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的知识范文

生态环境的知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1: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环境的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环境的知识

篇1

关键词:知识产权文化;高校;知识经济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财产,国际上针对知识产权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表现为其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和运用能力。而高校基于其知识创新与传播的使命,已成为一个国家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的源头活水。同时,知识产权也成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然而,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建设创新型河南对河南高校科技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河南高校知识产权运作与发展却仍存在一些障碍和薄弱环节。比如,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环境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等,这些都是河南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基础问题。

一、知识产权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产权文化概念最早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出,世界各国对知识产权文化问题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比如,以知识产权文化为主题召开国际研讨会、举办各种知识产权文化活动等。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规定,把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作为五项战略重点之一,把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作为八项具体战略措施之一。

知识产权文化是法律文化的一个分支,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进步成长起来的。知识产权文化是知识产权的观念形态,包括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诉讼观念、心理结构、学术思想等。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定义看,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非正式的知识产权制度,是体制、法律政策、规章等正式制度的积淀和升华。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可以让人们在尊重他人智力成果的良好氛围中更好地认识知识产权的作用和潜力,明智而成功地使用知识产权。随着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也日益重要和迫切,因为它对弥补知识产权法规的不足、促进良好知识产权秩序的形成,具有现实的需要和长期的价值。

二、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文化互动的生态系统

知识产权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文化形态。其特征是:在创新思维模式上,具有更大的发散性和更强的兼容性;在创新组织文化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更强的激励性;在科技创新管理上,重视促进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在社会文化氛围上,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知识产权文化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关系:科技创新活动创造了知识产权,推动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丰富了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知识产权文化反过来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肥沃土壤。

科技创新活动与作为观念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之间有三个依次间隔的层次:知识产权物态成果、知识产权正式制度和知识产权行为模式。这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知识产权文化的积累、传播和发展离不开行为模式的形成、制度的构建和物态成果的产生。通过这三个层次间的交换网络关系,在整个国家和市场的大环境下,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文化不断互动,从而构成一个以精神为灵魂、以物态为动力、以制度为保障的知识产权文化生态系统。

三、知识产权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对河南高校科技创新的意义

1.熏陶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品质

知识产权文化生态环境能熏陶一个人的创新行为模式和习惯,从而铸就人才最独特的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这是个人和组织“最为珍视的生存和兴旺发达所必需的个性特点”。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良好的知识产权创新文化氛围是高校源源不断地输出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温床。

2.激发高校创新成果的涌现

器物层面的知识产权物质形态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知识产权文化生态旨在营造多元化、多样性的科技创新环境,以最广泛地调动高校科技创新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创新人员创造财富的欲望,从而创造出真正具有独创性的、新颖的科技成果。

3.凝聚创新团队和产学合作

随着“小科学时代”向“大科学时代”的迈进,高校科研的组织模式也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科研小组”再到“跨学科创新平台”的模式演变,科研团队在高校科技创新中越来越重要。知识产权文化中信任、团结、协作的价值观将成为凝聚科研团队的“黏合剂”。此外,产学合作既是一个知识流动和整合的网络,也是一个基于信赖的伙伴关系的网络。信任、创业精神、持久的耐心等价值意识和心理结构是成功合作的基石。这种文化的形成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市场化。

在当今原始性创新已成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核心的年代,在知识产权已成为重要财富源泉的年代,构建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产权文化生态环境,已成为高校决胜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河南高校创新体系在强调科技创新的同时,更要重视形成使创新得以扎根和萌发的知识产权文化,并将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深深地熔铸在高校科技创新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四、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生态环境营造的基本路径

知识产权文化本身只有在生态体系中才能体现应有的价值,也只有依托其他物质形态成果、制度、行为模式等载体才能显示内在的力量。当前,河南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生态环境的营造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路径。

1.推动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培训

知识产权制度要得到长足的发展,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因此高校要加强各方面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识,采用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对领导干部进行系统的知识产权知识宣讲,成为知识产权工作的积极倡导者和保护者。其次,要加强对教职工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法律实务专题培训,并将知识产权纳入相关教职工的上岗及职业培训计划,以提高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实际运用能力。再次,要大力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如知识产权管理和法律专业人才、复合型技术经理,以尽快缓解社会和高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匮乏的局面。

2.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的宣传与普及

知识产权的宣传与普及是面向大众的,是知识产权文化形成的基本手段。高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知识产权观念的宣传与普及,增强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特性的认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的意识,形成团结、和谐、信任、竞争、冒险、宽容、创新、持久的知识产权文化价值理念。高校还应定期面向师生举办知识产权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会等,为师生提供各类知识产权书籍、宣传小册子、音像等资料,为非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开设知识产权选修课,在大学生中全面实施知识产权素质教育。

3.建立高校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管理者协会

美国、日本等国家高校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管理者协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高校之间的知识产权管理或技术转移行业协会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的行业组织,政府应当推动各高校建立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管理者协会,充分发挥协会自律、协调、服务和维权的重要作用,加强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技术转移方面的关系协调、法律援助、诉讼支持、经验交流、普及宣传、培训讲座等,促进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生态环境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徐瑞德,刘江彬.美国、日本与瑞典高校技术转移政策与模式之研究[A].数字化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C].2000.

[2]余明九,梁子卿.浅议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与构建[J].云南科技管理,2008,(2).

篇2

【关键词】治理; 民族地区; 参与主体; 治理框架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209-01

一、治理与环境治理

治理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于英语世界社会科学流行开来。发展至今,一般认为治理是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政府未必起主导作用的、社会各方参与合作的过程。对政府而言, 是从统治到主导的变化; 对社会各方而言, 是从被动服从到主动参与的变化。 民主、分权、参与、协商、合作成为治理理论最核心的内涵。环境治理理论建立在治理理论基础之上,是指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公民社会部门根据一定的治理原则和机制进行环境决策,公平和持续地满足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目标要求。环境治理强调公民社会和公众参与环境决策,追求的是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协同治理环境的合作格局,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共同目标等实施对环境问题共同治理。

二、民族地区环境治理的特殊性表现

(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更为恶劣

我国民族地区绝大部分位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其中宁夏、西藏、青海、贵州是全国生态最脆弱的地方。中国四大生态脆弱带,即高寒、沙漠、黄土、喀斯特多分布在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相比较,区位偏僻、自然条件恶劣和生态脆弱此成了民族地区发展的先天障碍,西北干早区的沙漠化和盐渍化,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的土壤侵蚀,西南地区的滑坡、泥石流等生态灾害不断吞噬与消解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成果。

(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管理失当

政府官僚体系的管理失当也是严重影响生态治理效果的原因之一。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方面,也存在一些体制上的问题。2003年民族地区单位行政管理费支出实现的gdp相当于全国水平的61.3%。民族地区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与全国差距很大。本来捉襟见肘的财政收入用于供养大量吃“财政饭”的党政人员,也造成了行政人员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低效率的制度安排使得要素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其中相当大的部分必然转化为沉没成本。

(三)民族地区环境治理的资金短缺

民族地区长期以来资金短缺,投资不足的情况十分严重,从1999年至2003年的4年间,民族地区财政年年入不敷出,平均每年增加财政赤字250亿元。民族地区生态治理主要依赖中央政府财政支持,2001年,在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占55.67%,而其他资金只占14.4%。中央财政投入的重点是大的生态治理工程,难以覆盖整个民族地区,且中央财力也十分有限,实际投入金额与生态治理所需金额的差异仍然很大。。

(四)民族地区民众受教育程度低,环保意识不强

民族地区落后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技术上、生产力发展水平上,更严重的是表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观念和意识上。受朴素集体主义和原始平均主义的影响,缺乏发展意识和竞争观念,崇尚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愿也很难接受新观念和新事物,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期望中央出台的民族地区优惠政策越多越好。落后的意识观念导致了民族地区民众生态产权意识模糊,生态保护意识薄弱,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政府的环境治理。

三、民族地区环境治理的参与主体

(一)政府

民族地区由于其政府职能的广泛性,行政行为的强制性,政府机关和行政人员队伍的庞大性,决定了政府在民族地区全社会的主导性地位和巨大影响力。政治力量在民族地区发展方向和具体的经济政策、生态建设和社会规范的运行中都具有绝对的影响力。但民族地区政府机构规模庞大,行政审批事项、内容过多,对企业、市场干预多,间接的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形成,整体上仍是政府经济,政府在行政管理上的越位、错位行为并不鲜见。

(二)市场

民族地区在获取资产、基本公共服务和进入市场的机会方面处于劣势,险恶的自然条件又提高了经济发展成本,更导致民族地区的贫穷。民族地区同外部区域进行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成本之高,很大程度上使其成为一个经济、技术、文化等独立发展的孤岛,远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这就限制了价格、税收、补贴、押金、补偿费等有

关金融手段的发挥,市场在引导和激励社会经济活动主体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措施上不能发挥有效作用。

(三)ngo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环境ngo己经成为推动我国环境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自新世纪,中国环境ngo逐渐呈现出“倡导者”的角色,他们在推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开展环境社会监督等领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表现出联合行动与倡导的明显特征。民族地区环抱ngo在云南分布最多,其次在内蒙古、青海等省份。这些ngo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公民

公民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与政府、企业一起构成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体系。但在民族地区,“安土为本”的小农观念;“小富即安”的发展观念;“轻视知识”的经验观念;“挥霍浪费”的消费观念等长期封闭落后社会状况相适应的习惯、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使公民个体自发性参与出现了内在困境。民族地区公众个体参与动力的不足,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文明(或文化)基础缺失,造成的公众本身应有的参与客观价值却无参与行为的主观需要的一种矛盾状态。

四、民族地区环境治理的框架分析

(一)坚持政府在环境治理的主导地位同时逐步改变其观念和做法

在治理的逻辑结构中,公共权力仍旧是其最为核心的概念。单靠市场机制解决不了民族地区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问题,政府必须通过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来启动和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地区政府更要改变自身种种落后观念和做法:一是政府职能上,发挥宏观规划、经济调节职能,加强公共服务职能。二是观念上,民族地区各级政府要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观念。把握好政府管理与市场配置的关系,防止政府“越位”、“缺位”。

(二)建立社会支持体系支持政府的环保作为

环境治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其实是一个逐渐强调以公民社会和ngo为主体的社会力量在治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过程。在我国尤其是民族地区当前环境治理结构中公民社会的力量较为薄弱,影响十分有限,应进一步扩展民族地区社会环境权益、包括环境监督权、环境知情权、环境索赔权和环境议政权等, 重新认识ngo在环境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放松管制,给ngo的成长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发挥社会支持体系在环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引导企业参与环保

从政府环境管理的角度,不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现有的某些经济手段和措施,同时应该尝试引进和发展有效的环境经济激励手段以及自愿性手段;对于企业而言,应该积极转变经营模式,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技术革新。同时,还应该积极履行环境责任,把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篇3

草原生态/环境知识/文化传统/游牧民族/草原生态民族区/农耕民族

在复杂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的群体孕育了各自的社会观,留下了与自然环境有关的社会表现、态度和行为模式等遗产,同时也能看到围绕着生态问题的文化冲突和矛盾。这些遗产主要表现在民间的环境知识中,这一民间知识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民间环境知识主要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对人文环境的控制和人与自然的协调理念。学者们在描述环境变化时,常常无视文化因素,我们的着重点并不在于认识文化上的差异如何影响环境,而在于怎样把对文化因素作用的考虑同环境变化相联系。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十分贫乏。同时,我国资源破坏严重,矿产资源滥采乱挖、采富弃贫,浪费惊人;淡水、森林、草原、耕地在开发、灌溉、采伐、载畜、开垦等方面问题不少。其中人口压力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人口压力和过度开发,使中国成为荒漠化土地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这样一个由多种生态环境、多个民族和多元文化所组成的国土上,民族间的关系,很多是和环境观念的冲突、破坏环境的行为有关的。而这种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就是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使发展本身陷入了一种低度循环的陷阱。因此多元文化的共存、共生和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在这一背景下,在进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时考虑少数民族的文化个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本身就符合中国社会的内在特点,同时也是对各民族文化的一种尊重。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密切相关。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对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因而各民族由于生存空间的特点、生活方式的不同,其对自然资源管理利用和文化传统也就各具特色。

中国的生态恶化情况,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突出。从生态类型上,可分为草原生态民族区、森林生态民族区和山地农耕民族区等。在此我们以代表草原生态民族区的蒙古族的民间环境传统为例,来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一、草原生态民族区与草原现状

草原生态区,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平原西部,经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南缘一线以西,即从北纬51°到28°的广阔范围内,绵延4500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9%。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和四川等10个少数民族聚居省区,基本上构成了从东北到西南的半月形畜牧带。在这些区域内居住的43个少数民族中,有19个民族以从事牧业为主,有代表性的民族有蒙古、部分鄂温克和达斡尔族、哈萨克、裕固、塔吉克、柯尔克孜、塔塔尔、藏族等。

作为占地球陆地面积47%的草地及其生态系统的研究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据世界资源报告,牧场养活着3000-4000万游牧人口及提供着大量的食物资料,然而,由于过度放牧,开垦草场,短期行为的政策及攫取最大利润的纯经济观念,导致草原出现沙漠化及草场退化的趋势。诸多的草原研究专家及草原计划的推行者,在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中,深切体会到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导致草原利用情况的不断发生变化,改善草场是技术问题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牧草种植的研究认为:“由于一系列的经济、社会、政治、宗教的因素,使得进一步扩大栽培牧草的面积受到限制。在粮农组织从事草原和饲料作物开发工作的大多数国家中,这些因素的作用是错综复杂的。这项工作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乡村社会学家或政治家为牧草的栽培所创造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1](P42)又据世界资源报告,印度次大陆牧场的恶化是与过度放牧、干旱化、管理不当所致,最近几年出台的牧场发展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在南撒哈拉非洲牧场管理及牲畜的发展上,各机构的投资、援助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人们深切地感到开发过程中需要当地人民参加,需要和当地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相结合。[2](P116-117)这种认识上的转变,为草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目前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中,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对之进行研究的报告为数甚少。在世界资源报告中,在提到中国牧场状况时,认为全部土地的41%用于放牧,25%的草原退化,其趋势为水土流失正危险地加速,丧失生产力,沙漠化,退化快于再生;在谈及其原因时报告认为,(1)人口压力;(2)27%的沙漠化由过度放牧造成;(3)政府50年代的重农轻牧;(4)将现有的稀疏和优良草原开垦为农田;(5)城市发展加重了对现存草原的压力;(6)群体放牧;(7)对草和饲草作物管理不善等。这诸项原因事实上都与人的因素有关。

中国约有草地面积400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草地面积的13.9%,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1.67%,放牧面积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前苏联。中国的牧区应分为两大地区,北方“游牧”区和南方“农业”区,从东北平原到青藏高原,从海南山地到黄海之滨,都有草地分布,其中内蒙古草原是面积最大的温带草原。但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对草原只利用不建设,我国草地不仅生产力较低而且有30%的草地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中。草原研究长久未引起人们注意,50年代前全国没有一处草原研究机构,50年代后,开始在有关农牧院校培养草地科技人才,1964年中国农科院创办了草原研究所,之后,四川、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相继创办了草原研究所及草原生态研究所,有关省区也建立了草地工作站或草原工作队。70年代末期,中科院分别在内蒙古与青海建立了两个草地生态定位站,开始从生态系统角度开展草地研究。在这些研究中,都提到由于人为的因素而导致了诸多的后果。我们不能否认,自然科学这么多年来对草原生态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成绩,有了很多的科学积累,这些基础也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必不可缺的根据。然而人是经由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式来影响草原生态的?其自身的社会结构、文化体系、价值观念与之的关系如何?却很少给予关注。

草原资料是中国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据卫星遥感调查技术统计,1995年与80年代中期的数字相比,退化(不包括轻度退化)草地从13亿亩增加到20亿亩,10年中增加7亿亩,已构成资源与环境的重大问题之一。草地沙化是个更为严重的问题,草地每年减少65-70万公顷;北方草地退化面积达90%以上;全国可利用草地每年以2%的速度加速退化;2亿头牲畜因灾死亡。资料显示,在我国草地沙化的原因中,盲目开垦占25.4%;过度放牧占28.3%;过度樵采草地植物占31.8%。中国的沙漠专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有8万平方公里土地将沙漠化。

篇4

[关键词]生态化教学 高职英语 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141-01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办学关键,英语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课,但高职英语的教学低效一直是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加强,生态化教学也成了人们研究英语教学的新途径。

一、生态化教学理论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是一门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新兴学科,采用从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根据教育部于2000年11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生态化教学将是高职英语教育与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二、高职英语生态化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依然是目前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培养交际能力的主要方式,但目前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教学为主,即以教师为中心,以应试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决定课堂的所有内容,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学内容也多以读写为主,课上大量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也多以记忆试为主,这些都进一步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高职英语的授课多采用大班授课,每班人数在40―100人左右,这严重超出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合理容量,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应以个体实践为主,在课上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只能与少数学生进行交流,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较为薄弱,本身在学习上就缺乏主动性,这种只能与少数学生交流的教学更是无形之中剥夺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差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授课内容的统一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趋从性,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盲目附和或懒于回答,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也多为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即主要以分数来评定一门课。这种评价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有一种考试情结,把通过考试、取得证书作为学习目标,这种功利化的目标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使英语学习偏离了方向,也不利于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三、生态化英语教学环境的构建

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还没有形成生态化教学,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构建一个生态化教学环境。

要改变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辅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态位,每个生态位都有一定的优势,教师要创造一个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促进每个学生的自身发展。英语教学应注重个体差异,提倡师生平等,鼓励教学多元化和创造性的“生态化”的教学,教师在备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将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有竞争性的或者多数学生可以参与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由于师资、教学资源等的限制,高职英语大班教学的现实在短时期内很难改变,大班教学仍然是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所采用的主要的教学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取代单独提问,多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在课上尽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另外,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心里进行一个分层教学,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上获得成就感。进行差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设置多种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创建分层次的英语课程班和个性化学习方案,保障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转变评价观念,生态化高职教学的教学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注重整体,又要关注个体;既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组织和日常教学过程。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上,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趋势,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还能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评价是英语课堂的重要环节,一个全面位和多角度的评价体系对于构建生态化的高职英语教学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要构建生态化教学环境,就要符合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学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相互适应,教学目的与教学评价相互顺同,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构建了良好的生态化教学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使其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2]昊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篇5

【关键词】 整体性治理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 整合策略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1、定义

整体性治理理论是目前在西方最为推行和前沿的治理理论,希克斯在其著作《迈向整体性治理》(2002)中将整体性治理理论定义为政府机构之间在充分沟通与合作的条件下,达到有效的协调与整合,使得彼此的政策目标能够连续一致,政策的执行手段能够相互配合,创造相互强化的效果,达到没有间隙的合作治理。波利特在其发表的《联合性政府》一文中认为整体性治理是一种通过横向和纵向协调的思想与行动来实现预期利益的政府治理范式。简言之,整体性治理理论是以政府内部各层级机构、部门的整体性运行为出发点,强调预防、公民需求和结果导向,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在治理当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在政策、规章、服务和监督四个方面的层级整合、功能整合、公私部门整合,达到整体性的治理效果,为公民提供一站式无缝隙的单一窗口服务的新兴治理理论。

2、问题指向

碎片化与棘手性是整体性治理理论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希克斯认为,以往根据功能将政府划分成了各个部门,部门之间呈现高度分化的状态,以至于难以有效地解决越来越复杂的民生问题,整体性治理则是要解决这一问题。他认为,整体性治理所指的碎片化是“专家之间因为缺乏协调所导致的结果”;“碎片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有无数种问题的来源,必须在完善设计的整体性治理当中才能准确的知道它的由来”。韩保中则认为“碎片化是指不同功能及专业的机关间,缺乏沟通、合作与团结,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无法有效处理共同的跨界议题,造成政府机关个别或整体政策目标执行时的失败”。棘手性是整体性治理的一个挑战方向。希克斯指出“人民有许多联合性的难题(Joined-up problems)……,这些难题并不是按照专业、功能或机构的边界发生的”,“解决跨部门边界(Boundries)的复杂难题,需要新的途径”,“棘手性是指许多民生问题跨越了数个部门的边界,导致很难以单独的某个部门独自解决的情形”。按照他的理解,棘手性的问题是跨越部门边界的、是具有联合性质的不能以单一部门的力量解决的,因而整体性治理需要以此来作为努力的方向,找到解决这些棘手性问题的对策。

3、核心概念

(1)目标与手段相互增强。希克斯认为单纯的跨界合作并不能构成整体性治理,要分辨一个政府的管理形态是否为整体性政府需要从目标和手段两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程度来判断。他以组织机构的政策目标和手段是否相互增益将政府的治理形态分为渐进式政府、领主式政府、整体性政府、碎片化政府和协同型政府五种,而整体性政府要求的则是达到目标与手段相互增强的效果。

(2)信任与责任。希克斯认为在政府组织之间建立信任是整体性治理所需要的关键性整合,没有信任的相互合作和协调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即使成为现实也是不会长久的。因此,建立信任的相互关系对于构建整体性治理战略非常关键。同时,希克斯认为责任感是整体性治理当中最重要的,这里的责任感包括了诚实、效率以及有效性(或项目责任)三个方面的内容。诚实主要是指在涉及公款使用的时候应当遵守规矩;效率主要涉及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政策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有效性(或项目责任)指的是行政人员应对其行政行为负责。

(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重要治理工具,也是整体性治理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其快速发展为整体性治理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邓利维认为,数字时代的治理核心在于强调服务的重新整合,整体的、协同的决策方式以及电子行政运作广泛的数字化。因此,整体性治理理论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治理的手段,整合不同的网络支撑技术、网络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简化基础性的网络程度和步骤,从整体性目的出发,力求建立一个统一、标准的信息平台,简化政府治理的程序,实现轻松快捷、资源共享的在线治理模式。

(4)协调整合。希克斯将整体性治理中的整合分为两个维度进行了阐释,一个是政府的组织构架与形态,一个是政府运作。在政府的组织构架与形态上的整合包含治理层级的整合、治理功能的整合以及公私部门的整合三个方面,治理层级的整合是指国际与国家层级的整合、中央与地方层级的整合等阶梯式的整合;治理功能的整合是指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各部门进行整合;公私部门整合是指将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组织进行整合。在政府运作层面则包含了政策、规章、服务和监督四个方面的整合,政策整合主要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内容、政策评估以及政策过程的整合;规章整合是指有关个人的规章制度与公共部门的规章制度、私人部门的规章制度中的内容的整合;服务整合是指将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方式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整合;监督整合则是对政策整合、规章整合、服务整合三方面的科学评估。

二、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1、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1)存在政府部门之间合作不足的现象。政府部门之间合作不足主要是由于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条块分割所导致的。部门间条块分割导致的合作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政职能上的重叠,导致资源浪费;二是行政行为上的互相推诿,导致治理效率低下。行政职能上的重叠主要表现在各部门分别对自己所辖范围内的行政事务负责,这样就容易出现因为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不足导致政出多门的情况;同时,不同的部门彼此之间可能目标冲突、数据不一致、标准不一,多重管理和执法最终导致人力、财力资源的双重浪费。行政行为上的相互推诿在那些职能重叠、边界模糊的行政问题上屡见不鲜,“遇到好管的事,都争着管;遇到有财政资金分配支持的事,都抢着要”,遇到难管的事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终导致行政效率低、信任度缺失。

(2)存在公众及其他治理主体参与不足的现象。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公民、企业、环境NGO等,但是由于各种体制内和体制外因素的影响,公民、企业、环境NGO等民间治理主体在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参与程度不高、作用不明显。我国获得环境标志认证的企业数量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企业基数来说偏少,参与渠道受限、专业人员不足、活动经费有限等才是我国环保NGO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作用受限的主要因素,公民的“搭便车”思想也限制了其作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积极性。

(3)存在信息闭塞的现象。我国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信息不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的信息闭塞;二是电子政府服务系统建立不够完善导致的信息闭塞。“环境中污染物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检测设备的技术要求愈来愈高,而多数环保部门现有的监理仪器装备严重匮乏、陈旧落后、档次低、品种少。基层环保部门情况更糟,以至于不能及时出数据;有些需要监测的项目,无能力监测,只好放弃”。网络技术的运用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上面也显得非常欠缺,2013年环境统计年报数据显示,我国环保系统机构总数达14257个,其中国家级机构45个,省级400个,地市级2252个,县级环保机构8866个,乡镇环保机构2694个,但是这些机构多数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网站,有独立网站的也很少更新。

2、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政府的自利性特征。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学派将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纳入了“经济人”的假设,认为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具有自利性的取向,他们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当公共利益与他们自身的利益相冲突时,他们更多选择的是自身利益。我国目前官员考核选拔的重要衡量标准是GDP,即使还有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考核指标,但GDP在其中还是占据着主要位置,这就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官员为了促进本辖区的经济增长,不惜以破坏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降低环境准入的标准,把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引进来,对他们的污染破坏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干扰环境部门执法。

(2)制度建设滞后。在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制度建设的落后可以简单概括为法律法规制定的滞后性和模糊性以及组织管理模式的不合理两个方面。首先,我国在环境治理上的研究起步较晚,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法律数量和所涉及的范围相较于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所面临问题的难度和宽度还是有所不足,导致一些环保问题无法可依、模棱两可。其次,我国现行环保法律法规对于跨地域性的生态问题规定多个治理主体,但是没有细化主体之间的职责和义务,导致在执法的过程中无所适从,自由裁量。同时,我国目前实行的政府直控式的管理模式使环保部门工作的开展受限,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3)社会环保意识不高。从整体性治理视角而言,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企业、公众、非营利组织更是践行环保政策、环保行为的直接主体。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全民无法做到共同参与、共同治理,无论是民众、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环保意识不足,参与度不够。公众虽然重视环保,但是落到实处的行动还是非常有限;企业追求利益,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环保NGO很多挂靠在行政机构之下,行政色彩浓厚,在资金、人员等方面缺乏独立性,大多数心有余而力不足。

(4)技术支撑不足。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支持才能高效运行的系统,掌握信息、处理信息对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转有着很大的作用。首先,环境信息的获取需要更为先进的监测装备和更多的专业知识,但是我国目前在监测装备上的先进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由于购买装备的费用过高,很多政府部门都不愿自己掏腰包去完善监测系统。其次,有很多的政府网站缺乏有关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通报,即使是专门的环保部门网站数据也没有及时更新,网络技术的运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性治理策略

1、构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组织与形态的整合策略

(1)加强治理功能的整合。整体性治理所强调的治理功能的整合主要是指“机关内功能之整合,如行政院之各部委,或功能性机关间的整合,如健保与社福功能之整合”。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功能的整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强化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目标,大力宣传“生态城市”的理念,严格执行绿色GDP制度,将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转变为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公务人员的切身责任。其次,构建区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目前在我国实行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大部门治理方式(即大部制)还不具备成熟的条件,因此构建我国“区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将区域内各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协调整合起来,就有可能成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突破口。最后,建立协调议事机构,由于涉及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政府部门有很多且同属于一个级别,因此设立一个较高级别的协调议事机构对于推动全国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治理层级的整合。行政层级的整合意味着减少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治理层级,创建扁平化的行政组织结构模式,扁平化的组织机构有利于增强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各层级的横向联系、缩短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距离,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加强治理层级的整合可以通过“省部合作”、“市区共治”、“市县共治”、“友好城市”来实现。“部省合作”是近年来不断见诸报道的跨越层级鸿沟、实现互不隶属的政府部门之间直接衔接向等级间协商转变的很好体现。因此,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实现治理层级的整合。发展“市县共治”、“市区共治”有利于减小市级行政部门的压力,调动县一级和社区等相关部门治理环境问题的积极性,市级政府运用政策引导、财政补贴、先进奖励、大力宣传等工具,运用经济杠杆与分级统筹、合作参与的形式,推动县级和社区积极参与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友好城市”是促进国际间城市交流的重要方式,目前其主要涉及文化、经贸、教育等方面,若将其扩展到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将是拓宽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合作渠道的重要途径,也是打破国际与国内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层级的重要方式。

(3)加强与私营部门及非营利组织的合作。由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公共部门作为治理主体存在的各种缺陷,公私合作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公私合作不仅要求在公私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和顺畅的参与机制,还要求在私人参与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时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法律和政策以及资金的支持,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的公私合作可以从实行合同能源管理、采用美国E.S萨瓦斯提出的BOT与TOT模式、大力推广清洁发展机制(CDM)等与私营产业合作的整合策略出发,大力培育环保NGO,拓宽其参与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渠道,走出一条“政产学研联盟”一体化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道路。

2、构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运作层面的整合策略

(1)加强政策的整合。政策的整合是希克斯关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关键活动之一,为了实现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上的整合目标,我们要保持有关环保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贯性,以高效的管理和执行,提供给国民更好服务质量的治理,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当中,我们要在环境管理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技术政策和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四个方面下工夫,以生态城市建设为中心,把握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经济发展好与快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等。

(2)加强规章的整合。规章可以分为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国务院组成部门以部长令形式的是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以政令形式的是地方政府规章。要将以上类似的规章制度形成一股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合力,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整合,构建一个整体性的规章制度框架。首先,在国家层面上理清各部委的相关职责,以免出现规章重复、多头执法的现象。其次,在地方层面必须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制定本地方相应的规章制度,与中央层面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以公共利益为目标,规避地方政府自利性的特质。再次,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现有的区域环境保护督查机构,增强其协调处理跨行政区域污染防治的职能。

(3)加强服务的整合。整体性治理理论中服务的整合,指的是对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内容、供给方式以及其产生影响的整合,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提供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相结合的积极作用,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中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活跃、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公共服务和产品提供模式,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4)加强监督的整合。首先,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在政府方面,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科技进步、资源消耗和利用以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考核指标,建立起一个“政绩指标”和“绿色指标”相统一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市场方面,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加大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以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和是否破坏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考核标准,决定是否强行关闭该企业;在公民个人方面,可以建立环保奖惩机制,促使公民在日常行为中自觉遵守环保政策。其次,完善环境监督体制。加大环境信息公开的力度,通过立法构建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方式,构建多元主体的环境治理监督体制。

3、构建一体化的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信息系统

(1)改造和整合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资源系统。制定《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信息集中报送管理办法》,在政府网站上设立当地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专栏,按照分类、及时、双向、集中的原则采集和反馈有关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的政策、制度、节能、排污等实时情报。

(2)建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信息公开、共建和共享机制。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及时公开相关企业的能耗与排污情况、污染布局以及环境评价的相关信息,促进信息共享,形成环境治理的数据信息网络。

(3)通过信息流与服务再造,力争向“一站式”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信息系统靠拢,实现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体化。采取网上办公服务的方式,将事前审批、环境评估、税费缴纳等涉及不同部门的对接活动联合起来,转变传统串联审批的方式为并联审批,实行一次性告知服务,实现“一站式”的服务目标。为了实现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体化,可以在环境治理数据信息网络的基础上,收集和传递由各省市提供的各种生态环境治理信息,实现与各级城市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及环保科研部门的局域网相连,通过网络将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的环境治理信息系统相连,促进不同区域间的信息交流,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及时了解全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Perri6、Diana Leat、Kimberly Steltzer and Gerry Stoker:Towards Holistic Gocermance:The New Reform Agenda,Houndmils[C].Basingstoke,Hampshire:PALGRAVE,2002.

[2] Christopher Pollit:Joined-up Government:A Suvey[J].Political Studies Review,2003(1).

[3] 韩保中:全观型治理研究[J].公共行政学报(台湾),2009(31).

[4] 关音:我国环保NGO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J].环境教育,2012(4).

[5] 曾凡军:基于整体性治理的政府组织协调机制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6] 周厚丰:环境保护的博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7] 2013年环境统计年报[R].http:///hjtj/nb/2013t

jnb/.

篇6

关键词:海岱镇;生猪养殖;生态环保

海岱镇作为宣威的生猪养殖业大镇和生猪主产区,2016年,年末生猪存栏87432头,年内出栏肥猪147882头,生猪产值26619万元,人均生猪产值4579元。但生猪产业在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因传统养殖方式所占比重大,其猪舍简陋,人畜混居,饲养环境复杂,规模小,生产分散,效率不高,环保成本大,粪污处理不尽合理,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已不容忽视。

生猪生产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臭气、生产污水和猪的粪便。臭气主要来源于饲料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以及粪便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分解,也有来自粪便或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水来源于对猪舍的清扫冲洗过程中。据统计,年出栏肥猪1万头的规模养殖场,如采用漏缝网(地)板,粪尿直接用水冲走的方式清扫圈舍,每天可产生80~120吨的污水;粪便是生猪养殖废弃物中数量最多、危害最为严重的污染源。据测定,生长猪只每天排出的粪尿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5%~8%,生长育肥猪从20公斤至100公斤的育肥期,平均每头每天可排除粪尿3.93公斤。即每生产1头100公斤的肥猪(育肥期120天),将产生471.6公斤的粪尿。以此计算,海岱镇2016年出栏肥猪147882头,即产生了6.97万吨的粪尿(如以生猪饲养量计算,数量更大)。以上这些生猪养殖废弃物如不进行合理处理,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对生态环境将带来较大影响。

为此,如何探索出一条安全健康环保型的农村生猪产业发展途径,已成为摆在各级畜牧科技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当前海岱镇生猪生产实际,通过对宣威市其他部分乡(镇、街道)规模养猪场(小区)的生产现状调查和对生猪养殖排污处理前沿知识的学习、了解,展望宣威生猪养殖要实现生态、环保、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畜牧部门必须加大宣传和科技指导力度,千方百计让广大养殖户切实转变养殖模式。

1 大力推广生猪养殖沼气配套建设模式

兴建沼气池,充分利用粪污作为沼气原料,是解决该镇生猪养殖造成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据测算,一个年出栏肥猪1000^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满负荷生产所产生的猪粪尿,可供应100立方米沼气池的产气原料,年产生的沼气能源相当于5625元煤炭(薪柴)提供的能量;其沼渣(液)可提供30~40亩的粮(饲、果、菜)田所需的有机肥料,可节约化学肥料、农药成本1250元。

因此,乡镇党委、政府和畜牧兽医站等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不同乡镇、村社的地理环境和实际情况,通过技术指导、收支算账、典型示范、资金配套等手段,大力推广“猪―沼―粮”、“猪―沼―菜”、“猪―沼―果”、“猪―沼―渔”等多种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小区),加快生猪产业发展。

2 加大微生态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

生物发酵舍粪尿“零排放”养猪技术是建立在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基础上的一项新兴生态养猪技术。它是将畜禽育生菌、锯末、玉米秸、黄土、食盐等按一定比列掺拌并调整水分,然后铺垫猪舍(厚度80厘米),使垫料形成以益生菌为强势菌的生物发酵垫料,在生猪生产过程中,只需每天将猪粪翻埋于垫料内,垫料中的有益菌以猪粪尿为营养,使之得到充分分解,其水分大部分被蒸发,达到猪舍无臭、无排放的环保要求。猪舍垫料一次性投入,可连续使用3~5年,之后作优质有机肥还田利用。宣威惠民农牧科贸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功引进该项技术发展生猪生产,养殖效果明显。

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发酵床)养猪模式与达标排放模式、种养平衡模式、沼气生态模式等其他养殖污染处理模式相比,具有四个方面的优点:一是生产运行成本低。主要体现在节约用水(因无需每天冲洗猪舍,节约用水90%以上)、饲料利用率高(将畜禽育生菌添加到饮水中可促进肠道消化,提高生猪肠道对饲料的吸收,猪粪无臭味,猪生长环境舒适,生长速度加快,)、药费成本低(猪生活在发酵床上,不易发病,猪只更健康)。二是提高猪肉品质。猪可在发酵床上一直运动,生长在舒适健康的环境中,发病率低,减少抗菌素药物的使用,提高了猪肉品质,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无公害猪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猪肉中药物残留的问题。三是因该养猪技术不需要建造沼气池等污水处理设施,提高了猪场的土地利用率。四是采用发酵舍养猪不需要清洗猪舍,未向外排泄养殖污染物,从源头上解决了生猪养殖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经费投入,着力育生菌的研发,就地取材、就地培养,降低菌种费用;结合各地资源实际,对秸秆、松针、枯叶代替锯末制作垫料的使用效果、年限进行研究,从而使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原料广泛,成本降低;生产过程中,研究筛选出在不同时间、对不同类型育生菌的影响较小的消毒、保健药物,保障生产安全。

3 加快生猪规模养殖发展步伐

篇7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结构生态环境;调适与优化

一、高职教育结构生态环境的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是指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样性的综合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地域(布局)结构等。微观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和人员知识结构等。任何事物的结构都不能脱离特定的环境而存在,其存在和发展都要受到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高职教育也不例外。高职教育的结构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整体状况,构成了结构生态环境。高职教育结构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其结构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社会观念结构等。这里择要述其前三点。

(一)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影响经济发展的主导样式、成分及其构成。如通常我们所说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新经济、知识经济等,都是就其经济结构的主导模式、成分而言的。我国现在正面临着完成农业化,发展工业化,进入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并行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大幅度的经济结构调整将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都发生根本变化,这种变化迫使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层次、科类、形式、布局)也要相应进行调整。”

(二)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一产、二产、三产的组合方式及比例关系。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2000—2002年三年的数据为例,第一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由17.1%下降到8.7%;第二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由47.4%下降到41.0%;而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则由35.5%上升到50.3%。“现在发达国家一产就业人口占社会总就业人口的比例都在10%左右,二产就业人口在35%左右,三产就业人口占55%左右。”对我国而言,现在正处在以第二产业为主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崛起的套合叠加阶段,正在向着以科技为先导,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方向转变,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这样的宏观生态环境对高职教育发展应该说是有利的,但必须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要加大对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使高职教育的人才产出能够跟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

(三)职业结构

职业结构是指职业的组合与构成形态。它构成了高职教育结构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维,对学生就业乃至教育本身产生影响,职业结构是变化更新的。有资料显示,“上海每年约有四五十个新职业产生,2004年上海又有65种新职业亮相。如美甲师、茶艺师、商务策划师、数码影像技术员……”另据统计,“工业发达国家在过去15年中有8000多个低技术职位相继消失,出现了6000多种新技术职位,其中不少是高技术职位;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工厂里,职业劳动呈智能化趋势。20世纪初有90%的人从事体力劳动,现在从事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等智力劳动的人占80%。”[6]职业结构的需求变化和更新升级,必然会对教育供给方(学校)和需求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会根据职业需求状况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学生也会选择职业需求热、未来预期好的专业学习,以求得高质量的就业。

二、高职结构生态环境的状况

理想状态下的高职教育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应该是彼此作用,相互适应,良性互动的关系。但现实中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与教育发展滞后的矛盾,产业升级加快与专业调适缓慢的差异,职业变化的频繁与就业观念滞后的冲突,以及受其他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二者之间并未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相反,却使高职教育的结构与外部生态环境出现了不适应、不协调、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和矛盾,对高职教育的生态结构产生了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专业结构不适应,类型结构不丰富,层次结构不系统,布局结构不平衡。

(一)专业结构不适应

面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要求高职专业结构必须加以调整变化,才能跟进外在结构生态环境变化的需要。但总体来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缓慢,适应性差,跟不上外在环境结构变化的步伐。这就必然造成专业结构失调、学用错位,就业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客观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一方面,影响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外部环境结构的动态流变特性和制导引领功能,使专业设置总是处在“跟班”和“随从”的地位,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稍不留神,就会被拉下;另一方面,专业本来就是相对稳定而且具有滞后属性的,与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存在着时间差、异步差,如果再缺乏调适观念,不能有意识地调整跟进,就必然会带来专业设置落后和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二)类型结构不丰富

所谓类型结构,也称形式结构,是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职教育的构成状态。当下高职教育类型构成,主要有公办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股份制高职院校、国有民营高职院校等。这些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基本上可以划分为民办与公办高职两个大类。就我国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总量来看,所占份额比例还比较低。诚如教育部有关专家指出:“现在的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仅仅是八分之七和八分之一的关系,因此,不能完全说是一个共同发展的格局。”[7]就是说,民办教育还仅仅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从在校生人数角度看,在我国整个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在校生中,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为1174万人,民办高校128万余人,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约占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的10%多。而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高等学校中,私立大学(学院)占了大多数,其中日本占73%,韩国占75%,我国台湾地区占70%。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高职教育最基本的二元类型结构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民办高校只占高等教育供给中的一小部分,由此造成了类型结构生态环境的单一,不够丰富协调,这样的类型结构的环境和状况,要想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2015年高校毛入学率36%(2009年为24.2%)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大力拓展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空间。

(三)层次结构不系统

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等构成,形成一个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又相对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但就我国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现状看,还停留在以专科高职为主的单一层次上,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还非常少,整个体系的配套性不强,专、本、研、博的层次结构系统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这样的层次结构生态环境,使我国的高职教育难逃“断头”教育的厄运。这是需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有序推进,着力改变的。

(四)布局结构不平衡

布局结构,也称地域结构,是指高职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区域间布局、资源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仅以区域布局看,截止2005年底,江苏、湖南、广东、山东已达到71所、68所、65所、64所,而西藏、宁夏、青海却只有2所、8所、8所。区域布局生态环境的失衡与差距之大,可见一斑。布局结构不平衡,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均衡发展。如不加以改

变,势必会成为全国教育发展的“短板”,对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将起到负面的影响。

三、高职结构生态环境的调适与优化

(一)优化专业结构

服务产业的风生水起,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兴未艾,说明我们的时代正发生着深刻的产业革命。过去,是实物产品才能增加财富,现在,服务行业已超越实体经济而占据了压倒优势。因此,首先,专业设置应该跟进产业升级和转移外部生态环境的变化,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和走向,进入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长期潜在需求被忽略的产业、市场短缺的行业、高智能的行业,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始终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保持同步并适度超前。这样才能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中,执市场和教育发展之牛耳,永葆主动态势和竞争优势。其次,专业结构的调整还要从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问题。在专业结构的优化问题上,既要考虑办学的超前性,又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既要服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又要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第三,优化专业结构,还要立足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背景,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进行。这里最重要的是要给企业话语权,了解企业需要,倾听企业呼声,接纳企业建议,与企业共建专业。要充分利用企业在专业设置上的融入市场、“水暖自知”、熟知需要的优势和特长,与企业联动,保证专业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与企业合作,保证专业和人才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与企业互动,保证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企业共荣,保证专业的就业率和优效性。

(二)丰富类型结构

丰富类型结构,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办学模式。改变传统高等教育单一的办学体制,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模式,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及多元合作办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四十三条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大力举办民办高职教育意义良多:一是改变政府主宰高等教育的“一家独大”的办学格局,完善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二是打破政府“统包独揽”的一元化办学格局,有利于形成竞争;三是有利于改变政府独立支撑高等教育,以致规模过小、高等教育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四是有利于解决政府单一供给的财力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局,实现资源的多元和优化配置;五是有利于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路子、积累经验,在市场化环境和经营模式下走得更远。丰富高职教育的类型结构,改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职盘子太小,比例失衡的状况,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关,即今后新批准成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以民办性质为主,严控公办高职院校审批。其次,政府要调整办学体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成功的企业家把投资目光转向教育产业,投资兴办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第三,实施民办教育绩效资助政策。所谓民办教育绩效资助制度就是根据民办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社会声誉的好坏等情况,政府给予不同程度的财政资助政策。才能更好地吸引和激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办教育,增加教育资源总量。

(三)完善层次结构

作为高职教育外部生态环境的经济不断发展、产业不断升级、职业不断更新和高移,必然要求完善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才能适应外部生态环境的演变需要,发挥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功能。“在台湾1974年创立工业技术学院,招收本科生;1979年设立工业技术研究所,开始招收职业技术硕士研究生;1983年又开始招收职业技术博士研究生。各种高规格的职业技术人才的及时输出,有效促进了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陆高职教育也应该逐步放开对发展本科以上职业教育的管制,构建与经济发展需要的各层次人才相适应的层次结构体系。这样做,一可以使职业教育类型更加多样化,满足不同类型的人对教育的不同需要;二可以完善教育层次,满足人们对不同层次教育的追求;三可以更好地有利于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教育选择。做到这一点,第一,要尽快给本科高职教育“松绑”,不要限死和冻结本科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径。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的梯度需求,从严控制本科高职乃至研究生高职的准入门槛和发展数量,采用温和过渡方式逐步发展而不能“一刀切”,把门关死。否则等到大量需要本科类高层次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时,就会形成人才“断档”和“真空”,引发一哄而上的“大呼隆”发展。显然这是违背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平稳、有序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二,要选择条件成熟的地区和院校适时举办本科高职教育。“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就经济发达地区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其主导和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产生大量需求,强烈呼唤发展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因而可选择经济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城市率先突破和“试点”本科高职,并按需求适度的原则择机发展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这样“点”上突破,积累经验,为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做好必要的铺垫和准备。

篇8

关键词:水环境治理;产业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09

0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水资源环境治理成效甚微,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水质恶化的局面。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未发生根本转变。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产生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是外部性。因此,对于水环境治理,通常的思路是将环境成本内部化。然而,无论是基于庇古传统的排污费,还是基于科斯传统的排污权交易,均属于末端治理,并未直接解决水环境恶化的根本问题――产业发展方式,使得水环境治理具有局限性。因此,水环境治理的根本出路是推动产业的生态化重构。

1传统“末端治理”模式的弊端

1.1导致污染转移,整体治污效果不显著

末端治理只是一种局部解决方案,无法提供全面的水污染解决框架。一方面,环保标准高的地区,将污染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只是污染在更广范围的转移。局部外部性的解决导致了更广范围的外部性,局部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以损害其他地区生态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产品服务化不可能全面推广,工业部门不可能全部转成服务业。很多地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达到水环境治理的目标,将工业部门服务化,发展金融、互联网、商业营销等现代服务业。这种剥离制造环节的方式依然属局部方案,会导致制造环节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仍然是水污染的区域转移,在总体范围内达不到治水效果。因此,“末端治理”只对局部治水有效,整体效果并不明显。

1.2治污投入递增,陷入“效益递减”困境

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中的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多,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民众对生态诉求也越来越高,排放总量与治理标准同步增长,使得末端治理呈现“投入递增、效益递减”的趋势。一方面,“末端治理”不是彻底治理,而是污染物的转移,并且运行费用巨大(刘伟明,2014),为了达到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企业不得不大幅度提高治理费用,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治污投入只有环境效益而无明显经济效益,降低了企业治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许多企业生产技术有限,加工深度不够,物料流失严重,本已造成资源浪费,流失到水体中形成污染,还要投入较高的费用去治理,从而形成资源的双重浪费。

1.3治污产业创造GDP,阻碍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常常呈现“两难”格局(张红凤等,2009),出现“不治理生存困难、治理了经济困难”的悖论(刘伟明,2014)。末端治理造成了短期内化解上述矛盾的假象:一方面,末端治理不用直接淘汰现有的落后产能和技术体系,不会造成GDP的显著波动,地方政府更易接受;另一方面,末端治理形成治污产业市场,反而增加了GDP,造成“污染增加国民财富”的假象,这部分GDP不仅不代表经济增长,而且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末端治理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政府和企业对于淘汰落后产能和更新技术的内在动力不足,结果就趋向于加强而不是减弱现有的技术体系。

2水环境治理的困境在于生产方式落后

2.1生产技术落后,资源消耗大利用率低

从工业化进程看,中国属于后发国家,在经济发展起步阶段实施的是比较优势战略,由于技术与资本相对匮乏,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要素的粗放式投入,包括低价格管制下的水电煤等能源资源和低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全球化进程看,中国企业以委托加工的形式参与国际分工,只嵌入了全球价值链的原材料供应、初级产品制造、加工组装等低端环节,且面临“低端锁定”困境(时磊,2006;卢福财等,2008),产品档次低、附加价值小、环境污染严重是中国地区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2.2同质化低水平竞争,企业治污能力与动机双重缺失

中国的区域经济呈现出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的特点,尤以浙江块状经济为甚,例如海宁皮革服装、永康五金制品、浦江水晶工艺品等。在这些块状经济中,每一个生产环节都集聚了成百上千的企业(很多只是家庭作坊),初级加工制造品差异性极小,同质化特征明显,企业只能依靠降低成本来获利。在低水平竞争下,企业既无治污动机,也无治污能力:一方面,竞争逼迫企业不择手段降低生产成本,甚至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利润,产生大量水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小企业依靠薄利多销维持生存,水环境治理会对其造成成本冲击而破产,导致企业对治污力不从心。这种“竞次策略”又导致政府在环境规制中面临“两难境地”,为了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地方政府往往会不顾环保约束而与企业合谋(袁凯华等,2015)。

2.3产业布局分散无序,治水陷入“不经济”困境

与大气污染治理不同,水环境治理需要依托网络型管道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特性。一方面,污水处理行业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性,被治理的企业越集中,越能获得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具有明显的网络经济特征,需要以上下游企业集中生产为前提。因此,区域范围内的集中生产、集中治污,才能体现出治水的“经济性”。然而,我国诸多地方产业却布局分散,管道建设滞后,治水难度较大。例如浙江省,县域经济以中小企业(家庭作坊和个体厂商)分散加工为主,“小而散”的企业格局形成了众多零星的污染源,阻碍了水环境的集中治理,增加了治理成本和难度,使得水环境治理陷入“不经济”困境。

3水环境治理的根本出路是产业生态化重构

3.1秉持“零增长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

产业生态化的目标是要摆脱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同步增长的束缚,使得环境压力增加的速度小于经济增长速度。基于新古典框架的环境经济学主张,只要经济增长的收益超过环境的代价,生产系统就可以继续扩张,其实这是认识误区,作为自然系统的子系统,生产系统的规模必然不可能持续增长。产业生态化则秉持了不同的发展理念,主张在经济系统最适规模下实现“零增长的发展”。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来看,从左端拐点后上升速度放缓开始,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便已出现相对脱钩,到了曲线顶端,经济仍在增长,但环境压力进入零增长状态,此时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出现绝对脱钩,产业生态化的目标和表现是迈过环境库兹涅兹曲线顶端开始下降,这是一种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完全脱钩的可持续发展。

3.2优化企业布局,构建多层次循环经济系统

传统生产方式是以“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开放系统,这种模式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产业生态化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生产活动,参照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模式,通过将上游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变为下游产业的营养物或原料,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其特征是“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工业生产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的子系统,应该构建一种系统化、循环化的企业共生网络,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循环经济系统是工业生产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模仿,要以产业布局优化为前提,只有企业的相对集中、上下游产业链健全,才能构建有效的循环经济系统,提高水环境治理的经济性。

3.3摆脱“竞次策略”,实现价值链上的合作共生

产业生态化意味着市场机制从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向合作竞争转变。在经济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呈现低水平同质化竞争,这种分散无序的竞争以追求低成本为手段,忽视环境保护、破坏生态环境、违规偷排是必然结果。产业生态化所构建的产业生态链,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共生性,企业之间通过物理交换或能源传递,以及知识、人力和技术的交换而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因此,在共生网络中,企业不再是恶性竞状态,而是在经济价值上共创共享、在利益上互补互惠的企业耦合,不仅包括企业之间的废弃物交换,而且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共享、学习机制等全面合作。在生态化的产业系统中,企业不再靠资源粗放利用、违规偷排污染环境等手段实现自身成本下降,而是通过获得循环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降低整个工业系统的生产成本。

4产业生态化重构的具体路径

4.1强化微观企业的清洁化生产

清洁生产是末端治理的最早替代方案,基本思路从“末端治理”转向“过程管理”和“源头削减”。清洁生产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绿色产品设计,另一个是清洁生产过程管理,要求企业改善现有生产工艺和产品战略,但核心仍然是生产工艺的提升,因为绿色产品需要以清洁生产技术为前提。政府规制行为需要从排放标准的制定转向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如生产工艺与装备、废物回收利用、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产生、产品和环境管理等指标制定相应的标准要求。这是一种倒逼机制,一方面,企业必须改进生产工艺,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才可进行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工艺提升会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削弱竞争优势,企业唯有通过技术引进或自主创新,不断降低清洁生产技术成本,才能获得新的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也推动了企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4.2推动产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

循环经济是企业清洁生产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拓展,从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转向企业间共生发展。基本思路是对自然形成的分散在各乡镇的特色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进行产业链的生态化重构,通过产业链的“补链”、“补网”形成相互关联、互利共生的链网式结构,构建循环封闭的生产系统。就水污染治理来说,生产污水和废水的减少与处理要以集中处理为基础、网络化管道设施为条件,这都为企业在园区内集中、互联、循环提供了市场需求与物理条件。然而在现阶段,存在只注重循环、不注重经济,陷入“循环不经济”困境,降低了园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循环效率,以循环经济抵消技术成本冲击,另一方面要激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降低循环技术生产成本。

4.3加强生态产业链中的静脉产业培育

静脉产业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实际上是将循环经济中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的部门分离出来,形成专业分工明确、加工分解效率更高、服务范围更广的独立产业,它的任务是将废弃物再资源化,即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加工分解成新的资源。静脉产业有利于促进动脉产业的物质减量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排放减量化,是企业“共生”关系的核心环节。我国静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的循环经济园区并没有融入独立的静脉产业,而是在动脉部门内部进行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再利用(张霜等,2013)。我国静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认识上不足,产业化水平也远远不够,现有的水资源再利用企业也存在政策扶持不够、回收网络不健全、技术落后等问题,在静脉产业培育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促进静脉产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实现动态产业与静态产业的协同发展。

4.4构建有效的倒逼机制与激励机制

产业生态化需要建立有效的政府倒逼机制和市场激励机制。之所以需要倒逼机制,是因为在环境成本外部化的条件下,企业没有治污动力,即使设定了排放标准,只要排污罚款成本小于治污成本,仍会导致环保约束软化。政府的角色就是以法治和规则为基础,为经济活动划定合理的生态边界,制定环保标准、严把项目准入、加强环境监测,提供基础设施和产业平台建设,杜绝企业的污染寻租行为,对企业的环保标准形成硬约束,倒逼企业注重生态效益。但是,行政化手段治水并没有解决治污的内在动力问题,不仅政府负担较重,也不具可持续性。因此,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的利益调整作用,建立和完善市场激励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将水环境治理的成本与收益传递给企业主体,以经济杠杆来引导企业主体从“倒逼”转型升级变为“主动”转型升级,从“谁污染谁付费”转变为“谁环保谁收益”,进而形成水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时磊.制造业技术“低端锁定”和升级困境的摆脱――Lucas“人力资本”模型的修正与深化[J].中国经济问题,2006,(5).

[2]卢福财,波.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低端锁定的博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

[3]袁凯华,李后建.政企合谋下的策略减排困境――来自工业废气层面的度量考察[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

[4]刘伟明.环境污染的治理路径与可持续增长:“末端治理”还是“源头控制”?[J].经济评论,2014,(6).

篇9

[关键词]生态环境价值 评价理论 评价方法 实现路径

生态环境是有价值的。近年来,生态环境价值的研究引起了广泛重视,人们开始讲生态环境价值、算生态环境价值、用生态环境价值,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们提高对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生态环境价值何在

生态环境价值,表示的是主客体间关系,即主体有某种需要,而客体能够满足这种需要,那么对主体来说,这个客体就有价值。在人类和生态环境这一对关系中,人类是主体,生态环境是客体,生态环境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以及享受所需要的物质性产品和舒适。因此,对人类来说,生态环境是有价值的。而且,由于人类的需要大体是按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的顺序逐步发展的,所以,生态环境的价值也就会越来越大。

目前,对于环境价值或生态价值普遍认可的一种解释是Daily在1997年的专著《Nature's Services: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中所提出的,环境价值(有学者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或“生态系统服务”)一般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所属物种支撑和维持人类生存的条件和过程。国内学者关于生态环境价值的分类比较一致,将其分为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四种。国外学者关于生态环境价值的分类有多种:如二分型和五分型等。

生态环境价值的产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天然生成;二是人类创造。传统经济理论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东西没有价值;不能进行交易的东西没有价值。这是不对的,实际上,生态环境是有价值,只是它的价值很难计算。生态环境价值首先决定于它对人类的有用性,其价值大小则决定于它的稀缺性(体现为供求关系)和开发利用条件;不同的丰度、不同的品种、不同的质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时间,都对环境价值的大小有所影响。如何评价生态价值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对生态价值的评估主要是使用生态环境经济评价技术,它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进行定量评价,并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反映生态价值量的规模大小。

从1985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资源环境问题的只益突出以及对传统资源价值的反思,逐步开展对自然资源的价值和价格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资源价值理论多达10多种,如双重价值论、有限资源价值论、价格决定价值论、使用价值决定论、劳动价值泛化论、天然资源无价值和已开采资源有价值论、三元价值论、服务价值论、主观价值论、均衡价值论、价值无用论和稀缺价格论等。关于生态环境价值的评估方法也多种多样,如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边际机会成本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影子项目法、享乐价值法和条件价值法等。

长期以来,人们受“环境无价,自然天成”观念影响,不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经济价值,对自然资源随心取用,毫无节制。因此,要节制人们的行为,就必须把自然资源纳入成本,要收费取用,限量取用。而这一切,都必须以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核算为依据。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使用制度,就必须采用有偿使用的经济手段。森林、矿产、土地、水和其它环境资源,都必须有偿使用,应交付资源使用税,应通过法律建立资源成本的概念和会计核算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在免费使用自然资源的条件下,人类浪费和破坏资源的种种恶习。

2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确立生态环境价值观

人类需要尊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生态环境价值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深化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有生态环境价值观。我国生态环境价值观的确立有其外在和内在的依据。国际上,联合国《我们的共同未来》(1987年)、《21世纪议程》(1992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国际上开启确立生态环境价值观的突出标志。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下,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也逐步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相继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2000年)等文件。并在国家“九五”和2010年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为我国生态环境价值观的确立奠定了制度基础。

国内生态环境的现实是我国生态环境价值观确立的内在依据。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低、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快发展,早日实现现代化。但是,依靠高投入的产出,不仅导致了资源供需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也制约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再加上长期以来对GDP的盲目崇拜,导致很多地方官员不惜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度、高数量。在取得所谓高“GDW”的同时,却是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面对这种状况,我国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确立生态环境价值观。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 实现生态环境价值的路径

3.1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生态环境价值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并不单单要求我们重视保护自然环境、重视生态平衡,而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出发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协涮发展以及保持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平衡作为各方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统一起来。坚持走生态效益、礼会效益、经济效益良性循环和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的创新之路,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向生态文明社会转型。一是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顾全大局的政治素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二是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树立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三是通过宣传教育促使全民参与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过低碳生活的生态实践,在实践中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

3.2要让生态环境价值化

让生态环境价值化,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确立生态环境也是有价值的这一基本认识,并在制度安排和战略举措上,全力保障这一认识的价值实现。要让生态环境价值化,一是要明确并保护生态环境的产权归属,必须确认每个中国公民都有享用纯净饮用水、新鲜空气和蓝色天空的天赋权力,且这一权力也赋予了子子孙孙。任何一个企业或者利益群体都不能损害公民的这一“天赋人权”。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仅要发挥监督和裁判的功能,还要大力鼓励公民的维权行动。二是要让损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付出足够的代价。长期以来,我国都没有将生态环境损失所导致的成本,体现到企业的收益表里,表现在制造品的价格表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就要让生态环境价值化、货币化、资本化,对高污染行业、企业课以重税。对玩“猫提老鼠”游戏的偷排企业,一旦抓住则开出天价的罚单,使得其被抓的概率乘以高额罚款,要大大高出其偷排的收益,如此才有足够的威慑力。还应稳步推进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探索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等制度创新。

3.3要建立EDP(又称“绿色GDP”)体系

现行GDP只反映人类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不仅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消耗,还把控制环境损失的费用视为收入。另外,因环境破坏而产生的生产成本增加,比如医疗费用的增加,都被看成是付费者收入的增加。在现行统计中,只有环境破坏导致目前生产的减少和直接生产成本增加时,才把它归入减少收入中,其它的环境破坏都无法在国民经济中反映出来。因此,联合国于1993年推出《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这是一份与国民经济核算框架(SNA)相关联的卫星账户体系。将环境与自然资源综合在SNA的关键概念和账户中,并调整了现行GDP和国民收入,建立了以EDP估算为中心的环境经济货币核算体系,其基本思路是要核算经济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即在经济过程中对环境的利用价值并将此环境成本纳入SNA,从现行GDP总量中予以扣除,以得到充分反映环境的作用。真正体现经济成就的绿色GDP。

篇10

走向世界: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突出矛盾的今天,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循环经济被看好并逐步实践和应用,请概括地谈一谈循环经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式?

张:要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全过程控制污染,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随着环境保护不断深化而被国际社会确认为一种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式和新的技术范式,代表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前沿。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无害化为基本特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循环经济的根本属性是经济性,表现形式是物质循环,本质上是生态经济,文化理念是生态文明。全球出现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污染加剧、生态蜕化的严峻形势,使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探索新的经济发展规律和模式,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努力推进循环经济作为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生态环境就更能发挥经济增长的战略作用,自然界就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资源环境支持。循环经济是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和实现生活福利升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走向世界:就目前来看,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其发展前景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途径,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治本之策。环境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科学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科学发展积极地体现了发展这个硬道理,其根本还是发展,但表达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要努力推进环境优先的理念,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经济以高速度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新存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付出了消耗资源,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巨大代价,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如果我们继续沿用传统发展模式,到2020年,们要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世界环境保护的历程表明,发达国家在人均GDP8000-10000美元,韩国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人均GDP5000多美元的发展阶段,环境状况总体开始好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必须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重要转型期,要避免和防止发达国家走过的 “先污染,后治理”和“边治理,边污染”的老路,就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转变增长方式,逐步抛弃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运行机制,按照自然生态学原理来设计经济社会活动,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环境问题就能在发展中得到有效解决,有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走向世界:受固定生产模式的制约,传统的经济关系必然会影响甚至阻碍循环经济的发展,应该处理好这个矛盾,推进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

张: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依法推进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循环经济作为当 今环境保护的高科技,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和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丰富和发展了环境保护的内涵。中国环境保护是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污染防治主要是点源和流域的末端治理。这种治理方式不仅费用高,见效慢,而且企业负担重,工作推动难度大,环境监管被动,执法效率低。

2000年中国提出了“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使环境保护由单一的治理转向防治结合,保护与建设并举,环境保护的职能进一步拓展。后来,国家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规范和指导经济社会活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环境保护实现由末端治理到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由单一治理到综合防治的转变,由事后监管到事前监管的转变,促使环保部门的工作职能由末端治理转变为总量控制和全过程监管,变被动执法、行政调控为市场调控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强化法律监督与主动为社会服务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环保工作效能。循环经济是新时期新阶段环保理念的经济体现,这种在本质体现了环境保护宗旨的先进经济模式,推进着各种环保意义上的高科技在各种环节上应运而生,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集中体现了环境保护的高科技。

走向世界:在发展循环经济当中,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具体到山东省,准备如何为循环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张: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和朝阳事业,体现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涉及到各级各部门,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环保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山东2000年开展了循环经济的试点,逐步建立了具有山东特色的“点、线、面”循环经济系统推进体系,即以企业为单元,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点”上的小循环,以行业为单元,拉长产业链,建立“线”上的中循环,在社会区域层面上推行循环经济,建立“面”上的大循环。坚持把企业的发展定位在低消耗、高效益、无污染上,实施了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和原材料为重点的资源节约战略,创建生态示范区,环保模范城,环境优美乡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生态居住小区,生态工业园区,环境友好企业,各类循环经济试点,以及生态市(县、区)的环境友好战略。培育了鲁北化工、潍坊海化、泉林纸业、青岛啤酒厂、黄岛电厂、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市等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

下一步,山东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加强环境法制建设。环保执法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将通过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改变部分地区存在的“企业排污、社会买单、群众受害”的现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强化环境规划与环境评价,对建设项目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加快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和支持企业全过程控制污染。三是严格环境政策和环境准入标准。鼓励低消耗、轻污染、科技含量高而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的发展,严格环境准入,加强对废物排放和处置的监督管理,降低排放强度。四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强制淘汰制度。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产品单位产值的能源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企业,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强制淘汰。五是继续开展系列创建活动。综合推进“点线面”循环经济试点及带有循环经济细胞工程的环保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生态居住小区等系列试点示范工作,用典型引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走向世界:在前面您提到循环经济文化理念上是一种生态文明。能解释一下它的内涵吗?

篇11

关键词:海上风电;生态环境;防治对策

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海上风电起步比较晚,技术设备稍显落后,但是随着政府相继出台各种措施大力推进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海上风电将会成为推动我国风电产业飞速发展的一股强劲新动力。由于海上风电场的开发建设规模较大,那么项目的建设、施工必然会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海上风机的打桩就会对水质、水流、海洋自我调节能力产生影响;海上风电场还会对鸟类、海洋生物的物种繁衍产生一定影响等等。

1 海上风电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1 海底电缆及风机的施工污染了水质,对海洋生物造成一定伤害

海上风电场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风机基础通过打桩锤直接打进海底,海底输电电缆的铺设也需要深挖海沟,这都会导致海底泥沙悬浮,一些沉积物也会被带起来,水体浑浊,加上一些含油废水的不慎泄漏,该海域的水质就会被污染,浮游生物的繁殖遭到破坏,海洋底栖生物就会死亡,对海洋的生态平衡造成一定伤害。

1.2 海上风电项目的施工期和运行期对鸟类的影响

海上风电场对鸟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风电场施工期间,机器噪声、灯光、磁场都会对鸟类的觅食,繁殖和迁徙产生一定的影响。

(2)若风电场位于鸟类迁徙飞行路线上,鸟类与风机发生撞击导致死亡。

(3)近海上风电场的建设会直接占用鸟类的栖息地,影响了海鸟的筑巢和繁衍。

1.3 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景观

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必然会改变原有的自然景观,有些风电场选址在海洋深处,风机排列的比较规则、有序,随风转动起来也是一道风景线;可是有些风电场选址离海洋湿地生态区比较近,不仅会对动植物的生态圈产生不良影响,从视觉上也破坏了这种天然的美感。

2 海洋生态环境的防治措施

2.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开重点保护海域

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场的规划、建设要求都比较高,必须要做到先科学规划,后建设施工,把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首先,海上风电场的规划选址要远离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繁殖地、迁徙路线等,向深海领域发展布局,以减少风电场在施工和运行期间对海洋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其次,海上风电场要避开海上交通航道、城镇建设和港口工业区填海用地、湿地风景区等海域,减少对海上交通、渔业和港口建设的影响,同时避免风电场后期深度开发的不利因素。

海上风电场是对海洋资源的一种深度挖掘,是海洋新能源产业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积极做好统筹规划,科学引导,避开海洋生态保护区、渔业资源保护区、港湾河口、油田等重点保护海域,尽量减少对其他敏感海域的影响。

2.2 做好风电项目建设的监督和预警

一是风电建设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条例规定认真履行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审批和监管职责,对海上风电场项目的建设施工、后期运营展开全面的监督管理。如海域功能划分、施工时间、施工区域、施工范围、高压电缆铺设位置等都要监管到位,检查其是否与海洋生态环境有冲突之处。

二是海洋环保部门要将海上风电场纳入重点环保监测单位,不仅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环境测评,还要对其环保信用进行评价,及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对环境信用评级较差的单位,要求其严格按照环境信用评价进行项目建设和整顿,抓好海洋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三是建立并完善海洋环境保护预警机制。进一步提升海上风电场的环境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海洋环境检测方面的能力。扩大海洋环境检测范围,不再局限于海洋水质的监测,积极开展海洋生物、鸟类、海洋渔业资源的相关跟踪监测,要做到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是海上风电场项目竣工后,项目负责方要及时向环保部门申请环境质量验收。每一台海上风机都要接受严格的质量监测,海底电缆要接受电磁辐射标准的检验。海上风电场正式投入运营后,要定期接受环保部门的环境影响后评估,该评估报告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

2.3 风电场最初选址要远离海岸线,最大程度保留原有自然景观

海上风电场选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还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目前我国很多海上风电场的选址都是在近海海域,在开发初期时非常方便快捷的,但是对于附近海域的海洋生物、鸟类、渔业、城市规划、交通航道影响较大。

随着海上风电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风电场的建设已经难以满足风能发展的需要,且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世界各国都开始着手向深海海域筹建风电场。我国海上风电场建设在未来规划中也要有意识避开已经开发利用的海域和功能多敏感度高的海域,逐步向深海海域发展海上风电,促进海上风电与其他产业的和谐共进发展。

我国在开展深海海上风电项目前期,要充分做好勘测、论证、实验工作,做好深海海域的风能和海底地质勘测工作;提前规划好风机部署路线和输电线路的方向;密切监测深海的地理、气候环境的变化,找出规律,做好验证;与西方发达国家共同开发深海海域风电场,学习经验和技术,逐渐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对已经在近海海域选址的海上风电场,要与当地城市建设规划相融合,远离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区域,尽量减少建设用地、用海,对于施工过程中修建的围堤,在风机安装完成后要及时拆除,恢复原有的自然景观。

3 结束语

我国海上风力发电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对缓解我国东部用电荒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还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目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法律法规,支持海上风电场项目的建设,大力发展新型能源。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海上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建设施工阶段,对海洋浮游生物、鸟类的影响比较大,但并不是不可修复的破坏,随着建设施工的结束,这些影响就会随之变小,甚至消失。总之,海上风电场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并不是长期,具有严重破坏性的,是可以自行修复的。海上风电场建设是符合我国新能源战略规划要求的,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同时还要处理好海上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风电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杰,赵鑫.海上风电场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0(11).

篇12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主要表现在:1现在全国的城市基本上都建有垃圾回收处理站、污水处理厂等一整套环保系统,但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没有统一有效的收集处理系统,大部分生活垃圾和污水随处倾倒,严重污染了耕地、空气、水源,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环境,影响粮食蔬菜等农产品质量,最终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2地方政府环保工作重城市轻农村,环保方面的人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3一些地方受利益驱使,把环保不达标、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尤其是城市近郊的农村,使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在农村蔓延,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4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不惜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质量下降,使有益的鸟类和昆虫死亡,破坏了生态平衡;5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动物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1切实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地

把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依法科学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测和监管,坚决依法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严禁直接或者间接向河流、溪沟、水库、山塘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2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

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居住比较分散、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分散处理方式处理生活污水;人口比较集中、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新村庄建设规划要有环境保护的内容,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设施。加快推广“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步伐,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边远分散地区可采取资源化的就地处理方式。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控制煤和柴草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力和工艺、设备。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间应予限产、限排,并不得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加快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快推行规模化养殖场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规模以上养殖户和散养户的污染治理。各地要结合实际,确定时限,限期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B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现有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鼓励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依据土地消纳能力,进行畜禽粪便还田。根据水质要求和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的种类、数量,合理控制水库、山塘养殖规模,坚决禁止化肥和畜禽粪便养鱼。

5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推行秸秆还田,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加强农资管理,禁止生产及销售劣质农膜,提高农膜使用周期及使用寿命,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

6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

做好全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摸清情况,把握机理,逐步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制度,开展污染土壤综合治理试点。加强对污灌区域、工业用地及工业园区周边地区土壤污染的监管,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严格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监管。

7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和整治村庄现有水体,努力恢复河沟池塘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强对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开发建设项目和活动的环境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破坏。

8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监管机制

建立公共政策农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政策源头上把关,控制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把环境监管工作的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可在全区范围内分片设立环境卫生监察大队,专职负责镇容、村貌的管理。在全区各乡(镇)统一设立环境保护管理站,负责乡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依法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强化对各级党政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考评,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列入各级党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引入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机制,开展绿色经济核算,逐步建立农村经济绿色统计和审计制度,将统计、审计结果作为考核提拔基层领导的重要指标和基层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

篇13

 

关键词:劳动价值 生态价值 生态经济价值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 :quality of bing useful。:desir- 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价值是指劳动价值,不是一般所指的“价值”。从逻辑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应该包括所有的价值形态,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宗教价值,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劳动价值之外,就能够承认生态价值的存在了。生态价值的存在证明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从哲学角度来说,自然资源作为客体满足人类作为主体的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价值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价值前提。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肯定,循环经济的保护环境初衷是不可思议的。

篇14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园林配置

1 园林植物配置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从城市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园林植物有助于减少城市环境的污染,并在调节和改善城市小气候,净化城市空气有害气体的同时,还能减少城市噪音,美化城市环境。所以说,加强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在保护城市环境,防止城市空气污染,改善城市人们居住条件,增强城市人们身体健康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1 调节城市温度

在高温天气中,城市中的一些太阳辐射被植物的树干和树叶吸收,它们吸收的辐射热主要用来进行光合作用和水分蒸发,所以,城市园林中的温度比没有植物或者绿化区域低2~6℃,而与建筑物较为集中的市中心或者工业区相比,其温度要低10%。即使在冬季,这些植物也有调节城市温度的作用,不会使城市的温度降得过低。

1.2 调节城市湿度

众所周知,城市园林中的植物主要是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此外,吸收的水分主要利用植物的树叶在蒸发的时候进入到空气中,给城市空气带来了大量的湿度。通常情况下,园林中的湿度比没有植物或者绿地区域的湿度高20%。

1.3 净化城市污水

园林植物有净化城市污水的作用,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件不能相信的事情,不过通过以下分析,人们不得不相信它有这方面的作用。人们都知道园林植物主要通过它们的根系来吸收水分,这些水分中就包含了很多污水,根系除了吸收水分的同时,也会吸收这些污水中的污染物。据相关调查得知,在高山地区,有树木的山坡上流下的水中溶解物质含量是没有树木的山坡流下的水中溶解物质含量的1/2。

除此之外,植物的根系或者水生植物还可以降低水中细菌的含量。例如,泾流通过林带以后,水中的细菌含量就会减少很多,水中有水葱、水生薄荷等植物生长,水中的细菌含量就比较少,这是因为这些水生植物的分泌物对细菌有致命的作用。还有一些水生植物还能够吸收城市污水中的铁、锰、镁、氮、磷、钾等金属元素,作为自己的营养物质,由此看来,园林植物具有净化城市污水的作用。

1.4 减弱城市噪音

城市园林植物的树叶在声波经过时,会或多或少的吸收些能量,从而达到减弱噪音的作用,当植物的密度过大时就如同一处隔音墙,减弱噪音的效果会更好。由于减弱噪声的功能还与树木的种类、高度,树枝的层次和树叶的稠密有直接关系,所以,要根据减弱噪声的效果进行园林植物配置。

1.5 防风固沙

城市园林植物根系十分发达,且抗旱能力较强,所以,在生态防护功能方面主要有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的作用,这也是城市在园林中进行植物配置的主要原因。自然界中,每种植物自身就具有规律性,交替重复,具有一定层次感,园林空间的规模大小由于秩序的不同,从不同角度欣赏都是别样的风景。例如,远景可以从什么角度欣赏得到,近景可以从什么角度欣赏得到等,这些不同的风景不仅加深了园林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突出了园林风景特色。例如,有些城市根据自身城市的特点,在园林植物配置中,依托与主道路两边小山上的原生林和从生林,通过对比道路和山体植物的疏密,再种植一些树木,以进一步优化景观植物结构的轮廓。此外,扩大灌木的种植量,进行有规律的种植,从各个角度上都能对比出空间上的变化,并把人工景观融入自然景观中,突出自身城市的园林特色。

2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配置的方向

由于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配置的最终目的是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的配置方向更趋向于园林配置的形式美、群体美、姿态美和环保效果4个方面。

2.1 园林配置的形式美

在城市园林中,出现的对植、群植和孤植等形式都是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配置。有些城市为了突出对称形式美,在规则式建筑的两侧种植雪松和桧柏等植物;为了体现均衡的形式美,在大草坪的中间种植姿态优美的大树,构成园林主景;为了体现层次上的形式美,在园林配置中,依托与主道路两边小山上的原生林和从生林,通过对比道路和山体植物的疏密,再种植一些树木,以进一步优化景观植物结构的轮廓。由此看来,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城市生态环境的形式美,园林在植物的配置中不仅讲究形式和功能的统一,还要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尽量避免植物形式和功能出现冲突,导致园林配置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

2.2 园林配置的群体美

群体美主要是通过树群体现出来,也就是很多树木集中于一起种植,除此这外,树群还能体现出树木的个体美。为了充分体现植物群体的效果,通过绿色进行衬托,并使用乔、灌、花草进行组合种植成自然式群体。这种配置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来说具有很多优势:其一,减少种植面积;其二,提高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其三,增加叶面积负数。但这种种植方法要根据城市自身植被类型和自然群落的同时,遵循自然规律,并以乡土植物为主体现群落的层次和结构。为了稳定群落,成功种植群落,还要使用较多的地被植物和耐阴草坪。

2.3 园林配置的姿态美

园林植物配置的姿态美主要是指观赏型植物,在体现出色彩的同时,也要把各个植物的形体美和色彩美展现在形体之上,通过色彩和形体间的相互衬托体现出植物的姿态美。在所有树木当中,只有乔木才能完全展现出这种美感,在乔木群体中,由于合理的配置,乔木的树形体现出具有韵律感和层次感的艺术效果。在园林进行植物配置时,对于针叶的乔木类用于规则式配置,这是因为这些树形多为尖塔形和圆锥形,又由于一年四季常绿,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对于阔叶形乔木就要用于自然式配置,这是因为这些树形多为圆球形和卵圆形,具有淳厚朴素的效果。

2.4 园林植物配置的环保效果

在城市园林的河流中设计一些水葱、水生薄荷类的水生植物,这些水生植物不仅可以吸收人们生活废水中的金属和细菌等,清除水质染污,提高水质,同时,也有效减少了水分蒸发。在城市工业区进行植物配置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对有害气体抗性较强,吸附粉尘能力较好以及隔音效果良好的树种,以便于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减少城市空气污染。还可以种植低矮的草坪或者花卉,以便于通风,充分扩散有害气体,通过植物的作用,减少对城市人们的危害。

3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园林配置与城市生态环境紧密相联。城市生态环境主要通过园林配置才能全面展现出来,园林植物的配置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不仅给城市人们的工作创建了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而且也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健康舒适的场所,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胡长龙.城市园林绿化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 徐永荣.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生态学原[J].广东园林,201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