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

儿科护理的认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儿科护理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儿科护理的认识

篇1

【关键词】 儿科护理 风险认识 应对措施 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190-02

儿科患者的护理在医院各科护理中的相对任务较重、护理风险较大、护理难度较高。因为儿科护理面对的患者年龄都较小,表达能力都不强,无法实现流畅的护患交流,这就给正常护理带来困难。尤其是一些婴幼儿患者,只能通过患者的父母等亲属与护士、医生进行交流。正是因为护理的困难,增加了儿科护理中出现风险的几率,使护理和患者随时面临护理的风险。想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就要对儿科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认识,并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的来源

选择2010年至2012年在我院儿科病房的50例患者护理情况进行研究。

1.2 采取的方法

对这50例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护理中的风险进行分析。

1.3 评价的方式

对患者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后,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得出最终的结果。

2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以及形成原因

2.1 患者自身因素

现在的儿童,受到家庭的宠爱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自身抵抗力比较弱,容易生病,一旦进入医院进行治疗,就会有很多亲属陪同照顾护理。这些亲属的陪同一方面造成了病房内人员众多,增加了病毒流通的渠道;一方面亲属对护理人员吹毛求疵,给护理人员正常护理造成压力,这种对护理人员缺乏信任、对护理过程缺乏了解的行为极容易造成护患矛盾。

2.2 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差

儿科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有较好的理论知识,这是因为儿科患者年龄普遍较小,护理中不能形成有效的沟通,正常的护理以及应急的护理都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可以随时发现患者的不良状态并及时进行处理。但是在医院儿科的实际护理中,有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不能适应新时期护理工作的要求,造成护理风险。

2.3 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

当前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而且护理人员大多学历不高、相对都比较年轻,很多都是从护理专业毕业经过实习就从事护理工作。而儿科患者相对其他的患者,有其特殊性,对儿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不管是静脉注射还是采血等都需要较强的业务能力,但是这些年轻的护理人员在业务能力上还有欠缺。

2.4 护理人员心理素质较差

儿科的护理工作压力较大,这就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挑战。尤其是面对护理中的突发事件以及患者亲属的质疑,都需要护理人员冷静的进行处理和解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恰当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实际中,往往出现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多是不知所措,或者语无伦次,使患者家属形成更大的不满。

2.5 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由于儿科护理工作的繁琐,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沟通的不够,在进行护理记录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护理记录不规范的情况。这种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护理时间记录不准确、护理的各种数据记录的不完整、护理过程不详细等。护理记录作为患者在医院接受护理的病历,有严格的书写要求,这些不规范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2.6 护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儿科病房的护理中,有很多护理的制度,这些制度的存在,一方面是约束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一方面是保证医疗安全,使患者得到应有的医疗护理。但是在这些制度的落实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落实不到位或者制度不健全的情况,造成儿科护理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护理风险,导致护患关系出现紧张。

2.7 病房环境造成护理风险

儿科患者的抵抗力本身就很弱,而儿科患者住院治疗往往都与天气变化有直接关系,有很强的季节性。这就对护理时的病房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患者周转较快、病房消毒、通风等不及时、患者陪护人员较多等因素,造成病房环境存在隐患,造成护理中存在风险因素。

3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应对措施

3.1 提高护患沟通能力

由于儿科患者年轻都较小,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多进行沟通,包括护理方式、护理过程,取得患者亲属的了解与配合;在护理过程中,及时给患者亲属提出好的建议,减轻患者的疼痛,消除患者亲属的紧张心理,有效建立护患之间的良好关系,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护理人员获得患者亲属的了解与支持。这样就可以降低因患者家属对护理不满意而出现的护理风险。

3.2 提高护理人员理论与业务能力

医院要多组织儿科的护理人员进行理论与业务能力的培训,从根源上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护理人员要多进行儿科护理理论与业务的学习,利用护理书籍、网络等手段,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定期或不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与业务能力的绩效考核,考核成绩与工资福利等挂钩;与理论知识与业务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签订长期合同。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理论和业务能力,把护理风险降到了最低。

3.3 采用老护士带班制度

儿科护理是需要经验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护理科室,可以把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和应急处理经验的老护士分配到每个儿科护理班组中,这样可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总体经验和处理能力。通过老护士的言传身教,逐步锻炼年轻护士的护理能力和心理素质,使这些护士逐渐完成蜕变。通过老护士带班制度,也可以有效增强护患之间的良好关系,形成较好的儿科护理氛围,降低护理风险出现的几率。

3.4 落实各项护理制度

落实儿科护理中的各种制度,从护理流程、药品管理、护理记录等多多方面进行认真的贯彻落实。严格履行儿科护理的各项护理流程,不能图工作方便,就把多项流程混到一起;做好药品的管理,要做好药品的进出登记,做好药品的使用记录;要认真、工整的填写护理记录,对护理的过程、护理的数据和护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地记录。

3.5 提高病房的安全系数

针对儿科病房季节性使用频繁的特点,增加患者高峰期病房的通风、消毒次数;与陪护的亲属进行良好的沟通,给他们宣传人多对患者护理不利的方面,减少陪护人员的数量;做好陪护人员的消毒处理以及患者的病房的消毒处理;在为患者安排病房的时候,做到科学合理安排,尽量避免出现不同病症患者的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彭燕丽.儿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23)

[2]叶训琴.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中外医疗,2013,(24)

篇2

    开展个性化特色护理,因人而异,因病施护儿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及时了解患儿心理特点,加强与家长及患儿沟通,引导患儿及早适应新环境,使其早日康复。对婴幼儿采取主动接触,给予其情感上的满足,例如抚摸他们的头、脸蛋、给予拥抱等。与学龄前及年长患儿进行沟通,要多给予鼓励,正面引导,善于发现患儿的亮点,使用亲切、温和的语言,要尊重、爱护患儿,称呼其为“小男子汉”、“小宝贝”等,使患儿在住院期间产生安全感。

    住院期间4~6个月婴幼儿指导纯母乳喂养,向其讲解母乳的好处、喂哺姿势、挤奶手法等,对需要添加辅食的婴幼儿,根据其住院的实际情况及疾病需求,与食堂联系采用专门加工的方式,如米汤、炖鸡蛋、烂面条等,送至患儿床头满足其需求。对无食欲的患儿,安排2~3个小朋友一起吃饭,而且要看谁吃得快,吃得好,从而促进他们的食欲。对于较大禁食的患儿,情绪很难控制,这就需要对他们讲道理,并给予鼓励,便于配合治疗。

    提高护理技术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人文知识培训和考核,将学到的新知识应用到临床护理中,用整体护理的模式,全面干预患儿的心理行为、饮食、治疗等[3]。儿科护士不断提高穿刺技术,力争一针见血。入院患儿98%使用静脉留置针,为了减轻患儿穿刺痛苦,在患儿入院第一次治疗穿刺前,先研究抽血项目,在不影响检查结果的情况下,尽量集中一次完成。采完血后用肝系封管液将留置针内的残余血推入血管内,这样既进行了留置针穿刺,又抽取了血标本,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健康知识宣讲,做好出院指导从患儿入院并适应病区环境后,对所患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后对其家长进行宣教,使他们能对患儿的疾病产生正确的认识,满足临床知识需要,从而取得家属理解、信任与支持。

    出院时,护士协助其家长办理好出院手续。详细向患儿及家长交待出院带药、药物用法、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告诉其一周内我们会对患儿进行电话回访,递呈医患连心卡并有24小时开通的咨询电话,送至电梯口,使患儿及家属充分感受到护士“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

    海安医院所谓之人文护理,即是以人为本的护理,它是随着社会各界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的产物,归纳之人文护理是从以临床服务为中心转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从重视护理工作的完成转为重视患者临床实际需要的满足[4]。随着人文护理在儿科病房的全面开展,不仅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还进一步丰富了儿科护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护理人员对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和针对性认识加强,有效调动了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整体护理质量得到了改善和提高[5]。在人文护理实施后对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家长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肯定和赞扬对人文护理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篇3

【摘要】该论文的目的是探讨儿科陪护家属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服务的认知情况。方法论文以自行设计的优质服务认知调查问卷对500例陪护家属和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知识技能、服务态度及健康教育在陪护家属与护理人员认知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儿科陪护家属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服务的认知上有共同的观点,也有其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优质服务;陪护家属;护理人员;护理管理

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1],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客观上对医护人员的质量、效果、及时性、方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病人尽可能在生理、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是我们护理服务的根本目标[2]。儿科护理具有高风险、高负荷、繁琐等特点。患儿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不能准确或是根本不会主诉。我们对儿科陪护家属和护理人员进行了一次优质服务认知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自2010年1-12月在我院救治和住院超过7 d二级护理以上的250名患儿家属,患儿年龄0-14岁。纳入条件:患儿的主要照顾者,年龄21-70岁,其中男102人,女148人。学历:研究生2例,本科35例,大专129例,中学76例,小学8例;同时,选择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250名,其中男4名,女246名,年龄18-54岁;本科98名, 大专122名,中专30名。

1. 2方法自行设计优质服务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将代表优质服务的项目分5个主题共20项。调查前,先使研究对象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遵循自愿的原则,由研究组成员亲自发放问卷,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对不能自己答卷的家属,由调查者一对一提问后书面记录,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5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 3统计学方法收集的问卷由研究组成员从研究对象的答案中找出代表优质服务的项目术语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和百分率的计数,优质服务项目主题总百分率为各项的总数占所调查优质服务项目总人数的百分比,统计学采用U检验。

2结果

优质服务主题技术操作、服务态度及健康教育陪护家属和护理人员认知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 1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理论及技术操作考核成绩61. 5%以上的陪护家属和53. 0%以上的护理人员均认为技术强和护士工作认真负责是作为一个合格护士最基本的条件,在护士操作轻快准和良好职业道德两方面,陪护家属和护理人员认知差异较大。分析原因可能

表1陪护家属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比较[人(% )]

为:目前临床护理人员短缺,聘用护士越来越多,他们对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加之护理工作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时间连续性强、服务要求细[3],疲劳的身躯使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极少,繁重的工作使个别护士操作忙乱、动作不轻柔,甚至用呼叫器找病人或家属,影响其他病人休息,病人也认为是对他们不尊重的表现。

3. 2有针对性做好健康教育,强化告知,可以减少医疗纠纷

从表1可知,健康教育在家属和护士之间的认知上不一致。随着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保健,尤其是初为人父母者,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小孩患了什么病、治疗方法及效果、各种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疾病康复知识的获得等,虽然医生能解释主要的病情,但许多家长想了解的知识是通过护士解答、宣教或经过护士把信息传递给医生来解决,而护士本身掌握的知识不全面,水平不够,不敢盲目解答或担心医护回答不一致,引起护患纠纷。由于护士自身素质原因及健康教育宣教意识还比较淡薄,目前还存在宣教流于形式、能力不够、临床护理人员不充足等问题。所以,护士要精通业务,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准确观察病情并发现病情变化。儿科是“哑巴科”,许多患儿是有口难言,一切的病情有待于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所以护士要善于观察,及时地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做出精确判断,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使患儿能转危为安[4]。及时化解不满意,拓展同社会公众的沟通,努力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3人性化管理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护士是与患儿及家属接触、交往、沟通最多的人,护士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护理效果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当今就医者可直接根据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价格选择医院的形势下,我们应更加重视医院的服务态度,对患儿态度和蔼、有耐心,尤其是护士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精神,让家属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有34. 5%的病人认为护士不怕脏、累、烦就是优质护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士的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专业技术水平、服务的硬件设施、护士素质和服务态度等也是满意度评估的因素[5]。虽然总体满意度为85%,达到了三级医院的要求,但在某些方面仍然需进一步改善。例如:护士在为患儿提供方便、护理操作前后告知、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耐心的满意度构成比相对偏低。因此,需要继续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其内化为护士的自觉行为。

3. 4对患儿的关爱与有效的沟通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爱不同于亲情之爱和世俗之爱,是一种职业之爱[5],许多护士不安心儿科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家属难缠,易受气,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前呼后拥,就怕孩子遭罪。护士一针没扎到血管,家属张口就骂,认为你是在练手艺,不负责任,不当一回事。护士不但难受、憋闷,还不能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要保持平衡心态,多从患儿父母角度看待他们,理解他们的心情,要采用宽容与忍耐的态度,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其次,要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要多说“对不起”,使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与过激行为的发生。

3. 5医疗质量强调最终的业绩数据,而服务强调病人的感受对护理质量重要程度的认同差异进行了调查,病人、护士、医生对评价护理质量内容重要程度总体认同存在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护理质量观。而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家属和护士对患儿在住院期间的各种感受已达成共识,如一些护士能意识到“管一个患儿就是交一个朋友”;护理管理者力争改变病房环境,设立家庭化病房;追求“让医生满意,家属放心,患儿舍不得出院”的护理境界。可见,患儿感受最多的是优质护理带来的感受。

总之,在现代护理以人为本、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今天,护理人员只有用充满和善与关切的语言、热情的服务态度和丰富的人文知识与患儿沟通,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才能会相互交流真感情,把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化作一份关爱、一份理解、一种智慧融入患儿的生命情感里,把护士职业的品质、性格、思想、理想、情感、智慧用自己的语言、行动体现在护理过程中,才能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增加护士间的合作意识,提升护士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全面提升护理服务品质,实现医患双赢,使医院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扩展[6]。

参考文献

[1]方贵蓉.量化考核在急诊科护理人员管理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 2008, 22(1B)∶166-167.

[2]许佩珍.提倡感受型服务对改进护理服务质量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 2009, 6(10)∶65.

[3]贺美玲,许艳玲,韩美英.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08, 8(12)∶34-35.

[4]樊静.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5)∶1 085-1 086.

[5]陈泽红,陈玉英,李雪雁,等.人性化服务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8)∶73-74.

篇4

关键词:认知重评;人际冲突;儿科护士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ituational forgiveness pediatric nurse interpersonal conflict management approach.Methods 80 cases of pediatric nur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ctober20110 to October 2015in our hospital,and according to a random number table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0 people in each group,the study group of nurses using situational forgive their interpersonal conflict management way to intervene in the control group not using nurse anizational Conflict Scale uses two nurses handling conflict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hospital nurse job performance rating scale for two nurses task performance,as well as counter-productive performance scenario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 dimensions,using the revenge motive Scale two nurses tendency retaliation measure.Results The study group of nurses most common approach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nflict,while avoiding conflict handling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ontrol group of nurses,two nurse treatmen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Cognitive reappraisal;Interpersonal conflicts;Pediatric nurse

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边形极易导致人际关系冲突。特别是儿科护士,在繁重、高度紧张的工作中要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这些都可能导致儿科护士人际冲突[1]。实际工作生活中,认知对个体冲突后的情绪情况和行为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2]。冲突发生后,认知对于合理的解决冲突是一种有益的选择,同时对个人的情感和自我认知等心理因素的构建有积极的影响。本次研究认知重评策略下对儿科护士人际冲突解决方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儿科护士80例,女性,平均年龄(26.05±4.52)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纳入标准: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为儿科护士。研究组护士平均年龄(25.32±3.58)岁,大专毕业29例,本科毕业11例;对照组护士平均年龄(25.26±3.66)岁,大专毕业30例,本科毕业10例。两组护士年龄以及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研究组护士采用认知重评策略干预,①依据护士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干预,纠正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其情绪和行为大部分是不够客观的,转变角度看会豁然开朗。②将信息中最有效的表现出来,促使患者认识到负性情绪对自身生活的影响。③在干预过程中,采用一些与情绪刺激无关的积极地事物来分散护士的注意力,引导护士思考自己情绪的原因、意义和影响,促使护士积极地调控自身情绪。④沟通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护士认知偏差,及时帮助护士建立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对照组患者则不采用认知重评策略干预。两组护士情绪干预时间为2 w。

1.3观察指标 采用量表调查法,组织冲突量表:使用修订的中文版组织冲突量表,对干预前和2 w后两组护士与同事发生冲突时的冲突处理方式特点进行测量,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25个条目。①让步:高度关心别人,低度关心自己,试图去满足别人的需求,为解决冲突常常忽略自己,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的行为;②回避:低度关心他人和自己,个体意识到冲突的存在,但是希望能够抑制冲突或者躲避冲突,这种处理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冲突;③整合:个体高度关心他人和自己,冲突发生时,被当做一个问题来解决,解决冲突时,个体会充分考虑他人和自己的需求和想法;④妥协:双方中度关心他人和自己,都会积极寻找放弃某些东西,通过做出让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决定,利益和损失由双方一起承担;⑤支配:冲突发生时,个体通过运用威望和权利寻求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不考虑他人的利益。该量表条目采用5级标度法,每个条目得分从5分(完全符合)到1分(完全不符合),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5。采用医院护士工作绩效评估量表对两组护士的任务绩效、反生产绩效以及情境绩效3各维度进行评估,共51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采用报复动机量表对两组护士的报复倾向进行测量,该量表包含5个项目,如"我希望伤害我的人得到他应有的下场"或者"我希望伤害我的人发生不好的事"等,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64,采用5点计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士组织冲突量表各维度得分比较 两组护士采用让步、妥协、支配处理冲突倾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最常用的冲突处理方式为整合,而回避是对照组护士最常采用的冲突处理方式,两组护士处理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士的报复动机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士的报复动机得分为(1.018±0.31分,对照组护士的得分为(3.79±0.51)分,研究组护士的报复动机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儿科护士工作中面临的人际冲突 冲突是人与人在互相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争论、意见分歧以及对抗等,护理人员是身处各种医疗中的冲突情景中的核心人物,若护士冲突处理不当,有可能会使离职率上升、工作满意度下降、工作绩效下降等,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3]。护士的人际冲突会对整个护士整体产生巨大影响,不恰当的处理可以导致护理质量大幅度下降以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下降等负面效应[4]。因此,护士的不同的冲突处理形态会导致大不相同的后果。阳绿清等[5]研究结果表明,护士面临冲突时最常采用的处理形态是合作,最不常采用的是强迫。除此之外,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对改善就医条件以及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些关系的和谐发展与提高护理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护士群体应该加强上述几个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协调能力。

3.2认知重评策略对儿科护士人际冲突解决方式的影响 认知重评是一种有效地调节情绪的方法,认知重评首先关注策略,促进干预对象对情绪事件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促使干预对象尽量降低其低情绪反应,促进个体的正性情绪。认知重评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能更有效地调节个体的情绪体验、产生积极的结果[6]。认知重评脑机制为认知重评会降低个体的生理反应,同时交感神经激活也减弱,McRae et a1. (2010)发现认知重评在负性情绪调节过程中,杏仁核活动减少,而前额皮层和扣带回区域的活动增加[7]。心血管机制显示在生理反应上显示出更好的心排血量、心血管收缩以及更小的总外周阻力。它属于先行关注调节策略,通过改变认知降低情绪反应。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被试仍能成功地下调消极情绪[8]。情绪调节策略处在情绪反应和决策的中间,起到中介作用[9]。有关研究表明[10],情绪对个体的认知有瓦解或促进作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护士的报复倾向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且回避是对照组护士最常采用的冲突处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护士在面对冲突时会产生无力感,因而只有采取消极的回避方式,而研究组护士则倾向于采用整合的处理方式,说明研究组护士对冲突的解决具有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困难和挫折而具有较好的认识水平和应对能力,能够用更加理性的方式去解决多种冲突事件。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认知重评策略能够促使护士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处理方式处理冲突事件,能够增强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冲突应对能力[11]。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士的工作绩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猜测主要原因是护士人际冲突处理形态与其工作绩效有一定的关系。有研究表明,整合的形态处理人际冲突能够有效抑制反生产行为,更加有利于任务绩效和情景绩效的提高[12]。张任君和叶少辉在对情绪的认知重评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分析研究中指出,认知重评策略能够缓解高血压患者的焦虑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对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均有积极价值[13]。

综上所述,认知重评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儿科护士采用积极的方式处理冲突事件,进一步提高儿科护士的工作绩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艳,朱丹.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冲突处理方式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23):1-4.

[2]秉红,潘秀芳,孙宏玉,等.不同科室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7):12-14.

[3]阳绿清,尹心红.护士入际冲突处理形态与工作绩效的相关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57-59.

[4]陈琴,王振宏.认知重评策略与生活满意度:情绪与心理韧性的多重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

[5]阳绿清,刘凌云,尹心红.护士人际冲突处理形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4):74-76.

[6]龚玲,王鑫强,齐晓栋.情绪调节策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6):145-149

[7]McRae K.,Hughes B.,Chopra S.,et al.The neural bases of distraction and reappraisa1[J].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010,22(2):248-262.

[8]Mauss I.B.,Coo k,C.L.,Cheng,J.Y.J.,et a1.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reappraisal:Experienti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an anger provo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 nal of Psychophysiology,2007,66:116-124.

[9]于会会,徐富明,黄宝珍,等.框架效应中的个体差异[J].心理科学进展,2012(6).

[10]叶欢,桂蒙,邵红玉,等.护理人员人际冲突处理模式的研究现状[J].护理与康复,2014,13(8): 740-743.

[11]刘秋菊.护士人际冲突处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13,11(12):3337-3338.

篇5

    患儿治疗结束出院时分析两组患儿家长的意见,根据评定标准统计家长护理满意度。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家长中有68例很满意,52例满意,总满意率为90.1%;对照组患儿家长中非常满意者26例,满意者64例,总满意率为68.2%。经比较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护理体会

    1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要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应的环境介绍,告知家长患儿所患有的病症内容、诱发原因、治疗措施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教会家长照顾患儿的正确方式,对其进行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避免出现由于家长知识缺陷所导致的护理不周。

    2舒适护理

    患儿初入医院时会对医院环境具有陌生感,并且医院紧张的抢救气氛会对患儿带来恐慌和紧张心理,导致不适应医院的治疗环境。所以护理人员要保证患儿治疗环境的清洁无菌,保持患儿病房的良好通风,可以尽量提供一些儿童玩具、画报等,使患儿感觉亲切,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

    3心理护理

    患儿在治疗期间难免会由于自身病情或治疗的原因产生负面心理情绪,影响治疗和恢复。护理人员应该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与患儿的沟通,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及时帮助患儿排解心理情绪,开导患儿。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则要经常使用肢体语言,比如拥抱、微笑、抚摸等,增加与患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同样不能忽视患儿家长的心理变化,同样需要加强对患儿家长的沟通,保持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4专科护理

    针对不同病症和不同病情的患儿,护理人员要充分的掌握相应的护理方式和护理要点,熟练掌握输液、注射、无菌操作等基本护理操作,注意用药配伍的禁忌。做好护理过程中的三查七对。护理人员在查房或巡视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儿的临床反映,做到及早发现护理工作中的失误和患儿治疗中的安全隐患,实事求是,不走形式。充分掌握专科理论知识,耐心的解决患儿治疗中出现的问题和家长的疑问。

篇6

[关键词]人性化;儿科;微笑;游戏

儿科护理工作者不但需要一般护理工作的经验和护理水平,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特殊的技巧才艺才能,根据小儿的特点加以适合患者心理的整体护理办法,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心理反应,给出适当的精心护理方式。消除或减轻在精神和情绪上的不安情绪。减少病痛带给小儿的痛苦和压力,促使其早日康复。儿科的人性化护理重要在方式方法上,突出技巧。笔者认为儿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及时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

孩子生病是令父母焦虑、心痛之事,因此孩子住院期间,父母的心理、情绪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孩子得了病,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宽松,在照料中常常放弃了与孩子沟通的原则,任由孩子任性,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对护理治疗工作的要求更加苛刻.护理人员的言行都会影响家长的情绪。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对家属的心理和情绪有所了解,给予理解、安慰,主动热情地接待他们,详细、耐心地向家属介绍患儿所患疾病的有关知识,如:疾病发生的可能原因、发病过程、临床表现、病程延续时间、治疗措施,排除他们的焦虑心理,使家属理解护理治疗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某些令人不快的护理操作的必要性。从而使家属面对现实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与患儿进行沟通

2.1微笑护理

微笑,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洋溢出使人倍感亲切、富有内容的情感。微笑能制止有害冲突,微笑能改善护患的关系,微笑让世界充满爱。微笑是一剂良药,是打开患者心扉的钥匙,不会微笑的护士不是合格的护士。对饱受疾病的折磨而变得脆弱的患儿,报以微笑,是儿科人性化护理的起码要求。

2.2语言交流

护理人员可主动与患儿交朋友,讲儿童喜爱听的故事,消除儿童害怕恐惧心理。儿童的好奇心,喜爱问为什么,护士要给予耐心的解答。患儿住院期间因疾病带来的伤害性疼痛,以及各种诊疗和护理措施带来的肌体疼痛,如:灌肠、导尿、插胃管、换药等都会导致患儿对护理人员的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年龄相对较长的儿童患儿进行每项护理操作前,语言交流尤为重要,在操作前向患儿说明治疗操作对他的利害关系,争取患儿的配合。而对婴儿或幼儿患儿,只要病情允许,则可以拥抱患儿,抚摸其背部,消除患儿的紧张或恐惧情绪。不应认为患儿无知而不予以解释或进行恐吓、强制,从而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2.3游戏护理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疾病限制了患儿的自由,使患儿的情绪受到影响.感到不快,游戏能使孩子忘却痛苦。护理人员采用游戏的方式扮演患儿的朋友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护理使患儿能变被动配合为主动参与,缓和护患关系,使护理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更具有人性化且充满生气。

鼓励患儿家属加入游戏,对于患儿来说,在陌生的环境中,极没有安全感,家长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时鼓励家长加入游戏,能缓解患儿情绪,从而营造―个良好的氛围,使患儿对护士充满友善和信任,以利于诊疗护理工作的进行。

2.4特殊人性化护理

为过生日的患儿唱生日歌,赠送非常有趣可爱的生日礼物,很多患儿高兴得也不怕护士阿姨打针了。

3.护理人员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人文素质,

对患儿进行诊疗护理时,对护理人员自身的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要求较成人要高。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儿科护理不同于成年人,由于小儿抵抗能力低.又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身心感受,除一般护理外,对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咳、喘、痰、饮、皮肤、二便等,都要经常细心观察,一旦病情发生变化,争取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所以平时不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足够的临床经验,对疾病的发展变化不了解,就难以发现问题,以致延误治疗。

另外,对病儿进行护理操作时要做到动作轻柔、细致、亲切、耐心,而且操作一定要准确,如: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如果技术不熟练,就做不到一针见血,多次穿刺不成功或进行令人不快的操作,使患儿遭受不应有的痛苦,使婴幼儿产生恐惧,从而影响到其他的治疗和护理,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因此,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技术要精湛,将患儿肌体疼痛降到最低限度,使患儿在精神上消除对护理人员及医院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在培训中增加人文学科,如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美学、沟通交流技巧、人际关系学等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只有护士从心理上接受患者,同情、理解、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人性化护理才能落到实处。要真正做好对患儿的人性化护理,

总之,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态度、表情等方面的重视,不断提高人性化的护理水平与质量,可以改变患儿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调动患儿的主观能动性,使患儿处于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有利疾病的转归和肌体的康复,有利于患儿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斌全,赵晓云.人性化护理的历史背景[J].护理研究,2008.

篇7

关键词:人文关怀;儿科护理;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24-02

引言

儿科护理是指对0-14周岁的儿童或青少年的入院治疗患者提供具有临床价值的医疗服务;由于患儿的生理及心理尚未发育成熟,解剖形态及位置?免疫功能及临床病理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不同,在治疗前后需要对患儿提供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协助临床治疗,才能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避免病情恶化;但在护理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及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需要为患儿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一?资料及方法

1?一般资料

笔者选取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儿科门诊与住院患儿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3例,女177例,年龄3个月~11岁,平均(5.4±1.3)岁?纳入标准:第一,非危重症,高致死性疾病,如急性脑膜炎;第二,非特异性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发育不良;第三,患儿家属正常,无特殊人格;第四,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按照入院顺序,按照挂号数字奇?偶性将患儿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各20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家属陪护情况?病种?门诊或住院收治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对照组

按照医院儿科门诊与住院护理管理办法,按照病种执行相关护理路径,主要内容包括接待?辅助诊断?门诊用药?对症护理?体征监护等?

2.2观察组

强调人文关怀,在门诊观察室?输液区?病区等区域划定人文关怀区?事前组织护士进行培训,组关怀护理小组,学习掌握基本的人文关怀方法,对象为患儿及其家属,针对护理路径制定相应的人文关怀策略,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转变观念,以患儿为中心开展护理:入院时,热情接待,做好舒适护理,关注细节,如伴有发热,预见性采取抗发热措施,而不是先办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如候诊区患儿已入睡,可安排至角落休息,待排号后由护士专门提醒;做好区域管理,如安排护士做好候诊区管理,逐一记录患儿症状表现,询问病史,提供热水?保温袋;培养护士高度责任感,护士应感同身受,以对待晚辈而非对待患者的态度开展护理工作[1]?

其次,做好技术性操作人文关怀:许多患儿害怕扎针?输液?吃药?住院,开展临床技术性护理时,应注重手法,尽量减轻患儿痛苦,同时给予言语关怀?抚触,采用言语激励促患儿配合;鼓励家属陪护,传授家属基本的护理技巧,如伴有消化道不适患儿,应做好护理?温度护理,减轻肠道刺激?

最后,做好家属人文关怀:陪护家属多为父母?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关心则乱,护士应换位思考,给予多方面支持,包括:具有预见性及早发现?处理急重症;客观真实的阐述患儿情况,不拖沓;热情接待患者,以自信的言语?真诚的态度促家属镇定?镇静,以达到有效沟通,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及时处理诊治期间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患儿突然哭闹?自述疼痛刺激等,不推卸责任,及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满足患儿及其家属合理需求,如部分家属觉得候诊室较冷,可给予适当保暖措施,部分家属觉得等候时间过长,可安排医师给予预处理;纠正家属错误行为?认知,护士应从职业角度出发,纠正家属错误行为?认知,如部分患儿病情相对较轻,并无输液需要,但家属仍要求输液,不应敷衍了事,随意答应,应有理有据的阐述药物治疗可行性?输液可能带来的风险等,若家属仍执意要求输液,再通知医师进行宣教,若仍要求需要,才考虑输液[2]?

3?观察指标

患儿不依从率(如皮下注射时哭闹?拒绝服药等),门诊患儿病情加重?恶化转住院率,输液率?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

二?结果

对照组患儿不依从率15.5%(31/200)?门诊转住院率10.56%(15/142)?输液率41.0%(82/200)高于观察组6.5%(13/200)?门诊转住院率3.5%(5/140)?输液率35.0%(70/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在儿科护理中运用人文关怀主要目的为减轻患儿心理和(或)躯体不适?取得患儿家属信任,以保障护理顺利实施?医嘱落实,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之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不依从率?门诊换住院率?输液率低于对照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有助于取得患儿家属信任,提高患儿依从,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儿预后?这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更具有实践性及可行性?儿科护理工作的繁杂及难度,使得在临床护理上,容易忽视患儿的心理需求,这极不利于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往往会导致治疗并发症的发生;但对患儿采取人文关怀性的护理,可以及时发现患儿的异常情况,了解患儿的治疗期望值,并采取有针对性?特异性强的护理措施,及时给予干预,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可以提高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降低护理纠纷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具有临床可行性?

篇8

由于新旧价值产生的冲突,近来的年轻人缺少信仰,也缺少人文教育。现代医学知识,护理知识越来越多,因而课业繁重。社会对护士职业的误解曲解,认可度不高等都使部分护士生出现缺少人文素质,缺乏远大的理想甚至是没有理想,对职业未来感到迷茫困惑,学习的动力不足,社会责任感极度缺乏,进人临床科室后为患儿及家属服务的思想淡薄空洞化。

没有奉献精神,专业思想不牢。大多护士生都是独生子女,在思想上并没有关爱他人的思想,自身在成长过程中就缺乏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选择专业时因为看到护理专业容易就业,便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选择了就读卫校,而学校又缺少在思想上的培养与教育,使护生在进人儿科临床后,看到患儿哭闹,就缺乏耐心、厌烦嫌弃,不能够真切地体会患儿的病痛与家长的焦虑。同时在进人临床后,发现护理工作技术含金量低、繁重、琐碎、并且大部分为体力劳动,得不到认可和尊重,因而导致专业思想不稳固。

专业技能缺少,知识不全面。有的护生专业知识构建不合理,由于现今的护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吃苦,对于学习的态度也是浅尝辄止,因此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专业技能与缺少,儿科护理不仅仅需要护理知识,更需要幼教知识,育儿知识等等多方面的知识,它的知识结构是相当复杂的,而一旦在这些知识上有所欠缺,必然会使护理与服务大打折扣。

以上的问题归根到底,却是因为我们对护生的人文素养引导不够。这都说明她们的人文关怀精神有欠缺或有待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教师从学校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因此我们的教师需要培养护生的人文素养,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端正价值观,使得护生拥有正常,积极的价值观与良好的心态。加强对护生的意i只形态上教育,使他们对主流的价值观产生认同,建立健康的积极的价值观,同时抑制拜金,官本位等不良的价值观,将目光放在护理工作本身上来。同时在思想上要引导护生多阅读有益书籍,多参加有益的活动,例如我们可以举办读书大赛,主持大赛等专业之外的活动,弓I导护生多多参与其中,在这些活动中建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在护生之中,树立正面典型,例如在车站及时施救,挽回生命的护士等这样的正面典型,使护生产生护士依然是光荣的白衣天使的心理认知ra。再者,要教会护生调整心态的方式,面对当今重大的社会压力,使护生懂得如何减压,远比教他们掌握一门专业技术要重要得多。而只有在护生掌握了这样的调整心态的方式之后,才会在日后工作的过程当中,宠辱不惊,以平稳的,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工作上的种种压力,并且将这种心态传染给护理的儿童,使他们也能乐观向上,与病魔作斗争。

第二,加强学生的奉献精神,教会护生以敬业,专业的态度来对待工作。现在的大多护生是独生子女,因而不懂得谦让与牺牲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的教师正是要从这个方面人手,教给护生奉献精神。我们可以带学生去福利院,老人院,让护生参与进来,感受到奉献的快乐,例如可以带领护生多做一些义工的工作,可以让他们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与理解。同时我们要在课上设置专业课的竞赛,使护生们乐意提高专业课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寓乐于学。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时时以身作则,激发学生的敬业树申,我们教师还要谨言慎行,来引导学生的专业态度。我们要对学生有耐心,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耐心,因为在护理儿童的过程当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耐心,而学生又是从独生子女而来,容易失去耐心,一旦失去了耐心,便失去了专业态度。在加强耐心的同时,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同理心,这也是一种专业的态度,要让学生学生蹲下来与孩子说话,也要让学生学会站起来与家长对话,以专业的态度沟通家长与孩子,使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丰富护理专业知识,使学生技能全面。由于护理技术在为断更新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不断丰富护生的专业知识,使他们具有更全面的知识结构。同时我们要在学生之中选出更优秀的学生,以优带全。专业知识的全面,也是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能在专业方面更上层楼,使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以更专业的态度努力工作,得到家长的认可与尊重。

篇9

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进行医治的250例患儿,将2012年12月~2013年2月入院治疗的12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将2013年3月~2013年5月入院治疗的125例患儿纳入实验组采用“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依从性以及家长的满意度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94.40%)、治疗依从性(96.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65.60%)、治疗依从性(68.00%),统计学上有意义(P

结论:将“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用于儿科护理效果明显,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加快了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儿科护理 以人为本 应用效果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26-02

将“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也就是“人性化护理”用于儿科护理,以患儿为中心,根据不同患儿的自身情况来展开护理工作,通过有效、优质的护理使患儿及其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增加,消除患儿恐惧等情绪,让患儿积极的配合治疗[1]。本院分析2个月间收治的125个采用“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患儿临床资料,对其分析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在我院儿科进行医治的250例患儿,将2012年12月~2013年2月入院治疗的12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患儿78例,女患儿47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3.3±1.8)岁。将2013年3月~2013年5月入院治疗的125例患儿纳入实验组,其中男患儿68例,女患儿57例,年龄2个月~13岁,平均(3.1±1.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250例患儿确诊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治疗措施。在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进行普通护理。实验组患儿则采用“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进行护理:①不断提升儿科护理人员专业素质[2]:护理人员在平时要加强学习,要对多发于小儿的疾病进行了解,以便能及时分辨出患儿的病情,帮助医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组织护理人员观看“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的讲座,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得知识与技术,总结经验,从而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②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3]:护理人员要体谅患儿家长焦急的心情,热情、和蔼的主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让家属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护理人员要给予患儿更多的关心照顾,要耐心的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对哭闹不止、抗拒打针的患儿,护理人员要在家长的配合下,用新鲜事物转移患儿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的配合治疗。③为患儿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4]:为了让患儿尽快适应环境,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在儿科病房的布置方面应符合患儿的心理需求,如张贴卡通画、墙体颜色丰富些、还可适当为患儿提供玩具,让患儿在舒适的环境下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依从性以及家长的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

2 结果

两组患儿经护理后家长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实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94.40%)、治疗依从性(96.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65.60%)、治疗依从性(68.00%),统计学上有意义(P

3 讨论

尤其对于儿科这个比较特殊的科室来说,儿童因年纪较小无法准确的告诉医生自己的病情,加上家长过于担心孩子,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偏高[5]。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护理过程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原有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6]。将“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用于儿科护理中,首先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儿科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7];护理人员应和蔼、主动的与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让家属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给予患儿更多的关心照顾,安抚其恐惧、紧张等情绪[8];另外,为患儿提供人舒适的治疗环境,密切关注患儿的情况,同时做好幼儿的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工作,通过“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来满足患儿多方面的需求[9]。研究表明,将“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用于儿科护理中家长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统计学上有意义(P

参考文献

[1] 姜美青,琚爱菊.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10,23(2):74-75

[2] 王秀丽.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吗,2008,16(3):129-130

[3] 朱葆丽.浅议“人文护理模式”在儿科的运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8):10-11

[4] 闫武彬,王丽萍.整体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7):356

[5] 王丽霞.“以人为本”提高儿科护理工作的实效性[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6):41-43

[6] 杨华.以人为本的护理干预在儿科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2A):131-133

[7] 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38(9):707

[8] 邵玉琴,宋静波,雍晓荣.实施标准化服务强化人文关怀[J].吉林医学,2008,25(3):73-74

篇10

【关键词】 任务便条;儿科护理;实习带教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47-01

由于儿科科室的特殊性,服务对象是儿童,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科室为避免护患矛盾的发生,导致实习学生动手的机会大大减少。现在护生大多数是90后,实习中缺乏主动勤奋、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1]。表现出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工作积极性不高,态度不端正,考核成绩不佳。由于儿科工作繁琐而细致,带教时间有限。对临床带教老师而言,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先把自己各班的任务完成,其次有时间就象征性的与学生沟通讲解下[2]。学生普遍反映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教学内容未完全讲授。现采用给实习学生发放任务便条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督促带教老师的教学。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选取在儿科实习的108名护理大专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名,2组学生在学历、年龄、带教老师、学习成绩上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学生均采用一对一带教方式。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常规带教,实验组给学生发放任务便条。任务便条里写着在儿科实习期间基本要求完成的各项操作和老师必须教授的各项内容。任务便条能装入实习护生口袋,随时方便取用[3]。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想办法去完成便条上的任务,增加了动手机会和病人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带教老师讲授完一个内容,学生就要求带教老师签字,内容有没有完全讲授,便条上面一目了然。

2 结 果

2.1 2组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2组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比较 见表2。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小 结

任务便条的使用提高了实习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便条上的任务,积极主动的参与各项护理操作和参与护理听课。使用任务便条的一组学生的出科考核学习成绩明显高于传统常规带教的学生。另一方面,任务便条明确了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内容,增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心,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学生参与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增强,老师的带教主动性增强。既和谐了护患关系,又和谐了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肖飞,李英,高敏,孙燕.等.浅谈临床护理带教方法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2,8(1):52.

篇11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儿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62―02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新的护理方式,是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的护理,使患者在心理、精神上放松达到舒适的状态,以缓解患儿对疾病的焦虑、恐慌、心理压力过大等症状。自人性化服务在儿科临床护理中使用以后,患儿得到了人性化的关怀,在临床护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44例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作为观察组,14例作为对照组。患儿的家属年龄在22-45岁,平均年龄30±2.5岁,其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患儿年龄在4-8岁,平均年龄5±1.5岁,男童18例,女童26例,其中患有肺炎者3例,黄疸10例,肠炎26例。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由医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护士的关怀照顾、护士的技术、沟通时间、病房管理等,分为非常满意、满意、较为满意与不满意四个等级[1]。发放问卷44份,回收44份。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护理方法如下:

(1)在早晚交接班时,护士长要及时向患儿询问用餐和睡眠情况,以便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患儿存在的问题。对年龄较小的患儿要采用微笑、眼神等微表情,稳定患儿的情绪,增加医患间的信任感。医生要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为宗旨,提高服务质量[2]。在病房的布置上,要切合儿童的心理,为儿童的日常生活提供最大的便利,让儿童有宾至如归的舒适感。

(2)除了生理上的护理,带有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护理还包括心理护理。护士应当督促患者按时进行检查,对家长说明各种疾病对儿童的危害,让家长与护士共同配合,便于患儿的治疗。对待产生恐慌、焦虑心理的患儿,护士应当给予足够的耐心,对患儿进行规范的术前检查,并让患儿明白手术并不可怕,让患儿及家属消除这个不安和焦虑感。

1.3 观察指标

痊愈出院后患儿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研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44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患儿及其家属对本院人性化护理的满意度统计表详见表1。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尊重个人隐私,这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的、整体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3]。现代化医院和当今医学文明的标志就是服务是否人性化。尤其是在儿科的护理中,尊重患儿的人格和权力、重视患儿的需求、关注患儿的生命健康等一系列的人性化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本次实验的结果可以得知,人性化的服务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被给予人性化关怀式护理的患儿往往更加乐观、开朗,与医护间的关系也非常亲密,在术后更加容易痊愈,相较于常规式的护理,患儿的家属对基于人性化关怀服务上的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

要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实现人性化服务就要求医护人员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医护人员需要着力于自身素质的提高。随着现代护理的纵深发展,重视情商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势在必行[4]。当前本院的护士多数毕业于大专与中专,拥有本科学历的护士非常少,这也是导致护士自身素质较低的一大原因。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不断从实践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便能够更好地为患儿提供护理。护士必须掌握小儿常见疾病以及疾病多发季节、临床表现和体征、儿童发育的规律等儿科常识,护士长应当制定学习计划,每月由在当月表现最好的员工进行讲课,结合当月实际案例,进行示范操作,有计划地让护理人员增加对操作技术的认知,力求能够提高在临床实践中与医生的配合度。

其次,要进行人性化护理,首先要让患儿减轻对医院的恐惧心理,在病房中营造出一个轻松活泼的气氛,让在病房中的儿童如同在家里一般轻松,将以人为本、患儿之上的理念渗透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5]。这样做同时也让家长对医院更加放心,能够提升家长对医院的满意度。由本次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到,家长对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为86%,而对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为57%,由此可得,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肯定有着显著的作用[6]。

近年来,医院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国家也在大力倡导在医护过程中实现人文关怀,所以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始终要以人性化为宗旨。将医院的人文关怀与临床的护理相结合,通过培养护士的服务意识,改变护士对服务的认知,增加医患间信任感,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还能够大大地提高医院的社会形象,增加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收益。

参考文献:

[1] 方玉静,常莉.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文摘,2008,25(3):170.

[2] 田华,姚永丽,陈绍琴.人性化服务在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运用[J].护理论著,2010,7(4):29.

[3] 曹启莲,刘英,闫正芬.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8,22(1):256-257.

[4] 蔡秀珍,成守珍,柯彩霞.人性化服务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08,7(4):54-55.

篇12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2.08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application effect by humanistic nursing model for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Methods A total of 92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also received additional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as (3.2±1.1) point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 as (19.5±10.2) points. The control group had VAS score as (4.4±1.5) points and SAS score as (25.6±10.6) poin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all lower VAS score and SAS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Humanistic nursing model;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Application effect

耳鼻喉科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期间, 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 进而容易?a生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 使治疗依从性降低。所以, 就需要临床护士给予患者更多关怀与体贴,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同时尽量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1-4]。本研究主要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从而为临床选择更为安全有效的护理提供参考价值, 以进一步促进人性化护理模式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耳鼻喉科接收的患者92例, 疾病类型:鼻窦炎21例, 急性鼻炎24例, 鼻息肉18例, 耳鸣15例, 扁桃体炎10例, 咽喉炎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6例。研究组男27例, 女19例;年龄22~67岁, 平均年龄(43.4±8.2)岁。对照组男30例, 女16例;年龄23~69岁, 平均年龄(45.2±8.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对其相关病情变化给予密切观察, 对其相关生命体征给予密切监测, 一旦出现面色苍白、低血压以及大量盗汗等相关症状, 则要立即报告主治医师, 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2]。另外, 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进而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消除, 与此同时还要做好预防感染护理以及口腔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 具体为:①病房环境:临床护士要对病房定时进行清洁以及消毒, 保证病房卫生、清洁, 同时定期通风以及更换床单被褥;在病房安装温度计, 保证室内温度以及湿度适宜, 使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3, 4]。②有效沟通:患者进入医院以后, 护理人员向患者耐心讲解医院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以及紧张感。另外, 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明确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及时采取相对应的心理辅导, 使患者的心理负担明显减轻, 从而能够主动面对疾病[5-8]。除此之外, 临床护士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 语言一定轻柔、缓慢, 态度可亲, 同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 进而使患者的配合度明显提高。③饮食指导:临床护理人员根据其病情以及个人饮食习惯, 制定一个良好的饮食方案, 保证营养均衡, 维持机体营养充足, 进而使患者抵抗力及免疫力明显增强, 禁止食用油腻以及辛辣等相关食物, 同时戒除烟酒。④疾病护理:对于进行手术的耳鼻喉科患者, 应该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男患者应该刮胡须, 使机体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在临床手术期间, 护士应该主动配合医师, 进而保证手术顺利完成[9-11], 同时对患者的血压以及脉搏等给予详细记录。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创伤表面的恢复情况, 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主治医师, 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 进而加速病情的恢复。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给予记录和对比。其中VAS以及SAS评分越高, 则表明患者的疼痛和焦虑程度越加严重[3]。共发放调查问卷92份, 回收问卷92份, 回收率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SAS评分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为(3.2±1.1)分, SAS评分为(19.5±10.2)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4±1.5)分, SAS评分为(25.6±10.6)分;研究组VA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3±10.6)分, 高于对照组的(84.4±9.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耳鼻喉科患者属于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一个科室, 患者常常会出现流鼻血现象, 这时就需要护士时刻关注患者的相关变化, 在患者按下呼叫铃时, 护士需要及时出现在患者需要的地方, 协助患者解除突发状况[4, 12-16]。耳鼻喉科的传统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机体以及情绪没有给予高度重视, 进而会造成护患纠纷, 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降低, 同时对病情的恢复带来较大影响[5, 17-19]。人性化护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相关方面给予护理, 提高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期间的舒适度。这种临床护理模式还要求护理人员的局部相对比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进而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消除, 使临床疗效明显提高[6, 20]。

篇13

摘    要:目的 探讨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为患儿的康复治疗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方法 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小儿内科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76例患儿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以公平性开展为前提进行分组调查。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分析护理成效。结果 在护理质量考核来看,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操作熟练度、病房清洁、护理责任心、护患沟通能力、紧急事件处理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6.59%(85/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36%(76/88),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在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调查上,观察组发生率为2.27%(2/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95%(7/88),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小儿内科患儿的病情管理,有助于患儿生活质量的改善,提升家属对整体满意度。关键词:人性化管理模式 小儿内科 病房护理管理 健康理念在医学技术发展下,人们的健康观念越来越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采用多种方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而人性化护理则能够根据患儿病情差异性、性格特点来调整护理方案,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依从性[1]。特别是患儿整体配合度差,且家属更为焦虑,如果照顾不周则可能有争论,从而降低了护理满意度。在病房护理管理中,要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执行率,降低护患纠纷。本次试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小儿内科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76例患儿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现对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试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小儿内科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76例患儿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其中,男性患儿96例,女性80例,患儿年龄在2~13岁,平均年龄为(5.06±2.51)岁。在入院后对患儿登记的一般资料进行详细记录,以便查阅和全面病情分析,组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并且经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后开展临床探究。1.2 试验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告知日常注意事项、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则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针对护理服务技巧、综合能力、专业能力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改善病房,建立与患儿的良性沟通,以温和的语气进行疾病情况交流,且毋带情绪工作[2]。第三,可以加强护理人员的激励机制,针对工作能力强的护士提供更高的发展空间,并可以通过一帮一策略提升护理部在病房管理上的整体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护士长要起到带头作用,了解到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召开科室会议进行集中解决,提升工作效率。第四,向患儿及家属强调遵医的重要性,提升家属配合度。最后,在制定人性化护理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患儿的感受,能够应用同理心思考问题,不断丰富护理内容,关注细节问题,按照院内规章制度开展工作[3]。1.3 评价标准本次试验需要进行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分析,包括病房清洁、操作熟练度以及护患交流、护患沟通能力、紧急事件处理5个方面。随后,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的发放与结果回收分析,针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可以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最后,对患儿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做记录,分析原因,加强预防改进。1.4 统计学方法对小儿内科患儿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24.0专业统计学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在本次试验中,针对护理人员的院内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各评分采用计量统计,在家属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上采用计数统计,以P<0.05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2.1 护理质量考核分析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操作熟练度、病房清洁、护理责任心、护患沟通能力、紧急事件处理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1 两组护理人员的院内护理质量考核对比(分,±s)2.2 护理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6.59%(85/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36%(76/88),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调查上,观察组发生率为2.27%(2/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95%(7/88),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护理学业不断探索新的方向,人性化护理措施更加注重从患儿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升护理有效性和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的开展能够以患儿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给予患儿更为细致的照顾,关心患儿的心理状况,推动治疗的科学化、人文化[4]。本次试验中,力求对患儿病房环境进行优化,并尽护理人员最大能力去帮助患儿,满足其各个方面的需求,人性化护理的落实最终会体现在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中。如通过柔和的语气进行病情讲解,注意事项提醒。对病房环境的消毒、杀菌,以及加强日常巡视,了解患儿的治疗期情况。人性化护理的落实不是一句空口号,更多的是能够在提供基础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加强与患儿的联系,将人文关怀融合在护理工作中,让患儿切实的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5]。从本次护理结果中看,人性化护理策略也得到了患儿的肯定。护理工作属于医院服务的重要方面,护理部是保障患儿生命健康、提升医院形象的重要部门[6]。在护理观念不断革新的当下,护理部的管理也需要结合时展,应用新型管理措施,并能够满足患儿的治疗需求,如应用人性化护理策略。针对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体现在细节上,能够针对患儿的实际需求提供护理协助。护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有帮、带的方式进行,促使低资历的护士迅速得到成长,提高自身专业技能[7]。如在本次调研中,护理人员的工作改善情况良好,在文书书写、操作熟练度以及护患交流上均有所进步。此外,护理人员要对每一项工作认真负责,而不由于病房管理工作简单而忽视其必要性。关注患儿的治疗困境,特别是有家庭困难、情绪低落的患儿,可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给予帮助,有利于患儿正视疾病,积极的配合治疗[8]。而人性化护理更加注重患儿的感受,可在病房放置玩具、播放动画片等,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在和谐、互助的护理部氛围中提升科室管理质量,提升病房管理水平[9]。结合本次调研来看,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文书书写、操作熟练度以及护患沟通能力、紧急事件处理上,整体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得到了更多家属的认可,这也是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肯定。加强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不仅仅是对患儿负责,也能够提升医院形象[10]。综上所述,采用人性化护理策略有利于小儿内科患儿的病情管理,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家属对整体满意度也有所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王娟,程德芳.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3):6-7,14.[2]郭文静.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3):118-119,122.[3]杨玉苗,张霞,崔兆伟,等.人性化护理管理理念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8):14-16.[4]潘德华.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的有效性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7):152,154.[5]张荣.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的有效性[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7):188.[6]孙丹丹.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应用人性化理念的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7):877-878.[7]成慧香.“五常法”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0):54-55.[8]李亚松.叙事护理干预在小儿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8):2550-2552.[9]陈飞,裘金绿,王静,等.PDCA循环干预在小儿内科住院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9,40(23):3339-3342,3346.[10]陈立英.优质护理在小儿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1):142,144.

篇14

【关键词】 分层次管理; 绩效考核; 专科培养

2012年8月本院按照《卫生部关于医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的意见》要求,对全院护士实施能级评定、分层次使用,2012年9月本院作为江苏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完善绩效考核,落实岗位绩效考核制度[1]。为了更好落实护士的分层次管理,本科以护士的分层次管理为契机,结合儿科专科培养的特点,充分调研,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探索管理模式,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 现状分析

1.1 儿科护士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开放,儿科患者急剧增多,2011年本科年出院3500多例,每天出入院患者达17.6例,在岗护士16名,严重少于床位编制;家长对护士的期望值高,如静脉穿刺,要求护士一针到位;患儿对各种治疗护理的配合度、依从性差,护理工作难以开展,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另一方面,护士队伍年轻化,5年内的护士占65%,3年内的护士占50%,经验欠缺,抗压能力差,导致护士的转岗率、流失率高,2009年-2011年,转岗护士达6名,辞职2名,专科队伍的稳定性差,专科培养及专科发展计划难以落实。

1.2 护士分工不合理 排班无差别化,无论年资高低,能力大小,均轮岗上班;工作内容分配无侧重,基础护理工作和专科护理工作无区分;病情轻重不分,按床位平分包干患者,不能充分发挥各级护士的能力。

1.3 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只体现职称系数 高年资护士对带教、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把关责任性不强,对进修、外出学习、继续教育动力不足,低年资护士看不到职业的前景,缺少团队归属感,不能充分发挥各级护士的积极性。

2 对策

2.1 按能级分层和使用 2012年8月,根据《卫生部关于医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的意见》要求,按照职称、年资、学历,综合得、能、勤、绩,结合平时技能、理论的考核成绩,在自评、他评、护士长评的基础上,对科内护士进行能级评定。其中,N4有1名,N3有2名,N2有5名,N1有7名,N0有1名。设责任组长2名,由N3以上护士担任,按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带1~2名下级护士,负责包干患者16~24例;对一些功能性的岗位如主班、治疗班由N1、N2护士承担。根据专科特点,制定各层级的岗位职责,按能级落实责任,如,N0护士负责基础护理工作;N1护士负责病情相对轻的患者护理,参与基础护理技术示教等;N2护士负责病情相对重的患者护理,参与临床带教、护理质量控制、病室管理;N3护士重点负责危重患者的护理,承担临床带教、专科护理指导,负责护理质量控制、病区管理等工作;N4护士指导疑难危重患者的护理,承担院内及科内护理咨询、护理会诊、护理科研、教学培训、护理管理等工作。

2.2 制定专科分层次培养计划 根据护士能级、结合专科培养及能级进阶要求,制定各能级的培养目标[2-6]。如,N0: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完成各班次的护理工作,初步进行入院宣教、常见病的健康教育,具有病区管理、院内感染防范意识和安全相关知识。N1:能胜任各班次护理工作,解决本专科常见病及一些急症的护理问题,熟练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初步运用护理程序开展整体护理;具有病区管理、安全和院内感染防范意识和相关知识。N2:胜任各班次护理工作,具有危重患者的抢救配合的能力;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开展整体护理,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参与临床教学;具有本专科护理的前沿知识,参与护理科研;具有病区管理、安全和院内感染防范意识和相关知识;了解护理质量控制标准。N3:具有独立解决本专科疑难护理问题和承担急危重患者抢救护理的能力;有一定的病区管理、沟通交流、临床教育与科研能力,能协助护士长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和控制,能承担临床带教工作,能开展护理科研与应用护理新技术。N4: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的前沿知识,能指导专科护理工作,解决危重、疑难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病区管理,开展护理研究、教学培训工作。根据培训目标,把培训内容细化,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知识:包括护理专业相关知识、基础知识、专科常见疾病护理知识、专科各系统重症疾病护理知识、专科的前沿知识。(2)技能:包括基础技能、专科技能、抢救技能、监护技能。(3)能力:包括开展各类护理查房能力、临床带教能力、教学培训能力、护理研究能力、护理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把相关培训内容进行全年统排,设计成有时间节点安排的表格,具体落实到每月、每周,护士长按照计划纳入周重点安排。培训的形式以师带徒、带班实践、自学、集中授课、参加继续教育、外出进修等多种形式。考核的方式,以自我记录表、提问、理论考试、操作考核、现场主持查房能力、现场开展讲座和业务学习能力、护理质控能力考核等。

2.3 绩效考核的方法 建立基于能级、进阶、责任、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风险、技术难度、满意度、贡献的绩效考核机制[7-9],见图1。

计算方法:本院实行二级分配,由核算办根据科室成本节余按系数提留、汇总护理部的考核,计算每个护理单元的奖金,直接向各个护理单元发放,护士长自主分配。本科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统计每人9个指标的总得分,把科内所有护理人员的得分相加得整个护理单元的总分值。(可分配奖金总数/护理单元总分值)×个人总得分=个人绩效考核奖。

3 评价方法

3.1 评价指标 统计绩效考核前(2011年1-12月)后(2013年1-12月)分层次培训落实率、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合格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出院患者和护理人员满意度、撰写论文与引进新技术项目数量以及护士的转岗与离职率。理论考核85分以上、技能考核90分以上为合格。护理质量:由本院三级质控网络每月检查一次,用本院自行设计的督查表,每项质控指标满分为100分,其中基础护理90分为合格,健康教育95分为合格,危重患者治愈为抢救成功。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均采用本院自行设计调查表,分别有16个条目,设4个等级:不满意、一般、较满意、满意,较满意以上为满意,患者满意度每月由护士长调查获得,护士满意度由护士长分别于绩效前和绩效后满一年调查获得。

3.2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4 结果

见表1,绩效考核后1年,统计对比分层次培训落实率、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合格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出院患者和护理人员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 讨论

5.1 绩效考核引入分层次使用中的可行性 分层次管理首先就是分层次使用,所谓分层次使用,就是要落实各能级护士的职责、充分发挥其能力。如何让能力和责任转变成可量化的指标,是每一个护理管理者面对的问题,查阅文献,大多数绩效考核指标述说最多的还是能级系数,这对同一能级的护士来说,并无区别。本考核方案,所有考核指标都是基于临床工作开展及专科培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每一指标有内涵、程度、频次、完成度上的量化。如,对N3护士,责任指标包括临床主带教和组织质控。对N2护士,责任指标包括带班带教、参与质控,考核的分值权重都有区别。又如,相对于能力指标,N3护士要求主持危重症护理查房、教育查房、负责参加危重患者抢救护理等,对N2护士要求开展个案查房、主持讲座、开展业务学习等,都有不同的要求,把分层次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能力、责任、风险、技术等都转化成可量化的指标,使绩效考核体现护士的责、权、利成为可能[10-11]。落实分层次使用与绩效考核后,对同一能级的护士有不同的绩效考核结果,拉开的差距就是能力与责任未尽的体现,也是绩效考核公开、公平、公正的体现,激励各级护理人员充分发挥潜能,提升自身的职业价值[12]。绩效考核后,每一项工作都有量化,一切凭数据说话,改变以往我不想做为我要求做,护士的主动性增加。表1显示,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开展科研的热情增加,与引进新技术的数量都有突破。

5.2 绩效考核纳入专科分层次培训的必要性 护士的在职教育、专科培训,一直是护理管理上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因为护理工作任务繁重,在职的继续教育形式大多以分散式自学为主,对护士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大多数护士下班后要照料家庭,难以集中时间学习。应用绩效考核经济的杠杆作用后,与护士的切身利益挂钩,不落实培训失分达0~3分,按经济折算达300多元,成为不得不算的一笔经济账,培训由软任务转化为硬任务,自主学习的依从性提高,对护士职业生涯的规划也发生潜移默化的推动,随着能级逐级进阶,护士职业的前景越来越明朗化,自主学习进入良性循环[13]。绩效考核后各层次培训落实率达100%,理论、操作考核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护士的转岗与离职率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零人次,稳定了护理队伍,专科培养计划得以落实。

5.3 护士分层次使用与专科分层次培养结合管理的互惠性 护士的专科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护士队伍由各能级的护士构成,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临床实践经验以及教育、管理、科研的能力,如何充分应用护士队伍自身的资源、发挥各级护士的能动性来带动专科队伍的整体发展?是值得护理管理者深思的问题。护士按能级使用,落实责任、发挥能力,对N3的护士,要求临床带教、主持危重症护理查房、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开展科内质控、组织危重患者抢救护理等。以往,这些“技术活”,大多由护士长承担,现在,落实护士分层次使用后,是能级的能力与岗位职责要求,是胜任力的表现[14]。对N3级护士自身来说,使能力得到锻炼与加强,也为进阶创造条件;而对下级护士,就是获得了教育资源,创造了一个互惠互利的教育平台,激发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让不同能级的护士得到不同能力的锻炼[15]。绩效考核的引入,无论是开展查房、主持讲座、开展业务学习、主带教还是带班带教,都有绩效的量化,保证了教育的质量。表1显示,绩效考核后理论、操作考核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专科护理能力得到发展。

5.4 绩效考核的模式引入分层次管理后,提高了护理质量 一方面,因为量化指标的引入,每一项工作都有价值的体现,护士的责任性提高[16]。如,对N1级护士,护理一级护理的患者有基础护理的量化,对N3级护士,负责危重患者的护理,则有风险系数的量化;另一方面,护士分层次使用后,使对应的能力做对应的事,能力强的承担高风险、高技术难度的工作,如疑难的静脉穿刺由科内和科间会诊、专科护理指导,达到优势互补,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保证了护理质量[17]。同时,也缓解了低年资护士的压力,增加了各能级护士的合作性与团队的归属感[18]。表1显示,绩效考核后,无论是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还是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患者满意度、护士的满意度,都有明显的提高。

5.5 绩效考核的模式引入分层次管理后,需要注意,分层次培训的目标应根据本院的特点和科室自身的发展,立足现实与临床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与培训内容,与能级的进阶要求匹配。另外,护士长的阶段性督导与考核,是保证分层次管理效果的关键。其次,对于考核指标的结构与权重的合理性,都是相对的,可以根据专科发展的需求进行调整与导向。

综上所述,绩效考核引入护士分层次管理,可以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促进护士的职业规划,提高护士的责任性,保证护理质量,深化优质护理内涵。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医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的意见[J].中国社区医学,2012,18(3):19-21.

[2]叶红芳,陈湘玉.能级进阶模式的护士培训需求分析模型[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93-395.

[3]金学勤,胡乃民,黄群,等.护士分层次岗位培训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811-812.

[4]魏畅,王建荣,张黎明.护士分层次培训与考核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6):7-9.

[5]叶红芳,冯敏,王睿,等.基于能级进阶模式的护士分层次培训体系的构建[J].护理杂志,2013,30(19):1-4.

[6]乔瑞华,金杰,孙俊红.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现状及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6):1623-1624.

[7]吴继萍,张雅丽.以岗位绩效量化考核为切入点提升外科中医护理质量[J].护理研究杂志,2013,27(6):1894-1895.

[8]沈霞.量化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杂志,2012,26(11):3158.

[9]白晓霞,敬洁.手术室护理工作绩效量化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93-95.

[10]张丽,王嘉华,李萍.护理人员能级管理调查现状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7(7):20-22.

[11]邱兰,朱唯一.建立护理专业价值观评价指标体系[J].中华护理杂志,2011,9(46):919-921.

[12]张秀华,丁牧原,张翠红,等.量化指标考核方法在我院护士收入分配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84-86.

[13]周咏梅,叶文琴,张玲娟,等.国内外护士分级现状与我国护士能级结构设置[J].护理杂志,2007,24(1):36-38.

[14]王元红.分层次培训在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5):118-119.

[15]梁志琴.能级管理:我国公务员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J].行政与法,2005,(12):43-44.

[16]朱秀琴,余媛,郭巧珍.责任包干制下护士能级对应与绩效管理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2,27(17):53-55.

[17]杨桂华.在职护士分层次培训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0,5(5):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