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现代农业技术介绍,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当今社会是高科技发展的时代,而农业科技人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作支撑,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必须依靠农业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现代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新技术的引进与运用,而农业科技人员是新技术引进与推广的主体。比如:如何应用立体种植技术,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在有限的土地上增产增收;如何运用网络技术和智能化的数据技术,建立健全更全面的农业管理系统,使农业管理达到规范化、一体化。现在我们已进入知识化、信息化的经济时代,农业越来越需要更多的科学技术,因此对农业科技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多,只有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才能适应新型农业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农业技术队伍素质
大量的农业技术人员组成农业技术队伍,他们毕业于正规的农业院校,他们专门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农业生产,解决了农业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以及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他们的知识是那个时代的,仅靠他们所学知识指导现代农业生产,是有点力不从心。比如我县农业技术队伍的现状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业院校毕业的,虽然具有中、高级职称,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学习,能够指导现阶段农业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仅靠他们现有的知识越来越难很好地运用高新技术。因此只有对技术人员及时的更新和补充新的知识,才能逐步地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队伍,才能为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服务。
三、知识更新的途径
1.作为农业生产中的技术人员,要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对自己的学习一定不能放松,要对自己时时充电,通过自学农业或与之有关的课程,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更全面,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2.要定期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技术人员能了解最新最前沿的农业生产技术。比如,单位结合所需业务派技术人员进修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科技的转化。又比如,可聘请专家对技术人员进行直接培训,对不懂的现场咨询专家,这样可以保证学习效果。
[关键词] 农业技术人员 知识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02-01
随着国家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现在已进入信息化、现代化、知识化的时代,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员,但现在出现了年轻人不愿上农业院校,农业单位青黄不接的现象,大多数还是70、80年代农业院校毕业的技术人员,但他们的知识是那个时代的,这样就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知识。
一、什么是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改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快速、良好发展的过程。在某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科技技术武装、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使生产效率达到先进水平的农业。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二、现代农业新技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现在我们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大提高,对农作物的需求不仅仅是吃饱,在保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逐渐向农产品加工、农业环保、观光、休闲等领域扩展。要保证这些领域健康、快速发展,就要求有农业新技术的大量运用,农业新技术的正确、快速运用就要求有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员的加入,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增长的需要。如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运用,它不但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还起到了保湿抗旱作用,使玉米亩增产20%——30%。与此同时,其他的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运用,改变了农民多年来盲目施肥的习惯,大大减少了肥料对土壤的侵蚀,不但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还提高了粮食产量。由此可见,高新技术的引入,会对农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 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当今社会是高科技发展的时代,而农业科技人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作支撑,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必须依靠农业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现代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新技术的引进与运用,而农业科技人员是新技术引进与推广的主体。比如:如何应用立体种植技术,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在有限的土地上增产增收;如何运用网络技术和智能化的数据技术,建立健全更全面的农业管理系统,使农业管理达到规范化、一体化。现在我们已进入知识化、信息化的经济时代,农业越来越需要更多的科学技术,因此对农业科技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多,只有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才能适应新型农业发展的要求。
四、 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农业技术队伍素质
大量的农业技术人员组成农业技术队伍,他们毕业于正规的农业院校,他们专门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农业生产,解决了农业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以及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他们的知识是那个时代的,仅靠他们所学知识指导现代农业生产,是有点力不从心。比如我县农业技术队伍的现状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业院校毕业的,虽然具有中、高级职称,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学习,能够指导现阶段农业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仅靠他们现有的知识越来越难很好地运用高新技术。因此只有对技术人员及时的更新和补充新的知识,才能逐步地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队伍,才能为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服务。
五、知识更新的途径
1.作为农业生产中的技术人员,要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对自己的学习一定不能放松,要对自己时时充电,通过自学农业或与之有关的课程,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更全面,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2.要定期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技术人员能了解最新最前沿的农业生产技术。比如,单位结合所需业务派技术人员进修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科技的转化。又比如,可聘请专家对技术人员进行直接培训,对不懂的现场咨询专家,这样可以保证学习效果。
3.要让农业技术人员走出去。“闭门造车”式的学习虽然是一种学习方式,但不是最佳的方式。基层农技人员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很少,仅通过杂志、书籍,电视、网络介绍的新技术、新品种了解一些抽象的信息,没有实地感受,更没有实践试验。因此,要让技术人员到农业新技术运用好的地方去参观、学习,让技术人员开阔眼界,把他们的先进技术、经验、方法早点引用到我县。
总之,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员,只有不断更新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为人类创造出更多优质的物质财富。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生态农业;特征;必要性;技术
中图分类号 X1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272-0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随着“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潮流,政府也很重视及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因而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1-3]。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对生态农业进行理论研究及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到了21世纪,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入WTO之后,面对环境全球化,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全球农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样大的环境下,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的考验,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1 生态农业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自然风光的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与组织适宜的综合性农业生态体系。
1.2 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保证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把生物工程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4]。
2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的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少,淡水资源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从而决定了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路线,要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其次,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使我国的农产品和制成品得到国外绿色认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最后,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概况
3.1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特征
一是通过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实现资源合理开发、环境保护、生态调节与循环作用;二是采用节能、节水的保护性技术措施,提高生态效益,增强生产创收;三是在方法上,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工程技术、人力资源开发与体制保障相互配合,合理组织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3.2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主要内容
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发展生态技术,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取其精华构成具有系统综合性特征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我国生态农业技术包括:生物共生互惠及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技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农业资源保护与农业生产自净增值技术;水土流失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开发等技术;物质与能量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立体种植与庭院相结合的综合利用开发技术;资源多层分级与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开发的生态工程技术;农村能源互补型综合建设;能源副产品循环再利用技术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技术。
3.3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原则
尽管生态农业模式多种多样,结构有繁有简,但是均遵守以下各项基本原则:地域性、层次性、战略性、高效性、多样性、持续性、整体与协调性等,以达到资源合理利用,产品数量稳定增长,产品高质量,经济上高效益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4 生态农业的技术
4.1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是指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连接技术。它主要包含:饲料接口技术、贮藏工程技术、肥料接口技术和加工工程技术。
4.2 庭院生态农业技术
庭院生态农业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结合的产物,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农村充分利用庭院的设施、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运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从事适宜的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该技术包括庭院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这样可以改善小范围内的人类生活环境,如净化空气、美化生活、陶冶情操、防止噪声等功能。
4.3 高效立体种养技术
高效立体农业是相对于单一种植或养殖的平面农业而言的,是指在单位面积上,一定的区域或不同海拔高度内,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充分利用温、光、水、气、土等条件和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投入,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建设生态农业体系。其特征是能实现生物种群间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生物间的相生相克作用;实现农田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生物产品的多层次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保持土壤肥力的永久使用。
4.4 农业水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供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节水农业是以提高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为目标,以各种工程和非工程的措施为手段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本质是提高应用于农业的单方水的经济产出效益,包含工程节水技术、化学节水和管理节水技术、生物节水技术等多种节水技术。
4.5 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农村资源短缺,利用水平低下,阻碍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应节约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尽最大地可能开发和利用的洁净能源替代含碳量高的矿物燃料,这是我国能源建设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政府有关部门目前高度重视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因地适宜地积极发展秸秆气化、风能和太阳能的清洁能源,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5]。
5 结语
生态农业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但仍存在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整理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找出我国生态农业实践中出现的技术类型,总结成功的经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建立,使生态农业产业化走向好的发展道路。
6 参考文献
[1] 黄海滨.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36-3653.
[2] 章力建,朱立志,蔡典雄.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中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与模式[J].农业技术经济,2005(3):2-5.
[3] 彦景辰,雷海章.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5(1):7-10.
关键词:农业科技示范园;现状;定位;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农业市场的发展以及经营体制的变化,行政推动型的农业科技示范渐渐失去优势,无法使用高效农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转包以及转租等形式出现之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适应这一形式,山东省的各个地市根据发展农业的规律,不断探索发展农业生产的新途径,县乡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兴起。
1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定位
1.1功能定位
精品生产以及加工功能是农业科技园发展的初衷,科技示范园的农产品并非普通的农产品,而是利用最新技术以及品种培育加工得到的优质农产品,一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1.2示范功能
针对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情况,我国推广农业技术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现场示范。利用高新科技发展现代农业,可以说是我国县乡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变革,推动变革实现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建设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有利于农民接触了解现代农业,从而发挥示范作用。
1.3带动功能
农业科技示范园能够带动农业农村生产的发展。农业技术应用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借助于园区的种苗繁育中心来推广普及名优品种。其次是借助于园区的理论同现场相结合的技术指导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以及新技术应用水平。再次是农产品加工以及园区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能够成为带动县乡农户养殖业、种植业以及加工业的龙头。
1.4休闲观光功能
农业科技示范园一方面保持农业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有着浓重的现代化气息,再加上园林化设计以及培育的名优果蔬、花卉、珍禽装点,最终构建成为集文化性、科学性以及艺术性于一体的休闲观光景点,有利于推动县乡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2农业科技示范园存在的问题
2.1资金方面的问题
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有着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收益不够确定以及市场变数大的特点。在建设资金方面,一方面需要大力争取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吸收社会资金投入,不过不断增强科技示范园盈利能力。不过在科技示范园的发展过程当中,如何充分吸收社会资金投资、调动管理人员主动性以及发挥科技人员作用等环节还缺乏行之有效的举措。
2.2人才方面的问题
县乡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科技示范园在引进新品种以及新技术、研发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技术优势。不过在对新技术以及新品种等科技成果市场应用开发的过程当中,还缺乏专业的管理经营人才。
2.3技术方面的问题
全面应用新技术是县乡农业科技示范园的重要特征。常用的农业新技术包括反季节生产技术、无土栽培技术、节水农业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绿色生产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生态系统技术、加工冷藏技术以及现代农业的管理经营技术等。不过部分新技术在科技示范园当中的应用未能实现预期效果,存在各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设施栽培技术由于先期投入比较高,维护成本也较多,推高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高,导致投入产出率较低。
2.4产业化方面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可以说是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的要求。县乡农业科技示范园往往采用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过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一模式只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式的一种,产业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产业化经营当中各方面的主体是否构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共享以及风险分担。目前县乡科技示范园往往只在苗木提供、蔬菜农产品以及栽培技术的指导等环节提供一些服务,本质上仍然属于商品买卖的关系,而难以称之为产业化,并未从根本层面解决示范园产业化水平不够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受投资规模的限制,使得科技示范园苗木种苗生产以及繁育的示范比较多,而在农产品储存、加工、配送、保险还有无公害肥药剂技术的开发、市场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科技培训推广等方面远远不够,同时农民的参与性普遍不高,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化效率的改善。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示范园的人力资源以及技术力量有限,无法在苗木、农产品以及技术物资上给予农民充分的支持,再加上无法建立农产品的最低保护价以及产品收购服务,导致科技示范园的发展难以通过生产经营环节获得利益。
3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发展对策
3.1合理选择主导技术以及主导产业
县乡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应当体现出一定的目的性以及区域性,着眼于为当地农业的产业化提供服务,重点发展能够体现区域带动示范效果的项目,保证符合政府以及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此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以及高质量,体现示范性、超前性以及导向性,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地区资源优势、自然环境、产业结构、产业基础以及市场发展等因素,本着因地制宜以及体现特色的原则,重点选择发展培育的农业产业。主导技术方面需要集中引进示范有着高附加值的先进技术以及优良品种,特别是可以填补地区空白,给地区带来重大效益的新技术以及新品种,例如农产品储藏技术、保鲜技术、加工技术、工厂农业技术、基因工程品种、设施农业技术、苗木脱毒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家畜良种胚胎工程技术等。
3.2改善示范园区管理水平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能够反映出现代农业以及未来农业发展的走势,因此强化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开发农业高新技术并推广应用,加速传统农业的高新技术改造步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现农业技术产业化,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安丘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发展的经验证明,在县、乡发展示范性的农业科技园,是推广农业技术的有效途径。县、乡的党委以及政府需要将园区建设当作做好本地农业以及农村工作的重要方法,从各个方面支持科技示范园的发展,发挥科技园带动效应,通过科技园的发展转变工作作风,持续推进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最终实现农业以及农村工作的根本性转变。县乡农业科技示范园也需要发挥技术方面的优势,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科技工作人员的作用。当前我国拥有农业技术人员100多万人,绝大部分都在县乡工作,因此发展县乡农业科技园,能够为基层科技工作人员提供生产示范基地,有利于发挥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明确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定位
近年来我国县乡财政的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地区情况,一方面要量力而行,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应当根据地区的气候以及生态类型来选择针对性的项目内容与技术手段,而不能片面追求高标准、高科技,忽视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这一环节,否则也就违背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目的,出现科技示范以及科技推广之间的脱节。园区建设和发展设施农业,都应当尽可能选择国内研制以及生产的产品与技术,这样既能够减少投资,也更加符合地区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科技示范园需要重点改善园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综合效益。农业科技示范作为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既包括新工艺以及新科技的示范,也需要包括高效益以及高回报的示范。可以说高效益以及高产出是农业科技园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发展园区的根本目的。园区建设需要将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的目标,将应用推广有着潜在经济效益的相关农业技术放在首要地位。
3.4不断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需要按照农业科技推广的需求与市场规律,主动借鉴企业管理的经验,重点在园区功能的定位、管理机制以及技术选择等环节功夫,充分体现出农业科技园带动示范的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重视技术的引进与开发,科技示范园应当加强同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技术协作,引进开发适合园区需要并且容易推广的农业技术,并且不断改善环境与优惠,吸引农业科学以及经济管理人才,为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除此之外,科技示范园还应当开放性运营,对企业、科技人才以及农民开放。企业介入有利于拓宽资金来源,改善园区的经济效益,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对科技人才开放则有利于吸引科技人员入驻园区试验示范。对农民开放则可以吸引农民到园区参观甚至实践,改善他们对农业科技的认知以及应用水平,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综上所述,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可以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在确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并突出地区特色,从而不断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实现县乡农业从传统农业向市场化、专业化、区域化以及集约化现代农业的过度。
参考文献:
[1]廖清泉.昭通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思考[J].农村实用技术,2010(3);11-16.
[2]朱俊,刘今峰.生态系统分析方法与农业科技示范周规划[J].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9(2):23-27.
[3]刘洋,李超.关于澧县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2I):98-103.
[4]陈莉.合肥市农业科技示范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现代农业科学,2009(6):63-70.
[5]郑文俊,卢景润,朱秀琴.桂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旅游发展现状吁对策[j].广西园艺,2008(6):89-93.
[6]陶胜.建设科技示范园区的措施:以繁吕县龙岗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例[J].农技服务,2008(9):120-126.
[7]唐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落成典礼暨第二届唐山农产品展示交易会开幕[J].河北农业科技,2006(10):102-106.
关键词:绿色农业技术;现代农业;推广使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是现今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除了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之外,绿色的、无公害的农业技术的使用更是其关键。现代农业的种植大体上包括粮食和蔬菜2个方向,所以提高绿色生产种植技术在这2个部分中的应用是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1绿色农业推广技术使用的必要性分析
绿色农业推广技术的推广使用是适应现今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的新要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要求加强对农业发展质量的提高,这样才能够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走出国门奠定重要的基础;传统农业发展对土地、环境形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这不符合现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推广使用现代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是保护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必要做法。
2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使用的途径分析
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主要在粮食生产和蔬菜生产2个方面进行落实使用的。具体如下:
2.1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推广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的种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面对种植面积较多的农作物,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指的是无公害栽培技术在农作物中的推广使用。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应该选择专门为培育无公害农作物的培植场地,场地的选择要远离居民区与污染区,同时培植场地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等不利影响;选择优良的种植品种,优良品种的选择能够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这样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而且优良品种的生长能力也是较强的,这样避免了化肥的使用过多,总体而言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非常符合无公害农作物的种植;农作物的无公害栽培主要指的是治疗病虫害中的对土地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可溶解的、高浓度的农药,使用科学治理病虫害的措施。
2.2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技术推广分析
蔬菜作为人民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主要针对的是蔬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农业种植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难题,绿色农业推广技术的使用是尽量避免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对土地和周围环境形成的不利影响。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中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同样注意避免使用高浓度、能够分解的农药,尽量使用现代市场上新出的科技含量较高,危害性较小的农药。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人工抓捕防治工作,可以通过温度计水分的合理控制对蔬菜进行无公害的栽培种植。
3强化绿色农业推广技术的建议分析
3.1加强宣传,提高社会群众对绿色农业技术存在的重要性认识
我国现今意识到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使用的农户还是比较少的,所以为了提高绿色农业技术的使用范围及使用程度,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群众的绿色农业技术使用的必要性认识。宣传可以通过报纸、书刊及网络的方式进行;可以在部分地区首先进行绿色农业技术使用的试点工作,然后让具体体验的农户将经验、好处向当地人民群众介绍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加强人民群众对绿色农业推广技术使用的重要性认识。
3.2建立科学的绿色农业生产结构
绿色农业技术的高水平与高效率的推广使用必然要在科学的农业生产结构内进行的,这是为其提供制度保障。所以,建立科学的绿色农业生产结构是非常必要的,绿色农业生产机构要从农作物的种植栽培方面来讲,建立合理的绿色农业生产种植体系和评价标准,在精准的数字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农作物生产种植的绿色化;在农业培育过程中,农业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专家专门现场指导绿色农业技术的使用过程,并且建立农户、商家、科研单位等多方面合作交流的平台,为构建科学的绿色农业生产培育结构共同努力;利用市场化的发展效果向农户提供绿色农业技术使用的标准,通过最终的商业利益激发人民群众对绿色农业技术使用的兴趣与信心,以此方便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
3.3结合实际农作物的生产,促进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
绿色农业技术的最终推广使用还是要深入到具体的农作物生产中进行的,所以相关农业管理部门可以定时的组建专业团队深入都农户种植的实际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农作物种植过程、种类、面积等进行专业的指导,在具体的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加强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使用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让农户切实体会到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使用的重要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在建立科学的适合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使用农业结构的基础上,深入到农作物种植的具体过程中,在无公害农作物及蔬菜的种植栽培中促进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
作者:韩科 单位:成武县农业局
一、农业旅游点与现代农业园区
根据我国国家旅游局2011年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农业旅游点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点[2]。可见,农业旅游点包含的场所可以是村庄、农场、农业科技园等。随着农业旅游在我国的发展,高科技农业凭借其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的优势,迅速成为一种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的农业旅游资源。我国一些省市也纷纷根据市场需求,利用科技、人才、区位、环境等优势,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教育、培训紧密结合,各地涌现了一批农业科技园区或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在各地称呼不一,通常有新农村家园、农业科技园、农业观光园、休闲农业园等多种称呼。其最大的特点是技术密集,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往往具有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的优势,为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供了一个示范。目前在旅游活动的开展上,我国主要开发了农业观光园区、休闲农业园、采摘农业园、生态农业园、民俗观光园、保健农业园、教育农业园等形式的现代农业园区。
二、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旅游的优势
(一)旅游资源丰富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的新的旅游形式。我国是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悠久的农业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就现代农业园区而言,开展农业旅游时,可以利用自身的农业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融合产品、技术和服务开发独特的旅游资源,具体包含:农业发展历史的陈列、田园风光的观光、农业技术的介绍、农业生产过程的展示、农业生产工具的展览、名特优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等等,还可以结合现代农业园区所在社区开展农业节事活动、所在地民俗风情活动等。
(二)旅游市场广泛
1.城市居民是旅游市场的主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都市人出现了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等需求,而农业旅游倡导的理念恰恰能满足这些需求,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的大中小城市,区域特色性的农业种植园、农业科普园、养殖场等成为了旅游目的地,我国应运而生了大批的乡村旅游地、农家乐、农业示范点等。现代农业园区凭借其优美的环境、高科技农业技术等优势为都市人进行乡村旅游、生态休闲提供了场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凭借其是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基地这一独特优势,将会吸引更多的都市人前来旅游、观光、购物。
2.农民是旅游市场的生力军
农民旅游一直是困扰我国旅游业非均衡发展的问题之一,许多旅行社的旅游线路都是针对城里人下乡旅游,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旅游产品不适应农村居民需求。而2004年末全国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24%,可以说农民旅游是潜力巨大的市场。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业旅游可以帮助广大农民更新观念,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同时在旅游的同时还能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交流农业信息。因此现代农业园区不可忽视农民旅游市场。
3.学生是旅游市场的增长点
学生市场是旅游市场中的一个细分市场,相对其他市场而言求新、求奇是许多大中小学生的旅游心理,现代农业园区的自然景观、乡土气息、野外空间完全不同于他们生活、学习的环境,可以满足这一市场求新、求奇心理;现代农业园区又集知识性、科普性于一身,可以寓教于乐,向学生介绍我国悠久的农耕文化,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同时现在许多学生对农村知之甚少,可以让其参与部分农业活动,如:种植、采摘,让学生在参与农作的同时了解更多的农业知识。
(三)旅游形式多样
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旅游在全国各地逐步发展起来,它既包含传统的观光旅游,同时与生态、绿色、健康等主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开展集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与一体的多种形式的旅游,目前一些地区开展了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体验旅游,现代农业园区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开展动手劳作、农业娱乐、农副产品购物、农业环保知识活动等旅游活动,这改变了传统的旅游形式,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活动,增加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四)旅游适游期长
现代农业园区相比其他的农业旅游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季节性。一般的农业旅游受制于自然条件和植物生长规律的限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从而导致有些地区农业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而现代农业园区发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示范作用,突出体现农业科技的作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改变了季节对农作物影响,因而一年四季皆可以开发农业旅游。
(五)旅游综合效益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环境恶劣,依旧是靠天吃饭,因而总体上我国农业生产普遍效率不高,这些客观条件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依靠高端技术发展的农业形式,是含农业信息、技术、品种的园区,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现代农业园区自然环境优美,是环保的示范区,也是农业符合生态平衡的典型区;发展农业旅游可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提高当地的社会效益。因此在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业旅游可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
三、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旅游对农业转型的作用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第三产业比例
所谓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中各产业的构成比例。我国各地多少存在着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太小的现象。政府抓农业结构调整,其目的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常从抓实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非农产业三方面入手。我国许多省市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有限,农业生产总体上呈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的格局,而且总体上仍然以种植业为主,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基础。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业旅游可以打破传统的个体家庭小规模劳作,可以提供与农业相关的服务,这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二)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农业发展的目标、条件与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如何在农业丰收增产的基础上有效实现农产品增值,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现代农业园区开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路子,这里有农业科技成果以及市场所需要的大量农副产品,开展农业会展经济、农业旅游经济是一条为农产品增值的很好途径,可以在园区形成旅游搭台、农业唱戏、经济收益的良性发展。而且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业旅游可以让农产品直面消费者,减少因中间流通环节带来的费用。这样既实惠了消费者,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例如2010年,江苏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47亿斤,粮油工业生产总值和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265亿元和1250亿元;农民收入增幅自1997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江苏近年来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江苏省已建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820个[5]。
(三)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现象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且大量劳动力过剩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现代农业园区在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方面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旅游这一劳动密集型服务性行业,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其中,尤其是农村妇女可以参与各项接待服务工作。并且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的产业,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直接和间接地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四)传承农耕文化,学习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的素质
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业旅游一是可以让更多城市居民了解农村农民生活,可以学习到更多关于农业的知识,可以了解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二是农村居民在现代农业园区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农业技术知识,更好地将农业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三是农业旅游可以为农村带来更多的信息流、物流和人才,可以帮助农村居民更新观念,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四是可以让农村居民意识到生态农业的重要性,意识到要保护自己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
四、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旅游的开发建议
(一)结合地方实际,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
用科学的理念谋划农业是实现农业转型的关键要素。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业旅游无论是地方政府、企业还是当地居民都要统一认识,具有现代的农业多元化发展理念。地方政府和农业园区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增强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拓展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这既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又可以发挥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保护和弘扬地方传统农耕文化,传播现代农业科学知识。
(二)合理划分生产功能区,编制农业旅游规划
目前我国各地现代农业园、生态园、农业产业园等形式众多,许多都是相互模仿,产品雷同,制定农业旅游规划要根据旅游客源市场的特征,根据本地种植习惯和产业特色,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重点开发特色的优势产业,开发具有地方乡村民俗和乡土文化的旅游产品。利用现代农业园的技术优势,大力培育发展品质高、安全性强、效益大的高端农产品,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另外,按照不同功能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将生产功能区、农业旅游区和游乐服务区合理区分,防止因布局雷同产生恶性竞争,也是合理保护现代农业园区优势产业的重要手段。
(三)完善旅游功能,建设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现代农业园区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开发农业旅游,要充分挖掘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乡土民俗和文化功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发展田园观赏、瓜果采摘、休闲垂钓、农耕体验、农家餐饮、科普教育等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一方面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路、田、沟、渠、河、桥、电的综合治理,提升现代农业园区的装备水平,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在农业旅游区,建设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以完善旅游功能,方便旅游者的活动。
(四)加强人员培训,优化农业旅游服务质量
现代农业园区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和储备。现代农业园区的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既要有农业技术知识,又要有较好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为此,主要加大基层农业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农民素质培训力度。一是要培训一批农业技术人员,让他们为游客提供农业知识和技术讲解、农产品加工制作演示等服务;二是对从事服务等工作的基层人员,也要加强培训,主要从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三是加大本地新型农民培养力度,鼓励一些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四是积极引进和储备人才,重点引进一些具有旅游、农业、环境、管理、经济等专业背景的人才。
(五)提高现代农业园区的高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高科技含量以及现代化管理水平是建设好现代农业园区的关键,也是现代农业园区长久发展的根本。开发农业旅游的前提条件是根据本地特色培育支柱产业,同时,运用先进的农用设备、机械、设施、物资等,在农业栽培、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等技术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只有强化农业产业特色优势,才能在市场上有较强的识别性和良好的竞争力,才能满足现代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才能保证现代农业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地政府也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集中在资金、技术、设施、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后续管理和功能完善提升,突出园区在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带动功能,形成一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俱佳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一、镇在现代农业方面好的作法
镇在现代农业方面,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因地制宜,科学指导,延伸服务,做好种前的引导,种植期间的技术培训,收成后的营销服务,在促进现代产业发展,助农增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农业服务专业化。镇坚持农业技术指导专业化,将镇上农业方面的技术人才组成服务组,到群众当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为群众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服务。同时,还邀请县上对口的专家到产业基地开展现场培训和指导,提高群众农业技术水平,为农业增产增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二)农业生产基地化。生产基地对现代农业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镇根据本镇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大蒜、川芎、菲菜等生产基地,基地拥有一批稳定成熟的技术人员,又有一定的规模,较好地实现了很好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周围群众当中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经营产业化。一是主要是针对不同产业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建立网上销售平台,联系各地客商到镇进货,建立较为稳定的营销网络。二是培育当地的营销大户参与到农业产品的营销活动中,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三是同时开拓中高端市场,让彭州蔬菜直接进入超市,形成绿色蔬菜生产、销售的中枢神经。
二、关于我镇发展现代农业的几点思考
(一)合理布局产业。因地制宜,针对我镇半丘半坝的地形地貌,合理布局我镇农业产业,在坝区主要发展水稻制种、川泽泻和川芎中药材种植;在丘区发展苗木产业和蚕桑产业;在集镇附近的吴堰、石山村发展蔬菜产业以及在石山村发展花卉苗木等。
(二)强化技术服务。针对我镇的产业布局的产业特点,利用镇机关农技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比如:开展水稻制种培训、开展中药材种植培训、开展蔬菜种植培训和园林艺术专题培训等,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群众的种植技术,促进各产业增产增效。发现和培育各产业的“土专家”、“田秀才”,建立不同产业的技术自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专题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提高群众技术水平。联系县上对口的高级技术人才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群众技术水平。
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推进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先后启动了秋大棚番茄、黄瓜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推广及冬季日光温室高产高效试验示范工作。他们不仅聘请蔬菜专家对各区县技术人员和生产大户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结束后为鼓励大家将学到的技术应用到生产中,还开展了高产竞赛活动,并组织大家到各个高产竞赛观摩点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交流技术难题。在一系列的现场观摩和技术交流活动中,广大菜农和技术人员都直接感受到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热情。
当前,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不只是北京一个地方,全国各地此类针对基层农民的科技培训、示范推广活动正开展的如火如荼。可以说,培养大批掌握先进技术、懂得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是完成发展现代农业这一长期而又艰巨任务的核心和保障。
理论探索
发展现代农业,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中国政府一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力量。一直以来,政府为加快农业发展,在农民职业素质教育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处于领导层面的县(市)区、乡镇两级政府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还有许多需要加强的地方。北京市顺义区专门针对现代农业发展与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进行了调研,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认真总结了加强农民培训、培养高素质农民的措施与对策。这些新的探索,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必将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积极发挥政府在培养新型农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申荣文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对北京农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推进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2007年顺义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顺义必须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科技手段支撑农业,用现代设施装备农业,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节约率、科技贡献率、农民就业率和收入增长率,发展高端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着力打造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休闲、优质籽种生产和农产品物流四个中心。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培育和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既是都市型农业发展的目标,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因此加强农村教育,培育大批新型农民是都市型农业建设的核心,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通过种植业服务中心实施万人培训,顺义区农民科技素质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与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与加快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诸多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培养高素质农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加快区全面小康建设的过程中,农村的任务依然繁重。没有全区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区的现代化,而农村全面小康的核心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因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对整个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全区缺乏统一的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科技培训基地。现有的培训只是由农校及农业相关部门小型培训机构来负责,这些培训机构目前规模小,师资、设备等培训资源很薄弱,无法完成大批量、长时间的培训工作。
3.镇、村两级作用在农民科技培训的组织引导中有待于进一步发挥。镇、村两级是农民科技培训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关镇、村两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原因分析
1.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和技能素质较低,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加之认识不足,有一技之长的不多,影响和制约了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
2.信息服务渠道不畅。农村从业人员与市场、岗位信息需求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对接,造成自身知识单一,从而直接影响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
3.农民培训经费筹措渠道单一,政策措施不配套,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财政资金落实难度大。
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的措施与对策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对农民大力开展多内容、多形式、多层面教育培训工作。
(一)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支持农民教育的良好环境
加强高科技教育,努力开发农村劳动者的智力,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越来越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各级党委政府、农业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意义,转变人们的观念,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顺义区农民素质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社会氖围。同时,农业管理部门应对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宣传,使科技兴农工作由点到面全面开展,大力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带领农民尽快致富。
(二)健全农村教育网络,完善农业教育体系
农民科技教育是以农民为对象,以农户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教材,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培训活动,主要涉及的部门有农业技术推广相关部门,以及镇、村两级组织,其中尤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其他部门直接或间接地为农民科技培训服务。因此,应明确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全力培训高素质的农民。
(三)开展层面教育培训,拓宽农民知识面
开展农民教育工作,要体现实用性,切实把他们培养成既掌握一定基础理论,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发展后劲的农村实用人才。在培训内容、课程设置上,要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发展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园艺业、观光业等为重点进行培训,要体现和反映区农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需要,要贴近农业实际、尊重农民意原
(四)创新服务方式,增强培训效果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培训方式方法应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特别是冬春两季,按照“切合实际、形成多样、先进实用、讲求实效”的原则,采取现场观摩指导、远程教育、田间学校、植保信息平台等农
民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2007年种植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成立“科技入户宣讲团”,开展农业优良品种技术、农产品营销、科技人户等一系列培训;同时,结合农民实际需求发放农业科技知识书籍、光盘及单行材料等,培训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进一步提升顺义区农民的科技素质及中心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推进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严密组织,确保培训质量
农民培训教育工程涉及面广、人员多、任务重,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直接关系到顺义区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的进程。为此,建议成立区农民培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农民培训教育工作统一领导。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向,设立若干个培训办公室,由各职能部门负责落实。切实制定好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确定培训机构,统一编制培训大纲,统一制定教学计划,统一目标考核,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奖惩挂钩,责任到人。
(六)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培训投入,提高培训效益
尝试农民科技培训经费由政府、培训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在充分发挥区农校及农业相关部门作用的基础上,充实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建议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对农业科技培训增加投入,主要用于聘请农业专家培训补贴,各类培训的教材、资料补贴和参加培训的农民补贴或奖励等工作经费。在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帮助农民提高科技本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基层见闻
农业园里涌春潮――泾川县农业示范园区引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见闻
何有军
初冬时节,寒意浓浓,走进甘肃省泾川县农业示范园区的座座日光温室,股股暖流迎面扑来,棚内一行行引进试验种植的荷兰迷你黄瓜、日本樱桃番茄等蔬菜鲜翠欲滴,生机盎然;一盆盆无土栽培的花卉争相斗艳、竞相绽放;前来学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农民络绎不绝。处处被春天般的温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浓厚气息所包围。这是该园区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园区龙头作用,大手笔谱写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育新农民三部曲取得的丰硕成果。
新品种的“试验田”
“今年我种了5棚番茄,品种都是农业示范园区引进试种成功的日本雪粉、寿星粉王番茄新品种,这种番茄单果个体大、色泽艳、硬度好、口感好、耐贮运,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5棚番茄总产超过2.9万kg,批发价毛收入6.9万元,纯收入大约4.2万元。要不是农业示范园区引进试种,让我亲眼目睹了试验种植的番茄长势,我还不放心引种种植哩!要不哪能收入那么多钱?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农业示范园区的大棚已成了我们温室蔬菜种植户的‘试验田’。”已经入驻农业示范园区四年光景,经营日光温室的菜农崔学良乐呵呵地说。
泾川县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新品种示范和辐射导向作用,着力加大农作物新优品种引进力度,2008年园区先后从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天水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航天辣椒、茄子、豇豆,日本番茄雪粉,寿星粉王,荷兰迷你黄瓜,厚皮甜瓜,绿化苗木,花卉等名优新特品种9大类21个,在园区6座日光温室培育辣椒、番茄、茄子、厚皮甜瓜等优质瓜菜苗120.7万株,及时向县内的王村、泾明、罗汉洞、太平、高平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乡镇供应,有力地支持了泾川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并向崇信、灵台和崆峒等毗邻县区提供了瓜类和蔬菜苗,辐射带动了平凉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新技术的“推广站”
走进1600m2的连栋温室,室内阳光明媚,整洁干净,一排排、一行行花卉摆放整齐,花儿们姹紫嫣红,竞相绽放,着实耀眼。
“你看,这是利用剪枝扦插无性繁殖技术培育的一品红花卉,地面铺的是石子,盆内装的是基质,花卉生长全靠的是定时定期浇灌的营养液,这里真正实现了无土化栽培的‘工厂化’生产技术。在这座温室里汇集了营养液浇灌、基质栽培、配方栽培、剪枝再生、生化调控等5项现代农业生产高新实用技术,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平台和新技术的‘推广站’。”正在指导工作人员进行花卉管理的陕西长庆园林花卉公司负责人王立卓介绍说。
泾川县农业示范园区以培育特色高效农业经济增长点和提高科技含量为方向,着力做好新技术推广大文章,2008年,园区成功地引进推广了穴盘育苗、膜下滴灌、生化调控等6项现代农业生产高新实用技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园区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同时,通过辐射带动,使膜下暗灌、多层覆盖、育苗嫁接等设施蔬菜生产新技术在该县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乡村普遍使用。截止目前,园区总产各类时令无公害蔬菜1680 t,培育出棚优质菜苗120.7万株,名优花卉4.2万盆,繁育优质獭兔仔兔5430只,出售商品獭兔4180只,园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36万元。
科技培训的“大课堂”
1.1创新内容
从微观上来讲农业技术的创新是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相互转化,将新农业技术演变成一种手段为促进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农村的经济提供帮助,其包含内容大致是对农业新技术进行研究、获得与掌握、实现新技术的传播渗透于转让、改进创新农业的市场开发与售后服务等;从宏观上来讲农业技术的创新是农业企业和一系列公共机构组成的网络或者系统,且这些机构能够互相联系和影响从而为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扩散提供整合与协调。
1.2创新特点
由于工业技术受到了大多数的农业技术和不同层次的环境保护与农业技术、资源利用与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秘密、公共产品特性等与之密切相关的影响和制约,农业技术的创新特点大致有较多的技术、创新过程较为复杂、不确定的技术创新、农业技术的创新子系统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性等。
2农业技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策略方针
2.1基本策略方针
对传统的农业技术进行传承是实现农业技术从传统向现代进行转变的基本策略,这是因为农业的科技和技术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依据不尽相同的自然条件以及存在差异的社会文化进行继承和创造,农业技术包含当地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且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显著。在继承传统农业技术进行现代化农业技术转变的过程中,不可盲目模仿要联系实际国情和地方特点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实现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融合从而使未来的农业技术发展保持稳定。
2.2关键策略方针
对传统的农业技术进行改造是实现农业技术从传统向现代进行转变的关键策略,这是因为长期积累投入并未使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发生改变,即便生产率较低只要技术的状态保持不变的话,假以时日就可以实现传统农业的专项平衡及恢复等。而农业科技发展从技术结构的优化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以下的三个阶段并逐一介绍:(1)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相关的手工劳动主要是依靠现有自然资源进行,是以手工产品或者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劳动密集型的阶段。(2)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发挥,进军更广更深的自然资源从而形成了以生产加工商品为主的技术密集型阶段。(3)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都达到很高的阶段,农业的现代化已经实现且智力和知识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以生产高新商品为主的知识密集型阶段。
2.3根本策略方针
对传统的农业技术进行提升是实现农业技术从传统向现代进行转变的根本策略,这是因为改造传统农业技术的目标和方向就是现代农业技术,根据世界农业的发展经验可以发现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农业的生产必须实现从满足目标消费追求的数量向商业生产利润的最大化进行转化。
3结语
创新宣传方式
既与管农业领导沟通,又与农业通讯员联系。加大农业科技宣传的首要条件,是要吃透上面的宣传意图。因此,要经常与管农业的领导通气,这样,记者既了解全局又了解农业科技的宣传内容和要求,及时宣传政府部门组织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和对农业生产提出的阶段性要求,从而增强农业科技宣传的针对性、及时性,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加强农技宣传的通联工作。农业科技稿件难写,通讯员不懂农业科技就很难写出有指导性的稿件。因此,记者要经常与乡镇农技人员和村农技员联系,写信或打电话约稿。实践证明,农技员写的农业技术稿件有地方特色、有经验、有措施,适合本地农民听众的需要。
既请专业人员办讲座,又让“土专家”上广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对新技术掌握得比较快,研究得比较深,举办的讲座权威性、指导性强。近年来,东台市林牧业局蚕桑技术指导站每年在电台举办的讲座有十多次;东台市农业局围绕春耕生产举办了“棉花苗床盲椿象防治技术”“玉米施锌,本小利大”“谈谈地膜棉的播种技术”“讲讲三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说说水稻种子的消毒技术”等科技讲座。此外,还要让乡镇管农业的领导、农技站长以及村组负责农业的干部作广播讲话,传授农业技术。“土专家”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让他们上广播,现身说法,以群教群,易懂易学。东台电台在《农业科技》节目中开辟了“专业户谈经验”专栏,不定期地让各方面的专业户介绍经验,效果十分显著。
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水平。生在农村的人不一定个个会种田,所以“四季歌”还要唱。老技术是基础,不能丢,要从种唱到收;有的技术不怕重复,要反复播,连年播;有的技术农民虽会,但关键措施掌握不准,就要在关键时刻给农民提个醒。搞农业科技宣传不能光停留在唱“四季歌”上,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宣传推广新型技术。农业生产正在发生三个方面的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以产量为中心向以效益为中心转变,单一种植向立体种植转变。转变过程中,老技术不断更新,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有的老农民对新技术感到陌生,对“绿色企业”“三高农业”“创汇农业”等新名词闻所未闻。因此,应加大推广普及农业技术的力度,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整体水平。
营造科技氛围,落实科技兴农。农业科技宣传不能就技术讲技术,要在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一是要有思想性,使农民认识到科学种田的意义。要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介绍各地的科技动态,组织科学种田和传统种田方式的对比宣传,使农民进一步认清掌握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二是要有可操作性,用科技典型启发农民。农业科技的应用推广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并不是每个农民都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要让绝大部分农民都能掌握电台宣传的技术,可以选择农民身边看得见、学得上的科技典型,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让“科技盆景”变成“科技花园”。三是要有吸引力,报道科技的推广价值及农产品的市场走势,使农民对新技术有一种整体性的了解,产生一种渴求心理,从而自觉接受农业新技术。
提高宣传质量
宣传质量是《农业科技》节目的生命。只有不断提高宣传质量,才能吸引听众,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注重双向交流。过去办《农业科技》节目是“我说你听”,听得懂也好,听不懂也罢,播音员一播了事。这虽然是服务,但服务没有到家。就农业科技宣传来说,对听众服务得好,就是要他听得懂、记得住,并能熟练地运用这项科学技术。东台电台对农民听众承诺是,“如果听不懂,或者不完全懂,可以来信询问,我们将在‘听众信箱’栏目里解答疑难;如果编辑都不懂,将请有关部门解答,保证使你满意。”
内容通俗易懂。《农业科技》节目专业性强,专有名词多,读起来拗口,比较难编也难播,容易造成“外行听不懂,内行不愿听”的现象。因此要尽量做到专有名词用通俗语言解读,做到内行愿听,外行能懂。《农业科技》节目的编辑,曾在农村工作过,在农业第一线摸爬滚打整十年,对农业生产技术比较精通,编起节目来得心应手。对于新人,电台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学习农业技术,参加农技班培训,订阅农技报刊,聘请农技顾问,变外行为内行,使其熟练地编辑节目。
今年31岁的李奎,10年前承租了106亩土地开始创业。由于不会技术,不懂管理,他种的棉花、花生在自然灾害面前损失惨重。之后,他通过改变种植模式,聘请农业技术顾问进行种、管、收等生产环节的技术指导,逐渐获得了收益,也因此认识到了农业科技在规模化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李奎告诉记者,他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想依靠政策和科技带领农民走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合作社摒弃了传统的低水平粗放经营模式,利用现代经营理念和农业技术,对承租来的土地进行集中规划、科学种植和经营。经过探索,打破了以往一年两熟的种植方法,让土地实现一年三熟,开始了“流水线作业”:在他们的34个大棚里,1月份育烟苗,4月份育西瓜苗,8月份育包菜苗。李奎说:“再加上中间种一季西瓜,虽然一个大棚只占半亩地,但由于科技化程度高、龙头辐射作用强,每个棚一年的收入都在7000元以上。”
该合作社成立3年多来,已流转土地6000余亩,每年机耕服务订单8000余亩,跨区作业1.6万余亩,拥有大中型车辆59辆,各类农机具115台套,年经营纯收入120万元,2011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合作社示范社。
目前,河南省3万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涵盖了种植、养殖、农机农技、农资、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领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作为农村人口大省,河南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1.1亩左右,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水平偏低,多数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经营成本高,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差,难以有效应对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安全风险等。为了倾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坚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要载体,搭建从传统农业通向现代农业的桥梁,促进了现代农业的长足发展。
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省财政每年列出1000万元左右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各涉农银行也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自身优势,以社员为服务主体,上挂科研机构,中托购销市场,推行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包装销售,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
商城高科农机农艺服务专业合作社由回乡务工的余家华创办,目前已成为拥有资产总值近亿元、各类农机设备280台套的大型专业合作社。据余家华介绍,合作社现已流转土地8000亩,入社社员1050户,年收入2800余万元。为了给农业科技搭建应用平台,他们还建成了标准化钢构机车库和一座高智能钢架构温室育秧工厂,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推手。
1我国农业推广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探索工作方兴未艾,形式多样,形成了以政府公益性和农业科研院所为支撑、以企业或协会为主导的模式。政府设立的专门推广机构在其系统内部组织结构、推广方式上也进行着改革,农业科研院所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强大生力军,涉农企业加入农技推广行列,农业科技推广中介服务组织也开始兴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实用技术推广的重要主力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逐步由政府掌控转向“以政府为主导、多种推广模式为载体、多元化发展为目的”。这些有益的探索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升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水平。未来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将不断涌现,为了使我国过去以推广实用技术为主的推广体系适应推广农业高新技术的需要,有必要探索新的推广模式和机制。
2新时期农业推广存在的新问题
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生产力水平不高,但是已经向现代化迈进,无论在组织体系上还是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上,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新型推广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由此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纵观其发展过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2.1劳动力成本上升,农户兼业化比重增加
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业比较收益的下降,使得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逐渐增加,农户兼业行为和分化趋势开始显现,因此,农户对农业技术推广出现了多样化的需求。
2.2农业推广公益性与营利性矛盾
以农业科研院所和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牵头的农业栽培技术、种植模式等技术推广属于公益性;而涉农企业推广的新品种、肥料和农药等具有商业行为,属于盈利性。如何协调好农业推广的公益性与营利性矛盾将是未来农业推广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3经营主体多样化与推广手段单一的矛盾
新时期先进农民不断涌现与素质不断提高,农业技术示范户、农民技术员、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家、专业协会组织者对技术需求多样化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趋势中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问题逐步显现。农户及其相关产业组织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经营项目和技术模式的选择等均为其自主的权利[9]。而这种选择与行政式推广模式下,技术结构单一、缺乏及时性、质量低下的推广服务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造成推广效率低。
2.4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分离经营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
我国农业存在着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严重脱节的现象,信息、服务、效益较难统一等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农业的产中环节只是原料生产基地,产中环节无法分得产后的加工销售利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损害。另外农产品的层次也比较低,还存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各自为政现象,导致相关产业难以形成利益互补机制,规模不经济。
2.5农业技术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
农业技术供给信息不对称导致技术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农业生产上所采用技术的扩散程度与信息的关系非常密切。信息对称可以使农业技术的供求信息快速传播并及时反馈,从而使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与采用各个环节密切联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潜力;相反,农业技术信息的脱节势必会延缓农业技术发展的速度。
3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实践———谷子简化栽培技术推广
3.1谷子简化栽培技术介绍
谷子简化栽培技术作为1种全新的谷子生产技术,指明了未来谷子生产的发展方向。该技术的主要内容是采用精选的高质量谷子良种,按照品种可承受的密度上限播种,通过喷施特定的化学药剂省去间苗、除草环节。采取配套管理措施,通过省种、省工、省时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实现节本增效的目标。从2006年的“简化栽培谷子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到目前谷子简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示范,近10a来,我国谷子栽培技术在轻简、高效和优质等方面快速发展,这些新技术的大力推广为提高谷子自身竞争力,增加谷农收入,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了重大贡献。谷子简化栽培技术是顺应农业发展和新形势要求的1项先进实用新技术,能够节本增效、增产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适宜地区作为重大技术措施加快推广,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生产成本低、种植效益好的农业发展新路子。
3.2谷子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实践
3.2.1建立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技术采用简化栽培谷子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研发成功以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依托承担的各类项目先后在河北省谷子主产县武安、献县、馆陶、晋州、藁城、威县、内丘、黄骅等地建立了谷子简化栽培示范基地20多个,通过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建设,加快了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
3.2.2开展技术培训,确保技术服务到位组织专家开展各类科技服务工作,仅2014年在20多个县开展技术培训会、科普讲座共50场次,直接培训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3000人(次),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讲座100多期,发放科普图书2000册,印发技术宣传资料15000份,使广大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了谷子各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知识。除了室内培训、现场培训2种形式外,还接待农技骨干、种植大户、企业家来访200人(次),并在所内通过技术讲解、多媒体演示等形式对其进行培训。充分利用报刊、电台宣讲培训,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要紧紧围绕品种、种植方式、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技术培训和科普讲座,发放科普图书,印发技术宣传资料,组织现场观摩会,电话咨询答疑解惑,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及时沟通,并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田间指导,开展全程技术服务,确保关键技术指导及时到位。
3.2.3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推广普及谷子简化栽培技术。积极与媒体合作,全面介绍谷子新品种、轻简高效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控、市场动态、营养价值、粟文化、产业发展等内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架生产者对谷子的全新认识。
3.2.4与新型经营主体紧密结合,拓展服务对象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谷子等杂粮健康食品认识的逐步提高,谷子市场需求旺盛。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种植谷子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为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在过去抓农户的基础上,与新型经营主体紧密结合,拓展了科技服务对象。在基地建设与科技服务工作方面与邯郸仓盛兴粮油公司、华瑞农源公司、邯郸瑞禾庄园、唐山广野集团、石家庄龙兴贡米、衡水金绿谷等企业、合作社以及不同生产区的种植大户、家庭农户建立了密切联系。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开展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提升示范带动效应,形成1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补和联系紧密的产业集群,有力推动谷子产业快速长远发展。
3.2.5集中学科优势,建立全产业链服务模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针对谷子产业发展需求,集中全所学科优势,建立从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在科技服务、技术指导、培训会和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全所统一行动,发挥各科室各自学科优势,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综合性技术培训会,均是从谷子轻简高效生产技术、优质谷子栽培技术、谷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谷子营养与产后加工、谷子市场动态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培训效果良好。
3.2.6整合各类项目,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和力度在坚持以自研主导技术为核心的同时,引进相关先进技术,整合上下游技术成果,通过技术集成提高科技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将成果转化类项目、技术集成类项目进行整合,集中财力抓显示度高的大型服务基地。将项目资源(推广、基地研发等项目)、人才资源(育种、栽培、植保、加工、经济等多学科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简化栽培、化控间苗等技术)等相整合,达到全产业链服务谷子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工作。
3.2.7建立中国粟类作物网,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科技服务向信息化发展势在必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整合了该所网站、国家谷子糜子产业信息平台,建立了中国粟类作物网,内容包括:新品种新技术介绍、成果、专利、标准、专家介绍、市场行情、产业动态、国家谷子糜子产业体系产业信息填报系统、谷子病虫草害网络诊断与防治系统等,网站年访问量达到20多万人次,有力促进了信息化服务水平。建立粟类作物网,及时前沿资讯,定期工作动态简报,截至目前已发简报30余期,并已建成岗位专家、试验站、种植大户、100个县固定观测点的基础数据库。
3.2.8开展生产调研,因地制宜地创新技术谷子简化栽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不仅要试验示范,更要伴随大面积实地调查研究,确定生产实际情况,掌握一手资料,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测算规模经济用以指导生产。谷子多种植在山区瘠薄旱地,种植条件参差不齐,因此,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要探索高产经验,因地制宜地修改、完善、延伸谷子简化栽培技术,如膜侧栽培技术、渗水地膜技术、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等。简化栽培技术针对市场需求,大面积示范推广,延伸技术,针对不同区域形成了全套栽培模式,如由谷子简化栽培技术延伸的谷子全程轻简化生产技术,其中地膜谷子栽培技术是以河北省农科院谷子所初步完成的地膜谷子生产技术规程为核心,引进山西、甘肃地膜机械,由示范膜侧栽培技术、渗水地膜技术、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整合修改而成。
3.3技术推广效果
简化栽培是近些年谷子种植采用的新技术,技术特点是省种、省工和省时,适合机械化生产,为谷子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截至2015年,全国有30个县采用了谷子简化栽培技术,共培育科技示范户500多个,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0000多余户。通过采用谷子简化栽培技术,使项目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应用率达90%以上;通过项目带动和政策保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焕发了新一轮的活力,一些地方还将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项目与此技术的推广结合起来,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融合新颖的理念、机制和体制,把推广主体和客体紧密连接,形成了具有新时期特点的科技推广模式。
3.3.1农民增产增收显著简化栽培谷子品种及其配套技术增产增收效果良好。示范区内谷子增产450kg/hm2,节约用工75耀105个/hm2,节本增效4500元/hm2以上;丘陵山区谷子增产450kg/hm2,节约用工45耀75个/hm2,节本增效3000元以上。
3.3.2优质谷子面积逐步增多谷子简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升了全国谷子种植地区谷农对简化栽培优质品种的认知,优质谷子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生产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其中优质简化栽培谷子新品种冀谷31(懒谷3号)在河北省年推广面积最大达到了6.67万hm2,成为了多家小米加工企业的主要采用品种。
3.3.3机械化率逐年升高目前谷子机械化生产集成技术实现了包括谷子机械播种、化学除草、化学间苗、一次施肥、机械收获等技术在内的全程轻简化生产。应用这一集成技术,可节约用工90个/hm2,增效467.2元。各地方农机企业陆续研发出谷子精量播种机、割晒机、脱粒机、联合收割机等配套机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谷子生产的机械化率。
4结论
新时期新背景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对比以往的推广实践,谷子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值得总结与经验借鉴,并为今后农业推广开拓思路。
4.1以项目为依托,多主体共同参与
各农业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品种培育与新技术研究,联合政府、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主体,并依据不同主体的自身特点,申请设立课题项目,鼓励不同主体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项目分为公益与经营,对经营组织从事公益,就需要政府给予一定政策资金支持,特别是对影响意义重大的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要加大扶持力度,降低采用风险,调动农民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的积极性。
4.2以网络为平台,全面助力推广服务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冲击,为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了1个更为便捷的平台。要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强化信息搜集、整理、分析、预测等工作,使信息服务网络化贯穿生产的全产业链,切实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等综合信息服务,改变以往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指导农民科学生产、科学决策、科学交易,提倡科技进村入户,真正做到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地创新推广范围
新时期的农业技术推广已经由单纯地以提高产量为目标,转变为高产优质、节本增效、可持续、防灾减灾的多重目标。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导向,拓宽农业技术推广范围,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保证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促进农业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4.4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目的,明确技术推广策略
人工间苗、人工除草等传统生产方式是制约谷子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简化栽培技术是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目的,从解决人工间苗、除草入手,与农技单位合作,深入研究了谷子配套机械,从而形成了谷子全程轻简化生产技术体系,为技术的快速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因此,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目的,制定技术推广策略,值得今后农技推广工作进行借鉴。
4.5以技术培训为手段,确保技术服务到位
农业技术的推广要以农民的需求为依据,尊重农民的技术选择意愿,与此同时,不断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农民对新技术的吸收和应用能力,这就需要重点加强技术培训,科普讲座,发放科普图书,印发技术宣传资料,组织现场观摩会,电话咨询答疑解惑,实现线上线下及时沟通,开展技术应用全程服务,确保技术指导及时到位。
4.6以多媒体为渠道,大力宣传推广技术
摘要:农机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机手,其目的是提高农机操作人员运用农业机械的综合技能,提高其技术素质,使他们正确、熟练地使用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发挥农业机械在抢农时、抗灾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促进增产增效。与此同时,还应特别注意把农业科学技术融于其中,使农机更好地服从于先进的农业科技要求,达到丰产丰收。这是对农民技术培训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关键词:农机;农艺;相结合;农机培训
1农机与农技的相互关系
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是农业生产的两大任务,也是农业生产的本质所在。只有通过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地培肥这三个重要生产过程,农业生产才能正常地、稳定地、持续地进行下去。而这三个生产过程中的植物生产与土地培肥与农机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土地培肥而言,只有通过合理的土地管理才能达到目的。现代农业的土壤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通过农业机械的合理耕作,给土壤本身创造一个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才能发挥土壤这个基本农业生产资料最大的经济效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例如,深耕,深松不仅能增加土壤耕作层的通透性,同时又能增强土壤耕作层与土壤深层的物质交换,增加土壤活力达到抗旱抗涝。而这一农艺措施必须通过农业机械来完成;又如,农业专家力举推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秸秆还田技术,就得靠先进得农业机械来实现。而操纵先进机械得又是人。因此,在对农民进行农机培训时,必须把相应的农技要求、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的作用、目的以及对植物生产的影响交代给他们,把这些农业知识结合到“标准化作业”、“机组运用”,机器保养等培训内容中使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得重要地位,明确农业机械各种作用、最终要体现在促进农产品的生产成果的增长上。这样有利于发挥机手的主观能动性,克服使用农业机械只是为了提高生产率的片面认识,使他们更自觉地运用农业机械为农业生产服务、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从现代农业的角度来看,没有农业技术要求,农机培训就没有真正的目的,没有农机培训做保证,农业技术就无法实现。如果说,土地是农业的身躯,水是农业的血液,肥是农业的粮食,种是农业的灵魂,那么,机械化就可以说是农业强健的四肢。所以说,农机与农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2农机培训与推广必须适应于农技推广。
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是使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实践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农业的高速发展。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是直接作用于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的直接措施,是连续不断地进行,而且新旧科技交替的周期越来越短。而农机培训与推广却是在农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之后,按照农业科学技术的要求间接地作用于作物生产。农技是从作物内部挖掘增产的潜在因素,农机则是从作物外部施加某种技术措施促进作物增产。因此,农机培训与推广要与农技推广相适应,使先进的农业技术在较短的时期内发挥最大的技术效应。
过去,我县农机推广工作举步艰难。一方面是资金有困难,但更重要的是农民对新机具不予接受,其中主要原因是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与新机具的推广之间的关系没有认识。这些年,我们在对机手的培训中,把农业新技术与新机具的推广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农机推广课上,介绍带深施肥部件的精量播种机时,把相应的农业增产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使他们认识到这些农业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减少农业投入,还能增产,由此,我县的农机推广工作摆脱了被动局面。这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农机推广必须与农技推广相适应,同时两者又不可分离,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
3农机与农技培训同时进行,才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
县级农机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机操作人员,他们在生产中,不但要运用农业机械从事生产活动,同时,还要运用农业科学技术进行生产经营,二者不可缺一。只有正确、合理地把农机与农技同集约化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农机与农技发挥各自的最大效应,才能把握住农业生产飞速发展的进程。为适应现代农业的这一特点,我们对驾驶员复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一是把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同农机田间作业技术标准结合教学,使学员认识农机作业高标准是实现农技标准的根本保证,从而提高学员对农机作业必须服从于农技要求的认识和自觉性,增强他们对机具状态要求标准化和更新机具的积极性;二是讲土壤耕作制度,并把蓄水提墒这一抗旱保苗的农业技术结合其中,使学员认识针对我们现有的水利设施和资金状况治理我们地区春旱秋涝的根本途径使靠我们的机械化为土壤建立一个“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蓄住天上水,用好地下水,实现春旱秋防,秋雨春用,达到农业生产稳产丰产;三使聘请懂农技的农业专家为学员讲农机与农艺课,使学员真正懂得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有些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依靠农业机械来完成。同时还让学员掌握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受到了学员的欢迎。过去复训班课程内容不好选定,主要是参训者有新驾驶员,还有不分老驾驶员,所以上课时,难免出现重复听课者,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睡觉现象,课程内容调整后,学员学习兴趣很浓,尤其在听“农机与农艺”课时,不但认真听、认真记,下课后还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原因是,过去我们忽视了我们的培训对象不仅是一个机械操作者,同时还是一个农业经营者这一点,而往往农业部门的培训又不包括农机驾驶人员。因此,通过实践,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从发挥农业机械最大效能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角度,都必须使农机培训与农技培训同时进行,才能更好地提高农机推广与农技推广的普及率和转化率,全面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以适应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4农机培训与农技有机结合,能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顾益康作题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策”的主题演讲,他聚焦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对策,不仅分析了农业面临的重重挑战和忧患,而且指出现代农业前途无量。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自文博士以“生物农药和生态农业”为题,介绍了生态农业的特点,通过具体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实施案例,表明了发展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循环农业可以成为现代农业的出路。蔡辉益博士在题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产业链发展”的主题报告中解析了农业科技与农业前沿技术在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重点指出生物技术在未来农业发展的核心意义。
论坛还设立了“机遇篇”和“战略篇”两个圆桌论坛,其主题分别为“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涵养式、可持续农业的历史机遇以及发展路径”和“从现代科技的角度审视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战略以及金融在其中的意义”。
最后,论坛发起方和承办方杭州中域承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丁渡时先生在闭幕致辞中提出未来十年是我国农业升级发展的十年,也是高科技农业投资的黄金十年。发起此论坛旨在于以农业科技产业链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为基础,向有意于农业科技投资的机构开放研究平台、分享产业资源,呼吁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农业科技,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农业领域达成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