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业经济效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制约因素
1.1自然环境
在农业生产中,自然因素是作为生产要素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贫乏或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的自然生产率的高低,从而决定着农业产量的高低,最终决定着经济效益的高低。
1.2农业生产投入成本
和经济效益构成农产品商品的价值,成本与经济效益在价值中处于此增彼减的矛盾之中,成本低则经济效益高,成本高则经济效益低。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努力降低单位农产品的成本。单位农产品的成本与农业集约化程度有着直接因果关系。不同的农业集约化程度,会带来农业生产力的递增、递减或不变三种状态。最佳的农业集约度,能实现单位农产品成本最小,经济效益最大。
1.3农业经营规模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不同的农业经营规模表现出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同的结合度。它们的有效结合程度越高,各生产力要素的利用越充分,经济效益就越高。相反,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程度越低,其中有些生产力要素的利用就不充分,经济效益就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企业和农户既是农业劳动者又是农业经营者,他们既要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又要销售农产品,两方面的价格直接决定着经济效益的高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高低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成反比;农产品价格的高低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成正比。
2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措施
2.1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农业先进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现代化和物质技术现代化。两者对实现农业高产、高品质、高效率及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有着重要作用。在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时,要正确处理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三者关系,尽量实现三者的高度统一。在三者难以兼顾的条件下,要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优先位置;在一般情况下,不能采用增产减收的农业技术。
2.2实行保护性
耕作传统耕作作业环节多,成本高,有机质还田量低,耕层结构变差,资源能源双消耗。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比较有如下优点:降低地表径流60%左右,减少水土流失80%;减少大风沙60%左右;提高水分利用率17%~25%;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节约人畜用工50%~60%;提高经济效益,收入增加20%~30%。
2.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整合农业资源,是等量投入获得更多产出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应根据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实际情况,把各种农作物和畜群布局在自然条件最适宜的区域,充分利用各地的生产实际,提高农作物和畜群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优化专业区域结构,把农产品的生产相对集中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适宜区域,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对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开发农副产品资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重要的作用。
2.4发展农村教育科技事业
发展农村教育科技事业,既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最终要依靠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广大农村,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和农业科技推广事业,使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成为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的能手。
2.5建立健全农业市场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农业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建立健全农业市场体系才能为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市场保障。
2.6加强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1.1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现状的变
化需要目前,在我国农产品市场当中,由以往的卖方市场正在逐渐向买方市场过度。与此同时,人们不再是以往注重数量型的时要求了,当前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因此,买方市场给农产品的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而实现农产品的生产规划。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高质量需求。成功的实现了农场品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1.2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
近年来,在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主要以肉制品、奶制品为主,并且当前我国农产品出现滞销的现象。与此同时,外来的产品大量的流入了我国市场,并且价格要远远高于我国同类农产品的价格,并且高档水果被国外垄断。之所以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在质量方面,远远不如外来农产品的质量。因此,由于农产品质量差、价格低等因素影响,致使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1.3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着农产品需要加强质量
在农产品的质量方面,虽然受到人口增长的因素所影响,但是同样深受国内需求环境所制约,部分农产品生产者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只是片面的追求农产品数量方面的追求,而忽视了农产品质量的加强管理。基于市场环境发展变化下,当前这种问题被逐渐被暴露出来,并且我国农产品逐步走上滞销的现象,主要由于农业生产目标无法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要想改变当前的格局,则需要不断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管理,努力从以往的重视数量、向着重视质量转变。农业生产者在保证增产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的总体质量,进而全面调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2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建议及优化策略
2.1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原则
2.1.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不但能够满足农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农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当中,要将产品的质量放在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提高农产品的总体质量。只有坚持质量第一的生产原则,才能够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经济效益。2.1.2坚持消费者第一的原则在农产品的实际发展当中,生产者加强对农产品的管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进而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实现了消费者第一的原则。在对农产品质量的好坏进行衡量时,不以产品的是否达标合格为准,而且衡量其是否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要,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评价。因此,生产者要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关的质量生产,从而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1制约因素
1.1自然环境
在农业生产中,自然因素是作为生产要素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贫乏或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的自然生产率的高低,从而决定着农业产量的高低,最终决定着经济效益的高低。
1.2农业生产投入
成本和经济效益构成农产品商品的价值,成本与经济效益在价值中处于此增彼减的矛盾之中,成本低则经济效益高,成本高则经济效益低。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努力降低单位农产品的成本。单位农产品的成本与农业集约化程度有着直接因果关系。不同的农业集约化程度,会带来农业生产力的递增、递减或不变三种状态。最佳的农业集约度,能实现单位农产品成本最小,经济效益最大。
1.3农业经营规模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不同的农业经营规模表现出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同的结合度。它们的有效结合程度越高,各生产力要素的利用越充分,经济效益就越高。相反,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程度越低,其中有些生产力要素的利用就不充分,经济效益就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企业和农户既是农业劳动者又是农业经营者,他们既要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又要销售农产品,两方面的价格直接决定着经济效益的高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高低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成反比;农产品价格的高低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成正比。
2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措施
2.1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农业先进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现代化和物质技术现代化。两者对实现农业高产、高品质、高效率及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有着重要作用。在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时,要正确处理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三者关系,尽量实现三者的高度统一。在三者难以兼顾的条件下,要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优先位置;在一般情况下,不能采用增产减收的农业技术。
2.2实行保护性耕作
传统耕作作业环节多,成本高,有机质还田量低,耕层结构变差,资源能源双消耗。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比较有如下优点:降低地表径流60%左右,减少水土流失80%;减少大风沙60%左右;提高水分利用率17%~25%;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节约人畜用工50%~60%;提高经济效益,收入增加20%~30%。
2.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整合农业资源,是等量投入获得更多产出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应根据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实际情况,把各种农作物和畜群布局在自然条件最适宜的区域,充分利用各地的生产实际,提高农作物和畜群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优化专业区域结构,把农产品的生产相对集中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适宜区域,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对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开发农副产品资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重要的作用。
2.4发展农村教育科技事业
发展农村教育科技事业,既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最终要依靠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广大农村,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和农业科技推广事业,使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成为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的能手。
2.5建立健全农业市场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农业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建立健全农业市场体系才能为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市场保障。
2.6加强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在市场竞争中,农民得到公正的待遇,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最基本的条件。国家对农业的合理保护,使农业经济效益在农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农民与国家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增强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和发展农业的经济实力。当前,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农民实行自我保护等,并使主要的农业保护政策法制化,为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积极加强对农业现代化最新知识学习,努力探索适合在本地区使用的各项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和方法,更好的发挥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不断促进生产、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作用,切实做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农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指数
1研究背景
对农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要求在产出和投入的数量对比时具有直观性及确定性,使定量对比和分析更加便捷。因为农业的投入和产出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单纯使用一种指标很难准确展现出农业的经济效益。这时就需要有一系列的指标,构建完善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算出综合指数,将其作为进行农业经济效益分析的综合性评价值[1]。
2农业经济效益的内涵
农业经济效益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消耗量和产出的生产成果个数的对比关系。要想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就必须以最少的劳动占用和消耗,最大程度生产出同时满足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农产品。产出和投入的对比结果,代表着农业经济活动现有的状态及程度。单位农业劳动占用与劳动消耗产出的有效产品数量越多,农业的经济效益就越大;反之,则农业的经济效益就越小[2]。按照农业经济效益的概念来讲,根据投入内涵的差别,可以将农业经济效益分为以下3类。(1)总产出和总消耗之比率,例如总成本收入率、总成本产值率和物耗生产率等。(2)总产出和资源占用之比率,例如资本产出率、总资产收入率等。(3)总产出和资源总投入比率,例如总投入产出率、全要素生产率等。
3综合指数法概念
综合指数法以层次分次法为基础,对农业系统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展开综合性分析,在分析中得到综合评价指数,通过综合评价指数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性评价。应用这种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能够有效地展现出农业生态系统的现有状况,方便工作人员找出农业生态系统中存有的问题,然后进行合理调控[3]。
4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建立原则
构建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要以经济理论为基础,从实际需要入手,严格遵守如下原则。
4.1.1系统科学性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中的指标应是科学准确的。按照该原则,对指标体系及指标的设计一定要符合经济效益的含义,在职业特征和实际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指标数量的规划。概念要具有科学性,意义必须准确,不可以存在多种解释。计算范围必须明确清晰,测量要简单、直观,可以对问题进行有效解释。
4.1.2实践指导性在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实践的指导性,只有来自于实践又可以指导实践的原则,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普及和推广。
4.1.3操作实用性操作实用性是指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指标内容便于理解,具备现代化的操作程序。当指标的边界模糊时,工作人员将难以采集相关数据信息,甚至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计算,这会降低指标的使用价值。
4.1.4时序动态性在构建指标系统时,要注重指标的动态原则。对农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时,不仅要在一个时点开展分析,还要关注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向,研究结构的稳定性和缓冲性,并对此进行有效控制。
4.1.5可比性原则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中指标所采用的数据信息应该具有可比性。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在可比数据、时间、价格的条件下展开。操作者要注意把不可比因素转化为可比因素,便于纵向与横向比较,找出差别,发掘潜力,促进提高。
4.2建立方法
按照农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理念,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选指标集。对预选指标集的数量特征展开研究,挑选出特性相对较高的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应用统计指标体系对农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较为全面,但是各项指标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不同经济效益指标之间发生矛盾,使经济效益的评价很难得到准确地结果。
5指标体系结构
5.1投入指标
受农业生产特点、农业系统内部的组织结构方式、农业经营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投入量化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遵守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按照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将农业投入共分成资金、土地、劳动力3个部分。用单位面积固定产值及单位面积生产费用代表农业的单位生产投资,归属于资金投入部分;用农业劳动力及劳动力比重代表系统投入的劳动力强度和数量;用耕地面积与复种指数代表土地投入与土地的利用率。
5.2产出指标
农业产出的产品种类较多,对于计量不仅要考虑总产量、净产量、商品产量等多种实物形式,还要参考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商品产值等价值量。5.3效益指标农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具体的表现形式不同。两者之间的对比产生了不同的组合,这些组合是农业经济效益的数量化和具体化。按照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农业物耗和产值的比代表资金产出率,单位面积产量与单位面积收入比代表土地的生产率,劳动值、劳动收入的比代表劳动生产率。
6综合指数
以建立指标体系为基础,应用德尔菲咨询,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数,以初值化消除量纲计算出农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数。计算公式为如下。单项指标指数=(单项指标实际值/该指标标准值)×100%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单项指标指数×该指标权数)在具体计算中,若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大于100%,则说明该区域的农业经济效益较好。计算出的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越大,代表该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越好。
关键词:农业效益;产出效率;生产模式;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1.008
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和农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对国民经济状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贵州农业发展在全国长期处于相对落后地位,主要与贵州省人多地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和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有关。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贵州省“十二五”规划也指出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能否增长取决于农业效益是否增加,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此,本研究对贵州省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农、林、牧、渔的发展优先序,找出农业发展的最优组合模式,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资料投入,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国外关于经济效益的研究主要体现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理论研究方面: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应将传统农业改造成为高生产率的现代农业[1];的经济效益观则强调了投入和产出的关系[2],为研究经济效益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另外,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经济人”的假说就是“效用人”的假说,实际上就是经济效用最大化分析[3],也就是规模经济的帕累托最优。在实证研究方面则体现为数量化、模型化,如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众多数学模型的应用,同时也更侧重于对微观市场经济主体和生产投入要素的具体分析和探讨。
国内学者对于农业经济效益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问题[4-6];(2)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经济效益问题[7-9];(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10-13];(4)其他如农业科技与信息化与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问题[14];低碳农业发展可望取得良好的长远效益[15];农业结构优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16];发展创意农业,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17];等。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贵州省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产业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贵州省不同地区的农业产值和投入等生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区域间的农业经济效益差距,利用比较优势理论探讨贵州农业产业结构的最优模式并提出相关对策。
2 贵州省区域农业产值与产业绩效对比分析
2.1 区域农业产值现状分析
六盘水市、安顺地区、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1992—2008年间的投入变化趋势如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六盘水市、安顺地区、黔西南州和毕节地区4个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生产投入基本都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但由于区域间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4个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之间的投入值存在较大差距,同一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之间的投入结构变化也出现明显的分层,说明不同区域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生产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次序。例如,4个地区中农业投入值的次序为毕节地区、黔西南州、安顺地区、六盘水市,说明毕节地区着重发展农业;林业投入值的次序则为黔西南州、安顺地区、六盘水市、毕节地区,说明毕节地区的林业发展较为缓慢,而黔西南州的林业优势较为突出。说明在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注重了地域内资源的特点和利用。
六盘水市、安顺地区、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1992-2008年间的产出(增加值)变化趋势如图2。
从图2可以得出,除个别年份外,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市)、黔西南州和毕节地区4个地区的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基本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变化趋势。说明随着生产投入的不断增加,各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产值也呈现出相应的增加趋势,其中,安顺地区(2007年)和黔西南州(2004年)的林业增加值以及毕节地区(2007年)的渔业增加值则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4个地区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总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不考虑市场价格和农业灾害等因素,仅从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来看,同一地区内的农业产值总体呈规模增长趋势,但大农业内部的二级产业则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需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 区域农业产业绩效对比分析
以下为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只考虑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情况(具体指资源在农、林、牧、渔四类产业中配置使用情况),且假设农业生产满足规模报酬不变性条件下,用农、林、牧、渔四类产业投入与其相应的增加值之比来考察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计算,得出贵州省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市)、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1992—2008年间的农、林、牧、渔业产出效率值如表1。
根据表1将每个地区17个年份的产出效率值进行平均,得到地区农业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均值(表2)。
表2表明,毕节地区大农业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安顺第二,六盘水第三,黔西南州居末。
3 贵州省区域农业生产模式分析
为使各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均达到帕累托最优,从而实现农业产业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要对四个地区17年间的68个决策单元(DMU,每一单元包含若干个子样本)都用农、林、牧、渔业四类的投入与增加值的比重予以表示,通过对决策单元产出标杆值的计算,选取标杆值最高的几个决策单元对贵州省农业生产做典型模式分析(表3)。
由表3的产出标杆值可知,1992年安顺地区是4个地区17个年度中最具代表性的生产模式。其次是2001年、2003年和1996年的毕节地区。根据农、林、牧、渔的投入、产出比重与整体均值作比较,可以得出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模式的特征。
(1)安顺地区(市)农业产业结构具有如下特征:从产业投入来看,农业投入比重非常低,而林业、牧业投入比重非常高;从产出来看,林业增加值比重非常高。1992年及2001年的投入产出的表现是其代表。六盘水市生产方式与安顺地区(市)较为类似。
(2)从2001年、2003年、1996年毕节地区的农业投入产出结构反映了该地区当期农业产业结构的如下特征:农业投入比重高,林业投入比重低,牧业产值比值较高。黔西南州生产方式与其较为类似。
(3)1992年的六盘水市的产业结构具有如下特征:除林业投入比重略高外,农、牧、渔业各产业投入基本处于中等水平。
相对于产出标杆值高的典型生产模式来讲,如果有效决策单元的标杆值较低,则说明其生产方式较为特殊。
如表4所示,毕节地区1994年度的生产模式呈现如下特点:农业投入比重高,渔业几乎无投入,农业增加值相应较高。黔西南州2007年度的生产模式则有下特点:轻农业投入,重林业、牧业、渔业投入,相应地其渔业与牧业增值也较为突出,但该种模式可能与当地的地理特点或当年的市场需求状况(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关联。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是也应注意这种现象。
4 结论与讨论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市)、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4个地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投入与增加值及产出效率、相关决策单元的标杆值所引起的典型农业生产模式和特殊农业生产模式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在市场价格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林、牧、渔业的投入和产出效率能够直观地反应出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2)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满足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前提下,根据决策单元的标杆值高低可以得到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借鉴意义农业生产模式,并可以通过这些模式来决定生产投入量的多少以达到规模效益最大化;(3)从农业生产绩效状况出发,并结合典型性与特殊性农业生产模式分析,可以得出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方向,即结合当地的地理状况和生产基础等因素,对农、林、牧、渔业各产业的发展潜力排序,通过选择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来决定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
本研究虽然对贵州省农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区域对比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但是基本上都基于纯粹的技术有效性。而事实上,市场有效性也影响甚至左右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可以说,技术有效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而市场有效才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保证与导向。比如,2007年度的黔西南州农业生产绩效表现不俗,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当年肉类市场的价格行情。因此,关于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区域农业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还需在考虑技术进步等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 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2-29.
[2] 邢玎.临渭区农业经济效益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4-5.
[3] 刘新生.种植业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滨州市为例[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2-6.
[4] 刘新生,郑少锋,崔百胜.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的综合指数法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42-44.
[5] 张华,吴超.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探讨[J].商业时代,2007(22):88, 96.
[6] 秦钟,章家恩,骆世明 等.近20多年来广东省农业经济效益的因子分析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 227-15 229.
[7] 杨彦文,陈书珍.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岷县农业发展[J].甘肃农业,2009(9):77-78.
[8] 欧淑霞.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0(9):7-8.
[9] 董艳敏.永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6):72-75.
[10] 张丽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探讨[J].农村经济,2006(11):32-34.
[11] 潘雄锋,李名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我国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3):32-37.
[12] 刘忠涛.制度因素、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变化[J].中国农村经济,2010(9):17-27.
[13] 王忠平,史常亮.江苏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的动态关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1):115-121.
[14] 孙丹,周芬,谢红莉.我国华东地区科技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353-355.
[15] 骆旭添,吴则焰,陈婷,等. 闽北地区低碳农业效益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6):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