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经济研究范文

农业经济研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经济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经济研究

篇1

一、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加快农业发展。近几年来,坚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马铃薯、杂交油菜、精细蔬菜、优质瓜果、亚麻、制种等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优质小麦、脱毒马铃薯、优质油料各占1/3的规模性生产格局;奶牛、肉牛羊、瘦肉型猪三大养殖基地初具规模。全县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达48.9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6.4%。全县建立各类特色产业村27个,总面积15790.5亩,其中良种培育村6个1690.5亩。

(二)特色农业取得显著效益。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促进增收为目标,以优势区域、生产基地为重点,积极推广良种良法,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向特色农业渗透。围绕提质增效、重点引进亚麻、黑美人、阿尔法等优质专用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设施农业等种植技术和胚胎移植、冻精授配等养殖技术;围绕抗旱节水,积极推广地膜覆盖等节水技术。全县种植各类农作物优新品种52.46万亩,引进各类新品种39个,测土施肥40万亩,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20万亩,全县良种覆盖率达到80%,畜禽良种化程度达到41%,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93万亩。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县成立农民专业协会组织87个,经纪人580名,年销售各类农产品12.49万吨。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近10家,其中威斯顿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湟乳乳制品加工企业已具备生产精淀粉2万吨、奶粉0.14万吨,加工马铃薯12万吨,牛奶1.33万吨的能力。全县规范运行的各类农贸市场达11处,年交易额达1.8亿元以上。

(四)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以来,民和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5项,扩大灌溉面积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83万亩,实施人畜饮水工程52项,解决了25万人、16.29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治理小流域7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3平方公里。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完成造林面积72.67万亩,封山育林面积33.49万亩。特别是完成退耕还林56.4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2万亩,荒山造林34.45万亩),惠及22个乡镇、3.73万户、16.3万人,为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劳务经济、促使畜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农业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民和县辖22个乡镇、312个村,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万亩,其中水浇地19.3万亩,浅山耕地35.85万亩,脑山耕地8.87万亩。总人口39.58万人,农业人口35.98万人,占总人口的90.9%,农村劳动力17.16万人。年日照时数2400-2600小时,年均气温9℃,年降水量340毫米,无霜期170-200天,平均海拔2100-2500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5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1.1%。

三、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全县现有耕地中80%为山旱地,十年九旱,各种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同时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制约着特色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较晚,缺乏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现有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面不大,农畜产品市场和流通服务组织不健全。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饮水难、行路难、通讯难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投入不足,文化宣传阵地和队伍建设滞后,计生基础建设薄弱,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不够完善。

四、推进特色农业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结合本地实际,注重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加快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布局上,川水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经济林;浅山地区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脑山地区积极发展杂交油菜等适宜生长作物。以设施温棚建设为重点,在全县川水沟岔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业方面,继续培养肉牛、肉羊两大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养殖基地。

(二)大力培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用工业化和生态环保的理念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以威斯顿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湟乳乳制品加工等企业为龙头,通过项目扶持、招商引资等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马铃薯淀粉、玉米、亚麻、胡萝卜浓缩汁等精深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积极构建企业与农户、农户与组织之间多种形式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固的购销关系。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

篇2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032-03

2008年屈家岭管理区提出了建设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议,2009年华中农业大学张培刚教授、张建华教授等提出“中国农谷”构想,并在荆门实施。至今,中国农谷以发展农业为基础,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农业产业经济结构,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建立循环经济体系,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据统计数据显示,荆门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加工基地,粮、棉、油、生猪、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约占全省1/9-1/8。并于2013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804.4亿元,同比增长32.7%,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上年2:1提升到2.5:1,并建立起果蔬种植,特色养殖,食品加工及文化旅游相衔合的循环经济体。2014年全部农业总产值实现增加值351.64亿元,比上年增长 5.0%。

一、循环经济运行机理与发展障碍性因素分析

循环经济是在农业经济的原始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把依赖传统的,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经济是建立一种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倡导经济活动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以“3R”为基本原则,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新的资源”的资源反复循环流动的体系。

中国农谷以生态环保,资源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因地制宜建立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然而,中国农谷这种新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缺乏相关成熟的技术支撑及发展模式来借鉴,在探索建设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

(一)技术水平障碍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然而我国在节能环保产品技术、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相关专业人员方面都较为缺乏,农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体系也尚不完善,还无法为循环经济深化发展提供足够的保障,因而导致建立循环经济体系链不能良好的衔合。

(二)模式性障碍

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还并不是一个十分成熟和普遍的经济模式,各地区都还尚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并没有农业循环经济的标准形式或可以复制的标准样式,因此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建立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试探和突破。

(三)制度性障碍

政府应当实施有效率的制度并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对于刚刚起步还不能完全凸显出经济效应的循环经济建设,政府应当予以扶持。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割及不协调,导致信息的不畅,难以使系统的整体合力发挥出来,严重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推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传统意识性障碍

部分地方企业及政府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深,过于追求经济短期快速增长,造成环境伤害的同时,部分资源也无法充分利用而浪费。

二、新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保障措施

(一)科技水平保障措施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相关地区政府应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注重农业科技发展能力建设,加强相关科技人才的培养,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持。

(二)因地制宜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根据循环经济价值链,其价值函数可表示为W=W有用物质+有用能量+W可再生物质+可再生能量-W废物可见,在产品一定的情况下,价值链的形成只有通过减少使用剩余物来实现1。因此建立工农业复合型企业,将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产生的“二次资源”作为农产品养殖肥料或企业加工燃料再次利用,来使得循环经济价值最大化,同时亦可借鉴外国成功的循环经济模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循环经济体系最大程度优化。

(三)制度性障碍保障措施

探索并加快地方法制建设,将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地方性法规予以进一步规范,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一套完善的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并通过“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支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依靠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将农业科技转化成果与技术扩散。在建立鼓励扶持制度法规的同时,也应建立针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相关的约束机制,鼓励与约束同时进行,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长远保障。

(四)意识性障碍保障措施

加强绿色宣传,发掘与弘扬区域绿色文化,通过绿色消费来引导循环经济,通过经营者的绿色责任与绿色理念来促使其发展循环经济。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着眼于从更大空间范围来规划和设计循环经济实体系统。根据自然资源、产业资源及其“废物”资源、技术资源等分布情况,对循环经济进行宽视野的系统性设计,以使更大范围的更多的经济活动能够纳入到统一的循环经济系统之中,从而实现资源更充分的循环再利用,提高规模效益。

三、总论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模式以及较低的经济生活水平,导致了整个社会对资源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不够,由于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我国循环经济制度建设落后。为改善这种状况,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建立中国农谷,以荆门市为试行试点,试探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优模式,建立绿色新型农业经济,采用“规模化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利用+沼气能源利用+生态种植”模式,用生态链串起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力求畜牧排泄物“零排放”,在将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协调生态环境的发展。

在追求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结果,通过试点的试行,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及循环链,将生态友好、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推广开来,得到更大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赶顺,王文中,循环经济运行机理的数理分析[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 季昆森,循环经济原理与应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李飞,寿光市新型农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4] 王国印,论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政策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2(1).

[5] 李峰,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

作者简介:陈爽(1993-),女,湖北荆门人,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金融系2012级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刘霞(1993-),女,湖北荆门人,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金融系2012级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篇3

 

“互联网+农业”是借助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创建农业现代化的新模式,现达到改造提升农业经济的目的。

 

1“互联网+”对于改造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逐渐腾飞,从财力、物力、智力上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我国长久沿袭下来的一家一户小农生产从业人员数仍然占我国农业人数80%以上,并且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1.1“互联网+”助力智能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大提升

 

智能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化、农业从业者的服务更有针对性、农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更加科学化,是今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基本方向。“互联网+”集成智能农业技术体系与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助力智能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大提升。

 

1.2“互联网+”助力国内外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大统筹

 

“互联网+”基于开放数据、开放接口和开放平台,构建了一种“生态协同式”的产业创新,对于解决我国农产品销售流通所面临的国内外双重压力,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提高我们的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供了一整套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1.3“互联网+”助力农业农村“六次产业”大融合

 

“互联网+”通过对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打通整个农业产业链,达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门类、开发农业功能,为全产业链融合的“六次产业”新业态,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1.4“互联网+”助力农业科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新信息,为消除自然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农民丰产增收、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的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新环境,使农业科技日益成为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力量。基于“互联网+”的“生态协同式”农业协作经营服务平台,将农业研究专家、农业技术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机结合起来,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5“互联网+”助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大发展

 

对于在农业领域曾经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不优、公共服务成本过高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此外,“互联网+农业”还能够把城市的公共服务低成本的辐射到广大农村,降价城乡之间在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差距,能够加速新农村的建设。

 

2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

 

如何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经济,需要对“互联网+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保持清醒认识、高度关注和审慎思考。

 

2.1“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选择挑战

 

在缺少顶层设计的情况下,“互联网+农业”如果各自为政,大家埋头各干各的,到头来整个“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一定是片面的、局部的、不协调的,对整个农业经济的改造和提升也一定是大打折扣的。因此,急需政府出面对整个“互联网+农业”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从而达到统一规划、逐步推进,平稳向前发展的格局,将“互联网+农业”打造为能够切实改造提升国家农业经济持续、高效、稳定发展的新引擎。

 

2.2“互联网+农业”发展基础设施的挑战

 

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亟需加强,至今还没有通宽带的村庄就有5万多个,没有计算机的农户家庭在60%以上,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也只有30%左右。另外,在农村,农业数据、农业信息技术利用效率低下,即便有些应用,也只是停留在实验示范阶段,不能做到普及推广,如何把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当下面临的挑战。

 

2.3“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挑战

 

农业是一个庞大的传统产业,受到整个社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农业问题也变得错综复杂。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把农业现代化的个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并把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农产品生产销售、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等各环节,亟需制定一套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推动“互联网+农业”高效发展。

 

3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经济路径研究

 

3.1顶层设计,尽快制定国家“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

 

基于“互联网+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国家要尽快实施针对“互联网+农业”的战略性研究。从国家层面,搞好“互联网+农业”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互联网+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防止信息孤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共同开发与利用;制定“互联网+农业”技术研发路线图,逐步实现技术突破创新;加强“互联网+农业”立法,推动农业数据开放、技术人才培养等,为“互联网+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2优先布局,推动落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借助“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在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上多下功夫,尽量实现村村通宽带,并且研发出适合在农村退关的低成本智能终端,开发各类农业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国家农业大数据研究开发与应用中心,覆盖农业大数据采集、加工、存储、处理、分析等全信息链,面向国内外推广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

 

3.3传统农民向新农人方向的转型

 

在互联网新的背景下,对于新农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型:互联网基因、创新基因、文化基因、自组织基因。

 

3.4在农业生产方面,设计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系统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可实时远程获取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及视频图像等信息,通过GPRS网络传输到云计算中心,经过作物生长模型分析,可远程或自动控制喷淋滴灌、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补光、CO2气肥机等设备,保证温室大棚内环境最适宜作物生长,同时可以根据作物长势或病虫草害情况,由农业专家给予远程农技指导。农户可以通过手机、Pad、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实时查询温室大棚内环境信息和作物长势,同时可以通过信息终端远程控制温室大棚环境调节设备,从而实现温室大棚集约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减少病害发生,提升农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

 

3.5在农产品交易平台方面,开发多形式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未来农产品电商平台将出现四种,第一,依托原有互联网优势扩张到农产品领域的电商平台,如京东;第二,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形成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如被誉为农批市场转型电商标杆的重庆香满园电商平台;第三,有实力的农产品企业自主打造垂直农产品电商平台,并逐步扩张品类,如泸州老窖商城;第四,个性化高端产品形成的小而美轻模式。

 

3.6在农产品销售方面,通过互联网推进产品品牌化模式

 

淘宝出现之后,服装等早期触电品类快速涌现了一大批淘品牌,现在,农产品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褚橙、三只松鼠等品牌借助网络营销的力量,快速完成了传统农产品几年才能完成的口碑积累和宣传推广效果。由于农产品整体的品牌缺位,比其他品类具有更大的品牌打造空间,所以,未来品牌农产品电商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篇4

1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纵观我国出台的农业政策,可以发现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农业政策的整个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的收入增加困难,副业增长放慢,农村诸多事业停滞等问题成为“三农”问题的聚焦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就更加突出其重要性。然而,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存有总支出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且财政农业投资从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效益方面看并不高。

1.1国家财政对农业投资规模支出总额不足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总体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财政农业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一直在下降,在1978~2014年间,除了1978年,1979年,1980年,1991年,1992年和1998年财政农业投入占总支出比例相对较高外,剩下的年份都是不高;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大多数年份都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进一步提高增长速度有空间;财政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总是低于农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比例。

1.2财政农业投资在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方面收益不高

研究表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和农民增收、农业增长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尽管他们的增长是非平稳的,但长期来看,财政农业投入和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的稳定有一定的协同平衡关系的互动,财政农业资金投入每有1%的增长,农业生产总值就有0.12%的增长,农民收入就将有0.45%增长。总体而言,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但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从农业增长、农民增收方面看效益并不高。

1.3财政投入的结构不合理

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和林业、水利气象部门等费用不合理。在支持农村生产支出里面,虽然有较高的占有率支出,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增加非农业投入支持乡镇企业所造成的。在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部门的运营费用中,一方面事业性支出严重挤占了生产性支出,从而影响资本的实际效率;另一方面,工资和有关福利性花费迅速崛起,而业务基金和其他基金缓慢增长,这样的结构直接削弱财政支持农业。农业基础设施支出的份额较低,并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我国的财政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入不足,农业的物质基础保持了较低水平,这限制了财政农业投资在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严重不足。研究资料表明,1978~1984年,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总支出比重由0.70%~1.54%;以后波动在0.5~0.7%之间,幅度不大,并且徘徊在低位的范围,这就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

2财政支农支出政策建议

2.1继续扩大财政支农的规模

增强其贡献的农、林、牧、副、渔业的附加值。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涉农责任,确保支农资金的有序发展,提高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一方面,要逐步提高对农业的财政支出的总体水平,保证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应该是创新的方式,使用补贴,贴息,担保,项目申报,税收减免等手段,充分发挥农业金融的指导作用,杠杆效应和放大。

2.2优化改善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

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支出作用。研究表明,事业费支出对农业产出和效果并没有显著作用,对增加农民收入可能有作用,但效果远远超过生产性支出。因此,各地区应大幅削减支出,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更高的产出和生产性支出上。如农业相关的机构可以简化,合并重复设置部门,人员分流,减少行政开支,提高管理效率,使支农资金过于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的情况得以改观。

2.3财政支农政策加快转型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家的财政资金有了质的飞跃,因而财政资金支农的投入要着眼于投入直接关系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充分发挥财政对农业支持的政策性作用。

篇5

关键词:农业经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

农业经济水平显示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而衡量一个国家的富裕水平看的就是经济增长水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因此注重农业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当今,农民已经告别了手工收割,越来越多的收割机、播种机等大型机器相应出现,需要的专业人员也更多,导致人力资本成为了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1]。

1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制约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3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对外贸易。中国的农业国际化水平较低,所以对外贸易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影响不大。而物质资本主要包含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和交通运输设施等[2]。对于传统的产业经济来说,物质资本处于领导地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本,成了制约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现阶段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普查及特点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含教育、培训、保健和迁徙。教育,是指为子女教育经费或者深造的经费;培训包含给予招收人员的培训经费;保健即健康,就是农户为健康所支出的费用;迁徙包含交通、通讯等费用。

2.1人力资本投资普查

2.2人力资本投资特点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的发展仍处于较低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土地使用非农化种植成为了主流。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化经营,成了解决农民经营不善的主要途径;同时,合理、科学地使用各种辅助生长制剂成了政府和农户关注的重点[3]。中国的发展策略是农业与工业并重。农村的收入与城市相比较低,因此大量人员向城市转移成为了普遍趋势。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面向五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绿色化和信息化。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农村加大了对教育的支出。同时,教育支出的增加也显示了农民想要提升自身素质的追求和顺应时代需要作出的努力。迁徙支出的增长显示,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保健支出的增加显示农户也开始注重健康问题。但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大部分农民仍选择将生活保障放在第一位而忽视健康保障。

3结语

人力资本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将3个时间段(第一时段为2000-2004年,第二时段为2004-2008年,第三时段为2008-2013年)的人力资本总投资值导入DEA模型得出的DEA平均得分显示出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率,其中第一时段为0.796,第二时段为0.812,第三时段为0.864,以上数据可以显示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呈上升趋势。且从表1中的普查信息中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从表1可以看出,对人力资本投资占比最大的是教育投资,与我国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接轨;教育投资一直是农户的重心,但相关书籍显示,至少培育2代以上的人,才能使教育带动经济发展。因此,对教育的投资不具有长期性,难以成为稳定收入的基本。迁徙支出的增长幅度比健康支出的增长幅度大,提示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注重迁徙支出,同时健康支出的增长空间也较大。

作者:武丽红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宣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杜江,刘渝.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物质资本,人力资源,还是对外贸易?.南开经济研究,2010(3).

篇6

关键词: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态系统;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09-2

1 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及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1.1 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吉林省是全国的商品粮大省,主要盛产水稻、大豆、玉米、杂粮等农产品,多年来,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调出量、粮食商品率以及玉米的出口量均为全国前列水平,目前,全省粮食总产已达到60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此外吉林省是全国新兴的牧业大省,截止到2010年,吉林省生猪出栏量为1454.6万头,牛的出栏量为293.7万头,羊的出栏量为305.65万只,家禽出栏量为3.78亿只,2010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为232.72万吨,鲜蛋类总产量为95.64万吨,牛奶总产量为43.50万吨[1]。

1.2 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严重。截止2007年底吉林省水土流失总面积已达453万公顷,地表水下降到356.57亿立方米,地下水降到113.18亿立方米。造成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的共同原因是过度的垦殖开荒,过度的垦殖开荒,使吉林省原生自然植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具体表现为草地的退化和森林植被的退化,而这两项无疑又造成了水土流失,从水土流失的分布区域来看,目前东部山区和半山丘半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程度比较严重。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指农村生活污染、农业生产的污染以及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包括农村生活垃圾乱扔乱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的污染。农业生产污染主要是农民不科学的使用农药、化肥、农膜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造成工业污染主要原因是在农村工厂进驻门槛低于城市。所以近些年很多高污染、高消耗的工业开办在农村,大量排放物给农村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从农业资源利用能力来看,目前吉林省全省的农业资源利用能力还不高,尤其是水资源、土地、森林以及农作物资源的利用率还比较低,利用粗放,浪费现象还比较普遍,例如,在农村,大量秸秆、麦秆、稻草在田间焚烧,极少数畜禽粪便用做沼气原料和转化有机肥,绝大多数畜禽粪便都当做垃圾而被丢弃,利用率极其低下。

2 吉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2.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当前,吉林省传统农业的发展面临的压力逐渐上升,主要来源于日益减少的农业资源以及污染严重的农业生态环境。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是目前吉林省农业发展面临的严重问题,农业循环经济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降低资源的耗用量,同时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残留与排放,防止农业有害物种的侵入,恢复确保农业生产资源的可再生功能,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能量。提高农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增加农业经济运行的效益,达到农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三者相协调。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现模式[2]。

2.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传统农业下,为了片面追求农业高效率、高产出,农民盲目地过量使用农药及化肥,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肥力状况低下,同时,对农业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重的污染,此外,多数农村的生活环境也极差,污水垃圾、畜禽粪便随处可见,屋内田间秸秆焚烧烟熏火燎。农民生活环境很差急需改善。如何遏制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必然的选择。

2.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产品品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伴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在选择食品时,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在市场供求上绿色无公害食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很好。农业循环模式下可以消除化肥、农药给农产品带来的污染,达到产品质量与产量的提高。因为发展农业循环模式是通过物质、能量在生物间的合理流动,使环境与生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完成能量的利用与物质的合理流动[3]。

3 吉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条件

3.1 自然资源优势

全省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可更新资源的恢复能力较好。此外吉林省不同地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还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如果按照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植被生长习性,可以把吉林省具体划分为三个区域。东部长白山区域素有“中国三大药库”之称,在那里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吉林省中部广袤的松辽平原,这里的黑土地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主产玉米和大豆。近年来,吉林省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调出量、粮食商品率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西部区域是科尔沁草原的边缘,属于农牧交错地域,这里的总土地面积约为526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占34.3%,林地和草场占33.7%。在这里人均占有耕地、人均占有草场面积都是全省第一位的。

3.2 物质基础优势

吉林省是全国粮食大省,目前全省粮食总产量近600亿斤的阶段水平,这样一来秸秆等副产品年均产量可达到1500亿斤。这些粮食及农业生产废弃的秸秆等资源为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3 政策优势

吉林省在1999年就被批准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从那时起就开始进行生态省规划与建设,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府下发了一系列的建设生态大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意见,有效的规范和指导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换,落实了生态省的建设规划。

3.4 产业发展优势

近年来,吉林省的农产品加工业日益成长起来,表现为以肉鸡、玉米、肉牛等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已经成为全省支柱产业。在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中,农产品加工业是重要环节之一,农业循环经济下的加工业强调在加工过程中通过资源和废弃物的再资源化,能使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相互联接[2]。

4 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

4.1 生态整合模式

此种模式主要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整合效应,建立“资源—产品—再利用—再生产”的循环机制,减少农业资源的消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程度,最终使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生态整合模式具体形式有耕养结合、耕养加结合、森林覆被、田林镶嵌、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等。吉林省自2002年对西部盐碱地进行了规模治理,启动西部治碱工程,对东部山区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这些治理工程都是生态整合模式的运用。

4.2 生态链联接与转换模式

这种运行模式主要基于整个生态链中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关系所建立的。例如“粮—蔬” 、“粮—果” 、“林—果—药”、“粮—蔬—果”等。这种生态链联接与转换模式关键在于健全的经营机制,此外选择具体模式还要根据当地优势、特点,做到因地制宜。例如,吉林东部长白山林区,药用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药用林木、果类的种植,所以可以选择“林—果—药”模式,中部平原地区适合农田生产,为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可以选择“粮—蔬”、“粮—果”、“林—粮”、“粮—蔬—果”等模式,一方面,作物与林果之间空间资源利用充分,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4.3 食物链延伸模式

此模式按照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关系来安排设计的,主要是种—养结合,具体的模式有很多,例如“稻—鱼—蛙” 、“果—蛆蝇—鸡”、“家畜—蛆蝇—鸡—牛—鱼”、“家畜—沼气—食用菌—蚯蚓—鸡—猪”、“牛-蘑菇-蚯蚓-鸡-猪”等,这些模式在尊重食物链关系的前提下,实现了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生物链系统自身功能,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还起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功能。

4.4 现代农业园区模式

现代农业园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技术密集,它是以科技的研发、示范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产业升级和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为最终目标。不断扩大园区建设的内容与范畴,打破了单一的工厂化和大棚栽培等运作模式,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以及围绕农业科技在生产主体间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中去。

4.5 家庭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目前省内多数农村,农业生产仍以家庭为主要单位,这种农业生产模式规模较小、资源利用较分散,所以这种情况下很难进行农业生态园区式的生产,但是可以大力提倡家庭型的循环模式,以一户或几户家庭为单位,发展小规模沼气、利用沼气发电、沼液生产有机肥、秸秆还田等。这种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对于农业能源节约、农村废弃物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5 结束语

吉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近年来,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相继出现了瓶颈,突破瓶颈根本途径是发展循环农业,吉林省在农业发展上应正视劣势,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确定各地区适宜的循环农业运行模式,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循环,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有机结合,推动各产业共同发展,使整个社会物质和能量实现循环流动,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2011.3.9.

[2] 李辉作.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模式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6,10.

[3] 晏明,贾乃新.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观察,2012,3.

篇7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分配理论;产业模式;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F3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1-0107-06

揭示并研究农业生产中投入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对于制定新时期(2007―2020年)的农业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学者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时多采用生产函数法。较为重要的研究有朱希刚等较早地定量研究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他通过计量经济分析得出了中国在各个五年计划时期(“一五”至“九五”)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分别为:19.92%、负值、2.29%、16.36%、26.28%、34.84%、27.66%、34.28%和45.16%。[1]林毅夫等则认为制度因素和技术进步因素同等重要,在他的分析模型中,将土地、劳动、资本、化学肥料作为农业常规投入变量,同时建立其他6个非农业常规投入变量(转变为家庭责任制(HRS)的生产队百分比,市场价格与制造品投入价格的相对价格指数(MP),超购价格与制造品投入价格的相对价格指数(GP),非谷物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NGCA),复种指数(MCI),时间趋势(T))用以估计农业制度变迁、价格调整、市场改革和技术变迁的影响。通过计量经济分析,得出制度因素是1978―1984年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的结论。[2]刘艳等选取了农业机械总动力、受灾面积、耕地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林牧渔业劳动力5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耕地面积和农业化肥施用量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又以耕地面积即土地资源的影响最为显著,农业机械总动力及劳动力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起着阻碍作用,而以劳动力投入的影响较为明显,机械总动力影响较为微弱,其它因素对其影响不显著。[3]杨振宁等设计了8个变量,分为4组来分别代表自然资源、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技术进步这4个影响因素。通过对1985―2004年数据的分析,得出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劳动力质量和技术进步起主要作用。并由此提出建议,认为国家在制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政策时,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上。[4]陈卫平用非参数的Malmqusit指数法,研究了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时序成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 59%,其中,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5. 48% ,而农业效率变化指数反而年均下降2.78%。从各省区情况看,测算的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除云南、内蒙古、上海、贵州和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负增长外,其它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都实现了正增长。[5]乔榛等在土地、劳动力、化肥和机械投入等因素外引入了制度因素变量,用实行的生产队占全国总生产队的比重、农业产品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比例、农业税与农业产出的比例关系、财政涉农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来代表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增长的影响。通过对1978―2004年经济数据的计量分析,得出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有着突出贡献,并提出建议,应该把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作为实现农业持续增长的主要思路[6]。方鸣则认为影响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劳动投入、物质费用投入以及土地三个方面。在考虑劳动要素投入时,用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率给劳动力人数加权,作为反映劳动要素投入的指标。通过对全国、东部及中西部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并非仅仅单纯依靠物质资本的投资,更应重视增加人力资本投资。[7]

应当指出,上述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分析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如林毅夫等认为制度因素和技术进步因素同等重要、乔榛等得出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等等,都是符合实际的。但是,目前这些研究并没有得到定论,也没有公认的成果。并且,很多研究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所使用的生产函数法等方法也不够新颖,因而还需要在新的理论方法指导下进行新的开拓性研究。

一、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型

(一)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的分配理论认为,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劳动力、固定资本(固定资本存量及固定资产投资)、知识(包括人力资本存量以及科技新知识等)以及制度因素外,经济环境外部性(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外部性因素对农业经济的作用表现为自然生态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自然环境恢复、治理和污染防治的成本增加等环境压力成本,包括农村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社会因素变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成本,还包括农产品与工业品的剪刀差,落后区域成熟人才向先进区域流动(由此造成落后区域的人力资本流失),落后区域远离市场中心地,以及先进区域与落后区域的政策环境的变化等等。[7]

(二)经济发展核算的分配理论模型

从分配角度来看,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值)可以分解为劳动报酬(广义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社会保障、相关税收等)、资本收益(广义的资本收益包括折旧、投资者分得的利润、利息、相关税收等)、用于提高扩大再生产及创新能力的“公积金”等。这可以表述为:

农业生产总值=劳动报酬+资本收益+用于提高创新能力的部分+其他 (1)

这里的“用于提高创新能力的部分”(cSD/K+dSH/L)类似于股份公司账户中的“公积金”,是独立于劳动报酬和资本收益之外的“剩余项”的主要部分,是提高创新能力(扩大再生产和新产品生产能力)的源泉。这样,把(1)写成定量形式就是:

在式(2)中,α、β、γ、δ、a、b、c、d是参数,他们由制度和环境外部性决定;aLαHβSγDδ代表劳动报酬,bK代表资本收益,cSD/K+dSH/L代表创新能力,u代表“其它剩余项”。

按照上述模型,可以通过求全微分的方法建立起经济发展模型,确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国内生产总值与劳动力、人力资本、科技投入、固定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制度因素及经济环境外部性的关系,从而把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从生产要素的观点看,固定资产存量K和固定资产投资D是两个固定资本要素,而人力资本H和科技新知识S是两个知识要素。

在式(3)中,y是Y(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率(经济增长率),k是K(固定资本存量)的变化率,d是D(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率,s是S(科技投入)的变化率。h是H(人力资本)的变化率,l是L(劳动力)的变化率,q是制度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经济环境外部性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式(3)中的各参数α、β、γ、δ、a、b、c需要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确定,而制度创新贡献率的测算则需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环境外部性影响率”则是“去除各种因素后的剩余”,采用余值法来测算。[7]

(三)劳动报酬模型

以劳动力(就业人数、劳动小时)L乘以人力资本H(人均受教育年限乘以劳动力人数)的对数logHL,固定资产投资D乘以科技投入S再除以劳动力L后的对数logSD/L为自变量,以劳动报酬B的对数logB为因变量,对中国农业1978―2004年的数据(详见表1)对数化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便可以建立起劳动报酬函数模型(即模型2中右边的第一项)。

数据来源:增加值(当年价,亿元)、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当年价,亿元)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农业科研机构总经费(当年价,亿元)来自申红芳等“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6);人均受教育年限(年)来自张藕香“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差异的成因及对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65 期) 2006 年第4 期),劳动报酬占增加值比例来自《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核算年鉴》;固定资本存量/农业增加值来自Jrg Scheibe的“THE CHINESE OUTPUT GAP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 1978-2002”。

以产出Y减去劳动报酬B为因变量,以固定资本存量K、创新能力SD/K,知识SH/L为自变量,对中国农业1978―2004年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Y-B的函数模型(模型5),这一函数模型称为“剩余值模型”。这一模型通过了各种计量经济学检验,详见表5、表6和表7。

模型(6)中各变量的含义是:Y为农业产出(增加值);L为劳动力(就业人数、劳动小时);H为人力资本(人均受教育年限乘以劳动力人数);D为固定资产投资;K为固定资本存量;S为农业科技投入,结果见表8。

二、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因素分析与产业模式选择

表8是利用综合模型(6)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因素分析的结果。从表8可以看出,1978―2004年平均每年人力资本的增长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31.5%,而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固定资本存量增长的贡献率都达到了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1%,制度创新的贡献率为10%;劳动力增长的贡献率为6%,而环境外部性的影响率为-3.5%。

(一)常规投入因素对农业经济发展贡献的分析

将固定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劳动力这三项因素看作影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常规投入因素。通过分析,劳动力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仅为6%,说明中国农业生产率逐步提高,农业已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开始转变。固定资本存量与投资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总和为33%,说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依靠资本投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的资本投入已有较大增长,但由于中国农业处于弱势现状,合理增加并有效利用资本投入依旧是实现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影响农业产业模式选择的因素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

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制度创新、人力资本以及科技进步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分别为10%,31.5%和22%。而这三方面恰恰决定或者影响着中国农业产业的模式选择。这三者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高达64.5%。下面对这三个因素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并同时从这三方面分析农业产业模式选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1.制度创新中可持续发展观的地位

制度创新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10%,农业制度创新具体体现在农业体制改革,农产品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业产业化选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农业税费制度改革,农业政策、农业投入的调整等方面。其中,农业产业化选择方面,建立在循环经济理论上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成为极其重要的部分,是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选择的最佳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选择。

在改革开放初期,制度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主要来自强制性制度变迁。在林毅夫等对1978―1984年中国的农业增长进行的分析中,认为代表制度变革的各变量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48.6%,其中仅农业体制由生产队转变为家庭责任制一项的贡献率就高达46.89%。但林毅夫等认为,家庭责任制转变所带来的经济一次突发性增长已于1984年左右释放完毕。

因此,我们认为1984年以后制度创新的贡献主要来自农产品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乡镇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等诱致性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的解体,从1985年底开始,以放开农产品价格和政府管制为标志的农产品市场化改革开始进行。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开始逐步地建立与完善起来,并且随着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由数量的增长到提高质量和数量并重、由产加销相对松散到产加销有机结合并逐步形成企业与农户双赢的利益共同体、由局部探索到全面推进,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到2004年,中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超过10万个,带动7 000多万农户,每户年均增收1 000多元。在市场化走到现在的时候,制度因素中最重要的起最关键作用的则是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循环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要求发展农村经济要保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纯粹的经济效益提高转变为包括生态效益在内的农业综合效益提高,从单纯“量”的要求转变到以“质”为前提的量的增长。

2.承载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人力资本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通过美国农业发展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今后促进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不能只靠土地、劳动力数量、资本的增加,而是要靠人们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农产品流通改革的深化和农产品市场国际国内一体化的推进,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将同农民的知识、技术水平一起成为人力资本的组成要素。

通过我们的测算,人力资本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31.5%,可见人力资本因素对中国农村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人力资本是科技进步在农业中应用的载体,也就是说农业生产经营者是具有文化科技水平的人,因此,本文作者认为人力资本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31.5%中,实际是包含了大量科技发展成果即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比较突出的表现为部分具有现代农业技术知识以及经营理念的生产者选择了体现农业高技术含量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获得了比以往化肥农业及传统农业运营条件下高出数倍的经济效益,同时极大保护农业耕地资源并突出实现了农业生态效益,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科技进步是生态农业产业化选择的必然

科技进步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增长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根据我们的测算结果,科技进步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仅为21.9%。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研究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结果(21.9%)与朱希刚等的研究结果相比明显偏小。这是由于朱希刚等的研究采用余值法,认为除了物资、劳动力、土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外,其余的农业经济发展部分均由科技进步引起;而我们的研究综合考虑了劳动力、固定资本、投资、制度创新、人力资本、以及科技进步等多方面的因素,将劳动力、固定资本等常规增长因素以外的部分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

而有测算表明,在美国的农业产出增长率中,科技进步率所占的比率已达到81%左右,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的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就已达96%。经笔者文献研究,美国和以色列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之所以相对极高,正是因为他们早以采取了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运营模式,采取农业高科技支撑下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农业摆脱了传统石油农业经营模式下的农业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的状况,不再需要以高化肥投入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得高产量(这种情况下,高产量并不一定代表高效益),这样既减少农业的投入又获得了高效益,并且保证了农业产品的安全。

三、结 论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中国农业高效、高质增长的必然选择。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保持固定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劳动力这三项影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常规投入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国要实现农业的高效益增长,其关键因素就是必须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而其采取的具体途径就是加快推行生态化农业并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中国农业高效、高质增长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朱希刚.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2]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刘艳,陈顺长,陈彦.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界(下半月),2006,(10).

[4] 杨振宁,朱镇斌.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典型相关模型的计量分析[J].统计教育,2006,(10).

[5] 乔榛,焦方义,李楠.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7).

[6] 方鸣.影响中国农业产出绩效主要因素的实证分析[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8).

[7] 姜照华.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分配理论――对十五个国家的测算[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9).

[8] 马建平,孟燕红.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后的农业安全与发展[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1).

[9] Wen, G. Z. 1993.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a's Farming Sector:1952-1989[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3)1-41.

[10] McMillan, J. J. Walley,L. Zhu. 1989.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7(1989):781-807.

篇8

论文内容摘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未能摆脱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工业化以来出现了资源高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遵循科学发展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摈弃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多,但对农业方面的关注尚显不足。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并且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面临着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它要求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通过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各层次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实现系统物质再生循环,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不仅要追求农业经济内部的良性循环,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统一,最终追求的是融入社会层面上的“大尺度循环”,即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农业、生态之间共同发展和交叉利用。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农业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在集群区域内形成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结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产业链中的主导链,并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产业网络系统。 

2.多样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农业循环经济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可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及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农业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一)土地资源短缺且利用不合理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人口众多、耕地相对短缺又处在高速工业化的我国来说,问题就更加突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与1996年相比,不到10年时间,耕地净减少1.21亿亩;仅2005年一年,全国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上海、福建等地的人均耕地已接近或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053公顷/人”的危险点,而农业大省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也仅为0.081公顷/人。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市场价值显现,许多违法占地、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和田块的荒废。这些不仅造成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也对短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冲击。 

(二)水资源供求失衡且利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农业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农业水资源质量持续下降,农业用水缺口逐年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进一步成为可供利用水资源供求失衡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3)报告,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南北方差异巨大,北方地多水少,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6%,而水资源量仅占14.5%,其中耕地占全国39.4%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量仅占7.6%;南方水多地少,耕地仅占全国的34.7%,而水资源占了80.9%。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0%,但北方多数区域已经超过50%,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三)环境污染严重且生态系统退化 

从20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为促进农业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占全球的30%。据测算,化学杀虫剂中被真正有效利用的部分仅为10%-15%,其余大部分则逐渐散失在空气、土壤和水当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成为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无序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和景观的破坏、湿地面积减少、调控功能明显降低,使洪涝灾害威胁依然严重。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表明,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资源环境将会承受巨大压力,这种“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一方面会引发资源价格和环境价值的提高,加大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将促使人们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在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使用总量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情况下,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求。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杠杆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代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主体往往只关心本身的利润最大化,而很少关心外部成本或社会成本,产生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不一致的负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比如征收环境税,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矫正外部负效应,实现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财政收入最大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制度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呼应,建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为此,我们要建立起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和收购、销售、运输、技术等服务组织,并制定出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为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政府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其所需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政府来说责无旁贷,并且只有政府才能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任务。因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由政府出面组织生态经济领域专家对循环经济如何与农业发展实践结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制定出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干部考核指标,杜绝仅把经济增长的gdp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现象。 

(四)加强技术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点,重点组织开发资源节约和取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和“零排放”技术;加强研制和生产对环境温和的新型肥料,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发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开发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法规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整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有利可图,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机制;另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当地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加强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要性的教育、宣传和引导。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发展评价

一、引言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被置于突出地位。十报告在论述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部署了“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中将“推动循环发展”作为“以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可见,循环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在人类的所有经济生产活动中,农业无疑是与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的,它是直接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利用一定的自然资源开展生产活动。人类通过农业活动,与自然界形成了最广泛最有生命活力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关系,因此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研究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循环经济概述

1.概念。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排放量,使经济系统和谐的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统一。农业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农业生产过程中,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应用。2.理论起源。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E.Boulding于1962年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被看作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萌芽。Boulding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要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宇宙飞船。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RogerPerman等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一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循环经济模式兼顾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因此发达国家逐渐开始把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和模式。3.国外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20世纪2、30年代,国外学者最先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70年代后,生态农业的发展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和实践运用,相关学者指出设计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同时,农村基础设施等硬性条件的完善和农业生产活动主体素质等软条件的提升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

三、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我国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1.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研究。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论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是这一研究的核心。例如:详细论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四个原则;分析了循环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关系,论证了实现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等。这一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介绍农业循环经济,论证其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多见于研究的早期。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这一研究在总结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对我国的启示,探索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例如:在总结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分析对中国的启示,为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在对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介绍日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多元共治”的基本模式,分析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并提出政策建议等。这一研究得出的建议和发展模式都主要针对国家层次的农业,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不多。此外,它与上一研究一样都主要是定性的研究。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这一研究主要是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识别阻碍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方法论上。评价方法多采用指标评价法,如:运用BPEIR概念模型及特菲尔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19年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影响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依次是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安全指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5年四川省21个城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甘孜州、雅安市以及资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攀枝花市发展水平最低;以绵阳市为例,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绵阳市及其所辖9个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绵阳市2002-2012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和资源安全水平是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等。其次使用的较多的方法是能值分析法,如:将能值理论与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对吉林省西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4年期间,吉林省西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系统中物质循环利用及有效能值的转化率明显提高,种植业与畜牧业耦合程度有所增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趋势得到明显加强;用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对福建省福清星源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对循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更科学,并找到了可持续发展指数最高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的四墩子乡农业系统进行能值分析,论证实施草地农业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等。最后,其它方法,诸如生态足迹法等。例如:用DEA方法和生态足迹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指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存在农药化肥投入冗余、粮食单产不足以及农业生产的耕地足迹和牧草地足迹所占比重偏大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该地农业投入产出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上所述,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定量研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近年比较常见,其与前两个方面的研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体系。其主要研究方法多采用指标评价法,偶见能值分析法。不过,此研究多倾向于静态研究,缺乏未来发展的预测研究,因此难以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连续性、持续性和长期性。

四、结语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其理论研究源于国外“生态农业”的提出和发展,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内涵研究、发展模式研究以及发展评价研究。其中发展评价研究近年比较常见,但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多倾向于静态研究,罕见预测研究,因此拓展方法论,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今后该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者:杨羽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76-77.

[2]周柳.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实证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9).

[3]JohnBCobb.Sustainability:Economics,Ecology,andJustice[M],Eugene,Oregon:Wipf&StockPublishers,2007:27-36.

[4]CheungSH,BeckJL.Bayesianmodelupdatingusinghybridmontecarlosimulationwithapplicationtostructuraldynamicmodelswithmanyuncertainparameters[J].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Asce,2009,135(4):243-255.

[5]卢远,王娟,陆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能值评价的实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2):482-487.

[6]于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J].理论探索,2006第4期.

[7]史宝娟,赵国杰.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运行的必然趋势[J].中国农机化,2006年第4期.

[8]RogerPermn.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9]陶思源.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年第6期.

[10]何龙斌.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年第5期.

[11]刘佳奇.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8期.

[12]马其芳,黄贤金,张丽君,陈逸.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以江苏省13个市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3]潘安兴,王芳.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农机化研究,2008(7):44-47.

[14]钟珍梅,翁伯琦,黄勤楼,黄秀声,陈钟佃.基于能值理论的循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发展评价——以福建省福清星源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例[J].生态学报,2012年18期.

[15]唐静,林慧龙.草地农业的循环经济特征分析[J].草业学报,2013,,22(1):167-175.

篇10

关键词:宽口径培养模式;通识教育;分层次教学;研究型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79-02

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前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具有较长历史渊源的传统专业,但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已经不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承载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的使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服务是该专业面临的新课题。为了解学生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认知和问题,课题组对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9、2010、2011三年级的学生下发了调研问卷,共下发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58份。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不明确

在问卷中,69%的同学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持肯定态度,认为这些知识对将来进入社会有益。但是47%的同学承认不喜欢所学的专业,主要原因是所学的内容和市场需求不符,将来不好找工作(60%)及对专业的本质不了解,没有兴趣(10%)。这反映出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窄口径的人才培养方式使学生的就业选择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开展本专业知识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上没有找到与实际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也没有迎合这方面的需求,表现为实践和实习的比例过低,理论过强,理论知识和实践脱节,或者学习内容流于形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发展,必须要将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改革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立足于服务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目标,立足地区优势,为社会输送适用性的复合型人才。

2.课程设置不科学

有66%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科学。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反映几方面问题:一是课程设置的窄口径。在专业课与通识课的安排上,有44%的学生选择让学生尽早进入专业课教育,有56%学生认为应在早期加强通识教育,反映出学生对通识课相对比较重视。我国近年来大学教育普遍采用了分学科和分专业的窄口径专业教育模式,而且发展趋势是学科和专业越分越细。这种教育方式最大的局限在于,它只重视适应知识的高度分化的要求,而忽视了对知识的高度综合适应,它在产生凝聚力的同时,也使本部类或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相脱离[1]。二是课程内容不科学。课程设置脱离现实社会实际需要、不实用、课程更新速度慢,陈旧课程未能及时淘汰,不同学科领域结合或交叉的新兴课程开设较少。许多涉农的课程如《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企业管理》等虽然带着农字,但是课程特色不明显[2]。三是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课时安排不合理。学生反映较多是理论课时过多,实践和实习课程设置得较少(38%);课程设计的学时不合理,有的课时多,有的课时少(22%);课程设计的前后顺序不合理(18%)。

3.教学方法不灵活

在问及学生你喜欢什么样的授课方式时,97%选择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等授课方式。许多学生反映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教学内容过多、内容枯燥,理论过强,学生缺乏与教师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这主要原因是在大多数老师的观念里,教师的责任主要是授业,即讲授知识,因此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只考虑按照大纲的进程讲解专业知识,而忽视了教学的效果。教学方法的应用也缺乏科学性,有的老师对如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缺乏了解,在方法应用上过于粗糙,没有进行合理规划。此外,学生反映较多的是关于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效果。学生对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是持肯定的态度的,对于一些信息量大、案例多的课程如《农业经济专题》、《农业经济学》等学生认为应该实施多媒体授课。但是在实践中,多媒体授课只纯粹成为老师讲课的工具,并没有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在逻辑性、美观性、信息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

4.分层次教学模式不完善

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建立了拔尖培养实验班,在大一新生中挑选优秀人才实行按需培养。建立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学习模式,实行导师制,并建立高层次的老师队伍加以保障[3]。但是通过二年多的人才培养实践来看,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首先,人才培养定位不明晰。拔尖人才培养班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主要是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在课题体系建设方面,理论学时过多,而实习实践性课程较少。由于实行了末位淘汰机制,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学习理论上面,而缺乏对参与科创基金和社会实践的兴趣。再者,教师队伍建设也相对薄弱。拔尖人才培养班虽然设立了模块化教学模式,而且80%的老师具有博士学历,但是除个别专业外,缺乏具有较高国内外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大部分老师缺乏实行双语教学的能力。最后,导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拔尖人才培养班设立了导师制,其目的是为学生的人生规划和科学研究提供助力。但是由于并没有建立导师和学生沟通的约束机制,实践中学生与教学的沟通较少,导师制流与形式,更不用说学生参与老师的科学研究。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措施建议

1.确立宽口径、复合型的专业培养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平台整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确立宽口径、复合型的专业培养理念[4]。所谓宽口径,是指通过拓宽专业口径,合理确立通识性课程和专业课程关系,淡化专业,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提高通识课程的比例和系统性,同时实行学科交叉渗透和整合,将学生培养成既具有较强专业理论深度,又具有较宽知识视野的适应性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以创新人才为培养重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氛围,将课堂主动式学习和课外研究探索性学习方式相结合,通过科创基金、社会实践、校企共建形式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科研训练,在提高学生科研水平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2.建立以研究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研究型学习模式的选择反映了学生的真实需求。无论是作为教学模式还是课程形式,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型学习形成了互动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教学内容的重心,应该是向学生呈现一种整体知识框架,给他们一个全面的知识结构。然后,精选出必须学习掌握的核心知识。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时期背景实行弹性化。同时,应向学生讲授本专业领域前沿的、热点知识,既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也有处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也由“广播式”向采用案例式、启发式角色互换式、讨论式多种方法相结合,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实行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导师与学生合作研究等。为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对以上方式进行合理规划,否则就会流与形式。为增加现代辅助教学手段的实施效果,一方面要加强对多媒体课件的审批力度,根据课题的性质而不是根据教师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一方面要加大对教师现代教学手段应用技能的培训,尤其是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3.加强分层次教学的制度和人才保障建设

分层次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在拔尖人才培养上,一般人才培养方式有经验和历史可循,但拔尖人才班的培养模式尚须探索。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以引进人才形式引进专业或学科领域内的拔尖人才,或采用合作培养形式和外校的知名教授和学者联合培养学生,加强本专业与外国大学相关专业优秀学者的合作交流,建设资源共建平台,发挥他们在学科建设和教师培养方面的带动作用。建立研究团队和实施青年导师制,明确教学的科研方向,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特别要加强年轻教师的出国培训[5]。其次,加强导师制的机制建设。要求导师实行按需培养,并制订培养计划,对学生开展系统性的科研训练和培训。建立导师培养的约束机制,最低要求导师和学生从高年级开始每年发表1-2篇文章,并进行科研奖励。在社会实践和科创基础上,可以建立拔尖人才培养基金,对学生的优秀成果给予资助。

4.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按照“通识课+专业+方向”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按学科而不是按专业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学时比例,更多地考虑将方向类的课程定为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自主选择。科学构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的实践实习体系,合理确定实验课和实习课的课时,增加专业基础课和骨干课程的实验课时,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合理安排好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课程设置方面的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对教学内容和大纲进行修订,对课程中重复的部分进行适当删减。实行课程轮换制,鼓励任课老师参与多门课程的讲解。或者建立专业老师集体讨论的制度,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交流,这可以使课程重复的问题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贾永堂.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5(2):34-38.

[2]何蒲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3):53-55.

[3]颜华,郭翔宇.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2):274-276.

篇11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的功能;农业经济与政策

作者简介:黄季(1962- ),男,福建长乐人,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农业政策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3-0001-07 收稿日期:2010-05-05

一、全球农产品供求展望

预计到2050年,未来农业将不仅继续发挥其保障食物安全和人民生计、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传统功能,而且将担负起提供再生能源以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和为人类提供优美生存环境等新的历史使命,从而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纪元或“新农业”时代。

1、人类食物和纤维需求将不断扩张,同时消费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

未来50年,全球对食物和纤维等农产品的需求将成倍增长。从需求的国家类别上看,增长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食物和纤维需求已趋向稳定,增长缓慢;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持续膨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将不断提高人类对食物和纤维总量和质量的需求,并改变全球的食物消费结构。从总体上看,全球食物和纤维需求变动将出现如下几个特征和趋势。

首先,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将使农产品需求显著增长。据联合国权威机构预测,全球人口将从2005年的64亿增加到2050年的90亿,增长40%;其中新增26亿人口中近90%(23亿多)将来自现在的发展中国家。

其次,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增长将显著提高人均农产品的消费量。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200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人均畜产品消费从2000年到2050年将会成倍增长,其中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南亚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人均畜产品消费将会有大幅度增长(如图1所示)。

第三,由于人口和人均食物消费量的增加,全球从2000年到2050年谷物(食物+饲料)食物的需求总量将会增加75%。除发达国家外,世界各地区对谷物的需求都将显著增长(如图2所示)。

第四,在食物消费增长中,高价值农产品(如畜产品、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需求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更快增长。

第五,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食物质量和食品安全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人类的消费结构将进一步改变。

2、人类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如生物能源、优良生存环境等)将不断扩张

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诱发人类社会对农业多功能需求(如生物能源、优良生存环境等)的不断增长,其中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碳吸收、土地复被)、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提供观光农业和田园景观等环境正外部性的多功能需求将会不断扩张;对社区传统生活习惯、农业文化遗产及农业对社会提供的多样化及保持社会基本稳定等文化及传统知识传承中的多功能需求也将会不断扩张。这种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将使人类进入一个“新农业”时代。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许多国家都出现了能源危机感。这诱发了农业生物能源产业的崛起。上个世纪末以来,世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这使世界上许多能源进口国在能源安全上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并促成了现代生物能源产业的崛起和迅速发展。以农林等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虽然在近期遭致的争论不断升温,但它将在强大的政治、能源安全和经济利益驱动下异军突起,成为未来国民经济中一个具有强大活力的崭新部门。美国和巴西是目前最大的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国家,2000年~2007年间出现了快速增长,总产量分别达到850和500多百万加仑。

农业生物质燃料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2000年~2007年间农业生物质燃料的发展已经导致了2006年~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出现成倍增长(见图3)。我们的研究表明,2006年-2008年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石油价格高涨、生物液体燃料能源崛起、投机行为及贸易封锁(图4),而石油价格上涨诱发的生物液体燃料发展是其根本原因。

2008年7月份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度的回落(见图3)。这是因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支持国际粮价上涨的三大因素短期内消失了。受金融危机影响,石油价格直线下降,部分生产生物液体燃料的工厂关闭,国际投机行为和贸易行为也大大减少,这些因素共同促使粮食价格大幅回落。但从图3还看出,虽然粮食价格大幅回落,但是整体价格水平仍然高于2006年以前。

世界各国农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不但将拉动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同时还会使国际主要农产品的价格随着能源市场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经常性的较大波动。这将进一步加大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的风险。

过去几年农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仅仅是“万里”的开始。美国和巴西已经计划到2020年使其生物质燃料的总产分别达到2200和1300百万加仑(见图5)。近年来,欧盟及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雄伟的农业生物燃料产业发展规划。

总之,生物能源发展将打破百年以来在需求上由恩格尔定律左右粮食价格(不断下降)的规律(图6),使粮食以至所有的食品市场同能源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比粮食市场大数倍的能源市场开始主导食品市场价格的走向。

3、未来全球农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全球农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至2050年,全球农业将面临一系列的发展机遇,其中以下五方面的发展机遇尤其突出。

首先,人类对食物和纤维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的扩张提供发展空间。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同社会和市场对其需求紧密相关。受人口膨胀和收入增长因素的影响,未来50年,全球食物和纤维需求将成倍增长,这为世界许多农产品主要生产国提供了市场保障。

其次,人类对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增长将可能使未来农业成为一个拥有无限发展空间的产业。人类对优良的农业生产和乡村环境以及生物能源需求的增长可能将使农业进入发展的新纪元,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逐渐从传统的保障食物和食品安全等,延伸到环境正外部性和文化传统知识传承等功能的提供。

第三,农业将不再是比较效益较低的产业,其相对比较优势将得到显著提高。过去100多年农产品价格长期下降的趋势将发生改变,农产品价格将在波动中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将可能会吸引大量的国家、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从而提高农业生

产力并进一步提高农业相对比较优势。

第四,经济全球化将促进全球农业资源利用的优化和农产品贸易,促进全球农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它在对各国农业发展提出各种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到2050年,各个地区和国家将基本上依据其资源和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发展农业,国际贸易将在促进各个国家发展农业生产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五,未来50年,农业科技的许多领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果国家和企业能够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科技必将成为农业生产力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我们预测在未来50年,基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和自然资源管理领域而迅速崛起的新技术将与传统育种技术一起,成为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技术。

(2)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

至2050年,全球农业在面临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一系列巨大的挑战。而且,未来农业还将面临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恶化等带来的许多挑战和风险。

首先,满足2050年90亿人口对食物和纤维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是巨大的挑战。由于全球人口膨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人类对食物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将成倍增长,这将对水资源和耕地等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通过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以增加全球食物的边际成本也将越来越高,难度增加;同时,全球动物产品消费快速增长对饲料需求的持续增长,需要各国愈益注重口粮和饲料粮供应结构的协调问题。

其次,农业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在为农业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在全球能源危机大背景下,农业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在农产品需求上与传统食物需求的竞争将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等食物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处理好农业生物燃料发展同“与人争粮、与粮争地、与畜争饲”问题将是未来50年农业发展面临的新的和巨大的挑战。

第三,水资源短缺、不可再生能源的耗竭、土地和森林资源退化等威胁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去,许多国家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不可再生能源为代价而实现的,未来这一趋势可能还将继续。资源的退化和耗竭可以促使人类在开发新的替代能源技术方面作出努力,但同时这种对资源利用的新组合又会对资源可持续利用形成新的挑战。

第四,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形成新的挑战。IPCC报告认为,未来食物进口程度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会越来越高。全球农业GDP会在今后20年由于气候变暖而下降16%。虽然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域性强(有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但超过40个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会减产;南亚一些国家的减产幅度会很大,有的要达到22%(IPCC,2001)。当然,气候变化也会给一些地区带来好处(如部分发达国家和南美)。从地理区域看,半干旱地区种植面积可能会增加(非洲)。但是,增加的这些种植面积只能够在不断减少的水资源的前提下开发利用,这给农业科技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复杂性。气候变化也导致生态环境脆弱性加强,极端气候、灾害频度等增加很快,对农业的影响增加;且对如何应对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包括精度预测、影响研究、响应策略(包括应对和适应)等等。

第五,未来50年,农业生产的增长将主要依靠生产力的提高,而能否承担起这一艰巨使命是科技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根据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预测,未来50年,除了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中亚与北非地区的农作物面积还将继续扩大外,世界其他地区农作物面积都将出现长期的下降趋势。更值得一提的是,世界所有国家的谷物生产增长将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而单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强大的科技来支撑,所以科技进步能否承担起这一艰巨任务是未来全球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中国农产品供求展望

1、中国食物和纤维需求总量将显著增长,同时食物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变化

首先,中国居民的畜产品、水产品和饲料粮需求将显著增长(见图7)。收入增长和城市化将是未来50年中国人均畜产品、水产品和饲料粮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由于未来50年中国人口将出现从缓慢增长到缓慢减少的趋势,所以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主要出现在2030年以前。

其次,中国居民的水果、蔬菜、食油和食糖等其他副食品需求也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农作物生产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见图8)。收入增长和城市化也将是未来50年中国人均水果、蔬菜、食油和食糖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但值得关注的是,收入增长和城市化并没有带来大米和小麦这两种主要粮食人均需求的增长。我们预测,在未来,大米和小麦人均消费量将延续过去10年的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收入增长和城市化带来动物产品和其他高附加值农产品消费的增加,从而部分地替代了大米和小麦的消费。

第三,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服装纺织业的发展将极大地提高市场对棉花等纤维农作物产品的总量需求。未来50年,中国对棉花等纤维农作物产品的需求将不但受到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影响,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出口导向型的服装和纺织行业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这将极大地提高市场对纤维农作物产品的需求。

2、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使国家和社会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逐渐增长

未来50年内,中国将逐渐从现在的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行列迈进,而在这长期的、持续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将逐渐增长。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与国家的能源安全紧密相关,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使整个社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们预测,到2020年,在资源紧迫、需求持续增长和多元化等一系列压力下,中国农业在继续发挥其保障食物安全、改善人口营养和维护农民生计等传统功能的同时,开始承担起改善生态系统、减缓气候变化、提供观光农业和田园景观以及提供文化和传统知识传承等功能。2030年~2050年,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将逐渐增长,农业将进一步担负起为缓解能源危机提供再生能源和为国民生存提供优美环境等新的历史使命。

3、未来中国农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中国农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首先,中国将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共同分享人类对食物和纤维需求及对农业多功能需求增长为农产品市场扩张提供的发展空间。在世界各国未来食物和纤维需求增长中,中国是对畜产品、水产品、水果、食油、食糖和棉花等农产品的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对农业多功能的需求才刚刚起步,而未来对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增长将极大地扩展农业的发展空间。

其次,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将得到不断优化,经济全球化将为中国许多有比较效益的农产品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在水产品、部分畜产品、蔬菜、水果和花卉等产业有相对比较优势。经济全球化为发

挥中国这些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扩大生产、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调节国内市场、改善农业生产结构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未来50年,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将有极大提高,中国农业科技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随着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贯彻和实施,国家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包括传统的和现代的生物技术)不断增加,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为世纪之交最有前途和最具创新性的技术之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曾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争论,最近在我国媒体和网络所引起的争论更为激烈。这些争论给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是最早商业化采用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已从转基因抗虫棉的商业化生产中获得了巨额效益。它不但显著地提高了棉花生产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在农民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Huang et al,2002a)。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如果中国实现了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经济和环境效益将更加可观(Huang et al,2005)。我们预计,作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核心的转基因技术将同信息技术和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迅速崛起的新技术以及传统育种技术一起,成为今后几十年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技术;转基因技术将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显现出巨大潜力(Huang et al,2002b)。

第四,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并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不仅加大了对农业科研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也加大了对农业的各种补贴(见图9)。

(2)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未来50年,中国农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未来50年,中国农业不但将面临着全球农业所要面临的五大挑战,而且在如下几方面还将面临同我国国情紧密相关的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农业在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总量和质量的需求以及保障农业安全等方面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我们的预测表明,国内生产没有相对比较优势的许多农产品自给率将显著下降,这些农产品的供给安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虽然我国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自给率将保持较高的水平,但畜产品、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的质量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生产扩张将导致农业生态和污染等问题的巨大压力(Huang,2008)。

其次,中国农业发展将面临日益严峻的保障耕地和水资源总量及质量安全的巨大挑战。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趋势必将不断吞噬有限耕地。未来50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耕地资源约束将会日益严峻。中国还将面临日益严峻的威胁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短缺和危机问题。水资源危机已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列为威胁全球食物和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中国作为世界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面临的问题尤其尖锐。我国农业用水所占比例已经从1949年的97%降低到了2004年的65%,到205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40%甚至30%以下。

第三,中国农业发展将面临日益严重的小规模经营生产方式的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面临巨大的挑战。农业小规模生产同农民增收间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及食品安全间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农业现有的小规模生产已经发展到了难以支撑农民增收目的的阶段。我国农产品生产体系由2.4亿小农户组成,户均耕地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约0.8公顷下降到2007年的不足0.6公顷,并且地块有“细碎化”趋势(见图10)。靠如此小的生产规模来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实现农民未来不断增收几乎不大可能,农业兼业化、副业化和老年化趋势日益突出。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对6个省的抽样调查表明,新一代的农民更不将农业作为主业。该调查表明,农村16岁~25岁的劳动力中从事非农就业的比例已由1990年的29%上升到2006年的86%和2008年的90%左右。小规模生产、副业化和老年化已经开始影响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阻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它们导致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积极性的下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作用的发挥,妨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但我们也看到,随着我国近些年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推进,也出现了有利的因素,我国的耕地流转市场开始发展。截止到目前,我国已有15%左右的农地开始流转,在浙江、江苏和广东等地区,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30%左右。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快速的发展。到2009年初,全国有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村达到13.3万个,约占全国村庄总数的21%(见图11)。参加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民有2381万,占全国农民总数的9.5%;其中正式成员991万,占4.0%,非正式成员1390万,占4.5%。

虽然我国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还远远不够。有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村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还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未来,我们还需要在土地和经济合作组织等制度上继续创新。

第四,国内外对农业生物质能源需求的扩张和对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增长将进一步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和水土等资源的超载压力。我国是一个能源总量高度稀缺、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国家。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体已经把农业生物质能源发展列入21世纪发展的主要议程。目前对农业生物质能源的争论可能改变不了它的长期发展趋势。我国发展现代生物能源产业的需求迫切,但它的发展也将对平衡国内农产品供给和需求提出新的挑战。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增长在为农业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大对水土等资源的超载压力。过去50年,中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极高的环境代价。对农业改善生态系统、减缓气候变化、提供观光农业和田园景观等多功能需求的增加,都对农业的投入、科技和未来水土等资源的利用产生巨大的压力。

第五,未来50年,全球气候变化将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许多极不确定的影响。未来50年,全球气候变化在威胁人类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同时,也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许多极不确定的因素。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可能产生重大的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将增加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放大产量的波动。我们最近的研究也表明,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别(Wang et al,2009;Wang et al,2010)。

三、农业经济和政策前沿问题

基于以上对未来50年全球农产品供求变动趋势和中国农业发展前景的展望,我提出对农业经济和政策前沿问题的一些认识。

1、农业经济学科前沿问题

在农业经济学科前沿方面,我分四大领域来讨论。

(1)农业科技经济与政策。主要学科前沿问题包括: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政策;农业生物技术经济与政策;生物能源技术经济与政策;生物多样性经济与政策;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技术经济与政策。

(2)农业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主要学科前沿问题包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政策;农业的面源污染控制政策与措施;生物能源发展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和对策;全球气候变化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和适应。

(3)农业要素市场与制度创新。主要学科前沿问题包括:农村劳动力市场与制度创新;农地市场与制度创新;水资源市场与制度创新;农业资金与信贷市场制度创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各种要素的组合)。

(4)农产品市场(需求、供给、贸易和市场)。主要学科前沿问题包括:全球、国家和区域食物安全贸易经济(市场/分配/贫困影响)和政策;全球化和农产品供应链;市场风险与风险管理;全球化的公共物品经济和政策(产品供应链、食物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农业科技等);生物质能源等新市场的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减排增汇、适应性、碳交易市场等)。

2、农村经济发展学科前沿问题

今天这个报告因为仅仅涉及农业经济问题,所以没有讨论未来整个农村经济发展领域的学科前沿问题,但我也想借这个机会,提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学科前沿问题,供大家参考。

主要学科前沿问题应包括:公共物品供给政策;政府治理和政策;社区治理、农民组织和基层民主的制度保障;城乡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市场创新和改革;农村教育和人口素质提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农村社会保障(低保、养老、医疗等)制度和政策。

3、农业经济和政策学科前沿的研究方法

篇12

我国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局限:①一是学科专业单一,知识面狭窄;二是在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内容相互脱节与重复现象突出;三是忽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四是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脱节,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缺乏;五是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从业观及能力培养。这些问题导致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本专业人才缺乏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因而需要改革与创新。

表1华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现状分析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完善程度来看,东北农业大学最为完善。东北农业大学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了:②办学指导思想;分析优势所在;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方面分析办学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和改革成效;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

就华南农业大学而言,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得到调整,在摸索中日臻完善(见表1)。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国内理论、轻国外理论。具体而言:①课程涉及面很广,但缺乏深度。课程涉及通识教育、基础教育等近70门课。老师只能点到为止,学生学得不精。②课程安排不合理。有一些学时数较多的课程集中时间上课,导致学生听课疲惫,影响教学效果。③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却以传授知识型的课程为主导,重点介绍农林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而与农林经济管理实践结合较紧密的应用型课程则很少涉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实践教学方面,缺乏明确的教学实践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效果难以保证。学生们普遍认为,学校的实习指导和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多以短时参观为主,学校对实践环节投入太少,补助标准太低,实习计划的拟定受到经费的严重制约。究其原因,一是实习基地建设滞后;二是教师的实践能力本身有限;三是学校实验设备明显不足;四是实践教学内容本身不明确。③

(3)毕业论文写作的要求相对宽松,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以“考试”为导向的专业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将重心摆在考试分数上,专注于考试范围内的知识,而非对于学术的研读深究。而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大部分同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心存侥幸未认真对待。这一方面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与找工作的时间冲突,面对就业压力,同学们将更多的精力置于后者;另一方面则与目前对于毕业论文较为宽松的考评机制有关。

(4)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专业的就业局限性较大。学生们反映:在农林经济管理四年本科教育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都学,什么也没学。客观上,除了农口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29页)业生有直接需求之外,毕业生们经常遭遇招聘限制。

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建议

2.1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注重合理性与综合性。注重课程结构的科学化、课程内容整合衔接的合理性和知识结构的整体性。(2)注重深度性与学术性。优化专业课的课程体系,要深入浅出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3)注重实践性与社会适应性。提供平台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课程设置应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的就业人才方向相适应。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农林经济管理类选修课比例,扩大选择范围,尤其是人文教育类课程比例。④二是强化农林经济管理课程的深度,打造专业化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4)注重政策性,与时俱进地关注农林方向政策的更新,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等形式进行分析。

2.2 创新教学管理体制

本科生导师制学长制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生通过比较系统地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而提高创新、分析和研究能力。华农的“红满堂计划”和“助理班主任”制度已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辐射范围不够大,约束力度不够大,仍需要改善。此外,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这一平台,实行“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的制度,着力培养研究型人才。

2.3 完善实习制度

(1)在内容上,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更新,突出对农村经济研究的科研训练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形式的运用。(2)在体制上,要将实践教学固定到人,责任到人,每个实习由专人负责,长期在实践领域有所成就。(3)在经济力度上,加大经费投入以改善实验实习条件。⑤(4)在对象上,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考虑与村镇以及涉农企业磋商,充分挖掘资源,如华农经管的长期合作伙伴温氏企业等。

2.4 培养开发教师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构建公共管理框架体系,以及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师首先需要换脑,重新学习更新知识,并在改革、更新、探索中创造新知,提高教师创新素质与能

篇13

关键词:BPEIR概念模型;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本文从区域农业及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下手,以江苏省的农业发展为例,结合BPEIR概念模型,运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体系,对江苏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估,通过分析阻碍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比如降低物质的投入,促进本区域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产业化更加稳定等等。

一、浅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

农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及其生命周期中降低资源的浪费、物质的投入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对废弃资源进行再利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的效率及产出量,提升农业经济并实现生态环境效益,这就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的目的。在这里可以创建BPEIR概念模型来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进行研究。BPEIR概念模型就是行为―压力―效益―冲击―反应模型,由于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总循环,并且循环量的大小是受系统外部和系统内部的消费量影响的。所以一旦物质的投入加大,就会增大总循环量,导致系统压力过大,不利于系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就要使人们减少物质的投入,使循环总量降低,以此减少系统的压力,比如可以采取农业资源再利用等措施,都可以使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物质的投入。所以就要以农业生产效率为基础,结合系统的终端及过程来研究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采用BPEIR概念模型,如图1。

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综合体系

根据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以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保障生态经济及技术为目的,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评估。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综合体系主要有四项内容:其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其主要介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对社会发展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其二,减少资源投入。其主要介绍区域农业生产系统投入资源方面的状况;其三,资源的再利用评价体系。其主要介绍农业在生产中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状况;其四,资源生态环境的安全评价。其主要介绍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及资源方面的影响,如图2。

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

指标的权重指的是以目标相同为基础,各评价指标间的关系。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来对各指标进行权重。

二、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统计分析

江苏省是我国农业发达的省份之一,其有着适合农业循环经济的物质条件。其一,江苏省的农业生产水平统一较高,适应与林业、养殖业、渔业等,农产品的加工技术也较为发达;其二,江苏省的经济实力及强大的科技也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三,江苏省人民正在不断改变自身的消费观,具有较强的生态保护意识,这位农业循环发展也提供了保障。所以就要对其与农业循环的发展及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步伐。科学有效的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估是研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标准化处理评价数据

根据图2中的指标可以看出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标的性质是不同的,各个数据之间并没有可比性。所以要使各数据有一定的可比性,就要标准化处理评价数据。下文就以1998~2005年的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各指标为例进行处理。

根据标准化法可以了解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主要应用在正作用指标和副作用指标两方面。正作用指标越大,说明循环状况较好;副作用指标越小,说明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力的。所以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正作用:X1ij=Xij:Xi,副作用X1ij=Xi:Xij,X1ij表示指标值;Xi表示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i指标的原始值;Xij表示指标原始值。

(二)循环经济发展计算

使用加权函数法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进行计算,得出公式为: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以上结果,图3和图4。

根据图3和图4中的数据可以得出评价:

从江苏省1998~2005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是上升趋势的,从整体上分析有向下减弱的趋势。1998~2005年之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波动很大,但是波动的区间相对来说比较小,总体都是在0.92~1.02间波动。详细分析为江苏省在1998~2000年是逐渐上升但是有下滑形式,在1999年是最高的,但是2000年是最低的,这就说明在1999~2000年趋势呈下降;在2000~2003年,这三年之间起先处于上升,但是又呈现下降;2003~2005年,是直线上升的。

(三)影响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

通过以上判断我们可以了解到阻碍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为了能够使江苏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对其进行创新和规划,以降低投入量,提高产量,从而使地区、社会、生态环境、经济实现统一。见图5。

从图5可以看出主要影响因素在资源环境方面,其次就是资源投入量方面,所以要想使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合理使用农业资源,这样才能使农业资源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创建生态农业

资源环境安全是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所以就要创建生态农业。区域领导可以根据当地的农业来创建生态基地,减少农药、化肥等资源的使用量,以及浪费水资源导致的水污染,使农产品基地无毒害。还可以采用退耕还林、生态农业旅游业等一系列的生态项目。创建以发展生态资源为主的农业,实现当地经济、生态资源、社会相统一。

(二)实现产业化农业发展

对于阻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还可以利用产业化农业的发展来延长农业生产链,合理、循环利用资源,实现减少物质量投入。运用产业化农业来建设农业生产,以此来提高效率。生产效率提高之后对于农村劳动力是有重大意义的,可以降低物质在农业面积上面的使用,还可以使农业生产的技术和规模达到一定的高度。

(三)创建科学的奖励机制

针对江苏省的种种状况,可以创建科学的奖励机制,以此来提高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比如可以通过奖励农业企业使用高技术来使资源循环利用次数增多,对于使用合理使用农业循环品的企业可以给予一些现金奖励或者优惠政策等等,这样可以使农民或者农业企业在生产农业的时候对农业废弃品进行循环使用。

四、结束语

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增长区域经济的形式,可以对废弃物进行循环使用。所以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就要合理使用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系统,以此来促进农业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对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使得江苏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其芳,黄贤金,彭补拙,等.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06).

[2]李娅婷,张妍.北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01).

篇14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许多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有力推动了农业的经济发展。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合理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以及科学技术,可以有效代替传统农业生产中的人力和牲畜,增加农产品的产出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发展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本文就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经济增长;影响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土地翻耕、防涝抗旱、播种施肥等都需要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资源,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产出量不高,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增长[1]。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采用先进的生产力,调整农业经济的结构,对农作物播种指数加以提高,增强土地的使用率,强化农产品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可以说,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成正比关系,农业机械化水平越高,则农业经济水平也越高。

1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之后,可以优化配置农业生产的各个要素,采用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增强规模经济效益,为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和高效率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对相对恶劣的生产条件加以改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以及生产力,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化科学技术以及生态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减少生产成本,促进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单位作业量中的机械损耗,对单位机械的作业量进行适当增加,科学合理配置机械,避免因机械不合理使用、机械技术状态不佳、机械重复购置等而导致的成本增加,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2]。另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之后,能够改变以往家庭经营的模式,打破界限,加强规模化的生产,并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进行交易,从而对单位机械设备生产规模加以扩大,促进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三是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产出率、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益、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土地收入。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为部分农民提供工作的机会,增加就业渠道,改善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2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策略

2.1科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般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劳动力价格,致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价格相对昂贵,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实施,不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降低农村经济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需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科学合理地转移,使其转移到服务和制造等行业,达到劳动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良性发展。总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科学转移,将其转化为人力资本资源,能够增加农村的经济收益,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2.2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力度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部分偏远山区尚未实现农业机械化,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要想推动农业的良性发展,实现农民的增收创收,政府必须要以农业机械化为基础,适当加大对其的投入与产出,让广大农民享受农业机械化带来的益处,促进农村劳动产出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实现农村地区的有序发展[3]。同时政府可以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结合各个地区的不同地域差异和特色风格,为农民添置一些机械设备,提供利民惠民补贴减免政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2.3增强机械作业效率

对于现代农业机械化而言,其具有科技含量高、低消耗、低成本、高效益、高效率等优势,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可以增加作业量,提高作业效率。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传统的农业机械加以合理改造,专业化配置农业机械,适当优化机械装备的构造,因地制宜发展林果、畜牧机械,实现增量调整到存量优化的转变,从而促进农业机械技术性和科学性的提高。例如:节能型农业机械的应用,不仅能够增加农业机械的作业量与作业效率,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损耗,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农民创收、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快农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经营,增加农产品的营养附加值和经济附加值,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当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科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力度,增强机械作业效率,有效调整机械装备机构,走效益、质量、数量并重、协调高效发展的道路,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作者:雷丹 单位:湖北省利川市团堡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新利,赵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6):31-3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