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叶的植物学特征范文

茶叶的植物学特征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茶叶的植物学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茶叶的植物学特征

篇1

关键词: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引种;栽培;桤叶唐棣

桤叶唐棣(AmelanchieralnifoliaNutt)是蔷薇科唐棣属一种落叶小乔木或灌木,为北美洲著名经济树种。果实为浆果,每100g鲜果含钙88mg、镁400mg、钾300mg,果实可加工或鲜食,主要用于酿酒,制造食品、药品和饮料。桤叶唐棣喜光、耐旱、耐寒,分布范围比较广泛。栽植后第3年即开花结果,5~7a(年)后进入盛果期,鲜果产量每1hm23300~4500kg。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果实售价每1kg3.3~4.4加元,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价值。该树种树形美观、花果独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作为园林绿化树种等。为了增添辽西地区新的适宜树种,丰富该区植物资源,我所自1999年从加拿大引6个品种的桤叶唐棣种子和苗木(包括实生苗和组织培养苗),种分别是Honeywood、Martin、Pembina、Russia、Smoky和Thiessen。从1999年~2003年,对其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初步认为该树种在辽西地区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现将其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结果总结如下,为相似区域扩大栽培该树种提供科学依据。

1植物学特征

桤叶唐棣树形为圆形丛状;树皮褐黑色;小枝粗壮细长,紫褐色。根系属于浅根性,主根长约30~45cm;侧根数量不多,约7~13条;须根多而粗,密集形成网状;地表处萌蘖根系特别发达,萌蘖力极强。冬芽赤褐色、圆锥形,具银白色绒毛。皮孔为圆锥形、灰色。叶片为单叶互生,卵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7cm,宽约2~4cm,深绿或暗绿色;叶先端急尖,叶基圆形,叶缘钝锯齿,渐尖;叶脉为羽状脉,中脉为主脉,侧脉9~11条;托叶小、早落。花为总状伞房花序或复伞房花序,直径3~5cm,花梗细长,1~3cm;花初期白色,向粉红色渐变,略带红晕;花萼筒状,外被有白色绒毛,随后逐渐脱落,萼裂片三角状,先端长尾尖,全缘,初期被稀疏长绒毛;花瓣线状圆形,白色。果实球形,6月下旬成熟,最初绿色,渐变为褐色、红棕色,成熟时紫黑色,有光泽,油质;果实纵径平均1.26cm,横径1.33cm,单果鲜重0.9~1.5g左右;果肉外部红褐色,内部乳白色,汁液红褐色,酸甜无涩味;单果含种子2~7粒左右,种子千粒重5.95g,属于小粒种子。

2生物学特性

2.1物候期

依据蔷薇科果树的物候相标准,进行了物候期连续定位观测,结果(见表1)表明,桤叶唐棣从芽膨胀到落叶历时148~166d(天)左右;

营养生长主要集中于5月和6月;从出现花蕾到花全落只需用7~10d(天)左右;从幼果膨大到果实成熟大约需用24~28d(天)左右。

2.2营养生长特性

根据2000年和2003年的新梢定期生长量调查结果表明,桤叶唐棣新梢从5月初开始生长,5月下旬至6月初生长进入高峰,6月下旬至7月初,部分新梢相继停止生长,从新梢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大约55d(天)左右;新梢年增长幅度为26~105cm,径粗年增长幅度为3.6~6.8mm;其营养生长与温度、湿度、降水量、土壤肥力等环境因子影响有关。

2.3果实生育特点

经过近3a(年)对桤叶唐棣开花和结果情况的调查发现,桤叶唐棣从开花初期到花全落整个花期时间比较短,最初花乳白色,逐渐着色,很快渐变为粉红色,然后花落,从出现花蕾到花落仅有15~17d(天)左右。果实成熟过程较短,从幼果膨大开始,当果实长到接近成熟体积时,开始着色,最初青绿色,逐渐变黄白、淡红、粉红、褐色,最后变成黑褐色,从落花后幼果膨大到果实成熟一般需用23~26d(天)左右。

3引种结论

1)桤叶唐棣的引种,为我国增添了新的经济树种和绿化树种,就辽西地区而言,存在气候干旱、碱性土壤、冬季气温低等不良条件,但该树种仍能在引种区正常生长、开花、结实,并未发生过严重的冻害及不适应性等现象。初步预见,如果将该树种引至辽东、辽南及河北、北京、山东、内蒙古、吉林等地区,可望有较好效果。

2)该树种春季萌芽较晚,营养生长主要集中在7月份之前,受雨季湿度大等因素影响较小;开花也较晚,花期短,受引种地区低温的影响也较小;果实成熟速度快,且避开高温和雨季,利于果实采集。

3)桤叶唐棣的营养生长、果实发育均受温度、湿度、降水量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篇2

关键词:茶树;品种繁育;推广

中图分类号:S571 文献标识码:A

茶叶是云南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云南省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把发展茶叶产业作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生物资源创新产业中的重要产业,加强领导,加快发展,把茶叶产业培育成我省的区域优势经济支柱产业”。云南是以山区为主的农业大省,茶叶在云南山区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种是建立优质、高产、高效茶园的前提,无性系良种茶园的占有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茶叶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检验茶叶科技含量的重要内容。

紫娟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5年从该所大叶群体品种茶园中发现的一株芽、叶、嫩茎都为紫色的茶树选育而成。因该单株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的特征,并且所制烘青绿茶干茶和茶汤皆为紫色,故取名为“紫娟”。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2000年从省茶科所引进紫娟母本,以自行繁殖的方法逐年扩大母本园,建立了13.3hm2良种母本园及高标准示范园,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比较鉴定和生产试验,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比较熟悉的掌握了紫娟的特性、特征及适制性。良种繁育的成活率由当初的80%上升到95%,出圃率达到85%(采取搭建塑料薄膜小拱棚及遮阳网覆盖措施);定植成活率由50%上升到90%(采取地膜覆盖及遮阳网遮荫措施),苗木价格也由过去的1.5元/株下降到了现在的0.30元/株(母本园增加,繁育苗木数量增加),目前已形成了较系统的繁育推广技术平台。为良种的推广打下了坚定实的基础。繁育推广的新品种紫娟具有适应性广,芽叶较肥壮、呈紫红色,适制多种产品等优点。

“紫娟”新稍中内含物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成分是花青素,一芽二叶新稍中花青素含量达29.14mg/g,是日本高花青素茶树品种“枕佃03—1384”(花青素0.30~0.37mg)的100倍左右。采用“紫娟”品种加工的绿茶具有明显优于云南大叶群体种绿茶的降压效果,经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用体重2.5~3.5kg的家猫进行降压实验,结果表明,“紫娟”烘青绿茶降压幅度为35.53%,明显优于云南大叶群体种烘青绿茶(29.04%)。紫娟茶因其特征奇异和药用功效显著,有望成为人类茶叶保健饮品中的奇葩。紫娟茶中的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无毒,而且具有一定营养和药理作用,在食品、化妆、医药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人的寿命长短直接取决于人们抗氧化、抗自由基能力的强弱,而花青素的发现为全世界的人找到了抗氧化、抗衰老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花青素的发现和应用使人类从20世纪的抗生素、维生素时代进入到21世纪的花青素时代。

1 紫娟植物学特征特性、适制产品及主要栽培措施

1.1 植物学特征

紫娟属云南大叶种小乔木型茶树,树姿半开张,分枝部位较高,分枝密度中等,叶片呈上斜着生。长椭圆形,叶尖渐尖,叶色紫红色,叶柄呈紫红色,叶质较硬,叶面平滑,叶缘平整,锯齿浅、钝、稀。芽叶较肥壮,紫红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为115g。花冠直径4.10cm,花瓣5~6瓣,色泽白含绿,质地软;花萼5片,花萼和花梗呈浅紫色;花瓣、花萼和花梗无茸毛,花柱3裂,子房茸毛多。

1.2 适宜生产多种优质产品

对紫娟品种的适制性进行了多年研究,通过对其一芽二叶蒸青样和内含成份分析测试及采用感观审评方法,证明紫娟品种适制名优红茶、普洱茶及绿茶。

1.2.1 适制优质红茶

条索紧实褐红,汤色褐红明亮,香气高,有特殊香气,滋味醇厚回甘。

1.2.2 制普洱茶品质优

生茶条索紧实紫黑色有光泽,汤色紫红色,有特殊香气,滋味浓厚回甘。

根据紫娟成分测定结果:内含成分的酚氨比值接近对照,因此具有形成优质红茶和普洱茶的物质基础。

1.3 适种范围及主要栽培措施

从引种和多年系统试验推广鉴定结果表明:紫娟是一个抗旱性强、抗寒性强、发芽中、紫红色,茸毛多、优质高效的无性系名优茶品种。在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5℃的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保山市、德宏州、文山州等云南地区适宜种植推广。

主要种植方式:经对紫娟示范茶园的种植方式比较,双行单株比单行单株种植的茶园,茶树树幅大,成园投产早,鲜叶和枝条的产量高,综合效益好,说明半开张形的紫娟宜双行单株方式种植。

2 紫娟繁殖与推广情况

无性系茶树品种紫娟具有种植适应性广,产品加工适制性强等优点,该品种除在普洱市10县(区)内快速扩大推广种植外,并在省内的临沧、西双版纳、德宏、大理、文山、保山、红河等州(市)及省外的浙江、广东、海南、广西、四川等省引种推广。截止2012年底,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4062.227hm2,其中采摘面积达3372.447hm2。

3 效益评价分析

无性系茶树品种紫娟的繁育与推广,加快了全省无性系茶树良种化进程,为无性系茶树良种规模化、产业化、产品多样化提供了品种保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1 经济效益

根据对普洱茶树良种场、西双版纳、临沧等地的抽样调查统计(其中紫娟调查面积113.3hm2、云抗10号113.3hm2),无性系茶树品种紫娟与云抗10号产量及产值调查结果(见表1):无性系品种紫娟产量79.9kg/667m2,比云抗10号减产41.9kg/667m2,减产34.4%;紫娟品种干茶平均单价300元/kg,比云抗10号增273.7元/kg,增长1040.7%。无性系品种紫娟与云抗10号产值效益比较(见表2):无性系品种紫娟产值24068.5元/667m2,云抗10号为3188.6元/667m2,增收21150.5元/667m2,增加663.3%。按已投产面积3372.447hm2计算。每年可增收10.7亿元(含成本),无性系品种紫娟的经济效益极显著。

依据四川省农科院研究的“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法”按紫娟已投产面积3372.447hm2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分析,新增纯收益58807.0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1:6.16,科研费和推广费投资收益率分别达1:154.96和1:156.52,农民得益率为1:7.38,该品种经济效益极显著。

3.2 社会效益

3.2.1 紫娟的繁育与推广,促进了茶产业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

目前推广紫娟茶园4066.7hm2,平均每年发展茶园580hm2,是云南省继国家级品种云抗10号之后,年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之一。

据调查,紫娟推广种植4066.7hm2,按每个劳动力种植管理0.3hm2茶园计算,可安置13556个劳动力。按6.7hm2可增加茶叶加工、销售人员10人计算,3400hm2可带动5100个劳动力就业。紫娟繁育推广项目的实施,累计带动18656人就业,为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3.2.2 紫娟的繁育与推广,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紫娟茶品质优良,茶产品卖价高。2008~2012年,紫娟毛茶(级别:一芽二、三叶)平均单价300元/kg,比同级别云抗10号增273.7元/kg,增1040.7%,农民得益率为1:7.38。

3.2.3 紫娟的繁育与推广,培养一大批育苗专业户

良种场采取统一提供良种穗条,技术指导,统一技术措施,在场附近的曼连、丁家箐、柏枝寺、刀官寨等村民小组扶持育苗专业户百余户,建成约20hm2育苗基地,年均出圃紫娟等品种苗木3000多万株。

3.3 生态效益

茶树是退耕还林、改造荒山草坡、发展绿色经济的优良经济树种。无性系茶树品种紫娟繁育与推广,可提高山区植被覆盖率,起到截流固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符合 “绿色环保”、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发展战略要求。

目前,紫娟茶产品供不应求,在高消费领域有走俏趋势,市场前景看好,深受茶企业和茶农欢迎,推广速度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包云秀,夏丽飞,李有勇,等.茶树新品种“紫娟”[J].园艺学报,2008,35(6).

[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gkls091903 国家植物保护品种“紫娟”与“云茶1号”试验示范[Z].2005.

[3] 杨兴荣,包云秀,黄玫,等.云南稀有茶树品种“紫娟”的植物学特性和品质特征[J].茶叶,2009,35(1).

篇3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今人不少人认定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

其实到底在哪里现在对我们饮茶者来说并不重要。也许具有文化意义。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学术界的一些说法:

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饮茶发源的地点考证: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1.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说: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说: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江浙说: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学者或茶学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不够了。 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1.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主要论据,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

1.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

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2.从地质变迁来看

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二、茶的发展 随着茶叶的传播,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西藏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已达1600多万亩,年产茶叶40万吨左右,茶叶出口量达13.5万吨左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全国茶叶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网络,大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科学种茶、科学制茶和茶业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这为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茶叶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并成为三大饮料之一,所以世界茶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个国家种植茶叶,茶区主要集中在亚洲,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80%以上。

茶叶生产和饮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新的要求。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中,一旦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就特别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这种天然保健饮料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去饮用它。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中国古代重要茶事进程录:

原始社会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园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据《晏子春秋》)

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僮约》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三国(公园220 265)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隋(公元581--618年)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公元8世纪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着《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三、茶的传播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所以,茶的传播史,分为国内及国外两条线路。

1.茶在国内的传播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据文字记载和考证,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之一。

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很能说明问题。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

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已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着名起来。

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

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

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2.茶在国外的传播

由于我国茶叶生产及人们饮茶风尚的发展,还对外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专门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包括茶叶贸易,准许外商购买茶叶,运回自己的国土。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从我国研究佛学回国,把带回的茶种种在近江(滋贺县)。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贺县梵释寺,寺僧便献上香喷喷的茶水。天皇饮后非常高兴,遂大力推广饮茶,于是茶叶在日本得到大面积栽培。在宋代,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学习佛经,归国时不仅带回茶籽播种,并根据我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制订了自己的饮茶仪式。他晚年着的《吃茶养生记》一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茶书。书中称茶是“圣药”、“万灵长寿剂”,这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港口增加到八九处,这时的陶瓷和茶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明代,政府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他游遍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直达非洲东岸,加强了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联系与贸易,使茶叶输出量大量增加。 在此期间,西欧各国的商人先后东来,从这些地区转运中国茶叶,并在本国上层社会推广饮茶。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自爪哇来我国澳门贩茶转运欧洲,这是我国茶叶直接销往欧洲的最早纪录。以后,茶叶成为荷兰人最时髦的饮料。由于荷兰人的宣传与影响,饮茶之风迅速波及英、法等国。

1631年,英国一个名叫威忒的船长专程率船队东行,首次从中国直接运去大量茶叶。

清朝之后,饮茶之风逐渐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当茶叶最初传到欧洲时,价格昂贵,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将其视为“贡品”和奢侈品。后来,随着茶叶输入量的不断增加,价格逐渐降下来,成为民间的日常饮料。此后,英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其茶种源于中国。印度虽也有野生茶树,但是印度人不知种茶和饮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国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现今,最有名的红碎茶产地阿萨姆。即是1835年由中国引进茶种开始种茶的。中国专家曾前往指导种茶制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种红茶的生产技术。后发明了切茶机,红碎茶才开始出现,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饮料。

到了19世纪,我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叶出口量达268万担。西方各国语言种“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易港口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与我国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给世界人民创造了茶叶这一香美的饮料,这是值得我们后人引以自豪的。 四、制茶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五、饮茶史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着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随茶类的不断增加,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

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三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

篇4

关键词:不同光源;金观音;萎凋;叶绿素荧光

Abstract: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ight qualities on Chlom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in Withering-Leaves of Jin Guanyin,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different light qualities,the changes in the minimal fluorescence(Fo),the maximal fluorescence(Fm),variable fluorescence(Fv),light energy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PSⅡ(Fv/Fm) and activity potential of PSⅡ(Fv/Fo) and 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suggesting that red and blue lights control openness of photosystem II in Jin Guanyin.Red-light(640~780nm,300W) is the most effective light,Blue-light(435~480nm,400W) is the worst light. Selected the best light sources combinations,the research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xpliotion of manual intervention withering and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Key words:Light quality;Jin Guanyin;Withering;Chlomphyll fluorescence

乌龙茶初加工分鲜叶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及干燥等工序,其中萎凋是乌龙茶加工的重要工序。传统萎凋方法加工的茶叶香气自然、优雅,但受天气情况制约严重,产品质量不均衡,更严重的是在阴雨天或者强烈日光照射时,造成茶青萎凋不足或者灼伤死青,生产的成茶带青、带涩,造成乌龙茶品质低下,影响经济效益[1-2]。而在乌龙茶的主产地福建及广东地区,在产茶旺季经常遇到阴雨天气,给乌龙茶生产带来极大不便。为摆脱乌龙茶茶萎凋中的气候条件的限制,需要采用人工措施模拟日光萎凋,实行人工控制萎凋,实现全天候生产[3]。

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光合作用是为植物生长制造有机物,叶绿素荧光是光合作用的探针。通过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分析,可以得到有关光能利用途径的信息[4]。叶绿素荧光与光合作用中各个反应过程紧密相关。近年来在植物光合作用、环境胁迫、组织衰老和品质评定等诸多方面取得不少研究成果,大大推动了光合作用原初反映及其他有关光合机理的研究[5],但与茶叶加工有关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通过对闽南乌龙茶优质品种金观音不同光源萎凋后,其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Fo、Fm、Fm'、Ft等的测定和ΦPSⅡ、NPQ等的分析,以期为金观音人工光源萎凋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品种金观音,采摘标准一芽三四叶,对第二叶片进行光萎凋相关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1.2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FL2LP型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TES 1332A数位照度计;TQS―D1太阳辐射仪;722S型可见分光光度计;FA1004型电子天平(灵敏度为0.0001g)等。

1.3 萎凋光源的设计 按照要求设计不同波段光源:混合光(360~780 nm)、红光(640~780nm)、蓝光(435 ~ 480nm );不同功率(200w、300w、400w)光源灯管以及配套灯具。各光源设备照度和电流辐射强度参数如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光源萎凋金观音叶片的Fo、Fm变化 不同光源条件的金观音叶片荧光参数Fo、Fm变化如表2所示。

Fo是PSⅡ反应中心处于完全开放时的荧光产量,它与叶绿素浓度有关。Fo的增加可能是植物叶片PSⅡ反应中心出现可逆的失活或出现不易逆转的破坏,也可能是植物叶片类囊体膜受到损伤,而且Fo增加量越多,类囊体膜受损程度就越严重[9]。

由表2可见,室温下金观音离体叶片经不同光源照射1小时后其初始荧光Fo比对照都有所上升。不同人工光照对金观音叶片的伤害程度为混合光>红光>蓝光,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金观音叶片Fo值呈增加趋势,说明金观音品种人工光源萎凋时较弱光强照射有利于叶片内化学物质的转化,反之则会使叶温快速上升加快叶片走水,过早固定其化学稳定性,不利于提高萎凋品质。由表2方差分析结果,光波与功率P值分别为0.039、0.11可知不同光波萎凋Fo差异显著。

Fm是PSⅡ反应中心处于完全关闭时的荧光产量,反映通过PSⅡ的电子传递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各种光源处理Fm值均有上升,表明金观音离体叶片在可见光补光条件下PSⅡ的电子传递情况良好。同时可以看出,作用光打开时的最大荧光产量Fm′在红光200W处理下上升的值最大,比处理前升高47.27%。由方差分析结果光波P值为0.001

2.2 不同光源萎凋金观音叶片的ΦPSII变化 ΦPSII反映实际的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不仅与碳同化有关,也与光呼吸及依赖O2的电子流有关[11]。不同光源萎凋金观音叶片的PSII变化如表3。

由表3可知,光萎凋后金观音叶片的ΦPSII均有所上升,表明光照可提高叶片的实际光化学效率,有利于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系统对光能的吸收和传递,进一步促进叶片内部化学物质的转化。

由表3还表明,在相同功率光照条件下,红光照射叶片ΦPSII值相对最高,蓝光ΦPSII值最低,说明叶片离体后经红光照射的实际光化学效率最高,混合光居中,蓝光照射的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最低,即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为红光最高,蓝光利用率最低。但是随着光源功率增加,金观音叶片ΦPSII值随着光源功率的增加而降低。ΦPSII变化的初始斜率表示光化学反应的启动速率,试验结果表明红光萎凋叶的光化学反应启动最快,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对光能的

利用。

由图1可知,相同功率下蓝光处理最易发生光抑制现象,说明叶片利用蓝光光能的能力的最差,其次是混合光,红光是最有效光;进而可推断红光和蓝光对金观音叶片的光系统Ⅱ的开闭程度起调控作用。

3 小结与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取得很多有关植物生理方面的成就,本试验通过有关Fo、Fm、Fm′、Ft等的测定和ΦPSII、NPQ等的分析得出:

(1)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不同光源萎凋过程中光波是影响Fo及Fm值变化的关键因素,即萎凋光源波长范围决定金观音离体叶片的生理生化反应的进程与方向;即可推断光波长度将影响金观音萎凋叶片品质。

(2)本文通过试验证实:不同光源相同功率条件下,红光光源(光波范围640~780nm,功率300W)金观音萎凋叶片光化学反应启动较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离体叶片对光能的生理生化利用;但是在较强辐照强度下,如功率400W红光萎凋叶较易受到光抑制。

(3)本文试验结果与储钟希[12]等针对黄瓜红光和蓝光处理试验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但杜洪涛[13]等的彩色甜椒幼苗试验却表明白光为最有效光,其次分别为黄光、蓝光、红光及绿光。笔者推想不同光质光能利用率高低是否与植物品种有关,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探明。

参考文献

[1] 金心怡,孙云,孙威江等.清香型乌龙茶品质特征与发展现状[J].中国茶叶,2007,1:12-15.

[2] 谢萍娟,李旭云。清香型铁观音的制作技术[J].中国茶叶,2006(4)32-33.

[3] 邬龄盛. 乌龙茶萎凋间的理论依据及应用前景[J].茶叶科学与技术,2007,(4):26-27.

[4] 郭春芳,孙云,唐玉海等. 水分胁迫对茶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May 2009,17(3):560-564.

[5] 林金科,赖明志.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对生态因子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0,20(3):404―408.

[6] 王登良,张灵枝,谭新东. 乌龙茶萎凋(萎凋)工艺研究现状与进展[J]. 福建农学院学报.1993,22(4) 490-493.

[7] 吴秋儿,揭家源.不同光质萎凋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J].中国茶叶,1997,(5):30―32.

[8] 潘玉华.不同光质萎凋与乌龙茶品质的关系[J].茶叶科学技术.1995(2):32-35.

[9] 韦朝领,江昌俊,陶汉之,宛晓春. 茶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及其恢复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报,2003,30(2):157~162.

[10] 危赛明. 不同光质萎凋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J]. 福建茶叶,1999,(3):6―10.

[11] 柯玉琴,庄重光,何华勤等. 不同灌溉处理对铁观音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Oct 2008,19(19):2132-2136.

[12] 储钟希,童哲,冯丽洁.Effectofdifferentlightqualityonphotosyntheticcharacteristicsof cucumberleaves[J].ActaBotanicaSinica(植物学报),1999,41(8):867-870(inChinese).

[13] 杜洪涛,刘世琦,蒲高斌.光质对彩色甜椒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5,14(1):41~45.

作者简介:张艳丽(1984―),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茶叶加工与茶叶化学研究,E-mail:。

篇5

其实茶和葡萄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根植于大地,是自然的精灵,因此人们对于茶和葡萄也就有了类似的关于产区的划分和品种的分类。

追宗溯源,可以将世界上的葡萄酒产区分为“传统世界”和“新世界”两大旗帜鲜明的阵营。这种将葡萄酒分为两大世界的标准是由著名葡萄酒作家休・约翰逊首先提出的,现已为葡萄酒界广为接受。“传统世界”是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主要有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葡萄牙等国,是老牌的葡萄酒生产国。以法国为首的“传统世界”特别强调一个地区气候、土壤类型,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葡萄品种,并为之划分了严格的等级,法国人更是为他们所强调的产地概念创造了一个单词“terroir”。“terroir”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它表明产品的特定质量是在特定地理区域的土壤、气候、地形、地质、牲畜的种群、劳动者的技能等各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在这种近乎教条的葡萄酒产区划分下,其生产的葡萄酒也等级分明。以“传统世界”最为经典的法国葡萄酒分级为例,他们将法国产的葡萄酒分为“AOC”法定产区葡萄酒、“VDQS”优良地区餐酒、“VDP”地区餐酒和“VDT”普通餐酒。在这个分级规范下,法定产区的区域界定、产区内能种植的葡萄品种、葡萄树的种植方式、葡萄树的管理方法、葡萄的最高产量、葡萄酒酒精含量以及葡萄酒酿造工艺等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在他们的分级标准下,最高等级的葡萄酒可以傲视其他等级的葡萄酒,高的等级是质量的金字招牌,当然价格也不菲。在15、16世纪西方列强向全世界殖民的时候,他们不光输出了资本,运回了黄金,他们也将他们的宗教基督教带向了全世界,作为宗教仪式中必需品的葡萄酒随之到达世界各地,进而葡萄种植技术和酿酒技术也被带到了殖民地――包括现在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国,就是葡萄酒的“新世界”。“新世界”的葡萄种植没有“传统世界”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他们首先是老老实实地学习传统世界的酿酒技术,但是又强调实用性、技术至上,强化工业化生产,勇于在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上大胆使用新技术,使新世界的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葡萄酒质量也稳定提高。

传统世界和新世界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深深烙下不同国家、民族,不同个体和群体的伦理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1976年著名的葡萄酒“巴黎之评”,本来是一种法国(传统世界)和美国(新世界)葡萄酒文化的交流,但是,“巴黎之评”结果的公布,却引起了法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激烈冲撞!至今新世界生产的葡萄酒仍被“传统世界”的一些人嘲讽为可口可乐,就像一些中国茶道中人对速溶茶及各式各样冰红茶的不屑之感。

与“传统世界”一个产区就是一种标志的葡萄酒品种名片不一样,“新世界”的葡萄酒产区划分没有更多的地域色彩。故“传统世界”的葡萄酒产区划分与中国的茶叶产区更有可比性。

数千年来,在中国茶文化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茶区的依据、方法、提法等不尽相同。最早对中国茶产区比较系统论述是茶圣陆羽,陆羽在《茶经》中,将中国当时43个州郡划分为8个茶叶产区。陆羽划分中国茶区是依他个人对茶叶生产区的调查考察、资料的收集、样茶的鉴评以及实践经验等,结合当时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归纳的结果,按照茶品质等级分为不同的行政区域,从而给不同的区域划分不同的等级。而到了现代是根据茶区的行政区域、山川、地势、气候、土壤、交通及历史习惯等因素重新划分,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省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我国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按全国性划分,分为4个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二级茶区,系由各产茶省(区)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系由各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

茶和葡萄酒,都是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经纬度、海拔及其周边环境去划分产区的优次等级。葡萄酒的土壤要求贫瘠、排水性好、矿物质比较丰富的土地,而陆羽在茶经里讲“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这正和西方的葡萄种植不谋而合。

茶叶和葡萄酒都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式,是人们依据不同的需求划分的。

从植物学的角度,葡萄属是栽培最广泛的一个属,包括约70多个种,分布在我国的约有35种。其中仅有20多种用为生产果实或作为砧木。按地理分布生态特点,一般把葡萄属的各个种划分为三大种群,即欧亚种群、东亚种群和北美种群。欧洲种葡萄,也即今天大多数的酿酒用葡萄。黑海、里海和地中海沿岸是欧洲种葡萄的原产地,大约有5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最初分布于中亚、中东、南高加索和北非,然后沿地中海传播至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等国。15~19世纪发展到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洲等地。日本的葡萄大约在1000多年前从中国引入。葡萄酿酒在唐代已颇为盛行,刘禹锡的葡萄歌中写道:“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

现今人们对葡萄酒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1.按色泽分,有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红葡萄酒;2.按含糖量分,有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3.按二氧化碳含量分,有平静葡萄酒、起泡葡萄酒、高泡葡萄酒、低泡葡萄酒。

茶叶也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1.按茶的颜色分类;2.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3.按烘焙程度来分类;4.按萎凋程度不同来分类。

现在市场上的茶叶分类可算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其实茶叶的名称多样化是各产地茶商为了促销刻意造成的,绝大多数属于文化概念。例如根据茶叶形状的不同而命名,如珠茶、银针等等;还有的结合产地的山川名胜而命名,如西湖龙井、普陀佛茶等等;也有的根据传说和历史故事命名,如大红袍、铁观音等等。其实名称并不代表茶叶的类型,而茶叶的类型才能代表其内含和特性。

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将其归纳为六大类型,即是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有学者也把普洱茶列为一类)。绿茶中的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氧化最重。这六大茶类被称为基本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