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范文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

篇1

【关键词】 早产;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不足37周的分娩者,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5%~15%,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产儿死亡率高,即使存活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亦较多。这部分产妇由于自身状况不佳和对早产儿安危的担忧,其心理状况非常复杂,情绪不稳定,直接影响产妇的预后及母乳喂养。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心理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为了产妇和围产儿的健康,做好早产孕产妇的心理护理,给予悉心照顾和精神鼓励,更有利于孕产妇完成这一生理过程[1]。

分娩前孕产妇往往有恐惧、焦虑、紧张、忧郁等心理,对产痛的害怕;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顺利结束分娩。而早产产妇与普通足月产妇相比,除了担心能否顺利分娩以外,更担心腹中的胎儿是否健康,出生后能否存活。一方面产后身体尚未恢复,需要护理,另一方面由于早产儿不在身边,母亲角色缺失而情绪不稳定,又担心早产儿病情、治疗和预后,更加重心理压力,处于严重焦虑状态。因此,护士应采取心理护理、知识宣教,提供信息等护理干预措施,帮助产妇减轻焦虑。

在护理层面我们可给予:(1) 各项检查及治疗和护理过程手法轻柔,技术娴熟,从行为举止上给产妇以安全感消除其心理障碍,从而取得产妇的信任与配合。(2) 医护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孕产妇,尊重她们,同情她们,使她们尽快熟悉并适应新的环境。 (3)主动与产妇交流,鼓励其表达心中的感受,帮助产妇了解早产儿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识别自己的焦虑情绪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明显降低产妇焦虑水平[4]。 (4)做好健康教育,为早产儿产妇讲解早产发生的原因,早产儿常规治疗的方法,早产儿在喂养、保暖、护理方面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早产儿的预后,也可用成功病例鼓励产妇,使其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有助于产妇调整心态,减轻焦虑。 (5)在关注产妇躯体及胎儿安全的同时不能忽视产妇配偶的亲情对其心理舒适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充分挖掘产妇家庭及配偶的亲情支持,这将大大提高产妇的心理舒适度,增强信心,消除紧张与焦虑的情绪,以利于完成分娩或手术过程。告知产妇早产儿的预后一方面取决于孕周新生儿体重,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出生后提供的治疗和护理。

对孕周较小早产孕产妇由于孕周小,早产儿出生后存活率低,死亡率高。即使早产儿存活,也大多转新生儿监护室抢救或较长时间治疗,并需要大量的治疗费用。这部分产妇主要的心理问题有:(1)恐惧,害怕新生儿死亡;(2)预感性悲哀,担心胎儿, 新生儿预后不良;(3)无助感:不能照顾孩子;(4)母乳喂养中断及分离性焦虑:母婴分离;(5)家庭应对无效:高昂的医疗费用与家庭经济拮据[3]。我们需给予:(1)合理安排床位,将产妇转入非母婴同室病室,减少不良刺激;(2)给予心理治疗与教育性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心理护理,主动安慰产妇,鼓励其倾诉,使其不良情绪得以宣泄。解释早产儿转入新生儿监护室治疗的必要性,让产妇接受既有的事实,使其了解早产的发生并非她的过错,也要避免孕妇过度乐观;(3)加强沟通,满足产妇关注孩子健康的心理,尽量多地提供其孩子的信息,主动与新生儿监护室联系,了解情况并及时向产妇反馈,条件允许时可推送产妇去探视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强信心。(4)护理:对新生儿预后不佳或已死亡的产妇予及时回乳,避免肿胀给产妇带来躯体的不适及心理负面影响,导致其思念自己的孩子。对母婴分离的产妇积极鼓励和指导产妇进行护理,每天坚持3小时挤奶一次,6小时按摩,保持正常泌乳,将挤出的奶汁交于新生儿观察室护士喂养早产儿,既有利于增强早产儿免疫力,也可以对产妇起到安慰、激励作用,使产妇感到与早产儿的情感联系,持续泌乳也可为早产儿出院后的母乳喂养做好准备。

分娩是产妇的必经阶段,心理因素对于待产妇来说既是致病的因素,也是治病的条件之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产妇顺利分娩的重要基础条件,心理护理与病情护理应相辅相成。尤其早产是出乎意料的,早产产妇情绪会更加紧张,心理状态更复杂,顾虑也多种多样。因此,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早产产妇的各种心理反应程度,充分了解孕妇各方面的变化,才利于产妇顺利完成分娩。而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更是防治早产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1]黄爱银,黄祝娇.医源性早产产妇的心理护理.临床合理用药杂志,1674-3296(2009)04-0079-02

[2] 郝红雁,刘伟慧.对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20):1850.

篇2

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是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新生儿出生时体温与母体相同,出生后周围环境比母体温度低,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汗腺功能不足。新生儿体重越轻,周围环境温度应越接近体温。为了使低体重儿、早产儿的体温维持的在正常体温范围,保暖将成为低体重儿、早产儿的重要问题。

1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的特点

1.1 产热 人体的产热物质主要是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而它们都来源于食物,要维持体温就必须有足够的热量摄入。一个正常的新生儿出生后在3天内脂肪储量可维持能量的需要,产热主要来源于棕色脂肪的分解,继而正常进食补充热量。而早产儿的棕色脂肪较正常新生儿少,产热即少,又不能正常进食补充热量可致产热不足。

1.2 散热 早产儿散热的主要是以传导、辐射、对流、蒸发的方式散热。这与早产儿的特点有关:(1)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一个早产儿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约为成年人的3倍,因此,散热面积相对较大。(2)人体产热在中心而散热在体表,早产儿体重轻,中心至体表距离短,而且皮下血管丰富,均易于散热。(3)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早产儿的四肢常呈伸展状态,暴露部位多,易于散热。

2 早产儿的保暖措施

刚刚娩出的早产儿应立即用干布擦干,尤其头部占全身面积的1/3左右,更应尽快擦干。将早产儿以温暖的毛巾或棉被包裹,头部戴帽保暖,或直接使用辐射保温台,危重儿可在辐射台上抢救。每日护理操作、沐浴、更衣、换尿布等时间越短越好,动作幅度小而快,早产儿沐浴最好减少水浴,以油浴为好。每日治疗操作重集中进行,避免反复操作以免增加散热。持续的静脉高营养,可保证早产儿的生长热量,也是维持早产儿体温的重要手段。现代保温设备的应用。早产儿转院或从产房转入新生儿监护病房时应用转运暖箱。

3 现代保温设备的种类

3.1 闭式暖箱 早产儿目前最理想的保温养育设备。可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日龄随意调节湿度、温度、氧浓度,并有保护隔离作用。

3.2 辐射保温台 较先进的经皮调节温度的开放暖箱,是抢救危重新生儿、早产儿的理想保暖设备,但辐射会引起失水过多,不宜长久使用。

3.3 远红外线,微波复温 短时间使用,散失水分过多,适用于新生儿、早产儿监测,过度保暖。

4 闭式暖箱的使用、护理及注意事项

4.1 暖箱的准备工作 按医嘱准备暖箱,先将保温箱预热,一般30 min~1 h箱温可达预热温度。将已备好的消毒保温箱电源接通,加热指示灯亮,调节温度一般先置32 ℃进行预热,待接到入病房的患儿,按其体重、胎龄大小给予调整适当温度,见表1。在预热保温箱同时在闭式暖箱水槽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蒸馏水不可外溢,以免造成机械损伤或电源短路。表1 早产儿暖箱温度、温度参考

4.2 早产儿入箱后护理 暖箱内早产儿一般不宜全,可着尿布及布单,以防辐射热增加。一切护理操作均应在暖箱内执行。经常观察箱内早产儿的病情变化,早发现、早处理。每2~4 h测体温1次,并记录箱温,根据体温高低调节箱温,调节箱温时必须逐步进行加温或降温,使早产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每天进行沐浴及称体重,沐浴必须在暖箱内进行擦洗。称重前选用小绒毯包裹出箱称体重。经常更换尿布,大便后应用温水纱布轻轻擦干,并涂以5%鞣酸软膏或5%鱼肝油预防红臀。每4 h更换1次,以免局部及肺受压引起局部及肺循环不良。胃管喂养的早产儿,鼻饲后头应偏向一侧,以免奶液倒流造成误吸。早产儿需其他治疗:如吸氧、静脉营养等,其管道要从暖箱两头通道进入暖箱,以免影响门的关闭。定期移出早产儿消毒暖箱。定时加入蒸馏水,以免影响暖箱温度及湿度。

4.3 使用闭式暖箱的注意事项 暖箱在使用时如有漏电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移出早产儿,等检修后方可使用。暖箱不可放在阳光直射和冷风对流、直吹的位置,以免影响暖箱温度的控制。当暖箱报警指示灯亮并发出报警蜂鸣时,应及时检查报警原因。

篇3

关键词:谷氨酰胺;无乳糖配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

早产儿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易产生喂养不耐受的情况。与足月新生儿对比,早产儿的胃肠动力发育情况、消化系统功能、营养吸收能力等情况均较差,导致喂养不耐受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对早产儿身体环境的稳定与正常发育均产生了极为不好的影响。肠道喂养困难就会造成肠外营养难以被吸收,而肠内营养不足就会破坏胃肠结构及其功能的不断完善。以上这些情况综合出现,就容易引发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也容易出现血源感染及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并使住院时间延长[1]。NEC是早产儿常见而严重的胃肠道急症,也是肠穿孔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预防尤为重要。谷氨酰胺(Gln)是小肠结肠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在正常和应激状态下,它是维持肠道结构所必需的。同时Gln能提高肠粘膜上皮细胞对生长因子的反应性,并与核苷酸协同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增殖的分化,参与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形成,维持肠粘膜完整[2]。无乳糖乳制品中存在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也是婴幼儿主要的能量来源及脑发育的必需物质,它与婴幼儿大脑的迅速成长有密切关系。本课题从减少早产儿腹胀的发生、改善肠黏膜细胞能量供应角度,探讨给予早产儿Gln及无乳糖配方乳后对早产儿NEC的预防作用,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240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婴120例,女婴120例,出生时间都在30d内,纳入标准[1]:出生1d内住院,胎龄≤36w,出生体重≤2300g[2];无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肺部疾病,无窒息,Apgar评分≥8分,无遗传代谢性疾病,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外科疾病[3];肝功能正常,糖与脂肪代谢无异常。

1.2方法 将240例患儿按照不同的喂养方法分成A组、B组、C组、对照组各60例,四组患儿的体重、胎龄、性别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A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早产儿配方奶喂养,B组采用无乳糖配方奶喂养,C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无乳糖配方奶喂养,对照组采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谷氨酰胺采用谷氨酰胺颗粒,0.3g/kg.d,分2次,喂奶前30min用。

1.3观察内容与指标 4组患儿均于生后喂养5d后取静脉血3ml,离心后收集上清液,放入密封ep管中,于20℃冰箱中保存,集中标本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观察到出生后30d,对比分析四组患儿产生腹胀超过两天的概率,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

1.4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资料用?字2检验,P

2结果

A组、B组、C组、对照组患儿腹胀超过两天的概率依次为5.00%、6.67%、3.33%、8.33%,见表1;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依次为3.33%、3.33%、1.66%、5.00%,见表2。

3讨论

谷氨酰胺(Gln)是极性中性氨基酸,为体内含量最多的氨基酸。它可以在人体内合成,因此被医学上公认为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内几乎全部细胞都具备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合成谷氨酰胺的潜能。而Gln的代谢场所在小肠。Gln是小肠结肠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在正常和应激状态下,它是维持肠道结构所必需的。Gln是快速增殖细胞的重要“燃料”,小肠上皮细胞的更新率在人体细胞中排第三,需要持续的能量供应,而早产儿肠道Gln的贮存量很少,合成又不足,所以需要外源性Gln[3]。

乳糖是乳制品中存在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当人体乳糖酶缺乏时,乳糖无法被水解,继而经肠中的细菌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临床表现,临床上将此现象叫做乳糖不耐受症[4]。此症不但会导致患儿无法正常饮用乳品,还会因此诱发其他肠道类不良反应,或形成喂养困难;其中腹胀较易导致肠壁供血不足,伴有灌注损伤的情况下就会诱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无乳糖配方奶可解决乳糖不耐受的问题,它是通过在奶粉生产过程中降低牛乳中乳糖含量来避免乳糖不耐受的发生。

本研究从肠内喂养及胃肠粘膜细胞能量的角度探讨新生儿NEC的预防,采取谷氨酰胺联合无乳糖配方乳的喂养方法,能够降低预防患儿腹胀超过两天的概率,同时也能预防NEC,其临床可行性较强,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俞生林,汪健,肖志辉,等.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高危因素[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3):252-255.

[2]Novak F,Heyland DK,Avenell A, et al. Glutamine supplementation in serious illnes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J].Crit Care Med,2002,30:2022-2029.

篇4

早产儿在临床上主要被定义为胎龄小于37w的新生儿,这一定义没有考虑体重,国外的一些研究[1]定义早产儿主要为胎龄在20~37w之间,体重大于500g但不足2500g的新生儿。早产儿在我国的发生率在6%左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在临床上的存活率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早产儿自身解剖结构相对而言较为复杂,一些疾病的发生率比较高,所以即使存活,但是之后的生命健康质量问题仍然值得医学界关注。据相关研究表明[2],早产儿中有将近2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会表现出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伤残,体重未超过1500g的部分早产儿在长大后会表现出神经系统疾病,例如智障、脑瘫等。更有部分早产儿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表现出行为和认知障碍,对一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负面作用。所以早期的神经行为测定则显得至关重要。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是临床上能够早期发现新生儿脑功能异常、检测新生儿脑损伤的一种比较实用、经济、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临床检查方法[3]。我院就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在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中的临床作用这个课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50例早产儿,以及同期在我院分娩的50例足月儿,将5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组,50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组。研究组50例早产儿中男婴27例,女婴23例,胎龄为29~36.1w,平均胎龄为34.2w。对照组50例足月儿中男婴26例,女婴24例,胎龄为28~36.4w,平均为34.3w。50例早产儿没有发现较为严重的合并症例如窒息、败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这两组对象在性别、年龄、病程上都没有明显的不同(P>0.05),具有可对照性。

1.2方法 早产儿于纠正胎龄40w、足月儿于出生后3d分别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测量工具:手电筒、红色塑料盒、小球。测量环境为:室温22℃~27℃,房间内安静、光线半暗。测量内容包括:行为能力6项、主动和被动肌张力8项、原始反射3项、一般状态3项。测量步骤为:在新生儿睡眠状态开始后,测光和声音的习惯性项目,然后脱去新生儿衣服,观察四肢和身体活动情况,尤其是上下肢弹回能力的检测。接着让新生儿呈坐位,观察竖头能力。将新生儿扶起做直站立姿势,检测踏步姿势。平放置为仰卧位时做握持、拥抱反射和牵拉反应。最后测试红球反应。检查要控制在10min之内完成。

1.3观察指标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内容每项有3个评分标准:0分:显著不正常或者是未能引出;1分:轻微不正常;2分:完全正常。测定内容总分为40分,当分数低于35分时就表现为异常。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的基本的数据都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的资料运用(x±s)表示;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

2 结果

研究组50例早产儿中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3 讨论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表是结合自身经验创立的创伤性小操作简单的一种新生儿神经测定方法,凭借其敏感性指标的特征,在临床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篇5

[关键词] 护理干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12(c)-0160-03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WANG Huan

Neonatal Department,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on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Methods 60 neonates with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August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high-quality nurs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nursing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fter nursing.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cure rate (66.67% vs 43.33%) (P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Neonate;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属于一种获得性疾病[1],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与患病新生儿中间[2],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肠黏膜损伤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新生儿小肠、结肠发生坏死的一种疾病[3]。其主要症状是腹胀、便血等,该疾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也较高,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命健康[4]。近年来关于新生儿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逐年增加,对该病症的治疗及护理方式有很多,但何种方式更具疗效是目前医学领域重点研究对象[5]。对此,该院采用优质护理针对2013 年5 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患儿的治愈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3 年5 月―2015年8月收治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60例,男32例,女28例;其中42例胎龄>35周,32~35周的18例;44例患儿出生时体质量>2 000 g,1 800~2 000 g的1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胎龄(35.1±0.3)周,原发病:新生儿肺炎15例,窒息3例,新生儿败血症12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胎龄(35.0±0.4)周,原发病:新生儿肺炎16例,窒息4例,新生儿败血症10例。两组患儿在胎龄、性别、原发病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禁食1~2周,恢复喂养并从水开始逐渐增加奶量与浓度,保证患儿舒适并防止腹胀,注意患儿早期征象等。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NEC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及干预。

1.2.1 新生儿NEC高危因素的评估 ①胎龄评估:NEC主要是发生在早产儿与患病新生儿中间,早产儿因其在发育的特殊时期,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易引起肠黏膜缺血性损伤,另因其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肠道内胃酸少及各种蛋白酶活性低,肠道的穿透性较高,以及肠道分解产物不完全,导致细菌容易侵入肠壁内繁殖,导致早产儿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其病死率也高于足月儿。在临床上胎龄是判断肠道发育是否成熟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新生儿进行胎龄评估,对于胎龄小的新生儿将其列为可能发生NEC的高危儿,及时进行预防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②体重评估:新生儿出生体重越轻,其NEC发病率与死亡率越高。因肌肉及肠壁神经细胞发育不成熟,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另轻体重新生儿需进行长期住院观察而更容易引起感染,都会引发NEC。因此需对新生儿体重进行评估,体重轻的需对其列入NEC高危儿,进行重点观察。③窒息评估:NEC发生及发展的基础是因其肠道黏膜损伤。新生儿发生窒息缺氧时,会导致肠道血管的收缩,血流量变少,导致肠粘膜缺氧,从而引起黏膜损伤。因此围产期新生儿患有窒息史的需将其列入NEC高危儿,进行重点观察。④感染评估:细菌感染易导致NEC的发生,肠道内病菌过多会直接导致肠道的损伤,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其临床表现为典型、全身状况差、发病进展快,预后效果不理想,通常易导致肠穿孔、败血症等并发症,因此需对患儿进行感染状况的评估,如有感染者将其列入NEC高危儿,需进行重点观察治疗。⑤喂养评估:肠道运动方式不成熟、消化能力降低都易引起新生儿发生NEC,针对新生儿免疫、营养、生理等方面而言,母乳对新生儿脆弱的消化道更适宜,需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喂养。⑥药物评估:新生儿的各项功能都比较不成熟,药物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新生儿肠道黏膜损伤等,从而引发NEC。另可通过患儿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用药,提高患儿预后效果。

1.2.2 新生儿NEC的干预 ①病情观察:早期NEC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早期患儿的临床表现不明显,易发生误诊现象,故在护理过程中应全面、系统的进行观察患儿的变化以便能及时发现异常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精神、面色、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是否有烦躁不安、心率减慢、呼吸暂停等到现象;密切观察患儿大便颜色、性状、量、次数,如排粘液便或鲜血样便,应立即送检;观察呕吐物的量及颜色,如为黄绿色、鲜红色及咖啡样色应注意;密切观察腹部情况,腹胀一般最早出现且持续存在,并伴有肠鸣音减弱,应及早拍摄腹部 X 线平片,腹部X线检查以肠壁囊样积气为特征。②胃肠减压:胃肠减压的有效性能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效果,是治疗NEC首要方法,具体方式可用经口插胃管连上胃肠减压器,给予持续胃肠减压,护士每班测量胃肠减压引出的胃液量及性质,并详细记录。③正确:错误的易引起患儿发生窒息及猝死现象,应采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可减轻腹部张力,缓解疼痛。④感染预防:患儿感染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发生死亡,因此需对感染问题进行预防,集中进行护理操作,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床边保护性隔离,各种器具应定期消毒。⑤合理喂养:在静脉营养供给的基础上,恢复饮食要循序渐进,一般先试喂5%葡萄糖水,连续试喂2~3次后,患儿如无腹胀和呕吐,可通过微量配方奶或母乳进行喂养,从少到多,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⑥药物合理使用:为避免错误用药导致患儿不良反应,需严格执行医嘱,并密切观察因药物引起的相关副作用,及时采取措施。⑦情绪护理:患儿由于长期禁食、腹痛而易烦躁哭闹,可给予患儿非营养性吸吮、病室内播放轻柔音乐,使患儿安静,以利于疾病恢复。因患儿出生时就被送进监护室隔离治疗,易导致家长心理焦虑、紧张等,从而对治疗不配合,因此需积极主动的讲解病情并进行安慰,让其得到正确的了解,减轻其顾虑,增加信任感,从而能积极配合治疗过程。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患儿不同胎龄、体重与发生NEC严重程度的关系。②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疗效。③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通过数据SPSS16.0软件来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使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χ2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

2 结果

2.1 观察患儿胎龄、体质量与NEC严重程度比较

胎龄小及体质量轻的患儿,其NEC越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预后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8±1.5)d,对照组为(29.1±3.6)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以小肠急性广泛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消化系统急症,又称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节段性肠炎[6]。其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腹痛、腹泻、便血为主要的症状,起病快速,病情变化也快,多数患儿的症状严重,病死率极高[7]。如治疗不当或延迟,患儿可能数天就会导致死亡[8]。其护理的好坏同样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效果,对患儿的恢复及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优质护理通过提前对患儿进行相关评估及护理干预,提高患儿的预后效果。

通过该研究发现,NEC轻微的有37例,胎龄为(36.89±2.05)周、体质量(2245.73±228.56)g;较严重的有15例,其胎龄为(35.85±1.73)周、体质量(2144.63±215.57)g;严重者有8例,其胎龄为(34.76±1.62)周,体质量(1982.11±152.41)g,说明患儿的胎龄越小并体质量越轻,其NEC越严重,护理过程中对胎龄小及体质量轻的患儿需进行重点关注。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患儿有20例(66.67%)治愈,10例(33.33%)好转,;对照组患儿有13例(43.33%)治愈,17例(56.67%)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患儿进行相关因素进行评估,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观察及护理,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因疏忽而无法及时对患儿进行治疗。通过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愈效果,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琳.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69.

[2] 朱樱梅,任雪军,.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因素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4(1):44-46.

[3] 林剑清.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1):3266.

[4] 王淑秀,梁彩平.早产儿86例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4):330-331.

[5] 王琴.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12):1397-1398.

[6] 杨颖.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5):43-44.

[7] 孔祥永,黄俊谨,陈颖,等.2010年至2012年新生儿监护病房胎龄小于32周极早产儿的病死率及并发症[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20):1566-1570.

[8] 温晨露,王丽.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特征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29):2707-2708.

[9] 陈文敏.双歧杆菌联合护理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研究[J].海峡药学,2013,25(2):189-190.

篇6

【关键词】 新生儿; 抚触; 改良方法; 临床应用

Improved Metho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assage Nursing Research Progress/LI Hai-hu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32):151-15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in the relevant techniques and improved methods of newborn massage, but also analyzes its clinical research nurse, through the touch of the newborn, so that the baby feel safe, comfortable, emotional stability, reduce anxiety and irritability.

【Key words】 Newborn; Massage; Improved methods; Clinical applica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Anhui Ma’anshan, Ma’anshan 243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32.05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抚触日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为了使医务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抚触工作,现将抚触的改良方法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方法

1.1 抚触的对象 无合并症的早产儿、正常的新生儿及疾病的新生儿,有研究表明,早产低体重儿生后经过1 h观察,对无严重并发症且基本生命体征稳定者进行抚触也是安全的[1]。

1.2 抚触的时间 新生儿从出生后24 h开始进行抚触,每天1~2次,每次15~20 min。

1.3 抚触前的准备

1.3.1 环境准备 室内温暖舒适,温度28~30 ℃,湿度55%~60%,早产儿抚触应在远红外辐射台或在暖箱内进行,抚触的同时播放温馨、轻柔、愉快的音乐,光线柔和,空气新鲜。

1.3.2 抚触者要求 洗手,双手温暖,指甲短于指端,不戴手饰,双手涂以婴儿润肤油,抚触时要充满爱心,面带笑容,与婴儿交谈,有研究表明,在抚触过程中以亲切的语言、愉快的情绪及眼神的交流是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的良性刺激,给宝宝爱和满足,能安抚宝宝的情绪、减少哭闹、增加睡眠、增进健康[2]。抚触者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合格人员。

1.3.3 婴儿的准备 一般在婴儿沐浴后,午睡前,或喂奶后1 h,不疲倦、不饥饿、不烦躁、清醒时进行。预备好毛巾尿布、替换的衣服及婴儿润肤油。

1.4 抚触的步骤 (1)抚触者洗手,温暖双手,将宝宝放置于温暖柔软舒适的卧具中。(2)双手涂以婴儿润肤油,轻轻在宝宝肌肤上滑动,开始时轻轻抚触,然后逐渐增加压力,使宝宝逐渐适应抚触。开始的同时用亲切柔和的语言告诉宝宝开始抚触了。

1.5 抚触的手法

1.5.1 传统的抚触手法 (1)头面部(舒缓面部紧绷):取适量润肤油从前额中心处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画一个微笑状;眉头、人中、下巴同样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画一个微笑状。头部:一手托头,另一只手食、中、无名指腹从前额发际抚向脑后,最后停在耳后乳突部轻轻按压,换手抚触另半部。(2)胸部(畅通呼吸循环):双手放在两侧肋缘,右手向上滑向婴儿右肩,左手以同样的方法进行,要避开。(3)手部(增加灵活反应):将婴儿双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从上臂到手腕轻轻挤捏,然后用手指抚触手腕,用同样的方法抚触另一只手,双手夹住小手臂上下搓滚,并轻拈婴儿手腕和小手,在确保手部不受伤害的前提下,用拇指从掌心抚触至手指,并搓揉大肌肉群及关节。(4)腹部:腹部的抚触方法有助于其肠胃的活动,其方法是按顺时针进行抚触,同时还需要护理人员用手指尖在腹部从抚触的方向向右进行抚触。(5)腿部:腿部的抚触主要是为了增强婴儿腿部的协调性,主要的方法是对其大腿、膝部、小腿进行挤捏、搓揉等抚触,在抚触的过程中要注意婴儿的安全。(6)背部:背部的抚慰主要是为了舒缓背部肌肉,主要方法是双手从颈部向下抚触,然后用手指尖轻轻抚触脊柱两侧肌肉,然后再次从颈部向脊柱下端迂回运动。

1.5.2 改进的抚触手法 背部前额下额头部胸部上肢臀部下肢,背部抚触行改进“3-3-3”的方法。背:新生儿俯卧位,双手手掌自脊柱的中央向两侧弧形滑动大按抚,从上到下,共3下,然后从下到上,从中间向两旁用大拇指横行抚触脊柱两侧肌肉,共3下。两手自颈部向尾部方向交替从上到下划圈式滑动,共3下,其他同常规的抚触方法。叶钒等[1]通过结合中医的背部经络学,进行的背部抚触的改进,经临床观察证实,效果显著,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

1.6 抚触的

1.6.1 传统的抚触 新生儿先仰卧位抚触头面部、胸腹部、四肢、手足,然后再俯卧位抚触背部。有研究表明,当进行先仰卧位抚触时,新生儿面部、躯体和四肢无着落,有抓空感[1]。

1.6.2 改良的抚触 先俯卧位抚触背部,再仰卧位抚触头面部、胸腹部、四肢、手足。肖雪英等[3]将276例足月分娩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8例新生儿采用先俯卧位后仰卧位的抚触,对照组138例新生儿采用先仰卧位后俯卧位的抚触,结果显示抚触过程中和抚触操作完成后,观察组新生儿更安静、满足,很少出现哭闹不安的情绪。抚触时先俯卧时,新生儿腹部和四肢紧贴在温暖舒适床上,姿势和胎儿宫内的姿势是一样的,感觉更安全,新生儿更愿意接受,更符合新生儿的心理需要,更有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有助于稳定情绪,增进健康,为宝宝提供了一个更舒适的抚触空间,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感[3]。

1.7 抚触的注意事项 (1)抚触是抚摸和按触,不是按摩,新生儿皮肤娇嫩,动作宜轻柔,力度要适宜、均匀、柔和,切忌用力,以免损伤皮肤。(2)抚触时避开乳腺和脐部。(3)抚触过程中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出现哭闹、肌张力增高、皮肤颜色发生变化应暂停。(4)抚触过程中注意保暖,保持室温和床温的恒定。(5)抚触时注意和新生儿进行目光和语言的交流,抚触过程中手指不得离开新生儿的皮肤,不得与其他人闲聊。(6)抚触时宝宝不宜过饱也不宜太饿,一般进食1 h内不宜进行抚触,以免引起呕吐。(7)新生儿皮肤接种、红肿处不宜进行抚触。(8)有肺出血、休克、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脏器功能衰竭时暂缓抚触[4]。

2 临床应用

2.1 在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中的应用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寒冷和(或)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皮肤硬肿和低体温,重症可发生多脏器功能损害[5]。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易散热,早产儿棕色脂肪少,产热储备张力不足,摄入量不足又导致集体产热少,皮下脂肪易于凝固而变硬,抚触可以刺激早产婴儿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和维生素E的吸收,预防新生儿硬肿症[6-7]。范美艳[5]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抚触疗法,先给患儿全身抚触,然后在硬肿部位用拇指或食指指腹由内向外作环形抚触,2次/d,每次10~15 min,直至硬肿变软、消退,抚触时用力适当,结果显示抚触疗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且无不良反应,对新生儿冷伤的配合治疗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郭静等[6]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抚触是一种良好的物理刺激,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从而改善结缔组织的营养和代谢,改善硬肿部位的血液供应,使脂肪变软,从而有利于硬肿的消退。

2.2 在早产低体重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 s,或虽不到15 s,但伴有心率减慢(

2.3 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 随着围生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喂养问题日益突出和重要,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在喂养过程中易发生呕吐、胃潴留,腹胀等喂养不耐受,严重影响体质量的回升及早期生长发育。研究表明,接受抚触的患儿进奶量增加,胃潴留量减少,体质量增加,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8]。胃泌素不仅能促进胃蛋白酶和胰酶分泌,还可以促进胃蠕动及肠黏膜的生长,促进食物消化,胃排空加快,减少了胃残留,促进胃肠应激性溃疡的愈合,使胃出血改善,促进胃肠功能的成熟,胰岛素能增强乳糖酶活性,减少乳糖吸收不良的发生,使早产儿增加了对营养物的消化吸收及利用,结果显示,抚触可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情况[9]。

2.4 在新生儿咽下综合征中的应用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如吞入羊水量过多,或吞入被胎粪污染或已被感染的羊水,或含较多母血的羊水,刺激新生儿的胃黏膜,导致胃酸及黏液分泌亢进而引起的呕吐,表现为生后尚未开奶即开始呕吐,呕吐物呈泡沫黏液状,有时呈绿色,被胎粪污染的羊水,有时呈咖啡样物。白俊华等[10]采用抚触疗法治疗28例患儿,结果显示抚触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效果明显,无副作用。

2.5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脑瘫的重要原因,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快、可塑性强,及早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患儿愈后有重要的影响。张美英等[11]对47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辅以抚触疗法,结果表明,抚触疗法可促进新生儿脑部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可改善中/重度HIE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起到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通过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抚触治疗[12],发现患儿脑瘫发生率明显降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也较对照组早,说明抚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能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2.6 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大,如血清胆红素浓度持续过高,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引发胆红素脑病而留下后遗症[13]。新生儿胎粪中含有大量的胆红素,胎粪排出延迟,积聚在肠道内胆红素会被重新吸收入血,会引起或加重新生儿黄疸。有报道显示,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可促进新生儿胃肠蠕动,改善胃肠功能,可明显加快新生儿胎便的排出,能明显缩短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有利于降低病理性黄疸及核黄疸的发生[14-15]。王学刚[16]报道抚触能有效促进新生儿排便和黄疸消退。另外,背部抚触可刺激皮肤神经引起脊髓排便中枢兴奋,加速胎粪的排出[15]。

2.7 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以致出生后出现呼吸抑制的临床表现,在儿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生儿窒息与脑瘫等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密切相关,它对儿童的认知、行为的影响非常大。现NBNA评分已被各大医院广泛应用于,用于判断窒息新生儿的预后[16]。通过对90例患儿进行抚触治疗发现窒息患儿进行新生儿抚触可以增加行为神经评分,降低神经系统的伤残率,提高窒息患儿的生活质量。孙会青等[17]对60例首次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NBNA)正常但

总之,抚触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普及性、社会成本低的新护理技术,在21世纪的今天,优生优育的观点逐步加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加大抚触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抚触的认识,使抚触得以普及。

参考文献

[1]叶钒,唐浪娟,程淑华.新生儿抚触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12):91-92.

[2]刘翠莲.抚触过程中外环境因素对新生儿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5):53-54.

[3]肖雪英,王峰.新生儿不通抚触舒适度的临床观察[J].齐鲁医学杂志,2008,23(2):151-152.

[4]章鑫,王青,刘菁华,等.“鸟巢”及抚触手法在新生儿光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6):144-145.

[5]范美艳,姜晓磊,张赛赛,等.抚触对新生儿疾病与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24-25.

[6]郭静.新生儿抚触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77.

[7]汪露云.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护理及预防[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82-83.

[8]梁涛.游泳与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近期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3):184-185.

[9]张丽华.浅谈婴幼儿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8):69-70.

[10]白俊华.双歧杆菌口服联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4-115.

[11]张美英.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7(25):17.

[12]黎彩霞.新生儿抚触应用于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80-81.

[13]侯纪湘,李娜.早产儿实施游泳与抚触120例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5):132-133.

[14]韦艳姬.发展性照顾理念在新生儿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5):27.

[15]朴红梅.抚触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4):581.

[16]王学刚.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0,29(15):23.

[17]孙会青,李传行.抚触治疗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08-109.

[18]封维恭.新生儿游泳抚触保健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1-32.

篇7

关键词 康复指导 喂养 母乳 婴儿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产妇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母乳喂养教育成功之基础,健康教育在产后康复、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目标能否达到以及如何评价健康教育工作是护理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2]。回顾近年来产后康复指导与母乳喂养教育进行综述,旨在为护士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模式,帮助产妇早日康复,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婴儿健康成长提供参考依据。

产后检查

产后访视和产后健康检查:查看产妇的生命体征,如神志、体温、脉搏、血压是否正常;子宫收缩情况;恶露的量、性质及气味;会阴伤口愈合情况;、乳汁的量,了解哺乳次数、姿势;大小便是否通畅以及产妇的饮食休息情况等。察看新生儿精神、睡眠、心肺、体温、体重;眼、口腔、皮肤有无异常以及黄疸情况;脐带是否干燥脱落;大小便有无异常等。

评估产妇及新生儿的精神与心理状况

通过产后访视,进一步了解产妇对产后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新生儿喂养、早期教育、日常护理、母乳喂养实行情况以及产后饮食、个人卫生、性生活、乳腺炎防治知识等。此外,宫世英等曾做临床调查[3],发现有哺乳障碍的人占总人数的24%,其中,心理障碍因素71%;产后妇女由于体内激素的改变,常发生产后抑郁症[4],产后心境不良将影响母亲乳汁的分泌,从而影响到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查看新生婴儿全身状况,了解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哭闹、吸吮困难,体格发育、黄疸是母乳性还是病理性以及起始时间、脐带残端是否血、有无红臀等来评估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存在哪方面的护理缺陷和潜在护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护理技术支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有报道称:婴儿的生长发育是否良好取决于其父母的养育行为[5],母乳是世卫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的6个月内婴儿最佳喂养食品,母乳喂养能否较好地实行取决于访视人员的正确指导和督促。也有报道称:早开奶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对胃肠喂养有更好的耐受性,胃肠功能成熟更快[6],由于此类婴儿不能耐受经口喂养而需管饲,因而有学者主张通过胃管间歇性和持续性喂养[7];对于极低体重早产儿,宋永红等则改变NICU照顾方式[8],减少不良环境刺激,预先评估极低体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发育支持护理,促进极低体重出生儿的发育。另有报道称:造成意外伤害的直接原因与新生儿母亲安全防范知识薄弱有密接联系[9],说明健康教育不到位,没有针对性,或其母亲文化水平偏低,接受知识能力较差等原因,因此应加强对其母亲安全育儿教育工作,防范于未然。

制定产后健康教育和技能指导计划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获得产后知识、学习育婴操作技术、改变个人的心理和情感状态等。制定健康教育目标是通过健康教育后,使产妇思想、情感以及行为表现在限定时间内达到教育目的。

健康教育方法有20余种,最主要的有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形象化教育和电化教育4种[10],我国健康教育以前3种方法为主。在教育形式上,目前国内外采取的健康教育形式分集体、小组和单人3种形式,或分集体和单人2种[11]。陈朝红等做过临床调查[12],认为开展集体教育组优于个体组,利于节约护士时间,是临床中最有效可行的教育方法;张素珍等对120例新生儿母亲出院前健康教育需求及方式的调查[13],发现最希望的健康教育方式是阅读健康教育材料、手册和护士个别指导;费秀珍调查显示:发放书面材料或光盘也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14];而临床上热线电话常见于新生儿出院后遇到问题时母亲最希望的咨询方式。对于早产儿,赵敏惠等则主张个体化照护指导方式[15]。国外许多护士喜欢一对一的与产妇接触,通过语言与非语言交流评价产妇需求。因此,对于健康教育需求项目和方式上的选择,应尊重个人文化习俗和人格,如听力减退、语言障碍及个人隐私情况选择一对一的教育方式,采用多元文化、形式多样性,提示医护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创造条件,不断改进健康教育模式,提供高质量服务来满足产妇需求,从而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的最终目的。

健康教育和技能指导的实施

国内外宣教内容大致相同,包括运动量、饮食、排泄、服药、心理及康复项目。具体措施有:①产后饮食:产后饮食对产妇和新生婴儿的健康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一方面有利于产妇自身机体的修复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母乳喂养提供充足营养支持,因此应为产妇提供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矿物质及纤维素食物,对特殊产妇还应依据病情需要制定合理的营养膳食。②产后体形锻炼:依据产妇的个体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产后体形运动计划、时间、次数,以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不仅能促进产后子宫复旧,还可以恢复腹部及盆底肌肉的紧张度,保持健美体形。③心理护理:产褥期的女性由于孕雌激素的改变,常出现情绪不佳的现象,护理人员应经常与产妇沟通,引导良好的心理情绪,减少产褥期郁抑症的发生。④自我护理:产褥期注意休息,通风温暖;保持衣着整洁与口腔卫生;了解正常情况下恶露的量、颜色、气味,发现异常情况可电话咨询或到医院检查;因生殖器官未完全恢复,应禁止性生活,以免宫内感染;定期到医院健康检查,以了解产后全身及生殖器官恢复状况等。⑤健康教育讲座 讲解有关新生儿护理、喂养、早期教育、疾病防治以及产后康复知识,有条件的可组织观看录像、听录音、开辟互联网医疗护理保健咨询等来帮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这一新角色。⑥母乳喂养指导:护理人员应对产妇及其家属说明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普及母乳喂养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积极性,并用科学方法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指导正确的哺乳方法。⑦育婴指导:提倡并鼓励母乳喂养,增加抗体,提高免疫力;对各种先天条件不足出生的婴儿采取不同的喂养和管理方式;加强新生儿的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和脐部干燥,预防臀红[16],按时接种疫苗等。

效果评价

通过调查问卷式、产妇自行填写调查表、定时回收问卷等,广泛收集资料来评价产后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部分掌握或未掌握的产妇应查找原因,针对存在的原因重审教育计划,再进行宣教,以达到先前制定的目标。在健康教育模式的内容设计上,应为咨询者提供科学、规范、完整、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处方[17],建立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体系,避免实际工作中健康教育的盲目性、重复性、低效性弊端,促进健康教育工作从传统型逐渐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确保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适宜的康复训练活动,建立完善、有效的健康教育机制,使产妇获得相关医学信息、知识,调整其行为向健康方向转变,既缩短产妇康复时间,节省产妇住院费用,增进健康意识,同时也提高了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健康教育的实施,更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扩大了护士在治疗、预防和保健中的地位,丰富了护士的职业内涵。

参考文献

1 吕姿之,主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

2 刘梅春.健康教育路径在孕产妇保健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3):1223-1224.

3 宫世英,李桂臻.产后哺乳障碍的心理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57.

4 谢庆频.产后郁抑对母体乳汁分泌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2010,25(8):766-767.

5 李玉红,等.产褥期新生儿父母养育行为的现状调查.护理学杂志,2009,24(15):40-42.

6 姚玉娟.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与护理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37-938.

7 张玉侠.持续性胃管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状况及胃肠道动力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11-13.

8 宋泳红,等.极低体重早产儿母亲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92-93.

9 霍世英,等.加强对新生儿母亲的安全育儿教育.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30-432.

10 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76-677.

11 吴蓓雯,施晓群.普通外科病人教育的思路与实践.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12.

12 陈朝红,倪信乐.个体化健康教育与集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828-829.

13 张素珍,等.正常新生儿出院前母亲健康教育需求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09-910.

14 费秀珍,王立新.不同孕期孕妇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858-860.

15 赵敏慧,等.读懂早产儿行为与个体化照护指导效果探讨.护理学杂志,2008,23(19):7-9.

篇8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b)-0083-02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重症新生儿的生存率,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研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该研究为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进行探讨。结合该院对2010年9月―2012年9月期间的7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VAP问题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该院的7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其中VAP组39例,非VAP组31例。VAP组中男21例,女18例。早产儿34例,足月儿15例,发病时间0~3 d 23例,3~7 d 10例,7~28 d 6例,原发疾病:NRDS9例,MAS4例,HIE6例,气胸3例,脑出血3例,颅内出血5例,其他4例,对患者均予以机械通气,上机的指标参考《实用新生儿学》的标准[1]。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33.5±5.1)d,非VAP组与VAP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VAP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草案)》诊断标准[2]。

1.2 方法

入院后予以广谱抗生素运用,痰培养药敏试验进行检查后根据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酌情予以多巴胺改善微循环,依据患者的病情予以静脉营养,必要时使用丙球蛋白(400 mg/(kg・d),连续使用3 d),如果运用万古霉素,则在使用7 d后予以酮康唑5 mg/kg外用,连续使用3 d。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与医院感染有关的相关因素

从表格中可得出,早产儿、低体重、通气时间长、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和疾病在肺内是VAP的危险因素。而VAP与性别、分娩方式无关。详见表1。

2.2 病原菌的种类分型

对出现感染39例进行细菌培养获得阳性结果显示共有28病原菌珠,以革兰阴性杆菌居多共19例占67.9%,其中又以铜绿假单胞菌5例、肺炎克雷伯杆菌9例和大肠埃希菌3例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占8例占28.5%,真菌1例占3.6%。

2.3 革兰阴性杆菌药敏结果分析

对30例感染的病例中,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均耐药,而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药物依次为泰能、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对新生儿重症医学和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呼吸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出现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呼吸机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会破坏正常的呼吸屏障,加之机械通气的使用,加剧了新生儿的抵抗力降低,所以在临床上容易造成VAP的发生,据有关资料[3]统计其发生率为10%~60%,该次研究的发生率为55.7%,与之相符合。同时,由于VAP的发病机制复杂,现代的研究[4]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机体免疫能力减弱及防御功能IgA减少,粘连蛋白层破坏导致细菌在气管上粘附、口咽部寄植菌的误吸入肺、胃和十二肠细菌逆行和移位、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

从该次的研究中可得出,VAP的发生与患者是早产儿、低体重儿等因素密切相关,另外也与机械通气时间长、滥用抗生素等外在的因素有关。所以临床上我们要针对以上的情况做好相关的对策。措施有:①严格ICU病房管理[5]。做到保持病房内整洁,保持病房内的卫生,严格探查制度。②加强口腔护理。对机械通气时间长者予以口腔护理并痰培养,选择敏感的抗生素。③加强营养支持。充足的营养是降低并发症,早期脱机的重要条件,可适当增加营养药物。④合理运用抗生素。明确抗生素的运用指征和给药次数和时间,积极观察疗效,需结合痰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⑤做好围生期的护理和准备工作。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参考文献]

[1] 朱绪亮,赵玲,杨嘉琛,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和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6):549-552.

[2] 叶毅桦,黄莹,陈志凤,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病原菌检测[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1):3022-3023.

[3] 李冰冰,张淑杰,赵娟,等.危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1):2892-2893.

[4] 黄丽容,方梅,刘胜,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非药物性护理预防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5):546-548.

篇9

【关键词】牙周炎;低体重出生早产儿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2-225-02

牙周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妊娠期妇女由于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常易罹患牙周疾病,尽管多数疾病只是暂时,但若不给予控制,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1],包括早产、低体重儿。产妇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炎症感染、遗传因素、社会因素、营养状况、流产史、早产史等都可为不良妊娠的危险因素,随着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他们认为牙周炎等口腔的慢性感染可能使细菌和炎症介质播散至胎盘引起低体重早产儿。

1与低体重早产儿相关的危险因素

正常孕周为40周,孕期小于37周,胎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就被定义为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reterm low-birthweight,PLBW)。导致PLBW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产妇的年龄(过高或过低)、体重低、不良生活习惯(吸烟或饮酒)、社会经济状况不佳、产前护理不完善、潜在基础疾病、习惯性流产等。然而,这些传统的危险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PLBW的发生,至今仍有25%―30%的PLBW未能发现传统原因。

在遗传学因素与人类出生体重的关系的研究中,结果显示约40%的出生体重异常与遗传因素有关,而剩余的60%与环境有关。妇女发生早产后再次妊娠有发生早产的倾向,早产史是以后妊娠的高危因素。

与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的因素,如经济收入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条件差等都可使孕妇长期处于压抑、郁闷、紧张状态,从而激活母体及胎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胎盘、胎膜、蜕膜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CRH又可使这些组织中的PGs升高,导致早产。

应激因素与营养因素,也会导致胎盘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影响胎盘发育、血管生成,使胎盘绒毛与血液之间的营养交换能力降低,胎盘-胎儿物质交换能力下降,还可使绒毛膜羊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发生胎膜早破或使孕妇对感染的易患性增加,从而促进分娩启动,早产产生。

感染因素,越来愈多的证据表明感染在早产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孕妇的系统性感染,如肺炎、肾盂肾炎、伤寒、疟疾、生殖泌尿系统的感染等。严重的未经治疗的非生殖道感染同样能激活PGs生成,从而引起宫缩诱发早产。Gibbs[2]在其综述中概括了感染与早产的可能存在的联系,提出了感染假说:在亚临床感染期,微生物及其脂多糖在妊娠期从生殖道通过上行感染进入宫腔,或是以血源途径从非生殖器官进入宫腔,导致早产。早在上世纪90年代Offenbacher等[3]就假想口腔感染如牙周炎可作为妊娠期感染和炎症的来源。指出牙周病是一种革兰阴性厌氧菌感染,可导致菌血症和引发产科并发症。他们对124例孕妇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与牙周健康的孕妇相比,有重症牙周炎孕妇发生早产的相对危险度为7.5和7.9,早产产妇较正常产妇有更多的牙周附着丧失。在控制已知的危险因素后,Offenbacher首次提出牙周炎是PLBW的危险因素。

牙周炎与PLBW关系的相关研究

Offenbacher等[4]为了验证牙周炎可能是发生PLBW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动物(仓鼠)模型研究,证明了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valis)慢性暴露于仓鼠牙龈后15%-18%的胎鼠体重下降,同时羊水中前列腺素E2(PGE2)和TNF-α增高;另一项实验是在仓鼠前诱导牙周炎动物模型,用灌胃法喂养含有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食物,结果与正常喂养组相比,新生小鼠平均体重减少22.5%。该实验提示低浓度的口腔感染可能会激发母体-胎儿感染进而导致不良妊娠的发生。Offenbacher[5]等对1020名妊娠妇女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现,在排除其它危险因素后分别对孕妇进行产前和产后的牙周检查,观察产前的牙周疾病情况及发展,并与产后的牙周状况作对比,发现牙周组织健康的孕妇发生早产的几率为11.2%,患有中重度牙周炎的孕妇为28.6%,产前患有中重度牙周病的孕妇自发性早产的几率较高。提示妊娠期的牙周炎能够预测早产这一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Madianos等[6]对约4OO名孕妇的牙周炎与胎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检测母体牙菌斑中15种常见的牙周致病菌及其血清IgG抗体和胎儿脐带血IgM抗体,发现在早产胎儿脐带血中针对一种或多种牙周致病菌的IgM阳性率为19.9%,约为正常胎儿的2.9倍。对直肠弯曲菌的(Campylobacter rectus,Cr的IgM阳性率的差异尤为显著,认为Cr是引发早产的一种主要牙周致病菌。认为母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来抵御这些细菌,以致胎儿被细菌侵袭,是最终导致早产的原因。

3PLBW的发生机制

3.1早产的发生机制:

早产是许多病理妊娠及合并症的共同结局,涉及子宫、胎膜、胎盘和胎儿的疾病,其发病主要与四大因素有关:激活母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绒毛膜蜕膜炎症;子宫病理性扩张;蜕膜出血,最终导致子宫收缩、宫颈改变伴有或不伴有胎膜早破的发生。孕激素通常对以上四大促早产因素起到抑制作用,若促早产因素打破孕激素的抑制作用,母胎内源性因素(如母胎界面炎症反应,内分泌环境)和外源性因素(生殖道微生物群,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则可通过以上四条主要途径发生早产。

基于炎症反应时前列腺素以及感染有关的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如TNF-α的释放可促进羊膜与蜕膜表达大量的IL-6,增加PG类化合物的合成。另一方面,由于多形核白细胞或革兰氏阴性细菌来源的磷脂酶A对脂化的花生四烯酸的解离作用,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引起子宫收缩[7]。现已确认前列腺素(PG)不仅能诱发宫缩,还能促进宫颈成熟,对分娩的发动起主导作用[8]。在分娩PLBW的孕妇中绒毛膜羊膜炎的感染率是正常分娩孕妇的4倍[9]。阴道细菌的定植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PLBW的发生率。同时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可引起间接绒毛膜羊膜炎,引起羊膜局部合成PGE2增加。

3.2牙周炎导致PLBW的可能机制:

研究发现在无细菌感染的情况下,胎儿-胎盘也可以发生炎症反应,指出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在没有引起间接绒毛膜羊膜炎前提下,同样导致PLBW的发生。由此推测泌尿生殖道以外的感染如牙周炎也可与PLBW的发生有关[10,11]。牙周炎可增加早产和分娩低体重新生儿的风险,有研究发现牙周炎含有与细菌性阴道病相似的革兰氏阴性菌(G-菌)和厌氧菌,两者主要的微生物学研究中均发现有厌氧菌的大量生长。且牙周组织是作为炎症介质的贮存库,细菌及其产物可触发牙周组织中局部免疫炎症介质(如PE2、TNF-α等)的表达和释放。研究表明,每年25万名PLBW中约有18.2%的发生可归因于孕妇的牙周感染[8]。

Yiping等[12]为进一步证明牙周炎致病菌的作用,将其注射到孕鼠静脉中,孕鼠发生了早产、死产或幼鼠在出生后短时间内死亡,并首次在小鼠胎盘血管的上皮细胞中检出了具核酸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说明Fn可先侵入血管内皮细胞,随后定植到外周组织,最后感染羊水,证实了Fn的侵袭性使其能植入并感染妊娠胎盘,说明牙周感染引起的一过性菌血症可以使牙周致病菌通过血源性感染胎盘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Hill[13]对早产和胎膜早破产妇的羊水进行培养,也分离出了Fn,其他的致病菌如Pg等在PLBW的母亲牙周袋中检出水平高于正常母亲。

León等[14]采集26例先兆早产的孕妇羊水和龈下菌斑,有8例可同时检出Pg,提出Pg这一牙周致病菌亦有可能侵入羊膜腔导致早产。牙周致病菌一旦进入官腔,细菌可引发单核细胞的炎症前细胞因子反应,合成并释放前列腺素(PG),PG是分娩启动的最重要刺激源,PG和细胞因子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导致早产。

通过建立慢性牙周炎感染的大鼠模型来进行有关慢性牙周炎与早产低体重儿的机制研究表明:牙周致病菌进入宫腔,可引起PG和细胞因子的增加,并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导致早产。因此,PG和炎症因子的增加是分娩启动的最重要刺激源。Ananda等[15]认为这些病原微生物的水平不仅可以预测不良的妊娠结局,也是PLBW的危险因素。慢性牙周炎有着与细菌性阴道病等比较明确的对妊娠结局有不良影响的炎症相似特征[16]。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因此,慢性牙周炎在理论上存在着诱发早产的可能机制:包括:(1)感染通过一过性菌血症转移扩散;(2)口腔细菌毒素经循环系统扩散,引起损伤;(3)口腔微生物引起的感染诱发的免疫损伤等;(4)具有侵袭性的牙周致病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盘组织刺激产生催生因子,导致PLBW的发生;(5)G-厌氧菌产生的内毒素和外毒素,可提高局部的炎症介质PGE2和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而导致早产[17];(6)细胞因子介导的胎盘、胎儿及系统性的免疫应答导致组织损伤诱导PLBW发生[9,17-19]。慢性牙周炎导致的菌血症、细菌内毒素、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在早产发病中可能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慢性牙周炎相关细菌的直接侵袭及其产物可引起低体重儿的发生。

4结语

关于牙周炎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是单一牙周细菌引起的妊娠不良结局,还是多种细菌共同作用,细菌产物在其中的作用有多大都值得关注。慢性牙周炎导致的菌血症、细菌内毒素、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在早产发病中可能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慢性牙周炎相关细菌的直接侵袭及其产物可引起低体重儿的发生[20]。在感染牙周病原菌后.动物模型与人类的情况的一致程度,对患牙周炎的妊娠妇女进行何种治疗比较合适,以及牙周炎与妊娠不良结局是否为双向关系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因此,母体牙周炎和早产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而且,牙周炎越严重,出生体重越低,妊娠时间越短。从以上的研究中不难看出,牙周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全身健康,而且会影响到下一代,通过大量的横向和纵向的临床回顾和前瞻性研究以及动物实验研究,均证实母亲牙周炎与早产低体重儿存在关联,可作为早产低体重儿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牙菌斑中的致病厌氧菌又是牙周炎的罪魁祸首。因此及时的控制菌斑是预防低体重早产儿的有效途径,或可在孕前或孕后尽快进行牙周检查并得到及时治疗,以减少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风险。

参考文献

[1]Amar S,Chung KM.Influence of hormonal variation on the periodontium in women.Periodontol,2000,1994,6(1):79-87.

[2] Gibbs 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ection and adverse pregnancyoutcomes: an overview [J].Ann Periodontol, 2001,6(1):153-163.

[3] Offenbacher S,Katz V,Fertik G,et al.Periodontal infection as a possible risk factor for preterm low birth weight.J Periodontal,1996,67(10 Suppl):1103-1113.

[4] Offenbacher S,Jared HL,O’Reilly PG, et al.Potential pathogenic mechanisms of periodontitis associated pregnancy complications[J].Ann Periodontol ,1998,3:233-250.

[5] Offenbacher S,Jared HL,Boggess KA,et al. Progressive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Risk of Very Preterm Delivery [J]. Obstetrics & Gynecology,2006,107:29-36.

[6] Madianos PN, Lieff S.Murtha AP.et a1.Maternal periodontitis and prematurity.Part II:Maternal infection and fetal exposure.Ann Periodonto1, 2001.6:175-182.

[7] Andrews WW , Goldenberg RL , Hauth J C. Amniotic fluid in terleukin - 6 : correlation with upper genital tract microbial colonization and gestational age in women delivered after spontaneous labor versus indicated delivery[J] . Am J Obstet Gynecol,1995,173(8):606.

[8] Williams CE,Davenport ES,Sterne JA,et a1.Mechanisms of risk in preterm low―birthweight infants.J Periodontol,2000,23(1):142-150.

[9] Mueller Heubach E,Rubenstein DN,Schwarz SS.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 and preterm delivery in different patient populations[J] .Obstet Gynecol,1990 ,75(8):622.

[10] Engebretson SP,Lalla E,Lamster IB. Periodontitis and systemic disease[J].N Y State Dent J,1999,65(8):30.

[11] Lopez NJ , Smith PC, Gutierrez J.Higher risk of preterm birth and low birth weight in women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J].J Dent Res,2002,81(1):58.

[12] Yiping WH, Raymond WR,Mei L,et al. Fusobacteriun mucleatum induces premature and term stillbirths in pregnant mice: implication of oral bacteria in preterm birth[J].Infect Immun,2004,72(4):2272-2279.

[13] Hill GB.Preterm birth:associations with genital and possibly oral microflora[J]. Ann Periodontol,1998,3:222-232.

[14] León R,Silva N,Ovalle A,et al. Detection of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in the amniotic fluid in pregnant women with a diagnosis of threatened premature labor[J]. J Periodontol,2007,78(7):1249-1255.

[15]Ananda P,Dasanayake,Yi hong Li ,et al . Salivary Actinomyces naes-l undii Genospecies and Lactobacillus casei Levels Predict Pregnancy outcomes[J]. J Periodontol ,2005,76(2):171-177.

[16] Darveau RP,Cunningham MD,Bailey T,et a1.Ability of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to stimulate E-selectin expression and promote neutrophil adhesion.Infect Immun,1995,63(4):1311-1317.

[17] Li X, Kolltveit KM, Tronstad L,et al. Systemic diseases caused by oral infection. Microbiol Rev,2000,13(4):547-558.

[18] Tar I,Martos R.Periodontal disease and general health-literature review.Fogorv Sz,2002,95(2):73-77.

篇10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综述 探讨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331-02

根据WHO 1994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每年500万的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即新生儿窒息导致的死亡约占到婴儿死亡的20%-30%。在低经济国家新生儿死亡原因中,新生儿窒息为第一位,占29%,之后为早产儿24%,严重感染24%。根据我国妇幼卫生监测显示:2000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前2位死亡原因为肺炎、出生窒息,新生儿窒息为第二死因,在城市感染性疾病得到控制后出生窒息已成为第一死因。根据中国残联等有关部门2004年底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新增0~6岁残疾儿童为19.9万,在五类残疾儿童中,智力残疾占54.2%。智力致残原因依次为:产时窒息、早产、宫内窘迫等。

胎盘具有物质交换、代谢、防御及合成功能,脐带是母体及胎儿进行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排出物的通道[1],胎儿所需的所有物质及排泄物、代谢物均离不开胎盘及脐带。任何因素影响胎盘或脐带功能、母体及胎儿之间的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障碍,均可引起胎儿缺血、缺氧、胎儿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升高,刺激呼吸中枢,以致在早期发生强烈呼吸动作,从而吸入大量羊水,加之由于缺血缺氧,括约肌松弛,胎粪排入羊水中,胎儿吸入含有胎粪羊水,堵塞呼吸道导致了呼吸抑制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所以说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娩出后仅有心跳而仍无法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也是由胎儿宫内窘迫在娩出前未得到纠正的结果[2]。

1 临床相关因素

新生儿窒息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国内已有报道新生儿窒息大多数是由于多种综合因素所致。

1.1 母体因素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提倡晚婚晚育,高龄孕产妇日益增多,据研究发现子宫和人体其他器官一样经历着老化过程,随年龄的增加,子宫收缩功能逐渐降低[3];并且高龄产妇盆底组织弹性降低,医务人员往往认为高龄经产妇已有分娩经历,而忽略了对分娩方式的全面考虑,高龄经产妇试产失败后转剖宫产、阴道助产,阴道助娩增加了产妇软产道的损伤,同时阴道助娩和急症剖宫产术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增加。同时有统计发现高龄经产妇中外来人口超过60%以上,经正规的产前检查者仅占20%,而高龄初产妇正规产检率达87.5%,所以高龄经产妇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比高龄初产妇高。加之高龄经产妇由于年纪较大,生殖能力降低,往往同时患有其他内科疾病,病理妊娠增加,是造成分娩困难、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可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导致胎盘血流减少,引起胎盘供氧能力下降,使胎儿宫内缺氧,对宫缩的耐受力下降,可因缺氧而发生胎心的相应改变,出生后表现为新生儿窒息。

胎盘早破:在临床工作中,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其围产儿病死率明显升高,且破膜时间越早其危险性越大,随安胎时间的延长,母婴并发症也随之增多。胎龄<34周者新生儿并发症较多见,而<34周的新生儿并发症则明显减少,差异显著。因此,对于母婴情况良好,无感染指征者尽可能保胎至34周后终止妊娠。若胎龄<35周,胎儿已近成熟,为避免感染,此时可终止妊娠,若出现感染指征则随时终止妊娠。由于胎儿较小,发生头盆不称的机会相对较少,但由于胎膜破裂和羊水减少,其缓解宫缩对胎儿压力的作用消失,加之胎儿各个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对宫缩压力的耐受力差,容易发生宫内缺氧[4],需助产或剖腹产。胎膜早破最大的危害是早产,而且导致母体并发感染。为了防止感染,最基本的原则是早终止妊娠,而要提高围产儿生存率,则要竭尽一切可能使胎儿留在宫内。临床选择终止妊娠时机对减少新生儿窒息尤为关键。

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窘迫可直接导致新生儿窒息发生。新生儿窒息实际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凡能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的各种原因(如胎盘钙化、脐带绕颈、母患各种疾病等)若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均可导致新生儿窒息。

1.2 分娩因素

分娩过程中因胎先露异常、产程延长、头盆不称而采取胎吸及产钳助产、使用宫缩素等手段均可能造成新生儿窒息。

分娩方式:随着剖宫产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手术安全性提高及部分产妇不能耐受分娩的疼痛,不愿意试产,许多产妇及家属甚至主动要求剖宫产,造成目前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逐年增加。临床上除了各种社会因素外,临床上诸如头盆不称、胎位不正、过期妊娠、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盆腔包块、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双胞胎、妊娠合并心脏病等情况具有临床上的剖宫产指征,手术之中的麻醉及镇痛药应用在减轻母体疼痛、应激同时也作用于胎儿,这些情况下出生的新生儿出现缺氧的危险当然高于正常分娩者,因此更易发生窒息。

1.3 胎儿因素

早产儿:新生儿出生体重直接受胎龄影响,故评价胎龄较出生体重更准确,胎龄越小,出生体重则相对越低。小胎龄,尤其是小于37周的早产儿发生窒息概率明显增加,这是由早产儿的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未发育成熟,如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数量少等特点决定,因此低体重儿、早产儿更易发生窒息。

脐带异常:脐带缠绕、过短或脱垂、受压均可使胎儿在宫内呈不同程度的急性缺血缺氧状态,进而可出现新生儿窒息。脐带缠绕是最常见的脐带异常,约90%为脐带绕颈,以绕颈1周者居多,占分娩总数的20%左右,脐带绕颈对胎儿影响与脐带缠绕松紧、缠绕周数及脐带长短有关[5]。

双胎及多胎:双胎及多胎妊娠随胎儿数目增多,对于孕产妇、临床医务人员的考验而增加,预期保健、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均可影响胎儿生产后的生命质量,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亦高于单胎妊娠。

羊水过少、过期产儿:羊水在整个怀孕过程中是维持胎儿生命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在妊娠早期,羊水主要来自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随着胚胎器官开始成熟发育,妊娠中期以后胎儿的尿液成为羊水的主要来源,羊水量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而增多,孕32~36周时最多,其后又逐渐减少。因此,羊水量能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状况,适量的羊水可保护胎儿,并给胎儿提供正常的发育环境。临床上妊娠晚期羊水量的正常范围为300~2000Ml,少于300ml为羊水过少。临产后,羊水具有传导子宫收缩压力,扩张宫口,产道等功能。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使羊水囊扩张宫颈作用减弱,同时,羊水对产道的作用减少,可使宫缩不协调,宫颈扩张缓慢,胎心下降阻力增加,使产程延长,手术产率增高[6]。另外,羊水过少的孕妇临产时子宫收缩直接作用于胎儿及脐带,导致胎儿缺氧,易引起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7]。

2 临床对策

2.1 临床工作中要减少、避免发生新生儿窒息并非仅仅依靠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就能达到,社会关注、政府加大投入、提高社会人群的认识都非常重要。

2.2 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必须在整个妊娠期、分娩期加强孕期保健宣教,做好妊娠期检查,尤其是高龄经产妇,早期发现产妇各种孕期疾病,定期做好孕期保健,做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防治工作,适时完成产前检查。在整个妊娠期,密切注意血压、水肿及体重改变,检查蛋白尿,询问有无头痛等自觉症状,以便早期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给予相应治疗,防止病情发展。在孕期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将孕妇身体状况调整至最佳状态面对分娩,降低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几率。

产妇一旦进入产程,产房护士在待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胎心变化,从而了解掌握宫内胎儿情况;勤听胎心音,主要排除各种干扰,如母体全身状况、等因素。遇到胎心音异常,在排除其他并发症外,应考虑脐带一时性受压的可能,可改变再听。遇羊水污染的产妇,立即让产妇采取左侧卧位,吸氧,密切监测胎心变化。在接生过程中一定要清理好呼吸道,以防羊水吸入。孕妇主诉自觉胎动减少或胎动频繁时,这表示有胎儿宫内缺氧现象。应立即报告医生,应加强胎心护理,必要时氧气吸入,让其左侧卧位。一旦确定胎儿宫内窘迫,给予吸氧同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维生素C2.0g,增强胎儿神经系统对缺氧的耐受力和减轻血管脆性和渗透性,改善供氧,果断采取最佳方式分娩,并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各项准备工作。

羊水粪染的观察:正常妊娠晚期羊水呈无色,清亮的液体,足月新生儿胎粪黏稠呈黑绿色,含有皮肤及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胎儿皮脂等,一般在婴儿出生后10~12h排出。多数学者认为羊水污染是胎儿缺氧的征象,与围产期胎儿患病率及死亡率相关。因为胎儿在缺氧时,为保证重要生命器官的血供,心血管扩张而其他血管收缩,肠系膜血管也因收缩引起暂时性缺氧,以致肠蠕动增加和括约肌松弛,致使胎粪排入羊水中,窒息病例中92%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羊水粪染,且有缺氧因素占较大多数,说明羊水粪染与新生儿窒息有关,并且与羊水粪染程度有关。羊水污染的程度越严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越高。出现Ⅰ、Ⅱ度羊水粪染时必须在胎心监护和吸氧下严密观察,产程进展一旦出现Ⅲ度粪染应立即结束妊娠,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2.3 合理使用催产素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有效途径。使用催产素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和禁忌证,要有专人护理,严密观察胎心音及宫缩。产房护士用手触摸孕妇子宫底部,仔细观察宫缩强度、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每15min记录1次,有条件的可使用产时胎儿监护仪,认真应用产程图,积极处理产程,避免活跃期与第二产程延长,及早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以较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早产和过期妊娠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妊娠者,预防早产和过期产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在出现早产先兆或由于某种因素必须提前终止妊娠时,可在分娩前静脉给予地塞米松10mg+50%葡萄糖40ml,以促进胎肺成熟。产程中给予氧气吸入,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对于妊娠晚期B超诊断为羊水过少则必须加强对孕妇的产前监护。对可疑羊水过少,无高危因素者,胎心监护指标正常,产程进展顺利可考虑阴道分娩。若阴道试产中出现产程不顺利、胎儿宫内窘迫、破膜后羊水胎粪污染、胎心监护提示晚期减速者立即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对于妊娠晚期羊水过少,胎儿已成熟,应禁止试产,而行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2.4 窒息的病理生理发展程序

缺氧、酸中毒启动机体应激代偿最终因为失代偿而导致各脏器损伤,其中脑损伤最为严重。新生儿窒息可导致多脏器损伤,影响患儿远期生存质量,留下严重后遗症,如脑性瘫痪、癫痫等。虞人杰等[8]分析147例窒息新生儿(轻症64例,重症83例),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为74.8%(110/147),脑损伤占首位65.3%,肾损伤次之为42.9%,其次为肺、心及胃肠,分别为37.4%、33.3%及5.4%。脑损伤是窒息主要的器官损害,这与脑对缺氧敏感、钙超载、凋亡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机制密切相关。

所以新生儿窒息的抢救首要问题就是新生儿复苏,复苏后治疗应以针脑保护为中心,维持机体各系统机能,防治、减轻各种后遗症。

新生儿复苏中最重要和最有效治疗措施是及时通畅气道供氧到肺并输送至全身。新生儿生后的第一口呼吸需要2.94~3.92kpa压力才可扩张肺叶,由于缺乏复苏基本知识,不规范或错误的复苏方法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如在新生儿生后仅有不规则喘息呼吸时仅仅给予输入氧气这单一措施,而不是立即在清理呼吸道后给予正压通气以充分有效的将新生儿肺叶扩张,从而保证氧气进入体内。对于生后无呼吸新生儿给予长时间过度刺激,用托背法或挤压胸廓进行人工呼吸等,这两种人工呼吸方法,只能使胸廓及横膈略有扩张活动,完全达不到肺泡充分扩张进行有效呼吸的目的。甚至给新生儿带来各种伤害而加重病情,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上述方法只会是徒劳,同时也丧失了宝贵的抢救时机。

临床上一旦确定新生儿窒息,就应该立即给予通畅呼吸道,清理气道内羊水、胎粪,适当给予刺激,不能使新生儿建立有效呼吸的情况下应该果断给予气管插管,气囊或呼吸机辅助呼吸,在最短时间内纠正窒息新生儿的缺氧状况。

2.5 药物治疗

2.5.1 苯巴比妥、1.6 - 二磷酸果糖近年研究认为对窒息新生儿早期应用苯巴比妥可以降低脑组织的代谢率,降低细胞耗氧量,清除自由基,抑制其过氧化,从而减少或降低脑组织缺氧缺血及细胞水肿的发生;苯巴比妥还可收缩脑血管,减轻脑血管性或细胞毒性水肿,预防和减轻脑出血;另外苯巴比妥还可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抑制神经兴奋性增高以减少惊厥的发生,从而保护脑组织。1.6 - 二磷酸果糖是存在与人体细胞中糖代谢的中间产物,能调节葡萄糖在代谢中的多种酶系,有增加能量作用,改善细胞代谢,加速组织修复并恢复。因此,两药合用能从多个环节切断窒息新生儿脑内缺氧引起的恶性循环,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预防脑损伤的发生。

2.5.2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减轻窒息新生儿血清诱导的HK-2细胞凋亡,对窒息新生儿具有肾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说明EPO可以减少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诱导的HK-2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表达、增加XIAP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从分子水平研究EPO减轻窒息新生儿血清诱导的HK-2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为EPO对窒息新生儿的肾保护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但详尽的机制及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33.

[2]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44.

[3]李卫平.高龄孕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0):741-743.

[4]毛愉燕,贺晶.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18例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13(1):29-30.

[5]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5.

[6]黄醒华.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8):455.

篇11

我院2009年1月一2011年12月共收治1岁以下的T0F患儿556例,男379例,女177例;年龄(236.6±68.7)<1,术前脉搏血氧饱和度(5?02)60%~80%0556例患儿中,538例行I期根治术,行Blalock-Tauss-ing分流手术即姑息术18例。平均监护4.5d,平均使用呼吸机36h0556例患儿出现并发症位于前3位分别是:低心排综合征21例,心律失常20例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7例,其中低心排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7例。其余存活患儿经过针对并发症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

2观察与护理

2.1术前预防

缺氧25例因术前SP02在60%~65%之间,即给予间歇氧气吸人。因T0F患儿出生时因动脉尚未关闭,临床紫绀不明显或较轻,随着动脉导管的关闭,紫绀逐渐加重,尤其>6个月后,患儿易出现缺氧发作,可出现一过性极度紫绀和发呆,严重者意识丧失。缺氧发作的时间与频繁程度和晨起大便,剧烈哭吵、情绪变化,脱水,酸中毒,环境改变,有创操作如静脉穿刺和抽血检查等因素有关。术前护理需注意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侵袭性操作避免患儿剧烈哭吵,必要时适当镇静,间隙氧气吸人和家长宣教。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患儿中未出现术前缺氧发作。

2.2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

早期心排量暂时性的降低,特别是术前左心功能不全、右心室发育小、术后残余解剖问题、术后出血等因素。T0F术患儿在术后12h内极易出现低心排综合征。本研究中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为3.7%占所有并发症的第1位,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低血压、少尿、肝脏肿大、中枢性高热、末梢湿冷或心脏骤停。在传统的低心排监护措施提倡“强心、利尿”来治疗低心排综合征,但是对于小于1岁的T0F低心排的监护策略更应该根据患儿不同的体重与年龄来处理。经过术后监护仍有7例患儿死亡与低心排造成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相关。

2.3护理

①监测并维持合适的血压。高剂量的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应用虽然可以提髙心率以及血压,但对于顺应性较差的新生儿心肌是极其不利的,临床护理重点不仅仅需要保证药物的正确输注,监测左心功能,血韩水平,还需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来调整药物剂量。

②出量大于人量。保持上腔静脉压力(CVP)在10~15cmH20,严格控制患儿入量,新生儿补充容量时切忌短时间内输人液体过多、过快。当CVP大于20cmH20,并且患儿存在面部肿胀、肝脏肿大、外周水肿或前囟饱满时,提示液体补充可能已足够。所以,临床对于小于5kg的T0F病例,均采用微量泵输入液体,以控制单位时间内的人量;同时应用呋塞米维持泵人,并持续监测患儿内环境的稳定。

③高热首选药物降温。术后低心排和手术以后吸收热,均可引起发热.给予降温可减少组织耗氧并减轻心脏后负荷。对于低心排引起四肢末梢湿冷的患儿应避免物理降温,以免外周血管收缩而加重患儿低心排的症状,同时注意四肢末梢的保暖。所以术后当日的患儿需要持续体温监测并保持患儿体温36.5?37.5<;新生儿、早产儿置于暖箱,利用辐射热升温,周围可放置屏风等以防止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影响保暖措施,普通床可使用暖风机等设备。

2.4术后护理

患儿往往因为分流出人工管道的阻塞导致进行性的低氧血症,这给临床护理工作是一种考验,除了主要的T0F术后护理措施以外,临床护理水平主要集中体现在及时评估和维护人工管道的通畅。如听诊患儿左侧第2助间是否有连续性杂音存在;注意脉压差是否增宽,间接提示人工管道的通畅;密切关注舒张压的变化,来保证正常的冠状动脉和脑血供,需要相对较髙的血压;患儿输注血球时,应该勻速滴注并且密切注视动脉血气中HCT指标在45%水平,防止输血过多过快,导致患儿HCT突增促使血液的黏稠度上升可能导致人工管道的堵塞。患儿中未出现因护理不当造成人工管道阻塞。

3小结

篇12

关键词:胎膜早破;原因;表现;护理措施

1产妇胎膜早破定义及特征

1.1产妇胎膜早破定义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孕龄<37孕周的胎膜早破又称为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围生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可以对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胎膜早破可导致早产率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均升高。

1.2产妇胎膜早破特征

孕妇仰卧位可能见到阴道口有液体流出,也可能无任何液体流出;如无液体流出,肛查时上托阴道后穹隆上推胎头按压宫底或孕妇变动可有液体由阴道口流出,注意这些辅助操作后可能仍不见液体流出。所流出的液体通常稀薄,可能混有胎粪或胎脂。急症住院病人可能带内衣卫生巾或卫生纸来医院,应该仔细检查。

2产妇胎膜早破的原因

胎膜早破可导致早产率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均升高,一旦发生胎膜早破,是个危险的现象。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① 胎膜早破导致宫腔感染,是传统的胎膜早破和感染的因果关系,近些年已经普遍认识到感染和胎膜早破互为因果关系,而且感染是胎膜早破的最重要原因。② 羊膜囊内压力升高,常见于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③ 胎先露部高浮、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胎膜受压不均匀导致破裂;④ 营养因素,原因很多除胎膜本身因素外,孕早期孕妇维生素C缺乏、铜缺乏和孕妇吸烟等因素与胎膜发育不良有关。⑤宫腔内压力异常,宫腔内压力不均常见于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宫腔内压力过大常见于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剧烈咳嗽和排便困难等。 ⑥ 创伤和机械性刺激,主要分为医源性和非医源性两类。非医源性常见的为妊娠晚期的活动;医源性的包括多次羊膜腔穿刺,多次阴道检查和剥膜引产等。

3产妇胎膜早破的护理措施

3.1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当我们在临床护理的时候遇到,产妇胎膜早破的特殊情况时,我们应该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主要包括胎儿监测和母体监测。胎儿监测主要做到密切观察胎心变化,遵医嘱每2h听胎心一次,如胎心>160次/min或<120次/min,应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3~4)L/min,每次30min。其次,胎动监测和羊水监测。正常胎动每小时2 -5 次, 12 h累计胎动20次。如果12h计数<10次, 常提示胎儿宫内窘迫,应给予低流量吸氧30min ,以纠正胎儿宫内的缺氧症状。正常羊水为半透明,若羊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或有胎粪污染,则提示胎儿宫内感染,需及时报告医对于母体的监测,我们应该严密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如体温高者给予物理降温,可用50℃左右的温水擦浴,如果体温继续升高至38℃,予药物降温配合物理降温。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 次, 并注意血象变化,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观察患者会的情况,保持会的清洁,若会被污染,及时会阴消毒。

3.2临床用药的护理

宫缩抑制剂可延长妊娠时间,促进胎儿心肺成熟,从而改善胎膜早破的预后,减少早产儿患病率。硫酸镁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宫缩抑制剂,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呼吸不小于16次/min;膝反射存在;尿量不少于25ml/h。若出现呼吸<16次/min,膝反射消失,尿量<25ml/h,应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酸钙缓慢静脉推入。初次静脉滴入给药时应根据孕妇的宫缩、血压、心率及羊水流出的量等情况调整静滴的速度,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输液过程中注意保持输液通畅,因静滴速度缓慢,需长时间持续滴入,建议孕妇使用静脉留置针,可避免因用力活动使针头滑出血管壁以致重新穿刺。

3.3日常的饮食护理

指导孕妇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孕妇的抵抗力,应多食含纤维较多的蔬菜及水果,避免因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慢而造成便秘。每日饮水量达2000ml以上,坚持清晨空腹饮1 -2 杯温水或淡盐水,将水做为剂,有软化粪便的作用,刺激肠蠕动,还可增加胎膜早破孕妇的羊水量;多食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使高膳食纤维吸收肠道中的水份,粪便的重量和体积增加,从而加快肠蠕动,促进粪便的排出;蔬菜、水果、粗粮可增加各种维生素的量,特别是维生素B1的摄取量, 因为维生素B1缺乏,可影响神经传导,减慢胃肠的蠕动,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所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麦麸、粗粮、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可以达到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及粪便排出的目的;应用香蕉、蜂蜜、芝麻、核桃,或每日饮1 -2 杯酸奶,均有助于消化功能,能起到通便作用。

3.4 恰当的心理护理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大多数突然见阴道有大量液体流出,容易心情紧张,担心胎儿宫内缺氧、早产甚至胎儿有生命危险以致情绪低落甚至恐惧,因此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容易增加羊水的流出,加大了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因此,医护人员要特别重视孕妇的心理状态,要理解孕妇的担心和心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首先护士应主动安慰孕妇,减轻其顾虑,稳定情绪,向其解释胎膜虽破,并不意味着早产,可通过注射地塞米松促进胎儿心肺成熟,抑制宫缩,加上预防性的输入抗生素等处理以及当今先进的医疗技术,使保胎成功的机率大大增大,胎儿存活率也大幅度提高。尽量避免一切不良心理因素及环境刺激,医护人员要把病情和处理方案及时告知孕妇和家属,使他们充分了解疾病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取得孕妇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4结论

胎膜早破是产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护理不当可对胎儿及母体造成严重的影响。胎膜早破的患者应特别注意会的护理,保持会的清洁,患者用的会阴垫应严格消毒,及时更换。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减少因护理不当造成的感染。在护理的同时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与变化,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给予安慰与鼓励,让患者认识到保持心情舒畅对治疗的重要性。此外,对于患者多以急诊入院,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娴熟的护理操作以及对病情变化的观察力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篇13

【关键词】护士;差错事故;医疗纠纷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健康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中不难看出,大多数医疗纠纷主要责任是当事者责任心不够,防范意识不强,一时疏忽而造成的,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杜绝和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我作为一名儿科护士,现将我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1工作中认真负责

1.1 严格遵守执行各种制度、职责。各种护理制度、职责是衡量护理工作的标准和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诸如:护理查对制度,压疮管理制度,跌倒风险预案,及分级护理制度等。由于护理制度和程序的应用,极大地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使护理质量和安全得到保证。不论做任何护理操作,都应严格遵守,做到认真、严谨、坚持原则。如:有一次一同事在值夜班时,未及时巡视病房,一新生儿输液泵内液体持续处于启动暂停状态,患儿留置针回血,被家属发现而引发纠纷。还有一次一位同事在转抄医嘱时错把洛赛克静脉注射抄为速尿(因两者拉丁文书写非常相像),后在笔者执行医嘱再次核对的时候被发现,因该患者为一消化道出血者,本身血容量不足,再用速尿,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在的制度不断完善,如:在输液输血之前,三查八对,过敏试验需双人核对签名等,严格遵守制度职责将极大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近年来新闻媒体及报纸报道多起医疗纠纷,都是因为在工作中不按规章制度执行,不坚持原则导致的,困此护理工作决不能有丝毫马虎。

1.2 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使已灭菌的物品不再被污染,并保持无菌的技术。它是由一系列的工作程序所组成的,如在这些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就会造成感染,引起不良后果,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危害。近年有多起报道由于没有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造成严重院内感染致新生儿死亡的医疗事故,给患者家属及医院、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我们作为护士,作为无菌技术的操作者,即要对病人负责,更要为自己负责,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防院内感染等差错事故的发生。

2 技术上精益求精

2.1 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高质量的护理技术是反映护理质量的标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与疾病的恢复。过硬的护理,给病人带来一种安全感,信赖感,同时可以消除病人及家属的多种顾虑,减少矛盾的发生。特别是儿科,常常因为一针打不成功而引起病人家属不满,导致矛盾发生,因此,努力提高我们的护理技术,刻苦学习业务,改善知识结构,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护理水平,力求做到一针见血,一视同仁,一丝不苟,一心一意。让患者对我们放心,在医院里安全,不仅有利于疾病康复,而且有利于医院社会经济效益。

2.2 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只有新的先进的东西才会被人认可。我们先后开展了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辐射台应用,喘乐宁氧气吸入疗法,早产儿窒息复苏术等,不仅减轻了患儿痛苦,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也给我们护理工作带来很多的方便,更主要的是减少了由于小儿静脉穿刺难造成的家属埋怨护士技术不过硬所引起的家属与护士之间的矛盾,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3 强化服务态度

3.1 观念决定人的行为。护士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伺候人的差事,认为护士只会打针,发药。其实不然,保持极积向上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积极向上,就会发现护理工作是至高无尚的,“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当看到一个个从死亡边缘被你用纤细的手护理至康复出院的生命时,听到患者及家属的一声感谢,你会从心底感到做为一名白衣天使的荣耀。

3.2 开展微笑服务,强化护患关系。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已深入推广应用。其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注重护理质量和护理连续性,把满足病人需要,为病人解决问题,作为检验护理工作的准绳和护理成效的标准,护士不仅要有好的技术,还要学会与病人沟通交流,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交谈,认真倾听,诚恳解释,学会赏识患者,做到真诚,明确,具体,才能感化病人,加强护患关系,做到相互理解,支持。

总结:护理工作是高尚的,也是琐碎繁忙的,它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应态度认真,努力学习业务,刻苦钻研技术,发扬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把好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力求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篇14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护理效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常见于围产期的新生儿,是由于呼吸功能出现问题而导致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一部分新生儿会在发病后遗留下程度不一的后遗症,严重者会造成永久性的神经功能缺陷[1]。患有儿缺氧缺血性的新生儿如不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导致新生儿的残疾甚至死亡,因此对新生儿进行细致的护理对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恢复与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2]。我们对近期临床发生的2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资料进行讨论,分析临床观察与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来源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28例,28例患儿均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诊断标准,其中男婴16例,女婴12例。足月产儿16例,孕期在41w~44w 3例,早产儿9例。本组病例中轻度患儿13例(46.43%)、中度的患儿12 例(42.86%),重度的患儿3例(10.71%) 。

1.2病因分析

1.2.1产妇因素 大部分产妇在妊娠期患有高压综合症、贫血症状、心肺区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产妇在分娩期出现急产、滞产、大出血等状况。

1.2.2胎儿因素 胎儿在子宫内发育缓慢、过熟儿、先天畸形产儿等。新生儿常伴有心律不齐、心动过缓、红细胞增多、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与护理

2.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

2.1.1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 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使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容易产生变化,测量体温1次/h并做好记录。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呼吸无规则,呼吸快时可达到120次/min,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或是呼吸暂停。

2.1.2面色的观察 根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严重程度,患儿的面色也会发生改变,病情较轻的患儿面色变化较轻,而重度患儿面色则呈青紫色,并且会跟着病情发展的程度而进一步加深面色,与患儿的窒息时间相符,在患儿的面色转变为苍白及缺氧状况得到缓解,患儿的面色也会逐步转为正常。

2.1.3 意识的观察 医生可由患儿的意识状态来判断其病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其意识辨别最早表现为兴奋、易怒、难以入睡、安静后进入抑制状态,反应较为迟缓、进而陷入昏迷状态,一般重度患儿会进入深度昏迷状态,对外界刺激基本无反应、本组参考资料中有1例死亡患儿在出生时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经医生紧急抢救无效。

2.1.4前囟的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颅内压呈增高趋势,表现在患儿的前囟,在病情的不断恶化下,部分患儿的前囟会呈现稍过饱满,逐渐转变为前囟明显饱满,触摸前囟有紧张感,患儿会出现惊厥,发生四肢抽搐、呼吸暂停等情况,此时应及时做好应急处理。

2.1.5其他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出生后呕吐出浅褐色的羊水,不排除患儿消化道出血的可能,通过瞳孔对光反射来检查患儿病情的深浅程度,如出现反射消失、双侧瞳孔大小不一,则可判定患儿的病情已严重化。

2.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2.2.1一般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病房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病房的安静与清洁等,辅助患儿维持正确的身置,医护人员矫正患儿时动作要轻,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最大程度的降低患儿发生惊厥。刚出生的新生儿对周围的环境及温度很敏感,体温的变化会加重氧气的消耗,加重患儿的缺氧状况。因此,医护人员对患儿的保存工作应严格,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采取暖箱为患儿保温,暖箱温度根据患儿的体温来进行制订与调整,同时还需注意暖箱的清洁问题,避免患儿产生交叉感染。

2.2.2呼吸及给氧 新生儿的呼吸很窄,纤毛的运作能力较差,极易产生堵塞,应进行严密的观察,避免因分泌物堵塞而发生却请情况,及时对患儿进行吸痰。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给氧,以提升脑部血氧的浓度,缓解缺氧症。

2.2.3营养 新生儿的吸允能力低下,在疾病的影响下部分患儿无吸吮能力,此时患儿营养补给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以防止患儿产生低血糖,维持脑部正常的代谢,在患儿病情稳定后再惊醒母乳喂养,并记录患儿的进食状况。

2.2.4其他 严密监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体征状况,一经发现患儿的身体异常,立即采取对应措施,在患儿出现惊厥时应立即上报医生进行惊厥处理,采用镇静药物来治疗,比如苯巴比妥钠等。

3结果

通过医护人员悉心的观察与护理,本组2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16例患儿已痊愈(57.14%),好转者8 例(28.57%),病情未改善或转院者2例(7.14%),留有后遗症者1 例(3.57%),病情恶化死亡的新生儿1例(3.57%)。

4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氧气供给不足。其主要表现为兴奋、意识障碍、头围增大、前囟饱满、颅内压升高等症状。神经系统缺陷会在出生后逐渐加重,在72h候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好转,严重者病情可能恶化。新生儿的惊厥是无规律可循的,发作时常伴有面部轻微抽动,表现为眨眼、吸吮、哭声异常等。因此,医护人员必须熟悉新生儿在发生惊厥前与发作时的表现,对新生儿进行密切的监控,在观察到新生儿呼吸呈抽泣或呼气浅表时极有可能有中枢性呼吸衰竭,此时应观察其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瞳孔大小等。密切的观察新生儿身体状况有利于医生了解患儿的病情发展为有效的诊断提供帮助,悉心的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为患儿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挽救新生儿的生命。因此,密切的观察与悉心的护理治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前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