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劳动教育课程收获,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春日的蔬香乐园阳光和煦,清风拂面。师生们徜徉其中,有的在饭后闲庭信步,交谈学习心语;有的在课余辛勤浇灌,耕耘班级的自留地;还有的带着纸笔欣赏景色,写写画画。漫步在这里,能够享受到班级园地的春意盎然,感受到师生的热情与自信。蔬香乐园里一片和谐,生机无限。然而,回首两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一、尝试:把荒地变资源
2012年初,随着校安工程的顺利竣工,校园内多了一块两亩的空地,放眼望去,那里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坑洼不平。是将这两亩地变成绿地,还是为学生开辟实验场所,打造成种植基地,使其成为开发课程资源的载体呢?我们在选择中思考着。机缘巧合,此时我校成为县首批小班化试点学校,部分教师参加了省小班化教育培训班,学习归来,我们决定把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作为推进小班化教学改革的着力点,然而,当宣布把这块空地作为实验基地来开发劳动教育课程时,却听到了各种质疑的声音:
“土地与校本课程建设有何联系?在土地上能建出劳动教育教材吗?要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思想上的引导才是更重要的。”
“我校学生都是农村娃,让他们劳动岂不是画蛇添足?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个别辅导更迫切。”
“学生的成绩才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搞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对成绩有何益处?”
还有更多的教师言辞犀利:“课程建设对教师而言不切实际,我们的任务就是教好书,课程建设既高不可攀又徒劳无功。”
面对教师的质疑,我们在内心挣扎着:放弃还是继续。终于,我们决定直面挑战,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聘请当地农民,铲除荒草,平整土地,统一播种向日葵,然后像划分卫生包干区一样划拨给高年级学生,让他们负责浇水、除草。于是,校园内开辟出了第一块种植园区。
二、窘境:被“冷落”的向日葵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处于生长期的向日葵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校园里,学生们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脸庞与朝气蓬勃的向日葵互相映衬,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渐渐地,我们发现学生的热情并没有教师高涨,新鲜感过去之后,不是亲手播种的东西,那么对他们缺乏天然的吸引力,他们也缺少成就感,走过时很少停下来驻足观看,关注度渐渐降了下来。更尴尬的是,我们期待的“明艳的花盘对着太阳微笑”的情景并没有出现,因为向日葵的盛开期是七八月份,正值暑假,校园里空无一人,金灿灿的景象只留在了值班教师的相机里。强扭的瓜不甜,怎么办?
三、调整:尝到了“有机蔬菜”的甜头
带着这些问题和困扰,2012年秋,我们决定吸取上半年的经验和教训调整方案,如何调整呢?由于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的需求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那么就应该听听学生的声音。在精心准备之后,我们对三至八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劳动教育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自己参与劳动的机会太少,单一的课堂形式枯燥无趣,虽然生长在农村,但并没有接触过种植方面的劳动教育,他们普遍认为种植实践课程是锻炼自己、熟悉种植和开阔视野的机会,非常期待这样的实践学习活动。随后,我们明确了学校的基本思路,即以劳动教育为校本课程,由此辐射到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中,形成有特色的学生喜爱的课程。
在确定方案以后,学校首先向全校师生发起了“为基地取名”的活动,师生们积极参与,最终确定了“蔬香乐园”这个名字,寓意“蔬果飘香、快乐成长、收获希望”。在完成取名之后,学校倡议让基地绿起来,即按照季节和时令种植瓜果蔬菜,师生们投入到了劳动当中,两个月后,学校食堂以高于市场价两倍的价钱收购了学生自己种植的蔬菜,收获的喜悦令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加高涨。
就这样,“蔬香乐园”课程顺利启航。
四、学习:“风”从上海来
如何让更多教师利用“蔬香乐园”中的资源,进一步在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呢?正当思索时,我们又迎来了发展契机,2013年,学校被推荐为省小班化教育典型学校,得到了去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培训学习的机会。在聆听了专家的讲座之后,教师们受益匪浅,在随后的半个月,我们走访了虹口区的多所名校,实地感受了区域内绿色生态课程建设带来的精彩。最吸引我们的是上海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趣乐园课程”的创新实验室建设,他们所建立的劳动基地既有露天土培基地,又有大棚暖房和水培基地,同时,学校还编纂了《水培蔬菜》《土培技巧》等相关教材,引导学生种植养护、观察记录、探究实验、采摘收获。此外,学校还把对种植的热爱渗透到其他课程领域,如花卉折纸、花朵面塑、蔬果国画、植物图案藏书票、植物角、野外观察等,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理论洗礼和实地考察是一场“课程头脑风暴”,教师们有了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这股风暴从上海滩吹到了德清的后花园。
五、前行:“蔬香乐园”成果初显
2013年秋,学校申报了“农村小班化教育典型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课题,计划用三年时间,将蔬香乐园实践基地打造成五块不同功能的实践区域,即劳动实践区、学生探究区、大棚实验区、地膜种植区和绿化园艺区。同时,我们在各功能区就种植内容进行了整体安排,如在劳动实践区种植蔬果,在学生探究区种植学生感兴趣的蔬果及乡镇特色作物,在绿化园艺区种植本地区的瓜果树木。同时,从管理、组织、开发等方面进行探索,成立了以科学组教师为主的种植指导小组,明确了种植方案,鼓励教师的研究与实践。
在学校的动员和支持下,多名教师展开了尝试与探索,教授高段科学的杨老师便是其中一位。她积极开发研究项目,把“蔬香乐园”劳动基地和学生的实验操作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她的科学课已不再是单一的课本陈述和教师一人的独角戏了。在章老师的劳技课上,他带领学生进行栽秧苗、盖膜、施肥、剪枝、采摘等劳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填写研究记录表。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认真实践,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逐渐养成了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
六、反思:“摸着石头过河”与“课程规划”
与课程建设接触已有两载春秋,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师生们对蔬香乐园项目的认同,我们为师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而感动,同时也收获着绿色教学的生机与成果。我们憧憬在新的一年,教师们能结合自己的学科开展课程延伸活动,为课堂寻找一片绿色,让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为此,学校做了以下努力:
第一,科学教师成立编写组,编写以时令节气、现代农业、种植要求等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种植教材。
第二,语文学科充分利用基地资源成立绿色写作小组,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蔬香乐园带来的生机,增添校园的文化内涵。
第三,艺术组开展蔬果写生、瓜果国画、班牌设计、农民画等活动,从而丰富课程内容。
关键词:高校 劳动教育 方法
一、劳动教育的现状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当新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们,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他们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贪图安逸、好逸恶劳的思想观念在一部分学生的头脑中占了主流。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9小时,欧盟一些国家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6小时,我们的临国日本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1小时 ,在我们国家青少年在校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仅有12分钟。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现实,笔者认为在高校很有必要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二、努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劳动教育的氛围
(一)从国家的层面上,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把劳动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五育”的内容(即德、智、体、美、劳),现实的提法中,往往只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非常重要的劳动教育边缘化,虽然在国家的有关政策中,有劳动教育的内容,但也是重视程度不够,要想真正提高未来国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劳动教育迫在眉睫。
(二)从社会层面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让劳动教育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一门必修课程。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学生到校就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重点是智力的开发,忽视了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的培养,如果学校过多的组织劳动教育就会遭到社会的非议,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
(三)从学校层面上,要真正落实国家政策规定,确实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施行学分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组织劳动教育,要像重视其它公共课一样重视劳动教育课。
(四)从家庭层面上,要让学生在家庭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家长要像帮孩子检查其它作业一样,督促其完成家庭中的劳动作业,并且也要做好指导和帮助,当好家庭劳动教师,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三、高校教师组织劳动教育的方法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有所不同,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在组织教育过程中要认真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在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中,要按照思想动员、劳动实践、总结提高的三个阶段来具体组织实施。
(一)在思想动员阶段, 主要给学生们讲清劳动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端正思想态度,让大家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使同学们明白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劳动史”,无论什么年代,劳动都是光荣的,“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准则;从未来就业的角度出发,讲清现代社会急需那种“热爱劳动、勤于劳动、懂得劳动”的人才,让同学们认识到现代社会大学生越来越大众化,毕业大学生的定位就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消除那种好高骛远的不良心态,教育同学们在未来创业的过程中,要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要作好吃苦的思想准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教育大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劳动、应对学习、应对未来的人生道路,让同学们明白“心态决定命运”这一人生哲理;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教育大家在劳动的过程中,时时处处讲安全,把安全工作贯彻始终;用和谐的理念,教育同学们发扬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以主人翁的姿态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二)通过劳动的实践,使同学们深切的感受到劳动的艰辛,让他们明白以前每天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是有多少名辛勤的劳动者在为自己服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发奋努力,刻苦学习;也让他们到一些监管岗位上去发现同学们的一些生活陋习,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把那些不好的习惯努力的改正过来。
(三)在总结提高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和班干部的讲评,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集体主义意识;让同学们写出心得体会文章,即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更让他们加深了对劳动的认识,从内心深处强化了劳动的意识;让同学们在一起进行劳动心得的交流,即培养了同学们的在公众场合上台发言的语言表达能力,又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和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增强对劳动的认识。
四、组织劳动教育的有关制度保障
为了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实施,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作保障。一是严格的考勤制度,每天要我们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勤,保证学生们能够按时上下课;二是详细的评价标准,制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四级评价体系;三是以目标任务作牵引,明确具体任务和标准,对每天的劳动任务进行量化;四是情况反馈的实施,及时的将一周来学生们的表现和成绩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所在的系别,让直接管理学生的系和部门了解学生的劳动表现情况。
五、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
保定学院在劳动教育中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融洽了同学之间关系。二是增强了同学们的主人翁精神,以校为家的意识更强了。三是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维护校园卫生的意识增强了。四是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发奋读书的劲头更足了。五是认识到了劳动的光荣和伟大,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更深了。六是锻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培养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该课程实施以后,在社会上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作为管理创新宣传了该校《积极创新劳动教育课》的作法;河北省高校后勤通讯作为内部交流资料宣传了该校《坚持育人为本,创新育人环境》的作法;2007年该项目以“育花、育草更育人为题”获得保定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三等奖。
一学期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美.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是小学各科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 , 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 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
我根据实作要求作示范,事先准备好作品给同学作示范,让学生仿效。示范必须严格规范,重点、难点要分步有节地进行,也可以边讲边示范,讲和示范结合,语言尽量精炼。有时选用合乎要求的学生作品作为示范样品,用学生的东西教育学生,容易引起学生的亲切感,乐于沟通和易于理解,对于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很有好处。
学生在学习劳动技能的时候并不是很有兴趣,尤其当教材中出现一些易于有性别差异的知识的时候,男生或者女生就会出现烦躁的情况。觉得自己不适合学这项技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
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结一学期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一学期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早一夕就能形成的 在学校的的教学教育过程中,根据一年级的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做班主任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根据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我继续重抓、强化孩子们的习惯养成教育,并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要求更严。
具体做法与上学相同,但要求一定是更高,目的是希望在一年级就会有个好习惯的养成。
首先让孩子们懂得为何要劳动?其次是充分创造劳动的机会。 养成教育活动分四个步骤:
一、先考察--想
经过了一学期的锻炼。现在的我会做什么?老师把班级要做的事都罗列出来公示并讲解甚至示范怎样做,如:1、班级卫生扫教室要求每天都有8人打扫;2、保洁区每天都要由2人捡垃圾;3、教室走廊每天要有2人维持纪律和卫生;4、教室公共设施每天要专人负责(擦黑板、整理讲台、关风扇、关灯、捡地面垃圾、关门、倒垃圾)
二、申请
向班上卫生班长申请我要做什么?要求力所能及,找准自己的位置。
三、承担责任
开始上岗,严格按卫生班长指定的要求完成,不会做的时候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求帮助或支援。
四、设施奖励制度
凡事为班级做贡献的同学都可得到红花奖励,每周还评选一次奉献奖,当然会有更大的奖品----红旗一面。
一、“新县开心教育农场”概述
1.基本构想
为实现孩子们必须在“今后的新时代”中生存下去这一目标特,制定“农业研究计划”。
该计划包括知识基础社会、可持续的社会、虚拟世界、全球本土化社会、必须自己整备食品环境的时代。各学校可根据本地区、儿童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农业体验定位到各教学科目的学习之中,使孩子们注意到农业的美好,珍惜生命和人与人的情义,热爱故乡新并引以为自豪,同时期待提高学习力,更好地解决实现可持续的社会的问题。即期待提高孩子们的生存能力。
(1)“农业研究计划”的目的
该计划是实现新县教育规划中提到的五个方面之一的“培养扎实的学力、宽广的胸怀、健康的身体”。预期的远景有三。
一是使孩子更好地解决实现可持续社会的问题,这是未来的故事。
二是使孩子学会感谢丰富的食物的恩惠,珍惜生命和人与人的情义,这是生命的故事。
三是使孩子感恩本地区农业的美好,热爱故乡新并引以为自豪,这是热爱故乡的故事。
(2)教育课程上的定位
与“农业研究计划”相关的教学科目。(*根据文部科学省“学习指导纲要”编制各教学科目活用农业体验的单元,并按学校种类编制、收录基本计划)
涉及各教学科目的内容有: 社会科(农业学习、地区学习、地区历史学习)、理科(生物学习)之生活(栽培和饲养)、家庭(饮食教育)之技术和家庭、绘画和美术之道德(生命的学习)、综合学习实践(环境教育、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特别活动(营养午餐指导、郊游和集训的例行活动、俱乐部活动)。
在明确各计划在学习指导纲要中的定位后,各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儿童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定位教育课程进行农业体验学习,努力进行一贯性的指导。
(3)“农业研究计划”实践场所就是教育农场
场所包括新县农业、新县南东笠卷、Ikutopia食花、新县中央区清五郎、市内各地农家、市区各地学校教育田、市内各地学校教学园等。新县各学校可以将所有按照“农业研究计划”进行农业体验学习的场所都定义为“教育农场”。各学校在适当的范围内根据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可以进行学习的教育农场,以便就近就便开展社会体验实践活动。
(4)“农业研究计划”看重的方面
“农业研究计划”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是通过五感来学习。孩子们可以通过五感的协调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结合自己体验感受与知识整合的切实学习效果。
二是通过农魂来学习。人要生存就需要让“培育”和“消费”两者相互协调起来,这被称为“农魂”。孩子们可以了解食物是怎样被生产、加工、烹饪出来,体会在此过程中生命的结构和生产中的付出,并将体验收获形成成果、作品,由此自然地将劳动、吃饭等生活的意义作为自己的事加以考量。
三是通过劳动来学习。进行体验学习,着重孩子们在劳动中的真诚付出。孩子们在思考决定自己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时,劳动体验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通过进行农业体验学习,开始关注到劳动的意义,能认真思考适合自己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可以提高职业意识,从中获得选择自己未来前程的思路。
四是通过“体验活动”“相互合作”和“语言互动”来学习。孩子们在学习课题、展望前景、相互合作、语言互动中, 不断总结、回顾学习过程,定位农业体验活动。
五是向专家学习。新县农业园明确专家、讲师、教师各自承担的职责以及如何推进学习,以便有效指导孩子们的实践。
(5)以将农业体验活动提高到农业体验学习层次为目标,并以两种学习作为观点制定了“农业研究计划”。
这两种农业体验学习,一是有意义、有计划地培养所有孩子,使其掌握按照学习指导纲要所必须拥有的教学科目,形成学习力;二是使孩子们自然地掌握各种能力的学习,收获农业带来的教育效果,学会应付各种情况。
如能实现以上目标,即可将农业体验活动提高到农业体验学习层次。
2.建立支援体制
(1)与设施关联的支援
“新县农业园”为实现其教育价值和功能长时间不动摇,确立了以下7个概念。
一是孩子们可以进行真正的农业体验;
二是孩子们可以学习可持续的循环型农业;
三是孩子们可以进行结合体验和知识的学习,以培养生存能力;
四是孩子们可以进行与农业体验、加工体验、饮食体验相关的学习;
五是孩子们可以进行热爱故乡并引以为自豪、珍惜生命的学习;
六是孩子们可以进行通过农业体验提高职业意识的学习;
七是孩子们可以在接受农家支援的同时,与伙伴互相合作,加深情义。
(2)与计划相关的支援
一是新县农业园的设施。包括:落实基本计划的实施;纳入学校愿望的修正计划的实施;与学校共同开发的计划的实施。
二是各学校、学园(幼儿园)。包括:落实学校、学园的计划;联手学校和农业人士的支援。
三是提供信息。包括:供“农业研究计划”实践的形态、成果和课题等的相关信息。
(3)农业研究计划一览
这里列举了小学计划(见表1)、主要体验活动计划(见表2)和农业园之族计划(见表3)。
二、教学案例
1.实践活动主题
“是那样吗――隐藏在牛奶中的生命的恩慧!”
涉及“农魂”――自己培育(种植、照看、采集、收获)
在学习指导纲要中的定位:
小学校所有年级:特别活动[班级活动]
特别活动[班级活动]通识的要求:
通过农业体验学习,以孩子们亲身体验方式展现孩子们是怎样学习的,并记录该内容处于学习指导纲要的哪些内容领域。如,本体验活动涉及学习指导纲要的“适应日常生活和学习以及健康安全”“基于饮食教育观点的学校营养午餐和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内容。
2.体验活动
目的:
按顺序记录有效的体验过程,了解各种农业体验活动的学习流程,以增强孩子们的生存能力。体会与牛奶相关的大自然的恩惠,并表达感激之情。
在体验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记录学生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兴趣和学生关注的事例,使体验学习变成更加充实、丰富的学习与体验活动。
【活动1】牛奶问答比赛
例如:是不是雄性、雌性都产奶?
学生也会提问:如果牛犊不出乳汁怎么办?
【活动2】挤奶体验、与奶牛亲密接触
与用挤奶练习机时不一样,要用手温暖、柔软地挤奶。
【活动3】试饮牛奶
体会身体和骨骼的生长需要牛奶的滋养,调查牛奶挤出后,牛奶变成什么样了。
教师提示:
农业体验学习,可以通过插图和学生的表达,按照活动顺序记录自己的感想,以及设想农家人的生活。
体验活动后,根据学校的要求,通过清扫畜舍、喂食等表示对它们的感谢之意。最后进行评价。(见表4)
三、启示与思考
北京市从2008年开始,把开展“社会大课堂”课程开发项目的研究与实施作为一项政府的实事工程。近期,又出台了一系列教育综合改革的文件,“中小学各学科10%的课时用于校内外实践活动”明确列在相关文件中。如何有效落实,真正成为学生校内外综合性的学习实践?日本新县“开心教育农场”计划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1.政府推动
由新县教育委员会主持推动,通过推进教育的方式,进一步发挥新县田园型城市的优势,并脚踏实地,努力实现“新县教育规划”。并且,充分考虑肩负起新时代使命的新县的孩子们所需的“生存能力”,联合农林水产部门制定了将农业体验活动活用到学习之中的“农业研究计划”。由政府推动的教育行动,力度空前。
2.因地制宜
众所周知,新县是人口超过80万人的县市,近郊田园地带广阔,拥有以大米为主的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学生有条件愉快地体验到农业生产的环境。人们在这里辛苦地耕作,付出辛勤汗水,丰富的农产品和家畜加工业,都可以给孩子们以智慧和灵感,客观上促进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也促使各学校按照地区特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学科目等,有选择地定位教育课程进行实践,将教育规划的实现变为更加切实的行动。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差异大,各地区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
3.全员参与
该计划让新县内的所有中小学生都进行农业体验和学习的实践活动。通过在学习基地进行的农业和食品的体验学习,努力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力,培养孩子们宽广的胸怀和健康的身体。同时,也加深对本地区引以为傲的农业和食品的理解,增进孩子们对故乡的热爱、自豪,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4.注重体验
“农业研究计划”除了此前已有的农业体验的学校教育田、学校教学园、近郊农家以及“Ikutopia食花”之外,还以今年开园的“新县农业园”为野外场地展开了实践活动。在制定每个计划时,都考虑怎样推进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研究和解决学习课题。对体验活动进行语言表达、数据统计、图面展示等方式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知识和体验,将其转换为自己的“生存能力”。
江西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建有5亩菜地、花园,划片分给学生种植。地里的花草大都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蔬菜也由学生自己栽培、管护。部分收获送到食堂,其余售出所得用于公益。学生们对种地十分上心,上劳动课兴高采烈,懂得从劳动中学习。对这则消息,舆论都持肯定态度。其实,劳动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专门设有劳动技术教育内容,劳动技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把劳动教育纳入校本课程的学校也不乏见。正因为对劳动技术教育落实不够,舆论才把本该成为常态的教育活动当作新闻。今后,这种活动应该在农村中小学普及,让类似“新闻”不再成为新闻。(《中国教育报》)
“教育家办学”应成为一种常识
“教育家”是在教育理论或实践上有创见、有贡献、有影响的杰出人物。与“教书匠”不同的是,他们把学生作为丰富、完整的人来教育,把教育视为神圣事业和社会责任,懂得教育规律,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和见解,创造性地从事教育工作。有人将“企业式”“行政式”“家长式”“教书匠式”的管理思维并称为“教育家办学”的四大“敌人”。当前,冲击“教育家办学”的最大瓶颈是“功利化”,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办学者真正成为教育家,这是对教育功利化的严肃批判。“教育家办学”应该成为一种常识,以此推动教育回归本源和可持续发展。(新华网)
回归自主选拔的原点
2003年,部分部属高校开始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10年探索,自主选拔打破了大一统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也切实推动了中学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一些弊端也暴露出来,自主选拔面临着新的挑战。回归自主选拔工作的原点,成为摆在政策制定者和高校招生部门面前的重要问题。自主选拔作为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决不能替代高考,对此,要在认识上统一。既在制度上确保自主选拔工作不偏离基本定位,同时适当探索高考后面试录取,既可以保证自主选拔不脱离高考的基础,也可使高校在选拔未来人才方面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人民日报》)
反校园欺凌,要靠合力
大约1/3的美国中学生有在学校被欺凌的不愉快经历。据白宫前不久召开的“反校园欺凌会议”披露,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曾因自己的“大耳朵”和“怪名字”而遭同学欺负。美国教育部正与其他政府部门联手,并会同学校和全国家长协会等组织,共同研究应对欺凌现象的管理细则,力争有法可依。美国两大教师工会也将启动相关预防运动。社会舆论也呼吁联邦政府推出全国性的反校园欺凌法。一些社交网站开始向受欺凌的青少年提供网上帮助。专家特别强调,家长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反对校园欺凌,不能指望单一因素的改变,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必须协调行动、形成合力才能将其根除。(《人民日报》)
一、“以爱为魂”的校本课程结构赋予爱的情感
爱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有了爱,人们不再冷漠,人们不再猜疑。从小使孩子埋下爱的种子,铸就了学生爱的灵魂和扎实的情感基础。学校最醒目的位置,横放着硕大的巨石,赫然镌刻着冰心老人的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学校以此为办学理念,把“爱的教育”赋予教育哲学意义。这不禁让人想起中国传统的仁爱思想、“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西方智者也留下了很多关于“爱”的名言,查普曼说:爱是自然界第二个太阳;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雪莱说: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梵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欣欣向荣。可见,爱是生命之源,是教育之魂。于是,学校坚持“以爱育爱”的理念,依托北部新区自然生态和地域资源优势,开发了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走出了一条农村学校课程特色发展的创新之路。
毛向军校长不大用“滔滔不绝”的话语诠释学校的办学理念,而是不断地以自己独到的方式,用爱的诗篇和爱的行动播下一粒粒爱的种子,正是这种深邃、平实和真切的情怀,才使学校“以爱为魂”的文化追求根深叶茂,调出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色彩。
学校现有644名学生,爱的教育使来自祖国各地的孩子与北京的师生融为一体,在同一片蓝天下感受爱的温暖,也共同体验校本课程的魅力。学校根据生本情况需求和资源条件,初步形成了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一是爱自然;二是爱他人(含自我);三是爱社会。围绕“爱自然”设计、开发和实施了“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围绕“爱他人(含自我)”开发和实施“少儿驾校、警校”校本课程;围绕“爱社会”设计了主题教育课程和校园分区课程。这些课程正在实现着“有爱心、有智慧、自主发展、自信成长”的学校育人目标。
二、“二十四节气”彰显自然之爱和大美生态
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孩子们来自农村,学校身处农村,现在我们的生活,仍然受益于二十四节气的影响和指导。可是我们的孩子们对此了解却非常少。学校以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在学校课程中增加这样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这项优秀文化遗产和文明成果,并在学习、传承实践中进一步拓宽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丰富学生对天、地、人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打造绿色和谐校园。
为了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组,制定了“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明确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和具体学习要求,同时选取本地东南约1.5亩的空地作为校内实践基地,制订了校内外植物实践基地的规划。
“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使学生知道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基本知识,了解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和文化,感受自然的变化,增加学生亲近自然的机会,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开发校园实践基地,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丰富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开发一套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校本教材,融知识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为一体。二是通过校园实践基地的开发,为相关学科提供有关植物类的课程资源,为学科教学服务。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创新学校德育内容、途径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同时通过花卉类植物的种植活动,绿化和美化校园,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三是通过相关植物种植的专题研究,丰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探索精神,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四是通过“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更好地实施新课标服务,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以春、夏、秋、冬四个板块,从认识节气,节气与农谚,节气与节日、民俗,节气与物候,节气与观星,节气与我们的生活等方面编写完成了“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充满诗意和泥土气息,生动有趣。比如:《春天的节气》一课,首先是了解“春雨惊春清谷天”这些春季的节气,随后是安排一个活动“走进春天”,然后是阅读环节“古人眼中的春天”,“清明”“春晓”“春日田家”,随着孩子们的朗朗诗句,诗情画意浮现眼前,尽显自然生态和大美情怀。
目前,该课程已经试运行近一个学期,主要实施途径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来开展,设计了讲授讨论课、自主学习课、合作探究课、实践体验课等实施方式。学校还针对学科课程整合进行了研究,围绕科学、语文、美术、思想品德等课程整合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经过初步试验,深受学生喜爱。
三、“少儿警校、驾校”追求关爱生命和立德情怀
学校根据毗邻海淀驾校的资源优势条件,开发了“少儿警校、驾校”校本课程。该课程立足体现对生命、他人和自我的关爱。
开发这一课程最初的想法就是让来自农村的孩子尽快适应和融入北京的生活和学习。随着课程的逐步开发,学校对该课程有了更加明确的功能定位。“少儿警校、驾校”课程开发的目的不仅局限于让更多来自农村的孩子接受交通规则的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从小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不断在少儿驾校、警校的实践体验学习中增强小公民意识、锻炼小公民能力、培养小公民人格、发展小公民美德、完善小公民素养。
课程内容包括基本的交通标志的学习、交通规则的学习,以及校内、外实践基地的考察、调研和实际体验,还包括少儿警校队列训练、少儿警校规则学习、小警员体能和素养等内容。
学校专门建设了少儿驾校场地、设施,添置了少儿驾校车辆和各种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遵守规则、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四年级三班的同学还创作了“驾校”小诗:驾校小车大家练,它是我的好伙伴。交通规则记心间,领到驾照笑开颜。
四、“诗意无限、处处课程”校园描绘着社会和谐的绚丽画卷
以爱为魂,诗意无限,学校处处呈现着丰富的校园课程,比如:围绕爱社会设计的校园分区课程和主题教育课程。
校园分区课程也可以叫做环境实践教育课程,分为开放大气的迎宾区,包括花坛、法国梧桐、同心椅。办学理念核心区,包括冰心塑像、爱心石、智慧石、静心潭。自然生态的中心活动区,包括圆形广场、木栈道、藤萝架……富有情趣的学生参与实践区,包括气象站、种植园、少儿驾校……主题鲜明的楼厅展示区,包括楼道、楼梯、楼厅。“一花一世界,一区一课程”,在这样的环境滋养下,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和社会性品质得到增强。
主题教育课程包括敬老、爱老主题教育,拾稻穗和磨豆腐等社会实践活动。除此之外,学校还在不断地开发多样化的社团校本课程,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总之,通过不断开发课程并赋予实践意义,学校为孩子们创造了理想的学园、乐园、家园、花园,上庄中心小学的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和自信。
毛校长爱写诗,学校干部和教师们渐渐地也都产生了诗意情怀。这种诗意和爱的文化也感染了孩子,孩子们也就在这诗意无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在交往中学会了理解,在社会中学会了关爱,在实践中学会了承担。学校、家长、社会有机联系在一起,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赞誉。诗意和爱心洒满校园,校内和谐,学校与家长合作,可以说,他们的校园描绘着社会和谐的绚丽画卷。
教师是品德与生活课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要素,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教师的素质对课程资源的筛选、开发、积累和利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学会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利用资源,而且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引导并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1、转变教学观念,开发自身的潜能首先,教师要明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确立正确的课程观、儿童观、教师观、和教材观。《品德与生活》课程属于经验课程、活动课程之列,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儿童的课程而非成人的课程,它是“学”的课程而非“教”的课程。新实验的《品德与生活》课程着力帮助儿童感受课程的“个人意义”,力图利用蕴藏于儿童自己生活中的丰富素材,通过与儿童有限的认识和行动能力相匹配的、他们想做又能做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其中,把品德教育、科学教育、劳动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课程成为儿童现实的愉快生活体验,并成为其生活的引导。因此教师应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变成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次,教师要不断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作为教师,要经常考虑如何来充实自己教与学的知识库,并且为增加这方面知识作出不懈的努力;应善于与同事合作,通过交流信息、资源共享、总结反思等有效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实现从教书型经验型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变。
2、善于利用教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历。例如,在教学“收获的感觉”这一主题时,教师向学生讲述了自己做“知青”时养鸡的一段亲身经历:在那物资短缺,生活艰辛的年代,自己向当地的农民买了12只鸡蛋,经过辛勤的劳动和精心的照料,鸡蛋孵成了小鸡,小鸡养成了大鸡。其中八只大母鸡要下蛋了,主人几乎每天都能从笼子里捡回一些鸡蛋。这个质朴的生活实例深深感动了学生。当我引导学生置换角色说说自己的感觉时,他们完全沉醉在一个“知青”的收获喜悦之中。
3、充分利用各学科的教师资源在教学《我的老师》这一课时,教师可在引导学生说出任教本班的所有老师之后,就邀请部分任课老师到教室,与学生一起聊天,请老师说说自己的爱好,说说自己任教这门学科的学习要求。这样,在轻松愉快地交谈中,拉近了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老师成为了学生可亲的人,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激励部分学生走出教室,到教师办公室去找没有请到教室的其他科任教师,并与这些老师说几句话,回来后向全班同学汇报此行的经过。
二、巧妙利用学生资源
学生是品德与生活课人力资源中的变量,是联结家长和教师的纽带。在品德与生活课课程资源开发中,要把改变学生角色放在一个显著的地位上,使学生实现由过去的旁观者、使用者和学习者变成主人翁、开发者和协调者的角色转变。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和探索活动服务,把学生作为家、校联结的利益纽带,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使家长也成为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
1、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悟道德“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同时还是教学的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是一个能动的认知体和生命体。学生的素质不是直接从他人那里获得,而是通过自身能动的活动发展起来的。例如,在组织“上学去”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调查将本班学生按住址相近原则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互相认识并交流自己日常的上学过程。通过交流加深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增进友情,相互取经,之后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把握时机加以点拨。如此,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的生活世界中去,使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信息资源被挖掘出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感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品德结构是知、情、意、行四要素的统一体,这是个体道德素质不可或缺、不能割裂的有机整体。而其中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的核心,它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是儿童知行转化的桥梁。如在“我们的校园”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开展“参观校园”的游戏。在活动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可以提示参观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学会求助、商量、合作,并考虑怎样才能更好将参观活动的成果向大家汇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相互交流自己的见闻和感想,升华学生对校园的情感。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勇于创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思品教学中,新课标指出“要让儿童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例如组织“收获的季节”这一主题活动时,我们可以给学生一段较长的时间准备,让学生分小组共同商量探索“秋天和收获”的途径与方法。做好活动记录,观察日记,以及图片、资料的搜集;同时,作为活动的引导者,老师们也应该及时地去检查、引导,激励。保证学生的活动持续有效地进行,学生在探究中开阔了视野,发现了南北方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差异;在探究中增长了见闻,了解到人们在秋季的衣着变化和皮肤对气候的反应;在汇报探究结果时,学生们发现了“秋天日子比夏天短”,“市场上有新鲜的花生卖”,“秋天到郊外活动景色特别美,气候特别迷人”,“南方的秋天是绿色的”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秋景或果实说几句赞美的话,或者编几句广告词,使学生在活动中萌生遐想,焕发创意。
三、充分调动家长资源
家长是品德与生活课课程资源中不可或缺重要因素。让家长理解品德课的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的价值,使学校、家庭同步教育,构成德育网络,是过去我们长期忽略的环节。
1、家长是学生活动的益友如教学“我的一家人”这一主题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家长请到教室,与孩子一起真情互动。活动中分小组让孩子与家人都来讲述家庭的亲情故事。之后,又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猜猜看”,让孩子和家长各在一方,分别写出家人的生日、爱好、喜欢吃的东西等,写好后让学生当评委,看他们写的是否一致,家长没有到的同学也在课堂上完成,课后请家长签字证实。这节课教师就充分利用了家长这一课程资源来辅助教学。
一、借助外力,增加学生实际获得
所谓外力主要是指上级的方针政策、经费支持、外部教育资源供给等。借助外力就是积极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吃透课程改革的相关精神,把政策用足用好,落实到位。
第一,依托学科实践活动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好10%学科实践活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团体预约上课、送课,学生自主选课。强化学校管理与资源单位协调,努力做到尊重选择、全员覆盖、课前通知、班级列表、课后登统,确保“三个100%”,即100%选课、100%上课、100%合格。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考核要点,突出顶层设计,设计具体活动。利用班会及家长会让学生与家长明晰活动的重要性、内容及实施流程;相关教师严谨操作各个任务环节,学校与区信息中心密切联系,建立指导交流渠道;班主任督促完成作业材料上传,教师认真对学生作业确认、评价、计分。
第二,依托市区级统筹,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围绕“走进高雅艺术”和“博物馆之春”两大主题,认真实施市级统筹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地质博物馆、国家大剧院、抗战纪念馆、北京科技馆,体验情景、实际感知,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学习时空。多学科整合,积极开展区教育基地实践活动:来到灵溪科技教育基地,感受家乡优美山水环境,探究多样性植物分布;走进琉璃渠劳动教育基地,在观摩、制作中感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第三,开展游学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融合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思想品德、地理等多学科,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科技英才”和“人文英才”游学课程。“科技英才”游学:走进青岛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洋生物学专家的引导下对多宝鱼进行解剖;聆听地质学家讲解崂山的形成,做课题研究,组织演讲、答辩。“人文英才”游学:来到延安,走进宝塔山、革命纪念馆、“七大”会议旧址,探究体验总书记插队的地方,开展乾坤湾、清凉山地质考察,路遥故居文学体验。游学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借助内力,增加学生实际获得
所谓内力主要是指学校办学的传统、特色、师资队伍等内部优势办学资源。借助内力就是深入挖掘校内优势资源,发挥人才、设施设备的办学效益,特别是激发出教师的创造活力。
其一,挖掘学科内涵,拓展学科活动课程。依托诗歌特色校资源优势,开设诗歌课程,在赏诗、写诗、吟诗中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发挥教师特长,开设书法、民族舞蹈课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利用外教资源,设置英语口语交际课程,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发挥心理咨询专职教师作用,开设职业生涯与生命教育课程;发掘优秀退休教师资源,初一年级设置物理开放性科学实践课程,强化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体验;挖掘人文学科教师潜力,开展每周1小时的学科拓展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设“品读经典,阅读原著”大阅读课程,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激发教师活力,尊重学生选择,设置课后6类32门校本课程,师生自主选择、自由呼吸、自然绽放。
其二,搭建活动平台,开展学科整合实践。体育节,全校师生参与,关注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科技节,在制作、比赛、展示、原理讲解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跳蚤市场“乐购节”,数学组教师与政治、美术等学科教师协作,师生搭设展台,绘制促销广告,通过旧物循环利用,推广“循环经济”思想,让学生在校园交易中初步感受市场经济,学会推销、购买商品、计算利润;语文戏剧节,师生自编自导自演原创三幕历史剧《追寻》,语文、美术、音乐教师通力合作,在校、区、市的舞台上再现了万世师表孔子伟大的一生,拓宽了语文学习视角,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英语戏剧节,英语组教师把口语教学与语文名著阅读整合,编排英语剧《西游记》,选取原著精彩片段,深度阅读、准确翻译、刻画加工,演绎出人物性格鲜明的唐僧师徒,开辟了英语口语教学的独特蹊径。
三、形成合力,增加学生实际获得
学校树立大课程观,坚持德才并重、家校联动,紧紧围绕新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开展德育活动,不断形成教育合力,落实整体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文化建设,引领成长方向。在“尊重”核心文化引领下,学校的管理文化重人本、教师文化重自觉、课程文化重适合、课堂文化重成长、环境文化重人文、特色文化重诗意,努力做到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学生守则》的学用与文化建设相融合,促进了师生生命质量的提升。
二是深化养成教育,打牢成长基础。学校制定养成教育常规,通过每日、每周、每月常规教育,塑造好形象、继承好传统、养成好习惯、争做好少年。
三是融合各项活动,丰厚成长积淀。融合诗歌特色开展读书节,逢节必有诗,培养了学生的诗人气质;融合艺术特色举办艺术节,在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中,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融合传统项目落实阳光体育,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生活;融合校内外开展志愿服务,传承了中华美德。
四是家校协同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建立家校班级QQ群、微信服务平台,为教师、家长、学生互动联动搭建了平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停课不停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班级、年级和学校三级家长教师协会,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组织亲子沟通辅导课堂,举办心理健康咨询,家长开放周、家长进课堂、家长大讲堂,凝聚了育人合力,推动了整体育人。
一年来,学校落实整体育人,坚持尊重学生,在课程改革中坚持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走进社会,努力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体验,有收获,有成长。
在北京市人杰地灵的门头沟区,圈门小学怡然静卧。学校创办于1946年,将近七十载的光阴中,守护在门头沟区这片教育沃土上,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为门头沟区,乃至北京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8271平方米,建筑面积2459.1平方米,现有教学班级6个,学前班2个。学校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师办公设备,现有图书23014册,远程教育设备一套,多媒体教室14个,计算机教室一个。校园风景怡人,硬件设施完备,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依托综合教材 开展主题月活动
教师评价说:“学校依托《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建设了充满生命力的课程,并延伸出专题教育月的形式。其中,生命教育专题教育月让师生聆听生命的美好,感悟自然;安全教育专题教育月让师生提高安全意识,运用安全知识保护自我……
学生评价说:“在圈门小学中学习,我们仿佛畅游在专题教育的海洋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人着迷,这是外校学生无法享受到的体验,我们喜欢这里。”
众所周知,依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积极主动落实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圈门小学整体推进三级课程建设,合理运用课程资源、始终关注学生需求、有效进行课程实施、力求实现课程创新,使之形成合力,以促学生的全面发展、促学校的内涵发展为突破口,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3年12月11日,小学研修室“专题教育”课题组在圈门小学开展展示活动,研讨此项工作,推进工作进程。北京市课程室专家朱传世、门头沟督导室主任杨玉柱、小教科刘科长、中学研修室裴艳萍副校长出席研讨会,全区小学主管专题教育的领导和教师40余人参加研讨会。朱传世老师作为北京市专题教育的负责人,他希望更多学校从关注人的教育、社会的教育、人类的教育的角度,落实好专题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刘科长介绍了门头沟各个项目研究推进的情况,就项目推进落地的举措给予了指导。督学室杨主任对全体人员提出希望,希望大家关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关注知识的呈现方式,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扎扎实实做好课程与课堂研究。此次研讨会,对学校开展工作起到了启迪和借鉴作用。
圈门小学为落实好专题教育,实现“建设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培养充满生命活力的师生,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的目标,结合教材设定的四个专题,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变传统的讲授模式为“讲授+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课上、课下结合,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学习知识、开拓眼界,丰富体验、浸润情感。结合教材编排特点,圈门小学采取“主题教育月”的形式开展活动。先后开展了“生命教育专题教育月”“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月”“安全教育专题教育月”“国防教育专题教育月”活动。下面以生命教育专题教育月活动为例,讲述圈门小学如何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学校结合生命教育教材,将类似题材归类,确定周教育主题。第一周为健康教育,包含了生命起源、健康的生活方式、护齿、饮食、发育、环境卫生、青春期教育、疫苗、传染病、疾病预防等;第二周为教育;第三、四周为礼仪教育,涉及了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公共秩序、礼貌用语、节日礼仪、演讲礼仪和涉外礼仪等。
从出台方案到具体落实,学校多次召开班子会、教师会、学生会,宣传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开展教育月活动的目的。学校邀请主管此项工作的赵薇校长、艾艳敏研修员来校指导工作。为了保障活动落实,进行了细致分工。班主任为牵头人,制作小报,讲授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带领学生开展讲座、观察、采访、小调查、竞赛答题、故事会、演讲、搜集资料、班会活动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美术教师还协助制作了手抄报。
为将生命教育与国家课程整合,学校组织教师,寻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语文学科中与生命教育的共通点,让老师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实现知识融合、内容迁移。学校还将生命教育与各种活动整合。少先队辅导员组织各班开展“生命感恩”主题读书活动,轮流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时间进行展示。学校积极营造教育氛围,借来展板、播放专题片,让大家看、听、体验、了解。学校专门安排全校师生来到了昌平区“生命教育馆”,让孩子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帮助少年儿童正确认识生命意义,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努力实现生命价值。借新厕所建成之机,安装了“小故事大道理”小板画,《品味人生》《不要开错窗》《生命的价值》《人生的光彩在哪里》《追求忘我》等20多个小故事,让孩子体味人生,健康成长。
学校开展的一节节教育课各有特色,令学生沉醉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灵溪基地辅导员李正文老师的《生命、责任、感恩》开篇大讲堂,为全校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康老师组织全体少先队员观看《生命起源》视频,让大家惊叹自己的成长。岳老师在生命教育课上,首先播放视频《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让学生谈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生命就是一切具有生命的动物、植物,还有的谈到,父母给了自己生命,要感谢父母……之后,选择、判断、简答,一道道教师精心编制的题目让孩子们收获更大。学生们参与积极性高,踊跃回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活动教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产生寓教于乐的教育大效果。圈门小学在不同的年级开展不同活动,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在六年级学生的协助下,制作了手抄报,内容丰富,涵盖了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内容,自编报的制作,使一年级小同学了解了有关生命的知识。二年级:开展了小调查,统计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接种过多少种疫苗,都是预防什么疾病的;设置“过马路、地震了、下课时、发烧了”四种情境让学生体验,应该怎样处理;还开展了礼貌用语知识小竞赛。三年级:开展视力调查、采访,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利用班会时间把相关的知识内容向学生传授;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结合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综合实践活动,搜集了很多资料;采取闯关积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四年级:制作手抄报13份;学生搜集关于健康睡眠的资料,并制作自己在家的健康作息时间表;将7课书的内容制作成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拓展知识,发散思维。五年级:每课制作手抄报;根据生命教育课内容制作了思维导图,内容涉及预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青春期生理知识、文明礼仪、传统节日等内容,学生精心制作,认真选材;用好看的信纸做民族资料卡;用彩纸做文明提示牌;结合第3课内容做了问卷调查,画画自己的梦想,将来想干什么;还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开一次小型班会,做一个营养知识小讲座,完成一个采访任务,以“是否该给压岁钱”为题召开一个小型的辩论赛。通过活动,学生增长了知识,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学校专门设计了评价表,根据开展活动的内容设定评价要素,教师、家长、学生参与多元评价,书写参加活动的体会。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做评委,评选单项优秀、全能优秀和班级优秀,给予奖励。
如今,专题教育月活动成为地方课程建设的载体。学校将专题综合教材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灵活使用教材,形式新颖,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明确,教育效果明显。广大教师全员参与,提升了认识,提高了课程建设的自觉性。他们精心备课,指导学生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素质。学生们动起来了,制作小报认真细致,开展调查积极主动,小组合作互帮互助,搜集资料动员家长参与,俨然成了小小宣传员,不良习惯得以改善,各方面能力不断增强,重要的是他们把自己融入其中,留下了生命成长的痕迹。
学校还开展了其余的专题教育月活动。其中,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月,让师生了解环境问题,注意环境保护;关注世界文化领域,尊重文化多样性;在社会领域,师生了解人类和平与安全问题,在经济领域,了解循环经济、需持续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安全教育专题教育月,师生了解了安全知识,注意自我保护。国防教育专题教育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合格的接班人……
推进课程建设 开发主题课程
门头沟区圈门小学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在校园内开发了“活力中成长”主题课程,促进了师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圈门小学打造以“活动课程”为载体的养成教育校园环境,让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里快乐成长,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新课程的多样性和多选择性使学校与教师建立了新的课程观,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结构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还提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和研究,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推进课程改革,圈门小学依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的《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落实地方课程,在学校内进一步开发了主题课程。
开发主题课程的意义及过程 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开放式专题综合教育实践活动主题课程是利用中小学专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素养相结合,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以一个个主题为研究的线索,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那种学生单纯的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方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形成对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是:以学生活动的主题来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以“综合实践型课程”方式来开发课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活动为形式,激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与条件,参与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调查、访问、观察、资料搜集等,让学生通过主动实践、主体探索、积极思考等方面的锻炼,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形成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究的基本素养。
圈门小学以“让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里快乐成长”为教育思想,全面而深入地实施“活力教育”,以活动唤醒活力,以活力提升素养,以活力教育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构建活力管理、活力队伍、活力教学(活力课程、活力课堂、活力作业)、活力德育、活力后勤特色体系,促进学校和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自信、友爱、全能、充满活力的优秀学子,学校以“活力德育”奠基其“德”,以“活力教学”培养其“才”,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开发主题课程的原则 “生活即教育”,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主题课程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校生活,还包括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要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课程领域,就必须充分关注直接生活经验。只有来源于学生生活的主题,学生才会倾注热情,活动的实施才会取得好的效果。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主题课程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体验来设计、实施的。学校应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坚持综合实践活动源于生活、指向现实的原则。开发课程时,需要充分依托学校资源,利用教师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深刻的人生经验,带着发现身边资源的眼睛,将各类资源进行及时加工、转化成为课程资源,充实主题课程。
圈门小学在开发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主题课程时,不是单纯地从知识着眼来动手做,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意、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和学科间的渗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发展,在体现课题研究的同时也应突出课程内容综合性和专题性,着力体现内容的专题性和系列化,真正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综合实践教育活动按教育内容和教育主题来分,有劳动教育型、科技教育型、环保教育型、生活教育型、艺术教育型;按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分,有自主参与型、小组合作型、问题探究型;按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分,有参观访问型、调查考察型、上网合作型、问题探究型;按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分,可以有参观访问式、调查考察式、上网搜索式、作品展评式、观察图像(图片)式等等。
[关键词]校本培训;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
一、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倡导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形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1]。上个世纪末以来,校本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师培训形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突出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等特点逐渐为我国教育者所认识和接受。校本培训特点决定了它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校本培训是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以高校模式为主。但是高等院校在倡导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农村教师的需求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忽略了农村教师的主体参与性。高校模式“把持”教学的主动权,学习者只能根据预设的课程结构进行学习,参与机会很少。对于教师来说,参不参加培训,参加什么样的培训,“一切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选择,而非教师自主做出的判断”[2]。总的来说,高校培训模式依然是一种外控式模式,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发挥自主性。而成人教育是“一种没有权威的合作探讨加非正规学习”[3]。教师是有自主能力的成人学习者,在校本培训中,教师是主体,结束了他们以往培训中的被动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成长需要选择培训内容,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3.校本培训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院校集中式培训学习成本较高。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包班,有的教师跨年级兼任多门课,偏远学校教师甚至要从事复式班工作,任务更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分身参加离职培训。其次,从经费上来看,农村教师的收入较低,一次培训下来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等让他们不堪重负。很多农村教师不愿意参加这种培训的主要是经费问题。有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自己负担培训费用的为79.3[4]。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紧张,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接受培训都有一定困难,而校本培训正好避免了这些问题,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二、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末,校本培训在全国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展开,但目前的校本培训活动并没有得到农村教师的广泛认同,校本培训的实施陷入困境。
1.现代教育理论难以深入
适应教师需要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需要”一词反映了校本的灵活适应性,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需要适合呢?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拿来选题培训?有些学校在开展培训是注意到了教师的需要,于是就围绕着所谓的“需要”展开了:基本功差了,就组织教师读、写、画;理论不足了,就安排集体阅读教育书刊。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现代教育理论依然无法深入其中,农村校本培训总是在这个层次徘徊,理论水平难以提高。
2.形式化校本培训难见成效
校本培训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5]。然而,有些农村学校将校本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抓,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将一些日常活动统统划在校本培训的名下。校本培训成了教师的“作业”,因为上级要来检查,学校就要求教师“交作业”,有些老师也就随便抄抄了事。笔者曾就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对某地农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其培训内容是教育局发放指定教材,每位教师85元;培训形式是教师自学;评价方式是开卷考试。学校有关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读后感,撰写校本培训报告会记录等材料(有些活动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展,负责人只能闭门造车),以备上级检查。这样的校本培训已经退化成一种形式,有其名而无其实,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农村优质的师资资源、教育资源有限,可是这些有限的资源也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同一区域内不能针对本地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灵活机动地开展培训。甚至有些学校认为校本培训就是在本学校,由本校教师组织学习,于是,关起门来读读报纸书刊也算组织了一次校本培训。
4.不同区域农村教师差异性难以关照
培训教材没有取舍,不考虑城乡教育的差别,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培训内容,不管合不合适拿来就用。有的培训内容与农村学校的课堂实际距离太远,与教学工作脱节;有的培训内容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具体需求,忽视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大一统的模式,缺乏针对性。
5.农村教师主体意识丧失
确立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发展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应该充分依赖教师群体的力量和智慧。然而,很多农村教师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不够,主体意识严重缺失。某学校为体现和巩固校本培训的成果,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之后精心设计并上交一份优秀教案。一个多月过去了,竟没有几位教师主动上交。负责人督促了几次,效果甚微,结果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对教师进行了扣分与批评后,很快全部交齐,但是内容雷同,相互抄袭的痕迹明显。
三、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发展与完善
1.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提高培训的理论性
首先,高等院校应深入教育一线,加强理论引领。无论是教师职前教育还是在职继续教育,高等院校都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教师的摇篮。校本培训减轻了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负担,但并不等于高等院校在校本培训中没有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单纯理论的演绎,而是要竭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姻。高校教师应深入到教育第一线,关注教师的需求,真正走进教育的天地去研究教育。要把高深的教育理论以潜移默化、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农村教师眼前,使其逐步理解、接受,进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
其次,教育管理部门要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案例。对于学校(或者学区),如果能够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进行反思、转化,通过共同体在学校组织机构传递,基于共同系统价值观的专业知能将得以建立起来[6]。在校本培训的引导、管理、评价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不能将校本培训当成文件下发,当成任务下达;二是应及时发现优秀案例,总结经验;三是要宣传优秀成果、推广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目前,一些地方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农村校本培训经验,值得借鉴。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谓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是在乡镇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乡镇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资源,实现各种资源因素在校本培训中的整体优势[7]。
第三,教师即研究者,应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8]。由于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一般较差,对教育科研多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教育科研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从事教育研究的可能,农村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践行教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增强培训实效性
一是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但是,农村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中老年教师的本土知识较为丰富,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师虽然很多出身于农村,可是本土知识缺乏。农村校本培训应有效地结合本地区特色,对教师进行本土化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二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兴起,校本教研逐渐成为热门的教育研究核心理念[9]。对于很多农村教师来说,对教育研究很陌生,针对教师畏难情绪,校本培训可以结合校本教研选择培训内容,以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从而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
第一,要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农村优秀教师缺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农村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很小。我国农村小学教师中,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0.3%,小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8.9%,城市的平均水平是0.9%和49.6%;我国农村中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5%,城市的平均水平是15.6%。即使是这些有限的优秀师资也集中在乡镇中心学校,在偏远的村级学校和教学点,优秀师资严重缺乏。挖掘本地区的优秀教师资源,让骨干教师担当起培训重任,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教师。
第二,要推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随着现代农村远程教育日渐普及,网络也走进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并不遥远,一根网线就可以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展现在农村人的眼前。2004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全员培训的意见》出台,加快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步伐[10]。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多媒体教室。“教师网联计划”要求中小学相互沟通,为校本培训提供快捷便利的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如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为本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了集学习、研讨、交流、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教师学习资源中心[11]。广大的农村教师亲切而形象地把中心比喻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获取信息的资源库、交流合作的俱乐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本着“合作学习,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当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第三,要实施区域联片培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较为分散,很多村级学校规模较小,只有几名到十名左右教师的学校为数不少,甚至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尚有一人一校现象存在。由于学校规模小,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校在教师学习资源上投入较少,教师学习条件较差,自然很难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区域联片培训,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质资源。
4.注重教师差异,办农村特色校本培训
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农村校本培训应针对农村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宜盲目设置培训内容。农村教师群体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培养造就年轻教师的同时,不能忽视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乡镇为中心的学区在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引导中,应从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二要实施农村本土培训。农村校本培训要有农村特色,将农村教育资源纳入校本培训内容体系,是走农村特色校本培训之路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指导本校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活动时,总是充分利用农村教育的资源,不忘与农村社会的联系。他带领师生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一块葡萄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和一位失去老伴的乡村大叔交朋友,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学校空地上选择一片贫瘠的土地进行小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12]。农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资源,这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师生共同认识、共同开发。鉴于中老年教师农村乡土知识丰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可以鼓励中青年教师合作,开发优秀的本土课程融入到校本培训内容体系中去。
5.完善学校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主体性
首先,应满足教师需求,增强培训的活力。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求导向的培训内容。但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需求,一所学校有多少老师也可能就有多少不同的需求,在开展校本培训之前要充分调查教师的不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保证每一次培训都能适应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培训活动的活力。
其次,要在培训中培养教师,激发参训的动力。要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培训体会到教育事业的创造性,体会专业成长的快乐。在校本培训中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塑造教坛新秀,让教师在主持培训、接受培训的同时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以此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
第三,应完善评价制度,提高培训吸引力。目前,很多校本培训活动的考察类似于考勤,只要参加就行,参加后只要上交规定的“作业”即可,不管培训是否取得了实效,教师是否有收获。这种做法挫伤了教师积极性,使校本培训失去了吸引力。应让教师参与到校本培训的计划、实施、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培训活动的主人,并实施参与式管理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以充分培养教师校本培训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2.
[2]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84-194.
[3][美]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71.
[4]顾明远,檀传宝.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5]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25.
[6]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学习的实践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7.
[7]李水清.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5):8.
[8][前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15.
[9]曹一鸣.校本教研实施方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
[10]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文件、经验材料汇编[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3-257.
[关键词]校本培训;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
一、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倡导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形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1]。上个世纪末以来,校本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师培训形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突出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等特点逐渐为我国教育者所认识和接受。校本培训特点决定了它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校本培训是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以高校模式为主。但是高等院校在倡导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农村教师的需求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忽略了农村教师的主体参与性。高校模式“把持”教学的主动权,学习者只能根据预设的课程结构进行学习,参与机会很少。对于教师来说,参不参加培训,参加什么样的培训,“一切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选择,而非教师自主做出的判断”[2]。总的来说,高校培训模式依然是一种外控式模式,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发挥自主性。而成人教育是“一种没有权威的合作探讨加非正规学习”[3]。教师是有自主能力的成人学习者,在校本培训中,教师是主体,结束了他们以往培训中的被动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成长需要选择培训内容,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3.校本培训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院校集中式培训学习成本较高。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包班,有的教师跨年级兼任多门课,偏远学校教师甚至要从事复式班工作,任务更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分身参加离职培训。其次,从经费上来看,农村教师的收入较低,一次培训下来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等让他们不堪重负。很多农村教师不愿意参加这种培训的主要是经费问题。有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自己负担培训费用的为79.3[4]。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紧张,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接受培训都有一定困难,而校本培训正好避免了这些问题,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二、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末,校本培训在全国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展开,但目前的校本培训活动并没有得到农村教师的广泛认同,校本培训的实施陷入困境。
1.现代教育理论难以深入
适应教师需要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需要”一词反映了校本的灵活适应性,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需要适合呢?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拿来选题培训?有些学校在开展培训是注意到了教师的需要,于是就围绕着所谓的“需要”展开了:基本功差了,就组织教师读、写、画;理论不足了,就安排集体阅读教育书刊。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现代教育理论依然无法深入其中,农村校本培训总是在这个层次徘徊,理论水平难以提高。
2.形式化校本培训难见成效
校本培训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5]。然而,有些农村学校将校本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抓,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将一些日常活动统统划在校本培训的名下。校本培训成了教师的“作业”,因为上级要来检查,学校就要求教师“交作业”,有些老师也就随便抄抄了事。笔者曾就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对某地农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其培训内容是教育局发放指定教材,每位教师85元;培训形式是教师自学;评价方式是开卷考试。学校有关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读后感,撰写校本培训报告会记录等材料(有些活动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展,负责人只能闭门造车),以备上级检查。这样的校本培训已经退化成一种形式,有其名而无其实,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农村优质的师资资源、教育资源有限,可是这些有限的资源也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同一区域内不能针对本地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灵活机动地开展培训。甚至有些学校认为校本培训就是在本学校,由本校教师组织学习,于是,关起门来读读报纸书刊也算组织了一次校本培训。
4.不同区域农村教师差异性难以关照
培训教材没有取舍,不考虑城乡教育的差别,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培训内容,不管合不合适拿来就用。有的培训内容与农村学校的课堂实际距离太远,与教学工作脱节;有的培训内容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具体需求,忽视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大一统的模式,缺乏针对性。
5.农村教师主体意识丧失
确立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发展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应该充分依赖教师群体的力量和智慧。然而,很多农村教师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不够,主体意识严重缺失。某学校为体现和巩固校本培训的成果,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之后精心设计并上交一份优秀教案。一个多月过去了,竟没有几位教师主动上交。负责人督促了几次,效果甚微,结果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对教师进行了扣分与批评后,很快全部交齐,但是内容雷同,相互抄袭的痕迹明显。
三、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发展与完善
1.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提高培训的理论性
首先,高等院校应深入教育一线,加强理论引领。无论是教师职前教育还是在职继续教育,高等院校都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教师的摇篮。校本培训减轻了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负担,但并不等于高等院校在校本培训中没有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单纯理论的演绎,而是要竭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姻。高校教师应深入到教育第一线,关注教师的需求,真正走进教育的天地去研究教育。要把高深的教育理论以潜移默化、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农村教师眼前,使其逐步理解、接受,进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
其次,教育管理部门要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案例。对于学校(或者学区),如果能够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进行反思、转化,通过共同体在学校组织机构传递,基于共同系统价值观的专业知能将得以建立起来[6]。在校本培训的引导、管理、评价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不能将校本培训当成文件下发,当成任务下达;二是应及时发现优秀案例,总结经验;三是要宣传优秀成果、推广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目前,一些地方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农村校本培训经验,值得借鉴。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谓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是在乡镇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乡镇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资源,实现各种资源因素在校本培训中的整体优势[7]。
第三,教师即研究者,应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8]。由于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一般较差,对教育科研多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教育科研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从事教育研究的可能,农村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践行教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增强培训实效性
一是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但是,农村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中老年教师的本土知识较为丰富,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师虽然很多出身于农村,可是本土知识缺乏。农村校本培训应有效地结合本地区特色,对教师进行本土化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二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兴起,校本教研逐渐成为热门的教育研究核心理念[9]。对于很多农村教师来说,对教育研究很陌生,针对教师畏难情绪,校本培训可以结合校本教研选择培训内容,以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从而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
第一,要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农村优秀教师缺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农村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很小。我国农村小学教师中,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0.3%,小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8.9%,城市的平均水平是0.9%和49.6%;我国农村中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5%,城市的平均水平是15.6%。即使是这些有限的优秀师资也集中在乡镇中心学校,在偏远的村级学校和教学点,优秀师资严重缺乏。挖掘本地区的优秀教师资源,让骨干教师担当起培训重任,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教师。
第二,要推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随着现代农村远程教育日渐普及,网络也走进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并不遥远,一根网线就可以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展现在农村人的眼前。2004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全员培训的意见》出台,加快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步伐[10]。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多媒体教室。“教师网联计划”要求中小学相互沟通,为校本培训提供快捷便利的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如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为本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了集学习、研讨、交流、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教师学习资源中心[11]。广大的农村教师亲切而形象地把中心比喻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获取信息的资源库、交流合作的俱乐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本着“合作学习,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当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第三,要实施区域联片培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较为分散,很多村级学校规模较小,只有几名到十名左右教师的学校为数不少,甚至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尚有一人一校现象存在。由于学校规模小,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校在教师学习资源上投入较少,教师学习条件较差,自然很难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区域联片培训,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质资源。
4.注重教师差异,办农村特色校本培训
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农村校本培训应针对农村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宜盲目设置培训内容。农村教师群体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培养造就年轻教师的同时,不能忽视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乡镇为中心的学区在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引导中,应从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二要实施农村本土培训。农村校本培训要有农村特色,将农村教育资源纳入校本培训内容体系,是走农村特色校本培训之路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指导本校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活动时,总是充分利用农村教育的资源,不忘与农村社会的联系。他带领师生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一块葡萄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和一位失去老伴的乡村大叔交朋友,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学校空地上选择一片贫瘠的土地进行小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12]。农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资源,这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师生共同认识、共同开发。鉴于中老年教师农村乡土知识丰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可以鼓励中青年教师合作,开发优秀的本土课程融入到校本培训内容体系中去。
5.完善学校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主体性
首先,应满足教师需求,增强培训的活力。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求导向的培训内容。但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需求,一所学校有多少老师也可能就有多少不同的需求,在开展校本培训之前要充分调查教师的不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保证每一次培训都能适应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培训活动的活力。
其次,要在培训中培养教师,激发参训的动力。要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培训体会到教育事业的创造性,体会专业成长的快乐。在校本培训中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塑造教坛新秀,让教师在主持培训、接受培训的同时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以此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
第三,应完善评价制度,提高培训吸引力。目前,很多校本培训活动的考察类似于考勤,只要参加就行,参加后只要上交规定的“作业”即可,不管培训是否取得了实效,教师是否有收获。这种做法挫伤了教师积极性,使校本培训失去了吸引力。应让教师参与到校本培训的计划、实施、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培训活动的主人,并实施参与式管理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以充分培养教师校本培训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2.
[2]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84-194.
[3][美]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71.
[4]顾明远,檀传宝.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5]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25.
[6]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学习的实践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7.
[7]李水清.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5):8.
[8][前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15.
[9]曹一鸣.校本教研实施方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
[10]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文件、经验材料汇编[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3-257.
[关键词]校本培训;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
一、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倡导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形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1]。上个世纪末以来,校本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师培训形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突出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等特点逐渐为我国教育者所认识和接受。校本培训特点决定了它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校本培训是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以高校模式为主。但是高等院校在倡导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农村教师的需求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忽略了农村教师的主体参与性。高校模式“把持”教学的主动权,学习者只能根据预设的课程结构进行学习,参与机会很少。对于教师来说,参不参加培训,参加什么样的培训,“一切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选择,而非教师自主做出的判断”[2]。总的来说,高校培训模式依然是一种外控式模式,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发挥自主性。而成人教育是“一种没有权威的合作探讨加非正规学习”[3]。教师是有自主能力的成人学习者,在校本培训中,教师是主体,结束了他们以往培训中的被动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成长需要选择培训内容,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3.校本培训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院校集中式培训学习成本较高。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包班,有的教师跨年级兼任多门课,偏远学校教师甚至要从事复式班工作,任务更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分身参加离职培训。其次,从经费上来看,农村教师的收入较低,一次培训下来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等让他们不堪重负。很多农村教师不愿意参加这种培训的主要是经费问题。有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自己负担培训费用的为79.3[4]。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紧张,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接受培训都有一定困难,而校本培训正好避免了这些问题,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二、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末,校本培训在全国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展开,但目前的校本培训活动并没有得到农村教师的广泛认同,校本培训的实施陷入困境。
1.现代教育理论难以深入
适应教师需要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需要”一词反映了校本的灵活适应性,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需要适合呢?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拿来选题培训?有些学校在开展培训是注意到了教师的需要,于是就围绕着所谓的“需要”展开了:基本功差了,就组织教师读、写、画;理论不足了,就安排集体阅读教育书刊。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现代教育理论依然无法深入其中,农村校本培训总是在这个层次徘徊,理论水平难以提高。
2.形式化校本培训难见成效
校本培训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5]。然而,有些农村学校将校本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抓,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将一些日常活动统统划在校本培训的名下。校本培训成了教师的“作业”,因为上级要来检查,学校就要求教师“交作业”,有些老师也就随便抄抄了事。笔者曾就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对某地农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其培训内容是教育局发放指定教材,每位教师85元;培训形式是教师自学;评价方式是开卷考试。学校有关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读后感,撰写校本培训报告会记录等材料(有些活动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展,负责人只能闭门造车),以备上级检查。这样的校本培训已经退化成一种形式,有其名而无其实,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农村优质的师资资源、教育资源有限,可是这些有限的资源也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同一区域内不能针对本地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灵活机动地开展培训。甚至有些学校认为校本培训就是在本学校,由本校教师组织学习,于是,关起门来读读报纸书刊也算组织了一次校本培训。
4.不同区域农村教师差异性难以关照
培训教材没有取舍,不考虑城乡教育的差别,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培训内容,不管合不合适拿来就用。有的培训内容与农村学校的课堂实际距离太远,与教学工作脱节;有的培训内容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具体需求,忽视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大一统的模式,缺乏针对性。
5.农村教师主体意识丧失
确立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发展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应该充分依赖教师群体的力量和智慧。然而,很多农村教师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不够,主体意
识严重缺失。某学校为体现和巩固校本培训的成果,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之后精心设计并上交一份优秀教案。一个多月过去了,竟没有几位教师主动上交。负责人督促了几次,效果甚微,结果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对教师进行了扣分与批评后,很快全部交齐,但是内容雷同,相互抄袭的痕迹明显。
三、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发展与完善
1.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提高培训的理论性
首先,高等院校应深入教育一线,加强理论引领。无论是教师职前教育还是在职继续教育,高等院校都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教师的摇篮。校本培训减轻了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负担,但并不等于高等院校在校本培训中没有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单纯理论的演绎,而是要竭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姻。高校教师应深入到教育第一线,关注教师的需求,真正走进教育的天地去研究教育。要把高深的教育理论以潜移默化、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农村教师眼前,使其逐步理解、接受,进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
其次,教育管理部门要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案例。对于学校(或者学区),如果能够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进行反思、转化,通过共同体在学校组织机构传递,基于共同系统价值观的专业知能将得以建立起来[6]。在校本培训的引导、管理、评价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不能将校本培训当成文件下发,当成任务下达;二是应及时发现优秀案例,总结经验;三是要宣传优秀成果、推广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目前,一些地方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农村校本培训经验,值得借鉴。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谓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是在乡镇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乡镇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资源,实现各种资源因素在校本培训中的整体优势[7]。
第三,教师即研究者,应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8]。由于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一般较差,对教育科研多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教育科研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从事教育研究的可能,农村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践行教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增强培训实效性
一是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但是,农村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中老年教师的本土知识较为丰富,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师虽然很多出身于农村,可是本土知识缺乏。农村校本培训应有效地结合本地区特色,对教师进行本土化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二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兴起,校本教研逐渐成为热门的教育研究核心理念[9]。对于很多农村教师来说,对教育研究很陌生,针对教师畏难情绪,校本培训可以结合校本教研选择培训内容,以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从而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
第一,要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农村优秀教师缺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农村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很小。我国农村小学教师中,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0.3,小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8.9,城市的平均水平是0.9和49.6;我国农村中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5,城市的平均水平是15.6。即使是这些有限的优秀师资也集中在乡镇中心学校,在偏远的村级学校和教学点,优秀师资严重缺乏。挖掘本地区的优秀教师资源,让骨干教师担当起培训重任,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教师。
第二,要推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随着现代农村远程教育日渐普及,网络也走进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并不遥远,一根网线就可以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展现在农村人的眼前。2004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全员培训的意见》出台,加快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步伐[10]。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多媒体教室。“教师网联计划”要求中小学相互沟通,为校本培训提供快捷便利的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如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为本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了集学习、研讨、交流、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教师学习资源中心[11]。广大的农村教师亲切而形象地把中心比喻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获取信息的资源库、交流合作的俱乐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本着“合作学习,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当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第三,要实施区域联片培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较为分散,很多村级学校规模较小,只有几名到十名左右教师的学校为数不少,甚至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尚有一人一校现象存在。由于学校规模小,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校在教师学习资源上投入较少,教师学习条件较差,自然很难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区域联片培训,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质资源。
4.注重教师差异,办农村特色校本培训
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农村校本培训应针对农村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宜盲目设置培训内容。农村教师群体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培养造就年轻教师的同时,不能忽视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乡镇为中心的学区在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引导中,应从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二要实施农村本土培训。农村校本培训要有农村特色,将农村教育资源纳入校本培训内容体系,是走农村特色校本培训之路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指导本校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活动时,总是充分利用农村教育的资源,不忘与农村社会的联系。他带领师生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一块葡萄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和一位失去老伴的乡村大叔交朋友,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学校空地上选择一片贫瘠的土地进行小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12
]。农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资源,这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师生共同认识、共同开发。鉴于中老年教师农村乡土知识丰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可以鼓励中青年教师合作,开发优秀的本土课程融入到校本培训内容体系中去。
5.完善学校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主体性
首先,应满足教师需求,增强培训的活力。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求导向的培训内容。但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需求,一所学校有多少老师也可能就有多少不同的需求,在开展校本培训之前要充分调查教师的不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保证每一次培训都能适应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培训活动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