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商务英语教育方向范文

商务英语教育方向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商务英语教育方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商务英语教育方向

篇1

论文关键词:开放教育,商务英语,项目课程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使得我国与国际间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培养既会英语又通商务的涉外商务人才成为各级各类高校的当务之急。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作为我国高校商务英语教育的一部分,同样面临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服务于区域经济,体现本地区行业特色的开放教育商务英语项目课程设置

开放教育商务英语项目课程的设置要服务区域经济,适应本地区行业需求,体现本地区行业特色。项目课程要体现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岗位群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业能力。通过市场调研,结合开放教育指导思想来分解目标工作岗位对就业者的能力需求,确定从事涉外业务助理,外国客户服务,商务秘书和商务文员等岗位群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如英语语言知识,英语语言运用技能,实际经验,公关能力等属于综合能力;商务谈判,制单等属于专项能力。项目课程的设置要面向现在学生的职业生涯同时兼顾未来发展所需,既重视综合工作能力要素,也重视专项能力要素,更重视能力间的迁移。

商务英语项目课程的设置立足当前,同时要注重面向未来,体现各地区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笔者以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商务英语翻译方向涉外经济活动频繁,对商务翻译的需求日趋增多,单纯的英语人才和国际贸易人才都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而目前从事商务和外贸翻译的多为英语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人才市场需要。因此,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具有适应性强,就业空间广阔等优势。另外针对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多从事外贸的特点,在项目课程设置时要立足商务,向进出口贸易发展,培养进出口贸易单证员,报关员等,强化如单证英文识别,运输报验,托运,投保等英文实践操作,由于这些技能重实践,理论性不高,能适合开放教育大专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将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以能力项目模块为指引,构建“工作任务”为核心,学生,教师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开放教育商务英语项目课程组织体系和教材开发原则

作为项目课程开发第一个环节是设计项目课程体系,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项目课程是以项目为参照点组织内容的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并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商务英语专业教材的开发要以学校为基地,学生,教师和企业“三位一体”共同参与。为保证工作任务内容定位的准确,必须有企业专家的深度参与,因为企业专家熟悉工作过程,善于分析分解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

项目课程教材开发要体现学生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突出应用性原则,即要求教材开发选择最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课程内容,选择有应用价值的知识,要符合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同时项目课程教材的开发要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根据工作任务过程选择并组织教材内容。教材内容要精选地区经济商务领域的案例,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

3.建立教,学,做“一体化”,体现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和行业标准相结合的开放教育商务英语项目课程内容设计

项目课程组织体系的设计要先确定围绕任务需要设置的课程,从知识和任务的关系看,能结合任务学习的理论知识,都要尽可能地结合任务进行学习,同时尽可能地把这些知识编制到项目课程中去。只有把工作岗位的任务组织规律与学习规律、教育规律结合起来,才可能设计出能有效促进学习,可以实施的项目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应依据教学组织的方便,把在工作过程中比较接近的工作领域教学合理归并。在课程内容选择时要体现行业标准,岗位证书是行业标准的重要参照,在商务英语教学时可结合外销员岗位证书,跟单员岗位证书等的内容进行组织。另外,编排项目课程要按照学生经验递进的原理进行,考虑如何使课程与学生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使课程成为学生真正的课程,使课程有意义。

项目课程的组织设置方式要求以能力项目模块为指引重新设置课程,把项目课程内容模块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知识均匀分布于各项目中,注重与相关专业课程衔接,重视商务文化意识培养。下面是商务英语课项目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内容设计。

“商务英语”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商务英语统设必修课程,目的使学生掌握当代商务理念和国际商务惯例。项目内容的设置要结合商务活动的真实语言材料,使学生学做结合,学用结合。本课程可分成以下几个模块进行:(1)公司介绍;(2)客户服务;(3)财务管理;(4)产品开发;(5)技术培训;(6)招聘求职;(7)广告竞争;(8)销售服务。每个模块下面可分几个子项目,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来进行项目课程教学。学生在学习此门课程时,可以选择当地几个著名童装品牌出口公司进行现场全真学习演练,把这八个模块渗透在一个公司的日常营运中,让学生学,用,做相结合,零距离与现实接轨,实实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几个关键问题[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9.

篇2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生 商务礼仪 教学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当代大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商务方向的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将比任何时期都有可能面临着一个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课题。而在这种国内外的社会交往过程中,他们除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必须掌握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顺利交往的法则和规范。但近年来,大学生礼仪缺失现象严重,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不相称,与高校和谐校园不相称。因此,大学生学习礼仪规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什么是国际商务礼仪

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规范化行为。商务礼仪是指商务人员在其商务活动中所应恪守的行为规范。具体内容之一是律己之规,主要指商务人员自身的言谈话语、举止行为、仪表仪容、穿着打扮等方面的规范。具体内容之二是敬人之道。主要指商务人员面对交往对象时进行交际与应酬的基本技巧。

二、商务礼仪的功能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商务活动中,商务礼仪的应用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还反映一个人的气质、阅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因此,学习、运用商务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修养,有助于“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2.有助于美化大学生自身。个人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集合,而商务礼仪对这几方面都有详尽的规范。因此,学习、运用商务礼仪,将有益于人们更好、更规范地设计、维护个人形象,更好、更充分地展示个人的良好教养与优雅的风度。

3.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运用商务礼仪,除了可以使个人在商务交往中充满自信,胸有成竹,处变不惊之外,其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能够帮助人们规范彼此的具体的交际行为,增进大家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帮助大学生取得交际成功,进而造就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取得事业的成功。

4.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商务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如荀子所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因此,遵守、应用商务礼仪,将有助于净化社会空气,提升个人乃至全社会的精神品位。

三、学习商务礼仪的必要性

1.礼仪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智力开发,而是要让所培养的人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礼仪教育实质上是培养人的教养,教人如何尊重人,以及与人相处。

2.是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在大学生中实施礼仪教育,是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是学校进行德育、美育教育的重要切入口。

3.是提高大学生对社会规范的认识和遵从。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会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

4.是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的手段。独立学院是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人们对它还比较陌生,甚至怀疑,所以,要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取胜,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十分关键。独立学院从创办开始,就瞄准市场需要确定办学目标,走应用型、实用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要培养出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能力、管理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独立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知书不达理,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四、加强大学生礼仪文化知识教育途径的探索

1.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1)深入挖掘教材情境,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理念。(2)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启迪学生崇高现代文明礼仪的道德信念。(3)充分利用商贸洽谈等机会,现场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礼仪知识。(4)充分利用现代煤体教学,展示现代商务礼仪及商务礼仪形象的培养。

2.利用课堂主渠道,专题讲授现代商务礼仪的知识。时代在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独立学院的礼仪教育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要有时代特征,更为人性化。对于新生,主要是加强仪容仪态、校园礼仪、自律礼仪等;对于老生,主要是加强社交礼仪、恋爱心理礼仪,以及校园礼仪之外的其他场所礼仪等;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则侧重于求职应聘礼仪、商务礼仪、服饰礼仪等。

3.以学生为主体,塑造现代职场必备的礼仪素养。(1)通过率领学生实地考察,使学生感受现代职场礼仪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恰当展示礼仪形象。(2)通过组织互动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素质能力及良好的人文精神。(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煤体手段,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学会现代礼仪知识。

4.阅读有关资料及书籍,提高教师素质。(1)提高理论水平,拓宽知识面。(2)提高改善知识结构。(3)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加强现代职场礼仪素质能力的教育培养,目的是塑造学生的职场必备礼仪,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及健全的国格人格。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I].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赵昆: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中国农业教育,2006年

篇3

论文摘要:随着国际市场逐步复苏和外贸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的符合现代企业所需求的复合型商务英语应用人才。嘉兴广播电视大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工作逻辑为主线,开展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实践。将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技能训练与相关学科知识、职业特点以及行业需求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把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行业标准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联系,进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一、引言

随着国际市场逐步复苏和外贸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嘉兴市外贸企业抢抓机遇全力拓市场,全市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根据市155家重点联系企业的监测,有近八成企业在手出口订单增长,其中在手出口订单同比增长的企业占48.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1.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40家机电类企业在手出口订单同比增长的占57.5%,54家纺织服装企业在手出口订单同比增长的占46.3%。外贸出口队伍不断壮大,有出口实绩的企业3276家,同比增加394家。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嘉兴共遭遇了来自印度、土耳其、美国、欧盟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32起贸易经济调查。涉案金额4708.69万美元。主要涉及玻璃纤维、紧固件、纺织、轻工等行业。在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经济新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的符合现代企业所需求的复合型商务英语应用人才。

因此,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的构建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工作逻辑为主线,将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技能训练与相关学科知识、职业特点以及行业需求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把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行业标准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联系,进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二、“项目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我国,对“项目课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和局部实践西方的能力本位课程,然而当时只关注如何以工作任务为依据重新选择课程内容,没有深刻认识到依据工作任务重新设置课程,确定新课程结构的重要性。这些课程只围绕一个个工作任务组织课程内容,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只让学生获得一项项孤立的技能,而无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思维的培养。我们应该认识到职业能力即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只有当知识与工作任务相结合,个体能富有智慧地完成任务时,才能具备职业能力。因此,项目课程应该以其鲜明的职业性、综合性、人本性,融知识训练与能力训练于一体,代表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的实施中,要防止市场的短视性、逐利性和盲目性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扎实推进电大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地方经济培养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经贸英语人才。

三、“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项目课程是以项目为参照点组织内容的课程模式,嘉兴广播电视大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并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一是校企合作开展项目提高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多方面实施“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战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合作共建,共促发展。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有计划、有协议、有合作地组织开展项目训练。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做实习指导教师,并且在人员的数量、素质、结构、责任感要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比如,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到外贸企业——学校的实践基地进行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外贸函电、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国际结算等单项训练,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进出口贸易的综合实训,使学生能够将各个单项训练的内容和技能联系起来,相互融通,提高综合技能。 这一系列商务实践模拟活动,力求以真实的素材、先进的手段与方法使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实践中学生们积极性高、不怕脏累、干劲十足,实训效果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教师在对学生在岗实习的工作指导还不够深入、细致,每个实习学生的实习业务档案不完善等。我们应该加以改进,建立详细地记录学生实习的单位、工作情况,以及教师跟踪指导的具体资料,转变教师笼统分派指导任务的管理方式,实现有效的教学监督。

二是模拟教学模式。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模拟企业经营实训以高度仿真的企业环境为背景,采用把企业搬进课堂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实训室可以步入另一个工作环境,同时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模拟、案例分析等方法,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边说边做,使整个企业融为一体,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到外贸函电的传递过程,熟悉单证的种类,在逼真的环境的环境中提高应用能力。

四、“项目课程”教学项目的开发和设计

商务英语“项目课程”的设置要立足本土,面向全球,培养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努力开展项目合作,推动区域系统各部分的协调发展。学校要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改革课程体系推行模块式教学,根据岗位分析结果,把职业能力要素分解、转化,组合成教学单元与实训项目,构造模块化课程.加强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训练。提高实训课程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实效性。针对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多从事外贸的特点,在项目课程设置时要立足商务,向进出口贸易发展,培养进出口贸易单证员,报关员等,强化如单证英文识别,运输报验,托运,投保等英文实践操作,从而培育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适应全球经济需求的高级商务人才。

在“项目课程”教学项目设计上,必须围绕着岗位技能训练展开。在项目设置上,根据开放式商务贸易技能训练的要求,其训练体系可分为三个阶段:单项训练为第一阶段,比如: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商务谈判等单项训练;综合训练为第二阶段,比如:通过模拟外贸公司等形式开展综合实训,将学员学习的各单项的技能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运用,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当今外贸企业的用人要求。最后,基地训练和顶岗实习训练为第三阶段。即让学员深入企业,在实战中检查学生在校学习和训练的效果。锻炼应用能力。当然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岗位落实后,教师的实习指导工作要细致,不能流于形式。应根据学生的工作性质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具有相应专长的教师给予指导。指导教师必须全程参与,跟踪辅导,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关商务贸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准则,扎实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业务技能。

总之,在“十二五”的开局年,嘉兴广播电视大学要充分发挥开放教育的综合优势,形成多功能的社会服务网络,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商务英语服务团队和校企合作商务研发团队,积极实施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研究与实践活动,为实现电大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几个关键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7,(29).

[3]曾莲英,黄新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开发探讨——以《商务接洽》课程开发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06).

[4]蒋庆斌,郝超.高职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06).

篇4

【关键词】行动导向,电子商务,关键能力,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初期一直延续着的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教学方式传统正显现出其弊端:学生不仅理论学习掌握不好,甚至对高职学生最根本的熟练技术掌握的要求也没有达到,不能给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级技术人员。因此,我们要对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做进一步的探索。西方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被引进我国,并迅速被高职教育工作者应用到实践中,正成为现今高职教育的主流。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含义和典型特征

“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 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 因而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用脑,而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

围绕选定的相对完整独立的项目,设计出“培养能力的实训过程”,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获取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典型特征有:

1、教学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为中心。

2、学习内容:以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并举,在验证间接经验的同时,某种程度上能更多的获得直接经验。

3、教学目标:兼顾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的共同实现。

4、教师作用: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

5、传递方式:双向的,教师可直接根据学生活动的成功与否获悉其接受教师信息的多少和深浅,便于指导和交流。

6、参与程度:学生参与程度很强,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学生主动要学。

7、激励手段:激励是内在的,是从不会到会,在完成一项任务后通过获得喜悦满意的心理感受来实现的。

8、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考核是综合的。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社会需求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整个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精通商务管理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更是社会急需。 据统计,国际贸易中80%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目前全国有10万左右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其中大部分人虽能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从事贸易工作,但却没有受过电子商务专业的系统培训。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人。因此,教育部2001年批准电子商务作为目录外专业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开设。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

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的计划、独立的实施与独立的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本应抢手,但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是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

四、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用的机制与方法

1、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设计链路课程。链路课程可以通过把职业专门技术的培养看成一项职业工作任务及职业综合性任务,并考虑劳动组织形式的时空特点,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即从整体上可以实施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原则。同时在对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和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

2、开展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建设,推动专业教学改革。项目课程的总体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即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项目课程建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通过社会调研、与企业的行业专家进行访谈和座谈,以此来明确学生的就业岗位和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再进一步明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因此我们可以按工作岗位的不同来划分专门化的方向,根据该方向的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来进行课程的设置。有效地解决了电子商务专业多年来难以解决的、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导致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多学科的课程大杂烩现状。

参考文献:

[1]沈金荣,《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会计工作》,2011年11月

篇5

本论文旨在改善当前普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存在的问题,建立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并且将该教学体系进行推广应用。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商务英语是学生学历水平提高、知识结构充实的必要元素。商务英语课堂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进步的过程。然而,由于民办高校学生的生源非常复杂、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近年来的不断过招,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在逐年下降,这就导致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律性不高,甚至有时会导致商务英语教学过程难于实施,教学任务难于完成。

1、民办高校学生学情分析

民办高校学生生源来源较为复杂,大多英语生都不太爱学习,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表现散漫,积极性不高,并且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基础较差,上课存在注意力不够集中。对于课程的内容及上课的一些方式表现出抵触的情绪,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过程,甚至于有些学生,存在一定的扰乱课堂的毛病。

2、教学方法选择原则

针对以上学情,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既要满足今后学生发展的需求,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较为适合学生基础知识情况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生英语基础摸底考试成绩,进行分班教学,还要做到因材施教,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根据民办高校生个体正处在好奇心较为强烈的时期,首先应该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针对以上情况,总结提出以下教学方法:

2.1“从做中学”的趣味教学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学和必须学在学习效果上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对于英语课程中的单词和语法,是最难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

2.2“从做中学”的游戏教学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玩耍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知识的任务,将会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可以提高听课效率,还能提升课堂的参与度,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设计适宜的英语游戏,学生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完成一个任务时,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能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其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达到使学生由需要学到想学习的转变。

2.3“从做中学”的探索发现教学法

前苏联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也曾提出过“要思考、不要死背”的口号,然而,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用的最多的就是死记硬背,对于中学的孩子还讲,有些句子、词组、语法都是无法理解的,无法与身边的环境事物产生共鸣,他们只是在重复着别人的想法与做法,也无法铭记于心。探索是学生求知的本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定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答案。探索式教学法一般可以分为设疑、探究、解决、发现四个步骤,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知未知的世界,并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在探知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针对学生所犯下的错误或失误,不可用责备的语言,要多加引导,多用鼓励激励的语句,充分尊重学生的具有差异的想法与做法,让学生的童真与童趣充分的得到释放与发挥,这样可以将枯燥的课堂变得妙趣横生,使学生从爱学变为迷恋学习的转变。

2.4“从做中学”的实践交流式教学法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式”、“实践见真知”,由此可见,实践在知识的汲取过程是多么的重要,并且英语课程与其他科目相比又是极具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实践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在英语课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实践交流式教学法基本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步骤:首先,在实践操作中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探索发现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其次,对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并最终掌握知识点所涉及的重要内容。最后,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答提出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总结肯定和补充,与此同时利用知识节点间的联系提出新的问题,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完成,做好铺垫。

篇6

关键词 商务英语学 学科概念 学科定位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1商务英语学科的概念定义

近五十年来,我国大部分高校都陆续开展国际商务英语的教学和研究。丰富的教学实践已让许多学者著作了关于商务英语教学法的研究文章。但笔者发现对商务英语学科体系理论的研究成果却不多。其间主要原因是因为商务英语学是一个近年来才得以“正名”的新兴交叉性学科,学界对是否将商务英语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研究产生了不少争议。语言学者与经济学者各自提出了学理依据,不遑相让。笔者认为,商务英语学是既具备英语语言的特征,又有着国际商务的特征,顺应时代需要而出现的交叉性新兴学科。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研究其学科的定位特性、逻辑起点和结构、理论体系,学科发展等问题现已名正言顺。这对商务英语学科的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

欲探讨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发展,必先确立该学科的概念定义。那么什么谓之商务英语学呢?定义商务英语学科概念的前提是对商务英语的涵义有充分的了解。所谓商务英语,是指在诸如国际贸易、国际营销、国际金融等领域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时所使用的英语语言,它承载着企业商务文本或学术商务文本的信息。除语言本义外,商务英语还可指为大学本科生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以及独立的商务英语学科。

商务英语学是一门研究商务英语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以及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使用的英语规律的独立学科。作为一种语言实践,商务英语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它是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不同语言集团的商品与服务交换中所使用的英语。因此,商务英语的知识体系由各个不同领域的知识组成,彼此之间互有交叉点。

2商务英语学科的定位思考

将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必先澄清其学科名称、确立其学科属性(学科定位和特性),方才名正言顺。尽管作为新兴交叉性学科,整个商务英语学科尚在不断搭建框架、夯实内容中,其间由于学科本身的交叉性而引来争鸣不断,学界对商务英语的理论体系的建设和探索却从未间断。笔者坚信在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商务英语发展成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指日可待。商务英语学终将名至实归。

目前学界对于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已达成其交叉性的共识,但仍就其学科归属产生三种分歧。这三种分歧分别来自语言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三方的观点。(吕世生,2013:19)产生三种分歧的主要原因来自对商务英语学科研究对象的界定。从上文商务英语的概念定义中我们可以界定商务英语的研究对象应是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所使用的英语。由此,商务英语的学科门类归属已非常明确,它属于语言学下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明确的商务英语学科定位是确立商务英语学科发展方向的基石,它为后续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服务。

商务英语学可下分宏观商务英语学和微观商务英语学两个分支学科。宏观商务英语学是商务英语学下研究商务英语教育、商务英语教育和国际商务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商务英语学与国际商务学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分支学科。宏观商务英语学是一个相对微观商务英语学的概念,它们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阐述商务英语学。从宏观层面出发,宏观商务英语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商务英语教育;通过运用宏观研究的方法论,研究商务英语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宏观商务英语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商务英语教育的方针政策、目标学制、发展规模、教师结构、投入成本等。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商务英语教育和国际商务实践之间的关系、商务英语教育对国际商务实践的影响以及商务英语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属于宏观商务英语学的研究范畴。微观商务英语学是商务英语学的另一个分支分科。它主攻研究商务英语教学,以及商务主体和商务英语客体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研究取得商务英语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微观商务英语学主攻科学系统地研究剖析商务英语教学和实践的规律。从微观层面出发,微观商务英语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各方各面,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社会机构和公司的商务英语培训等活动。

从体系结构上来可分,英语可下分商务英语、文学英语、科技英语三大板块。本文主要谈的是商务英语学科建设,所以下文着重剖析商务英语下的划分。商务英语可继续下分普通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公共商务英语、应用商务英语和理论商务英语几个分支。首先来谈下普通商务英语和专业商务英语两者的关系。普通商务英语指在国际商务领域所使用的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指在国际商务的某个特定分支中所应用的商务英语实践和理论。两者的关系是重叠的,即普通商务英语涵盖专业商务英语。普通商务英语是一个宏观大概念;专业商务英语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具体下分为:贸易英语、金融英语(包括银行英语和证券英语)、市场英语、会计英语、海关英语、航运英语、物流英语和法律英语等。其次,公共商务英语是为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学生在完成一、二年级通识类大学英语课程后在三、四年级所选修或必修的普通商务英语或专业商务英语。第三,应用商务英语作为商务英语学的另一个分支,它应用商务英语的原理来研究英语在国际商务领域实践的规律,以及应用该规律在商务英语教学和实践中的指导。应用商务英语更侧重梳理商务英语学理论和原则在指导商务英语教学和实践中的规律,制定方针、政策、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商务英语学下的另一分支――理论商务英语,它是商务英语整个学科的基石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论商务英语客观理性地通过分析、归纳、类比、假设、概念、判断、推理、演绎等逻辑思维方式剖析研究商务英语实践中的现象;以及反思商务英语理论研究中的问题。理论商务英语专业性强,涉及由商务英语教师或商务英语专业研究生作的商务英语理论研究的各方面,包括商务英语学科建设、商务英语翻译学、商务英语文体学、商务英语教育学、和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学等。

3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探析

我国高校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活动和研究工作已历时半个世纪有余。其间,改革开放、中国加入WTO、上海自贸区的建成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等事件导致了社会各机构和公司组织对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复合型商贸英语人才的渴求。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教育部在2007年正式批准我国各高校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自正名那年,学界同仁欢欣一片,热情高涨,至今商务英语学科的建设的蓬勃发展仍势头不减。

欣喜之余,笔者就商务英语学科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理性反思,以求学科平稳发展,学科建设后劲绵绵不息。商务英语学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处理“商务”与“英语”的交叉平衡关系。商务英语学的逻辑起点目前并无公论。逻辑起点指的是在理论萌芽之前的胚芽时期形成的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最基本的主要观点和核心内容。它是学科理论的出发点、立足点、着眼点和落脚点,决定着本学科理论的研究起点,也是区别其它学科理论体系的标准之所在。可以说,逻辑起点串起整个学科理论的生命线,使抽象的理论具象化为方法。翁凤翔认为商务英语的逻辑起点是“商务英语教育活动”。林添湖在《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逻辑起点》中论证了商务英语学科的逻辑起点是“学科交叉性”。笔者认为该命题既有争鸣碰撞,则值得学界继续深入探讨。

商务英语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商务英语学科理论研究的立基之石。据笔者统计,目前的研究多从学科基础理论、学科支撑理论和学科应用理论这三方面入手,尽管成果数量不多,但纵向推进节奏平稳。商务英语学理论体系的架构可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部分齐头并进。先来谈商务英语学科的内部系统结构。内部系统可分商务英语教育史、商务英语理论和商务英语翻译论三大块进行深入扩展。具体细化,商务英语教育史可纵向研究商务英语发展史、教学史和理论史等;商务英语理论可细分商务英语教学理论、教育理论、习得理论、基础理论、语言理论和文体理论等;商务英语翻译理论可深入商务英语翻译史、翻译批评和翻译教学论等。再来谈商务英语学理论体系的外部系统则分为语言符号系统、哲学思维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其中,语言符号系统包括语言学、语用学和文体学等;哲学思维系统涵盖哲学、逻辑学、思维科学等;社会文化系统内含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国际商务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大量繁荣的商务英语实践促进商务英语学科理论体系的架构和成熟。这是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根本,指导商务英语学科稳健、理性、科学的成长。此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教学在多数高校的普及,MOOC(慕课)课程的火爆传播,商务英语学科的体系发展将打开一个崭新的视野。结合数字时代互联网的经济性、交互性、公平性、共享性、快捷性、安全性等优势特点,商务英语学科的交叉性将得到新的阐释。学者们以开放的心态,横向跨学科整合、连接、优化相关理论,从而构建更为多元化商务英语学科理论体系。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前景定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 林添湖.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逻辑起点[J].当代外语研究,2012(4):48-52.

[2] 吕世生.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学理依据[J].外语界,2013(4):19-23.

[3] 翁凤翔.论商务英语的“双轨”发展模式[J].外语界,2014(2):10-17.

篇7

Abstract 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 as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ajor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Meanwhile,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u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improve students adapt to the demand of market economy business English knowledge structure, constructing adapt to the society and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for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model and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o make a certain contribution.

Key words language economics; business English; educational reform

0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们逐渐开始对在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有所关注和重视。同时,由于高校需要培养大量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因此,对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视也是十分必要的。正是因为经济活动和语言发展一直存在着紧密联系,莫再树提出了,运用语言经济学理论来研究商务英语教学问题,从而,可以为培养商务英语人才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李盛等也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科学的研究。众所周知,任何成熟的学科都有相应的理论或其他学科予以支撑,那么,商务英语这门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它主要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并伴随着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一门交叉学科。我们可以说,商务英语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因此,在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去研究商务英语这门学科,可以给商务英语学习提高一个崭新的视角,使商务英语学习者对商务英语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 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与基本观点

在1965年,雅各布?马尔沙克首次提出了语言经济学。同时,对语言经济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释。他的观点主要是强调语言经济学的性质体现在效用、费用、价值及效益,这标志了语言交际为实现经济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为人类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与以语言为基础的种群差别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第二个发展阶段为强调语言可被视为一种人力资源,人们可以通过在语言教育上的投资获得收益。第三个发展阶段是我们不仅可以把语言看作经济资源或身份标志,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经济地位。以上研究可以说明语言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高低之分。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市场的需求程度反映语言的经济价值

李岚清同志曾经多次强调:“外语水平的普遍提高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改革开放的深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阿拉伯语、韩语、日语等其他小语种的出现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因为,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逐步走向世界,那么,就导致市场上对会小语种的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会说阿拉伯语、韩语、日语的人就相应增加了其市场价值。

1.2 使用者的熟练程度以及劳务市场的使用程度决定语言经济价值的高低

对同样程度的外语学习者来说,报酬的多少并不相同。比如,由于市场缺少有经验的同声传译者,那么,对与同声传译者来说,每天的报酬就可能多达10000元。而与英语教师相比,英语教师的数量居多,普通英语教师一天的报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数目了。国内有一些学者,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商务英语教育问题。宏观层面上,主要阐述了商务英语不仅具有语言经济学的特性,也具有商务学科语言学的特性。从微观层面上,实施商务英语教育改革,国内学者对教师的研究并不多见。

2 高校商务英语课程的现状

《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求》 中明确规定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的课时不应该低于专业课总学时的百分之十五。因为,在中国,商务英语是一个新兴学科,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会对学习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实践教学的比重进行相应的加大,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当前的商务英语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却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步履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内容

高校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不够丰富、全面,只包括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听说等几门与商务英语专业相关的课程,根本没有达到总学时的百分之十五。同时,还缺少一些必要的商务实践课程,导致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真正投入到商务英语的学习中。并且,与现代商务的实际情况相比,过去的商务英语教材的内容都比较陈旧,大部分都需更新换代,以免使其与下在的商务英语现状存在或多或少的出入。

2.2 教学条件

高校对商务英语教学方面的投入过于单一或者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没有给商务英语进行准确的定位,各高校对商务英语这个专业便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教育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商务英语教学需要在一些校内外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和仿真的专业实训教室等硬件设备,使得学生拥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实践平台。

2.3 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截至 2010 年为止,中国已经有800 多所高校都成立了商务英语专业或者商务英语方向。所以,可以看出,商务英语教学受到了学多学者的重视。尽管这样,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也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实践英语教学的目标。由于没有统一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实践教学体制,导致许多学校实践教学方式仅仅在于表面形式,根本不能形成全面的商务英语教育模式,大部分知识的教授还是以传统的课堂教授为主,这样的环境中教育出来的学生显然只能应付考试,如果深入到实际有效的商务交流环境中则显得捉襟见肘。

2.4 教师力量匮乏

商务英语不仅需要理论上的传授,也需要实践上的指导。无论是企业工作经历,还是实际外贸的工作经历,都需要老师的指点。然而,就学历而言,商务英语专任教师可以说都学识渊博,然而,却缺乏实践经验,商务方面知识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商务英语专业授课教师多为英语专业语言学或文学方向,使得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很难有效开展,教育水平就很难提高。

3 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3.1 调整商务英语的课程内容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及社会需要的语言能力要求来确定改变商务英语教学目标的方向,这样是比较科学的。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以语言经济学理论为主线,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除了英语专业的听、说、读、写、译这几个方面之外,还应该熟悉比较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而且,对英语的交际能力培养也是重中之重,因为,学习商务英语的人才应该具备实际操作国际商务业务的能力。同时,还要熟悉相关专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与周围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开展商务英语全方位的实践教学

现在,多数高校的校内实践课除课堂内外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实践课程外,还应该包括的是商务模拟谈判等各种情景化设计的综合实际训练方面的课程。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高校应该在鼓励学生或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机会到校外的公司、机构进行实习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与校外多沟通,多为学生建立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从而,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及沟通交流的能力。使他们拥有足够的锻炼平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实践教学会有很大的改善。

3.3 注重师资发展

为了使师资力量雄厚起来,首先,应该广泛招收优秀人才。从不同渠道和途径,诚聘资历高深,具备一定的外贸经济管理等能力的人。并且,还可以定期聘请一些资历较高的学者到本校进行授课或者指导的外聘人员。这样,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的问题便可以得到解决。其次,支持并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地走出去,到相应的企业、公司等机构进行相关的学习,来提高商务英语方面的综合能力。再次,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教学技能,对保证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被现代所淘汰,并且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教育;商务英语教育;生态平衡;发展策略

互联网技术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应用,为高职商务英语教育专业带来了全新活力。在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系统中,商务英语专业近些年得到了飞速发展,但过快的发展步伐却阻碍了商务英语教学系统性建设,在教育体系中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发展因素。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学生过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传输,所学习的知识往往是不解其意。在教师单方面主体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无法得到锻炼,教学环境的失衡亟须构建教育生态平衡模式,确保商务英语的和谐平衡和稳定发展。

一、教育生态平衡理论

教育生态平衡,依据生态学原理将其理论机制转化为教学环境中的因素。将校园环境看作为生态系统,促进校园内部生态平衡协同进化。教育生态平衡,掌握了教育发展的规律,对于促进教育发展,融合交叉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在教育生态平衡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按照既定规律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赖。通过各要素之间具有规律性的运动来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的传递,以此来形成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平衡,确保各要素之间和谐发展。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通过动态平衡调整,可以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平衡系统相似的是,教育生态平衡也具有整体性、目的性、动态可持续发展性、生物多样性等特点。在教育生态平衡的协调下,形成内部教育与外部环境发展的和谐状态,能够实现高校教育的发展目的。

二、高职商务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当前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能力需求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需具备更高的综合素养,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依然过于传统,未及时引进先进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在进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设置是基础环节,通过设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确保学生可以更为系统、全面地学习知识。但高职院校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却忽略了商务英语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环节。在互联网时代下,电商的发展对于商务英语也造成一定冲击,因此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也要准确掌握电商发展优势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技能要求,及时做出课程设计的调整。若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会缺乏教育的创新性,也缺乏对商务英语行业的针对性[1]。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单一,也是影响学生商务英语水平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书本中的知识理念,缺乏对社会实践的思考,同时也没有针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相对应的教学措施调整。在教学生态环境系统中,学生是独立个体,具有性格独特性,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要了解学生的更多学习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价值。

三、高职商务英语的教育生态平衡

在对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系统作出分析时,可以将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看作生态系统中的因子,商务英语教学系统则是微观生态体系。在此系统中学生与教师都是较为活跃的生态,因此在教学环境中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完成生态环境共同建设。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教学环境还包括物理教学环境生态和心理精神环境。在教学生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彼此相互独立却又相互联系,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商务英语教育在人才培养时,针对学生要做到全面教育,而不是仅仅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在生态系统中应调动系统内的积极性,确保师生之间、环境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物质信息等,处于持续传递流动的状态,在物质动态传递的过程中保障教学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发展[2]。在教学生态系统中学生同样也是生态因素中的不同个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特点与个性,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优势。在教学方案设定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学习偏好等及时更新教学方法。教师所制定的教学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做动态修改,确保教学方案更符合学生的个人素质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发展要利用各院校的优势,构建更为开放的教育生态系统,真正地实现将内部教育要素与外界环境之间有机结合,确保能量物质信息可以完成自由传输。当内部教育与外部环境相结合时,要求商务英语的生态教育教学目标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做出及时调整,院校所采取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也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做出及时的更新。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育中采用更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教育以启发、探究、研究为主,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真正地帮助学生做到会学而不是听懂。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也需要学会利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加强自身的教学行为,通过更多的互动环节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在制定教学目标与完成课程设计时要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根据地区发展特色与高职院校办校特点做出针对化调整,以完成商务英语专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3]。教师在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测评时,也要对学生做出更为全面的考评,不能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标准,更应注重学生差异化学习的全过程评价。

四、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商务英语教育发展策略

(一)优化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定要更符合市场与社会发展需求。在进行课程设定时,要结合更多教育模块,制定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商务英语是多学科交叉的教育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包括商务专业课程、英语语言课程、计算机与网络操作课程,为确保教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于教育生态平衡体系,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在线交互式媒体与教学方式的应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确保商务英语专业模块教育中彼此之间的和谐共同发展。

(二)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区别于高等学校教育,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将教育目标设定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但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并没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校园实践机会,学生所参与的校园实践只是单纯的课堂活动与校内教学活动。高校可以与企业间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实训基地,确保学生更为真实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高职院校在进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时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教育是不够的,要突出高职院校教育的技能培养特点。在调整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时要加大实践课程比例,为学生提供与社会有更多联系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可以真正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感受工作环境与工作过程,并在实践中真正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技能,发现自身不足并不断改正[4]。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公众号建立教学交流平台,在线上平台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交流,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在实践期间的心得体会与同学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去了解社会发展结构与企业内部运营状态,尽早地熟悉工作岗位,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新时期的商务英语教学课堂,若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是无法适应教育发展要求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绝对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知识接受,过于理论性的知识教学脱离了社会实践,导致知识教学课堂缺乏实践性。为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高职院校对于教师团队的培养迫在眉睫。学校在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时,应将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相结合,在商务英语理论教学指导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互联网+”社会发展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发展是多样性的,更具有个性化。学术会议是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根据商务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高职院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召开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并邀请具有丰富商务知识与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商务英语教师提供专业的教学培训,通过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拓展教师学习途径。教师的职业素养能力提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日常学习中。教师的素养提升除了包括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外,也要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而大部分教师是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5],这导致课堂知识教学过于死板,与社会实际相脱离。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间建立合作关系,不但为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实践,同时也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到岗位实践中,并在工作岗位中提升实践能力,教师的融入也为企业带来了新鲜活力。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双赢的关系。

(四)加强校企间合作

校企间合作是高职院校新时期发展的全新教育模式,培养全面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对于人才提出了不同的需求。高职院校的教学也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动态平衡调整,确保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相一致,这样才可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可以在企业的帮助下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同时也可以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在与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明确社会发展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与现状的差异,根据教学生态环境的变化制定更为科学稳定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6]。确保在实现人才培养目的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人价值。通过学校与企业间的交流互动,给新时期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添加更多活力。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合作,建立商务专业网站,商务专业网站既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实践操作需求,真正地实现企业发展与商务英语教育的人才一体化培养,确保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更符合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会发展需求。

五、结束语

篇9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界定;挑战;发展

一、商务英语的学科界定和教学模式分析

1.商务英语的学科界定。“商务英语”要有正确的定位,就要解决一个问题:商务英语究竟是姓“商”还是姓“英”。姓“商”就是以商务知识为主,插入英语语言技能;姓“英”就是指商务英语应偏重英语,插入一定商务类单词或者知识等内容。商务英语是在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它是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的一种变体,不是针对所有的商业目的。商务英语应该姓“英”,商务英语教学要以英语教学为重,加入商务特色,如果不重视英语基本功,势必会影响学生的长期发展。高等院校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包括两方面:企业管理英语(秘书/营销/广告/公关/会展等)和对外经济贸易英语(国际贸易),国内开设最多的是后者。

2.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类型:(1)商科(或其他)专业+少量商务英语课程;(2)商科(或其他)专业主修+商务英语辅修;(3)商务英语专业;(4)商务英语主修+其他专业辅修。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沿袭传统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是“三明治”式,即基础英语+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这种模式很难把握“商”和“英”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建设上还没有创出高职的特色,应用性不强。

二、商务英语专业所面临的挑战

1.人才市场需求在演变,新经济对商务英语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流利一招鲜,走遍天下”已很难有竞争优势,学校必须从产品观念转向从市场需求出发的营销观念,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内涵以及教学手段必须参考这一需求进行重构,才能凸显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2.传统上以国际贸易+外贸函电或者BEC为基础的商英课程在市场竞争优势日渐削弱。这种课程设置雷同,专业内容老化,空泛,将管理、国际经贸混在一起,没有体现专业商务内容,课程只满足想毕业后从事外贸的学生的基本需求,不针对一般的商务活动。这种同质化竞争越激烈,就越无法突显各个院校的优势特长。

3.商务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商科毕业生的差距正缩小。商科院系纷纷引进国外鲜活的商科原版或双语教材,弃用传统滞后的商务英语选读教材,商务英语课程正面临很大的挑战。

三、商务英语在新阶段的发展方向

1.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应该定位在培养高技能英语专门人才,而非本科院校培养的复合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学生的实际就业结合,避免错误的培养目标以导致学生学无所用。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要以英语教育为主线,以专业教育为背景,将商务能力融入教学。

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要有危机感。如果只会语言点的讲解,不了解某个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思路将不适合高职英语的发展方向,教师势必会被淘汰。商务英语这一学科要发展就必须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教师自身,更要注意加强向ESP的过渡。

3.重组课程,把双语教学作为专业亮点之一。双语教学,是用两种语言(汉语和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对非语言学科课程进行的专业教学。双语教学由接受过商务训练且英语流利的教师承担,以英汉双语教学为主,以商务学科类为基础,教授商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后,逐步过渡到双语教学。通过双语教学这种学科专业教学方式,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可以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学科外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

4.教材建设和使用。教材的选用和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高职高专类院校要坚持以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为主,自编校本教材为辅,利用双语双师教师资源,开发选修模块课程,制订详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双语课程可以准备中文参考书目,供英文程度比较差的学生参考使用。这种多元化,立体式的教材建设和使用需要教师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素材,认真探索。

商务英语教学要牢牢抓紧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否则毕业生的个人发展将是无本之源,亦无从谈起。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也要时时刻刻清楚人才市场的需求和社会各方面的挑战,积极与其他院校交流经验做法,取长补短,发展本校特色。只有认真地研究现状,思变求新,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才能在新的阶段做出新的发展,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毕业生才会真正地有所作为,成为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目前,世界已进入全球化大发展阶段,任何一个国家要想适应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就必须将自己融入世界,同时,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是必要条件之一。在我国,英语翻译人才的能力已经具备很强的专业水平,其理论知识已然达到较高层次,但针对全球大发展的环境而言,却缺少更多的实践经历,更多的专业人才并不能完全将专业知识和实际相结合。比如一些大型的外贸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英语翻译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对全球化外贸企业的研究理解也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在新形势的发展下,英语教育的新模式为我国走向全球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大数据时代下商务英语翻译主要特点

现代世界各方面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网络技术的不断推进给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网络的普及将世界人民和各国信息联系在一起,并用大量数据来说明问题。数据时代逐渐占领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在过去的几年里,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广大媒体的宣传,并且专家的鉴定成为传播信息的依据;现如今,人们可以自由对信息进行评价,人们对信息的鉴别能力越来越重要。所以数据时代为信息传播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为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作用。

二、大数据时代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环境单一化。商务英语翻译作为教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并未形成其独立的训练场所,相关的多媒体教室也不是独立设置的。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对商务英语翻译方面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只对学校理论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时候,让学生走进社会,去体验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是最为全面的教学理念。但由于社会对商务英语翻译实习生的需求量有限,学校里的各种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最佳时机。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应该尽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一些先进的实训场地融入到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专业课的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2.教材陈旧。教材内容的更新程度严重影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改革。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商务英语翻译不仅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对实践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果教学所用教材不能切合社会实际的发展需求,那么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就会显得不专业,其实用性就会大大减弱。所以,商务英语翻译教材的不断更新对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3.教学方法老套化。像传统的教学一样,现如今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模式仍旧以教师授课的形式进行,这对商务英语翻译在现今社会的应用程度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不利的。对于这样一种要求严格而且具有多元化特点的学科,商务英语翻译仅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利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采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对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是很重要的。由此,才能更好地为全球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大数据时代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方向

1.改善师资。完善的教学模式对师资的要求也相当严格。不断提高师资力量才能为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创造更好的条件。提高师资,就应该从以下各方面进行调整。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招聘方式进行师资选拔,对教师的选拔要求应该从社会实践及专业知识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对于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并且有在各大外企工作过的经历,高校可以考虑将其聘为学校商务英语翻译的专业课辅导教师;其次,对现有的师资,可以对其进行不断的培训和学习,使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求,教师可以参加各种英语方面的商务洽谈,巩固专业知识,更多的是训练其在洽谈中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应用能力,从掌握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入手,与对方进行交流,将洽谈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最后,各大高校也可以和外企签约合作协议,通过合理的协议内容,高校毕业生可以在各个外企参加实习以提高自身能力,各外企也可以将自己的优秀员工作为补充资源提供给高校,让员工在各大高校进行具有实践意义的授课,把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跟学生进行探讨,认识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指出进行正确的教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更专业的学生。2.改革教学模式。在大部分高校,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仍未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授课的形式依然是现如今英语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都是枯燥无味的,毫无创新的学习只能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而且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是不利的,而教材的改革可以直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资力量的强大也为完善教学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作用[2]。总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快速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方面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实际案例引用到课堂上,让学生以模拟场景的方式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交流和谈判,学生可以充分运用专业知识,也能更好发挥其创新和想象。最后,由专业教师进行点评再作相应的指导。这样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记忆,而且对学生不断进行学习创新也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重要的意义。3.改革教学手段。与普通英语相比,商务英语翻译的应用性更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商务英语教学对专业知识讲解的需求,一堂课的时间并不能将课程所要求讲解的内容全部讲给学生,但是,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更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弥补知识漏洞,并且能够通过声音、图片、动画等形式更加形象生动地进行课堂讲解。同时,多媒体教学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更加深刻,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4.翻译过程的改革。商务英语教学更应该注重翻译这一项,在现实社会的应用中,商务英语翻译对专业知识有着很大的要求,掌握庞大的词汇,丰富多变的语法,应对不同场景的语言交流等,都是商务英语翻译所要求达到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商务英语翻译更具灵活性,其内涵是复杂多变的[3]。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应该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再从自己的判断中做出相应的结论,在不同的场合,就有不同翻译的表达。针对商务英语翻译的方法和实际应用,和传统的普通英语翻译有极大的差别,其作为一种语言应该是活灵活现的存在。5.翻译评估的改革。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使得教学等多种信息的交流更加快速便捷。通过网络等进行信息交流是现今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更离不开网络的发展,比如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活动的开展,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这不仅节约了更多的时间,也为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提供了方便的平台。此外,在大数据时代下,网络对于语言等具有针对性的鉴别能力,它能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做出正确的指引,对于错误,则能做出相应的更改。这样的平台,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在大数据发展下,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模式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对于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要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进程,并不断提高师资力量,从各个方面来优化教学模式,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完善教学模式,以培养更多更专业的优秀人才,为中外交流发展储备更多的专业人士。所以,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各大高校不断地努力和创新!

作者:汪斐 单位:商洛学院

参考文献:

[1]赵联斌.原型——模型翻译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6(6).

篇11

关键词:云南省;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改革模式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云南“国际大通道”战略的实施与深入,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发展,云南对外开放的步伐特别是云南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快,到2008年上半年,云南的进出口总额突破了40亿美元。

云南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对专业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日趋突出,而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主要由高职教育来承担。但当前云南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着与现实需求矛盾突出的现象,需要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与现实需求相一致方面做深入扎实的工作。本文拟在这方面进行管中窥豹的探讨。

一、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育的特征和要求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根据高职专科教育面向职业岗位群的特点,明确了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为“培养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根据这个精神,“培养涉外商务各行业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自上世纪后半叶诞生以来,受到世界各国商务工作者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商务英语是一种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ESP),它受到语言学和若干其他学科的综合影响。可以说是一门以语言学为主导、吸收了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包括经贸英语、金融英语、营销英语,国际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外贸实务、商务谈判、商务沟通等多门课程。由此可见,商务英语是英语专业与商科专业相复合的产物,但与传统的英语专业相比,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目标、教学理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区别于传统的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作为具体实施人才培养的高职高专学校,应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具体化并使之具有针对性。从目前云南人才市场对商务英语专科的需求来看,云南高职商务英语专科的业务学习重点仍在小商务的范围内即商务谈判、信用证、装运、保险、检验、索赔、付款等一套进出口业务。笔者认为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有扎实的英语基础,有宽泛的商务知识,有一定操作进出口业务的能力。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不仅要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更要培养商务应用能力。为了能达到培养商务英语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培育目标的定位上应强调“需求型”,即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在综合素质培养中突出“复合型”,即保证学生具有大专层次的文化理论水平;在操作层面,强化实用性和针对胜,突出“适用型”。

二、云南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育的现实差距

到2008年9月为止,云南省教育厅公布云南共有34所高职高专学校(其中7所为民办)。从2008年9月招生的专业来看,在这34所高职高专的学校中,只有7所学校开设有商务英语专业(其中有3所民办学校)。从商务英语专业所从属的学院看,其中4所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从属于外语系。从以上的数据看到目前云南省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云南对外贸易人才的需求。

此外,目前云南设置有商务英语专业的7所学校中,绝大部分的培养目标并没有完全突出其特有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同时也缺乏体现当代国际商务和英语应用特色并适合专科层次教育的专门教材。学生的实习中心和实训基地也没有得到较好的保障,教产结合不足,专业师资严重匮乏,复合型和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此外,由于商务英语专业是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专业,是复合性教育,这对专职人才队伍的要求很高,而目前云南从事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绝大多数是拥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英语教师,教师虽具备普通英语的教学能力和经验,却没有正规系统地学习过商务知识,教师的商务知识和专业知识都急需得到全面、系统、专业的培训。

归纳起来,云南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突出的现实差距表现为:一是英语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脱离;二是大部分英语专业教师对商务知识了解不多,而绝大多数商务专业教师都是用汉语讲课;三是商务课程缺乏实践性环节,更多限于纸上谈兵。这些因素使学生无法将英语学习与商务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无法将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专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导向有机结合。

三、改革模式思考

1 应用型商务英语教育模块探讨: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商务英语是英语专业与商科专业相复合的产物,根据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目标、教学理念等方面的特征与要求,在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上必须区别于传统的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笔者认为在进行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该突出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模块。

从课程设置的理念和课程设置的模块出发,充分考虑对培养人才的语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均衡培养,并不断满足云南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应该是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

云南设置有商务英语专业的7所学校中都是三年制的高职高专,对专科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教学中要求突出的是实用性和技能性的培养模式。通过教学,使英语成为获取和应用专业知识的工具,进而与外贸、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知识联系起来。

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三个模块的知识,绝非简单相加,必须互相融合起来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如语言基础课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按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与商务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英语中了解商务。同时,专业知识课尽量选用英语或英汉双语编写的教材,积极推动教师使用英语或英汉双语进行外贸、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教学。

应用能力课程应是针对语言基础和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来开设的实践性课程,如函电与单证的模拟、外贸实务的模拟、商务翻译模拟、商务谈判模拟、商务英语综合模拟等等。语言课与商务专业课自始至终贯穿整个学习阶段,应用课则穿插在相应理论课中间,目的是使学生及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语言知识模块、商务知识模块和应用能力三大模块的教学,是适应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需要的。在每一大模块下面再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群的角度及学生求职趋向,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进行分解,确立小模块。每一小模块确立几门核心课程,为课程结构的构建打下基础。学生在修完必修课程后,可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选修相应的专业知识以拓展课程知识面。通过语言知

识模块、专业模块与能力模块相结合,可以保证各门课程有相应的能力课程为依托,培养造就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当前云南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如鼓励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通过在职进修或选派参加由国内外权威院校举办的商务英语教师师资培训班以提高商科的专业知识水平;加强培养具有复合性的“双师型”(英语教师+经济师\技师\经理人)、“双证型”(英语教师证+单证员证\跟单员证\报关员证等职业资质证书)教师队伍建设。

3 加大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强化实训。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与普通英语教学比较有诸多不同,如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不同、年龄不同、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同、教材语言内容侧重点不同、培养目标不同等。这些差异决定商务英语的教学方法必须与普通英语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等落后的英语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对商务英语的要求,鉴于商务英语是一门复合型学科,根据商务英语的课程特征和高职学生的特点,要达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需要对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讲授语法为纲要、以解释语言知识为目的)的模式进行改革,从而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从多角度探讨和分析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的师生协作性教学法,从单纯传授语言知识转变为语言+专业的能力型培养。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展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将视、听、说、译等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加强实践教学,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的网上功能可开展商务英语模拟谈判,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1世纪的信息时代,电子商务正在迅速改变着传统的商务环境和商务语言,如网上交易、电子票据、电子单证等等,高科技和计算机的运用使商务英语及经贸知识结合在一起。面对全球化信息社会的商务环境,各高职院校要办好商务英语专业,建立商务英语实训中心显得非常有必要。

利用本校计算机中心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校内模拟实验室里进行有效的商务情景模拟训练,可以使学生在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反复实践和体验电子贸易全过程。“商务模拟公司”是常见的商务模拟形式,是一种费用低廉的商务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模拟仿真的开放式商务活动环境。商务模拟仿真和商务实训教学是这一环境同时提供给受训者的两种服务功能,在虚拟的环境中,可以完成商务程序,如商务谈判、函电、票据、单证等。虚拟环境中的商务操作,均遵循现实中国际商务通行的规则进行设计和操作,因此,通过建立模拟实验室可以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篇12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构建特色

一、引言

在全球化日益凸显、国际贸易往来日渐紧密的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一直是高职院校中广受学生青睐的专业;然而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使其在三年的高职教育中快速地掌握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并且良好地融合到相关产业当中,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有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本专业的整体建设,其中体现高职特色、适应未来岗位需求的相应课程的开设和完善更是商务英语专业赖以安身立命的基本。

尽管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逐步凸显出有别于本科学院的自身特色,但仍然存在一些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需求相脱节的现象。要提升学生英语运用和专业实操双向技能,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建立起符合高职特色的课程标准体系,从切合高职教育特色和就业岗位需求的思想出发,重新思考各类课程的定位和要求,明确目标和方向,实现课程教学的合理创新和规范有序。

二、打造特色鲜明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

要打造体现高职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核心、就业为方向”的课程设置。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已明确提出“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建立课程标准体系首先需要从课程设置着手。商务英语专业应当遵守“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接轨”的“三接轨”原则,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以往与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趋同的弊病,去除冗余的重复建设性课程,将“语言+技能”的培养理念贯彻始终。我们可以按照专业群必修课、专业群限选课和专业群任选课等模式划分,把学生经过高等职业教育所应具备的所有语言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都涵盖在内。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体现这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1.语言基础课程(专业群必修课)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因此课程设置应该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积极性,在基本语言能力上做到全面提升;同时改变学生过去那种被动、应付式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依其最大利益来读书,为他们将来就业、升学、终身教育做准备。

2.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群限选课)则显现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即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等岗位一线需要的,能直接应用所学知识,具备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设置要考虑英语教育的职业特色,满足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将学生将来走入商务职场所需的技能课程纳入范围当中。

3.在提升语言和技能水平的同时,课程设置还应紧密结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开设一些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所需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任选课程。

(二)“多元化、全方位”的课程评价体系。

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的建立还需要包含多样化和弹性化的评价制度,改革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建立灵活多样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多元评价体系。而从目前的课程评价方面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评估考核学生的方法仅仅是英语卷面考试,主要内容是趋同于本科院校的知识性和基础语言性考核,标准则是分数的高低。这样的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无法适应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对学生的考核是单一片面的。

要想真正达到公正客观评价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我们应该搭建起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需求,不光要考查期末成绩,还要考查平时表现;不光要检验知识掌握程度,更要检验语言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操作水平,从而实现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的三方有机结合。同时,课程标准还应该依据社会、企业要求,由社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制定,将教育标准与企业(或行业)标准融合,并且把课程考核与相关职业证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的知识点、能力点和素质点进行从头至尾、全方位、公正合理的考评,让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考核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摒弃盲目和形式主义。

(三)将对授课教师的要求纳入课程标准范围。

课程标准的建立不能单一以课程本身为载体,还应该将课程的实际操作者――教师纳入课程标准构建的规范之内,对其提出合理的要求,让教师规避教学的盲目性,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避免课程安排的随意性。因此,这就要求从基本素质要求、职业能力要求和课程教学质量要求等几方面对课程执行者――教师进行理性规范,让教师明确职责,从而形成“教师―课程―学生”三者的有机结合。其中,职业能力的要求较为关键,让教师自身通过各种一线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提高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才能真正成为区别于本科教师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高职特色。

三、结语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的构建应该在对传统教育模式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要贯彻以人为本、能力优先的教育理念,把“能力本位、素质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终身教育理念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参与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标准构建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对中国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实际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理性探讨,结合国内外外语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今就业形势下对人才的岗位需求,构建既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又符合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具有中国高职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为切实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1]柳茜.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主题的重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2).

[2]黄克孝.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3,(4).

[3]王莉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若干问题探讨[D].天津大学职业教育学院,2004,(5).

篇13

尽管国内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在商务英语学习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和努力,但在理工科院校的商务英语(包括通识教育培养体系)教学建设方面的研究是相对缺乏和不足的,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建设及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方面,比如秦秀白和吴古华进行了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办学模式的研究,探讨了如何发挥理工院校的办学优势来努力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很多其他学者和教师从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体系、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对于在前述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大变化背景下产生的日益增多的理工科专业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学习需求,国内外学者对于建立适应他们需求的商务英语教学体系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中国社科院的2010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l0)》显示,仅有10%的中国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对人才的要求。这说明,面对国际化大环境,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没能适时做出调整,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因而我们培养的外语人才还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而面对占我国高校最大比例的理工科院校中占中国大学生人数最大比例的理工科专业学生,英语尤其是更具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商务英语的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并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人才方面的重要性就愈发凸显出来了。理工科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要想以“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之实步入社会的各行各业,就必须不仅具备较强的运用英语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具有全球化视野和领导潜力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由此可以看到,在快速发展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之外,逐步开展适合理工专业学生需求的商务英语通识教育培养体系的研究是我国商务英语发展在“大文科”教育背景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和趋势。因为这有利于在培养“文理兼修”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培养体系的建设和研究中探索出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利于将来培养出更多的既具有理工科专业知识同时又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沟通和领导管理能力的全能型精英人才;有利于探索出一条新的既能增强理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满足社会各行业对所需人才的高标准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最终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个人价值和我国社会整体的、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更好地丰富和推进商务英语教学及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为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科研与实践做出补充和贡献。

2理工专业学生商务英语通识教育培养体系的目标,内容及实施步骤

通过对理工科专业学生(比如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为主并结合对其他理工科院校学生的调研)对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分析,尝试建立一套适合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商务英语通识教育培养体系。该体系应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目标,应包括如下的要素:

1)无界化师生协作教育学习模式(包括教学理念和方法、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评价体系、电子教学与学习系统、经验积累和分享平台等,其中后两者是无界化交流的必备条件。)。

2)电子教学与学习系统的建立(包括电子教学平台和学习资源如语料库等的建立)。

3)经验积累和分享平台的建立(包括把商务英语学习中师生及相关商业人士的学习体会及实践经验等内容系统地整理进入数据库,形成类似于“案例化”资源库的经验积累和分享平台。)。

4)尝试利用理工科大学的学科优势及校企合作中的社会资源建立商务英语通识教育培养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实践环节——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形成类似于“教学企业”,“教学工厂”这样的商务英语实践模式(当然这需要学校及全校各个理工院系的整体配合协调,为本专业及其他各个专业的学生提供稳定、可持续的商务和社交实践的机会和场所)。

其中具体研究内容及实施步骤包括下面的几个方面:

1)理工专业学生对商务英语的需求分析:对理工专业学生商务英语教育培养需求的调研,访谈,问卷及数据统计分析。

2)商务英语学习语料库(或资源库)的建立:收集整理国内外适合理工专业学生商务英语学习的书籍资料,音像资料,网络学习资源并最终尝试形成系统并互相照应的学习资源语料库。

3)师生协作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学习分析国内外商务英语教学的先进理论、方法及模式,从中筛选出比较适合理工专业学生特点的、师生协作的商务英语通识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4)理工专业学生商务英语学习策略:收集整理并分析商务英语学习策略方面的文献资料和成败经验,从中总结出能充分发挥理工专业学生的学习优势的商务英语学习策略并在学生的学习中进行贯彻实施。

5)适合理工专业学生的商务英语通识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搜集整理并分析英语尤其是商务英语学习的有关评估思路和方法,探讨并尝试建立一个既能保证评估的效度和信度、又科学客观并具有便利操作性的商务英语学习评估体系。

6)无界化师生协作教育模式的要件之一——电子教学与学习系统的建立:商务英语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自学和实践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立一个师生及生生在课堂外进行商务英语学习交流及实践的软硬件媒介平台,包括电子教学平台和学习资源如语料库等的建立。

7)经验积累和分享平台的建立:收集整理商务英语学习中的前人经验、教师经验及学生经验并总结归纳,包括把商务英语学习中师生及相关商业人士的学习体会及实践经验等内容系统地整理进入数据库,形成类似于“案例化”的经验积累和分享资源并通过电子教学与学习系统的软硬件平台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提高理工科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效率和效果。

8)校企合作的商务英语实践环节的探索和建立:尝试利用理工科大学的学科优势及校企合作中的社会资源建立商务英语通识教育培养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实践模式并探讨分析其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模式,即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形成类似于“教学企业”,“教学工厂”这样的商务英语实践模式。这部分研究需要学校及全校各个理工院系的整体配合协调,为本专业及其他各个专业的学生提供稳定、可持续的商务和社交实践的机会和场所。

3结论

篇14

关键词:中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一、前言

商务英语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英语分支专业,多数中高职院校都设有这一专业,目前社会经济中对实用型英语人才的强大需求,也使得很多的学生和家长对这一专业趋之若鹜。人们在看到中高职商务英语良好的需求态势的同时,也应该在其学科发展以及教学改进方面给予更大的关注。基于职业岗位的不同需求,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也有着不同的划分,按专业性、知识架构等因素,被细化成为不同的课程,包括初初级商务英语、中级商务英语、高级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翻译,以及一些更为独立的社交英语、场合英语等等。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往往涉及不同的作用领域,同时有大量的科目教材对老师们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撑与参考。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在这种条件下的衔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任课老师恰当的处理和把握,将会为自己的课程教育增添条理性与系统性,也会为学生的学习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二、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中高职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接触过从小学起步的基础英语教育,因此他们的群体学力共性比较明显,在实际商务英语学习中所体现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结合现阶段商务英语教学现状,人们能够发现一些需要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教育缺乏顺序上的连贯性以及结构上的完整性,片段化问题过于明显,以及在学生英语学习实践中遇到的脱节和断层问题等等就极具代表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

首先,基于中高职院校相对成熟的英语教学体系,一些学科之间的并列或者统分关系已经形成,教学中的选修必修科目也一定程度上对商务英语这种专业英语教学进行了约束。固有的学科惯性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了教学效率,对一些科目知识进行了总结和区分,所以一些课程的突出个性难免会受到忽略,它们的独立性以及一体性尚不能得到凸显,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其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上的衔接问题还体现在师生之间,双方作为课堂表现的主体往往不能够形成有效的沟通,特别是在一些专业性和职业性特征明显的教学板块,师生地位的差距使得课堂氛围过于沉闷,教学效果不佳。这些中高职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在多数学生眼中是陌生的、抵触的、突兀的,他们也难以将它们吸收转化成为自己比较适应的课程模式,也不容易将它们与其他英语专业学科联系起来,这对于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们是不小的考验,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除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客观存在的衔接问题以及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遭遇的棘手问题,人们还需要重视商务英语教学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不论是专业课程的事先设置,还是相关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服务于职业教育目标的,而这一目标的核心要求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就业市场的需求导向、经济社会中的行业发展等等,都能够成为老师以及学校方面调整教学安排的旗帜,做到二者在时间推进和发展方向的统一,就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职业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三、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衔接方面的改进方向

(一)注重专业课程梳理,建立健全英语专业教学一体化

人们不能否认的是现阶段大多数中高职院校形成的商务英语教学体系,包括其中的课程安排、科目选择、知识能力占比等等,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是经过师生长期实践并得到认可的。但是,在实际的商务英语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可以适当的针对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进行一定的调整,来适应当下学生的接受习惯以及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要求。比如,国际贸易方向的课程开展除了围绕商务英语函电、报关报检流程等等职业要求,还需要学生们深入的理解相关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常见的企业对外贸易流程等等,这些教学内容以及科目的引入需要学校以及老师不仅在内容以及权威性上进行严格的把关,还应该在教学手段使用以及教学大纲实现上进行特殊的设置与安排,既保证其个体的有效性,又要在整个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上体现补充性和完善性。

由此可见,老师们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所追求的衔接问题,并不是要求简单的在科目之间建立联系、搭建桥梁,而是围绕专业目标以及职业现实要求来加强该学科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科目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将会强化学科的一体化特征,也会为老师们的学科改革规划更为清晰的道路。尽管对已经存在的商务英语课程模式难以实现较大规模的改变,但老师们能够对重点课程进行强化处理,也能够利用新的专业英语元素实现对教学的补充和调剂,这一过程中对专业英语课程一体化的打磨,将会提升每一门专业英语的教学针对性,也会显著的优化课程之间的衔接效用。

(二)加强师生联系,吸纳学生学习反馈

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各个阶段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在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也不例外。特别是在解决课程之间衔接问题时,师生之间的沟通表现将会成为“试炼场”,集中反映种种课程调整之下的作用效果。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两大主体,老师能够最早、最近的认识到商务英语专业中所要求的科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一些科目调整所指向的人才培养目的,老师们怎样将这些科目之间的个性、共性以及关联呈现在学生面前,将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对本专业抱有的态度。学生们在日常课堂的表现以及各种考评的成绩,能够帮助人们在结果导向下对课程安排进行分析,多数学生的课程偏好、实务与理论的选择,以及普遍的职业能力,都能够反映出商务英语课程安排需要调整和改进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学校以及老师们应该结合包括教师意见、学生意见等多元化的因素,对现有课程安排进行改动,比如将个别课程的顺序进行对调,以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和职业能力、更换部分学科教材,来尽快的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标准,将英文听说读写教学贯穿整个职业教育时期等等。这些做法上的改变既不与学生认知规律、商务英语学科体系相矛盾,又不会对师生原有的教与学的状态产生过分冲击,是符合中高职教学改革节奏的。通过师生交流而得出的改革需求,将会在课程体系的梳理和衔接中得到满足,这一方面的教学优势也将体现出来。

(三)紧密连接就业市场,适时调整商务英语教学安排

中高职商务英语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指向性,在如今教育普遍化形势的影响下,将不同职业教育做出“花样”来,是学校在众多院校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也是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商务英语专业所要求的课程很多,并且各个组成部分呈现出一定的秩序性和相关性。这些课程衔接上的表现归根结底还取决于其学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实际作用,衔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与大多数教学改革问题,一样需要落脚在学科实践性以及相关就业岗位要求之中。自贸区建立、外资流动、国际交流合作的达成等等,都与学校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进一步提升实用技能课程比重,强化实习环节等等,仍是老师们教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以及老师们对就业市场的充分考察和研究是其实现基础。学校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利用政策优势、以及实地扩展等途径获取丰富的素材,在把握经济全局的基础上,总结出课程调整的几大方向,并全方位的服务于学生的实用技能、职业规划,以及个性和人格培养。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们作为课程调整与改革的先锋力量,需要在课程稳定性和创新性之间寻找平衡,既不能沉迷于课程安排的频繁变动,也不能死守一种静态的课程模式,适度的、科学的改变,才是能够推动课程设置稳步向前的动力,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也是在这种动态环境中寻求着平衡以及最佳状态。

四、总结

商务英语课程衔接的是否得当,其不仅会影响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效果好坏,还将直接作用于专业和学科的长久发展。中高职院校以及老师们在现阶段应该认清专业课程断层或者脱节的原因,从根源入手,从而有效消除不当联系,进一步构建课程之间科学有效的共进体系,用专业教学中的有机联系提升学科完整性与系统性,给予学生更加高品质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育。

参考文献:

[1]马亚丽,马乐乐.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以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