息生态、生产生态和安全生态的理论和技术。该书注重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作物学领域的拓展和应用,我们在《烟草生态学》的教学中借鉴该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主旨思想,构建了烟草与光照、烟草与温度、烟草与水分、烟草与土壤、烟草群体生态和烟草安全生态等章节,为实践部分的主体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地设置课程是整体优化人才知识结构的关键环节,需遵循全面发展原则、整体性原则、需要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统一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等基本原则[6]。烟草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烟田生态系统,是基础生态学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根据上述原则,在理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发展阶段、分支学科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后,着重介绍了生态学中的基本生态关系(第二章),包含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基本原理、群落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基本原理四个部分,为实践部分的学习奠定基础。烟田生态系统是人类驯化了的自然生态系统,一方面具备传承了自然的微妙生态关系,另一方面又深深地刻上了人类的印记,因而具备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自身规律。在实践部分,首先介绍了烟田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结构,并着重分析了烟田生态系统有别与其他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重建性明显、社会性强等突出特点(第三章);然后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介绍了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主要生态因子的变化特征、生态作用、对烟草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调控措施(第四、五、六、七章),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并用以分析和解决烟草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烟田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态关系即烟株之间对空间、营养等的竞争,因此群体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对烟田生态系统的构建尤为重要。为此,在第八章着重介绍了-3/2自疏法则、最后产量恒值法则等群体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了烟草群体特征、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及理想群体构建方法;针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及逐渐提升的烟草安全性要求,安排了第九章的内容,本章在学习作物安全生态概论的前提下,详细介绍了烟草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的主要内容及其具体推行措施。第十章在介绍作物生态分布与生产区划的基础上,比较具体地介绍了中国烟草种植区划的成果,包括中国五大烟草种植区的分布、生态条件和烟草种植基本情况,旨在使学生掌握我国烟草生产的基本生态条件、生产状况。

四、教学方法优化

在高效本科教学活动中,没有通用的跨学科的“最好的”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影响着教学实践活动[5]。通过实践和思考,我们提倡在《烟草生态学》的教学中将课堂精讲与互动讨论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法、设疑法、多媒体演示授课法、热点问题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创新,综合运用。(1)通过多媒体教学以增强直观意识。教学上采用大量的照片、图片、表格,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然而,多媒体教学有时也存在学生被动学习、缺乏思考和互动性等特点,因此必须以其他教学方法为重要补充。(2)以启发互动培养思考能力。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运用启发互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取证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光照对烟草生长及品质形成的影响时,讲到“增加长波光比例可以促进烤烟的碳代谢”,要求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资料为这一原理提供佐证。通过此类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点,而且培养了其用科学生态观思考问题的习惯。(3)以案例分析激发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动物对温度的适应时,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烟田虫害往往是在湿热条件下发生(或流行)。通过讨论,学生们会发现烟田虫害以节肢动物为主,是一类典型的外温动物,其生长发育及生活史进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这样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突出。(4)提倡创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踊跃报名参加相关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创新实验和挑战杯等活动,这样既可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又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创新、实践动手等诸多素质。

五、结语

每个新课程的设置和发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任课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深入思考。经过近5年的努力,烟草学本科专业《烟草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已趋于完善,较好地实现了该课程的设置目标。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二:(1)加快教材编写进程。《烟草生态学》课程从无到有,如今形成完善的内容体系,也即意味着教材编写的条件日臻成熟,因此教材编写工作将是课程建设的下一个重点。(2)开设实践教学环节。《烟草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问题分析能力尤为重要。所以,开设以烟田生态系统野外调查、各烟区生态调查等为主要内容的野外实习是完善课程建设的另一个重点工作,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97.

[2]骆世明.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何泽华.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烟草学报,2005,11(3):1-4.

[4]廖伟,倪毅,舒芳靖,等.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6):108-109,112.

篇6

1、经济生产力是农业生态系统急需提高的重中之重

各种体系,如经济、环境生命等体系,一些以绿色为主的体系,其生产水平在生态农业体系的不断提高中一直被强化,寻求创新的方法或者更好的操作环境,开发利用生产力,形成一种可以由人工进行干预的生态系统,使其产生集中效应,提高经济效应,最终能够彼此推动。

2、生态农业技术需要创新与优化

要想生态农业有长足的发展,应该注意区域性的发展与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现在的生态农业应该有所创新,要注意综合、集约与多样性技术配套和支持。如果没有技术上的创新,生态农业模式无法有更长远的发展。因为不论是任何一种模式,立体农业模式或是生态系统立体结构,优化生物组合模式,或是模拟系统生态食物链结构,以及再接再厉再生模式,每一种都需要种植的技术,所以有物质有能量还要注意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为生态农业的再发展提供奠基。

二、基本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框架

在农发菜过程中,越来越依托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技术的提升,能够保持经济生产的收入,让农业发展得以持续。所以好的生态农业技术架构非常重要。

1、指导原则

生态农业的总指导原则应该是以营养保健及低价农业产品需求为根本,让市场需求保证多样化、质优化、营养化及无公害,同时,要将生态环境加以改善,提升我国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融入国际化市场,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技术的保障。

(1)通用性

一般在生态农业上使用的技术都是传统的技术,而农业科学机构研究出的新技术又往往不能马上试验于农业生产一线,要注意装配的适用性。

(2)先进性

生态农业技术要注意技术的先进性问题。注意成本的控制,争取在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所改善,要尽量参考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追求国际化水平,积极地创新,提升社会效益,社会水平以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3)效果性

要保证在利用现有资源、满足生产需求、提高生产力、降低能耗、技术节能以及环境保护方面提高效果。2.1.4系统性在发展生态农业技术时,必须要考虑生态经济的立足点,把配套的一些生态技术结合与利用,尽量控制投入与产出比,将农业经济的效益发展到最大化。

2、基本内容

(1)田间管理技术

包含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如微灌技术、滴灌技术以及喷灌技术等,同时要注意防虫防害的实施,以及如何精确的加肥施肥等。

(2)种植养植的技术

包括:要利用立体空间供给营养的立体养植技术,模拟生态系统的立体结构时使用物种的同生原理来的间作套技术。

(3)基因工程技术

要利用生物规律的种质优势,提高作物抗病虫害性能,还要使用现代生物的工程和技术,利用育种的常规技术模式。

(4)多种物质合理有效的利用

生态系统有一种闭路控制的原理,可以加以循环利用,这种原理是基本再生品的废物利用,把一些没有联系的生产形式融合到一起,整合成为循环再利用的零废物生产模式。

(5)农业环境改善的技术

使用加环境值的原理,同时要协调农村工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环保理念相结合,与之协调,综合食物链的原理,加强农业环境的有效改善。

三、发展思路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增加生态技术的有效供给,从而满足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的基本需求。建立农业生态技术需求的内在扩张机制,完善体系。建立有效的农业生态技术供需平衡机制,深入农业体系,探求真实的农业技术发展需求。

四、结语

篇7

经过对古胜村自然、经济和社会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对古胜村的本底及资源条件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再比较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几个指标,即人均纯收入、人均耕地、户均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等,表明2008年古胜村的各项本底值绝大部分低于当年的全国平均水平(表2),加之地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岩溶山区,古胜村属于低本底山村,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同时,在上述本底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本底评价,尽量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以系统论的方法,从生态与经济的持续性、组分与资源的协调性、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合理性等方面,对古胜村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本底及资源条件的综合评价,从而明确了古胜村农业生产发展的优势和制约瓶颈。

2古胜村本底评价及农业技术开发的基本思路

2.1本底及资源条件评价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季,有一定的立体小气候条件,但冬春易干旱。②岩溶地貌,生态脆弱,水土流失,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坡陡土薄。③农业废弃物多,用途单一,生产技术落后,农村环境条件差。④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难以为古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⑤人均收入水平低,较为缺乏资金和技术力量。⑥大部分村民市场和商品意识滞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小农经济占主体,产业化进程缓慢。⑦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难以形成具有拉动效应的支柱性产业。⑧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或就地转移比重大。⑨一定的区位、政策和技术优势。⑩有一批“能吏”和“能人”。他们思想较为解放、对新生事物的接纳能力较强,眼界开阔,敢想敢为。

2.2发展优势/制约瓶颈①适宜发展林果业为主体的山地农业。②不宜发展对自然扰动剧烈的农耕生产活动。③具有技术开发上的“后发优势”。④生活保障不充分,生产及经营活动不便。⑤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和经济扩大再生产能力弱。⑥小农意识导致的目光短浅“,等、靠、要”思想严重。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深入建设有极大制约。⑧土地撂荒或粗放经营。⑨有利于发展与城市对接的市场农业、观光农业。⑩有利于发展农村“能人经济”。

2.3技术开发策略①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最终以1~2业为主形成规模和产业。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以生态农业技术为核心的农业技术体系,减少常规农作物规模和农耕强度,增加林草覆盖,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大力发展小水窖和蓄水池,截留降水。③引进、集成和开发相应的农业技术和资源化技术。④引资、集资、融资改善。⑤拓展增收项目和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⑥支持、引导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以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和知识为重点的教育培训。⑦强人治村、能人富村,争取支持和帮扶,通过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多种形式,努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落实责任、强化考核。⑧土地流转,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⑨融入城市的“菜篮子工程”和“休闲圈”。⑩发展能人的“农户经济”,辐射带动全村。

2.4技术开发途径与目标①山上保山下,山下促山上,林-牧-农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适度发展旱地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②在山上增加经果林和牧草种植面积,在农地大力推进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生产优质有机肥,发展特种养殖,实现增收与生态共赢的目的。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集成生态农业技术,整治农村环境。④开发适宜农户小规模经营的农业技术。⑤针对市场需求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近期以“能人”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引导全村经济发展)。⑦推进农业产业化,结对帮扶,异地发展“物业经济”等。⑧设施农业技术、循环农业技术、农业产业园区技术。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观光农业管理技术。⑩“短、平、快”的高效益农业生产技术。

3古胜村农业生产技术开发的基本对策

针对上述本底判析结果,进一步确定了古胜村农业技术开发的基本对策和发展目标,表明古胜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生态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古胜村生态农业技术设计的思路。

3.1以开发能够促进农户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为主在古胜村现阶段,农业的主体大多数是农民,组织形式多为家庭、农户模式,主体分散,缺乏规模经济支撑。所以要想发展农业生产,推进农村经济,就要从这些微观主体着手,构建个体农户的农业技术体系和农户经济模式。

3.2发展和扩大现有经果林面积目前,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古胜村大部分退耕地已经种植了大量的生态防护林,对遏制当地生态恶化和石漠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从打造古胜村产业支柱、促进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角度,结合古胜村的资源特点,必须扩大经果林面积,优化经果品种结构,大力发展林果经济,最终实现经济林果的产业化经营。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时,要在加强现有经果林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在当地适生的新品种,扩大经济林果面积。

3.3扶持农户养殖经济的发展畜牧业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是丰富系统养分循环、增加系统产出的重要组分,也是提高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就古胜村而言,应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为此,一要种草,以草促畜;二要强化农户自我发展养殖的能力即培育农户基本的养殖技术、饲料的贮藏和加工能力、种禽种畜的孵化繁殖条件等,三是延长畜牧业内部的食物链和营养级,如“养畜粪便养蚯蚓(蝇蛆)养禽……”。

3.4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一是在农户经济基础上的生态农业,二是选准生态农业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转换枢纽,三是体现循环农业的“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再循环原则。具体而言,古胜村户均1.5口沼气池,利用沼气生产和综合利用为切入口无疑是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优先选择,目前也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但仅以沼气为主来发展循环农业尚未能充分发挥古胜村的自然和经济资源禀赋。古胜村发展的定位之一是经果林专业村(基地),加上大量的生态林,每年古胜村都将产生大量的枯枝落叶和修剪下来的枝条,而这些是难以进入沼气循环的。同时,用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直接入池生产沼气,仍未能充分发挥这些农业有机废弃物的生产潜力,循环农业的循环链仍显单一。因而在“沼气枢纽的基础上,再发展一个以转换作物秸秆和果木枝条为核心的新枢纽。结合古胜村实际和市场需求调研,选择的新枢纽就是“食用菌栽培”,并藉此开创古胜村“能人经济”的新局面,进而为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古胜村集体经济水平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4小结

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农村,繁荣农村经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形成了三鼎支农的态势,本应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重要支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非常差,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造成了三鼎难支农的局面。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寻求改进途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金融生态的理论,通过构建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以期能够为分析和改善农村金融质量做出一点贡献。

1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学概念,由周小川博士(2004)最早系统性地引入金融领域,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来分析和研究金融问题,开创了研究金融问题的新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运用金融生态的理论,研究了我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将金融生态定义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的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共同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徐诺金(2007)将金融生态定义为金融与非金融成分环境之间通过资金和信息的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在参考他们的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将农村金融生态定义为农村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具有关联性、适应性、相互依存性、演进性等特点。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和谐以及各种生物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和谐构成良好的自然生态一样,各类金融主体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金融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也构成金融生态平衡的根本标志。其中金融主体包括农村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各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以及农村保险机构;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农村的经济基础、社会信用、中介服务、法治环境、政府公共服务等。

由于我国城市与农村无论是在经济基础、法律环境、社会诚信、中介服务,还是在政府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构建农村的金融生态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时必须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选择合适的指标来评价农村的金融生态质量。

2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2.1.1 科学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必须基于农村的实际情况,能够真实地反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程度,并能够利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充分度量农村生态金融系统的质量。

2.1.2 系统性原则 金融生态是用生态学的视角研究金融问题,是个系统性的理论,因此在选取指标时既要选择反应农村金融机构的指标,如金融机构流动性指标、资产安全性指标等,也要选择反应金融机构所处的金融环境的指标,包括金融机构所处地区的农村经济基础、社会诚信、政府公共服务、法治环境等,通过系统性分析才能够真实地反应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质量,也才能够找出农村金融质量差,农村资金外流的真正原因。

2.1.3 层次性原则 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若干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又可以分为若干个更小的子系统,这些不同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在确定指标时,指标间要有一定的层次性,避免简单加总而导致评价的低效性。

2.1.4 可操作性原则 由于国家在做调查统计时,并没有像统计城市数据那样对农村数据进行逐项统计,使得农村的很多指标数据难以获得,因此在选取指标时需要考虑到可操作性的问题,保证所选指标数据能够如实获得且易于量化,对于数据难以获得又不能用相关指标替代的对金融生态系统影响的指标,要从指标体系中剔除出去。

2.1.5 可比性原则 农村是个大区域,包括若干个村、镇、县,在对农村金融生态质量进行评价时,所选用指标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比较,所谓横向比较就是在相同的年份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的比较,纵向比较是对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情况进行比较。如果选用的指标不能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比较,该指标体系的可信性就十分差,利用该指标体系得出的评价结果也就难以令人信服,从而也就失去了该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2.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标评价体系设计

农村金融生态是由农村金融主体和其赖以存在的金融环境构成,为此农村金融生态指标评价体系也相应地由金融主体指标和金融生态环境指标构成,基本框架如图1。

2.2.1 金融主体指标的设置 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状况是衡量农村地区金融主体实力和金融生态进化演进的动力的重要方面。本文选择三项基准指标加以衡量:①安全性指标。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其风险一旦发生,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局部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给予特别的关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选择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两个指标加以衡量。②流动性指标。流动能力是金融机构生存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衡量银行变现能力和偿付能力的主要指标,金融机构只有保证资产的流动,才能保证信贷资金的正常循环周转,金融机构才能生存和发展,流动性不足,就极易造成支付风险,导致金融秩序混乱。本文选取流动资产与总资产比、贷款与核心存款比和现金与总资产比三个指标。③营利性指标。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果最终都会反应到收益或者亏损上,取得合理利润是金融机构增加积累、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基础,同时营利性指标既可以衡量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也可以反应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本文选取平均资产收益率、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两个指标加以衡量。

2.2.2 金融生态环境指标设置本文在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是农村经济基础。农村实体经济是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根据、服务的对象和生存的空间,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的经济发展好,产业结构合理,就会吸引较多的资金服务农村经济,为农村经济的扩大再生产,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农村经济的壮大,使得农村具有较强的偿还能力,在信用环境、法治环境等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处在经济基础较好的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质量也较好。为此本文选取经济规模(农村GDP、农业产业化产值、农村工业产值)、产业结构(传统农作物产值占农村GDP的比重、农村工

业占GDP的比重、工资性收入在农户收入中的比重)和市场化程度(民营企业占农村GDP的比重、农产品的社会收购总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农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三个指标衡量农村的经济基础。

二是农村社会诚信。一个地区的诚信文化、企业和个人诚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机构改革信贷经营的空间结构、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农村作为一个广大的区域,信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进入农村的资金量,同时也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有很大的影响。在此,选择农村逃废债额占贷款总额的比率、农村拖欠款增额(包括电费、税费、通信费等)、农村信用户数占农户总数比重三个指标。

三是法治环境。完善的法治环境能够有效地保护金融主体产权,有效地遏制恶意信用欺诈和逃避金融债务行为的发生。目前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业的经营效益不高是一个原因,农村的金融法治环境不完善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只有建立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才有利于农村地区形成“资金洼地”,吸引大量资金流向农村,支持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又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基础,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下,才能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以形成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用农村每亿元GDP经济案件发生率、法院结案率、金融债权诉讼费用率等指标加以衡量。

四是地方政府行为。政府干预经济和金融的现象不论是在现在,还是在以前,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对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综合各国及历史的发展情况来看,适当干预能够促进经济金融的发展,不当干预会阻碍经济金融的发展,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农村地方政府行为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本文选择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占农村GDP的比重、因政府干预当年产生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政府工作人员占当地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三个指标加以衡量。

3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及意义

农村金融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综合农村金融主体和金融主体所处的金融环境进行评价,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计算。

3.1 因子分析法介绍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把一些错综复杂的彼此之间有机联系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公共因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当几个公共因子的累积方差和贡献率达到80%以上时,就说明这几个公共因子集中反映了问题的大部分信息,且彼此之间不再相关,信息不再重叠,再以各主因子贡献度为权重的大小,即可以分别求出所研究系统的综合评价值。本文之所以选择因子分析法来综合评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就是因为因子分析法可以克服所选择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信息的重叠,可以很好地对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各因素对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影响程度。

3.2 评价步骤

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公式为:

其中:di表示标准化后数据;xi表示原始数据;x表示某项指标的平均值;σ,表示某项指标的标准差,标准化的时候注意,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等逆指标,要先将其转换为正向指标。

第二步:计算因子得分和因子的累积方差和贡献率,并根据因子选取原则(累积方差在80%以上)选择主因子。

第三步: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得出具体区域的农村金融生态综合评级得分。

篇9

一、生态修复的内涵

在环境科学中,“修复”是指“人们在环境被污染之后,对环境进行合理、适当的治理,使其尽可能地恢复到被破坏之前的状态,使其拥有本该拥有的功能和活力,从而使其可以重新使用”;生态修复是指:人类停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减轻生态系统的负荷,从而给予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组织能力向良好的方向进行演化的机会,或者给予生态系统适当、有效的人工帮助的一种综合修复环境污染的方法。本文认为生态修复是指国家和人民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受到自己破坏的生态环境尽力修复到其受损害之前的原始状态,让其可以拥有自己之前各个方面的功能,可以发挥自己原有的价值,可以给人民带来更多、更持久的“福利”,从而使得人民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生活需要,可以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提供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条件。

二、生态修复与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的关系

近百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就在全国人民享受快乐生活的同时,环境问题的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敲响了警钟。毫不例外,我国西部地区在时代的进步中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给其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而且这些损失对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消极影响。现在,由于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以及治理生态的需要,西部地区各个方面的进步越来越小,其农业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程度的限制,所以治理其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每一次过度的环境利用都可能会同时导致多种多样不同生态问题的出现,所以西部地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本文将重点论述其众多问题中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阻碍了其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而其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以及原材料战略基地,是我国健康、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地区,所以改善西部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现在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因为不完善的法律体系是西部农业生态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作为国家和人民行为标准的法律是制约国家和人民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所以加强与此相关的立法,是解决其农业生态问题最直接的手段和最有效的保障。法律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规制政府以及人民的行为,能够保障农业生态问题的解决以及西部地区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三、我国农业生态修复的立法现状

西部大开发使得西部农业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这一问题的出现不仅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了我国整体的进步。完善与其相关的法律体系是解决其自身全方位发展问题的关键。我国存在不系统、零散于各个法律之中的关于农业生态修复方面的法律规定,这些规定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1.《宪法》第9条第1款至第2款、第10条第1款、第22条第2款和第26条第1款。2.《环境保护基本法》第19条规定和第20条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相关内容包括:(1)森林维护修复制度;(2)草原保护和修复制度;(3)保障物种的生态平衡保护制度等。4.《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相关内容包括:(1)合理使用草原,在草原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限度内开发利用;(2)实行退牧还草制和舍饲圈养制等。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相关内容包括:(1)预防水土流失的法律规定;(2)治理水土流失的法律规定等。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相关内容包括:(1)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2)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等。7.《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行政法规。8.《农业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农药登记规定》等部门规章。9.《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或《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10.《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农业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等相关的农业环境标准。

四、我国西部农业生态修复法律体系的完善建议

(一)确定完善西部农业生态修复法律体系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大自然是一个整体和个体的集合,其既可以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又在本质上是一个完整的生物系统,所以我们在修复农业生态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将其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进行修复,更要将其当作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来进行完善,不仅仅要有个体的概念,更要有整体的概念,所以说整体性原则是完善法律体系要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第二,对农业生态进行修复的原因就是可以让农业生态系统长期存在下去,可以造福世世代代,所以在农业生态修复的过程之中要注意持续性原则的遵守,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完善与农业生态修复有关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

建立西部农业生态修复法律体系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所以其要求有关的工作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以此来保证相关法律规定符合农业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法律体系的建立不仅仅需要专业素质较高的法律工作人员,而且需要完善的立法程序来保障立法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说要想完善法律体系,就必须先建立完善的立法程序,给法律的创立以程序的保证。

(三)建立统一、有效的监督管理机构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不仅仅需要对如何进行修复以及以何为标准等与生态修复有关的内容进行规定,而且要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农业生态修复的监督管理机构,以保证修复工作可以全面、有效地展开。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建立纵向的上级监督下级以及横向的各个有关部门之间相互监督这种纵横交错的监督管理机构,来防止监督管理机构的专权独断、防止农业生态修复的法律适用在实际中出现大的使用漏洞、防止部分修复问题无人问津情况的产生。

篇10

2011年,原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4亿元,年均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358元,年均增长1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41元,年均增长19.7%。粮食生产始终稳定在2.5亿kg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2位数以上增长。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4.7亿元,其中农业,畜牧业各占48.9%、40.4%,合计约占农业总产值的90%。2011年人均地区GDP为19106元,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049元,可支配收入达到1735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41元。近5年来,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均有增长的趋势,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高于农民收入。经过多年的发展,原平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显著上升。原平市从2006年开始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村推进工作,到2011年已完成152个。按照“产业连片、设施连通、服务配套、管理有序”的思路,计划再启动新农村重点推进村50个,共完成202个,占全市的38.8%。经过长期的发展,原平市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导、畜牧业和林果业特色发展、休闲旅游等逐步发展的农业结构。依据地形、海拔、土壤、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的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位、交通、科教等社会资源的状况将原平市农业发展划分为“一带、两翼、一心、四组团”的空间格局,即“原平现代农业高效产业带”、“西山生态涵养、东川经济林果”、“原平市高新农业科技核心示范区”、“高效设施农业组团、都市休闲农业组团、生态循环农业组团、加工交易物流组团”。

2农业发展环境分析

2.1环境资源

2.1.1耕地资源原平市辖区农业耕地面积为7.39万hm2,因耕地的土壤类型与土壤养分的差异,农田产量有很大差异。针对该情况,应该努力提高中低产田的土壤肥力,注重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2.1.2水资源

原平市水资源总量分布特征是西部大于东部,盆地区介于两者之间。原平市的水资源相对丰富,是山西省的富水县(市)之一,开发利用有较大的潜力。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系数为0.62,估算原平市地表水可利用量为9950万m3。原平市水资源的特点有:水资源总量少,人均资源量偏低,局部地区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富水区开发利用难度大;降水与作物生长需求不吻合,影响农业生产;盆地经济核心区地下水超采,须防止环境地质问题的出现。

2.1.3畜禽的环境容量及承载力

对于原平市城镇居民区附近的农业,需要综合考虑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避免地下水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由于畜禽粪便可以通过收集、加工处理制成有机肥,通过市场手段将超出承载力的部分售出系统,所以部分养殖大镇仍有发展规模化、规范化养殖的可能性。

2.2农业产业结构

经过长期的发展,原平市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导、畜牧业和林果业特色发展、休闲旅游等逐步发展的农业结构。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原平市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农林牧各业协调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现代农业发展基础逐步稳固,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增速,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

2.3农产品物流配送与加工

目前,原平市地市级龙头企业有4家,其中3家以饲料生产为主,还有其他一些新的加工企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市场辐射窄、品牌效应差、融资难、用地难等原因,原平市农业企业发展缓慢。

2.4科技服务体系

原平市把科技兴农作为发展农业、扶持农业的突出手段,坚持完善农业科技体系,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投入,为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产量的提升提供了保证。原平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体制的建设,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力度,当前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子主要有:(1)缺乏大型的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科技园区;(2)科技资源利用不充分。原平市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1)现有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已无法满足高度分散、经营多元化的兼业农民的技术需求;(2)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不足,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力量薄弱;(3)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不够,知识更新升级速度慢,缺乏花卉苗木、籽种繁育、物流配送等的专业人才。

3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与布局

3.1规划布局原则

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任务,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以产业适度集聚、项目优先发展和基础设施集约配置、生态环境良性化和区域经济活动有序化为基本思想,制定具有较强战略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市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规划具体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可操作可实施原则、协调统一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3.2规划定位

农业产业在原平市总体经济中占有较小的比重,但是农业在社会稳定、粮食安全、生态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原平农业发展应具备示范引领、生产增收、生态涵养和促进城乡居民生活和谐等四大功能。

3.3规划总体目标

3.3.1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原平市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经过对产业现状和资源禀赋的科学分析,结合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采取合理的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和产业发展策略,将原平市打造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3.3.2全国知名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市

原平市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迅速,种植业产生的大量秸秆没有得到合理有效应用,同时畜牧业的污染问题也日渐严峻,必须通过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引入,实现种养加的优化配置,建设全国知名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市。

3.3.3山西省“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先行试点中的农业发展典型县

为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山西省确定了22个扩权强县试点县和11个转型综改试点县,原平市做为双试点县,因其农业发展基础较好,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优越,经过合理规划和重点扶持发展成典型县。

3.3.4山西省重要优质农副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原平市目前农副产品生产企业较少,生产规模不大,市场化程度较低,需要通过统一规划设计,根据产业现状和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逐步将原平打造成山西省重要优质农副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3.3.5面向忻州市域、辐射华北地区的重要农副产品加工物流中心

原平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不断发展的农副产品生产,以及农业各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打造面向忻州市域、辐射华北地区的重要农副产品加工物流中心提供条件。

3.4产业选择

现代农业形态众多,包括都市农业、城郊型农业、无公害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精确农业、持续农业、设施农业等[13-15]。围绕原平市农业规划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紧抓“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试点县的历史机遇,立足原平现有农业发展基础和今后发展需求,将全区农业产业定位:(1)支柱产业。粮食(玉米)产业、畜牧(禽蛋生猪)产业、经济林果业。(2)主导产业。加工物流、籽种苗木、特色杂粮。(3)新兴产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花卉绿化苗木。

3.5产业布局与发展根据原平市的农业发展定位和功能要求,将原平市农业发展划分为“一带、两翼、一心、四组团”的空间格局。

3.5.1一带——原平现代农业高效产业带

(1)区域范围。主要是海拔1000m以下的盆地平原地带,呈条带式穿过原平市中部,总面积约563km2。主要涉及阎庄镇、王家庄乡、新原乡、解村乡、西镇乡、大林乡、崞阳镇、沿沟乡等8个乡镇。区内有观上水库、阳武河、滹沱河等重要水利资源和设施。该区域地形平坦,地下水相对丰富;土壤肥力较高,农作历史悠久;是原平市区和中心镇所在地,也是原平市人口主要聚集带。(2)产业定位与发展。根据该地带的特征,主要在粮食产业高效提升、畜牧养殖业规范化、籽种苗木做强、加工物流业做大等方向进行发展。在原平市中部,滹沱河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乡镇作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带”优先发展;主要涉及以玉米粮食、畜禽养殖为主的支柱产业,以设施农业、苗木籽种等为主的新兴主导产业。

3.5.2两翼——西山生态涵养、东川经济林果

(1)区域范围。主要是海拔在1000~1500m的低山、丘陵和山地地带,分布在原平市西部的山区和东部的丘陵山川带。呈条带式分布于原平市东西两侧,总面积约1997km2。主要涉及楼板寨乡、大牛店镇、长梁沟镇、轩岗镇、段家堡乡、苏龙口镇、中阳乡、子干乡、东社镇、南白乡等10个乡镇。该区域地形复杂,水利灌溉设施不健全,土壤条件差异较大,日照较长昼夜温差大。(2)产业定位与发展。该功能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是以生态林为主的林业,以经济林果、设施农业、有机杂粮、林下经济为主的复合生态农业和乡村度假旅游业。在低山、丘陵和山地地带发展果树、小杂粮;在靠近盆地平原的低山平坦地区,发展阳坡日光温室;在海拔1500m以上的地区阳坡面宜林地进行生态林建设。本区有集中连片的果树和林地,适宜发展林下经济,包括林菌结合和林禽结合的复合生态农业。

3.5.3一心——原平市高新农业科技核心示范区

(1)区域范围。该区分布在农业基础较好、自然资源丰富的沿沟乡,该区域海拔在500m以下,总面积667hm2,地势平坦,水力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具备发展成为原平市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区的条件。(2)产业定位与发展。该区以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示范为核心,引进国内外农业先进技术及品种,孵化现代农业企业及品牌,培育示范农业产业集群,实现示范区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引领推动原平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根据原平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方向,该功能区主要通过示范适用农业技术、优新种养品种、先进设施设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兴涉农企业,建设原平市乃至山西省现代农业的典范。

3.5.4四组团——重点发展组团

(1)区域范围。主要是海拔在500m左右的平原地带,呈环状分布于原平市城区周围。主要涉及解村乡、王家庄乡、新原乡、西镇乡、子干乡等5个乡镇。该功能区地势平坦,农田水利设施完善,产业基础较好。(2)产业定位与发展。该区已开始发展生态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绿色苗木业、籽种繁育等现代农业产业,该区发展的重点是高效绿色生产主导的设施农业,以循环高效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增值的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及拓展农业功能的都市休闲农业。

4现代农业发展策略及措施

根据现有产业的基础及未来的发展目标,按照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总体构想,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土地的承载能力,本着构建现代农业优势产业形态和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原平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发展策略以及实施措施。

4.1统筹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中的5个统筹,即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4.2市场导向

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来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从而扩大销售,获取最大利润。重点发展有本土优势并且潜力巨大的农业产业。按照市场导向型经济的运作模式“市场—技术—资源”进行运营和管理,实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且更具灵活性、竞争性;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健康畜牧业要实现小区化、规范化、标准化,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本土养殖企业,引进大中型养殖企业,规范本土养殖规模户/场,进行订单销售以免资源浪费。

4.3科技支撑

要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积极运用生物、信息等技术,加快农业技术升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实现信息化、高效化、科技化的现代农业。高效种植业要坚持做到品种良种化、耕作规模化、服务组织专业化;设施农业的科技投入增加,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日益完备。

4.4生态循环战略

以保护原平市的环境资源为基础,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理念,选择产业类型,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种植业产生的大量秸秆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实行秸秆还田;畜牧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可以通过收集、加工处理制成有机肥,引进循环发展策略,逐步形成有规模化、规范化的养殖模式。

4.5品牌农业

根据原平市已有的产业基础,注重品牌的打造,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可以更为有效的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原平市是山西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中小杂粮的发展要提质增产,优质化加工、专业化包装并且进行品牌化销售;山西省的梨果驰名也要做精品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休闲观光业以温泉生态休闲体验为亮点,扩大旅游产业规模,完善现代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为打造“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丰富旅游元素和旅游产品。

5小结与展望

篇11

【关键词】农业生态 工业 规划 研究

一、农业生态工业园(AEIP)的内涵与特点

农业生态工业园兼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种功能和多重效益,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改造产业系统,以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梯级利用;通过建立产业系统的“产业链”形成工业共生网络,以实现对物质和能量等资源的最优利用,最终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系统。

农业生态工业园通常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整体性。生态农业是一种整体系农业,它的结构十分复杂,具有层次多、目标多、联系多的特点,构成复杂的立体网络。第二,层次性。生态农业具有多级亚系统。第三,地域性。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环境决定和影响着生物,生物依赖并改造环境。第四,调控性。生态农业的调控措施主要有四条途径:一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光能、热能、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等。二是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三是改造生态环节,如造林、治山、治水、应用生物措施等。四是把自然调控和人工调控结合起来,有效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发展。

二、河南省舞阳县建设农业生态工业园的优势与效益

目前,舞阳县已经具有了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些现实基础:全县已确定高效立体种植型乡镇4个,畜牧养殖型乡镇5个。文峰的园林花卉,侯集、莲花、太尉的畜牧养殖。马村的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都已初具规模。万春园林、平升植物油、华鑫面粉、舞莲面粉、联华万头猪场、半李养殖基地、兴农牧业等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十五”期间,全县大力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发展无公害基地25万亩,粮经比例达6:5。全县新植各类树木2800多万株,高标准绿化省县乡通道800多公里,营造速生丰产林10多万亩,发展小杂果4.5万亩,园林花卉8000多亩,完善农田林网68.4万亩,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24.8%,带动发展林草牧、果草牧、林菜套种等10多万亩。

舞阳县发展农业生态工业园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济效益来看,首先是农业生态工业园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供了通过提高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再生利用废物和避免进行违法行为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的机会,同时也能使企业生产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和绿色产品。其次,一些基本服务可以在园区企业间实现共享。最后,对于舞阳县而言,发展农业生态工业园可以使其成为观光旅游的一部分,和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一道为舞阳带来旅游收入。从环境效益来看,农业生态工业园将减少污染源和废物源,同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园区企业将通过更为创新的清洁生产方法,减轻环境负担,比如能源的有效利用,水的管理和资源的再生利用。从社会效益来看,园区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当地经济发展的基地,吸引效益好的企业进入,并为新企业和本地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场所,同时,也为更多的居民找到了就业机会,为小规模经营农户产品找到了出路。

三、河南省舞阳县农业生态工业园产业链和生态链设计

河南省舞阳县农业生态工业园产业链和生态链设计上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尽量与盐的使用挂钩,这样,不仅能拉长农业种植和农业养殖的产业链,促进农业的发展,而且也能拉长本地矿产资源的产业链,促进本地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盐化工产业的发展;二是尽量与舞阳现有农业基础、发展规划和生产技术匹配,从而使农业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能够真正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环境的改善。

1、农业种植系统

该系统包括两条产业链:第一条是蔬菜加工产业链,以生产腌制蔬菜为最终产品,如辣椒、小萝卜等农产品。该产业链包括一批上规模的蔬菜基地,在该蔬菜生产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有机生产的可能性。禁止、限制使用部分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用有机肥和生物生长素来替代化学肥料,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蔬菜加工过程中,从分类、整理、清洗、分级、剥皮、去梗、除芯、整理、碎化、预煮和腌制保藏过程中,尽量节约水资源。

第二条产业链是调味品加工产业链,如上图中所示的酱油生产外,还可以包括辣椒酱等其它一些调味品。该产业链上端应包括黄豆、辣椒等生产基地,在酱油生产过程中,除了会有废水产生外,还会有大量豆渣产生,这些豆渣和蔬菜加工产业所生成的废渣可以用以发酵制作酒精,提供给酒类或其他饮料企业;也可以作为动物饲料进入农业养殖系统,还可以生产堆肥,成为返回农业种植系统的有机肥。两条产业链生成的废水通过一个污水厂处理,可以直接返回农业种植系统。腌制蔬菜和调味品可以作为最终产品进入内外部市场,提供给本地区和外地消费者。

2、农业养殖系统

在构建舞阳县农业养殖系统中,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在现有养殖基础上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构建一个畜牧养殖-屠宰-肉类加工的一体化系统,最终产品为腌制肉类食品,与盐加工挂钩;另一方面,传统的屠宰加工中往往伴随大量的废水废料,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我们引入零排放的思想,构建了一个具有多个子系统的农业养殖系统,核心是使系统中的副产品转化为具有附加值的产品或返回系统的新原料。

该系统主要由一个大型牲畜养殖基地或多个中型牲畜养殖基地构成,养殖品种为牛、羊和猪等传统养殖品种。其主要产品提供给产业链下游的一家新型屠宰厂,屠宰厂的下游为一家大型肉类加工厂,为突出特色和避免与双汇等本区域名牌产品的竞争,该肉类加工厂的主要产品应该定位为腌制肉,这样既避免了竞争,也避免了生鲜肉等更为严苛的储存条件。

在养殖基地中还有废水和牲畜粪便产生,废水可以直接进入污水厂处理,而粪便可以部分进入沼气池,部分经处理后可用于养殖蚯蚓。屠宰厂在宰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料,这些废料可以进入沼气池。沼气池的下游产品为沼气,可以直接用于农户的日常生活;沼液本身可以作为一种液态肥进入农业种植系统;沼渣则可以用于养殖蚯蚓。蚯蚓可被用于制成蚓肥,用于一般农业种植系统或用于花卉苗木的培育;蚯蚓还可以作为鸡、鸭等普通家禽的食物;此外,蚯蚓还可用于下游水产系统,作为甲鱼、黄鳝和其它鱼类的饵或食物。鱼塘内的水生植物如浮萍等本身可以作为牲畜饲料,与此同时,鱼塘还可以作为一个蓄水器,在干旱季节为饲料作物提供灌溉。饲料作物可以重新返回产业链开端,用于牲畜养殖。从养殖基地、屠宰厂和肉类加工三处产生的废水经由一个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既可直接返还系统,也可用于其它生活用水,这样在整个系统内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在这个一体化的生态系统中我们坚持零排放的思想,所有的生物废弃物都将转化为具有附加值的副产品或系统中的原料。这个生态系统还将产生收入和节约,以及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酒类生产系统

舞阳县现有两家大型酒厂,包括漯河啤酒和富平春白酒,即将招商项目还包括贾湖啤酒,从酒业的文化基础和原料基础来看,酒业有潜力成为舞阳下一阶段的产业发展重点。而酒业发展中废水和废料的处理同样是发展循环经济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规划了专门针对酿酒行业的产业链,这一项目可以使用酿酒产生的固体和液体废料作为企业周围农业种植的原料。

酿酒产生酒精废液和下脚料谷渣(含高碳水化合物的谷物副产品),酒精废液可以通过发酵变成可利用的沼气和有机肥;使用谷渣作为培养基可以种蘑菇,也可用于养殖蚯蚓,或者把谷渣作为原料生产面包。培植蘑菇后的旧培养基可以作为养猪饲料;使用蚯蚓可以提高土地肥力;酿酒过程用水可用于清洗猪圈,然后把污泥排入生物发酵系统;乙醚气体可以部分用来酿造所使用的锅炉的燃料;利用来自发酵过程用水可以培养营养菌以作为养牛饲料;养藻池中排出的富含有机成分的水可以引入深水养鱼池,供养多种鱼类。

四、结论

农业生态工业园(AEIP)是循环经济理念下促进新农村产业发展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有益模式,各地区在利用AEIP模式发展循环农业时,既要考虑宏观层面因素,也要考虑微观层面因素:从宏观层面上,各地要根据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废弃物特征和分布状况进行合理规划,不仅要通过扩大生产,实现农业规模经济;而且要通过整合农业内部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土地、资金和劳动力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之间重新合理配置,实现农业结构效应;然后还要考虑到农业和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如河南省舞阳县的农业生态工业园设计规划中考虑到了与本地区盐化工的相互促进,既能突出地方特色,又能促进各部门协调发展。从微观层面上,必须考虑到通过企业内部的产业链延长和生态链设计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AEIP模式坚持3R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减少投入品数量,从而可直接降低成本。再利用原则要求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通过对农业生产与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废弃物污染转化为资源,不仅可降低污染,而且拓宽了资源渠道,对废弃物的利用其实是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资源利用的附加值。再循环原则要求对农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大量使用的水和其它资源反复使用,从而实现资源的节约、污染的减少和企业成本的节约。

【参考文献】

[1] 温铁军:新农村建设与循环经济[J],财经界,2006(11)。

[2] 高桦: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J],当代经济, 2006(12)。

篇12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法制;环境立法;环境政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比较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步。昔日的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丽乡村,出现了水体大面积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随意堆放、工业污染加剧的情况。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不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落后于城市速度,对农村居民卫生和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尽管近期国家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力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农村的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使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切实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政策、法规与制度体系。

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

农村水体污染主要表现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无法满足农田灌溉;同时近几年农村旱涝灾害频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鱼虾绝迹,天然绿洲消失,水库蓄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严重。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固体垃圾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村庄建设规划差,基础设施少,道路无硬化、无公厕、人畜居住混杂、不可降解农膜使用量急剧增加却无法回收,固体垃圾随意堆放。

(三)农业生产不当,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农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滥施农药、化肥,恳荒围湖造田,乱挖乱采,不仅农业产品受到严重污染,也逐渐污染了土壤、空气、水源,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威胁。另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再加上自然灾害多发,土地退化、沙化、碱化严重,进—步加剧了人地矛盾。

(四)集体林权改革滞后,林业生态系统破坏

集体林权改革滞后,经营主体不明确、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其次地方政府决策不当,盲目开发山区,发展果业,加剧了森林植被破坏。再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民伐木为柴,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结果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使生物多样性环境遭受了破坏,并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土地蓄水量下降。

(五)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

乡镇企业大多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布局不合理、无集聚效应、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工业化。由于其生存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相对薄弱,造成污染后缺乏治理技术与资金,治理困难,使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工业化污染问题。同时大量污染严重的城市工业企业搬迁到城郊或农村地区,或者直接将城市垃圾运往农村,造成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法制成因与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自然、历史、经济与社会等诸多方面原因,这里只对其法制成因与对策进行分析。现行法制状况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立法是从过去的经济发展为重,环境保护为轻出发,“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所以,要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以新的角度和新的观念完善环境法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下面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成因逐一进行分析。

(一)环境政策原因环境政策原因主要表现是环境政策失灵。环境政策失灵是指国家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宏观政策失灵和微观政策失灵。宏观政策失灵集中表现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忽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必要的环境问题保护对策,只到07年国务院专门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才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才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与城市相比,城市早已在这些方面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环境噪声和烟尘控治、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循环经济与节能及减排、综合利用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同时还有“创建环境模范城市”的鼓励政策以及有“飞行监测、限期治理、关停企业”等强制措施,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几乎是空白。微观政策失灵是指具体的环境保护政策的缺陷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政策不够健全,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实效性强的政策,即使有政策但因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已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存在着不一致和不协调之处,尚需完善。无论是政策体系,还是工作力度,农村环保工作都还在起步阶段,其中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等政策几乎是空白。因此,要根据农村环境问题量多面广、监督对象复杂的内在特点和工作基础薄弱的实际现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工作,在政策上倾斜,在经济上扶持,在技术上支持。要多出台农村环保财政补助、污染减排财政奖励等政策手段,推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中国农村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有别于城市,但城市环境保护积累的经验和各项管理制度足以供农村环境管理借鉴。”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资源、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环境支撑。所以加大政策保障措施,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二)立法原因

立法原因主要是指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缺位,已有立法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环境保护法》立法时间较早,受时代影响侧重于工业污染控制和城市环境保护,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关注不够,仅有几个条文很简单。我国目前的诸多其他有关的生态环境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与制度规定不足。二是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缺乏统一规范,并且未能将农村环境、农村自然资源和农村生态的保护统一起来,农民的环境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三是行政法规不到位,本应弥补农村生态环境的上位立法的过于原则性和不足这种情形,却未能出台一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行政法规。“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土壤污染防治、农用塑料薄膜污染、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各地方即使有相关地方法规,在规定上也不尽相同,比较混乱,并且是条块分割,形不成完整统一制度体系。如农业部负责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保护和管理农业环境,控制农药、化肥、农膜对环境的污染,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农村村镇环境保护工作,各个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涉及到渔业、水利、林业多个部门,内容和规定都存在差异。因此,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农村环保的地方性法规体系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将来的《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应强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并制定农村生态环境单行法;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也要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办法》等专项法规,逐步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修订原有涉及农村环境保护而不适宜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责权清晰,有效防止农村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工业、生活以及外来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防止农村生态遭到破坏。

(三)法律制度原因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考察现有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会发现现有的制度比较零散、不全面,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制度缺位、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的情况。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虽已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主要应用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同时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位现象,至今仍没有一套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具体安排。在这种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诸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再次,尽管在有些方面建立了制度,但由于制度执行不力,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从环境污染的治理制度来看,如排污收费制度,资源收费制度虽然对控制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计划、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和科技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与环节多、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造成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因此要尽快建立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制度。“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体系建设要尽快建立,将城市环保和农村环保置于平等位置,从法律、法规体系上,对农村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它是构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基本内容,对于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目的与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制度应当包括:除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制度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切实可行外,还应建立如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农村清洁生产促进实施制度,生态环境建设问责制度、农村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考核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农村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环境破坏事故防范与预警制度、农村环境纠纷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制度等。

(四)政府管理原因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管理不当。主观上来看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有政策但政策在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或冲突,无手段和措施来达到政策目标;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有效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客观上是农村生产与生活中不科学的行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生活陋习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缺失,企业地处偏远、点多面广,排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监管主体很难界定,难以用城市的监管的手段与用行政执法的手段来治理。因此要克服以上不足,农村环境治理要走与城市环境治理不同的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变监督管理为预防管理,变单纯的依法行政为服务与执法相结合。具体工作中要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落实工作人员与经费,探索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农村环保治理社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其次,制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意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将各项整治和建设任务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设立环境指标作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指标,专门出台年度生态任务和环保专项行动考核办法。再次,要强化农村环境服务与执法力度。在服务上,要象创建国家环保城市一样大力开展生态乡村示范创建,重点开展农村工业点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与垃圾治理、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管理、土壤污染防治、流域河道整治、生态产业实施等关键工程。加大农村农业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落实好“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做好农村环保项目申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里的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在执法上各执法单位要切实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管和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加大农村环境执法力度。

(五)生态环境技术规范制定与推广原因现阶段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很欠缺。滥用化肥与农药、秸杆随意焚烧、家禽粪便污染水源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长期以来,农民缺乏环保理念,而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主导作用不足,农民缺少科学规范来保护环境,也缺乏科技与资金,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过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随着各乡镇精简与压缩,基本处于瘫痪与失灵状态。既是尚存的农技推广系统由于缺少财政支持,也无法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从而切断了农民获取环保措施的最重要渠道。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正是由于存在着政策、技术、经济等方面问题,从而使农村污染治理体系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基本没有形成有效防控与治理机制。因此要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环保防治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等环境问题;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对农田和水源的污染。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农民群众的特点,采取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形式,制订简单易懂的安全控害技术规程,把农产品安全生产安全与监控、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技术编发成切合实际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手册,把生活与生产活动的科学规范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到农民身边、农户家中,使环保科技知识与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三、结论

环境法制建设是事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针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注释】

篇13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农业;有机农业;模式特点;生态功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保持农业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依然很多,其中的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现从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角度阐述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

1环境友好型农业

环境友好型农业将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到农业经济建设中[1-2],其目标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从而找到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实现形式和技术措施。

1.1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注重环境保护和农业污染防治[2-4],主张建立作物、土壤微生物、家畜和人的和谐系统;按照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特点发展多种经营、多种农产品互补、轮作等生产手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人为地构建一定的生态链,实现深加工和资源循环再生。另一方面,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标是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的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性效果,能在长期不对其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条件下产生较大的生产力。

1.2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的特点

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的特点是以环境友好为基本前提[1-4],改变某些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通过科学地规划、组织、管理,实现农业资源的多级分层优化利用;形成循环、共生和废物再生利用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的压力;通过不同的实践方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3环境友好型农业的生态功能

从生态角度来看,农业环境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个生态环境的安全。目前,我国整体上已经进入以环境优化、生态协调的经济增长为主的新阶段,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新模式。农业系统作为人工的生态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和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加上较长时间以来传统经济观念对农业掠夺性的经营,我国农业生产环境面临的问题也十分严峻。构建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和最终出路。

2有机农业

2.1有机农业的涵义

我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中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而有机食品是指来自有机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的,且获得了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和调料等。因此,有机农业符合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标准。

2.2有机农业的特征

以自然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资源为基础;有效利用太阳能和生物系统的生产潜力;维持土壤肥力;最大限度实现植物养分和有机物质的循环[5];不使用自然资源以外的物质;维持生态系统和农业景观的基因多样性;向畜禽提供适应其行为本性的生活条件等。

2.3有机农业的生产原理

以生物学、生态学为理论指导,以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功能完美结合及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相对封闭的生物营养循环体系原理、土壤是一种活的生命系统原理、应用生态学防治作物病虫害原理和保持养殖业的适载量及遵循动物自然习性饲养管理原理4个方面[6]。

2.4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

依靠传统农业技术(时空多样性和连续性、空间和资源的最佳利用、养分循环、作物系统自我调控和作物保护)和现代农业技术。实现耕作与自然的结合,培育健康的土壤,保护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自然调节机制,生产高品质的食品。

2.5有机农业的理念

有机农业的生产观、价值观、消费观、环保观。是把生产视为人类为了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保持人类社会健康发展,通过合理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有机农业生产注重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有机农业生产不仅规定了生产的实质内容,而且强调污染人类生产环境和破坏资源的活动不是有机农业。

3结语

有机农业的优势充分表现在无污染,保持及促进土壤肥力,营养全面、健康,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丰富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多样性种植、降低作物营养水平、机械除草及有目的地建立天敌栖息地和群落环境等,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内在自然调节机制,建立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保持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

有机农业是保护生态、维持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必由之路。有机农业向社会提供无污染、美味、营养丰富的安全食品,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社会需求,对减轻环境污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有机农业,我国的农业水平必将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

4参考文献

[1] 吕迅,姚云浩,付会洋,等.从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变的制约因素分析[J].生命科学,2010,4(2):61-64.

[2] 王晶.积极建设有机农业,践行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J].经济视角,2010(3):51-53.

[3] 李国森, 敖振浪. 什么是有机农业[J].种业导刊,2010(4):43.

[4] 罗芳,徐丹.资源消耗农业的可持续经营——日本有机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借鉴[J].安徽农业科学,2010(5):2613-2615.

篇14

问: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出台这样一个《规划》,其背景是什么?

答: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增”,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进展。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水土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水土资源管理、生态补偿等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十分紧迫。当前,人民群众对资源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期待,主要农产品连年增产,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技术模式不断集成创新,农村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农为邦本”。“三农”是国家稳定和安全的重要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可持续,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另一方面,要确保我国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给子孙后代留下良田沃土、青山绿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务院部署,农业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林业局等部门,在深入基层调研、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共同编制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接下来,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抓好贯彻、组织好实施。

问:为什么《规划》被称为是一个“纲领性文件”?请为我们描绘一下,未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蓝图是什么样的?

答:《规划》对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做了整体的宏观设计,既有时间表,又有路线图;既有阶段性目标,又有区域性布局。

首先,《规划》明确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就是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产能为本、保育优先、创新驱动、依法治理、惠及民生、保障安全的指导方针,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基本原则五条: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坚持创新驱动与依法治理相协同;坚持当前治理与长期保护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与示范推广相统筹;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其次,《规划》描绘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蓝图,也是发展目标。这就是:到202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资源保护水平与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增强,生物多样性衰减速度逐步减缓。到203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

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合理规划区域布局,梯次推进,分类施策。《规划》要求根据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的原则,确定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和重点。其中,优化发展区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潜力大,但也存在水土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要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保护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适度发展区包括西北及长城沿线区、西南区,农业生产特色鲜明,但生态脆弱,水土配置错位,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严重,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立足资源环境禀赋,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发展区包括青藏区和海洋渔业区,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青藏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但生态十分脆弱。海洋渔业区发展较快,也存在着渔业资源衰退、污染突出的问题。要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让草原、海洋等资源得到休养生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问:《规划》提出了阶段性发展目标,请问我们如何来实现?

答: 根据《规划》,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重点推进和完成五项主要任务:

一是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按照“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逐步建立起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新格局。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力争在种业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技术领域率先突破。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优化调整种养业结构,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因地制宜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以及“稻鱼共生”、“猪沼果”、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二是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稳定耕地面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严控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坚持耕地占补平衡数量与质量并重,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提升耕地质量。采取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土壤改良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恢复和培育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养分健康循环通道,促进农业废弃物和环境有机物分解。适度退减耕地。依据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对不适宜耕种的“不稳定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林草结合,增加植被盖度。

三是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实施水资源红线管理。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推进地表水过度利用和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适度退减灌溉面积。推广节水灌溉。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农业高效节水体系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加大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发展雨养农业。在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区建设农田集雨、集雨窖等设施,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开展粮草轮作、带状种植,推进种养结合。在水土流失易发地区,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

四是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防治农田污染。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打好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使用效率,“十三五”期末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综合治理养殖污染。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提高畜禽粪污收集和处理机械化水平,实施雨污分流、粪污资源化利用,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改善农村环境。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护饮用水水源,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加快构建农村清洁能源体系。

五是修复农业生态,提升生态功能。增强林业生态功能。按照“西治、东扩、北休、南提”的思路,加快西部防沙治沙步伐,扩展东部林业发展的空间和内涵,开展北方天然林休养生息,提高南方林业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林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保护草原生态。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推进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和草原防灾减灾。恢复水生生态系统。采取流域内节水、适度引水和调水、利用再生水等措施,增加重要湿地和河湖生态水量,实现河湖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畜禽遗传资源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加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开展濒危动植物物种专项救护,完善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预警体系,遏制生物多样性减退速度。

为完成以上五项重点建设任务,我们将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财政资金,调整盘活财政支农存量资金,安排增量资金,积极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同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全面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是水土资源保护工程,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项目、高效节水项目、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项目、农业资源监测项目。

二是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工程,包括畜禽粪污综合治理项目、化肥农药氮磷控源治理项目、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项目、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三是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包括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项目、草原保护与建设项目、石漠化治理项目、湿地保护项目、水域生态修复项目、农业生物资源保护项目。

四是试验示范工程,包括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项目等。

问: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战略,请问我们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答: 今后一个阶段,我们将主要采取七项措施来保障《规划》实施。

首先,强化法制保障。研究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以及耕地质量保护、黑土地保护、农药管理、肥料管理、基本草原保护、农业环境监测、农田废旧地膜综合治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等法规规章。完善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法规体系,健全农业各产业节能规范、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制修订耕地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膜、饲料添加剂重金属含量等标准,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

其次,加大执法与监督力度。健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落实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各类法律法规,加强跨行政区资源环境合作执法和部门联动执法,依法严惩农业资源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效果的监测与督察,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及损害赔偿制度,加强审计监督。

第三,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引导全社会树立勤俭节约、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改变不合理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保障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泛动员公众、非政府组织参与保护与监督。

第四,完善扶持政策。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投入保障体系,推动投资方向由生产领域向生产与生态并重转变,投资重点向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倾斜。继续实施并健全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农机具购置补贴、动物疫病防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等政策。支持优化粮饲种植结构,开展青贮玉米和苜蓿种植、粮豆粮草轮作;支持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生物炭改良土壤、积造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支持推广使用高标准农膜,开展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第五,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在种业创新、耕地地力提升、化学肥料农药减施、高效节水、农田生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治理、气候变化、草原生态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推动协同攻关,组织实施好相关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积极探索“项目+基地+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生产单位+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转化模式。依托农业科研、推广项目和人才培训工程,加强资源环境保护领域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借助多双边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国内农业资源环境与生态等方面的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国外先进环境治理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