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叶的植物学特征范文

茶叶的植物学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茶叶的植物学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茶叶的植物学特征

篇1

关键词: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引种;栽培;桤叶唐棣

桤叶唐棣(AmelanchieralnifoliaNutt)是蔷薇科唐棣属一种落叶小乔木或灌木,为北美洲著名经济树种。果实为浆果,每100g鲜果含钙88mg、镁400mg、钾300mg,果实可加工或鲜食,主要用于酿酒,制造食品、药品和饮料。桤叶唐棣喜光、耐旱、耐寒,分布范围比较广泛。栽植后第3年即开花结果,5~7a(年)后进入盛果期,鲜果产量每1hm23300~4500kg。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果实售价每1kg3.3~4.4加元,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价值。该树种树形美观、花果独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作为园林绿化树种等。为了增添辽西地区新的适宜树种,丰富该区植物资源,我所自1999年从加拿大引6个品种的桤叶唐棣种子和苗木(包括实生苗和组织培养苗),种分别是Honeywood、Martin、Pembina、Russia、Smoky和Thiessen。从1999年~2003年,对其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初步认为该树种在辽西地区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现将其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结果总结如下,为相似区域扩大栽培该树种提供科学依据。

1植物学特征

桤叶唐棣树形为圆形丛状;树皮褐黑色;小枝粗壮细长,紫褐色。根系属于浅根性,主根长约30~45cm;侧根数量不多,约7~13条;须根多而粗,密集形成网状;地表处萌蘖根系特别发达,萌蘖力极强。冬芽赤褐色、圆锥形,具银白色绒毛。皮孔为圆锥形、灰色。叶片为单叶互生,卵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7cm,宽约2~4cm,深绿或暗绿色;叶先端急尖,叶基圆形,叶缘钝锯齿,渐尖;叶脉为羽状脉,中脉为主脉,侧脉9~11条;托叶小、早落。花为总状伞房花序或复伞房花序,直径3~5cm,花梗细长,1~3cm;花初期白色,向粉红色渐变,略带红晕;花萼筒状,外被有白色绒毛,随后逐渐脱落,萼裂片三角状,先端长尾尖,全缘,初期被稀疏长绒毛;花瓣线状圆形,白色。果实球形,6月下旬成熟,最初绿色,渐变为褐色、红棕色,成熟时紫黑色,有光泽,油质;果实纵径平均1.26cm,横径1.33cm,单果鲜重0.9~1.5g左右;果肉外部红褐色,内部乳白色,汁液红褐色,酸甜无涩味;单果含种子2~7粒左右,种子千粒重5.95g,属于小粒种子。

2生物学特性

2.1物候期

依据蔷薇科果树的物候相标准,进行了物候期连续定位观测,结果(见表1)表明,桤叶唐棣从芽膨胀到落叶历时148~166d(天)左右;

营养生长主要集中于5月和6月;从出现花蕾到花全落只需用7~10d(天)左右;从幼果膨大到果实成熟大约需用24~28d(天)左右。

2.2营养生长特性

根据2000年和2003年的新梢定期生长量调查结果表明,桤叶唐棣新梢从5月初开始生长,5月下旬至6月初生长进入高峰,6月下旬至7月初,部分新梢相继停止生长,从新梢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大约55d(天)左右;新梢年增长幅度为26~105cm,径粗年增长幅度为3.6~6.8mm;其营养生长与温度、湿度、降水量、土壤肥力等环境因子影响有关。

2.3果实生育特点

经过近3a(年)对桤叶唐棣开花和结果情况的调查发现,桤叶唐棣从开花初期到花全落整个花期时间比较短,最初花乳白色,逐渐着色,很快渐变为粉红色,然后花落,从出现花蕾到花落仅有15~17d(天)左右。果实成熟过程较短,从幼果膨大开始,当果实长到接近成熟体积时,开始着色,最初青绿色,逐渐变黄白、淡红、粉红、褐色,最后变成黑褐色,从落花后幼果膨大到果实成熟一般需用23~26d(天)左右。

3引种结论

1)桤叶唐棣的引种,为我国增添了新的经济树种和绿化树种,就辽西地区而言,存在气候干旱、碱性土壤、冬季气温低等不良条件,但该树种仍能在引种区正常生长、开花、结实,并未发生过严重的冻害及不适应性等现象。初步预见,如果将该树种引至辽东、辽南及河北、北京、山东、内蒙古、吉林等地区,可望有较好效果。

2)该树种春季萌芽较晚,营养生长主要集中在7月份之前,受雨季湿度大等因素影响较小;开花也较晚,花期短,受引种地区低温的影响也较小;果实成熟速度快,且避开高温和雨季,利于果实采集。

3)桤叶唐棣的营养生长、果实发育均受温度、湿度、降水量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篇2

关键词:茶树;品种繁育;推广

中图分类号:S571 文献标识码:A

茶叶是云南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云南省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把发展茶叶产业作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生物资源创新产业中的重要产业,加强领导,加快发展,把茶叶产业培育成我省的区域优势经济支柱产业”。云南是以山区为主的农业大省,茶叶在云南山区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种是建立优质、高产、高效茶园的前提,无性系良种茶园的占有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茶叶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检验茶叶科技含量的重要内容。

紫娟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5年从该所大叶群体品种茶园中发现的一株芽、叶、嫩茎都为紫色的茶树选育而成。因该单株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的特征,并且所制烘青绿茶干茶和茶汤皆为紫色,故取名为“紫娟”。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2000年从省茶科所引进紫娟母本,以自行繁殖的方法逐年扩大母本园,建立了13.3hm2良种母本园及高标准示范园,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比较鉴定和生产试验,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比较熟悉的掌握了紫娟的特性、特征及适制性。良种繁育的成活率由当初的80%上升到95%,出圃率达到85%(采取搭建塑料薄膜小拱棚及遮阳网覆盖措施);定植成活率由50%上升到90%(采取地膜覆盖及遮阳网遮荫措施),苗木价格也由过去的1.5元/株下降到了现在的0.30元/株(母本园增加,繁育苗木数量增加),目前已形成了较系统的繁育推广技术平台。为良种的推广打下了坚定实的基础。繁育推广的新品种紫娟具有适应性广,芽叶较肥壮、呈紫红色,适制多种产品等优点。

“紫娟”新稍中内含物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成分是花青素,一芽二叶新稍中花青素含量达29.14mg/g,是日本高花青素茶树品种“枕佃03—1384”(花青素0.30~0.37mg)的100倍左右。采用“紫娟”品种加工的绿茶具有明显优于云南大叶群体种绿茶的降压效果,经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用体重2.5~3.5kg的家猫进行降压实验,结果表明,“紫娟”烘青绿茶降压幅度为35.53%,明显优于云南大叶群体种烘青绿茶(29.04%)。紫娟茶因其特征奇异和药用功效显著,有望成为人类茶叶保健饮品中的奇葩。紫娟茶中的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无毒,而且具有一定营养和药理作用,在食品、化妆、医药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人的寿命长短直接取决于人们抗氧化、抗自由基能力的强弱,而花青素的发现为全世界的人找到了抗氧化、抗衰老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花青素的发现和应用使人类从20世纪的抗生素、维生素时代进入到21世纪的花青素时代。

1 紫娟植物学特征特性、适制产品及主要栽培措施

1.1 植物学特征

紫娟属云南大叶种小乔木型茶树,树姿半开张,分枝部位较高,分枝密度中等,叶片呈上斜着生。长椭圆形,叶尖渐尖,叶色紫红色,叶柄呈紫红色,叶质较硬,叶面平滑,叶缘平整,锯齿浅、钝、稀。芽叶较肥壮,紫红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为115g。花冠直径4.10cm,花瓣5~6瓣,色泽白含绿,质地软;花萼5片,花萼和花梗呈浅紫色;花瓣、花萼和花梗无茸毛,花柱3裂,子房茸毛多。

1.2 适宜生产多种优质产品

对紫娟品种的适制性进行了多年研究,通过对其一芽二叶蒸青样和内含成份分析测试及采用感观审评方法,证明紫娟品种适制名优红茶、普洱茶及绿茶。

1.2.1 适制优质红茶

条索紧实褐红,汤色褐红明亮,香气高,有特殊香气,滋味醇厚回甘。

1.2.2 制普洱茶品质优

生茶条索紧实紫黑色有光泽,汤色紫红色,有特殊香气,滋味浓厚回甘。

根据紫娟成分测定结果:内含成分的酚氨比值接近对照,因此具有形成优质红茶和普洱茶的物质基础。

1.3 适种范围及主要栽培措施

从引种和多年系统试验推广鉴定结果表明:紫娟是一个抗旱性强、抗寒性强、发芽中、紫红色,茸毛多、优质高效的无性系名优茶品种。在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5℃的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保山市、德宏州、文山州等云南地区适宜种植推广。

主要种植方式:经对紫娟示范茶园的种植方式比较,双行单株比单行单株种植的茶园,茶树树幅大,成园投产早,鲜叶和枝条的产量高,综合效益好,说明半开张形的紫娟宜双行单株方式种植。

2 紫娟繁殖与推广情况

无性系茶树品种紫娟具有种植适应性广,产品加工适制性强等优点,该品种除在普洱市10县(区)内快速扩大推广种植外,并在省内的临沧、西双版纳、德宏、大理、文山、保山、红河等州(市)及省外的浙江、广东、海南、广西、四川等省引种推广。截止2012年底,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4062.227hm2,其中采摘面积达3372.447hm2。

3 效益评价分析

无性系茶树品种紫娟的繁育与推广,加快了全省无性系茶树良种化进程,为无性系茶树良种规模化、产业化、产品多样化提供了品种保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1 经济效益

根据对普洱茶树良种场、西双版纳、临沧等地的抽样调查统计(其中紫娟调查面积113.3hm2、云抗10号113.3hm2),无性系茶树品种紫娟与云抗10号产量及产值调查结果(见表1):无性系品种紫娟产量79.9kg/667m2,比云抗10号减产41.9kg/667m2,减产34.4%;紫娟品种干茶平均单价300元/kg,比云抗10号增273.7元/kg,增长1040.7%。无性系品种紫娟与云抗10号产值效益比较(见表2):无性系品种紫娟产值24068.5元/667m2,云抗10号为3188.6元/667m2,增收21150.5元/667m2,增加663.3%。按已投产面积3372.447hm2计算。每年可增收10.7亿元(含成本),无性系品种紫娟的经济效益极显著。

依据四川省农科院研究的“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法”按紫娟已投产面积3372.447hm2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分析,新增纯收益58807.0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1:6.16,科研费和推广费投资收益率分别达1:154.96和1:156.52,农民得益率为1:7.38,该品种经济效益极显著。

3.2 社会效益

3.2.1 紫娟的繁育与推广,促进了茶产业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

目前推广紫娟茶园4066.7hm2,平均每年发展茶园580hm2,是云南省继国家级品种云抗10号之后,年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之一。

据调查,紫娟推广种植4066.7hm2,按每个劳动力种植管理0.3hm2茶园计算,可安置13556个劳动力。按6.7hm2可增加茶叶加工、销售人员10人计算,3400hm2可带动5100个劳动力就业。紫娟繁育推广项目的实施,累计带动18656人就业,为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3.2.2 紫娟的繁育与推广,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紫娟茶品质优良,茶产品卖价高。2008~2012年,紫娟毛茶(级别:一芽二、三叶)平均单价300元/kg,比同级别云抗10号增273.7元/kg,增1040.7%,农民得益率为1:7.38。

3.2.3 紫娟的繁育与推广,培养一大批育苗专业户

良种场采取统一提供良种穗条,技术指导,统一技术措施,在场附近的曼连、丁家箐、柏枝寺、刀官寨等村民小组扶持育苗专业户百余户,建成约20hm2育苗基地,年均出圃紫娟等品种苗木3000多万株。

3.3 生态效益

茶树是退耕还林、改造荒山草坡、发展绿色经济的优良经济树种。无性系茶树品种紫娟繁育与推广,可提高山区植被覆盖率,起到截流固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符合 “绿色环保”、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发展战略要求。

目前,紫娟茶产品供不应求,在高消费领域有走俏趋势,市场前景看好,深受茶企业和茶农欢迎,推广速度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包云秀,夏丽飞,李有勇,等.茶树新品种“紫娟”[J].园艺学报,2008,35(6).

[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gkls091903 国家植物保护品种“紫娟”与“云茶1号”试验示范[Z].2005.

[3] 杨兴荣,包云秀,黄玫,等.云南稀有茶树品种“紫娟”的植物学特性和品质特征[J].茶叶,2009,35(1).

篇3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今人不少人认定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

其实到底在哪里现在对我们饮茶者来说并不重要。也许具有文化意义。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学术界的一些说法:

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饮茶发源的地点考证: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1.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说: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说: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江浙说: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学者或茶学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不够了。 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1.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主要论据,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

1.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

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2.从地质变迁来看

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二、茶的发展 随着茶叶的传播,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西藏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已达1600多万亩,年产茶叶40万吨左右,茶叶出口量达13.5万吨左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全国茶叶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网络,大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科学种茶、科学制茶和茶业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这为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茶叶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并成为三大饮料之一,所以世界茶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个国家种植茶叶,茶区主要集中在亚洲,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80%以上。

茶叶生产和饮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新的要求。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中,一旦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就特别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这种天然保健饮料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去饮用它。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中国古代重要茶事进程录:

原始社会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园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据《晏子春秋》)

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僮约》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三国(公园220 265)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隋(公元581--618年)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公元8世纪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着《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三、茶的传播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所以,茶的传播史,分为国内及国外两条线路。

1.茶在国内的传播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据文字记载和考证,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之一。

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很能说明问题。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

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已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着名起来。

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

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

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2.茶在国外的传播

由于我国茶叶生产及人们饮茶风尚的发展,还对外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专门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包括茶叶贸易,准许外商购买茶叶,运回自己的国土。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从我国研究佛学回国,把带回的茶种种在近江(滋贺县)。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贺县梵释寺,寺僧便献上香喷喷的茶水。天皇饮后非常高兴,遂大力推广饮茶,于是茶叶在日本得到大面积栽培。在宋代,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学习佛经,归国时不仅带回茶籽播种,并根据我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制订了自己的饮茶仪式。他晚年着的《吃茶养生记》一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茶书。书中称茶是“圣药”、“万灵长寿剂”,这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港口增加到八九处,这时的陶瓷和茶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明代,政府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他游遍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直达非洲东岸,加强了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联系与贸易,使茶叶输出量大量增加。 在此期间,西欧各国的商人先后东来,从这些地区转运中国茶叶,并在本国上层社会推广饮茶。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自爪哇来我国澳门贩茶转运欧洲,这是我国茶叶直接销往欧洲的最早纪录。以后,茶叶成为荷兰人最时髦的饮料。由于荷兰人的宣传与影响,饮茶之风迅速波及英、法等国。

1631年,英国一个名叫威忒的船长专程率船队东行,首次从中国直接运去大量茶叶。

清朝之后,饮茶之风逐渐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当茶叶最初传到欧洲时,价格昂贵,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将其视为“贡品”和奢侈品。后来,随着茶叶输入量的不断增加,价格逐渐降下来,成为民间的日常饮料。此后,英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其茶种源于中国。印度虽也有野生茶树,但是印度人不知种茶和饮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国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现今,最有名的红碎茶产地阿萨姆。即是1835年由中国引进茶种开始种茶的。中国专家曾前往指导种茶制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种红茶的生产技术。后发明了切茶机,红碎茶才开始出现,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饮料。

到了19世纪,我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叶出口量达268万担。西方各国语言种“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易港口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与我国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给世界人民创造了茶叶这一香美的饮料,这是值得我们后人引以自豪的。 四、制茶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五、饮茶史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着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随茶类的不断增加,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

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三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

篇4

关键词:不同光源;金观音;萎凋;叶绿素荧光

Abstract: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ight qualities on Chlom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in Withering-Leaves of Jin Guanyin,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different light qualities,the changes in the minimal fluorescence(Fo),the maximal fluorescence(Fm),variable fluorescence(Fv),light energy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PSⅡ(Fv/Fm) and activity potential of PSⅡ(Fv/Fo) and 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suggesting that red and blue lights control openness of photosystem II in Jin Guanyin.Red-light(640~780nm,300W) is the most effective light,Blue-light(435~480nm,400W) is the worst light. Selected the best light sources combinations,the research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xpliotion of manual intervention withering and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Key words:Light quality;Jin Guanyin;Withering;Chlomphyll fluorescence

乌龙茶初加工分鲜叶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及干燥等工序,其中萎凋是乌龙茶加工的重要工序。传统萎凋方法加工的茶叶香气自然、优雅,但受天气情况制约严重,产品质量不均衡,更严重的是在阴雨天或者强烈日光照射时,造成茶青萎凋不足或者灼伤死青,生产的成茶带青、带涩,造成乌龙茶品质低下,影响经济效益[1-2]。而在乌龙茶的主产地福建及广东地区,在产茶旺季经常遇到阴雨天气,给乌龙茶生产带来极大不便。为摆脱乌龙茶茶萎凋中的气候条件的限制,需要采用人工措施模拟日光萎凋,实行人工控制萎凋,实现全天候生产[3]。

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光合作用是为植物生长制造有机物,叶绿素荧光是光合作用的探针。通过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分析,可以得到有关光能利用途径的信息[4]。叶绿素荧光与光合作用中各个反应过程紧密相关。近年来在植物光合作用、环境胁迫、组织衰老和品质评定等诸多方面取得不少研究成果,大大推动了光合作用原初反映及其他有关光合机理的研究[5],但与茶叶加工有关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通过对闽南乌龙茶优质品种金观音不同光源萎凋后,其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Fo、Fm、Fm'、Ft等的测定和ΦPSⅡ、NPQ等的分析,以期为金观音人工光源萎凋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品种金观音,采摘标准一芽三四叶,对第二叶片进行光萎凋相关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1.2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FL2LP型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TES 1332A数位照度计;TQS―D1太阳辐射仪;722S型可见分光光度计;FA1004型电子天平(灵敏度为0.0001g)等。

1.3 萎凋光源的设计 按照要求设计不同波段光源:混合光(360~780 nm)、红光(640~780nm)、蓝光(435 ~ 480nm );不同功率(200w、300w、400w)光源灯管以及配套灯具。各光源设备照度和电流辐射强度参数如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光源萎凋金观音叶片的Fo、Fm变化 不同光源条件的金观音叶片荧光参数Fo、Fm变化如表2所示。

Fo是PSⅡ反应中心处于完全开放时的荧光产量,它与叶绿素浓度有关。Fo的增加可能是植物叶片PSⅡ反应中心出现可逆的失活或出现不易逆转的破坏,也可能是植物叶片类囊体膜受到损伤,而且Fo增加量越多,类囊体膜受损程度就越严重[9]。

由表2可见,室温下金观音离体叶片经不同光源照射1小时后其初始荧光Fo比对照都有所上升。不同人工光照对金观音叶片的伤害程度为混合光>红光>蓝光,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金观音叶片Fo值呈增加趋势,说明金观音品种人工光源萎凋时较弱光强照射有利于叶片内化学物质的转化,反之则会使叶温快速上升加快叶片走水,过早固定其化学稳定性,不利于提高萎凋品质。由表2方差分析结果,光波与功率P值分别为0.039、0.11可知不同光波萎凋Fo差异显著。

Fm是PSⅡ反应中心处于完全关闭时的荧光产量,反映通过PSⅡ的电子传递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各种光源处理Fm值均有上升,表明金观音离体叶片在可见光补光条件下PSⅡ的电子传递情况良好。同时可以看出,作用光打开时的最大荧光产量Fm′在红光200W处理下上升的值最大,比处理前升高47.27%。由方差分析结果光波P值为0.001

2.2 不同光源萎凋金观音叶片的ΦPSII变化 ΦPSII反映实际的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不仅与碳同化有关,也与光呼吸及依赖O2的电子流有关[11]。不同光源萎凋金观音叶片的PSII变化如表3。

由表3可知,光萎凋后金观音叶片的ΦPSII均有所上升,表明光照可提高叶片的实际光化学效率,有利于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系统对光能的吸收和传递,进一步促进叶片内部化学物质的转化。

由表3还表明,在相同功率光照条件下,红光照射叶片ΦPSII值相对最高,蓝光ΦPSII值最低,说明叶片离体后经红光照射的实际光化学效率最高,混合光居中,蓝光照射的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最低,即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为红光最高,蓝光利用率最低。但是随着光源功率增加,金观音叶片ΦPSII值随着光源功率的增加而降低。ΦPSII变化的初始斜率表示光化学反应的启动速率,试验结果表明红光萎凋叶的光化学反应启动最快,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对光能的

利用。

由图1可知,相同功率下蓝光处理最易发生光抑制现象,说明叶片利用蓝光光能的能力的最差,其次是混合光,红光是最有效光;进而可推断红光和蓝光对金观音叶片的光系统Ⅱ的开闭程度起调控作用。

3 小结与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取得很多有关植物生理方面的成就,本试验通过有关Fo、Fm、Fm′、Ft等的测定和ΦPSII、NPQ等的分析得出:

(1)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不同光源萎凋过程中光波是影响Fo及Fm值变化的关键因素,即萎凋光源波长范围决定金观音离体叶片的生理生化反应的进程与方向;即可推断光波长度将影响金观音萎凋叶片品质。

(2)本文通过试验证实:不同光源相同功率条件下,红光光源(光波范围640~780nm,功率300W)金观音萎凋叶片光化学反应启动较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离体叶片对光能的生理生化利用;但是在较强辐照强度下,如功率400W红光萎凋叶较易受到光抑制。

(3)本文试验结果与储钟希[12]等针对黄瓜红光和蓝光处理试验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但杜洪涛[13]等的彩色甜椒幼苗试验却表明白光为最有效光,其次分别为黄光、蓝光、红光及绿光。笔者推想不同光质光能利用率高低是否与植物品种有关,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探明。

参考文献

[1] 金心怡,孙云,孙威江等.清香型乌龙茶品质特征与发展现状[J].中国茶叶,2007,1:12-15.

[2] 谢萍娟,李旭云。清香型铁观音的制作技术[J].中国茶叶,2006(4)32-33.

[3] 邬龄盛. 乌龙茶萎凋间的理论依据及应用前景[J].茶叶科学与技术,2007,(4):26-27.

[4] 郭春芳,孙云,唐玉海等. 水分胁迫对茶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May 2009,17(3):560-564.

[5] 林金科,赖明志.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对生态因子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0,20(3):404―408.

[6] 王登良,张灵枝,谭新东. 乌龙茶萎凋(萎凋)工艺研究现状与进展[J]. 福建农学院学报.1993,22(4) 490-493.

[7] 吴秋儿,揭家源.不同光质萎凋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J].中国茶叶,1997,(5):30―32.

[8] 潘玉华.不同光质萎凋与乌龙茶品质的关系[J].茶叶科学技术.1995(2):32-35.

[9] 韦朝领,江昌俊,陶汉之,宛晓春. 茶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及其恢复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报,2003,30(2):157~162.

[10] 危赛明. 不同光质萎凋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J]. 福建茶叶,1999,(3):6―10.

[11] 柯玉琴,庄重光,何华勤等. 不同灌溉处理对铁观音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Oct 2008,19(19):2132-2136.

[12] 储钟希,童哲,冯丽洁.Effectofdifferentlightqualityonphotosyntheticcharacteristicsof cucumberleaves[J].ActaBotanicaSinica(植物学报),1999,41(8):867-870(inChinese).

[13] 杜洪涛,刘世琦,蒲高斌.光质对彩色甜椒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5,14(1):41~45.

作者简介:张艳丽(1984―),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茶叶加工与茶叶化学研究,E-mail:。

篇5

其实茶和葡萄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根植于大地,是自然的精灵,因此人们对于茶和葡萄也就有了类似的关于产区的划分和品种的分类。

追宗溯源,可以将世界上的葡萄酒产区分为“传统世界”和“新世界”两大旗帜鲜明的阵营。这种将葡萄酒分为两大世界的标准是由著名葡萄酒作家休・约翰逊首先提出的,现已为葡萄酒界广为接受。“传统世界”是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主要有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葡萄牙等国,是老牌的葡萄酒生产国。以法国为首的“传统世界”特别强调一个地区气候、土壤类型,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葡萄品种,并为之划分了严格的等级,法国人更是为他们所强调的产地概念创造了一个单词“terroir”。“terroir”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它表明产品的特定质量是在特定地理区域的土壤、气候、地形、地质、牲畜的种群、劳动者的技能等各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在这种近乎教条的葡萄酒产区划分下,其生产的葡萄酒也等级分明。以“传统世界”最为经典的法国葡萄酒分级为例,他们将法国产的葡萄酒分为“AOC”法定产区葡萄酒、“VDQS”优良地区餐酒、“VDP”地区餐酒和“VDT”普通餐酒。在这个分级规范下,法定产区的区域界定、产区内能种植的葡萄品种、葡萄树的种植方式、葡萄树的管理方法、葡萄的最高产量、葡萄酒酒精含量以及葡萄酒酿造工艺等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在他们的分级标准下,最高等级的葡萄酒可以傲视其他等级的葡萄酒,高的等级是质量的金字招牌,当然价格也不菲。在15、16世纪西方列强向全世界殖民的时候,他们不光输出了资本,运回了黄金,他们也将他们的宗教基督教带向了全世界,作为宗教仪式中必需品的葡萄酒随之到达世界各地,进而葡萄种植技术和酿酒技术也被带到了殖民地――包括现在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国,就是葡萄酒的“新世界”。“新世界”的葡萄种植没有“传统世界”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他们首先是老老实实地学习传统世界的酿酒技术,但是又强调实用性、技术至上,强化工业化生产,勇于在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上大胆使用新技术,使新世界的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葡萄酒质量也稳定提高。

传统世界和新世界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深深烙下不同国家、民族,不同个体和群体的伦理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1976年著名的葡萄酒“巴黎之评”,本来是一种法国(传统世界)和美国(新世界)葡萄酒文化的交流,但是,“巴黎之评”结果的公布,却引起了法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激烈冲撞!至今新世界生产的葡萄酒仍被“传统世界”的一些人嘲讽为可口可乐,就像一些中国茶道中人对速溶茶及各式各样冰红茶的不屑之感。

与“传统世界”一个产区就是一种标志的葡萄酒品种名片不一样,“新世界”的葡萄酒产区划分没有更多的地域色彩。故“传统世界”的葡萄酒产区划分与中国的茶叶产区更有可比性。

数千年来,在中国茶文化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茶区的依据、方法、提法等不尽相同。最早对中国茶产区比较系统论述是茶圣陆羽,陆羽在《茶经》中,将中国当时43个州郡划分为8个茶叶产区。陆羽划分中国茶区是依他个人对茶叶生产区的调查考察、资料的收集、样茶的鉴评以及实践经验等,结合当时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归纳的结果,按照茶品质等级分为不同的行政区域,从而给不同的区域划分不同的等级。而到了现代是根据茶区的行政区域、山川、地势、气候、土壤、交通及历史习惯等因素重新划分,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省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我国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按全国性划分,分为4个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二级茶区,系由各产茶省(区)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系由各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

茶和葡萄酒,都是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经纬度、海拔及其周边环境去划分产区的优次等级。葡萄酒的土壤要求贫瘠、排水性好、矿物质比较丰富的土地,而陆羽在茶经里讲“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这正和西方的葡萄种植不谋而合。

茶叶和葡萄酒都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式,是人们依据不同的需求划分的。

从植物学的角度,葡萄属是栽培最广泛的一个属,包括约70多个种,分布在我国的约有35种。其中仅有20多种用为生产果实或作为砧木。按地理分布生态特点,一般把葡萄属的各个种划分为三大种群,即欧亚种群、东亚种群和北美种群。欧洲种葡萄,也即今天大多数的酿酒用葡萄。黑海、里海和地中海沿岸是欧洲种葡萄的原产地,大约有5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最初分布于中亚、中东、南高加索和北非,然后沿地中海传播至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等国。15~19世纪发展到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洲等地。日本的葡萄大约在1000多年前从中国引入。葡萄酿酒在唐代已颇为盛行,刘禹锡的葡萄歌中写道:“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

现今人们对葡萄酒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1.按色泽分,有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红葡萄酒;2.按含糖量分,有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3.按二氧化碳含量分,有平静葡萄酒、起泡葡萄酒、高泡葡萄酒、低泡葡萄酒。

茶叶也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1.按茶的颜色分类;2.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3.按烘焙程度来分类;4.按萎凋程度不同来分类。

现在市场上的茶叶分类可算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其实茶叶的名称多样化是各产地茶商为了促销刻意造成的,绝大多数属于文化概念。例如根据茶叶形状的不同而命名,如珠茶、银针等等;还有的结合产地的山川名胜而命名,如西湖龙井、普陀佛茶等等;也有的根据传说和历史故事命名,如大红袍、铁观音等等。其实名称并不代表茶叶的类型,而茶叶的类型才能代表其内含和特性。

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将其归纳为六大类型,即是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有学者也把普洱茶列为一类)。绿茶中的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氧化最重。这六大茶类被称为基本茶类。

篇6

关键词:《普通生物学》;生物技术;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66-02

一、概论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基础学科,其涵盖了动物学和植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其本质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生理特征以及其多样性等,为学生对以后《普通生物学》相关的专业课程的研究打下牢固和全面的基础。《普通生物学》的涉猎范围广,使得其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教学老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会对重难点的内容设定有所顾虑,同时,课程中对于生物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描述非常抽象,需要运用大量的主观思维参与其中,而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即使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结果。针对此难题,本文探究了案例教学法在《普通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此方法能够让《普通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客观和有章可循。

二、在《普通生物学》的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必然趋势

1.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可以更紧密的联系。《普通生物学》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其中有细胞生化遗传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物资源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等各种类型的生态学。《普通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基础理论和生物学现象与本质。这些跟实际的应用,在教学中没有太大的关联。一些学生会问他们学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很好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教师应该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来向学生展示学习《普通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可以紧密联系学术动态。在《普通生物学》中,很容易发现里面的很大一部分教学内容都是上个世纪60年代产生的,例如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生命的本质内容等。而在人们进入21世纪之后,各个行业都有着快速的发展,《普通生物学》教材中的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新的生物学教材中涵盖了新的观点、方法、理论以及现象和本质,这些内容都应该通过现代的动态实际案例来具体表现和说明,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来非常快地了解生物学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学术动态,以此宽泛学生的知识面。

3.教学内容可以紧密联系生物技术专业。《普通生物学》把生物的进化当作主线,贯穿到生物的内容中来介绍生物的生命活动和基本结构,以此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物界的发展规律和形态;让学生懂得生物科学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起到的核心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出辩证和发展的思想;让他们能够在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有独立思考和解决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生命科学的各个专业的内容都是《普通生物学》课程所研究的对象,所以《普通生物学》课程应该结合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来进行教学。《普通生物学》涵盖了非常宽泛的教学内容,其必须同生物技术专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而生物技术专业的相关内容必须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才能得以完美地展现,所以案例教学法在《普通生物学》的教学中得到应用是大势所趋。

三、案例教学法在《普通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普通生物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一般是把实践和理论相互结合,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来组织案例,以此更详细地展示出《普通生物学》的应用和研究动态等。实例可以使用探究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来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生物学的理论知识的实际使用意义,以此培养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普通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很多学科的内容,这就使得很多的案例可以在《普通生物学》中得以运用,例如蝴蝶效应、铁皮石斛种植资源与组织培养技术、嗜虫线虫的培养与害虫的防治、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重金属污染与防治以及湘江的治理工程以及纳米材料与《普通生物学》等。以下对铁皮石斛种植资源与组织培养技术、嗜虫线虫的培养与害虫的防治以及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等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在铁皮石斛种植资源与组织培养技术的案例教学中,可以详细地介绍铁皮石斛分类上的地位、铁皮石斛的种质资源调查、铁皮石斛的主要功效、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措施以及铁皮石斛的组培养产商与市场发展动态等理论知识。后组织和安排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铁皮石斛的实物或者图片,比如江西铜皮石斛、海南石斛、广西石斛、云南鼓槌石斛以及邵阳~山石斛等,把这些各种各样的植物资源拿到一起对比和分析,让学生通过实物或者图片的展示来了解这些物质资源的不同特性,以此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面前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嗜虫线虫的培养与害虫的防治的案例教学中,应该先介绍嗜虫线虫的培养基、培养条件优化、纯化与保存以及嗜虫线虫在灭杀害虫上的应用办法等理论知识。后在安排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先把学生带到学校的实验室中,通过展示和分析嗜虫线虫的外形特点、培养和保存方式以及其生活环境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嗜虫线虫可以结合动物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因为蜜蜂在饲养过程中的害虫是巢虫,所以在动物学中对于巢虫和线虫有更多详细的解释和展现。这个案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把动物学中的线虫和昆虫的分类联系起来,分析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B环境的保护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此宽泛了学生的知识面,联系实际的联想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学内容。

在案例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的教学中,可以先介绍茶叶中含有熊果酸、齐敦果酸以及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后详细分析这些活性物质在人们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比如熊果酸对抗菌、抗癌、抗炎、降温和降低血清转氨酶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而茶多酚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清除有害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可以增强人体内代谢酶的活性,帮助解毒和分解致癌物等;在具体的活性成分提取的实践环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总体设计,并详细介绍实验仪器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后在做完实验以后,总结部分可以介绍一下活性物质的生产现状和相关企业的研究动态等,以此让学生对此领域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通过对于茶叶中的活性成分的讲解和介绍,结合其活性成分的作用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其理论知识,后结合实际情况来介绍这些活性成分的应用现状,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案例教学内容,在加深学生对于茶叶中活性成分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也宽泛了他们对于此相关行业的认知范畴。在《普通生物学》的生物大分子的篇章中,主要讲述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活性作用,所以对于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的教学案例可以安排在生物大分子的章节中进行讲解和实验。

文中只列e了三个案例来进行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其他与《普通生物学》相关学科的具体案例对学生进行细致地分析,让学生在学习到《普通生物学》的生物本质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如何把《普通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在生物技术工程的实践中,以此发现和解决更多的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在《普通生物学》中,可以把《普通生物学》的生物技术、理论知识以及教学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

四、小结

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普通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课程的讲解内容来具体地引入合适的案例,在引入案例之前应该详细具体地把研究对象相关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后在实践的过程中反复强调之前讲过的理论知识,以此证明实践可以有效地检验和证实理论知识,同时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解读和分析来掌握案例相关的教学内容。大量的学校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普通生物学》中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激励他们独立自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从根本上提高《普通生物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岚,曾军,章远志.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普通生物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2,(01).

[2]孙全,舒坤贤.《普通生物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02).

[3]李延兰,李小英,高启禹,等.生物技术专业《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01).

篇7

关键词:桂香18号;选育;新品种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056-1

1 选育目的

凌云白毫种是国家级有性系优良品种,周年白毫特多、成品茶品质优,全年均可生产名优茶,但由于存在性状混杂、发芽期晚、发芽不一致、产量偏低、抗逆性能力差等问题。因此,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从凌云白毫种有性系群体中选育出发芽期早,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的优良株系,培育成优良新品种,使之发挥其更大的优势,促进凌云白毫茶产业的发展。

2 选育的过程

2.1 萌芽初期优选

1996年春季,从凌云白毫种群体茶园中,于萌芽初期开始进行优选,选择发芽期早、芽叶密度大、芽叶节间短、嫩梢生长持嫩性强和抗逆性强的单株,标记挂牌。经连续3年观察和比较,以发芽期、单株产量、品质、抗逆性等均表现优良并超过亲本的单株为入选单株,作为母树保护、培育,并命名为桂香18号。

2.2 短穗扦插繁育苗木

1998年将桂香18号株系采用短穗扦插繁育苗木,并于1999年至2003年与原“凌云白毫种”作对照进行品比试验,鉴定的内容是物候期、产量、品质和抗逆性。

2.3 夏季扦插育苗

2003年夏季扦插育苗,并申报参加全国第三轮(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地点设在四川省茶科所、福建省茶科所和湖北省茶科所,鉴定的内容是物候期、产量、品质和抗逆性。

3 省级区试或生产试验(表现)结果

在桂林一芽一叶期平均为3月15日,比凌云白毫种早15天,一芽三叶期平均在3月21日,比凌云白毫种早19天。扦插成活率达98.4%,比CK高12.8%,种植成活率达99.4%,比CK高4.4%。产量较高,第3-5年平均亩产鲜叶345.8kg,比凌云白毫种增产65.7%,春季芽叶生化成分含量较高,茶多酚34.5%、氨基酸3.7%、水浸出物46.0%,茶多酚及水浸出物与凌云白毫种相当,氨基酸比凌云白毫种高0.4%,适制性广,制作的绿茶品质比CK高6.8分,工夫红茶比CK高2.2分,乌龙茶比CK高4.5分,与黄旦相当(低0.2分)。抗高温干旱、抗寒、抗虫性均强于CK。

4 全国区试结果

种植成活率在三个区试点平均比CK低18.3%,树高平均比CK低5.7cm,树幅平均大于CK6.3cm,一芽一叶期平均比CK早11天,发芽密度平均比CK少4.4个。鲜叶产量在武汉区试点极显著超过CK,在四川区试点低于CK,但差异不显著,在福建区试点极显著低于CK。制茶品质在武汉区试点三年平均高于CK1.5分,在四川区试点三年平均高于CK1.8分,在福建区试点三年平均低于CK0.5分,与CK相当。抗寒、抗旱性能力在武汉、四川区试点三年平均强于CK,在福建三年平均与CK相当。抗虫性能力在三个区试点均与CK相同。

5 品种特征特性描述(包括植物学特征、特性及农艺学性状、品种及抗性情况等)

5.1 特征特性

灌木型大叶种,树姿半开张,持嫩性和分枝能力较强,叶长9.3cm,叶宽4.3cm,叶形呈椭圆形,叶片上斜着生,叶面平滑,叶身内折,叶色绿,新梢一芽三叶长9.6cm,百芽重70g,芽叶色泽浅绿色,芽叶茸毛多。在广西桂林于3月上旬萌芽,3月中旬一芽一叶开展,中芽种,比亲本提早19天,休眠期在11月中下旬,产量较高。含茶多酚34.5%,氨基酸总量3.7%,水浸出物46.0%,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抗高温干旱、抗寒、抗病虫能力强,适应性广,易于种植,成活率高,成园快。

5.2 叶片解剖结构

上表皮细胞厚27.14μm,下表皮细胞厚21.66μm,上表皮角质层厚4.2μm,下表皮角质层厚2.6μm,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为0.53μm,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为1.89μm,栅栏组织2层,生产力指数2975.4,上表皮细胞密度1633,下表皮细胞密度735,气孔密度140,下表皮气孔指数16。

用该品种原料制作的银针茶于2004、2006、2008年连续三届获广西“桂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2006年获广西昭平“茶王节” 名优茶评比银奖。

6 品种主要优缺点

6.1 优点

6.1.1 适制性广 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类,制作的绿茶外形肥壮显毫,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有花香,滋味浓爽带花香,工夫红茶和乌龙茶香气、滋味带花香浓郁持久。

6.1.2 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均较强。

6.1.3 生长期长,在桂林生长期达9个月。

6.2 缺点

幼苗期生长慢。

7 栽培技术要点

7.1 定植

适宜2月上旬定植,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双行双株种植,大行距1.5m,小行距0.3m,株距0.33m,定植后淋足定根水,小苗期遇高温干旱天气要注意遮荫保湿。

7.2 施水肥

种植第一年宜施水肥,每亩每次施复合肥10kg,以后全年以施有机肥为主,幼龄期1-3年每亩施饼肥100-150kg。

7.3 施肥

丰产期全年施肥4次,即2月中旬、4月下旬、7月上旬、11月下旬,其中11月下旬施肥要开深沟施重肥以保证来年春茶产量及品质。

7.4 采摘

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8 保持品种性技术要求

8.1 扦插繁育

采用无性苗种植。

8.2 制作银针茶

采摘单芽制作银针茶。

8.3 制作毛尖绿茶或工夫红茶

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制作毛尖绿茶或工夫红茶。

8.4 制作乌龙茶

去掉顶芽,采摘2-3叶制作乌龙茶。

篇8

关键词:川鄂连蕊茶;驯化;栽培;繁殖

中图分类号:S685.99;S602.2;S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4-0739-04

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广义的乡土植物可以理解为经长期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理区域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1]。在园林建设中,乡土植物不仅在日常管理维护中只要少量的人工干预就可以良好地支持生物多样性[2],而且在突出景观特色和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许多国家对乡土植物十分重视,如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以色列和日本等国出版了许多有关乡土植物的图志、花谱、日历、明信片、幻灯片乃至研究专著[3]。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3万余种高等植物和1.8万余种特有高等植物[4];武汉市地处中国亚热带地区北缘,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根据调查资料统计,仅武汉市江夏区天子山生长的具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植物就达127种[5]。川鄂连蕊茶(Camellia rosthorniana Hand.-Mazz.)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inn.)连蕊茶组(Sect.Theopsis Coh.St.)常绿灌木,原产于广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自治区),为中国特有树种。其株型美观,叶色亮绿,花朵密集,清香宜人[6]。试验从武汉市江夏区天子山引种野生的川鄂连蕊茶植株,就近移栽到武汉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湖北省园林植物工程技术中心保福苗木基地开展驯化及繁育研究,在12年时间里,先后进行了形态特征、物保期、观赏性状以及抗逆性等方面的观测比较,开展了繁育试验、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及概况

试验地点在武汉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湖北省园林植物工程技术中心保福苗木基地,该基地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地理坐标为北纬29°58′-31°02′,东经113°41′-113°45′,东邻鄂州市梁子湖,南接咸宁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15.8~17.5 ℃,年极端最低气温仅为-5 ℃,极端最高气温为39 ℃。全年降水总量为1 326 mm,且多集中在6~8月;全年无霜期一般为211~272 d;全年日照时间为1 810 ~2 100 h。试验点地形为坡岗地,土壤为红壤,土层深厚,土壤pH约为6.5。

1.2供试材料

1999年,从武汉市江夏区天子山引进野生川鄂连蕊茶成年植株,株高1.5~2.0 m、地径2.0~2.5 cm;定植在武汉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湖北省园林植物工程技术中心保福苗木基地。试验所用的高锰酸钾、去离子水为本所实验室自备,生根剂ABT1号生根粉、ABT3号生根粉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生根剂根旺来源于北京恒久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关植物生长量的测量工具为本所实验室自备。

1.3试验方法

1.3.1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观测①2003~2005年,选取保福基地驯化的川鄂连蕊茶代表性植物10株进行连续3年的观察,记录观测对象的物候期、花色、花型、果色等性状,测定生长量、叶片大小、花序、果实直径等数值。②2006~2008年,选取大小规格一致的野生川鄂连蕊茶和引种驯化栽培后的川鄂连蕊茶各10株,观测对比其物候期、观赏性状特点等。③2006~2009年,对驯化栽培的川鄂连蕊茶进行田间抗旱性及抗寒性观测。

1.3.2繁育试验2006年8月下旬开始,从生长健壮的驯化栽培川鄂连蕊茶植株上选取直径约3~4 mm、长度约8~10 cm的二级侧枝作为插穗,扦插前用3 g/L的高锰酸钾溶液先消毒30 min,然后用不同生根剂溶液(使用剂量及浓度配制见说明书)浸泡插穗2 h,分别在8月26日和9月27日用ABT1号生根粉溶液处理插穗后立即扦插,在8月30日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处理插穗后立即扦插,在9月8日用根旺生根剂溶液处理插穗后立即扦插,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扦插200支插穗。扦插基质用产于本地的炭化稻壳+生黄土组成,扦插床位于阴棚内(遮阳率在70%),棚内相对空气湿度保持在75%~80%[3]。扦插2个月后,统计不同处理的生根率,测量插穗发出的根数和根长,比较不同生根剂处理对川鄂连蕊茶的扦插效果。

1.3.3栽培试验①川鄂连蕊茶区域栽培试验。2007年,分别移栽扦插成活的川鄂连蕊茶150株,选择保福苗木基地(立地条件为坡岗地红壤)、襄阳市(平地沙壤)以及应城市(岗地黄棕壤)三地进行区域栽培试验,2008年统计苗木存活率及生长情况。②川鄂连蕊茶不同光照条件下栽培试验。2007年,将川鄂连蕊茶扦插成活的一年生扦插苗分别移栽在全光照和疏林下(郁闭度50%),每处理30株,观测比较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观测结果表明,野生的川鄂连蕊茶为常绿灌木,高达2~3 m,株型紧凑,枝叶浓密;幼枝圆柱型,淡棕色,嫩枝密被褐色绒毛;嫩叶颜色丰富,叶片革质,表面光亮,叶缘有锯齿,叶尖钝尖,基部楔形或狭椭圆形,长25~42 mm,宽9~18 mm;叶柄长2~3 mm。花白色为主,有的略带粉色,3~4月开放,花多且香,成对着生于枝顶或叶腋,花瓣5~7枚;雄蕊多数;花柱长9~13 mm,浅3裂。果期10月,蒴果近球型,直径10~12 mm,有宿存花萼。

2.2生物学特性

2.2.1物候期野生川鄂连蕊茶物候期观测结果(表1)显示,川鄂连蕊茶先花后叶,每年抽梢2次,集中于5月中旬~7月和9~11月两个时段,新梢红色艳丽,具观赏性。9月初花蕾始现,至翌年的3月开放,花期长达1个月。果实于5月上旬开始形成,至当年12月中旬成熟开裂。

2.2.2观赏性状与野生川鄂连蕊茶相比,驯化栽培的川鄂连蕊茶物候期与野生的川鄂连蕊茶基本一致,但其观赏性状有明显的改善。驯化栽培的川鄂连蕊茶每株花量增加了1.5~2.0倍,花径增大了1.0~1.5倍;株型更加紧凑,树冠球型,且叶色变化丰富。叶片革质,表面光亮、深绿,叶背浅绿,叶缘有锯齿,基部楔形,叶尖钝尖,椭圆形;嫩叶下面密被白色细毛,老叶仅下面中脉上被绢毛。花成对着生于枝顶或叶腋,无梗,花瓣5~7枚,近圆形,顶端微凹,内轮3枚花瓣较大,外轮2~4枚花瓣,其中2枚稍小;雄蕊多数,花丝基部合生;雌蕊顶端绿色,3裂。果期10月,蒴果近球型,直径10~12 mm。新梢每年萌发2次,春梢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发,秋梢于9月中旬萌发,全光照条件下新叶为红色。5月中旬开始花芽分化,6月中旬现蕾,次年2~3月开花。三年生扦插苗平均株高约40 cm,冠幅约40 cm,每株着花约100~150朵。川鄂连蕊茶四季常绿,是集观树、观叶和观花于一身的优良树种,株型美观,枝叶浓密,抽生的新梢和新叶紫红色,耐半阴,适应性强、耐修剪,园林应用上可用作花境、色块、花坛及盆栽观赏等用途[7]。

2.2.3抗旱性及抗寒性田间观测夏季田间抗旱性观测结果显示,川鄂连蕊茶的叶片为革质,能抵御一定程度的干旱。2008年年初,武汉市遭遇了50多年来最严重的降雪和低温冰冻灾害,大灾过后,对保福苗木基地移栽的川鄂连蕊茶进行了冻害调查,结果显示,川鄂连蕊茶植株受冻较轻,冻害级别为1~2级,冻害指数为0.2,冻害表现为叶发红,部分卷叶。

2.3繁育试验

不同生根剂处理对川鄂连蕊茶枝条扦插的试验结果见表2,综合田间观察情况(图1)和表2结果,发现川鄂连蕊茶的扦插繁殖极易生根,约在扦插后30 d开始出现幼根,新生根呈辐射状着生于插穗基部。4个处理的生根率均可达到85%以上,并且3种生根剂处理对川鄂连蕊茶的扦插成活率影响程度差异不大;生根方式包括皮部直接生根和愈伤生根两种类型[8]。从发根情况来看,根旺处理的插穗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都好于ABT1号和ABT3号处理,平均每苗可产生不定根6.5条,其中均包含1条较长的主根,同时二级侧根也比较丰富。ABT1号和ABT3号处理诱导的不定根要短一些,而且在数量上要少于根旺处理的根数。另外发现,扦插时期对川鄂连蕊茶的插穗生根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使用ABT1号生根剂处理插穗,9月27日的扦插生根率达到了96%,显著高于8月26日的扦插生根率(90%)。分析原因,可能是8月底武汉市的气温仍然偏高,造成川鄂连蕊茶插穗伤口易被病菌侵入,影响了插穗生根,从而使生根率降低。综上所述,川鄂连蕊茶属于较易生根植物,扦插时期以9月下旬为宜,可使用ABT1号、ABT3号或根旺生根剂进行不定根诱导,生根率可达85%以上。

2.4栽培试验

2.4.1川鄂连蕊茶区域栽培试验川鄂连蕊茶区域栽培试验结果见表3,从表3可见,在武汉市、襄阳市、应城市三个试验点种植川鄂连蕊茶扦插苗,一年后统计,在武汉市坡岗地红壤土和应城市岗地黄棕壤土的移栽成活率均达到了80%以上,而在襄阳市平地沙壤土上的移栽成活率不高,仅为63%,其中原因可能与襄阳市的气候、土壤条件与原产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差异较大有关。不过川鄂连蕊茶扦插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均生长旺盛,观赏性状也表现较好,其中以在武汉市种植的生长表现最好。另外,在襄阳市环境条件下,川鄂连蕊茶在1月份有轻微的冻害出现。

2.4.2光照条件对川鄂连蕊茶生长的影响不同光照条件对川鄂连蕊茶生长的影响结果见表4,从表4可见,川鄂连蕊茶在大树遮阴(郁闭度50%)的环境下生长较旺盛,但株型稍散,花稀疏;而在全光照条件下株型紧凑,花量大,且叶色变化丰富,观赏性状好。

2.4.3栽培管理要点川鄂连蕊茶宜选择肥沃疏松、土壤酸碱度呈微酸性至中性的壤土或沙壤土上种植,成活的扦插苗在当年的11月至翌年的3月均可移栽,移栽前对种植地块进行全面翻耕,施腐熟有机肥6 000 kg/hm2,苗木栽植密度 为8 000~10 000株/hm2。在田间管理方面,全年要除草2~3次,雨后及时松土、培蔸,干旱时及时浇水抗旱,保持土壤湿润。

川鄂连蕊茶成枝力强,可根据不同的园林用途进行整形修剪,如培养独干球型的川鄂连蕊茶,在生长季节要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主干培养,选留3~4个不同分枝角度的侧枝作为骨干枝预留,及时抹除其他的叶芽和萌蘖,剪掉细弱枝,培养成为50~60 cm高的主干型单株,并且在早春萌动前剪掉枯梢、枯枝、残留的果实和过密的枝梢。

3小结与讨论

目前国内外对于川鄂连蕊茶同属的植物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的研究报道较多。国外对山茶的杂交育种、系统发育、遗传变异、生理生化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但范围不是很广[9]。国内的研究者对山茶的研究做过比较系统全面的探讨,主要包括山茶的种群系统分类、花粉形态、细胞学、杂交育种、引种驯化、生理生化、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栽培管理等方面[10-22]。但国内关于山茶属连蕊茶组育种的研究较少,对于川鄂连蕊茶的研究仅有少量文章从生态学角度开展过研究[23-26],而关于川鄂连蕊茶的育种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通过引种驯化野生川鄂连蕊茶进行人工栽培,结果表明,川鄂连蕊茶扦插繁殖容易,采用根旺、ABT1号和ABT3号生根粉处理,生根率可达85%以上;在全光照条件下栽培,其观赏性状较好,并且驯化栽培种较野生种株型紧凑、枝叶浓密、嫩叶颜色丰富,四季叶色有变化;花多且香,花以白色为主,有的略带粉色,3~4月开放,成对着生于枝顶或叶腋;果期10月,蒴果近球型,直径10~12 mm;而且特别耐修剪,修剪后抽生的新叶、新梢为紫红色,景观效果持久,是良好的造景材料。川鄂连蕊茶具有常绿、冠型紧凑、花朵繁密、芳香以及抗性强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园林绿化及室内盆栽观赏的植物材料,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1] 孙卫邦. 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 中国园林,2003,19(7):63-65.

[2] BORMANN F H, BALMORJ D, GEBALLE G T. Redesigning the American lawn: A search for environmemal harmony [M]. New Haven: Yale Univercity Press,1993.

[3] 陈俊愉.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4] 陈灵芝.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 现状及保护对策[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5] 陈法志,郑伟,谭庆. 武汉天子山乡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利用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400-3402.

[6] 倪穗,李纪元. 我国连蕊茶组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前景[J].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 (5):70-73.

[7] 许林, 陈法志. 丰花、香花型茶花――川鄂连蕊茶[J].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版),2010(7):6-7.

[8] 赵玉宏,郑洪,雷杰,等. 山茶扦插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830-831.

[9] ZAGOSKINA N V, DUNRAVINA G A. Effect of ultraviole (UV-B) radiation on the form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tea plant callus cultures[J]. Russ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2003,50(2):270-275.

[10] 顾志建,夏丽芳, 谢立山, 等.中国部分山茶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报告[J]. 云南植物研究, 1988,10(3):296.

[11] 敖成齐. 山茶属Camellia植物花粉形态的光学显微镜观察[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3):318-321.

[12] 王仲朗,夏丽芳. 应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山茶属植物杂种F1代的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1992,14(4):423-429.

[13] 闵天禄. 山茶属山茶组植物的分类,分化和分布[J]. 云南植物研究,1998,20(2):127-148.

[14] 李广清,孙立,刘燕. 山茶属连蕊茶组6种植物花粉形态特征研究[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5,13(1):40-44.

[15] 杨俊波,李洪涛,杨世雄,等. 四个DNA 片段在山茶属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J]. 云南植物研究,2006,28(2):108-114.

[16] 方伟,杨俊波,杨世雄,等. 基于叶绿体四个DNA 片段联合分析探讨山茶属长柄山茶组、金花茶组和超长柄茶组的系统位置与亲缘关系[J]. 云南植物研究,2010,32(1):1-13.

[17] 李光涛,梁涛,张梅莉. 五种山茶属植物的核型研究[J]. 茶叶,2001,27(2):17-21.

[18] 肖调江,顾志建,夏丽芳. 九种山茶属植物的减数分裂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1993,15(2):167-172.

[19] 杨志玲,李纪元,范正琪,等. 山茶属红山茶组内杂交亲和性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4):32-36.

[20] 杨志玲,李纪元,范正琪. 保存温度对红山茶组物种及品种花粉生活力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2004,24(5):1-3.

[21] 吕芳德,徐德聪,侯红波,等. 5种红山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J]. 经济林研究, 2003,21(4):4-7.

[22] 邓白罗,谭晓风,漆龙霖,等. 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的RAPD分析及分类研究[J]. 林业科学,2006,42(5):36-41.

[23] 操国兴,钟章成,刘芸,等. 缙云山川鄂连蕊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 生物学杂志,2003,20(1):10-12.

[24] 操国兴,钟章成,谢德体,等. 不同群落中川鄂连蕊茶的生殖分配与个体大小之间关系的探讨[J].植物生态学报,2005,29(3):361-366.

篇9

这里就是马尔梅松(又译作马迈松、梅尔梅森等),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和他的第一位妻子、皇后约瑟芬的乡间别墅。

约瑟芬,1763年出生于法国西印度群岛的属地马提尼克。她的第一任丈夫博阿尔内子爵,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杀。1796年,27岁的年轻军官拿破仑・波拿巴与33岁的约瑟芬结婚。拿破仑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为了排遣寂寞,约瑟芬买下了马尔梅松。

这一年的11月,拿破仑返回巴黎,发动了“雾月”,担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为自己加冕,成为法兰西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约瑟芬成为皇后。

虽然在巴黎的生活奢侈得令人咋舌,约瑟芬却有一份从小在热带种植园中培养起来的园林情怀。她请来当时最好的设计师,加盖了房屋,又不断增加园内的植物品种,最终建成了一座魅力无穷的乡间园林。马尔梅松的室内布置富丽优雅而不失温馨;花园里,装点着来自南美的奇花异草,养殖着包括非洲瞪羚在内的各种珍奇鸟兽;温室里,栽种着远从约瑟芬家乡运来的热带植物。在拿破仑执政的早期,他们夫妻的很多个周末都在这里度过。拿破仑的一位私人助理曾回忆说:“除了在胜利的战场上,从未见过皇帝陛下能像在玫瑰园里时这样开心。”

这个能使拿破仑放松身心的玫瑰园,在世界园艺史上也特别有名,因为在这里,发生了玫瑰栽培史上的一段佳话。

欧洲玫瑰:热爱与缺憾

在今天,玫瑰几乎是爱情的同义语,其实这一传统在欧洲文化中形成得很早。

希腊神话中,司爱与美的女神阿弗洛狄忒(即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在海中诞生的时候,她身上的泡沫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白玫瑰。而当阿弗洛狄忒得知自己所爱的美少年阿多尼斯被野猪所伤、失魂落魄赶去的途中,被玫瑰花刺伤了双脚,血溅在花上,白玫瑰就被染成了红玫瑰。

象征着炽烈爱情的玫瑰,频繁地出现在欧洲中世纪的故事、诗歌与绘画中。十三世纪骑士文学的代表作《玫瑰传奇》,曾将骑士所爱恋的少女比作娇艳的玫瑰花蕾。

在欧洲,玫瑰甚至成为战争的名字。莎士比亚的戏剧《亨利六世》中,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代表分别在花园中采下一支红玫瑰和一支白玫瑰,以表示观点的对立,双方从此展开了长达三十年的夺位之战,这场战争就被称为“玫瑰战争”。战争最终以两个家族的和解、联姻结束,后来,新王朝以玫瑰为国花,以红白两色的玫瑰为徽章。

与玫瑰在文化史上被反复吟咏相对应,欧洲人栽培玫瑰的时间也很早。一般认为,最初的西方玫瑰有法国玫瑰、腓尼基玫瑰 、麝香玫瑰三种类型,它们之间反复杂交,到约瑟芬生活的时代,也就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经育成了不少玫瑰名品,而且功能区分也比较明确,既有用于园林观赏的,也有用于提炼精油、制作果酱的。但是,对狂热的玫瑰迷们来说,这些品种,尤其是观赏型玫瑰,还存在一些让他们难以释怀的缺憾,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多数欧洲玫瑰一年只开一次花。之前,人们用法国玫瑰和麝香玫瑰杂交,曾经培育出一种“四季开玫瑰”,不过这个名字只是一种修辞,这个品种其实一年开两次花,在炎热的夏季和阴冷的冬季,都会停止生长。另外,在花色、大小、花瓣的多少等等方面,欧洲玫瑰还都比较单调,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约瑟芬也是一位玫瑰狂人。自从在马尔梅松建起了玫瑰园,她就想方设法地搜集玫瑰品种。拿破仑第一帝国在全盛时期控制着大半个欧洲,为了讨好约瑟芬皇后,产自欧洲各地的玫瑰,被源源不断地送往马尔梅松。约瑟芬请来最好的“花匠”照顾她的玫瑰,并且努力培育新品种。当时的巴黎社交界,都以得到皇后花园中新培育出的玫瑰为荣。据说到1814年约瑟芬去世时,马尔梅松城堡的玫瑰园约有250个品种、3万株玫瑰。更加幸运的是,因为一位特殊人物的参与,我们今天能够非常直观地去感受约瑟芬玫瑰园的盛况。

在买下马尔梅松的前一年,约瑟芬开始与当时以手绘花卉见长、有“花之拉斐尔”美誉的画家――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合作。那之后的将近20年里,这位画家的大多数时间都在马尔梅松画玫瑰,最终集成了一套图谱,里面绘制了马尔梅松169种玫瑰的芳姿。雷杜德既是一位画艺高超的艺术家,又具有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在马尔梅松,他又得到机会与玫瑰育种家们充分地交流,因此,他笔下的玫瑰,既纯净娇美又朴素写实,堪称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后世称之为《玫瑰圣经》。

翻开《玫瑰圣经》,几乎可以发现在欧洲文化史中出现过的所有著名玫瑰:出现时间很早、样貌接近野花的“法国玫瑰”“麝香玫瑰”,用于药疗的深红色“药剂师玫瑰”,红色花瓣镶着白边、象征“玫瑰战争”中两个家族合体的“约克与兰开斯特”玫瑰等。所有这些玫瑰,因为约瑟芬皇后的分外关注,都盛开在二百多年前的马尔梅松。这真是一场玫瑰的盛大聚会,集中了当时欧洲玫瑰的精华;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玫瑰基因库。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这场聚会还迎来了来自遥远东方的客人――中国月季。

神秘的中国“玫瑰”

欧洲人概念中的玫瑰,其实是和蔷薇混淆在一起的。野生玫瑰本来就起源于某一种犬蔷薇(据说“犬蔷薇”是因为它的茎秆上有呈犬牙状的硬刺而得名),而在玫瑰的培育过程中,蔷薇又经常被作为砧木使用,二者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欧洲人并不把它们区别开来,而统称为“rose”。

而同一类型的花,在古代中国却被明确地区分为三种――玫瑰、月季、蔷薇。宋代诗人杨万里有一首《红玫瑰》诗,就指出了三种花的不同:“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结业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

杨万里的《红玫瑰》诗同时也指出了中国人对于玫瑰这种植物最看重的一个特征――香气。《太平广记》中说玫瑰“杂脑麝以为香囊,芬氤袅袅不绝,故又名徘徊花。”因为香味浓郁,中国古人开发出了玫瑰的各种用途,清代植物学专著《花镜》中说:“此花之用最广,因其香美;或作壁扇香囊,或作糖同乌梅捣烂,名为玫瑰酱。”在其它记载中,玫瑰还能制成有美白效果的玫瑰膏、浓缩饮料玫瑰露等等。

实用价值如此广泛的玫瑰花,在文人墨客那里却不那么走运。中国古代赞美花的诗歌浩如烟海,提到玫瑰的却少而又少。这或许是因为中国的名花资源太过丰富,富贵者喜欢牡丹、丹桂的富丽,隐逸者喜爱梅花、兰花的清雅,遁世者欣赏莲花的一尘不染……而中国原生种的玫瑰,花型不大,比现在的一元钱硬币大不了多少,花色也比较单调,以紫红色为主,少量有粉色、白色的,跻身于群芳之中,实在不引人注目;更致命的是它的刺,玫瑰有个别名叫“刺客”,枝上细刺密布,令人望而生畏,不好接近。因为以上因素,玫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不受重视的。

蔷薇,花色比玫瑰丰富得多一些,也比玫瑰更常见,但是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玫瑰也差不多,它茂密的叶与繁盛的花,做园林中的树篱很合适,但也只适合做背景。

月季的情况好于上面两种花。目前最早记载栽培月季的文献,是明末王象晋的二如堂《群芳谱》(1621年):“月季一名‘长春花’,一名‘月月红’,一名斗雪红,一名‘胜红’,一名‘瘦客’。灌生,处处有,人家多栽插之。青茎长蔓,叶小于蔷薇,茎与叶都有刺。花有红、白及淡红三色,逐月开放,四时不绝。花千叶厚瓣,亦蔷薇类也。”而“长春花”这个名字,又来自于它的一个特点――四季常开。在古人眼中,月季有玫瑰的香韵,有蔷薇的丰富色彩,花朵大、观赏性强,又能四时常开,在三种花中算是优点最多的了,不过其审美价值仍然不能与牡丹、兰花、梅花、山茶等等并列。真正改变中国月季命运的,是它的西方之行。

远来的“茶香”

18世纪末。中国。广州。

这里是之前中国唯一允许“洋人”通商的城市。在广州的西南郊有一个叫“花地”(又称花棣)的地方,有着悠久的花卉种植和交易历史,也是当时全国数一数二的园林花卉交易中心。其实,花地在当时的世界园艺界也相当有名气。

15-17世纪,欧洲探险家实现环球旅行、也就是“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在这几个世纪中,西方人对东方的好奇心,从单纯地关注丝绸、茶叶、香料、黄金等经济价值高昂的商品,逐渐生发出了对东方物种、特别是植物物种的兴趣。到18世纪末,来到广州的“洋人”,不管身份是军人、传教士、商人、水手,很多人都不缺乏在古老的中国搜罗奇花异草的热情。那段时间,不知有多少从珠江口开往欧洲的“洋船”,在运载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的同时,还带着从中国搜罗到的珍贵植物。这些植物之中,有几种特殊的月季,值得大书特书。

第一种,斯氏中国朱红,是目前记录中最早到达欧洲的中国深红色月季,1789年由东印度公司的一位船长带到欧洲。

第二种,柏氏中国粉,1752年到达瑞士。1759年传入英国。1798年传入法国。花朵粉色而小,半重瓣。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这两种月季,最初到达的都不是法国。

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搜集中国的植物物种最积极、影响也最大的是英国人。因为当时英国的海上霸权正如日中天,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丘园等大型园林的主人等,都有着搜集中国花卉的极大兴趣,很多中国传统的名花,比如牡丹、、山茶等等,都在这个时期被引入英国,中国月季最早也是在英国的园林中落户的。因为月季和玫瑰、蔷薇的亲缘关系很近,所以英国也叫它们“玫瑰”。

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称帝,英国多次组织欧洲其他国家结成“反法同盟”,英法之间更是战火不断。不过,战火挡不住约瑟芬想获得东方“玫瑰”的热情。传说,因为约瑟芬皇后的魅力,从英国为她运玫瑰的船居然使英法双方暂时停战,等船通过之后再继续开战。此说法无从考证,不过在拿破仑给约瑟芬的信中,的确提到过为她运送植物、穿越海上封锁线的事,“从英格兰为你运来一批新的植物,我已命人交予你的园艺师”。在英国种植的中国月季,应该也是通过类似渠道到达马尔梅松的。

也有一种中国月季是由法国人直接从中国得到的,这就是中国绯红茶香月季,1809年法国人从广州花地苗圃获得,立即被送往马尔梅松。关于“茶香”还有一些有趣的传闻。据说为了方便运输、减少路途中的损耗,这些月季都被装在装茶叶的容器中,海运时间漫长,当到达法国的时候,月季花本身的香味已经退去,反而染上了一种淡淡的茶的香味,因此被称为“茶香月季”。

这些来自东方的“玫瑰”,在马尔梅松与西方的“玫瑰”相遇了,它们是玫瑰园最需要的珍贵的“外血”。玫瑰园中的育种家们,通过多种方法培育新的玫瑰品种,据说还首次应用了人工授粉技术。

在雷杜德的《玫瑰圣经》里,有十几幅玫瑰的法文名字中包含“Rosa Indica”,它们就是来自中国的月季,或者月季与欧洲玫瑰杂交的后代。“Indica”是印度的法文译名,因为欧洲人从中国获得的植物品种,往往会先运到他们在亚洲的中转站――印度种植一段时间,再由印度运往欧洲,所以这些品种一开始被误认为产自印度。

谢幕与开启

茶香月季被送到马尔梅松的那年冬天(1809年12月),身穿白袍的约瑟芬皇后在杜伊勒里宫宣读了自己的离婚书,离婚的理由是自己无法为皇帝陛下生育子女。拿破仑另娶了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为皇后,新皇后在1811年为他生下了继承人。拿破仑对约瑟芬是不能忘情的,他将他们曾经的爱巢――马尔梅松送给她居住,每年给她300万法郎的巨额生活费,还经常出其不意地造访马尔梅松。

1814年5月29日,拿破仑第一次退位、被流放厄尔巴岛后不久,约瑟芬在马尔梅松城堡与世长辞,年仅51岁。1815年,拿破仑复辟失败,在被流放之前,他在马尔梅松住了一段时间。

十多年后,约瑟芬的后人卖掉了马尔梅松,园中的玫瑰也随之风流云散,不知所踪。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马尔梅松的玫瑰,特别是那些与中国月季杂交的品种,无疑为后世的玫瑰育种提供了难得的资源和经验。

篇10

氟化物不是空气中的常见组分,对植物而言,也不是一种有益的营养元素,而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6]。氟化物被植物吸收后能在体内转移和积累,并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氟中毒[7]。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先后发生大气氟化物严重污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污染纠纷的事件,氟污染问题已倍受关注。

1氟化物

近年来,有关氟化物的研究逐渐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在国外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氟化物对人、动物和植物的毒性影响3个方面。

1.1氟化物对人类的影响

氟化物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在我国,大气氟化物污染不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而且也引起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人体而言,氟主要通过肠道吸收,其大部分分布于骨骼和牙齿中,是维持骨骼正常发育必不可少的成分,同时也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8]。适量的氟对机体牙齿、骨骼的钙化、神经兴奋的传导和酶系统的代谢均有促进作用,但氟过剩与缺乏均可导致疾病。一般认为每天摄入6 mg 以上的氟就会导致氟中毒,继而造成食欲不振、智力低下、精神反常,严重时可能造成瘫痪等不治之症[9-11]。研究发现,当水中含氟量高于4.0 mg/L时,就会引起骨膜增生、骨刺形成、骨节硬化、骨质疏松、骨骼变形与发脆等氟骨病[12-13],另外还会对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感官系统等非骨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14]。相关研究表明,氟可能参与布-加综合征的发病。李加美等[15]的研究表明,低浓度的氟化钠能促进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高浓度时抑制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且随着氟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因此,卫生部1986 年颁布的“初级卫生保健计划”规定,成人每人每日氟总摄入量不能超过4 mg[10,12]。

氟化物除了影响人的健康外,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春蚕遭受氟化物污染范围达6个县(区)、60个乡镇、279个村、近3万户蚕农,损失蚕茧322 t,经济损失137万元(当时价)[16]。近几年来,江苏、浙江2省的农村中由于大量发展砖瓦窑和磷肥厂,致使氟化物污染了桑叶和牧草,导致部分地区的家蚕和耕牛中毒,因此氟化物的污染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已经引起广大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者的关注[17]。

1.2氟化物对动物的影响

在动物研究上,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用哺乳动物细胞进行氟的遗传毒性研究。吴起清等通过探讨不同剂量的氟污染物对大鼠心脏的毒性作用,表明了高氟能引起心肌细胞的损伤[18]。李杰等的研究则表明,氟化钠可导致小鼠微核细胞率显著升高[19]。据报道,每天口服10 mg/kg NaF的家兔,间隔不同时间后,输精管和输尿管的上皮细胞黏膜受到破坏和磨损,输精管黏膜微粒明显减少[20]。

氟化物对不同种类动物毒害的靶器官有一定差别:氟对草食动物的心脏毒害重;对肉食动物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对杂食动物的心脏和神经系统均有毒害作用。有试验表明,氟化物间接地使动物的组织和血液柠檬酸蓄积,使ATP生成受阻,严重影响细胞呼吸,尤其是对能量代谢需求旺盛的脑和心脏的影响最为严重,而出现痉挛、抽搐等神经症状[21-23]。

1.3氟化物对植物的影响

关于氟化物对植物危害的研究迄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许多植物叶片对氟化物的吸收能力很强,叶绿体是氟化物积累的主要场所,吸收的氟化物会对植物产生相当严重的伤害。

急性氟伤害的典型症状是叶尖、叶缘部分出现坏死斑,然后这些斑块沿中脉及较大支脉蔓延,受害叶组织与正常叶组织之间常形成明显的界限,甚至有1条红棕色带状边界,有的植物还表现为大量地落叶。植物受到慢性伤害时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叶片脱落、早衰及物候期延迟。例如小麦苗期受到氟化物危害后,在新叶尖端和边缘出现黄化,在扬花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对氟化物最敏感,对产量影响较大。重者近于绝产,轻者产量低,蛋白质含量下降,严重影响品质[24]。

氟污染植物叶片亚显微结构研究表明,细胞损伤最普遍的现象是细胞发生皱缩、干瘪、萎陷。在细胞器中,叶绿体结构破坏严重,造成叶绿体片状结构难以辨认、外膜内陷。用扫描电镜观察幼年冷杉针叶发现,氟化物延迟了针叶下表面的角质表面蜡质的形成,进行切片样品的研究后发现细胞中的叶绿体变小,基粒—基质类囊体系统膨胀,而且基粒类囊体(Granal Compartments)相贴不紧[25]。氟化物对植物的代谢也产生一定的影响。Miller[26]的研究表明,参与蔗糖合成的葡萄糖磷酸变位酶、蔗糖合成酶均易受到氟化物的抑制作用,从而抑制蔗糖的合成,使还原糖含量增加,蔗糖含量减少。

2植物对氟化物去除作用的研究

由于氟化物对人、植物、动物有巨大的危害作用,对氟化物去除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人们需要寻求一种清洁、高效的方法解决氟化物去除的问题。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水体和大气中,对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氟化物,不仅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且可在整个生长季节吸收和积累。在污染的环境下许多植物经长期的适应,形成了对氟化物的耐受、抵抗和吸收净化的能力,因此利用植物去除氟化物具有重要意义[27]。

2.1植物对氟化物的耐受性及富集

氟的本底含量范围在11.15~188.01 mg/kg,大多数植物的含氟量范围在10~35 mg/kg[26]。所有的植物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氟元素,其含量的多少因植物种类而异,但变化的范围不大[28]。含氟量最高植物的如樱桃为3 750 mg/kg,含氟量最低的植物如黄葛树仅为30 mg/kg,平均氟含量为797.6 mg/kg。

对氟化物敏感的植物研究最多的是唐菖蒲。此外,有研究表明,杏、郁金香、葡萄、大蒜、雪松、苔藓、玉米、烟草、芒果等植物也对氯化物较为敏感[29]。当植物在高氟污染区内生长时,都能吸收和积累一定的氟化氢[30]。许多观赏植物如樟叶槭、臭椿、木麻黄、白皮松、刺槐、旱柳、侧柏、大叶黄杨、五叶地锦、紫薇和爬山虎等对大气中氟化物的净化起到积极作用。另外,冬青卫矛、小叶黄杨、女贞、枸树、梧桐、棕榈、榆树、朴树、凤尾兰、桑树、臭椿、旱柳、美人蕉、木槿等植物对氟化物也有极强的耐受性。但是,不同的植物对氟化物的耐受性不同,并且在同一植物不同部位氟的富集程度也不尽相同。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氟,植物体内氟含量的分布规律为:根>叶>壳>果;而受大气氟污染时,植物主要由叶吸收氟,体内氟分布规律为:叶>根>果[31]。但也有研究表明:茶树富氟能力表现为:叶片>吸收根>主根>茎[32]。菠菜中氟含量分布规律为:老叶>幼叶>根,而氟在芹菜中的分布规律是:叶>根>茎[33]。橡胶树的熏蒸试验可得出以下结论:橡胶苗幼叶总是先于老叶受害,老叶对氟的累积量高于幼叶[34]。Brennan et al[35]研究发现当西红柿培养液中加入NaF时,氟能从根转移到叶中,但根含氟量仍明显大于叶片的含氟量;相反,当用HF气体熏蒸西红柿时,氟在叶片中高度富集,而不会转移到根中。

2.2植物对氟化物去除机理

危害植物的氟化物主要是HF,H2SiF6,SiF4,其中HF毒性最大[36-37]。它们存在于空气中,即使很微量,也会被露、尘核吸收后,形成稳定的气溶胶,使其浓缩[38],随风飘逸,污染大气,沉降于地,溶解于水体中。环境中的氟化物并非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在植物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毒害作用。植物演化出了特定的生理机制使自身脱毒。植物可通过螯合和区室化等作用[39]来耐受并吸收富集环境中的氟化物。对于氟的去除可分为直接吸收富集和辅助吸收2类。

2.2.1直接吸收。气态或尘态氟化物主要从气孔进入植物体内,顺着疏导组织运至叶片的边缘和尖端逐渐积累,溶解在叶组织内部的水溶液中被叶肉吸收,并通过扩散方式或由维管束把氟化物从叶肉转移到其他细胞中[40],氟化物随着蒸腾的水分转运到叶的尖端和叶缘。叶片中积累大量F-后,保卫细胞中的pH值降低,细胞中有效K+减少,最终将气孔关闭以保护细胞。水体中的氟化物被沉水植物吸附后,通过原生质流动和胞间连丝,逐个细胞迁移进入导管,然后输送到植物各部位,最后通过渗透到达表皮细胞内,也可以被沉水植物根系直接吸收。

2.2.2辅助吸收。氟化物先是吸附在叶面上,然后向叶内进行扩散蔓延,这种先吸附后蔓延的现象与含氟撤尘或空气中的其他各种微粒如花粉、菌丝体和树脂粒等有关,因为这些颗粒物比较容易吸附含氟气体。在这种情况下,当遇有降水或露水时,则可使叶面上颗粒物吸附的氟全部或部分溶解而进入叶内[41]。氟化物被植物叶子吸收以后,与叶子中的胶状物硅酸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硅氟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都会积累在植物的体内[42]。在土壤中,氟的去除主要靠根的吸收,氟由根系向茎、叶片、籽粒中输送,根对氟化物的吸收与土壤中Al2O3和Fe2O3的含量及酸性有关[43]。在水体中,离子强度增大抑制了Donnan自由空间的负电荷,导致更多的氟接近根的吸附部位从而促进了氟的吸收[44]。同时,水生植物体内发达的通气系统使氧从茎叶向根处转移,在根区附近形成有氧环境,根分泌的有机物可以促进微生物的代谢,也是微生物附着的良好界面[45-46],通过植物与微生物共同作用降解氟化物。

3植物去氟的前景展望

目前,处理水中氟污染物的方法多为物理化学法,如综合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磁分离法等[47]。这些方法虽然较为有效,但对于水体中低浓度的氟污染物难以达到去除效果。另外,由于价格昂贵、设备复杂,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些方法在应用上仍具有局限性。国内大多数生产厂尚无完善的处理措施,所排放的废水中氟含量指标尚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严重污染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亟需一种生物环保型方法解决氟污染问题[48]。

植物修复是一种利用植物的同化或超同化功能净化污染的技术。以植物为主的除氟系统,不仅可以对污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同时还可以回收资源和固定能源,且处理过程基本不使用化学品,因此不会产生有害副产物,是一种前景非常广阔的绿色处理技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生物修复技术将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处理体系的高效运转、建立净化污水的多级生态系统的研究等方面崭露头角。

4参考文献

[1] 谢正苗,吴卫红,徐建民.环境中氟化物的迁移和转化及其生态效应[J].环境科学进展,1999,7(2):40-41.

[2] 吴春华,周小飞,唐文浩.氟化氢气体对橡胶盆栽幼苗的影响研究初报[J].热带农业科学,2000,8(4):6-9.

[3] 吴杰等.饮用水化学成份对地方性氟中毒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4,11(14):87-88.

[4] PITTER P.Forms of occurrence of fluorine in drinking water[J].Water Res,1985,19(3):281-284.

[5] STEVENS D P,MCLAUGHLIN M J,ALTON A M.Phytotoxicity of the fluoride ion and its uptake from solution culture by Avena sadva and Lycopersicon esculentum[J].Plant Soil,1998(200):119-129.

[6] GRISTAN N P.Cytogenetic effects of gaseous fluorides on grain crops[J].Fluoride,1993,11(3):23-32.

[7] 童钟灵.杭州市大气氟污染导致家蚕中毒的几个问题探讨[J].农业环境保护,1988,8(14):48.

[8] MCLURE F J,MITCHELL H,HAMILTON T S,et al.Balance of fluoride invested from various sources of food and water by five young man[J].J Hyg Toxicol,1997,50(5):159-170.

[9] 石建良,郑志强.浙江茶园含氟量的研究[J].中国茶叶,1985(3):34-35.

[10] 曹进,赵燕,刘箭卫,等.四川藏区饮粗老砖茶氟中毒的研究[J].中国茶叶,1995(3):35-37.

[11] TSUTUSI T,SUZUKI N,OHMORI M,et al.Cytotoxicity chromosome abenations and unscheduled DNA synthesis in cultured human diploid fibroblasts induced by sodium fluoride[J].Mutat Res,1984,4(9):193-198.

[12] 中国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2.

[13] 仇付国,王晓昌,王云波.活性氧化铝和骨碳除氟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1,33(1):56-60.

[14] DAVID L,OZSVATH. Fluorid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a review [J].Rev Environ scibiotechnol,2009,4(15):59-79.

[15] 李加美,金鲁明.氟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2):76-78.

[16] 徐丽珊.大气氟化物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0,4(15):293-371.

[17] BOWLER C K,MONTAGU M V,INZE D.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stress tolerance[J].Annu Rev Plant Physiol Plant Mol Biol,1992,42(4):83-106.

[18] 吴起清,沈岳良,刘开泰,等.不同剂量氟化钠对大鼠心脏毒性的实验研究[J].地方病通报,2009,14(23):4-6.

[19] 李杰,刘春生,王福琳,等.氟化物对动植物染色体毒作用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4,14(25):146-148.

[20] SUSHEELA A K,KUMAR A,BHATNAGAR M,et al. Prevalence of endemic fluorosis with gastro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in people living in some North-Indian villages[J].Fluoride,1993,26(2):97

[21] 史志诚.动物毒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34-637,829-831.

[22] 段得贤.家畜内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455-457.

[23] MAHUA S,PRASENJIT M,PARAMES C. Aqueous extract of the bark of Terminalia arjuna plays a protective role against sodium-fluoride-induced hepatic and renal oxidative stress[J].Nat Med,2007,61(23):251-260.

[24] 张俊福.大通地区大气氟化物对小麦和油菜的污染危害[J].青海环境,2000,10(1):37--38.

[25] THOMSON W W.Effects of pollutants on plant ultrastructure in mudd [M].New York:Aead Press,1975.

[26] MILLER G W.Properties of enolase in extracts from pea seeds[J].Plant Physiology,1958(33):199-206.

[27] 石瑛.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38.

[28] 多锐.二氧化硫、氟化物对植物的影响分析及评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9(11):58-59.

[29] 张水成,付玉生.监测大气污染的植物[J].天中学刊,2001,16(2):91-92.

[30] 黄会一,张有标,张春兴,等.木本植物对大气气态污染物吸收净化作用的研究[J].生态学报,1981,1(4):335-343.

[31] 王云,魏复盛.土壤环境元素化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29-144.

[32] 马立锋,阮建云,石元值,等.茶树氟累积特性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4,16(2):96-98.

[33] 何锋,段昌群,侯永平.云南部分蔬菜中氟积累特征及其成因初步分析[J].生态环境,2004(13):327-329.

[34] 吴春华,邝春兰,唐文洁,等.大气氟化物对橡胶树的伤害实验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1,17(4):30-34.

[35] BRENNAN E G,LEONE I A,DAINES R H.Fluorine toxicitityin tomato as modified by alteration in the nitrogen,calcium and phosphorus nutrition of the plant[J].Plant Physiology,1950(25):736-747.

[36] 朱成珞.植物对HF的净化作用及其抗性[J].环境保护,1979(2):11-14.

[37] WILLIAM J M,WILLIAM A F.Bio monitoring air pollutants with plants Applied[M].London:Science Publishers Ltd,1980.

[38] CHANG W C,THOMPSON C R.Site of fluoride accumulation Navel orange leave[J].Plantphysiology,1966(41):211-214.

[39] 王剑虹,麻密.植物修复的生物学机制[J].植物学通报,2000,17(6):504-512.

[40] 蒋志学,邓士谨.环境生物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50-53.

[41] 高吉喜,柳若安,舒俭民,等.氟化物对植物新陈代谢影响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1998,6(3):25-29.

[42] 宋玉芝.植物与大气污染[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2,2(24):11-16.

[43] 李日邦,郑达贤,王丽珍,等.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植物吸收氟的研究[J].地理学报,1986,2(41):115-124.

[44] STEVENS D P,MCLAUGHLIN M J,RANDALL P J,et al.Effect of fluoride supply on fluoride concentrations in five pasture species:levels required to reach phytotoxic or potentially zootoxic concentrations in plant tissue[J].Plant Soil,2000(227):223-233.

[45] 种云霄,胡洪营,钱易,等.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2):36-40.

[46] LAN D,WU D S,LI P,et al.Influence of high fluorine environment on crops and humans in spa-areas[J].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2008,27(6):25-27.

篇11

[关键词]紫金牛属; 中药; 本草考证

Investigation of genus Ardisia in Bencao literature

TONG Jiayun1, LIANG Zhitao2, ZHAO Zhongzhen2*, WU Jialin3*

(1 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 China;

2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a;

3 Chinese Medicine Division, Department of Health, the Government of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Hong Kong, China)

[Abstract]Based 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of plants, alternate names, actions, and properties of herbs recorded in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s, in combination of field investigation, 18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recorded in ancient bencao literature were regarded to be derived from 7 species in the Ardisia genus Among them, the variety Ardisia crenata f hortensis was identified as the source of Zhushagen(朱砂根) and Zijinniu(紫金牛) A hanceana is referenced as Tiesan (铁伞) in the illustrated atlas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Zhiwu Mingshi Tukao) The name Pingdimu (平地木) refers to a different substance in the illustrated atlas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and the Flower Mirror (Huajing) The medicinals named Yedihong (叶底红), Aicha (矮茶), and Duanjiao sanlang (短脚三郎) are all derived from A japonica The origin of the herb Xiaoqing (小青) referenced in the Illustrated Classic of the Materia Medica (Bencao Tujing) is A pusilla The medicinals Bailiangjin (百两金), Jiuguanxue (九管血) and Zoumatai (走马胎) are derived from A crispa, A brevicaulis, and A gigantifolia, respectively This investigation clarifies the botanical sources and actions of related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n the genus Ardisia, and provides clues and evidence for utilizing and developing their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Key words]Ardisia;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Bencao literature

药物品种本草考证是依托本草文献、运用现代知识对药物学某一内容进行的考证。很多考证的结果不但直接保证了中药用药品种的准确,还开拓了新的药物资源。古代本草收载了很多只知其名不知其物的药物,通过本草品种考证有利于发掘这些药物,或根据植物H缘关系,寻找新的药物品种,从而拓展药物资源。

紫金牛属Ardisia Swartz是紫金牛科最大的属,全世界约有400~5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东部至东南亚、美洲、大洋洲及太平洋诸岛,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1 2]。《中国植物志》载有紫金牛属植物68种[1],近年出版的《Flora of China》修订为65种[2]。该属植物多具有治疗跌打、风湿、痨咳及各种炎症的药用价值[1]。由于该属植物形态或功效的相似,以致在本草记载中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情况较多,且错综复杂。如本草记载或地方名中同为“山豆根”、“开喉箭(剑)”之名的药物分别来源于6种植物,同为“矮茶”之名的有5种植物[3]。对来源于该属植物的中草药,前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本草考证;然而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考据遗漏的情况[47]。如朱砂根与紫金牛在《本草纲目》中分列条目,性味、主治不同,其中后者有被考证为朱砂根A. crenata Sims,也有认为系同属的虎舌红A mamillata Hance [47]。为此,按现代植物分类系统对古代本草所收载的相关药物进行分类考证,结合药性及药效等知识进一步查缺补遗和梳理,对传承古人之药用知识、指导现今安全和有效的用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紫金牛、朱砂根、凤凰肠、山豆根等的考证

11紫金牛(《本草图经》,以下简称《图经》)《经史证类大观本草》(以下简称《大观本草》)[1](《本草图经》已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嘉佑补注神农本草》为基础,并入《本草图经》内容及唐慎微的集录而成,初刻版图文模糊,今据其修订版《经史证类大观本草》,下同。)有“福州紫金牛”图,文字注释[8]:“《图经》曰,紫金牛生福州。味辛。叶如茶,上绿下紫。实圆红如丹朱。根微紫色。八月采,去心,。颇似巴戟。主时疾膈气,去风痰用之。”《本草纲目》(以下简称《纲目》)卷之十三山草类载“紫金牛”,其图似仿《图经》而绘,见图1。其文字多引《图经》,文[9]:“颂曰,生福州。叶如茶叶,上绿下紫。结实圆,红色如丹朱。根微紫色。八月采根,去心,。颇似巴戟。气味辛平,无毒,主治r疾膈气,去风痰。”并增加了一项功效――解毒破血(r珍)。邬家林据本草描述的植物形态考证为朱砂根A crenata [45]。谢宗万则考证为朱砂根A crenata或红凉伞(紫背紫金牛)A crenata Sims f hortensis(Migo) W. Z. Fang et K. Yao[10]。

虽然从武林本和味古斋本《纲目》之绘图看,见图1,只能大概知道该植物叶互生,椭圆形,并不能确证更多的信息。然而从《大观本草》和金陵本《纲目》图中植株形态来看,可以推断不是现今《中国植物志》所载具有细长根茎和细小须根的紫金牛A japonica (Thunb) Blume。据图结合文字大概

知道,该植物为灌木,根稍粗,鲜根表面偏紫红色,木部可与皮部分离而似巴戟天之加工品成管状,叶如茶叶椭圆形,革质,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紫色,近伞形花序,果实球形,红色。据此判断应为紫金牛科朱砂根之变型(叶背红色的朱砂根),即红凉伞A crenata f hortensis。(《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红凉伞的学名为A bicolor Walk[11]。陈介与吴征镒在《中国植物志》中把红凉伞处理为朱砂根的变种A crenata var bicolor,并说明存在过渡类型[1],在《Flora of China》中则将其归并[2]。方文哲和姚淦将红凉伞作为朱砂根的变型处理[12]。笔者野外调查也发现,朱砂根叶背确实存在由全部紫红色到部分紫红或淡紫红色的过渡类型,因此将其作变型处理更为合理。据报道,甚至有黄色果实的变型[13]。)其功效能解毒,治疗外感风热之咽痛痰多,亦活血止痛,治心胃气痛、脘腹胀痛,与今之朱砂根相符[14]。其名“紫金牛”当是指根表面微紫,叶背紫色,果实红色,而药效迅速之意。现江西鹰潭等地亦有称之为“紫背紫金牛” [15]。

有学者完全抛开本草附图,把《图经》之“紫金牛”考证为虎舌红A mamillata [16],有误。植物虎舌红叶面有明显的糙伏毛,在本草“紫金牛”项下只字未提,且其叶大小形态也与“叶如茶”的描述相去甚远。

12朱砂根(《本草纲目》)朱砂根之名首见于《纲目》卷之十三山草类[9],曰:“p砂根生深山中,今惟太和山人采之。苗高尺许,叶似冬青叶,背甚赤,夏月长茂,根大如h,赤色。此与百两金仿佛。根气味苦凉无毒,主治咽喉肿痹,磨水或醋咽之甚良。”《植物名实图考》(以下简称《图考》)山草卷之八转载《纲目》云[17]:“p砂根,《本草纲目》始著录。生太和山。叶似冬青叶,背甚赤,根大如h,赤色。治咽喉肿痹,磨水或醋咽之。”可见,《图考》文字仅仅是转载《纲目》的内容,而其附图不到版面之一半,且似乎参照金陵本或武林本《纲目》的图而改绘,见图2(味古斋本《纲目》刊于《图考》之后,其图显然抄袭《图考》),因此,吴其F很可能未见过朱砂根原植物(通览《图考》,该书有一特征――其绘全版大图细腻,为工笔画,很多时候甚至可以定种[18];而转载或临摹古书之图则小于版面之一半,且笔画简单)。然从图及文字可以知道,根有分枝,稍粗如筷子大,表面近红色,苗高尺许,叶互生,椭圆形,上表面绿色,下表面近深红色,植物像百两金A crispa (Thunb) A DC(见51项百两金考证),以根入药,味苦,性凉,治疗咽喉肿痹。根据植物形态描述及功效推断,《纲目》及《图考》记载的“朱砂根”是指叶背红色的红凉伞A crenata f hortensis。其名称因鲜根断面皮部有多个朱砂色小点(分泌腔)而得。现代文献记载,有认为叶背红色的朱砂根药效好于叶背绿色的[1],亦有认为同等入药者[19]。

然而,楹卫钍闭湓谕一卷前后间隔两味药(辟虺雷、锦地罗)以2个名称(朱砂根、紫金牛)收载了同一味药呢?可能当时李时珍并未见过《图经》记载产自福州的“紫金牛”原植物,只是知道以根入药用来解毒,活血,治疗风痰;而对于“朱砂根”则知道太和山(今武当山)山民有采,并且多为未开花结果之小苗,当地用根治疗喉咙肿痛。

《草木便方》(作者刘善述,1870年刊)“朱砂根”项载有[20]:“朱砂莲苦凉清热,喉痹牙痛火眼灭,打痧气痛腰肋疼,生肌长肉功更烈。”虽然其文字叙述中亦用到“朱砂莲”,但根据功效可以判断与现今之朱砂根一致[14],且可以排除马兜铃科朱砂莲(四川朱砂莲Aristolochia cinnabarina C Y Cheng et J L Wu)[19]。

13凤凰肠(《生草药性备要》)《生草药性备要》(康熙年间成书)载有[21]:“凤凰肠味甘,性平,治痰火、跌打,去瘀生新,宽筋续骨,医牛马圣药,一名老鼠尾。”《岭南采药录》(1932)记载[22]:“凤凰肠别名散血丹、浪伞根、老鼠尾、金鸡爪。味甘,性平,疗痰火,治跌打,去瘀生新,宽筋续骨,治牛马病最良。小儿干痞。煎服。”此二种本草记载之“凤凰肠”与现今我国南方,包括广州地区称为“凤凰肠”的功效一致,原植物即是朱砂根A crenata [3,23]。

14平地木(《植物名实图考》)《图考》山草卷之九载有“平地木”,曰[17]:“平地木,《花镜》载之。生山中,一名石青子,叶如木樨,夏开粉红细花,结实似天竹子而扁。江西俚医呼为凉伞遮金珠,以其叶聚梢端,实在叶下故名。根治跌打,行血,和酒煎服。”邬家林根据植物形态和别名考证为朱砂根A crenata [45],而另有考证认为是紫金牛A japonica [6]。据《图考》中绘图,见图3(该图亦为全版面工笔绘画,说明吴其F见过该植物)可以判断为比该书中卷十的“山豆根”稍高的灌木,系远距离观察所绘,而不同于《花镜》的平地木(见31项平地木考证)。据其图和描述的特征可知:该植物叶椭圆形,似木樨的革质,果实红色、近球形,似天竹子,垂于叶下,在江西民间用根跌打损伤,应为朱砂根A crenata。朱砂根在江西和湖南有凉伞遮珍珠的别名,具活血散瘀,行气,治疗跌打损伤、劳伤吐血、筋骨i痛[2425]。因此,从形态、地方别名和功效看来《图考》之“平地木”实为朱砂根A crenata无误。

15山豆根(《植物名实图考》)《图考》山草卷之十载有山豆根[26]:“生长沙山中。矮科硬茎,茎根黑褐,根梢微白,长叶光润如木犀而韧柔,微齿圆长,有齿处边厚如卷,梢端结青实数粒,如碧珠。俚医以治喉痛。按形似与《图经》不类。根味亦淡,含之有气一缕入喉微苦。又一种也。秋深实红如丹,与小青无异。又名地杨梅。”邬家林据以上植物形态、地方名和功效考证为朱砂根A crenata [45],另有考证认为是百两金A crispa [7]。

《图考》蔓草卷之二十另转载《图经》记载产广西之山豆根,曰[27]:“江西、湖南别有山豆根,皆以治喉之功得名,非一种”。其中绘的是不到版面一半之小图,似临摹《图经》所绘。而山草类之山豆根为大图,明显是工笔绘画之实物图,见图3,说明吴其F对湖南、江西之“山豆根”是亲眼所见过,并熟知其与广西之山豆根非一种,因此山草的山豆根图和文字描述可信度高。其近距离观察,图中叶脉线条精细,更与朱砂根A crenata接近,所绘为较矮的植株。文字描述说明叶子光泽明显而柔韧,有圆齿,有齿的边缘反卷,秋天果实红色,像小青的果实(见41项小青考证),这些特征也与朱砂根相符,而与百两金A crispa叶片狭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全缘,膜质的特征不符。除所描述的形态特征外,江西、湖南以“山豆根”之名药用朱砂根治疗喉痛可以佐证[2829]。考证结果与《中药大辞典》相同[19]。为此,《中国植物志》[1]、《全国中草药名鉴》[3]、《中华本草》[14]把《图考》山草卷的“山豆根”归入“百两金”项下有误。

然而,为何《图考》在山草卷之八、之九、之十,分别以“朱砂根、平地木、山豆根”之名记载同一种植物呢?其原因可能是吴氏并不知道《纲目》的朱砂根就是他所记载的“平地木”或“山豆根”,文字只是转述《纲目》内容,而图是依《纲目》内容而改绘(见“朱砂根”考证);其记载“平地木”是江西俚医拿来治疗跌打的较高植株,而“山豆根”是长沙俚医用来治疗喉痛较矮的植株。

2铁伞(《植物名实图考》)的考证

《图考》山草卷之九载有“铁伞”,曰[17]:“铁伞生南安。绿茎如蒿,有直纹,旁多细枝,厚叶翠绿,有微紫,似平地木叶而齿圆长。俚医以为活气行血通络之药。此草叶韧,聚生梢端,故有铁伞之名。”亦附有工笔绘画之全版图,见图3。前人据植物形态和功效考证为朱砂根A crenata [45],也有认为系山血丹A lindleyana D Dietrich [7]。从文中叙述和图中株型、叶形、功效和分布在江西来说,应锁定在朱砂根与近缘的相似种大罗伞树A hanceana Mez、山血丹A lindleyana三者之内。其中,朱砂根A crenata叶多为椭圆形,圆齿较小。而从附图看来,叶椭圆状披针形,叶脉较多,与大罗伞树更为接近。吴氏本人认为“似平地木(朱砂根)叶,而齿圆长”的特征与大罗伞树A hanceana相符合[1]。而“厚叶翠绿,有微紫” 并未说“叶背微紫”,应当理解为“有叶微紫”,即不是指朱砂根的叶背紫,应当是指大罗伞树有些嫩叶、叶柄或叶脉微紫。另外,从产地来看,该书成于1848年,“南安”应为江西南安府,即今之大余县一带。吴其F深入江西、湖南等民间调查,对江西和湖南的地方名亦熟悉[18];另据其绘之“平地木”和“铁伞”均为全版面工笔画,说明其实地仔细观察过原植物。因此,在同一章节(卷之九)以2个名称(平地木与铁伞)收载产地同为江西而功效不尽相同,却来源同为植物朱砂根A crenata的可能性较小。

3平地木、叶底红、矮茶、短脚三郎等考证

31平地木(《花镜》)《花镜》(清,1688年刊)卷之三载有[30]:“平地木,高不盈尺,叶似桂,深绿色,夏初开粉红细花,结实似南天竹子,至冬大红,子下缀可观。其托根多在瓯兰之傍,虎刺之下,及岩壑幽深处。二三月分栽。乃点缀盆景必需之物也。”作者陈扶摇(陈B子)描述该植物矮小,似桂花Osmanthus fragranus的~子椭圆形,革质,深绿色,有细锯齿;结果如南天竹成簇且红色(《花镜》所载南天竹(一作竺)项下叙述[30]:“三四月间开细白花,结子成簇,至冬渐红如丹砂,雪中甚是可爱。”),常生长幽深处的瓯兰之旁。其形态特征、生境及作盆景的用途与紫金牛A japonica相符。据《中国植物志》描述紫金牛为:小灌木,直立茎30 cm,稀达40 cm,……叶对生或近轮生,叶片坚纸质或近革质,椭圆形,边缘具细锯齿,……亚伞形花序,……花梗下弯,……花瓣粉红色,……果球形,鲜红色,……果期11~12月;且指出该植物亦为我国民间常见之草药及花卉[1]。《花镜》作者陈扶摇是浙江杭州人,现浙江云和、丽水、龙泉、遂昌等地紫金牛植物亦有“平地木”和“矮茶”之别称[31],可以作一佐证。其次,在湖北,植物紫金牛称亦为平地木、矮地茶,矮脚茶等[32]。

32叶底红(《本草纲目拾遗》,以下简称《纲目拾遗》)《纲目拾遗》卷六木类载有[33]:“叶底红乃小木也。生山土,长不过一二尺,叶如石楠,四月生蕊,五六朵成簇,垂如脂麻铃样。花作青白色,六七月结小子如天竺子,霜后色红,俨如天竺子而大。俗呼矮脚樟,以其似樟叶而本短也。山人每掘之入市,售作盆玩,又名叶下红。”

前人考证根据植物形态和作盆玩的情况推测其为朱砂根A crenata [45]。然而,《纲目拾遗》在“叶底红”的文中接着转载《李氏草秘》之“叶下红”来补充说明其功效,曰:“叶下红一名平地木,长五六寸,茎圆,叶下生红子,生山隰等处。治吐血。…………治偏坠疝气,《李氏草秘》捣汁冲酒服半D屡效。”又转载《杨春涯经验方》:“叶底红即矮脚樟,用二两洗净,木槌捣烂,猪肺一个洗血净,将叶入肺管内,河井水各三D,煮烂,至五更,去叶,连汤食之,一二次愈,多食绝后患。” 显然,赵学敏载的“叶底红”别名“叶下红、矮脚樟、平地木”,其形态上茎短,叶如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或如樟(意指近椭圆形、革质、有光泽),花成簇,果实红色成簇;习性上,生山林下荫湿地方;功效上,治疗肺痨之咯血、疝气痛效果显著,与今之紫金牛A japonica相符[14]。

有考证抛开功效,认为“叶底红”系茄科海桐~白英Solanum pittosporifolium [6]。然而,除功效不符外,《中国植物志》记载[34]的海桐叶白英“长达1米”与“长不过一二尺”不符,枝条具棱的特征在《纲目拾遗》中未提及,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纸质与“叶如石楠”不符,如今也无人“售作盆玩”。

33矮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以下简称《图考长编》)《图考长编》中吴氏针对《简易草药草方图说》(1827年)中“小青”乡名矮茶的情况,讨论了一番“矮茶”。吴曰[35]:“矮茶,江西处处有之,高三四寸,茎端发叶,光洁如茶树叶,而有齿,叶下开五瓣小粉红花,秋结红实,如天竹子微小,R冬不凋。土医皆知用之,或名为雪里珠,或名为矮脚草,又名地茶。兼治男妇吐血、牙痛,通筋骨,和血。无知其为小青者。”说江西处处有之的矮茶、别名为雪里珠、矮脚草、地茶,而与小青之不同――高三四寸,茎顶端长叶子,叶如茶叶的光泽和锯齿;其功效治吐血、牙痛,通筋骨,和血;没有人认为这是小青。明显在此是讨论了矮茶(紫金牛A japonica)和小青(九节龙A pusilla A DC,见41项小青考证项)之形态和功效之不同;并且江西当地土医能很好的区分二者。紫金牛的药材名为矮地茶亦可为佐证[36],应是古代名称之沿革。

《草木便方》载有“矮茶荷”图,见图4,曰[20]:“矮茶禾热能除寒,风湿顽痹治不难,肺痿陈寒止久嗽,寒毒肿痛涂安然。”结合图形,见图4,及功效,应为现今紫金牛A japonica。依此类推,《天宝本草》(作者龚锡麟,四川人,1871年成书)记载之“矮茶子”(矮茶子名矮茶风,诸般咳嗽秒无名,安魂定魄利心肺,消风散寒有大功[37])与《分类草药性》记载之“矮茶风”(矮茶风一名地青杠,性温平无毒,治一切吐血咳嗽气痛[38])亦应同为紫金牛A japonica。现四川民间广泛以“矮茶风”之名作止咳要药,可以为佐证[4]。以上与谢宗万、赵素云等的考证结果一致[39 40]。

34短脚三郎(《植物名实图考》)《图考》山草卷之九载有[17]:“短脚三郎生南安。高五六寸,横根赭色,丛发赭茎,叶生梢头,秋结圆实下垂,生青熟红,与小青极相类,而性热,治跌打损伤、风痛,孕妇忌服。”前人根据植物形态有考证为紫金牛A. japonica [45,39],也有考证为九节龙A. pusilla [6]。

根据附图,见图4及其描述可知:其植株矮小,有赭色走茎,叶生直立茎顶端,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伞形花序,果实球形,幼时绿色,成熟后红色,下垂,与小青(九节龙A. pusilla,见41项小青考证)极其相似。依形态可以锁定在锯齿组Sect. Bladhia的九节龙A pusilla、紫金牛A japonica或月月红A. faberi Hemsl三者之内。然而,已知现以月月红的根治疗感冒咳嗽、蛾喉[14],与 “治跌打、风痛”不同。《图考》中绘有“小青”图,并记述其习性等非常详细(见41项小青考证项),说明其见过并熟知小青这种植物。因此,根据“与小青极相类”,说明“短脚三郎”虽与小青(九节龙A pusilla)相似,但不是小青。为此,采用排除法,“短脚三郎”应是紫金牛A japonica。从产地南安(江西大余县)来看,及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的功效,与孕妇忌服的记载与现今紫金牛A japonica亦相符合[14,31]。其“短脚三郎”、“矮茶”与“平地木” 之名皆为“本(茎)短”之意;而“叶底红”与“叶下红”为红色果实垂于叶下之意。为此,《图考》和《图考长编》分别以“短脚三郎”和“矮茶”之名记载植物紫金牛,似有重复。然而《图考长编》记述“小青”时有提到“矮茶”,但并没有绘矮茶图,只是说“江西处处有之……土医皆知用之”,说明其对“矮茶”的了解是来于土医;《图考》之“短脚三郎”有绘图,应是吴氏亲眼见过。

4小青、矮矮朵、四对叶草等的考证

41小青(《图经》、《纲目》)、矮矮朵(《简易草药方图说》)《大观本草》卷卅一之“小青”项下载有[8]:“《图经》曰,小青生福州。三月生花,当月采叶,彼土人以其叶生捣碎,治痈疮甚效。”并有一图,见图5。《纲目》隰草类上(草部第十五卷)转载《图经》的“小青”[9]:“颂曰,小青生福州。三月生花,彼土人当月采叶用之。叶气味缺,主治(生捣傅)痈肿疮疖甚效(苏颂)”。另外,李时珍还增加其功效“治血痢腹痛,研汁服解蛇毒”;附方中还有《寿域方》治疗中暑发昏的用法:小青叶,井水浸去泥,控干,入沙糖,擂汁急灌之。附图似仿《图经》而绘,见图5。上述3种本草书籍中没有描述植物之特征。

《图考长编》隰草卷之八转载《图经》和《纲目》文字记述[35]:“宋《图经》小青生福州,三月生花,当月采叶,彼土人以其叶生捣碎治癣疮甚效。《本草纲目》治血痢腹痛,研汁服,解F毒。”然后又引用文献[41],曰:“罗思举《简易草药》矮矮朵,乡名矮茶,本草名小青,花名珠子桂,味温无毒,生捣敷癣肿疮疖甚效。又治血痢腹痛,研汁服。解F毒、中暑、发昏用小青叶浸去泥,控干入沙糖,擂汁急灌之。”吴氏在《图考》隰草卷之十四补充描述了小青的形态特征,曰[26]:“小青,宋《图经》始著录,亦无形状。今江西、湖南多有之。生沙嫉亍8卟挥尺,开小粉红花,尖瓣下垂。冬结红实,俗呼矮茶,性寒。俚医用治肿毒、血痢,解F毒,救中暑皆效。”

前人根据“小青”植物形态和功效考证为九节龙A pusilla [45],亦有考证为月月红A faberi Hemsl [67]。月月红植物与九节龙确很相似,但福建无分布与本草“生福州”不符;且其功效主要是以根治疗感冒咳嗽、蛾喉[14],与本草记载的“治肿毒、血痢,解蛇毒”不符。

本文考证认为“小青”为九节龙A pusilla。其一,从功效看来《图经》、《大观本草》、《纲目》和《图考》记载小青“治癣疮肿毒、血痢,解蛇毒”之功效一脉相承,并与现今之九节龙A pusilla相符[14]。其二,吴氏在《图考》中指出《图经》没有描述小青之形态特征,从而补充图考说“高不过一尺,开小粉红花,冬天结红色果实,产地在江西和湖南,生境为沙嫉亍薄!锻伎肌犯酵迹见图5,没有抄袭《图经》或《纲目》,为重新绘的工笔画,线条清晰可辨,只是没有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一样绘有匍匐茎和须根,见图5。根据文字描述结合绘图,其形态与《中国植物志》之九节龙A pusilla描述相符。《植物志》载有[1]:“高30~40 cm,蔓生,匍匐茎逐节生根,直立茎高不过10 cm,……叶对生或近轮生,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具明显或不甚明显的锯齿,……伞形花序,……花瓣带微红色,……,花期可见于12月。”其三,从生境来看,《纲目》和《图考》把它归入隰草类与其生于林下、溪边荫湿的地方相符。

此外,《中国植物志》认为《图考》之“小青”樽辖鹋A. japonica [1]。然而,《图考》提到[26]:“此草短,而R冬,命(名)曰小青,微之也。然粉花丹实,弥满l谷,而移植辄不茂。…… 此小草乃有介然不可易者,因为g曰……”。指出小青矮小、“粉花丹实”好看,但移栽就长不茂盛,接着以诗歌感慨了一番小青“不屈于尊缶以供世俗之狎玩的习性”。而紫金牛A japonica(矮茶)在清代康熙年间的《花镜》中记载为“点缀盆景必需之物”[30];也就是当时人们已经熟练掌握其移植栽培之技术。这说明《图考》中的小青不是紫金牛。

综上所述,从功效、植物形态、生境和生长习性等方面判断,《图经》、《大观本草》、《纲目》、《图考》中的小青系现今之九节龙A pusilla。《中国植物志》把《图考》之“小青”归入紫金牛项下有误。小青之名称当如吴其F之说:矮小、冬天雪中仍然绿(青)色。

42四对叶草(《履f岩本草》)《履f岩本草》(宋・王介著)有载“四对叶草”。按图所绘可知其形态:叶近轮生,椭圆形到椭圆状卵形,有锯齿,果实球形,红色,下垂,与月月红A faberi或九节龙A pusilla相似。从所记载“性暖,多入疮疖等药,炉火药亦用之”之功效来看[42],不是月月红,而似九节龙A pusilla。

5百两金及开喉剑(箭)的考证

51百两金(《图经》、《纲目》)《纲目》草部第十三卷山草类中记载之百两金[9],其文字全部引自《图经》[8]。其叙述如下:“颂曰百两金生戎州、云安军。苗高二三尺,有干如木,叶似荔枝。初生背、面俱青,结花实后背紫、面青,R冬不凋。初秋开花,青碧色,结实大如豆,生青熟赤。采根入药,槌去心。河中府出者根如蔓菁,赤色,茎细,青色。四月开碎黄花,似星宿花。五月采根,长及一寸,晒干用。根气味苦平,无毒,主治壅热咽喉肿痛,含一寸E津,又治风涎。”

邬家林通过调查四川犍为县附近(古戎州)所称的百两金确系植物百两金A crispa (Thunb) A DC,并根据叶狭长等特征认为《图经》和《纲目》之百两金与现代用药一致[45]。从《大观本草》绘图,见图6,及植物形态的文字描述来看,其为灌木,根稍粗壮,呈爪状,高不超过1 m,茎有侧生花枝,叶长椭圆状披针形而似荔枝叶,果实球形聚生梢端,大如豆子,成熟后红色。《中国植物志》描述:“百两金,灌木,高60~100 cm,……叶片膜质或近坚纸质,椭圆状披针形或狭长圆状铍针形,……全缘或略波状,具明显的边缘腺点,……果球形,直径5~6 mm,鲜红色,……花期5~6月,果期10~12月,有时植株上部开花,下部果熟”[1]。可见,本草记载之形态与《植物志》相符。因此,从产地、形态及治咽喉肿痛为著名功效等各方面来看,《图经》与《纲目》所指与现代所用百两金A crispa为同一物。

《纲目》引图经文字,然而金陵本的图似乎只是画了根与茎,不能判断为何物,武林本和味古斋本(张绍棠版)百两金图有修改,更能看出与现今百两金植物相似之处,见图6。文中“河中府出者,根如蔓菁而赤色,茎细而青色者”,其意可能指根如蔓菁肥大而红,茎绿色而比戎州的细,这个特征有可能是产地或环境造成的种内差异。

52开喉剑、开喉箭(《天宝本草》、《分类草药性》)《天宝本草》(1871年成书)[37]曰:“开喉剑名八爪龙、叶下藏珠、状元红,咽喉红肿皆能治,牙疼肿热火症同”。《分类草药性》(1906年成书)载有:“开喉箭一名黄知母,木草名鹅毛也,红黄两种,治喉火痛,女人白带,攻诸疮初起红肿”[38]。谢宗万与邬家林考证为百两金A crispa[43]。从名称与功效来看,此二部本草所载开喉箭(剑)与现今华东(安徽、江西)、华中(湖南、湖北)、西南(四川、贵州)所用开喉箭系百两金A crispa相符[1,14]。其“开喉”、“黄知母”之名当因治疗喉火痛快速之缘故。

《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名鉴》认为《草木便方》之“八爪龙”为百两金[3,14]。《草木便方》记载为:八爪龙,辛通关节四肢筋骨和血脉,祛风除湿清利药,咽喉痹痛清邪热[20]。其功效似乎与现今百两金符合,但其中绘图明显为藤本植物,因此系误载。

6九管血(《植物名实图考》)的考证

《图考》山草卷之九[17]记载:“九管血生南安。赭茎根,高不及尺,大叶如橘叶而宽,对生。开五尖瓣白花,梢端攒簇。俚医通[(窍)、和血、去风之药。” 并附图,见图7。可见,吴其F对该植物的总体认识为:茎短色赭,叶大,叶脉纹理似橘子叶而宽,全缘,伞形花序生于枝端,花瓣5数。《中国植物志》九管血A brevicaulis Diels的描述为[1]:“矮小灌木,……具匍匐生根的根茎,直立茎高10~15 cm,……,叶片坚纸质,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至近长圆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近全缘,……侧脉至近边缘上弯,……伞形花序,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图考》文字描述和绘图符合《中国植物志》中的描述,只有图中花枝着生的位置画的不够精确。笔者野外调查发现该植物叶形、叶脉纹理和质感的第一印象确有“如橘叶而宽”的特征,可参看《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的附图,见图7 [11]。邬家林认为,叶的形态是九管血A brevicaulis与近缘植物的区别特征;但由于茎短,吴其F误以为对生[5]。

从所述的产地来看,南安即今江西大余县,现江西大部分地区使用之九管血原植物和疗效与《图考》所载相同[45,28]。《中国植物志》记载:全株入药,有祛风解毒之功,用于治风湿筋骨痛、痨伤咳嗽、喉蛾、蛇咬伤和无名肿毒;根有当归的作用(补血)[1]。又因根鲜时折断,明显有血红色汁液自多个分泌管渗出;故有九管血之名,又名血党[1,5]。因此,从名称的由来和沿袭、产地、形态特征、功效等几方面综合来看,《图考》之九管血即是现今之九管血A brevicaulis。

7走马胎(《纲目拾遗》)的考证

《纲目拾遗》卷四草部中记载[33]:“走马胎出粤东龙门县南困山中(所述地址在清代广州府龙门县,为现今惠州市龙门县南昆山),属庙子角巡司所辖山,大数百里多低槽深峻岩穴,皆藏虎豹,药产虎穴,形如柴根,干者内白,嗅之清香,研之腻细如粉,喷座幽香,颇甜净袭人。研粉傅(敷)痈疽,长肌化毒,收口如神。”邬家林认为:《纲目拾遗》记载虽未描述原植物形态,然而从产地、生境、药材性状和疗效分析,与广东省龙门县等地作跌打及疮疡要药的走马胎A gigantifolia Stapf一脉相承,为两广地区清代(康熙,《纲目拾遗》成书于1765年)以来的习惯用药[4]。与《纲目拾遗》成书于相近年代的《生草药性备要》载:走马胎,味劫(注:味涩之意)辛,性温,祛风痰,除酒病,治走马风[21]。《中国植物志》记载:走马胎A gigantifolia生于山间疏、密林下,荫湿的地方;为民间常用的跌打药,广东地区有“两脚行不开,不离走马胎”之说,意指其对活血、行血,治疗走马风,恢复疲劳等方面的功效,根茎及全株用于祛风补血、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外敷治痈疖溃烂[1]。用法至今亦有研粉外敷[44]。可见,从产地、生境、功效及用法等看来,古今之走马胎为同一物。

8小结

经考证,本草记载中有18种药物来源于紫金牛属7种植物,包括1变型,见表1。其共同特征为:小灌木,叶互生,少数对生或近轮生,多聚生茎顶;伞形花序侧生、腋生,或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小,5数,果实球形,成熟后多为红色。检索表见表1。

通过考证见表2可知:古代本草记载作为药用的紫金牛属植物主要有7种。《本草图经》记载的“紫金牛”原植物实为朱砂根之变型红凉伞Ardisia crenata f hortensis,“p砂根”之名最早见于《本草纲目》;本草记载中朱砂根还有“凤凰肠、山豆根、平地木”等名称。《植物名实图考》之“铁伞”为大罗伞树A hanceana。而《中国植物志》中的紫金牛A japonica在《花镜》中称为“平地木”(《图考》与《花镜》记载的“平地木”为同名异物),另外古代还有“叶底红、叶下红、矮茶、短脚三郎”等名Q。《图经》等记载的“小青”为九节龙A pusilla,还有“矮矮朵、珠子桂”等别名。现今之百两金Acrispa与古本草一脉相承,另外还有“开喉箭(剑)”等别名。《植物名实图考》之“九管血”即为今之九管血A brevicaulis。《本草纲目拾遗》中“走马胎”一直传承药用至今。

尽管中国历代本草对药物的形态、产地等有所论述,但囿于历史条件的的限制,药物的名称只有中文,其基原未能依据现代自然分类学规范化和国际化。本文考证的结果进一步明确了本草著作中收载的紫金牛属药物的植物来源品种,澄清了该属不同的药物名称,有助于发掘和利用紫金牛属药物资源。表17种植物分类检索表

本草药名本草书目植物中文名植物学名紫金牛《本草图经》、《大观本草》、《本草纲目》红凉伞Ardisia crenata f hortensisp砂根《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红凉伞A crenata f hortensis朱砂根《草木便方》朱砂根A crenata凤凰肠《生草药性备要》朱砂根A crenata凤凰肠、散血丹、浪伞根、老鼠尾、金鸡爪《岭南采药录》朱砂根A crenata平地木、石青子《植物名实图考》朱砂根A crenata山豆根《植物名实图考》朱砂根A crenata铁伞《植物名实图考》大罗伞树A hanceana 平地木《花镜》紫金牛A japonica叶底红、叶下红、矮脚樟《本草纲目拾遗》、《李氏草秘》、《杨春涯经验方》紫金牛A japonica矮茶、雪里珠、矮脚草、地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紫金牛A japonica短脚三郎《植物名实图考》紫金牛A japonica矮茶荷《草木便方》紫金牛A japonica矮茶子、矮茶风《天宝本草》紫金牛A japonica矮茶风、地青杠《分类草药性》紫金牛A japonica小青《本草图经》、《大观本草》、《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九节龙A pusilla矮矮朵、珠子桂《简易草药草方图说》九节龙A pusilla四对叶草《履f岩本草》九节龙A pusilla百两金《本草图经》、《大观本草》、《本草纲目》百两金A crispa开喉剑、八爪龙、叶下藏珠、状元红《天宝本草》百两金A crispa开喉箭、黄知母、鹅毛《分类草药性》百两金A crispa九管血《植物名实图考》九管血A brevicaulis 走马胎《本草纲目拾遗》、《生草药性备要》走马胎A gigantifolia

[致谢]Eric Brand(白效龙)博士在文稿修改过程中给予建议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58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35, 70, 77, 71, 90, 88, 72, 93.

[2]Chen Jie, John J. Pipoly Ⅲ. Flora of China. vol. 15[M]. Bejing:Science Press, 1996:10, 20.

[3]谢宗万,余友芩. 全国中草药名鉴. 上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58.

[4]邬家林. 紫金牛属中药原植物的本草考证[J]. 中药通报,1986,11(3):14.

[5]徐国钧,徐珞珊,王峥涛.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协作组).第4册 [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1.

[6]祁振声,杨华生. 紫金牛属四种中药及叶底红本草考证[J]. 中药材,1997,20(5):257.

[7]祁振声. 对《紫金牛属中药原植物的本草考证》一文的商榷[J]. 中药材,1999,22(7):363.

[8]唐慎微. 经史证类大观本草[M]// 中国文化研究会. 中国本草全书. 第11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55, 357, 351.

[9]李时珍. 本草纲目[M]//中国文化研究会. 中国本草全书. 第39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3, 145, 426.

[10]谢宗万.本草纲目药物彩色图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3.

[11]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224, 221.

[12]方文哲,姚淦. 紫金牛属研究资料[J]. 植物分类学报,1979,17(4):99.

[13]张芬耀,李根有. 浙江紫金牛属一新变型――黄果朱砂根[J]. 西北植物学报,2010, 30(2):420.

[1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第6册[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57, 59, 64, 62, 70.

[15]舒普荣. 中草药彩色图谱与验方[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74.

[16]祁振声. 紫金牛原植物考辨[J]. 河北林学院学报,1992,7(4):319.

[17]吴其F. 植物名实图考[M]//中国文化研究会. 中国本草全书. 第127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45, 479, 531, 500, 498.

[18]陈重明,黄胜白. 本草学[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78, 76.

[19]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 上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36.

[20]刘善述. 草木便方[M]//中国文化研究会. 中国本草全书. 第144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63, 57, 67.

[21]何谏. 生草药性备要[M]//中国文化研究会. 中国本草全书. 第95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49, 539.

[22]萧步丹. 岭南采药录[M]//中国文化研究会. 中国本草全书. 第160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72.

[23]常用中草手册[M]. 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70:830.

[24]江西省培训“赤脚医生”办公室. 赤脚医生手册[M]. 南昌:江西省新华书店,1970:928.

[25]湖南药物志编委会. 湖南药物志. 第3卷[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758.

[26]吴其F. 植物名实图考[M]//中国文化研究会. 中国本草全书. 第128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4, 336.

[27]吴其F. 植物名实图考[M]//中国文化研究会. 中国本草全书. 第129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23.

[28]江西药科学校. 草药手册[M]. 南昌:江西新华印刷厂,1970:1256.

[29]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 湖南药物志(二)[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1:744.

[30]陈扶摇. 花镜[M]//中国文化研究会. 中国本草全书. 第264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34, 427.

[31]浙江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卫生办公室.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第1集 [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9:110.

[32]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 湖北中草药志. 第1册[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996.

[33]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M]//中国文化研究会. 中国本草全书. 第115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02, 253.

[34]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67卷. 第1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88.

[35]吴其F.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M]//中国文化研究会. 中国本草全书. 第132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53.

[36]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64.

[37]龚锡麟. 天宝本草[M]//中国文化研究会. 中国本草全书. 第135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51, 552.

[38]佚名. 分类草药性[M]//中国文化研究会. 中国本草全书. 第148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8, 59.

[39]谢宗万. 汉拉英对照中药材正名词典[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48.

[40]刘善述. 草木便方[M]. 赵素云,李文虎,孙西整理. 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164.

[41]德丰撰,莫树蕃校订. 简易草药方图说[M]//中国文化研究会. 中国本草全书. 第119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94.

[42]王介. 履f岩本草[M]//中国文化研究会. 中国本草全书. 第20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2.

[43]谢宗万,邬家林. 天宝本草新编[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75.

[44]广州部队卫生部. 常用中草药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9:336.

[收稿日期]201609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73923);广州中医药大学“青年英才培养工程”项目(QNYC20140113)

篇12

照叶林不同于热带雨林

所谓照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重要森林之一。那里,冬天温暖,夏季炎热而潮湿;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0℃左右,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27℃;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夏季降水最多,冬季稍少,但无明显干旱,空气湿度较大。在这种气候下,照叶林树木冬天不落叶。由于空气湿度大,光照不强,叶片多面向光源,以便得到更多光照,所以被称为照叶林。

照叶林与热带雨林不同:照叶林的树木比较简单,没有热带雨林那种板状根,也不见叶片有滴水尖(热带雨林中的菩提树叶有很狭长的滴水尖,下大雨时,滴水尖可以起到排水的作用,以免雨水滞留叶面);也不见茎干上开花的现象(热带雨林中的榕树都有茎花,波罗蜜的花果长在主干和大枝上);照叶林中虽然也有不少藤本植物,但极难见到大藤本,藤茎直径很小,不能爬到大树的树冠上去,多半在树下生长;另外,大树上的附生植物也很少。

植物学家调查发现,照叶林的树木多为樟科植物,如樟树、肉桂等,还有壳斗科,如栎属、青冈属、水青冈属(山毛榉属)等植物。山茶科和木兰科植物也很多,它们的叶片较大,特别是山茶叶上面发亮,有光泽(樟科和壳斗科植物也有这种情况),叶上面有厚蜡质层,能反射阳光。

此外,松杉类等裸子植物较多,也是照叶林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些裸子植物中最突出的是北美洲的红杉、粗榧、杉木等,它们的叶子扁平,有光泽,针叶在枝上排列成似被子植物的羽状复叶,枝与光线是垂直的。还有一类裸子植物树木,有鳞状针叶,整个枝子如一个长形叶子,且与光线垂直,像产于北美的北美香柏、异叶香柏等都如此。

我国照叶林世界第一

我国的照叶林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有的地方可超越长江),华东、华中以南地区皆在内,大致包括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四川盆地、浙江、贵州东南部等地。

该区域壳斗科植物最多,其次为樟科、木兰科植物,杂有松杉类裸子植物。除上述乔木外,还有杜鹃花科、茜草科、冬青科、大戟科、桃金娘科、野牡丹科等植物。

在这些林地中,亚热带林的特征非常明显,林下多蕨类植物,如湖南的马尾松林下多见蜈蚣草成片生长,有些地方竹子非常多。

我国的照叶林与日本南部的照叶林非常相似。

美国照叶林有“树王”

美国的照叶林多壳斗科植物,如栎属植物、美国山毛榉、大花玉兰及多种裸子植物;其中,红杉、巨杉最为突出,为世界最高大的树木。

巨杉有“世界爷”之称。红杉外观雄伟,最粗的红杉树,主干直径可达4米,在其主干上打洞,可行汽车。红杉是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过去分布较广,后来大部分毁于冰川,现仅存于美国加州离海岸不远的地方。

间断分布例证突出

我国南方许多城市栽有大花玉兰(又名洋玉兰)。大花玉兰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常绿,叶椭圆状,厚革质,有光泽。我国的大花玉兰自美国传入。

大花玉兰与我国的玉兰为同科同属植物,属于属的间断分布(部分种分布在亚洲,部分种分布在美洲),二者之间为太平洋所阻隔。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有学者分析认为,以前联系亚洲与美洲大陆的地方在今天的白令海峡处,亚洲的种可能通过该地(当时为陆地)分布到美洲去;后来,自令海峡处由陆地变成海洋后,美洲的种与亚洲的种隔绝,独立发展进化出了新种。二者虽然形态有所不同,但有着亲缘关系。

又如,木兰科鹅掌楸属植物有两个种,一个种产于东亚,另一个种产于北美。前者被称为鹅掌楸,后者被称为北美鹅掌楸。二者虽极其相似,但叶和花有所差异。这也是属内两个种间断分布的典型例子。科学家将这两个种杂交,育出了新种,目前已在北京引种成功。

非洲大洋洲也有照叶林

非洲的照叶林主要分布在加那列群岛和马德拉群岛。那里的照叶林虽然面积不大,但树种典型,如樟科植物加那列丹桂树和印度鳄梨。林子下面有多种灌木,其叶多为革质。此外,还有藤本植物和藓类植物。

大洋洲的照叶林则比较特殊。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桉树林,种类多达数百种。其中,最高的桉树高达140米,远远超过美洲的巨杉。桉树叶较硬,生长方向大多并不面向阳光,而是与光线近乎平行,因此,树下透光多。这是由于叶子不与光线呈直角,可以减少被强烈阳光灼伤的机会。

除桉树外,澳大利亚照叶林中还有非常多的蕨类植物,如树蕨。豆科金合欢也较多。此外,还有稀存的木本菊科种类。

新西兰的照叶林多松柏类植物,以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最为著名。松柏类中有宽叶子的种类,被子植物中双子叶种类较多,有上百种,叶子全部为革质,有光泽,椭圆形,林下木本真蕨类植物较多。

地中海是个怪地方

亚热带植物是多样的。欧洲和非洲的地中海地区极为特殊,那里的气候夏季干旱、冬季有雨,人称为夏季干旱的亚热带气候,一年中降水量有400~600毫米,集中在冬天,夏天几乎完全不下雨。各地夏季气温有所不同,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2~28℃;冬天较暖,月均气温在5~12℃。日照充分,即使在多雨的冬季,晴天天数也不少。这就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在这种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下,形成了典型的地中海地区植物,如我们熟悉的油橄榄就源于地中海地区。由于地中海气候区与油橄榄的生长分布区一致,所以,人们也称地中海气候为“油橄榄气候”。

因为气候干燥,这里的树木长得既不密,又不高;既没有附生植物,也几乎没有藤本植物,林下常绿灌木较多,生长茂密。此外,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很多,其中多有鳞茎、球茎和根状茎植物,这都是对干旱气候的适应结果。由于冬天比较温暖,这里的植物一般不落叶,只是叶子变得又硬又厚。这些地区植物的叶子全无光泽,呈暗灰色。叶面下的气孔都陷入叶子中,以免过多水分蒸腾,所以,即使到了旱季,植物也不会落叶。这种现象与照叶林的特征完全不同。

该地区植物还有许多特殊现象:一些植物的叶子退化变小;茎绿色,可进行光合作用;又因冬季较暖且多雨,许多树木无芽鳞(不必依靠芽鳞抗寒);不少植物能够分泌挥发油,使自身处在油蒸气的包围中,这样能减少自身水分的蒸发。植物抗旱的本领真是很奇妙。

地中海的硬叶植物

由于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殊,那里有许多硬叶抗旱植物,它们分布在地中海的北岸和南岸。硬叶木本植物中的软木栎分布在地中海西部的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地;刺叶栎则分布于地中海东部的希腊克里特岛和塞浦路斯岛。

油橄榄又称齐墩果,为木樨科油橄榄属植

物,是著名的油料植物。

地中海地区还有针叶林分布,松树种类也不少,如松果松、阿列波松、黎巴嫩雪松,后者最为有名,是世界著名庭园植物之一。此外,地中海地区还有极多的硬叶灌丛,如大果黑钩叶(杜鹃花科)、夹竹桃等。

法国南部多矮灌木,如灌木栎,高不过1~2米;分枝多;叶片很硬,边缘有不整齐的硬刺;坚果有较长部分露于壳外,壳外有密密的毛;它被称为硬叶植物的典型代表。

在西班牙,生长着许多种薰衣草,其叶狭细,花为蓝紫色,小而多,金株有极浓香气,动物不敢啃食。

巴尔干半岛也生长着许多有刺的灌木,如豆科植物刺叶染料木。

此外,在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均有硬叶灌木植物,特别是非洲好望角地区,为天竺葵的原产地。

干荒漠檀物之奇

亚热带中有干荒漠,那里生长的植物十分奇特,主要是一些超旱生的灌木和半灌木植物。

荒漠地区气候干燥,降雨极少,年降水量不会超过250毫米,大多在150毫米以下,甚至有的只有几毫米;夏季高温,最热月平均气温达40℃,撒哈拉沙漠的最高气温可达69~74℃。

南非荒漠有许多特殊植物,如百岁叶(又称百岁兰),在南纬23。以北沿大西洋沿岸分布。此植物的树干可达4米,露于地表的部分仅有20厘米,有两个带状叶,叶长可达3米,叶子的寿命可达百年。

撒哈拉沙漠有一种短命菊,植株矮小,多分枝,为草本植物,有多个头状花序。当气候湿润时,这种植物的果实能快速发芽,长成植物,开花结果,其生命周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干旱来临时,它会形成新的果实,落到地上,等待湿润季节的到来。

在非洲沙漠中的绿洲,有名叫海枣的植物生长,它属于棕榈科乔木,其果实可食。

美洲荒漠中,多仙人掌、仙人鞭、龙舌兰等多肉植物。

澳大利亚有盐质荒漠,金合欢、木麻黄和桉树生长其中。木麻黄,为乔木,枝条绿色,不见一叶,实际上,其叶小如鳞,人称“枝条树”。我国广东南部海岸引种了木麻黄,用以防风。又有黄万年青,此植物属百合科,形态奇异,其主干高约2~3米,干顶丛生密草状细长叶,人称“草树”。

阿拉伯荒漠中有“风滚草”。这种植物分枝多,花开于分枝叶腋,整个植株可团成一个圆球状,刮大风时,整株植物被连根拔起,随风滚动,一边滚,一边掉下果实,以此达到传播果实的目的。

亚热带檀物与人类关系密切

篇13

关键词:怒族医药;现状调查;民间医药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37-03

根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示范研究”――民族医药抢救性发掘整理研究课题技术方案要求,结合前期研究工作所获得的信息,同时为能全面了解怒族民族医药发展历史沿革、常用的医技医法、对于疾病的防治与养生保健的认识、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和秘方等,以座谈、访谈、专访等形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福贡县等地开展相关实地调研工作,现将此次调研过程相关情况与建议等作初步阐述。

1 怒族基本情况

1.1 人口及居住情况 总人口怒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云南省境内共有2.77万人,占怒族的96.45%。另外,怒族人口在云南境外地区集聚地均不足100人。怒族有自己的语言,四个支系分别使用四种不同的语言。这四种语言都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语支未定。其中,怒苏语、若柔语和彝语支语言相近,并有一些词根相同的词汇;而阿龙语和阿怒语与彝语支语言相去甚远,有类似景颇语的特点。尤其是阿龙语和独龙语基本相通,是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方言。许多怒族人除了本民族语言外,分别都能说傈僳语、汉语、藏语和白语。无本民族的文字,大都使用汉文。

怒族于唐朝就已存在,主要居住在“怒江”“澜沧江”流域,是这两江两岸最古老的民族。”其逐渐迁徒到兰坪县境内的澜沧江两岸[1]。最后又进入怒江地区。至今分布在丽江县所属的九河乡、剑川北部及兰坪一带,其村名保留有早期怒族先民居住过的痕迹,如丽江县九河乡的“龙邑”、“大格拉”、“小格拉”;剑川县的“堂朗”村;兰坪县的“弥洛衣”、“恩照”村等,都是历史上怒族先民居住过的村寨名称。而贡山北部的怒族则在一千多年前就繁衍生息在那里,其语言、习俗和传说皆与独龙族有极为密切的亲近关系。怒族共分为四个支系,“若柔”、“诺苏”、“阿怒”、“阿龙”。以贡山县、兰坪县等地较有代表性。

1.2 居住情况 怒族地区群山绵绵,山高谷深[2]。怒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黄断山脉谷地,属低纬地区。加之,这里的相对温差太大,形成了集北热带至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于一谷,从总体上看,怒江的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减,降雨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气候类型从谷底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其气候类型的具体情况是河谷南亚热带,河谷中亚热带,河谷北亚热带,山地暖温带,河谷中亚热带,河谷北亚热带,山地暖温带,山地凉温带,山地凉温带,山地寒温带,高山亚寒带、寒带等在此都有分布。每当阳春三月,山巅的白雪还未消融,江边河谷地带却早已是鸟语花香,蜂蝶纷飞了。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山峰的积雪期均达7个月左右,它们为怒江提供了不绝的水源。由于怒族多集中在海拔为1500 m~2000 m的坡地上,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空气湿度太大,使怒族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特殊的地理特点及气候类型又影响着怒族的民居、饮食、服饰文化等诸方面。

1.3 文化情况 怒族没有文字,本民族的诗歌、曲调、传说、故事等均靠口口相传一代代延续下来。过去人们在日常生活及一些重大事情发生时以原始的刻木、结绳方式来作记录。50年代以来。怒族地区的教育得到了发展,以上述原始方式记事的情况有了改变。根据目前情况,本课题组初步确定在福贡、贡山县集中调查怒族医药状况。怒族崇拜图腾,信万物有灵。部分怒族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 怒族社会形态接近于原始部落社会

2 怒族医药现状

2.1 怒族医药人员及其行医现状 目前在怒族聚集的乡村均有乡村医生,或者怒族民间医药人员。祖传从事怒族民间医药较少。本文主要对怒江州贡山县境内怒族居住的乡村展开调查;贡山县有茨开镇和独龙江、丙中洛、捧当、普拉底等4个乡,一个镇。重点对丙中洛乡、捧打乡的4位怒族民间医生进行调查;怒族民间医生李汉良55岁(世传三代),居住丙中洛乡双拉村。2002年被评为云南省民间艺人,初中学历,信仰天主教。个人采药占70%,购药饮片占30%,当地药材,由海拔1000 m~5500 m地带采用。有少量诊疗记录。对风湿病胆结石等有治疗经验。有从、六库、兰坪的患者来诊;孔学华38岁(家传),居住捧打乡迪麻洛村。每天接诊2~3例,对接骨、风湿病,胆囊炎有治疗经验;王文胜(赤脚医生)60岁,行医33年,居住捧打乡迪麻洛村。信仰天主教。对接骨、风湿病有治疗经验,有多个接骨经验方。能应用针灸、推拿医疗技术治病,药物多用当地药材,由海拔1000 m~5500 m地带采药;彭恩光67岁(世传六代),居住捧打乡迪麻洛村。信仰天主教、原始宗教。其祖上对原始宗教有涉及,常有怒、独龙、傈僳、藏族同胞来看病。对治疗骨折、跌打劳伤、风湿病,胃肠系疾病,肺病、感冒,毒蛇咬伤均有治疗经验。通过手诊辅助诊病,对治疗脑膜炎的当地药材,有特殊的炮制加工方法。药物多用当地药材,由海拔1000 m~5500 m地带采药。祖上曾有手诊诊病医书,未见文字;通过对4位怒族民间医生专访谈话整理,发现他们提供了可靠、详实的怒族民间资料。譬如:对骨折、跌打劳伤怒族民间医药均有医技方法和治疗药物。对风湿病,胃肠系疾病,肺病、感冒,毒蛇咬伤等怒族民间医药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民间医生均以采用当地中草药为主(海拔1100 m~5500 m的范围)。怒族民间医生表示其有本民族的针灸方法(未见实例及文献记载)。彭恩光怒族民间医生还有手诊诊病方法,但无文献,仅靠口授。有一种特别传统药材的炮制方法,无文献记载。经座谈与访谈初步发现了怒族民间医药的医药诊疗活动状况。

2.2 怒族医药的历史及现状 为了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生息繁衍,怒族同胞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传统医药知识,尤其是通过生产实践和文化积淀、文化交流等方式逐渐认识了许多药用植物。因为没有文字,怒族医药至今没有形成完整医疗体系,在用药经验上结合了傈僳族医药、独龙族医药、藏医药、白族医药、汉族医药、纳西医药的特点。怒族战胜病魔的经验和知识主要是通过言传口授方式流传下来,总的来说,还只是停留在实践应用阶段,尚未上升成为自己的医药学理论,属于继续发展和渐进系统化的民族医药。巫术的存在以及巫师参与治病活动,成为怒族医药经验积累阶段的突出特点,如:“米亚楼”和“禹古苏”用占卜生老病死,民间残留的五毒降头之术用于精神调控。

怒江是药材王国桂冠上的宝石,由于怒族的生存环境极为艰苦,怒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传统医药知识,尤其是通过生产实践和文化积淀、文化交流逐渐认识了许多药用植物。怒族虽有自己的语言,但其文字极为简单,通过调查,怒族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药体系,许多药物仅靠单方使用,少量发展了复方。但是,怒族长期利用当地草药为人畜治病,积累了丰富的药用植物知识,有些药物还用来同外界进行交换,以换取必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传统草药至今仍是怒族聚居区居民所使用的主要药物,并有少数药用植物被人工栽培。怒族同胞还长期利用当地草药、动物药为人畜治病,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知识,但许多药物仅单独使用,少用复方,其常用的药物有如茯苓,怒族既用它作为治疗疾病的常用药,又用它作为强身健体的保健品。布斗(藏鼠兔)用于治疗疟疾。

2.3 怒族医药的特色

2.3.1 怒族医与药的基本情况 怒族的药用资源大部分围绕高黎贡山及怒江大峡谷其种类繁多[3~4],许多药用植物为当地的少数民族认知、采集、应用并作为部族间的交换物品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对该地区民族的生存与繁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现代化的深入,高黎贡山的生药资源已经逐步走向了外界,各少数民族通过对外的药材贸易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不仅改善了自身的生活条件,而且还加深了对外的交流与沟通,丰富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怒族民间医药主要依托生物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就地取材。而人文社会在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状况下,无文字记载,只能言传口授。通过对文献与实地调查初步整理发现怒族民间医生对骨折、风湿疾病有其治疗的的特长,是其适应生存环境所必需手段。有关于怒族民间医药的方法和技术与传统中医药、其他民族医药相互交流、融合而成的民间方法和技术。

2.3.2 怒族食药共用的保健特色 漆油茶系怒族所喜爱的饮品之一。其制作方法是将茶叶放在锅中干焙至黄色后,再将开水倒入锅中煮一下。接着将锅中的茶与水一同倒进一个篾编的勺状的器皿中将茶叶滤出。把茶水在两个罐反复倒上几次后,再将茶水与漆油、核桃仁末、芝麻仁、盐等一同放在一个竹筒中反复搅拌一阵后即可倒入杯中畅饮。漆油茶具有止痰化瘀,提神醒目,治疗风湿的功效。

斜拉汉语意砂罐醉鸡。原料:嫩母鸡、食盐、姜片葱白段、白酒、漆油。其制作方法是:(1)将鸡宰杀放血,烫水去毛,开膛取出内脏,洗净,按就餐人数人均1块下料;(2)锅上水烧热,倒入漆油,至六成热时下鸡块爆炒至鸡块呈金黄色,把鸡肉和漆油一同倒入砂罐内,加盐、葱段、姜片、白酒,盖上碗,碗内注入冷水,用面糊封严罐口,置于小火上焖2 h左右即可。此菜以酒代水,酒味醇厚异香,鸡肉脆嫩味鲜,滋补健身,有治疗风湿、妇科等病的功效。

怒族还认为,酒是神仙赐给人的绝妙饮料,仙人赐给怒族人民3样食品:“挫确”(醋酒)、“挫辣”(烧酒)、“挫仁”(包谷花),3种食品中就有两种是酒。怒族人平时嗜好喝酒,认为长期喝酒可以祛除疾病、滋补健身。而利用怒族传统方法酿制的“咕嘟酒”,不仅是怒族接待贵宾的上品,而且被广泛用于治疗肌无力、肌萎缩,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3 怒族医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

通过上述文献及实地调查研究表明怒族民间医药有独特的渊源和存在方式,应从多角度考察研究其对怒族医药的渊源和发展的可靠性。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怒族的文化思想受汉族、纳西、傈僳、阿昌、藏族、白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影响,同时清末时还受到外国文化如基督教、天主教的宗教思想的影响,其生存意识和防病治病的思想受到多元化的冲击和影响。其原始民间医药学具有多元性特征,要深入研究怒族民间医药必须融合民族文化与医药的研究,依据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挖掘整理怒族医药的真谛。怒族有语言,无文字,其怒族医药及多元文化的急需抢救整理、传承发展。

通过调查分析,怒族民间医药受生存环境影响较大,主要依托生物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就地取材。而人文社会在地理环境言相对封闭的状况下,无文字记载,只能言传口授。怒族民间医药的传承就有了一定局限性。因此挖掘、整理其民间医药资源从多角度入手,以怒族宗教人士、长者、药商、民间医生等深入调查其对民间医药的认识(包括当地特用的民间医疗技术、药物加工技术、动物药、草药、矿物药)。

怒族民间药膳是一具有特殊作用的民间食物保健,其针对怒江地区生存环境而形成的。开发研究斜拉、漆油茶等比较有代表性食品,以怒族文化与怒族医药为载体的民族药膳开发将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怒族医药发掘与整理研究的成果应从多角度开展对怒族医药技术、民间草药应用评价及研究,推动怒族医药、医药文化的发展,挖掘研究怒族医药在生存环境适应性中作用。

参考文献:

[1]格桑顿珠,马化清,高广,等.怒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3.

[2]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18~19.

[3]龙春林,李恒,刀志灵,等.高黎贡山地区民族植物学的研究Ⅰ[J]. 云南植物研究,1999,增刊,Ⅺ:131~136.

篇14

>> 石阡:把最美的生态留给未来 “飞地经济”的石阡探索 珍惜古老的石阡木偶戏 奇妙的石阡花桥地下热水河 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石阡探索 石阡木偶戏的形态构成及其思考 走进石阡 石阡县中学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略论石阡县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的思考 石阡县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 石阡县工业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金融支持石阡县茶产业发展的实地调查研究 对非遗进校园的反思―――以贵州石阡木偶戏为例 教育扶贫在石阡 把最美的童年留给孩子 把最美的声音留给学生 控制性灌浆技术在石阡花山水库大坝围堰防渗的实践与应用 爱心是人生最靓丽的风景“心无尘・爱无界”关注石阡灾后重建慈善晚会 石阡万寿宫 贵州石阡现传奇山洞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石阡:把最美的生态留给未来 石阡:把最美的生态留给未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徐树春")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美丽中国生态科考”启动仪式现场 徐树春/摄

“美丽中国 生态科考”是由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与贵州省林业厅共同发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人居署、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一个生态公益系列品牌活动。计划用5~10年时间,科考穿越中国境内最典型的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11月,首站贵州石阡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活动拉开序幕。 授旗 徐树春/摄

2015年11月下旬,贵州省石阡县一直笼罩在雾霭氤氲之中,给为期7天的“美丽中国 生态科考”佛顶山大型跨界科考探秘活动增添了别样的氛围。这项活动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贵州省林业厅共同发起,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林业厅、贵州省工商联共同主办,承办方石阡县和北京颂和传媒公司精心策划安排了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石阡县境内的4条主题线路27处看点,内容涉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地质水文、民族文化等多学科,如同推出一场寻幽探秘的科考盛宴,来自全国的37位动植物、地质、水文、民俗、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由此全面触摸石阡的本底资源,通过细致的田野调查,收获和丰富了科考成果;关注生态的媒体记者、摄影家、企业家们也领略了石阡的生态之美、地质之美和人文之美。作为黔东北的一颗绿色明珠,石阡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展示了令人惊艳的一面。 珙桐 卢现艺/摄

11月21日,“美丽中国 生态科考”佛顶山大型跨界科考探秘活动在佛顶山麓的尧上仡佬族民族文化村举行启动仪式,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贵州省林业厅和石阡县的领导为科考队授旗、壮行,6名少数民族号手吹响长杆号,当地村民按照传统风俗为科考队举行了出发前的祭山仪式。之后科考队伍分4个小分队,在向导和专家的带领下分赴不同的路线和地点开展工作,其中两个专业科考分队深入佛顶山腹地,到峡谷探险,去寻找青钱柳和国宝红豆杉,夜宿深山,蹲守野生豹猫;生态民族文化分队感受中国最古老的爱鸟周,踏查古老村寨,寻访夜郎古国踪迹;而探秘寻宝分队造访石阡温泉、石阡苔茶、长寿之乡和特色饮食文化,去体会古老石阡的快意生活。石阡山川地貌多样,文化底蕴丰厚,每一个考察线路都亮点纷呈,大家通过每天的汇总和微信平台,交流分享发现的快乐,媒体记者也用不同的方式传播科考成果和动态,让外界更多地了解石阡。

探秘佛顶山奇珍

石阡多山,境内的佛顶山海拔1869米,是贵州东部仅次于梵净山的第二高峰,与梵净山同属于武陵山脉的南支,历史上曾是黔东佛教圣地,又是保存较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千百年来,石阡人就在这片阡陌纵横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当地百姓自古深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法则,善待山中一草一木,对大自然保持纯朴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佛顶山的生态系统也因此得以保存得如此完整。 科考队员合影留念 方志强/摄

2014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佛顶山区域林木葱笼,水量充沛,保有完整的生物多样性,这里是连接梵净山和雷公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廊道”,完好的原生植被和复杂多样的生境类型,为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远古时期未受到第四纪冰川侵袭,成为许多古老、孑遗生物的避难场所。因此,生物资源丰富,已经探明的各类生物总量319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如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植物达1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豹、林麝、斑羚、穿山甲、白颈长尾雉、红腹锦鸡等32种,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基因库”。

两组专业科考队员在7天的行程中,以专注保护区生态本底资源、地质水文、生物多样性情况调查为主,所选线路都是崎岖难行的山野丛林,从第一天的冷水河峡谷开始,第二天夜宿深山蹲守豹猫,之后的寻找青钱柳、香果树、红豆杉、珙桐,探秘幽谷溶洞,实测双峰瀑布,攀爬悬空渠道……队员中有年过半百的专家老师,有背负沉重科考和摄影器材的年轻人,一路跋山涉水,汗流浃背却从无怨言,对穿越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也泰然处之,新奇和发现常常会使人忘却一身的疲惫。 双峰瀑布 崔卿/摄

在佛顶山考察中,科考队在核心区的甘溪乡晒溪村境内邂逅了全国最大的青钱柳种群。此处面积近百亩,上百株青钱柳罕见成片分布,树围最粗的达3米以上,需要两人才能合抱,树高达30多米的就有50多棵。这些第四纪冰川时期幸存下来的珍稀树种,仅存于中国,因为果实像一串串的铜钱又被人们称为摇钱树。专家介绍,青钱柳在南方多有发现,但是像佛顶山这样比较集中的群落分布还不多见,青钱柳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药用价值,也可以说就是一棵摇钱树。医学研究发现,青钱柳芽叶含有一条神奇的原生态降糖因子链,能够有效调节人体糖代谢,对于治疗糖尿病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制成茶直接饮用。

对于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珙桐、香果树的考察,也是本次科考的重要内容。红豆杉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中国已将其列为Ⅰ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禁止采伐。佛顶山是迄今林业部门在贵州境内发掘普遍树龄偏高、数量最多、集中连片的红豆杉生态保护群,在佛顶山麻湾村有一棵红豆杉高约50米,冠幅约20平方米,在石阡县中坝镇,村寨的各角落随处可见红豆杉树种,每个村寨都有20~30棵红豆杉,其中胸径70厘米以上的一个村寨都有10棵以上。镶嵌在翠绿树枝上的红色、淡黄色果实格外耀眼,很多村民视红豆杉为村寨“吉祥树”或“风水树”。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时期的孑遗植物,故而有“植物活化石”和“绿色熊猫”之称,属国家Ⅰ级珍稀保护植物。在佛顶山成片野生珙桐群落中,胸径可达1米以上,树高达20多米的有30多棵。每年花期4~5月花开时节,两片乳白色的苞片像鸽子的翅膀,而圆球形的花序又像鸽子的头部,远远望去犹如白鸽栖在枝头,山风吹动,像一群群跃跃欲飞的白鸽,蔚为壮观,因此又被誉为“中国鸽子树”,在佛顶山迄今发现的珙桐就有上百棵。 河坝场乡高王溶洞 方志强/摄

石阡还是中国的香果树之乡。科考队到达石阡县青阳乡时,当地村民正在一棵高大的香果树下举行花灯戏表演,这棵亚洲最大的香果树,树龄已有上千年,树高21米,胸径达1.493米,村中还有几棵与此比肩高大的香果树。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在他的《华西植物志》中,把香果树誉为“中国森林中最美丽动人的树”,具有观赏、药用、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重要保护价值。石阡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孕育了大量野生香果树资源,石阡境内野生香果树分布面积约927平方公里,古树267株,胸径大于20厘米以上的有2796株,胸径小于20厘米的有61596株,最高分布在海拔1437米的佛顶山自然保护区,最低分布在海拔529米的龙井乡大路坪,相对集中在甘溪、坪山、青阳、中坝、聚凤、石固、龙井等地。

在佛顶山保护区内,由于植被茂盛,很多特殊的岩溶地貌和溪流瀑布深藏在密林之中,其中以甘溪乡的双枫瀑布最为神秘壮观,因其位于两颗巨大的枫树之间而得名。瀑布水面宽度虽然有限,然而其高度却素有“半山不见人”的描述,多少年来,双枫瀑布究竟有多高,一直是埋在当地人心中的一个未解之谜。虽然不是丰水期,瀑布仍然长流不断,如一条白练垂落。科考二线队员在双枫瀑布前,用激光测高仪和遥控飞行器对瀑布进行测量,初步探出瀑布的垂直落差在100~110米间,远高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77.8米,再经过精确测量后可以确认是贵州最高的瀑布。

佛顶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受断裂抬升,形成地垒式山体,主要出露浅变质岩,分布有构造地貌、河谷地貌及重力侵蚀地貌。过去我们欣赏山岳风光,总是关注它们的垂直高度,名山多是高山或极高山,似乎只有高峰才能体现地质和景观之美,而佛顶山自然保护区内除海拔1869.3米的主峰外,其他多为岩溶低丘陵地形,再加上起伏的山峦都被绿色覆盖,从视觉上也许难以产生震撼,但是深入进去考察,才会发现佛顶山的魅力不在于张扬,而表现得含蓄和内敛,把美深藏于山间。 情鸟乐园 崔卿/摄

佛顶山区域内岩溶洞穴众多,地形复杂多样,给科考工作增加了许多难度,同时也给大家增加了寻幽探秘的兴奋点。科考线路安排了天生桥地下盲谷、太虚溶洞、河坝场乡高屯村的“地下迷宫”,在这里可以看到在不同地质年代形成的岩溶漏斗和喀斯特溶洞群的丰富地貌。直到科考活动结束后,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摄制组在补充拍摄时,又惊喜地发现了极具开发价值的石阡风洞,内有巨大的石幔、密集得像森林一样的石柱以及洞内近两米高的石堤,不得不调整拍摄计划,充实节目内容。

佛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也给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空间。几天时间里,科考队相继发现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在盲谷底部的溪水中发现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又被称为娃娃鱼的两栖野生大鲵;通过红外摄影,拍摄到了野生豹猫和种群数量极为稀少的特产鸟类宝兴歌鸫;在龙川河河段发现国内罕见的火烈鸟;在鸳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大批“候鸟变留鸟”的野生鸳鸯群。还有许多新的发现,待进一步分析研究后适时向外界公布。专家说,从科考发现的动植物物种来看,佛顶山真可谓是动植物生存的天堂,这些得益于保护区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维护和改善了这里的生态环境。

品鉴夜郎文化盛宴

石阡历史悠久,是古夜郎国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多民族聚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生态文化科考分队沿着民族历史的主线,走田野,进村寨,细细盘点这里的文化遗存和历史根脉。 葫芦神鹰雕塑 徐树春/摄

科考启动仪式的举办地――尧上就是佛顶山下仡佬族人聚居的村寨。这里的居民无论从服饰到习俗,从餐饮到建筑,都明显保留着仡佬族特色。史料记载,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源于古代“濮人”,濮人是参加周武王伐纣的8个西南少数民族之一,在古代人口众多,支系纷繁,后来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南地区。《史记》记载“濮在楚西南,西南夷君长以千数,夜郎最大”,早在秦嬴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夜郎县于今石阡县境内,由此印证仡佬族是石阡最早的土著民族,也是一个有着崇拜和敬畏自然传统的民族。

在尧上村民广场一侧,有一尊葫芦神鹰雕塑,是一年一度仡佬村民敬雀的地方。敬雀节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现仅幸存于尧上仡佬民族村寨,已被列为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说仡佬先民曾遭瘟疫,是神鹰衔来药葫芦和灵芝仙草,救百姓于危难,于是仡佬族人就把它作为图腾,每逢农历二月初一“敬雀”这一天,尧上人都要身着节日盛装,吹长号、跳傩戏,还要在宗祠和露天场所,请上法师,吹响牛角,念诵经文,摆好祭品来祭拜神鹰。这一天所有人都不上山,不下田,只有老人带着小孩到野外,把打好的糍粑和其他吃食挂在树上或植物上,供鸟儿享用,也为了鸟儿不祸害庄稼。敬雀节的历史延续至今已超过300多年,仡佬族人把对神鹰的敬仰和崇拜演绎为对鸟雀及自然生灵的保护,以求风调雨顺,丰收吉祥。

仡佬族人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既渗透在生活的细节中,也表现在更高的精神层面。在尧上村寨旁有一株高大的猴栗树,也叫许愿树,树上系着红绸带,树下摆放香炉,经常香烟袅袅。仡佬族有拜树为父的习俗,选择高大健壮的树让小孩拜为干爹,使树木有了人的辈分,孩子从小认树为父,自然对树倍加爱护和关注,树的成长寓意人的健康和成器,同拜一棵树的俨然如兄弟,共同呵护他们生存的家园。古树、大树在仡佬族人看来具有灵性,被当作神物,许多妇女求子嗣,求全家平安,总在大树前烧香化纸。仡佬人信奉堆金积谷不如栽树,与森林共生共荣。在这里,“靠山吃山”是有序合理利用,乱砍乱伐被看作杵逆之举会受到族人惩罚,这种原始而朴素的生态文明理念、古老民族的生态责任和生态良知,对今人仍有启发和训诫。

石阡仡佬族主要生活在佛顶山区域,村寨都是依山傍水修建,把自然作为生存依赖和世代传袭。仡佬族人们视神鸟、古树、古洞为图腾圣物,精心加以保护。敬雀、护鸟的古老习俗已被外界公认,敬雀节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爱鸟周”活动,列入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使这一习俗得以传承。在村寨里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每家每户的屋檐翘脊和窗棂上都有鸟的造型,甚至墓碑石雕上也有栩栩如生的鸟,似乎仡佬族的先辈们把所有的心愿都寄托给一只只神鸟,希望与它们一起飞向理想的天堂。

在尧上还有一个特殊的六和现象引人注目。在村寨周边有六座小山峰围绕,发源于佛顶山的包溪河从村中流过,正好顺应了村里人对“六和”的信奉。多少年来这里形成了淳朴的民风,讲究“父母和蔼,夫妻和鸣,家庭和顺,邻里和睦,自然和美,社会和谐”的六和传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这里毫不夸张。尧上人家所有的餐桌都是六边形,甚至房屋的门板和窗户都是六扇。每年重大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把自己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抬到广场上来,摆放六和三角宴,村里老少上百人在一起吃团圆年饭,最上边的一桌是长辈,其余餐桌按照辈分和年龄依次排列成等边三角形,年轻人向长辈轮流敬酒祝福,表达了村民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向往和追求。

在石阡县,能够体现历史遗存的莫过于散落在乡野的古村落,全县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的地方就有16处,其中以国荣乡的楼上古寨最为典型。 被敬为神树的猴栗树 徐树春/摄

名为楼上的古寨是石阡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弘治六年,江西富商周伯泉为避难,来到这里买田置业,逐渐兴起了以周氏家族为主的村落。整个村寨的选址依山就势,错层排开,集古楼、古屋、古巷、古桥、古井、古树、古墓于一体,周围苍松翠柏环抱。寨中的2000多米石板路呈“寿”字布局,历500余年风雨,黑瓦木柱的房屋古韵犹存。这些古民居,有很多明清建筑,装饰质朴简洁,风格明快,民居多为四合院或三合院,面阔三到五间,两边各配有干栏式厢房,龙门呈内八字形状,不正对堂屋,都是歪着开,青石板古巷斜着走,戏称“歪门斜道”,意为趋恶避邪,财不外露。家家户户的中堂设立香案和供桌,供奉“天地君亲师”,一些民居堂上有匾,门旁有联,如“会绍稽英”“松操鹤算”等匾额,各有来历。 六和三角宴 徐树春/摄

楼上古寨与民居照应的古建筑,还有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道观梓潼宫、戏楼、观音阁、天福古井等。梓潼宫旁的丛林中7棵古枫树高达40余米,呈“北斗七星”状分布,不知是巧合还是另有深意。登上村外的观景台,可以俯瞰古寨全貌,观景亭上还有半幅回文联,写着“上楼观景观楼上”,据说至今还没有征得最理想的下联。沿着村中的石板小径漫步,两侧是古朴而又不拘一格的民居,路边的水道流水淙淙。看到宅前屋后还有许多竖着石碑的墓葬,难免有些沉重。对这种阴阳宅并存的墓冢文化,我曾请教同行的石阡文化学者朱良德,他认为这正是楼上古寨的居民遵循天地人合一的自然法则,对生与死的朴素理解和传承。

在石阡境内还有许多顺应和利用自然创造的奇迹,有明代的水利工程千工堰,有碗架岩悬崖上开凿的栈道和摩崖石刻,有高王村山崖悬空水渠,有称为乌江古渡的葛闪渡等等,这些多集中在石阡西南的本庄镇和河坝场一带,即秦时夜郎县的地域内。

说起本庄“千工堰”,那是一处明代以前修建的的引水工程,是古代版的“红旗渠”。民国年间的《石阡县志》记载:千工堰,在城西八十华里戴家坝,水出夹山中、其处石壁耸立,戴民先人于石壁两岸凿堰引水由半岩流出,凡高低田亩均得灌溉,有碑字多模糊,唯“洪武五年重修”六字可认。 栈道合影 张德志/摄

千工堰的源头在戴家坝的峡谷深渊,那地方叫吊井岗,几级落差的潭水从高处跌落到沟谷,在滚石遍布的河床里悄悄流走,当地百姓农田灌溉很难利用上,悬崖峭壁层层叠叠,如斧劈刀削,有民谣传唱:“哪人过得吊井岗,不打摆子就生疮。”在这样险峻的地理位置凿渠引水,以当时的施工技术和条件,工程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相传戴家坝村的戴金秀被选入宫廷为妃,入宫两年仍惦记着家乡干旱的土地,得到皇帝恩准,携带银两,返乡监督施工开凿千工堰。民工在岩壁拴绳,悬空作业,托筐凿堰,按照凿出的石渣等量付给报酬。数载功业,凿堰垒坝,死伤千百人,在石壁上修成了造福子孙的千工堰,10多公里长的渠道水流不断,灌溉山中的千亩良田。山前的戴家坝村中央至今还保留着戴妃的墓葬,虽然说不清是哪个朝代哪位皇帝的皇妃,但是对家乡的贡献却让后人永远纪念。

河坝场乡高王村有一处今人在悬崖上开凿出的悬空水渠,是否借鉴了千工堰的原理不得而知。1965年开工,20多年后才完工通水。这是一条上天之水,也是一条与外界连接的通道。当地村民进出、上山砍柴、收获庄稼都从这里通过。这条长近3千米的渠道悬于绝壁,上不见山顶,下不见谷底,初次走上悬空渠道的科考队员战战兢兢,而对面过来的村民有的挑着柴捆,有的肩上驮着孩童,却如履平地,真感叹他们的能力和勇气。

本庄镇的白龙山碗架岩却是一处隐藏着众多远古信息的历史遗存。越野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在浓雾中穿行,过大槽村后无路,队员们徒步上山,不远处的山体就是碗架岩了,主峰的背面宽广陡悬,中间有一道天然的岩廊凹进岩壁,长约2千米,宽处有几米,窄处仅可过一人。山泉可供饮水,凹陷的石壁可做屋檐,是历史上人们躲避兵灾匪患的安全隐秘之地。2010年,经夜郎研究院10多位专家学者历经数月才找到该地。经考证,本庄碗架岩是《卜经》记载的夜郎发祥地之一,同时还是贵州省谷物起源地之一。廊上有几道石块堆垒的关卡,有小水井、舂米的石锥窝,有元、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和墨书题词40多处,有“夜郎振古挥三捷,监总曾今困九苗”和“相携戚友寻岩腹,为看硝官上洞头”等众多的石刻诗句,透出当时人们在岩廊上躲避战乱的各种历史和生活信息。从岩廊一端沿石阶而下,是名为“荆竹”的古老村庄,全村都是杜姓,这里的老人还能讲出祖辈的历史故事。再回望高耸巍峨的碗架岩,层层叠叠如屏障,不敢想象那一条横挂在悬崖上的小道是自己刚刚走过的。 舞 崔卿/摄 万寿宫 徐树春/摄

寻找夜郎文化的踪影,历史的遗存已经模糊不清,更多的是隐含在当地百姓的口头传承和民间艺术中。石阡县保存完好的夜郎风情街、万寿宫、禹王宫、府文庙、川主宫等古建筑,见证了古夜郎文化的衍变,显示了历史文化的久远和厚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阡毛龙、石阡木偶戏以及说唱艺术“说春”和“茶灯”表演等等,更给活着的“夜郎”赋予新的内涵。

魅力石阡的时尚生活

石阡是一个干净清爽的小城。第一天傍晚到达石阡,我便注意到了这里的洁净,几天时间行走在大街小巷,竟难以找到一片纸屑和垃圾,狭长的县城内两条主要大街与龙川河并列,有些地段虽显古旧,但却没有卫生的死角,从细节上看绝非是应付外人的临时行为。街灯明了的时候,龙川河畔的夜郎风情街上开始热闹起来,酒肆茶坊飘出轻柔的音乐,温泉城涌动着进出的人群。石阡人热爱生活,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饮食文化让石阡人生活得有滋有味。 泉都夜色 方志强/摄

石阡号称“泉都”,是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到石阡后,从科考活动组委会提供的有关石阡温泉的资料中了解到,石阡温泉无论从温泉的水源、水量、水质来看,还是从温泉的分布之广、泉眼之多、规模之大来说,都是中国独有,世界少见。石阡温泉不以“眼”而以“群”计数,不是深井抽取而是自然出露,现有20多处温泉群,共计36个出露点,此外,还有一条地下热水河和一个热水溪。温泉历来为石阡人所珍惜,县城所在地称为汤山镇就表明了温泉的地理特征,让人联想到沸水如汤的温泉。

石阡最负盛名的是城南温泉,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开发利用的记载,位于县城南边的松明山麓,龙川河右岸,出水口高出龙川河水面12米,泉水从石隙中自然涌出,水温47.5℃,出水量每小时45.8吨。水龙头里流出的洗澡水都可以直接饮用。温泉浴的作用自不必说,人们总结成四字叫“洗心”“涤虑”。石阡的中老年人都有早晨泡温泉的习惯,大年三十更是男女老少必洗温泉,以示“年新人新,气兴运兴”。如今温泉已经成为石阡重要的旅游和健康休疗产业。

石阡堪称一绝的还有以凯峡河为代表的溶洞温泉。凯峡河溶洞温泉现属国家级风景区特级景观之一,位于石固乡凯峡河南岸,距河面7.5米高的一白石炭岩穴中,河深1米,宽1.5米,长205米,洞内有冷泉热泉各一眼,温泉日流量为2635吨,水恒温32℃,溢出冷热水在洞内混融流出,故称“地下热水河”。走进凯峡河溶洞温泉,顺着一架铁梯而下进入洞内,就会见到一股清流从溶洞中流出,流向下游的凯峡河。越往里走,泉温越高,洞温也越高,一道人工建造的石渠蜿蜒伸向洞的深处。继续往前行,见渠岸有一溜依岩建造的石头“包房”,内设有浴池,这是当地群众建造供人洗浴用的场所。洞的深处,有一泉眼,直径约60厘米,泉水喷涌,热气蒸腾。据当地群众介绍,这一溶洞温泉是天然形成的,水质优良,可直接饮用,水温恒定,常年在45℃左右,百姓们自发保护利用。不论春夏秋冬,只要进入洞内饮一口热泉,洗一个热澡,便觉神清气爽。 溶洞温泉 崔卿/摄

石阡又是“茶城”,以出产的苔茶最负盛名。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石阡苔茶生长的茶山都是在海拔800米以上,气候温润,保留了少有的亚热带原始生态系统。石阡多云雾,少光照,恰恰适合茶树生长,石阡苔茶就是在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生长,又远离工业污染,以古茶树为母树长期栽培选育而成,尤其是节尖长的紫牙叶,苔粗叶厚,表现了出众的品质。石阡作为全国古老茶区之一,饮茶、采茶、制茶、品茶、话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石阡茶园面积有42万亩,茶叶加工企业140多家。在石阡品茶,茶艺师还传授了“多投茶,高水温,快出汤,茶水分”的冲泡方式,让人感到苔茶的鲜爽回甘。苔茶不仅可品,还可以成为美食的辅料。石阡自古就有将茶叶、茶油融入饭食的习俗,“全茶宴”便是传承于石阡的一种独特的宴席。以苔茶树所产的茶叶制作的红茶、绿茶,茶汤与鸡、鸭、鱼、肉、蛋及果蔬等食材制作成美味佳肴,饭不离茶、菜不离茶、饮不离茶,让人在茶、食之中品味到石阡深深的茶文化。石阡成为富庶之地,多半靠着茶叶生意,如今城内建筑规模宏大的万寿宫,就是明代大茶商出资40万两白银修建的,茶出贵州,销往各地,也带回了多元文化。 茶园春色 崔卿/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