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七年级的地理教学范文

七年级的地理教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1: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七年级的地理教学

篇1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质。

2、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注意建立过程式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给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用来记录该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作好整理工作。

5、将新课程教学实验研究进行反思,整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将自己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继续发扬光大,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写成教案、活动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积累经验,验证《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本学期世界地理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知道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

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画简单的世界、大洲、国家的地理略图,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四、具体实施内容来自

1.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

3。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千姿百态的地理事象、千差万别的地理空间、千变万化的地理演化过程。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促进地理学习的革命,为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地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篇2

一、认真分析,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育教学计划。

本人承担七年级整个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希望该年级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学习,了解了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技能。但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较差,并且地理是中考选择的科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我不是一名地理专业教师,这样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七年级学生是刚从小学毕业,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通过上期的本区期末质量检测成绩的名次,分析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从与同学们的交流、交谈中,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呼声和感受,这样对学生的各方面有了一个粗略的印象,为本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把好了脉,明确了本期的教育教学重点。

二、认真备课、上课,细致批阅作业。

(一)一堂好课,前提还在于备课的质量好与坏。“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离不开潜心的研究教材及学生、查阅资料、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手段。由于第一次参与地理教学工作,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对教材的思想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把握不足,所以,我经常为了备好一堂课,不厌其烦的问同事,尤其向那些在地理教学中积累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从他们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到图书室查找资料,到网络上查找各种媒体等,为上好一堂课竭尽所能,付出了许多的精力,也为课堂良好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每次课堂下来,我都有种充实的感觉,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同学们开心的笑容是我最大的鼓励与快乐。

(二)精讲精练抓提高。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了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避免了面面俱到、拖泥带水等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做到精选、精练,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地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因材批阅,为每位同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都在四十人左右,每批改一次作业就是一项沉重的工作。每次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本,我没有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深感责任之重,是一种使命。对成绩差的同学的作业,我更显得认真仔细。要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作业是与他们最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我很少划“×”,对于错题我只是在题的旁边划上“?”,或者给一些提示性的评语以及告知学生应该怎样避免错误。对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我都不吝笔墨,用鲜红的话语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使之成为他们进步的起点、台阶。期中考试结束后,有些学生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他们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改变,变得厌学了。这样作业便成为我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我给了他们更多鼓励的话,也谈到了我得期许,希望他们在期末的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安慰。在最后一次的作业中,我的批语是“现在进入复习阶段,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到期末的复习当中,为了自己的梦想加油!”。

(四)地图训练抓能力。学生地理成绩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地理图表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的高低。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在上课的时候都要把世界地图挂在黑板上,从一开题始我就给学生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教学中培养他们读图分析能力,就是让学生明白,地理教学尤其是世界地理教学必须学会识图。教学中我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地图知识,重点掌握最基本的地图阅读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掌握读图技巧,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熟练地掌握图文转换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完成对地理事物的准确定位,对重要大洲和重要国家的准确位置的掌握。

三、深入教研教改,加强校本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1、积极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实践。现正值教学改革的新时期,一场教育的革命正在兴起,尤其以新教材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思想蓬勃发展,只有融入这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教改的活动,把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来。

篇3

【关键词】地理教学 读图能力 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08

在地理的教学当中,地图是老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地图在整个地理教学当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地图不仅能够带领学生认知地理事物的分布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教学当中将地理与地图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将重点讲述在地理教学当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一、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性

在初中的地理当中,地图在某种意义上是地理的核心,在地理教学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当前的地理教学当中,单单只学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想学好初中地理必须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初中的地理当中,地图能够真正反映出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还能反映出地理区域之间的联系。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在课程考试当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读图能力,所以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技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教育者来说,要想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在加强理论知识理解之外还要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地理教学当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一)在一定层次上加强学生对地图的理解

在初中地理的实际教学当中,地图对于地理教学来说,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在课堂教学当中,要注重对地图基础知识讲解,例如比例尺的具体查看方法以及河流分布等都是地理教学当中重要的内容。在初中的地理教材当中包含了大量的图例,相对来说,图例都是总结出的地图,所以在讲解图例内容时应该侧重让学生加强对图例的记忆。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在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而且少主民族偏多,在城市的分布上主要沿铁路线分布等内容是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在这节内容当中,教师在进行讲解内容时不仅要讲解理论上的知识,还要对地图上的图例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读图能力

对于大部分的初中学生来说,地理这个学科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尤其是在地理当中地图又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使是较为困难的。纵观整个初中地理,山川与河流是地理教材当中的重点内容。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老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者是课后的时间去观察地图,在地图当中去发现地形的特点。在初中地图当中,各个省份在整体当中都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例如拿黑龙江举例来说黑龙江在地图当中似一只天鹅,意大利似一只长筒靴等等,观察地图的这种方法不仅方便学生记忆,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之中,老师要合理的利用课堂时间,加快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切不可急于求成将所要传授知识在短时间之内教授,要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更加的通透。

(三)在某种意义上加强学生的绘图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老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片等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利用现代信心技术制成课件,既方便老师自身的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教学当中,要对学生进行更多的绘图能力,因为在读图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进行绘图,进行简单的绘制等高线或等深线等,在大量练习当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

(四)在一定角度上培养学生的读图技巧

对于初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按照教学内容要求还要符合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对于七年级学生在教学上应尽量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这种能力与技巧,在教学当中应该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当中有所进步。在初中地理的地图当中会存在很多的重点与难点,对学生来说在学习当中也是较为困难的。所以老师在教学当中应该转变教学方法,例如采用趣味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再感到枯燥,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这一节相对来说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个学习重点,对于老师来说也是教学上的难点。

在这一节教学当中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以及热带季风气候等,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老师还要侧重讲述气候分布的情况。与气候分布情况相接近的就是地图,老师在教学当中要利用地图进行细的讲解,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地图时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不要太有局限性。在学习气候分布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地图,掌握气候分布的情况。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读图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必须具备的能力。教育者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内涵,严格按照教育大纲进行良好的教学。在学习当中活跃课堂气氛,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有效的利用地图这一教学工具,在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社会主义培养新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钦真. 浅谈新课标七年级地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10:57.

篇4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2•福建永定期末)世界著名的人类文明发源地:①黄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幼发拉底河流域、④底格里斯河流 域,其中位于中东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2•福建泉州期末)沙特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着长袍、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这些习俗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美观休闲能保暖

B.地形崎岖宜行走

C.炎热干燥多风沙

D.狩猎探险真方便

3.一艘从中东波斯湾往世界各地运送石油的船只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 .莫桑比克海峡

4.(2012•长沙期末)暑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去耶路撒冷旅行,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清真寺中朝拜者络绎不绝

B.大批僧侣从世界各地赶来取经

C.圣墓大堂中基督教徒虔诚地做礼拜

D.犹太人在“哭墙”下祈祷

5.(2012•福建泉州中考)中 东地区经常爆发冲突、战争,下列原因错误的是(

)。

A.红海沿岸分布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争夺石油而战

B.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C.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稀少 ,为争夺水资源而战

D.多个宗教发源于中东,因宗教冲突而战

读“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四种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第6~7题。

6.欧洲西部因海陆位置差异,形成的两种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C.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

D.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

7.以上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相吻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2012•河南师大附中期中)关于欧洲西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阿尔卑斯山脉的阻挡,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很小

D.矿产资源丰富,使其最早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地区

9.欧洲西部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和人文风情使其旅游业十分繁荣,下面旅游景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艾菲尔铁塔——法国

B.风车——荷兰

C.峡湾风光——挪威

D.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德国

10.杨璐暑假期间在欧洲旅游时,拍了许多照片。下图是其中的一张幽深、陡峻、连绵的峡湾景观照片,拍摄地点有可能在(

)。

A.挪威海

B.波罗的海

C.地中海

D.黑海

11.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B.东非裂谷带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断裂形成的,现在还在继续扩张

C.海岸线曲折,海湾岛屿较多

D.刚果河流入大西洋,尼罗河流入印度洋

非洲有许多独特的野生动物,如成群的斑马 和羚羊、脖子长长的长颈鹿、凶猛的狮子。澳大利亚也有许多独特的野生动物,如袋鼠、鸸鹋等。根据这段文字,完成第12~13题。

12.这些野生动物主要生活在(

)。

A.热带雨林中

B.热带草原中

C.热带荒漠中

D.亚热带森林中

13.非洲与澳大利亚野生动物的主要差异是(

)。

A.非洲多食草动物,澳大利亚多食肉动物

B.非洲动物善于奔跑,澳大利亚动物奔跑速度很慢

C.非洲的动物适合生活在热带草原,澳大利亚动物适合生活在热带荒漠

D.非洲的动物进化比较快,澳大利亚的动物比较古老

(2012•山东泰安中考)读图,完成第14~15题。

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

14.下列有关马赛人游牧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我们暑假期间,马赛人正处在向北迁移过程中

B.一年中马赛人要在两个国家之间辗转越境迁移

C.马赛人游牧地区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

D.当地生态环境恶化是造成一年中马赛人迁移的主要原因

15.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 势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气候因素

16.(2012•山东泰安中考)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下列描述不可信的是(

)。

A.会议在德班召开期间,该国正值夏季

B.德班是该国最大港口城市,位于热带,濒临大西洋

C.在好望角可看到有大型油轮经过

D.该国首都是比勒陀利亚

17.2010年6月2日,“非洲印象”综艺表演亮相上海世博会。节目期间主持人穿插介绍了关于非洲的一些知识,小刚同学没有听清楚,记错了一句话,请你帮他找出来。(

)

A.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B.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C.降水量分布不均,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洲

D.资源贫乏,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增长缓慢

18.在我们的印象中,圣诞老人穿着皮袄,坐着雪橇,而澳大利亚的广告画面中,已出现了身穿背心短裤、畅饮橘子汁的圣诞老人。这是为什么?(

)

A.澳大利亚人追求新潮

B.澳大利亚的圣诞节是6月25号

C.过圣诞节时,澳大利亚是夏季

D.澳大利亚位于热带地区,终年炎热

19.下面对澳大利亚农牧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场规模较小

B.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

C.农场耗用劳动力较多

D.农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很小

20.澳大利亚的羊大多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和西 南部沿海地带,这是因为(

)。

A.这里地形平坦,降水较多,牧场广布

B.这里人口密集,城市较多,乳畜产品的消耗量大

C. 这里交通便利,便于将乳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

D.这里气温相对较低,便于乳畜产品的储存

二、综合题(共40分)

21.(2012•山东青岛中考)(14分)读“埃及和法国农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埃及90%以上的土地为沙漠,是一个名副其实的________之国;法国地势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平原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4/5。

(2)填写表格。

22.(2012•湖南株洲中考)(9分)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欧洲西部因受北大西洋暖流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亚欧大陆东部明显偏高。但在2011年底和2012年初出现了罕见的冰雪灾害天气。

材料二: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在欧洲某国举办。

材料三: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1)图中A、B、C三个城市中作为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的是________(填字母)。该城市的名称是________。

(2)图中英国和法国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同属________气候类型,但两国农业生产差别较大,法国是欧洲重要的小麦产区,而英国则是以乳肉畜牧业为主。法国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________,特别适合葡萄的生长。

(3)A、B、C三地年平均降水量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材料一所述冰雪灾害天气对欧洲居民的生活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23.(6分)读“加纳经济图”,完成下列问题。

(1)加纳最主要的出口产品是__________,像这样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出口赚取外汇的经济类型被称为“____________”。

(2)加纳进口产品中占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赖其他国家供应此类进口产品,其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纳所在的撒哈拉以南非洲被称为“黑非洲”,原因是(

)。

A.人到那里会被晒黑

B.当地的大部分居民是黑人

C.那里 有大片的黑土地

D.那里有很多黑色矿产

(4)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条件恶劣

B.民族内部不团结

C.自然资源缺乏

D.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24.(11分)读“澳大利亚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洋,②是________洋。

(2)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被誉为“________”的国家,其________数量和________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________”的国家,其矿产品大量出口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中铁矿和煤矿的分布特 点进行归纳)。

(4)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的________地区,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试卷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B

解析: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但与佛教无关联。

5答案:A

解析: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答案:6.A 7.B

8答案:C

解析:欧洲西部由于西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B

解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海岸线平直,岛屿、海湾较少;刚果河流入大西洋,尼罗河注入地中海。

答案:12.B 13.D

答案:14.D 15.A

16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该国是南非,位于南半球,12月正值夏季;德班位于印度洋沿岸。

17答案:D

解析:非洲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大陆”,但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经济发展水平低;非洲人口增长迅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18答案:C

解析:全球的圣诞节都是每年的12月25日,那时正值澳大利亚的夏季。

19答案:B

20答案:A

21答案:(1)沙漠 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2)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尼罗河 巴黎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长绒棉 小麦

22答案:(1)A 伦敦

(2)温带海洋性 少

(3)A、B、C 距海远近不同

(4)影响交通、出行;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如通信、供暖系统等;影响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任答两点或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3答案:(1)可可 单一商品经济

(2)交通设备及机械 交通设备及机械等是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价格昂贵,购买费用高(意思答对即可)

(3)B

(4)D

24答案:(1)印度 太平

(2)骑在羊背上 绵羊 羊毛

(3)坐在矿车上 矿产地靠近沿海(或铁矿、煤矿等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便于运输

(4)东南沿海 气候温暖湿润 沿海交通便利开发早

看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试卷”的人还看了:

1.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单元测试试卷

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卷

3.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试卷

篇5

一、体例不变,内容有所调整

1.沿用原教材体例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地理》沿用了原教材的基本体例,即“章首语—节—黑色标题”,这种体例简约而又适用。章首语是问题式的内容提要,黑色标题大部分是课程标准中的某一项或其中一部分。每个章节的结构框架分为三部分,即“正文”、“阅读材料”和“活动”, “正文”部分的呈现方式有文字叙述、图像表述和图文结合等;“阅读材料”多为趣味性和扩展性的知识;“活动”部分由材料(文字叙述、图表、案例)和设问构成,内容紧扣正文,既是学生的练习,又是正文的扩展。在教学中可以将“正文”与“活动”有机结合,视内容难易程度和学生实际能力而调控好两者之间的使用比例。

2.根据课标要求适当增减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总体变化不大,只是根据新课标做了相应的内容增减。如课标在地图部分增加了“在地图上判读经纬度”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坡的陡缓” 两项要求,因此,教材第一章的“地图”部分由原来的一节扩展到两节,即“地图的阅读”与“地形图的判读”,充分体现了新版教材更加重视地理技能的学习。课标对地理性不强的“国际组织”等已不作要求,因此,教材也将这部分的内容删去。基于新课标对地图的重视,建议在教学中要加强地图判读、分析等能力的训练,并在以后的各种情景中反复应用地图,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养成用图习惯。

3.章节的设置及标题稍有改变

章节设置上,第一章由三节改为四节,即“地图”部分增加一节。标题变化有四节,即第一章的第三节“地图”改为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和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三章的第二节“气温与气温的分布”改为“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三节“降水与降水的分布”改为“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这几节标题的改变使教学内容的重点更加明确。建议教师重点领悟章节及标题变化的意图,特别是在气候的教学中,要注重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的归纳和演绎,至于气温等的定义可以用适合初中学生年龄特征的表达方式,如用“气温是大气的冷热程度”等加以表达。

二、“活动”和“正文”内容变化较大

1.“活动”内容变化明显

“活动”增加了一些技能训练和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删除了一些目的性不够明确的内容。如“学会阅读地图”部分的“活动”,原教材有3题,第1 题是在经纬网地图上判读方向,第2题是在指向标地图上判读方向,第3题是根据航空照片绘制草图,第1、2题不够精炼,内容重复较多,第3题难度较大,不易开展。新教材将这部分题目全部更换,且改为两题,第1题是地图三要素的巩固练习,第2题是绘制学校平面图的训练。这两道题设计精炼,目的明确,把虚拟的某地平面图改为山东省地图,让人觉得案例更真实。P22第2题与旅游结合,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标理念,这是新增的活动题,题目问题设置情景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问题指向性明确,便于操作。再如,P63“阅读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这也是一道新增的活动题。该题先用图示法介绍了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然后再比较温带大陆东西岸两地的气候差异。通过该活动,学生可以了解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一般方法,可以学会如何分析、归纳气候特征以及如何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建议教师要特别关注新增的活动题,理解其意图,真正用好这些题目。

个别“活动”顺序有所调整。如P54“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P59“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由先读图后绘图改为先绘图后读图。这是教学理念更新的一个重点,体现了“做中学”的过程教学目标,建议教师转变观念,给予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的体验。

修订后的教材解决了原教材中一些“活动”主题不够明确的问题,每个“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与“正文”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正文”内容开展相应的活动。

2.“正文”比例增加

修订后的教材“正文”部分所占比例明显增加,约占总篇幅的50%以上。如原教材中的“经线和纬线”部分,正文仅4行字,修订后的教材分为“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两部分,正文包括经纬线及其特点、经纬度的划分及代表符号、重要的经纬线、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经线圈平分地球等,内容明显增加。这样的修订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特别是对新教师或非专业教师来说,可以帮助他们把握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正确性。建议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和理解方面的训练,发扬读书、划书、用书的好传统。

篇6

做任何工作都应该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我们应该要有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的时间计划。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供您借鉴。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争取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情和教材情况分析

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本人承担七年级80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全班45个学生,从六年级毕业成绩来看,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地理,从以往的情况看,学生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每周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xx年5月第一版)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教学目标

1、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5、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

四、工作措施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5、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6、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8、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9、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10、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节课,努力讲好每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备课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为备课准备充分的素材。

9、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内容与章节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4节: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八章《天气与气候》,第九章《居民与聚落》,第十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天文五带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计六个教学班,每班40余人。任六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七年级学生将比较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五、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篇7

在一个月的地理教学中,深感许多教学环节没能做到位,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一学生活动要有“质”,即体现思维性。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但如果课堂活动有量无质,则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恐怕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有热闹的场景,很难有真正的思维活动。课堂的学生活动是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因此流于形式的“活动”是形同虚设的。为了能使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其有效性,教师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意适时评价。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二在一个月的地理教学中,深感许多教学环节没能做到位,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在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培养学生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反思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营造和谐、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的信心,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式的,知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知道学生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在课堂上,一切顷其自然,教师顺势而教,学生顺心而学,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教与学的块乐之中,如初一地理内容适宜搞一些游戏和课外探索性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教材内容而言,可以以下问题作为切入点,有什么特征 有什么规律 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牢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思想,从而形成一种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敢于于创新的学习风气。

(二)、对运用主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反思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敢于对尹有教材同现实生活问题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践问题。运用主体教学,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探求寻找答案,在寻找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穿插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对设计教学目标的反思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为了完成任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对策: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景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三在今年的地理教学中,深感许多教学环节没能做到位,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在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培养学生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反思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营造和谐、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生自主创新学习的信心,教师要明确学生是不习主体,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式的,知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知道学生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在课堂上,一切顷其自然,教师顺势而教,学生顺心而学,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教与学的块乐之中,如初一地理内容适宜搞一些游戏和课外探索性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教材内容而言,可以以下问题作为切入点,有什么特征 有什么规律 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牢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思想,从而形成一种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敢于于创新的学习风气。

(二)、对运用主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敢于对尹有教材同现实生活问题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践问题。运用主体教学,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探求寻找答案,在寻找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穿插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篇8

一、 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新课程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让学生“学会生活”应是主要目标之一。“学会生活”应包括关注生活、具备生活常识和应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三方面。教师在教学起点行为分析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教学中多引用生活中的案例,指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了有用”,进而“学得有趣”。如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教学中,不同理念下的教学起点行为分析及教学设计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 关注学生策略性知识的形成,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提出“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理念,其核心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心理学家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知道什么)、程序性知识(知道怎样办事)、策略性知识(知道怎样有效办事)三个类别,其中策略性知识对于解决问题最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把认知策略作为学生的最重要技能,充分关注学生策略性知识的掌握。如“时差计算”的教学,学生可很快记住“每15°经度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等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但一旦碰到实际生活中的某些变式,学生便会不知所措。在地理学习中,问题解决的认知策略主要是两类,即基本命题建构策略和具体解决方案建构策略。教师应通过有效途径来了解学生上述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

三、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教学“因材施教”

新课程提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理念,就是要让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地理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从而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1.能力与特质的差异分析。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能力与特质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差异。纵向差异指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地理学习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高中学生为例,在学习能力方面,高中生的空间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反思能力和意义识记能力等明显提高。在地理学习兴趣、注意与情绪等方面,高中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较稳定,但会受报考学校有关考试科目的影响,学习情绪不如初中生表现得强烈。横向差异指同一年龄段,地理学习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学习能力方面,有的同学善于理解记忆,有的却善于机械记忆;有的的学生缺乏洞察力,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差。在特质方面,一些学生善于交际,组织能力强,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往往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而有些学生性格孤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很难融入到集体中,影响学习效果。

2.学习动机的差异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就动机水平和归因倾向直接影响其学习动机。如:在受到发现学习的挑战时,有高水平成就动机的学习者可能学得很快,善于自主学习;而低成就动机的学习者可能表现很差。在对待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一些学生认为,外部因素导致了他们的学习结果,而另一些学生则认为学习结果归功于他们自身的努力。在学习中,后者会更努力并对学习有积极的倾向,具有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

3.学生地域的差异分析。地理学科与生活联系密切,不同地域的学生对于某一地理事物的感受和了解不尽相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以高中地理必修III的教学为例,从学生知识掌握、生活体验、技能训练等不同角度来衡量,部分教学案例就可根据学生的地域而作适当的调整。

四、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成学生人格完善

新课程提出“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要求地理教学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关心和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严谨、求实、辩证的科学态度;要求地理教学为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这些都是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起点行为分析中,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在“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中,就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价值观的形成情况,进而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总之,在地理教学起点行为分析中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仅为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提供重要依据,而且在完善学生的人格、体现地理教学的人文精神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孙大文.地理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农村初中地理课程“起点高,入门难”教学难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初中地理课程学习从“地球”、“地图”开始,这些起步知识十分抽象繁杂,难以阐明。学生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空间概念、综合分析比较能力、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的储备等是难以理解明白的,更不要说灵活运用了。

2.农村学生的素质及年龄、生活经验的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力和课堂教学的效果。农村学生生活单纯,在知识层面、接受能力、活动能力等方面相对于城市学生较为薄弱;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又偏小,思维能力有限,一进入初中就要接触诸如经纬网、地球“五带”现象、等高线地形图、板块运动等抽象难懂的陌生知识,难免理解困难,力不从心;在课堂上往往跟不上老师的思路,知识消化有限,以至于问题累积成山,成了障碍。

3.课程设置有偏差,教学时数偏少及边缘化,严重影响了初中地理教学顺利进行。由于地理是“次科”,每周2节课,被安排在《课程表》的边缘。由于放假、“活动”等原因,地理课时往往被挤占,少到不能正常授完课。实际授课时数与教参的“建议”相比,是大打折扣的。每年秋季期,都是匆匆忙忙“读完”课文,来不及复习就马上段考。因此学生成绩一片飘红。

由于各方面原因,地理教学“起点高,入门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成为七年级学生地理学习的“拦门虎”,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甚至“谈虎色变”,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何破解这个教学难题呢?根据它产生的原因,我们很容易得出解决这一难题的对策,但不容易做到。比如,对于教学课时,由于课程设置的关系,是不能增多的;秋季期段考,由于有效课时太少,很难改变到段考时匆匆“读完”新课的被动局面。在教学制度没有多少改革的情况下,教师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想办法,把握好课堂40分钟,尽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学难题的破解,要立足本土,在农村初中全日制寄宿学生的前提下使用。大致来说,我们的本土教学,在破解“起点高,入门难”这一地理教学难题时,应该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保证地理教学时间

如上分析,七年级秋季期段考前,星球版初中地理教学“地球”、“地图”、“海洋与陆地”三个单元内容,要保证平均每周有150分钟的教与学的时间,才能完成课本知识的传授、解惑和演练运用。万一被节假日或各种活动冲掉课时,必须想办法补回才行。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要考虑到这些情况,调剂好相关“活动”时间,以尽量不挤占各科教学课时为宜。

2.熟悉学情和教材教法

常言道,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就要准备一桶水。地理学科因其综合性强,要求教师具备的地理素质特别高,教学技能特别强。新版教科书(以商务星球版为例)不像旧版教科书那样讲述得全面、详尽,而是重点突出能够说明地理问题和实现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图片多而文字说明十分简洁、浓缩。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分散在正文、读图、思考、活动和阅读各个栏目里,并且有些思考练习题在教参书中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要补充相当多的地理基础知识,将浓缩的知识点“稀释”,引导学生学会读图、用图,依图求知、据图理解、记忆,从课本各个栏目的解析中总结、归纳出知识要点、地理事物的规律.初中地理不像其他科目,没有诸如《课程标准新教案》、《中学教材全解》等教学辅导书,一切全靠教师个人的聪明才智、专业技能和实践摸索。因此,教师(特别是非专业地理教师)不下一番苦功夫去研修,不具备相当的地理知识和教学技能,不熟悉教材和学情(农村初中学生),是难以恰当处理,应用自如的。

3.重视概念教学和直观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

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农村孩子来说,地理是一门新课程,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脑中一片空白,认知能力也很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几个要点:

(1)重视概念教学,传授辨析概念的方法。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地理课一开始就出现许多陌生难懂的地理名词,对这些名词,虽然不要求背诵其定义,但要理解其含义,包括其由来、特点,以及与之相似概念的区别,避免彼此混淆。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想尽办法,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将这些名词的含义或特征表达清楚,或归纳出“规律”、“要诀”之类形式,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

在教学等高线地形图各部位名称时,讲解图形特征后,可以用歌诀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判读,就像武打小说师傅传授徒弟武功时既传招式又传口诀一样。各部位名称的口诀可以这样概括:“山峰黑三角,陡崖似天梯;缓坡线圈疏,陡坡线距密;鞍部镜片连,脊谷数值辨。……山谷凹陷处,小河冲向前。”为了通俗易懂,有趣好记,后两句改为“山谷像屁股,尿尿流出来”,效果更佳。

(2)重视直观教学和立体思维的建立。直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立体概念、空间思维能力,对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学尤为重要,是破解“起点高,入门难”这个难题的重要法宝。比如经纬网概念的建立,需要学生从平面思维过渡到立体思维,在头脑中建立立体图像,形成“脑地球”。具体做法是加强教学直观性:一是要充分借助教材中各种图像或多媒体动画,二是要利用经纬度地球仪实物演示,三是要每个学生都直接观察地球仪,自己动手用彩带代替经纬线“编织”经纬网;自己动手画“经纬网”或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等。学生通过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才能领会经纬网的真谛。经纬网有球面的,也有平面的,两者要多对比。地球仪上的立体世界地图要与地图册中的平面世界地图多对比,以此理解球面与平面的关系:球面可以展开形成平面,平面也可以卷曲合拢成球面。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立体概念。从已有的生活体验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立体思维,例如用篮球、排球等实物来理解地球仪,用篮球网兜和比赛场上的排球网来理解立体经纬网和平面经纬网等。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地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普及,新教法的研究、总结和推广,教师可用的教学方法有了更多选择。其中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图的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的成图原理、板块构造学说以及火山地震的成因等。用做实验或实践活动的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发主动的讨论与探究。

4.重视学生的“学”和地理能力的培养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模式解决了“把学习交还学生”的教育难题,主要是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更关键的是要逐步把学习地理的方法教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学生们要养成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获取、驾驭已掌握知识的技能,利用已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这是学好初中地理的捷径。

在七年级,加强学法指导和培养地理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地球”、“地图”、“海洋与陆地”这三个单元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技能是:(1)多观察,细思考,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然后求证。(2)抓住关键词,通过对比明确地理事物、名称的各自特点,明确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3)建立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思维。(4)学会看地图,绘简单地图,使用地图;心中逐步建立“地球”、“地图”的形象和观念。(5)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能课前预习,进行质疑;课堂认真听课,做笔记,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课后及时复习,做作业,自觉自主学习。(6)唤醒生活体验,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社会见闻结合起来,用“地理”的眼光审视身边事物。(7)学会综合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8)有条件的学校要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等。

以上所述方法、技能应该逐步渗透在教学中,有的在以后各章节的学习中还要进一步加强。

5.构建现代化的、和谐的地理课堂,让学生想学、勤学、乐学、会学

新课标教学基本理念还有:“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前面提到的教学方式、方法都是基于这些教学基本理念而采用的。如果农村初中都能具备好的教学条件,贯穿新的教学理念,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时间较充分时,“起点高,入门难”的教学难题必定迎刃而解。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的角色,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和认知规律,创设出适宜的问题情景,循循善诱,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那么,学生对初中地理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通道,想学、勤学、乐学乃至会学。即使开始学不好,后来也能快速改善,变差为优。

此外,地理课程可以作合理调整教学顺序、暂时降低教学要求等灵活处理。比如对初中地理的入门课程,“地球”、“地图”的教学,应尽量降低难度,教学检测也要降低难度。有些内容,如经纬网的运用、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定方向、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运用等,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和知识的增长,到八年级时再深入教学、提高要求,会容易达标一些。在七年级,对于一些水平高的学生,有时间作详细的教学辅导,也是能够达到新课标要求的;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到八年级时比较易于理解掌握,教学也容易、轻松一些。

因此,综观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起点高,入门难”的问题,其产生原因及破解方法,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体制、评价机制、教学条件、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生素质等问题,非教师一人的力量所能撼动。短时间内,农村初中七年级秋季期段考学生地理成绩大部分飘红的现象可能难以改变。但是随着教与学的时间推移,通过老师正确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成绩会逐步提高,“开门红”将会渐渐淡化;到八年级会考时,通过增加课时、反复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取得毕业考试好成绩。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课改的深入发展,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谐课堂的创设运用,初中地理教学“入门难”的问题将会逐步解决。即是说,破解“起点高,入门难”是一个时效问题。本文阐述的内容,就是解决这一教学难题的好思路、好做法,也是本人经过多年实践验证的经验之谈。

参考资料:

1.《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篇10

1、探索学科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化,并通过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把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本学期由王辛勤老师和顾轶群老师开展校本培训;韦军老师开设蚌埠市高一年级地理教学研讨课;陈灿红老师参加安徽省地理学科“教坛新星”竞赛。

2、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组织教学研讨    继续开展多渠道的教师培训工作,领会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探索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共同探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探索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围绕韦军老师和陈灿红老师的教学公开课预演,共同研究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结合我校本学期的对外教学开放活动,开展对外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理解学业水平测试,关注09届高考方案    高中新课程进入复习检测阶段,针对学业水平测试组织积极的复课工作,由张威、王辛勤、陈灿红老师共同开发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学业水平测试蚌埠铁中教学资源——复课思路与复课习题(发表于张威老师博客blog.sina.com.cn/zhangweibbtz);关注2011届高考方案与复习纲要,及时调整复课计划,认真组织复课教学。

4、紧抓高三复习研讨,做好二轮专题复习   为学习先进高考复习经验,提高我校高三复习整体质量,积极参加高三复习研讨,主动参加本学期在固镇二中举行的“2011年地理学科高三复习教学研讨会”;校内加强组内交流,分工合作组织专题复习研讨,由顾轶群、王辛勤、陈灿红老师共同开发高三复课资源;深入教学一线,对高三地理教学进行跟踪反馈,对三位高三任课教师进行“推门听课”。

5、持之以恒组织气象小组活动    继续在初一、初二年级进行气象小组观测与记录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地理学习能力。本活动地理组全体组员共同参加,并聘任高继红、李晋、韦军老师为地理气象活动小组指导教师。

6、教学进度    如本学期组织期终质量监测,将按照下列进度进行。

年  级

期末教学进度

七年级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

八年级下册

高  一

必修二

高  二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 旅游地理

世界地理复习(含地球运动、大气等自然地理基础)

7、本学期教研活动安排   本学期教研活动安排如下:

周次

日期

教研活动计划内容

参加教师

活动地点

召集人

2.21

学期教研工作

教研组长

市教科所

吴岱峰

2.28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教材分析

高二教师

市教科所

吴岱峰

3.6

2011年高考复习研讨会

高三教师

固镇二中

孟庆纪

王  玲

3.13

初中地理教学研讨

——七年级单元备课  乡土地理教学

初中教师

蚌埠五中

沈  红

3.20

高二年级地理教学研讨课——环境保护

高二教师

蚌埠二中

叶国萍

3.27

市青年教师业务培训

1.课例《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观摩

2.全国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介绍

市35岁以下

青年教师

蚌埠实验

中  学

吴岱峰

匡昌林

4.3

高考专题复习教学研讨课

——气候专题

高三教师及市35岁以下青年教师

蚌埠三中

曹  斌

4.10

XX届省高中地理学业考试

复习研讨

高二教师

教研组长

蚌埠九中

吴岱峰

叶  峰

十一

4.24

高一年级地理教学研讨

——市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研讨课

高一教师及市35岁以下青年教师

蚌埠铁中

韦  军

十三

5.8

初中地理教学研讨

1.八年级教学单元备课

2.学业考试复习专题

初中教师

蚌埠六中

汪翠华

十四

5.15

高考命题趋势专题研讨

(要求:以校为单位准备近年高考试题分析材料、原创试题一题)

高三教师

蚌埠一中

贺广明

十五

5.22

校本培训一

全体老师

会议室一

王辛勤

十六

5.29

校本培训二

全体老师

篇11

关键词:综合性思维;现状;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五大特征。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并初步揭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因此地理教学要注重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从地理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一、地理综合性思维培养的现状

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与否需要对学生地理学习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地理学习的评价应注重多途径收集信息,准确反映学生地理学习的结果及过程,激励学生有效地学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依据课程标准及现实情况,我们的评价方法有纸笔测验评价方法和观察评价方法等。地理综合性思维的培养来源于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指导与思维养成,而纸笔测验刚好能很好的反应地理课堂教学综合性思维的培养现状。

纸笔测验分析:纸笔测验评价方法是通过学生的书面回答,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评价方法。通过纸笔测验题目可以明显的看出学生对于气候、地形、水文甚至是生物等自然环境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便构成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理解的十分不好,对于自然地理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因此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的脚步必须跟紧。

二、地理综合性思维培养策略

通过纸笔测验评价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地理综合性思维的意识不够,很难将自然地理要素联系起来,这就需要地理教师从课堂入手,从分析学情、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优化或重组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让知识迁移并建立起应有的联系,最终达到课堂有效性高、学生地理思维逐步培养的课程标准要求。

(一)分析学情,为综合性思维培养做准备

对于教师来说,分析学生的情况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学生关于地理知识的学习起于儿童时期,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七年级上学期是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转折点,也是关键点,教师综合性思维的培养要从小学开始。这里的小学是指中学地理教师要对小学科学课程有所了解,明确学生已有的基本知识结构,清楚有哪些知识可以为初中的地理教学服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便可很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学生的已有知识,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的细心了解和调查,有了这种调查对于学生的帮助是十分巨大的。

(二)重视基础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是进行综合性思维培养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七年级上学期打好知识结构的构建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其他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将旧知与新知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结构。通过夯实基础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负迁移的发生,还可以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明确学习的目的,综合性思维便可一点一点的培养起来。

(三)优化或重组教学内容,搭建认知结构

教材的编写是按照地理的区域性为基础进行内容编排的,在七年级上册进行地球地图部分以及地理自然环境要素的基本内容来讲解,七年级下册进行分区域的学习,这种编排方式可以让学生清晰的体验到地理的区域性,但使得自然地理要素分散于各个部分,不利于学生综合性思维的建立与塑造,因此在世界地理部分的教学中要落实综合性思维的培养要进行必要的教学内容优化或重组,来实现地理课程标准的保质保量推进。

(四)联系实际,提升地理综合性思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要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该知识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回到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意的地理,这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的终极目标。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随时提取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解释或创设情境,将问题、已有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升华学生初步具备的地理综合性思维,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发现问题、寻找规律从而解决问题。如七年级下册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渗透了许多综合性思维的内容,虽相对比较分散,但经过一学期的强化,学生对地理综合性思维有了一定的了解,八年级的中国地理部分刚好将综合性思维统一的应用到固定的区域,合理的联系实际的农业、工业生产以及实际生活方面,从实际生活入手,将学生原本已有但不是很明朗的综合性思维提升,逐步健全地理思维,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农业分布特点的分析,需要调用综合性思维来归纳总结。可以先从南北方饮食习惯入手,《舌尖上的中国》中的部分内容可以用来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想清楚地形与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之前学过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都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这样的综合性思维的提升必然在遇到地理问题时可以及时调用,真正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厦门市教育科学学院.厦门市2013-2014学年地理七年级下质量检测试卷,2014(7)

篇12

一、巧用资料激发兴趣

(1)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等等。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

(2) 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求佛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

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例如我在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的“地球自转”时,我让学生亲自去演示地球自转时昼夜更替的情况,然后学生同桌为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昼夜更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同学各抒己见,最后派一名代表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做到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同时使学生明确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最终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利用好课本中的图

(1)学会看图。要充分利用地理课本中的图,讲课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图,例如在讲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七大洲四大洋”时,要求学生记住它们的名称很容易,可如果让学生一看图就记住它们的形状、分布、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不容易了。因此在讲这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指出七大洲的位置以及它们中间的海洋,然后出示东西两半球图。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就很容易记住它们的形状、位置了。

(2)学会填图。填图的目的是复习巩固。在讲授新知识结束时,出示相对应的空格示意图,让学生把所要填写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图例)写(或画)在小纸板上,然后贴在相应的位置上。例如,讲到铁、煤、石油在世界上的分布时,让学生把相对应的符号的纸板贴到相应的位置上,以便学生记忆。同时,还要利用好《填充图册》,学生填完后,老师要进行评改、指导,来加深学生对图的理解和记忆。

(3)学会画图。让学生学会画简图,可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地球上的五带”时,我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四个圈,标出回归线和极圈的位置、度数,然后让学生填出五带的名称,再让学生离开课本,自己画,慢慢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将对学生综合理解地理知识起到良好效果。

(4)学会用图。在讲完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设计一些问题。例如,在讲完“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后,我给学生设计了学生能接触到的问题:假如你要到北京去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要通过哪些铁路线?经过哪些城市?这样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训练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多媒体的教学

多媒体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有以下几点好处:①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地图作用,达到图文统一的效果;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③有利于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我国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篇13

一、面临的情况和任务

(一)、基本学情分析

由于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今年的八年级六个班314名学生,自七年级以来一直坚持系统的、正规的地理教学,没有因为是小科而受冷落。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了深入的认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具有了用人地关系的观点看待地理问题的“地里头脑”。从过来情况看,学生比较稳定,课堂纪律、课间纪律、师生关系都比较好,为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具体到每个班,都有2、3名后进生(不单是地理学科,各科成绩都不理想)。通过家长座谈会和与学生本人私下里沟通了解,这些学生厌学情绪太严重,迫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上,一摸书本就头痛,他们学习成绩差主要是态度问题,缺乏学习的自信心。有的受社会上一些青年影响,认为不如早打工早赚钱好。

(二)、教学用时与教学内容

这几年地理会考时间是在五月下旬。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依旧。所以,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工作只有15周的时间。地理教学内容除了八年级地理下册和《天津地理》,还要复习七年级地理上下册和八年级地理上册。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教学进度,才能充分准备地理会考。由于在上学期就做了充分准备,渗透拓展了部分下册的知识内容,因此本学期地理教学进度加快,是切实可行的。在期中考试到来时(第十周)完成中国地理下册的教学,用一周半完成《天津地理》教学,用三周时间依据课标要求进行有重点的复习。

(三)、提出的目标任务

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读图能力、运用资料能力和联系实际能力;对于课标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必须要求学生背下来;对于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不要求背诵但必须理解。结合过来几年的地理会考成绩,提出本年度的地理会考目标:合格率达到98%;良好率达到85%;必须达到一个确保,即确保“有望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达到良好.

二、把握教学和复习重点

八年级地理下册我国地理四大分区的依据及各自特征,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首都北京、香港、澳门、台湾的地理教学;

3.西双版纳支柱产业——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4.结合珠江三角洲说明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5.西部大开发——新疆

注:长江沿江地带在上学期学习长江和我国工业时已经做了渗透;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上学期学习黄河时已经做了渗透。

天津地理评价天津的地理位置;

2.天津的海陆变迁——三道贝壳堤;

3.海河水系的特点、问题和解决措施;

篇14

一、在游戏中学数学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用游戏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

学生刚进课堂往往还想着课间的玩乐,用游戏创设情境,可以给学生一个强烈的刺激,引起他们兴奋中心的转移,从而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括号中填几”这课时,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学生齐声说:“好。”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老师,思想高度集中。此时我再轻声慢语地提出问题:“袋子里有9个面包,妈妈拿走了一些,还剩下3个,谁知道妈妈拿走了几个面包?”“妈妈从袋子里拿走了3个面包,袋子里还有5个面包,请问袋子里原来有几个面包?”在这样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学生从猜数中感悟到数量加减之间的关系,并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

2.在游戏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们通过报数游戏,使学生对数的排列顺序、大小、数位、数的组成以及比较数的大小等都有了一种亲身体验。10人围成一圈从1数到100,数到10的人第二圈、第三圈……就数20、30……,数到8的人第二圈、第三圈就数18、28……。数着数着学生就会发现:(1)100以内数的排列是从小到大的;一个一个地数到10,十位上就多个“1”。(2)十位上的数也是从1~9逐渐增加的。(3)100是由10个十组成的。

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学生更多地感悟到数学好玩,数学不难。学生由喜欢游戏而喜欢数学,这样就为学生主动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在游戏中学数学能体现“做数学”的学习方式

1.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概念

例如,我们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引入了数花生粒的游戏。想不想看1000粒花生究竟有多少?(想)――我们先数出100粒,看谁数得快。准备――开始!(学生数花生粒,教师计时)刚才我看了一下手表,最快的用了1分钟,最慢的用个2分钟,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计算,试想一下一个人数1000粒,要用多少时间?(10分钟)怎么算的?(1×10=10分钟)。再试想一下,一个人数10000粒,要多少时间?(100分钟)怎么算的?(10×10=100分钟)这样,学生从游戏中感知了百、千、万的大小,初步建立了百、千、万的概念。

2.用游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们先用儿歌“马兰花”导入,然后用班级人数分组:47个学生加数学老师共48人,6个人组成一朵,能组成8朵,没有多余的人;7个人组成一朵,能组成6朵,还多6人;8个人组成一朵,能组成6朵,没有多余的人;9个人组成一朵,能组成5朵,多3人……为什么有时没有多余,有时多6,有时多3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样,学生从无意注意到发现问题,在他们的心灵上初步有了“余数”的痕迹。

3.用游戏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