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早产;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不足37周的分娩者,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5%~15%,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产儿死亡率高,即使存活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亦较多。这部分产妇由于自身状况不佳和对早产儿安危的担忧,其心理状况非常复杂,情绪不稳定,直接影响产妇的预后及母乳喂养。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心理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为了产妇和围产儿的健康,做好早产孕产妇的心理护理,给予悉心照顾和精神鼓励,更有利于孕产妇完成这一生理过程[1]。
分娩前孕产妇往往有恐惧、焦虑、紧张、忧郁等心理,对产痛的害怕;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顺利结束分娩。而早产产妇与普通足月产妇相比,除了担心能否顺利分娩以外,更担心腹中的胎儿是否健康,出生后能否存活。一方面产后身体尚未恢复,需要护理,另一方面由于早产儿不在身边,母亲角色缺失而情绪不稳定,又担心早产儿病情、治疗和预后,更加重心理压力,处于严重焦虑状态。因此,护士应采取心理护理、知识宣教,提供信息等护理干预措施,帮助产妇减轻焦虑。
在护理层面我们可给予:(1) 各项检查及治疗和护理过程手法轻柔,技术娴熟,从行为举止上给产妇以安全感消除其心理障碍,从而取得产妇的信任与配合。(2) 医护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孕产妇,尊重她们,同情她们,使她们尽快熟悉并适应新的环境。 (3)主动与产妇交流,鼓励其表达心中的感受,帮助产妇了解早产儿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识别自己的焦虑情绪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明显降低产妇焦虑水平[4]。 (4)做好健康教育,为早产儿产妇讲解早产发生的原因,早产儿常规治疗的方法,早产儿在喂养、保暖、护理方面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早产儿的预后,也可用成功病例鼓励产妇,使其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有助于产妇调整心态,减轻焦虑。 (5)在关注产妇躯体及胎儿安全的同时不能忽视产妇配偶的亲情对其心理舒适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充分挖掘产妇家庭及配偶的亲情支持,这将大大提高产妇的心理舒适度,增强信心,消除紧张与焦虑的情绪,以利于完成分娩或手术过程。告知产妇早产儿的预后一方面取决于孕周新生儿体重,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出生后提供的治疗和护理。
对孕周较小早产孕产妇由于孕周小,早产儿出生后存活率低,死亡率高。即使早产儿存活,也大多转新生儿监护室抢救或较长时间治疗,并需要大量的治疗费用。这部分产妇主要的心理问题有:(1)恐惧,害怕新生儿死亡;(2)预感性悲哀,担心胎儿, 新生儿预后不良;(3)无助感:不能照顾孩子;(4)母乳喂养中断及分离性焦虑:母婴分离;(5)家庭应对无效:高昂的医疗费用与家庭经济拮据[3]。我们需给予:(1)合理安排床位,将产妇转入非母婴同室病室,减少不良刺激;(2)给予心理治疗与教育性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心理护理,主动安慰产妇,鼓励其倾诉,使其不良情绪得以宣泄。解释早产儿转入新生儿监护室治疗的必要性,让产妇接受既有的事实,使其了解早产的发生并非她的过错,也要避免孕妇过度乐观;(3)加强沟通,满足产妇关注孩子健康的心理,尽量多地提供其孩子的信息,主动与新生儿监护室联系,了解情况并及时向产妇反馈,条件允许时可推送产妇去探视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强信心。(4)护理:对新生儿预后不佳或已死亡的产妇予及时回乳,避免肿胀给产妇带来躯体的不适及心理负面影响,导致其思念自己的孩子。对母婴分离的产妇积极鼓励和指导产妇进行护理,每天坚持3小时挤奶一次,6小时按摩,保持正常泌乳,将挤出的奶汁交于新生儿观察室护士喂养早产儿,既有利于增强早产儿免疫力,也可以对产妇起到安慰、激励作用,使产妇感到与早产儿的情感联系,持续泌乳也可为早产儿出院后的母乳喂养做好准备。
分娩是产妇的必经阶段,心理因素对于待产妇来说既是致病的因素,也是治病的条件之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产妇顺利分娩的重要基础条件,心理护理与病情护理应相辅相成。尤其早产是出乎意料的,早产产妇情绪会更加紧张,心理状态更复杂,顾虑也多种多样。因此,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早产产妇的各种心理反应程度,充分了解孕妇各方面的变化,才利于产妇顺利完成分娩。而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更是防治早产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1]黄爱银,黄祝娇.医源性早产产妇的心理护理.临床合理用药杂志,1674-3296(2009)04-0079-02
[2] 郝红雁,刘伟慧.对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20):1850.
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是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新生儿出生时体温与母体相同,出生后周围环境比母体温度低,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汗腺功能不足。新生儿体重越轻,周围环境温度应越接近体温。为了使低体重儿、早产儿的体温维持的在正常体温范围,保暖将成为低体重儿、早产儿的重要问题。
1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的特点
1.1 产热 人体的产热物质主要是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而它们都来源于食物,要维持体温就必须有足够的热量摄入。一个正常的新生儿出生后在3天内脂肪储量可维持能量的需要,产热主要来源于棕色脂肪的分解,继而正常进食补充热量。而早产儿的棕色脂肪较正常新生儿少,产热即少,又不能正常进食补充热量可致产热不足。
1.2 散热 早产儿散热的主要是以传导、辐射、对流、蒸发的方式散热。这与早产儿的特点有关:(1)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一个早产儿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约为成年人的3倍,因此,散热面积相对较大。(2)人体产热在中心而散热在体表,早产儿体重轻,中心至体表距离短,而且皮下血管丰富,均易于散热。(3)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早产儿的四肢常呈伸展状态,暴露部位多,易于散热。
2 早产儿的保暖措施
刚刚娩出的早产儿应立即用干布擦干,尤其头部占全身面积的1/3左右,更应尽快擦干。将早产儿以温暖的毛巾或棉被包裹,头部戴帽保暖,或直接使用辐射保温台,危重儿可在辐射台上抢救。每日护理操作、沐浴、更衣、换尿布等时间越短越好,动作幅度小而快,早产儿沐浴最好减少水浴,以油浴为好。每日治疗操作重集中进行,避免反复操作以免增加散热。持续的静脉高营养,可保证早产儿的生长热量,也是维持早产儿体温的重要手段。现代保温设备的应用。早产儿转院或从产房转入新生儿监护病房时应用转运暖箱。
3 现代保温设备的种类
3.1 闭式暖箱 早产儿目前最理想的保温养育设备。可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日龄随意调节湿度、温度、氧浓度,并有保护隔离作用。
3.2 辐射保温台 较先进的经皮调节温度的开放暖箱,是抢救危重新生儿、早产儿的理想保暖设备,但辐射会引起失水过多,不宜长久使用。
3.3 远红外线,微波复温 短时间使用,散失水分过多,适用于新生儿、早产儿监测,过度保暖。
4 闭式暖箱的使用、护理及注意事项
4.1 暖箱的准备工作 按医嘱准备暖箱,先将保温箱预热,一般30 min~1 h箱温可达预热温度。将已备好的消毒保温箱电源接通,加热指示灯亮,调节温度一般先置32 ℃进行预热,待接到入病房的患儿,按其体重、胎龄大小给予调整适当温度,见表1。在预热保温箱同时在闭式暖箱水槽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蒸馏水不可外溢,以免造成机械损伤或电源短路。表1 早产儿暖箱温度、温度参考
4.2 早产儿入箱后护理 暖箱内早产儿一般不宜全,可着尿布及布单,以防辐射热增加。一切护理操作均应在暖箱内执行。经常观察箱内早产儿的病情变化,早发现、早处理。每2~4 h测体温1次,并记录箱温,根据体温高低调节箱温,调节箱温时必须逐步进行加温或降温,使早产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每天进行沐浴及称体重,沐浴必须在暖箱内进行擦洗。称重前选用小绒毯包裹出箱称体重。经常更换尿布,大便后应用温水纱布轻轻擦干,并涂以5%鞣酸软膏或5%鱼肝油预防红臀。每4 h更换1次,以免局部及肺受压引起局部及肺循环不良。胃管喂养的早产儿,鼻饲后头应偏向一侧,以免奶液倒流造成误吸。早产儿需其他治疗:如吸氧、静脉营养等,其管道要从暖箱两头通道进入暖箱,以免影响门的关闭。定期移出早产儿消毒暖箱。定时加入蒸馏水,以免影响暖箱温度及湿度。
4.3 使用闭式暖箱的注意事项 暖箱在使用时如有漏电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移出早产儿,等检修后方可使用。暖箱不可放在阳光直射和冷风对流、直吹的位置,以免影响暖箱温度的控制。当暖箱报警指示灯亮并发出报警蜂鸣时,应及时检查报警原因。
关键词:谷氨酰胺;无乳糖配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
早产儿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易产生喂养不耐受的情况。与足月新生儿对比,早产儿的胃肠动力发育情况、消化系统功能、营养吸收能力等情况均较差,导致喂养不耐受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对早产儿身体环境的稳定与正常发育均产生了极为不好的影响。肠道喂养困难就会造成肠外营养难以被吸收,而肠内营养不足就会破坏胃肠结构及其功能的不断完善。以上这些情况综合出现,就容易引发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也容易出现血源感染及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并使住院时间延长[1]。NEC是早产儿常见而严重的胃肠道急症,也是肠穿孔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预防尤为重要。谷氨酰胺(Gln)是小肠结肠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在正常和应激状态下,它是维持肠道结构所必需的。同时Gln能提高肠粘膜上皮细胞对生长因子的反应性,并与核苷酸协同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增殖的分化,参与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形成,维持肠粘膜完整[2]。无乳糖乳制品中存在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也是婴幼儿主要的能量来源及脑发育的必需物质,它与婴幼儿大脑的迅速成长有密切关系。本课题从减少早产儿腹胀的发生、改善肠黏膜细胞能量供应角度,探讨给予早产儿Gln及无乳糖配方乳后对早产儿NEC的预防作用,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240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婴120例,女婴120例,出生时间都在30d内,纳入标准[1]:出生1d内住院,胎龄≤36w,出生体重≤2300g[2];无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肺部疾病,无窒息,Apgar评分≥8分,无遗传代谢性疾病,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外科疾病[3];肝功能正常,糖与脂肪代谢无异常。
1.2方法 将240例患儿按照不同的喂养方法分成A组、B组、C组、对照组各60例,四组患儿的体重、胎龄、性别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A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早产儿配方奶喂养,B组采用无乳糖配方奶喂养,C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无乳糖配方奶喂养,对照组采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谷氨酰胺采用谷氨酰胺颗粒,0.3g/kg.d,分2次,喂奶前30min用。
1.3观察内容与指标 4组患儿均于生后喂养5d后取静脉血3ml,离心后收集上清液,放入密封ep管中,于20℃冰箱中保存,集中标本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观察到出生后30d,对比分析四组患儿产生腹胀超过两天的概率,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
1.4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资料用?字2检验,P
2结果
A组、B组、C组、对照组患儿腹胀超过两天的概率依次为5.00%、6.67%、3.33%、8.33%,见表1;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依次为3.33%、3.33%、1.66%、5.00%,见表2。
3讨论
谷氨酰胺(Gln)是极性中性氨基酸,为体内含量最多的氨基酸。它可以在人体内合成,因此被医学上公认为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内几乎全部细胞都具备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合成谷氨酰胺的潜能。而Gln的代谢场所在小肠。Gln是小肠结肠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在正常和应激状态下,它是维持肠道结构所必需的。Gln是快速增殖细胞的重要“燃料”,小肠上皮细胞的更新率在人体细胞中排第三,需要持续的能量供应,而早产儿肠道Gln的贮存量很少,合成又不足,所以需要外源性Gln[3]。
乳糖是乳制品中存在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当人体乳糖酶缺乏时,乳糖无法被水解,继而经肠中的细菌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临床表现,临床上将此现象叫做乳糖不耐受症[4]。此症不但会导致患儿无法正常饮用乳品,还会因此诱发其他肠道类不良反应,或形成喂养困难;其中腹胀较易导致肠壁供血不足,伴有灌注损伤的情况下就会诱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无乳糖配方奶可解决乳糖不耐受的问题,它是通过在奶粉生产过程中降低牛乳中乳糖含量来避免乳糖不耐受的发生。
本研究从肠内喂养及胃肠粘膜细胞能量的角度探讨新生儿NEC的预防,采取谷氨酰胺联合无乳糖配方乳的喂养方法,能够降低预防患儿腹胀超过两天的概率,同时也能预防NEC,其临床可行性较强,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俞生林,汪健,肖志辉,等.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高危因素[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3):252-255.
[2]Novak F,Heyland DK,Avenell A, et al. Glutamine supplementation in serious illnes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J].Crit Care Med,2002,30:2022-2029.
早产儿在临床上主要被定义为胎龄小于37w的新生儿,这一定义没有考虑体重,国外的一些研究[1]定义早产儿主要为胎龄在20~37w之间,体重大于500g但不足2500g的新生儿。早产儿在我国的发生率在6%左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在临床上的存活率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早产儿自身解剖结构相对而言较为复杂,一些疾病的发生率比较高,所以即使存活,但是之后的生命健康质量问题仍然值得医学界关注。据相关研究表明[2],早产儿中有将近2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会表现出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伤残,体重未超过1500g的部分早产儿在长大后会表现出神经系统疾病,例如智障、脑瘫等。更有部分早产儿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表现出行为和认知障碍,对一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负面作用。所以早期的神经行为测定则显得至关重要。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是临床上能够早期发现新生儿脑功能异常、检测新生儿脑损伤的一种比较实用、经济、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临床检查方法[3]。我院就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在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中的临床作用这个课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50例早产儿,以及同期在我院分娩的50例足月儿,将5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组,50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组。研究组50例早产儿中男婴27例,女婴23例,胎龄为29~36.1w,平均胎龄为34.2w。对照组50例足月儿中男婴26例,女婴24例,胎龄为28~36.4w,平均为34.3w。50例早产儿没有发现较为严重的合并症例如窒息、败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这两组对象在性别、年龄、病程上都没有明显的不同(P>0.05),具有可对照性。
1.2方法 早产儿于纠正胎龄40w、足月儿于出生后3d分别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测量工具:手电筒、红色塑料盒、小球。测量环境为:室温22℃~27℃,房间内安静、光线半暗。测量内容包括:行为能力6项、主动和被动肌张力8项、原始反射3项、一般状态3项。测量步骤为:在新生儿睡眠状态开始后,测光和声音的习惯性项目,然后脱去新生儿衣服,观察四肢和身体活动情况,尤其是上下肢弹回能力的检测。接着让新生儿呈坐位,观察竖头能力。将新生儿扶起做直站立姿势,检测踏步姿势。平放置为仰卧位时做握持、拥抱反射和牵拉反应。最后测试红球反应。检查要控制在10min之内完成。
1.3观察指标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内容每项有3个评分标准:0分:显著不正常或者是未能引出;1分:轻微不正常;2分:完全正常。测定内容总分为40分,当分数低于35分时就表现为异常。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的基本的数据都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的资料运用(x±s)表示;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
2 结果
研究组50例早产儿中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3 讨论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表是结合自身经验创立的创伤性小操作简单的一种新生儿神经测定方法,凭借其敏感性指标的特征,在临床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 护理干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12(c)-0160-03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WANG Huan
Neonatal Department,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on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Methods 60 neonates with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August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high-quality nurs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nursing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fter nursing.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cure rate (66.67% vs 43.33%) (P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Neonate;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属于一种获得性疾病[1],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与患病新生儿中间[2],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肠黏膜损伤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新生儿小肠、结肠发生坏死的一种疾病[3]。其主要症状是腹胀、便血等,该疾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也较高,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命健康[4]。近年来关于新生儿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逐年增加,对该病症的治疗及护理方式有很多,但何种方式更具疗效是目前医学领域重点研究对象[5]。对此,该院采用优质护理针对2013 年5 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患儿的治愈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3 年5 月―2015年8月收治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60例,男32例,女28例;其中42例胎龄>35周,32~35周的18例;44例患儿出生时体质量>2 000 g,1 800~2 000 g的1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胎龄(35.1±0.3)周,原发病:新生儿肺炎15例,窒息3例,新生儿败血症12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胎龄(35.0±0.4)周,原发病:新生儿肺炎16例,窒息4例,新生儿败血症10例。两组患儿在胎龄、性别、原发病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禁食1~2周,恢复喂养并从水开始逐渐增加奶量与浓度,保证患儿舒适并防止腹胀,注意患儿早期征象等。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NEC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及干预。
1.2.1 新生儿NEC高危因素的评估 ①胎龄评估:NEC主要是发生在早产儿与患病新生儿中间,早产儿因其在发育的特殊时期,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易引起肠黏膜缺血性损伤,另因其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肠道内胃酸少及各种蛋白酶活性低,肠道的穿透性较高,以及肠道分解产物不完全,导致细菌容易侵入肠壁内繁殖,导致早产儿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其病死率也高于足月儿。在临床上胎龄是判断肠道发育是否成熟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新生儿进行胎龄评估,对于胎龄小的新生儿将其列为可能发生NEC的高危儿,及时进行预防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②体重评估:新生儿出生体重越轻,其NEC发病率与死亡率越高。因肌肉及肠壁神经细胞发育不成熟,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另轻体重新生儿需进行长期住院观察而更容易引起感染,都会引发NEC。因此需对新生儿体重进行评估,体重轻的需对其列入NEC高危儿,进行重点观察。③窒息评估:NEC发生及发展的基础是因其肠道黏膜损伤。新生儿发生窒息缺氧时,会导致肠道血管的收缩,血流量变少,导致肠粘膜缺氧,从而引起黏膜损伤。因此围产期新生儿患有窒息史的需将其列入NEC高危儿,进行重点观察。④感染评估:细菌感染易导致NEC的发生,肠道内病菌过多会直接导致肠道的损伤,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其临床表现为典型、全身状况差、发病进展快,预后效果不理想,通常易导致肠穿孔、败血症等并发症,因此需对患儿进行感染状况的评估,如有感染者将其列入NEC高危儿,需进行重点观察治疗。⑤喂养评估:肠道运动方式不成熟、消化能力降低都易引起新生儿发生NEC,针对新生儿免疫、营养、生理等方面而言,母乳对新生儿脆弱的消化道更适宜,需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喂养。⑥药物评估:新生儿的各项功能都比较不成熟,药物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新生儿肠道黏膜损伤等,从而引发NEC。另可通过患儿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用药,提高患儿预后效果。
1.2.2 新生儿NEC的干预 ①病情观察:早期NEC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早期患儿的临床表现不明显,易发生误诊现象,故在护理过程中应全面、系统的进行观察患儿的变化以便能及时发现异常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精神、面色、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是否有烦躁不安、心率减慢、呼吸暂停等到现象;密切观察患儿大便颜色、性状、量、次数,如排粘液便或鲜血样便,应立即送检;观察呕吐物的量及颜色,如为黄绿色、鲜红色及咖啡样色应注意;密切观察腹部情况,腹胀一般最早出现且持续存在,并伴有肠鸣音减弱,应及早拍摄腹部 X 线平片,腹部X线检查以肠壁囊样积气为特征。②胃肠减压:胃肠减压的有效性能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效果,是治疗NEC首要方法,具体方式可用经口插胃管连上胃肠减压器,给予持续胃肠减压,护士每班测量胃肠减压引出的胃液量及性质,并详细记录。③正确:错误的易引起患儿发生窒息及猝死现象,应采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可减轻腹部张力,缓解疼痛。④感染预防:患儿感染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发生死亡,因此需对感染问题进行预防,集中进行护理操作,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床边保护性隔离,各种器具应定期消毒。⑤合理喂养:在静脉营养供给的基础上,恢复饮食要循序渐进,一般先试喂5%葡萄糖水,连续试喂2~3次后,患儿如无腹胀和呕吐,可通过微量配方奶或母乳进行喂养,从少到多,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⑥药物合理使用:为避免错误用药导致患儿不良反应,需严格执行医嘱,并密切观察因药物引起的相关副作用,及时采取措施。⑦情绪护理:患儿由于长期禁食、腹痛而易烦躁哭闹,可给予患儿非营养性吸吮、病室内播放轻柔音乐,使患儿安静,以利于疾病恢复。因患儿出生时就被送进监护室隔离治疗,易导致家长心理焦虑、紧张等,从而对治疗不配合,因此需积极主动的讲解病情并进行安慰,让其得到正确的了解,减轻其顾虑,增加信任感,从而能积极配合治疗过程。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患儿不同胎龄、体重与发生NEC严重程度的关系。②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疗效。③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通过数据SPSS16.0软件来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使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χ2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
2 结果
2.1 观察患儿胎龄、体质量与NEC严重程度比较
胎龄小及体质量轻的患儿,其NEC越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预后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8±1.5)d,对照组为(29.1±3.6)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以小肠急性广泛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消化系统急症,又称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节段性肠炎[6]。其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腹痛、腹泻、便血为主要的症状,起病快速,病情变化也快,多数患儿的症状严重,病死率极高[7]。如治疗不当或延迟,患儿可能数天就会导致死亡[8]。其护理的好坏同样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效果,对患儿的恢复及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优质护理通过提前对患儿进行相关评估及护理干预,提高患儿的预后效果。
通过该研究发现,NEC轻微的有37例,胎龄为(36.89±2.05)周、体质量(2245.73±228.56)g;较严重的有15例,其胎龄为(35.85±1.73)周、体质量(2144.63±215.57)g;严重者有8例,其胎龄为(34.76±1.62)周,体质量(1982.11±152.41)g,说明患儿的胎龄越小并体质量越轻,其NEC越严重,护理过程中对胎龄小及体质量轻的患儿需进行重点关注。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患儿有20例(66.67%)治愈,10例(33.33%)好转,;对照组患儿有13例(43.33%)治愈,17例(56.67%)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患儿进行相关因素进行评估,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观察及护理,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因疏忽而无法及时对患儿进行治疗。通过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愈效果,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琳.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69.
[2] 朱樱梅,任雪军,.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因素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4(1):44-46.
[3] 林剑清.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1):3266.
[4] 王淑秀,梁彩平.早产儿86例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4):330-331.
[5] 王琴.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12):1397-1398.
[6] 杨颖.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5):43-44.
[7] 孔祥永,黄俊谨,陈颖,等.2010年至2012年新生儿监护病房胎龄小于32周极早产儿的病死率及并发症[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20):1566-1570.
[8] 温晨露,王丽.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特征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29):2707-2708.
[9] 陈文敏.双歧杆菌联合护理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研究[J].海峡药学,2013,25(2):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