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推动农业技术创新范文

推动农业技术创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推动农业技术创新

篇1

当前,农业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也空前巨大。我国要在人均0.067公顷的耕地上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将农业的发展从保证食物安全的单一目标转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其效益的多重目标,在保证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等方面,都需要科学技术强有力的支持。

多年来,我国在依靠科技振兴农业、振兴农村经济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全国大部分的县(市)已开展“星火计划”,共实施了十万多个科技示范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扶持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将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组织实施作物良种物质行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十大科技行动”;从农业的基础研究、农业高新技术、农业资源环境、农业基础生物学与生物高技术,到农业新材料、农业信息技术到区域农业综合开发,组织科技队伍着重解决上百项重大关键技术;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基地,国家级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园区和区域性农业研究开发中心;并培育一批农业科技企业,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建立队伍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建立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示范基地。

篇2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27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状态下,农业经济的社会地位已经越来越弱,这就要求农业必须积极吸收先进的技术,不断地创新发展,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发展,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才能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多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十分快速,但是国家的技术创新投入明显不足,使得农业技术创新始终缓慢发展,处于滞后在状态。在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中,政府的财政支持远远低于其他产业,投资强度与非农业的差距十分明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得农业发展受到阻碍。

1.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

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而农业推广体系的不完善就会阻碍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在历史因素、社会因素等的综合影响下,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体系不断地变化,从政府主导模式转向市场化模式。而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变,直接影响了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造就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急剧减少,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严重不足等不良问题的产生,进而阻碍了农业的整体发展。

1.3 农业技术创新型人才匮乏

由于资金投入和政策等问题,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的收入越来越低,已经无法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导致大量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开始另谋生路,从事商业工作。农业技术创新需要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建设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高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不良影响。

1.4 农业技术创新投资结构不合理

农业技术创新属于应用研究,政府的资金投入主要分配在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中,但是基础研究的经费却明显不足,这样不合理的资金投入分配,给农业技术创新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基础研究是科研的潜力,减少基础研究的投入将会使农业技术创新失去坚实的后盾,进而阻碍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2 完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对策

2.1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想要改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不完善问题,必须要加强农业技术供需之间的紧密联系,建设健全的农业技术中介体系,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有利的帮助。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政府可以加强建设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在农业院校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促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不断更新发展。

2.2 合理优化布局科研机构

面对科研机构不合理这一问题,政府应该鼓励进行分工合作,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农业高等院校、农业企业、农业科研组织等,积极推动科研组织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整体水平,从而才能实现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

2.3 吸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农业技术人才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农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在职人员定期进行培养,制定完善的人才政策,推动人才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在此基础上,农业企业还应该吸收一些新人,富有创新能力的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只有这样,农业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地进步发展。

2.4 加大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

与农业相关的企事业从事农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金,都应该综合到生产成本中,政府积极加大投入,合理分配,才能为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政府还可以尝试鼓励企业个人进行农业技术创新投资,以此为农业技术创新吸收更多的资金,才能激发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推动农业技术创新的快速进步和发展。

3 结 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发展,以及农业资源的约束发展,依靠农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我国的农业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并且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与世界上各国相比,我国的农业技术仍旧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倍受重视,这就需要我国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篇3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农业灌溉用水比例逐渐下降,农田基础设施落后,务农人数减少,务农机会成本上升。因此,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根本上,要依靠农业技术创新。当前,我国农业科研与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一是前沿性科学研究能力增强,良种培育取得新突破,杂交稻单产超过900公斤大关,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二是建立健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转化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三是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达到了既定目标;四是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取得明显突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畜牧水产养殖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率较低。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率不足50%,而美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高达80%;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质量不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多以单项成果为主,而现代农业需要的是综合配套技术,同时,现有农业科技创新无法完全将自身定位于整个农业的大系统中,许多创新立项不是来源于市场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是来源于农业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技术供给过程中呈现出单一成果多,综合配套成果少;增产成果多,增收成果少;技术创新成果适应性差、不成熟、不配套的特点。

一、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农业技术的公共品性质

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代农业技术创新需要具备雄厚的实力基础。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其中包括科学研究设备、科技人才和学术环境等,农民和一般的企业很难承担。第二,农业技术创新产生的收益与创新成本并不直接相关。有的农业技术产生的价值是巨大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技术创新的创造者无法独占其带来的全部价值。有些技术一旦问世,立刻可以全球推广,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第三,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使用不会阻止其他农民对该技术的使用,而垄断一项新技术则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比如,新技术的创造者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或者农民垄断这项新技术的使用权,并且农业利用生物有机体自身繁殖功能进行的生产特性,决定了农业生产中会反复使用和传播新技术。例如,露天大田的实际生产情况,除极个别技术之外,其他技术都是公开的,所以不可能实现理想中的保密状态。在公共品范围的界定上,西方主流学派认为,所谓公共品是指在消费上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第一,排他性。对农业技术而言,一旦一项农业技术问世,那么要想阻止其他人使用这些农业技术,则需要付出及其高昂的成本。从理性人假设角度出发,每一个拥有农业技术的主体所从事的活动的目的,都是力图以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经济利益,这就会造成农业技术拥有者要么放弃农业技术创新,要么将通过投入巨大成本研发的农业技术公布于众,其后果就是创新主体缺乏创新动力。第二,竞争性。对农业技术而言,消费者的增加几乎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几个组织使用这项技术和一个组织使用这项技术的成本是一样的。这样就导致农业生产主体都缺乏研发动力,大家都在等待搭便车,农业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就产生了,但是技术创新主体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其后果也会导致创新主体缺乏创新动力。综上,农业技术基本具备公共品特性,所以公共品供给理论影响着农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进行、传播和使用的诸多环节。

二、农业技术的公共品性质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1.负面影响。农业技术的公共品性质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和其他技术创新不同,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脱节,以及政府进行农业技术创新缺乏动力等方面。一是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农业技术的公共品性质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是政府主导的公共科研机构,这主要是由于农业技术科学研究风险大、周期长、投资成本高以及成本收回困难,私人投资既没有动力也很难有实力参与研发。同时,农业技术的非独占性使农业科技创新在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非常困难,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收益与成本不成比例。另外,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展现需要的周期较长,成效在短期内很难立竿见影,这样就导致科研机构更加看重自身利益,盲目追求高新技术的研发,脱离了生产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农业技术的成果实际转化率比较低。二是政府与科研机构进行农业技术创新积极性的缺失。主观上,农业技术研发投入大、见效慢,在反映政绩方面效果平平,所以地方政府缺乏投资积极性;客观上,作为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农业技术成果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农业技术推广基本上为义务的免费服务,从而导致了科研人员在科研中忽视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重视,带来了农业技术的供给不足。三是搭便车情况较为普遍。一方面,由于农业技术不具有排他性,搭便车问题就排除了私人市场提供农业技术的可能,致使农民不会主动付出较高成本去购买农业技术,地方政府部门也不会主动投入巨大力量进行农业技术研发创新。另一方面,即使农民花成本采用新进技术,地方政府也投入巨大力量进行了研发创新,改善了农产品的品质,提高了产量,但随着效仿越来越多,也会导致农民先期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另外,产量的增加常常会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近年来,一些地方在采用了新技术之后,农产品产量大增,但是最终却没有使农民的收入增加。2.正面影响。综上,可以明确,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主体应该是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这种理念的形成,必将对农业技术创新产生巨大影响。从理论上看,一方面清晰界定农业技术的公共品性质,有利于政府部门从观念上认可农业技术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促使政府部门下决心、花气力加大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这样,其他职能部门的农业政策扶持力度也会加大。另一方面,根据公共品相关理论,公共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每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垂直相加,如果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都与总消费量相等,消费品的价格就是所有消费者支付价格的总和。如果由政府来提供农业技术,那么这项技术研发所需的经费分摊到数量巨大的农业用户上,每个用户分摊到的数额是很小的。这样一来,政府必须从发展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进行农业技术创新,通过对每个进行农业生产的用户进行少量投资,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从实践来看,逐步建立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农技研发体系和推广体系势在必行。比如,由天津市农科院和武清区政府合作的占地3000亩(1亩=0.0667公顷)的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地主体工程已逐步建立起来,农业部近年来推广的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项目由中央预算内投资实施等,都表明各级政府部门在实践中注重了农业技术的公共品性质。

篇4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85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指的是:研究人员在成功研究一项农业新技术或新成果后,从创新源头开始向周边传播,并逐渐被大众接受、使用的全过程。以我国实际情况为为基本出发点,学习借鉴国外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研究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相关理论,加速我国农业技术的扩散与使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发展历程

国外对农业创新技术的扩散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初期,并将扩散概括为模仿定律。扩散研究广泛涉及人类学、农村社会学、地理学以及经济学等各个领域。农业技术创新的扩散过程十分复杂,因其研究目的和对象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农业技术创新采用行为的研究,它以农民为研究对象,以诱导农民行为为最终目的,方法上侧重对经济行为的分析,重点影响研究农业技术创新采用的各个因素;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农业技术创兴扩散的整体特征为对象,重点研究扩散过程中,影响扩散的因素、扩散的速度、扩散渠道等。另外,在对农业技术创新分类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公益性技术扩散、经营性技术扩散及中间性技术扩散等。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关扩散研究十分有限,研究分散,成果较少,还没有形成整体的系统化。尽管如此,也需要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

1.1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辨析

在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上,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扩散、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农业技术创新采用、农业技术推广等。对于创新与扩散的关系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两者有关系,认为扩散是创新的后续子过程,创新是技术研究的源头,要研究扩散,必须先创新;另一种认为两者没有什么关系,扩散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规律性的独立系统。

1.2影响扩散的因素

影响扩散的因素主要有:技术本身的可行性和效益性、技术适用的地域环境限制、经济社会环境等。在分析出影响因素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加大政府诱导行为和政策支持、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户素质等。

1.3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模式有以下三种:传播型、交互型和指导型。传播型的扩散内容为单一的农业技术,以大众媒体为主要的扩散渠道,扩散方式以面对面传授、示范为主,其缺点在于传播速度满、传播周期长、受众面小。交互型是以互联网、农业专家系统为载体,扩散内容广、速度快、质量高。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扩散模式是传播型,并逐渐向指导型甚至交互型过度。

2国内外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比较

国外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国外扩散研究始于农业,研究内容宽泛。国外对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实力研究众多,这些研究结合了农业技术的特性,针对性强、可信度高,能真实反映具体内容。兼顾微观和宏观研究。对微观行为和宏观定量化数学建模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起步晚,虽有一定成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对成功扩散的研究多,是百姓的研究却很少,着重关注已完成的扩散,而忽视了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监督的研究广泛,但缺乏微观的研究。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加强技术的创新,推动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下面将对新技术的研发进行探讨和简要分析。

3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未来发展

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实证研究,提高成果的针对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关注扩散现象的空间过程研究,农业技术的扩散不仅是时间过程,也是一个空间过程,应加大地理学科的研究与应用,发挥学科专场。例如,一项农业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状各异的区域的扩散路径、扩散速度都会不同,通过对他们的跟踪调查,可得出不同的空间扩散模式。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农民素质低、农业规模效应、经济效益低等特点,重视中国特色研究,切实结合中国国情展开工作。

4结束语

我国从实际国情出发,在国外先进经验的指导下,加大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和改革,从而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刘笑明,李同升.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国际经验及国内趋势[J].经济地理,2006.

篇5

[关键词]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创新联盟;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115-02

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概述

为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关部门都大力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但总体来说,短期项目的合作较多,战略层面的合作较少,许多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依赖资本扩张和资源过度消耗实现增长的情况较多,产学研结合机制也尚未从根本上实现突破,合作形式比较松散,缺乏稳定的合作机制和持续有效的内在动力。近年来,一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总结产学研结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了一种新的合作关系,即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政府引导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而形成的共同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为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问题,政府利用市场机制而促成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攻关组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制定技术标准,进行技术推广。企业是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是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但只有当企业也是技术研发和创新的主体时,才能真正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国内外实践证明,这种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是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2 推进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由“生存型”转向了“健康型”,消费者对未来农业发展及农产品的要求不单体现在数量上,而更多地体现在质量与品种的优选上,需要更多的卫生、营养、无污染的农产品。同时,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我国就提出未来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将是绿色农业,在保持农业高产、高效、低耗的同时,产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因此,当前形势的发展对农产品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生产技术要求有更高的突破,需要在优良品种选育、绿色循环生产等“绿色技术”上实现农业技术的创新。

相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唐山市的农业企业比较少而且规模都很小,上市企业就更少,受人员与资金的限制,作为农业技术的主要需求者对技术创新的参与有限,农业技术创新还主要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然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往往是“自己有什么就推广什么”,而农业企业是“政府给什么项目就做什么项目”,农民则是“什么赚钱就种什么”,这就导致供求双方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完成技术交易,造成了产学研的脱节,大量农业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停留在科技创新阶段,无法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产业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影响到了农业企业的发展和整个农业的竞争力。

构建和发展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能够打破界限,有效整合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资源、信息和服务,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联合突破重大共性技术,并快速实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的紧密结合,是解决农业科技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的重要举措。

唐山市首先在农业领域开始了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步伐。2010年9月,唐山市迁西县板栗研发中心、河北省板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联合17家板栗生产基地、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成立了河北省板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总体来说,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规模,为提高唐山市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其他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步伐还有待加快。

3 推进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和支持

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不但涉及与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还涉及农业、科技、教育、工商、财政、税务、金融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政府行为对联盟的组建和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各级科技部门负责全面的指导和协调工作,负责制定联盟成立的程序和管理办法,并围绕农业重大技术创新需求,沟通协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联系,做好组织推动联盟构建的日常工作。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也应当强化自身职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和支持联盟的建设,营造有利于联盟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3.2 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协议

联盟成员共同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是各方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知识产权归属的重要依据,是保证联盟成功运行的关键。联盟协议的制定应尽量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联盟协议首先应规定联盟的目标、成员任务、运行机制以及制定与联盟运行相关的项目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等文件。联盟协议的重点则在于要对合作创新的投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产业化收益等问题的分配进行说明,对技术研发失败、技术泄密、市场变化等风险的控制、承担进行约定。同时,还要提高联盟成员欺诈和背叛行为的惩罚力度,以使技术创新者的利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不受侵害。此外,针对联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对协议进行补充,从制度环境上为联盟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3.3 构建沟通交流平台

研发机构与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之间农业科技的合作创新涉及投融资、技术研发、中期试验、成果转化、营销管理等多个阶段,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联盟成员间容易产生争议、摩擦,影响其技术创新的效率,切实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沟通交流平台,是联盟稳定发展的基石。首先,建立联盟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制定情报互通、技术交流、人员交流等制度,加强联盟各方知识与经验的交流共享。其次,建立联盟合作学习平台,通过正式学习形式如讲座、报告和非正式学习形式如座谈、研讨等,加速联盟成员间创新知识的流动速度,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尽快产业化。此外,联盟还需建立冲突协调、争端处理制度,以妥善处理联盟成员间的摩擦,增强彼此的信任,最终实现技术创新联盟各方的多赢局面。

3.4 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

科技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营造有利于联盟发展的经济环境,如引导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联盟成员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具体来说,可对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项目给予优先或低息贷款,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充分运用融资租赁、买方信贷、卖方信贷等金融工具支持参与联盟的运行,并增强金融政策的针对性,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开发推广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对联盟企业给予上市融资的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和完善科技保险市场,积极开发适合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以转移联盟技术创新的风险。

3.5 完善财政资助、税收减免等政策

政府财政税收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把有限的R&D资金向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倾斜,完善有关农业技术创新的财政资助、税收减免等政策。如给予新成立的联盟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或奖励,加大对农业重点领域中的关键性技术和共性技术联合研发的补贴力度,并制定专项引导资金,支持联盟组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对积极参与农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企业获得的创新收入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税前扣除或税收抵免、税收优惠的结转或追溯、加速折旧、提取技术准备金等。

3.6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

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部要建立起监督考核机制,构建科学、全面的自我评价指标体系,就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成员贡献、成员间技术信息的交流、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协议的执行情况等,进行评估和反馈,以激励和约束联盟成员的技术创新行为,自觉维护联盟协议,并使联盟能够针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善联盟的管理。

为确保农业技术创新方向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保政府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科技部门也要组织或委托相关机构对联盟的运行、管理进行监督考核。围绕联盟的发展目标和当前农业的技术需求,制定评估方案,并对农业技术成果的创新性、技术水平、应用性、产业化前景,以及经费的使用进行重点考核。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效益比较显著的,要给予奖励;而考核未达到标准的要及时进行整改,整改后仍未达到标准的要取消联盟资格,并不再享有相关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篇6

要对技术创新作出综合评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构建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统计学中指标选取的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一般原则,构建的指标要既能反映区域内政府在培育和促进创新活动开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又能评价市场机制在创新投入与产出方面的运作效果,同时还要兼顾地区发展潜力。本文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并遵循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构建的指标如下:

(一)区域综合经济实力

该要素是决定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本文主要包括地区农业生产总值(农业GDP)X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X2、地方财政收入X3。

(二)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指标

该要素反映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人力资源构成情况,主要包括从事科技活动人员X4、科学家和工程师X5、国有企事业单位农业技术人员X6、高等学校科技活动人员X7。

(三)科技投入指标

该要素反映区域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综合实力以及对增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程度,主要包括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X8、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X9。

(四)科技产出指标

该要素反映区域技术资源转化状况,主要包括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X10、专利申请受理数X11、专利授权数X12、技术市场成交额(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等有偿技术交易额)X13。

二、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评价方法

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用指标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9》、《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9》和相关文献资料等,采集了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数据。

三、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一)主因子的提取及含义的解释

本文运用SPSS17.0软件,采用主成分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3个,总方差解释率达到89.316%,具体结果见表2。另外,也可以从图1中清楚的看到,明显的拐点发生在第3个点上,所以提取前3个主因子。本文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并计算其相关系数,从相关系数矩阵来看,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从因子分析的处理结果来看,因子分析的变量共同度均较高(0.73以上),表明变量中的大部分信息均被因子所提取,说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有效的。由于初始载荷阵中各主因子的含义不是很明确、结构不够清晰,对变量实际意义的解释不是很容易,因此,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得到因子旋转载荷阵,具体结果见表3。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并未给出初始因子载荷阵。由表3可见,在主因子F1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指标有:X1地区农业生产总值(农业GDP)、X3地方财政收入、X4从事科技活动人员、X5科学家和工程师、X6国有企事业单位农业技术人员、X7高等学校科技活动人员、X11专利申请受理数、X12专利授权数8个指标,主要反映了地区经济实力、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多少,可将主因子F1概括为区域经济发展、农业技术创新人力及产出综合因子;在主因子F2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指标有X8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X9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X10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X13技术市场成交额4个指标,可将F2概括为科研投入及产出综合因子;在主因子F3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指标有X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可概括为区域经济发展因子。

(二)主因子得分及排名为了明确西部各省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本文对各主因子的得分进行排序,同时为了使评价结果简单易懂,又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到主因子的综合得分,并进行相应排名(见图2),具体结果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技术创新人力投入水平、科研投入水平等的不同,使得农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高低不等,从而导致西部地区各省市农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呈现出不同水平。在表4和图2中,从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及排名来看,西部12省市中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得分普遍较低(除四川和陕西外),均小于0.35,说明西部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急需进一步加强。西部12省市中,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排在前列的省份依次是四川、陕西、重庆、内蒙古,其综合得分均为正值;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四川省,其综合得分为1.499294,比其综合得分排第二的陕西高0.686377,这个差距是相当惊人的,由此可见,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各省份之间的差距很大。广西、云南、甘肃、新疆4个省份的农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处于西部12省市的中等水平,其得分在某个主因子上很高,而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各方面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综合得分较低,但得分尚未有较大的差距。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排名靠后的贵州、宁夏、青海、四省份的综合得分较低,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人力物力投入较少,政府支持程度欠缺,自然条件恶劣等因素造成的,这四省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得分远低于排名第一的四川,说明其农业技术创新能力非常低。就和宁夏相比,宁夏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分比青海高0.26043,这个差距也很大,说明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还相当薄弱,发展极其不平衡,各主因子的得分排名也证实了这一点。

(三)聚类结果分析本文在对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中的K-均值聚类法把西部12省份聚为3类,在计算过程中采用IterateandClassify法,分类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四川省和陕西省聚为第一类,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强,内蒙古和新疆聚为第二类,广西、云南、重庆、贵州、甘肃、宁夏、青海、8个省份聚为第三类。西部12省份中,四川省的经济实力最强,农业财政投入较多,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应也较强;陕西是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较好的省份,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实力较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数处于全国前列,文化教育发达,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好,农业发展良好,因此,陕西省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与四川省归为一类。但是两省份也有较大的差异,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陕西省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四川省的差距较大,这可能与其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关,如2008年四川省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陕西省高了近一倍。第二类涉及内蒙古和新疆两个省份,农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处于一般水平。第三类涉及的省份较多,在12个省份中占据了8个(66.7%),这8个省份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均较弱,划分为同一类的标准是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似性,这说明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还很低。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对西部12个省市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西部除四川省和陕西省外的各省份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均欠佳,且区域差距很大;第二,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且差距较大;第三,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西部地区要根据目前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借助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区域经济总体实力;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人力资本建设,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服务水平,以此不断提升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同时,依靠区域创新系统的后发优势缩小区域差距,并借此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有望赶上东中部地区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因此,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主要从农业科技人才与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西部地区的12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部分省份(如、宁夏、青海等)的科技人员较少,农业科技人员更少,并且农业科技人员学历和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高学历人才尤其缺乏,因此,要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实施创新人才国际化战略,努力引进、培养和使用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并想法设法留住人才;其次,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充分利用各地区高校的科研资源优势,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断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最后,加强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特别是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再教育以及培训,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掌握与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

2.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影响,一般而言,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越高,农业科技创新相对就越强。而西部地区的、青海、新疆、贵州、宁夏、云南等地农民教育水平偏低,因此,要提升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提高这些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着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重点在于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农民摄取、吸收、消化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3.加大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一方面,政府要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经费投入总量。2004-2010年连续7个“中央1号”文件都将重点锁定在“三农”问题上,而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因此,政府要将农业科技投入列入农业投入的优先与重点领域,不断增加对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培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争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改变西部地区多年来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农业科技经费投入结构。要重点优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其重大技术、关键技术、综合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结构,保障农业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机制;不断优化对研究与开发机构的投入经费,确保科研人员日常基本的业务费和机构的运行费;不断优化行业结构,建立健全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产品生产中“产前”、“产中”、“产后”投入的不平衡结构,构建一条协调发展的农产品产业链,同时,农产品的生产不仅要增加对农业高技术领域的投入,而且要加大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等相关技术的投入。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产业集聚创新成为研究的热点,王缉慈(2001)认为产业集聚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扩散,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从而促进创新环境的建立,有利于产业的创新。但目前对于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研究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域,鲜少有研究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创新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源泉和动力,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现阶段对于研究产业集聚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尤显紧迫。基于此,宋燕平等(2008)建立了农业产业集聚产生技术进步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集聚与技术进步两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业集聚视角下产生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通过对安徽砀山酥梨产业的调研问卷,使用amos软件对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论证研究。

二、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研究框架

产业的集聚现象被认为是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溢出的有机载体(freeman et al , 1991)。本文在此理论前提下,研究网络结构、知识溢出以及吸收能力等因素对农业集聚区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探讨由集聚所产生的农业技术创新效应相比非集聚的农业技术创新存在哪些优势?该理论框架的整体逻辑是:知识溢出是技术创新的根本原因,微观主体的吸收能力直接反映知识溢出的效果,而农业产业集聚本质上是一种中间性网络组织,这种网络结构的特征会影响知识溢出的难易程度,有助于提高集聚成员的吸收能力,从而对集聚区的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见图1)

(二)变量界定

1.网络结构。britton (2003)认为产业集聚可以被看作是各种成员通过社会联系构成的网络,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加拿大产业集聚内的成员关系是以网络形式存在。具体到农业产业集聚中,主要包括为农户、农业企业、政府部门、农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网络成员,它们构成了农业产业集聚的网络节点。本文根据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结合农业产业集聚的特点,将网络结构归结为网络密度和网络强度两个维度。网络的密度是指网络内实际存在的联系数量占到可能联系数量的比例,网络强度是指行为主体联系频率的高低和组织资源对联系承诺程度的高低。

2.知识溢出。从1962年,arrow最早研究了知识积累的过程之后,知识溢出与空间集聚就紧密相连,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前沿方向。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产业集聚可以产生知识溢出的效应,通过对“知识溢出”文献总结,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强调了知识溢出的中的“溢出”,着重于研究主体之间知识交流与扩散的过程,如jovanovic等(1989)建立的知识溢出模型,证实在空间上接近或技术水平较高的个体会有利于技术的获得和知识的交流和扩散;另一类强调了知识溢出的中的“知识”,如duranton等(2001)的知识溢出模型强调了不同产业的空间集聚有利于知识的创造和生产。根据这两类文献,本文将知识溢出划分为知识创造和知识扩散两个维度。

3.吸收能力。本文这里吸收能力的概念是指农业产业集聚成员识别、吸收、消化、利用集聚区内部溢出知识的能力。从定义可以看出,知识吸收能力包括4个方面,可以归纳为两类:潜在吸收能力(包括知识识别和吸收)和实际吸收能力(包括知识消化和开发利用)。潜在的知识吸收能力是利用外部知识的前提,实际知识吸收能力是通过利用外部知识不断创新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4.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创新是不断的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代替落后的农业技术,以实现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的角色从原先的生产者转变成为现在生产者与经营者兼顾的双重身份,因此,农业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过程,同时也涉及到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过程。

(三)研究假设

1.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农业产业集聚的网络结构为农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性。storper等 (2004)认为社会网络能够把不同的个人、群体、产业和区域有效地连接起来,有效地交换信息,促进集群中知识的持续流动和扩散。coleman(1988)认为,高密度网络会产生大量的企业间联系,网络内信息和资源将更快速地流动;hsu(1997)提出,网络的强连结有助于组织间的深度互动对组织生产管理方式与技术创新的能力产生影响。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产业集聚的网络结构主要是通过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1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密度对知识创造产生积极影响。

h2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密度对知识扩散产生积极影响。

h3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强度对知识创造产生积极影响。

h4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强度对知识扩散产生积极影响。

h5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密度对潜在吸收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h6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密度对实际吸收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h7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强度对潜在吸收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转贴于

h8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强度对实际吸收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2.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知识溢出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论,在不同环境下的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almeida等(1999)认为知识在不同企业和区域的流动以及与不同群体的互动交流,可以促进技术创新。林承亮等(2008)认为知识溢出对于技术创新是一把利弊双刃剑,它既能因新知识的传播运用而促进经济发展,也会因打击创新者积极性而阻碍技术创新。在农业产业集聚中,大多数的成员是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能够掌握知识的渠道较少,因此集聚区内的知识溢出有利于农民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9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知识创造对农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

h10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知识扩散对农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

3.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技术创新。集群的吸收能力取决于集群内每个行为主体对外部知识源的吸收能力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cohen等认为集聚区成员的吸收能力直接影响着集聚知识溢出的效果,caloghirou(2002)认为技术知识溢出效果受接受溢出企业吸收能力的限制,接受者所吸收的知识和怎样使用所吸收的知识直接导致知识的创新。

h11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潜在吸收能力对知识创造产生积极作用。

h12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实际吸收能力对知识创造产生积极作用。

h13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潜在吸收能力对知识扩散产生积极作用。

h14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实际吸收能力对知识扩散产生积极作用。

h15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潜在吸收能力对农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

h16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实际吸收能力对农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

三、 研究方法

(一)量表的设计

笔者以“网络结构”、“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等作为关键词,对sci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上相关论文进行搜索,尚未发现这3个变量在农业经济研究中的成熟量表,因此,本文结合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农业产业集聚的特征制订量表。其中,网络密度和网络强度的量表参考了coleman(1988)、hsu(1997)等的研究成果,总结为6个问题项;知识创造和知识扩散的量表参考了chowdhury(2005)的研究成果,总结为6个问题项;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的量表参考了giuliani的研究成果,总结5个问题项。对于农业技术创新采用的量表,根据顾焕章(2002)的著作中对于农业技术创新量表的总结和修改,归纳为3个问题项。在量表设计中每个题目均采用likert五点尺度测量方法,即1分表示“完全不同意”,5分表示“完全同意”,其余的以此类推。(见表2)

(二)样本结构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本课题组于2011年11月对安徽省砀山县良梨镇、玄庙镇、官庄镇、关帝庙镇所做的调查。期间主要采用的是入户访谈的方式,以确保问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共发放调研问卷300份,经过整理,剔除其中答案具有明显规律性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223份,有效率为74.3%。由于农民目前不仅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之一,更是农业技术创新效果的检验者,因此本次调查问卷的对象来自砀山酥梨集聚区中的梨农,之所以选择砀山酥梨产业的集聚是因为砀山酥梨历史悠久,是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集聚形成时间长,且近些年由于砀山县对于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视,在防治病害系列研究和选育产量高、品质优的新品种方面都取得了不俗成就,因此在我国目前农业产业集聚的发展情况下,以砀山酥梨产业为例研究农业产业集聚区中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见表1)

(三)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以cronbach′a系数来检验变量的信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4个变量下的7个维度整体cronbach′a系数为0.937,说明样本数据具有较好的信度,具体到各维度的cronbach′a系数值,可以看出维度值均大于0.7,因此各变量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所设计的量表具有可靠性。

本研究以探索性因子分析来验证样本效度。首先进行bartlett球体检验,kmo检验结果是0.875,大于临界值0.7,并且样本分布的球形bartlett检验p值是0.00,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施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得到因子载荷矩阵,结果显示,所有可观测变量在各自归属的因子上的负载很高(见表2),在其他因子上的负载很低,说明研究数据达到很好的效度。

四、模型检验与分析

(一)参数估计结果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方法,利用amos7.0对农业产业集聚区中所产生的技术创新因素进行拟合分析。在模型中使用最大似然估计进行运算,参数估计的结果如图2所示。

结果表明,假设h1、h2没有得到显著支持,其余假设cr值的统计检验相伴概率值均小于0.05,可以认为这些假设的路径系数在5%的水平下显著。

(二)模型分析

1. 网络结构。本文将网络结构分为网络密度和网络强度两个维度,但从模型估计结果中来看,网络密度对于农业产业知识的创造和扩散并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本文对于网络密度的定义只是在于农民之间联系的一种广泛程度,这种不深层次的交往可能很少涉及到农业种养技术方面的交流,而网络强度更强调了农民与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之间的一种交往程度,这对于农业的知识创造和扩散都是有直接影响的,并且这种影响程度较大。

(说明:***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显著性水平小于0.01,*显著性水平小于0.1)

从网络结构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来看,网络结构主要是通过网络中成员的吸收能力和知识溢出来影响农业技术创新,特别是其中网络强度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间接影响效应大。

转贴于

2. 知识溢出。这是对农业技术创新作用最大的一个因素,因为农业的知识创造本身也反映了农业的技术进步,而当农业知识扩散的渠道多,并能发挥很好作用时,有利于农业技术创新。从本文模型的分析结果中看出,知识扩散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可能比知识创造的影响更大一些,原因在于农业技术的创造固然重要,但由于农业技术与工业技术的创新相比农业技术的最后使用者是农民,农民由于自身的素质和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相比于工业企业来说要弱得多,因此农业技术创新最终的效果如何,就体现在农民对于这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就体现了农业知识扩散的重要性。

3. 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对于农业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作用,与假设一致,同时,从本文模型中看出,农民的吸收能力对农业的知识溢出也具有正向影响,从而还可以通过知识溢出的中介影响农业技术创新。因此,吸收能力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的效应是最大的,并且潜在吸收能力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要大于实际吸收能力,这是因为潜在吸收能力强调了对于知识的识别和吸收,在量表的设计上本文着重于农民的知识储备、生产经验以及对于新技术的态度,这些因素对于农业创新技术的推广更为有用。

五、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集聚区的网络结构通过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对于农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其中吸收能力的影响尤为显著。

篇8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传播

1农业技术创新概述

农业技术创新是在农业科技者、农民在农业生产的实践过程中运用科学技术、生产经验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发展新的技术的过程,是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改善以及农民增值增收的一项农业活动,从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上看,农业技术创新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技术的相对优越性,既然是创新的农业科技技术,必然在技术上与传统技术比较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农业生产设备,改进农业生产的步骤、程序等多个方面,在优越性的结果方面,主要体现在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在农业生产实际过程中,农业技术创新能够为农业、农村、农民带来其中一项或者几项的改进,就说明农业技术创新的成功,同时也证明了农业创新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通用技术的优越性。在农业技术创新的实践中,重点应体现在相对于传统技术的优越性方面,如果仅仅是改变原有的技术,使用另一种技术的农业技术创新,缺乏相对的优越性,则不能称之为农业技术创新。二是利益的一致性,农业技术创新的内容、过程、结果应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相一致,换言之,应符合农业、农村、农民的根本利益,使创新技术与农业、农村、农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这种一致性主要是农民认为创新的农业技术同现行的价值挂念、以往的农业生产经验以及潜在采用者的需求、需要程度的吻合度,吻合程度越高则对于创新的农业技术的传播与扩散越有利,更能够为众人所接受,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与传统的农业技术的吻合度与提醒的效率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中国最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几千年形成的农业生产习惯、农业生产认知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因此在农业创新技术方面应从现有的农业生产技术入手,从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的角度出发,确保农业创新技术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民需求的利益保持相对的一致。三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农业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技术的复杂性,相对于传统的相类似技术,在创新技术的研发、掌握、实施过程中,创新技术必然具有相对于传统技术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在认知的难易程度、掌握与应用的熟练程度以及研发的系统性复杂程度等多个方面。技术掌握的复杂性,对于新技术而言,由于知识程度的差异、认知程度的差异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差异,导致对于农业创新技术的理解、掌握、使用、操作的不同,这直接体现在农业技术创新接受者对于农业创新技术认知的复杂性上,因此,在农业创新技术的扩散与传播过程中应对创新技术的复杂性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才能够真正的将农业技术扩散和传播。四是创新活动的可试验性,农业创新技术在生产和应用环节中具备了一定的可试验性特征,在农业创新技术的传播与扩散过程中,接受者从认识、理解、掌握到应用有一个系统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简单直接应用显示是不可取的推广方式,因此在实践中多是采取试验性推广的方式,因此在农业创新技术中可试验性是一个显著的特点,通过试验能够使农业创新技术的受众者较为直观、直接的认识、了解和掌握新技术的特性、特点、优势、效益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从而利于农业创新技术的扩散和传播。五是创新活动的可观察性。农业创新技术的可观察性是在农业创新技术的可操作性技术上的又一特性,通过农业创新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试验性应用,从而直观的让农业创新技术受众能够看到新技术到来的优势和机遇,从而激发农业创新技术的受众者积极的学习创新技术、掌握创新技术,从而使农业创新技术更为广泛的扩散和传播到农业生产实践中。

2农民对农业技术创新认知与应用的过程

农业创新技术归根结底是要为农民认知和采用,在农业技术创新的传播过程中,农民对于农业创新技术的认知和采用一般分为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用阶段和应用等几个阶段。一是认识阶段,对于农业创新技术,在传播和扩散的过程中,首先应从农民对于农业创新技术的感性认识入手,使农民对于新技术的概况、性能、特点、优势等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二是兴趣阶段,通过对于农业创新技术的感性认识,从新技术的优势、创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介绍,使农民对于新技术产生兴趣,为进一步的传播和扩散打下基础,三是评价阶段,对于新技术在感性认识、兴趣培养阶段后,应从技术的推广者与技术的接受者两个角度分别对新技术的优势、特点等进行客观评价,从而赢得农民的信任;四是试用阶段,通过一定范围内的试用使受众能够切身、真实的学习、体会、感受新技术带来的好处、益处,从而真正从内心认可农业创新技术;五是应用阶段,在前面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完成后,作为真正符合农业、农村和农民需要的农业创新技术将在实际生产中得以应用,从而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收入贡献力量。

3农业技术创新认知与应用的建议

篇9

1.1休闲农业发展的目标导向

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必须服务于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目标要求。具体来说要以《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福建省“十二五”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等政策为其发展导向。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目标约束着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依据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目标做出的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未必必然正确。实际上,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目标是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正确选择的必要条件。只有当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目标能有效挖掘休闲农业资源时,才能说符合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的正确选择。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手段。同时,福建不同的休闲农业发展目标,引导着不同的休闲农业类型,不同的发展类型又要求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作为基础和保障[2]。

1.2休闲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性

通常情况下,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休闲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交叉形成的新型行业。其也必然可划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对应不同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在休闲农业幼稚期阶段,主要以模仿创新为主进行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在休闲农业成长期阶段,主要以合作创新为主进行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在休闲农业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主要以自主创新为主进行技术创新路径选择[3]。据福建农业资源区划部门统计,2011年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企业500多家,其平均投资额达2000万元,投资总额近100亿元,从业人数25万余人,年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30亿元。因此,从投入水平及效益水平来看,目前福建休闲农业产业已经处于从幼稚期向成长期过度。在此阶段,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要从模仿型向合作型转变。

1.3休闲农业的资源禀赋

休闲农业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三个层面。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休闲农业资源的制约,如土地、气候、乡村景观、农业作物、农耕文化、区位经济等,这些因素决定休闲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休闲农业作为自然和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对休闲农业资源的依赖是一种连续的、持久的经济过程。当前,福建休闲农业资源可划分为6种类型:特色农业资源、森林生态资源、休闲渔业资源、高优茶区资源、观光果园、民俗农庄资源[4]。这6种资源类型都决定了相应的休闲农业技术创新方向。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目的在于通过选择适当的休闲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建立更加有效的资源配置,发挥福建休闲农业的资源比较优势,形成持续的竞争力,提升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益。

2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

当前,福建休闲农业正处于转型期,经历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单一型向多元功能型,从注重休闲产品数量向休闲产品品质等方面的转型。要实现上述的转型,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并且随着福建休闲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赖性越强。福建休闲农业企业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结合休闲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福建休闲农业资源禀赋,进行合理定位,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技术创新路径。

2.1政府部门制定以合作创新为主、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为辅的战略框架

首先,休闲农业技术创新实质是为满足休闲者的需要,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引入到休闲农业项目中来,实现休闲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新的休闲产品与服务。由于,休闲农业技术创新对其他产业技术创新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加强福建休闲农业产业与旅游业、服务业,餐饮业的技术创新合作是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必然的选择[5];其次,福建休闲农业当前正处于成长期这个阶段,根据上述技术创新模式与行业生命周期的关系分析,选择合作创新能较好的促进当前福建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最后,目前福建省休闲农业已经逐步形成西部山区生态型休闲农业产业带、中部都市城郊型休闲农业产业带、东部滨海、岛屿蓝色型休闲农业产业带的格局,且福建三个产业带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协调发展各个区域的休闲农业,需要建立以合作创新为主、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为辅的技术创新路径。

2.2中介服务部门建立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的互动式信息平台

休闲农业是融合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如何实现“三生”功能及构建福建美丽乡村,关键是靠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当前,在福州、厦门、泉州3个现代都市农业圈以及漳州、莆田、三明、南平、龙岩等6个中心城市圈及周边,发展了各类设施农业型及综合服务型的集生产、科研、观赏、体验、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项目,打造城郊型休闲农业密集区,把城市周边郊区的休闲农业纳入都市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核心区,把郊区以外的大部地区纳入都市型休闲农业的区,美化了城市郊区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接受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辐射,密集区的出现加剧了城郊休闲农业的竞争,有效促进了福建城郊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而中介服务部门建立休闲农业互动式信息服务平台,能更加有效引导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首先,能够为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提供决策资讯信息,为休闲农业企业家和科技人员者提供技术情报、市场信息、政策咨询等。其次,能够为福建休闲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相关的国内外市场动态、技术支持,以及最新科研成果信息等。最后,提高福建休闲农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实现信息化带动休闲农业的现代化,最终促成“科技兴农”战略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融合。

2.3休闲农业企业加强吸收与转化其他行业技术创新成果

休闲农业产业横跨了第一、二、三产业,其技术创新融合了三大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并通过创意元素,进行新的要素组合。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高是建立在对其他行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吸收与转化的基础上[6]。因此,为了避免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技术创新“陷进”,应加强对其他行业引进技术的模仿、消化与吸收,实现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与其他行业技术创新协调发展,特别是营销、服务、信息等技术创新成果的引进、吸收与消化,这些技术创新成果的引用能直接提升当前福建休闲农业经济效益。但,在引进、吸收、消化的三个环节中,始终以掌握核心技术为最终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福建休闲农业发展需要,对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具有福建休闲农业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争取早日实现从模仿创新向合作创新及自主创新的自然转移。

2.4政府部门积极促进闽台休闲农业技术创新合作

篇10

关键词: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

中图分类号:F3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42X(2015)12-0043-04

作者简介:李杰中(1983-),男,湖南新化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科技服务

一、问题提出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外学者肯定了其重要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特性、影响因素、激励政策等方面。[1-4]国内从环境友好角度研究农业技术创新较少,集中在农户采用行为、产业政策对创新效应的影响、创新绩效评价等方面。[5-7]国内外现有研究微观上多集中于创新过程,宏观上侧重于对农业经济影响的研究,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较少。对于激励创新,多聚焦于对农户采用行为的刺激,缺乏对农业企业的研究。创新获利问题与激励创新关系紧密,以专属制度与互补性资产为核心要素建构了创新获利(profi-tingfrominnovation,PFI)模型[8],从AtulNerkarandScottShane关注技术因素,到Jacobides的产业结构因素,再到Christensen的商业模式因素,研究框架得到拓展。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有:系统介绍PFI理论、专属制度内生演化与PFI模型修正、商业模式与创新获利的关系等。[9-11]目前没有涉及农业企业创新获利问题的研究,但现有成果为本课题研究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学术参考。农业企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主体,明确的市场导向、较高的成果转化率以及高效的市场运作效率使农业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逐渐完善,农业企业创新发展的示范带动与技术扩散效应日益凸显。农业企业从其创新行为中获取足够的收益是激励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已有创新获利问题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领域,研究多基于封闭式创新情境,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本身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创新主体多元化,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创新环节的相对独立性,农业企业处于开放式创新情境中,经典的创新获利理论面临着农业技术创新的挑战。我国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对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农业依然是“短板”。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科技含量不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食品安全、生态环境要求的提高,新常态下我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是创新驱动农业发展的关键抉择。因此,对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影响因素进行专门研究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特性

明确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特性是识别创新获利影响因素的基础。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纳入创新过程,注重通过技术革新推动可持续发展,创新具有诸多独特之处。

(一)正外部性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外部性。正外部性是由于创新的对象和创新的结果形成的,在农业领域,创新关注土地、水等环境的承载力,力图节约集约利用生态资源,综合新品种培育、新型无公害农药化肥和生态化栽培技术等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创新过程中,知识与技术的外溢倾向较为普遍,新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即便先在农业公司形成和应用,但在公司和农户的互动过程中,技术往往最开始在周边农户中得到扩散,客观上导致了创新对外部影响的正效应;从创新结果看,某一创新主体的环境友好型创新行为最终的价值突出表现为生态环境的改善,而环境作为公共物品属性,社会全体共同享有创新成果,绿色农产品的供给也增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

(二)创新主体多元化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农业企业、农户和农业合作社等多元主体。主体之间为了创享价值通过一定的平台和利益联结方式集合在一起,如“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组合形式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愈发普遍,主体的联结汇聚了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公倍数基础上结成了丰富多彩的创新成果;主体间的竞争和博弈关系也始终存在于创新过程,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既相互交织,又相互区隔,在长期合作的框架下,关注重点不尽相同,利益摩擦在所难免。多元主体意味着创新分工和角色扮演的不同,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新的格局和态势。建立多元主体的利益调节机制和针对性的激励机制是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三)高风险性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投入风险较高。第一,创新外部性易导致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分散不确定的技术变革和创新的多元化主体增加了投资风险。一些情境下,创新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创新成果难以独占和独享,市场价值被后来者瓜分。第二,农业领域创新特性决定了创新周期长,创新受经济与自然规律的支配,前期投入较大,沉淀成本高,效果显现延时长,有时甚至投资难以收回,创新成效和投资回报不确定性极高。例如,新品种的培育研发时间跨度大,有时甚至需要一代代科技人员的接替努力,并受自然环境和生物特性的牵制,无形中增大了创新的风险系数。第三,我国制度和市场环境的不成熟易致使创新成果在市场中失灵,特别是绿色农产品检测技术的滞后、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等造成绿色农产品市场出现大量机会主义行为,或创新产品与人们思想认识和消费观念不符,都导致了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

三、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

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创新获利反映农业企业占有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收益的能力,农业企业从创新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激发创新的动力就越强。明确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创新获利的影响因素是制定有效激励措施的关键,影响因子既包含创新过程因素,也涉及创新系统外的辅助支撑要素。

(一)利益联结方式

农业企业与相关者的联结方式决定了创新利益的分配,成为影响获利的核心因素。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往往需要依靠土地等农业资源,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土地政策和农业生产环境,农业企业进行产业化运作时需要与广大农户等联合才能获取创新互补性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和实现创新价值。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政府派出机构+基地+农户”等组合形式下,农业企业创新获利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挑战。知识技术的溢出风险与利益联结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司+用户”以契约关系为基础,以定向订单作为主要的交互媒介,订单价格博弈成为关系走向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公司与农户由于某种共同的利益追求结合起来,但在这种松散的合作创新关系中,合同的约束力不强,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难以避免,技术的外溢引致的效益溢出大大削弱了农业企业的获利能力。“公司+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下,基地作为重要的调节力量被引入,是对“公司+农户”实践的升级。

农业公司与农户和基地签订协议,一般情况下,农户进行农产品种植生产,公司加工制造,基地作为中介,在生产资料采购、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司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农业企业将环境友好型创新成果有目的地扩散给农户,最后与农户、基地分享创新效益,在预期的收益蛋糕中,农业企业能占有多少份额,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关系网中地位的确立,是否具有主导控制权影响了其在创新联盟中的议价能力。产业链中农业龙头企业往往能降低创新获利的不确定性,占有更多的收益。“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中,农户不再直接面对公司进行讨价还价,而是组成专业合作社,以集体名义与之协商,改变了利益关系中的力量对比,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缓解,内部监督、合作社的委托权限、各主体关系的紧密程度确定了创新发展的态势,农业企业的创新获利能力既受到了博弈方力量增强的牵制,也因更稳定的利益互惠关系而得到保障。“公司+政府派出机构+基地+农户”利益关系中,政府派出机构如乡镇农技站拥有较为丰厚的资源和广泛的关系网,借由派出机构与农户互动,提供技术推广和指导服务,虽政府派出机构与农户的亲和度可能不如专业合作社,但能大大减少了企业的交易与协调成本,降低了合同违约风险。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因为乡镇农技推广站等的参与,新技术难以由某一主体独自掌控,技术溢出风险加大,并且政府派出机构作为非营利性的组织,政府行为的作用可能使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难以完全按市场化模式推进,给农业企业创新获利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因素。

(二)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

以农业企业为依托,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按产权归属可划分为产权独占型和产权共占型,产权归属影响创新获利的独占性机制,创新价值的实现和占有受制于产业发展模式。产权独占型是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某一主体独自占有某项新技术的产权,一般该主体就是技术的实际研发和掌握者。一方面,如果农业企业是产权的拥有者,在知识产权制度保障的框架下,企业并不是通过独自占有技术获得收益,而是通过技术扩散转移让农户采用,在可控的利益联结网络中,借助全产业链运作,技术与农户结合,与土地等资源结合,因而产生实际应用价值。在此过程中,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本身的信息编码隐晦和复杂有利于防范利益关系网之外的模仿者,降低体系内创新价值实现机制失灵的风险。另一方面,当技术被企业之外的主体如农业科研院所独占时,农业企业通过市场交易获得新技术,并进行产业成果转化,产出创新价值。当然,此时产权归属清晰,管理相对较容易,但如果只是通过交易获得技术,而未有供应方后续技术支持和保障,商业化应用难度重重。产权共占型在协同创新和共同产业化运作中较为多见,农业企业与相关环境友好型技术占有者以各自不同的资源、资本和技术投入商业运营,依据其黏合的程度可分为合作生产、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模式。合作生产模式中,农业企业与技术共占方签订协议,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进行环境友好型农业科技生产运作,按合同约定分配创新收益。农业企业获利占比很大程度上受参与方技术折算为股份多少的影响。如果技术风险较高,投入资金多,创新主体相关方倾向于组建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将共占新技术进行产业转化,共同解决场地、设备、资金和技术层面的问题,基于资本投入和责任分担的农业企业创新获利能力将变得稳定和可持续。股份公司是在进行可行性论证基础上,通过发行股票,将社会资本吸收进创新过程中,撬动系统创新,放大了创新收益,农业企业的实际拥有股份决定了创新收益的占有。

(三)产业政策的生态化倾向

产业政策是对产业发展作出的规划、引导、扶持和限制等政策的总和,具有生态倾向的产业政策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各阶段施加了持续的影响,从绿色研发到生态生产种植,直至绿色化营销,政策的激励和约束不能忽视。有关绿色农业产业政策营造了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情境,能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进而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政策的耦合度成为创新能否顺利推进并多大程度上获利的重要影响因子。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良好的关于生态农业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并且农业企业掌握或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属于当地政府所重点支持技术研发和推广范围,那么,农业企业更容易从政策利好或实际资金资助中获得创新的动力,技术的市场化运作和价值的实现阻力减小,特别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约束性措施的出台使得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前景更加光明,获利空间更为可期。而在产业政策不健全,甚至没有引导生态农业发展的地区,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显得冒险而举步维艰,与传统技术相比,创新短期内的收益难有优势,更多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倾向于采取掠夺式的农业生产而牟利,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遭受严重挑战。总之,生态化倾向明显的产业政策对农业企业创新获利能力具有正向提升效应,反之则限制了获利能力的发挥。

(四)市场的绿色化程度

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最终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创新结果是否成功由市场中的消费者说了算,这里的市场有更广泛的意涵,既包括一般的绿色农产品消费市场,也包括农户采用和购买有机肥或缓控释肥等创新成果形成的生产资料消费市场。市场营销作为创新链的末端环节,对农业企业创新获利产生重要影响。通常,市场的绿色化程度越高,农业企业越有可能从创新中获利,市场绿色化程度不高,企业的获利能力会受到严重的制约。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其消费意识和购买认知是否具有绿色化考量,是否了解和接受绿色化农产品并愿意为此支付可能更高的价格,是形成绿色化市场的根本,难以想象一项尚未得到消费者认可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能成为可靠的获利来源。绿色农产品认证是促使市场绿色化的必要之举,通过认证的创新成果以显著的标志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提高了产品的辨识度,乃至使成果脱颖而出并取得竞争优势。当然绿色认证过程中的权利寻租行为也可能侵蚀农业企业的创新利益。市场监管力度对于规范绿色消费市场,规避市场中的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意义重大,尤其是在我国特有的制度情境下,强力的市场监管是市场绿色化的稳定器,为农业企业创新获利保驾护航。

四、结论

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有别于制造业领域的创新获利,与传统的农业技术创新相比也显示出特殊性。由于创新受社会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双重支配,也受互补性资产的牵制,即需与土地等自然资源结合方能实现创新价值,并且环境变量导入创新全过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主体多元化和高风险性特征,使得农业企业的创新获利复杂而充满不确定性。农业企业创新获利受到创新过程因素和创新系统辅助要素的多重影响,创新的利益联结方式、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产业政策的生态化倾向和市场的绿色化程度成为决定农业企业创新收益占有的关键变量。总之,对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影响因素的分析将创新获利问题拓展至了农业领域,有利于完善创新获利的理论体系;为激励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助于发挥农业企业在创新成果转化和市场化运作方面的效能,释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红利,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JAFFEAB,PAMLERK.EnvironmentalRegulationandIn-novation:APlaneDataStudy[J].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97,79(4):20-23.

[2]SUSMITAD,CRAIGM,DavidW.IsEnvironmentallyFriendlyAcultureLessProfitableforFarmers?Evidenceon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nBangladesh[J].App1.Econ.Perspec,2007,15(1):106-113.

[3]HAKIP,ERWINB.DoDecentralizedInnovationSystemsPromoteAgriculturalTechnologyAdoption?ExperimentalEvidencefromAfrica[J].FoodPolicy,2013,12(9):3-7.

[4]TRAVISJL,DANIELAS.AgriculturalTechnologiesforClimateChangeinDevelopingCountries:PolicyOptionsforInnovationandTechnologyDiffusion[J].FoodPolicy,2012,37(1):116-118.

[5]褚彩虹,冯淑怡,张蔚文.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3):68-75.

[6]沈宇丹,王艳,王雅鹏.我国化肥产业政策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效应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2):195-199.

[7]姚延婷,陈万明,李晓宁.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10-115.

[8]TEECE,D.J.ProfitingfromTechnologicalInnovation:Im-plicationsforIntegration,Collaboration,LicensingandPub-licPolicy[J].ResearchPolicy,1986,15(6):287-303.

[9]谢伟.如何从创新中获利[J].科学管理研究,2004(3):17-22.

[10]王雎.试论开放式创新条件下的专属制度内生演化与PFI模型修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12):10-16.

篇11

关键词:绿色农业 ;创新; 分析

发展绿色农业离不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更不能缺少对社会资源潜力的开发利用,尤其是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为此,应根据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在确定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及对创新动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本文重点对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与动力加以分析。

1 绿色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分析

1.1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落脚点 农业技术创新决不是孤立的社会事件,作为一种特定的技术经济过程,在本质上是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社会、自然、技术诸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组合,它不仅离不开科学创新,也离不开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它们都是技术创新的环境条件与保障。而技术创新的落脚点又是市场创新。它们的相互作用于结合就成为就成为现实的有效率的创新体系。如果对创新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就不难发现,所谓创新体系是由人员、组织、环境三大要素组成。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都要通过一定的人员和组织的集合来体现。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经济行为,虽然是单个经济主体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但都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环境和组织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主体一般应是市场的主体。毫无疑义,从理论上来讲,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应是农户与农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创新源,是成果的供应者。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户不仅经营规模小、收入弹性很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低,只能从事简单的模仿创新。大批量的分散的小生产农户,客观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进程,更难以进行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有一个组织化的过程,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结成创新网络,科技创新才能顺利实现。

1.2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多元主体形式 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化运作是主要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逐步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农户和农业企业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壮大,农民的行业技术协会的成长,农业技术市场等中介组织的发育,民间教育培训组织的完善,农户与农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也会得到加强。特别是当农业大型企业与配套性小企业出现协同创新,对绿色农业产的的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时,我国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必然进入多元主体创新时期。

1.3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建设 这其中强调政府的作用,因为农业科技创新与其他领域科技创新有明显的不同。但同时,政府要利用非市场机制,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推动多元创新职能结构的整合,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2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分析

构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除明确创新主体,还必须深入探讨科技创新的力量拉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动力可以分为市场力量和非市场力量。

2.1 市场力量 主要指在经济竞争中能拉动微观主体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需求力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市场需求的拉力。从国内看,市场对绿色农产品需求增长主要来自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大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前者取决于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后者取决于城镇人口绿色知识、绿色消费习惯的建立。目前,我国还有大批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内部,他们对农产品的生活消费,大多还停留在自给性消费。怎样扩大绿色产品的市场容量,关键在于把大批以自给性消费为主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商品性消费人口,扩大内需。第二,市场竞争压力。入世后,外资进入我国农业开发,并带来优质价廉的新产品、新技术,加大了农产品结构性疲软。第三,关联产业的推力。农工商一体化,上中下游产业的相关联,不论组织形式,还是产品形态上,各产业部门之间已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填补了许多中间地带,成长了许多新兴产业。因此,依托第一产业的产业链的延伸,必然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注入强大的动力。

篇12

关键词:农业引进技术;人力资本;技术扩散;贝尔曼方程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9—4377—05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首次提出技术后进国利用技术先进国的技术转移打破传统农业的经济均衡状态,以实现农业转型[1]。中国是技术后进国,与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引进技术可以有效地改造传统农业,降低技术创新成本,提高整体的农业技术水平。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须借助后发优势,引进适用技术,然后消化吸收,培养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技术二次创新[2,3]。

从农户人力资本异质的视角重点分析中国农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农业技术二次创新,以期在提高本国农业引进技术吸收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自主的技术创新。下面将首先分析如何引进农业适用技术。

1 农业适用技术引进模型

中国农业技术引进主要是政府主导型。农业部门在引进技术时必须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市场规模以及其他影响技术消化吸收的要素,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引进技术的市场规模与技术的应用难度系数直接相关。将引进技术的初始应用难度系数表示为φi∈(0,1),则有

φi=φ(ai),φ′(·)>0 (1)

其中ai表示技术i的生产率指标,引进技术向前沿趋近时,技术初始应用难度系数φi增大。个体农户技术应用问题即是

max π(eti,ati,φti)=■(1+r)—t[Φati—gi(eti,φti)],

Φ>0 (2)

其中r为贴现率,gi(·)表示个体农户技术应用成本,当农户的人力资本ei越高,则应用成本越低;技术越难以掌握,即φi越大,则成本越大。根据学习效应[4,5],技术i在扩散过程中,φi动态演化满足如下方程[6,7]:

E[φti]=ρtφi,0

令技术应用的人力资本临界值ed=mφi,m>0,则技术i的潜在需求可表示为

Di=N[1—F(mφi)] (4)

其中F(ei)为人力资本累积分布函数,N为农业总劳动力。则技术引进的动态收益现值为

TRi=Φ■(1+r)—taiN[1—F(mφi)] (5)

农户应用技术i的总成本现值为

C1=■■(1+r)—tgi(eti,φti) (6)

农业部门对技术i的引进成本为

C2=C2(ai),C2′(·)>0 (7)

即从国外引进的技术越是趋近前沿,其引进成本越大。综合(5)—(7)式,农业技术引进问题可以表示为

max π(ai)=TRi—C1—C2 (8)

其中π(ai)表示引进技术i的社会整体净经济效益现值。

由(8)式可知适用技术不一定是先进技术或尖端技术,适用技术也可以是中间技术甚至是原始技术,因为如果技术i的应用成本或引进成本太高,此时即使ai很大,农业部门也不应引进该项技术;反之,即使技术i的生产率并不高,但是如果技术i的应用成本和引进成本很低以至于引进技术的净经济效益现值大于零,此时农业部门引进该项技术也较为适用。

2 农业技术引进与人力资本

根据技术引进模型可知农业适用技术取决于农户人力资本分布。下面将进一步讨论农业技术引进与人力资本均值以及方差的关系。

由(8)式极值的一阶条件得

■=ΦN■■—C1′—C2′=0 (9)

其中f(·)为人力资本概率密度函数,H(·)为故障率函数(Hazard Function),即

H(·)=f(·)/[1—F(·)] (10)

令β=(1+r)—1;ei~U[μ—σ/2,μ+σ/2];gi(φt)=ηφt=ηρtφi,η>0;C2=ωai,ω>0;φi=υai,υ>0,则(9)式可化简为

■=■[■—■ai]—■[■—■ai]—ω (11)

当N足够大时(9)式即为

(μ+0.5σ)(■—■)—2mvai(■—■)=0 (12)

令V(σ)(μ+0.5σ)(■—■),Λ(ai)

2mvai(■—■),则(12)式可化简为

V(σ)—Λ(ai)=0 (13)

根据隐函数定理知

dai/dσ=V′(σ)/Λ′(ai) (14)

由(8)式极大值的二阶条件得

d2πi/da2i=—Λ′(ai)

由(2)式中max π(eti,ati,φti)≥0得

Φ/(1—β)>ηυ/(1—βρ) (16)

所以V′(σ)=[Φ/(1—β)>ηυ/(1—βρ)]/2>0 (17)

由(13)—(17)式联立得dai/dσ>0 (18)

即引进的技术水平与人力资本方差正相关(此处人力资本方差为σ2/12);同理可证明dai / dμ>0,即引进的技术水平与人力资本均值正相关。由(1)式知

dφi / dai>0 (19)

由(18)—(19)式联立得dφi / dσ>0,即引进的技术初始应用难度系数与人力资本方差正相关;同理可证明dφi / dμ>0,即引进的技术初始应用难度系数与人力资本均值正相关。

所以各地区在引进农业技术时,应考虑本地区农户的人力资本分布。如表1所示,对于人力资本均化程度较高但均值较低的地区应引进应用难度系数较低的中间技术或者原始技术;对于人力资本均值较高且方差较大的地区则应引进应用难度系数较大的尖端技术或者先进技术。

3 农业技术扩散

引进适度技术后,需要大力推广和普及引进的农业技术,以尽快实现技术的消化吸收。

技术扩散过程也即是提高技术设备的质量,降低故障率,从而技术的潜在需求不断增加的过程[8]。农业技术的改进以及故障率的降低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干中学和研发投入(R&D)。

3.1 干中学主导的技术扩散

当φi=φti时,定义φi′=E[φit+1],则根据(3)式,在没有R&D时,干中学主导的农业技术扩散满足如下方程:

φ′i=φi e■,υ>0 (20)

其中Ui为农业技术i的使用人数,即Ui∈[0,

N{1—F(mφi)}]。

无研发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农户人力资本方差较大的经济,农业技术扩散在早期较快,在后期扩散较慢。证明如下:

令lnei~N(μ,σ2),x=lnei,则概率密度函数为

f(x)=■exp{—■},

技术扩散速度可以表示为Vdif=1—φi′/φi =1—e■,所以?坠Vdif /?坠σ = υe■ ?坠Ui / ?坠σ

其中Ui=N■f(x)dx,因为?坠Ui / ?坠σ =■N exp{—■},所以

?坠Vdif /?坠σ = Nυe■ ■exp{—■}

当ln mφi>μ,即φi>eμ/m时,?坠Vdif /?坠σ >0;当ln mφi

同理可得,农业技术扩散速度与农户人力资本均值μ、农业劳动力总人口N正相关,与技术应用的人力资本临界值系数m、技术应用难度系数φi负相关。

3.2 研发推动的技术扩散

农业技术扩散的实现方式除了干中学外,还有R&D,此时的R&D成本可以表示为

CR=aiR(φie■ —φi′),R′(·)>0 (21)

由(21)式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技术水平越趋近前沿,技术改进的R&D成本越高;同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技术改进幅度越大,R&D成本越高。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农户人力资本方差较大的经济,研发推动下的农业技术扩散速度较慢。证明如下:

令ei~U[μ—σ/2,μ+σ/2],CR=ζ(φi—φi′)2,研发投入决策的贝尔曼方程(Bellman Equation)可以表示为[9]:

v(φi)=■ {aiN[1—F(mφi)]+(1+r)—1v(φi′)—ζ(φi—φi′)2} (22)

则此时欧拉方程(Euler Equation)为

[aiNm/σ+2ζ(φi′—φi″)](1+r)—1—2ζ(φi—φi′)—λ=0

(23)

其中λ为拉格朗日乘数(Lagrange multiplier),满足■(1+r)—1λ=0,其欧拉方程的解为

φti=φi—aiNmt/2ζrσ,0≤t≤2ζφirσ/aiNm (24)

此时技术扩散速度可以表示为

V■■=1—φi′/φi=aiNmt/2φi ζrσ (25)

所以?坠V■■/?坠σ>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方差较大的经济,研发推动下的技术扩散速度较慢。由(25)式知,研发推动的农业技术扩散速度与农业技术生产率ai、农业劳动力总人口N、技术应用的人力资本临界值系数m正相关,与研发成本系数ζ、贴现率r、技术应用难度系数φi负相关。

4 农业技术二次创新

农业技术与工业技术相比有较强的地域性。农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重要标志是能否成功地在原有的引进技术基础上实现技术二次创新(Technology Secondary Innovation),从而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10]。

4.1 技术二次创新的贝尔曼方程

假定每期只有两种技术并存,技术二次创新的结果是其中一种技术消亡,另一种新技术进入生产函数,则技术二次创新的贝尔曼方程可以表示为:

V(ai—1,ai,φi—1,φi)=■{Z(ai—1,ai,φi—1,φi,Ui)+(1+r)—1V1(ai—1,ai,φi—1′,φi′) (26)

其中Ui∈[0,N{1—F(mφi)}] (27)

V1(ai—1,ai,φi—1′,φi′)=

maxV(ai—1,ai,φi—1′,φi′),■{V(ai,ai+1,φi—1′,φi′+C3(■))}

C3(ai+1/ai)=φi+1—φi,C3′(·)>0 (28)

技术二次创新虽然使得技术生产率由ai提高到ai+1,但是同时会导致技术应用难度系数增加,从而导致技术应用人数下降。技术二次创新幅度越大,则创新成本越大[11]。Z(·)表示在当期同时生产技术i和技术(i—1)的净经济效益现值,则

Z(ai—1,ai,φi—1,φi,Ui)=πi(ai,φi,φi′,Ui)+πi—1(ai—1,φi—1,φi—1′,Ui—1) (29)

其中πi(ai,φi,φi′,Ui)=ai[Ui—R(φie■—φi′)](30)

同理可得

πi—1(ai—1,φi—1,φi—1′,Ui—1)=ai—1[Ui—1—R(φi—1e■—φi—1′)] (31)

其中Ui—1=max{0,N[1—F(mφi—1)]—Ui}。在没有技术i的竞争时,技术(i—1)的需求为Ui—1=N[1—F(mφi—1)]。

4.2 技术二次创新的稳态方程

技术二次创新幅度为si=ai/ai—1,则(26)式可以表示为

V(ai—1,ai,φi—1,φi)=ai—1v(si,φi—1,φi) (32)

同理可得

V1(ai—1,ai,φi—1′,φi′)=ai—1v1(si,φi—1′,φi′) (33)

Z(ai—1,ai,φi—1,φi,Ui)=ai—1z(si,φi—1,φi,Ui) (34)

技术二次创新的贝尔曼方程可以改写为

v(s,φl,φh)=■{z(s,φl,φh,Uh)+(1+r)—1v1(s,φl′,φh′)} (35)

其中

v1(s,φl′,φh′)=max{v(s,φl′,φh′),■{sv(s′,φl′,φh′+C3(s′))}} (36)

z(s,φl,φh,Uh)=π(s,φh,φh′,Uh)+πl(φl,φl′,Ul)

(37)

πh(s,φh,φh′,Uh)=s[Uh—R(φhe■—φh′)],Uh∈[0,N{1—F(mφh)}] (38)

πl(φl,φl′,Ul)=Ul—R(φle■—φl′),Ul=max{0,N[1—F(mφl)]—Uh} (39)

(35)—(39)式中l和h分别表示当期中较低的技术和较高的技术。

根据定理SLP4.6[12],当人力资本累积分布为连续函数时,则存在惟一连续函数v(·)满足技术二次创新的稳态方程。

4.3 技术二次创新的时间选择

当φh≈0,即当每期中较高的技术为绝大多数用户掌握时,为技术二次创新的最佳时间。如图1所示,当期中技术h的扩散路径为AS1,当t=t1时,φh0+,此时Dh=D11—,此时为技术二次创新的最佳时间。经过创新之后的技术表示为技术h2,其技术扩散路径如曲线BS2所示。

技术二次创新会带来两方面的成本,一方面,同期中较低的技术l向较高的技术h转换,此时由于技术应用难度系数φi—1上升为φi,此时会损失一些需求,此种成本记作Costl;另一方面,较高的技术h经过技术二次创新后,由于技术应用难度系数φi上升为φi+1,此时也会损失一些需求,此种成本记作Costh,则

Costl=Λ■f(ei)dei,Λ>0 (40)

Costh=Ψ■f(ei)dei,Ψ>0 (41)

因而技术二次创新成本可以表示为

Costinnovate=Costh+Costl (42)

令lnei~N(μ,σ2),当φh≈0时, (40)式中φi0+,且0

■f(ei)dei0+ (43)

因为Λ为正的常数,所以Costl0,同理可证Costh0,所以有

■ Costinnovate=0 (44)

此时技术二次创新的净经济效益现值为

πinnovate=v1(s,φl′,φh′)=■{sv(s′,φl′,φh′+

C3(s′))}} (45)

所以当φh≈0时为技术二次创新的最佳时间,因此当φh以较快的速度趋近于零时(技术扩散较快时),则技术二次创新速度也较快。

5 演化仿真

根据前面的分析,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模型进行动态演化仿真。参数设定如下:lnei~N(1,1),

CR=1200(φie■—φi′)2,Ui=1—F(79φi),CR=0.016,r=0.25。

参照组的参数设定为lnei~N(1,0.64),CR=0.017,其他参数值与上例相同。

仿真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对于σ=1,农业技术由40%用户所掌握到被80%用户所掌握,需要经过7期的技术扩散;而对于σ=0.8,只需经过5期的技术扩散。技术扩散同时受两种效应影响,即学习效应和研发推动效应。由前面分析可知,对于农户人力资本方差较大的经济,在技术扩散早期学习效应推动的扩散较快,在后期则扩散较慢。另一方面,在研发推动下,对于农户人力资本方差较小的经济,技术扩散较快。在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对于人力资本方差较小的经济,在技术扩散中后期扩散速度较快。

6 小结

在引进农业技术时必须综合考虑技术应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规模以及其他影响技术消化吸收的要素。对于农户人力资本均等程度较高但均值较低的地区应引进应用难度系数较低的中间技术或者原始技术;对于人力资本均值较高且方差较大的地区则应引进应用难度系数较大的尖端技术或者先进技术。如果考虑到行业间人力资本流动,我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速度快于农业部门,高技能人力资本会向工业部门流动,从而降低农业部门人力资本均值和方差[13,14]。因而中国农业适用技术的引进更多应考虑中间技术甚至是原始技术,而非尖端技术。

农业技术扩散同时受两种效应影响,即学习效应和研发推动效应。对于农户人力资本方差较大的经济,在技术扩散早期学习效应推动的扩散较快,而在后期则扩散速度较慢。另一方面,在研发推动下,对于农户人力资本方差较小的经济,技术扩散较快。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农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进程。

农业技术与工业技术相比有较强的地域性。农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重要标志是能否成功地实现技术二次创新,即在原有的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本土化创新。当人力资本累积分布是连续函数时,则存在惟一稳态的技术二次创新方程;当农业技术扩散较快时,技术二次创新速度也较快。

参考文献:

[1]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 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 HELPMAN E.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and economic growth[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8.

[3] BURGELMAN R A, CHRISTENSEN C M, WHEELWRIGHT S C.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M]. New York: McGraw—Hill/Irwin,2008.

[4] BENHABIB J, SPIEGEL M M. Human capital and technology diffusion[J].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2005,1:935—966.

[5] NEUHOFF K. Learning by doing with constrained growth rates: an application to energy technology policy[J]. The Energy Journal,2008,29(2):165—182.

[6] PARENTE S L. Technology adoption, learning—by—doing, and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94,63(2):346—369.

[7] JOVANOVIC B, NYARKO Y. The transfer of human capital[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995,19(5—7):1033—1064.

[8] MANSFIELD E.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rate of imitation[J]. Econometrica,1961,29(4):741—766.

[9] BELLMAN R E. Dynamic programming[M]. Providence: Dover Pubns,2003.

[10] 李光泗,徐 翔.技术引进、市场结构、研发效率与二次创新[J]. 财经研究,2007,23(5):116—125.

[11] 郭京京,吴晓波.产业集群的演进:二次创新和组织学习[J]. 科学学研究,2008,26(6):1310—1315.

[12] STOKEY N L,LUCAS R E, PRESCOTT E C. Recursive methods in economic dynamics[M].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篇13

1.1理论模型及变量选择

1.1.1理论模型

从生产函数入手,可以定义技术创新函数为:Q=F(K,L,W)[2],但是在特别研究外资研发对本土技术创新的影响前提下,技术创新函数可以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模型,定义出一个反映技术创新的函数,即技术创新产出模型为:Q=AKαLβWθ其中,Q表示技术创新产出;K表示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如研发费用的投入;L表示技术创新的人力投入,如研发人员的投入;W表示影响技术创新的其它因素,如跨国农业公司在华的研发投入等;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α、β、θ分别表示各个变量的弹性系数。为了分析方便,将上述公式转化为对数形式为:Ln(Q)=C+αLn(K)+βLn(L)+θLn(W)+e其中,Ln(Q)为技术创新产出;Ln(K)为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Ln(L)为技术创新的人力投入;Ln(W)为影响技术创新的其它因素,C为对数方程的常数项,α、β、θ为截距项和回归系数,e为误差项。

1.1.2变量选择

衡量国家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是“新产品销售额”或“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新产品销售额”是表征产品创新的主要指标,专利申请量则是表征研发创新的首选目标。当我们选定农业经济作为分析对象时,上述两个指标中“新产品的销售额”是很难得到的,而农业专利申请量则容易获得,并且能够直接反映研发活动的结果,故在本文选定“农业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国家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而“农业发明专利”是最能反映农业研发活动的产出水平,所以选择“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来表征我国农业研发创新产出的指标。在“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人员投入”方面,分别选取“农业研发经费的内部支出”与“农业研发人员的全时当量”,来作为技术创新产出模型的自变量。而对于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研发投入,可作为模型中的其它因素被引入到模型中。由于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研发人员的数据没办法得到,故选取“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和“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研发的指标,而且这两个指标分别通过“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的途径来影响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因为没有跨国公司在我国农业领域的研发人员的数据,所以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通过“人才流动效应”的途径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造成的影响不能显示出来。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产生的溢出效应[3]主要通过以下3个方面对东道国的技术创新起到促进作用:①示范效应: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建立研发机构,可以使本国研发机构学习跨国公司先进的科研管理技术和经验,并进行学术交流,推动东道国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②竞争效应: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研发投资给东道国带来很大的技术压力,进而促使本土企业或其它单位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水平;③人才流动效应: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研发投资必定引起双方人才的流动,这些人员在跨国公司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到东道国的企业或科研单位,提高东道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所以本文中选择的变量只能表示“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但这并不影响分析的结果。

1.2计量模型构建

通过以上分析得到农业技术创新产出模型为:Ln(PGN)i=C+αLn(KGN)i+βLn(LGN)i+θLn(EGW)i+ρLn(PGW)i+ei其中:Ln(PGN)i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其指标选用国内农业发明专利的申请量;Ln(KGN)i为我国农业研发经费的投入水平;Ln(LGN)i为我国农业研发人员的全时当量;Ln(EGW)i为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入,这里选用的是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外资企业(指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在内的三资企业)的研发投入;Ln(PGW)i为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α、β、θ、ρ分别为截距项和回归系数,C为对数方程的常数项,ei为误差项。

2数据来源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2.1数据来源及说明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及《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对数据的处理说明如下:

(1)本论文中国内农业专利和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农业专利数据,全部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根据国际专利分类(InternationalPatentClassi-fication,简称IPC)方法,对1991—2007年间我国公布的专利申请说明书中IPC分类号含有A01(涉及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的全部专利进行检索得到的。

(2)我国农业研发经费的内部支出2002—2007年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而1991—2001的数据是根据中国农村科技发展报告中“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科技活动课题经费内部支出”的25%计算得到的,其中“科技活动课题经费内部支出”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3)对于我国农业研发人员的全时当量,由于1991—1993年的数据缺失,故这几年的数据是根据1994—2007年农业研发人员的平均增长速度计算得到的。

(4)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入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在这两个年鉴中,我国农业总的研发投入是可以按经费来源划分出来的,所以用我国农业总的研发投入减去我国国内的农业研发经费投入,便得到了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入数据。

(5)各项数据按照统计口径,已作了调整处理。

2.2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对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进行研发对我国的技术创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首先要对数据作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进一步考察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对影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验证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对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何种方向和何种程度的影响。我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多次修订了知识产权的各种法律法规,尤其是专利法的修订,使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专利申请量急剧增长,这就吸引了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资和增加了专利申请量。利用eviews6.0做出来的散点图。从图1可以看出,1991—2007年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与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资之间,存在着变化趋势的高度一致性,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是,这种相关关系是否是一种因果关系,或者说,究竟是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长,引起了跨国农业公司的在中国的研发投资,还是跨国农业公司的研发投资的增长,引起了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长,抑或两者之间根本就不存在因果关系?对这些问题需作进一步的因果关系检验。下面我们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两者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并提出两个原假设:H01: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EGW不是引起国内农业发明申请量PGN变化的Granger原因;H02:国内农业发明申请量PGN不是引起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EGW变化的Granger原因。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方法(注:已对EGW、PGN进行了单位根平稳性的修正,这里的两个变量已不存在单位根;我们选取的滞后长度为3),通过eviews6.0得出以下的检验结果。由于R2=0.999268,且F=4097.140>F0.05(4,12)=3.26,故可认为方程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在总体上呈现着显著关系,而且各个解释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所以各个解释变量的系数也是显著的。为了检验建立的模型参数的稳定性,这里采取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利用eviews6.0对方程进行邹氏(Chow)稳定性检验,将时间序列以1999年为分割点,分为1991—1999年和1999—2007年两个时期进行检验。F统计量对应的P值(0.2168>0.05),可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由此可知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产出PGN和KGN、LGN、EGW、PGW之间的关系(技术创新产出函数模型)Ln(PGN)i=C+αLn(KGN)i+βLn(LGN)i+θLn(EGW)i+ρLn(PGW)i+ei,在不同时期(1991—1999年和1999—2007年)没有什么不同,即认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产出模型结构是稳定的。,对于假设1,F=2.54146,其相应的概率为0.17>显著性水平0.05,所以接受原假设,认为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并不是影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原因。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只有依靠自主创新的能力,其国外在东道国的技术开发并不是影响东道国技术创新的主要原因。对于假设2,F=13.3779,其相应的概率为0.008<0.05,所以接受原假设,说明我国的农业发明专利的申请量是引起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研发投资的原因,这与上述的分析一致。也就是说,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以及我国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环境越来越好,是吸引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进行研发投资的原因。以上分析说明,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并不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但这并不代表外资的投入对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没有影响。下面利用回归的方法,定量说明跨国农业公司的研发投入,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3计量检验结果分析

3.1计量模型检验

基于上述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且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对方程进行异方差以及序列相关性的修正。

3.2检验结果分析

(1)从以上的计量方程,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农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主要贡献因素是农业研发人员,而研发经费对农业的技术创新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其研发经费的弹性系数在3.74左右。从这一点来看,研发经费成为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主要瓶颈,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对农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少,而且没有有效地利用,这与发达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根据2004年中国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04年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发达国家为200%,发展中国家为50%,世界平均水平为100%,而中国仅为25%,还赶不上发达国家的15%,仅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半,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而中国又是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来发展农业的国家,其政府投资的农业科技经费才为农业生产总值的25%,这是有悖常理的。

(2)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资对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在上述方程中,外资研发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64,在这里,可以认为外资的研发经费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起到一种“示范效应”,也就是说“示范效应”的弹性系数是0.64。这说明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会给我国的技术创新产出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跨国农业在中国的研发投资可能给中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通过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进而促进我国更多的创新产出,促进新产品销售额的增加,农业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增加等。二是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农业专利申请量代表着一种“竞争效应”,这种“竞争效应”对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产出起到了一种负面的影响。从上述回归方程可以看到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的农业专利申请量PGW,不仅它的回归系数是负的,而且它的弹性系数也是负的,所以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专利申请量给我国农业产出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由于跨国农业公司的技术一般都很先进,它们的产品都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最终会把我国的农业产品排挤出农业市场。享有“蔬菜之乡”美誉的山东寿光蔬菜生产基地,现在80%以上的蔬菜种子被国外的跨国种业公司所垄断,仅瑞士的先正达就掌握着山东寿光50%的蔬菜种子贸易,所以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专利申请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一把无形的利剑,一不小心就会使我国的农业市场成为跨国农业公司的争夺品,而在这种争夺之中,我国由于农业技术落后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4结论及建议

本文把农业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91—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定量研究了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资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产出所带来的影响。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选取“我国国内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因变量,代表技术创新产出。在选取自变量时,分别用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和“研发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代表自身的技术创新资金和技术创新人员。除此之外,由于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资的具体数据无法获得,故采用农业“三资企业研发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和“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指标,分别度量跨国农业公司研发通过“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的途径,对我国本土农业技术创新造成的影响效果。由于“跨国农业公司在我国的研发人员的数量”无法得到,所以本文没有把此变量包括进来。通过对检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篇14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创新 吉林省

一、吉林省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农业经营风险大,农业保险未成体系。农业生产周期长,自然灾害风险是农业经营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同时,由于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加大,特别是鲜活农产品数量的大量涌入,带来大量异源有害生物的侵入,给农业生产造成潜在危害。加入WTO后,由于消除了农产品进出口非关税壁垒和下调关税,国外优质农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使原已过剩的农业剩余加剧。在良好的市场体系中,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分散风险。但农户缺乏有效的资本市场来分散风险。现阶段农户对风险的防范主要还是通过家庭内部及农户之间的各种手段来应付,而且这些手段主要集中在应付意外事故。对农户生产和消费可能遭遇到的风险还缺乏有效的机制与手段来防范。

2.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农户的技术行为最终取决于他的经济行为。改革以来,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农业收入己经不再是农民收入的唯一来源。缺乏利益激励是农业技术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农业比较利益偏低是长期以来政府、科研单位、农民不愿意对农业进行投资,不愿意花更多的钱去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原因所在。

3.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技术创新在新的思想形成后直至在市场中产生利润的全过程都需要大量投入。在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必然要求政府追加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但是,吉林省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并没有随经济的增长而迅速增长。吉林省政府对农林水利部门的支出占GDP的比例相当低;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也偏低。因为农业财政很大一部分用于农业基本建设上,而用于农业科研与开发的投入就相对低。而吉林省近些年的GDP增长速度较快。这说明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并非因为经济力量不够,而是因为农业投资效益较低而不愿投资农业,从而对农村、农业的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4.农业科研成果与市场需要相脱节。农民最讲实际,敢冒风险的不多。各种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无论多么先进都必须符合当地农民实际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经济水平,符合市场需要才有可能得到农民的认可。如果一项技术符合上述条件,不用劝说农民,农民也会自愿地采用该项技术,否则无论如何先进的技术也很难在广大农民中推广普及,科技成果很难转化成现实。但是,一直以来研究开发立项主要由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或研究人员决策,过多的考虑政治因素和学术价值,较少考虑市场需求及农民实际接收能力。而且大多数科研集中在产中阶段的研究,忽视产后农产品多用途开发及加工增值等方面的技术,造成了创新资源的浪费,制约了农产品的市场经济效益。

5.农业技术创新中介渠道不畅。随着农业经济的深化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农业的利润主要来自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环节,产量再高如果不注重加工、包装也卖不到好价,只能以初级农产品出售获取微薄利润。而目前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仍然以产中服务为主,多数只是推销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忽视产前、产后服务。因此,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有待突破。

二、加强吉林省农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1.发展农业保险,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吉林省农业保险还处于试点时期,2004年12月30日成立的安华农业保险公司是吉林省第一家农业保险公司,也是国内第三家农保公司,是国内七大试点之一。公司实行股份制商业性运做,树立大农险经营理念,开办“一揽子”农村保险业务,以险养险。主要承担农村财产保险、园艺设施及园艺作物保险、肉食鸡养殖和生猪养殖保险等险种,加大了对种植业保险力度,财政也加强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政府也在加大对农业、农村资金投入。由于农业技术创新活动不仅受经济规律支配,还要受到自然规律和生物规律的支配,因此存在较大的风险,发展农业保险、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势在必行。

2.改革农业科研体制中的成果激励机制。要尽快改革现行农业科研体制中的成果激励机制,改善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推动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改革农业科研体制中的成果激励机制的关键在于把农业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挂钩,把科研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与实践结合。加强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鼓励建立以教授、专家为指导的,为企业提供咨询的服务措施。

3.完善吉林省农业技术中介体系。为了改善吉林省的农业技术推广的薄弱局面,加强农业技术供给与需求关系,进行农业科技中介建设迫在眉睫。完善吉林省农业科技中介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