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能英语教育范文

智能英语教育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智能英语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智能英语教育

篇1

1.多元性。人的智能结构是由九种智力要素组成的,是多维的、相对独立的,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九种智能同等重要,教师应给予同等的关注。2.差异性。人人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能,[3]但以不同方式在每个人身上进行着不同程度的组合,形成各自特点,即智力的差异性。差异性是由环境的不同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对不同的受教育个体产生影响所造成的。3.实践性。智能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智能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具有跨越性的突破。智能是每个人在不同方面、不同层面所具有的解决现实生活中一系列实际问题尤其是难题的能力,重点指发现新知识或创造新产品的能力。4.开发性。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关键在于开发。教育,或者说教师要帮助学生/儿童全面地开发其潜在能力,首先需要建立一种完整的教育体系,确保采用精确的方法来描述受教育者的智能演变历程。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开发多种智能,并发现其特点,最终实现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幼儿英语在整个英语系列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幼儿是学习英语的黄金阶段

据有关资料显示,3~6岁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孩子早期接触并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不仅能够开发孩子的学习潜力,还能帮助孩子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原因在于,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课程,在学生的一生中,尤其是中考、高考、考研、出国中,都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

(二)幼儿时期的英语学习可以为将来学习、使用英语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

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英语缺陷具体表现为:中国式英语、哑巴英语等等,就是因为幼儿阶段没有接受正规、标准的英文发音而导致的,他们往往很难进行正常的英语交流,更为严重的是只能进行简单的英语阅读和写作,或者说出一口别人无法听懂的蹩脚英语。在幼儿时期若能够进行准确、正规的英语发音学习,能够为日后的英语学习夯实基础。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应用

幼儿英语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启蒙性,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语言感知的敏感性,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信心。幼儿英语教学应以口语练习为主,关注听说能力,同时,科学选取和组织语言材料,帮助他们轻松自然地进行口语交流。语言材料必须适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尽可能短语化、生活化、口语化。

(一)重视“听”的训练

根据幼儿的特点,幼儿英语“听先于说,说先于读,读后再说,说后表演”,所以,训练幼儿的听力是首当其冲的。而在实际教学中,听力常常是被冷落的对象。教师应重视幼儿“听”的训练,生动性、形象性的听力训练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而多元智能恰恰能给“听”提供多种途径:1.模仿———开发幼儿的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4]模仿是幼儿天生就具有的能力,通过模仿,不仅开发了幼儿的语言智能,而且开发了其逻辑智能。如教师可以放一些简单的录像片,让幼儿注意看好、听好。录像片内容是幼儿做自我介绍的游戏,如I’mDongDong,I’mfat,I’maboy等。放2~3分钟后停下,教师可让幼儿模仿,做一下自我介绍,也可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延伸开来,比如Ilikeswimming等,这样就可以促进两方面智能的发展。2.运用简单的英语儿歌来开发幼儿的音乐旋律智能和自然认识智能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通过英文儿歌的欣赏,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开发幼儿的音乐旋律智能和自然认识智能。老师可以选取简单上口的英语儿歌及经典儿歌,如ABCsong,HappyNewYear,HappyBirthdaytoyou,《雪绒花》等。3.数字游戏开发幼儿的数学逻辑智能运用数字听力,可以使幼儿掌握一些数字英语单词,如one、two、three等。教师也可以随意说一个英语单词,比如six,便于幼儿更好地加深记忆。4.运用人体自身部位的英语单词来开发幼儿的视觉空间智能教师在帮助幼儿学习人体自身部位的英语名称时,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如Putyourfingeronyourhand(face,eye,ear,mouth)。老师说,幼儿做,然后,说、做对象互换。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游戏,学生就可以在快乐的游戏中记住人体部位,开发视觉空间智能。5.听听、做做,开发幼儿的身体运动智能好动、好玩是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动中玩,开发身体运动智能。如玩找朋友“Lookingforafriend”的游戏。教师可以一边放儿歌,一边让幼儿做游戏,也可让幼儿边唱边做。6.分组合作开发幼儿的人际关系智能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分组竞赛的方式可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加强凝聚力。如通过分组将幼儿分成Blue和Yellow组,分别设计口号:“Blue,Blue,Yeah!Yeah!Yeah!Yellow,Yellow,Yeah!Yeah!Yeah!”通过比赛结果来进行评分,依据评分结果来判定输赢,在合作比赛中培养了幼儿的人际关系智能。7.运用教学内容开发幼儿的自我认识智能多元智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智能。在教学中,不仅要做到教文化,而且要“以人为本”,融入道德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认识智能。如英语故事“GoldenHouse”,虽然故事内容非常简单,但通过活动能使幼儿懂得尊重别人的道理,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

(二)培养幼儿“说”的能力

口语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作为主体,应为幼儿园的孩子准备丰富多样的口语句型,帮助他们自然地进行口语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多元智能理论用多种途径和方式传授同样的教学内容,使每个幼儿都能以适合自己智能特点的途径达到教学所要求的目标。1.语言。幼儿来园时,热情地与同伴、老师、身边的人打招呼:“Goodmorning!Howareyou!”吃点心、午餐活动时,幼儿会用英语介绍学过的菜名“carrot,egg”等。在进餐习惯上,幼儿会提醒同伴“Don’ttalkplease”。提问作答,教师说汉语,幼儿回答英语等活动,都可以很好地训练幼儿的口语。2.视觉空间。讲授monkey这一生词时,教师就拿出一个玩具monkey,展示给孩子们看,他们就会立刻被吸引过来。这时,教师可引导孩子们用英语回答“What’sthis”,“Thisisamonkey”。就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学习、掌握更多的单词和句子,从而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3.身体运动。幼儿边说、边做可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孩子在学习bird(小鸟)时,边学小鸟飞边念儿歌“bird、bird飞飞”。学习elephant(大象)时,边学大象走边学儿歌“elephant、elephant走走”。这样,才能使这些英语单词更加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孩子们会很乐意参与进来,轻松学会。4.音乐。轻松、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很容易吸引和感染幼儿,尤其是简单好学的经典儿歌。如学apple这个单词时,就可配以短小易学的儿歌“apple黄,apple红,apple圆,apple啧、啧、啧甜”。一方面,幼儿熟悉了apple的发音,另一方面,把apple的特点也感知了一次,孩子们很轻松地就把apple这个单词学会、记牢了。5.人际交往。每个人都有表演的天分,尤其是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来增强幼儿的表演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角色游戏中,《Lovelyfruits》就具有代表性。教师上课时可将教学场地装扮成一个果园,让幼儿扮演已经讲授过的水果:苹果、橘子、梨子、香蕉、桃子等。在游戏中,第一步让学生自己介绍,第二步打招呼,第三步找自己喜欢的水果/朋友。老师可以把要用到的句型写在黑板上,如:“I’manapple/orange/pear/banana/peach.”“Howareyou?I’mfine,thankyou.”6.自然观察。儿歌“ThisisMyTree”表达了幼儿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完后,可让幼儿到户外去观察,启发幼儿除了爱护树木外,还要爱护花鸟等,增强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英语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向上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人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效果。加德纳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学生观,他认为人都具有个体差异,不存在聪明或愚蠢,只是聪明的方面和程度不同。教师应该给予他们针对性的引导和培训,帮助每一个孩子的智能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幼儿园和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们创设各种展现各种智能的场景,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选择,帮助孩子们扬长避短,激发他们的潜能,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

(二)“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

多元智能教学观倡导“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幼儿可能在某方面展示出特别发达的智能,并倾向于不同的智能。在可能的范围内,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来进行教学。加德纳提出了“为多元智能而教”与学习应以“多元智能来教与学”的观点,这就是“对症下药”两个方面的含义。根据多元智能教学观,幼儿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和兴趣差异以及教学内容,选取和设计不同的教学场景和教学内容,从而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评价观

篇2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的一元智力观而言的,加德纳提出了九种不同的智能领域。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教育的宗旨,开发儿童的多种智能以及在尊重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和注重儿童发展的全面性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本文通过多元智能在幼儿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使幼儿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把多种智能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幼儿英语教育;均衡发展;开发智能

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106—03

基金项目: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度一般项目:英语学前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C03)。

收稿日期:2014—03—06

作者简介:李云(1981— ),女,湖北郧县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翻译,英语教学。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简称MI理论,是在对传统智能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的多元智能理论,[1]对国际教育界产生了超过心理学的巨大影响。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国学前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和启示。

一、关于多元智能理论

(一)多元智能的概念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和传统的智能理论,智能就是指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加德纳在反驳了上述观点的基础上,对“智能”进行了重新定义: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框架中,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或者说是多元的,有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以及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等等。

根据传统的智能观,智能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2]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理论而改进提出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就仅以语文和数学作为标准来判断儿童“聪明与否”,而忽略了儿童其他学科的能力培养,从而导致许多儿童被认为“智能低下”。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智能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同等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多年的实践证明,音、体、美、社科知识等,同样能够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发展。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特性

1.多元性。人的智能结构是由九种智力要素组成的,是多维的、相对独立的,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九种智能同等重要,教师应给予同等的关注。

2.差异性。人人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能,[3]但以不同方式在每个人身上进行着不同程度的组合,形成各自特点,即智力的差异性。差异性是由环境的不同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对不同的受教育个体产生影响所造成的。

3.实践性。智能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智能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具有跨越性的突破。智能是每个人在不同方面、不同层面所具有的解决现实生活中一系列实际问题尤其是难题的能力,重点指发现新知识或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4.开发性。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关键在于开发。教育,或者说教师要帮助学生/儿童全面地开发其潜在能力,首先需要建立一种完整的教育体系,确保采用精确的方法来描述受教育者的智能演变历程。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开发多种智能,并发现其特点,最终实现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幼儿英语在整个英语系列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幼儿是学习英语的黄金阶段[4]

据有关资料显示,3~6岁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孩子早期接触并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不仅能够开发孩子的学习潜力,还能帮助孩子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原因在于,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课程,在学生的一生中,尤其是中考、高考、考研、出国中,都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

(二)幼儿时期的英语学习可以为将来学习、使用英语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

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英语缺陷具体表现为:中国式英语、哑巴英语等等,就是因为幼儿阶段没有接受正规、标准的英文发音而导致的,他们往往很难进行正常的英语交流,更为严重的是只能进行简单的英语阅读和写作,或者说出一口别人无法听懂的蹩脚英语。在幼儿时期若能够进行准确、正规的英语发音学习,能够为日后的英语学习夯实基础。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应用

幼儿英语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启蒙性,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语言感知的敏感性,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信心。幼儿英语教学应以口语练习为主,关注听说能力,同时,科学选取和组织语言材料,帮助他们轻松自然地进行口语交流。语言材料必须适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尽可能短语化、生活化、口语化。

(一)重视“听”的训练

根据幼儿的特点,幼儿英语“听先于说,说先于读,读后再说,说后表演”,所以,训练幼儿的听力是首当其冲的。而在实际教学中,听力常常是被冷落的对象。教师应重视幼儿“听”的训练,生动性、形象性的听力训练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而多元智能恰恰能给“听”提供多种途径:

1.模仿——开发幼儿的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4]

模仿是幼儿天生就具有的能力,通过模仿,不仅开发了幼儿的语言智能,而且开发了其逻辑智能。如教师可以放一些简单的录像片,让幼儿注意看好、听好。录像片内容是幼儿做自我介绍的游戏,如I’m Dong Dong,I’m fat,I’m a boy等。放2~3分钟后停下,教师可让幼儿模仿,做一下自我介绍,也可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延伸开来,比如I like swimming等,这样就可以促进两方面智能的发展。

2.运用简单的英语儿歌来开发幼儿的音乐旋律智能和自然认识智能

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通过英文儿歌的欣赏,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开发幼儿的音乐旋律智能和自然认识智能。老师可以选取简单上口的英语儿歌及经典儿歌,如ABC song,Happy New Year,Happy Birthday to you,《雪绒花》等。

3.数字游戏开发幼儿的数学逻辑智能

运用数字听力,可以使幼儿掌握一些数字英语单词,如one、two、three 等。教师也可以随意说一个英语单词,比如six,便于幼儿更好地加深记忆。

4.运用人体自身部位的英语单词来开发幼儿的视觉空间智能

教师在帮助幼儿学习人体自身部位的英语名称时,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如Put your finger on your hand(face,eye,ear,mouth)。 老师说,幼儿做,然后,说、做对象互换。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游戏,学生就可以在快乐的游戏中记住人体部位,开发视觉空间智能。

5.听听、做做,开发幼儿的身体运动智能

好动、好玩是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动中玩,开发身体运动智能。如玩找朋友“Looking for a friend”的游戏。教师可以一边放儿歌,一边让幼儿做游戏,也可让幼儿边唱边做。

6.分组合作开发幼儿的人际关系智能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分组竞赛的方式可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加强凝聚力。如通过分组将幼儿分成Blue和Yellow组,分别设计口号:“Blue,Blue,Yeah!Yeah!Yeah!Yellow,Yellow,Yeah!Yeah!Yeah!”通过比赛结果来进行评分,依据评分结果来判定输赢,在合作比赛中培养了幼儿的人际关系智能。

7.运用教学内容开发幼儿的自我认识智能

多元智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智能。在教学中,不仅要做到教文化,而且要“以人为本”,融入道德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认识智能。如英语故事“Golden House”,虽然故事内容非常简单,但通过活动能使幼儿懂得尊重别人的道理,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

(二)培养幼儿“说”的能力

口语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作为主体,应为幼儿园的孩子准备丰富多样的口语句型,帮助他们自然地进行口语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多元智能理论用多种途径和方式传授同样的教学内容,使每个幼儿都能以适合自己智能特点的途径达到教学所要求的目标。

1.语言。幼儿来园时,热情地与同伴、老师、身边的人打招呼:“Good morning!How are you!”吃点心、午餐活动时,幼儿会用英语介绍学过的菜名“carrot,egg”等。在进餐习惯上,幼儿会提醒同伴“Don’t talk please”。提问作答,教师说汉语,幼儿回答英语等活动,都可以很好地训练幼儿的口语。

2.视觉空间。讲授monkey这一生词时,教师就拿出一个玩具monkey,展示给孩子们看,他们就会立刻被吸引过来。这时,教师可引导孩子们用英语回答“What’s this”,“This is a monkey”。 就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学习、掌握更多的单词和句子,从而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3.身体运动。幼儿边说、边做可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孩子在学习bird (小鸟)时,边学小鸟飞边念儿歌“bird、bird 飞飞”。学习elephant(大象)时,边学大象走边学儿歌“elephant、elephant走走”。这样,才能使这些英语单词更加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孩子们会很乐意参与进来,轻松学会。

4.音乐。轻松、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很容易吸引和感染幼儿,尤其是简单好学的经典儿歌。如学apple这个单词时,就可配以短小易学的儿歌“apple黄,apple红,apple圆,apple啧、啧、啧甜”。一方面,幼儿熟悉了apple的发音,另一方面,把apple的特点也感知了一次,孩子们很轻松地就把apple这个单词学会、记牢了。

5.人际交往。每个人都有表演的天分,尤其是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来增强幼儿的表演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角色游戏中,《Lovely fruits》就具有代表性。教师上课时可将教学场地装扮成一个果园,让幼儿扮演已经讲授过的水果:苹果、橘子、梨子、香蕉、桃子等。在游戏中,第一步让学生自己介绍,第二步打招呼,第三步找自己喜欢的水果/朋友。老师可以把要用到的句型写在黑板上,如:“I’m an apple / orange /pear /banana /peach.”“How are you?I’m fine,thank you.”

6.自然观察。儿歌“This is My Tree”表达了幼儿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完后,可让幼儿到户外去观察,启发幼儿除了爱护树木外,还要爱护花鸟等,增强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英语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向上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人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效果。加德纳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学生观,他认为人都具有个体差异,不存在聪明或愚蠢,只是聪明的方面和程度不同。教师应该给予他们针对性的引导和培训,帮助每一个孩子的智能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幼儿园和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们创设各种展现各种智能的场景,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选择,帮助孩子们扬长避短,激发他们的潜能,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4]

(二)“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

多元智能教学观倡导“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幼儿可能在某方面展示出特别发达的智能,并倾向于不同的智能。在可能的范围内,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来进行教学。加德纳提出了“为多元智能而教”与学习应以“多元智能来教与学”的观点,这就是“对症下药”两个方面的含义。根据多元智能教学观,幼儿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和兴趣差异以及教学内容,选取和设计不同的教学场景和教学内容,从而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5]

(三)评价观

教学评价对教育和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为主的评价观,建立全面多样的评价体系。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育评价可以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在真实的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

加德纳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评价。把幼儿的观察记录、成果展示、图片、涂鸦或图表、个别谈话记录等都放进个人档案中去。也可利用笔、录音机、摄像机、照相机等工具及时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记录幼儿整体活动情况,重要的是对幼儿的想法与人际交往以及解决问题的情况进行记载,这些都能揭示幼儿成长的轨迹和进步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万学勤.略谈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意义[J].教育探索,2003(5).

[2]刘爱萍.幼儿园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施[J].早期教育,2004(2).

[3]姜全琦.浅谈幼儿英语活动中教学法的运用[J].早期教育,2004(2).

篇3

关键词:人工智能;英语教育;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人工智能概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式提出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时至今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人工智能起步期、专家系统推广期和深度学习期等阶段,而在应用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和运用深度学习算法的AlphaGo战胜围棋冠军等。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已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2018年教育部就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因此,人工智能必将不断被融合到教育领域,并为大学教育变革提供新方式。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人机交互与知识图谱等技术方法,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备课与教学研究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撑;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与治理提供决策支持;可以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和教师备课提供智能推荐支撑。目前,学者们已对人工智能对英语教育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高华伟分析了外语作文智能评阅与形成性评价融合策略;刘洋针对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的相互关系,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分析了现有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软件和系统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张艳璐对人工智能在给英语教学带来机遇的基础上,探究了人工智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赵生学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变革与策略;严燕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英语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路径。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对大学英语教育领域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如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成绩评价体系与英语领域科研等方面。针对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分析人工智能对大学英语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与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参考。

一、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学英语教育领域的应用,将对大学英语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大学生二语习得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了大学英语教与学资源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大学英语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互联网上含有丰富的英语视频与图片等资源;在线教育平台也提供了大量的英语课程资源,如中国大学生慕课、雨课堂等,它们各具特色,可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因此,人工智能技术一方面可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同时还可根据大学生学习目标与学习习惯等为其英语学习提供丰富的课外资料。同时,很多网络资源可下载或者回放,这样可以使得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特别是对于教育资源缺乏的地区而言尤为重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其中,百度教育大脑的智能备课系统便是典型应用案例。其依托百度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平台的优势,整合了丰富的优质资源。对于教师而言,此平台可按照教学进度为教师提供经过筛选的教学素材,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

(二)丰富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大学英语授课往往以线下课堂教学方式为主,而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丰富了大学英语单一的教学方式。可利用网络平台,如雨课堂、慕课平台等,开展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模式或者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和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英语习得的效率。

(三)提高了大学生英语习得的效率由于英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与大学生的情感因素、学习动机等密切相关。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方式,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焦虑、害怕等情绪,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英语习得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英语习得效率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学习动机与使用另一种语言的兴趣密切相关。而人工智能技术采用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以及英语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增强学习英语的动力。

(四)形成了大学生英语习得分析数据库人工智能技术是以大数据为依托,可以跟踪和记录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等各种信息数据,进而可形成大学生英语习得数据库。基于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方法,如数据挖掘、关联性分析和回归预测等,可以挖掘大学生英语学习背后的规律特征,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而构建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画像,如学生的线上学习状态、课程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和学习方式等。可为教师形成可视化的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的学情分析报告。因此该数据库有利于教师掌握每位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掌握学生个体差异,为调整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与策略提供支撑。同时,上述数据为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英语习得的研究也提供了数据支撑。

二、人工智能的消极影响

人工智能在大学英语教育领域对教师与学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他们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教师的消极影响由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缺陷,往往需要改进此教学方式。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虽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但还需要教师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使用,会给信息技术能力比较薄弱的教师造成压力。借助人工智能平台,大学英语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和学生人数等影响,势必会减少大学英语教师的需求,造成大学英语教师面临失业的压力。进而影响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二)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根据语言资本理论与期望价值理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期望价值主要是经济期望价值。而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期望价值与学习目的和行为密切相关。比如大学生英语学习经济期望价值主要体现为学习英语对未来找工作很重要,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而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领域的应用,势必会影响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期望价值。如人工智能翻译机的出现,使得各种语言之间翻译非常容易。即使不懂英语,也可使用它进行英语交流。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在英语领域的应用,将降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期望值,进而影响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目的。

(三)对师生关系的消极影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得到弱化。学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很好地收集到自己需要的各种英语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英语讲座视频和英语文本资料等,甚至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完成英语学习任务。但这些将弱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情感,从而隔阂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篇4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综合英语教程》英语教学

随着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英语教学取得了不少成绩。综合英语在整个高校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听说法和交际法)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探究新型的教学法刻不容缓。为此,本文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讨论了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使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期在两者之间寻找较佳的结合点,通过英语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化理论,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八种智能要素组成的。其要素是:

(1)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指听、说、读和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3)逻辑―数理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4)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5)身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6)自知―自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7)交往―交流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指个体辨别环境(不仅是自然环境,还包括人造环境)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

同时,该理论有以下四个重要特征:(1)整体性,传统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以言语语言能力和逻辑数学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彼此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能力,上述八种智能同等重要,应给予同等注意力;(2)差异性,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个体智能有强弱项之分,智能差异往往成为影响学习速度、方法和效果的重要因素;(3)实践性,智能是个体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发现新知识的能力;(4)开发性,每种智能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和不同的高峰期。

多元智能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过去的多元智能发展主要集中在幼稚园,因为教育专家及官员认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应该由小做起,并慢慢推广至其他层面。然而,广义来说,多元智能理论的框架不单能在幼稚园及小学的层面推广,在中学、大学、甚至研究院或在职培训也是适合的。近年来不少国际MBA的课程都加入了创意思维的课程,以加强学生在新时代的适应力和创意方面的开发,这正就是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的其中一个范畴。

2.多元智能型教学法

现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部分要求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和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部分提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鼓励教师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正是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和课程设置理念。

多元智能型教学法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过程,注重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合更多的智能活动,有效调动不同智能倾向的学生的兴奋点,发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智力发展。

3.《综合英语教程》

我国尚且缺乏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编写的教材,而国内大多数高校英语教育专业都在使用《综合英语教程》。该教材是教育部委托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出版项目,是为我国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编写的一本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英语专业基础教材。该书编者认为,基础英语的教材应该处理好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培养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多数教师在使用该教材的时候都采取交际法进行教学,但是本文认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采取多元智能型教学法才能更加有利于综合英语教学的发展。

4.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使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以《综合英语教程》第一册为例说明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使用的可行性。《综合英语教程》第一册共有15个单元,每单元由三部分组成:听说训练(Listening and Speaking Activities),阅读理解和语言操练(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 and Language Activities)以及扩展性练习(Extended Activities)。

在第一部分的听说训练中,每单元教一至两个常用的交际功能,以对话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学生的口语练习,从有控制的对话开始,逐步过渡到半开放性的训练。最后学生能够在预定的场合中,得体地表达这种语言功能。此部分至少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智能要素中的“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和“交往―交流智能”要求。

第二部分围绕课文阅读以及课文中所涉及的语言重点和难点,展开全面的语言交际活动。此部分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智能要素的全部要求。

第三部分为扩展训练。针对第一和第二部分的教学重点,该部分提供了听写、阅读、语法、惯用法、翻译和写作等训练项目,其目的是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

此部分也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智能要素的全部要求。

由上可见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的使用是可行的。

传统教学法不能全方位地发展学生的各项技能,只强调学生在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两方面智能的发展,因此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的使用是必要的。

5.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使用的现实化

在《综合英语教程》的使用中采取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对照如下表(以第一册为例):

为了进一步说明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使用的现实化,本文以《综合英语教程》第一册Unit 8的课文“The Missing Monarchs”为例,进行单元分析。本文为该课文设计了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的多元智能型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配合完成课文任务,由此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5.1课前多元智能型准备

1)内容:搜集整理有关Monarchs的音乐、图片、文字资料、南北美洲地图等,在教师的帮助下制作多媒体课件“The Missing Monarchs”。

2)目的:锻炼学生阅读能力及促进其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的发展。

3)材料来源:利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通过网络查找相关文字及音像资料。

4)活动形式:以小组活动形式为主。

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参与活动,主动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同时,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能独立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提高其阅读能力。

5.2课堂多元智能型教学

1)内容:各小组分别向全班演示并讲解本组课文“The Missing Monarchs”。

2)目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其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知―自省智能。

3)活动形式:小组合作学习。

4)操作步骤:

①各小组分别演示自己的成果。学生既可以彼此发问,也可以接受老师的提问,从而营造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②小组讨论,分析其他小组成果,取长补短。

③教师对各小组的演示进行公正评价。

5.3课后多元智能型总结

1)内容:各小组讨论Monarchs的特征,每个组员应写出自己的评价。

2)目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发展其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3)活动形式:先小组合作,后个体操作。

4)操作步骤:

①小组讨论

②各小组成员个体操作,写出各自的评价。

可以看出在《综合英语教程》中完全可以使用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的使用不仅使整个教学课堂动态化形象化起来,而且使每个学生在智能上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多元智能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尚且还没有以此理论为基础编写的综合英语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投入大量的准备,设计各个教学活动与相应的智能训练衔接。作为教师也应该使自己的智能向多智元方向提高并且发展。相信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之中,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将会越来越受师生和社会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大纲制定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冯克诚.霍华德・加德纳与多元智能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3]冯克诚.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论著选读[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4]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裴正薇.多元智能型综合英语教学改革之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7,(01).

篇5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移动学习 移动智能 英语教学

“互联网+教育”是当前教育研究领域炙手可热的焦点问题。互联网的移动、便捷、高效、实时、交互等特点,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积极主动探求知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实现终身学习的愿景。以移动智能终端为依托的英语学习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必然会带来英语教学模式上的改革与创新。因此,以移动智能为基点,探究“互联网+英语教学”视域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教育”与移动学习

2015年3月5日,“互联网+”行动计划首次在总理的政府报告中提出,于是仿佛一夜之间很多传统行业和互联网来了个亲密拥抱,“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工业”等新名词应运而生。“互联网+”的概念不是随意地把传统行业拿来套一件互联网的衣服,而是一种合作与融合,即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构造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局限于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并在课后完成作业的模式。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受到限制,培养出的往往是高分低能、被老师和分数牵着鼻子走的学生。而互联网恰恰为我们的教育打开了一扇大门,使其如鱼得水、活灵活现起来。互联网的优点是方便快捷,不受时空的限制,并具有实时交互性。只要拥有可连接网络的移动设备,学习者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碎片时间学习。除此之外,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进度安排,选择性地省略某些内容的学习,而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可反复学、反复练。对于一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师资源匮乏的偏远地区,依靠当地政府和助学机构的支持,在课堂上引入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学生能够接触到在大城市同龄人所学的课程,享受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和公正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智能终端协助下能够随时随地发生的学习。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现如今,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是我们最为常见的移动终端设备,不仅可以通话、发短信,还可以拍照、听音乐、下载各类APP应用软件,像一台可随身携带的PC(个人电脑)一样可以综合处理信息。和PC相比,以安卓、苹果IOS系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可在较大范围内随时随地使用,体积小巧,便于携带,这使得学习者只须动动手指就能得到想要的教育资源,不得不说这种移动学习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二、移动智能路上的英语教学与改革

1.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师主导整个课堂,把大量的词汇、语法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学。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学习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佳。长远来看,传统英语教学方式抹杀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削弱了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亟待改革与创新。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把英语教学的改革推到了风口浪尖。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互动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提高其学习效率。当前,虽说许多学校已经把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了课堂,配备了白板教室、语音教室等,教师也把多媒体演示课件引入了教学,但是这些设备只能局限于课堂教学中使用,不能让学生搬回家继续学习,也无法满足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需要。而移动学习的开发利用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当学生有学习需要的时候,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连接网络,搜索、浏览或下载所需资源进行深入学习。移动学习打破了传统英语学习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格局,从声音、图像、视频等方面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使抽象的、刻板的学习内容转化为真实有感染力的视听素材,使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学英语、用英语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2.以移动智能终端为依托的英语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

“互联网+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学习者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个性化英语学习。这种新的学习体验改变了传统英语学习成本高、难复制的现状,契合了学习者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微学习的需求。英语教学可充分利用学生的交际及学习特点,开发研究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移动学习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利用移动学习提高课前预习效率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新授课之前往往会布置学生去预习新课中的单词、词组、句型,并听课文磁带。事实上,很多学生并没有把预习作业当成书面作业一样认真完成,因为这是一项完全由学生学习态度好坏、自主学习能力强弱决定的任务。既然没有教师的监督和反馈,大部分学生懒得去查厚厚的英语词典,也懒得打开录音机听磁带。长此以往,预习作业形同虚设,加之教师课堂讲解也是建立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课前充分的阅读准备,对于英语基础原本就薄弱的学生来说,更容易破罐子破摔,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恐惧的心理,甚至彻底失去信心。教师可以将移动学习模式引入到预习环节中,如在课前准备时可用智能手机将班级学生加入到QQ群或微信群等,将和新课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图片、视频等信息上传至群内,学生回家后只要打开自己的或父母的智能手机,连上网络,就可以和教师在网上互动了。预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单词、词组和句式都可以即时询问群里的老师和同学,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解答。另外,通信聊天软件中一般含有丰富的表情和有趣的图片,教师可以多加使用,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营造活跃轻松的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下载一些查词软件,如常用的有道词典、海词词典、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等,这些APP应用软件一般都支持安卓和苹果系统的智能手机下载,并且小巧实用,有的内置超过10万中英文单词短语和海量例句,无需上网即可轻松查词,特别是每个词都有真人朗读发音,对于没学过音标、发音困难的学生可重复跟读,模仿其语音语调,不用再担心自己的发音错误。总之,将移动学习融入预习环节,学生利用网络共享资源进行课前预习,通过对课前课堂教学相关内容的预热,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这样学生在上新授课时才能跟上课堂教学节奏,做到有的放矢,有备无患。

(2)利用移动学习改善课后自主学习模式,打造师生互动平台

首先,学好英语要面面俱到,听说读写译能力要全面发展。其次,学好英语要创设情境。中国学生每天都用母语交流,没有英语语言环境,也没有外国人可以互动交流,仅仅依靠课堂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课外及时复习巩固和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学生所面临的课业压力又使得他们课外时间既紧张又宝贵,如何见缝插针,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做到事半功倍呢?移动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教师可以推荐好的英语学习网站和学习软件给学生,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不用局限于固定课堂。这些英语学习软件的下载安装一般较为简单,可以做到一步到位。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无论是在等校车、等公交、等电梯还是躺在床上睡觉前,甚至是上厕所时,都可以打开智能手机浏览一下英文网页或者复习一下APP上的单词、听听原汁原味的英文演讲,欣赏几首好听的英文歌曲,看一部英文原声电影等等。另外,还可以进行多媒体互动练习,将课堂带回身边,个性化定制自己的学习计划,全天候掌握学习进度。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将自己每天的上课课件、练习解析、重难点分析等上传到自己的个人微博主页,供学生们去复习巩固,甚至可以在课后花时间把某一重要知识点的讲解拍成微视频,制作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分享链接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弥补课堂上知识点的疏漏。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邮件等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

在移动智能终端搭建的教育平台上,教师有针对性地依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互联网+英语教育”模式无疑是一种创新、变革和突破,它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的局限性,将很大程度地推动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然而,和任何事情一样,移动学习也有其局限性。首先,对英语教师而言,既是机遇亦是挑战,要实现移动学习,必须学习和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熟练操作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并且具有较强的组织交际能力。此外,备课的工作量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须不断学习网络技术,与时俱进,并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其次,每个学生的家庭条件有差别,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配备一部功能齐全的智能手机,尤其是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中学,智能手机普及率还不算很高。最后,由于网络信息是开放的,我们不能忽视其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因为互联网是一张漫无边际的“网”,内容虽丰富,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一些不良信息和非法网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并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及时监督和提醒,帮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李晶,张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黄荣怀.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郭小琪.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5).

[4] 汤敏.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5] 田剪秋.移动语言学习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外语电教化教学,2009(2).

[6] 李霞.互联网+英语思辨性学习研究[J].亚太教育,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