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经济问题范文

农业经济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经济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经济问题

篇1

英文名称: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6389

国内刊号:11-1323/F

邮发代号:2-140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农业经济问题》(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承办的、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和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经济学核心期刊。

篇2

一、我国农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业技术相对落后

近年来,我国农村对农业科技的投资有了明显改善,但相比于发达国家,仍然很落后。由于先进的农业技术耗资大,农民负担不起,政府财政补贴杯水车薪。我国每年培养上百万农业技术人才,但是支援农村建设的所占比例甚小。先进的技术储备和高技术人才的缺乏,导致农业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2.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对农业的投资严重不足,农业投资在全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比重较小。农业投入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既有各级财政信贷的投入,也有乡镇企业以工补农和农民义务工的投入,既有国家、集体的投入,也有农民个人的投入。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一个规范的投入机制,各级各部门对农业的投入还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使农业投入利用率低。

3.我国农民科技素质低

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提高人口的科技素质又是实现三大前提的基础。然而,近年来,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城市贫富差距大,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务工经商,在家务农者多为老史和妇女,导致土地抛荒,广种薄收。由于劳动者素质差,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二、日本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政府的政策性保护与支持

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三个实行”,即:实行价格支持政策、实行国境保护、实行平均主义的办法。其农业保护政策体系是以价格支持保护为主,也包括政府对农户生产的直接补助。日本政府每年投向农业的补贴数额巨大,是目前世界上农产品补贴率超过65%的“高农业补贴”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日本政府每年支付给农户生产补助金在500~600亿日元,对于小麦、大豆、甜菜、马铃薯等旱田作物的种植补贴都超过了50% 。

2.强化科技教育对农业的支撑力度

日本非常重视农业研究与开发,科技进步在日本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国家给中央农业综合研究所投人的研究经费就达46亿日元。另外,日本也专门培养和吸引人才,一方面高薪聘用具有研发能力的高级人才开展农业科技研究;一方面采取少收费或不收费的办法鼓励高中毕业生报考农业大学,确保农业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重发挥农业大学的作用。

3.发挥农协组织的作用

日本农协成立于1900年,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日本最庞大的组织之一。全国现有综合农协组织900个,农协拥有的储蓄和存款金额大约为70亿元,在日本金融领域的影响举足轻重。在推进日本农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农协在保护自耕农民利益、保障农产品供应、提供农业金融支持、提高农民团体地位、减少政府社会化管理成本以及强化执政党政权基础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农协,日本就不可能迅速改变战后的食品短缺问题,也不可能使日本农业走向全面发展。

三、借鉴日本经验对我国农业经济建设的建议

虽然日本存在自然条件和资源的限制,但是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参考日本模式,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和引导

1960年日本制定《农业基本法》是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开始,之后的20多年不断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从政策上支持农业发展。日本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农业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根据我国农业实际情况,应当一方面积极调整、完善促进农业发展政策,从政策导向上更加重视开拓消费市场,进而引导农业生产;另一方面通过对农业科技、教育、水利、环保、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财政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发展夯实基础,增加后劲。同时,提高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水平,加强自然灾害救济补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性投资补贴、农业劳动者退休补贴等,进一步减轻农民生产生活负担。

2.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目前,这方面是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积极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新时期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着重研究的一个战略性课题。因此,应该借鉴日本农协成功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坚持正确的发展原则,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途径,落实有效的保障措施,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更快、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使农业经济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走向规模化、市场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3.重视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必须注重对农民以农业科普为主的继续教育,农业科研机构、农村经济组织可根据需要开办各类讲习班、培训班,并以科研机构和农产品改良中心为主,着重普及农民种养技术水平,增强农民应用科研成果的能力,促使农民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志芳.关于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篇3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业经济问题;分析方法

一、我国农业经济问题的现状

从现实状况看,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稳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以及农民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变化,各级政府也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因素阻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这些新因素的出现影响了农业生产,减少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生产的风险。比如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农业市场信息滞后等问题。首先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从事农业活动的劳动力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明显的下降。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直接影响便是生产能力的下降,长久以往,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所以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其次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价持续走高,农业生产的成本也在大幅的上涨。农业生产成本的上涨直接导致了农民收益的下降,这将进一步加重之前提到的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是极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最后是农业市场信息滞后,就是农业市场的发展不健全,信息传递滞后。如果农民能提前知道当年的市场情况,那么他们可以有效规避风险,防止损失的发生。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并不到位,这便导致了一些农民跟风种植,最终对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二、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并从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主要运用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实际调查并取得大量客观事实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种方法,通常被用于相互作用事物的研究中,主要是分析、解决研究对象中有没有或者是不是的问题。在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方面,首先是在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基础上,取得最新资料,运用抽象思维法对取得材料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抓住主要矛盾,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和方法,或者从中找出新的规律并形成新的理论,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定量分析是说明事物是如何变化的以及现象变化的过程与形成的结果是怎么的一种关系方法,是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将经济现象的有关数据和其变化程度实行量化,其特征都表现为一定的量的存在或以不同的量的变化引起变化的过程,。

(二)综合系统分析

综合系统分析方法是运用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科学知识为基础,立足于整体、着眼于综合,主要从各部分结构如何经过相互组合的方式形成整体和具体演变过程,综合考察分析其内部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整个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其特点一是根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原理,把整体作为目标,着眼于整体和全局,实现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方法。二是以系统的观点,根据多层次及其相互联系的系统结构,利用综合方法,理解分析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证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三)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宏观分析是指大的方面或总体方面的分析,其研究的出发点和领域是针对宏观整体性而言的,可以理解为从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基础上,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的过程。微观分析,是指小的方面或局部方面的分析,其研究的出发点和领域是在国民经济中局部小范围或个别农户为对象的基础上,研究农业经济问题。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指对一种事物横断面的一种状态分析,其特点是不考虑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不考虑均衡变动过程,只考虑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动态分析是一种时间序列分析,是过程分析,与静态分析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引入时间因素,同时涉及因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考察在不同时期中各种变量变动情况。动态分析研究的是过程分析研究,主要体现在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而静态分析研究的状态是经济现象相对静止的。

三、以上分析方法在实际经济问题中运用的探讨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的运用

在实际经济问题分析过程中,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提供基础,定量分析的结果要通过定性分析来解释和理解,例如在《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一文》中回顾目前最前沿的经济增长理论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推广增长模型,将气候变量纳入增长模型;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运用ArcGIS的测算地理影响因素;运用OLS、SpatialLag、SpatialError、SpatialDurbinModel等实证分析农业经济增长中的空间效应分析,着重分析空间溢出性和收敛性等方面,研究空间效应是加强还是减弱。就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以定量和实证分析为主,其中在实证中运用ArcGIS插值方法获取气温和降雨量的数值,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及空间稳定性的邹氏检验,残差值得Moran’sI检验,估计空间面板数据中的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LagModel)、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ErrorModel)和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DurbinModel),具体估计方法涉及固定效应(FixedEffects)和随机效应(RandomEffects),模型选择的检验方法主要有Wald检验和LR检验,空间Hausman检验等。在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法分析问题时,通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大量复杂的运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大规模计算成为可能,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法在分析农业经济问题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综合系统分析方法的应用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系统分析方法是发现和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一文中是大量运用了综合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是本论文一个最显著的研究方法。首先是从局部微观上分析,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过程细分为五个阶段,同时又每个不同的阶段进行分步式的研究,这是系统分析研究方法的体现。文章中的第二章和第八章则是运用了综合分析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概论和述评的形式来分析,同时紧密结合系统分步研究的内容,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国家政策走向形成整体性的认知。文章全文利用了综合系统分析研究方法,并在全文交替运用,章节内部各段落之间,独立的章节之间,均有涉及了分析和综合方法的运用。

(三)宏观与微观分析的运用

在农业经济学中,整体上来分析农业经济这个大系统,就属于宏观分析,宏观就是大和整体的意思;对农业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就属于微观分析,微观就是小和部分的意思。全国或某一地区的农业经济问题是大和整体范畴属于宏观方面的问题,农户或企业的农业经济问题是小和部分范畴属于微观方面。因为宏观要以微观为基础,微观要受宏观的约束,两者是相辅相承、互相约束,所以既要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又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农业经济问题,要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既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又需要从局部来分析。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运用

影响均衡的因素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化会打破原来的均衡状态,实现新的均衡,引起均衡点的移动这就需要利用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法来进行分析,例如在《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文章从结构建模静态分析与时间序列动态分析相结合,试图从一个综合的视角来考察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通过结构建模和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考察,长期动态分析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且乡镇企业贷款有助于农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表明在发挥农村金融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农村非农行业的金融服务。

篇4

摘 要 从目前到21世纪中叶,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而且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我国农业经济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就是在分析我国农业经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 农业经济 问题 对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世界上各类产品中只有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才能保障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社会安定及社会效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在运营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围绕优化市场环境、搞好服务指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调整农村和农业结构,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一、我国农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农业生态危机严重。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我国可耕地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可耕地逐渐减少,人口逐渐增加,人地矛盾日益显现,制约农业发展。由于农业生态遭到破坏,很多草原变为荒漠,森林砍伐严重,沙漠化,水资源严重短缺,大部分地区干旱严重。农业生态危机,造成农业资源短缺,严重影响农业发展。

(二)我国农业技术相对落后。近年来,我国农村对农业科技的投资有了明显改善,但相比于发达国家,仍然很落后。一是由于先进的农业技术耗资大,农民负担不起,政府资源少。我国每年培养上百万农业技术人才,但是支援农村建设的所占比例甚小。农村缺乏先进的技术储备和高技术人才,导致农业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三)我国农民科技素质低。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提高人口的科技素质又是实现三大前提的基础。然而目前中国8亿农民文化指数,1990年6.2年,2000年才达到7.4年,而发达国家目前已达12年,如果农民文化教育指数以0.16年的速度提高,到2010年才达到初中毕业水平,到2025年才能达发达国家80年代末的水平。特别近5年,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负担重,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务工经商,在家务农者多为老叟和妇女,导致土地抛荒,广种薄收。由于劳动者素质差,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四)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对农业的投资严重不足,农业投资在全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比重:“六五”期间为5.1%,“七五”期间为3.3%,不仅比例小,而且呈递减趋势。农业投入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既有各级财政信贷的投入,也有乡镇企业以工补农和农民义务工的投入,既有国家、集体的投入,也有农民个人的投入。很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投入机制,以使农业投入逐步稳定和规范。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一个这样的投入机制,各级各部门对农业的投入还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使农业投入的增加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抗灾能力明显下降,大部分六七十代建立的农业基础设施还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大多已超期服役。现有水库1/3带病运行,灌区工程基本完好率仅为33%,年久老化,效益衰退现象十分普遍。

(五)农民负担较,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增大农民收入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民农业经营的极积性和主动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实行以后,农民的收入曾大幅度的得到提高,极大地提高农民经营的兴趣。但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成本的逐渐增加和农产品价格的下降,以及农民负担较重,造成农民增收持续性的放慢。

二、解决我国农业经济问题的迹象对策

(一)加快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状态十分严重,要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要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实践证明,资源型的乡镇企业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十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它们能够经受得起紧缩环境和市场疲软等不利方面的严峻考验。积极发展资源型乡镇企业,除了可以避免农民大规模涌向城市带来的城市社会负担等方面问题,还可以有效降低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而出现的劳动力波动的幅度,起到安定社会的作用。我国农村劳动力十分丰富,农村乡镇企业应该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广泛吸纳农村过剩劳动力,并以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主要的加工对象,大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农业产品;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第三产业最终成为吸纳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部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二)增加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最为显著的因素是农业资金。农业资金包括农业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固定资金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而流动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由于农业经济具有外部性的特点。所以,农业经济的增长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在今后农业的发展中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真正体现出政府作为农业发展的后盾作用。农业资金投入大致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第二部分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资金投入。依据这两种资金投入的具体特征和投入主体权责对等的原则,并且结合投入资金数额与投资实力,对于投入资金数量较大、在短期内经济效益并不显著,但是在长期内却能对农业生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保护和刺激效果的那些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和工程,它们的投资主体只能是国家和政府

(三)重新认识并修正完善现有的土地政策。我国实施的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但同时也导致了农业用地的零散化,不利于现代化大农业机械生产,致使农户只能放弃使用较为先进的农业机械,从而无法享受到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的好处。政府可以通过在区域范围内的试点来推行实施新的农业组织形式,例如农场、农业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并且以此来克服土地零散化程度高所带来的耕种土地的低规模收益,进而可以在相对较大的土地上增加投资,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耕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上地的规模化经营。因此,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必要重新认识并修正现有的土地政策。

(四)扩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增长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可以说,农业科技的全面普及和推广,是我国实现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加快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是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现有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制、整合,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及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同时,拓宽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的渠道,特别是调动农业生产、技术协作组织,与农户有订单协议的企业和专业经营户的积极性。另外,特别需要加强边远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也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促进农业稳健发展。

(五)增加政府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促使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农业经济实现真正增长的根本途径,在于其增长方式从粗放型模式向集约型模式的转变,而转变的关键则在于技术与劳动力素质,其根本核心在于提升劳动力素质。农民是农业科学技术的接受者。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能否获得显著成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和农民接受和运用的程度。我国农民总体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下,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接受能力都不是很高。再加上可及推广人员不足,经费有限等因素,使得我国的农业科学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总体较为缓慢。因此,要加快农业经济增长速度,不仅要继续大力普及农村教育,还要通过举办各种职业技校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并且培养更多的农业技术人员,以此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

总之,农业经济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应该把农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政策和政治政策的重要部分。通过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一定会稳步的发展壮大,从而对我国的社会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志芳.关于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篇5

关键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式;问题;探讨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同时农业也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是促进社会建设以及保障国民需求的关键推动力。乡镇农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因此,增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以及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1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

1.1环境优化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改革,农业经济也取得显著提高:第一,硬件方面,农业水利设备的发展和建设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汛以及抗旱能力,同时,乡镇在进行农业水利建设的同时,还改善了居民用水安全,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间接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第二,软件方面,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乡镇得到快速传播,同时,农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也得到显著提高,利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在国家和党的强调下,乡镇农业部门针对市场混乱的情况进行及时治理和整顿,为外资进入奠定环境基础。

1.2增长方式优化

第一,当前,农产品逐渐由以往的单一品种向特色精品方向优化,随着生产结构的变化,很多农业精品都取代了以往的普通产品,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第二,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以及果业生产方面,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经营方向也由以往的单一式向多元化方面发展,促进乡镇经济更上台阶。

1.3经济结构优化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正向合理化、科学化以及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近些年,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同时,生产模式也由以往的单一模式逐渐向运输、服务以及餐软为一体的综合性结构,在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乡镇人均收入的增加。

2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发展观念陈旧

当前,我国一些偏远乡镇依然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扶持。同时,农业人员的思想依然十分保守,缺乏上进心和进取心,受到传统发展模式和思想观念的双重影响,农业经济停滞不前。同时,一些乡镇虽然拥有比较好的资源,但是农业人员只重视农作物的种植和开发,忽视了餐饮业、旅游业的发展,形成资源浪费。

2.2农业人员素质较低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分析,我国乡镇农业从业人员都严重缺乏专业生产技能,同时,文化程度较低,小学文化甚至文盲占农业人员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同时,随着乡镇青年人员都选择外出打工,导致留守人员除了孩子就是老人,乡镇劳动力呈现下滑趋势。

2.3市场环境落后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呈现多样化,乡镇农业发展的效率以及水平一直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整个市场缺少合理性和规范性,经济发展的形象和理念与实际不符,例如,我国重庆乡镇地区,虽然耕地比较多,但是其发展更加重视工业,很多乡镇居民也弃农从工,导致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

2.4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当前,我国乡镇地区由于体制的约束,缺少资金用于改善技术,融资量、外部资金以及乡镇农业经济投资很少,同时,政府扶持资金的预计和安排十分有限,对生产技术以及市场发展十分不利。

2.5基础建设滞后

当前,我国很多乡镇农业基础建设滞后,用于农业的水利建设十分缓慢,甚至一些乡镇依然秉着靠天吃饭的思想,根本没有修建水利设施,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3解决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问题的相关对策

3.1转变发展观念

当前,针对一些比较落后的乡镇地区,一定要转变农业人员的发展观念,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通过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吸引投资,起到招商引资的作用,进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次,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利用本地的农业资源,并且对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3.2提高农业人员的素质

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是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培养农业人员的素质,从农户中挑选出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对农业生产抱有热情的年轻人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使其成为专业技术领头人,并且实现以点带面,由这些专业技术领头人带领所有农户开展农业现代化经营和生产,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3.3创新农业技术

首先,要创新乡镇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提高乡镇农业科技研发基地以及乡镇农业研发中心的建设速度,完善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以及人员招聘机制;其次,乡镇政府一定要大力宣传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资金以及政策上的扶持,促进农村研发中心的发展;最后,政府要创设优质的技术环境,积极探索技术创新新方式,改善投资环境。

3.4实现产业化运行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以往的单独生产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乡镇农业一定要实现产业化运行,根据本地的农业发展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吸引投资,丰富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同时,政府还要进行宏观的调配和整改,在调配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与其他产业充分结合,通过互进互补的形式,实现乡镇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3.5加强基础建设

当前,我国一些乡镇由于农业基础建设比较缓慢,进而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快速发展当地的农业水利建设,购置以及兴建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实现现代化生产;其次,在扩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同时,还注重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从以往的原材料供应转变为具备特色的产品销售,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我国乡镇农业经济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农业生产技术需要创新、农户思想意识需要改进,进而适应当前多变的市场。乡镇农业研究者一定要根据本地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而促进乡镇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鲲.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5,(3):1-2.

[2]王继翠.浅析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的问题[J].现代商业,2014,(4):49.

[3]吴根英.浅析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的问题[J].中国经贸,2015,(2):137-137.

篇6

关键词:临汾 农业经济 管理 问题 对策

一、 临汾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临汾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处于全省中下游水平,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尚未确立,发展步子还不够快,对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还不够强,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总量依然偏小,规模化程度不高。临汾的农产品加工业现状与这个农业大市的地位很不相称,龙头企业还不多不大不强。与相邻的运城市相比,全省2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中,运城市5家,我市没有一家;全省188家省级龙头企业中,运城市30家,临汾只有15家;“513”工程省级梯次52家企业中,运城市6家,临汾只有3家。与邻省相比,河南双汇集团2008年的销售收入已突破350亿元,而临汾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总额仅为27亿元。

二是精深加工度低、产业链条短、市场占有率低。60%以上的原产品就地消化,70%的加工品仅限在本市、本省销售,进入全国市场、跨出国门的很少,带动能力有限。

三是融资渠道狭窄、资金不足。这已成为制约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四是特色产品和著名品牌少。农产品加工项目中,传统产品多、特色品牌少;中低档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和终端产品少。缺乏农产品加工产品著名品牌,更缺乏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品牌。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中没有一件“驰名商标”。

二、加快发展临汾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建议

临汾市应加快推进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93”工程,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是引领临汾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创新发展思路。当前,临汾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落后于全省,扩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推进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已是我市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需要切实把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摆在应有的战略地位,予以高度重视,思想再解放,认识再深化、境界再提升,思路再创新。二是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政府是主导。临汾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必须要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来带动,要以项目建设为基础,优化结构、扩大规模,增强发展后劲。临汾应努力争取省委、省政府在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将临汾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纳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予以统筹规划部署。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消除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投入。(2)加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协调企业与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强银企项目对接。对符合信贷条件的龙头企业优先提供贷款,及时发放季节性收购农产品所需的流资贷款。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像临汾这样的资源型城市,科学利用企业转型契机,加大盘活内资的力度。到2010年底,全省将有2012座煤矿要被兼并重组,小煤矿被整合后,形成的社会闲置资金将高达上千亿元。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引导力度,积极争取民营资本投入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五是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可按照全省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严格保证产品品质,集中力量进行品牌整合。在统筹规划、选准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倾斜,扶持临汾和其它地市各打造1—2个规模大、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品牌,推动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跨越发展。

结语

临汾市财政从2010年起安排2000万元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并逐年增加,每年的增量不少于500万元。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小企业、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科技、商务、经信委、发改委、财政等有关涉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项目资金,正在尝试由省政府统一协调,实行项目资金捆绑整合,在不改变资金管理权限的前提下,按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项目安排建议,集中整合使用资金办大事,这无疑对临汾市乃至全省农业经济管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相信随着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的进一步落实,全市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会打开一个更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郭长江,崔晓奇,韩军青. 临汾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可持续利用预测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2]临汾五十年[Z].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3] 俊芝,安建平.农民组织化程度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农业经济问题,2009(5)

篇7

【论文摘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水平低、劳动力过剩等矛盾,本文提出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问题选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世界上各类产品中只有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才能保障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科学发展到今天,还没有任何科学技术能替代农业以一种非农方式生产食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社会安定及社会效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在运营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围绕优化市场环境、搞好服务指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调整农村和农业结构,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1完善农业投入机制,切实增加农业投入

要建立和完善以国家财政资金为导向,以集体和农民投资为主体,以利用外资和吸收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实行财政资金与其他资金相结合、直接投入与间接投入相结合、有偿投入与无偿投入相结合,从而全方位地加强对农业的资金支持。第一,国家应适当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这部分投资应考虑在财政中单列,专项使用,并使投入的份额和方式制度化、规范化。第二,要按照分税制的原则,进一步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事权和支农范围。第三,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集体和农户增加农业的投入,引导社会资金及外资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引导国内外大型企业对农业投资。第四,对上级下拨的各种农用专项资金要依照业务部门提出使用意见,综合部门平衡把关,政策主管领导审批的原则,集中使用,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建设而造成的浪费。

2完善农业家庭组织形式,加大农业产业化步伐

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大胆探索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户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或集团,公司主要从事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储存、销售、信息,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指导等;农户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公司与农户通过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和相互投资入股,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尽管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方式,但其生产不再是单个的行为,而是统一规范的要求。农民通过参与龙头企业的发展,还从农产品的加工、流通等环节得到收入,从根本上改变以前农民只是种养一个环节取得收入。我们驻村工作队在驻村成立了农民科技服务协会,吸收村干部、供销社负责人、治富能手、科技爱好者参加,引导他们学习技术,收集农业信息,为农民提前购种、产中技术咨询、产后销售的服务,并逐步使其过渡为公司。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是一个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产业,不同的农产品只有在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下才能得到理想的品质和产量。把握区域经济特点,发展优质、名牌产品,改变一般农产品“资源型、趋同型、低变化”的状况,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出路。种养业要在布局上实现转移,即从不适宜区向适宜区和最适宜区转移,从分散产区向集中规模化产区转移。要以科技示范区为载体,按照市场需求淘汰传统低劣品种和落后技术,大力推广良种工程,把引进、选育和推广农产品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以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为突破口,寻求地域、季节和市场差异,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积极实施名牌战略,把传统农艺精华与现代加工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的农产品种植模式。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以实现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基层政府要及时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通过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帮助农民抢抓市场机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和创汇农业,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市场的关系,克服结构调整中的盲目性和分散性。在驻村工作中,我们在居住空院开垦二分半地,建立了台湾密南瓜、南韩苦瓜、茄子、豆角、非洲油沙豆、俄罗斯鲁梅克斯草等示范田,让农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农业科技带来的实效,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使他们自觉接受科学的种田思想。

4改变农业科研体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调整结构、分流人才、转换机制,使种子、农药、饲料、疫苗、农产品加工等单位逐步由事业法人变为企业法人,成为科工(农)贸一体化经营的科技企业,或者进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缩短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周期。完善技术咨询中介服务型科研机构,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拓第三产业,重点是发展农业科技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建立社会公益及基础型科研机构,从事遗传育种、病虫害灾变规律及防治机制、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及规律、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农业知识、技术转化的新体制,成立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二次开发及转化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制度化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本领。在驻村过程中,我们先后为农民举办了十多期夜校,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农业信息,指导结构调整,研究市场营销等,培育了一批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

5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一是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坚持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和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企业。随着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各种社区服务的需求会逐步增加,要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增加农村就业,扩大农村消费。二是将有发展前途、具有区位、地理、经济优势的小城镇作为发展重点。利用小城镇的集约优势发展壮大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不仅为小城镇带来了动力,也增加了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人口集中又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取消户籍管制,缩小城乡差别,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流动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迁移。三是引导农民更新落后的思想观念、消费观念,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对农民进行先进的文化思想教育。四是实行土地使用权转让,鼓励有经商能力的农民转让土地使用权,向城镇转移,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促使农业走上集约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朱晶.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的地区差距及政策选择[J].农村经济,2005,2

篇8

关键词:发展;循环经济;农业;农村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159-0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滑县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连续七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七连冠”县。但是这些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滑县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仍大有文章可做。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1.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过去滑县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道路,农业产业化发展较缓慢,农业、农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现象较为突出,影响了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展现代农业的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同时又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增收,走向富裕开辟出新的途径。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污染、保护农村环境的必然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目标要求的有效突破点。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滑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民靠种植业增收的空间已越来越小。因此,滑县要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围绕我县的农产品、畜产品搞精深加工,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环节资源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自然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这必然会为农民致富创造机会。

二、滑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

1.优势。农业产业化有了新突破,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2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5家和8家。

高效农业有了新发展。2009年高效农业总面积达到35万亩,建成了高平镇无公害蔬菜示范推广基地(包括智能连栋温室)和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成立了慈周寨绿缘温棚瓜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被河南省农业厅、省技术监督局确定为“河南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留固镇大葱成为特色产业,产品远销陕西、山西、山东、江苏、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及省内各地、市。

畜牧养殖业发展有了新势头。2008年全县肉、蛋、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6.82万吨、9.6万吨和0.68万吨。畜禽养殖密集和规模养殖场总数分别达到133个和1.32万个,被确定为全省无公害生猪生产示范县。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改善。2009年全县沼气用户累计达5.5万户。新建万人以上集中供水厂5处,解决了34个村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劣势。目前滑县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业产业化水平还较低,精加工、深加工企业少,龙头企业少,档次低,“原”字号农产品多,附加值非常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投入稳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未真正建立,农民对传统农业的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创新进取的开拓精神;滑县号称农业大县,但还不是大而优、大而强、大而富。

三、关于滑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用循环经济理念(下转228页)(上接159页)指导生态型村镇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形式。

1.循环型农产品加工园区与工业对接。在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要以生产要素为纽带,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内,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使农副产品加工达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2.饲料工业与农业的对接。饲料工业可以将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结合,把动物的畜肥还田,向农户提供清洁的生产、生活能源,向农田提供高效的有机肥料培育有机作物。这一技术广泛应用既可解决 “人畜争粮”矛盾,又可净化环境,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产业升级与农业的对接。华康实业、滑丰种业、神华面业、嘉禾牧业、威盛牧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优质面业、种子、禽、肉养殖等农产品工业化深加工,生产美味可口的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并延长产业链,将其生产副产物加以综合利用作为饲料或肥料返回农田,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4.农作物废物与工业的对接。多层次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如饲草的过腹还田、鸡粪处理后用为部分猪饲料、利用作物秸秆和粪便制取沼气、渣液当做肥料等等,是解决农村水、气污染的重要途径。滑县已经以沼气建设整体推进村为核心,以推广“一池三改(改圈、改厕、改厨)”为主,探索和创新“猪―沼―菜(果、菌)”等高效生态模式。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气化和固体成型燃料,继续发展秸秆生物气化技术,生产清洁能源。

5.农业、工业与三产的对接。用足用活用好党的惠农政策,有计划有规划地开发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开发旅游农产品纪念品。将颇具实力的特色农产品经过工业加工通过旅游的方式进行推广,密切旅游业与一、二产业的链接。

参考文献:

[1]冯之浚.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刘卫星.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J].理论探讨,2007,(1):82-84.

篇9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大学生就业

农经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农村基层部门、农村金融财会、农业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许多农经专业的毕业生极少愿意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城市的学生不愿意到乡镇工作,一样来自农村的毕业生不愿意回到农村,这与农经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而有些非农经专业的的毕业生却选择了如大学生村官等这样的职业。现如今在就业取向“功利化”,人们通过对马克思关于小农经济的悲观论调的影响,使农民跌入生活的底层,造成了人们对农业的偏差认识,认为只要跟“农”字沾边的就会受到歧视。因此,通过调查分析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改善毕业生就业现状,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本科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数据获取

文章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数据,调查对象为新疆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已毕业与在校生。主要涉及:第一,在校生的就业取向;第二,本科生对为了来发展的认知。共发放问卷100份,2010级30份,2011级45份,2012级25份,共收回问卷100份,回收率100%,样本可用。

二、农经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取向

(一)专业选择与学科认同度

专业的选择说明学生们一开始对本专业的认同度,对以后的学生学习与老师教学有着重要影响。调查显示,只有60%的学生把农林经济管理作为第一志愿。影响选择的因素中,学科认同度极为重要,个人喜好、父母影响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见表1)。

(二)专业认同度

1.课程设置的认知度

入学前,90%的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这个专业不了解,在对“你对农经专业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是否了解?”这个问题时,2%的同学非常了解,14%比较了解,不太清楚的占42%,42%完全不了解。(见表2)。

调查表明,新疆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各个年级的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知度各有不同,学生的回答说明了同学们对农经专业课程设置的认知度不够。通过上表显示,随着课程的深入,年级的升高,了解程度也在慢慢升高,有此表可以看出,2010级的学生随着即将迈入社会,也对学科的设置有了很深的认知。

2.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1)对授课内容的满意度。从整体看,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满意程度,2010级、2011级的变动趋势基本一样,学生多数选择比较满意和一般,非常满意和不满意人数较少。而2012级农经专业学生意见多数集中在一般,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新生入学对大学课程的不适应,期望值过高,从而导致对授课满意度整体较低。

(2)就业对授课的需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内容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基础理论创新是农林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大部分农经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以前的课程安排专业性不强,不适应市场需求体系。学生在近4年的大学生活学习中,大部分基础课程没有得到改革,现阶段已经不符合社会对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

(3)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各年级都认为实践教学都不能得到满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动手实践能力较弱。随着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的转型、大环境的变化,农业已成为我国重中之重。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体系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三、我校农经专业本科生对专业未来发展的认知

调查数据显示,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政策的改变,新疆农业大学学生对毕业后继续读研也有所变化。通过比较,随着毕业的临近,计划读研的学生人数在逐渐增多,大多数学生认识到读研的必要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通过大学课程的学习,了解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的困难和市场需求带来的专业认同度不高。而通过个别访谈结果显示,在问及“是否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时,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置适应我国市场体系,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能得到高度的社会认可时才会选择本专业。由此可见,在提高本专业在学生认同度方面没有得到解决。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对农经专业就业竞争优势的调查中反映,农经专业本科生认为所学知识广泛,可以从事跟农业相关或无关的的经济管理的工作。

四、促进农经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建议与对策

通过本次数据调查分析处理,农经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和学校的专业设置之间存在的问题已基本显露,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更好的解决农经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

(一)加大社会关注力度,建设完善的就业体系

目前,我国农业不够发达,农业市场的建立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了就业的困难,社会应该加大关注的力度,建设一个更完美的就业制度,政府应该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站和健全的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为大学生好就业提供更好的就业发展平台。

(二)顺应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院校的“计划性”招生不利于我国农经专业的学生就业。学校传统的办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为了更好地顺应市场的需求,作为学校方面,增加专业特色的建设、加强专业实践活动、重视学科交叉,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专业型人才已经,有目的的培养农经类的专业人才。

(三)强化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我们学生也应强化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新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来应对市场的考验。(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2013级经济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 樊平军知识视野中的中国大学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

[2] 林玲.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初探[J].科技信息,2011,(10):476-478.

[3] 许家林.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农经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J].农业经济问题.1996.4.

[4] 纪军,杨鹰.市场经济人才需求与计划型培养模式冲突下的普通高校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1):107-109.

篇10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稳定发展

前言

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把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因此,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几个问题进行总结。

1 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应当承认过去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仍然是初步的、低层次的和阶段性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显出来。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二是农产品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三是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很大进展,但区位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农作物不同程度地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在结构调整中,地区之间重复投入,常常一哄而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了过度的盲目竞争和资源浪费。四是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落后,农业的经济结构生产不合理,缺乏有特色的主产品,农产品基本都是自产自销,小农思想,很难发展农村特色,在向外拓展农产品市场存在很多阻碍,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 如何又好又快推进农村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农村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这是人民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市场需求向多样化、优质化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农产品难卖、缺乏竞争力、农业增产不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

(2)发展农产品加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改造,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增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使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有一个大发展。

(3)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在生态脆弱地区,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发展林果业和畜牧水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粮食主产区要通过结构调整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

(4)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推动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

(5)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力度,以政策为保障,现在的农业发展是口号喊的响,但雷声大雨点小,重视力度不够。

(6)对农村发展制定优惠政策,拓展农村消费市场。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减轻农民的压力,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应根据农村的发展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减轻农民的负担,这也有利于农村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投入力度,改善以前投入不足的问题,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得农村可持续发展。

3 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义

3.1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提出的客观要求。近年来,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产品短缺现象已经有了根本改变,过去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已被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状况所代替。但供求关系的变化,带来了农产品难卖、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收缓慢等新的矛盾。这一切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只有这样,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才能真正跨过新阶段这个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层次,当前因进入新阶段而出现的新矛盾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农业现代化才能迈开新的步伐。

3.2 有利于解决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与农业资源制约加大的矛盾。从国内外的农业发展规律看,l展高效农业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发展高效农业,坚持走高产、优质、高效并举之路,既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又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既可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又可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高效农业是通过提高单产、节约资源提高产量和效益的,既是高产、优质农业,又是资源节约型农业。这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面临资源制约加大的矛盾。

3.3 有利于解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矛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发展高效农业,可以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提高附加值增效,这就从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等关键因素上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只有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问题。

3.4 有利于解决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与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的矛盾。我国必须大力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利于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发展规模化种植业和养殖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可以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经营规模、组织化程度等方面有力克服低效农业的弱点,有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为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

3.5 有利于解决保护生态环境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矛盾。发展高效农业,把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起来,积极发展高产优质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

结束语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大的条件下提出的,不是简单地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区域布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补偿标准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4-0065-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4.17

一、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现状分析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为提高补偿效率、调动生态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和谐社会生态的途径。基于此,笔者设计了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调查问卷共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1份,有效率为96.2%。此次调查范围在河北省11个地区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样本分布。调查对象广泛,能较好地反映出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现状,问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制约河北省农民生产的自然风险种类较多。具体而言,由气候异常产生的干早、洪涝、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与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最为严重,早灾、水害尤甚;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生态灾害;由环境污染带来的环境灾害正逐渐成为农民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灾种;地质灾害对河北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制约河北省农业生产的因素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与之交织。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大面积的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了“经济社会落后――破坏性开发――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经济社会落后”的恶性循环,造成了河北省生态环境的恶化。另外,随着河北省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镇建设挤占耕地现象十分严重,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等也加剧了自然灾害的暴发频度、范围和强度。

正因为河北省存在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影响的灾害,对农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必须对农户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调查中发现,农户认为应该补偿的主要领域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看出,农户认为政府补偿的领域大部分在土壤(61.09%)。农户主要以耕作为主,所以希望政府在之前给予补贴,在受灾之后通过政府财政、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等途径得到一些补偿。目前生态环境补偿相关政策很多都是短期性的,缺乏一种持续和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和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宣传不到位

许多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概念还不了解,在关于“您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很了解的农户有25户,占调查农户的5.19%;一般了解的农户有239户,占调查农户的49.59%;不了解的农户有218户,占调查农户的45.23%。通过上述数据可看出,一般了解和不了解的比例均未达到50%,这表明了解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农户存在但数量不大,说明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宣传力度和补偿力度不够大,以至于农户对此概念不了解。

在“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意愿”调查中可看出,“很强烈”的农户占27.18%,“比较强烈”的农户占28.01%,“一般”的农户占32.99%,“不大强烈”的农户占8.51%,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没感觉”的占3.32%(见图1)。

从图1可看出,居于首位的是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愿“一般”,其次是“比较强烈”,然后是“很强烈”。可见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宣传力度不大,大家没有看到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益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力度不到位

在“是否享受过政府的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调查中发现,认为享受到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农户占20.68%,没有享受到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农户占50.00%,不知道的农户占29.32%。通过数据可看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力度不到位,甚至有29.32%的农户不知道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存在,没有享受到补贴的农户竟然占到一半,可见政府应加大补偿的力度和规模。

在“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互助补偿的作用”的调查中发现,认为没有作用的农户占10.60%,认为有一定作用、作用一般和有作用的农户分别占比30.15%、30.56%和20.17%,认为作用很大的农户占8.52%。通过数据可看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没有作用”和“一般”大约占到一半比例,可见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互助补偿的作用有待于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力度不到位的状况应改善(见表2)。

(三)基层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识淡薄

农户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识淡薄,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必要性调查中可发现,认为有必要的59.58%,认为还可以的占比31.46%,认为没有必要的占2.50%,不清楚的占6.46%。这表明不足半数的人认为很有必要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但意识还较为淡薄。

(四)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完善

在“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减少生产成本方面”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好处”的农户占7.71%,认为“好处很少”的农户占18.33%,认为“好处一般”的农户占比47.50%,认为“好处较大”的占20.42%,认为“好处很大”的占6.04%。这表明不足半数的人认为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减少生产成本方面好处较大或者很大,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好处”的农户占11.92%,认为“好处很少”的农户占16.95%,认为“好处一般”的农户占比40.79%,认为“好处较大”的占24.27%,认为“好处很大”的占6.07%。可见多于半数的人认为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好处一般、很少或者没有好处,表明这种补偿机制在提高产量方面作用不是很大的。

(五)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形式单一

调查发现,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形式较为单一,接受政府补贴的农户有278人次占比62.61%,得到种植业灾害保险的农户有72人次占比16.22%,得到养殖业灾害保险的农户仅有19人次占比4.28%,接受政府征地补偿的农户有63人次占比14.19%,接受企业污染补贴的农户有12人次占比12%。这表明现在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主要是政府的财政补贴,其他的补偿形式比例较小。

(六)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标准过低

调查发现,对补偿服务非常满意的占2.34%,满意的占23.57%,一般的占38.85%,不满意的占29.94%,非常不满意的占5.31%。对补偿方式非常满意的占3.19%,满意的占22.13%,一般的占48.72%,不满意的占21.28%,非常不满意的占4.68%。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标准过低,满意度不高。

三、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整体框架

现行生态环境补偿政策不完整,缺乏系统性,可以建立生态补偿整体框架,通过上级对下级、国家对地方的纵向公益补偿,区域之间、上下游之间横向利益补偿和对资源要素管理进行部门补偿等三种方式,制定相关政策,以便为地方生态补偿运行导向,逐步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生态补偿[1]。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地方对政策的需求非常强烈,可以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上升至国家政策层面进行整体考虑。

(二)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标准

在补偿标准的制定上没有能充分考虑农民、牧民、企业团体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意愿,造成补偿的标准过低。如果这种情况普遍存在,生态补偿机制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应[2]。另外,资金使用未完全体现生态补偿。因此,要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标准,充分发挥机制应有的效应。

(三)形成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资金格局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投融资体制,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的参与,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渠道,形成多方并举、合力推进。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

(四)积极鼓探索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践模式

通过农业生态补偿立法,将补偿范围、补偿对象、补偿方式以及补偿标准等以法律形式确立,促使农业生态补偿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以适应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需要。并以此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践模式[4]。

加快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永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8).

[2]孔凡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研究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07(10).

篇12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中图分类号:F127.8;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9-4823-04

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怎样把农村中潜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据相关统计,截至2010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拥有农村剩余劳动力219.7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3.77%,喀什噶尔、和田、阿克苏、克州等南疆四地州占90%以上[1]。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农民增收困难,转移就业渠道狭窄;二是城乡收入差别较大,2011年达到2.85∶1,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三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

当前,新疆正处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地区资源禀赋、文化特征、劳动力素质等特点,寻找适合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与途径,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帮助少数民族农(牧)民增收,对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特点分析

“十一五”期间,新疆共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00万人次,劳务创收190亿元,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211.46万人次,全区人均增收416元,劳务创收占人均收入的39%,增加了农民收入,显著改善了其生活质量[1]。与此同时,还存在新疆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依然较大,少数民族农业劳动力比例较高,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比例偏低,就业观念陈旧,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此外,新疆大部分乡镇没有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就业环境也比较差。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与一般的农民工问题有共性但也有其特性,受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烙印[2]。

1.1 以区内转移为主,呈现区内转移与区外输出并重的发展趋势

2002年以后新疆开始出现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呈现出由疆内转移向疆外转移转变,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格局。由于语言和风俗习惯及自身素质的限制,少数民族劳动力90%选择在新疆内就业,跨区流动比较少。区内转移就业多数集中在农业、建筑、运输和服务等行业;跨区转移就业则主要集中在服务业。与此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内地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新疆,区外劳动力则大量流入新疆大中城市服务行业,其较强的竞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1.2 人力资本状况普遍较低

目前,参与转移就业的务工人员主流是年龄在20~30岁的人员,以历届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居多,女性占转移人员总数的80%以上,其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的能力也较快,相对比较容易转移和就业。但由于受文化素质、工作技能和城市就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其工作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工资待遇低的服装、纺织、零售、餐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属性决定了其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同时,以简单体力型劳动和劳动服务业为主要特征,以体力、青春乃至健康为筹码的就业形式决定了其就业年限极其有限,双重原因使得其转移具有不稳定性和回流性[3]。而那些40~50岁的年龄较大的人员,因面临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问题,且文化水平偏低,所以外出转移就业难度较大。

1.3 城镇的“拉力”不足

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推”、“拉”效应。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业对劳动力的“挤出”推动了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生产部门转移,与此同时,南疆地区普遍自然条件较差,农业生产较为落后,维吾尔族农(牧)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迫使维吾尔族农(牧)民外出打工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压力是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驱动力。另一方面,目前新疆干旱区绿洲城镇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南疆农村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工业化程度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强,转移到县内者仅占劳动力转移总数的10%。总体来看,来自城镇的“拉”力远远不够。

1.4 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培训并驾齐驱

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由于语言障碍而缺少岗位技能培训,劳动技能非常欠缺。因此,政府和相关中介组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从汉语语言、就业技能等方面开展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开发人力资源,旨在为企业提供合格产业工人。据新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新疆各类培训机构共培训学员126.50万人,少数民族学员占总数的54.9%。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5.90万人,实现转移就业40.70万人,培训后转移就业率为61.8%;劳动预备制培训7.70万人;创业培训3.50万人,创业成功1.95万人,创业成功率为55.7%。

1.5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社会效应凸显

一方面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使农(牧)民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外出务工者大多获得了比在家乡务农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高的生活质量。据调查,新疆贫困地区的人均年收入为2 000元左右,而从业于内地城市制衣厂的外出女工大多1个月就可挣到1 000元。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使得新疆人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学到了生产、经营、管理技能,增强了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由于政府有序的引导、组织,新疆组织型劳务转移群体总体上实现了良性流动。

1.6 就业“软环境”有待完善

大多数外出务工的维吾尔族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其合法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对新疆维吾尔族农(牧)民外出打工的满意程度的调查显示,有近50%的农(牧)民表示在外打工满意度一般或不太满意,主要表现为工作时间与工资的比例不对称,缺少社会福利待遇等。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区域社会扶助制度和体系。

2 制约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及障碍

对于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必须认识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要综合考虑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宗教等各种因素对其的影响。

2.1 思想意识因素

首先,闭塞的环境和封闭的社会经济文化体系造成了农(牧)民思想保守、观念滞后。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南疆三地州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4%;不识字和很少识字的人口却占总人口的13.8%。不识字和很少识字的人口数量巨大,人口总体文化素质构成明显偏低。文化程度低的劳动人口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其难以形成先进的劳动观和人生观。其次,新疆维吾尔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与疆外的大部分省份居民有很大的差别。受特殊的饮食生活习惯和宗教文化因素制约,使得其对不同社会文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很大程度限制了穆斯林群体的外出务工。此外,农民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在一定程度上会遭受当地市民的偏见和歧视,使他们难以真正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群体,进一步阻碍了其由“农(牧)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

2.2 个体素质因素

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及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导致其就业和择业能力较差。据全国人口普查,新疆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49.4%,比全国高12.7个百分点,导致其就业空间较窄,适应能力差。随着经济发达地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人才供需矛盾升级,结构性失业风险加大,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削弱了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并进而影响了其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规模和层次,影响了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

2.3 经济因素

新疆农村城镇化处于起步阶段,乡镇企业数量太少,城镇聚集功能差,劳动力就地流动缺乏载体,导致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较差,使得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进程缓慢。以南疆三地州为例,其乡镇企业总产值仅占新疆乡镇企业总产值的9.0%。新疆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同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较大,使得新疆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员严重偏少。

2.4 制度因素

首先,由于土地流转机制不活,使部分务工农(牧)民农闲离乡,农忙回乡,形成了“季节型”务工群体,影响了转移就业的稳定性。其次,由于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等制度的不健全,使农(牧)民不能分享国家的就业资源和就业政策,时常受到歧视性待遇,外出务工缺乏保障。

3 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路径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思路:立足区域特色,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以区内城镇和第二、三产业为主要方向,采取转移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园区建设、对口援疆、创业促就业、发展家庭服务业等多种形式,构建以南疆三地州为重心的产业对接、社会对接和素质劳务对接平台,打造新疆区域特色劳务品牌,构建“务工富民”的现代工农业新格局[4]。

3.1 奠定思想基础,引导少数民族农(牧)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首先要挖掘宗教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信教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尤其是从文化的角度合理挖掘伊斯兰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突出伊斯兰教中尊重知识、提倡勤劳、勤勉工作等价值观,大力发展宗教有益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其次要发挥典型作用,营造氛围,鼓励农(牧)民转变就业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对农(牧)民增收的显著作用和劳务输出的先进典型事迹,以农(牧)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广大群众克服陈旧观念,转变“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

3.2 创新培训方式,实现以“培”促“输”的就业新格局

根据“学以致用、市场需求、确保实效、创立品牌”的总体思路,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带动鉴定、鉴定促进就业”的转移就业新格局。以汉语培训为基础,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为重点,大力推行市场需求与“订单式”培训对接的模式。在培训对象上突出抓好应届初中和高中毕业生以及农村16~35岁有就业意向的青壮年农民培训。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对农村“两后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在培训专业上重点放在市场需求量大、易于就业的焊工、车工为主的制造业,以木瓦工为主的建筑业,以美容、餐饮、家电维修为主的服务业上。深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将其转化为城市、工业需要的人才资源,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

3.3 消除制度壁垒,创造宽松的政策“软环境”

首先,要尽快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要加快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深化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政策,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业上的不平等待遇,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与合理配置。其次,要大力发展劳动服务中介组织,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要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城乡统筹就业信息网络及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中介服务作用。此外,还要建立培育劳务输出经纪人和大户长效机制,对其带领输出的农民进行公司化管理。

3.4 推进产业对接,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

以“工业化致富农牧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牧业”的发展思路,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非农产业,依靠第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来增加农村就地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就业率。

3.4.1 发展优势产业,挖掘第一产业内部就业 一方面新疆特色产品众多,可以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利用农产品加工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商业价值,开辟就业新领域。另一方面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和发展一批与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密切相关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牧)民就近就业。

3.4.2 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宽第二产业吸纳能力 按照“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规模效应-第二、三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的发展思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从而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传统民族工业,特别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采取政府主导、本地企业与援疆企业联合的方式,吸引经济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疆内外企业入驻乡镇工业园区。此外,可以通过发挥大项目、大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转移就业。

3.4.3 发展新兴产业,开拓第三产业就业渠道 大力推进农村信息业、咨询业、旅游观光业及休闲农业等,进而带动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扶持县(市)内林果、园艺、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扩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3.5 立足区域特色,打造新疆区域特色劳务品牌

立足区域特色,鼓励转移就业与就近就业相结合,提高区内劳务市场的知名度。同时结合新疆人擅长编织、能歌善舞等特长,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通过劳务输出,塑造勤劳智慧、诚实守信的新疆务工人员形象,扩大新疆劳务的疆外影响力。此外,南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民族手工业、建筑业、装饰业、饮食业、服装业比较发达且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中亚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努力开拓国内外劳务市场。通过打造具有新疆区域特色的劳务品牌,不断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6 加大专项资金和补助基金投入,保障少数民族劳动力创业和就业

一是加大技能培训投入。增加各级财政投入,特别是专项技能培训资金,整合各部门资源,通过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劳动力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二是建立支持农民创业的专项资金。劳动、金融部门应给予少数民族农民工相应的支持,为其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创业培训补贴和贷款贴息等。三是设立政府补助基金,补贴那些能接纳少数民族劳动力的用工单位,帮助和引导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持续有序地转移就业。

4 结束语

为引导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帮助少数民族农(牧)民增收,本文剖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区内城镇和第二、三产业为主要方向,以南疆三地州、阿克苏地区和伊犁州为核心,突出培训和服务“两个重点”,实现产业对接、社会对接和素质对接,打造民族特色劳务品牌的基本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 兵.新疆十二五期间将实现千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N].兵团日报,2011-02-12(1).

[2] 明拥军,陈 彤.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政策导向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8(4):44-47.

篇13

(一)资源环境分析湖南省位于南岭山脉中段与长江中游之间的内陆腹地,地质构造复杂,地表组成岩种类多样,湖南境内水系发达。拥有全国第二大的淡水湖(洞庭湖),起着调节长江水量的重要作用。还有湘江、澧水、资江和沅江4个水系汇集流入洞庭湖并且还连接长江,全省拥有的水量是南方9个省份最多的。在全省土地中,各种常态地貌齐全,一般山丘、冈坪多呈垂向层状和水平镶嵌的组合状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农业地貌环境。湖南省几乎全部位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热量丰富,且光、热、水配合相当良好,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效率高;同时,由于经纬水平分异和山丘区垂直分异的直接影响,湖南的植物区域成分复杂,土壤类型多样,植物和农作物的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种子植物约5000种左右,全省木本植物达19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25%,茶叶仅一个南岳衡山就有20多个地方品种。还有湘西那一片的茶叶种植更是品种良多了。这些都为湖南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交通环境分析湖南地处南岭山脉中段与长江中游之间的内陆腹地,介于华南经济圈和华中经济圈的之间,地理区位优势相当明显。湖南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非常的发达,更是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网中的三纵六横,市州均实现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的4小时访问圈。在水运上也已经形成了以湘水、资水、沅水和醴水为主体的洞庭湖现代水系交通运输,并可通江到达海;京广、枝柳、湘赣、湘黔、湘桂、洛湛还有贵福、渝怀等主要铁路干线,并且上昆、京珠、衡昆等高速公路以及许多的国道、省道公路线相互连接,这对于开拓湖南特色农产品市场是非常有利的。

(三)技术环境分析湖南省的科研和教育资源是比较丰富的,省内的农业科研及农业教育体系也已经比较完善了,这为湖南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目前,湖南全省共拥有中科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湖南农科院等263个农业科研机构,其中,仅仅省级的农、牧、渔类的独立科研机构就有18个,拥有约2000名科研技术人员,聚集着袁隆平、官春云、刘荡、王克林等众多知名农业科技专家,几千名教学科研人员创造并积累了一大批居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培育出了一大批各级各类农业专业人才。

(四)政策环境分析首先,将特色农业列为全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实施项目,并直接由省府规划了优质水稻基地县、优质玉米县和优质蔬菜基地县等的科技示范基地,还在江永、泸溪、湘潭、祁东等地开发香柚、优质枣、优质柑、湘莲、黄花等特色农产品。其次,已制定了全省的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开发的“十二五”规划,并明确要重点加强发展无公害蔬菜、水果、茶叶、水稻、畜禽等产品的生产开发,建设了100多个重点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示范基地,并在全省进行大量生产无公害类型的农产品,这可见湖南省政府对特色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二、湖南省农业特色化的对策

(一)依靠品牌企业带动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特色农业产品实现价值的载体是品牌的建立,而提升产品质量和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都是产品品牌建设的有效手段。面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各种变化,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进行的农业产业转移中可以依靠质量好、品牌好的地区转移。相对于农业产业化,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就更加针对市场的需求和更加专业化的地域生产,这些在农业科技和产品品质的提升,并进一步去提高市场化程度等方面更具优势,更加容易实现农业生产的价值。这也是特色农业产业转移所需要的。通过产业转移形成一定特色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保障了特色农产品投入产出和资本转化,更加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湖南省已经有金健米业、油中王、童胖子酱板鸭、益阳松花皮蛋、东江鱼集团、益阳普华纺织有限公司等著名品牌企业。可以依靠这些企业,在它们的带动下形成集科研、种植、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特色农业产业链。

(二)借助政府的引导进行特色农业区域集聚化布局政府、农民和企业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三大主体,它们在农业发展中分别有着不同的作用。进行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对政府而言,首先是要提供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与适合的市场制度环境,对比给予特色农产品的加工税收政策优惠,并开通相关的绿色运输通道等。其次要深化特色农业的融资渠道,改变比较单一的投资模式,可以去吸引和借助银行资金和社会各种风险投资资金去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一条以政府为引导,特色农业的发展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最后要重点扶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村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的这些政策是特色农业进行区域集聚化产业转移的根本保证。

(三)知识化和技术化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特色农业技术化不但包括生产管理的技术化还包括了市场的信息化,不管是在传统的特色农业如水产农业、绿洲农业、旱地农业,还是新兴的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等,整个过程的系统化技术化的生产管理是使得其活跃的关键。一方面,在一个地区的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要努力去提升质量产品的品质,以技术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附加值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动力,高的附加值是特色农业可以和其他新兴行业媲美的资本。另一方面,在管理上面也需要技术化的知识化,比如,在质量的检测和一些预防,还有一些市场信息的收集都是需要的。这是信息的时代,知识化是信息化是发展的根本。

篇14

关键词:农业经济;网络化;农产品;市场;农业经济分析方法

农产品生长周期较长,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瞬息万变,因此农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了解市场的需求,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其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同时,利用互联网还可以有效缩短买卖双方的距离,提高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我国农业生产受政府的指导,这就需要政府各项决策都要保持正确,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各级政府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掌握各种农业信息,以网络为支撑对农业进行指导,正确引导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具便利性,发展速度为快速。

一、网络环境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运用网络技术是知识型农业的必然要求

相比于传统资源型农业,知识型农业主要依托于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前,发达国家多数已步入知识型农业发展时期,在知识型农业发展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其重要特征;我国农业还以资源型农业为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要推动网络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使其向知识型农业转化。

(二)运用网络技术降低农产品市场交易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信息及市场需求变化较快,但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这就导致农民的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给农产品交易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十分突出,这充分说明了信息匮乏的消极作用。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有效减少流通环节,简化交易程序,通过网络掌握更真实、准确的市场交易信息,从而降低生产的盲目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三)运用网络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网络环境下,农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给我国农业带来了严竣的挑战。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网络已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网络掌握最新的信息,才能在农业生产和交易中掌握主动权。目前,农产品在网上的交易量不断增加,这就说明:谁掌握了先进的网络技术,谁就能在农产品竞争中获得优势,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

(四)运用网络技术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有效手段

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技术的支撑,这就需要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使一些农业科技成果无法在农村有效推广。因此,在当前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利用网络加快对农业技术、农业知识的传播,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推广普及农业知识,全面提升农民的整体技术水平,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要点分析

(一)网络环境下开展农业经济分析的要点

1.转变分析思维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都是由果及因,即根据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来倒推出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再得出具体解决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有利于开展理论研究,但农业经济分析更重视数据分析,而且分析结果也需要直接作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这样,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对现阶段农业经济现实问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在网络环境下,需要转变传统分析思维模式,确保农业经济分析的科学合理,以便于更好地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2.转变分析立场。

在传统农业经济分析工作中,往往是凭借分析人员的主观学识分析、总结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得出结论性建议。这种分析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结论受分析人员自身分析能力和水平影响较大。但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更注重信息的真实和客观,真实客观的信息是研究的基础和依据。

(二)网络环境下开展农业经济分析的具体方法

1.均衡分析法。

大量的农业经济发展数据显示,农业经济发展被某一变量控制,当这一变量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持平,且改变其他的农业经济发展条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不产生任何1影响时,便可以将这种变量作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均衡分析法找到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动态分析法。

运用动态分析法,可以分析和梳理农业经济发展数据,总结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性变化特点。研究对象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某一段时间,找到农业经济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正确判断出农业发展的趋势。

三、结语

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步入了网络时代,其对经济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为农业提供了广阔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环境,加快推动了农业技术改革,使市场信息更为畅通,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卢志国.对农业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3(6).

[2]田甜.浅析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