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影像专业培训范文

医学影像专业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学影像专业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学影像专业培训

篇1

关键词:医学影像设备;维修;管理对

在过去,我国的医学影像科室只是作为医院的一个辅助部门存在的,但是在现代,大部分医院已经将医学影像科室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分离出来,可见医学影像对于现在医疗救治过程中的重要性了,甚至有的医院已经将其作为临床科室来对待,医学影像布置与医院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还直接关系到医生能否准确诊治患者的病症。然而一般的医学影像设备都是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对于这些医学影像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是很难开展的,本文根据笔者对于医学影像设备的实际维修经验,阐述其现状以及改进维修不善的方法。

1 我国当前医学影像设备维修方面的问题

对于医学影像维修中出现的问题,有三个责任方可以追究其在维修方面应当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供应方、使用方、方。

所谓供应方,及时供应医学影像设备的商家,现代医院中使用的医学影像设备无论是外部装置还是内部结构都及其复杂,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故障,导致无法继续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具体病症,只是在故障现场进行更换零件是不能使其恢复正常的,必须要通过返厂来进行维修,有时需要有原厂的模块来代替,但是即使是普通的医学影像仪器也有着昂贵的价格,其进行调试的软件也极其特殊,必须通过原厂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影像设备的维修工作,然而一些影像设备的厂家将售后的维修市场垄断起来,一些厂家甚至不重视售后服务,只将更多的力量投入到销售影像设备中,还有一些商家虽然负起维修的责任的,但是并没有落实下来,在医院需要的时候,不能在第一时间展开维修工作。

使用方就是购买医学影像设备的医院,医院在对于医学影像设备的维修问题上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三级医院以主要依靠厂商的维修服务,辅助自行修理,二级医院没有三级医院的资金条件,因为医学影像设备的维修险也是极其昂贵的,因此有些供应商就故意抬高价格,设置不合理的价格,然而由于设备价格信息不对称,导致二级医院只能任由厂商开价,使得维修情况恶化,另外一般的医院只重视医疗团队的建设,而忽视了医疗工程队伍的建设,医生不是专业维修人员,尽管医术精湛,面对专业之外的影响设备的故障也只能束手无策;医院对于维修人员的忽视还可从其薪酬低福利差看出来,使得这个专业的人员被一些待遇更加优厚的国外影像设备商家吸引,使得国内这方面的人才更加欠缺。

方主要指的就是独立的第三方维修力量以及一些商,如今我国的第三方维修团队还不具备较为完善的规模,更像是一般的电器维修店,医院在选择第三方维修时,不能给予足够的信任,一旦遇到专业能力比较差的维修方,不仅不能修好故障,反而会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诊治方面的工作,虽然我国的影像设备发展比较快,但是其维修方面的问题显然已经阻碍其发展了。一些比较落后的维修团队还在使用一些落后的检修手段以及不先进的维修仪器以及工具。

2 改善维修问题的对策

在对医学影像设备在维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可以针对这三个角度的问题提出一些能够帮助医院改善进行影像设备维修状况的方法。

从目前影像设备维修所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维修、保养需要各类专业技术和建立高效的维修保养体系,才能保证所有在用设备可靠、有效、安全而经济地运行。传统的维修组织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发展的需求。笔者认为从医院医工科的角度来讲,做好医学设备的维修工作应加强医院的设备维护管理,重视预防性维护,与厂商积极合作,尝试多元化合作维修模式,培养设备维修工程人员。本文总结对策如下。

2.1 加强对影像设备的管理力度

使用为保证影像设备的可靠性运作,必须改变以往的定期维修、通知维修、事后维修等常规观念,而向预知维修的趋势转变。医疗设备的维修不同于一般的电器修补,需要维修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全面的维修技能以及广泛而系统的知识结构,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应根据医疗设备的属性、物理风险、安全性能、使用频率、工作年限等方面加以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时间周期,设定优先等级,在故障发生前就对医疗仪器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医疗仪器高效运行,同时将各种现代化的新型维修技术应用进去,使心脑电图机、放射线设备等大型设备以及电子类设备可以达到85%的自维修率;分析天平、色谱分析仪等实验室内使用的精密仪器,在维护和校准下达到 95% 以上的自维修率; 而制冷设备、常见的口腔设备等常规医疗器械需要达到100%的自维修率。

2.2 新型维修模式

与厂商积极合作,利用医院能在设备购置中卖方市场地位争取利益;与多家社会维修力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售后技术支持信誉度公示制。作为厂商维修和自身维修之外的重要补充部分,第三方维修服务有利于医院对设备维修进行合理安排,考虑到医疗设备较高的科技含量以及复杂的结构,安排从事维修的人员必须具有足够的能力。

2.3 医院自行组建维修团队

医院维修力量具有自身优势,如接受过基本培训,具有反应速度快,维修成本低,适应全院各产品等特点。然而,医院内工程技术人员的地位低、工作环境差、加上员工专业培训、待遇问题未能很好解决等原因导致一些技术骨干流失,难以独立开展S修。因此,医院要培训适合医院工作的维修工程师,明确他们在医院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医院自身设备维修的能力,改变大部分设备都由供应商维修的局面,尝试多元化合作维修模式,培养训练维修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提高保养维修技术,并及时将高新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维修保障工作中去。

结束语

医院的正常运行是离不开影像设备的正常运转的,现代人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周围的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精神压力过大等,一些以前没有出现国的病症都产生了,这也对医学影像设备提出了新的选择与挑战,只有技术更加先进的影响设备才能辅助医疗过程,因此医院必须重视其关于影响设备的维修问题,培养优秀的维修人才,学习其他国家维修方面的先进技术,有效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理学士;人才培养模式;“校院企”合作

1 专业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与传统的影像技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教学内容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不清楚影像技术岗位需求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等诸多问题。而医学影像从业人员普遍学历层次低、系统理论知识缺乏、专业设备的操作单一、缺乏创新精神。目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内容陈旧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新设备的研制、开发、引进和应用,各项业务技术的开展,相关学科的渗透与交叉,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断开拓医学影像科学的新领域。而早些年出版的书刊对这些知识介绍的不够全面,许多高校开设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都处在建设发展阶段,学生接受最新知识的机遇和方式者非常有限。而在迅速更新的知识面前,由于受到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局限,致使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对专业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科管理等方面均立足于陈旧的观念,不能适应专业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还停滞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跟不上时代步伐,这也是目前医学影像技术从业队伍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教学方法单调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材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单纯将书本上的内容“ 灌注” 给学生,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及学习热情;实践能力与 理论知识不能有机结合,使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和应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缺乏,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3)专业知识单一

影像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电子、机械、数字技术、光学工程等专业综合发展的结果,各专业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从业人员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加上分学科、分专业学习不合理的工作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很多单位根据医学影像设备而非学科系统来进行专业划分,从而使很多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单一,成为只懂某一种检查设备知识的技工人员。这样既割裂了专业知识的立体联系,又束缚了个体思维,必然会扭曲整个学科的知识结构。

(4)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影像学从业队伍学历结构不尽理想,尤其是在县、市及其以下级别医疗单位,招工、顶职上岗者不乏其人,而技师中则更多见。中专、高职学历者所占比例过大,本科以上层次学历者为数不多。大部分从事人员缺乏钻研精神,只管操作,只管维修,脱离思考,就事论事。没有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高层次的专业培训,想要较好掌握、运用医学影像新技术并使之创新和发展,并非易事。为此,加强医学影像技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2 培养目标的确定

目前,四年制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只在不多的高校刚刚开办,由于在对医学影像学理学学士培养认识上的差异, 致使出现许多学校培养目标及方向不明、 培养模式混乱,大多数学校都是借鉴甚至沿用原来五年制医学影像学本科(医学士)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一时也很难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导致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毕业生“医师、技师”就业尴尬的现象。

2012年9月国家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教高[2012]9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原医学影像学专业(四年制)更改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四年制),专业类别也于原来的“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部分)”改为“医学技术类”,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这就更加确定了其专业方向,即毕业生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学影像技术领域从事医学影像设备研究、管理、流通、客户服务等,以及能在医学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我校于2010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学本科(理学士)专业学生,2013年9月将招收第一届医学影像技术(更名后)本科专业的学生,几年来的办学实践在不断的促进我们思考,建立符合当前社会需要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亟待探讨的课题。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目前医学影像本科专业的现状,结合我校的办学情况,创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育教学方案改革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向医院、企业等用人单位发放问卷调查表,收集用人单位对近5年招聘的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的质量评价及实际工作中对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结合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理学士)的服务面与职业岗位能力,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借鉴“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育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改革方案。

(2)完善教学计划,整合教学内容

培养目标确定以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就应围绕培养目标来确定。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涉及到医学知识、操作技能、职业态度等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理、工、医相交叉,因此完善的课程设置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根据医学影像学科发展的方向,紧密结合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结合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完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突出医学物理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模块相关教学内容的设置。随着现代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三化”已成为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方向。CT,MR,DSA,CR,DR,PACS等技术的应用需要集医学、医学物理学、现代信息技术、成像技术等知识与技术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应该更侧重于理学和工科的内容,如:先让学生掌握信号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打下基础。在硬件方面,完成各种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之后,着重让学生掌握医学成像设备的特点与成像原理;软件方面,完成计算机应用和基本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后,结合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培养医学图像分析的技能。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达到在具有较宽知识面的同时具备一定专业深度的水平。

(3)建立“校院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之前国家没有明确四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的培养目标,很多高校都沿用原有五年制医学影像学(医学士)的培养思路,因此,除了学校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外,就是在医院进行实习与见习。显然,这种模式无法满足医学影像技术(理学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若能充分利用高等医学院校的资源与医院、企业构建三位一体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创造良好的就业前景,实现“零距离”就业,稳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扩大学校的影响力,而且大大地节约了学校对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优化社会资源;另一方面,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可以及时了解当代医学影像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对医学影像技术毕业生的需求和要求,实现“按需”培养,提高就业率;同时,校院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工程师“请进来”,把教师“送出去”,可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及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高校办学能力。此外,校院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产学研结合可让高校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和谐地发展。

(4)编写活页教材

随着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科学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医学影像学设备也随之日新月异,新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上要与时俱进,而选用合适的教材开展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受教材需从编写、出版到定购这个时间周期的限制,很难满足要求。因此,高校可与医院、企业一起编写活页教材,与定购的材配套使用,不断更新、完善、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能真正学以致用。

结束语:

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对医学影像的新要求,高校在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培养模式,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拓宽办学思路,积极推动“校院企”三方参与的合作教育模式,提高办学能力,扩大影响力,优化社会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1.日本医学教育

日本的医学教育有综合大学的医学部和单纯的医科大学,从综合大学插班入读医学者,一般学制为四至五年(各大学不同,有三年插班的及二年插班的),医科大学为六年制。一般在二至三学年学习基础课程,三学年后学习临床课程,第五学年后利用一到一年半时间实习,第六学年的毕业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取得国家医生考试资格。获得学士学位后可以入读四年学制的博士课程。

每年2月,日本进行国家医生考试,合格后取得医生资格,开始为期二年的临床研修(被称为“研修医”),即初期临床研修,之后进一步专科医生认定――后期临床研修(二年)。

2.日本放射科专科医生培养

日本的影像医生培养采用专科医生认定制度。1966年4月,日本医学放射线学会放射线专科医生制度建立,至2008年6月30日,日本共有放射科诊断医生5199人。

日本1997年开始实行医疗制度的改革,专科医生认定协会呼吁加盟学会强化调整、维持专科医生制度,将称谓统一为“专科医生”,并强调明确进修的科目,将进修年限设定为五年以上,同时实施进修技能的考核、笔试,完备认定审核制度等。学会为促进专科医生资格明确化,调整学会间的专科医生认定制度。

自2004年春季开始,日本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了医生毕业后的临床必修制度,与之相接续的专科医生培训制度,目前仍然按照各具有专科医生认定制度的学会自主指定的方针施行。

医学生在具有培养资格医疗机构从事影像诊断、IVR 研修二年以上,并给出研修记录及由指导教师给出研修评价,可以取得认定医生资格。之后在具有培养资格的医疗机构从事影像诊断、IVR 研修二年以上,接受专科医生考试,并给出研修记录及由指导教师给出研修评价,可以取得专科医生资格。这期间,取得专科医生资格至少需要本科毕业后六年。专科医生认证每五年更新一次,不符合专科医生认证规定者将被取消资格。

3.韩国医学教育

韩国的医学教育制度,可分为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层次,前者包括医生、东医生、牙医生、护师和公共卫生医生的培训,后者主要是中级护理人员、助产和其他辅助人员的培训。

高等医学教育包括西医学、东医学、牙医学,其学制为高中后六年,护理专业的学制为高中后四年,六年制医学课程的安排是前二年为医前教育,后四年为医学教育,毕业时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医学毕业生取得博士学位后,需参加国家医生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共14门学科的试题。毕业后的医学教育分两类,一类是以培养专科医生为目标的住院医生培训,另一类是以教学和研究技能为目标的研究生院教育。

住院医生培训在经认可的综合医院中进行,培训时间为四至五年,第一年为实习,后三至四年为专科定向的住院医生培训期。研究生院教育在大学的研究生院进行,为期五年,其中硕士阶段二年,哲学博士阶段三年。目前,韩国90%的医学毕业生进入了专科医生培训,由此导致了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比例失调。

4.韩国放射专科医生培养

70年代后,韩国医生很少去国外进行他们的住院医培训和工作,但是有很多人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国外(主要是美国)进行学习。

至2007年,韩国共有2703名放射医生。医学生毕业后,经过四年的放射科住院医生培训后,必须完成一年的实习期。申请从事放射专业的医生必须通过韩国放射学会的考试。获得放射学会的认证后,希望从事各个亚专业工作的医生必须到能提供相应培训的医院进行至少一年的培训。大学的附属医院和大型医院可以进行住院医生培训,约70%的放射科医生在大学附属医院或者总医院进行了培训。

5.韩国放射学医生未来的发展

制定放射学医生专科医生制度,明确专科医生基本准则,进行专科医生认定制度的调查与评价,专科医生的认定、宣传及教育等。

承担 subspecialty 领域诊疗的学会认定的专科医生,必须是在获得内科系或外科系基础领域的认定医生及专科医生资格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进修,由具有专科医生认定制度的学会认定。

中国医学教育

1.中国现行医学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毕业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对毕业后医学教育的认识不同;除了本科专业外,从二年中等专业卫生学校毕业的医士至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博士,中间还有三年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医士、二至四年的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医士、五至六年医学院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士和七年大学毕业的硕士等。

培训质量、效果参差不齐,导致毕业生较早进入专科,其后的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培养就在所在科室进行,各专科岗位的医生素质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差距较大,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医院对临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实施程序和方法也不一样,导致放射医生整体水平不高。

许多医院按检查手段划分影像学科室,将医学影像学科划分为若干小科室,例如:普通放射科、CT 科(室)、MRI科(室)、血管造影或介入科(室)、超声科(室)及核医学科(室)等,这与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惯例不相适应。由此会导致培训机会不均等,人才不能流动,管理体制滞后,缺乏竞争机制等问题制约着临床医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严重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而且制约了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建国50多年来,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学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GME)――继续医学教育(CME)的终身医学教育体系。目前国内影像专业设置有影像诊断专业、影像技术专业、影像工程专业、放射治疗专业四个基本专业。

目前国内多家大学开办了影像专业,总体以五年制本科教育为主,其中天津医科大学于2003年开办了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方向)(七年制,硕士学位)。

2.住院医生培养制度

一般院校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培训期为五年,分两个阶段进行,确定住院医生培训“3+2”模式。第一阶段主要进行基础培训,为期三年,主要轮转各主要相关二级学科的临床工作,在学习各相关二级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重点掌握临床基本技能,以达到低年医生的临床要求;第二阶段为后二年,主要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加强本专业临床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学会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症,以达到低年主治医生的临床工作要求。

3.中国的专科医生培养制度

2003年卫生部启动了“建立中国专科医生培养和准入制度研究”课题;2004年批准了北京市卫生局开展专科医生培训工作试点。吴仪副总理在2004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立起中国的专科医生制度,这将是卫生系统今后几年的重要任务之一。

2005年,卫生部成立了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2006年,卫生部办公厅发出了开展专科医生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陆续公布了89家医院一千多个基地开展专科医生培训试点单位;2007年针对以上基地开展工作的情况,卫生部组织了专科基地复审工作。

4.中国专科医生培养制度建立的情况

培训的模式定为:3+X,即普通专科医生培训时间为三年,该阶段共设置专科35个,包括19个专科和16个亚专科。亚专科医生培训再加一至四年。

下图表为35个专科设置情况 (阿拉伯数字为年限)

目前,已制订18个普通专科、34个亚专科医生《培训细则》与《培训基地标准》。《培训细则》包括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基本要求、较高要求、考核内容与方法等;培训基地以学科为基础,包括所在医院条件、学科基本条件,社会信誉、医疗服务质量等。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评估,优胜劣汰。

5.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与专科医生培训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均属毕业后教育,对象均为住院医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发展;不同之处在于住院医生为本院培养人才;而专科医生培养的是“社会人”,即培养后人才实行二次择业、二次准入。受训者接受三年培训,获普通专科医生资格后可选择就业,也可以按其本人意愿志向继续接受亚专科阶段进一步培训并获亚专科医生资格。这也是医学生获得公平学习、自由就业和提升医疗专科技术水准的契机。

6.专科医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政府对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培训没有专项行政经费投入,培训缺乏有效的经费保证;培养期间专科医生待遇低,甚至支撑生活都有一定困难,无法调动培养的积极性;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发展不平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科医生培训的发展进程;教育学位与学制种类的多样性,增加 培养的复杂性,不便于统一标准和统一规范的管理;专科医生培训刚刚起步,相关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科医生培训的进一步发展。

解决这些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包括建立健全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强化专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既重视目标管理,也应重视过程管理;加强医院医教管理者的能力建设,强化政府职能,也就是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职能,把培训经费纳入常规化预算项目,加大对培训基地的投入,加强教学支撑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政府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如加强对培训基地的审核、认定和监管工作,逐步建立并推行专科医生准入制度等。

在收入方面,美国住院医生的收入明显低于主治医生,仅相当于后者的1/6~1/5。 就中国目前的住院医生培养工作而言,还没有在全国层面形成制度。医学生一毕业即可分配到全国任何一家医院工作,住院医生只是晋升中的一个职称,许多医院还没有住院医生培训的质量保证体系。

国内外比较与发展

中国的特色: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缺乏统一标准;教育尤其是医学教育的评价不完善。国外的特色:出口一致、培训规范、自我调整与控制;分配制度与培训配套。未来发展:需要加以时日才能够完成;人才培养、尤其是医生的出口标准的一致性有待加强。(全文完)

日本研修机构要求

200张床以上综合医院,放射科独立,具有放射诊断、核医学等诊断能力,拥有病理科。设备包括CR、DR、CT、MR、钼靶摄影、DSA、MRI、US、SPECT/PET等。每年放射线检查人数在10000人次以上,核医学500人次以上。

“PCRR Model”

发达先进国家专科医生培养准入制度及其发展轨迹,可以归纳为:

P,Physician(执业医生)

C,Certification(通过培养和考试取得专科医生资格)

R,Registration(专科医生执业注册)

R,Re―Cer―tification(再确认)

临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

1993年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

1995年印发了《临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大纲》;

1998年印发了《临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颁发管理办法》;

1999年实施的《执业医生法》明确提出建立中国医生资格考试制度和医生执业注册制度,也就是医生准入制度;

篇4

vestig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s in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and ana-

lyzes in detail the status quo of employment consciousness on follow-

ing aspects: career planning, employment expectation and job hunting, etc. Aimed at the main body of job-hunting undergraduates, it puts for-

ward a thorough employment guidanc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five-year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medical students; employment consciousness; employment

guidance.

一、基本情况

本调查于2010年6月至7月进行,调查对象为滨州医学院基础学院随机抽取的15个本科班及口腔学院随机抽取的1个本科班,其中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5个、全科医学专业1个、麻醉学专业1个、医学影像学专业1个、口腔医学1个,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麻醉学专业1个、医学影像学专业1个,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1个、全科医学专业1个、医学影像学专业1个;采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015份,有效回收问卷9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2%。(调查问卷见附录)

二、调查结果

本次主要针对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期望以及求职三方面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通过调查显示,尽管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压力大,但是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有较为清晰目标的受访者仅为40%左右。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很好的解决受访者目标不清晰、发展方向不明确的问题。如表一所示,有将近60%的受访者只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简单的规划,还有将近20%的受访者表示不知怎样规划甚至根本没做过规划,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过认真规划的受访者仅为10%左右。尽管如此,受访者所表达出的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度是非常大的。

在受访者自主获得职业知识指导的各种渠道中,60%的受访者是通过父母的影响来获得职业知识,有25%左右的受访者的职业指导知识来自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阅读,而最为理想的职业指导知识来源渠道――学校设立的就业指导中心及就业相关协会仅占到了17%左右。同时,受访者在选择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上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多样性,较为集中的选择项是面对面咨询和知识讲座。

(二)就业期望

就业期望是指毕业生希望获得的就业岗位、就业地区以及薪水标准等的综合体现。就业期望值是指理想的职位对自己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如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是否能受到同事的尊重和领导的器重,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能否得以施展等。

如表二所示,有将近80%的受访者能够认识到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的事实,这说明在对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认识上大多数受访者已趋于理性。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却仍有60%左右的受访者觉得医学院校毕业生属于社会分子的精英层面。当然,受访者尊重医学这个职业本身并没有问题,但若惯性的认为医学院校毕业生也属于社会的精英层面,这势必会对受访者在择业观念方面产生不健康的影响,造成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的问题。尽管大多数受访者在择业观念的选择上显示出了合理性,仅有20%左右的受访者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这一不易操作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自身长远发展的择业观念;另一方面,大多数受访者在就业单位和期望月薪的选择上却令人堪忧――70%左右的受访者所选择的国营机构(机构指医院、企业等)固然是薪资待遇与工作环境稳定、发展前景有保障,但该类机构招聘门槛高、工作强度和压力大、竞争激烈也是不争的事实。据麦可思公司于2009年5月底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月度报告》,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2007元,大多数受访者的期望值与此存在较大的差距,70%左右的受访者的月薪期望值在2000元以上。

调查显示,除去现实因素的影响导致20%左右的受访者在选择就业时看重薪水的高低,尚有将近70%的受访者在选择就业时看重发展空间和工作的稳定性这两个利于受访者自身长远发展的方面,这反映出受访者在选择就业时已经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理性与合理化,这与学校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及对受访者进行的其他方式的职业指导是分不开的。

(三)求职

求职是指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向企事业单位寻求为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的一种过程,而这个过程应当是一个由准备到实施的长期性的过程。

综合表一所反馈的信息及如表三所示,大多数受访者的择业观念影响来自于父母,而父母却不能在受访者职业发展过程中给予其合理化、科学性的建议,加之学校在对受访者职业发展指导相关环节上存在的吧缺失,导致近半数的受访者并不明确自己职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这就会对受访者的求职过程产生消极的影响。

同时,如表三所示,由于学校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及社会环境等其他渠道对受访者的综合影响,受访者在对用人单位纳才标准和自身素质评估方面存在较为明晰、合理的认识,这就为学校继续开展职业指导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受访者针对自身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明确了方向。

三、思考与建议

综合表一、二、三、四所示,以下是针对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提出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受访者更好地进行切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校更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知识指导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在调查中,受访者表现出对专业化、职业化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渴求。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具备较强的专门知识、能力和素质,需要形成素质全面、市场意识强、并对市场非常了解的团队。如果没有职业指导的专业培训,教师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指导也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

1、建立一支专职教师队伍。一方面,高校要对职业指导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如定期集训、参观考察、与兄弟院校交流工作经验等,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学、心理学、创业、求职与面试技巧、社交礼仪与沟通等职业指导知识。另一方面,学校可采取各种措施,激发职业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丰富其教学经验,提高其教学水平,真正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建立一支社会兼职队伍。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聘请社会上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对学生进行测评、规划、形象设计等;还可聘请医学专业的成功人士、校友、有临床经验的医生等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讲座,解答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

(二) 建立长期有效的就业信息体系

在调查中,受访者表现出对就业信息及时性和全面性的强烈渴望,及时而全面地获取就业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的成败。职业指导服务部门要加强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一是把每年的真实就业情况如专业的就业率、行业性质、就业方向、就业渠道、就业流向等及时向学生反馈;[1]二是及时给学生最新的就业形势与职业需求信息;三是及时给学生反馈往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四是向用人单位提供高校毕业生信息,起到联系用人单位及医学生的纽带作用;五是积极随访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及时给在校生进行传达,使他们积极应对,以便毕业时能够适应市场需要。要通过完善信息服务,使学生能够及时获取自身所需信息,进行就业准备的适时调整,最终形成就业良性循环体系。做好医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需要学校、医学相关用人单位、毕业生本人及政府各方的共同努力。

(三)强调职业指导工作的全面性和全程性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产的是要能被社会所认可的人力资源。当前的职业指导工作并不能做到全面长期地为学生提供服务,或断断续续,或只是在临近大学毕业才开始着重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主要是为解决毕业生找工作难的“燃眉之急”。但是,正确择业观的形成以及一个人的就业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我们务必应该强调职业指导工作的全面性和全程性。

根据受访者所反馈信息,强调职业指导工作的全面性既要保证大众授课的功效性,同时还要为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内容针对性强的因材施教服务,要加强职业指导方式的多样化,增加诸如开设相关网络论坛、邀请专家讲座以及增加社会实践机会等多样化、效果好的渠道,为学生提供全面性的服务。全程性是指职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在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低年级主要进行适应性教育、专业教育、学风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教育学生树立优良学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就业素质意识;中年级主要进行就业价值观、择业观、择业心理、创业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加强创业教育,帮助他们认清自己所适应的工作领域;高年级主要进行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准备、需求信息、劳动合同法与就业权益保障,让学生了解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情况,着手进行就业指导实战教育。

(四)强化自身素质,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

篇5

1 唐山市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

唐山是河北省的一所重工业城市,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是全国较大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唐山市实现财政收入264.3亿元,占河北省财政收入的1/5强,居河北省首位。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唐山市的医疗卫生行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692个,其中医院102所、乡镇卫生院183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所,妇幼保健院14所。卫生机构床位达到2.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1万人。信息化建设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发展迅速,主要情况如下:

1.1 系统硬件和软件 系统硬件和软件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反映医院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标志之一。唐山市各级医院的计算机硬件配置水平比较高,有85.6%的县以上医院建立了内部局域网, 服务器的质量和数量也有了明显提高;89.5%的医院有1台以上的PC服务器,更有部分医院已经配备了高性能的小型机。由于系统应用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医院平均拥有工作站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当前为69.2台。

在操作系统方面,WINNT/WIN2000占了主流,而数据库中MS SQL SERVER也占了多数,与其他行业一样,微软在医院信息化过程中的影响力不可忽视。MS-DOS和FOXPRO/FOXBASE现在应用的比例已经很小,医院信息系统的系统平台已经完成了更新换代。今后,随着小型机的应用,相信使用UNIX和ORACLE的比例将会上升。

1.2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在被调查的85家各级医院中,尚未有乡、镇医院建立现代意义的医院信息系统。县以上医院都不同程度地建立并应用医院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临床工作(见表1),其中门急诊划价收费系统的拥有率最高,为90.1%,而以医学影像系统为代表的一批与临床医疗质量有关的系统的比例明显过低。对于大多数医院来说,①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已经具备,特别是与财务核算相关的几个系统拥有比例比较高;②说明我们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还停留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阶段,临床信息系统应用(CIS)还有待大力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的医院信息系统都与医保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交换,医保系统建设是这两年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助推器。

1.3 人员和机构设置 从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有26%的乡、镇一级医院设有专门的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人员。在县以上医院中,有59.5%医院的设有专职信息化部门,另外14.5%的医院通过其他部门代管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而88.5%的医院有专门从事信息化的人员,但是专职人员并非专业人员,计算机专业本科以上人员相对较少,总体来说专职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不甚理想。

2 唐山市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2.1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覆盖率较高 被调查的85家乡、镇以上医院都不同程度的应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或临床工作,使用计算机的比例达到100%。但乡、镇级医院只是应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行政管理,如办公系统,再有应用最普遍的是财务收费,建立现代意义医院信息系统的乡、镇医院基本没有。县以上医院中,有88.6%的医院都建立了以财务收费为核心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应该说,这两个数字在河北省甚至全国同类城市中还是比较高的。

2.2 涌现了一批信息化建设比较成功的典型医院 在唐山市各级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批规模比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比较好、信息意识较强的医院,凭借自身在经济、技术和人才上的优势,大力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不但极大提高了自身信息化建设水平,还带动了一大批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如唐山市工人医院,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应用单机数据库进行信息管理,是国内最先引入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的医院之一。他们自己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主开发的医院信息系统,具有30多个模块,基本覆盖了医院临床和管理的各个科室,不但为这所三甲医院的管理和临床工作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并且被唐山市肺科医院、丰润医院、唐山市三友医院、唐山市半壁店医院、唐山市发热医院、唐山市二十二冶医院等使用,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再比如开滦医院,他们所开发的面向对象的医院信息系统居于全国同类医院的先进水平。

2.3 信息化建设为医院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唐山市各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临床工作质量,有效缩短了挂号、交费、待诊时间,方便了患者就医;医学影像资料的计算机采集、存贮和调阅,为医生的医疗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减少了医疗差错;使用医院信息系统可快速准确地掌握医院运营的各项医疗、经济、物资的实时信息,增强了医院管理环节的调控力度,实现了全程监督管理,提高了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如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应用药品管理系统后,每年的药品管理都十分精确,有效堵塞了以前手工管理中难以解决的药品丢失、分发错误等漏洞,为医院节省了大量资金。唐山市妇幼医院不仅建设了覆盖管理和临床各个科室的比较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还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进行远程医疗活动,他们开展的孕产妇远程护理服务受到了患者的欢迎和好评。

3 唐山市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难点与发展对策

通过调查并征求医院信息管理负责同志的意见发现,资金短缺、人才不足、缺少专业培训、基础设施落后等是当前唐山市医院信息化工作的主要难点,而制定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和政策、落实必要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进程等工作被认为是应该主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唐山市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课题组就提高唐山市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出如下建议:

3.1 深化医院HIS建设 目前,唐山市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比较迅速,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是从纵向看,大多数医院还停留在管理信息化阶段,信息技术在临床诊断、手术中的应用还不多,远没有达到数字化医院的水平,今后医院应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临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上。政府特别是卫生管理部门应重点投资建设1~2所信息化建设典型医院,大力建设医学影像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嘱处理系统等临床信息系统,通过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3.2 制定统一标准[1] 当前,参与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的公司众多,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良莠不齐。由于缺少医院信息化的规范和标准,给系统的标准化、通用性、数据共享等带来很大的困难。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建设及作为发展方向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都需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卫生部制定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只是建立了基本标准,远远无法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更为具体的信息化标准已经成为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3.3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医疗卫生行业计算机专业人员待遇低于IT行业,也低于本行业中的医护人员,造成医院内计算机专业人员严重不足。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和水平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大大加强。计算机专业人员一般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在提高待遇的同时,应加强医学知识及医院管理方面的培训,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3.4 加大资金投入 在资金投入方面,受体制和观念的制约,医院似乎更愿意投资于能很快产生效益的医疗设备,普遍认为信息化建设只有投入没有经济效益,不愿意拿出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事实上,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回报是隐形的、长期的,而效益是多方面的,它既能减轻事务处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临床医疗质量,辅助高层领导决策,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为病人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使医院能够以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

参考文献

1 省略/mednews.

篇6

【关键词】体检档案;管理;我见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进行定期体检的群众越来越多,体检中心在各医院相继成立,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体检质量和体检中心的形象。但目前,体检档案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检工作。因此加强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

1 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院的中心工作是医疗,是如何提高医护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就医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对档案工作的管理,特别是对健康体检档案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体检中心在各所综合医院是成立时间较晚的科室,人员多是从各临床科室抽调的医护人员组成的,他们对档案管理的知识了解不多,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多年的工作使他们形成了重视患者的医学检查和临床诊断,而忽视了各种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从而导致了他们对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的责任心不强,致使日常许多体检档案资料的流失。

(2)制度不健全,资料归档不规范

在医疗工作中,门诊、住院病历档案管理制度严格,而体检档案管理因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出台的规章制度较少,同时缺乏必要的监管,因此各医院自身的体检档案管理制度和职责也相对较少,未将体检档案的管理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在资料整理过程中,以往主要以文字资料为主。与此同时,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各种医疗文书、各种检查的影像报告、胶片、病理切片等已成为体检档案的必备资料,而这些资料或交给病人自己携带,或分别由放射、功能检查、病理等相关业务科室保存,未形成统一管理体系,给资料的查阅带来一定困难。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影响着档案管理水平。目前多数医院的档案专业人员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与现代医院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随着档案事业的规模日益扩大,档案数量的增多,内容的丰富,管理手段的更新,对档案专业人才的素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院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档案从业人员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停留在传统的经验上,缺乏创新精神,已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

2 关于对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领导重视是搞好体检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各级领导特别是体检中心领导要有较强的档案管理意识,要把档案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加强体检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要与体检中心的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利用刊板、宣传栏和张贴宣传图片等形式,大力宣传档案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强化广大职工的档案意识,端正人们对档案工作的态度,进而引起关注,获得大家支持。

(2)加强制度建设是搞好体检档案工作的保证。

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体检档案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的关键。医院要把上级的有关规定、标准,作为工作的依据,根据档案目标管理的需要,邀请档案专业管理部门的专家,共同研究,制定出适应体检工作的《体检档案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体检档案管理的归档、保管、利用、鉴定、销毁、保密及库房管理等制度,使体检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使得档案工作更趋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各部门要严格把关,责任到人,将体检档案工作纳入科室目标责任制管理中,相关科室负责人要抓好归档资料的收集、整理,进一步促进体检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3)加强人才培养是提升体检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水平。体检档案的管理,不仅需要具备医学知识,还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统计等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档案从业人员通过专业培训、进修学习等渠道,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要大力引进档案专业中高级人才,建立档案管理人才梯队,进一步适应档案业务发展,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

(4)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必然

目前计算机技术已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在体检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应加强计算机的应用。把健康体检档案融入到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临床实验室管理系统(LIS系统),医学影像管理系统(PACS系统)以及电子病历系统,将每一位体检患者的检验和影像资料的集中收集和完整保存,对以往体检患者的纸质档案,可使用微缩数码技术,将档案从离线存储转化为在线存储,从而实现体检档案的在线检索,形成健康体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5)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是体检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

篇7

【关键词】实用型;满意型;卫生;高职教育

一、加强实用型卫生人才培养的必要意义

(一)加强实用型卫生人才培养,可以提高全科医生的整体医疗水平

目前,我国合格的全科医生十分匮乏,注册全科医疗科的执业医师仅有8万余名,占执业医师总数的4.3%。在重视基层卫生的国家和地区,全科医生一般可占到医师总数的1/3甚至1/2以上。2011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建立中国特色全科医生制度作出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适应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重要意义,把大力培养合格全科医生,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

(二)以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为切入点,统筹做好其他卫生人才培养工作

一是加强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当前,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公共卫生、护理、药师等专业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人才缺口大。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培训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相关岗位人才紧缺的问题。卫生部已经开始实施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工程,到2015年,全国急需各类紧缺卫生人才37万人。二是有针对性地举办短期培训班。分层次、分阶段、分项目针对现有卫生专业人员队伍进行专项、专科培养、培训和轮训,提高卫生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加强实用型卫生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措施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作为承担卫生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机构,适应医改需求,满足医改需要,是历史赋予医学教育的新任务、新使命。怎样在实用型卫生人才的培养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长沙经济建设服务,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们认为有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实用型卫生人才的学历教育

我院每年招生约1300人左右,以国家统招高考生大专生为主,适当招收少量五年制高职学生。同时开办大专、本科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为优秀大专毕业生专升本创造条件,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2013年,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在切实办好现有专业的同时,积极向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申报,争取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及中药学专业,为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定向培养全科医生等,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用型人才需要。

(二)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最紧迫、最核心任务,是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最根本的方法。我们认为应该充分利用长沙市卫生系统内的资源,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联合办学。我们积极筹备与兄弟医院联合开办护理、助产、药学、医疗、医学影像等大专班,设计将各培训班的理论教学放在卫生职院,临床教学放在医院。同时建立学院教授和医院专家联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时调整调整课程设置、专业和专业方向,促进专业设置与医院需求对接,提升卫生人才培养与医疗卫生单位需求契合度。

2.订单培养。护理专业是我院的特色专业,是国家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省精品专业,近年,学院已试行与爱尔眼科医院联合招收了“爱尔眼科护理班”,招收并开设了湘雅博爱康复班,我院还将积极与各区县、各医院签订协议,订单培养护理、药学、助产大专人才,协议单位可参与选拨优质生源编班、以单位名字命名、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挑选学生实习、优先挑选最优秀毕业生,实现完全根据各医院的需求培养人才。

3.定向培养。是指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长沙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实现每个村卫生室有一名以上达到规定学历卫技人员”的要求,最为可行的方式是制定并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的计划。同时,我院将积极联系为各医院定向培养手术室、ICU室、急诊室、供应室、产科、精神科等专科护士,为药房培养调剂师、为眼科培养验光配镜师、为口腔科培养口腔技师,为社区养老机构培养老年护理人员等卫生专门人才。我们将充分利用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实用型人才培养优势,各市级医院牵头,成立护理院及康复医院,扩张系统医疗服务规模。

(三)建立长沙市卫生人才培训中心和医卫技能鉴定中心

一是建立由市卫生局主管的长沙市卫生人才培训中心。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与医院合作,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学历教育、人才培训、计算机及英语辅导、执业资格考前辅导等。根据基层卫生工作需要,灵活办班,按需施教,提高继续教育、短期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培训方案、要求,由长沙卫生职业学院负责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任务的实施、临床操作训练的衔接、考试考核的操作实施、毕业证或结业证的发放等。

二是在培训中心内建立长沙市医卫技能鉴定中心。积极与湖南省人社厅、妇联、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用人单位协调合作,积极推进医卫技能鉴定工作的广泛开展。如开展口腔医学技师、药剂师、社区康复治疗师、眼镜验光师、育婴师、月嫂、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按摩师、护理师等的技能培训、考核与鉴定,共同打造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区最大最权威的医药卫生人才技能鉴定中心。同时,为长沙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企业下岗工人及转业军人转移培训,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也能为医院病房护理员正规培训、持证上岗做好服务,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培养技术人员。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医学无国界,教育无国界,依托长沙卫生职业学院现有国际国内合作办学的优势,继续加大开放交流力度,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医学教育机构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开展实质性、深层次的合作,特别是进一步办好护理(涉外方向)专业,在原有毕业生到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就业和深造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出国人数和合作的国家数,努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与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使学院实现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

篇8

一、胸外科临床教学的现状与特点

1.现 状

胸外科是一个以急重症为特点的科室,其涉及的疾病和临床检查内容多、范围广,而在临床教学中往往因为带教老师日常工作多而忽略系统的教学,高科技检查手段的飞速发展虽然加快了疑难杂症诊断,却限制了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胸外科本身注重实践性与操作性,应从最基本的无菌观念、换药、拆线等基本技能开始,认真学习管理病人的经验,进行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培训。临床医师诊治疾病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好坏,医学生进入临床后,由集中的专业理论课学习转为“看病、治病”,开始了他们行医生涯的第一步,帮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

2.特 点

胸外科多数手术专业性强、操作复杂、难度高。胸外科的实习时间较其他科室相对短暂。很多实习生感到进入胸外科实习,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其困难、复杂的程度使实习的旅程很难起步;或者是刚刚起步,短暂的实习期已经结束了。如何管理好临床教学工作,使学生在短暂的实习期内学有所获,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胸外科临床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实习时间不够

由于实习时间短,不可能每位学生均能遇到各病种的典型病例,比如胸外伤,收治具有偶然性,这就需要带教老师除了做好分散带教工作外,还要注意了解全科患者收治情况,一有典型病例及时集中同学进行病例讨论,通过集中“精读”病例,对于加强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及拓展知识面多有很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病例数量不足的不利因数。[1]

2.实习医生缺乏主动性

很多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中努力地扮演着带教老师的助手,而缺乏主人翁的意识。临床是医学生正式参加临床工作前的重要学习环节,要初步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不仅需要实习生严谨认真地协助带教老师管理病人,更强调其主动地了解病情、查阅资料、分析思考,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临床思维,积极地把握参与临床实践的机会。

3.实习医生心理不成熟

很多实习医生满怀豪情的来到科室,却不断地看到自己缺乏知识、经验,逐渐意识到自己离成为一名真正的临床医生还有一段距离。在胸外科,多数患者的病情紧急危重,手术操作及术前术后的各种情况远远超过了实习生的各种处理能力。加之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很多实习医生容易在失落感中逐渐失去对实习的热情和兴趣。[2]因此,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不断的鼓励,让每位实习生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让他们真正明白这段必经的成长历程,避免悲观情绪的滋生。

三、胸外科临床教学带教方法探讨

1.科学选用教学法

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反思性教学,研究实习医生学习和自身教学的可能性,根据教学条件的不断变化,不断调整和校正教学方法的运用技巧,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食管癌治疗方案时,宜选用讨论法,发表看法相互启发,培养实习医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再次复习巩固时可选用谈话法,引导实习医生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思维等。另外,可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强直观教学。外科学和内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治疗手段的不同,外科必须通过手术方法治疗疾病,让学生了解手术的主要步骤和方法也是实习的重要内容。外科手术学是形态、技巧科学,学生从教科书中学到了手术操作是静态而抽象的,胸外科实习时间短,能允许学生参与的手术机会很少,而且就每一个学生而言,只能跟自己带教老师参与观察自己一组的手术,能参与的手术种类有限,如果让学生参观手术,由于考虑到避免院内感染,要和手术医师保持一定的距离,故对手术医生的每一操作细节难以看清,达不到感官学习的目的。面对这些客观存在,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目前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医学影像资料及计算机技术来弥补临床实践机会不足对实习的影响。制作应用动态多媒体手术课件、手术录像、VCD光盘等视听材料都可以帮助同学加深对手术的感性认识,增强教学的现场感,而且弥补了教师操作时不能看清的缺陷,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进了手术学教学效果的提高。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直观教学往往可以取得语言教学所达不到的良好效果。胸外科大部分疾病的诊治特点是需要影像学帮助,如肺癌的诊治及治疗方案学则主要通过胸片、胸部增强CT、支气管镜检查等影像资料来确定,食管癌、贲门癌需通过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诊断,纵膈疾病也主要通过胸部CT诊断,胸外伤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的判断等均需胸片或胸部CT检查等。

2.组织病例讨论

科室应经常组织实习医生参加疑难危重病例、术前病例及死亡病例的讨论。让实习医生总结、汇报病史,提出自己的诊疗思路。使他们加深对疾病的病因、病例、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的认识,从深层次上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实习医生学到有益的思维方式和更多的临床经验,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安排专题讲座

胸外科疾病大多病情发展较快,各种症状错综复杂,而实习医生在专业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均以系统进行,其知识为纵向联系,而在疾病诊治过程中,首先接触的是症状的描述,如主诉为胸闷、胸痛等,实习医生就需将具有这些症状的众多疾病结合具体检查结果逐一鉴别诊断后最后确诊一种,这就必需具备横向知识的思维方法。另外,可定期给他们进行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胸部正常CT影像学等,均为贴近临床、较为实用的内容。

4.提高和重视查房质量

通过查房可引导实习医生从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中了解症状和体征,根据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病情,从而更好地把课本知识同实际病例结合起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对于相同疾病的病例,要注意区分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5.精心选择实习内容

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可让学生回忆理论课所学的知识点,并对比临床病例,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而且,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宜新、宜短、宜抓重点,不宜太多、太杂,应在实习医生能够理解掌握的范围内进行。比如肺癌的治疗,应告诉他们,肺癌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标准的术式为患处的肺叶切除,化疗常见方案记住一两个就可以了,可以不用记住所有的、具体的化疗药物与剂量。这样学生才能抓住重点内容加深学习。

6.将胸外科知识与其他知识融会贯通

我们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让胸外科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密切联系,融会贯通。例如,遇到创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合并创伤性休克的病人,胸科的急救处理时尽快输液、扩充血容量、升高血压,而连枷胸的早期处理时利用内固定或外固定技术恢复胸壁的稳定性、控制浮动胸壁、纠正反常呼吸,限制输液、防止肺水肿和肺部感染、并予止痛等对症处理。在输液的问题上,既要维持血压,又要避免肺水肿,这就要求平衡全身和局部的矛盾,不能顾此失彼。

总之,医学教育是一个终身连续的过程,在实习教学中,积极探讨教学方法,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创造与开拓能力,是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篇9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全县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局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局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县直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及局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医政股,具体负责全县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督查、总结及信息报送等日常工作。制定了《县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3年)》、《县2011年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工作方案》、《县2011年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考核细则》,对工程任务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各责任单位对照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制定年度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

二、加强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1)积极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国债、危改、慈善、红会等项目资金,认真组织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2)加大设备投入,提高服务能力。近三年来,全县卫生系统设备投入近2000万元。其中,2011年县人民医院购置了16排-双螺旋CT,增配了急救车等急救设备,县中医院添置了CR及高标准层流手术室等,疾控中心配备了功能齐全的检验设备,乡镇卫生院配备了电脑、X光机及B超、乳透仪、阴道镜等检测诊疗设备,车桥、丰林等乡镇卫生院配备了急救车,建立了全县120、920急救体系和绿色通道救治体系,运行畅通,有效提升了服务能力。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一是2008至2010年我县持续实施人才“绿色通道”,卫生系统共招聘医技人员99人,其中三支一扶41人,省招聘执业医师8人,引进研究生1人,到省外医学院招录本科以上毕业生7人,面向社会招聘42人,全部充实到医疗第一线;二是注重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三是储备基层医务后备人才。完成乡镇卫生院免费定向培养医学生14名。五是重视乡土人才培训、培养和使用。

三、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1)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①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

一是注重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疾控中心已通过省质监局组织计量认证复审考核,达到生物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二是开展了绩效考核。2011年疾控中心绩效考核已完成部分自评,相关数据录入、资料汇总及整理将于2012年1月完成。三是开展疾控专业人员培训。主任积极参加县级疾控机构负责人职业化培训,安排2名检验人员参加省疾控中心业务进修,成绩优秀;26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全部参加双卫网络培训考核,合格率100%。

②血吸虫防治机构能力建设。

对内积极参加上级血防专业人员技术培训,有效提升了血防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对外努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培训中小学师资,讲授血防知识课,发放实用宣传品,较好地传播和普及了血防知识,提高了群众防病意识。

③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一是成立了组织。县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急预案,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并纳入财政预算;局成立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和处理专业队伍,设有应急办公室,挂靠疾控保健股,具体负责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县疾控中心设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对照《县级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完善了应急处置药品、器械及防护装备,专人专帐管理。二是开展了培训。组织开展卫生应急二级培训,先对各医疗机构负责人及公共卫生工作人员50余人进行师资培训,再由各医疗机构对本单位人员进行培训,参训率均达90%以上。三是开展了应急演练。2011年6月22日组织开展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演练,并对应急演练情况进行综合点评,通过多措并举,大大提高了卫生应急水平。

④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

一是强化妇幼保健专业技术培训。县妇保所长参加了全省妇幼保健所长规范化培训;组织参加全市、全县产科急救技术培训县级30人次,乡级12人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县级30人次,乡级12人次,培训率达100%。

二是提升妇幼保健机构管理能力。县人民医院为“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已通过达标验收;有产科的乡镇卫生院7个达到“母婴安全乡卫生院”建设标准,达标率78%。县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正在积极筹建,将按有关程序申报验收。积极争取国家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必需设备配备率达40%。

(2)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①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县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合格率95%;选派3名骨干医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三级医院免费接受专业培训;加快医疗技术创新,县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项目开展率达95%,急诊与住院患者中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比重达12%,住院病人外转率3%;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骨科、心血科内科、产科四科达到重点学科建设标准;急诊科已列入十二五规划作为重点学科优先安排。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改善医疗服务,5位正副院长都参加了上海交大、武汉华中科技大学EMBA培训,有效提升管理能力。《县人民医院能力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已制定,重点建设医院管理系统(HIS)、电子病历(EMR)、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和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IS),目前已建立HIS管理系统。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甲”评审,县中医院正在迎接“二甲”复审。县人民医院还与南昌市第一医院、省人民医院、南大附属口腔医院、一、二附属医院等多家省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请派专家来查房、会诊、讲课100余次,结成省县共建科室2个等,以此来提高服务能力。

②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

按照上级要求和实际需求,我县选拔两批农村卫生专业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共8名,签订协议免费培养定向医学本专科生11人,申报了10名省招聘执业医师需求计划,拟向社会公开招录医师6名,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覆盖率达72%;13所乡镇卫生院,其中4所中心卫生院有1所可提供口腔技术服务,配备了1名执业医生和口腔治疗椅等设备。有4所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室,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用网上直报率达100%;推进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综合改革,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所有公共卫生单位和乡镇卫生院均按“绩效考核、优绩优酬”实施绩效工资管理。全县乡村医疗机构均配备了电脑,从本月起全部实行网上集中药品采购,基药实行零利率销售。

(3)城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实施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省市共同选派5人,县级医院共同选派5人;二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项目开展率达95%,医疗技术整体质量评价结果达85%,病人外转率3%,院长职业化培训率达80%,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13个,入径管理病人占出院病人总数比例达2.2%,新农合病人即时结报率100%。

(4)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

卫生监督业务用房建设已全面启动,完成了用房建设的用地规划、环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通过选派省市培训和单位自主培训等形式,着力培养复合型业务骨干,提高执法能力,卫生许可案卷和卫生行政处罚案卷合格率达90%以上;配置卫生执法车一辆,配备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X(Y)线等快速检测仪器,各种仪器均处于功能状态,使用率达95%以上;2008年开始着手加强三级卫生监督网建设,对乡镇、学校聘用卫生监督员、对村聘用卫生监督协管员。

(5)卫生信息化能力建设。

篇10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 精细化管理

【摘 要】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医院图书馆在推进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日益突出,其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图书馆通过合理配置信息资源系统,满足医疗、教学、科研读者需求;精细重点学科信息库,提供个性化服务;细化服务项目,提升服务理念;精细选择培训内容,提高医技人员信息素养等一些精细化管理上的实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

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情报中心,承担着为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等各项工作收集、贮存、加工、传递信息的任务。医院图书馆的工作不能脱离医务人员的需求,只有全面、及时、准确的医疗信息才能使医疗护理、临床教学的质量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1]。其精细化管理目标就是将各项工作做精,做细,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近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在图书馆的各环节做到“精耕细作”,不断提高服务的精确度。以本馆自动化建设为例,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迈出了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第一步,逐步实现了馆藏资源的计算机管理;2000年引进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集书刊的采购、编目、流通、检索查询于一体,步入了计算机流程管理;2004年实现了馆藏资源在院内局域网上的WEB,可提供网上书目信息查询、网上预约、新书通报等服务;2006年电子阅览室的开通,为读者进一步提供了国内外生物医学领域最新、最具权威的数据库资源及丰富的医学影像资源,全方位的互联网资源共享、数字化全文电子文献的检索;近年来开通了馆藏视频文献VOD点播及特色数字化文献推送服务平台。笔者拟结合本馆实际情况浅谈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 制度与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1.1 制度管理

建立和健全图书馆规章制度,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的依据,细化的管理制度能够促进现有规范化的环节、程序向更精确、更细致的方向发展,可使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和读者服务实现科学与规范化管理。我馆全员参与,以细化目标为指导思想,明确管理规范,用精细化思想和理念贯穿管理全过程,制定了科学的规章制度,实现了图书馆领导对管理对象进行更准确的规范与管理。

1.2 预算管理

编制经费预算是医院图书馆经费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是各项经费活动的指南。文献资源是医院图书馆的物质基础,根据我院临床、科研、教学的需求,坚持“以用定藏”的原则,有计划合理地分配文献采购经费。特别是数字图书馆开通后,通过对数据库资源的多方了解及性价比,选择了适合我院应用的数据库,并对下一年数据库的购置、调整、维护;纸质图书、期刊的购置;信息设备及其他办公用品的购置做出相应的预算,做到统筹兼顾,轻重缓急,力求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 信息服务的精细化管理

2.1 合理配置信息资源系统,满足医疗、教学、科研读者需求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利用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我馆结合医院的特色和发展,以及读者群体的特定需求,在信息资源的配置上坚持中医药专业特色,注重中西医并举的采购原则,为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及时、准确、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馆基本形成了以纸质文献为基础,以数字化资源为主体的服务模式,完成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迈进,为临床医疗及科研人员各级课题的申报、实施、结题、论文的引用等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平台支持,推动了我院的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

2.2 精细重点学科信息库,提供个性化服务

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点,重点学科带头人对该学科领域的信息需求量大且专深,需建立可满足学科和专家信息需求的特色数据库[2]。我馆以数字图书馆良好的技术平台和丰富的数据库资源为依托,为科研及临床20个科室设立了专题信息服务,为我院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如肿瘤学科、内分泌学科、肛肠学科、痹病学科、心理学科及心病学科)进行了信息库框架构建,建立了专题文献数据库,设置了学科简介、医疗特色、科研成果、专家风采、梯队建设、研究生教育、学术交流等相关栏目,并根据这类群体的需求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策略。为后续建立中医药学科特色化信息库的框架与新模式,形成具有综合检索及便捷提取功能的数据库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2.3 细化服务项目,提升服务理念

医院图书馆每天需要做的事,往往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如果馆员从细微之处主动多为读者着想,就会发现很多需要改善的细节,事情虽小,但能让读者在小事上体会到医院图书馆的体贴和关爱[3]。

我馆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坚持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服务。虚心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解决和采纳,耐心解答读者的疑问,通过精细化的服务提升了馆员的服务理念。编辑《医药信息》导报,传递最新医药信息、小知识、小巧门;开通移动飞信,向读者提供馆内培训讲座、借书到期提醒、预约到馆通知等信息传递服务;馆内书刊采用开架阅览的方式,配备了小书梯,方便读者索取书籍;设置服务台,解答读者借阅咨询;提供馆藏书目的计算机查询,供读者检索查新;准备代书板,引导读者阅览后书归原处;摆放寄存柜,供读者存放物品;配置复印机,方便读者采集文献;力争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使医务人员及时地更新医学知识,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4]。

2.4 精细选择培训内容,提高医技人员信息素养

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仅取决于产生多少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对知识和信息的利用。我馆从提高医技人员信息素养入手,请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学情报资深专家来院讲座,旨在提高医技人员信息素养与文献信息获取与利用的能力,学会分析、评价和利用检索结果的正确方法,使与会者受益匪浅,深切体会到寻找知识的能力比某一种专科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更加注重培养自身的信息意识和检索评价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3 精细化管理的人才建设与培养

3.1 保证馆内人才引入的全面优化

随着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图书馆馆员除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及熟练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根据馆内发展的需求,我馆将引入人员趋向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并将聘用条件提交主管部门,经过对聘用者进行认真地筛选、面试、试用,将符合条件、具有综合技能且热爱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引进,为图书馆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3.2 提高馆内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世纪的数字革命深刻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低效、封闭的工作方式,正在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馆员的知识水平、工作技能、管理能力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现代医院图书馆涉及医药卫生学、图书情报学、文献信息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种知识学科和技能,我馆针对馆内人员的知识水平与当今图书馆信息化服务上的差距,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馆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馆员继续深造学习及参加专业培训、学术讲座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服务理念,培养创新能力,提高业务技能,以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要。馆内共创学习型组织,馆员之间团结协作、互尊互学、取长补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3 做好馆内人员的职业设计

职业生涯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从员工的专业、学历、技能、发展方向等具体情况出发,为其设计职业发展道路,最大程度发挥其潜能。我馆针对馆内人员不同学历、不同技术职务的状况,指导其设计各自的职业发展规划,朝着既定的目标、沿着最佳的路线去努力进取。例如:积极参与医院的相关科研课题、学科服务,结合实际工作撰写专业论文,参加职称英语及计算机模块考试,参加职称晋升考试及评审工作等,推动馆员在各自的事业上不断发展。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对现代医院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亦对于医院的知识文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我馆将不断探索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精细化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技术在现代图书馆中更深和更广泛地使用,探索现代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现代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5],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于丽华,张晶,尚越建. 临床医学图书馆员如何为医疗、教学和科研服务[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3,12(3):21-22.

[2] 迟明. 医院图书馆服务能力建设[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6):50-52.

[3] 吴临军,王敏,何茵.关注细节管理 提升医院图书馆效益[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3):307-309.

篇11

1.1档案信息化是医院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信息化作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一部分,已经得到长足发展,电子病历、办公化系统在很多医院已运行多年。随着各项技术的成熟,实验室系统、影像系统、文件电子化归档也逐渐开展。医院档案信息化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提供准确、高效的服务。如电子病历系统拥有完整的诊疗过程、病史、就诊记录等,具有检索方便、查询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共享性能好等特点,是传统纸质档案无法替代的,同时有助于病历的规范性、完整性,提高医疗管理的质量。可以说,档案信息化程度实际体现了一所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对外,档案信息则是医院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的重要手段。患者可以通过网络足不出户搜寻到所需信息,档案信息的公开化可以提供诸如医疗价格服务、健康知识宣教、专科专家介绍、常见病的防治等资讯,甚至实现远程医疗。从整个社会来说,一所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整个社会健康系统、医疗网络的组成部分,医院档案工作的优劣,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和效应的发挥。

1.2医院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等级评审的关键因素

我们通过对87家医院的问卷调查,从网络建设、数字化、检索手段等6个方面对信息化建设予以分数测评。运用SAS9.4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分数越高,档案等级呈增高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三级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

2.1档案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2014年1~4月,我们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办法选取江苏省87家三级医院进行调查。在被调查的医院中苏南有48家(55.2%)、苏北25家(28.7%)、苏中14家(16.1%);西医医院有68家(78.2%),中医医院19家(21.8%);三级甲等医院54家(62.1%),三级乙等医院33家(37.9%)。单位档案未经过达标验收的45家(51.7%),达标的42家(48.3%)。其中:(1)有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69家(79.3%),没有的18家(20.7%);档案管理系统是单机版的58家(66.7%),网络版的11家(12.6%)(见图1)。(2)在OA系统中有档案管理功能或有单独的档案管理网络的18家(20.7%)。(3)档案系统实行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的有19家(21.8%);单位已经开展永久及长期档案数字化有35家(40.3%),其中部分完成数字化的29家(33.3%),全部完成的6家(6.9%)。(4)信息共享方面,能实行单位内网查询目录或全文的有11家,占12.6%。(5)检索方面,完全手工的有18家(20.7%),有37家(42.5%)可以部分实行目录检索,24家(27.6%)全部可以进行目录检索,8家(9.2%)部分或全部实现全文检索(见图2)。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三级医院信息化图2江苏省三级医院档案检索方式示意图建设情况总体一般,基本能实现查询档案计算机化,在完成库存档案数字化方面也有不少单位开始进行。部分单位如武进人民医院、江阴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等可以实现内网查询档案全文,反映出这些单位意识到档案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作用。病历档案信息化在医院中普遍受到重视,三级公立医院普遍实现了病历档案电子化。

2.2档案管理工作边缘化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医院的重点工作,目前,江苏省绝大多数二、三级医疗机构都运行了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电子病历系统(EMR)、手术与麻醉信息系统(CAIS)、健康体检管理系统、医学知识平台、合理用药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江苏20家试点医院中,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3级水平的有15家,有少数医院达到4级水平。但是综合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医院重视程度却远不如业务数据管理系统。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组织与机构建设情况不尽如人意。在87家医院中,23家(26.4%)无综合档案管理机构;34家(39.1%)无档案员网络;23家(26.4%)无专职档案人员。信息化建设缺乏系统顶层设计,很多单位在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时没有档案管理模块,档案信息化系统未纳入医院信息化总体架构等等,造成系统不兼容、资源浪费无法共享。这些都需要医院领导层提高档案的管理意识,把此项工作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中,从根本上改变档案工作相对滞后的状况。

2.3医院档案管理格局复杂没有统一的标准

医院档案涉及较多学科和领域,此次调查中,综合档案室保管的档案门类在5种及以上的有61家(70.1%)医院,保管种类普遍复杂。调查涉及到文书档案、病历档案、基建档案、科研档案、设备档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影像档案等,各种档案经常分属不同的部门保管,比如病历档案和医疗业务文件由医务处(科)管理,执行的是卫生部的有关标准;人事档案则由人事处(科)管理,执行的是组织部相关标准等。各种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的要求不一,运用的管理软件也不一样,没有统一标准。在此次调查中,有11家(12.65%)的病案、6家(6.9%)的人事档案、57家(65.5%)的财务档案由综合档案室保管,但执行的标准仍是各自为政。

2.4缺乏相应的资金和硬件设施的投入

调查结果显示,档案经费充裕、年均1万元以上的仅占20.7%。经费投入年均小于500元的医院中,78%来自于苏北地区和民营医院。除去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因素,有些大型城市、大型医院的档案经费也相当少。民营医院情况很差,能达到三级医院的建设规模,资金投入应该没有问题,3家医院却不设档案室,没有资金投入,如果说业务档案还能得到质量和保管上的保障,其余大量的文书文件、科研材料、基建材料、设备档案都难以得到有效的收藏和利用,很易造成遗失。硬件设施方面,办公用房和档案库房没有或拥挤的分别是29家、40家,分别占33.3%和46.0%。多家医院在访谈中反映库房拥挤,档案无处堆放,档案保管处境堪忧。档案设施情况稍好,调查中只有8家没有电脑,空调、湿度调节、消防等设施配备基本到位。但进一步的设施配备稍差,如配有复印机的52家(59.8%),扫描仪的42家(48.3%),这些都是信息化建设必备的设施,比如没有扫描仪就无法把库存纸质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尚需医院加大硬件投入。

2.5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信息化建设需要由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来完成,档案工作也是如此。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档案基础理论、熟知档案管理的各项知识和技能、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管理软件处理碰到的各种问题。调查中有位档案工作人员有着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计算机常识,在办公自动化系统接口档案管理模块时,提出自己的要求,并且在使用中和软件公司不断交流磨合,最终促使成形的档案管理系统方便、适用。但调查显示,不少单位连专职档案人员都不设(26.4%),兼职人员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做好档案工作。总体来说档案工作人员受教育水平较高,大专及以上学历72人(82.8%);但从专业角度看并不理想,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未经过专业教育(69.0%),很多是从行政、护理等部门转岗而来。另外,档案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41.2岁,平均工作年限为19.5年,年龄结构不合理,不利于知识的更新和工作的开展。

3讨论

3.1增强档案意识提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健全的管理机构和档案员管理网络是开展工作的基础。专职档案人员应根据医院规模和业务量配备齐全,使他们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有时间和精力用于完成深层次的信息资料开发和利用,挖掘档案的核心价值。要想使单位领导重视,档案工作者在做好日常归档、查档工作之外,可以开展各种形式档案宣传工作。如向单位领导和职能部门赠送编研材料,递交利用效果汇编,利用各种机会进行业务指导和交流,借助院报、宣传栏等平台进行宣传和教育,在单位上下构建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上级主管部门应该考虑把档案信息化建设适当列入到相关验收工作的标准中,如等级医院考评、单位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等,以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3.2加大资金设备等硬件投入力度

首先,在档案进行检索、统计、数字化工作中,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打印复印设备是必不可少的[1]。通过扫描、复制,使纸质文档形成电子档案,延长纸质档案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配备适合的档案管理软件。单机版的档案管理软件只能实现档案检索、借阅、统计等低层次的功能,无论是自行开发还是购买,最好配备网络版的软件,并经过相关部门认定,可以和医院内网、档案网络及全省健康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将电子公文运转与归档、检索等功能一体化,实现经济、可靠、高效的档案管理模式。

3.3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形成合理梯队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要求档案管理从封闭、功能单一型逐步转向开放和多向服务型,这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档案专业知识、计息机及网络应用技术、英语及医学常识,都是需要学习和具备的。档案工作需要持续稳定,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和发展,可以适当引进高素质人才和更多的年轻血液,充实档案管理队伍,形成知识全面、充满生命力的人才梯队。与此同时,对现有的档案工作人员要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与计算机技术知识教育,鼓励工作人员加强与同行交流、自我业务钻研,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规范档案管理,加快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3.4注重医院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篇12

(南宁市卫生学校 广西 南宁 530409)

摘要:通过对南宁市卫生学校376名学生的职业理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学生存在的专业选择自主性差、学习状态消极、职业期望理想化等问题,并对卫校“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加强学生职业理想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卫校学生;职业理想;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4-0042-04

作者简介:林洁(1974—),女,南宁市卫生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德育教学与心理咨询。

职业理想是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中职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要树立切实可行的职业理想,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劳动者,才能有助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才能有助于技术技能强国 “中国梦”的实现。因此,中职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的职业理想教育主阵地作用,笔者于2013年4月对南宁市卫生学校学生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的职业理想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中职卫校《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有效开展学生职业理想教育提供客观依据和建议。

一、对象、方法

(一)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南宁市卫生学校2010、2011、2012级共4个专业(护理、助产、农村医学、医学影像)的376名学生,其中女生310名,男生66名。被调查的2010级护理、助产专业的132名学生已结束医院实习,回校参加护士资格考试考前培训。调查样本人数分布合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个别访谈法。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以无记名自填式进行,当场收卷。共发放问卷376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有效问卷36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14%,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此外,笔者还就问卷调查设计的问题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确认获取信息的信度和效度。

二、结果

(一)专业选择与认知方面

调查表明,在专业选择方面,只有30.35%的学生自己选择专业,高达46.61%的学生的择业是受父母的影响,甚至有一部分家长逼迫学生选择卫校就读,使得学生抵触情绪较大,尤其在一年级学生中更为明显。在专业满意度方面,只有5.96%的学生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不太喜欢或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程度较低(见表1)。

在专业、职业了解方面,不太了解和不了解所学专业和将要从事的职业的学生共计占54.47%,可见,很多学生是在一个比较盲目的状态下进行专业学习的(见下页表2)。

(二)学习状况方面

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目的还是比较明确的。11.38%的学生选择读完中专后到大学继续深造,学校应重视这些学生的需求,积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在学习生活状态方面,只有19.51%的学生能刻苦学习,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较为消极(见表3)。

(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方面

只有49.59%的学生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却有42.82%的学生没有或认为不需要进行人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见表4)。

(四)职业价值观方面

据调查,高达81.57%的学生认为一个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个人的能力和努力,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的认知是理性的。在就业影响因素方面,学生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机会(占42.28%)和工资待遇(占24.12%),其次考虑专业对口和社会需要(见表5)。

在就业单位期望方面,高达77.78%的学生希望到县城以上的大医院工作,这显然脱离实际。同时,学生对工作后的月薪期望值偏高,期望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人数占46.89%(见表6)。

(五)职业信心和目标方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职卫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较为乐观,但在调查中只有22.22%的学生对前途很有信心,大部分学生对前途感到迷茫甚至悲观。在职业目标方面,调查表明,80.75%学生最关注的是工作稳定、有成就感和生活幸福(见表7)。

三、问题与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中职卫校学生在职业理想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选择自主性差,专业、职业了解度和满意度不高

大部分学生是受父母及他人的影响被动地选择专业,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对专业和将要从事的相关职业了解不深,学习缺乏动力,很难挖掘自身的职业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调查的2010级学生因已完成了在校学习和医院实习,专业、职业了解度比其他两个年级略高,但满意度偏低。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学生在实习中,护士工作长期三班倒、熬夜、紧张、繁琐等因素降低了她们的职业满意度。

(二)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

中职卫校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则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再加上医学知识比较枯燥、难学,从而导致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

(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

被调查的学生在一年级均进行过一个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但将近半数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仍较弱。这一现象与他们长期以来学习兴趣不高、得过且过的消极生活状态有关,这也反映出该课程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应引起任课教师的反思。

(四)对相关职业缺乏信心

近五年来,我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面对中职生如此乐观的就业前景,就读卫校的学生却普遍对个人发展前景感到迷茫。究其原因,是他们对职业前景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缺乏信心,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就读卫校的学生多是升学失利者,因其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经常会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这让他们普遍存有自卑心理。

(2)社会上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的自卑感。

(3)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校两年多的时间里只学到较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他们对将来的就业前景非常担忧。

(4)当前我国条件相对较好的医院招聘医护人才时对学历要求较高,中职卫校部分学生因学历层次偏低而逐步丧失自信。

(五)职业期望理想化,择业较少考虑社会需要

大多数学生就业时以个人发展机会、工作待遇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考虑更多的是既得利益,很少考虑社会需要,对社会缺少应有的责任感。值得注意的是,在参与调查的79名农村医学专业学生中,近半数不愿回到乡镇卫生院工作,这与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的定位背道而驰。在工资待遇方面,46.89%的学生期望月薪在3000元以上,这反映出大部分学生的期望值过高。

四、建议

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与分析,结合这几年来笔者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体会,就任课教师如何发挥这门课程在中职卫校学生职业理想教育中“主阵地”作用,提出如下建议。

(一)正确认识自己的学生

近年来,中职卫校因高中热升温、社会需求变化等原因,生源素质出现了滑坡现象。教师对自己的学生缺乏理解和尊重,那将是教育者的失职和失败。因此,教师要立足现实生源基础,正确认识并尊重自己的学生,耐心地教育他们,本着“有改变就是进步,有进步就是成绩”的原则肯定他们,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用爱的力量帮助这个群体重拾仰望天空的信心。

(二)提高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能力

加强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关键在于“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力。教师要主动地通过自学、专业培训等方式了解和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理念、新趋势,提高职业指导技能,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任课教师要多向专业课教师取经,加强对专业现状和发展方向的认知,主动向学校就业办公室了解本校学生的就业情况,多到医院、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实践,深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医药卫生行业的发展、对医护人才的新要求,积累职业理想教育的优秀个案。同时,任课教师要努力使课堂贴近现实,避免“纸上谈兵”,提高职业理想教育的有效性。

(三)创建“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中职卫校学生大多数无法适应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因此,任课教师要依据“贴近职业、贴近社会、贴近中职生”的原则,创建“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把教材内容转化成“正确自我评估、加强职业认知、确定职业发展目标、编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完成求职推荐书、模拟求职面试”等6个学习任务,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调查、职业倾向测评、查阅资料、课堂讨论、主题演讲、观看示范视频等途径,以自主与小组合作探究形式来完成任务,从而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技能,促使职业理想教育落到实处。

(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对中职卫校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首要职责是:唤醒学生的成长意识和发展意识。首先,教师要多以本校成功毕业生作为榜样,激励学生认识自身优势和就业前景,增强自信心。与大学生相比,中职生工作较踏实,动手能力较强,对工作薪酬要求不高。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扬长避短,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并且,随着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大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中职生的发展空间会更大、出路会更广、社会待遇会更好。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了解自己可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挖掘自己在专业、身体、心理方面的优势,增强就业信心。

(五)引导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

中职卫校学生只有学会技能和本领,才能顺利就业、实现职业理想。因此,面对大部分学生学习消极的现状,“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首先,要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梦想照亮未来,学习成就人生”,要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为未来职业理想的实现打好基础。其次,要运用成功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许多学生自信心不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任课教师要尽可能地给予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通过“勇闯理想关、我为自己鼓掌、多元才能大比拼”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再次,可通过专题辅导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中职卫校学生正处于为人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对他们的成人、成才至关重要。我们做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一要体现对青年利益的尊重,二要有一定的感情投入。因此,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自身状况,理解他们,真正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爱、所追所求,及时而真诚地为他们的现在和未来着想,引导他们改变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树立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职业理念,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职业,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及奉献精神结合起来,立足基层,用发展眼光奠定成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甘立红.让中职生走出心理误区的举措[J].卫生职业教育,2009(23):155-157.

[2]张芙丽.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