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呼吸科专科护理范文

呼吸科专科护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呼吸科专科护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呼吸科专科护理

篇1

方法:选择100例呼吸内科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专科分组护理的护理服务。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健康相关知识掌握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专科分组护理服务应用于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适合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专科护理呼吸内科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29-02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其死亡率较高,因此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随着社会进步,呼吸内科的护理临床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关系着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整个过程,是临床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渐渐成为临床护理的服务理念,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理解,对护理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专科分组护理的服务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对患者的疾病治疗与康复有着促进作用,为了深入研究专科分组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我们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专科分组护理的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进行疾病健康相关知识掌握、满意度的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呼吸内科在2011年1月份到2012年6月收治的呼吸科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25-70岁,平均年龄61岁,男性34例,女性1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是18-68岁,平均59岁,男性30例,女性2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针对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针对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专科分组管理式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具体要求为:

专科分组工作的组织:组员组成包括专科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具有2年以上护龄的护士3名;其中3名主管护师及1名专科护师相对固定。各小组服务机构人员由科护士长统一管理,护理部负责监督考核;我科根据本科疾病特点制定专科记录卡,上有患者姓名、住院号、电话号码、住址、伴发病名,家属联系方式,患者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师记录上述内容,统一交专科组长保管,责任护士或专科组长负责患者住院期间进行专科的健康宣教及所有治疗与护理,并每周进行一次小组专科护理业务查房,每2周进行一次科内护理业务查房,以便及时解决存在的护理问题和评价各专科小组的护理质量。

布置家庭式医院环境,实施管理方式的人性化;我科结合本科室自身条件,着重于细节,尽可能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整洁、安全、可靠的住院环境。自患者入院时起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专科的各种人性化护理服务[2]:呼吸内科的护理人员在提供专科护理时,首先要在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要进行自我介绍和向患者简要介绍医院相关规章制度,消除医患间的陌生感,建立起患者的归属感;责任护师和专科护师通过治疗、巡视、护理或其他时间对患者进行呼吸系统疾病健康宣教,以各种不同方式使患者对疾病深入了解,改变不良习惯,改善医患关系,积极配合医生参与疾病的治疗过程。并对患者家属进行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以及保护措施的宣传教育,使患者家属起监督、管理的作用,逐步建立起患者对医院的信任,针对需要接受各种特殊检查与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在检查与治疗前详细告知患者各注意事项,并确保患者全部听明白并接受。对于情况特殊、病情较重的患者,要积极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在临床治疗的全过程中,正确的指导患者运动训练、呼吸肌训练、合理用药、合理饮食、正确氧疗及长期氧气疗法的重要性,尤其告知COPD患者家庭氧疗、有氧运动训练、呼吸肌锻炼对其生活质量有所提高[3]。患者康复出院时,护理人员要详细告知患者必要的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采集与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统计差异P

2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调查,包括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两个选项的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目前的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专科分组护理是人性化护理理念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延伸与升华。为深入研究专科分组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使用情况,我们随即抽取我科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针对观察组,在实施呼吸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之外,实施专科分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仅提供了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在疾病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远远低于观察组(统计差异P

参考文献

[1]高岚.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应用.医学信息.2010(07)

篇2

【关键词】 护理;专升本;外科护理学;应对方法

高等护理人才的培养是护理学科发展的根本保证,护理教育专升本是针对我国目前高学历护理人才缺乏的现状,在近期内提高我国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事业发展,改善护士知识结构的重要的人才培养形式之一。近几年,随着山东省教育厅制定的专升本计划增多,各院校报考专升本的学生数量日益增多,考上的人数也每年递增,这将使一部分学生得到继续提高学历的机会,使以后的就业范围更为广阔。

1 自2007年以来专升本报考情况

2007年,笔者所在院校开始组织第一批在校专科生报名参加护理专升本考试,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报名的学生不多,大约有30人参加,14人录取。2008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课堂授课同时强化重点内容及学习方法,使学生增加信心,有102人报考,87人录取。2009年,教师通过前两年的不断探索和向高等院校资深教师的不断学习,对专升本考试的经验日益丰富,授课方式和内容更加利于学生日后的自我复习,同时也使学生对专升本考试更加了解,因此大约有320名学生报考,录取157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综合我校学生自2007年参加专升本考试以来本人的教学心得,就护理专业课程主要的复习方法进行总结,以便后期的学生参考。

2 护理专业

专升本考试科目两门公共课(英语、计算机)和两门专业综合课(综合一:生理学、护理学基础;综合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每门成绩满分为100分,总分400分,各科设有最低分数线。涉及到护理专业的三门课程共占50%。往年是滨州医学院、济宁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五所院校共同招生,2010年新增了德州学院。2008年招收900人,大约有2400名学生报名参加;2009年招生860人,大约有3500名学生报名参加,2010年仍然招收860人,并且把往年的社会专升本合并到跨校专升本里了,因此今年学生压力会比往年大些。综合一是生理学和护理学基础,两门课程各占50分。这两门都是基础课程,其中护理专业涉及护理学基础这门重要基础课,平时授课的课时就比较多,也有较多的实践课程,大多数内容都掌握得很好了,复习时再看的全面一些基本没什么大问题。综合二是内科护理学和外科护理学,两门课程各占50分。这是学生反映最难复习的科目,尤其是多选题和最后的论述题(病例分析题)失分较多,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复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往年的题型都是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2009和2010年取消了填空题、名词解析,采用其余四大题型,这对学生来说,着实减轻了不少压力。内科护理学的内容较为系统,复习时可以采用以每个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为单位,个个突破的方法。而外科护理学的内容较为零散,以身体每个部位单独成章节,因此章节比较多,但是只要抓住其中的规律,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比如,外科护理学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引流管的护理,像胸腔损伤后的胸腔闭式引流,颅脑损伤后的脑室引流,胆道疾病的T管引流等等,只要掌握了引流管护理的框架(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坚持无菌原则,观察引流液,拔管指征),再把特殊细节套进去,就很容易掌握了。而病例分析题一般会问及针对该病人应该做出哪些护理措施。回答这类综合性问题时,要先把常规护理措施都写上(如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再加上本病的特殊护理措施(如特殊的或饮食要求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等)。

篇3

1研究对象

选择护理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普通班及英语班学生114人,杏林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班学生76人,共计190人,研究对象均选用第四版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教材。杏林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班学生为对照组,护理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班学生为实验组。

2研究方法

2.1教学内容

内科护理学分全学年二个学期的授课任务,第一学期的临床见习内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24个学时,12个学时在实验技能中心,12个学时到附属医院相应的各系统病房,第二学期的临床见习内容: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风湿免疫系统,临床见习学时也是24个学时,12个学时在实验技能中心,12个学时到附属医院相应的各系统病房,对照组秉承传统的教学方法,每学期的24个学时均到附属医院相关各科系去见习。

2.2教学方法

对照组秉承传统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先后顺序每理论授课完成一个章节后安排到与教学相匹配的相应的各系统专科去见习,每个系统准备2~3典型病例,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由专科带教老师或总带教老师共同复习讲解疾病的名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要点等,使同学们通过见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并对典型病例能够制定完整的护理评估体系,并结合一个病人患有多种疾病的知识贯穿学习及病例小组讨论,使同学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内科护理学的疾病能够做到理解、消化和掌握,实验组除了上述方法以外,将一半的学时带到实验技能中心去见习,目的是提高本科生的医疗工作新知识和新技术,具体方法如下:呼吸系统:示教气管插管、胸腔穿刺术,并讲解其适应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示教引流,学生之间模拟练习,示教呼吸机基本操作,学生反复练习。循环系统:学会心电监护导线连接、故障排除法,注射泵、输液泵的操作方法,掌握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模拟人身上每个人都要复示以上的操作步骤。消化系统:示教三腔二囊管插管和留置方法,测气囊压力、放气、固定等护理注意事项,示教腹腔穿刺,讲解其适应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学生复示,讲解胃镜、肠镜检查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护理。泌尿系统:示教腹膜及血液透析,讲解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着重讲解留取各种尿标本的采集方法,并强调以后到临床工作要如何准确为医生提供准确尿量,不要把留置导尿袋中的尿液的刻度作为实际尿量记录,因为它会比实际记录的尿量要多0.5~1倍,所以注意学生的责任心教育更为重要。血液系统:示教骨髓穿刺方法的讲述,学生复示。风湿免疫系统:多媒体示教专科检查的手法,学生复示。内分泌系统:尿糖及血糖仪的监测,如何正确使用血糖仪,每位同学互相监测,掌握糖尿病不同食谱间换算,多媒体示教有氧运动体操。神经系统:示教腰椎穿刺,讲解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示教瘫痪肢体功能锻炼的操作手法,学生复示。

2.3评价方法

2.3.1教学效果评价在整个实验技能中心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各系统的专科技术操作能够熟练掌握,并对课后的自学能力也大大提高,因为各项操作只是由老师讲解并操练,并没有给同学们复习资料,所以课后同学们要查阅资料,并且准确记录相关数据,我们对24个技能操作也采取考试方式,杜绝同学们到实训室走马逛花、流于形式。

2.3.2对考试的设计分为理论考试,和24个技能考试。24个技能操作也采取考试方式,采取随机抽签考试原则,其中理论考试设题型5种,题型为A1、A2、A3、B型、X型选择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体现在A1型和A2型题上,难度较大的体现在A3型和X型题上,在这两种题型上,主要考察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进行统计,并对数据进行SPSS进行平均数的差异分析,结果分析出两组数据所代表的总体存在的差异[1]。

首先对试卷每一道试题的正确率进行统计,然后利用SPSS软件中的公式检验来自两个的两组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性[2]。Z=X1-X2S1n1+S2n2其中,X1、X2是样本1,样本2的平均数;S1、S2是样本1,样本2的标准差;n1、n2是样本1,样本2的容量。从而判断它们各自代表的总体的差异是否显著。其Z值=3.68>2.58,P<0.01,数据结果显示了两组存在明显的差异,体现了新的教学方法比原来的教学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

篇4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学习体验;教学改革

体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体察、考察。体验或者说用户体验也被视为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的核心,被列为应用创新“三验”(体验、试验、检验)之首。体验使人超越认识和理性的范畴,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的领域,体验中强调亲身参与,是生命对直接经验的直接感受和经历。陈梅[1]指出,以往过分强调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注重概念、判断、推理、原则的掌握,而忽视个体情感体验、领悟、想象等心理过程。强调对知识的记忆、背诵、模仿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用于当今的学生。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商业正经历着被“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改造或取代的巨大冲击,教育被认为是下一个很有可能被互联网颠覆的领域。而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的兴起,使传统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课堂已不是必要的学习空间。正如商业社会,在服务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良好的体验至关重要。教师为学生营造的学习体验过程是一种知识转移过程,即知识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可以提升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大专护生学习《内科护理学》课程的真实感受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提炼,探索影响护生“学习体验”的因素,以期为护理教师在面对互联网挑战时增强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视角,推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课程改革,可为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访谈对象

访谈对象为2014级护理专业各班学习委员、班长、副班长及其他学生代表,共18名,受访护生均为我校2014级护理系统招专科生(由国家统一高考、招生入学,三年制专科),目前已完成在校全部课程的学习,将于2016年5月进入临床实习。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中的半结构式访谈法。访谈提纲由我校临床护理系从事《内科护理学》教学的6位专职教师(均具有中职以上职称)反复讨论并拟定。根据受访者的回答逐步深入,缩小范围,每个受访者访谈时间为30min~60min。全部访谈均在临床护理办公室进行。访谈前先告知受访者访谈内容只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并承诺所有访谈内容采取保密原则,让受访者解除思想顾虑,再按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进行讨论。访谈对象以自愿参加为原则,访谈对象知情同意进行良好,使访谈质量得到了保障。

1.2.2资料分析法

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为指导,采用深度访谈法对研究对象收集资料,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同步进行。研究样本量的决定以受访者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标准。本研究对18名受访护生进行深入访谈,对愿意录音的受访者录音,访谈后及时整理访谈记录,并将访谈录音逐字逐句记录下来,对受访者突然出现的内心感受,也及时记录下来。按照N1~N18依次给每位受访者的访谈记录编序并建立各自独立的文档,进行编码、归类,提炼出主题。

2结果

2.1主题1:影响学习体验的外部因素,主要涉及教室布局、桌椅的舒适度、班级人数、课堂时间、学习氛围等18名护生均认为教室虽然宽敞明亮,但面积偏大,班上人数太多,而多媒体屏幕又设置在黑板的左侧,教师就经常只站在左侧,老师关注最多的是坐在教室左侧前排的护生,而坐在教室右侧,尤其又在后排的护生基本被忽视。护生2:“我们班上课是爱学习的同学坐在教室前排,不爱学习的同学坐在后面玩手机。”6名护生提出,每次课都是2节课一起排课,每堂课50min而椅子很硬,坐久了就感觉特别疲劳。即使想认真听课,也免不了要开小差。

2.2主题2:《内科护理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情况,主要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师生交流和互动等18名护生均认为《内科护理学》课程涉及人体各系统的常见病,内容包罗万象,和原来学的各门基础医学课程都有关联,学习起来感觉内容复杂、很难学。护生3:“老师基本都使用PPT课件上课,课件内容很多,翻页很快,好像老师只负责把内容讲解完,我们只需负责听,2节课听下来,内容很多,但不知道学了什么。”护生7:“老师用PPT上课,讲的内容很多,但老师忙着讲解和切换页面,把我们忽视掉了,我不喜欢用PPT上课,宁可老师像原来一样,一边讲解一边用粉笔板书。”护生17:“虽然现在教学都使用多媒体,屏幕很大,但是教师的课件主要是文字,虽然配有一些图片,但主要还是听老师讲解,在视听上的体验和看电影还是相差太大了,听课时间长了就想打瞌睡。”

2.3主题3:《内科护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状况18名护生均对《内科护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很感兴趣,但认为实训内容开设太少,又没有临床见习。在基本没有接触过临床的情况下学习内科护理感觉很抽象,难以理解。希望能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病人,接触临床。护生4:“很喜欢上内科护理的实训课,不会像上理论课时那么枯燥。在实验室操作时才有自己是一名护士的感觉。”有10名护生提到:很想到病房看一下真实病人的状况,很想了解临床护士是怎么工作的。

3讨论

3.1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课程学情分析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核心课程,是其他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是联系基础医学、护理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的桥梁课程。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以课堂教学为主,多数高职高专都采用多媒体教室大班授课,并开设相应的内科护理操作实训课,部分学校会安排护生到临床见习。目前,各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课程设置的实践课时比例普遍偏低,一是因为相当一部分内科护理操作如胸腔穿刺术的护理、腹腔穿刺术的护理等,在临床上并非由护士独立完成,而是医护合作完成的,因此开设此类实训课不仅难度大,而且护生也会认为这些操作并非由护士独立完成,思想上也不重视;二是由于教学医院条件限制和临床带教师资的缺乏,护生临床见习机会较少,有些甚至完全没有机会。《内科护理学》这门学科旨在教会护生用基础医学知识解释临床现象;用基础医学和护理知识解决临床实践中的护理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要培养护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胜任力,学习时需要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践。由于护生在学习临床护理课程时,缺乏临床实践经历,对临床护理没有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所以,教师在课堂通过讲授的方式授课难度很大。护生则普遍感觉这门课程内容包罗万象、复杂、抽象,学习难度大,导致护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护生上课打瞌睡、玩手机的现象很常见。尤其近10年,高职高专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护理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又多采用多媒体大班授课。但实际情况并不是护生都喜欢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这和廖文香[2]的研究结果一致。虽然,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了投入,各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自古中国就有“寒窗苦读”的说法,导致护理教师潜意识里都认为学习必然是很艰苦的事情,从而真正从学生体验的角度去改善教学条件和进行教学改革仍然做得不够。护理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典型的知识服务提供过程,即教师和护生投入时间、精力、资金等资源,最终产出学生内化的知识。面对MOOC的挑战,护理教师应关注护生的学习体验,通过优化和丰富护生在课堂的体验,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升学习效果,把护生留在课堂。因此,以全面优化护生体验为中心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2改善影响护生学习体验的外部因素

小班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家的普遍共识。世界著名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中,都把人数小于20人的班级数量占总班级数量的比例,作为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3]。《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核心课程,大班教学必然会影响护生的课堂体验及学习效果。鉴于目前高职高专的实际师生比例偏低的现状,控制每班人数≤60人,比较切实可行。学校也应从教室的空间大小、照明效果、桌椅的摆放及舒适度等各方面细节去优化护生的体验。教学场地也可不固定在多媒体教室,护理教师可以把课堂搬到护理实训中心的示教室、模拟病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是医院等。创新教室布局,如“细胞式”教室,6人~8人为一个“细胞”进行座位布局,可将固定桌椅换成可移动桌椅或可旋转桌椅,以方便护生小组讨论式学习的开展,也可以培养护生的团队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成人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0min。因此,可适当缩短每堂课时间,每堂课以40min左右为宜。

3.3探索以优化护生学习体验为中心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3.3.1转变教育理念

《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应从转变教育理念开始。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传递-接受”的护理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护生体验为中心”,以护生自主学习为主。护理老师应从以“知识灌输”为主,转变为致力于教会护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事”,以培养具备临床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只有教育理念转变了,护生才会改变原来主要依赖教师的学习方式。护理教师在教学中才会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学方法,自觉重视护生的学习体验及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变化。

3.3.2改革考核方式

众所周知,考试对教学起指挥棒的作用。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引领作用,通过改革《内科护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来引导课程改革。传统的《内科护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这必然导致任课教师以知识的灌输和讲解为己任。《内科护理学》课程的考核改革应从以考核护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为主,转变为包括:理论考试,题型以案例分析为主;临床护理实践考核,应占总成绩的30%左右;护生参与小组讨论、课堂发言及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强调护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胜任力。

3.3.3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先进教学手段,丰富护生的视听体验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学习等。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通过临床案例创设问题情景,让护生体验积极探索的欲望。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对MOOC冲击,护理老师应深入研究MOOC的优势和缺陷,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利用MOOC中使用的先进教学手段,如动画、微视频等丰富护生的视听体验,增加课程对护生的吸引力。

3.3.4加强师生互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MOOC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在线互动开放。但“慕课”只提供、传递知识、信息,真实的大学校园氛围,教师对护生的口传心授,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是“慕课”解决不了的[4]。因此,护理教师应以各种护生活动为载体,丰富护生的生活体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护理教师应重视言传身教,课堂上要注意和护生的情感交流和互动,课外则可以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电子邮件等促进师生间、护生间的交流互动,让护生感受到无论课堂内外,线上线下,老师和同学时时刻刻都在身边,能够随时获得老师的关注和指导,也有助于护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从而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

3.3.5以实训、见习为载体,丰富护生的职业体验

建设仿真临床的实训场所;利用社会上招募的人员培训为标准化病人,让护生在进行操作训练时更有临床真实感;在实践教学中护理老师可以有目的地设置一些正面和负面体验;临床护理操练室使用多边形护理操作台,便于护生在进行操作训练时讨论和互相学习;加大对虚拟仿真训练室建设的投入,通过虚拟仿真的临床护理实训可以训练护生的临床护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并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胜任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护生进一步的临床护理技能训练也可以依托教学医院来完成,这也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最为欠缺的。

作者:黄笑燕 单位: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梅.初中物理课堂丰富学生体验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4(7):5-6.

[2]廖文香.关注学生学习优化生物课堂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2):119.

篇5

[关键词]神经外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意义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多,护士长必须关注护理人员的工作核心能力,并逐渐意识到培养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使核心能力理论受到关注,因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甚为重要。培养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需要工作后的多角度全面锻炼及正确引导,根据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的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专科护士的护理培训,要求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利于提高专业素质综合能力,自我效能,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更有效地推动神经外科护理专业向前发展。

1神经外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

护士核心能力是从事临床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护士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培养、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最主要能力。

2神经外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

2.1培养内容

2.1.1根据神经外科专业特点进行培养应围绕神经外科专业特点、核心能力,即专科基础知识和临床技术技能、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教育和培训能力、接受能力、管理和应急能力等方面进行,制定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计划及训练课程。对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方面着重从思想方面进行,重点培养低年资护士的观察病情的能力和基础技术操作的能力。2.1.2根据护士分层级进行培养根据层级可将临床护士分为N0级、N1级、N2级、N3级、N4级等;N01大、中专、本科毕业,未取得护士执业证的护士;临床工作未满1年的护士。N02大、中专、本科毕业,取得护士执业证的护士,临床工作未满1年或不能单独顶岗的护士;N1.1大、中专、本科毕业,护士职称<3年;N1.2大专、本科毕业,护士职称≥3年;N2.1本科毕业,护师职称<2年;专科毕业,护师职称<3年;N2.2本科毕业,护师职称≥2年;专科毕业,护师职称≥3年;N3.1本科毕业,主管护师≥3年,N3.2本科毕业,主管护师≥3年;N4.1本科毕业,副高职称或获得专科护士资格证书的N3.2护士;N4.2本科毕业,正高职称;针对N0级常见疾病诊疗、病情观察及护理进行培训;针对N2级临床专科护理和技能、重症患者护理、临床个案分析、护理质量标准、不良事件的报告、教育和培训、危重症患者的诊疗及护理、护理质量管理及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教学能力进行培训。针对N3级对特殊专科护理、护理管理能力、护理科研、教学能力等进行培训。N4级护理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

2.2培养方法

三级三严训练。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谨态度、严密组织、严格训练、护士在职培训制度、护士教育培训制度、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制度。岗前培训包括法律法规、医德医风、医患沟通、规范化培训、岗位职责培训、责任制整体护理要求、临床护理技术、培训意识和能力等。②重视培训方法。在学校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以“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职时多参加专题理论讲座、培训班、学术会议,临床实践教育,随时随地培训,定期考核。要自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留心和学习他人方法与技巧,抓住一切机会和环节不断提高自身能力。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护士的敬业精神。大力宣传体现当代护理精神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对新入岗的护理人员要求严格实施岗位前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用白求恩精神鼓舞和激励护士,增强其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神圣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宣传体现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正面典型,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优质服务的程序和服务内容,全面提高服务档次。④制定严谨的神经外科教学计划,提高护士的学习热情以及理论操作水平和综合能力,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充分调动护士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护士都感到有着很强的学习压力和动力从而不断超越自我,有力地促进了护士个人的成长,并定期考核。⑤继续教育是专科护士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最佳平台,是一种短期的针对性很强的培训,护理部发挥领导决策作用,将再教育的重要意义输送给每位护理工作者并开展继续教育项目,根据需要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专题讲座,指导护士掌握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护理技术。通过培训班,学术会议、护理期刊等大容量高强度的传播信息利用护理期刊进行在职教育,这都是切实可行的有效宣传办法。⑥实行一对一带教,主要是针对新入科护士以及实习护士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年资高的护士进行一些新的知识传输,较有难度的课程集中学习和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演讲与互动式教学,培养护理人员人际沟通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利用知识的掌握,大量数据也显示,工作能力越强和护理人员其演讲能力也很强,且更喜欢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能提高其核心能力。

2.3培养评价

①自评。自我评价通过学习后评判性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神经外科相关专业的学习,不但提高学习效率,更增强学习的动机。②他评。护士各方面能力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在95%以上,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通过对护士为患者护理工作的调查考评,示培养和评价均为较便利的方式。有暗访者分别对患者、护士进行调查、访问,综合所有评价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及操作能力,同时要求护士按时上交对自身沟通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做出理性的自我评估。

3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

①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是完成绩效所需的关键能力,虽然可能只占个人所有能力的20%,但却影响着80%的工作绩效。护士核心能力已经成为考核护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并且对护理专业发着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护理是一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护理人员不仅要细心护理患者,还要随时记录患者情况及每次护理的相关事宜。现在的整体护理,更着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因此护理工作人员不仅护理伤患,预防未发生伤害还要从事伤患合理性管理,培训学习等相关工作在职场中扮演保护者、治疗者;其次核心能力就是在服务体系中人的能力处于核心体系地位,又经常被称为核心能力竞争力,具有普遍性、可迁徙性、必备性、重要性和教育指导性的特点。医院管理者可根据每个护理工作人员不同的主客观条件,制定可实行的能力培养计划及方案,形成阶梯式培养方式,这样不仅能提高管理者,也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举多得。②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也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个人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多,相对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也成为了医院管理者考评的重要项目。优化护理人员的能力结构及综合素质,是护理者在任何紧急情况下对患者做应急处理,并且完成危重患者的抢救处理,同时做好记录。增强护理人员社会荣誉感及成就感。这不仅增强了护理总做人员的个人发展,也能进一步促进护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神经外科护士核心能力是护理工作的发展需要,也是护士专业稳定健康向前发展的动力,更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优秀的服务保障。

4讨论

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学习任务;学习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141-03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知识够用、实用为限度,以掌握职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为依据。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知识目标放在第二位,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应用知识,而不是系统的专业知识;针对能力目标,确定相应的知识目标,掌握知识服务于职业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岗位专业知识为目标,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形成。如何利用三年学习时间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高职高专医学人才呢?我校儿科护理学教学进行了探索。

明确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教学思路

针对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人为本的观念,我校儿科护理学课题组通过对实习医院的深度走访调研,对护理专业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总结本岗位主要的职业岗位能力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护理、住院病人护理及常用辅助检查、防治措施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临床护理基本技能操作、常见疾病的护理和危重症抢救的护理知识。职业技能包括:能对患者健康状况作出评估,对个体、家庭、社区进行健康指导和卫生宣教;会运用护理程序、操作规程对常见病和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与患者、家属及社区群体进行有效沟通;具有初步开展临床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职业素养包括:具备救死扶伤、勤恳敬业、关爱患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严谨细致、判断敏捷、反应迅速的工作作风;善于沟通、学习、创新,实施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具备团队协作精神。

基于对护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结合专科办学特点,我校大专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具有扎实的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和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具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的医疗护理、应急抢救、病房管理、初级卫生保健、健康指导和卫生宣教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遵循以人为本、人性化医疗服务的理念,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和能力本位的教育观,确立本课程的教学思路是:树立整体护理、以人为本、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护理理念;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根据护理岗位任务和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设计学习内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护士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课题组通过与实践专家座谈调研,将护士职业生涯划分为4个阶段的成长历程:护理人员进入工作岗位最初5年的职业确定阶段,即毕业生到医院各科室轮转,承担病房助理护士工作,完成对医院及组织的认知,完成个人的组织化过程和护理职业定位。通过专科护理进修,在第5~15年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此阶段进行专科护理或到ICU等特殊科室承担主管护师工作,经验不断积累,技术日益熟练精湛,相应的人际关系网建立起来,并形成自身发展优势。第15~25年是职业中期危机阶段。此阶段主要承担病房责任护士、副主任护师工作,成为专科护理专家或护理管理者。25年以上为维持阶段。此阶段主要工作岗位是承担病区责任护士、护理导师、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工作,并力争维持现有地位。具体如表1所示。

临床护理属于技术复杂、服务个体差异大、综合能力要求高的职业,从业者必须经历3年以上的专业学习,考取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证后方能从业上岗。护士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是: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体状况、辅助检查、心理和社会状况),提出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在医嘱引导下拟定护理计划、护理目标,在护理导师指导下实施最佳的护理措施,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完成健康指导。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作出护理评价,通过评价发现新问题,作出新的护理诊断和计划,或对前期方案进行修改、补充,使护理程序持续进行下去,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护士职业水平和护理质量。具体如表2所示。

开发以岗位任务为引领的学习领域,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我校儿科护理学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学生在医院带教医师指导下,借助护理专业临床见习、实习指导等资料,熟悉儿科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进行儿科疾病整体护理,即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和评价,熟练进行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并在带教医师指导下开展儿科急症的抢救和护理;初步具有进行儿童保健宣教的能力,能够针对儿科常见疾病进行健康教育;初步具有进行儿童保健宣教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疾病进行健康教育;知晓儿科病房概况、病房设备和各项制度,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并具有不断学习、归纳提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学校课题组通过多次与医院儿科临床实践工作者共同对护理专业儿科岗位进行主要任务分析,结合本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选取了护理专业职业生涯前3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选取每个学习领域中具有代表性、同时具有学习价值的职业活动为载体进行学习任务设计,从儿科基础到儿科各系统疾病护理,设计出3个项目共10个学习任务。将儿科护士岗位的主要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融入课程中,开发以岗位任务为引领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主要岗位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主要学习任务,强调儿科常见疾病护理的学习和儿科常见“四病”的预防。注重夯实临床基础,强调体液紊乱患儿的静脉补液及护理内容,使学生熟练达到岗位要求,掌握临床护理要素,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注重服务西部工作岗位群,在学习任务上加强了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学习,以利于学生毕业后服务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岗位群。在教学方法设计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将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以及启发式、引导式等教学方法合理运用于教学相应环节。通过本课程常用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各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实现“工学结合和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岗位能力,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能够进行儿童常见病症护理。

同时,将儿科护士的日常工作任务转化为第三学年儿科毕业实习的主要实习任务。具体包括:(1)正确判断各年龄小儿生长发育情况;(2)开展儿科常见“四大”疾病的病情观察和一般护理;(3)正确测量各年龄期小儿体重、身长、体温、呼吸、脉搏及血压,并进行异常判断;(4)进行小儿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整体护理;(5)进行小儿常见传染病的病情观察、隔离、消毒及护理;(6)进行小儿各种化验的留置法及静脉穿刺;(7)参加小儿各种诊断性穿刺的准备及护理;(8)进行小儿常用药物剂量的换算和配制;(9)开展小儿哺喂技术及喂药技术培养,并指导家长;(10)参与儿科协助治疗的准备和技术操作;(11)进行儿科常见症状的护理;(12)参与儿科常规护理和交接班记录等。通过贴近岗位的培养,培养职业实用型人才,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设计实践能力培养三环节,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建设三环节情境式学习环境,即多媒体辅助――以临床典型病例为载体的实践课程教学环境,全仿真实训中心和工学结合――医院临床见习学习工作环境,以及医院顶岗实习环境。第一环节通过多媒体、典型病案、疾病教学光盘等辅助课程教学,在熟悉“必需,够用”的儿科护理学理论知识基础上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初步了解岗位情况。第二环节借助全仿真实训中心、模拟病人、标准病人、电子标准化病人集合训练系统、工学结合和假期社会实践等与第一环节交叉进行,对职业岗位的认识逐渐清晰。第三环节在教学或实习医院顶岗实习1年,全方位、“零距离”地熟悉本职业岗位。

通过仿真场境、真实任务的完成,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总结、改进和提高;通过完成贴近临床岗位任务需要的综合性职业任务,学生职业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与升华,达到从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发展、学会创造,适应就业后职业岗位发展的需要。教学中加强校企合作,规范校外教学和实习医院管理,形成校内外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把专业实践课程与直接获取医院临床实践经验的校外顶岗实习有机结合,使学生按典型实习工作任务要求,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熟练临床护理技能,强化职业能力。同时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习环节、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以整体护理、人性化、个性化服务贯穿于“教学做”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评价内容职业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加强对学习和实习全过程的监督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体现循环递进

课程学习按照各疾病的临床过程、护理程序相同,内容不同的多个循环来组织。第一个项目(任务1~5)是基础,包含儿科基础和部分疾病护理。在第一个项目的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掌握儿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入疾病学习,教师在疾病学习中给出每一种疾病明确的整体护理程序,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并实施,领会制定护理方案的基本方法。第二个项目(任务6~8)的每一种疾病给出2~3个不同的护理方案,要求学生讨论选择最优方案并实施。第三个项目(任务9~10)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各疾病的护理程序并组织实施,教师给予评判,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循环递进(如表3所示)。

顶岗实习按照儿科护理职业日常工作流程设计出的12项主要工作任务来进行,临岗学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循环递进地训练学生的临床职业能力。

加强工学结合,突出职业教育的开放性

儿科护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由于大专学历教育时间有限,早期安排学生以“职业人”的角度利用假期到医院、社区卫生中心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尽早体会护士职业角色,熟悉儿科护理学知识,掌握技能,贯穿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并将人文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知识和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多角度培养学生的高度责任心、爱心、同情心、善良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校内学习与护理实训基地学习结合、校内学习与临床教学和实习医院见习工学交替,临岗学习与顶岗实习结合,临床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强化儿科临床能力和常用护理操作技能。

我校儿科护理学通过岗位任务分析,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具体的学习领域。由于典型工作任务本身是贴近医院临床岗位任务需要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职业的典型工作内容和方式,突出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学习效果明显提高,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学生顺利实现由护生向护士的转变,为独立胜任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栋,潘寄青.对德国职业能力本位观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23-27.

[2]郭贵龙,李卓英,胡孝渠.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外科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OL].(2010-09).省略ki.省略/Article/CJFDTotal-YXJT201009026.htm.

[3]陈莉,许涛,许晓倩,等.发展医学模拟教学,提高临床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112-113.

[4]钟玉杰,王敏,李勤.从10年文献回顾分析我国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59-261.

[5]马一倩.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体会[J].全科护理,2009,(11):3083-3085.

篇7

客户关系管理是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的全称,即CRM。CRM的主要含义就是通过对客户详细资料的深入分析,来提高客户满意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客户价值管理,通过"一对一"营销原则,满足不同价值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客户价值持续贡献,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我院自2007年3月将企业中CRM理念及精髓运用于医院服务的管理过程中,设立专管部门即CRM管理部,聘用病房护士长任客户关系管理经理即项目经理,并制定各自的职能、职责,现将儿科病房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情况及效果汇报如下:

1实施方法与质量控制

1.1实施方法

1.1.1入院后,项目经理与患儿家属(即客户)做第一次面对面有效沟通,建立客户数据档案,了解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后与主管医师及护士共同为其定做住院方案。同时对医疗专家、医疗技术、医疗特色、诊治疗效、预后情况、服务流程等作具体的介绍与推广。

1.1.2住院期间,项目经理要进行中途沟通(特殊检查、特殊用药前),随时发现客户的需求及反映的问题。项目经理每天下班前与科主任及主管医师、分管护士进行沟通,使需求尽快满足,问题尽快解决。

1.1.3出院前,项目经理再次与客户进行一次长时间的有效沟通,了解客户在院期间各方面的感受,进行满意度调查,同时进行出院关怀。

1.1.4定期对数据库及面访结果进行统计,进行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分析,为科室提出改进措施,针对系统性问题进行服务流程的重新设计、流程再造与品质改善。

1.1.5对客户的健康消费,给予指导与监督,做好客户的理财专家。

1.1.6定期组织科室的健康教育及公共关系活动(如义诊、咨询讲座、媒体宣传、新技术新服务推广等活动)。

1.1.7定期组织科室的客户关系管理及服务营销培训工作。

1.1.8出院一周内,项目经理负责督促主管医师、分管护士对客户进行第一次电话回访,解答客户的疑问并进行健康指导。(9)履行对客户档案资料的保密义务。

1.2质量控制

1.2.1客户关系管理部定期到科室对客户资料统一收集,进行信息系统整理,建立医院客户数据库,并进行分门别类的编排管理(专科分类、病种分类和地域分类)。

1.2.2根据资料提供的疾病性质和出院医嘱提出的回访要求,制定出客户管理部A/B/C三级回访级别,确定回访对象和回访时限,检查、汇总各种随访结果,定期对服务规律、客户满意度和人员服务绩效进行分析、总结,给医院领导机关提供决策报告,给临床科室提供服务指导。

1.2.3客户管理部定期召开项目经理例会、座谈会,对客户管理情况进行汇总、反馈,听取项目经理工作汇报、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客户管理工作。

2效果评价

客户关系管理在儿科病房实施一年多以来,共建立客户数据资料2855份,按照客户部回访要求,出院危重病患儿回访率100%,专科疾病如:小儿哮喘、支气管肺炎等,一次以上电话回访率60%。住院期间,项目经理与客户三次以上沟通率100%,及时了解客户的心理,满足客户的需求,出院时调查,客户满意度达到98%以上。进行忠诚度分析,90%以上客户表示对医疗护理信任,会再次到本科室就诊。在科室住院病人,老客户现已达到30%以上。

3讨论

3.1实施效果表明,将企业的管理模式应用到医院的服务过程中,同样收到良好的效果:从客户的角度,病人感到自己受到关注,需求得到满足,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从医院的角度,科室有专门人员对服务进行管理,改进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从科室的角度,医疗护理人员从思想上转变了服务意识与观念,端正了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1]。

3.2医患纠纷减少。客户关系管理实施以来,医患之间沟通进一步加强,并对具体问题均能做到有效沟通,医患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3.3从关爱和售后服务的角度出发,电话回访的健康教育形式对患者实施了院外教育,将院方的关爱延伸到了患者的家中,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服务理念[2]。同时,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可以追踪患者住院期间获得的服务成效,特别是健康教育的效果[3]。

医3.4院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处处为病人着想,重视病人的要求,建立新型的主动参与型的医患关系[4],将医疗服务活动情感化,患方对医院的服务认可,再次就诊率提高,最终建立起“潜在客户―客户―忠诚客户―终生客户”的模式,提高了医院及科室的知名度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淼.倡导亲情服务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J].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5):118

[2] 沈小美,方彩萍.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22-23

篇8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客户关系管理;课程设计

1翻转课堂与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相关概述

(1)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由本世纪初的美国教育界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其主要内容为师生之间的课堂顺序颠倒,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自主在课前学习,而课中时间则是交流与提问,颠覆传统的教师讲授信息教学,且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学交流,以巩固学生学习成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翻转课堂的主要特征是自主性与混合性,前者针对学生学习方式、内容、学习媒介等方面;后者主要针对教师教学方式来定性。(2)客户管理课程。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是高等教育课程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主要围绕当代社会客户价值与买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的理论知识体系。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将客户、社会市场、企业发展三者关系与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客户关系的重要性,以为个人发展与企业规划提出实际可行的指导建议。(3)翻转课堂在客户关系管理课程设计中的可行性。以翻转课堂教育模式进行客户关系管理课程设计教学的可行性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有利于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架构;第二,翻转课堂的师生关系交流模式有利于教学工作者及时发现学生在客户关系管理学习难点并予以交流与解决。

2翻转课堂在客户关系管理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1)内化性学习扎实学生理论知识体系。客户关系管理课程设计中,大多都是理论型知识结构,其中的企业、客户、市场等要素相关性较强,对学生的自我理解与运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课前进行知识学习,通过自我了解与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学习“误区”,并在课中提出或者求助老师,以巩固自我学习成果,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而是通过具体详细的自我学习,将理论知识予以内化吸收,并且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发掘课程设计中的问题与难点,以课中时间进行师生交流,进一步了解知识的结构,以达到学习的根本目的。内化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客户关系管理课程设计的整个知识框架与学习难点,通过不断完善与巩固,发掘出自我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2)创新型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启发式思维生成。翻转课堂的本质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即自主学习知识,自主建立学习方法,自主发掘并寻求途径解决学习问题。从客户关系管理课程设计来看,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空泛的理论,且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极强,需要学生进行自我分解知识结构,达到学习目的,这种自我学习要求符合翻转课堂对学生自主创新型学习观的树立,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充分发挥发散思维,善于寻找课程设计关键,并通过课中的交流以及与教师之间的“启发式”沟通予以解决。由此可见,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对学生的启发性思维要求较高,而翻转课堂的自主创新型学习方式及教师“启发式”沟通机制都符合课程设计的需求。(3)“翻转式”教学模式加深师生沟通与交流。使用“翻转式”教学模式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教学的应用型较强。从课程设计本身来看,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本身就是一门研究社会、企业以及个人关系的人文类学科,需要学生不断进行知识构建方能深入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而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课中短短时间将大量理论性强的知识点强制性灌输到学生脑内,不仅难以发现问题所在,且学生的学习成果一般。“翻转式”教学将师生关系互换,以往教师的“备课学习”工作由学生完成,而课中时间也主要是学生的讲解与交流,这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并让教师在第一时间充分了解到学生学习的进度与掌握程度,并就相关的疑难点进行启发式教学。这种沟通交流模式在翻转教学上呈现出了极大的角色互动性,让学生了解与把握自身学习现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让教师通过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时解决学习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3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用有利于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教学。翻转式教学模式互换师生“位置”,让学生在自主充分学习中加强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根本目的。此外,翻转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即时发现客户关系管理课程设计中的疑难点,并通过“启发性”思维予以解决,不仅提升自我学习兴趣,且在不断自主学习过程中创新学习方法,建立学习框架与结构,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天梅.论知识内化教学———一个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8):208-211.

[2]陈宝花.对当下国内实施“翻转课堂”的冷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20):1-3.

[3]徐小珍.基于知识内化视角看翻转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144.

篇9

关键词:护理专业 毕业生 就业心理 调查分析

护理专科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就业心理对就业工作有重要影响,在择业求职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护理专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求职心理可以有效提高就业率,使毕业生实现尽快就业。本次研究中对护理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展开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趋向和就业爱好,根据学生的就业心理,对学生的就业开展指导,使毕业生实现尽快就业。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我院2012年到2013年接受的128例护理专业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实习生开展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28例,收回问卷128例。

2.方法

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求职心理、求职途径以及求职准备,在统一地点发放调查问卷,以不记名的方式收回,分析调查问卷,总结学生就业心理。

二、结果

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如下: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占大多数,占到89.8%,选择深造的占7.0%,其他占3.2%,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对就业形势保持乐观心态;115例直接就业的学生中,国有综合医院的就业占87.0%,选择社区医院就业占4.3%,选择私立医院就业占到6.1%,其他就业方向占2.3%;就业首要考虑因素方面,以发展事业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的占58.6%,以提高自身素质为首要考虑因素占33.6%,其他占7.8%;薪酬方面,初始就业将薪酬定在1500~2000的占33.6%,2000~2500的占50.8%,2500以上的占15.6%。

三、讨论

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是毕业生以及护理院校在毕业季首要考虑的因素,毕业生能够实现良好就业可以综合反映出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的几个主要方面是就业方向、就业单位、就业首要考虑因素、初步就业待遇。从这几个方面对护理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做一个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毕业生选择毕业之后直接就业,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基于此,从护理院校角度来看,应该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就业渠道,实现学生快速就业。可以鼓励学生走向社区,多途径实现就业。目前,多数学生愿意选择公立医院或者综合大型医院就业,不愿意向私立医院和社区医院就业,这会使就业面变窄。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应该先实现就业,然后再择业,放宽眼界,努力使自己的就业面更加宽广。

为实现护理专业毕业生尽快就业,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提高学生实际经验,提高就业率。学校对学生的临床实习应该高度重视,巩固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应该改变以往的实习模式,努力做到理论、实验、病房教学、临床实习等为一体,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提高。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实行“一对一”的实习模式,由专业护理人员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能够取得良好的实现效果。护理专业人员应该让实习生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在护理院校中学到的临床护理知识更好运用到护理实践中,提高自身综合护理技能。为了实现学生顺利就业,学校应该与一些医院签订用人合同,使学生毕业之后就业有充分保障。学校在培养学生,应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对教学计划作出调整,确保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护理院校应当建立起稳定的实习基地,使护理专业学生有充分的实习机会,使自身专业素养能够获得有效提高。

护理专科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应当把提高自身技能放在首位,对薪酬待遇保持一个正确的心态。本次调查中,毕业生对薪酬待遇的要求总体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没有过高的要求,比较切合实际。作为刚毕业的护理专科毕业生,就业后也会有一个较长的实习期,在实习期中工资待遇较低,学生对这种现实状况应该有清楚的了解,摆正心态。有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初对薪酬要求较高,而实际情况与此有较大差距,从而在心理上出现落差,因此,实习生应该利用实习期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护理水平获得有效提高。

护理专科毕业生应该树立多元化的就业意识,可以选择向基层就业。当今,高校毕业生总量不断增加,公立医院以及大型综合医院正式编制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当今就业需要,这就需要学生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实现多途径就业。护理院校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当今就业现状,使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求合适的岗位。目前,基层医疗单位往往对医疗卫生人才有大量需求,学生就业可以选择向基层倾斜。我国目前医疗体制改革正在开展,国家对基层医疗设施和条件进行不断改善,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护理专科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应该具有灵活性,部分学生就业观念具有较大局限性,只限制在某一方面,眼界没有放开,导致很多就业机会丧失。因此,具有灵活的就业观念,对提高就业率有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篇10

相同的2个班。然后,随机盲法确定一个班为实验班(47人);另一个班为对照班(48人)。以第一学期普通课(9门学科)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作两组均衡性检验,实验组:77.79分,对照班:79.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实验方法

2.1实验准备

2.1.1课程准备两组课程设置相同。均开设了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整体护理模式的相关课程,如人际沟通技巧、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形体训练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及全科医学相关课程。

2.1.2教师分组对有条件参与实验的临床护理课程(包括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精神护理、老年护理、急救护理)教师,按配对、自愿原则选择到实验班。实验前,06级专科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显示:分配到实验班的教师得分77.29分,对照班教师得分:83.10分。

2.1.3培训实验班教师培训内容:包括现代护理理论、整体护理与护理理念、护理程序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护理教学方法及其应用、健康教育、整体护理教学效果评价、整体护理教学质量控制等。培训途径:包括参加全国现代护理理论培训班、院内举办培训班、到医院进行应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培训。

2.2实施实验班实施适应整体护理需要的临床护理课教学模式。①教学态度:具有整体护理理念和良好的护理职业态度,主动实施整体护理教学。②教学内容: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以现代护理模式为指导思想,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将整体护理理念贯穿于教学中。③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用有利于能力培养的现代先进的护理教学方式和手段(如启发式、PBL、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等)。④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多样化,如读书报告、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操作考核等,在评价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对照班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3教学效果评价

2.3.1护生综合能力评价①考核评分表:在“整体护理查房质量评价标准”,基础上制定了“护生整体护理综合能力考核评分表,’;内容及权重分配,征求了同行、专家及各位主考老师的意见;考核内容包括:护理评估能力、护理诊断能力、制定护理计划能力、护理操作能力、健康教育能、行为规范六项。②培训主考老师(由护士长担任)及监考老师。③考核在一家三甲医院的十三个病区同时进行,为了防止偏移,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随机配对,两人一组,对同一患者进行整体护理。④做到盲法评定。

2.3.2教师整体护理教学质量评价①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评价方式,整体护理教学质量总体评价五个方面,共20项评价指标,每一指标采用1一5分的数字评分法,总分为100分。②评价方法:采用闭合式问卷形式进行评价。

2.4统计方法全部数据输人计算机,采用SPSSll.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3结果

3.1整体护理综合能力技能考核:

实验班整体护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项单项能力中,仅见行为规范和基础护理操作能力2组间无差异,其余4项考核内容实验班均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学生对教师整体护理教学质量的评价:

两组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显示:实验班老师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班(P<0.01)。除“教学态度”一项外,其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学质量总体评价”四大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4讨论

4.1实验组采用的临床护理课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护生整体护理综合能力

我们提出的“将现代护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提高护生整体护理综合能力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采用多种途径对承担临床护理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护理相关理论、知识、技能、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培训,使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现代护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护生整体护理综合能力融为一体。实验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护生整体护理综合能力:①培养了护生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采用多种现代先进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护生的主体作用,使护生独立思维,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增多,如个案讨论时,先由护生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进行准备、发言、讨论,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及指导,护生在对病人进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帮助病人满足各种需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护理评估能力、护理诊断能力、制定护理计划能力考核项目中,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培养了护生整体护理观念: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将整体护理理念贯穿于教学中,如,在情景教学、实践教学及其考核过程中,要求护生在护理中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动关心、体贴病人,不断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及其效果等,可使护生的整体护理观念逐渐形成,并强化;③培养了护生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老师结合案例,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教会护生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整体护理综合能力技能考核成绩,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4.2实脸组采用的临床护理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护理教学能力

两组学生对教师整体护理教学质量的评价显示:实验班老师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班,除“教学态度”一项外,其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学质量总体评价”四大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的整体护理教学能力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对医疗专业毕业的临床护理课教师的整体护理培训有明显成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同时也得到了学生的好评。教师在培养护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要解决护生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以及在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教学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同时,教师的整体护理能力也将大大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体护理教学质量。

4.3“教师整体护理教学质量评价表”可用于临床护理课程教学质量监控

篇11

首先以教学计划和任课教师为着眼点入手,重点是任课教师,制定了下述研究方案。研究决定采取独特的专业教师包干式管理、即责任制、跟踪式的教学模式,就是每一位专业教师带一个班,直到进入临床实习,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和效果评价,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同时也是对责任制教师的考核,并通过组织学生竞赛建立相应的教师奖励机制,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

(1)自学生入学起就接受职业培训,让职业美贯彻教学始终;

(2)教师包干,加强了教师责任心,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3)评比验收、强化训练,加深学生与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二、护士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教学改革研究思路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1.按教学目标合理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以往的护士礼仪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分为护士礼仪与形体训练两部分各18学时,在入学后第一学期开课;现将课程总学时增加为54学时,在入学后第一学期进行18学时的理论讲授:第二、第三学期各进行18学时的实训课:第四学期进行验收,从学生入学直至实习离校贯穿整个在校期间的教学过程进行这种职业素养的熏陶,变学习为习惯,另外针对学生的一些实际情况,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在课程当中加入了一些校园礼仪、课堂教学礼仪以及进出办公室礼仪等一些内容,纠正不良行为和习惯,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另外为了拓宽实习就业渠道,又增添了求职面试礼仪、涉外礼仪的内容,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就业面试、竞争上岗做好最基本的铺垫,同时在各临床专业课程的实训操作项目考核当中也加入了运用护士礼仪这项内容,从而将这门课程与德育教育、各专业课程之间进行了紧密的联系。

2.采用标新立异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优秀教师资源。任课教师全部由护理专业教师担任,护理学院大部分教师都是双师及双师素质型教师,既有教学经验又有着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这门课程作为每位专业教师必须承担的第二门课程,既注重了学科间的衔接,又有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且在授课前对所有专业教师又进行了全方位的护士礼仪培训,包括形体训练、发音训练、化妆及服饰培训,三甲级医院及军区医院的礼仪培训及护士礼仪课程讲授技巧的培训,通过培训不仅仅是使教师能够承担教学任务,还提高了全体专业教师的精神风貌,将护士礼仪运用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以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同时为保证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行为的一致性,还要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并进行分期研讨。

3.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案。以往课程的考核方法是闭卷理论考试,“一纸定成绩”,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死记硬背,融会贯通的能力较差。因此,在改革中采用理论加实训的考核方式,且理论考试以案例分析题为主,即考查对理论的理解,又可考查其灵活运用情况,实训考试采取逐一过关的考核方式,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以仪态为主;第二阶段以言谈、面试礼仪为主,在第四学期,通过组织礼仪竞赛作为课程验收,同时以竞赛成绩作为对责任教师的考核及评价。

三、结果

首先把应用原有教学方法进行本课程教学的2009级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对2010级护理专业学生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试行教学,在对2010级学生的教学改革基础之上,进行总结与改进,将此新的教学模式系统的应用于2011级学生,以考证此项改革的教学效果。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问卷调查。授课结束后分别对2010级845名学生、2011级82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9%的学生认为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好;97%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有利于自身能力的培养;91%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使他们形成了新理念、新见解;94%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掌握护士礼仪的基本技能;88%的学生认为能够将所学的护士礼仪知识运用到护理工作中去。

2.随机访谈。通过对2010级正在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护士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均认为此项课程的学习使他们受益匪浅;通过对2011级在校学生的随机访谈发现,学生均认为学习过程中有收获,并且能够将礼仪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并且变学习礼仪为礼仪习惯!

3.学生竞赛。2012年2010级学生分别参加了和全国的护理操作技能大赛,学生分别获得了自治区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在这两次大赛中,护士礼仪是大赛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2010级学生在礼仪方面的表现突出,特别是在的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学生的礼仪风采受到了大赛评委组和其他院校领导的高度评价!

篇12

关键词: 小说《呼啸山庄》 希斯克利夫 转变

1.导论

艾米丽・简・勃朗特生于1818年,死于1848年,尽管在短短的一生中只出版一部爱恨交织的小说――《呼啸山庄》,但她可能是勃朗特三姐妹(夏洛特,艾米丽,安)中最具天赋的作家。《呼啸山庄》出版于1847年,是艾米丽・勃朗特发表的唯一一部关于爱情和复仇的小说[1]。

小说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在呼啸山庄的老主人欧肖先生去世后,遭到他儿子亨德雷的欺辱,以及女儿凯瑟琳爱情的背叛,于是羞愤出走。几年后,衣锦还乡的他发现心爱的凯瑟琳早已嫁人,于是开始了他疯狂的报复。

2.希斯克利夫的报复

小说的一开始,也是希斯克利夫生命的开始,他便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排斥。当他被欧肖先生带到呼啸山庄后,他便被看做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一个小孩。欧肖夫人打算把“它”丢在门外,而纳莉――家中的仆人,也即小说的叙述者,将其放在楼梯平台上,以期“它”第二天会自己走掉。希斯克利夫并没有做什么使人将其拒之门外的事,但他一到呼啸山庄便已是个“局外人”。在欧肖先生死后,便遭受了亨德雷(欧肖先生的儿子)的残酷对待、凯瑟琳(欧肖先生的女儿)的移情别恋和林顿一家(画眉山庄的主人)的无情。

亨德雷在妻子死后成了一个酒鬼,希斯克利夫通过与其赌博赢得呼啸山庄,而他最终也酒醉而死。由于埃德加・林顿娶了凯瑟琳,希斯克利夫的报复也波及林顿一家。为了报复埃德加,希斯克利夫娶了他的妹妹伊莎贝拉,并在结婚后对她残暴无情。备受良心折磨的凯瑟琳在生下一个女孩后去世,但希斯克利夫的报复却并未停止。

希斯克利夫继续对第二代人实施报复。亨德雷死后,就像他当初对待自己那样,希斯克利夫把他的儿子哈里顿培养成一个毫无教养的野孩子。当凯瑟琳的女儿凯西长大时,希斯克利夫趁埃德加病重之际,诱骗凯西来到呼啸山庄,逼迫她和自己将死的儿子林顿结了婚。不久,埃德加和小林顿相继死去,希斯克利夫便霸占了画眉山庄,而凯西成了年轻的寡妇。

3.希斯克利夫从邪恶的报复向节制的转变

由于在呼啸山庄的遭遇和凯瑟琳的背叛,希斯克利夫成了一位复仇的恶魔。他对财富、权力和社会地位贪婪地攫取,并将其当做是自己复仇的工具,但是在小说的结尾,他慢慢地转变了。当凯西与他争吵时,他非常恼火,想把她撕成碎片,但他却并未诉诸暴力来责罚她。以他过去的性情,这样的举动实在无法想象。还有许多可以说明他转变的例子,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是他对纳莉所说的话:“我原来的敌人没有打败我,现在正是我报复他们后代的时候:我可以这样做,没有人能够阻止我。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我不想打人;我连抬手都嫌麻烦!好像我苦了一辈子只是要显示一下宽宏大量似的。不是这么回事:我已经失掉了欣赏他们毁灭的能力,而我太懒得去做无谓的破坏了。”[2](P257)

希斯克利夫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对纳莉来说,哈里顿和凯西与凯瑟琳的相似之处使得他息怒了。但是这个推测被希斯克利夫本人给否定了:“他(哈里顿)和凯瑟琳的惊人的相像竟使他和她联在一起了。你也许以为那是最足以引起我想象力的一点,实际上却是最不足道的。”[2](P258)事实上,希斯克利夫的改变是因为他在哈里顿身上发现了他自己的影子。“哈里顿似乎是我青春的一个化身。”他说。[2](P258)哈里顿与青年时的希斯克利夫有相似的经历:都被不公正地对待并且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而堕落了。他们都有低人一等的身份,可能使得希斯克利夫不想让哈里顿再重复自己黑暗艰难的生活。当他把哈里顿当做是自己青春的化身的时候,他似乎在哈里顿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追求幸福生活的幻影。这对希斯克利夫来说是非常自然的,但这也只能是他自我安慰唯一途径。可能也正因为此,当哈里顿和凯西在一起时他并未多加干涉。

尽管希斯克利夫的改变是他自我安慰的自私的结果,但最终使得哈里顿和凯西成功地发展起了友谊,这在呼啸山庄之前从未出现过。

参考文献:

篇1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我科建立VSD专科护理小组后行封闭式负压引流2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3—7月,建立VSD专科护理小组前行封闭式负压引流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6例,女16例;年龄27~65岁,平均38岁;四肢软组织缺损伴肌腱外露16例,骨折并骨质外露12例,皮肤缺损伴感染20例,皮肤撕脱伤4例。入选条件:1)首次实施VSD的患者,无精神和意识障碍,能正常沟通,手术由同一组医生执行。2)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相关数据缺失患者;2)皮肤感染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严重并发症及严重全身性疾病。缺损部位均为四肢,缺损面积4cm×5.5cm~10cm×30cm。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对照组由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及临床经验的高年资护士承担责任护士,对所分管患者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1.2.2VSD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建立VSD专科护理小组,对组员进行培训,2个月后,由组员对所分管患者实施系统的管理与健康教育。实施目标为:达到最佳疗效;患者在接受VSD期间,尽可能安全有效引流,避免堵管、漏气,或若一旦出现预兆,能及时补救;患者的自身预防保健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平均能达到90分以上。

1.2.2.1术前护理:护士熟练掌握患者病情及心理状况,以真诚主动的态度展开宣教,取得患者信任,使患者对自身病情及即将展开的治疗有一定了解,安心接受手术。送患者手术后更换床单,检查并备上中心吸引器及引流装置。

1.2.2.2术后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立即连接负压装置,贴上管道标志并解释。取舒适安全卧位,垫高患肢20°~30°,注意保暖,伤口悬空,冬季用60~100W照明灯24h持续照射,灯距35~55cm。依据创面感染和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持续可控制负压吸引治疗,压力值一般控制在0.04~0.06MPa。检查负压吸引是否通畅,有无漏气,吸引管内液体有无波动,观察吸引液颜色、性质、量、气味,警惕创面活动性出血;避免导管滑脱、扭转、受压、牵拉,防止吸引液的逆流,吸出液满2/3~3/4瓶装或袋装及时处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薄膜紧贴创面。重点观察创缘周围皮肤颜色、温度、气味、水肿及浸渍情况,患肢血液循环、动脉搏动及肢体感觉情况。行VSD同时放冲洗管接生理盐水冲洗,根据吸引液的颜色和清亮程度调节灌注速度及间隔时间[3]。疑有阻塞,用5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抽吸,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用药上重点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有效抗感染治疗。鼓励患者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及创伤修复能力。由于创伤及长时间地负压吸引,患者自理能力受限,注意协助其皮肤清洁卫生,特别注意创口周围搔痒时不要随便撕揭封闭的薄膜及牵拉引流管而导致漏气。重视患者疼痛感受及精神状态,适时提供心理疏导及止痛。督促患者在不影响负压引流的前提下加强肌肉收缩及附近关节屈伸训练,以免造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10d后去除VSD敷料评价疗效,根据治疗效果确定是否再植入VSD敷料继续治疗。

1.3观察指标:1)并发症发生情况:堵管、漏气发生率。2)伤口面积、深度的缩小及肉芽组织覆盖伤口床大小:在吸引7~10d后,揭去VSD敷料,参照文献[4]的疗效标准评定治疗效果。3)预防保健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应用自制表评分,共涉及10个方面,每个方面各10分。术后1周,由正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组成的护理小组根据患者所回答及演示情况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对照组26例中6例发生堵管,发生率23.1%;观察组无一例堵管,发生率为0%。对照组26例中7例发生漏气,发生率26.9%,观察组26例中1例发生漏气,发生率3.8%。两组堵管、漏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VSD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预防保健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比较:除了病因认知和用药认知外,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2)。

3讨论

VSD作为近年来新发展的一项技术,责任护士如果对相关理论及技术要点掌握不佳,将导致患者得不到最佳的护理及指导。对照组虽然由高年资护士承担护理;但VSD专科护理知识有所欠缺,护理效果不佳。观察组由VSD专科护士实施护理,采用安全有效、标准的护理模式,对不同病情变化能很快做出预判及应对。比如发生VSD堵管或漏气预兆,如果早期发现,有时稍做简单处理,即可纠正,否则一些小的问题慢慢累积,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也就失去了继续治疗的意义。良好的封闭及有效的负压状态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5]。笔者体会到,要禁止患者及家属负压器上悬挂物品或旋转负压开关。各吸引装置应性能完好,各连接部位严密、无漏气。加强创面周围皮肤护理,若出院伤口周围皮肤瘙痒、痛等不适时,及地告知,切不乱抓,更不能自主用湿布或药水搓洗。引流管留有足够长度,避免引流管被牵拉,使透明膜因粘贴不紧致使漏气,在改变及活动时要特别注意。如果外观泡沫明显瘪陷,薄膜下无液体积聚,触摸有硬实感,说明负压存在;如果创面薄膜隆起,泡沫表面出现泽斑,触摸无硬实感,创面周围有明显“丝丝”声说明漏气,尽可能早做补救。堵塞是VSD术后引流管通路的常见并发症,而且发生率很高[6]。常见原因是负压不够、创面深大、感染较重或渗出较多,容易导致血凝块堵塞通道。

湿性愈合理论认为,湿性环境更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维持创面局部微环境及低氧状态,有利于细胞增殖分化和移行,促使有效负压吸引,降低感染几率[7]。观察组改善原因归根行VSD同时,冲洗管接生理盐水冲洗,这样持续负压作用和生理盐水间隔冲洗能将创面内的脓液、渗液及部分坏死组织及时、较彻底地引出体外,加快深部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同时,由于创面疼痛及负压泵的持续使用,极大影响了患者休息与功能锻炼。再加上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依从性较差更易出现关节僵硬,导致功能障碍。笔者认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和不适往往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护理上应注重人文关怀,解除患者的病痛,保证有充沛的精力与体力,提高日常自我护理能力。只有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了,患者的自身保健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才能得到落实;只有患者的预防保健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提高,VSD专科护士的自我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建立VSD专科护理小组,采用护患互动模式,极大激发患者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提高了依从性,发挥了护患最大潜能,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实现患者的自我护理的质量及生活质量,其护理效果更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琦.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进展[J].微创医学,2011,6(5):478-480.

[2]张英梅,李华.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10):2363-2365.

[3]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79-592.

[4]陈碧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溃疡期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9,23(8):1983-1985.

[5]叶敏,刘茜.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面的护理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4):86-88.

[6]陈玉荣.VSD在骨科复杂创面修复中的护理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673-675.

篇14

    【摘要】:目的了解教师对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与教学的主观看法,进一步合理配置基础医学课程,完善基础医学教学。方法2008年10—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组教师(有效人数77人)进行其对护理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的主观看法调查。经专家修改后问卷的内容效度为1.0.

    结果100%的教师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重要;50%以上的教师认为应该开设的基础医学必修课有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理学、免疫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生物学;98%的教师认为开设实验课有必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尤其是在解剖学的教学中;94%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知识衔接,比较重视自身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同教师组间仅在课程设置意义和原则的部分条目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础医学课程在护理专业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应将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专业进行紧密联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考虑不同教学方向教师的观点,适当进行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及教学的调整。

    课程设置是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核心,科学、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并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基础。基础医学课程是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先期课程,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护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