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经济效益范文

农业经济效益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经济效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经济效益

篇1

关键词:农业经济效益;制约;提高措施

1制约因素

1.1自然环境

在农业生产中,自然因素是作为生产要素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贫乏或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的自然生产率的高低,从而决定着农业产量的高低,最终决定着经济效益的高低。

1.2农业生产投入成本

和经济效益构成农产品商品的价值,成本与经济效益在价值中处于此增彼减的矛盾之中,成本低则经济效益高,成本高则经济效益低。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努力降低单位农产品的成本。单位农产品的成本与农业集约化程度有着直接因果关系。不同的农业集约化程度,会带来农业生产力的递增、递减或不变三种状态。最佳的农业集约度,能实现单位农产品成本最小,经济效益最大。

1.3农业经营规模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不同的农业经营规模表现出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同的结合度。它们的有效结合程度越高,各生产力要素的利用越充分,经济效益就越高。相反,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程度越低,其中有些生产力要素的利用就不充分,经济效益就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企业和农户既是农业劳动者又是农业经营者,他们既要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又要销售农产品,两方面的价格直接决定着经济效益的高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高低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成反比;农产品价格的高低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成正比。

2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措施

2.1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农业先进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现代化和物质技术现代化。两者对实现农业高产、高品质、高效率及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有着重要作用。在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时,要正确处理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三者关系,尽量实现三者的高度统一。在三者难以兼顾的条件下,要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优先位置;在一般情况下,不能采用增产减收的农业技术。

2.2实行保护性

耕作传统耕作作业环节多,成本高,有机质还田量低,耕层结构变差,资源能源双消耗。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比较有如下优点:降低地表径流60%左右,减少水土流失80%;减少大风沙60%左右;提高水分利用率17%~25%;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节约人畜用工50%~60%;提高经济效益,收入增加20%~30%。

2.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整合农业资源,是等量投入获得更多产出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应根据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实际情况,把各种农作物和畜群布局在自然条件最适宜的区域,充分利用各地的生产实际,提高农作物和畜群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优化专业区域结构,把农产品的生产相对集中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适宜区域,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对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开发农副产品资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重要的作用。

2.4发展农村教育科技事业

发展农村教育科技事业,既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最终要依靠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广大农村,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和农业科技推广事业,使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成为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的能手。

2.5建立健全农业市场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农业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建立健全农业市场体系才能为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市场保障。

2.6加强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篇2

1.1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现状的变

化需要目前,在我国农产品市场当中,由以往的卖方市场正在逐渐向买方市场过度。与此同时,人们不再是以往注重数量型的时要求了,当前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因此,买方市场给农产品的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而实现农产品的生产规划。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高质量需求。成功的实现了农场品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1.2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

近年来,在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主要以肉制品、奶制品为主,并且当前我国农产品出现滞销的现象。与此同时,外来的产品大量的流入了我国市场,并且价格要远远高于我国同类农产品的价格,并且高档水果被国外垄断。之所以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在质量方面,远远不如外来农产品的质量。因此,由于农产品质量差、价格低等因素影响,致使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1.3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着农产品需要加强质量

在农产品的质量方面,虽然受到人口增长的因素所影响,但是同样深受国内需求环境所制约,部分农产品生产者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只是片面的追求农产品数量方面的追求,而忽视了农产品质量的加强管理。基于市场环境发展变化下,当前这种问题被逐渐被暴露出来,并且我国农产品逐步走上滞销的现象,主要由于农业生产目标无法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要想改变当前的格局,则需要不断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管理,努力从以往的重视数量、向着重视质量转变。农业生产者在保证增产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的总体质量,进而全面调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2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建议及优化策略

2.1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原则

2.1.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不但能够满足农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农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当中,要将产品的质量放在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提高农产品的总体质量。只有坚持质量第一的生产原则,才能够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经济效益。2.1.2坚持消费者第一的原则在农产品的实际发展当中,生产者加强对农产品的管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进而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实现了消费者第一的原则。在对农产品质量的好坏进行衡量时,不以产品的是否达标合格为准,而且衡量其是否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要,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评价。因此,生产者要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关的质量生产,从而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篇3

 

1制约因素

 

1.1自然环境

 

在农业生产中,自然因素是作为生产要素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贫乏或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的自然生产率的高低,从而决定着农业产量的高低,最终决定着经济效益的高低。

 

1.2农业生产投入

 

成本和经济效益构成农产品商品的价值,成本与经济效益在价值中处于此增彼减的矛盾之中,成本低则经济效益高,成本高则经济效益低。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努力降低单位农产品的成本。单位农产品的成本与农业集约化程度有着直接因果关系。不同的农业集约化程度,会带来农业生产力的递增、递减或不变三种状态。最佳的农业集约度,能实现单位农产品成本最小,经济效益最大。

 

1.3农业经营规模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不同的农业经营规模表现出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同的结合度。它们的有效结合程度越高,各生产力要素的利用越充分,经济效益就越高。相反,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程度越低,其中有些生产力要素的利用就不充分,经济效益就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企业和农户既是农业劳动者又是农业经营者,他们既要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又要销售农产品,两方面的价格直接决定着经济效益的高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高低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成反比;农产品价格的高低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成正比。

 

2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措施

 

2.1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农业先进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现代化和物质技术现代化。两者对实现农业高产、高品质、高效率及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有着重要作用。在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时,要正确处理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三者关系,尽量实现三者的高度统一。在三者难以兼顾的条件下,要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优先位置;在一般情况下,不能采用增产减收的农业技术。

 

2.2实行保护性耕作

 

传统耕作作业环节多,成本高,有机质还田量低,耕层结构变差,资源能源双消耗。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比较有如下优点:降低地表径流60%左右,减少水土流失80%;减少大风沙60%左右;提高水分利用率17%~25%;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节约人畜用工50%~60%;提高经济效益,收入增加20%~30%。

 

2.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整合农业资源,是等量投入获得更多产出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应根据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实际情况,把各种农作物和畜群布局在自然条件最适宜的区域,充分利用各地的生产实际,提高农作物和畜群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优化专业区域结构,把农产品的生产相对集中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适宜区域,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对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开发农副产品资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重要的作用。

 

2.4发展农村教育科技事业

 

发展农村教育科技事业,既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最终要依靠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广大农村,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和农业科技推广事业,使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成为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的能手。

 

2.5建立健全农业市场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农业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建立健全农业市场体系才能为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市场保障。

 

2.6加强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在市场竞争中,农民得到公正的待遇,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最基本的条件。国家对农业的合理保护,使农业经济效益在农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农民与国家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增强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和发展农业的经济实力。当前,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农民实行自我保护等,并使主要的农业保护政策法制化,为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积极加强对农业现代化最新知识学习,努力探索适合在本地区使用的各项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和方法,更好的发挥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不断促进生产、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作用,切实做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篇4

关键词:农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指数

1研究背景

对农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要求在产出和投入的数量对比时具有直观性及确定性,使定量对比和分析更加便捷。因为农业的投入和产出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单纯使用一种指标很难准确展现出农业的经济效益。这时就需要有一系列的指标,构建完善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算出综合指数,将其作为进行农业经济效益分析的综合性评价值[1]。

2农业经济效益的内涵

农业经济效益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消耗量和产出的生产成果个数的对比关系。要想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就必须以最少的劳动占用和消耗,最大程度生产出同时满足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农产品。产出和投入的对比结果,代表着农业经济活动现有的状态及程度。单位农业劳动占用与劳动消耗产出的有效产品数量越多,农业的经济效益就越大;反之,则农业的经济效益就越小[2]。按照农业经济效益的概念来讲,根据投入内涵的差别,可以将农业经济效益分为以下3类。(1)总产出和总消耗之比率,例如总成本收入率、总成本产值率和物耗生产率等。(2)总产出和资源占用之比率,例如资本产出率、总资产收入率等。(3)总产出和资源总投入比率,例如总投入产出率、全要素生产率等。

3综合指数法概念

综合指数法以层次分次法为基础,对农业系统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展开综合性分析,在分析中得到综合评价指数,通过综合评价指数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性评价。应用这种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能够有效地展现出农业生态系统的现有状况,方便工作人员找出农业生态系统中存有的问题,然后进行合理调控[3]。

4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建立原则

构建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要以经济理论为基础,从实际需要入手,严格遵守如下原则。

4.1.1系统科学性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中的指标应是科学准确的。按照该原则,对指标体系及指标的设计一定要符合经济效益的含义,在职业特征和实际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指标数量的规划。概念要具有科学性,意义必须准确,不可以存在多种解释。计算范围必须明确清晰,测量要简单、直观,可以对问题进行有效解释。

4.1.2实践指导性在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实践的指导性,只有来自于实践又可以指导实践的原则,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普及和推广。

4.1.3操作实用性操作实用性是指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指标内容便于理解,具备现代化的操作程序。当指标的边界模糊时,工作人员将难以采集相关数据信息,甚至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计算,这会降低指标的使用价值。

4.1.4时序动态性在构建指标系统时,要注重指标的动态原则。对农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时,不仅要在一个时点开展分析,还要关注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向,研究结构的稳定性和缓冲性,并对此进行有效控制。

4.1.5可比性原则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中指标所采用的数据信息应该具有可比性。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在可比数据、时间、价格的条件下展开。操作者要注意把不可比因素转化为可比因素,便于纵向与横向比较,找出差别,发掘潜力,促进提高。

4.2建立方法

按照农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理念,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选指标集。对预选指标集的数量特征展开研究,挑选出特性相对较高的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应用统计指标体系对农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较为全面,但是各项指标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不同经济效益指标之间发生矛盾,使经济效益的评价很难得到准确地结果。

5指标体系结构

5.1投入指标

受农业生产特点、农业系统内部的组织结构方式、农业经营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投入量化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遵守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按照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将农业投入共分成资金、土地、劳动力3个部分。用单位面积固定产值及单位面积生产费用代表农业的单位生产投资,归属于资金投入部分;用农业劳动力及劳动力比重代表系统投入的劳动力强度和数量;用耕地面积与复种指数代表土地投入与土地的利用率。

5.2产出指标

农业产出的产品种类较多,对于计量不仅要考虑总产量、净产量、商品产量等多种实物形式,还要参考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商品产值等价值量。5.3效益指标农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具体的表现形式不同。两者之间的对比产生了不同的组合,这些组合是农业经济效益的数量化和具体化。按照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农业物耗和产值的比代表资金产出率,单位面积产量与单位面积收入比代表土地的生产率,劳动值、劳动收入的比代表劳动生产率。

6综合指数

以建立指标体系为基础,应用德尔菲咨询,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数,以初值化消除量纲计算出农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数。计算公式为如下。单项指标指数=(单项指标实际值/该指标标准值)×100%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单项指标指数×该指标权数)在具体计算中,若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大于100%,则说明该区域的农业经济效益较好。计算出的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越大,代表该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越好。

篇5

关键词:农业效益;产出效率;生产模式;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1.008

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和农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对国民经济状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贵州农业发展在全国长期处于相对落后地位,主要与贵州省人多地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和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有关。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贵州省“十二五”规划也指出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能否增长取决于农业效益是否增加,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此,本研究对贵州省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农、林、牧、渔的发展优先序,找出农业发展的最优组合模式,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资料投入,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国外关于经济效益的研究主要体现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理论研究方面: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应将传统农业改造成为高生产率的现代农业[1];的经济效益观则强调了投入和产出的关系[2],为研究经济效益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另外,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经济人”的假说就是“效用人”的假说,实际上就是经济效用最大化分析[3],也就是规模经济的帕累托最优。在实证研究方面则体现为数量化、模型化,如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众多数学模型的应用,同时也更侧重于对微观市场经济主体和生产投入要素的具体分析和探讨。

国内学者对于农业经济效益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问题[4-6];(2)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经济效益问题[7-9];(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10-13];(4)其他如农业科技与信息化与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问题[14];低碳农业发展可望取得良好的长远效益[15];农业结构优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16];发展创意农业,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17];等。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贵州省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产业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贵州省不同地区的农业产值和投入等生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区域间的农业经济效益差距,利用比较优势理论探讨贵州农业产业结构的最优模式并提出相关对策。

2 贵州省区域农业产值与产业绩效对比分析

2.1 区域农业产值现状分析

六盘水市、安顺地区、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1992—2008年间的投入变化趋势如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六盘水市、安顺地区、黔西南州和毕节地区4个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生产投入基本都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但由于区域间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4个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之间的投入值存在较大差距,同一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之间的投入结构变化也出现明显的分层,说明不同区域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生产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次序。例如,4个地区中农业投入值的次序为毕节地区、黔西南州、安顺地区、六盘水市,说明毕节地区着重发展农业;林业投入值的次序则为黔西南州、安顺地区、六盘水市、毕节地区,说明毕节地区的林业发展较为缓慢,而黔西南州的林业优势较为突出。说明在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注重了地域内资源的特点和利用。

六盘水市、安顺地区、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1992-2008年间的产出(增加值)变化趋势如图2。

从图2可以得出,除个别年份外,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市)、黔西南州和毕节地区4个地区的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基本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变化趋势。说明随着生产投入的不断增加,各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产值也呈现出相应的增加趋势,其中,安顺地区(2007年)和黔西南州(2004年)的林业增加值以及毕节地区(2007年)的渔业增加值则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4个地区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总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不考虑市场价格和农业灾害等因素,仅从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来看,同一地区内的农业产值总体呈规模增长趋势,但大农业内部的二级产业则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需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 区域农业产业绩效对比分析

以下为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只考虑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情况(具体指资源在农、林、牧、渔四类产业中配置使用情况),且假设农业生产满足规模报酬不变性条件下,用农、林、牧、渔四类产业投入与其相应的增加值之比来考察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计算,得出贵州省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市)、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1992—2008年间的农、林、牧、渔业产出效率值如表1。

根据表1将每个地区17个年份的产出效率值进行平均,得到地区农业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均值(表2)。

表2表明,毕节地区大农业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安顺第二,六盘水第三,黔西南州居末。

3 贵州省区域农业生产模式分析

为使各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均达到帕累托最优,从而实现农业产业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要对四个地区17年间的68个决策单元(DMU,每一单元包含若干个子样本)都用农、林、牧、渔业四类的投入与增加值的比重予以表示,通过对决策单元产出标杆值的计算,选取标杆值最高的几个决策单元对贵州省农业生产做典型模式分析(表3)。

由表3的产出标杆值可知,1992年安顺地区是4个地区17个年度中最具代表性的生产模式。其次是2001年、2003年和1996年的毕节地区。根据农、林、牧、渔的投入、产出比重与整体均值作比较,可以得出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模式的特征。

(1)安顺地区(市)农业产业结构具有如下特征:从产业投入来看,农业投入比重非常低,而林业、牧业投入比重非常高;从产出来看,林业增加值比重非常高。1992年及2001年的投入产出的表现是其代表。六盘水市生产方式与安顺地区(市)较为类似。

(2)从2001年、2003年、1996年毕节地区的农业投入产出结构反映了该地区当期农业产业结构的如下特征:农业投入比重高,林业投入比重低,牧业产值比值较高。黔西南州生产方式与其较为类似。

(3)1992年的六盘水市的产业结构具有如下特征:除林业投入比重略高外,农、牧、渔业各产业投入基本处于中等水平。

相对于产出标杆值高的典型生产模式来讲,如果有效决策单元的标杆值较低,则说明其生产方式较为特殊。

如表4所示,毕节地区1994年度的生产模式呈现如下特点:农业投入比重高,渔业几乎无投入,农业增加值相应较高。黔西南州2007年度的生产模式则有下特点:轻农业投入,重林业、牧业、渔业投入,相应地其渔业与牧业增值也较为突出,但该种模式可能与当地的地理特点或当年的市场需求状况(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关联。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是也应注意这种现象。

4 结论与讨论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市)、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4个地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投入与增加值及产出效率、相关决策单元的标杆值所引起的典型农业生产模式和特殊农业生产模式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在市场价格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林、牧、渔业的投入和产出效率能够直观地反应出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2)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满足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前提下,根据决策单元的标杆值高低可以得到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借鉴意义农业生产模式,并可以通过这些模式来决定生产投入量的多少以达到规模效益最大化;(3)从农业生产绩效状况出发,并结合典型性与特殊性农业生产模式分析,可以得出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方向,即结合当地的地理状况和生产基础等因素,对农、林、牧、渔业各产业的发展潜力排序,通过选择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来决定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

本研究虽然对贵州省农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区域对比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但是基本上都基于纯粹的技术有效性。而事实上,市场有效性也影响甚至左右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可以说,技术有效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而市场有效才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保证与导向。比如,2007年度的黔西南州农业生产绩效表现不俗,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当年肉类市场的价格行情。因此,关于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区域农业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还需在考虑技术进步等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 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2-29.

[2] 邢玎.临渭区农业经济效益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4-5.

[3] 刘新生.种植业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滨州市为例[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2-6.

[4] 刘新生,郑少锋,崔百胜.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的综合指数法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42-44.

[5] 张华,吴超.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探讨[J].商业时代,2007(22):88, 96.

[6] 秦钟,章家恩,骆世明 等.近20多年来广东省农业经济效益的因子分析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 227-15 229.

[7] 杨彦文,陈书珍.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岷县农业发展[J].甘肃农业,2009(9):77-78.

[8] 欧淑霞.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0(9):7-8.

[9] 董艳敏.永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6):72-75.

[10] 张丽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探讨[J].农村经济,2006(11):32-34.

[11] 潘雄锋,李名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我国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3):32-37.

[12] 刘忠涛.制度因素、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变化[J].中国农村经济,2010(9):17-27.

[13] 王忠平,史常亮.江苏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的动态关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1):115-121.

[14] 孙丹,周芬,谢红莉.我国华东地区科技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353-355.

[15] 骆旭添,吴则焰,陈婷,等. 闽北地区低碳农业效益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6):17-21.

篇6

一、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

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可以简单地进行如下定义:研究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运动科学规律,称为劳动经济学,主要指的是经济发展依赖于劳动力资源的占有以及配置。从概念上理解可以看出农业的经济主要指的是农业生产和生产力的科学,其农业经济活动的关系是围绕着优化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来开展农业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紧紧抓住农业经济的核心内容,明确其目的和使命,对农业经济概念进行详细的理解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按照经济学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任何形式的经济发展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才可以取得积极的成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作用非常明显,对农业经济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要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概念理解要通过对农业经济劳动力资源的理解

劳动力资源在农业经济中是一个重要方面,无论它是传统的农业经济或是现代的农业经济,要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正确理解和了解劳动力资源优势,理解农业经济的概念并学会利用于劳动力资源。所以,我们需要从劳动力资源的理解方面着手,对农业经济的整体概念进行细化。

(三)农业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实现劳动力以及自然资源的配置优化

从农业经济的概念出发,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是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置优化。所以,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理解农业经济的概念,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劳动力在农业经济和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使农业经济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提高效率。

二、经济学原理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对于农业经济的关注程度是在日益加强的,农业经济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发展水平,寻找可靠的理论依据。从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已逐步学习并使用经济学对农业经济实践进行指导,实现了农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切实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站在实践的角度出发,经济学原理对一些经济行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根据经济原理指导发展农业经济。经济学原理在农业经济的利用及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经济学原理指导了农业对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

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缓慢,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较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学习如何使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原理。指导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学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二)经济学原理的发展方式优化了农业结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

经济学原理的意义是对现有的农业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了优化,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指导的作用,经济学原理可以及时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变量结构,并且确保了发展结构的优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率。所以,这一点被视为经济学的原理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大力地推动作用。

(三)经济学原理为农业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中国,由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是不是平衡的,农业经济的发展环境与地区的不同导致了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农业经济中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制约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达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所以,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都学会了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经济学原理对于农业经济的直接作用

使用经济学原理对发展农业经济进行指导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使用的经济原理指导农业经济发展,可以让农业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发展规模和发展成效。

(一)经济学原理直接促成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健康、快速

经济学原理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经济学原理有效地指导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经济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此积极的作用。

(二)经济学原理直接促成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其高效发展

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目标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让农业经济产出和经济增长被快速实现。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是应该依靠经济的使用原理,从当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可以实现了农业经济朝着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促使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篇7

[关键词] 蛋白大豆;一体化;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B

一、大豆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一)大豆产业的概念界定

根据产业的概念,学者丁生俊(2006)将大豆产业定义为,“包括大豆生产、贸易、加工、物流、研发及其相关服务活动在内的国民经济的相关部门和行业”。可见大豆产业是从事与大豆产品生产或劳务服务有关的企业或单位及其经济活动的集合。因此,大豆产业包括大豆种植业、大豆流通业、大豆加工业和大豆消费业,以及提供大豆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相关产业。从三次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分类的角度看,大豆产业从种植的角度可以划归为农业,从大豆制品加工的视角可以划归为工业,从流通与贸易的角度可以划归为服务业。

(二)大豆产业的特征

1.经济的基础性。由于大豆及其制品深加工的不断延续,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因而构成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食产业的基础、牧业发展的基础、新兴工业的原料基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2.产业的地域性。由于大豆产业是根据大豆这种特有的资源形成的产业经济,因此,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黑龙江是我国的大豆之乡,发展大豆生产具有优越的土壤条件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是我国大豆商品率最高的省份,在全国大豆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产业的成长性。从大豆产业开发看,大豆加工项目的成长性比较高,社会需求很大,豆油是被社会普遍认可的大宗油料消费品,豆粕是畜牧业营养添加剂的主要来源,其他大豆副产品也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医药,服装,包装,化工,环保,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因此生产企业具有很强的成长性。从大豆产业对整体经济发展的贡献看,较容易形成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大豆产业在黑龙江的发展潜力巨大。

二、高蛋白大豆的应用价值分析

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大豆蛋白质被认定为一类蛋白,也得到世界各国认可,一种容易获取又高品质的蛋白。蛋白大豆自身具有非常多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纤维素、异黄酮、植物固醇、皂甙等,这些物质具备很好的生理调节和补充功能,对防骨质疏松、防癌等方面有一定作用。

蛋白大豆是和油脂大豆一样都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大豆粕是养殖业不可缺少的主要蛋白饲料来源。此外大豆的根瘤菌可以固氮,对作物轮作至关重要,是用地养地不可缺少的作物。

三、蛋白大豆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大豆原产国之一。我国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种植面积、分布的广度等整体而言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这些都得益于我国因地制宜推广良种,改进栽培技术措施,增施肥料,培肥地力,施肥水平普遍有提高,防治病虫草害,增加种植面积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和产业组织的不懈努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逐渐成为大豆、豆粕以及豆油净进口国,大豆成为我国农产品中不能满足需求、需大量进口的少数品种之一。

虽然我国大豆生产成绩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体现在:科技投入不足,科技队伍需加强,单产较低,总产不足,种植效益较低,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不多,深加工能力不足,特别是大豆蛋白制品应加强,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

伴随着人们对营养知识的普及和加强,蛋白大豆的市场地位和相关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高蛋白大豆既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还是养殖业蛋白饲料的重要来源,在我国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进口的冲击、深度开发能力不足、产业规划和政策扶持存在缺位,我国蛋白大豆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市场竞争力不足,特别是高端的大豆蛋白制品主要依赖于进口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在消费心理方面,我国多数人能够认识到大豆富含高蛋白等营养成分,但是对大豆蛋白制品的消费却多停留在豆腐、豆浆、豆奶等一些常见的豆制品等,心理上会觉得消费层次不高,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大豆蛋白的实际应用价值。另一方,大豆蛋白的深加工产品价格偏高,多数消费者会认为只是常见的大豆所生产加工成的产品,原材料丰富,价格低廉,低成本与高售价形成心理落差,直接影响消费积极性。

四、对经济和产业的促进作用

蛋白大豆的独有应用价值决定自身将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发展空间。蛋白大豆相关制品可以改善中国人的膳食营养结构,逐步形成良性的消费市场,形成相应的蛋白大豆产业,并直接带动相关一系列产业发展,增加农业收入,推广和种植蛋白大豆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一)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优化作用

虽然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大豆,但是绝大部分属于高油脂大豆,更有些地区对大豆种植较少,以小麦和水稻为主。根据现在市场价值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广和种植蛋白大豆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

(二)对种植业户起到增收作用

蛋白大豆属于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很好的商业价值。虽然受国际市场冲击,我国大量进口大豆压低了国内大豆市场价格,但种植业户通过精心选种、绿色种植、生产、精深加工、流通消费的一体化的产业链式发展模式,市场不断成熟,蛋白大豆的应用价值被深度开发,市场价值得以实现,种植业户就会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在这里所说的种植业户主要是大规模种植的业户或是合作社团体,只有这样的组织才能够实现一体化的产业链式发展模式,更好地实现增收。

(三)对产业发展起到稳固发展作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核心还是商品和服务的质量竞争。通过高品质蛋白大豆产业的发展,可以逐步夺取国内市场份额,提升国产蛋白大豆的市场占有率,进而对我们蛋白大豆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过程中,蛋白大豆产业组织将始终把品质放在第一位,想方设法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提升竞争力,从而实现产业稳固发展的目的。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建立优质大豆生产基地,把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变成大豆的效益优势、经济优势,以高蛋白品种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通过分析高蛋白大豆品种资源的利用,为大面积推广种植蛋白大豆提供依据。

五、对策建议

蛋白大豆在国内国际、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未来蛋白大豆必将走上产业化的精品发展路线,实现种植业户增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整体效益。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制定严格的育种、生产、加工、流通等一系列配套的产业链服务。

(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与传统的动植物蛋白相比,大豆蛋白质是低成本的优质蛋白质,是单位土地面积可生产出蛋白最多的物种,可以大大降低对蛋白质获取的生产成本。由此可见,推广和种植蛋白大豆是发展大豆蛋白产业的基础,是解决我国蛋白质营养问题的重要选择。政府及学术界等领域应该加大对大豆蛋白的营养及安全等方面做出准确详细的解释说明及积极推广。

(二)出台宏观发展规划

从国家粮食安全和营养结构合理化等角度出发,国家应该出进一步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蛋白大豆产业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调动各方面的优质资源和力量共同努力,突破一系列自身问题和外在竞争,逐步走出一条高蛋白、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发展道路。这样的发展规划更符合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

(三)加强培育和研发新品种能力

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到大豆的品质和对种植环境的影响。首先要结合环境和资源优势,尽快培育出优质大豆新品种,实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推进优质大豆产业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发展大豆蛋白精深加工

发展大豆精深加工就是提高相应食品的营养价值,促进人体健康,也可缓解人们对高蛋白质食品的需要。一是推进大豆蛋白在面粉、米粉和玉米粉等食品中添加大豆蛋白,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居民的蛋白质营养水平,在方便面等快餐食品、儿童食品里都可以加入一定量的大豆蛋白,并且从人口基数上来看,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二是研究大豆蛋白在肉制品中的综合应用。大豆蛋白既可以替代肉制品中的肉量,又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节约成本,降低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等一系列有利因素。三是研发大豆蛋白饮料。我国饮品市场一直是碳酸饮料为主,缺乏高蛋白饮品。目前豆浆、豆奶、豆乳粉、速溶豆粉、乳清蛋白饮料蛋白质含量分别约占0.8%、2.05%、12%、16%、1.2%。从营养价值来讲,速溶豆奶、速溶豆粉只利用了大豆中的蛋白质,而异黄酮、纤维素等其他等营养成分都被抛弃了。因此,开发新型的大豆蛋白饮料是打开一个全新饮料市场,兼顾营养和冷热饮的重要产品。

(五)加强产业发展所需配套服务

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一些种植业户蒙受了不小的损失,有的直接破产,有的转向其他行业。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市场及预测部门、政府保价政策等一系列手段和服务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例如,发展订单式农业既可以降低滞销风险,又可以提前收取定金缓解生产资金紧张问题。无论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适销对路是保障和均衡双方利益的前提,也可以很好地巩固市场,推进产业发展。相关的配套服务还有很多,这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及企业的共同努力,开辟出我国蛋白大豆产业发展的新天地。

篇8

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等因素的限制,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相比,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但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无疑都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发展条件。据相关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87.5MW,农用大中型拖拉机351.58万台,小型拖拉机1750.90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机具542.06万部,小型拖拉机配套机具2880.56万部,农用灌溉柴油机924.92万台。按照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衡量标准,2009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8.8%,总体上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于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度时期[4];2010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50%,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进入了机械作业为主的阶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反映社会生产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又是反映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指标,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贡献率,有助于把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为制定农业机械化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理论方法、模型设置、数据来源

1.1理论方法国内外对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方法有很多研究,主要方法有要素生产率法和有无项目比较法,要素生产率法包括偏要素生产率法和全要素生产率法,偏要素生产率是指农业产出与农业单要素投入的比率,如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金生产率、科技生产率等;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农业产出与农业总要素投入的比率,主要方法有生产函数法、增长速度方程法、多元线性回归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等,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全面的反映每单位农业要素投入会引起农业产出的变化量。本文利用全要素生产率中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农业机械投入产出弹性,然后通过下列公式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贡献率进行测算(公式略)

1.2模型设置为了计算农业机械投入产出弹性,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模型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Value)代表农业经济作为因变量。影响农业经济的主要因素有劳动力、土地、资金和科技等。因此,选取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Lab)作为劳动力投入要素;选取农作物总播种面积(Land)作为土地投入要素;选取财政支出中的支农支出(Cap)作为资金投入要素;选取农用机械总动力(Mec)、化肥施用量(Fer)作为科技投入要素。根据以上因变量和自变量建立下面的生产函数模型:(式略)、资金、机械、化肥的弹性系数,其含义为各要素每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变化百分率,ε则为随机扰动项。

1.3数据来源为了增大样本容量,得到更为准确估计结果,根据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选取1978~2009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中1978~1989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0),1990~2009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由于没有2007、2008、2009年支农支出数据,用农林水事务支出代替;没有2003年至2009年的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代替。同时为了增强数据的可比较性,利用农村消费价格指数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进行去除物价处理,这样就可以排除物价变动对估计结果的影响。

2实证分析

2.1相关分析农业机械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农业经济增长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会愈加明显。农用机械总动力指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可以有效的反应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可以全面的反应农业经济状况。分析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即分析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了解不同阶段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作用。用Eviews5.0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99,说明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验证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得到相关图(图略)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的变化趋势相同,二者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即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这说明有必要就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贡献率进行分析研究。

2.2生产函数分析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支农支出、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五种要素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情况,进一步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原模型分析结果(表略)。对模型进行如下检验:首先是统计检验,模型的R-squared为0.992120,说明方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可以通过拟合优度的检验,方程的F值为654.7132,P值为0说明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是变量Lab和Mec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没有通过检验。其次是计量经济检验,自变量两两之间进行相关图的分析,结果表明Cap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问题。对模型进行怀特检验,p值是0.224745,说明承认模型存在异方差,犯错的概率是22%,所以模型存在异方差。模型的DW值0.825867,说明模型存在序列相关。分别用去除Cap、加权处理和二阶差分解决模型的多重共线、异方差和序列相关问题,最后得到实证分析结果(表略),通过生产函数可以得出劳动力投入产出弹性、土地投入产出弹性、机械投入产出弹性、化肥投入产出弹性分别为-0.74、0.15、1.13、0.78。

2.3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对数据进行去除物价处理之后,基期(1978年)农业产出1395.6亿元,报告期(2009年)农业产出60542.6亿元;基期(1978年)农业机械投入11750.0万千瓦,报告期(2009年)农业机械投入87496.1万千瓦。1978年至2009年共32年。根据公式(1)、(2)、(3)、(4)分别可以计算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32.44%,农用机械总动力年均增长速度为20.15%,农用机械总动力相对增长率为15.21%,通过生产函数分析得到农业机械投入产出弹性为1.13,进而测算出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贡献率为17.19%。

2.4结果分析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9,并且是正相关关系。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农业产出增加和农业经济发展。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增加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减少0.74%,劳动力要素投入的增加不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相反还会抑制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会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条件。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加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0.15%,土地要素投入的增加会对农业经济产生促进作用。我国现有的耕地在逐年减少,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同时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保证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必须保护耕地。农用机械总动力增加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1.13%,机械要素投入产出弹性为正说明我国具备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条件,即农业机械投入的增加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农业机械投入产出弹性最大说明和其他农业生产要素相比,农业机械投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最显著的。化肥施用量增加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0.78%,在短期化肥的合理使用对增加农业产出作用明显,在长期化肥过度使用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长远来看靠化肥要素投入的增加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并不是长久之计。

篇9

关键词:农业科技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对策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代表了我国先进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要从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出发,持续健全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立足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制度完善与新技术的运用,从而实现开源节流之目的,进而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影响农业科技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产量因素

产量是制约农业科技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价格固定的状况下,产量增加将直接造成农业科技企业收入的提高。不同的种植品种、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对于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之影响。我国国内所培育的农产品在国内农业科技企业种植时,产量基本上是相同的,然而和国外同类企业的产量差距却相当大。这就证明了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农业管理技术亟待提升。国外农产品之所以能够得到产量的突破,除自然条件的差异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技术上差别,比如,不同环境下的因子量化控制、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高产栽培技术等均有差异。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农业培育水平已有了较大的进展。从投入产出比来考虑,我国国内企业的产出投入往往比国外企业的产出投入比更高,也就是意味着在产出一样时,国外企业投入更高。这主要是可能因为:国内劳动力成本相对偏低、农业投入上远远国外等原因。尽管我国企业产出投入比较高,但是在一样单位面积上得到的纯收入却差距甚大。这是因为国外企业在农业科技上起步更早,各项技术更为完善。

前面我们分析了在价格固定的状况下,不同的种植因素对于农业科技企业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企业生产中,价格不变之前提是不现实的。依据供求关系理论,在需求固定时,增加企业的产品产量往往会造成价格的下降,然而在需求有所增加的状况下,增加了产品的产量却不一定会带来农产品价格的下降。为此,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所生产的农产品应当以反季节优质蔬菜或者名优农业科技产品为主。同时,因为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消费的档次正在从低档往中高档进行提升,对于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增加。可见,产量是影响农业科技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价格因素

价格是影响到农业科技企业经济效益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产量不变的状况下,农业科技企业的收入和价格是成正比例的。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科技企业的产品价格与品种、市场定位等具有相当大的关系,不同的产品价格更是差别较大。所以,要选择所生产的农产品是不是得当,会明显影响到农业科技企业的经济效益。农业科技企业要从本公司所处的环境做起,切实考虑市场的需求、地理位置、周边经济状况与当地人的消费习惯等,运用农业科技企业的自身特征,从而选择能够为农业科技企业带来比较大效益的农产品。所以说,依据市场的需求并妥善运用农业科技企业的特点进行农产品种植,均能得到极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那些种植一般性蔬菜的农业企业就无法取得较高的效益。

前面分析了在产量固定的状况下,价格对于农业科技企业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供应量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常常是在农产品价格比较高时,其它农业企业也会不断跟进,导致了供应量的增加与价格的下降。然而,农业科技行业自身就是一个技术壁垒与资金密集型行业,这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碍了其它企业进入到本行业。同时,当前消费者对于农业科技企业的产品需求也在持续加大,这就会导致供给增加的基础上,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产品的价格却不一定会降低。归根到底,农业科技企业还是要切实把握好当前市场,以市场为主要导向,生产出市场所需农产品,进而提升农业科技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生产成本因素

生产成本是影响农业科技企业经济效益的又一重要因素。对农业科技企业来说,为了提升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应当尽量用最低的成本来生产出量多而且质优的农产品。然而农业科技企业也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也就是高投入与高收益,因此,农业科技企业在成本投入上相当高。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和国外比较起来还具有一定优势,这是因为当代中国尚处在经济发展阶段。正是由于我国具有此方面优势,我国一部分农产品在国际上依然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所以,要应用好自身的优势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合理规则,追求稳定的发展。同时,折旧成本偏高则是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效益偏低的又一因素。因为我国农业科技企业起步较晚,所以要积极引入更多的现代化大型温室,致力于建设适合于我国国情,集中了国内、外温室设施有时,适应于我国气候特点、环境控制能力较强和资金投入较少的新型设备设施。如今,我国一些地区陆续建立起节能日光温室和智能型连栋温室,并且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流通成本因素

农业产品在生产出来之后,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增值,并且实现自身价值。也就是说,农产品从企业到市场也需要合理的方式,也就是农业科技企业的采后处理工程。可见,采用合理的农产品采后处理技术,这是拉近产地与市场距离,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与一般农业一样的是,农业科技企业的产品也会受到市场条件、运输状况、储存、包装及加工等方面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蔬菜流通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然而因为蔬菜采后技术尤其是流通技术研究较为落后,我国蔬菜的流通损耗率达到了20%至30%之所,一些远距离运输的损耗甚至高达50%至70 %。而一些西方国家因为注重于农产品采后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蔬菜流通损耗率能够控制在5%左右。可见,流通成本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蔬菜种植效益以及质量,流通成本也就成为了影响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深入研究集采集、分级、包装和预冷等为一体的流通配套技术,能够很好地控制农业科技企业产品的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提升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

(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机制建设

政府部门要强化市场的引导以及政策扶持,而不要过于干预农业科技企业的自身发展。农业企业也应当依据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健全自身的财务管理机制、人才引进机制等各类适合于本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二)实施科学而合理的农业项目分析

应当考虑到农业科技企业的自身特点,应用合理的方法,对公司所实施的农业项目进行详尽的可行性分析,这是提升农业科技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与基本保障。

(三)建立全新的成本核算意识

要妥善处理好成本和投入之间的相互矛盾关系,辨证地看待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这是极其重要的。要建立起全新的成本核算意识,做到合理而有效地处理好成本和收入间的相互关系,这是保障农业科技企业实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提升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

(四)加强技术引进并实现技术创新

在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引进的过程之中,不仅要考虑到成本的因素,而且还要开展必要的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环境的实际可行性分析,从而避免出现盲目地引进,以免产生重大浪费。为切实降低因为技术引进而造成的高成本,从而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还应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的具体形式上,可依据市场和技术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技术

推动、市场拉动的创新型发展模式。要形成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技术引进以及技术创新机制,这是农业科技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获取技术创新优势和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

(五)强化营销以促进产品品牌的形成

鉴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完善,农业科技企业的所有活动都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鉴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也有了相当大的变化。所以,农业科技企业不仅要深入关注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以提升产品的质量,而且还要在农产品市场调研、农产品目标市场选择、农产品开发、农产品渠道选择及农产品促销、储运、销售等各个方面努力下功夫,从而形成现代企业市场营销观念,切实掌握现代企业的营销方式,建立起农业科技企业的营销流程,进而形成市场化竞争优势,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六)注重技术改造以推广先进科技

我国一部分农业科技企业的设备较为陈旧和落后,生产率相当低下,而消耗则比较高,这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农业科技企业一定要加大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及时地淘汰一些效能较差、能耗较高,而且污染环境的相应设备,切实改进企业的生产工艺,开发出最新的产品。这就要求农业科技企业不断引进与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设备与技术。要致力于提升生产力,强化农田基本建设以及养殖业改造,从而提升抵御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农业科技企业是当前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有鉴于此,实现生产管理自动化、农作物管理机械化、设施设备标准化与规模化,这是我国未来农业生产发展的一大趋势。所以,应当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致力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这一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优先任务。农业科技企业要适应于自身所处的实际情境,找准制约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相关因素,依据提升农业科技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找准实现公司效益提升的重要突破口,从而形成农业科技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魏文铎,徐 铭. 工厂化高效农业[M] .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任金政,陈宝峰,郭志伟. 实施绿色经营提高工厂化农业企业经济效益[J]. 商业研究,2005(12).

[3]陈 莉,赵 凤. 关于农业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的几点思考[J]. 湖南农业科学,2011(7).

篇10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 农业经济 提高效益

一、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

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可以简单地进行如下定义:研究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运动科学规律,称为劳动经济学,主要指的是经济发展依赖于劳动力资源的占有以及配置。从概念上理解可以看出农业的经济主要指的是农业生产和生产力的科学,其农业经济活动的关系是围绕着优化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来开展农业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紧紧抓住农业经济的核心内容,明确其目的和使命,对农业经济概念进行详细的理解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按照经济学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任何形式的经济发展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才可以取得积极的成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作用非常明显,对农业经济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要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概念理解要通过对农业经济劳动力资源的理解

劳动力资源在农业经济中是一个重要方面,无论它是传统的农业经济或是现代的农业经济,要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正确理解和了解劳动力资源优势,理解农业经济的概念并学会利用于劳动力资源。所以,我们需要从劳动力资源的理解方面着手,对农业经济的整体概念进行细化。

(三)农业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实现劳动力以及自然资源的配置优化

从农业经济的概念出发,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是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置优化。所以,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理解农业经济的概念,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劳动力在农业经济和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使农业经济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提高效率。

二、经济学原理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对于农业经济的关注程度是在日益加强的,农业经济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发展水平,寻找可靠的理论依据。从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已逐步学习并使用经济学对农业经济实践进行指导,实现了农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切实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站在实践的角度出发,经济学原理对一些经济行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根据经济原理指导发展农业经济。经济学原理在农业经济的利用及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经济学原理指导了农业对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

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缓慢,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较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学习如何使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原理。指导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学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二)经济学原理的发展方式优化了农业结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

经济学原理的意义是对现有的农业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了优化,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指导的作用,经济学原理可以及时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变量结构,并且确保了发展结构的优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率。所以,这一点被视为经济学的原理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大力地推动作用。

(三)经济学原理为农业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中国,由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是不是平衡的,农业经济的发展环境与地区的不同导致了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农业经济中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制约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达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所以,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都学会了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经济学原理对于农业经济的直接作用

使用经济学原理对发展农业经济进行指导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使用的经济原理指导农业经济发展,可以让农业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发展规模和发展成效。

(一)经济学原理直接促成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健康、快速

经济学原理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经济学原理有效地指导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经济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此积极的作用。

(二)经济学原理直接促成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其高效发展

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目标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让农业经济产出和经济增长被快速实现。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是应该依靠经济的使用原理,从当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可以实现了农业经济朝着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促使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篇11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赖以依靠的主导力量,农业机械化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放大批劳动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分工分业,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同时还可提高农业经济综合生产能力,是保证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措施。

 

1、农业机械化的经济效益问题被淡化

 

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的体制下,由于过分强调社会效益而不讲求经济效益,农机作业服务实行无偿或低偿收费,农机经营服务组织靠国家、集体补贴生存,因而农机经营者无法建立自我积累、自我壮大、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道路越走越窄。长此以往,就无法在农村建立掌握现代机具的、具有独立经营能力的、能够逐步靠自身的经济效益实现自我发展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农机化本身无法获得投资一回收一再投资的保证。机械化的实施,没有给农机经营者和农民带来实惠。

 

国家办拖拉机站时期亏损严重,到集体办农机站时,情况也未见好转。社队经济状况不佳,长年拖欠机耕费,国家不得不用无偿投资来还拖欠的机耕费。尽管国家付出了几十亿元的无偿援助,仍然没能使机械化产生经济上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2、重发展、轻管理

 

购置补贴政策发放以来,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经济效益问题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完全形成共识,重发展、轻管理,低价收取农机作业费,经济效益核算办法不完善等问题,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农机队仍存在着农机具“一茬烂”,难以自我发展的问题。认识到农业机械化这一经济活动中的增加价值规律,或者不承认增加价值规律,不尊重价值规律,不运用价格杠杆来调节,造成农业机械生产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始终处于一种低收费,甚至不收费的状态,使农业机械化经济效益低下,自我难以积累资金,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完全靠补贴维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既无前途又没有后劲。

 

二、提高农机化经济效益的对策

 

注重经济效益,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操作过程中使生产、交换、分配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互相衔接,形成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能基本上取得社会平均利润的这样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就是要遵循市场机制,达到农业机械化过程中的增加价值,即形成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农业机械化自我积累、自我循环、自我发展的“三自”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转变思想观念,强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农机战线上上下下的思想观念确实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陈旧落后的思维方式、因循守旧的封闭意识和满足现状的保守心理,仍然不同程度地禁锢着有些同志的头脑,束缚着自己的手脚。不改革旧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经济效益就难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就不能增强,农业机械化就难以稳定发展。

 

2、完善农机作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科学计算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农机经济效益问题,对“农机作业成本”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够明确,计算时未反映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耗费,出现了将“老本”作为利润,资本本身的增值(利息)作为盈利的错误,形成了明盈实亏的现象,导致不仅不能扩大再生产,而且连简单再生产也不可能维持的恶果。这说明制订科学、标准的农业机械作业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3、合理收费,有偿服务增效益

 

农机化服务活动是社会性的劳动,它的价值必然按照等价有偿的原则予以实现。农机服务组织不是社会福利机构,实行无偿和低偿服务,既不符合价值规律,也不能准确地用经济效果对服务组织的活动成效进行检验,从而使农机服务组织失去通过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不利于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因此,各级各类农机化服务要实行有偿服务,合理收费,通过买卖交换来实现服务活动的价值;要在为农业服务的过程中,积极创收,改善经营,增强自身发展的活力。

 

4、着眼于农机服务组织的实体化建立,积极开拓创效益

 

各级农机管理服务组织都应立足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办实体,办好实体促服务,搞好服务促发展,走管理、服务、经营一体化的路子。办经济实体首先要立足农机,发挥农机的自身优势,扩展、延伸农机服务项目,发展代耕、代运等项目,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打破部门、地区、行业界限,积极开展综合经营。只要对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利的项目都要积极开发,有条件的还要发展外向型经济。村级农机队,绝不是过去那种单纯代耕农机队的还原,必须逐步建成实体组织,加强自身管理,扩大作业量,增加服务项目,在服务中求效益。

 

5、强化管理,要效益

 

不抓管理,投入再多,也不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集体经营农业机械,必须从根本上扭转不讲经济核算,不搞责任制,无偿使用,低偿服务,自身无积累,亏损靠补贴的“大锅饭”的局面。要按照价值规律,不断完善服务收费制度,搞好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健全折旧、大修理提存等积累制度,努力扩大作业量,逐步增强自我积累,“以机养机”,“以副养机”,实现自我发展。

 

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三自”,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还依赖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投入,这是农机实现“三自”目标的必要条件。从现阶段看,乡村集体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一次性投资较大,仍需国家投入必要的资金,予以扶持启动。贷款还是农机投入的主要来源,同时应继续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二是农机服务组织要有较强的服务能力。可以提供配套成龙的优质服务。三是服务组织的管理、服务的基础设施、服务队伍技术水平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样,就可以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三自”目标,建立起适应市场农业机械化运行机制,使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发展。

篇12

2011年,全省农民户平均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6597.44元,比1991增长104%。财政支农资金达到26.49亿元,比1991年增长92%。全年完成各类水利建设投资12.2亿元,全年共落实中央水利补助资金8.7亿元,是前三年平均水平4.3亿元的2倍;省级水利投入4.8亿元,比上年增加0.75亿元。

2青海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效益低下,青海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仍存在很大差距,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2.1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近年来,青海省农业产值结构总体变化不大(表2),种植业产值与牧业产值相当,基本都维持在50%上下,而且种植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牧业比重逐渐上升;林业产值较小,比重在1%-5%左右;渔业产值比重最小,不足0.5%,农业生态系统单一。1991年,青海省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为45.79∶2.69∶46.15∶0.31,全国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为71.45∶3.19∶25.14∶0.21;2011年,青海省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为44.58∶1.81∶51.7∶0.09,全国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变为50.79∶3.8∶32.15∶10.45,从以上比较不难发现青海省农业结构不尽合理,调整缓慢,农业的产业链简单,农业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没有合理的发挥出来,缺乏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对农产品的加工基本上处于原始或粗加工状态,没有产前产后产业的增值,未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2]。

2.2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一产业基础薄弱,二、三产业发展滞后虽然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逐渐下降,但其就业人数比重与其产值比重很不相称。2011年,青海省第一、二、三产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比重为67.63%、17.79%、14.58%,而相应的第一、二、三产业的GDP结构为9.3%∶58.4%∶32.3%。三次产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和拉动作用也存在明显差别[1],2011年第一产业对全省经济贡献率为3.71%,拉动全省经济增长0.4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全省经济贡献率为61.09%,拉动全省经济增长9.5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省经济贡献率为35.2%,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39个百分点。可以看出,聚集了一半以上劳动力的第一产业创造的GDP却不到1/10,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力也微不足道。说明第一产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处在最薄弱地位。

2.3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迟,发展速度慢自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青海省农业特色产业继续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区域性主导性产业逐步确立,但由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迟,规模小,竞争力弱,布局分散,还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市场竞争力和带动效应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不高,加工转化率只有31.2%,加工产值不到农业总产值的30%,大多是初级产品,没有实现深层次加工增值;农业标准化生产刚刚起步,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数量少,名牌优质专用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小,全省无公害果菜面积比重只有7.9%。

2.4农业成果转化率和农业效益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非常大。青海省严酷的自然环境,贫瘠的土壤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压力,提升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同时,农业又是弱质产业,经济效益较低,与其他产业相比,市场竞争力弱。1991年青海省农业土地生产率(农业增加值与耕地面积比率)为1202元,仅为同期全国水平的29%。2011年为8600元,也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23%;劳动生产率(农业增加值与总人口比率)从1991年207.2元/人提高到2011年的1260.33元/人,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36%和69.66%。这就要求农业发展必须依赖先进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和市场环境,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但由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制约和投入不足,导致大量农业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青海省农业生产效益无法显著提高。

2.5农业生产投入低,生产能力差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加大,速度加快。近年来青海省推进引大济湟、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开发、水源建设、东部城市群综合供水网络四大骨干工程建设并发挥效益。但由于水利建设覆盖面低,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2011年青海省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比重为4.88%,2011年下降为2.91%,1991年此指标全国平均水平为10%,2011年为8.23%。1991年青海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42%,2011年为3.34%,由此可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3促进青海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要实现青海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农业经济基础作后盾。只有经济较快、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合理协调,农业才可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条件。

3.1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开发力度

合理的农业结构是农业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各种农业资源在不同农业部门的重新配置。青海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应准确定位农业结构调整主体,选择科学的调整方式,农业结构调整,应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生产经营的微观主体为调整主体的原则;其次应因地制宜,选择合理可行的农业结构调整方向,种植业和养殖业是青海省农业的主体部分,相关农业科研与推广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应积极进行种植业技术创新,推广养殖业结构调整。

3.1.1结合青海省农区降雨量少、干旱的特点,多发展一些适应干旱地区且抗旱能力强的各类作物和林果品种,研究总结推广相关栽培管理技术;大力推广适合省内农业生产的地膜覆盖。推广多熟制种植和高效农业建设等农业抗旱节水及高产技术,使种植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化、规范化之路。

3.1.2发展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兼得的畜牧业,大幅度地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同时可使草产业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发挥重大作用,为实现青海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青海省具有发展草畜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充分利用青海省丰富的草场、草种资源,继续加强经济作物种植比重的同时,大力发展饲草、饲料生产业,推动畜牧业发展。

3.1.3因地制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区域生产布局,必须按照农业区域比较优势调整种植结构。青海省地域广阔,气候差异较大,调整农业区域生产结构,应充分考虑各地既有的农作物结构和自然生产条件,以区域比较优势和经济、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标准,科学合理划分农业区域布局。若把青海省划分为四大区域,农业生产布局可以定位为(1)东部黄土高原综合农业区:包括西宁市、海东地区、黄南州同仁县和尖扎县、海南州贵德县、海北州门源县。面积3.5×104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85%。本区是全省土地资源利用率最高的地区,光热资源丰富,适于作物和牧草生长,为农林牧渔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应重点发展粮食、蔬菜、水果以及肉奶蛋禽生产及其加工。(2)环青海湖牧农渔林区:本区包括除贵德县以外海南州全境、除门源县以外海北州全境、海西州天峻县。面积9.3×104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87%。本区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0℃以下,年降水量300-400mm,表现为冷湿的自然环境。以牧业生产为主,是青海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一个地区。(3)柴达木盆地农牧林渔区:本区包括除天峻县以外的海西州全境,土地类型多样,耕地面积占0.15%,林地面积占2.25%,水域面积占0.21%,是国内典型的绿洲农业区,粮食产量高,蔬菜瓜果种植成功。今后应加快蔬菜、果品及肉类副食品加工。(4)青南高原牧林区:本区包括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的泽库县和河南县[3]。面积34.77×10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8.21%。畜牧业是本区的支柱产业,应重点发展牛羊肉生产加工、乳皮、毛、以及乳类产品,扩大现有市场规模。

3.2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

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和首要条件,也是青海省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如何正确处理农工关系,是使工业和农业两大产业部门相互协调,结构和布局合理的先决条件。持续健康地发展就是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优化农工结构,加快农业和工业发展步伐,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从注重地区的比较优势转变为培育竞争优势;要调整好工农业发展速度,实现科技兴农。以二、三产业发展为契机,推进青海省农业产业化进程青海省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畜产品资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各级政府应利用丰富的劳动力和种养殖业资源,继续扶持龙头,扩大基地,带动农户,推动区域性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一是各地充分发挥各自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积极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做好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骨干项目和特色拳头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已逐步形成的富有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的食品制品产业。二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与城镇对广大农村牧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制定优惠政策条件,引导和鼓励大中型企业在农村投入技术、资金和设备,在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农牧民收入,活跃农村牧区市场。三是改革政府不合时宜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尽量将对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的管理工作划归农业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实行统一管理和服务。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集体与合作经济组织,为产业化经营提供全面的社会化服务。相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许多行业技术含量相对更低,劳动密集程度更大,针对目前青海省整体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的现状,应确立第三产业依靠民办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即以民营化带动第三产业的振兴和繁荣,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繁荣。

篇13

  

0 前言

 

低碳农业效益在概念上理解是用低碳的理念,对目前的农业生产时间活动进行指导。通过指导产生出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获得综合成本效益的提高体现。目前综合评价体系需要在不同的生产要素之间进行构建,并对相互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各层面对某一区域在时间设定周期内,低碳农业的发展程度以及产生结构和投资效益的变动情况进行反映和分析。对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其方案的设定需要建立在对综合成本效益评价的基础上,也要对我国低碳农业生产推行的大背景下从宏观到具体量化进行明确的考虑,系统化发展提供现实参考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炉下地处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东南部,属于我国闽南地区的核心区域,土地面积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区域的土壤适合大量农产品的种植。其区域的海拔75~275m。属于地势起伏较大,对区域的分析该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春季和秋季短,夏季长的气候特点,区域湿度大,风力小。地理以及气候条件分析,其区域对于低碳农业发展具有自然优势,其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适宜大力推行低碳农业建设。目前该地区已经从初步的低碳农业建设阶段转向完善建设阶段,形成了农业产业集群的效益模式,并逐渐形成了低碳农业为主体的农业结构,目前获得了较为优越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 低碳农业综合成本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国的低碳农业处在实践阶段,在提供必要的客观研究调查基础后,其区域对综合成本效益评价方式存在众多需要改进以及对指标进行崭新设定的内容,在经济等各方面的效益作用也需要不断的获得方法研究的肯定。目前低碳农业在生产中涉及到众多的范围,有很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素,需要不同的环境下在同等空间中进行考虑,对其各效益之间的影响作用要进行准确的分析,并要进行方法的研究。目前,通过对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并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方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等等,通过多方法的协调研究获得对低碳农业效益的具体综合成本效益分析研究。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低碳农业综合成本效益分析,低碳农业具有在生产中控制温室气体的超额排放,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偏向农业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需要立足在多指标共同分析的基础上。同时对生态和经济以及社会三方面的效益进行整体的考虑,并进行必要的定量分析和依据阶段判定,使得低碳农业的经济成本效益获得定量化的控制体现。把指标体系进行层次划分可以得出,首先是目标达成层Q,属于低碳农业的综合成本评价指标的整体数值。其次是构成准则层X,进行不同的变量系数区分,获得社会效益等的构成体现,最后是指标测量层Y,反馈出合理的具有可测量性的指标。

 

2.2 指标权重数值的判定

 

低碳农业评价综合指标体系不能进行概括的判定,要形成细化标准的设定。在内涵上进行区分,其权重数值对最终的结果有直接的判定影响,同时需要考虑不同的指标是否可以构成重要指标有经济适度权衡。按照层次分析法可以得出,需要建立递进的引导表述结构。首先,需要建立递进式的层次结构,要形成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搭建过程。随后,要对矩阵的运作进行构建和判定,要把Q作为指标准则,同时对X中经济和生态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判断,形成矩阵。其指标要形成1到9的层次标识,1层为两个指标都具有重要性,进行层次的递进,到9层是某一个指标更具有重要性,形成递进式判断矩阵。最后,要对层次进行排序并进行必要的统一标准性的验证,要对层次单排序在一种一层指标和上层指标的权重进行判定和判续,得出Q的各行向量的几何平均表示,并进行一致化,得出具体的权重向量。

 

第一步,需要对矩阵的每行进行几何平均值的判定;第二步,需要对一致化处理的特征向量进行权重得出;第三步,需要对据准的最大特征根数值进行计算;第四步,一致性比值计算:CR=CI/RI。其中,A为判断的矩阵,X为判断矩阵得出的阶数,w为对应的特征向量表现。λnax是最大特征很难归根,CI是一致性指标,RI为平均随机的标准指标,CR具有一致性的数值对比表现。在CR<0.132时,需要对矩阵的可接受性以及有效性进行衡量。

 

需要对不同高层次进行排序以及一致性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得出不同的层次单排序,进行层层递进式的权重分析,得出每一层数所到总目标层的表述,进而考虑其M因素,得出x1,x2,x3,xN。在层次总排序中进行x1,x2,x3,xM,同时每个层要进行Y包含数值的表现得出Y1,Y2,Y3,YN,得出其因素和X的层次单排序数值的权重表现Y1j,Y2j,Y3j,YNJ。

 

2.3 对不同的指标进行评价得出最终数值

 

需要使用特尔斐发进行指标权重数值的判定,首先需要对不同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意见会,得出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和删减意见,并在进行必要的内容取舍和关键点研究后,得出不同类型判定的改进方法,整体得出方案进行专家的数值会中,同时要对不同的指标参考值进行一定的缩小权重的范围判定,得出在极差进行合理数值变换后,进行结构权重的不同数值评定。

 

2.4 计算最终结果

 

需要进行不同的准则层指标进行结果判定,并要进行必要的加权平均数值,需要对不同的价值进行权重的考虑,并需要根据公式计算出低碳农业综合成本效益的评价数值,并进行解雇偶的直接反应。在保障其指标数值的有效性时同时也要按照性质的划分,对指标评价进行适当的结构以及向量分析。最后,要对权重矩阵是否符合低碳农业综合成本效益的评价,得出最终的数据结构,用u表示。

 

3 低碳农业综合成本效益分析

 

3.1 指标体系的组成

 

首先需要对炉下镇区域的自然客观属性进行实地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并得出具体的专家改进建议。同时要形成不同层次的指标分析以及不同细则的指标对应表示,构成整体的综合成本效益分析的数值表示。经济效益指标需要对当地区域的人均收入情况和土地的生产水平以及生产效率进行准确的比值,同时要对经济产投比进行科学的判定。在农产品贡献率等方面指标中要重点考虑对当地区域的生态效益以及植被覆盖率的判定,合理的得出能量最终消耗和投入的比重区间。要对当地农作物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行科学计算,得出在光能利用率变动范围处在一定情况下,水土流失程度和面积估算、农村生活废物利用效果、土地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果等等指标的评定,最后在社会效益上也要对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和人均占有粮食等等进行指标考虑。

 

3.2 评价指标权重的判定

 

首先,需要建立低一级的判断矩阵,在满足统一性的验证后,进行数据结果的得出,需要对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研究。

 

其次,组要构建出符合二级判断矩阵以及同质性的验证,需要按照构建一级判断矩阵的方式,进而二级判断矩阵的构建,要求出Y层各项指标数值以及Q层的权重数值的判定,并得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准确标准的同质性判定验证。

 

同时,要对层次进行总分序列的表述,通过验证可以得出,CR=0.0328《0.1,切Y层对于目标层Q的单层总分序列具有检验机构的反馈效果,对低碳农业经济综合成本效益的评价体系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在对闽南地区的低碳农业系统进行调查上可以得出,其不同指标的最差数值qi以及最优数值XI,可以成为低碳农业综合成本效益的评价客观规范体现。同时需要对模型在函数表示中的各(1)(2)(3)(4),进行数值有效性的科学计算。需要得出低碳农业系统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准确评价Uj,要对权重的矩阵Wj在评价矩阵中的Uj进行低碳农业系统的合理评价,并得出具体的U值。

 

当评价低碳农业综合成本效益获得结果反应后,要合理的对评价数值进行五个等级的划分,在评价数值在0.5到0.6之间后,可以表现为综合成本效益相对较低,在0.6到0.7之间后,可以得出综合成本效益属于一个合适的变动表述,而在0.7到0.8之间,其表现的结果是最为优良的,大于其数值,可以判定为综合成本效益是最大化的。

 

在按照计算方式,对闽南地区进行数值计算可以得出,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在权重矩阵值表述为0.5267、0.3297、0.1435;而评价矩阵值为0.4726、0.6986以及0.5962。因而通过计算结果的反馈可以清晰的得出评价矩阵数值是否对应判定的标准。目前,闽南地区的低碳农业获得了生态效益的直接体现,其综合情况较好,而在对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判定中,处在一个相对低的水平变动中。在对闽南地区低碳农业成本效益进行不同方面评价中可以得出,U=0.7264,是属于在0.7到0.8变动区间的。因而可以对闽南地区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成本效益得出最后的判定结果,其属于较好的表现,符合低碳农业的理念,也满足当地在保障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后,所失去的经济效益的价值。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筛选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计算评价指标值,形成了不同的指标划分和层析划分,并进行各指标数值的分析,得出闽南地区低碳农业经济综合成本效益的分析结果。其当地具有良好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表现,通过长远角度分析,符合其农业发展要求,对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篇14

关键词 农业气象;决策服务;经济效益;理论评估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01-01

1 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

气象是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农业生产面积广袤,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实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农业气象决策服务的潜在经济效益进行理论评估,才能实现促进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

通过对农业气象服务进行科学的规划,制定出最优决策,才可以在确保支出不超出预期目标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合理利用气象资源和条件,促进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根据气象服务制定科学的决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2 研究方法

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的理论评估核心分析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有2种,分别为确定最优决策的步骤和Thompson数学表达式,2种研究方法又是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效益评估的步骤。其中,确定最优决策步骤主要包括确定平均气候资源、确定理论评估采用的决策以及计算每一个决策的加权平均经济收益,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情况,选择最优研究方法,确保理论评估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制定农业生产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而Thompson数学表达式是通过概率确定不确定性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对农业生产实现最佳长期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受气象灾害的影响非常大。利用Thompson数学表达式,需要先明确当地灾害天气出现的概率、防灾费用以及防灾时造成的损失,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灾措施才能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经济效益。在采用Thompson数学表达式的时候,可以分为3种情况。当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防灾费用/防灾时造成的损失,必须接受相应的气象服务,且进行科学防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损失;当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防灾费用/防灾时造成的损失时,只需要接受相应的气象服务,适当进行防御即可;而当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

3 服务与决策

气象服务可以按照离散的形式或连续形式表示,而对应的气象决策分别为离散模式和连续模式。其中,离散模式是农业气象决策常用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也是极为科学、有效的方法。而处于连续模式的时候,决策农业气象服务潜在经济效益值,根据某个指标确定最优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气象决策的重要目标,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1-2]。

4 天气预报和列联矩阵、概率分布和条件概率分布

天气预报是气象服务的主要形式,其通过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当地气象信息,对未来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农业生产中对气象预报的关注,在气象灾害尚未发生前,提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当气象灾害发生的时候,最大限度降低气象损失,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离散模式通过用m表示天气状态,连续模式一般用概率密度函数进行表示。在农业生产中,需要用天气预报资料进行决策,必须确定函数f(x)的值。农业气象决策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明确概率分布情况,而条件概率分布的关键因素分别是预报值和实际值。

5 损失矩阵、气象损失矩阵和气象损失函数

损失矩阵,指的是离散模式时,天气状态和气象决策对应的经济损失,主要由多个气象状态和气象决策组成。由于使用损失矩阵,必须明确农业收益情况和损失情况,不具便利性。因此,使用效益损失矩阵,又被称为气象损失矩阵。气象损失函数指的是连续模式时一般用r(x,a)对气象损失函数进行表示。一般采用的损失函数可以分为2种,分别为线性损失函数和二次损失函数。而线性损失函数和二次损失函数又可以分为2种形式。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气象损失函数,才能保证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理论评估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4]。

6 案例分析

东北玉米产量在我国粮食总产量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根据气象分析玉米最佳播种量和时期,并确定玉米最佳生产结构和布局。干旱预报的气象服务效益,即可以在气象灾害之前,采取有效的干旱预防措施,通过蓄水池储水或者南水北调,解决干旱的问题,不断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经效益。而为了确保农业气象服务经济效果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积累足够的资料,确定科学的农业气象服务效益系数。

7 结论

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理论评估,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气象作为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必须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决策,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8 参考文献

[1] LOMAS J,MILFORD J R,MUKHALA E,et al.农业气象教育和培训的现状与未来需求[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0,4(4):59-60.

[2] 于庚康,罗艳,高苹,等.区域农业经济气象敏感性和气象经济效益[J].生态学杂志,2012,31(5):1265-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