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民族文化多样性范文

民族文化多样性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民族文化多样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西部地区;民族文化;文化多样性

作者简介:吴惠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卢遂茂,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2003级学生,广西南宁 530004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3―0082―04

今天所说的西部,是一个包含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和民族分布的综合性概念,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个自治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P2)。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除了满、朝鲜、黎、畲、赫哲和高山等9个少数民族外,其他的46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西部,西部少数民族的人口有一亿多2(P3),46个民族形成不同类型的文明,使西部民族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一、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一)多民族造就了西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我国西部共有46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的人口有一亿多,占西部总人口的30%。众多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依据自己所处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积累,形成了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交错并立的共生地带。时至今日,西部地区仍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遗存:古朴原始的遗址、蜿蜒起伏的长城、雄伟恢弘的王都、苍凉浑厚的城址、绚丽多姿的庙宇、巍峨壮观的建筑、精美绝伦的石窟、瑰丽神秘的墓葬、古拙粗犷的岩画、浑然天成的彩陶;尤其是异彩纷呈的民族节日、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鸿篇巨制的民族史诗、轻曼刚健的民族歌舞、色泽艳丽的民族绘画、独特的民间戏剧、丰富的民间文学、各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民俗文化等。

(二)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是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其中,共同的地域使民族共同体产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地域也是民族自我意识和风俗习惯形成的自然前提。因此,地理环境的不同对该地区文化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等都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南北两个亚区。西北亚区深处欧亚大陆腹地,地貌多为沙漠、戈壁,其中间有面积大小不等的绿洲、河谷,气候干旱。西南亚区主要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组成,高原上横亘着多列山脉,山脉间有大大小小的河流,广泛分布着高山草原、高山草甸、河谷平坝;除了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等气候外,尚有典型的立体性气候。西部各少数民族根据特殊的自然条件,采取了不同的生计方式,并形成了多种经济文化类型。下面,我们以云南地区为例,研究地域环境与民族文化间的关系。

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西部,大部分分属横断山脉的延伸,山脉的河流纵列,相间分布,地势起伏大,形成复杂的地理环境。云南地区各民族按照不同的地理环境分居各处,其人文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居住的地理环境的制约,不同民族采取不同的生存方式,进而形成了多种经济文化类型。如居住在山区的苗、瑶、布郎、拉祜等民族多从事山区旱地农业;同样居住在半山的哈尼族又从事山区高田稻作农业,并形成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梯田文化。居住在河谷、平坎的白族、壮族、部分彝族、布依族等从事稻作农业;藏族等民族既从事牧业,又有小面积的草原农业。云南各民族采取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去适应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并不断调整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饮食、建筑、服饰、节庆、人生礼仪、等人文景观,丰富了云南文化的内容。如纳西族“东巴文化”、白族“建筑文化”、彝族“火文化”、哈尼族“梯田文化”等等。

(三)民族文化多样性是西部民族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结果。一种民族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往往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各民族经过迁徙与其他民族的融合,经历了不同民族间的双向互动、吸收彼此优秀的文化的过程。西部地区每个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都经历了这一过程。下面,我们对甘宁青地区的文化形成过程作一探究。甘宁青地区属于山地高原区,正好处于我国最大高原――黄土高原,最高高原――青藏高原和最干旱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边缘和交汇地带。甘宁青地区一直是我国古代农牧民族频繁迁徙的主要场所。多路径、多方式的民族人口的迁徙、移动,使大部分民族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长期的交错杂居,致使各民族间不仅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来往,还有文化、血缘等方面的交融。当然,这中间既包括自然发生的、自上而下的、无强制手段的民族融合,也包括统治者实行的强迫性的、灌输式的民族同化。

在民族融合过程中,传统文化积淀较少、人口规模小、与其他民族混居程度高的民族,其融合速度快一些;而传统文化积淀较多、人口规模大、人口中与其他民族混居程度低的民族,比较容易保持其民族特性以及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凝聚力,其融合速度相对缓慢。这样,原来的特有的民族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并存,其文化特征更显多样性。

(四)国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帮助其发展,这是西部民族文化多样性得以保留的根本原因。国家对西部文化遗产实施了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这是西部民族文化多样性得以继续存在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为了保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健康繁荣发展,国家制定和实施了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对西部文化遗产实施了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并且举全国之力收集编纂民族文艺志书等,在整个国家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编纂了多部民族文化志,少数民族的语言也得到保存和推广,各种民族节日也更加流行,更具特色。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采取“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并动员各种力量抢救、保护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以及积极组织和领导各民族古籍文化的管理工作等。同时,国家还培养了一批由少数民族的人员组成的工作研究队伍,从事研究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保护和弘扬,是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得以继续存在的根本原因,并为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现状

分析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日益发展,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融合而丧失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他们在传统的原创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不断利用先进文化技术来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再加上国家对西部文化遗产实施了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使西部不仅民族文化多样性得到保持和发展,也丰富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对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当然,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具体表现在:

(一)传统多样的民族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经济重点向西转移,中国加入WTO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孕育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生成环境也随之变化,这意味着这种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独特民族文化将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被商品化、庸俗化,各少数民族的价值取向被同化以及传统的民族文化面临退化的危险。

(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受到影响。现今,西部很多地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和农村建筑在旧城改造中遭到破坏或拆毁;现代化设施建设以占用毁坏古迹遗址为代价;不法分子以兜售文物为生;地区以开发民族特色旅游景区为名对传统的文化景点等进行改装。此外,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民族语言文字的失传等原因,一些民族文物古迹遭到破坏以致无法进行辨认。

(三)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道路受到影响。一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发展经济、发展科技的工业型社会。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资源。但是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被作为经济利益的工具,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是西部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种文化既相互碰撞、相互冲突又相互吸收、相互融合。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要保持多样性的发展,就要不断创新发展,以致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在现代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道路依然在探索中发展。

三、保持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途径

(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在西部乃至全社会营造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氛围。保持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加强西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保护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强化保护意识。我们可以在西部地区开展民族文化保护的宣传工作,使西部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群众,高度重视并认识到民族文化在民族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除了采用大张旗鼓的宣传手段外,营造有利于保护西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氛围,教育无疑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主体应该是西部各民族群众,因此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应重视西部各民族群众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民族语言教学、民间技艺传习、民族历史文化讲授等多种渠道,加深西部各少数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鼓励和激发各民族群众自发保护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促进实施文化保护的行动效果。我们也可以利用传统师徒相授、现代学校教育或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结合等方式,尽可能多地培养各种各样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才,以实行文化项目的活态保护。我们还可以通过办培训班、鼓励在职自学和脱产进修等方法,努力培养和扩大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队伍。总之,我们可以采用各种灵活的手段,使教育成为西部地区保持、扩大和传播民族文化的制度。

(二)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机制。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更加规范和科学。要真正建立起有效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机制,立法是关键。建国以来,国家和各地政府曾对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国家关于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多侧重于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物方面,而民族器物和大部分的民俗类文化资源还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规定。需要继续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与法规。另外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地区一些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地方政府的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和西部地区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更加规范和科学。在这方面,西部各级政府必须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以下机制:

1.建立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保障机制。西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首先要解决民族文化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要加大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才能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得以真正落实。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内容包括经费划拨、机构设置、人员组织、项目确立、税收优惠政策、专家咨询机构设置,以及奖励和惩处措施等。

2.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普查和专项调查机制。普查和专项调查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物质文化遗产的材料收集。西部各地区要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普查和专项调查制度化、规范化。

3.建立民族文化的重点保护机制。在国家和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卓有成效,必须建立民族文化的重点保护机制。对濒危文化遗产,应该重点予以扶持。对于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技,政府一方面要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另一方面给予民间艺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传艺。对于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国家采取重点扶持政策。建议对一些既无历史、又无文化的名城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实行摘帽制,每两年检查一次,对保护不力、名存实亡的各级名城和文物保护单位实行末位淘汰制。

4.建立文化生态保护机制。西部地区风景迷人,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至今还有文化生态保存比较完整的地区。建议国家加大投入,对西部文化遗产进行修复保护,划定文化生态保存比较完整的地区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少数民族文化原生形态保护区。基本要点是维持少数民族文化赖以产生、传播和传承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人文生态环境,提供相对稳定的局部生存发展条件,维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原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扰破坏,以此恢复和增强其自身再生机制,尽可能延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良性循环周期。同时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创办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传习馆,切实搞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

(三)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优

势,建立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发展西部民族文化产业。这是保护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一旦在社会中失去功能,就会自动消失。实践也证明,许多文化事象之所以消失、文化资源之所以枯竭,与其长期闲置、利用不够有很大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利用的过程也就是保护的过程。要实现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必须将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在利用中实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多方面被利用。经济方面,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成为一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开发旅游,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使各族人民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开发保护民族文化,这是可行的。这种开发应突出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西部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各少数民族杂居,共建家园,形成了西部地区个性鲜明的文化特征。我们的任务就是很好地挖掘、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建立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发展西部民族文化产业,这是保护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必由之路。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产业化的基础与前提,文化产业化为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可贵的探索,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逐渐过渡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从而使文化变成一项产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习惯于让文化成为商品的附属,过去西部并不看好文化的经济意义,认为文化就是花钱的,就是向政府要钱的,所以特别强调“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在西部地区的人们已经开始改变这种观念:文化不但能赚钱,而且能赚大钱,在更高的层次上,文化完全可以唱主角,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时候了。在这方面,云南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独具特色,取得的成绩与影响是公认的,近年来,云南省通过不断的努力,打造出《云南映象》及姐妹篇《香巴拉映象》等在场文化,通过舞台形式,为保护云南的文化多样性,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将云南这种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创作与全力发展民族文化产品的实践道路,概括为“党政领导,战略布局;职能部门,统一运作;专家论证,观念突破;科学决策,试点先行;群众参与,保持特色;市场运作,机制创新;立足本土,拓展海外;文化兴邦,产业富民”3。广西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无论是已打响品牌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还是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开发,以及《妈勒访天边》等一些文化艺术精品的打造,都凸现了广西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这些对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应立足于西部的基本区情,立足西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资源优势,建立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这是保护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根本出路。这不仅能达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也能促进当地特色经济的建立。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的保护观,是一种保留、传承、发展观。

当然,西部大开发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在实施这一工程的伟大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其整体性,防止片面性、局限性。既要追求经济的增长,又要注意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面对西部丰富的民族文化,我们需要开发与保护并重,从而发挥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特色优势,实现西部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昆明:云南人

民出版社,2005.

[2]李晓东,等,全球化与文化整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

版社,2003.

[3]和铨,熊澄宇解读香格里拉文化[N].迪庆日报,2005―

10―20.

[4],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

版社,2005.

[5]李世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J].中国民族,

2004,(11).

[6]马平,全球化格局下的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J].

青海民族研究(社科版),2005,(1).

[7]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

篇2

[关键词] 云南民族文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一个省份,少数民族达25个。云南这块神秘的土地,它独有的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早已引起世人的关注。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十分广博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涵,保护和开发这些民族文化,对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云南民族文化与植物

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不仅把植物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还赋予植物不同的文化内涵,使植物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人们除了利用植物为人类生存与生活服务外,还人为地赋予植物许多来自人类自身思维活动的文化内涵,使植物成了文化的载体,这样的一些植物,称为文化植物。云南文化植物的形成与云南的区位、宗教文化、开发历史和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长期以来,居住在云南的26个民族,根据各自所处的生态环境,创造了云南原始的宗教和文化,在原始宗教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创建和积累了许多与植物相关的精神和文化产品,形成了颇具民族特色和鲜为人知的云南民族文化植物。云南的文化植物具有文化植物的多样性、文化植物起源的古老性 、文化植物区系组成的复杂性、文化植物民族和宗教的多元性特征。

二、云南民族文化与动物

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把有的鸟类视为“神鸟”。如傣族把孔雀敬为“柳鸟”,从不猎杀,并养在寺庙中,作为观赏,加以保护。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普遍有跳孔雀舞的习俗,意为赞赏其美丽,博取人人爱护。阿昌族把美丽的白腹锦鸡视为“市鸟”,在山上拣到羽毛,姑娘们将它作为头饰,以示娇艳。白族、傣族和山区的汉族,也把鹤作为“神鸟”加以保护。

在少数民族的观念中,蝴蝶是美的象征,也是美好生活的征兆。蝴蝶以其特殊美的魅力,而从纯粹的自然界,迁飞入人文化了的自然中。这种人类文化的演变,在少数民族的服饰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如云南的彝族、苗族、白族、傣族、景颇族和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中,一些直接描摹的蝴蝶图案频繁出现。在全身上下,帽饰、衣饰、腰饰、裙裤、鞋子上,都没有出现过蝴蝶的形象。苗族的蜡染、白族的扎染、彝族的挑花、傣族的织绵,蝴蝶图案屡见不鲜。在云南,无论是生活在高山或是水边,山居还是坝居的少数民族,无一例外地都喜爱蝴蝶,并以之作为服饰图案的组成部分。五彩缤纷的云南生态环境启发了人们服饰构形的想象力和色彩想象力。

不仅少数民族如此。蝴蝶也早在汉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甲骨文中的象形绘画是丰富而多样的,从太空中的日月星晨,到地面上的草、木、虫、蝶、鸟、兽、鱼和水土田畴、阴阳雨雾等等,都依类象形,一望而能辨别。庄周梦蝶中“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蝴蝶之梦为周舆”的慨叹,哲理深奥,也引发一场“人生如梦”、“物是人非”的争论直至如今。而其中所蕴涵的文学艺术意义上的主客体相互移情,更道出了艺术的真谛,与少数民族图案服饰所隐含的深层意义异曲同工。宋代诗人谢逸所写的诗句“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流传千古,把蝴蝶的飘逸风姿写得出神入化。此外,哀艳缠绵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最终以男女主人翁为爱情献身,化蝶飞升为结局,留给人们无穷的想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处于大自然中的人,把自己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活动使自身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充分的改善。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和劳动,使生物多样性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文化的烙印,大大丰富了美丽的自然界。

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了有机交融,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无论是图腾崇拜的传统文化,还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俗,对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起到了很多积极的作用。然而,云南各民族文化中,也存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的内容,如狩猎习俗。在森林和野生动物日益减少的今天,过度捕猎必然会导致某些动物的减少甚至绝灭。在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使用木柴做饭和取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一些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如傣族,乃至于汉族对神山、水源山的禁忌,哈尼族保护森林以培育风水等等,正在被主流文化所淹没,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样受到严峻的挑战。各民族文化中许多优秀传统,也将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而消失,这种消失是不可逆转的。因此,保护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各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分,不但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弘扬各民族文化,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首先要加强各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其次,各地文化部门应大力发掘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有利于当地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传统文化;再次,逐步改变各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如: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伐木做饭取暖的生活方式等。近年来,昆明动物研究所配合林业管理部门,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和各族民众进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和教育,培训林业管理干部,提高了民众对野生动植物物种的识别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林业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大大地扼制了盗卖野生动植物的不法行为,使云南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参考文献:

[1]陈灵芝: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20

篇3

滇西北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要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间频繁地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族文化大走廊”,因此,无论在各民族成份的构成上,还是在宗教、民俗、衣食住行、歌舞艺术等方面都形成了既保留各自的特色,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熔铸出滇西北各民族文化特有的宽容开放精神,促成了滇西北地区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并存。

滇西北地区各民族的大融合

滇西北纳西、藏、彝、白、傈僳、普米、怒、独龙等族都是藏缅语族族群,与西北的氏羌族群有渊源关系。这种同源共祖的历史奠定了各民族之间唇齿相依、友好相处的客观条件,并在历史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同源异流、异源同流,在分化和融合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历史上滇西北各民族形成同区域交错杂居、聚居而相安无事〔除了过去因各种历史原因而产生过的一些短期民族纠纷)的格局,也是这种友好关系的反映。

纳西族《创世纪》中说藏族、纳西族和白族是同父同母的三兄弟,彝族古老的故事《居木乌乌》中说汉族、彝族、藏族是居木乌乌和天女所生的同胞:藏族传说《萨当汉・松诺罗丹》的故事,把丽江木氏土司称为萨当汉,即“丽江王”, 他的藏语法名是“松诺罗丹”,意为今“柞永盛”,这些传说都反映了滇西北各民族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唐代洱海地区“乌蛮”蒙氏王族与“白蛮”贵族联合建立多民族集合体南诏政权的历史,是滇西北不同民族联合实现地域性统一的反映。从古至今,滇西北各民族之间相互通婚者很多,从中也可以看出各民族和睦相处的传统。历史上,汉族和汉文化对滇西北各民族的影响很大,白族即英人与到滇的汉人融汇而成的民族,南诏、大理国的整套典章礼制深受汉族政治、文化的影响:明代为滇西北霸主的纳西族木氏土司广采博纳汉族文化,大量引进中原汉族人才,极大地推动了其统治区域的经济、建筑、医药、汉传佛教和道教文化等的长足发展。各个时期的汉族移民与滇西北各民族在城乡杂居,和睦相处。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很多汉族也入乡随俗,学会了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在历史上,滇西北一些民族之间也有过因封建中央王朝的政策以及民族上层利益导致的冲突和纷争,但各民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文化上的友好交往是一直存在的。南诏统治者曾与吐蕃联盟抗唐,后又联合唐朝军队击败吐蕃:唐代磨些与吐蕃之间既有争夺盐池之战,这段历史纠葛形成藏族著名的神话诗史《格萨尔传奇・姜岭之战》的历史背景,但唐代磨些和吐蕃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友好关系,吐蕃贵族与磨些酋长之间建立姻亲关系。

据唐代《蛮书》等记载,铁桥〔在今丽江塔城)上下的吐蕃与磨些等族民众之间的牛羊等商贸交往十分频繁。明代,中央王朝推行“以蛮攻蛮”的政策,扶持纳西族木氏土司,认为木氏土司“守铁桥以断吐蕃,滇南籍为屏藩”。木氏土司在明王朝扶持下多次出兵与藏族土司交战,其势力远达滇川藏三地藏族地区,战争给藏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木氏土司在促进藏族地区的佛教和经济的繁荣方面也起了较大的作用,如土司木增在明万历末年至天启年间主持刊印“丽江一一理塘版《甘珠尔》大藏经”,广建藏传佛教庙宇,推广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品种等等,都赢得了藏族人民的好感。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在滇西北,既有称为“磨些古宗”的藏族,也有称为“藏纳西”的纳西族,反映了两族的相互融合和密切的关系。

滇西北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贸易有悠久的历史,遐迩闻名的“茶马古道”即是滇西北各民族长期进行贸易而形成的充满活力的商业通道。历史悠久的大理三月街、洱源鱼潭会、鹤庆松桂会、兰坪营盘街、丽江三月龙王庙会、七月骡马会等,都是滇西北各民族进行贸易的集市和物资交流会。清代和民国年间,藏族、白族商人纷纷在丽江开商号,纳西族商人也在中甸、德钦等地设立很多商号。纳西族、白族商人深入到傈僳、怒、独龙族的居住区域经商,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商贸交流。在“茶马古道”上,滇西北纳西、藏族商人还齐心协力修桥筑路,促进这条滇藏贸易通道的繁荣。如位于德钦县澜沧江上的云南进重要渡口溜筒江铁索桥是由丽江纳西族商人赖耀彩在1946年倡导并出资、得到迪庆藏族商人马铸材等的积极响应而修建成的,此桥建成后,改变了过去这里只能用溜索渡江、危险异常、人畜渡江辛苦万分的原始状况,极大地促进了“茶马古道”商贸的繁荣。

滇西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在长期的相互交流过程中,滇西北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影响中发展。比如,滇西北不少民族中都是本土和外来宗教并存,如纳西族,既普遍信仰自己的本土宗教东巴教和民间巫术,同时远至唐时始就将吐蕃的苯教文化内容吸纳到自己的本土宗教中来,后又将一些藏传佛教、汉族道教的文化吸收到东巴教中,形成了东巴教这种以纳西本土文化为主,又融合了多元文化的独特的民族宗教形态。明代,在纳西族木氏土司的积极倡导下,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教派〔白教派)在今丽江、维西、迪庆纳西族和藏族地区得到蓬勃发展,该教派黑帽系八世活佛和十世活佛先后到丽江,促进了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教派在滇西北的繁荣。产生了著名的噶玛噶举“滇西十三大寺”。佛教道教传入纳西族地区后,与纳西族的本土东巴教和民间巫术一起在民间流行,祭司东巴、巫师桑尼、和尚、喇嘛、道士各行其道,在民间各有影响。丽江过去每逢甲子年举办甲子会,各种宗教的教徒分别在各个不同的地方举行法事,各有信徒,和平相处。有时祭司东巴、巫师桑尼、和尚、喇嘛、道士同时登场为民众举办法事。在丽江甚至出现了诸教寺庙融和一体、不同宗教教徒同堂和平共处的文化现象。如有的寺庙前院供佛、住和尚,后院供道教神、住道士。一些民间盛行的寺观节庆,不论它是属于哪一种宗教的,都会有各种宗教的僧人、道士和信徒一起来参与,共同欢庆。

篇4

每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是一个新的开始,是昨天的结束。每一天,我们在努力,在学习。但是当那一次次残忍的考试打击者我们,我们又失去斗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政治文化传播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①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②文化多样性的表现:A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删除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2.透视文化多样性。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各具特色),文化又是世界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3.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我们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是尊重本民族文化);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生活中的文化传播。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①传播媒介包括: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等。

②传媒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术的推广为标志的。

篇5

关键词:全球化 本土文化 文化多样性

全球化不仅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目前,全球化定义诸多,通常,全球化是指全球各个国家的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以全球的共同规模为发展基础。同时,全球意识的崛起,也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各个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依互存。全球化亦可以概括的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不断扩张,从而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一、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也可以说不尽相同,其中我认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识形态自然会受到严峻的考验,经济实力雄厚的超级大国也会抓住这个机会,向其他相对经济落后的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侵略。这无疑也会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造成严重的打击。殊不知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强国出现了文化垄断的苗头,其中,他们通过影视传媒的手段,来对其他国家进行美国文化的渗透,极力推销自己的文化意识形态。由美国的影视公司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影片也赢得了全球的票房,“中国人在电影院花钱看老外拍的中国故事”,这句话不尽让人哭笑不得。因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而言,如何一方面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又能在从中发扬我们的本土文化,这是当下的一个难题。全球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如今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是指“超越本土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或者说倡导一种所谓的‘全球文化’。全球文化的产生意味着一种超越国界、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普遍价值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存在于世”。①事实上,我们正在感受着“文化全球化”向我们走来。但是,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似乎这种全球文化的内容变得越加有限,出现了归一的苗头。因此,这种以消耗自然资源和误解现代化为前提的社会文明正在向古老的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甚至有些是毁灭性的。

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之传统文化无疑是丰富和深厚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 5000 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 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 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 对于我们这个拥有多个民族并存、 多种文化融合的国家来说, 博大精深、 多姿多彩的各民族传统文化共同构筑了华夏民族的核心内涵”。②但是,随着两次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近代的中国除了饱受侵略的痛苦外,极少的受到了两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积极的影响。时至今日,中国的“本土文化”与世界上很多的传统文化一起承受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其中一部分最能体现民族特征的本土文化正在消失,有的甚至已经消亡。

面对如今的态势,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试图逃避全球化的推动力都是不现实的,当然也是不明智的,因为,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并不意味着牺牲本土文化,使之被淹没或者屈服于文化霸权主义。全球化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各种挑战,让民族文化不断的磨练,既能适应这种环境,同时也能放射出自己独特的魅力。进而,才能在大的浪潮中抓住机遇,生存发展。

二、文化多样性

在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一致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其中,也对“文化多样性”做出了全面的定义: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是指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也就是说各个国家和社会形态通过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从而构成了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在于:

1、文化的多样性就如生物多样性一样,是全人类生存的根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2、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民族性 , 这是一切民族立于世界的基石,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保持民族的独立性。

3、文化多样性是民族平等和人权保障的基础。

4、在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中 , 在文化多样性的自身发展条件下, 文化多样性在保持其文化精神的前提下, 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纳异质文化的优质性, 能够与时俱进地实现自身的文化变迁, 这是文化多样性中一种有效的文化调适, 更是文化多样性应对现代化进程, 实现文化自主发展的有效方式与必然途径。

5、根据文化相对论理论 ,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 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并与其经济条件相适应的。

总之,如何一方面适应全球化,享用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强大本国经济来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课题。我们要重视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文明成果,绝对不能简单的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对立,如果国家不能够将自己民族的文化发扬传承,那就不能立于世界之林,谈何国力,谈何国际地位?同时,我们也不能把本民族文化封闭孤立起来,呈现给世人的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非“单一”。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对话、交流与合作,兼收并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全球化进程与民族文化多样性》雷晴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