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职业教育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证照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50-02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修访问团赴台湾进行为期三周的访问、考察。除重点考察了修平科技大学外,还参访了2所科技学院,2个工业园区、3个化工类企业,一个职业证照训练所。听取多位专家、学者及老师的讲座,并多次与其进行座谈、研讨。对台湾职业教育特点有了一点思考。
一、职业教育体制完备
近些年来,制造、加工业已是台湾的重要产业,企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显突出。为此,台湾职业教育经过多次改革探索,体制已趋于完备,多层次、多学制、全方位的灵活的职教体系基本形成。台湾职业教育总体上分科技大学与专科学院两类。专科学校目前依其修业年限分为二年制及五年制两种。二年制招收职高毕业生,五年制专科招收国中毕业生。科技大学的招生层次为四年制与二年制双轨,普通班与在职班共存,日间部和夜间部兼顾。二年制招收专科学校毕业生,四年制招收职高毕业生,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还可进研究所深造,研究所设有硕士班及博士班。目前台湾职业教育已成为普通学术教育系统之后的另一条重要教育通道。
二、校企合作办学紧密
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走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台湾每所职业学校都能根据专业特点,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多由企业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他们不仅要及时为学校提供社会岗位群对人才需求的情况,为学校提供教学决策依据,参与校内教学改革,还直接担任教学工作,这些来自企业的学历层次高,实践能力强的兼职教师,现已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如修平科技大学建立了企业专家库,2700名教师中,绝大多数是来自于企业的生产技术专家。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场所,学校为企业发展输送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成为台湾高职院校办学的突出特点,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
三、职业基本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特点鲜明
由于台湾地域的限制,所学范围过于狭窄,在面对产业环境变迁时,自我适应及再学习能力较为不足。因此,一般科技院校已将特征突出的专业改制为涵盖面更大的通用性专业。在课程设计上,已经调整由单一行业课程转变为群集课程。即突出对职业基本能力、素质的培养,夯实基础核心能力。如修平科技大学化工系就只有应用化工专业,主要开设基础化学工程方向的课程。但在学生学习后期,依据就业形势选定具体专业方向后,可通过证照考试,强化专业操作技能。学校对证照考试培训非常重视,学生一般毕业时会考得1到3个专业证照。
四、学生能力本位的学习意识得以突出体现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更新。学校的功能不仅只是提供一个取得学位文凭的途径而已,更重要的是应该满足社会上所有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对于继续学习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办学都有日间部、夜间部、进修部多种层次,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修平科技大学就是如此。
台湾教育界的共识是职教学校在终身学习社会中,必须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必须更加强调以学生能力为本的教育。职业教育专家更是感到,在未来就业市场上最需要的是具有统一的基础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职业市场的需求。另外,除了基础能力的加强外,技职院校也必须营造更开放自由的学习风气,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自我成长与学习的乐趣。
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及素质教育
台湾的职业院校同样重视办学理念的确立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修平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诚、正、精、新”作为校训,以“师生手足情,合作如家庭;胸怀人文心,技术最专精;结合产官学,提高竞争力”为教学理念,力图培育具有现代墨翟精神、人文素养及专业技术的产业实用人才。校园展板、景观雕像、甚至化妆间(即便所)处处体现校园文化的气息。点点滴滴,成为该校校园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的积淀,给人以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为养成学生自动自发、勤劳动手和爱校借福的生活态度与刻苦耐劳的人格特质,劳作教育课已作为为新生必修课程。办学实践和办学理念颇具时代性,又切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六、师资队伍素质高,结构合理
修平科技大学教师60%为博士,有些职业院校70~80%具有博士学位。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占70%以上。台湾地区对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严把教师进校关;二是教师实行聘用制;三是对教师学历要求高;四是重视实践技能提升;五是重视使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六是重视教师的教育理论研究。师资队伍总体素质高,结构合理。
参考文献:
[1]杨金土.台湾的技职教育及其改革与发展动向. 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1997,1.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特点
我国职业起步此较晚,目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普通教育课程的体系,适应两型社会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太完善。正确和充分认识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是建设符合职业教育自身、符合职业教育课程要求、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的前提。
一、职业教育课程个性分析
(一)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
职业教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与实际生产、服务和管理紧密相关的,是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是职业领域中所涉及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的整合,其重点是传授操作技能,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关注运用的条件、方法、手段及效果的评价等,而不是过分强调原理分析和理论推导。课程的重点在于生产、服务等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职业态度的养成。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基本上以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度。因此,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在内容上既有别于高教课程的理论性,又不同于普教课程的基础性。
另外,职教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使它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速度,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最快的反应,把社会需求当作职业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
从社会活动的过程和目标的不同,可以将人才大致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种。其中职业教育主要担负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这类人才主要在生产第一线和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直接谋取利益的工作,他们是一批掌握成熟的技术和服务规范的人才.通过他们的努力能够使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转换成为物质形态的物品或者对社会创造直接价值,如工厂技术员、工艺工程师、工程施工员、农艺师、车间主任、工段长、护士长、、统计、导游、以及企事业机关的中高级职员等等。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能适应学生毕业后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需要。这要求其课程结构体系不是按学科要求而是按照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具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与生产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是由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三)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
毕业就能顶岗工作或短暂的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是社会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毕业生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的原因之一。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十分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量,大大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实践环节中,缩短了对知识的验证期,缩短了与就业单位的磨合期。如:职业教育实践性课程中就包含了实验验证、实训模拟、代岗实习、代岗作业、创作设计等内容,这些实践内容有绝大部分是在用人单位或实习单位里完成的,在这些实践环节中,学生就有机会去了解或熟悉以后工作的性质,有时间去经验和调整下一步学习的重点,为明确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提早做出相应的计划。当然,高等职业教育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但并不排斥必要的理论性课程的教学,在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中也讲求理论性,这种理论性课程结构强调宽基础(与专业相关的姊妹学科),以利干学生后续的发展。保证主干学科,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覆盖面,加强高新技术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职业教育教育的另一个特色。
(四)职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不但要适应职业世界和各地区劳动力市场的迅速变化,而且要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因而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上要求具有灵活性。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CBE(能力本位课程模块)、MES(技能培训模块)教育方式,这种模块化的特点是将对培养目标有重要作用的各学科,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将知识点按内在的逻辑整合成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打破学科课程过分知识化、系统化的倾向,以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为重心。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培养方向,将相关单元组合成不同目标的课程体系。通过调整不同模块的组合.及时实现专业方向的调整。还能够较为灵活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新陈代谢。模块课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习的灵活性,可以使学生根据就业需要和个人兴趣随时转换方向,是一种比较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另外,灵活性还要求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有极大的弹性和应变性,以提高其适应性,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的趋势正是这种灵活性特点的反映。
二、职业教育课程的显著特点
通过以上的各种分析可见,职业教育课程是具有自身明显特点的。
第一,职业教育课程具有应用性的基本特点。首先,职业教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与实际生产、服务和管理紧密相关的,是前人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是职业领域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具有实用性的结构特点。其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面向应用的,课程开发人员是依据工作市场调查的结果设置所需的专业,其课程内容具有定向性的结构特点。
关键词: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职业体现 特色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劳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注重的是对学生“技能”和“应用技术”的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当今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教材组织上基本还沿袭着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的思路,在教学手段上也没有什么独到的地方,没有真真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更为重要的问题还是在于,高职教师观念上仍把高职教育看成高等教育中的“此等教育”,采用简化普通高校教学内容的办法进行教学,没有形成高职教育自身的体系,也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怎样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呢?应该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诸多方面应该改进和完善,每个环节都应该突显出“职业”教育的特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有机结合,应该把职业培养的思路“渗透”到高职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具体而言:
1、专业设置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上,应该体现“专”的特点。应该是越具体、越明确越好,不要盲目求“大”、求“广”,学什么、学后干什么应该非常明确。譬如,“食品”专业能不能具体到“酿酒”专业,“高分子材料”专业能不能具体到“塑料材料的加工与成型”专业,“工业加工”能不能明确到“模具加工”。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现在“专”上,体现在“具体”上。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用性专业人才的,专业设置上当然应该跟上整个经济的发展节奏,与时俱进。社会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培养人才,就开始什么样的专业。其实,就应该赶这个“热潮”。譬如今年开设的“房地产营销”专业,明年是不是改成“电子商务”专业。高职教育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要突出实用性的特点,这样,高职教育才有活力。
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基础课涉及的内容应该广泛,即所谓“宽基础”。但课程难度应该降低,应该省略掉诸如解题技巧一类内容。高职院校由于学时上的压缩,大部分基础课程教材通过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精简而来,知识点比较凌乱,不连贯,不便于教学,不能完全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涉及的知识面应该要更广,特别是要注重与专业理论上的衔接。可以尝试一种类似科普教学的教学模式。
在实训和实验教学中,不能绝对将理论和实训在课程上分开,而应该理论和实践同步教学。教学形式应该多样,既有课堂的教学,也有实验室教学、实训模拟现场的教学,还可以到生产车间或者以后的工作场所开展生产实践教学。
3、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应该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力求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学生知识面要广,要使学生具有适应职场要求的能力。
技能比赛是高职教育工作中一项重大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应建立技能大赛的长效机制,科学合理地设置比赛项目,建立技能大赛与其他相关工作的良好互动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4、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高职学生的生源,既有普通高考的学生,也有中职高考的学生,层次差别很大,而且,每年还有差别。高职教育在教学手段上应该具有多样性,要有灵活性,还要有针对性。
上理论课的时候,如果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可以马上转入车间或者实验场所进行实践性教学,如,在讲述“模具的结构”的时候,学生学习有困难,可以马上带学生到校办工厂或者实训中心,打开模具,给学生进行演示,效果很好。
实验室实验教学时,也要注意与理论的结合,如果发现学生理解不了实验上的问题,应该停下来转入理论课的教学。实训的时候,更是应该将现场的问题结合理论进行教学。如“塑料成型加工”专业,在车间操作注射机的时候,如果打出来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出现次品,就应该马上停下了,召集学生进行现场分析教学,分析产生次品的原因,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5、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
高职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应该不断提高,要定期组织教师进修学习,特别是要尽量要加强实践性学习,让教师成为“双师”型人才。但个体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养成团队教学的观念,理论课和实践课老师可以分别由不同人来担当,可以采取两个老师同时开课的形式。
总之,高职教育要讲究实效,开展具有多样性、创新型的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2]董仁忠.论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及其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7,(23).
[3]杨东进.从高职就业情况反思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07,(04).
[4]别业舫.《择业与创业: 当代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148 页.
[5]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高等教育研究》,
2006 年第11 期.
关键词:美国;职业教育;历程;特点
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综合国力的增强,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识、能够将先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因此,重视教育和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解决劳动力就业和提高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与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其改革和发展更应有世界的眼光。美国是世界经济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对也较为先进,通过对美国教育体系的分析研究,也许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对中国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的地方。
一、美国职业教育的历程及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格局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人类生产方式也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美国社会那时的生产方式己不能适应变更的社会生产关系了,因此美国工人的失业人数剧增。旧的工人不能适应有更高技术要求的新工作,而正处在发展状况的新的生产领域也因为缺少有技术的熟练工人而得不到充分发展。这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职业教育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958年,美国通过了《国防教育法》,确定了职业教育的地位,肯定了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与作用,并明确表示政府将在经济等方面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职业技术学校的数量和专业门类都大大增加了,其中服务业占了相当的比例。职业课程主要以实际操作为主,注重培养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的地位也越发显得重要。许多企业也参与了对学生的职业培训,形成了美国职业教育钓一个信—为了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美国成立了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美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真正的成熟期应该算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新技术革命的强大冲击下,职业教育走向成熟,并进一步向终身教育体系转变。当美国社会进入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信息时代,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终身教育必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而职业教育也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形式,它必将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阶段。
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巨大变革,以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了工作技能的内涵和水平,要求教育进行相应改变,帮助学生为适应这种新经济特征做准备。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加强了生涯咨询与指导,体现了升学预备性教育与就业预备性教育统筹、学术性课程与职业性课程结合、学校里的普通教育与企业内的职业教育交替进行等发展趋势。
二、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1.教育体系完善,功能齐全、方式多样。美国职业技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课程并及时调整专业门类:学生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需要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主要有:一是副学士学位课,一般为二年,学生毕业可转入大学(学院)继续深造;二是职业培训证书课,分为两年制、一年制、不到一年的短期培训课,重在就业的岗位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培训;三是学徒培训课,学徒可在职业技术学校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接受培训。总之,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都与300多个职业有关,专业领域主要包括类:农业综合企业、工商业、市场与销售、建筑与工程制图、家庭经济、公共卫生、服务行业和技术培训。
2.教学方法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能力为本,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是美国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课程开发、教学组织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主,并突出实践教学伪重要性。美国职业技术学院规模较大,教学硬件建设十分先进,建有实习车间,教学环境就是工作环境的模拟,有些课程甚至到企业去完成,使学生置身工作现场,教学效果非常好,学校各专业科目和课程经常调整,针对市场行业变化情况,增加或减少教学科目和课程。同时,学校和各大公司和企业联系紧密,互动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要素比较;特点
职业教育课程是培养人具有特定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种总体方案。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因此实施方案——职业教育课程必定具有教育课程的一般特点,即在性质、功能及总体框架方面,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课程具有共同之处。同时,因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诸多特殊因素,职业教育课程又会表现出一些独立的个性。
一、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研究现状
(一)美国职业教育研究者Curtis R.Finch和 John R.Crunkilton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归纳
定向性(Orlentation)。面向生产或就业,其终极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而且是在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与技术。这样,职业教育课程是定向于生产过程(学校设计的经验和活动)以及产品(经验和活动的结果)。
适应性(Justification)。基于特定地区的特定职业需求。
针对性(Focus)。直接帮助学生形成广泛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校教育目标(1n-school Success Standards)。“上手”或熟练应用。
校外实践教育目标(Out-of-school Success Standards)。课程成功的标准必须根据以前学生取得的成功来评价,表现为工作能力、技术能力、职业生存能力、就业能力及企业决策能力。
学校、工厂、社区的关系(School-Work place-Community Relationships)紧密。职业教育负责维持农业、商业及相关工业领域的强大关系,强大的学校、工厂、社区合作关系即为课程的高质量和成功的表现。
政府参与(Federal Involvement)广泛。政府参与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政府被视为职业教育的支持者.如提供特殊设备;但另一方面,政府的一些不适当措施又限制了职业教育课程的灵活性。
响应(Responsiveness)快。对社会中的技术变迁具有较大响应力,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对经常变化的工作岗位作出响应,不同领域的新发展必须纳入职业教育课程中,以使学生在毕业后能胜任该工作。
后勤保障(Logistics)的必要性。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时,整合合适的设备、装备及其他教学资源是所有人的主要关注点。保证一门职业教育课程成功实施的后勤工作是复杂而费时的,后勤保障是绝大部分职业教育课程成败的关键因素。
昂贵性(Expense)。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比普通教育课程的开发费用要昂贵得多,它包括以下几部分支出:一是基本费用,如供热费、水电费等;二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需要一些特殊设备;三是设备的升级费用;四是设备的保养费。
(二)台湾职业教育研究者陈昭雄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归纳
课程目标兼顾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课程内容直接反映科技进步;教材弹性化以适应地方性差异;教学方法多样化,配合学校特色;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教师具有行业技术专家、教学专家及辅导专家的身份;专业招生和专业设置一般通过人力规划;设备昂贵,属于高成本投资。
(三)国内职业教育研究者黄克孝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归纳
在课程目标方面,职业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定向性。职业教育对所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都有具体的行业、专业或工种的职业方向要求。职业教育课程也因职业的类别、水平等要素的变化而具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二是直接性。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均是在生产第一线直接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技术人才,因而职业教育课程与生产直接相关。三是兼容性。以前职业教育的重心在中等教育阶段,随着整个社会基础教育向高中阶段的转移,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必须兼顾培养对象文化程度的提高。
从课程内容方面看,职业教育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职业导向性。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三要素(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设计必然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就业需要。二是技能主导性。职业技能的获得是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操作技能与现场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三要素的重心所在。三是内容适用性。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要适应当时、当地所属的特定行业、职业的要求。
从课程模式方面看,职业教育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多样性。由于对象、地区、行业、职业等门类众多,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必然趋于多样化。二是应变性。应变性首先表现为对有效需求(或称“可靠培训要求”)的变化的适应,应变性还要求职业教育课程有极大的弹性和灵活性。
从课程运行来看,职业教育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昂贵性。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条件要求非常高,要有较大的设备、人员和资金投入,通常要几倍于基础教育,甚至与高等教育的投入相当。二是开放性。职业教育课程方案在开发及实施时均需密切与社会各方保持广泛的联系。三是个性化。一要彰显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特色,二要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四)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归纳
定向性。首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第一线的从事操作、服务和管理的应用性人才。必须针对这一目标,根据各个职业领域基本职业活动确立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等。其次,区域经济与行业水平的不同,使得课程具有地区及行业特色,具有地区、行业的定向性。
应用性。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具有应用性,表现为课程内容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职业技能训练,所传授的是能在生产、服务中直接应用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整体性。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具有整体性。现代职业教育力图构建一个封闭的教学系统,即课程实施要加上课程评价。整体性特征实际上是职业活动系统(包括计划、实施、评价)整体性的反映。
(五)国内职业教育研究者刘春生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归纳
岗位针对性强。即针对一个工作岗位或一群工作性质类似的工作岗位。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在社会上找到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调针对性。随着工作环境变化的加速,工作岗位的流动性增强,课程对职业适应能力也应加强。
对社会需求反应快。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出发点,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作出最快的反应,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劳动者。
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社会实践。毕业就能上岗或经一段短暂的工作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是用人单位对职校毕业生的要求,也是职校毕业生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的原因之一。因此,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性课程必须占有相当大的分量,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社会参与职业学校课程的制定与实施。多数职业学校设有由工商界人士与教育界人士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开发、审查和评估所设课程及其实施方法。
(六)国内职业教育研究者张家祥、钱景舫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阐释
职业定向性。职业教育专业或工种设置与职业的对应性较强,有的甚至直接与工作岗位相对应。
实用性。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职业技能的学习与职业态度的养成,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以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度。
实践性。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项目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灵活性。一方面,职业教育要适应职业世界与各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要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
二、以要素比较的方法探讨职业教育课程特点
以上学者们的阐述既有从职业教育课程本身出发的,也有通过与其他教育种类的比较来分析的。在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仍是整个职业教育的重心所在,因此要分析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需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进行比较。
在课程开发方面,普通教育通常运用学科式的方法及教师的反省法,职业教育运用实证方法,如任务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等。
在开发主体方面,普通教育为教育专家、科学家、社会学家等,职业教育为产业界专家、技术人员、经济界及教育界的专家等。
在课程目标方面,普通教育的目标是一般化的,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具体的。
在课程内容方面,普通教育注重传授科学知识,而职业教育重点传授实践性技术知识。
在课程评价方面,普通教育有较多的评价标准,而职业教育具有客观标准。
在编排方式方面,普通教育以学科为中心,职业教育采取功能模块化的方式。
在开设顺序方面,普通教育按照知识点的累积形成能力,职业教育则通过能力培养来理解知识点。
在课程实施场所方面,普通教育的现场经验是有限的,而职业教育有很多的现场经验、操作经验等。
在课程实施结果方面,普通教育是知识本位的,其产出的是知识点,职业教育是能力本位的,其产出的是规则、程序等。
在课程服务方面,普通教育旨在满足群体的需要,而职业教育注重个性化,旨在满足个人的需要。
在课程反馈方面,普通教育的反馈是很模糊的,职业教育能获得即时的、可测量的反馈。
在认知方面,普通教育以知识能力为主,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为主。
三、职业教育课程的显著特点
(一)应用性
首先,职业教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与实际生产、服务和管理紧密相关的,是前人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是职业领域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具有实用性的结构特点。其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面向实际应用,课程开发人员应依据调查结果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具有定向性结构特点。
(二)综合性
首先,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以职业活动内容为主,以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为准则进行开发,某一门课程可能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具有兼容性的结构特点。其次,职业教育课程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职业教育课程一般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通常分为文化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类型多,各种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尤其是一些动作技能课,需要多种形式的教学媒体来传递。再次,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具有综合性,各种层次、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是其课程内容的接受者。
(三)适用性
职业教育要推动经济发展,就必须关注市场对劳动者要求的变化,适时地更新课程。首先,各专业课程内容要与地区、行业的实际需求情况相适应,这样职业教育课程就表现出多样性的结构特点。其次,职业教育课程要与各生产要素相适应,要与不同文化层次的劳动力相适应,要与技术的变迁相适应,因此它又表现出应变性的结构特点。
[参考文献]
[1]Curtis R.Finch.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planning,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M].MA:Allyn & Bacon company 1999.5th ed.
[2]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姜大源.论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与课程观[J].课程·教材·教法,1997,(8):11—15.
[4]张家祥等.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刘春生等. 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