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旅游文化现象范文

旅游文化现象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旅游文化现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旅游文化现象

篇1

关键词: 岷江上游地区; 藏羌民族; 民间; 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088-02

一、民族民间文化概况

岷江上游地区,拥有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藏羌文化,尤其是活态的非物质形态的民族民间文化,它们以固态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为依托,表现出颇为丰富又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其主要情况如下:

1. 音乐:从民歌看,藏、羌民歌包括山歌、劳动歌、酒歌、舞蹈歌以及祭祀、丧葬歌五大类,以及某些特定习俗或用途的民歌(如羌族的“出征歌”)。羌族、阿尔麦藏及部分嘉绒藏族、白马藏族均有二声部或多声部民歌,如羌族北部地区的“古纳”、“尕罗”(山歌)、“沙蒙”(劳动歌)等,阿尔麦藏族的“纳玛”(酒歌)、“色娄”(男女对歌),嘉绒藏族的“嘛呢”(祭祀歌)。最具特色的是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唐诗中的描写。

2. 舞蹈:阿坝州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容丰富、特点突出。在九寨沟县,既有安多藏族草地风味的“卓”舞,又有白马藏族的“攫(所谓“十二相”)、“圆圈舞”、“火圈舞”;在理县,嘉绒族舞蹈则有“达尔嘎”、“五屯卓”等。而在多民族共居的松潘县,重要舞种有羌族的“莎朗”、“铠甲舞”,还有回族的“花灯”,而回族“花灯”又是极少有的流传下来的回族舞蹈品种;在羌族主要聚居区域茂县和汶川,除了“莎朗”、“铠甲舞”,尚有“布兹拉”(羊皮鼓舞)、“巴绒”(礼仪性舞蹈)等。

3. 戏剧:羌戏和藏戏都属于具有原始艺术魅力的戏剧。羌戏是一种古老别致的仪式性民间戏剧,又称“释比戏”。羌语中,“释比”是巫师的称呼,日常生活中,他们主持各种祭祀仪式为人驱邪治病解祸,主持婚丧嫁娶。羌戏的剧目有《羌戈大战》、《木姐珠与斗安珠》,以及《 斗旱魃》、《众母舅祈雨》等。其表演原始古朴,有浓厚的民俗气息。作为中国藏戏的分支之一,四川的藏戏主要分布在甘孜和阿坝,阿坝的藏戏又包括安多藏戏和嘉绒藏戏,剧目除了《文成公主》、《朗莎雯波》、《顿月顿珠》等八藏戏外,尚有新编历史剧《牟尼普赞》等。

4. 民间工艺:无论藏还是羌,服饰工艺、新织工艺、刺绣工艺、金属工艺等等,都丰富多彩。如羌族挑绣,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是羌族妇女的必修课,从小就受训练。图案多取自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花草、瓜果、飞禽走兽之类,内容多表现吉祥如意,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是古羌文化的写照。其针法除挑花外,还有纳花、纤花、链子扣、平绣等,不同的针法形成多样的风格。按传统习俗,几乎每个羌族妇女都有自己的挑花腰带、围裙和胸兜。

5. 节日风俗:有藏历年、羌历年、若木纽节、黄龙寺庙会、羌族转山会、回族开斋节、牟尼沟卓锦节、松潘节,等等。尤其是民族传统节日,可谓各民族繁衍史的“活化石”,是其生活习俗、宗教文化、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具有很高的研究、开发、利用价值。转山会又称祭山会,乃羌族传统习俗之一。

二、民族民间文化与当地旅游开发

就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而言,九环线上拥有“九寨沟格萨尔王营盘”、“九寨沟藏羌风情晚会”、“山菜王”、“桃坪羌寨”等具有本土特色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项目,初步形成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大阿坝文化旅游网络。

民族民间歌舞对岷江上游旅游业的文化注入,丰富着旅游的人文内涵和提高着旅游的人文色彩,同时也创造了令人羡慕的市场效益,这在九寨沟等地有鲜明体现。如今,仅仅在九寨沟风景区内,就有十几家民族艺术歌舞团(并非公办性质,乃社会力量组建的民间职业剧团),每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如今,对于远方的游客来说,白天观风景,晚上赏歌舞,已成为九寨沟旅游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汶川的三江生态旅游区,也有类似的民族歌舞表演。如位于三江的潘达尔酒店,其周末晚会就融藏、羌歌舞、民俗于一体,既有舞蹈“萨朗”、“花儿纳吉”,又有体育类游戏“推杆”,还有融人羌族祭祀民俗、婚姻民俗的节目,给游客带来愉快的精神享受。有别于九寨沟的民间职业剧团这里的演员们则全是店里的年轻服务员。该酒店外形系藏式建筑,内部装修在汲取民族风格的同时又很现代化。该酒店名称也很有意思,据知情人讲,“尔”即尔玛指羌族,“潘”即番指藏族,“达”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中是“和”、“秘”的意思,显然经营者意在借藏、羌文化树立企业形象和招引游客。

又如茂县的餐饮企业“山菜王”,如今已是名声在外的企业。不但其硬件环境布置全部采取羌民族风格,而且吸收羌族民俗为来宾们进门时举行隆重而富有特色的迎宾仪式,并以羌族姑娘歌舞伴餐;让来宾在享受有地方特色的口福之乐时,也实实在在地欣赏一次羌族民间文化风情。“山菜王”经营者对羌族民族民间文化的吸收和利用,正是促使该企业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目前存在和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一)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岷江上游地区除了九寨沟等地外,绝大多数地区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尚停留在家庭和作坊式阶段,成规模和大的企业还没有。事实上,“西部开发”的大背景下,对藏、羌民族节日风俗的开发,对羌族挑绣等民间工艺产品的开发,对藏戏、羌戏、回族花灯、民族歌舞等表演艺术的开发,对各种民族性游艺娱乐文化的开发,从以人文为旅游注人鲜活灵魂这个大目标看,其中可供大做文章的空间还很宽阔。这里,对于这些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的价值认定,从上级部门到一般民众,都有一个提高认识水平和强化自觉意识的问题。

(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岷江上游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也有面临变味、流失甚至断绝的危险,具体表现在:

1. 年轻一代不学、不说羌语

据了解,年轻一代不学、不说羌语的现象在沿江顺公路的交通发达地区十分突出。羌族是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语言对于维系一个民族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如果羌族在现代化进程中连民族语言也丢失了,其后果的严重性当不言而喻。这说明现代化进程在推动族往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使少数民族文化面临严峻挑战,实质上它反映出相对处于文化弱势地位的某些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认识不足以及民族文化自信心缺乏。

2. 羌笛演奏无继承人

羌笛是羌民族最具特色的乐器,乃中华音乐文化的瑰宝,自西汉以来就闻名于史。“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己”,这是汉代马融《笛赋》中说的。据了解,目前在九寨沟里的某些文艺晚会上,游客有时也能见到吹奏羌笛的表演。不过,调查得知,目前在羌族地区,真正会演奏羌笛的人数在10人以下,而且年龄最小的也在50岁以上。除此以外,羌族独具特色的多声部民歌,目前会演唱者也是寥寥无几。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音乐文化遗产几乎没有年轻的传人。

住宅追求时髦

3. 房屋装饰追逐时髦

经都江堰沿岷江河谷而上,公路两旁新盖的羌族民居尽管仍依照本民族建筑“累石为室”的传统,但在片石垒砌的外墙面上大多贴上了白色的瓷砖,显得非常刺眼。诚然,随着时代社会发展和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希望将自己的住宅按照他们眼中的“时髦”方式加以美化,这愿望和要求无疑都是合理的。然而,当地人这种以贴瓷砖为“时髦”的选择,在今天大城市的人看来已是过时的。试想,在通往九寨沟的这条黄金旅游线上,在这个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一个域外旅游者或考察者兴致勃勃地到来,一路上所见都是这贴着西式白色瓷砖的所谓民族建筑,会留下什么感受和印象,这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 王大悟.论羌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J].旅游科学,2009(02).

[2] 伍鹏.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01).

篇2

关键词:岜沙古村落;文化现象;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岜沙位于贵州省江县丙妹镇,是一个仅有两千多人的苗族部落,和外界的接触少,是中国最后一个部落与刚刚开始发展旅游经济的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古村落。对于其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的研究必将有益于该地区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贵州省作为一个拥有少数民族大省,拥有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有着一大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村落文化景观群。而正适逢国家大力提倡保护和弘扬民族经济的大好时期,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必将成为我省一个旅游开发开发的一个新亮点。在今后的民族旅游开发中,将岜沙作为这项研究的先驱与示范,探讨怎样在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将给予今后我省民族村落的文化保护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予以启示。

一、观岜沙现象

文化旅游既不是一种产品,又与旅游文化大不相同,所谓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文化旅游之“文化”应解释为对旅游的效用及旅游的目的所作的定性。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文化旅游最普遍的解释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民俗和宗教等方面”。[1]岜沙的文化资源主要表现在节日活动和风俗活动以及民间工艺艺术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思岜沙文化旅游。

(一)表演内容形式的单一性

岜沙苗族表演内容较多,但形式相对单一。参加表演的全是本村寨里的男女老少,他们只有在干完农活闲暇时才会参加表演,没有固定表演时间且表演不专业,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较西江千户苗寨专业表演落后一些。

表演节目单调

1、岜沙苗族最具特色的首先是放枪迎客进寨。放四枪到八枪不等。此节目时间较短,只有一个放枪迎客的动作,没有其他的表演内容。

2、跳太阳舞。根据插秧劳动习作改编而来,围绕太阳而跳,意在歌颂崇拜太阳,他们认为他们的衣食住行均是太阳赐予的。

3、吹芦笙。芦笙节是岜沙节日中最热闹的一个,时间为农历十一月十九日,当地又称之为“跳坡”。村寨中男女老少聚在一起,男的吹芦笙,女的吹筒,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在活动过程中,必须面向太阳,不得转身,否则视为对太阳的不尊重。男女虽盛装出席,重视他们最重要的节日,但从表演形式来说较单一,除了吹芦笙放枪就没有其他的内容,简言之,观赏性不强,不足以吸引游客的目光甚至引起他们观看下去的欲望,更不用说利用这个节目推销衍生品。

4、迎亲。形式很简单,两个男人用竹制的简单花轿抬着一个姑娘,只能说这是一个仪式或一个过程,没有任何表演成分,唯一和客人互动的是新娘将用芭蕉叶包好的粑粑给客人,向客人要红包,意在吉祥如意,这样一个形式却充满了功利性质。

5、镰刀剃头。岜沙人独特的剃头方式是用镰刀剃头,剃头的那把镰刀就是他们的守护工具。这也是他们的成人礼。镰刀理发是岜沙的传统表演,除了观看这一理发过程外,没有其他的表演,很多不知情的人只会觉得新奇,用镰刀剃头,很多游客不知道其中的意义所在。

(二)节日内容形式的简化

岜沙一年中主要过春节、映山红节、吃新节(又称秋千节)、芦笙节和苗年,其中以春节和芦笙节最为盛大。这些节日虽为岜沙苗族特有的热闹节日,但早已今非昔比。如今的节日正如中国其他地区所有节日一样正在逐步走向“简约”风格。首先一目了然的便是形式简化。不再似以前那样形式繁复多样,场面虽气派庞大,但有“走形式”的成分掺和在里边。其次是内容简化。就拿春节来说,在岜沙老一辈人的记忆中,逢过春节前好几个月就要准备好过节的“吃穿住用行”,在春节期间,岜沙人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表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现在的小孩子过春节,大多不知道有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等“罕见”的活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心态简化。不论重视节日与否,都是一个心态问题。出现这一现象,无非就是村民忙着追求高品质生活,节日什么的过不过也只是个形式。就是这样不重视传统节日的心态,导致过节是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心态变了,节日的意义也就越来越简约化。毫无疑问,这样的现象严重阻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民间工艺美术的使传性

“贵州民间工艺美术之所以独树一帜,在于它历经数百年而不变,始终保持着完好的原生状态,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美学价值也由此得以显现,始终保持着实用――审美的综合价值结构,具有较强的功利性”[2]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使得现代化的商业活动毫无疑问地对岜沙苗族原生态经济活动进行冲击。在商品活动中传统文化性质往往会被忽略,民间工艺与市场结合的必然性迫使传统民间工艺“变味”。传统工艺逐渐被机械化取代。现代工业带来的就是妇女很少用织布机织布,而是买既现成又便宜甚至“做工精美”的机械布。饰品师父们也有多余的闲暇时间,因为机器接替了他们的工作。诸如此现象数不胜数,工艺品繁花似锦,但意义何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民间工艺必然与旅游相结合,但旅游追求利润的目的促使民间工艺与文化背道而驰,文化含量不胜从前。岜沙地区为发展经济,一味迎合游者现代的时尚品味,将民间工艺品注入流行元素,满足客户需求。发展本民族,本地区经济固然好。在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人们的心态似乎从“朴实”变得“虚荣”,被经济“迷失了心智”,忘了自己的老本――传统文化,传统民间工艺。民间工艺传承的是岜沙人历代的民族精神文化和特有的手艺,民间工艺品承载的是岜沙人特有的民族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元素,象征着岜沙苗族古朴,独特的创造力。

二、思岜沙文化旅游

(一)现代文化对岜沙传统文化的冲击问题

在岜沙新成长的一代人中,已经开始有南下打工的青年,接触到了繁华的现代社会,开始接受现代文化,产生了摒弃传统岜沙文化习俗的倾向。例如少部分打工青年回来以后已经较少地去穿着传统的岜沙服装,更多的是接受现代社会的流行服装。另外电视开始进驻村民的家中,村民的思想开始汉化;同时,到岜沙旅游的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岜沙本地的传统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在岜沙的少部分建筑中现在出现了一些水泥构造。这与传统的木质吊脚楼等建筑显得些许突兀。所以如何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保护本地村落文化,如何引导村民提高对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是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事关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一个问题。

维持村落文化的相对纯洁性。对于旅游产业带来的商业与表演活动应在主要村寨之外进行,而村落在旅游过程中仅作参观和游览之功用。比如在村寨外设一迎宾活动场地进行一些民族特色表演活动与一定的旅游商业点,避免在村寨中进行旅游产业的开发,以维持自然村寨自身的相对纯洁性。“首先是要努力维护和保持生物的多样性,达到原生态;其次是努力保持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多样性,这种文化多样性,实际上就是一个原创的状态。”[3]所以避免旅游产业的商业化影响到村落文化本身的民族景观与当地人的生活习性,尽可能的避免旅游者带来的文化和经济上以及环境上对岜沙自然村落的干扰,这对保护和维护岜沙古村落原始文化有着极大的作用。

(二)保守的古村落思想对旅游经济开展的制约

岜沙人在与外界游客的接触中,居住在公路两旁的居民最先尝到了旅游经济带来的甜头,但是在村民中,关于旅游收入分配这方面上发生了纠纷。例如滚圆亮建立了一旅游客栈“滚月亮之家”,但遭到部分村民的反对,对其房屋实行剪断电线,断水等行为表示异议。另外岜较闭塞的部落文化环境中,至今还有比较排斥一些关于照相机等器材的行为,认为其将带走灵魂等原始思想。因此,在旅游经济开发过程中,如何寻找到一个村民能共同接受的收入分配方式与让村民接受一定的现代文化是一个关系到旅游产业能否开展的问题。

开发文化产品的衍生品。岜沙苗族正处于一个过渡阶段,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阶段,从目前状况来看,一方面要维持好最本质最传统的文化,另一方面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发展态势发展本地区经济。处于这样一个矛盾的状况中,在传承中发展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所以,发展文化旅游,发扬民族精神,展示民族特色文化产品的同时开发相关文化产品的衍生品至关重要。如此才不会走上“吃老本”的道路。利用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发相关文化衍生品。岜沙苗族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如传统节日、民间手工艺品、特色表演等等。“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民族的文化旅游要长远发展,单靠旅游地的本体资源吸引游客和发展经济是远远不够的,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的衍生品,丰富文化旅游的内容,尽量利用衍生品吸引游客目光,达到游客购买、消费、体验的目的。利用岜沙古朴的相对原始的建筑开设特色旅馆或者酒店,内部可设苗族歌舞剧表演。利用众多特色节日进行宣传,增加游客体验环节,如吃新节(秋千节),芦笙节等游客可同当地居民一起过节,利用节日造势,生产相关节日的特色衍生品,吸引游客消费。

(三)旅游产业带来的对岜沙部落传统文化的冲击问题

在旅游开发中,旅游者带来的经济和文化冲击可能使得一个村落文化或者是村落文化景观发生改变。例如贵阳市花溪区的镇山村。镇山村作为一个屯堡文化和布依族村寨的特色建筑群吸引着贵阳城市的游客作为一个近郊游的理想地点,但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村民中为了改善自身居住条件,盖起了水泥砖房,抛弃了传统的石板房,以至于该存了丧失了特色,游客逐年减少。“在综观民族村镇旅游发展过程的现状之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性体现为一下几个方面,这些破坏性显性地表现在语言、服饰、发型、饮食、建筑等方面。”因此,在岜沙旅游开发以后的时期中,怎样保持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提高村民对村落文化保护的积极性,是一个事关旅游开发后对于文化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紧迫问题。

以文化人来传播村落文化。“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旅游是一种文化性的活动,他所做的消费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性的消费,旅游者是在购买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将村落文化景观作为吸引国内文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吸引文化界来当地采风,通过文化人传播村落文化。笔者认为可以在某些特色地区开展一些主题摄影,艺术创作活动,以此传播当地村落文化和民族文化。在之前与摄影家协会的联系中,笔者的想法得到了肯定,以此作为采风活动,必将通过各种文化形式扩大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知名度,也能促使各界人士投身到民族村落文化的保护中,也将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提高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在文化的保护过程中,只有提高村民自身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保护的问题。需要让村民认识到自身独特的文化才是旅游产业中吸引游客的亮点,并且也是自身村落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只有村落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才有民族特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计。因此,动员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自发的保护行动才能使得特色文化得以保存。

三、总结

从文化旅游视角浅析岜沙古村落现象,目的在于从现代旅游与传统古村落文化发展的“夹缝”中发现二者的不和谐之处,以发展和保护古村落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合理利用文化旅游这一现代手段发展岜沙古村落文化。对岜沙当前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出适合发展岜沙旅游业的独特之路,这对提高贵州文化旅游价值和丰富贵州文化旅游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将岜沙古村落特有的民俗文化通过文化旅游这样一个“时尚”的经济活动展示出来,不仅有利于将岜沙文化展示在国人面前,更有利于发展本土经济,宣扬本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会昌、王云海《中国旅游文化》,重庆大学出版社

[2]杨晓辉等著《贵州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贵州人民出版社

[3]魏小安《多彩贵州,多姿发展――魏小安谈贵州旅游》,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1页

篇3

一、地方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地方文化的形成是当地居民为了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在满足日常基本生活的需求下,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积淀,使他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地方文化的形成可以是一座有着丰厚历史积淀的文化古城,也可以是留有风云变幻痕迹的自然风貌。因此,可以将地方文化大致分为四个部分:(1)自然景观、文物遗迹、古建筑等历史方面;(2)以现代文化为代表的艺术方面;(3)民俗民风、节日庆典等原生态表演;(4)宣传宗教文化伦理的道德方面。

地方文化的形成不仅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其本身的个性和内涵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社会发展繁荣的基础和前提,地方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也被逐渐认可。除了有利于开发旅游文化,同时也能使其本身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传承。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地方文化不得不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渗透,这就要求地方文化除了保持本身的自然与原生态之外,更重要的是丰富本身的文化特性。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文化旅游的概念,而不是一味的停留在欣赏传统的文物遗迹,或者文艺表演。这就要求除了满足游客基本的审美需求之外,优化环境质量,努力拓展知性美、满足旅游者日益膨胀的好奇和求知欲。

二、地方文化发展的困境

(一)评估规划不科学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化的今天,多数采用普遍的产业化经营方式,但地方文化却没办法按照产业化进行开发与发展。因为虽然地方文化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其自然属性难以改变,一味的产业化只会降低资源的禀赋力,从而增大投资风险,难以获得预期的收益。地方文化资源在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就像山东水浒文化城的产业发展,水浒基地被济宁、菏泽、泰安和聊城四个城市包围,这就加大了对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估和规划难度,无法彻底发掘本身的地方文化资源,导致浪费资源或者重复开发等不必要的损失。

(二)各地地方文化发展不均衡

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发展,势必导致不同地域的地方文化发展失衡,而情况日益明显。例如高纬度地区的自然因素导致可供发展的旅游资源稀少,从而影响该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

(三)形式重于内容

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地方文化的发展出现普遍存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各地文化形式大同小异,无论是主题内容,或者周边辐射都呈现出一种未完全摆脱重制造轻研发的守旧模式,缺乏创新主导力。

(四)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地方文化的发展处于成长期,人才是文化产发展的推动力,只有将所学知识有效的应用于实践,才能更好的适应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旅。旅游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通常以服务的形式表现,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具备高水准的专业素质,但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向国际化都市,导致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方面,人才紧缺。

三、地方文化影响下旅游管理的现状

旅游作为一个依靠接待与服务而发展起来的行业,如何在保护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在产业竞争中获胜,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之一。旅游管理的对象是“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促进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充分了解旅游需求的前提下,适时有效的对人员进行管理,从而对需求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为了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必须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的同时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管理对地方文化的影响是通过再生产的方式推进,从而带动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地方文化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只有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保持本土化与特色化的相互协调,通过从不同的旅游项目中开拓新业务,实现再发展,从而扩大社会影响,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保持自身品牌的同时,使特色文化得以继承和延续。

作为旅游业发展内容之一的地方文化,始终以地方文化作为基石,打造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景线,使游客可以了解不同的地方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原生态的民族风情与文化信仰相结合,是景区的建设和改造成为旅游产业链的必备环节之一,进而得以衍生出不同形态的特色文化旅游,从而提高景区极其周边地区的经济收入。同时,地区饮食的独具风味刺激了游客的消费欲望,正逐步取代单纯的自然风光游览,成为一道特殊的旅游风景线。

四、地方文化影响下旅游业管理问题论述

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发展。相反,在保护地方文化的同时,旅游管理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旅游管理与地方文化之间存在许多难以明确的关系,使得在许多地方文化开发保护的过程中,受到旅游管理的促进或者阻滞。另一方面,旅游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导致许多地方文化的流失或者过度开发,同时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越来越多的原生态的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表现形式

传统文化是农业旅游的重要资源,通过传统文化的时间形塑、空间错位的利用方式,到农业主题文化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农家乐的体验等等,挖掘出丰富多彩的农业旅游文化的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将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很好的运用到农业旅游开发中去。

一、传统文化的利用

(一)传统文化的时间形塑。所谓传统文化的时间形塑就是时间错位、时间倒置。一般来说,传统文化在于其既有的时间场域中,这即是传统文化的时间观。若在现代性场域中,展示传统性,那么对于旅游来说可谓是一种较为有特色的资源。在现实生活中,个体是面向现代或追求现代性较强的文化,而传统虽然存在,但在存在的时间层面却与现代不在同一个时间层面。因此,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种塑时,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时间调整。在若干年前,麦场、荷塘、水车、石碾、梯田等被视为“落后”、“贫困”的象征,随着城市化的加速、社会快速发展,它们已然成了“物质文化遗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符号。

在农业旅游中,我们不是把现代社会推回传统社会,使传统成为主流。而是将传统移植到现代场域,与现代社会形式上成为对立,产生强烈的比较。现代社会中,放置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器物或者展示相关的文化活动。如水车,它是传统乡村中村民生产中较为重要的提水灌溉工具。水车过去对农民耕作农业产生了巨大的效用价值,水车省工、省力、省成本,农民对它有着较深的感情。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水车逐渐因功能性较强的现代机器的替代而脱离了人们的视线,但在它的身上仍然延续着一种传统文化。从时间层面来说,这种存在也许只是一种记忆中的存在,并不具体。如若将其作为一种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旅游资源,那么则必须进行时间层面的转换,即错位。具体地讲,我们必须把水车所存在的时间场域从20世纪70年代以前或者更久远的时期,放在现时期。通过这种时间转换。我们才能欣赏此物的实体。这即要求我们再造实物,将实物放于现代社中。这样与现代性的器物相比,也才能更好的凸显传统,凸显一种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经过重塑之后,功能可能有所变化。其中,享受和愉悦功能的赋予是重塑的最主要的目的和初衷,但其他功能则或减少或增加了。如我们上面所说的水车,水车的功能本身是提水灌溉,但是在重塑之后,则最主要的功能便是一种欣赏,真正的提水灌溉则成为一种演示,证明这种水车具备提水的功能。也正是这种时间层面的倒置或形塑,传统文化才能处于现代文化的时间场域中,成为农业旅游的一种资源。

(二)传统文化的空间错位。在农业旅游中,时间层面的形塑使传统文化得以展示在现代社会之中,给旅游的主体带来时间层面的错位,空间层面的错位则是为了使旅游主体好似回到传统社会之中。所以,问题的核心是放置于何处才能更好地显出其传统文化的特性。如果放置于原有的位置,那么其所处的环境都是传统环境,则难以进行对比,体现其传统特性。

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由于其连续性,本身存在于我们的乡村社会中,由于没有进行空间重塑,有时不被我们注意或者虽然有时被我们注意,但是基于农民个体的理性考虑而显得无用或无意义。以耕作为例,在乡村社会中,我们耕作田地,那是为了生存,是我们的职业。如果进行空间错位,让城市居民耕作田地,展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场景,这样一副传统的农耕画面便有了不同一般的意义,就是体验传统、就是一种休闲。实际上,此情此景在乡村社会中极为平常,大家都是以这种方式实践着,相信没有多少人在那里发出类似于城市居民的感叹。从发展和有序的角度来讲,传统必须进行相应的空间形塑。只有经过这一过程,传统文化才具备合理性地位,才显出意义。耕作、拉牛车、牧牛等农事活动,在当今乡村旅游中转变成了一种有趣的休闲活动,是人们把农耕生活形态的一些典型景象加以提纯、集粹,对其进行时间和空间重塑的结果,这些活动不仅形式有所改变,而且功能大大不同,从生存功能转换为一种体验和愉悦功能。“牛背横笛、鸡鸣犬吠”、“村头老槐树”、“门前小河”、集庙、戏台等都是农耕生活形态的绝妙点缀。既然空间形塑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我们必须针对乡村旅游主体,对传统文化进行空间错位,以凸显其传统文化特性。所谓空间错位就是将传统文化场域放置于现代文化的空间之中。在城市社会中生活的人更能体会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衔接,因为他们经常可以看到城市中一些模仿传统文化的东西出现,有器物层面的,也有抽象文化形式类型的。“久居樊笼里,始得返自然”,正是这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同处共同场域中空间错位感觉的有效表达。

对于农业旅游来说,游客的主体来自城市社会中的居民,城市中做好应有的宜传,如农耕嘉年华等,利用便利的交通条文化的空间形塑。同时,这也说明乡村旅游的存在与发展与城市距离有较强的相关性,距离城市太远空间转换难度较大,则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时间和空间的形塑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结构。在当前的情境中,现有的结构化力量使得传统文化的功能得到了延伸,成为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的配置性资源。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形塑,而且这种形塑也得到了广大城市居民的认可,达到了重塑的初衷。可以说,“对原有真实文化的再造是一种文化价值延伸,有利于真实传统文化的拓展”。

二、农业主题文化开发

(一)主题农园。开发我国农业旅游文化资源,要注意农耕文化的灌注,提高其文化品位;进行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

农业旅游资源不属稀有旅游资源,几乎所有具备地缘优势、交通便利的都市周边地区都可以开发农业旅游,因此难以形成垄断性竞争优势、农业旅游也不是暴利项目,不能奢望高门票收入。加之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难以对抗投资的高风险性。因此,为农业旅游探索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非常必要。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主题农园就是复合型开发乡村旅游的一种可行性较强的发展模式。以农求稳,以旅求富,一次投资双重收获,就能降低投资风险,鼓动起更多农民搞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二)乡村主题博物馆。乡村景观遗产是在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乡村社区传统生活的逐步抛弃激起了人们对具有传统特色和生活方式的乡村工艺品和其他物品的关注和依恋。最为突出的是乡村人口大批流向附近富有吸引力的工业城镇。乡村社区传统生活方式的放弃促进了传统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关注和对相关遗产的渴望,推动了乡村景观遗产的市场化和商品化。而乡村主题博物馆的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景观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是逐步消失的乡村生活的纪念,是乡村景观个性的表达和新兴经济行为。

(三)生态博物馆。为了有效保护和开发以少数民族村镇为载体的农业旅游文化,学界已将一种新型博物馆一生态博物馆用于少数民族农业旅游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兴的博物馆形态。它是人类社会现代生态意识和现代环境意识不断觉醒在博物馆界的一种反映,也是国际博物馆界对传统博物馆进行反思后的一种全新的探索。它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环境科学的系统性、整体性思想原则。第二,“新博物馆学” 运动的社区化和大众化的思想原则。第三,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潮流。生态博物馆是将整个社区作为博物馆空间,以期对社区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以各种方式记载、保护和传播社区的文化精华并推动社区向前发展。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在社区文化遗产和文化价值方面将增强人们的文化特性意识使某此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得到抢救, 生态博物馆明显地具有某种社会功能,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条纽带。1997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已联合在贵州六枝特区梭嘎乡创建了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2000年中挪两国再建贵阳花溪区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2006年建成锦屏县隆里古城(汉族)生态博物馆,黎平县肇兴乡安堂寨侗族生态博物馆,已形成不同文化类型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贵州生态博物馆群的建立,开创了中国运用生态博物馆形式对社区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保护的先河,对于处在多数或主流文化包围之中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精华的保护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博物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整体保护,是一种特别有效博物馆形式,特别有利于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开发,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了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持续旅游发展模式。

三、企业文化产品

(一)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企业庄园是农户租赁或转让给企业,供企业员工商务度假或企业会议、商务谈判等功能利用的乡村基地。企业庄园依托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而建设的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功能的乡村游憩景观综合体,以乡村自然景观、乡村农事生产、乡村风俗民情为主体,是乡村景观地方性特色景观的展示空间,但不进行特意的人工景观汇集,而是真实展示乡村景观的本来面貌。对于企业庄园的功能来讲,应强调参与性与体验性。在企业庄园中,员工们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农活,如养殖、耕作、浇灌、采花、摘果、种菜等,也可以参加同日常生活相关的体力劳动,像推磨、烹调,让企业员工享受到质朴悠然的田园生活。

(二)产业庄园。在传统乡村产业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纵向关联发展较弱。农业生产以农产品为最终产品,农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是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乡村工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将推动乡村产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产业庄园是集农事生产、农业研发、农产品销售、农业交流、农业教育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庄,比较成熟的有葡萄酒庄、香料庄园、草毒庄园、西瓜庄园等。它不仅是进行科学化农事生产的从地。也是提供食、一宿、行、娱、购、游等旅游六要素的服务性企业。因此产业庄园既要体现生产性农庄的特点,又要满足服务性企业的需要。

四、农家乐

农家乐是利用传统的农耕文化作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乡村旅游形式,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乡村特点的活动,如吃农家饭,从事农事活动等。从结果来看,这类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可谓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如有的地区利用本地城市蔬菜基地的特点,可供游客自己动手采摘新鲜的瓜果蔬菜,靠河流的农家则以钓鱼、捕鱼等特色活动出名。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这种规模性效应正在积聚,如类似“世界第一桃园”平谷的万亩采摘林、杭州的采茶等。而对于那些规模不大的地区,则从横向和纵深层面重塑传统文化。

在村庄重塑农事文化项目,增添乡土乐趣,使其成为特色,促进农家乐的发展。如对菜地这种传统农耕文化的开发,凭借“认养一分地,当回农庄主”的理念,进而进行农耕嘉年华的推广。从此理念之中,可看出其中蕴涵着的一种传统化的反思和重塑。任何一个组织(企业或单位)、家庭和个人均可在认养小区内认养一块菜地。根据现代的契约性合同,缴纳一定的认养经费,认养者就可以拥有这块土地的使用权,并且可以在这块土地上种植和收获相应的农作物,休闲和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在乡村社会传统节日中,农家乐更加火爆,住宿、度假、游乐已经较为平常,为了增加魅行和吸引力,如端午节中的划龙舟、包粽子活动等可加强开展。

五、体验文化开发

旅游的本质在于创造不同于居住地的差异化体验,但传统的旅游多限于现有的实体旅游资源,对历史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往往重视不够,难以给旅游者创造丰富的旅游体验。体验性旅游开发是以文化为基础,以为旅游者创造审美、愉悦、学习与解脱等多重体验为目地的一种开发模式,从规划编制、产品设计与开发、市场开拓、宣传促销和经营与管理等环节注重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从而实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一)差异体验。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与乡村旅游客源地城市的最大差异之处,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乡村体验式旅游追求的是对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一种探索与感受、让心里彻底放松。

(二)技能性体验。民俗知识、传统手工艺技术等,已经成为乡村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可引导乡村旅游实践者们学习当地的民族文化,象包粽子,采蜂蜜等。

(三)生态性体验。自然生态保存较好的地区,旅游者们可以学习环境特征、学习自然生态常识,从而接受自然的环境教育,对自然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会热衷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各种活动,如观赏游鸟、植树、环境保洁、认领古树名木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游客对生态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使游客对自身的人生价值和自然的生态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提升游客的心理满意度。

从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看,蕴藏着丰富悠久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价值,且拥有秀丽的自然景色、独特的环境特征和自然特征的乡村地区,是开展农业旅游文化活动的理想之地。在这些地区,无论是环境旅游活动,如徒步、亲水活动、登山、研究植物或观赏自然景观,还是文化旅游活动,如文化观光、文化探秘、文化深度体验,都包含了以上三种内容。也就是说,从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来看,乡村地区无论是体验式的活动内容、学习型的活动内容,还是生态建设方面的内容,都表现出乡村旅游已经沿着与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永红: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开发与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21期.

[2]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J] 《干旱区地理》2005年第6期.

[3]王曦:近年国内乡村旅游研究概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4]余压芳等: 生态博物馆研究进展及其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影响[J],《建筑学报》2006年第8期.

篇5

我国是一个含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其中少数民族在社会进程中总会面临文化发展的问题。而在多元文化元素的背景下,少数民族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与主流文化元素的碰撞时,由于文化的差异性,通常存在着文化发展的问题。黎族,作为中国最南端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因素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问法对白沙县罗帅村的黎族文化的原生态性进行分析。认为,在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旅游活动给黎族传统文化带来了许多挑战,它的原生态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一、白沙县罗帅村的概况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城东南,鹦哥岭西麓脚下有一个村庄,这个美丽乡村的名字叫罗帅村。现在有56户,大概250多人。2010年8月,按照当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充分尊重当地的自然生态,充分尊重当地老百姓意愿”的原则,海南天涯驿站旅游项目开发有限公司与当地村民以合作开发了“天涯驿站罗帅雨林山庄”。这是海南省首个集农家乐、生态观光、民俗风情、休闲度假、房车营地、自驾车驿站于一体的农村生态旅游项目,为探索海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途径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也是白沙“美丽乡村”计划的首个项目[1]。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

公司确定的“白沙罗帅模式”的核心,就在于在住房改造中采取了企业+村民+政府的投资结构,即企业扶持每户5万元,政府扶持每户2万元建材,不足部分由农户向银行贷款。建成后的新房给每个农户留出了1―2间可用作客房,发展理念是共同致富,把旅游开发当作终身事业[2]。据村民说,村民住的房屋分为大小两种,小的三室一厅是14万,大的五室一厅是19.8万,其中村民需要1偿还给政府和企业一半的钱款。征用村民的土地,名义上为村民们建房子,但是村民要以还钱的形式给企业才可以住房。3年调整20%,5年上涨20%。企业也提供给村民在公司上班的机会,但多数是临时工,没有签订合同,也没有五险一金,村民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企业经常拖欠村民的工资。但是我们从企业负责人那了解到企业与村民关系良好。这说明还是存在一定的矛盾。

村子是个王姓的村子,绝大多数都姓王,有些村民是老一辈从内陆迁移过去为了融进村子而改姓的。现在村里以老年人与儿童为主,青年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村民主要是种植水稻、蔬菜、橡胶、槟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满足自己家庭的需求再提供给公司。企业以付钱形式从村民家里拿鸡、鸭、鹅、酒提供给客人。村民对现在居住的房子满意,但也有抱怨(房子漏水无人处理)。如今走进罗帅村,已有多间客房对外开放。在干净的巷道两旁,一栋栋小洋房门前贴着有趣的剪纸标记,一个笑脸代表家里有企业的员工,一个话筒代表家里可以唱KTV。墙上还有宗教或代表黎族的一些统一标志。此外还注意到门口还贴有不同数目的红星,这是通过星级评定来激励村民搞好卫生。五颗星是卫生情况最好的家庭,可领到一桶食用油,四颗星有一袋米,三颗星的奖励是沐浴露。我们了解到主要是通过物品摆放是否整齐以及卫生状况来评判。

二、旅游对罗帅村的文化影响

首先,喜食稻米制品。其中“竹筒饭”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主食。他们还会自制糯米酒;其次,喜食野味、腌制食品。黎族人食用的野菜品种很多,至今还有10多种。在过去,他们也会上山捕猎,比如一种名为“飞狸”的动物,像老鼠一样,但是可以从上往下飞。还会捕食眼镜蛇等动物。还有一种佳肴,鱼酸。制作方法即将鱼的内脏淘尽、晾干,搓上盐,再和炒熟的糯米饭搅和均匀,一起放入洗净的坛中,将坛子口封严实,待糯米饭发酵发酸,鱼腌透腌熟,便可取之食用[3]。

但是据我访问的情况来看,现在居住在罗帅村的村民受旅游的影响,现在保留自己民族的饮食较少,通常都是为旅客服务,以旅客的喜好为主,旅客想吃什么,他们提供什么。比如三色饭这种特色,现在也在慢慢地消失。有的是因为说大陆旅客吃不惯,有的是说小孩不吃等等原因导致村民吃三色饭的次数也在慢慢变少,黎族独有的饮食正在消失。日常生活饮食渐趋向汉化。多数村民在经营家庭旅馆时,为了迎合旅客的口味,逐渐在改变制作的方法。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现在海南省共存在5种黎语。白沙县存在2种,村里讲的是同一种。但是因为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普通话才是通用的。据我们调查,村里的小孩很多都不懂得黎语,家长也很少教他们说黎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小孩会讲一点黎语。甚至存在这种情况:附近的学校要求讲普通话,如果你讲黎语别人就会嘲笑你,因为别的同学都讲普通话。所以黎语在慢慢地被人遗忘,如果黎族人都不会讲黎语,让人不禁有些许悲哀。

而黎族的竹竿舞,黎歌都被开发成为旅游发展的商业表演或非商业性的日常表演,据了解是表演一次200元。这虽然传承了黎族文化,但是会造成民族特色逐渐失真。本来应该是在特殊的节日唱歌跳舞的,但现在却为了商业利益改变了表演的初衷。想象一下,未来还能看到原汁原味的黎族歌舞吗?当时,我们有访问一个参加黎族歌舞表演的阿姨,我们希望她唱几句黎歌。她想了很久,解释说有点记不清了,不能乱唱会被别人笑话。虽然最后还是唱了几句,但是从侧面也反映了一个问题,黎歌不再那么普及。一个经常参加黎族歌舞表演的人都有思考很久才能回忆起来黎歌怎么唱,让人有点惊叹。

旅游开发对罗帅村的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体现在:(1)发展旅游业,建设家庭旅馆使得农业用地被开发为商业用地,较多村民外出打工。(2)旅游开发间接抬升了当地物价水平,村民家自酿的糯米酒价格低廉,但转手至酒店时就抬高了几倍。(3)为适应日益增加的游客,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开始加速建设[4]。我们了解到罗帅村后面的鹦哥岭,正在洽谈修栈道的事宜,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山岭的原生态性。(4)最早的时候黎族人住的房子应该是船型屋,是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住宅类型,也是黎族最古老的住宅形式。但是据了解,之前的房子都被推掉了,统一建成了现在的这种小别墅。可见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并没有注重保护传统建筑。(5)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有3 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这种技艺即将失传,况且黎锦这样的服饰只在特定的节日穿,小孩子是不能穿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它消失的速度。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旅游业发展要与地方特色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海南省儋州市白沙县罗帅村为例,利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研究旅游开发对罗帅村的黎族饮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黎语、日常生活方式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饮食文化受旅游开发的影响,日常生活饮食渐趋向汉化。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或菜系,没有较大的影响力。(2)为了对外交流方便,黎族语言被普通话所代替,黎语日渐消退。(3)黎族的特色文化逐渐失去民俗风情,取代的是商业化。(4)旅游开发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影响较大,没有很好的传承与保护黎族文化。当然,也因为开发时间较短,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对此,我有几点建议。第一,对黎族特有的饮食文化进行规划和整理,形成一种菜系,扩大影响力。这个工作应该由村民和企业共同完成,由政府大力支持。村民把具有黎族特色的菜肴整理成完整的菜谱。由企业对厨师进行相关培训,通过村里有经验的村民的教导,保证做到原汁原味[5]。并且根据菜肴的特点进行推广。现如今新媒体发展迅速,大家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居多。少数民族文化和食品都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和异域风情,在利用网络营销时可充分的展示它的魅力。而且在宣传的同时可以与消费者和读者进行互动,扩大其市场的影响力、占有率[6]。

第二,鼓励人们讲黎语,在学校开设黎语课程,保护传统民族语言。政府要弘扬黎语的珍贵,创造保护黎语的氛围,而不是任由大家歧视黎语。学校应该提供黎语课程,教导大家学习黎语。同时,村民或家长可以时常用黎语与孩子交流,更好的传承黎语文化。企业可以设置体验黎语的娱乐项目,这样既增加了游客的兴趣,又扩大了黎语的影响力、知名度,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