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影视文学鉴赏范文

影视文学鉴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影视文学鉴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影视文学鉴赏

篇1

关键词:文学阅读 审美体验 文学接受 批判性视野 文学教育

一.文学阅读和接受语境的变化

文学的传播和接受,尤其是经典作家和作品的接受在当下语境中受到多元冲击。在这些冲击因素中,对于青年读者而言,网络传媒所带来的消费文化的传播方式和快速阅读的接受方式有着较大影响,比如穿越小说、盗墓小说的吸引力远远大于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而近年来的手机小说和微博体小说也以其特有的阅读方式冲击着大众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心理。此外,当下文学的通俗化、日常化的大众语境也影响了青年读者的阅读心理,他们的阅读期待不再聚焦在经典型的文学作品,网络流行的各种类型小说反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时,影视所带来的视听审美感受、放松体验和快速接受也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纸媒阅读的受众数量,尤其是近年来,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似乎需要依靠影视传媒的推动,因而经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反而比原作具有更强的传播能量。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中文系的文学教育也受到极大挑战,首先是中文系在经济时代受到冷遇,因而中文系的学生对待文学的态度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温儒敏教授曾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指出现在的学生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都很实际, 不大愿意学中文……现在的学生视野较开阔,但很实际,为了今后找到更好的职业,许多人同时要花功夫读第二学位的辅修专业,有的还要考托福、考这个级那个本的,精力如此分散,专业意识不像以前那样单一,学中文系课程也不那么专心”[1],社会现实让学生的选择多元化,文学也成为中文系学生不愿认真对待的“无价值”存在。其次,即便是中文系的本科生坐在课堂中也大多被现代媒介绑架,如即兴玩手机发微博等,有太现代化的器物分散课堂上的精力和关注点,曾有论者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文学的接受已由“阅读”转向了“观看”。在大学的文学教育中,学生在纸质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上大大减少,看电影、看电视剧所占比例明显增长。”[2]因而,面对这种情况,如何调整教学方式就成为高校文学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文学并未从大众传媒时代的影像世界中消失,如同有论者所指出的:“如今,以纯粹的文学形式呈现文学作品越来越处于边缘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报刊、广播、电视和广告这四大传统媒体中,处处闪现着文学的身影——文学文本的图像化、影视化成为读图时代的文化时尚,大量改编自文学的图画书、漫画书、动漫、电视和电影,实际上是另一种媒介形式的文学传播。”[3]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在青年阅读群体中的调研,认为适当的影视鉴赏和文本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引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沉闷、压抑的课堂氛围,进行较好的开放式讨论,进而可以在对照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感悟力和批评鉴赏能力。

二.审美体验的转化和互动

文学活动和影视活动的共性在于两者皆具有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而文本和影视本身都需要通过媒介表现富于意义的形象、意境、情节、情感和认识等体悟性的认知。作为接受者面对两者的不同在于,文本阅读需要发挥更多的想象力,是一种静态的体悟式的内心感受,而文学接受则是在此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的转化——对文学作品进行独具个性的理解和解读;而影视的接受者是在更为直观的色彩、声效中置身在立体的场景中,情感和思考往往被电影语言主导,接受的过程在认知上较为被动,往往被影视的特效和镜头特写吸引,发挥审美想象的空间较为有限。所以在把握这些特性之后,利用两者的共通性有选择地将影视和原著进行对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影视的感受更直观,在日常生活中对大众的吸引力更强,而中文系的本科生,在长期的学习中有一定的文学积累,影视接受会给其一种对被改编文学作品的特别的阅读期待。

以沈从文的《边城》和电影《边城》为例。

对于当下阅读语境中的学生而言,快速阅读和浏览式观看的现代媒介方式让阅读心理不再安静而接受心境也不再是冲淡平和的“虚静”,沈从文略带抒情性的叙述以及诗化小说的方式对地域风俗的描绘,使得小说的情节不像一般小说那样曲折有趣,可能会使不少人停止在小说的开头无法进入文本深处。但是选择先让学生看电影《边城》则是另一种情形,学生能对那个时代、对诗意的山水之地及风俗人情会有更直观的感受,电影叙事中的情节虽然缓慢,但和风景、风情融汇在一起让学生接受起来比较舒畅轻松,且有一定的吸引力。上文谈过,影视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刺激原著的阅读,所以在课堂上对影视的展示,还需要伴随相关问题的设置,以启发学生的主动阅读心理以及探讨能力。如,可以如下问题进行阅读引导:1.如果你是导演你会将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塑造成什么样子;你认为电影中和小说中的诗意是如何展现的;你觉得哪些比较重要的层面在电影中没有展现,如果你是导演你会如何处理……如此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意识即可调动起来,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感悟力,毕竟电影和文学都是感性的艺术,如同黑格尔所言“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显现出来了”。[4]因而,借由影视和文学原著的互动,观看主体和阅读主体进行了多重体验,也能更好感知双重艺术世界中的情感和诗意等心灵和精神层面的不同再现,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三.批判性视野及讨论空间的建构

上文提到,在实践教学中以影视作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首先注意的是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问题意识的引导。而更有意义的环节应该是如何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在课堂上建构开放性的讨论空间。因为,对于中文系的文学教学而言,引导学生阅读是基础,而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以及批评写作的提高是更专业的目的。

这里提到的批判性视野,是指让学生能够在观看影视和阅读作品之后,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独具个性的多元思考,鼓励学生对一些惯常的看法和理解提出不同的见解或质疑,对电影或文本的意义进行再阐释。当然,这个部分的实践操作需要注意到学生的接受动机和接受心境,虽然现在的学生阅读方式多元,阅读量看似很大,但实际上深入思考的能力在传媒文化时代受到较多束缚,习惯于去网上寻求答案或搜集讯息,在笔者进行的课堂讨论上或平时的文学批评写作训练中,很多学生都习惯于复制网络上惯常的看法和观点,不愿意深入思考或寻求个性的解释。所以,也注意对学生审美动机和批评动机的引导,以建立一种更深入的讨论空间的可能。

依然以影视《边城》和小说《边城》为例。

在观看和阅读之后,首先从“共鸣”的层面发掘学生对影视和文本的理解,让学生讨论自己在观看影视之后带着一种怎样的阅读期待走进沈从文所建构的“湘西世界”,而作为观看和阅读主体,在哪些层面或哪些细节上和影视/作品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这种共鸣的反映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然后,在“共鸣”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个体对作品的价值阐释和审美分析,领悟作品的意涵。这个环节也是讨论空间建构的实践环节,每个接受者自身的文化观念、文学素养、个人体验和文化视野都影响了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因而在开放式讨论之后,注入更学理性的分析和梳理,这个环节一般以分组讨论进行,课前让学生搜集现有《边城》研究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将已有的研究思路和思考方式呈现出来,再启发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或对现有研究提出质疑,进行可能的再阐释。

如此,从影视到文本的教学方式,其实主要立足于阅读兴趣的培养,而后进行对照思考和深入解析,最后完成专业的文学批评式训练。当然,也应该注意到影视观看和赏析只是一种文学教学的转换方式,最终的目的还是区分出影视和文学作品的不同,让学生注意到经典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深厚内涵以及言说不尽的意蕴,注重精神领域的价值建构,而非沉溺在影视欣赏所带来的浅显的感官享受和时尚及时性的层面。

参考文献:

[1]温儒敏. 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4(2).P30.

[2]邓晓成.消费文化语境下高校文学教育的困境[J]文学教育.2011(11). P95.

[3]管宁.文学变身:文化背景与媒介动因——当下文学生存环境的文化与媒介考察[J].江西社会科学.2011(2).P108.

篇2

    一、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医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中国自古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晋代杨泉在《论医》中写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 S E 深刻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她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滋养。”“妙手仁心”是对医学工作者最高的评价。然而,什么叫做仁呢?孔子在《论语》里做过这样的解释:“仁者,爱人。”因此,关爱生命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拥有一颗善良仁厚的心对医学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受国内专业教育的特点及医学专业课业繁重所限,尽管人们意识到人文精神培养对医学生的重要性,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医学生对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影视鉴赏、音乐欣赏等一系列人文素质基础课也缺乏重视。

    有调查表明,现阶段医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以下共同特性:(1)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失衡;(2)道德观念淡化、价值功利化及现实化;(3)综合能力水平欠佳,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人文素养缺乏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医学生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不容小觑。知识结构失衡会影响医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度,写作及表达上的劣势对今后的论文撰写、医嘱书写及医患沟通上会产生直接影响。人文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道德观念淡化会使医学生缺乏人文关怀,摒弃仁爱精神,造成职业素质低下。不仅如此,医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对较繁重,现代社会竞争也导致就业压力增大,使医学生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冷漠等心理问题,心理素质下降,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而人文素质基础课中讲授的历史、优秀作家作品中传达的观念和态度能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事物,疏导压力,得到启示。

    1997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精神病学和心身医学教授Engel在《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其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患者看作具有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体而非单一的生物体,要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五个因素考虑疾病和健康问题;二是把医疗工作看作医疗制度、管理、教育、科研和服务质量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工作而非单纯的医疗工作;三是把医疗工作看作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的系统工作,要从政治、法律、科学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考虑医疗与外界作用所产生的问题。医学模式的转变表明现代医学已发展成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现代医学的必然要求。

    二、影视艺术对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极作用

    调查显示,有近10亿观众每天花2-3小时收看电视,电影院观众平均年龄为21.7岁,即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影视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影响着他们的认知习惯和交流方式。然而,影视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作为继传统的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和戏剧之后的第七、第八艺术,影视艺术对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积极的作用。通过给学生讲授电影发展的历史,电影基本理论,赏析优秀影片,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影视鉴赏水平,优秀的电影作品也作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方式也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影视鉴赏课程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十分必要的。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在大学生平常观看的影片中,好莱坞影片以高达41.2%的百分比占据第一位,港台影片以33.6%的得票率紧接其后,观看中国大陆电影的数量只占总量的10.8%。好莱坞和港台电影中强烈的视听冲击和娱乐享受是吸引大学生的最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电影类型的接受比较单一。好莱坞电影纵然也传达了美国式的乐观自强精神,单一的电影趣味也导致大学生容易受美国价值观念的影响。好莱坞注重娱乐性,工厂式的电影生产方式出品的作品只是电影世界的冰山一角。影视鉴赏课程处于中西方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交汇点,不同影像文化带来的观念和认知的碰撞,对学生认识外来文化、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拓宽眼界,促进开放心态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开放的心态,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与理解,沟通与交流,正是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影视作品往往是通过将镜头对准历史或现实,展现人生百态,包含着对生命的理解。当代大学生处于新时代的成长环境中,亦真亦幻的影像世界向他们敞开了一扇认识现实,追逐梦想的大门。通过接触影像了解世界,增加对世界的敏感,理解不同的人群、种族、国家,自然,是培养仁爱、宽容之心的最佳途径。

    三、针对医学生专业特点,精选教学内容

    影视鉴赏课程作为选修课,所占的课时较少。因此,在有限的课时里,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观影视野,向学生们传达一种正确的鉴赏态度,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医学院校的影视鉴赏课程应与人文医学理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针对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及职业特点,在题材选择上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立足诗意,疏导压力

    医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进入职场后,高强度的工作及精准的工作要求也会增加工作压力,产生烦闷心态,如果不及时疏导,将产生负面影响。对此,在教授影视鉴赏课程中,教师在选择影片时应该选择一些充满诗意的电影,如讲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智利诗人聂鲁达如何改变了一名普通人的生活的电影《邮差》;讲述一名父亲如何实现女儿梦想的《钢的琴》等。充满诗意的电影,能够疏导现实生活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启迪他们以新的眼光及视角去看待日常生活,复苏心灵对现实世界的美好感受。离开课堂之后,学生在课余生活中能自主选择类似的优秀影片陶冶性情,提升鉴赏品味,恢复内心的活力。

    2.多元类型,开放心态

    在电影类型的选择上,应该避开学生接触得最多的电影领域,尽可能给学生介绍不同的电影流派及经典,如形式主义影片及现实主义影片。接触不同类型的影片可以拓宽学生的观影世界,促进开放心态的形成,增进宽容与耐心。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医务工作者会接触不同类型的患者,开放的内心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不同的人群,增进体谅及医患双方的沟通,促进医疗优质服务。

    3.精选短片,优化教学

篇3

影视音乐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的特殊优势

影视艺术是一门视、听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升华影视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宣泄主人公内心情感、营造主题意境等基本功能,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均有体现。当前,国内多数高校均开设了音乐鉴赏类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事实证明,大学生对这类课程比较喜欢,尤其是一些经典影视作品中的经典音乐。优秀的影视音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修正其偏执、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对真、善、美有更深刻的领悟。影视音乐欣赏让学生对影视音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在教学中再增加一些乐理知识、音乐常识,学生学起来也更有兴趣。尽管影视音乐欣赏是以电影和电视的视频片段作为载体,但必须以音乐素材为主要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注意力从影视剧转移到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上来,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尝试和乐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和渴望。从大量的课程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多数都有自己喜爱的电影类型,女生较喜欢文艺和清新风格的影片,男生则喜欢题材比较宏大的电影,不同风格的电影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新一代大学生都比较有个性,为他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去探寻影视音乐的奥秘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教师,笔者经常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寻找同一主题下的影视音乐,并分别对他们进行评论,或者直接让学生在讲台上发表个人对影视音乐的不同看法,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影视音乐《家园》欣赏教学设计

电视剧《闯关东》作为2008年中央电视台的开年大戏,在央视创下了收视神话,全国多数观众在同一时间观看了《闯关东》的大结局。长达52集的鸿篇巨制,生动再现了从到“九•一八”时期,在动荡中的人口迁徙和奋斗历史。一曲旋律舒展、风格多变、气势恢宏的片尾曲《家园》则成功地塑造了山东“闯民”的高大形象。此曲由刘欢作曲,王敏、张宏森作词。全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段由刘欢演唱,曲调跌宕,充满浪漫情怀;第二部分由宋祖英和刘欢共同演唱,甜美动人的东北民谣《摇篮曲》结合富有律动的Rap说唱,“土洋”结合,形式新颖;第三部分再由刘欢演唱,此曲高亢、激昂的高音部分将音乐迅速推向。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以歌曲《家园》欣赏为主要内容进行如下教学设计:1.走近“家园”(1)欣赏默片《家园》。首先教师在课前将片尾曲的音乐关掉,课上播放无声的《家园》视频;然后让学生围绕音乐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谈谈看完这段无声视频后的感受;最后教师概括总结音乐在影视作品的重要作用,启发学生关注影视音乐。(2)联想《家园》音乐。教师先简单介绍电视剧《闯关东》的故事情节;再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及所看视频联想片尾曲的音乐风格。2.走进“家园”(1)聆听《家园》。教师先播放完整的片尾曲《家园》;再让学生将听到的音乐与之前设想出的音乐做比较分析;最后教师总结歌曲《家园》的音乐风格特点。(2)剖析《家园》(谱例1)。教师将分段处理的《家园》分4段播放,每放完一段,让学生说出该段音乐的演唱者;再用PPT课件显示乐曲歌词;总结出第一段、第二段的Rap和第三段都是由刘欢演唱,第二段女声部分由宋祖英演唱,曲调选自东北民歌《摇篮曲》。然后让学生结合《闯关东》的主题,思考歌曲为什么加入东北民歌的片段;最后教师总结影视音乐具有的地域性特点,并具体做出分析。(3)学唱《家园》。教师用PPT课件显示乐曲简谱;然后教师弹钢琴,学生分段学唱歌曲简谱;待基本掌握旋律后,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演唱歌词;接着请学生谈谈对Rap的认识;让一位学生演奏架子鼓,一位学生朗读Rap部分的说唱;教师再概述Rap的由来、特点和国内外代表性说唱歌手;再请学生模仿歌曲中刘欢说唱的内容,节奏律动可以自由发挥;最后教师弹伴奏,学生分三组演唱;一部分男生齐唱刘欢片段,全体女生齐唱宋祖英的《摇篮曲》;一部分男生配合女生演唱Rap片段。谱例13.走出“家园”(1)比较刘欢、宋祖英的演唱风格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两位歌唱家,再让学生列举刘欢和宋祖英的其他代表性歌曲;接着让学生进一步谈谈两位歌手的唱法和音乐风格有哪些不同;最后教师总结:刘欢和宋祖英分别属于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前者演唱流行音乐居多,后者擅长演唱民歌。(2)“民族风”与“流行风”的相互融合先让学生列举“民族风”歌手与“流行风”歌手搭档演唱的歌曲;接着教师补充:玖月奇迹的《中国美》,宋祖英和周杰伦的《本草纲目》,谭晶和陈奕迅的《龙文》等;然后播放玖月奇迹演唱的《中国美》视频;请学生分组讨论“民族风”与“流行风”相互融合的优缺点;最后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代表分成两组,进行5分钟辩论会研讨。4.重返“家园”(1)了解影视音乐的种类。先让学生欣赏电视剧《闯关东》的片头曲;再让他们分组讨论影视音乐中的其他类型;然后教师总结:除了片头曲、片尾曲之外,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还有插曲、背景音乐等音乐类型,讲解它们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的不同的重要作用。(2)3位学生代表演唱《家园》。先由教师播放《家园》的伴奏音乐,接着让一位男生演唱刘欢所唱的片段,一位女生演唱宋祖英所唱的片段,一位学生演唱Rap部分。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歌声中结束这一课程的教学。

教学设计理念

在这节课中,以电视剧《闯关东》的片尾曲《家园》为载体,以走近“家园”、走进“家园”、走出“家园”和重返“家园”为主线,通过看、听、析、唱、辩等环节展开教学。具体教学理念体现如下:

1.多媒体视听教学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在影视音乐欣赏教学中,多媒体视听结合的教学优势表现得就更加优越。多媒体设备可以将音乐分片段进行欣赏,也可借助一些音乐软件,如Cakewalk软件可以将音乐作品的各个声部分成若干音轨输入电脑,欣赏时可播放其中任意一音轨或多个音轨。这节课,在欣赏片尾曲《家园》时,教师可运用Cakewalk软件将这首歌曲的女声、男声及Rap分成三个音轨输入电脑中,课堂上分段播放,让学生清晰地欣赏各段,充分领略每一段的音乐特色。

篇4

1、 《文化产品鉴赏》实践教学的目的和特点

对于《文化产品鉴赏》实践教学来讲它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理论知识, 二是社会实践。两者是相辅相承的, 有机的结合的好, 教学才会如虎添翼, 使学生拉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一体化, 易于突出所学专业的重点,便于掌握学习目标。

1.1 《文化产品鉴赏》实践教学目的

《文化产品鉴赏》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所学理论与方法, 采用相应手段, 按照实际工作的要求进行实际教学的教学活动, 是掌握基本技能的必要教学手段。为了使学生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1.1 通过实践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获取或巩固理论知识的过程中, 理解和掌握运用观察和实践的手段处理问题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探究的品质, 端正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树立学生不懈的求知精神,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责任心, 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 与素质教育接轨。

1.1.2 根据《文化产品鉴赏》课程的实践的内容, 确定假设与研究的因素。确定分析指标、分析方法, 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及能动性, 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采取通过书写或讨论的形式, 对比分析写出实验报告。通过撰写实验报告,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1.1.3 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 去建构知识, 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信息技术也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文化学习的资源, 学生通过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交流从而获取知识, 从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和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

1.2 《文化产品鉴赏》实践教学特点

1.2.1学生主要是通过《文化产品鉴赏》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拓宽了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途径, 即动手又动脑是学习的能动过程。

1.2.2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在实践教学中具有能动性, 对实践活动加以理解和体验, 都成为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1.2.3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所学的理论知识, 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实践是科学的基础, 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 是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知识面窄,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的关键, 所以实践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2.4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对知识、技能和能力达到了统一性和实用性,完全摆脱了课堂教学解决不了的问题。

1.2.5推动了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 树立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的价值观。

2、实践教学尚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拓宽了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途径, 但是在运作上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2.1缺乏资源共享意识, 造成资源的浪费。高等职业院校基本上都是以院、系为单位,资源整合有待于决绝,这样避免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 也不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

2.2有时实践教学缺乏与企业和公司的合作, 即便是从事实践教学活动, 但缺乏资金也无法全面系统的进行实践教学, 从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2.3在传统实践教学中的练习方法也因为信息技术的导入而发生了巨大变化, 网络使得使得在线练习成为可能, 并形成互联互交, 这更强调环境构建的作用, 而不仅仅是在传统情况下由学生机械的作练习题。

3、实践教学继续改进的措施

上述情况亟待改变, 以提高实践教学在社会中的应用, 当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在传统实践教学中,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已经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 并要求学生回答, 通过师生间的对话交流,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以获得实践课程的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教师在实践课程进行中的实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教师可以利用即时通讯软件, 实现实践教学的即时评价, 也可以进行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畅所欲言, 以得到更好的实践教学效果。但更多的是利用邮件形式, 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教师还可以将实践谈话的规模加以夸大, 让学生通过电子公告板的形式, 实现师生间的双流。

3.2将实践活动室建设置于社会大系统中,并按照社会积极的发展全面系统地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 包括理论与实践及专业层次的要求, 力求筛选的资源具有代表性、全面性、合理性。改进资源投入方式, 已达到控制实践活动的最优化。

3.3加强合作与参与实验教学方式。合作与参与教学方式在今天尤为重要, 因为教育是一长期积累和持续发展的过程, 通过与社会文化企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不仅提高了试践教学的效果,也解决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电影;研究性学习;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跨文化意识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先决条件。但是,由于大学英语第一课堂的课时紧、教学内容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单纯的英语语言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的绝对主角,因此,学生跨文化意识淡漠,对英语的理解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词汇和语法规则的层面,而缺乏实际运用能力,更缺乏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拟论述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课文内容,借以课外英文影视赏析的辅助手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其更多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念、风土人情,从而在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同时,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用英文电影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意义

Brown(1987)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没能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K,J,Irving认为:学习第二语言,没有了解其文化,就如同光靠学习司机手册练习如何开车,而没去掌握方向盘进行实地驾驶一样(尹丕安,2007)。美国语言学家Sapir(1921)曾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他(1988)认为语言是文化和社会的产物,因此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msch (1993)也认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不仅表达文化、体现文化而且语言是文化的象征。总之,语言既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藏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各自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许多方面各不相同。英文影视作品能以独特的艺术方式向观众早现精美的画面、动人的情节。观看英文影视,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受纯真的语音语调,学会地道的英文表达,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际语言交流中应具备的跨文化意识。

三、利用英文电影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新兴的教育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家Jean Piaget(1981)的认知发展学说是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的心理学基础。其核心内容是:知识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结果。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大学英语是外语教学的高级阶段,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因此,这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教师应更重视学生文化系统的认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Hudson(1980)认为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著名的新型教育和商务培训专家斯托克威尔(stockweH)在《快速学习理论和实践》中指出:“要想快速有效地学习任何东西,你必须看它、听它和感觉它。”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符合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学模式。它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下的学生课余英语影视作品赏析,能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主动探究“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良好习惯,使“看它、听它和感觉它”成为一种可能,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它能使学生通过大量的影视作品,在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了解社会,习得文化。

四、利用英文电影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实践探索

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中,有多篇课文是关于英语国家文化主题的文章。以下是笔者利用英文电影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教学实践探索。

在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 读写教程2》第一单元(Time――conscious Americans)时,笔者采用课堂讲授课文(多媒体教室)、课外欣赏电影(利用电脑进行的自主学习)以及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观看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并开展影评活动。旨在使学生了解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该单元A课文题目为:“时间观念强的美国人”。大意是:美国人认为如果不求进取就会落后。这种态度造就了一个致力于研究、实验、探索、不断进取的民族。美国人把时间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他们珍惜时间,开门见山谈正事。与亚洲国家生意人惯用的商务拜访等礼节往相比,美国人更愿意通过发传真、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与他人进行交流,尽管电子交流缺乏人情味,但能迅速而成功地解决问题或完成工作,被视为是有水平、有能力的标志。

为了让学生了解美国人这种行为趋向的渊源,笔者要求学生课前欣赏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该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的是没有任何显赫家庭背景的普通美国人,黑人小人物克里斯・加德纳于上世纪80年代凭借智慧和努力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故事。该片可视为实现美国梦,体现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完美范本。它浓缩了美国人的生活历程和性格特征,折射出美国文化模式中以“行动”为主的行为趋向。

在课前,笔者先布置了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在自主学习室借助电脑观看该片,然后根据影片内容研究讨论两个问题:1、主人公时间观念强表现在哪些方面?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提示学生从的角度去思考)? 电影是学生十分喜欢的大众文化形式,对于这样的小组课外作业,学生参与完成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与组员沟通、商量观看的时间,协调、分配讨论的任务,通过探索、辩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已经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为了寻 找答案,他们反复观看该片,借助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资料,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将自己的想法主动与同学沟通。或者找老师商榷。

在课堂上,笔者在分析讲解课文前,先进行了文化背景知识导入。采用各小组派代表陈述的形式对两大问题在全班进行进一步讨论。他们认为影片中主人公克里斯时间观念强,精于安排工作、学习、娱乐和社交的时间,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理想的效果。然后他们就用影片中的例子来支持他们的观点。比如:克里斯似乎永远在狂奔之中:奔跑着去幼儿园接儿子,奔跑着赶公交车……再比如:为了从20个实习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证券公司的股票经纪人,克里斯要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努力地争取时间去联系潜在的客户。他不停地打电话,整天坚持不喝水――这样就可省下上厕所的时间,他拼命地挤出每一分钟去与他人竞争。他利用业余时间为了生计而推销测骨仪,晚上通宵达旦地看书。他忙碌的唯一目标就是圆满完成任务,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学生认为美国人生活节奏快,时间对于美国人来说如同金钱一样可以触摸。

至于第二个问题,同学们一致认为美国人的行为趋向深受基督教义的影响,因为本片多次提到上帝和杰弗逊的《独立宣言》。片中克里斯5岁的儿子讲落水者祈求上帝拯救的小故事:一艘船过去了,落水者拒绝被救,说:“上帝会来救我的。”第二艘船又过去,他仍然拒绝被救,说: “上帝会来救我的。”后来落水者淹死后来到天堂,问万能的主:“为什么不来救我?”上帝回答道:“我已经派两条船去救你了。”导演巧妙地通过孩子不经意的笑话告诉观众美国人信奉的基督教义: God helps those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片中导演安排的那场教会收容所听牧师布道、听教徒唱圣歌的情节,使学生了解到,在美国人看来,珍惜时间努力工作追求幸福是上帝赋予的“天职”。

在点评学生发言的同时,笔者还介绍了美国的“清教徒”,学生从中了解到,历史上美国的国家建立,跟基督教有着很深的关系,清教徒思想在美国深入人心。上帝是美国人的精神寄托,也是美国立国的精神支柱。学生通过观看、分析、评论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了解了美国人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趋向,因此不仅从语言上,更是以文化的视角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因此,该单元的课内外结合教学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了解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英语媒体评价

一、引言

上世纪中期以来,现代视听媒体、通讯工具进入教育、教学领域,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人们利用信息技术多渠道地开展整合教学,在实践中体验着信息技术带给教学的巨大变化。

近三年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始尝试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英语的整合教学,运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创设情境,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在整合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积极反思教学实践活动,辩证的思考信息技术给现代教育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二、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英语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英语课程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电子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中,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依托的信息技术被引入作新的教学媒体,一方面,展示出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活泼生动;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常常借助计算机网络工具来完成课程的学习,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英语课程整合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将有关课程信息到网上,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各种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地进行交流,将学习过程中独特的想法及时与他人进行沟通,通过讨论,相互帮助、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师生之间感情的沟通,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1]

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英语课程整合适应教育改革,培养人才全面的信息素养。教育部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里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合作能力。”但是受升学压力影响,学生信息技术教育这一任务更多地落在高等教育的肩上。在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中,学生需要通过网络系统获得有关学习信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其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课程整合对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这种特殊优势,正切合教育改革的需求。

三、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英语整合的教学实践

05年以来,我校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英语整合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评价方式以及师生交流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对电商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了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教学实践

由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学生学习环境的制约,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英语整合教学实践的开展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随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善而逐步完善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从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辅助应用到网络课程学习、专题学习网站的学习,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教育技术提高过程,同时也是电商英语教学改变教学模式、拓展教学空间的过程。

1、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与电商英语整合的教学实践从多媒体课件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开始。近年来,随计算机在高校中应用日渐普及,学校要求教师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逐渐走向教学舞台。

“电子商务英语”以电子商务基础知识为教学的脉络,因此其英语语言的教学必然要拓展到专门用途(计算机、经贸等)英语等多方面范畴,其课程必须是一门综合应用型的英语课程。[2]对于这样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通过实践加强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外,还需解决语音学习、模拟或创设虚拟的商务交易过程等问题,为此,将多媒体可见引入教学活动中。

多媒体课件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丰富了电商英语的教学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已有知识迁移;多媒体课件集成多种素材(视频、音频、动画、文本等),扩大了教学空间。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电商英语的教学质量。

2、利用网络课程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由于高校的教师管理体制等原因,多数教师授课结束后即离开了学校,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大量的课下时间无法充分利用。因此,合理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提高电商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为了解决课后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学需求,我们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课程教学活动。在网络课程中,包含在线学习、辅助资料、辅助学习工具等。其中,在线学习主要包含课程教学中所需要的教材内容;辅助资料包括教学中需要的文本资料、视频资料、网络资料等;辅助工具包括学生的自我测评系统、电子答疑系统等;为了师生及生生间的交流还专门开设了讨论区。

通过网络课程,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拓展了教学空间,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文化生活。藉由网络课程提供的各个功能系统,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测评,查找与课程有关的专业知识。同时网络课程所提供的讨论区,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积极的讨论,从而对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3、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专题学习资源

电商英语教学中需要讲解的知识较多,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经济与贸易、英语等多方面知识,但授课时间较短,如何对知识进行系统的讲授,成为制约教学的重要因素。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我们积极开展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活动。“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从这个角度来看,专题学习网站提供的是基于丰富的网络资源的学习平台。”[3]专题学习网站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题学习资源,还为学生提供功能强大的写作平台和专题讨论区,为学习者展开协作学习、交流与探讨相关问题、展示自己学习成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通过访问专题学习网站,能够获得大量的有关语言与文化、计算机网络、经贸以及相关电子商务的原始英文资料等方面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二)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在信息技术与电商英语整合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评价活动,积极使用形成性评价,把形成性评价获得的信息作为教学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

以往的教学评价经常用期末测试成绩评定学生的电商英语掌握情况,而形成性评价打破了考试的时间限制,能够依据学生的要求随时进行测评并给予反馈。网络课程的教学策略包含评价反馈系统的设计。学习这对学习内容做出反应、表现出行为之后,应及时让学习者知道学习结果。反馈有利于强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4]电子商务英语网络课程中,提供了在线的各单元测试,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如果学习者未达到学习目标,网络自评系统能够给出相应原因并给出建议与答案。效果评价后,给予相应的鼓励语言以调控学生的情绪与注意力,从而保证学习者的最佳学习状态。

另外,网络课程系统能够自动记录下学生进入学习系统的所有操作,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学习记录了解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在必要的时候对学生的学习予以指导。基于信息技术的评价方式不仅仅依赖于网络课程提供的评价系统,现代网络通讯工具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和教师通过各种聊天工具进行在线交流,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促进教师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电商英语教学的同时,我们并没有忽视传统的评价方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长时间的对比、反思,总结两种评价方式的优缺点,以便不同的教学情景中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三)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教学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学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在课上活课下为师生、生生交流创设一定的平台,能够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当前,主要的信息技术交流方式包括,在线聊天工具的实时交流、bbs与聊天室的探讨交流、Blog(博客)的争鸣交流。当然,传统的交流方式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线聊天工具的实时交流主要使用MSN、ICQ、Yahoo信使等交流工具,提供实时交流与即时应答。在上课期间,师生加入到指定的群或组,大家在群/组内发表各自意见,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群/组提供的记忆功能能够准确的记下所有成员的发言,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查阅聊天记录,查阅有关学习的信息。0

bbs与聊天室是一种相对传统的讨论方式,应用在教学环境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或学生兴趣开设不同专题或聊天室,并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的权利,使学生在课后有机会对课程内容、课程形式、教师有缺点以及其它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充分的交流。Blog作为一种近两年来流行的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偏爱,很多学生和教师都拥有自己的Blog,博主可以将自己的观点以日志的形式发表在上面,与更多的爱好者交流、讨论。

四、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英语整合教学的反思

信息技术环境下电商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究信息技术带给教学的便利,同时也反思信息技术与电商英语整合教学的不足,以便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

(一)网络知识的多元化与教学控制

以往教学中,教材与教师几乎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通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通信工具拓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多未经加工的信息涌向课堂教学,更多新观念、新思想融入学生学习环境,教学知识呈现多元化。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保证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了大量的知识涌向学生,自主性较高的学生就能获得更多有效知识,而自主性相对较差的学生就可能被其他事物所迷惑,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对知识的控制、对信息的控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控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还不是很完善,仍需要更多的实践检验与理性思考。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完全依赖信息技术是不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所有问题的,当不同的信息涌向学生时,怎样过滤对教学不利的信息仍有待深入研究。

(二)学生的学习风格与教学

反思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教师是师生交往过程的控制者、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学生成为客体或附庸、或被强制的逆反者,导致教与学相互隔离,教学活动难以顺利进行,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难以得到培养和发挥。随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人们对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走进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可以自己调控教学进度,因此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促使了教育、教学改革,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但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认知模式、心理状态和行为偏好,因此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师应首先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学生的认知风格,由此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传统教学媒体与教学工具的作用

科技的发展为教育事业带来了许多现代化媒体,促进了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传统教学媒体和教学工具仍在教育舞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其自身特点和当前我国教育与社会的现状决定的。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依然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教师要想对教学效果实施更高效的控制,必须把学生集中在有限的空间。同时,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配备了计算机及联网功能,因此有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仍然不能在现行的教学中完全实施,而传统的教学媒体和工具则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信息技术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应该认真对待传统的媒体及其作用,不能走“技术至上论”,而是应在不同条件下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媒体的选择既要有效又要节约成本,即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科学选择教学媒体与教学工具。

五、小结

在信息技术融入到电子商务英语教学和教研的过程中,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能够实现有机整合,促进教学相长。实践中,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创设情境;同时,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在提高了教学质量的同时,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英语教学的整合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提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信息技术与电商英语课程整合进行了初步思考,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期待专家提供更多的研究成果以促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艳明.Blog在高校网络环境下课程整合中的应用研究[OL].

[2]徐源.“电子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初探[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76-78.

篇7

关键词: 英文歌曲赏析 教学方法 反思

高中《英语新课标》提出了让学生了解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的目标要求,因此英文歌曲赏析选修课程的设置旨在全面贯彻“关注学生情感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理念,这种选修课通过合理规划,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亲身感受英文歌曲的无穷魅力,在鉴赏与学唱歌曲的同时,不断激发兴趣、得到跨文化意识教育,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一、英文歌曲赏析的智育功能和德育功能

歌曲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英文歌曲也不例外。通过欣赏英文歌曲学习英语已成为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校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开设了英文歌曲赏析选修课程,以介绍英文歌曲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学唱与赏析学习英语,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感知美、欣赏美、传递美和表达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英文歌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青少年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他们渴望感受美的事物。英文歌曲恰好以精练、优美的语言向学生描绘丰富的生活画面、自然界的美景和人间真情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他们的英语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2.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首世界名曲必然词汇优美,韵律和节奏感强,学生非常喜欢。在教学英文歌曲时,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1)在学唱中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英文歌词是由节奏群组成的。许多世界名曲旋律优美、悦耳动听,歌词的每一行韵脚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回味无穷。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学生英语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了解歌曲的丰富内涵,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

英文歌曲语言精练而优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反复吟唱有利于学生了解英文歌曲遣词造句的规则,提高其理解英语语言的能力。例如,在学唱苏格兰民歌Auld Lang Syne中,优美的词句不仅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还促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该诗的含意。

(3)促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英文歌曲在创设情境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英文歌曲可以用优美的语言,通过对一件事、一份情或一个特定场景的描述,激起学生的无限想象。

(二)英文歌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1.唤起美感,促进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和审美感是相互联系的。歌曲是美的化身,它用美的语言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帮助他们树立道德观。

2.美的熏陶,孕育学生的高尚品格。

在学校教育中,一味强调硬性的道德要求往往效果不佳。对学生高尚品格的培养,不能简单化和教条化。借助英文歌曲来教育学生,对其思想情感的影响会更为深远。英文歌曲中不仅有许多优美的抒情歌曲和叙事英文歌曲,还有很多励志歌曲。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歌曲,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如美国歌曲El Condor Pasa(山鹰)就是一首激人上进、自强不息的歌曲。歌中,创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必胜的信息抒发自己勇于拼搏、乐于进取,争当生活强者的意志。学唱歌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歌曲的内涵,从而塑造高尚品格。

二、英文歌曲赏析的课例分析

笔者以莱昂内尔·里奇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曲Say You,Say Me为例,探讨英文歌曲欣赏的教法。

Step 1:Warming up

(1)Get the students to have a free tal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lassmates.

(2)Show a fraction of the film White Nights and talk something about the background.

设计意图:①以话题为主线切入本课主题,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中,调动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②Say You,Say Me这首歌曲是美国影片White Nights《白夜逃亡》的插曲,以影片导入,让学生了解故事便概及歌曲的背景,为下面的歌曲赏析做好铺垫。

Step 2:Listening

(1)Appreciate and enjoy the beautiful melody of the song Say You,Say Me.

(2)Ask the students top guess the meaning of awesome,masquerade,then let them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song as a whole.

(3)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sth.about the writer.(The brief introduction to Lionel Richie)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遍歌曲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整体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者的简介,为其后分析歌词做好准备。

Step3:Analyzing

(1)Listen twice and 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right words.

Note-taking

I had a dream,I had an awesome dream,

People in the park,

Playing game in the ?摇?摇 ?摇?摇①,

And what they ?摇?摇 ?摇?摇②,

Was a masquerade.

But from behind the walls of doubt,

A voice was ?摇?摇 ?摇?摇③ out.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边听歌曲边记关键词的好习惯,有利于进一步把握歌曲的主旨大意与思想内涵。

(2)Try to find the words hyme.

①me / be;②park / dark;③played / masquerade;④doubt / out;⑤do / two;⑥hand / understand;⑦way / say.

设计意图:了解英文歌词的压韵及其格式,体会这种韵律的感觉。

(3)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①How many things does Lionel Richie write about in his song?

②What about the relations among them?

Ask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them in groups of four,and then ask several groups to present their views of points:

People in the parkPlaying games in the darkRelationship:the walls of doubt

Life’s lonesome highwayI’ll show youRelationship:Say it together,naturally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创作者所描写的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歌曲的象征意义;在此基础上体会“Say you,say me”在此中的寓意,进一步体会歌曲的内涵。

(4)Analyze the change of mood.

A Change of Mood

From what mood To what mood

doubt,lonesome,helpless friendly,understanding,helpful

设计意图:体会创作者的心情变化,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寓意。

(5)Try to rewrite the song and understand the meaning contained.

设计意图:诠释歌曲的意义,揭示歌曲的主题。

Step4:Extension

Ask the 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e famous song The Sound Of Silence(Lyrics Ommited.)that sung by Paul Simon,and then compare the song with Say You,Say Me.

设计意图:进一步用英文歌曲赏析方法分析这首歌曲,并比较这两首歌曲的意义与特色,同时分析创作者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反思

笔者在英文歌曲赏析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在高中阶段进行英文歌曲赏析教学的难度相当大,因为诗歌中涉及了许多语言学和文体学知识,这些都超出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合适的英文歌曲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英语诗歌的魅力。在教学的实践中,笔者有如下反思:

(一)高中学生对英文歌曲的理解和学习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必须选取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相适应的歌曲,而且歌曲应以简短为宜。

(二)英文歌曲赏析教学应侧重于对歌曲象征意义和寓意的阐释,不宜让高中学生翻译歌词并分析英语语言在歌曲运用中的特点。

(三)英文歌曲赏析教学应注重学科间的渗透,教师可以借鉴语文课诗歌赏析的一些方法,这样就容易找到欣赏英文歌曲的切入点。另外,文史知识对于英文歌曲赏析的学习和理解也是不可缺少的。

(四)歌曲赏析要结合歌曲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行,课堂应充分揭示英语语言的音韵美,因为英语诗歌的声韵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教师不应轻易将英文歌词翻译成汉语进行讲解。

参考文献:

[1]McKay,S.Literature in the ESL Class room[A].In Brumfit,C.L & Carter,R.A.(ed.),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何卓.世界金曲200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篇8

“新常态”的职业教育要求培养人才对接现代产业需求。商务英语教学就是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有效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其实践教学应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注重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强化训练商务知识和操作技能,构建语言实践、商务实践和综合实践等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1.1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

确定实践教学目标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商务英语学习的五大要素是:英语语言、商务英语、商务知识与操作技能、沟通技能和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实践表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商务英语课程可优化整合为五个模块:语言综合技能模块、商务技能模块、综合素质模块、实践技能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商务英语实践目标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实践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经调查,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有:单证员、跟单员、业务员、商务助理、涉外文秘和商务翻译等。针对这些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析后,可设置以培养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实践教学课程。如商务英语听说和写作实训、商务英语口笔译实训、外贸函电实训、外贸单证实训、国际商务模拟操作等。

1.2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商务英语教学就是要在仿真的商务环境中培养学生能够有效运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及相关业务的操作能力。可以说它既是英语语言教学,又是商务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校内的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定位,注重培养语言应用技能、商务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从两方面考虑:(1)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语言交际能力实验室。包括:语言实验室、翻译实验室等。(2)培养学生商务操作能力的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通过外贸单证实训软件、外贸函电实训软件、国际商务谈判软件等,根据工作过程设计实训模块,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掌握商务相关的业务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商务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

1.3以双赢为原则的校企深度合作

在新常态下,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传统优势逐渐消失,必须从制造向创造转变,这就需要企业拥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进行产品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这一体系,需要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育人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关键所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无论校内的实训条件再好,也替代不了行业企业的职业教育功能。要求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可以和企业深度合作,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指导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岗位实践后,了解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并促使其形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态度,为毕业后迅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外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模式进行:(1)认知实习。针对具有初步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学生,通过参观、考察、访问实习单位,对工作性质和简单的业务流程有所了解,培养学习兴趣等,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一定的认知基础。(2)专业实习。针对已经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通过实习,既检测了学习效果,又培养了职业素养,为顶岗实习做了充分准备。(3)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其综合素质和技能,也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

2职业教育“新常态”下构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为应用型复合型极强的商务英语教学,需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中常出现以下问题:(1)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企业行业指导性;(2)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3)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4)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5)校企合作中缺乏制度保障;(6)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缺乏指导和监督检查作用等。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2.1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提高职业教育认识

在教育领域中,“重学术,轻技术”的观点比比皆是,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社会、家长、学校、学生都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才到职业学校学习,技术技能型人才属于“蓝领族”,社会地位不高,不受人重视。应该呼吁全社会改变教育观念,认识到职业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要从“学历本位”转化为“能力本位”。同时并不摒弃学历教育,而是此基础上,以发展能力为核心,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积极满足终身教育的需求,重点建构各职业教育间“立交桥”的互通机制。

2.2优化校内实践教学配置,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职业能力,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使之科学化、系统化,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连贯性,做到商务与语言、商务知识与技能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校的工作重心和资金投入放在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水平,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

2.3提供校企合作制度保障,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总会出现“校热企凉”“工学”教学模式质量不高、产学结合度不高、校企合作缺乏法规保障、校企合作中缺少政府的监督检查行为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尽快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并纳入到《职业教育法》中。内容包括: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师生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引导政府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基金,并明确用途;对具有职业教育资质的企业,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并争取其他项目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优惠;强化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保障等。通过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3结语

篇9

学院在教学中应该积极使用信息技术,鼓励师生利用多媒体自制课件,通过互联网搜集案例,采集音像资料,丰富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学好,并且保证教学高质量的完成。

2具体的教学手段

2.1利用外教资源强化口语基于这个原则,院校应加强外教的引进,吸引从事各个专业的口语教学的外教资源,形成体系,使对其管理规范化,形成校方-院系-教研室-外事干事的管理层面。通过外教课堂中的教授使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形成语感、丰富知识、增强实效、提升就业能力。

2.2多利用多媒体资源除在多媒体课室的授课,尽量优先安排视听说、外贸函电、BEC商务英语资格证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语言室和多媒体教室进行;另外教室为学生准备一个在线英文学习网络平台,并保证应用手段的实时更新。此外教师在排课时,应优先考虑利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充分的保障。

2.3积极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①改革语言类课程教学手段,加强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主要策略如下:A.建立一套切实以英语活动为依托、以交流为中心、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堂活动模式。B.大胆探索外向型的语言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氛围。②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构建“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使实践环节体系化,进而形成课上动手实践、商务模拟实验室、实习场所三位一体实践体系,包括:A.主题讲授及教研法。邀请相关的行业专家和业内精英做讲座,使学生对未来竞争的岗位有比较明确的认知。B.实训法。通过实训技能的演练,有效提高学生的开拓创新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岗位技能。C.模拟法。利用商务谈判模拟教室和商务操作实训、见习软件,有效开展相关进出口业务的模拟训练。D.案例教学法。将书本、网络、实际中出现的进出口业务过程中常碰到的问题,通过研究性的教学法一一分析讲解,以启迪学生的智慧。

2.4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形成课堂教学良性的补充定期邀请院校外企业和其他培训机构进行专题专项讲座或指导,定期开展商务英语技能活动,如英语知识竞赛、商务技能大赛、商务口语大赛等,以便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结语

篇10

关键词: 合作学习 英美文学 课堂实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于70~80年代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及策略。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因其在改善课堂社会心理气氛、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的显著效果而风靡世界,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我国自80年代末引进合作学习理念,并逐渐开展其研究与实验,尤其在新世纪启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合作学习理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务院于2001年5月29日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并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于是,合作学习理论作为“近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1],在我国教育领域以燎原之势茁壮发展起来。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2]。合作学习按照学习层次及学习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如课堂中同桌之间的合作学习、课余好朋友之间的合作学习等)、小组合作学习(如课堂中的小组讨论学习、研究性小组学习、兴趣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过程中全员性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教学,如班级授课过程中的讨论学习、角色扮演活动等)”[3]。

英美文学课程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因其对学生的专业基本功、综合知识面、人文素养等有较高的要求而使众多学生心生畏惧,若然以传统教师一味宣讲灌输的方法讲授,学生必然很难产生共鸣,久而久之兴味索然,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由是,将合作学习这一结构化的、系统性的学习策略引入英美文学课堂便成了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之一。针对英美文学课堂具体情况,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式合作学习、表演式合作学习及任务性合作学习。

一、讨论式合作学习

讨论式合作学习即让学生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实施自我教育,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必须掌握学生主体观的理念,即教学主体是学生,这也是21世纪中国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此外,教师还必须掌握面向全体观的理念,即教学任务须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讨论式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将学生充分调动起来,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当然,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差异,科学合理地编排小组成员,以期使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学生均能主动参与,进而提高个人能力,获得知识和自信。

以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萨克雷名作《名利场》鉴赏为例具体说明讨论是合作学习的应用。教师首先导入信息,介绍萨克雷的生平、主要作品及写作风格,然后通过播放电影片段使学生熟悉该作家的代表作《名利场》的故事情节,接着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及课堂表现将学生酌情分成若干小组在限定时间内进行合作讨论,要求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分析出作品的主题思想、现实意义、人物性格等,再由小组中口语较好的学生做陈述发言。最后教师结合各小组学生的讨论意见,对比评论界对作品的分析结果,让学生对作品得出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加以讨论,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在小组成员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出一些结论,最后由教师稍加点拨补充。由于最后结论是学生自己积极参与的结果,学生对此作品会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进而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兴趣。

二、表演式合作学习

表演式合作学习即通过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或作为课堂小结形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表演式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角色的情感、语言、表情的方面互相评价,使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体验情感,感悟所学内容。诚然,进行表演式合作学习时,由于不同角色要求不同,学生的参与不均衡在所难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分工,先交代清楚合作学习规则,再留出充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探究、交流,才能使表演式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以莎士比亚戏剧学习为例。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莎士比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阅读莎士比亚的英文原著对本科学生而言尚有一定困难,因此,鼓励学生以戏剧表演形式参与学习便成了了解莎士比亚的最佳途径。

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或采用教师课堂铺垫的方式,或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以PPT形式自行讲解,在全体学生对该作者及其四大悲剧、四大喜剧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分组在课余时间排练,然后在课堂上合作表演。

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展示,学生集体准备排练的过程便是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过程:首先是个人学习,熟悉并深入了解自己所要饰演的角色,然后在小组内合作讨论,互相交流,逐渐把握整部戏剧的主题、风格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如《奥赛罗》中比善妒轻信的丈夫更为深刻的种族歧视的主题,《麦克白》中比野心残暴和女巫预言更为隐秘的人生无常、万事皆空的感悟,《李尔王》中比亲人为了权利相爱相杀更为重要的国家统一的忠告,以及《威尼斯商人》中被视为贪婪残忍的高利贷商人夏洛克所遭受的歧视不公及其大胆抗争……

在课堂表演时,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折服。在对传统剧情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对莎士比亚名剧的改编乃至颠覆令人忍俊不禁。罗密欧与朱丽叶殉情未死携手去买房,哈姆雷特和弑其父、娶其母的叔叔握手言欢,卧薪尝胆伺机夺取王位……当代大学生在研讨吸收传统经典名作之余又幽默风趣地加入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及嘲讽、对人性的洞察及悲悯,这种深刻的J知是传统教师一味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法无法企及的。正是由于通过合作学习、合作表演,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在其中起到指导、辅导和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化展现,在妙趣横生的表演活动中开启了其心智,调动了其积极性,让学生对涉及的学习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亦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以提升,达到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三、任务式合作学习

任务型合作学习即以小组活动为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任务,以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小组每一成员都有明确任务,以合作和互助方式从事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异质小组间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促进每个人学习水平提高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水平。任务型合作学习给每一个学生用语言展现自己,使个人潜能和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机会,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现以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丁的作品鉴赏为例说明任务型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简・奥斯丁是英国十九世纪初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大师,其作品被誉为“两寸牙雕”,以精微的英国乡绅阶层的日常生活描述反映当时社会的全景图,作品轻松诙谐,极富喜剧冲突,主题多为爱情与婚姻,一生共著有六部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爱玛》、《曼斯菲尔德庄园》、《诺桑觉寺》及《劝导》,六部作品均位列世界文学经典,堪称文坛奇迹。

为了让学生对该位作家及其作品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特将全班学生分为六组,每组分配一部作品,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各自分工,课后通过阅读原著、观赏电影、查阅资料等形式分析该部作品,最后以PPT形式展现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并选派英语口语相对较好的组员在课堂上给全班同学讲解。

这种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适应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需要。在教师安排指导下,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学习,适当分工,先是个人学习理解,每个小组成员需要先阅读作品,熟悉该组分配的小说内容,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根据每个组员的特长各自分工,通过查阅资料、电影欣赏、分角色朗读作品等形式自主能动学习,分析作品的主题、象征意义、文学价值及人物性格,最后还需要擅长PPT制作的组员将全体组员讨论得出的结果以PPT形式展现出来,然后选派英语口语较好的组员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讲解,呈现汇报本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教师最后做出点评及补充。六个小组虽然分配的作品不同,但各小组之间存在一种潜在的竞争,最后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使学生在有趣、有益的竞争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通过这种任务型合作学习的分工合作,各组员的主观能动性都得以调动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团队精神,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依存,以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其中只起指导、辅导和引路的作用,把学生置于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全盘把控运作过程,选择利于学生全程参与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

综合以上实践,将合作学习策略引进英美文学课堂的确大有裨益,然而教师必须注意如下问题:

(一)选择适合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之前,必须全面综合地考虑该学习任务的目的性,以及该学习任务是否真正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手段;

(二)遵循适当的合作学习步骤。教师在精心慎重地选择合作学习教学目标之后,应遵循适当的合作学习步骤,以最大化地达到相对理想的教学结果。“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参与、探讨、转化、呈现和反思”[4]。

(三)科学、合理地评估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性格特点等个体差异较大,教师应循循善诱,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地评估学生合作学习成果,既要肯定、鼓励团队合作学习成果,又要肯定、鼓励个体学习的价值和贡献,并通过一定的表扬、奖励等措施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成果,促使其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大进步。

(四)教师应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实施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之后,教师应总结、记录每次的教学结果,举一反三,因势利导,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以期改善、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适当的合作学习理念是遵守并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有效途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有效的合作学习策略不仅促进其对学习目标系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对其团队合作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亦有极大裨益,从而更有效地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

[1]Vernette,P. Four Fatal Flaws: Avoiding the Common Mistakes of Novice User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High School Journal[J].1994, (2/3).

[2]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18.

[3]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关于合作学习的课堂志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8):31.

[4]李俏.合作W习的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3(6):40.

篇11

    关键词:剑桥商务英语教学商务文化意识实施方法

    一、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及课程简介剑桥商务英语证书fBEC 是的缩写))考试自1993年由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与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合作推出,现已推广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等60多个国家。该考试是一项水平考试,根据商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考生在商务和一般生活环境下使用英语的能力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查,特别注重考生运用英语在商务环境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该证书在全球商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作为确认证书持有者英语能力证明的首选证书,也是在所有举办该项考试的国家和地区求职的通行证。

    剑桥商务英语课程设计体现商务英语专业未来就业的职业性。结合高职院校双证书的要求,针对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笔者工作的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剑桥商务英语课程,在两个学期内分别完成剑桥商务英语标准级和中级的教学。商务英语的课程内容以相关考试为指导,在讲授基础内容的同时,结合剑桥商务英语考试的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和扩展,学生真实性地体验到未来就业的工作情景,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紧密结合,以利于学生获取相关的岗位资格证,增强就业竞争力。

    合型人才,而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三、商务英语中的常见商务文化冲突商务英语课程内容涵盖很广,不仅有日常的交流活动,还有营销、财务、进出口业务、公关、谈判等等,由于不同的文化因素发生交叉与碰撞,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情况也很多,例如:一位中国年轻的业务员在机场等候并陪同六十多岁的外国客户来到预定的宾馆,临走时说,Sir.You不料这位老绅士很生气地回答,No,, and I am NOT tired at al1.年轻人本意是关心和体贴,按照中国的传统美德表示出尊老爱幼,没想到会惹对方生气,自己也深感困惑和尴尬。又如一位中国客人在美国朋友家做客, 当主人问:按照中国的习俗,这位客人客气的说:ThatS OK,I am not thirsty."主人不再继续坚持,而中国客人就会觉得很奇怪,认为美国客人待客礼数不周。这两个简单事例充分说明了忽视文化差异的严重性,在西方社会,老就是无用的代名词,第一个事例中的老绅士对中国年轻人的尊老毫不领情;西方人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图,所以第二个事例中的美国主人家不能领会中国客人的含蓄与客套。

    二、商务英语与商务文化的关系 四、剑桥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陛文化深深根植于语言,语言蕴涵丰富的文化因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并反映文化。在英汉语言文化中,某些商务英语词语与汉语所指表面上一致,而涵义却不同,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商务英语涉及的不仅是语言的交流, 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沟通, 因为,商务英语的各个环节都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懂国际商务规则、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复我们所处的全球化时代,其突出特征就是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范畴(ESP),与普通英语教学相比较,它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交际需求。商务英语教学是结合国际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培养具有熟练英语交际能力和扎实商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政治经济环境和传统习俗不同,人们的商业价值观、消费心理和经营习惯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涉外活动中商务人员 不仅要面临与本国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及经济环境,还会遇到诸多商务文化冲突,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成功进行涉外商务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商务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商务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各种商务环境下熟练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中国的商务英语学习者而言,探马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们的文化意识程度的高低。

    剑桥商务英语教学培养商务文化意识的措施.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明确商务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意识培养作为教学、学习的目标之一。

    提高商务荚语教师跨文化交际素质。在商务英语教学中, 教师的素质是直接决定文化导入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 合格的商务英语教师应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掌握商务基础知识并具备跨文化交际理论与理念以及了解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应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 采用交际法或其他教学法的综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强调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商务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英语交际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商务英语课堂上注重文化的导入 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同语言一样, 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在商务英语教学中, 课堂除了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 还应该成为学生了解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文化的途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商务英语教师必须从文化层面上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技能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商务文化意识或素养,把商务文化介入和商务文化意识培养与商务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使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前主动查阅资料,就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 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进行收集, 让学生以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商务英语教学课堂一定要改变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教学方法体现灵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例如交替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认知法等交际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2

关键词:互动反馈;指导;赏析文本;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一)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小学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小学阶段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落实往往抓得比较多,学习方式上,学生习惯于被动听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学生进入初中后课程增多,容量加大,知识加深,语文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若仍单纯用小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大量复杂的知识面前就会束手无策,甚至有可能导致还未“爬坡”就滑坡掉队。因此,为了让学生具备自学能力,掌握自学方法,养成自学习惯,我们要依纲据本,结合实际,逐步教给学生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学能力及习惯,让学生在自学的实践中,训练、掌握、猎取知识,达到一种“自奋其力,自致其知”的境界。给学生以正确的方法指导,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做有心人,不断加强积累、丰富完善自身的学习方法,并使其上升为一种为我所用学习的策略。

(二)新技术进入课堂教学的优势

1.白板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功能

交互电子白板进入课堂,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白板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可以将多种媒体、声音、文字、图像等方便、快捷地集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统整,同时还可以提供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内容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方便有效地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2.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特性

互动反馈技术特性是能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便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使师生由主动与被动关系变为平等与和谐的关系。由于及时反馈信息,且传递迅速、隐蔽、灵活,促使师生之间更为广泛、民主、有针对性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师生评价、反馈效率。

(三)抓住契机,转变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

《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教学研究》开题报告中提出: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随着互动反馈技术正在从一个获得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反馈信息的技术与工具,朝着形成一种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新型教学方法方向发展的时候,互动反馈技术的应用,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一小部分教师的实验课、研究课、观摩课之中,必须要成为所有教师在所有课中的常规技术、手段和方法。

因而笔者运用白板技术与互动反馈技术上了一节实践研究课,现以《花的话》课例进行阐述。

二、研究实践与课例说明

《花的话》选自上海市教育出版社六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一单元“春天来了”。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五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文本的阅读有一定的兴趣,并能够在小组谈论的形式上进行主动学习。作为童话《花的话》首先展现的是“各色各式的花朵在园中铺展开一片锦绣”,直接涉及的花有八种之多,又各有特色,对于思维活跃的六年级学生来说,课文易于调动起他们的情感,刺激他们的好奇心,激活他们的思维,但同时在各种花的性格特色的把握上,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由于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少能够主动注意从文本字词的品析中感悟赏析各种花的内涵。

因而笔者把教学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对第二部分“花的对话”进行有感情朗读来体会作者抓住各种花的特点,并赋予人的品格的写法。调动学生质疑兴趣,通过“感知――探究――感悟”的方法和步骤深入文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情感。

采用的教学策略有:(1)运用白板技术的多种功能,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引发学习的主动性。(2)利用互动反馈技术,及时了解学生阅读文本的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纠错补缺,以便适当调控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3)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同伴互助以及教师点评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三、结论与启示

(一)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也更能显现课堂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改变当前接受学习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构建“兴趣激发、问题发现、任务驱动,思维深化”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互动反馈教学新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融“兴趣激发,问题发现,任务驱动,思维深入”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笔者安排了图片导入,情境创设,引发兴趣――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质疑解惑――归纳总结,思维深入。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都是互动完成。

(三)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不断深入,教师职能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已成为中小学日常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将白板与互动反馈技术结合引入课堂教学中,可以转变教师理念。通过课堂实践,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帮助教师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师在复杂的教育环境中,评估自己教学行为的后果,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篇13

【关键词】影视鉴赏 选修课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75-02

二十一世纪将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意识有机结合的人才是很多学校的目标,“以人为本”“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环境下,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选修课的开设上做出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选修课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必须是要求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一体的课程。基于选修课的这一特点,《影视鉴赏》成了很多初中学校语文学科选修课开设的首选课程。然而,要开好这门选修课,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在实践中探索,觉得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影视鉴赏》一定会成为一门成熟的课程。

1 “影视鉴赏”作为一门课程,应该开发属于自己的教材。

中学阶段开设《影视鉴赏》在学生中有很好的反响,往往很容易使人误认为这门课良好的教学效果完全是取决于学生对电影和电视剧浓厚的兴趣,其实,真正要讲好这门课并非易事,譬如,怎样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有学校将它设计为影视基础知识课,有的将其设计为影视作品分析课。因为缺乏一部成熟的教材作为设计该课程内容的依据,所以,《影视鉴赏》的内容五花八门。选修课如果没有自己的教材,课程很难形成体系,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授课内容东拼西凑,教学目标混乱,达不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以七年级下册为例,《影视鉴赏》可以尝试这样开发教材。

1.1 面向学生,确定好课程目标

通过对《影视鉴赏》的学习,旨在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审美水平、语文素养及综合人文能力。课程应以影视精品的鉴赏为脉络,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点到面的去欣赏、读解、品味、评析影视佳作,逐步实现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的目标。同时,也应引导学生由影视作品的鉴赏到文学作品的解读,分析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和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2 根据七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确定鉴赏作品

根据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除去中段考和学期末复习备考的时间,七年级下册《影视鉴赏》安排为16学时为宜。因为《影视鉴赏》不仅是引导学生欣赏优秀影视作品,它还应该是语文课本的延伸和拓展,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把七年级下册《影视鉴赏》的教学内容作这样的编排:

第一单元:成长的故事

鉴赏影视作品:电影《美丽人生》、《放牛班的春天》

悬念与伏笔:影视作品中如何设置悬念吸引观众

推荐文学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

第二单元:英雄与历史

鉴赏影视作品:电视剧《恰同学少年》选集、《水浒传》选集

环境与人物:环境渲染对塑造艺术形象的作用

推荐文学名著:《水浒传》

第三单元:中华文艺

鉴赏影视作品:电影《丝路花雨》、电影《花腰新娘》

音乐与舞蹈:视听冲击,情感震撼。

推荐文学作品:《中国民间故事选》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

鉴赏影视作品:电影《鹤乡谣》、《人猿泰山》

画面与镜头:尽享视觉盛宴

推荐文学作品:《诗文地理》

1.3 根据七年级学生特点,设计好课程体例。

面对七年级学生,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们在设计课程体例时应偏重于作品内容本身的剖析而不对影视常识的介绍,应重在分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对拍摄技巧的鉴赏,应重在通过对作品的鉴赏引导学生走进影院欣赏影视作品乃至追本溯源的去阅读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文学名著。以第三单元(《中华文艺》鉴赏影片《花腰新娘》这一课为例,我们可以尝试这样设计:

A.影片情节介绍

B.人物形象分析

C.经典片断鉴赏

D.音乐,舞蹈与民族风情

E.知识链接:电影《阿诗玛》与叙事长诗《阿诗玛》

2 “影视鉴赏”作为一门课程,应该在课堂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影视鉴赏”是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很多学生选择这门课程的原因就是上课可以欣赏到心仪的影视作品,甚至有学生误认为这门课程就是看电影,影片结束了,课也就结束了。我们在教学中,既要组织学生观摩影片,又要对影视作品进行赏鉴分析,这样也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对待这门课程时的两重性,即看片积极而听课消极,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实现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如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设计和创新,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登堂入室,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目标。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尝试采纳这些教学方法。

篇14

【关键词】语用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teaching theory, with an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pragmatic ability,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to practice pragmatic cultural teaching model in college oral English class, and tested its teaching effect, and finally drew the conclusion that pragmatic cultural teaching mod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students’ pragmatic failures, and improve students’ pragmatic competence. However, due to the rate of pragmalinguistic failure is still higher than that of sociopragmatic failure, the application of pragmatic knowledge should be enhanced in teaching in the future.

【Key words】pragmatic cultural teach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agmatic failure

我国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重要培养目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愈来愈受重视。至此,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经历了由模仿重复训练听说能力到以认知为前提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再到现在以语言和文化为输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演变。而教学大纲中对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测试评价等方面都没有针对跨文化交际项目的描述。根据新的培养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增加了两学期的口语教学环节,在这两学期里根据八个话题,以问答、讨论、辩论、演讲等形式培养并考察学生的口语能力。要在新的课程形式及课程要求下,达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就必须有更先进合理的教学模式,因此,本文在外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学、文化教学理论的框架下,考察学生口语交际中语用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现状,并探讨语用文化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实践的必要性及效果。

一、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目前学生口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状态,我们设计了语用能力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级非英语专业的六个班的本科生进行了口语语用能力调查。调查问卷共30小题,其中选择题(20个),判断题(10个),问题主要为两类:语言语用题和社交语用题,主要考察学生是否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考虑到语言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及观察事物角度上的差异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的差异,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96份。按照测试结果统计各受试组两类问题中各题的错误人数。结果发现,社交语用类题错误率是32.33%,而语言语用类题错误率高达45.16%。这说明在强调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培养下,学生对于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而导致的社交语言差异能够给予一些重视相对敏感,而对于目标语语言结构、思维表达方式掌握不好,受母语负迁移影响比较严重,不能实现交际意图,学生的整体跨文化交际的语用能力状况不容乐观。所以我们尝试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展开语用文化教学模式,不再单一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将语用知识也结合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语用和文化双管齐下来改变学生的口语语用能力状况。

二、语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分析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所以意义和语境就是语用学的两个核心概念。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又将语境分为三类:互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语言W习者在使用目标语与人交际时,语言规约和交际规约就应随着语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在语言教学中只确立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目标还不够完整,还要考虑“第五要素”,即“文化教学”。语言学习者仅掌握语言知识,做到语法正确,语音标准是不够的,因为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碰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母语文化的缺失,其直接后果就是语用失误,而这与语言的熟练程度无关。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森曾说,“在与外国人交往时,本族语者趋向于容忍发音和句法方面的错误。相反地,他们常常把违反讲话规则解释为态度不友好,因为他们不大能够意识到社会语言的相对性。”所以语用文化失误比单纯的语言错误更容易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造成不良影响。

语用文化教学就是将语言教学置于文化背景下,其目的就是从语用和文化角度发现并排除导致语言交际不畅的因素,从而建立一个相应的文化认知系统,使学生英语口语语用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语用文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西利指出文化教学应该从受文化制约的行为意识,语言和社会变量的相互作用,一般情况下的常规行为,词和词组的文化群,对目标语文化通性的评估,对目标语文化的探究以及对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态度这七个方面启发学生。由于文化内容的宽泛性和复杂性,语用文化教学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文化因素,所以我们在语用文化教学模式展开时,依据实用性、阶段性、适度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结合主题的内容,将不同阶段的语言教学与不同层次的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渐在语言教学中添加文化教学内容或者渗透文化知识。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的口语技能包括辨别重音,辨别语调类型,讨论中的承接、提问与回答,采访、辩论、演讲的方法与技巧等。在传授这些口语技能时,嵌入的语用知识内容包括面子理论,合作原则,中西方委婉语使用差异,礼貌原则差异,语用学的经济原则,中西方不同的话语策略和交际风格等等;而文化知识包括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人际关系、个人隐私、时空意义等文化差异,社会价值观念(个人与集体)、人生价值观(金钱与成功)、伦理观念、色彩的文化差异等等。整个教学过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打招呼、致歉、感谢等基本的日常用语,形式上虽然非常简单,但却涉及到复杂的语用文化因素,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以往学生总把握不准,不能得体准确地运用这些简单语言,从而导致语用失误。而在新的语用文化模式下的口语教学中,通过语用知识讲解及社会文化语境分析后,再让学生按照语用原则来使用这些简单语言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使用的准确率飙升。

四、语用文化教学结果检验

为检验新模式的教学效果,我们再次使用最初的调查问卷对15级,在口语课堂上展开语用文化教学模式的5个班的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考察。将问卷结果统计后,使用统计软件SPSS18.0中的方差分析法(ANOVA)来检验此次问卷的结果与第一次问卷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且是否显著,从而证明语用文化教学对策是否可行。经过软件自动分析得到下表数据。

表1显示通过ANOVA检验出来的统计值为.002,小于显著水平值.05。这说明此次问卷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失误明显减少,也证实了在语用文化教学对策展开后,学生的语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为了检验学生两方面语用能力提高水平是否均衡,将此次问卷语言语用失误量和社交语用失误量作为变量输入SPSS18.0软件,经过软件分析得到下表数据。

表2显示通过ANOVA检验出来的统计值为.003,小于显著水平值.05。这说明经过语用文化教学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语用失误率与社交语用失误率依然存在着显著差异,且语言语用失误依然明显高于社交语用失误。

五、结论

将语用文化因素有效地融入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使语言知识富有生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死记硬背的单词、短语鲜活了起来,语用文化知识的掌握揭开了语言表达背后的原因,减少了语用失误的产生,提高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理解力,这对二语习得和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未来的教学中,英语口语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改进语用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语用知识的导入,提高学生使用语言时语体意识,减少语言语用失误,从而使学生的语用能力整体均衡地提高。而且,语用文化教学不应局限于大学英语课堂,也可通过在外语教学中开设文化课程,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化体验或实践活动,或举行专题讲座等形式展开,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其能在两种文化间自如地进行角色转换,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 Hasan.R.,Language,Context and Text,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9.

[2]Damen.L.,Culture Learning:The Fifth Dimens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CA:Addison-Wesley,1987.

[3]严明.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4]Seelye,H.N.,Teaching Culture:Strategies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Lincolnwood,Illinois: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1993.

【基金项目】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3YB48,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16Q013,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6BYB31。

作者简介:

李宁(1980.3-),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英语语言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