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少儿教育心理范文

少儿教育心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少儿教育心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少儿教育心理

篇1

【关键词】少儿;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教育;阳光心态

少儿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对他们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能够是他们今后能适应快节奏、高风险、强压力的环境。少儿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心理素质教育会直接影响健康心理的形成,对人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时代变化,也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变化,甚至有的少儿已形成了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教育是义务教育,青少年宫教育是校外教育;学校教育是基础学习,青少年宫教育则是业余兴趣培养;学校教育强调的是共性,青少年宫教育更多强调的是个性的发展;学校教育强调知识灌输,青少年宫教育则强调能力培养;学校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承,青少年宫教育则重视潜能的挖掘。在多年的工作中,我认识到提高少儿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也积累了几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1.建立个案库,探究新方法

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各种单独的教育机构都难以独力承担这一重任,它还应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各种各样的校外教育。而青少年宫则是社会校外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政府建立的校外教育阵地,它与学校教育各有特点、各有优势、相互补充。开展心理教育过程中,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少年儿童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坚持抓住重点建立个案库,探究教育新方法尤其重要。笔者采取了通过选择典型个案,紧密跟踪,进行心理介入的方法。

首先,通过试点班负责人的详细了解与观察,确定少数有较重心理困扰及障碍的少年儿童作为个案跟踪辅导对象,由年级组辅导教师一月一次开展交流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认真分析行为原因及教育效果,以便提高后期教育的针对性。在实践中,对于不太合群、倾诉欲望强烈或沉默寡言、参与小组容易影响他人、但又存在偏差行为的少年儿童,适宜采用个案跟进的方法。青少年宫辅导教师和他们进行个别会谈,更好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案跟进,改善其偏差行为。

其次,通过初步接触,青少年宫辅导教师与来访者建立专业关系,观察来访者对青少年宫辅导教师的态度,对于青少年来访者,则从兴趣方面入手,聊一些来访者喜欢的话题,进行他们喜爱的游戏,在这过程中观察其情绪表现,再逐渐扩宽会谈范围,包括与老师、同学相处情况,在家与父母的关系等。记录过程,收集来访者各方面表现、身体健康情况等信息,作出需求评估,定出来访者的主要需求和次要需求,编写个案介入计划,定下介入目标和具体的个案跟进日程安排。

再次,给来访者订立个案协议,一起讨论建立条约,促进青少年宫辅导教师与来访者建立互相信任的专业关系,让来访者学会情绪管理等。引导来访者学会自我认识,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偏差行为,确定目标,共同订立改善自身情况的计划,把解决问题、烦恼的方法分阶段、步骤、具体化。通过定期的个案跟进,与来访者进行会谈,观察来访者的进展程度,继续巩固其有所转变的方面。最后,根据来访者行为的改善,逐渐减少会谈次数,让其尝试独立面对困难和挫折,最后结案。结案后可定期观察来访者的情况,采取相关措施维持其改变。

2.深化团体辅导,打造阳光心态

加强青少年宫辅导教师与组员之间的认识和沟通,使成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注重少年儿童的阳光心态的引导,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些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太好,在学校不是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但他们兴趣广泛、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可能比较强,甚至在某些方面有着特别的兴趣或特别的天份,可遗憾的是这些兴趣和天份在学校往往得不到满足和发掘,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有时还要受到压抑。而值得庆幸的是在青少年宫可以自由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可以使自己某些方面的天份得到极大的发挥,他可以在青少年宫找回自信、找回快乐、找到成功的喜悦。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与更多的朋友交流心得与思想,性格内向、孤癖、怪异的学生也可以交到很多兴趣相同、志趣相投的新朋友,找到相互倾吐的对象,在此过程中,可以锻炼和提高其社交能力,增强其群体观念,提高其互助意识, 培养良好性情。

3.文化德育心灵,促进心理教育

3.1 营造文化德育氛围,创新开展感恩教育

笔者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工作中觉得可从感恩德育、心理课题、生态教育等为抓手,以培养少年儿童的感恩情怀和健康的心理及生态教育为目标,开展培育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活动。笔者在单位开展了讲究实效性的“文化德育现代学子爱的教育触动心灵”、讲究校园文化教育的“荷清柳韵汇智龙腾——与爱同在,追求真善美的道德情操”、将审美融入心灵的荷柳诗书画文化、荷柳龙形口诀诵读等系列活动。笔者结合课题研究对少年儿童感恩意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归纳了感恩教育实施策略的几个方面,开展感恩为主题的诵读、撰写心得等形式的实践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3.2 彰显文化德育滋养心灵

德育离不开文化对心灵的熏陶与滋养,笔者提出形塑新的“荷柳文化”——“荷清柳韵,汇智龙腾”,重点通过创新的活动形式,营造“荷清柳韵汇智龙腾”生态德育氛围,引导少年儿童学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创建美好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而学会感恩自然、感恩生活,提高正确做事做人的认识,从而做到以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方式面对学习和生活。

青少年宫教育不受教学大纲、教学任务、升学指标等多方面的限制,可以较为灵活地进行各种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可以试验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教学内容,为学校教育的教育改革作尝试。另外,培养兴趣、培养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强调个性的发展是青少年宫教育的目的和宗旨。所以我们青少年宫一直强调和推行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太在乎教给孩子们具体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享受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愉悦,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创造自己、发现自己、欣赏自己、放松自己。

4.统一认识,抓住关键

笔者以为:所有的教育场所和教育基地的家庭教育都是教育的补充与延伸,都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抓好这些教育场所是促成系统教育的关键。

从大处说,抓好“家庭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既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必由之路,更是我们校外教育工作者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责任所在。从小处讲,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不是普通以收费传艺为目的的营生,而是肩负“百年树人”工程奠基工作的重任。因此,唯有越来越多的同仁达到共识,才会让我们消除势单力薄的感觉,才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创建这方面工作的先进典型,推动这一事业的蓬勃发展。其次,我们也要重视整合资源、扩大影响。由于对从事“家庭教育”和“心理教育”、尤其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来说,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就一个单位而言,这方面人才的确较为缺乏。不少的教育场所也是人才辈出之地,可在上级组织的协调和自愿结合的基础上,在一定区域内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利用教育系统内工作时间相同、性质一样、对象一致、单位间兄弟情深等独特优势,相互支持,互促工作;在落实好人员、场地、设备、经费的基础上,努力钻研业务、细化少年儿童心理教育的工作程序、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不走过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想家长所想、急家长所急,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家庭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些工作,完成教育工作者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

5.结束语

总之,少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为此,心理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策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少儿的心理素质,培养少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少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一、耐心引导,培养舞蹈兴趣

舞蹈教学因特殊的学科特点,单调、机械性重复是必需的。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畏难、厌学的情绪也很正常,因而在教学中,为了把枯燥乏味的舞蹈教学变成艺术享受,舞蹈教师必须用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同时,教师亲切地态度、生动形象的语言、关注的目光、热情信任的鼓励引导,也会让学生感到温馨与关心。这样,学生就会增加他们在学习舞蹈中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决心。

例如:在舞蹈组合《小小服装设计师》中,针对孩子们善于观察和模仿的心理特点,首先我给孩子们播放模特们走T台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和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和欲望。这样在他们对角色有初步认识时,教师再引导孩子们对自己看到的发表看法,这时学生们对模特的表演已经达到了很深刻的理解,随后教师揭示教学内容,教授舞蹈主题动作,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把学生不易掌握的动作形象化,把学生对角色的表演欲望贯穿到舞蹈教学当中,最后孩子们不仅很快地掌握舞蹈动作,而且还克服了在舞蹈环节中不敢自主创作的弱点,个个都积极主动地摆出了自己设计的“模特”造型。因此,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加上教师规范的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引导、启发和鼓励,将会调动学生充分发挥其舞蹈潜能的最佳方法。

二、营造氛围 感受舞蹈之美

舞蹈教学过程是舞蹈教师根据培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舞蹈知识,并对学生实施一系列训练,使其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舞蹈教学在动作训练上具有严格、严谨的知识性。人体训练不容随意性,对舞蹈动作正确的掌握,有助于学生锻炼成具有健康体魄、优美线条、高雅气质的综合素质人才。比如:在舞蹈训练中,对胯根关节练习,我通过耗胯、压胯训练打开胯根韧带。通过“打胯” “转胯”训练胯根能力和胯根关节及韧带松弛,这个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辛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养成主动克服困难的良好习惯。从心理角度来说,学生对自尊心满足的渴望要比成人高,老师对他们点滴进步的肯定,每次成功的认可,都会成为他们努力进取、永不言弃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的形象不能过于严厉,只有和蔼可亲才能真正与学生开展“教”“学”互动,持久的耐心不仅可以促使他们训练出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舞蹈艺术形体,更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强意志。

三、欣赏体验 在舞蹈中培养情感

其实在舞蹈教学中,教学不只是动作的完成,而是严谨课堂规范的同时,还要主动帮助学生架构动作与情感之间的桥梁。多手段、多角度地给学生表演方面的引导,是学生能够做到身动心动,用身体语言表现内在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相应行为的反应。小学生由于心理、生理还不够成熟,课堂中单一动作的模仿,算不上真情的流露。舞之以心,动之以情。在舞蹈课堂中多注入一些动作抒情性训练,在这种情感动作训练中让学生所掌握的舞蹈语汇越来越生动形象,也只有通过舞蹈动作美的传达,才能真正使舞蹈者与欣赏者之间架起一道情感沟通的桥梁。

除了教学中渗透情感培养外,我还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来丰富课堂,让学生通过欣赏一些舞蹈作品,提高审美能力,丰富内心情感。例如:欣赏舞蹈《中国妈妈》,不但让学生欣赏到舞蹈动作给他们带来的震撼,更重要的是体会舞蹈背后的感人故事,最后欣赏完学生们都热泪盈眶,感动于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欣赏给孩子们带来了强大的心灵冲击,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妈妈大爱无私的博怀和崇高无尚的国际主义精神。

四、团结协助 构建合作交流能力

舞蹈表演的成功之处,在于能使学生树立信心,并体验成功的快乐。之前我教过这样一个小姑娘,由于家庭关系,父母离异,造成她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训练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做不到位,还经常忘动作。但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得漂亮,也很爱美,所以针对她这一特点,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表扬她头发梳得很整齐,让全班同学向她学习,并且让她当“小发型师”,平时帮助其他同学盘头发。同时鼓励她课后多复习舞蹈动作,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慢慢地,她领略到了被关注的快乐,感受到了被重视和与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沟通带来的温暖。从此,舞蹈课上总能看到她聚精会神学习的样子,也能听到她和同学们开心相处时那银铃般的欢笑声。最后在她性格改变的同时,舞蹈进步也很大,在多次演出中,她都被选上参与排练。教学实践证明:艺术教育能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 抚平人的心理创伤 ,增进健康身心,促进学习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舞蹈在表达上有时还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个人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是多人共同合作的表现形式。当全班同学翩翩起舞时,就能产生出融洽和谐的氛围。例如;在舞蹈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双人配合,队形变换、整体造型的组合,孩子们在完成这些舞蹈的过程中,需要与小伙伴合作、交流、配合,需要不断的沟通和彼此的尊重,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并让他们学会善解人意。

篇3

关键词: 少儿武术教学训练 生理特点 心理特点 武德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派别众多,是中国几千年宝贵文化的产物,被称为国粹,继承祖国文化瑰宝是我们的责任,目前正向全世界推广。然而,武术的动作结构较为复杂,科学的训练对传承祖国文化非常必要。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除了要遵循一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教师还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以武德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

1.少儿生理特点和教学训练方法

1.1少儿生理特点。

1.1.1运动系统生理机制。

少儿骨骺柔软,软骨成分多,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所以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少儿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

1.1.2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机制。

少儿的相对血液量较成人多,但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成人相比较低。少儿心脏的相对重量和容积均和成人相近。由于少儿的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因此心率较快。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能力小,故每搏输出量小。少儿的血管因易扩张而相对较粗,血压也比成人低。少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力量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同时,由于少儿氧运输功能较差,最大通气量和摄氧量都较低,因此在运动训练时,通气量的增加主要靠呼吸频率的增加来实现。

1.1.3神经系统机制。

少儿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善于模仿,但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差。

1.2教学训练方法。

1.2.1根据运动系统生理机制要控制力量训练。

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12―13岁后,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少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搭配练习。特别应加强他们的柔韧性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

1.2.2根据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机制要控制耐力训练。

少儿不宜过早地进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双基”的教学与训练为主,以平和的简短武术套路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如踢腿、冲拳等。不宜过多地进行力量、耐力和静力性的练习。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

1.2.3根据少儿神经系统机制训练中要注意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应以模仿性质为主,少讲解,多示范。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时,教师或教练员不应求快、花、多,应练好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在学生作出错误动作时,教师或教练员要有耐心,做到预防在先,及时纠正。多采用直观教学法,运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教学,以帮助学生理解。

2.少儿心理特点和教学训练方法

2.1少儿心理特点。

少儿有以下几种心理特点:贪玩、好动、活泼、热情;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而且对新事物的接受力、模仿力都很强;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一旦兴奋好动起来就会不顾一切,往往忽略和意识不到纪律的约束,使课堂秩序大乱;自我表现欲强,喜欢被肯定、被表扬;可塑性强。

2.2教学训练方法。

2.2.1鼓励为主,使少儿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

教师或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少儿的思想教育和启发。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的优点,并给予表扬。少儿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都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效果,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知道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就能使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与训练的良性循环。指出优点和问题,能使有关神经得到阳性的刺激,而使另外的神经中枢的联系受到阴性的强化。加强分化过程,使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精确,促使正确技能的形成。特别是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能起到振奋精神、活跃情绪的作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鼓舞信心和勇气,产生增力的情绪体验,提高机体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

2.2.2创设优良情绪体验情景,激发竞争意识。

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少儿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少儿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

3.加强武德教育,弘扬武术精神

少儿是最容易塑造的群体,需从小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武术是一项具有健身价值和技击功能的传统体育项目,习武者既能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又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还能了解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武术特殊的价值功能,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护人民利益,调节人际关系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没有好的武德可能恃强凌弱,为害四方,败坏社会风气。由于武术的特殊功能,武德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3.1武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一部分。

武术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有修身养性的功效,武德教育中赋予了深刻的民族精神,这无疑将使习武者激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历史上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习武者举不胜举,岳飞、戚继光、霍元甲,都是武德高尚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的事迹可歌可泣。近百年来,我国饱受欺凌,许多爱国的武术家以高尚的武德情操和精湛的武技,挺身而出,飞上擂台,使那些列强的拳师不敢在中国的武坛上耀武扬威。他们为国争光,大振了中华的武威。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也是人类文化中灿烂的一颗明珠,武德教育就是要人们认识到这一点,让人们珍视它、弘扬它。

3.2武德教育能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武德约束习武者的行为规范,它一方面要求习武者热爱祖国,热爱武术事业,遵守规矩,另一方面要求习武者见义勇为,敢于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据有关调查表明,练武术的少年儿童,其组织纪律性明显好于一般少年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练习武术的人,他们不仅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而且能够见义勇为,遇到坏人坏事,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像我们的武警战士,每次围捕持枪歹徒总是冲在最前面,表现出了舍身求义的高尚品德。武德教育能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谦让,从而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稳定,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还要注意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注意恢复,控制无形训练,等等。

4.结语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所以,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一定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符合少儿实际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和训练水平。

少儿处于人生关键期,教师或教练员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坚持正确的训练和学习动机,培养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还要注意武术技能、文化素质和德的有机集合。

参考文献:

[1]杨峰.浅谈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战线,2009.5.

[2]张彩虹.少儿武术训练方法初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

篇4

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发展水平要符合实际年龄的智力水平。

二、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儿童青少年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稳定、协调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功能有助于发挥自身的内在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如果经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潜能的发挥,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较快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及人际环境等。既使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或身处恶劣环境中,也能较快地顺应环境并保持心理平衡。有些独生子女由于早期社会化的娇生惯养,形成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不能有效地处理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往往导致适应。

四、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与同龄人建立平等、互助、和睦相处的伙伴关系。

如果早期社会交往被剥夺,家庭不和睦、接受较多消极影响,易形成孤僻、敌意、敏感、过度警觉、自我为中心、妒忌、自私等不合群的不良个性,而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协调。

五、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健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和谐统一。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表现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并具有一定应变、应对能力。

六、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具有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形成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心理、行为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段特征,可能存在心理发育问题。表现为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七、心理自控能力

心理活动自控能力强的儿童、青少年,其注意集中水平高,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也高。而自控能力较差者,其注意集中水平低,注意力难集中,缺乏专注性,其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低,往往导致学习困难。

八、健全的个性特征

个性(人格)是每一个人独有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的倾向性和稳定性。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一切心理特征的总和。自幼培养儿童青少年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健全的个性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

九、自信心

自信心是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如果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会因盲目自信导致意外失败而沮丧,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若自我评价过低,会产生自卑感,因缺乏勇气不能充分发挥自

身潜能而失去机遇而一事无成。恰当的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篇5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 少年儿童健康教育 有效教学 思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初教育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的“有效”,更强调《少年儿童健康教育》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1 初等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有效教学中的教师行为

初等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有效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健康教育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或发展;更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即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还要关注可测性或者量化。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以研究者的心态致力于教学中的,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生物学教学中的多种问题,不仅反思教学中的自身行为,还对学生中出现的多种问题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和上升已有的认识。

2 初等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教学的设计策略

2.1 自主建构式

激励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个性发展,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之一。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健康教育的有些知识不是一定只有通过教师的传授才能得到的,可以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就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品质,其间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设计者、支持者和促进者。

案例1 “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的学习

进行此节教学时,起初还采用了以教师介绍为主的方法授课,发现学生的学习情绪不佳,不以为然的样子,课后与学生沟通才知,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中已学过,也有了大致的了解(由此也得出一个体会:初等教育专业的生物教师也应看看初中的有关教材,了解学生的生物学和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基础)。于是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重新设计为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原则,以学生自主建构的方法实施学习。教师列人体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为知识主线和提纲要求,提出一些问题来创设情境,采用学生独立看书、看教师提供的多媒体课件和素材等自主探索的方式,由学生自主建构本节知识,整理知识结构,然后学生交流学习所得,形成共识,使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此内容又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提高。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交流中学生之间出现了差异和水平的高低,教师及时诱导学生反思,点拨精讲,使他们找到了知识和方法的不足,这样学生从同伴中还获得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启迪,这比教师的简单说教更具有效性,这也是教学内容外的收获。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与生物圈”等部分内容采用此法教学都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效果。

2.2 合作互动式

合作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需要学习和养成的生存本领,合作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现代学习方式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也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不同基础学生之间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合作、互助,形成知识、思维和能力上的互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动脑、动手、动口,在集体学习中积极主动的与他人合作,在交互合作中获得相关知识,形成合作的理念,锻炼了合作的能力,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还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促进教学班集体的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因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不失为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策略。

案例2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一节的学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对此学生已有很多感性认识。而且有些知识与学生自身有关,学生很感兴趣。但教学中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获得的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一个班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的听和记的方法进行授课,结果教师讲得吃力乏味,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教学失去原想应有的有效性。于是改进教学策略,在另一个班采用了学生合作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首先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然后教师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准备了一些多角度的问题,按照影响人体健康的心理因素不同类型及不同特点进行分析,按家庭、社会、学校、个人四种因素,把相应的问题分为4个专题提供给学生。学生分组选择其中的任一专题(教师参与调剂,避免组间的重复),组内4人进一步分工细化,每人负责不同的内容,利用课余和自习时间,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法,收集资料,然后组内成员间合作互动,分析整理,建构本专题的知识和概念。由于每组只查阅了一个专题的内容,要想获得完整内容就必须进行组间的合作互动,因此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分组相互交流各自的成果和心得,其间教师及时点评,最后学生获得本节完整全面的知识。在交流时,每组同学不仅认真倾听其他组的介绍,还及时提出问题进行咨询、讨论,促进了组间的互帮互学。交流中有些学生还提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激起了更多的同学进一步的寻求答案的欲望,结果学生的学习情绪异常高涨,提问和答疑的参与意识非常强,学习效果显著。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教学,体会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相关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与他人的合作互动,友情互助,分享合作的快乐,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溢于言表,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效果。如“单亲家庭的儿童成长的影响”、“社区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等作为问题可以进一步进行探讨研究。

篇6

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事关少年儿童的成长,少年儿童的素质状况又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带着责任思考这一问题,立足实际为孩子们多做一些积极有益的工作。

一、我市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素质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后颁布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徐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纲》等政策文件,举办了“争做文明人”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学德育论坛”和“中小学心理行为健康教育宣传月”等一系列活动,全市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进步,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大多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比以往明显提高。

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部分少年儿童在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上产生了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市640余名6-12岁学生的调研结果看,有些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唯我独尊,脆弱娇气,怕苦怕累,生活自理能力差;二是规矩意识欠缺,对长辈没有礼貌,对父母缺少感恩,对他人不够尊重;三是对家长依赖性强,遇到困难和矛盾不知如何处理;四是责任意识和团结精神淡薄,不愿多做事情,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还有极个别学生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差,有自卑孤僻、烦躁焦虑、抑郁叛逆等倾向。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存在偏差。调查中有82%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认为学习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也加大了孩子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还有不少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学习过分干涉或迁就,对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包办代替,导致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弱化。也有一些家长不清楚文明行为要求,不遵守社会公德,和孩子相处不注重个人言行,对孩子形成负面影响。

二是学校教育还有不足。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主导了学校的教学活动,造成有的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调研显示,不少教师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不了解;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也使部分教师不能坚守“才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对学生心理认知和行为养成带来负影响;还有的学校对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够,专业教师缺乏,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持续性有待提高。

三是社会环境负面影响明显。调研中把学习排在第一位的学生占比50.6%,而品德、心理仅占31.1%、18.3%,充分说明分数至上的社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认知已造成较大冲击。再加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少、漠视公德等不良现象,以及网吧、游戏厅泛滥、网络和媒体信息庞杂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加强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一是着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把对孩子的教育和对家长的引导有机结合,努力改变家庭文明习惯教育薄弱的现状。市文明办、教育局、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应加强合作,联手打造高水平的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定期开设专题讲座,让家长深度了解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养成的意义与途径,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质、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衔接,完善信息沟通平台,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调研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他们影响巨大,不可替代。建议宣传部门制作一些倡导家长讲文明、重礼仪的公益广告,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示范。家长要注重个人修养,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对孩子要学会理解和沟通,既关心学习,更重视品德和心理,创造包容、信任、幸福、温馨的家庭环境。

二是全力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要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上承担着重要责任,必须着眼未来,带着感情做好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徐州中小学生实际,组织编写、推广使用行为习惯养成通用读本,努力解决现有教材说教色彩重,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扩大传统文化名篇诵读活动范围,从部分学校向更多学校拓展;推动各中小学开展 “文明礼仪之星”、“孝敬父母之星”、“乐于助人之星”等评选活动,激励孩子向榜样学习,培养良好习惯;改革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对违反师德标准的严肃处理,对德才兼备、为人师表的老师予以重奖。各中小学要真正树立“素质教育,德育首位”的理念,发挥教师的表率示范作用,加强对孩子的引导训练,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开设心理健康校本课程,主动接受在徐高校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疏导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建议每所中小学校尽快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或学校社会工作者。

篇7

关键词:少儿舞蹈;素质教育;德育;智育;美育;个性心理;素质教育

Abstract: children dance education in the moral, intellectual, aesthetic education quality, psychological such aspects of the education effect is imperceptible. Children dance education's rapid development, enrich and rich content of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to broaden the path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Keywords: children dance;education quality of moral education; aesthetic;psychological;diathesis of intellectual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是塑造少儿真、善、美的心灵,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具有“辅德、启智、怡情、健身”等作用,因此,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各种艺术培训班学习。就少儿舞蹈来说,大家意识到舞蹈除了可以锻炼身体、培养气质,还可以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变得更美丽。特别是中小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少儿舞蹈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开展少儿舞蹈教育的学校越来越多,具有了相当的广泛性。少儿舞蹈教育的水平迅速提高,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少儿舞蹈教育业余学校、业余演出团体,创编了不少深受中小学生及家长欢迎的少儿舞蹈精品节目。少儿舞蹈教育的长足发展,充实和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拓宽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推动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目前,少儿舞蹈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少儿舞蹈教育与少儿道德教育

少儿舞蹈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形势诸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作用,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少儿舞蹈教育,可以陶冶少儿高尚的情操,培养少儿对美的追求。少儿舞蹈教育通过优美的音乐节奏、优美的旋律、优美的舞蹈动作及组合,塑出了优美的舞蹈形象,少儿在学习、训练、表演的过程中受到了美的教育。尤其是一些健康向上的少儿舞蹈节目,都具有十分丰富而且符合少儿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思想教育内容。少儿通过训练、表演,教育了别人,自己也受到了思想教育。二是少儿舞蹈教育是培养少儿团队精神的一种好形式。少儿舞蹈是一种集教学、训练、排练、表演为一体的教育活动。在教学、训练、排练、表演等方面有严格的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这种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有助于培养少儿严格的纪律观念,有助于培养少儿的团结意识、协作配合意识、荣誉观念及培养少儿的团队意识。三是少儿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少儿的吃苦精神,磨练少儿的坚强意志。少儿舞蹈教育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艰苦的。对于受教育的少儿,她们正是可以通过这种艰苦的学习过程,受到吃苦精神和坚强意志的教育。四是少儿舞蹈教育的德育教育是通过少儿自己参与、自己感受、自己体验的形式来实现的,真正体现了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教育原则,符合少儿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舞蹈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少儿舞蹈大都有故事性、情节性及深刻的教育性,孩子们在学习、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学会认识事物的真、善、美。如少儿舞蹈 《蓝天蓝》表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鸟在蓝天下自由快乐的生活。表现了人与自然、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同时通过少儿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我们要爱护动物、注意环保,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再如根据歌曲改编的舞蹈《闪闪的红星》,这首歌曲曲调自然流畅,歌词朗朗上口,再编配上少儿感兴趣的舞蹈动作,使爱国主义这抽象、深刻的教育内容在少儿理解的基础上,真切表演过程中完成了。同时通过舞蹈《闪闪的红星》培养少年儿童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勇敢、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所以,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道德教育的培养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二、少儿舞蹈教育与少儿智育教育

随着科学发展,科学教育应运而生。科学教育一方面是指高新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指儿童潜能的开发。有研究表明,三岁儿童的脑重量可达1011克,七岁则达到1280克,基本接近成人的重量,整个大脑皮质也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这就为学前儿童智力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把智力开发仅仅理解为知识教育,它偏重于开发左脑。现代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开发右脑的许多功能,如分析、记数、推理等,而且更快速精确;而“分管”音乐欣赏、空间识别、动作协调等的右脑,其功能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创造性是电脑无法替代的。舞蹈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跟右脑的“不解之缘”。少儿舞蹈教育的智育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少儿可以进行知识教育。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具有十分丰富的知识教育内容,少儿舞蹈教育的过程首先是进行舞蹈知识教学的过程。通过教学,少儿可以学习舞蹈方面的专门知识,这些专业门知识是少儿知识教育体系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那种认为舞蹈教育无知识的看法是极其片面的,也是极其错误的。还应看到,一段好的舞蹈音乐,一部好的少儿舞蹈作品,就是一本好书,少儿从中可以学到自然、人文、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其次,舞蹈是一种综合艺术,它对少儿的要求兼有音乐欣赏、动作协调及空间识别等诸多方面。所以说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它对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再次,少儿舞蹈教育的实践表明,作为一种艺术,它本身就为人提供了发展丰富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的广阔天地,因为艺术教育给孩子们的“知觉促动”会促使孩子们以其自身的能力对艺术进行把握、阐释、解疑和改进。遵循这一原理,少儿的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让孩子机械模仿的陈旧模式,而努力把教学过程变成少儿自主的探索活动。比如教《好一朵小兰花》这一舞蹈,就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先带孩子们去公园看看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各种花朵,领略大自然的美丽,然后提出问题:“公园里的花漂亮吗?怎样用动作表示出花朵最美的姿态呢?”小朋友们想出了踮脚的高枝上的花,跪着的花,俯身的花等等,想象力之丰富足以证明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理解能力、表现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而少儿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是智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少儿舞蹈教育与少儿美育教育

美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美好事物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吸引力的,爱美是人的天性,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使是少儿也不例外,舞蹈具有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功能。是对少儿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良好的形式,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身体动作,也就是身体语言来表现人物、事物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少儿学习舞蹈的同时身体形态也同时得到训练,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诸如站立、半脚尖、手位、舞步等动作,少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会使他们对肌体的运用从本能的无意识状态过渡到具有舞蹈功能的有意识状态,通过各种舞蹈的姿态的训练使少儿四肢动作协调,躬胸、驼背等不良习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优雅的举止,舞蹈训练使少儿具备优雅的体态和较好的外形气质是舞蹈对少儿产生的最直接、最显著的美育功能。

四、少儿舞蹈教育与少儿的个性心理素质教育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曾一再强调他的教学法不是以培养音乐家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小提琴,培养能力之芽,同时打好品德修养的基础。他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成为心灵美的人。这种观念确实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说舞蹈教育也不是为培养几个舞蹈家,而是借此培养少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成为“心灵美”的人。

首先,鼓励少儿表达,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建立在较高的自我评价基础上,积极的个性心理素质,是个体不断奋斗的动力。舞蹈教育中培养少儿的自信心应结合舞蹈教育内容进行,可以通过鼓励少儿大胆表达的方法得到展现。我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形成舞蹈欣赏的活动。“自信心训练法”是在心理学家格恩里的对抗性条件作用原理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行为矫正法。该法主要通过训练使对象直接表达思想,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来培养其自信心的结合“自信心训练法”,我在舞蹈欣赏活动中鼓励少儿大胆地自评或互评,评议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少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自信心。比如他们评议的过程中会逐步认识到上台表演是一种很自豪的事而不再惧怕表演。认识到自己能上台表演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这样自信心随之产生并发展。同时,我们应尽可能为少儿创造表现、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如开展小小联欢会、汇报表演、学术交流、舞蹈比赛等活动。孩子在集体中表演的机会多了,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还易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其次,确立成就目标,培养坚持性。坚持性是指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坚持性可以通过确定成就目标而得到增强。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可以引导少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的对少儿来说是直观的,理解的。而且他们上台表演,就必须要使自己的舞蹈水平有进步,还要能与别人竞争。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过程中坚持性能得到明显增强,这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

综上所述,舞蹈的训练对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培养都是大有好处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舞蹈的韵律美,也让舞蹈艺术美的殿堂能真正向每一个孩子敞开欢迎的大门。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儿舞蹈的发展,让我们的下一代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鲁•阿恩海姆著,郭小平,瞿灿译.《艺术心理学新论》.

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少儿图书馆;功能;价值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步伐的加快,竞争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状况的代名词,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保证社会实现竞争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体不但需要充分掌握基本的文化素质,更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自身良好的品德与心理承受能力,这对学校教育尤为重要。素质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求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培养自身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时代要求学生要综合发展,少儿图书馆作为有效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场地,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与功能。

1、基本概述

1.1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是指有效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素质教育具有创造性、全面性等特点,首先素质教育是一种容纳所有学生的教育类型;其次素质教育旨在推动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再次,素质教育是有效保证并推动学生个体个性实现健康发展的教育类型。素质教育的开展主要在于保证每一个儿童均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给而同一个发展自己爱好与天赋的空间。

1.2 少儿图书馆的基本作用。少儿图书馆在培养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学校、家庭无法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少儿图书馆对少年儿童的素质拓展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少儿图书馆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和阵地,担负着培养儿童综合素质的职责,通过对书籍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来不断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与文化知识能力。另外少儿图书馆还是实施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少儿图书馆主要以中小学生及学龄前的儿童为对象[1],因此具备基本的教育职能与素质教育职能,这要求少儿图书馆要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突出对学生自学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重视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形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以受众有很大的选择权利,同时丰富的、能够有效满足受众兴趣爱好需求的多种图书资料,很好的将少儿图书馆区别于学校与家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激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2、少儿图书馆在素质教育时代的重要作用分析

2.1少儿图书馆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基地,在素质教育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从基本的教育内容角度分析,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要求在于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少儿图书馆作为精神文化学习与宣传的重要场所与机构,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相对学校的教育课堂来讲,图书馆内的多种书籍资料更加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少儿图书馆内部,学生可以实际的接触到更多的书籍,比如中国历史与国情,世界历史与国情等,感知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外学生还可以阅读一些英雄人物传记,了解到历史伟人的生平与主要精神,进而激发其努力学习的信息以及民族自豪感[2]。少儿图书馆内部的图书与资源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分别善恶与美丑,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2.2少儿图书馆作为培养人才基地,在素质教育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素质教育时代区别于传统教育的重要因素在于教育教学理念的差别,素质教育更多的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在学生在课堂内部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少儿图书馆内部有很多图书资料与信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智力、能力及情操,增长学生才干,还能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精神以及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精神。另外少儿图书馆内的资料还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搜索,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阅读,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少儿图书馆作为少年儿童智力开发的重要阵地,很大程度上承载着培养现代化全方位人才的作用。

2.3少儿图书馆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地,在素质教育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如何有效培养少年儿童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是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与创造能力,推动人才多样化的有效实现,才能顺利实现素质教育时代的基本教育教学目标。少年儿童能够有效养成读课外书、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少儿图书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少儿图书馆内部,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根据自己的需求与爱好搜索自己需要的书籍,有目的的、有选择的阅读书籍或者参加相关的读书活动,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少年儿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学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知识。

2.4少儿图书馆作为培养心理素质的基地,在素质教育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是否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有效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保证少年儿童能够有效应对社会压力的重要内容。读书作为一种自我学习、自我认知的过程和手段,对个体心理的发展与成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自身精神压力、放松心情的作用。可以说读书能够有效缓解压力,推动少儿心理身体健康发展。另外读书还能不断增进少儿的知识,改善少儿个人的行为,推动少儿自我心理调适。少儿图书馆应该不断加强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以有效掌握少儿的心理状况,进而有针对性的选择书籍,比如选择一些有关人格心理塑造、心理障碍的矫治、心理开发等类型的资料,不断完善少儿图书馆的图书品种,提高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素质。

3、结论

青少年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且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性格方面,也表现为更多的好奇心,容易出现难以辨真假、丑恶的状况,同时也比较容易出现偏激的想法。因此图书馆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能,稳定青少年的基本阅读倾向。为了更加有效充分的发挥少儿图书馆的作用,尤其是少儿图书馆在青少年基本素质与综合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需要少儿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认真的观察并分析,同时有针对性的对少儿进行阅读指导。积极的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知识的引导,比如通过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读书会、报告会、读书心得、辩论赛、演讲赛、知识竞赛等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3]。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与热情,有效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与读书习惯,另外还能充分提高少年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正确的掌握阅读和思维方法。同时,少儿图书馆还可以根据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来有针对性的组织不同的兴趣小组进行读书交流,使青少年积极的加入到活动中,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少儿图书馆还应该配合重大的节日或者纪念日展开针对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品德教育等,将教育融入到丰富的活动中,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及社会教育的价值,使少儿图书馆真正成为素质教育时代青少年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的阵地。

【参考文献】

[1]果阳.少儿图书馆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刍议[J].教育科学,2003,19(3):17-18.

篇9

(一)加快身心发育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好动的、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性,所以舞蹈动作这种肢体语言很符合他们的特性,并能激发他们的联想能力,开拓创造新思路。科学的舞蹈训练能提高少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生理机能发育,还可及时纠正少儿的不良姿势。

(二)锻炼意志品质少儿舞蹈基本都是以群舞的形式来表现的,通过锻炼不但可以培养其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还可以激发其表现欲望,克服胆小、内向的心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三)培养审美观念舞蹈中活泼可爱的人物、动物形象,配以悦耳的音乐,可以使少儿通过具体形象来认识世界;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也可以使少儿了解各民族传统文化,让少儿通过自身的肢体、情感体验能真实的认识美、感受美。

(四)增进情感交流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交流方式,每个作品中除了美的展现,更着重在于情感的表达。例如少儿舞蹈《爱我你就抱抱我》就是通过直观的动作语汇来表达少儿内心情感,用他们所理解的陪伴、亲吻、夸奖、拥抱这些爱的表达方式,使父母感受到少儿的情感需求,从而增进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家庭氛围更加融洽。

二、现阶段少儿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难度大,措施待完善近年来,少儿舞蹈教育呈现出火热趋势,各类舞蹈学校、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很多人把开办舞蹈培训班当成是一种盈利手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虽然能通过办理办学许可证和年审手续对办学机构进行监督,但对于未办证先办班、注册登记后改变教学场所及对于各类从事教学工作的艺术团体等缺乏有效监管,是导致违规办学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家长选择存在盲目性调查发现,将孩子送去舞蹈培训的家长有四种动机:一是父母总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替自己实现年轻时的舞蹈梦;二是家长间攀比成风,认为只有多掌握一门技艺才能保证今后足够的竞争力;三是通过舞蹈训练培养孩子高雅气质和优美的形体;四是为考艺术院校打基础。家长大多对舞蹈教育培训方法知之甚少,认为只要是舞蹈班就能训练好孩子,这也为违规办学、无证办学提供了生存土壤。

(三)硬件、软件水平有待提高少儿舞蹈教学场所除了教学应有的设施外,还要考虑少儿身体健康成长这个重要因素。首先教室面积要足够大,且通风、采光适合;其次考虑到儿童骨骼发育和舞蹈训练弹跳动作多的特点,舞蹈教室地面设施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和防滑处理,否则会对少儿骨骼发育产生破坏性作用;另外。四、如何使少儿舞蹈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少儿作为“璞玉”,在舞蹈教育这个特殊而又复杂的环境下,逐渐陷入了被动,而少儿舞蹈老师如何去“琢”,怎样去“琢”,让每一块“玉”都能绽放其自身最美好的光彩,这才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少儿舞蹈教育者面前的问题。

1.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教学质量考评标准,对各类培训学校进行年度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予以张榜公布;二是监督少儿舞蹈教材使用,制定教学目标和大纲,对于没有按照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予以处罚;三是将业余艺术教育纳入职业教育管理,定期组织教学旁听、评比等;四是成立教育执法组织,加大对违规办学、无证教学人员的违规处罚力度。

2.加大少儿舞蹈教育教师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少儿舞蹈教育的积极作用。一是强化少儿舞蹈教师的基本素质。少儿舞蹈老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仪态和言行举止,不应佩戴过多的首饰或是浓重的彩妆;应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用激情和肢体动作去感染他们,带领他们进入欢乐的舞蹈世界;勤学敬业、品德高尚,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更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二是提升少儿舞蹈教师的综合艺术教育水平。

少儿舞蹈不仅有独立的专业性,也具有综合性,少儿舞蹈教师也应具备多面、丰富的少儿艺术知识。形象鲜明具有儿童特点的音乐,充满幻想和情感的童话故事、童谣,都能让少儿舞蹈教育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捕捉这个专业的闪光之处,对儿童舞蹈进行补充、启示。

篇10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英语环境;教育观念;基础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少儿英语教育在家庭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家长过于追求学习结果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自身情况的考虑,缺乏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同时,缺少正确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孩子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

一、少儿的英语学习特征

儿童早期的成长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从生理和心理上都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一期间儿童对语言相对敏感,接受和模仿能力都较强、思维也比较活跃,对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儿童由于心智尚不成熟,所以其心理是既简单又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可塑性很强,很容易在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对英语产生兴趣,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心理负担较小,他们敢于开口说英语,相比成年人而言他们更加勇敢,没有害羞、胆怯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干扰等,这些都是儿童心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但同时,儿童的心理特点也存在一些不良因素,比如儿童的自控能力很差;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可以投入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缺乏独立学习能力,不能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等,这些心理因素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是十分不利的。

二、少儿英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过于追求教学结果

如今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有些家长甚至有些急功近利,希望孩子能够尽快的掌握更多的知识,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自身情况的考虑。现代科学已经不断向我们证明,教育要符合少儿的智力发育规律,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大脑发育情况进行家庭教育。在我国,普遍存在家长的教育过于好高骛远的情况,看到其他的孩子口语能力强、英语单词掌握的多,就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的孩子,这样就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对孩子英语的学习也是十分不利的。英语的学习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确定学习内容,比如侧重于词汇、听力、口语等方面,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家长往往盲目跟风,不能根据孩子具体的学习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尤其在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家长的英语教育完全围绕着学校的考试进行,忽视了对孩子兴趣和学习状况的考虑,由于现在的家长都十分重视成绩,导致英语的学习成绩成为了家长炫耀的资本,长期如此就会导致孩子逐渐丧失英语学习兴趣。

2、教育方式不正确

英语的学习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在学校中学习英语之外,在家庭中家长的正确教育也对孩子的英语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灌输孩子英语知识,这样会造成少儿对英语学习的恐惧,严重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打击了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作为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学习英语,通过游戏娱乐的方式教会孩子英语知识,发散孩子的思维开发智力,使得少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英语知识,同时,快乐的学习环境不仅让孩子更快的接受新知识,也加深了孩子对英文知识的印象,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

三、如何正确在家庭教育中开展少儿英语教育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占有很大的分量。家庭之中,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对英语的教育和学习,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英语成为了一大重要内容。作为家长要摒弃从前陈旧的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不要把孩子当成向他人炫耀成绩的工具,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孩子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

2、提高家长的文化水平

新时代的教育方式与从前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变化,在对少儿的教育中我们也要不断更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水平。尤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作为孩子的家长要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的父母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并不到位,这对孩子的学习也是十分不利的,少儿在英语学习的初步阶段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指引,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通过进行相关的英语游戏学习英语知识。

3、为少儿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

英语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要重视对口语能力的培养。作为家长在家庭之中要尽量多的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比如用英语和孩子进行简单的交流、在墙面上张贴英语画报、陪孩子看英文动画片、一起学习英语光盘等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让孩子接触英语和练习英语。

四、结束语

对少儿的英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对英语的学习。作为家长做好对少儿的英语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积极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等,这对孩子以后的相关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少儿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开发少儿智力等,为儿童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贺义辉.少儿英语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37-41+48.

[2]陈新宇,荣隆徽.少儿英语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42-45.

[3]郑野,王方.少儿英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02:112.[

4]杨晓斌.营造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少儿英语学习[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02:121-125.

篇11

关键词: 跆拳道少儿注意问题

跆拳道的前身是“花郎道”,起源于韩国的民间自卫术。跆拳道动作简洁快速,观赏性极佳且易学易练,短时间便可获得格斗能力,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和健身需要,所以越来越多的少儿从小就开始进行跆拳道的训练。目前,对少儿的训练普遍存在着为参加各级比赛而进行突击训练,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等倾向,这些都会降低训练效果,对少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埋没一些优秀的后备人才。

1.少儿的生理特点与训练

少儿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在安排体育锻炼时应充分注意到这些特点,从而使体育锻炼更有针对性。

1.1运动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的特点。

少儿骨弹性较好,不易完全折断,但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人,但关节的牢固性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脱位。肌肉细嫩,收缩机能较弱,耐力差,易疲劳。心脏体积相对较小,心脏收缩力量较差,而心率较快,随年龄的增加,心收缩力量逐渐增加,心率减慢。血管壁弹性好,血管口径相对较成人大,外周阻力小,所以血压值偏低。

1.2呼吸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特点。

少儿的胸廓狭小,呼吸肌力量差,肺活量小,呼吸表浅,呼吸频率快。最大摄氧量和负氧债能力低,肺通气功能较差,体育锻炼时主要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增加肺通气量,所以有氧运动能力和无氧运动能力都较低。神经过程不稳定,兴奋在大脑皮层容易扩散,表现为活泼好动,动作不协调,容易出现多余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根据少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安排训练内容时要活泼多样,运动时间不要过长,可要用穿插短时间休息的办法,以使他们精力旺盛。

2.在少儿跆拳道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1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教师与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少儿的思想教育和启发,让他们认识到“双基”训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我们应掌握少儿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的优点并给予表扬。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跆拳道重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修炼,培养少儿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并使人养成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少儿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应加强他们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

2.2注重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的早期培养。

少儿的身体条件与成人不同,有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因此,少儿跆拳道的教学与训练应该形成一套独特的方法。无论是竞技精英的培养,还是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都要从小做起。少儿跆拳道的教学与训练,针对少儿生长期的身心发育特点,从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突出少儿在成长期进行跆拳道健身运动所需具备的技能和技巧,为少儿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教学形式上,要结合少儿教学的特点,采用丰富活泼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让跆拳道训练成为少儿喜爱的一种体育运动,让他们在快乐和游戏中幸福健康地成长。

2.3以“双基”教学为主,注意运动负荷与强度。

少儿心脏的相对重量和容积均和成人相近。由于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故心率较快;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能力小,故每搏输出量小;血管因易扩张而相对较粗,血压也比成人低。少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力量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所以,我们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少儿不宜过早进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跆拳道训练中,应以“双基”的教学与训练为主,加强单个动作为主的速度练习。不宜过多地进行耐力、力量和静力性的练习。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少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我们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科学地运用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方法。

跆拳道练习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宗旨,可为少儿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训练中,我们应根据少儿中枢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少儿的训练积极性,合理进行力量、柔韧训练,从把握少儿肌肉特点和动作规范化几个方面入手,使训练的效果合理化,为其今后的全面发展和更上台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优秀运动员编写组.运动学[M].江西体育出版社,2002.

[2]黎耀林.少儿跆拳道的开展就其安全训练的探讨[J].教育学刊,2009,(3).

篇12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误区;不足;意见

教育部教体艺[2014]1号要求,面对新形势背景下要加强对艺术教育的发展,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开设艺术教育课程。深入文件精神,要求我们须因材施教,将把核心素养和教学质量落实到教学之中,从而适应社会需求。少儿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切入点。而当前少儿美术教育主要存在于两种形式:义务教育和私立美术培训机构。美术教育课又是少儿美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少儿美术教育的意义

少儿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快速成长的时期,我们在这个阶段对孩子们进行良好的美育训练,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少儿美术教育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少儿学习阶段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素质教育程度将直接影响孩子们一生。特别是教育部要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而美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艺术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艺术作品培养艺术欣赏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绘画能力,这是对孩子才艺方面进行向外拓展的重要手段。

2、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

孩子在少儿阶段心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所以我们要对孩子们进行良好的心理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教育由于自身特点的关系,它不仅对孩子们的情感、脑力、体力等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可以改善孩子们在长期烦躁的学习中对其心理产生不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美术教育可以让孩子们从枯燥而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放松下来,让他们感受艺术的气息,放松身心,让他们体会艺术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孩子的学习和创造能力

很多家长认为美术教育仅仅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绘画作品、欣赏作品,这是一个误区。他们忽略了美术教学一个重要的作用,即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和创造能力。虽然美术教育在少儿阶段属于基础学科,但是通过美术教学学习孩子们在创新精神、学习能力方面得到激发及培养,让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将有信心。

二、当前我国少儿美术教育存在的不足

随着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美术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各个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美术教育的投入也逐渐加大。但在很多学校,特别在农村,美术教育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这将对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贯彻与落实素质教育基本原则产生阻碍。所以,我们少儿美术教育教师不仅要克服美术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还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是当前少儿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1、部分地区存在对美术教育认识不够,重视不足

传统的教育制度观念影响着我国进行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比如应试教育观念深入家长、教师心中,促使孩子们无法选择或灌输美术对自己毫无前途的观念,从而导致很多学校或艺术培训机构的相关课程如同虚设。这部分人认为这些课程对孩子前途或对学校升学率毫无帮助,没有学习的必要,无法正确的认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最终形成孩子们对这类科学无法产生兴趣,使而美术教育地位在课堂之中变得底下。

2、美术教育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

美术教育从业者对美术教学的认识不不够,学校或学生对其不够重视,迫使学校在聘用美术教师时,提出的要求也相对简单,造成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所以,在实际课堂上,他们对孩子们要求较低甚至毫无责任感,随意让孩子们在美术课上翻阅其他学科的书籍或作业,造成孩子们对美术教学毫无兴趣。

3、美术教学不符合实际

美术教学如果脱离实际生活,那么孩子们就不能从现实生活中体面到美术,也使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受到限制。很多地区美术教师将美术教学局限在课堂上,基本上放弃或忽略外出写生的活动,而在课堂上对孩子们传授一些基础的美术理论知识或简单的物体绘制。

三、我国少儿美术教育改进意见

由于受传统教育制度观念影响,我国素质教育实施效果在部分地区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在农村并没有完全依照国家素质教育规章执行,特别是美术教育。因此,关于少儿美术教育改进意见,我认为:首先,针对对美术教育认知不足的地区或学校,我们应该加大力度普及全面素质教育。此外,我们应该加强对部分美术教师继续教育、专业技能培训、交流学习会等,从而提高专业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美术教育打下基础。其次,由于少儿美术教育内容存在一定单一性或不符合实际生活等弊端。因此,我们要根据少儿特点及教学规律进行“量体裁衣”,首先要培养孩子们的绘画兴趣,才能让他们完全学会表达或创造性表现。然后,我们要根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相关规定制定教学内容,从而规避美术教师只重视孩子们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成果,而忽视了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情感的体验及态度的倾向。因此,我们应该对教学内容以开放的态度,尊重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最后,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元化评价,对孩子们的艺术体验得到促进。因为老师的评价对孩子提高艺术兴趣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我们也要开展多样化的艺术课程教学,以灵活多变的、合作小组等形式来培养孩子们艺术兴趣和协作精神。最终实现,孩子们在艺术教育中对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丰富与提高,而满足我国素质教育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王志成.关注成长,尊重艺术,天性浅论少儿美术教育的自主性[J].教育观察,2014(01).

[2]郭佳.少儿美术教育与创新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

[3]郑健.少儿美术教育的启发式教学方式与创新[J].美育学刊,2016(01).

篇13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少儿教育 分析 阐述

目前,全球的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人们早已经跨入了数字信息的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出现,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快捷、方便的生活方式,对于新媒体的运用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领域在不同层次上的创新与变革。随着新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在少儿教育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下的诸多方便捷来发展少儿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 少儿教育的基本内容

就目前来说少儿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1 少儿教育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内容

为了满足为了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少儿教育的核心内容应当在对于少儿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少儿个性的发展主要有基础教育与心理教育两方面的内容。

1.1.1 基础教育

少儿的基础教育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1)品格方面:对于少儿的品格教育主要有爱国主义以及民族自尊心的教育,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观念等。

(2)文化方面:在文化方面对少儿进行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少儿的语言知识以及语言能力进行提高,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本工具,对语言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之后,应当对少儿的基础文化知识进行教育,在这之中就包括了科学性的以及文化性的知识。

(3)体格方面:未来社会对于人才要求的基本条件必然是需要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灵活的大脑。对于少儿的体格教育应当将重点放在对少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思考的习惯。

(4)能力方面:对于少儿的能力教育主要有生存能力以及生活能力两个方面。在这两种能力之中又包括了少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劳动能力、对于行为的辨识能力以及抗压和应变的能力等。

1.1.2 心理教育

对于少儿的心理教育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1)对少儿智力的开发:包括了少儿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等。

(2)对于少儿情感的培养:一定要注重对于少儿的理智、道德感、美感以及其他的高级情感进行培养。

(3)树立少儿坚强的意志:一定要重视对于少儿的自觉性以及对于事物作出决断的能力进行指导和教育。

(4)发展少儿的个性: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有意识地对少儿作出行为的动机进行纠正,使其形成良好的动机、广泛的兴趣、开朗的性格等,使少儿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健全。

1.2 少儿在具体活动上的内容

随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五自能力”的活动,其目的就是培养少儿的生存与发展意识和能力教育的具体化措施[1]。

1.2.1 自学的能力

要让少儿有自学的观念和意识,从而使少儿养成自学的习惯,以达到提高少儿自学能力的目的。让少儿在如此早的情况下就拥有学习的能力,这对少儿未来发展必然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1.2.2 自理的能力

对少儿的自理观念意识进行培养,并且对少儿的自理能力进行训练。在进行自理能力教育的时候,应当指导少儿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遇到难题不要轻易退缩,要积极思考解决难题的办法。

1.2.3 自我保护的能力

对少儿进行一些浅显易懂的基础法律知识的教育,从而使得少儿能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少儿对法律、社会规范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能让少儿在遇见危险时能够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教导少儿遇见危险需要冷静勇敢。

1.2.4 自律的能力

要求少儿对自己的能力以及行为方式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从而能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要求,使其对自我行为能有一定的调控以及约束。

1.2.5 自强的能力

对于少儿自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了自强意识和自强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具备顽强的思想意志,能够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2 新媒体时代下少儿教育的应对措施

在新媒体时代下,对于少儿的教育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契机。在少儿教育的实践过程之中,既要对少儿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新的境遇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还需要对新媒体时代对于少儿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认真深刻的分析,从而凸显出新媒体时代下少儿教育的特点。

2.1 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时代步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信息飞速的更新,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对于少儿的教育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多利用新媒体的便捷和互动的特点,从掌握新媒体技术开始,逐步对少儿教育的方法以及规律进行总结和创新,从多方面加深对少儿以及少儿教育工作的理解,增强教育的时效性。

2.2 创建新的教育载体,满足少儿获取知识的需求

少儿处于智力成长时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进行少儿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少儿获取知识的需求,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出版物等严格筛选内容,主流是正面积极向上的传统媒体,多渠道,多方式地向少儿传播知识,培养其好奇心,并通过多种多样性的活动,满足少儿对于娱乐的需求,还能够在少儿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构建人际关系方面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使传统教育的单向传播过程走向互动过程,使单纯灌输知识的方式走向科学方法的综合实践方式,使少儿教育更正面、更广泛、更有效。

2.3 建立新媒体平台,进行辅助教学

互联网现如今已经是一种最为便捷,同时也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沟通交流的渠道,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论坛的形式,参与到少儿教育相关话题的讨论之中,并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总结归纳,采用到自己的教学方法之中,从而实现教育水平的共同提高,为新媒体时代下的少儿教育做出保障[2]。

3 结语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灵活性、便捷性、虚拟性等在为新媒体时代下的少儿教育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的同时,还使得教学手段变得更为丰富。因此希望广大的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能够对新媒体时代下少儿教育的教学手段以及教育模式进行探讨,更好地做好少儿教育。

参考文献:

篇14

少儿美术教育心理认知开放式教学

少儿美术教育在整个美术教育中起着启蒙化的作用。从以往的教学模式来看,主要是以“教会学生绘画”为核心,实际上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角色,包括其身心的特点、创作潜能等方面。本文正是对这些问题展开了一定深度的探讨。

一、基于少儿心理认知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

少儿由于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在探讨少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切实地关注该群体特殊的心理机制。这也是笔者在开办“佳美”少儿艺术室过程中所得出的一个重要的结论。

综观历史上关于少儿美术心理学研究情况,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及罗恩菲德的绘画发展理论可知,它们均关注到了儿童画在整个未成年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地位。在皮亚杰、罗恩菲德等学者关于儿童心理学说的启示下,英国心理学者里德完善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将其分解为“涂鸦期”“线描期”“叙述的象征期”“叙述的写实期”“视觉写实期”“压抑时期”“艺术复活期”7个步骤,并构建了关于儿童绘画发展的“直线型”模式理论。

从笔者执教于“佳美”少儿艺术绘画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少儿阶段,基础性的训练必不可少,但需要掌握好“度”。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美术价值需要通过科学性的个体经验所证实,即使是对于儿童所处的低龄阶段而言,也要将其具有主观性、偶然性、个体性的经验符合科学化的合规律性。由于少儿普遍存在着好玩的天性,作为教师引导者,则需要加以引导,在满足少儿以绘画为游戏的心理的基础上,也要有意识地融入关于绘画的技能与技巧。毕竟,少儿的绘画技能尚未成熟,需要正确地加以指导,才能够既满足少儿游戏的心理的同时,也能够对他们的绘画技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二、兴趣与专业相结合的少儿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绘画的少儿而言,由于思想上尚未成熟,他们更多地需要在兴趣的指引下去学习他们所喜欢的科目。如若只是在家长一味地强制下去学他们所不感兴趣的内容,那么可能得到的结果势必适得其反。这一点在幼儿的兴趣教学中显得尤其突出。基于此,笔者在开班伊始就制订了相应的工作计划,针对该年龄学员的身心特点配备相应的教材,在上课的过程中,以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也有机地融入一些关于绘画的技能技巧。由于少儿接受能力有限,笔者在传授教学知识的时候,并不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而是潜移默化地逐渐深入地灌输一些技巧。

笔者在每次的主题绘画课上,借助于视频、图片等媒体手段来营造学习的环境,以促进少儿学员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并进而展开个性化的艺术创作。正是在这样兴趣与专业相长的教学模式下,围绕着造型提高、兴趣培养这两项任务,笔者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开设了与之相适应的一些课程,例如,儿童画、水粉画、陶泥课、写生课、手工课等。同时,笔者也充分地利用好节假日的时间开展了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创作活动。

三、自由、民主的开放式教学机制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他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的确,对于少儿来说,在有意识地向他们传授一些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到孩子们的创作潜能。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体制之中,美术的教学观念体现更多的是教会学生绘画,甚至强加灌输进一些成年人的绘画思想及其技巧。这样并不能达到很好地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本身所具有的自由化的特点,进而可能抑制少儿的绘画创作的潜能。因此,笔者采取自由、民主的开放式教学机制,并通过给出课题加以引导将孩子们的认知通过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实践证明,笔者的这一教学理念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同。在2011~2012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尽量放手,让少儿学生自己亲手绘画,教师不手把手地进行执教。从教学的成果来看,孩子们也的确能够画出优秀的作品。现以2012年2月11日画室《青蛙》一课为例展示学生作品。

其中,上述图一、图二为小朋友08年2月的作品,图一是老师演示图像资料,介绍青蛙的相关知识,生活习性,结构特征后孩子根据理解自己创造的青蛙形象,画面虽然在构图、用笔等方面还不足,但是体现出孩子对青蛙的认知,图二为教师示范后孩子完成的作品。图三、图四为7岁小朋友的作品,图三是演示图像资料后,学生照青蛙图像资料完成作品,图四为教师示范后学生完成作品。

笔者认为,在教学途径上,可以采取一些新式的教学方法,例如,示范法(包括局部示范法、欣赏示范法、幼儿自我示范法以及师生共同示范法)、情景再现发现法、心灵感悟体验法以及实物人形模特法;在教学评价机制上,也可以采取多元主体的评价法,例如,幼儿自评、幼儿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

四、强化学校与家庭互动的反馈作用

在学校,教师主要的职责是起到指导与点拨的作用。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由于幼儿的自控能力不够强,需要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采取了相应的学校-家庭互动的措施,即通过制作家长联系卡的途径,定期地与家长进行互动沟通,及时性地得到相应的反馈意见,同时,还能够通过展开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弥补教学中的沟通不足,加强与家长互动,从而对幼儿学生掌握绘画技能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并及时地加以解决,指导学生提高绘画的水平。

从上述可知,少儿美术教育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对少儿的心理有比较大致的了解,制定出与之相符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稳步地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同时,应该注意到兴趣与专业技能的双向培养,在这二者之中寻求得一个平衡点,采取自由、民主的开放式教学机制,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作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