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旅游与文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F59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079-02
在全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宏观背景中,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和优势产业,作用日益显现。各级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非常重视旅游业,把它纳入省、地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全民要树立旅游经济的整体观念,积极主动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湟源旅游业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高起点、严要求,走出一条保护与开发并举,“谁投资,谁受益”,“全民旅游全民办”的新路子。为湟源县域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打造文化品牌和旅游产品品牌,使旅游业成为湟源的新型朝阳产业。
一、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是国家的一种软实力。文化本身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拓展一个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经济正在进入市场,进入产业,经济与文化交融一体,合二为一。例如,澳大利亚近年来大量招收海外留学生,每年创汇40多亿美元,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五大行业;一艘巨轮《泰坦尼克号》给好莱坞带来1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抵得上中国二三百万农民折腾一年的收入总和;每年美国人用于娱乐的支出费用是2 0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花在体育上的。
旅游业更是大众公认的动力产业。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从业人员,相关行业就增加五个就业机会。在未来5―10年内,全球旅游业将创造1.3亿个就业机会,其中中国将上升得最快,这对于中国解决经济减速增长,解决第一、第二产业剩余分流出来的大量劳动力无法安置的问题尤其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化是明天的经济
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又是促进政治、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文化不仅具有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双重特性,而且具有引导、激励、整合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其作用称为“文化力”或“精神动力”。一个不重视文化的民族是一个脆弱的民族、一个单薄的民族。在明天,谁拥有文化的优势,谁就拥有经济、政治的优势。在今天区域经济精彩纷呈、各显身手之时,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走区域经济独特发展之路。比如,同属西部地区的陕西、宁夏、云南等不发达地区都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实行适度超前发展,在中国西部旅游网络中开辟了自然风光、历史遗址、红色旅游等独特的旅游基地。他们将旅游业或定位于支柱产业,或定位于主导产业,职能部门都树立了旅游经济的整体观念,积极主动为旅游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省旅游业高起点、高效益地、吸收和借鉴别的省份已有的良好经验,瞄准生态旅游和文化、专题旅游等未来旅游发展方向,将历史文化旅游和绿色旅游作为发展湟源区域经济的龙头产业,走出一条保护开发并举,谁投资、谁受益的全民旅游全民办的新路子。
1.文化与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文化,最早源于拉丁文calture,意为耕种、居住,进而引申为人类为摆脱自然状态而特有的各种思想和活动。今天文化是一个大概念,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文化则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并能给旅游者真善美的享受和扩充知识和深入思考的特殊文化。它是整个文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血脉相连,相互渗透,又与一般文化相区别,文化不仅孕藏在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中,而且在自然旅游资源中也有文化层面鉴赏方面的需求,挖掘出属于自已特有的美学价值便显得更加重要。所以说,旅游文化的终极本质就是体现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美学价值。
2.文化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活力的企业,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也是一个注定会被历史淘汰的企业。旅游企业也是如此,一个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企业对内可以团结员工、凝聚人心、对外可以吸引顾客,获得利益。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到发展的成熟期就是文化―经济产业。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三、旅游业发展中的文化意识
1.文化挖掘。“旅游业像一把火,他可以煮熟你的饭,也可以烧掉你的屋。”(弗克斯)“仅对旅游业做经济上的定性是远远不够的,经济分析无法衡量旅游业在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以经济分析方法为基础,逐步采用经济分析与文化分析相联系的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林洪贷)“‘七五’以前(即199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以经济为增长点是历史的必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则应该是高起点发展的,它的生长点是文化要使经济型的旅游业转化为文化型的经济事业。”(于士英)当前,旅游业突出体现了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业的社会效益在于相对于工矿企业,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报酬率高等优势,对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具有带动作用。文化产业又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健康产业”,相对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文化产业是越开发越丰富且附加值高不污染。因此,旅游业是公认的文化产业,也是公认的动力产业。
2.文化丰富。一是以现有旅游资源为依托,寻找、放大旅游与文化的结合点。大力开发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赋予原有旅游景观以更新、更深的文化内涵。二要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品位。采取多种形式对旅游服务、旅游商品进行高品位的文化开发,挖掘其文化内涵,提高市场竞争力。三要实施精品工程,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把强烈的文化意识贯穿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城市功能与城市文化的有机结合和完善统一。
3.文化优化。“文化不仅是除旧立新,而且也是推陈出新,温故知新。”()对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进行美的设计,美的提炼,美的升华,从而不断提升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功能。
4.文化保护。文化是一种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对象,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及当地居民在发展旅游业为其解决社会服务的时候就要十分重视对其当地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掘和保护,既保留传统文化,又要融合外来文化,重视文化的保护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工程,更是一件功盖千秋的伟业,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产业化的今天,强调文化民族化的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特别要防止那种不切实际、一哄而上的借保护之名行“利益之实”的“破坏性建设”。更要防止在短暂性利益的幌子下毁灭民族文化最本质的原生环境。文化是一种文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真正的保护不是封闭一些知与行自身,而是从更广大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环境上去保护,因此,只有加强民族自信心,增强文化自豪感与发展文化的使命感,才能做好文化的保护。
四、湟源旅游业有待提升文化竞争力
自2000年以来,湟源旅游业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景点的开发与建设,推进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的发展,旅游业正在成为三产发展的“龙头”。根据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基础条件大有改善、但不尽人意的实际,湟源县按照“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进行旅游招商,加大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力度,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日月山景区从2001年开发建设以来,先后投资2 060万元完成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文成公主广场、文成公主纪念馆、商业区等项目建设,旅游服务功能增强,现已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投资60万元对城隍庙、北极山、东科寺、扎藏寺等景点进行了维修;大黑沟森林公园、宗家沟两个景区的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投资近500万元新建了赞普林卡、和平旅游购物点、河湟花卉观光园、大华休闲度假村;投资2 500万元修建了湟源峡石刻走廊建设项目;投资50多万元修建了日月山景区垃圾处理厂;投资106万元改建了人民公园;全县农家乐1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500多人;以开展“文化湟源”宣传活动为契机,推出了两大文化旅游品牌,即日月山“大地艺术”生态雕塑节、摄影艺术节;特别是湟源古城的开发投资巨大,在1 000万元以上,注重宣传和推广,得到了应有的效果。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纪念品加工规模化发展,把过去以农民为单位的加工点组织起来,成立了旅游纪念品开发服务公司、皮绣公司、刺绣公司等等。
五、着力打造以“文化湟源”旅游业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缺乏文化品味的旅游产品是很难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2011年湟源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文化湟源”旅游,大力提升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
1.抓好丹噶尔古城的深度开发,在古城开发建设上决心不动摇,力度不减,投资不减,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实主要景点文化内涵,发挥文化特色,完善旅游配套产业,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使古城真正成为王牌景点,实现“提品质、促营销、聚人气、见效益”的目的。
2.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加强与省内周边旅游景区互补联合,构建主题突出、功能互补的旅游格局,努力使全县旅游资源尽快“串珠成链”。加大与省内外各大旅行社洽谈衔接力度,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和路线,拓展客源市场,增加旅游人次,努力将单一的观光旅游变为综合旅游,过境游变为消费游。
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从旅游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旅游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旅游对的影响,并指出由旅游引起的文化交流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态势——旅游文化,剖析了湖北省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湖北省发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对策。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时空差异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旅游和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
1.文化和旅游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家、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美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美对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种定义。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的生活方式。着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法则、、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从沈诗中看,旅游在当时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览的意思了。从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间中有目的的活动,到异地他乡去旅行游览。远古时代,人们为了争取最佳生存空间,采取了种种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们在崇拜远方的的驱使下,怀着对异地的憧憬,不知不觉迈出了旅游的第一步,从此一发不可收。近现代意义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此,人类的旅游活动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旅游业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旅游,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和文化的关系
2.1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
2.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但是,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3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旅游管、旅游心理学、旅游、旅游、旅游地学、旅游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和专业,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如主要体现在行、吃、住、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中的特色
。对者来说,旅行游览、食宿、服务、旅游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旅游活动。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因此,旅游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旅游要发展就必须与文化联系在一起。
3.湖北省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旅游文化性竞争日益激烈,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繁荣,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潮流。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省在人文资源的开发上面明显不足。
3.1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与开发错位。
湖北省自然风景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博大精深。但是,从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全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赋存状况存在着错位现象,一是在资源开发种类方面,各地更注重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人文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二是在资源及其开发的匹配方面,全省旅游行业与资源开发的匹配现状不理想。湖北省目前的旅游行业开发层次主要是基本层次,提高层次的开发薄弱,专业层次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
3.2旅游产品同质化、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看,全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旅游产品。由于对资源特色与开发方向把握不够,出现了较严重的旅游产品同质化和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各地的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
4.发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对策
4.1充分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湖北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内涵;要特别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整体旅游形象不够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2加强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作为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
4.3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
当前,旅游需求消费的重心正在由观光型向文化型、型和生态型等方面转化。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从今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农架等8个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武汉城市圈,三峡与神农架、武当山,武当山与三国、钟祥明显陵,以及鄂东地区,或以都市度假旅游为概念,或以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标榜,或以世界遗产、红色旅游为主题,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要下功夫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重点开发有关生态文化、健康娱乐、度假休闲、会务和商务型旅游产品,以及独具楚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4.4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旅游业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性产业,其文化建设除抓好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外,还要抓好旅行社、旅游宾馆、旅游车船公司等企业、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设。旅游企业的有形产品,除了要具备实用的功能外,还必须满足顾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为主要接待的旅游饭店,要突出其文化、装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建设,重视大堂文化、楼同文化、卫生间文化、餐厅文化和休闲娱乐文化等方面的设计和建设。旅游目的地要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借以提高旅游区的品位和档次。旅游市场营销,除加大产品的文化内涵外,营销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言谈举止、礼节礼仪都要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给人以鲜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1]马文·哈里斯着.顾建光,高云霞译.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从旅游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旅游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指出由旅游引起的文化交流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态势——旅游文化,剖析了湖北省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湖北省发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对策。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时空差异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
1.文化和旅游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美对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种定义。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从沈诗中看,旅游在当时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览的意思了。从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间中有目的的活动,到异地他乡去旅行游览。远古时代,人们为了争取最佳生存空间,采取了种种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们在崇拜远方的心理的驱使下,怀着对异地的憧憬,不知不觉迈出了旅游的第一步,从此一发不可收。近现代意义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此,人类的旅游活动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旅游业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旅游,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和文化的关系
2.1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
2.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但是,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3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地学、旅游教育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和专业,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如主要体现在行、吃、住、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中的特色文化。对旅游者来说,旅行游览、食宿、服务、旅游环境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旅游活动。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市场、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因此,旅游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旅游要发展就必须与文化联系在一起。
3.湖北省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旅游文化性竞争日益激烈,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繁荣经济,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潮流。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省在人文资源的开发上面明显不足。
3.1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与开发错位。
湖北省自然风景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博大精深。但是,从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全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赋存状况存在着错位现象,一是在资源开发种类方面,各地更注重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人文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二是在资源及其开发的匹配方面,全省旅游行业与资源开发的匹配现状不理想。湖北省目前的旅游行业开发层次主要是基本层次,提高层次的开发薄弱,专业层次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
3.2旅游产品同质化、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看,全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旅游产品。由于对资源特色与开发方向把握不够,出现了较严重的旅游产品同质化和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各地的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
4.发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对策
4.1充分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湖北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内涵;要特别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整体旅游形象不够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2加强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作为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
4.3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
当前,旅游需求消费的重心正在由观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和生态型等方面转化。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从今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农架等8个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武汉城市圈,三峡与神农架、武当山,武当山与三国、钟祥明显陵,以及鄂东地区,或以都市度假旅游为概念,或以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标榜,或以世界遗产、红色旅游为主题,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要下功夫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重点开发有关生态文化、健康娱乐、度假休闲、会务和商务型旅游产品,以及独具楚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4.4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旅游业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性产业,其文化建设除抓好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外,还要抓好旅行社、旅游宾馆、旅游车船公司等企业、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设。旅游企业的有形产品,除了要具备实用的功能外,还必须满足顾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为主要接待的旅游饭店,要突出其建筑文化、装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建设,重视大堂文化、楼同文化、卫生间文化、餐厅文化和休闲娱乐文化等方面的设计和建设。旅游目的地要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借以提高旅游区的品位和档次。旅游市场营销,除加大产品的文化内涵外,营销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言谈举止、礼节礼仪都要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给人以鲜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1]马文·哈里斯著.顾建光,高云霞译.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要】旅游产品有其特殊性,消费者看不到产品实物,公众根据对媒体上景区形象的感知,来做出消费决策。电影媒体是影像传播的最佳媒体;电视媒体影响广泛。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当重点借助于影视行业的优势,来塑造旅游形象,达到营销的目的。
【关键词】影视媒体;旅游文化;旅游形象
旅游产品的营销有其特殊性。消费者看不到产品实物,需要借助于媒体对旅游景区的形象进行展示,这成为公众对景区进行感知的依据,然后做出自己的消费决策。然而,很多国内著名旅游景区的视频资料,其中很多制作水平较低,有的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需要借助于影视行业的技术与影视媒体的传播优势来塑造好国家的旅游形象。
1、影视传媒的优势
1.1广泛的受众
和其他传媒相比影视媒体拥有最广泛的受众。不受文化程度、年龄等条件的限制,所有的人均可从影视媒体上接受信息。和传统的印刷媒体相比,直观生动。印刷媒体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所以,一方面印刷媒体需要有阅读能力的人,才能去接受信息;另一方面印刷媒体没有活动的影像,直观性较差。和网络媒体相比,很多老年人根本不上网。另外,显示器屏幕小于影视屏幕,人们更乐于观看大屏幕电影和大屏幕电视。手机传媒正在快速兴起,但其视觉效果无法和影视相比。如:电影《甘地》在播出后,使到印度的旅游人数提高50%就是最好的证明。
1.2专业化团队
影视制作工作专业性强、分工细,这就保证了影视产品的质量。影视制作人员,都经过高校专业化的学习,文化素质高,专业基础好。影视制作专业分工明确:编剧、导演、演员和灯光等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积累很多实践经验,这是影视行业专业化制作质量好的关键。许多国家AAAAA级景区,甚至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风光的影像表达都无法令人接受。画面拍摄随意,降低了旅游景区风光的视觉效果。专业化影视团队的制作,在选题策划,前期素材拍摄,后期编辑及审定都是按照一定程序严格进行操作。旅游文化类影视产品关系旅游产品的销售,在制作上必须高质量,才能有好的传播效果,而影视行业高水平的制作团队是保证影像质量的基础。
1.3媒体优势
大屏幕电影和大屏幕电视的视觉效果,视觉效果优于电脑和手机屏幕。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电影投资在我国正快速发展。
美国平均8000人一块屏幕和我国平均30万人一块屏幕相比,我国电影院投资仍有上升空间。投资热的背后反映的是电影传媒做为最佳影像媒体,以其画面内容表现范围宽泛,播出时大屏幕、高清晰影像和舒适的欣赏环境受到人们的欢迎。黄山、长白山等美丽的自然风光,特别适合用利用电影画面来表现。
旅游企业促进产品销售,需要实施自己的形象传播战略。
2、旅游企业的CIS战略
CIS是企业的形象识别系统。60年代,美国人首先提出。针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而制定的策略计划。具体包含三各部分: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和VI:视觉识别。将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经营的理念,经过统一的设计,利用整体表达体系,以期形成良好的企业印象,最终促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从市场的宣传品来看我国的很多旅游企业目前还没有纳入CIS管理系统。企业知道利用广告营销,但还没有对企业的视觉表达引起重视。我们收集了旅游企业最近3年内,36份宣传片;102份彩页及图册宣传资料。其中有明显影像问题的宣传片有23份,占63%;其中有明显图片问题的彩页和画册达65份,占64%,可见旅游企业在VI方面存在的问题。
图片方面的问题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图片的拍摄质量问题。如国家AAAA级景区长春雕塑公园的宣传画册(2010年)大多数图片的拍摄质量很差。如画册第十页右上的《沐浴阳光》(铸铜)雕塑图片。少女面部三分之二有阴影,面部的表情看不清楚。(2)选图问题。彩页和画册不可能把景区面面俱到都表现出来,要选能反映景区特色的图片。“中国行”系列中《长白山》DVD光盘封面以长白山海拔标志牌为封面画面的主体,暗色的标志牌视觉印象较差,应当采用以长白山天池风光为主体的图片。(3)图片编辑问题。很多彩页设计不分主图和附图,没有视觉中心;图片尺寸过小,无法看清内容。总之,从素材到编辑图片的问题很多。
我国的旅游企业亟待实施CIS战略策划,提高景区的视觉形象。要展现出旅游景区良好的视觉形象吸引消费者。
3、节目形态的多样性
为提高景区知名度的目标,节目形态要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3.1电影传媒
目前在国内利用电影做旅游广告的情况并不多见,而拍摄电影在旅游景区的情况比较多。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让乔家大院一夜成名,带火了山西的旅游业,传承了晋商文化。
利用电影做旅游地广告会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现代电影大屏幕、高清晰的特点,适合表现景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宏伟的地质景观等。旅游景区的自然风光利用电影表现,对树立国家的旅游形象非常有利。微电影是新的电影形态,应当注意加以在旅游文化传播中利用。3到10多分钟的视频投资较低,适合在受众广泛的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上传播。如:长白山人参、林蛙等可以拍成科教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各种文娱表演,可以拍成短纪录片。
3.2电视传媒
电视上旅游广告很多,播出密集,内容同质化严重,应当注意节目形态的变化。我们应当认识到,传播景区的特色文化,是树立景区的旅游文化品牌的关键。人们希望回归自然,获得保健、历史、民俗等知识,旅游地往往蕴含丰富的文化,这为旅游文化类节目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新闻节目报道最佳景观出现的情况,影响面大。如:黄山云海、钱塘江潮、吉林雾凇、长白山天池风光等自然奇观出现时,适合新闻节目播出。
医药节目传播景区内特色的中医保健文化。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中医药非常信赖,旅游景区往往远离大城市,是无污染的自然生态保护地区。介绍药材,用药机理,医病的历史传说等等,对景区的特色中草药有所认识,获得保健知识。
科教节目揭示自然现象,呈现旅游文化。如:长白山天池的成因,张家界的地貌,新疆哈纳斯湖怪等,关于景区的科教节目播出,往往会产生到现象发生地旅游的联想。
饮食节目呈现景区特色饮食文化。如今健康饮食每个人都关注,使用天然绿色食材是现代人的理想饮食追求。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吉林延边的中国最好的大米,朝鲜族的特色饮食,泡菜、冷面等等,每个人都想去品尝。
文化类节目呈现地域特色旅游文化。人们更加关注中华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云南游、广西游和吉林延边游等等都包含大量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元素。
总结
旅游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旅游产品的营销离不开传播媒体。旅游企业实施CIS管理,把旅游企业的视觉形象更好地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创意城市 文化旅游 “3T”理论
专家萨斯基娅・萨森在《全球城市》一书中认为全球城市是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力重合的地方,是全球性的制高点。而要占据这个制高点主要靠城市的灵魂――即城市的创意。
21世纪是城市竞争的世纪。这种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城市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核心是文化创意的较量。虽然中国在本世纪上半叶的迅速崛起是勿庸质疑的,然而中国的创意水平在世界各国(2005)中仅居第三十六位,因此如果仅仅靠“made in china”模式的超越终究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超越。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巨大的关联带动作用。然而传统旅游也因内容单调,方式陈旧,文化内涵不足,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创意产业是智能化、知识化、高附加值的产业,将其与旅游产业结合,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含量,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结构调整,创造新的城市文化氛围,塑造品牌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2002年Florida用美国有创造力的人在区位选择方面的证据说明,过去是公司区位吸引了人,现在是有创造力的人口吸引公司。公司将会搬到有创造力的人居住的地方。在美国有创造力的人喜欢住在对技术(technology)、人的才能(talent)和宽松的环境(tolerance)三因素排名很高的城市,他提出了著名的3Ts理论。Florida认为创意城市有三个特征,即要有创意人才、创意阶层与宽容的城市文化,即创意人才与创意阶层、技术与创意产业、宽容与创意城市。
1.人才与创意阶层。在创意时代人力资本或者人才成为主要生产要素,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来自于能够快速地动员这些人才和资源把创意转化为新商业产品。知识经济下的创意阶层,不是各部门的管理人员,而是各个领域里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具有国际性眼界,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专业人士,以及那些独立独行,非主流的“文化人”,甚至是那些被视为异端的“地下艺术家”,包括科学家、大学教授、诗人、小说家、艺术家、演员、设计师、建筑师、编辑、文化人士、咨询公司的研究人员等,还有从事创造性的专门职业人员包括高科技、金融、法律,以及其他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专门人员。美国社会正悄然兴起一个新的阶层――创意阶层,2002年人数达到3000万人,占劳动力市场的30%。在伦敦,每七个人中就有一个从事创意产业工作。我国的深圳,拥有2万人的设计师队伍,西安有全国最发达的民办教育系统,波西米亚北京“北漂一族”的故乡,全国IT人才,教育人才汇聚地,上海――台湾企业家的第二故乡。
在创意产业这个由创意主导的领域里,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好的创意人才不仅能够促进产业的生产和经营,而且他们本身也是品牌,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形象,是推动该地区创意发展的核心力量。例如,提到云南文化就不能不提到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她以她的舞蹈将云南文化发扬光大,并成为云南文化的标志性品牌。由她导演制作的大型民族舞剧《云南印象》轰动海外,演出已超过100场。瑞士小石城因教经济学的施瓦布而名噪天下,他教学方法新异,把学生召到草地上上课,大家席地而坐,就感兴趣的经济话题进行辩论,名字叫 “经济论坛”,这一新颖的形式吸引许多同学参加,有记者报道出去,前来咨询访问,施瓦布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立即着手注册建立“世界经济论坛”。后来他不断提高规格,邀请各国总统、总理及经济界杰出人士参加“世界经济论坛”,每年世界要人的云集不仅给小石城带来信息,带来消费,还带来滑雪、观光旅游的人群。这个小城,光每年的旅游收入就达2.6亿美元。旅游是体现差异的活动,旅游业要不断创新,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需要,而其中创意人才的“智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2.技术与创意产业。技术可以定义为一个城市的创新和高科技的集中体现。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政策的英国文化体育媒体部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就是那些发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能够通过应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包括广告业、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设计、时尚设计、电影和录像、交互式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和计算机游戏、电视和广播13大类。台湾的蔡文婷形象地将文化创意产业比喻为“说故事的产业”,当单位靠技术获利的经济增长空间受到挤压时,文化却以无限创意的手法使其再生,并融入各种产业,使原本互不相干的文化与产业携手合作,成为决胜致富的时代之星。
一个城市发展具有吸引力,常表现为新工业起步、就业机会多和生活质量好。这带来了新住户和游客进入,以及新企业投资进入,仅以网络技术为例,就有网络游戏、网络媒体、网络培训、网络教育、网络休闲业等新兴的创意产业类别。据台湾人计算,100亿新台币投资于电子产业,仅能增加500个工作机会,但等值投资于文化创意产业,却可以创造10000个工作机会。风靡全球的电影《魔戒》三部曲,历时七年,投资超过2.7亿美元,摄制组由2400人组成,雇佣演职人员更是不计其数,仅一场群雄集聚新西兰惠灵顿的场面就动员26000位演员。
英国伦敦的做法发人深思,据说来英国旅游的人,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受了电影的感染。《诺丁山》《真爱至上》,在影片中出现的伦敦的电影实在太多了,几乎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在电影中出现过。这正是伦敦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伦敦市长将其称为最大的“软广告”。浙江宋城集团一直坚持“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用产业的思路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宋城景区充分挖掘了宋文化――新春庙会、宋城火把节、宋城泼水节、宋城天灯节让游客狂欢尽兴,流连忘返。不过最让游客们赞不绝口的是核心产品《宋城千古情》,八年来长久不衰,观众超过500万人次,已成为杭州的著名文化品牌。
创意产业融入旅游产业,催生了旅游的新形式,增加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城市获得了新生,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3.宽容与宽容社区。宽容可以定义为开放、包容和多样性。创意人才更愿意那些多元化、包容性的城市,因为开放、交流、宽容的外部环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而对创造性成果的社会认可,又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创意。目前,作为“民族大熔炉”的纽约,有近800万人口来自世界各地100多个民族,其中犹太人有200万左右,非洲裔黑人有200万人左右,华人也有60多万。上海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待四方来客。
Hip-Hop原为美国黑人发泄不满情绪,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后来竟演变为流行音乐的主流,被全世界的青少年所接受,韩国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影响亚洲市场的韩流文化。北京曾把街头自发的舞者视为异己而清除,现在却将自发组织起来的“老大妈秧歌队”搬到巴黎大街上去表演。
大学对创意城市和文化旅游的贡献。大学是创意城市的基础设施。大学具有优质的生活质量,大学的教育环境和文化环境有效地吸引世界各地的外部人才和培养当地人才,大学对于城市繁荣具有拉动作用,大学提高了城市的可居住性并吸引投资者,提高了城市的可旅游性并吸引旅游者。由于哈佛大学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吸引全世界的精英和投资者,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助长了管理咨询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哈佛大学也吸引了旅游者,现在哈佛大学周围已成为全美国旅游最旺的地方。这其中包括观光旅游者(游览哈佛校园)和商务旅游者(例如在哈佛大学参加会议或接受培训)。
我国的高等教育跟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也可看出创意阶层比例高的大都是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一些重点大学对城市发展和文化旅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杨浦区赤峰路的城市规划、建筑装潢设计一条街是依托同济大学土木建筑专业人才优势而集聚起来的产业园区,年产值逾20亿元。依托周边大学发展起来的上海第一条艺术旅游景观线泰康路艺术街,为上海市增添了又一张宝贵的名片。
主宰21世纪商业命脉的将是创意,构建创意城市,吸引创意人才,发展创意产业,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将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汉太:打开创意经济的魔盒[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学林出版社,2006
[3]王 颖:城市社会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5
[4]诸大建 王红兵:构建创意城市――21世纪上海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J].城市规划学刊,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3)
[5]诸大建 黄晓芬:创意城市与大学在城市中的作用[J].城市规划学刊,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
[6]王伟年 张平宇: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J].城市规划学刊,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2)
以发展绿茶和旅游业闻名省内外的XX村在“文化乡村”方面做得怎么样呢?眼前的一幕幕让人惊喜:“农家乐”前,一群着民族服装的村民正在为客人们表演莲湘、划旱船,一名 70 多岁的退休教师正在激情指挥,一群妇女正投入地歌舞,用歌舞描绘着乡村的生活与劳动,唱自己,唱孩子,唱家人,唱政策,唱腔、走步、动作、表情,一招一式都散发出淳厚的气息,洋溢着农民特有的热情与直率;而另一侧,一群村民正和游客们体验农事,磨豆浆、打糍粑、杀年猪、做农家饭、祭祖,最后,村民与游客对歌敬酒,亲如一家人,一支支极具辨识度和传唱度的恩施民歌在主客之间传唱。面对此情此景,我忍不住率先为之鼓掌,理由如下:
一、将“旅游”与“文化”结合是“五位一体”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怎么才能同步发展? 其中,“旅游”与“文化”结合涉及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多方面,对于充分利用乡村的生态资源,提升乡村的文化水平,推进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实现“五位一体”目标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将“旅游”与“文化”结合让乡村更有魅力。“旅游”是一些乡村经济发展的翅膀,而“文化”是众多乡村的灵魂,有灵魂的乡村才能真正打动人心,才能让游客从心底被打动,才能弥久愈香。一方面,在旅游发展业中,挖掘传承传统文化,能让这些文化滋养当地人,起到自娱自乐、自然教化、陶冶品性之作用,另一方面,又让当地人的才智与真挚在“文化节目”中得以传递给游客们,从而引起游客的心灵共呜,让游客在传统文化中产生愉悦的感受。
三、将“旅游”与“文化”结合是打造农村文化阵地的重要方式。农村的经济在发展,道路修好了,新房增多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村民在劳作之余也有了较多的休闲时间,如何引导、鼓励村民开展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是乡村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农村文化阵地如果没有正面引导与扶持,就有被人利用的可能。在目前的形势下,各地需要考虑健立健全扶持乡村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要把乡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提并论,设置专项资金鼓励村民以村、组、屋场为单位开展文艺表演活动,选派专业人士或民间艺人予以辅导,并适时开展表演比赛,打造各地的农民“艺术明星”,促进村民崇尚科学、科技、艺术,崇尚自强自立,崇尚和睦相处。
四、培植“文化元素”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十指出,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乡村的文化事业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天,在广大城镇,一些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各类广场歌舞犹为吸引人,为什么呢?广场歌舞将娱乐与健身完美地结合起来了,有场地,有音响,有教练,人人可参与,人人是主角,人人可受益,心情得到陶冶,身体得到锻炼。广大农村也应该形成这样一种局面,用传统文化节目将娱乐与健身结合在一起,必能受到农民的喜爱,必能使广大农民从中获得快乐与健康。
西安,是一个古都,古城长安城,多少古今中外的名人为此地驻留,留下诗句,留下笔墨。这个城市,在世人眼里就像一部鲜活的史书,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沧桑。如今,西安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它展现给大家的是经济繁荣、文明进步的现代城市感,它用历史留给它的财富打造了全国甚至是全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目前的旅游经济情况和游客情况显示,旅游业是西安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速度迅猛,旅游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面配套发展,旅游服务质量也稳步提升,尽显现代化旅游文化名城的风范。这个古都为每一个游客的行囊都装的满满的,里面不仅仅是些景区的名字,更多地是文化的沉淀,可与此同时,西安的社会文化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二、旅游带来的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旅游活动给西安的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仅表现在对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之间的积极影响,而且还表现在为人类文化传承的积极影响,比如说肉眼文化的传承,兵马俑的震撼呈现,华清池的妩媚,更有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承,西安民众对价值观的朴实感的积极触动。
(一)增进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的文化交流来西安旅游的游客,外国人很多,不比现代化城市中旅游的人少,因为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曾这样记载着,把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是多少外国游客慕名前来的理由,而当他们来到了西安,看到了古城墙,看到大规模的兵马俑,文化在交融。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在导游的带领下,难免会和当地的旅游经营者和当地的居民进行接触,在这过程中,文化就在交流,比如说西安很多的商家都会说各国的基本语言。旅游地的开放,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不同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实现了不同地域文化互补的愿望。
(二)旅游者经过在当地的旅游活动,体验了当地社会文化,影响着旅游者的身心素质来到西安的游客的旅游目的,不仅是一览西安的旅游风景,还要体验民族地域文化,最典型的便是饮食方面。羊肉泡馍,肉夹馍,油泼面,裤带面等等,即使很多游客觉得味道一般,亦或是难以接受,但是总归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这便是当地的饮食文化,当地居民的喜好。曾经,在和出租车司机的聊天当中,他们当地人是认为米饭吃不饱,只有面条,能够管饱,有时一天就吃一顿早饭,就可以熬大半天,我们都觉得十分惊讶,并且我们让他带路,去了本土居民爱去的面店,吃面条,感受北方文化,体验南北方的差异,身心愉悦。在这旅游活动过程结束后,回到我们生活的地方时,能够让我的包容性增强,改变了某些世界观,另一方面提升我们旅游者的素质,促进了客源地社会文化的进步。
(三)爱国热情,保护历史,传承文化,来自心底的呼唤国内游客在没有到西安时,觉得兵马俑就是这么回事,电视上看到过很多次,觉得去不去无所谓,但是当你真正面对上千座兵俑呈现在你面前时,顿时被震撼到了,还有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游客在文物古迹中感受了中国千年的文化,民族荣誉感油然而生,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观念顿时浮现,更是容不得别人对它们进行破坏或诋毁。这样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情谊得到了传播。
(四)民族风情和现代化元素的融合,体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为了适应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方便游客的出行,还有其他的旅游要素,各地的旅游直管部分纷纷向政府提议,加大旅游业投入,不仅是景区景点的改造更新,更多的是关注物质文化条件的改进。比如,在西安的大雁塔下,音乐广场的建造,大量的浮雕在灯光下若隐若现,这是现代人文景观,给西安的旅游增添了新的现代文化风采,同时体现了当地科学技术水平。又比如,景区景点直达公交车的出现,让游客在火车站,汽车站等游客集聚地能迅速的找到交通方式,方便快捷,很实惠。
三、旅游带来的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旅游活动,同任何事物一样,是具有两面性的。旅游业的发展,或者说旅游活动给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以积极的作用的同时,也对上述方面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同此次“十一”黄金周一样,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著名景点的游客接待量,数字惊人,当然我们关注的不仅是数字,还有类似“垃圾海滩”,“垃圾山坡”等等不文明现象的出现,让一些对旅游抱有偏见的人士认为其在社会与文化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民族文化味道越来越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接待地接待游客的开放,当地文化接受着外来文化的“入侵”,本土文化在渐渐被同化,这是一个普遍的正在悄悄发生的现象。在古城区的西安,除了城墙还屹立在提醒着人们你们所在城市曾经一个文明古城,其他时间,你走在大街上,看着全国各地都出现的品牌标志,无论吃穿用,都没有明显的差异,有时候你真的会突然懵了,我这是在哪个城市呢?回民街上卖皮影纪念品的有,但是制作皮影类纪念品的店家,却消失了,这些令当地人引以为荣的手工制造艺术品凝结着劳动者的智慧与创造力,被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加工厂,以其他加工方式,机械化批量制造了这些商品,且价格低廉,把传统手工业者逼的无路可走。异曲同工的还有文物仿真和伪造者,西安的兵马俑纪念品是特色之一,去游玩的游客,总要去带一两件回家,作为纪念,仿真品充斥着整个工艺品市场,随处可见。
(二)崇洋思想变重因为曾经提到很多外国的游客,和学者都十分愿意来到西安旅游,有些外国游客来自于发达国家,而我们国家正在发展中,中部地区经济相比东部地区的发展还略显的慢,面对来自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富有游客,本土居民的自卑感和的思想会加重。有些人,过高评价西方社会,贬低本国社会的福利差,甚至谩骂中国的游客素质差、穷、小气,一味的去模仿外国旅游者的生活方式,这给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了强烈的不良反应。所以西安回民街上的商铺,看到外国游客,很愿意与他们交流,兜售他们的商品,而看过国人,热情度降低,甚至不愿意理睬。
(三)旅游活动还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当地的物质文化旅游地物质文化遗产被旅游活动破坏的原因,是来自于两方面的:一方面,开发了旅游景点,就必然会对景点周边的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影响,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就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雅的行为给景点带来的困扰造成的。第二个方面的影响,是通病,存在于每个旅游景点,不仅国内,也有国外。早几年,是每到一处,都有人留下“到此一游”的字迹,甚为流行,而近年来是“垃圾战”盛行,对此行为保护的最厉害的景点之一,就有四川的九寨沟,武警官兵,每走几步路,就有一队列在你身边走过,监督你的行为,保护自然环境。可是,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有这样的规模,受如此的重视,付如此的代价的。我们每个城市都依靠大量的环卫工人,来维持干净整洁的环境,每周末晚上,大雁塔的音乐喷泉结束,地下都有零零散散的垃圾,有意无意的,兴奋的,一时间认为只是一个纸团而已的。对于开发造成物质文化破坏,我们也很无奈,对于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供众多游人观赏,无法保持它存放的温度和湿度,直接导致文化遗产的流失,显示了我们在这方面环节的薄弱,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够。
四、总结
关键词:旅游业 旅游地 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是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提出的理论,起源于人类学家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外界文化接触的研究,是人类学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遗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论文摘要]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目的地的各方面产生影响,旅游地文化变迁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它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原因、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使旅游地文化能够良性变迁的方法,以期对我国的旅游接待地尤其是民族旅游地区提供一定的指导。
文化变迁,是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提出的理论,起源于人类学家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外界文化接触的研究,是人类学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遗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变迁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文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变迁,从而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扩充文化传承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使传统文化得以永久延续。也可能使文化负态变迁,使其严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个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积极方向还是向消极方向变迁,文化变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变迁才能持续吸引旅游者的到访。综上分析,为了实现旅游地文化的合理变迁,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引导以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上少数为谋求短期利益的生产者生产劣质文化产品、破坏传统文化、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要积极进行监管查处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区内部建立起传统文化自我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旅游地合理开发、生产及创新的自觉性。只有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旅游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性。一个民族没有“自我”的概念,就会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觉缺失的民族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本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就无从谈起。当然,强化文化自觉,并不是主张文化中心主义,而排斥其他文化,关键在于与它文化接触、交流的时候,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真正做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因此,要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要鼓励接待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以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再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补偿。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区域性决定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动,如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交融。中国各民族文化内部交流、互动的同时,还广泛汲取世界文明成果,如印度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域文化。正是由于中华内部各族文化和域外文化相互借取,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实现文化整合和创新,才缔造了有容乃大的中华文化,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拓宽范围,疏通渠道,提高交流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来扩大民族文化精品的展现并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关键词: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旅游英语;英语教育
一、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内涵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是建立在旅游产业的基础上,以文化作为核心元素、融合旅游产业文化,同时利用二者的相同之处搭载结合点,利用二者不同之处构筑和再造具有创新性的产品。经过创意人的思维创新、特色技巧、丰富经验,依靠不同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技巧,通过智慧和知识对旅游产业进行再次深度开发和利用,从而打造出具有高品位、高层次且与众不同的、具有深度内涵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我们当前所说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就是将具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创新价值的产品或者服务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发展的。中国传统的旅游发展都是以建设景区观光风景为主的形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在旅游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观赏,也在不断追求深层次的、精神上的、高品质的旅游方式,因而旅游产业体系也随之在转变,这就需要其他方面的元素与旅游相互融合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就是这其中之一。
二、文化创意旅游背景下的英语教育课程与教学设置
为配合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趋势,迎合当前旅游市场外宾众多现状的要求,许多高校的旅游英语专业也在不断进行调整。旅游英语这个专业就是为旅游行业培养和输送专业的旅游方向英语人才的,当前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更加需要具有文化内涵和创意思维的英语型旅游人才,因而配合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高校英语课程设置和英语教学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旅游英语教育课程与教学设置现状
当前旅游英语的课程与教学设置,还处在以英语教学为主的理论性语言学习模式。许多高校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课程都是单纯的英语语言课程,或者是仅仅依赖一本两本的旅游英语教材进行刻板的讲解。这种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根本无法与旅游相结合,也就更无法与文化创意旅游相结合了。虽然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和语言能力都比较强,但是在旅游专业知识方面就十分欠缺。旅游英语专业本身就是一个融合专业,需要英语语言和旅游两个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当前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和片面,教学模式也相对落后无创新,因而寻求旅游英语课程与教学的新突破是当务之急。
(二)旅游英语教育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方向偏差
旅游英语专业的教育主要在于教学,教学方向是决定教学成果的前提,当前旅游英语教育课程与教学不能够紧密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相结合。文化创意旅游是一个集历史、文学、文化、艺术、民俗等多个方面于一体的产业,因此也就要求旅游英语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英语语言教育方向,应更多地向旅游方向和文化方向发展,把英语语言作为一种依托和基础。然而当前的教学方向远远达不到这种要求和程度。对于文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的教学则是避重就轻,导致了旅游英语专业偏重英语语言化的教学偏差,无法与文化创意旅游的新趋势接轨。
2.生源资质问题
旅游英语专业的生源是决定旅游英语和文化创意旅游融合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旅游英语专业的门槛相对较低,生源的资质也相对较差,这就导致旅游英语的教育受到严重阻碍。旅游英语教育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结合要求的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超高语言能力、完整专业知识的全面型人才,因而在录取该专业的学生时应更加注重生源的素质。事实上现在许多旅游英语专业招生完全不考虑生源资质,一味降低门槛,导致该专业学生学艺不精,根本胜任不了文化创意旅游这样的精品职业。
3.教师能力问题
旅游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不佳,专业教师能力不强,部分教师不是旅游英语专业型教师,根本无法胜任旅游英语教学,更加无法教授文化创意旅游方面的知识,导致旅游英语教学止步不前。教师作为教育的领航者,必须具有本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和专业功底,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师本身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内涵与功底。教师只有同时具备文化知识、旅游知识、英语语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好该专业的学生,从而更好地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输送和培养优秀的人才。该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是英语专业教师,偏重英语语言教学,欠缺文化知识和旅游专业知识,同时缺乏实践经验,无法游刃有余地教授学生文化创意旅游方面的英语课程。
4.教学态度问题
部分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态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本身对旅游英语重视程度不高,对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和旅游英语的结合前景预估不足,对于文化创意旅游英语的知识储备也远远达不到要求,这就导致旅游英语教育跟不上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些教师还仅仅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重理论轻实践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态度本身就是偏差的,也是亟待转变的。
(三)旅游英语教育课程和教学发展对策
1.把握教学方向
必须把握教学方向,紧密结合文化创意旅游的特点,开设相应的旅游英语课程,完善教育体系,加强教育内容贴合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方向。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增加国学文化、艺术设计、民俗文艺等课程,以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例如中国汉字文化、历史文化、国画、京剧等都是深受外国友人喜爱的文化,这些与旅游的结合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也要求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增加这方面教学的内容。
2.提升教师素质
加强旅游英语教师人才的培养,针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培养集合文化、旅游、英语多方面专业技能的教师人才,尤其是有实践经验,或者是自身从事过文化创意旅游英语产业方面工作的教师,定期组织教师的培训,以提升教师的素质。例如当前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多以中国国学元素和民俗文化作为结合点,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能够在具体实践中接触实际的事物或者具体的事例,以便更容易给学生进行讲解。
3.提高招生门槛
在招生上严格把控生源资质,提升招生门槛,学生基础好才能更容易和更深入地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扎实的文学功底,还需要具备旅游基础知识和英语语言能力。
4.端正教学态度
不能把旅游英语专业教育单纯地看做英语语言学教育或者是艺术教育,应当端正教学态度,把旅游英语教学作为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重要基础,只有端正教学态度才能发挥教学的真正作用,收到良好效果。对教学的重视是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前提,有利于促进旅游英语教育的完善和发展。
三.促进旅游英语教育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方面的实践
旅游英语教育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合作,在于如何推进旅游英语教育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方面的实践。当前的理论性教育缺乏实践性,使教育陷入盲目境地,不利于旅游英语教育发展,也不利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当前许多景区外宾较多,急需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参与到实践中,例如桂林阳朔、云南丽江、杭州西湖等著名国际旅游地旅游英语专业人才不多,很多外宾想要了解文化创意的内涵却束手无策,这就需要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和高校旅游英语教育进行合作,为其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以利于教学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黄书生.应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高职旅游英语专业[J].职教论坛,2012,(33).
[2]李永菊.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内涵[J].中国集体经济,2011,(05).
[3]赵爽爽.从文化旅游发展探析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河南省为例[J].现代商业,2014,(14).
[4]苏丽娜,卢恩萍,李越,胡亚娟.高职旅游英语教育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J].现代管理教育,2013,(09).
关键词:旅游文化;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154-02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食、宿、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
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地理学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和专业,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如主要体现在六大旅游要素中的特色文化。对旅游者来说,旅行游览、食宿、服务、旅游环境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旅游活动。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市场、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因此,旅游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旅游要发展就必须与文化联系在一起。
二、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
三、旅游业应如何开发旅游文化资源
(一)精心设计旅游文化项目
1、旅游文化必须具有鲜明的特色,才能满足旅游者寻求异域情趣,达到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的需要,才能有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首要塑造大的文化旅游的环境。一个独特的旅游文化要得到充分的体现,要让旅游者认识其文化的深厚底蕴,不能仅仅依靠“文化村”、“文化节”等这些局部的东西,要从大的环境上有所寄托、有所反映。从旅游的角度而言,一个旅游城市、旅游目的地的一切东西都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城市建设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对当地的所有旅游景点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2、要重视文化参与项目。现代旅游发展的潮流是参与性旅游项目,让游客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使游客可以更充分地感受到旅游文化的内在精神。如:建设家庭旅馆,让游客和少数民族同吃同住,深刻感受其生活习惯和。让游客参与节庆活动和宗教礼仪,并以此为媒介举办国际性的文化交流和商业洽谈活动。
3、深化旅游文化产品。目前大多数旅游文化的旅游商品还没有形成体系,仍然处在初加工阶段,无论是产品的种类还是包装都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在开发中要注意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工艺,增强其艺术性和储存性,注意外包装的开发。
(二)强化宣传促销
1、注意形象设计。旅游文化如何定位、如何宣传、如何确立自己的形象问题。在对外宣传中,不能仅仅把旅游文化的项目做一个简单的陈述,更应该寻求对旅游者更有吸引力的组合方式和宣传方式。旅游企业应该设计旅游文化的形象,从而为更好地宣传旅游提供内在动力。
2、强调资源的垄断性。旅游资源因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者。旅游企业在宣传定位时,要强调其天然优势,突出其独特性。
3、选择科学的市场策略。旅游文化的市场是广泛的,不能采取全面的宣传促销方式,应将目标市场分成不同等级,确定宣传的重点,有目的有规划地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市场策略,并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手段。
(三)旅游文化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1、旅游文化的庸俗化
旅游文化具有真实性、淳朴性和神秘性的特点,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但由于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部分游客落后的、不健康的或低俗的需求,有些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文化时,把一些项目庸俗化,改变了文化的真实面貌,出现了一些伪造的文化活动。使原有文化的内涵失去了真实的存在环境和意义,旅游文化被庸俗化了。
2、旅游文化的商品化
旅游文化就是把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出售给旅游者。节日、服饰、礼仪、歌舞等都是组成部分。但这些组成部分本来是在某种特殊的时间和空间内才存在的,被开发成旅游资源后批量生产,造成了传统文化的失真,文化底蕴不足及文化再现偏颇,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消失等。采取合理的开发模式以减弱商品化的进程就成为旅游文化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四、旅游文化的保护
(一)培养专业人才,用科学知识和手段去保护旅游文化
合理保护文化旅游资源,需要依靠一批文化学家,社会学家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队伍。与保护和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客观需要相比,理论的研究还比较滞后,还有待于科学化、系统化,实践中有许多课题尚待解决。这种局面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专家队伍,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站在时展的高度上,对旅游文化进行全面的考察,正确的认识,促进旅游文化良性发展。
(二)通过教育培训引导旅游区居民参与旅游文化的保护
当今中国社会,非常重视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教育相当薄弱,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因此通过教育和培训,使旅游区居民掌握与旅游文化相关的知识、技能包括传统的工艺等,一方面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另一方面也使社区居民参与新行业并获得新的就业机会,让遗产造福于当地居民。
(三)旅游规划应与市场调研相结合
无论是从保护传统文化还是从提升旅游产业档次的角度着眼,都应该十分重视旅游规划的作用。很多旅游区在旅游规划上重视不够,没有着力于真实的市场调研,导致失败的案例很多。比如旅游开发中的重复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各地搞的很多民族文化村,推出后迅速走向衰落,就是因为规划前的市场研究没到位。
五、科学规划,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旅游规划是旅游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工作,文化旅游的规划除了完成合理配置旅游资源的中心任务外,还有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中心任务。根据已有资源的配置情况,划定资源的保护范围,确定资源保护的轻重缓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古老的、奇特的、濒临灭绝的文化,应首先抢救,不能让其消失。对现存的,但已受或正受到破坏、冲击的,我们要加强保护,确保民俗旅游的持续发展。在抢救和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民俗文化,充分发挥其旅游价值。
总之,要注意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在开发和创新的过程中,既保护原有文化的特色,又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资源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旅游学院
作者简介:艾治国,男,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旅游学院院长,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一、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宗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吸引游客,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各种宗教信徒总数约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以朝圣、做弥撤和烧香拜佛、考察研究为主要内容,因为虔诚的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都会转化为旅游动机,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伊斯兰教克尔白圣殿)、耶路撒冷(基督教耶稣圣墓教堂、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犹太教所罗门圣殴)、伯利恒(犹太教古以色列大卫王的故乡、传说中耶稣降生之所)、意大利罗马、梵蒂冈(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都成了国际旅游业发达的地方。
中国宗教种类齐全,既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如道教;也有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更有受外来宗教影响而产生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如明教、白莲教等。仅国务院公布的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各种宗教名胜古迹就有150多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与宗教有关的名胜古迹共有3000多处。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吸引了海内外信徒、专家学者和一般游客。佛教文化对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佛教教规、礼仪和宗派,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寺院、石窟和佛塔,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历史之久是中外驰名的。1987年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就有142座。丰富的佛教文化具有同一性中的差异性、特殊性:如同是佛寺,五台山的宏伟建筑与九华山的民舍构造就各具一格;同为雕塑,山西云冈的石雕和天水麦积山的泥雕、泥塑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艺术技巧。如果进一步分析的话,则会发现佛教的三大建筑都会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宗派和不同的地区而显示出不同的风采。
再以被奉为道教崇拜的神--妈祖为例,每逢妈祖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湄洲祖庙内外人山人海,香火鼎盛,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以台湾最为突出,总要抬着妈祖像回来探亲、进香还愿。
当然,由于的不同,宗教派别的差异,全世界的宗教信徒都有自己向往的圣地,在宣传招徕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据宗教文化的特点,丰富旅游商品,增收创汇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如出售各种宗教纪念品,佛教的木鱼、进香袋、数珠、雕像,提供斋饭;道教的“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画幅、介绍宗教名胜古迹的书籍。以佛教胜地普陀山为例,其针对游客的类型、特点,结合本地的实际,出售各种各样反映普陀山风貌的图像和以观音菩萨为主的佛像,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宗教节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宗教文化的传播一些宗教节日,由于符合人们心理要求,不仅是信徒的节日,也成了民间流行的节日。基督教的圣诞节、复活节等流行全球,傣族的浴佛节(泼水节)、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新奇感和神秘感颇具魅力。
宗教音乐艺术以其深邃淡泊的旋律、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人们,特别是佛教音乐、基督教的圣歌圣乐都深受信徒的欣赏,成为举行宗教仪式和欢庆宗教节日必不可少的内容。
宗教文化也可以通过间接的形式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宗教文化中的许多人物、故事和传说非常生动,被搬上了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并广为传播。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唐僧取经的故事和一些风景名胜如火焰山等,《八仙过海》中的道教名山、故事都随着电视、小说的传播而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激起一些潜在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电影《少林寺》的上映,使其成为广大武术爱好者和旅游者必到的地方。
宗教文化对旅游饭店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显示出准备投资的饭店以某一国家或某一者占到相当大的比重时,那么投资的饭店必须有相适应的设施及膳食供应,绝对不能对客人的和风俗匀惯有所违反和触犯。所以,在一些有宗教名胜古迹的地区应投资建造符合宗教规定的饭店或房间。如果在清真寺附近投资建饭店接待伊斯兰教信徒,而饭店没有专门供应牛羊肉的膳食设施,也会引起客人的不满。总之,针对不同的游客,应提供相应的接待服务。如对穆斯林来说就不能提供由猪肉制作的菜肴;对佛教信徒就应设斋饭;逢“佛成道节”应提供腊人粥;基督教圣诞节时应制作圣诞树,举办圣诞晚会,分送圣诞贸卡等小礼物等等。
宗教文化不仅对硬件--饭店设施有影响,而且对软件--管理与服务也有要求。在承担接待宗教信徒任务的饭店中,员工应具备丰富的宗教文化知识,这样管理者才能针对不同的客人采取、制定正确的接待方案;服务员才能对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导游也才能为客人作更好的导游讲解。
二、旅游业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新的旅游市场的开拓,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前来游览、朝圣和学术考察交流,这些都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对宗教文物古迹也起着保护、修缮的作用。
发展旅游业,就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其中对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过去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及有关文物保护法规的颁布执行,许多宗教文物古迹都得到了恢复和维修。如承德避暑山庄、敦煌莫高窟等都置于国家的保护之下;云南的筇竹寺、承德的外八庙、北京的潭柘寺等也修缮一新;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的泉州也被列为中国第一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许多宗教组织恢复了活动,宗教文化遗产得以整理、传播,文物古迹也得到保护和修缮,重现昔日的风采。由于党和人民政府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许多濒临消失或年久失修的宗教文物古迹得以保护和修复,重新发挥了作用,而旅游业的发展,也迫切要求对宗教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和开发,经过恢复和修缮的宗教。文化遗产如寺庙宫观,使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欣赏各种宗教的文化艺术,增长各种宗教知识,使宗教这一人类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而随着海外各种宗教旅游团的到来,为中外宗教界人士提供了许多加强联系互相交流的机会,对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随着信徒和游客的不断增多,许多人捐赠钱款,为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维修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当然,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不只是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由于旅游人数的增多,带来了一些人为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如游客在宗教旅游区内乱涂乱刻乱扔东西,大声喧哗,破坏了宗教名胜古迹独有的宁静和超凡的气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会给宗教文物古迹造成一定的损害。如峨嵋山金顶,198l年旺季时游客蜂涌而上,一些年轻人竞劈床板,扯草垫来烤火;食堂的饭碗也被搞得一个不剩,三天之内,仅金顶一处就造成直接损失一万元。游客造成的火灾使峨嵋金顶被焚于一炬。再如驰名中外的佛教石窟敦煌壁画也由于人数的大量增多,游客的呼吸和汗水所起的化学作用而引起大量剥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遗产不只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防止和消除这些不利的东西,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有的宗教名胜古迹已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条例,如在宗教旅游区范围内禁止乱扔乱涂乱刻行为;禁止游客烧烤、野炊、砍伐树木;禁止燃放爆竹、烟花;禁止对各种宗教雕塑、壁画摄影;限制游客人数等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总之,不能“保”了旅游,而“丢”了宗教文化遗产。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都起到促进的作用。旅游活动是人们需求层次提高的一种表现,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要,通过旅游可以增长人们的宗教文化知识,陶冶性情、修心养性。到宗教名胜古迹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不仅有一般游客,更有朝圣者、宗教信徒和专家学者。因此旅游活动的发展也是人们传播了解、探讨和研究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古代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明代外国传教土利玛窦来华传播基督教。现代旅游更是一座沟通各种宗教文化交流、研究的桥梁。如来华的游客中,就有大量的宗教信徒、朝圣者和专家学者;有的更组成了宗教文化考察团,而国际上还有专事宗教旅游的旅行社。1991年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他们所到之处,就提出对宗教名胜考察和学术交流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国际上最新的宗教文化信息。通过游览、考察和研讨等活动,促进了各国各地宗教文化的交流和研究。
再者,旅游活动的发展也使得一些宗教节日、仪式、用品、教规、音乐和饮食逐渐地传播开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当然,旅游活动的发展对宗教文化也有一些冲击,如一些宗教独有的教规、仪式等慢馒地失去了神秘感和特性,有的甚至变成一种纯商业性的娱乐活动。
三、旅游业与宗教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我们知道,宗教名胜古迹的开发具有保护传插宗教文化和发展旅游业双重意义,对此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认真执行,严格区分正当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活动的性质,不能让非法宗教活动在宗教名胜古迹区内得以进行。
再者,宗教文物古迹的修复与重建,应尽量保持其历史原貌,坚持“修旧如新”,切忌“整旧如新”。人工建造的风景,也应与周围的宗教文物古迹相协调。如杭州韬光寺一带的茂林修竹,构成了一种幽雅超然的意境;西湖的保铛塔姿态秀美,钱塘江边的六和塔风格雄伟,两者分别与湖、江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相辉映。如果当初建造时地点互换,就难以形成今日两地的美景。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在开发宗教文物古迹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宗教名山胜地随意架设缆车,匆匆上下,既无法领略攀登的特有感受,削弱了旅游的吸引力,又破坏了山岳的“神气”。总之,一是要注意保护宗教文物古迹原有的价值、意境和特点;二是要有利于旅游活动的开展,两者不可偏废。
一、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宗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吸引游客,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各种宗教信徒总数约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以朝圣、做弥撤和烧香拜佛、考察研究为主要内容,因为虔诚的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都会转化为旅游动机,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伊斯兰教克尔白圣殿)、耶路撒冷(基督教耶稣圣墓教堂、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犹太教所罗门圣殴)、伯利恒(犹太教古以色列大卫王的故乡、传说中耶稣降生之所)、意大利罗马、梵蒂冈(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都成了国际旅游业发达的地方。
中国宗教种类齐全,既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如道教;也有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更有受外来宗教影响而产生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如明教、白莲教等。仅国务院公布的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各种宗教名胜古迹就有150多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与宗教有关的名胜古迹共有3000多处。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吸引了海内外信徒、专家学者和一般游客。佛教文化对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佛教教规、礼仪和宗派,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寺院、石窟和佛塔,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历史之久是中外驰名的。1987年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就有142座。丰富的佛教文化具有同一性中的差异性、特殊性:如同是佛寺,五台山的宏伟建筑与九华山的民舍构造就各具一格;同为雕塑,山西云冈的石雕和天水麦积山的泥雕、泥塑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艺术技巧。如果进一步分析的话,则会发现佛教的三大建筑都会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宗派和不同的地区而显示出不同的风采。
再以被奉为道教崇拜的神--妈祖为例,每逢妈祖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湄洲祖庙内外人山人海,香火鼎盛,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以台湾最为突出,总要抬着妈祖像回来探亲、进香还愿。
当然,由于的不同,宗教派别的差异,全世界的宗教信徒都有自己向往的圣地,在宣传招徕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据宗教文化的特点,丰富旅游商品,增收创汇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如出售各种宗教纪念品,佛教的木鱼、进香袋、数珠、雕像,提供斋饭;道教的“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画幅、介绍宗教名胜古迹的书籍。以佛教胜地普陀山为例,其针对游客的类型、特点,结合本地的实际,出售各种各样反映普陀山风貌的图像和以观音菩萨为主的佛像,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宗教节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宗教文化的传播一些宗教节日,由于符合人们心理要求,不仅是信徒的节日,也成了民间流行的节日。基督教的圣诞节、复活节等流行全球,傣族的浴佛节(泼水节)、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新奇感和神秘感颇具魅力。
宗教音乐艺术以其深邃淡泊的旋律、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人们,特别是佛教音乐、基督教的圣歌圣乐都深受信徒的欣赏,成为举行宗教仪式和欢庆宗教节日必不可少的内容。
宗教文化也可以通过间接的形式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宗教文化中的许多人物、故事和传说非常生动,被搬上了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并广为传播。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唐僧取经的故事和一些风景名胜如火焰山等,《八仙过海》中的道教名山、故事都随着电视、小说的传播而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激起一些潜在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电影《少林寺》的上映,使其成为广大武术爱好者和旅游者必到的地方。
宗教文化对旅游饭店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显示出准备投资的饭店以某一国家或某一者占到相当大的比重时,那么投资的饭店必须有相适应的设施及膳食供应,绝对不能对客人的和风俗匀惯有所违反和触犯。所以,在一些有宗教名胜古迹的地区应投资建造符合宗教规定的饭店或房间。如果在清真寺附近投资建饭店接待伊斯兰教信徒,而饭店没有专门供应牛羊肉的膳食设施,也会引起客人的不满。总之,针对不同的游客,应提供相应的接待服务。如对穆斯林来说就不能提供由猪肉制作的菜肴;对佛教信徒就应设斋饭;逢“佛成道节”应提供腊人粥;基督教圣诞节时应制作圣诞树,举办圣诞晚会,分送圣诞贸卡等小礼物等等。
宗教文化不仅对硬件--饭店设施有影响,而且对软件--管理与服务也有要求。在承担接待宗教信徒任务的饭店中,员工应具备丰富的宗教文化知识,这样管理者才能针对不同的客人采取、制定正确的接待方案;服务员才能对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导游也才能为客人作更好的导游讲解。
二、旅游业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新的旅游市场的开拓,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前来游览、朝圣和学术考察交流,这些都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对宗教文物古迹也起着保护、修缮的作用。
发展旅游业,就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其中对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过去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及有关文物保护法规的颁布执行,许多宗教文物古迹都得到了恢复和维修。如承德避暑山庄、敦煌莫高窟等都置于国家的保护之下;云南的筇竹寺、承德的外八庙、北京的潭柘寺等也修缮一新;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的泉州也被列为中国第一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许多宗教组织恢复了活动,宗教文化遗产得以整理、传播,文物古迹也得到保护和修缮,重现昔日的风采。由于党和人民政府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许多濒临消失或年久失修的宗教文物古迹得以保护和修复,重新发挥了作用,而旅游业的发展,也迫切要求对宗教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和开发,经过恢复和修缮的宗教。文化遗产如寺庙宫观,使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欣赏各种宗教的文化艺术,增长各种宗教知识,使宗教这一人类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而随着海外各种宗教旅游团的到来,为中外宗教界人士提供了许多加强联系互相交流的机会,对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随着信徒和游客的不断增多,许多人捐赠钱款,为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维修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当然,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不只是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由于旅游人数的增多,带来了一些人为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如游客在宗教旅游区内乱涂乱刻乱扔东西,大声喧哗,破坏了宗教名胜古迹独有的宁静和超凡的气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会给宗教文物古迹造成一定的损害。如峨嵋山金顶,198l年旺季时游客蜂涌而上,一些年轻人竞劈床板,扯草垫来烤火;食堂的饭碗也被搞得一个不剩,三天之内,仅金顶一处就造成直接损失一万元。游客造成的火灾使峨嵋金顶被焚于一炬。再如驰名中外的佛教石窟敦煌壁画也由于人数的大量增多,游客的呼吸和汗水所起的化学作用而引起大量剥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遗产不只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防止和消除这些不利的东西,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有的宗教名胜古迹已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条例,如在宗教旅游区范围内禁止乱扔乱涂乱刻行为;禁止游客烧烤、野炊、砍伐树木;禁止燃放爆竹、烟花;禁止对各种宗教雕塑、壁画摄影;限制游客人数等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总之,不能“保”了旅游,而“丢”了宗教文化遗产。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都起到促进的作用。旅游活动是人们需求层次提高的一种表现,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要,通过旅游可以增长人们的宗教文化知识,陶冶性情、修心养性。到宗教名胜古迹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不仅有一般游客,更有朝圣者、宗教信徒和专家学者。因此旅游活动的发展也是人们传播了解、探讨和研究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古代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明代外国传教土利玛窦来华传播基督教。现代旅游更是一座沟通各种宗教文化交流、研究的桥梁。如来华的游客中,就有大量的宗教信徒、朝圣者和专家学者;有的更组成了宗教文化考察团,而国际上还有专事宗教旅游的旅行社。1991年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他们所到之处,就提出对宗教名胜考察和学术交流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国际上最新的宗教文化信息。通过游览、考察和研讨等活动,促进了各国各地宗教文化的交流和研究。
再者,旅游活动的发展也使得一些宗教节日、仪式、用品、教规、音乐和饮食逐渐地传播开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当然,旅游活动的发展对宗教文化也有一些冲击,如一些宗教独有的教规、仪式等慢馒地失去了神秘感和特性,有的甚至变成一种纯商业性的娱乐活动。
三、旅游业与宗教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我们知道,宗教名胜古迹的开发具有保护传插宗教文化和发展旅游业双重意义,对此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认真执行,严格区分正当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活动的性质,不能让非法宗教活动在宗教名胜古迹区内得以进行。
摘 要 新时期,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满足以后,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旅游是人们满足精神需求的活动之一。文章从文化和文化学的角度对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两种不同价值观和价值标准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互动发展进行研究,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开拓。以期使得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产业能够实现互补交融,共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关键词 李白文化旅游 休闲体育旅游 互动发展 研究
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对该方面的研究,能够利于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相结合的进一步研究,为其它地区和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于文化旅游和休闲体育及其产业的概念、价值、发展原则、理念、发展战略和措施的认识,有利于对李白文化旅游进行整体规划,确立李白文化旅游开发和整体建设的思路,为李白文化旅游体系建设确立标准。对该方面的研究,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
一、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旅游研究现状
(一)李白文化旅游研究现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旅游是一种全新的、知识含量非常高的旅游形式[1]。对学者们的研究,概括起来有三类观点:第一,认为文化旅游是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旅游者以获取文化印象、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第二,认为文化旅游在作为一种具体的旅游产品前提下,特指民俗文化层。第三,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其中第三个观点是比较流行的观点。如胡敏羡在《李白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综述》中认为:文化旅游是“通过一个能够真正的代表其文化和历史内容的广泛的途径进人其他文化和地区以了解其人民、生活方式、遗产和艺术的一种特定的游览方式”。徐菊凤在总结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文化旅游是“人们离开他们的日常居住地,为获得新的信息与体验到文化吸引物所在地,满足他们文化需求的一切移动”。
目前,国内关于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文化旅游概念和内容的研究还未形成统一定论,对李白文化旅游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2]。从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看,主要有:胡敏羡的《李白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综述》;王胜远等的《江油市李白诗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模式研究》;张怡的《李白诗歌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模式研究》;屈桂春等的《马鞍山李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析》;吴敏等的《灾后江油李白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李白文化旅游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具有生态性、可持续性、高附加值等特点,但学界对于李白文化旅游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浅层次的文化类资源开发的论述上,这与李白文化旅游的发展实践不相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李白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休闲旅游研究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到20年的时间内——自1995年起,开始了每周5天工作制,1999年实施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2008年又实施了清明、中秋两个小长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休闲成为了国内外许多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休闲体育旅游作为休闲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样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青睐。学者们对休闲体育的研究,见仁见智,呈现百花争艳的趋势。经济学家认为休闲体育是第三产业,社会学家认为休闲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哲学家认为休闲体育是一种境界[3]。但总体来讲,所强调的休闲体育都是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以一定的身体活动形式为手段而产生最佳心理体验的一种有意义的现代生活方式,人们不受限于活动的严格规定,积极追求内在的体验,使个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休闲体育旅游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以参与和观看体育运动为目的,以旅游目的地的体育资源及体育设施为基础,达到锻炼、健身、探险、消遣、娱乐等多种目的而参与进行的旅游活动。就笔者目力所及,主要有叶小瑜的《休闲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组合策略研究》,张小林等的《西部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投融资研究》,陈玉霞的《我省体育休闲、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李平的《试论青岛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开发》,陆元兆的《桂林城市休闲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二、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研究
(一)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研究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一千多年来,李白其人其诗历久不衰的影响,已大大超过了文学诗歌的范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有的文化现象。他的生平、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他创作的诗歌,是李白文化的原生体[4]。从学者们对李白文化结构现有的研究来看,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其中李白精神是李白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李白文化的物质层面与行为层面是李白文化的现象。李白是伟大的诗人,更是出色的旅行家,自述“一生好入名山游”,“十五学神仙,仙游未曾歇”。所到之处皆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和美丽的传说。因此,李白文化旅游资源既是高品位人文旅游资源, 也是令人陶醉的自然旅游资源。
综观国内学者对休闲体育旅游的研究,多是从某一点或某一现象进行探讨。这虽有利于休闲体育旅游开展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但这种孤立和静止的研究问题的方式不利于我们对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进行整体性和前瞻性的把握。我们认为,“文化和文化学的研究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从文化和文化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人类更加深刻而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并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继承、开拓和创新。本研究以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文化旅游两种不同价值观和价值标准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互动为过程,在其融合过程中,找到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文化旅游差异中的共通性,遵循李白文化与休闲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精神,从而达到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互补交融,共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5]。
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交叉融合模型。第一个方面,李白文化旅游要逐步的向着休闲体育旅游方向融合。李白文化旅游在自身的表现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表现手法。通过一定的制作手段和虚拟技术等,把文化元素糅合在旅游产品当中,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通过把人文古迹和自然风景融合在真实的景点里面,营造一种全新的创意,从而丰富了休闲体育旅游的内容。第二个方面,休闲体育旅游要向着李白文化旅游渗透[6]。只有将二者合理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够打造全新的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
其次,延伸融合模型。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可以突破自己原有的发展范围,加入到一个新的范围中,实现文化旅游的休闲体育旅游的共赢。通过把李白文化旅游产业向着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延伸,以自身的文化魅力打造自己的旅游市场,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另外,把休闲体育旅游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得能够在李白文化旅游的范围内有立足之地[7]。两大产业通过互相延伸,互相渗透,达到互动发展,促进体育事业繁荣。
第三,重建融合模型。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组织活动,实现文旅产业的全面融合。借助于一些节假日举办一些活动晚会等,使得大量的人口被吸引,从而互相宣传,互相促进。二者在表现的时候,尽量的把自身的东西和对方的东西融合起来,打造全新的表现模式,吸引更多的旅游观光者。
(二)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互动发展策略
第三产业包括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因此,李白文化旅游和休闲体育旅游是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的[8]。关于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首先要把握好创新这一特点。任何事物,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长远发展,关键是要有创新性。只有在经营理念方面、产品特色方面、营销手段方面等均有好的创意,有所创新,才能够满足竞争的需求,才能够稳步发展。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互动的发展,还需要互相带动,互相促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展旅游事业。当然,打造品牌化旅游事业,是必须的发展策略之一。能够打造出在国际上知名的品牌,是更好的发展旅游事业的桥梁[9]。同时,还可以采用企业驱动策略。只有企业互相之间有竞争,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发展。
(三)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互动发展关系研究
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互动发展关系,处于一种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一种状态。休闲体育旅游能够为旅游者提供娱乐休闲服务,属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10]。而李白文化旅游则可以和休闲体育旅游结合,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而旅游本身是属于一个行业,是有一定的依赖性的,这样的发展才会有动力,有新意。只有将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进行互动发展,才能够更好的向着旅游事业迈进。
三、结语
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相结合的进一步研究,为其它地区和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还能够对李白文化旅游进行整体规划,确立李白文化旅游开发和整体建设的思路,为李白文化旅游体系建设确立新的标准提供有效建议。同时,通过二者的互动发展研究,能够为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互补交融,共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相信在未来不断的研究过程中,关于该方面的研究会更加成熟。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项目,课题编号:LB10-24。
参考文献:
[1] 韩新明.江油市李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发展策略初探[J].新西部.2008(10):19-20.
[2] 纪建敏,孙伟.中国休闲体育发展趋势[J].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9(4):130-132
[3] 唐静,蔡淑华,马遵平.用文化旅游打造北川震后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新模式[J].管理关察.2009(4):245-246.
[4] 王祺.论李白的自由思想边疆经济与文化[J].2009(5):85-86.
[5] 薛天纬.李白文化研究序[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6-40.
[6] 何平香.中西方休闲观念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1):7.
[7] 日兴.三杯拨剑舞龙泉[J].韶关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55-56.
[8] 胡小明.体育休闲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