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技术帮扶范文

农业技术帮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技术帮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技术帮扶

篇1

国外学者在金融支持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研究起源于金融发展理论,主要存在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相对于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处于一种“需求跟随”地位。如罗伯特•卢卡斯(Lucas,1984)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不是金融。卢卡斯的研究成果标志着经济内生增长理论的形成。第二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转型发展有“供给主导”作用,是经济转型发展的推动力。如熊彼特(Shumpeter,1911)、史密斯(Gole--smith,1969)等人认为,金融的发展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强调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他指出,为了试用新技术,企业家需要信贷,企业家只有先成为债务人,才能成为企业家。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都支持金融的发展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观点。第三种观点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金融发展和经济转型发展具有不同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处于主导地位,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成熟阶段需求遵从型的金融发展将成为主流。第四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转型增长互为因果。主要以格林伍德(Greenwood)为代表。其后,国外对金融支持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系研究延伸到了产业层次(希克斯,1987);世界银行的综合研究报告中将农村金融的目标定位在两个方面,即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雅荣、本杰明、皮普雷克,2002)。研究农村金融问题的学者(Roninson,1995;Yaron,1998;Yaron,2002)把研究领域从强调金融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的重要性转移到如何为解决该问题建立一个有效的农村金融制度框架。王永龙(2004)对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进行了机制分析。

他认为农业金融支持对改善我国农业弱质性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应成为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和基本途径。同时,也有一些学者以省为单位,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王宜峰(2008)以山东肥城市为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资金需求呈现新特点形势下,当地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功能不健全、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境及成因,从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三农”水平,建立农村资金反哺回流机制等几个方面就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性建议;聂洪顺(2008)对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他建立了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经济增长率为因变量,引入农村FIR、实际利率和政策变量等三个解释变量,实证分析表明了在黑龙江新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是高度正相关的,同时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综合以上研究,大部分均只研究了中国整体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从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视角,探索农村金融发展支持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却并不多见。即使是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支持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研究,也只是从我国的整体情况出发来研究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关系,考虑到我国地区间发展的显著不平衡性,各省经济差距很大,农村金融发展也有很大差异,因此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家或个别区域层面,还必须深入到各省各地区层面。

二、国内外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研究趋势综述

篇2

    对于帮扶性质的推广形式来说,它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推广形式,主要是通过对农民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与服务,以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在帮扶过程中,各地政府、机关、企业等都会参与进来。帮扶形式还包括技术的支持。虽然,这种帮扶性质的推广形式是比较短暂的,但相比而言还是很有效果的。该推广形式的缺点在于: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帮扶的单位来自不同的行业,不能对农业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甚至不能有效把握技术的实用性。

    2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

    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来说,就是要让农民能够及时掌握新的技术信息,并对技术加以使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2.1广告的宣传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广告宣传是农业技术推广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包括多种的宣传媒介,比如电视、报纸、网络等。这种广告宣传的方法,在新品种、新农药等方面的推广上,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在广告宣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还应该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周密地规划与设计。

    2.2技术讲座

    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来说,开展技术讲座是最常见的推广方法。讲座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来开展,也可以直接到田间去开展。同时,它不仅可以组织成百上千人的讲座活动,而且还可以组织几个人的技术讲座活动。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加强技术信息的传播是很重要的第一步,要想农民能够接受,还必须辅助以其他工作。2.3试验、示范试验、示范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因为农业技术的使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想农民欣然接受,就应该做好风险的控制工作,但是受自然生产特点的影响,这种风险不可能完全控制。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做好试验、示范工作才是对农业技术使用安全的有效阐释,同时,它们也是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

篇3

1 农业推广的形式

农业推广在我国农业进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中形成了很多有效的推广方法。现有的推广形式中,商业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农业技术推广,帮扶性农业技术推广和科研型农业技术推广等有很多的推广体系。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推广形式在不断的涌现,这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几种农业推广形式进行论述,研究其推广的意义。

1.1 商业性农业技术推广

以产品销售或者产品收购为目的的农业推广模式。推广工作的开展需要与其他农业服务相关联。这种技术推广的主要目标是现代化产品,对技术开发、技术传播、市场销售的能力都要求比较高。销售的方式,一般是由专业公司来研究、推广和投入,为农民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让农民了解到产品的具体技术,最终把产品发放到农民手中。产品的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应该以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夸大产品功能只能是误导农民购买,在产品的推广方面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才能预防此现象的发生。

1.2 项目专项农业技术推广

是根据专题项目合作开展的推广模式。在特定的区域内,组织相关的单位根据影响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目的是促进当地农民生产发展的一种推广。这种推广的主要推动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各级政府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帮助农民进行生产的新方法。其推广的意义有可能改变农业生产的格局。让农业项目得到国家的重视,进行全面的开展农户推广服务。

1.3帮扶性农业技术推广

扶贫一直是我国政府提倡的重要任务。帮扶性农业技术推广是政府、机关、企业等共同扶贫的任务。在扶贫的过程中一般都包括技术支持,请专家来对先进的技术进行讲解。这种方式虽然比较陈旧,但是对于农民来说非常有利。在对农业技术推广时,给贫困单位一些资金支持,让农业技术推广更有效果。但是这种推广方式也存在着缺点,很多时候没有对扶贫单位进行细致的了解,盲目地进行资金支持,提供给农民技术支持,但是农民的认识程度不够,投资的新技术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先进的技术却没有实用性。

1.4 科研型农业技术推广

这种推广模式主要是指单位以及其研究成果紧密连接。在生产中不断研究,进行实践,最终完善技术。许多的研究人员和机构主动地寻求技术推广,推广的对象要求有一定的技术,如果没有较高的技术能力,需要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能获得技术。其推广的主要特点就是需要技术新,专业性强。参与者需要有意愿去了解专业知识,接受技能培训。但是在科研型农业技术推广时,还是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推广的对象大部分都是农民,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就需要有更多的耐心,才能培养出专业的、实用性的人才。该推广模式是很多农业技术的重要来源。很多学校和科研机构都在不断的研发自己的农业产品,在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开始对其产品进行推广。

2 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及意义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仅仅的形成简单的技术管理,而是建立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下,形成经济、社会和生态相统一的农业环境。推广机构的建立需要让农民了解到如何使用生态资源,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来保持农村的生态平衡。目前,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为了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需要打破传统的技术推广体系的禁锢,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目标。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不断提升现代农业技术,用新的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培养出新型的农业人才,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才能够不断的提高我国的农业实力。很多国家的重要政治力量就是农民,国家成立农业组织也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为农民服务。在农业推广体系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为农户家庭经营服务,为农户增加收入,关心农民的经济利益。对于推广体系来说,能为农民创造利益,维护农民权益,表明了农业推广的意义。

篇4

关键词:实际需求;晋中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43

晋中市季节变化明显,且属于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地区全年太阳日照时数较多,温度和湿度适宜,土壤类型多样复杂,以褐土更为适合耕种农作物。近年来随着当地对土质条件改善和农作物种植的重视力度不断增强,相关部门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和改革也得到更为深入的探究和实践[1]。农户实际需求是农业发展的导向,也是影响晋中市农作物种类、耕种面积和收成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农户实际需求出发大力推广晋中市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晋中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问题

1.1 推广机构队伍建设不完善

推广机构队伍建设不完善是晋中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最为明显的问题。显而易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直接受推广机构队伍建设的限制,对于农户农作物种植、管理技术的掌握也产生明显影响。但是当前推广机构队伍建设并不完善,人力资源短缺、职位空缺等问题明显,再加上缺乏具有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技术员,也会影响推广机构队伍建设和当地农业发展。

1.2 保障和支持力度不足

保障和支持力度不足也是影响晋中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因素。尽管近年来国家和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农业帮扶政策和计划,但是仍然远远不够。很多农户家里年轻劳力均在外打工挣钱,而中老年人群便承担了农作物种植、管理、收获的重担。农活辛苦劳累,再加上晋中市地形复杂,土壤种类多,部分地区需要经常浇水,增加农户劳动强度。很多农户为了图省事,往往选择种植耐旱、省力气的农作物,但是收成也并不理想。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保障和支持力度不足。

1.3 农业技术推广形式陈旧

农业技术推广形式单一,不符合时展的要求是晋中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另一项重要问题。当前技术推广员仍沿用传统的推广模式对农户进行宣教,如寻找开阔的场地组织农户参加专家讲课活动、发放农业技术手册给农户阅读或者深入田地开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等。尽管上述多种方式均能达到一定的农业技术推广成效,但是并未与现代化的技术推广和宣传手段相结合,不仅严重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农业技术推广宣传效果效果也并不理想。此外实践发现,部分农户认为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宣传讲座、宣传手册并无作用,往往缺席,甚至将宣传手册当成废品随便处理,也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的重要原因。

2 基于农户实际需求的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正因为当前晋中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采取合理策略改善推广工作效率迫在眉睫。以下是笔者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既往工作经验提出的针对性改进策略,以期为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实用、高效方案,推动当地农业发展。

2.1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业技术队伍的不完善使得工作效果受到严重制约,再加上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也会限制农业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因此应当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还要在进入推广人员的过程中注意严格把关,对其专业素质水平和实践经验均进行调查和考核,确定能够胜任此项工作后再扩充队伍。在工作过程中还应当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鼓励推广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并充实自己,以便更好地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服务。

2.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支持力度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支持力度能够为晋中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高效完成提供保障。首先应当充分考虑到农户的实际需求,然后对于浇水、田间小路、桥等基础设施进行维修,设置农户专用的晒谷场、麦场等,为农户提供便利。此外,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也应当加强,如设置专用的宣教场地,组织农户听推广员讲述,还可将农业技术制作成册,发放给农户阅读学习。

2.3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农户农业技术了解和应用的积极性,还可以减少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消耗。“晋商农网”、“手机短信”、“农技110”等现代化网络技术在晋中市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中普遍反映效果良好[2]。此外,还可以根据农户的实际需求推送不同内容、不同农作物种植和管理技术,可实现多元化应用和发展。

3 结束语

篇5

藤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大多数没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场所,寄居在乡镇政府内,办公设施简陋,农技工作者开展技术推广工作主要靠“一张嘴,两条腿”来完成。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资待遇低,一部分推广人员边工作、边靠卖种子、化肥、农药等来补充家庭收入。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缺乏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的专门经费。近年来,虽然财政逐步投放一些推广经费,但都局限于临近公路的乡镇某一个试验点、示范点。由于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近几年跳出“农门”的人员较多,十多年来没有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农技站工作。

2强化藤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2.1明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责

增强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乡镇农业推广机构为公共服务机构,这解决了长期以来乡镇农业推广机构定性不明确的问题。我县各乡镇农业服务机构于2013年从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独立出来,重新定岗、定编,为了增强农技人员的责任心和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必需明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责。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的公益性职责主要有: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关键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植物病虫害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检测、监测咨询技术服务;农业资源、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服务;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培训服务等。除了这些公益性职责以外,还必需全面提高各种服务职能,以适应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2.2技术推广方式灵活多样

完善配套服务,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能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技术推广也要改革创新,寻求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实际需要的农业技术推广之路,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能。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转变生产服务理念,改革单一的以政府导向为主的指令性推广方式,逐步向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质的服务方式、帮扶性质的推广服务方式以及科技示范等方式转变,推广方式要灵活多样,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转变服务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服务方式,逐步向综合服务方式发展,产前要做好项目筛选、产中要做好技术指导、产后要做好销售服务,完善配套服务,使农民真正能从农业技术推广中得到实惠。三是要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为主体,以村组示范为基础,以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专群结合、功能配套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能。

2.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篇6

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对象主要是农民。在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多数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对信息的接收、理解能力较弱。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掌握新技术的使用方法,往往会放弃他们认为难以操作的新方法而沿用旧方法。这为技术推广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

2.1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

为了更好地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可以由当地政府出资,对这些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帮助他们扩展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要转变他们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充分了解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推广工作认识更充分,对工作更认真、更投入。除了开设培训班,还可以通过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来为技术推广团队增加新鲜的血液。通过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帮扶,带动整个团队的素质水平提升。

2.2从实际情况出发

目前我国农业的技术推广工作没有充分考虑到推广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实际要求。农民需要的是便于操作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能够为他们带来实际效益的科学技术。在今后的推广工作中,要注意随时结合客观实际,在推广工作开展前先对该地区的农民进行一个走访调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以此为依据,改进自身的技术不足,研发出该地区广大农民所需要的农业技术。在探索研发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参考农民的意见,结合他们的实际经验,不断改进技术中不成熟的部分,及时调整研发方向,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既操作简便又能够创造实际效益的农业技术。

2.3加大对农业技术研制的投资力度

国家政府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能够适当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每年统一发放技术推广经费,为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能够实实在在为广大农民创收的农业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只有免除了科研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工作人员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为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政府部门除了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之外,还应该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为那些偏远闭塞的山村修建公路,进一步完善那里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确保基层农业的技术推广能够顺利进行。

3、结语

篇7

__镇人口27997人、耕地25093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作物以优质中药材、水稻、玉米、小麦为主。20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02元,居全县第41位。

为切实帮助__镇老百姓解决生产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帮助老百姓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农业局安排了经作站站长邹章满专门联系该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指导督促农房灾后重建工作

今年4月,农业局派出3人工作组到__镇检查督促灾

后农房重建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灾后农房重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__镇灾后农房重建进度和质量,维护了该镇农村社会稳定。

2、深入帮扶村社,落实帮扶措施

局领导两次(5月19日、7月1日)带领业务部门负责人深入云梯村(新村扶贫帮扶村)、蜜蜂村(联镇帮乡联系村)开展调研帮扶活动。在村里,局领导、农业专家面对面与村干部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分析了两个村农业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对两村适合种什么、怎么种、种什么最赚钱进行了科学论证,对种植模式、宜种作物和品种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同时,开展了无公害中药材种植技术、旱地改制技术、地膜水稻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农业新技术的现场培训。

为把帮扶活动落到实处,农业局还为两个村免费优良大豆种200公斤、地膜600公斤、 “测土配方专用肥”4吨、机动喷雾器4台、手动喷雾器35台,安排150口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指标。并为云梯村提供400亩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所需全部药品和人工、安排100亩优质无公害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4000)。

3、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

今年6月1日,为__镇学校3名贫困学生各送去资助款200元;7月1日,为蜜蜂村6户特困户各送去慰问金600元。共3000元。

4、为__镇解决抗旱资金8000元。

另:龙宝村(又名金盆村)帮扶情况

篇8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基层农村;推广措施

1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1.1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相对于其他工作而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具有技术性、专业性特点的系统工作,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农技推广人员整体存在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并且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被安排涉农岗位,难以发挥其专业知识,即使从农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也需要经过基层锻炼才能胜任起农技推广工作,也就是说,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很可能会出现农技推广队伍的人才断层。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更新速度慢,加之受到工作任务较重、缺乏激励优惠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相对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推广农业技术推广产生不利影响。

1.2基层农业技木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属于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由政府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但是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管理力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直接影响着基层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程,比如有些县级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甚至有些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配备电脑,推广农业技木的手段相对落后,这些都对基层地区农业技术的推广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另外,政府部门制定的关于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政策不能很好的和农业技术推广现状需求相适应,没有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等给予一定的专利保护措施,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1.3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化发展水平不高

基层农业产业链涉及农产品加工、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以农业技术作为支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表明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比率越大,农业生产效率就提高的越明显。虽然政府在推广农业技术方面投入了很多人力和资金,但是当前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化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农业技术的实际转化率相对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农业技术在基层地区的推广,同时基层农业企业受到人员规模、资金支持等因素的限制,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技术开发方面的自主研发力度不够,对于农业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推广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不明显。另外,由于农业产业化链条相对较短,基层地区的龙头企业多停留于初级加工层面,导致产品的增值力相对较低,进而也不能促进更多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上来。

2基层农村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建议措施

2.1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力度

加强对基层地区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比如定期开展农技人员知识培训,让农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农业生产新知识和新技术,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更好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农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同时要注意加强派遣农业技术人员下乡活动力度,帮扶农技人员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推广水平和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严格落实农技部门人员编制,保障农技队伍的编制合理,并适当给予一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而建立起一支高效、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2.2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保障

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保障,需要建立健全高效灵活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为了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要形成以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综合农业科研、教育、农协组织以及涉农企业为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尤其政府部门要发挥主体作用,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提供资金支持,也要在农技人员分配、激励机制等方面切实深化改革和加强农业制度创新力度,积极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

2.3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

根据基层地区的发展实际,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突出基层地区的产业特色,以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为纽带,加强与农业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形成推广农业技术的良性互动机制。同时要积极鼓励在基层地区建立农业产业行业协会,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及外贸一体化过程中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提高基层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市场化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另外,要积极推广以农林院校、农业科研为载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发挥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实现农业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在基层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型,传统的农业技术模式已经不能适用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不断加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创新力度,在基层农村地区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不断推动农业发展。

作者:李红怒 单位:四川省营山县双溪乡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孔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展望,2015(01).

[2]詹丽青.浅析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与政策建议[J].福建农业科技,2009(04).

篇9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农机具;推广应用;生产效率

农业直接决定了国家的综合水平。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新型的农业技术和机具的推广势在必行。但是在推广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并提出了相应了改善措施。

一、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是农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工作效率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传统的农业大国,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人依靠多年的经验,而不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究其原因一是农业生产者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对于新型技术和设备的排斥心理较强,素质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研究出全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没有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实验,导致这些研究成果都成为技术储备,有些生产技术和设备即使具备一定的实践性,但也大多没有使用过。

(一)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具有技术性、专业性特点的系统工作,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农技推广人员整体存在年龄老化,难以发挥其专业知识,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更新速度慢,加之受到工作任务较重、缺乏激励优惠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相对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推广农业技术推广产生不利影响。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需要由政府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但是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工作经费、工作管理力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直接影响着基层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程,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推广农业技术的手段相对落后,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另外,政府部门制定的关于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政策不能很好的和农业技术推广现状需求相适应,没有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等给予一定的专利保护措施,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三)农业企业发展水平不高

农业产业链涉及农产品加工、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以农业技术作为支撑,发展过程表明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比率越大,农业生产效率就提高得越明显。

虽然政府在推广农业技术方面投入了很多人力和资金,但是当前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化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农业技术的实际转化率相对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农业技术在基层地区的推广,同时基层农业企业受到人员规模、资金支持等因素的限制,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技术开发方面的自主研发力度不够,对于农业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推广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不明显。另外由于农业产业化链条相对较短,基层地区龙头企业多停留于初级加工层面,导致产品的增值力相对较低,不能促进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二、基层农村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建议措施

(一)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

加强对基层地区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让农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农业生产新知识和新技术,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更好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农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同时要注意加强派遣农业技术人员下乡活动力度,帮扶农技人员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推广水平和能力。要严格落实农技部门人员编制,并适当给予一定优惠政策,进而建立起一支高效、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想要加强新型生产技术与设备的推广,必须要先让农业从业人员接受,只有当工作者接受了,才能真正的应用到实践中。通过科学示范、操作指导等多种方式,加强农民对新型技术和设备的了解,转变传统观念,将其应用到真正的农业生产中,加强农业生产,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

(二)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保障

建立健全高效灵活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形成以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综合农业科研、教育、农协组织以及涉农企业为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切实深化改革和加强农业制度创新力度,积极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除了要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之外,还要加强和相关研究部门的交流,让研究部门也加入到宣传的过程中,提高新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力度。要注意技术和设备的便民化,尽量便于农业从业人员的理解,这样在推广时也更加轻松,更容易得到农业从业人员的认可。

(三)建立示范基地,扩大产规模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以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为纽带,加强与农业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同时要建立农业产业行业协会,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及外贸一体化过程中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提高产业化经营规模和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市场化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推广农机队伍建设,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推广是指通过实验、演示、培训等多种方式,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因此应当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改变传统的观念,鼓励人才深入到基层农业生产活动中,了解农业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制定相应的推广方案。同时,加大对农业推广单位的资金投入,保证推广活动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实现农业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篇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乡镇经济实力,才能为广大贫困群众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进而不断满足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对于扶贫工作重点乡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尽快使贫困村庄、贫困农民摆脱贫困,应是全部职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在履行职能的思路和工作方式上,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农村脱贫抓什么,二是农民增收靠什么,三是政府支持帮什么。最基本的是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如在交通、住房、饮水、就医、就学以及水利建设、土地开发、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使农村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观。要全面了解农民的生产所需,增收所盼,脱贫所求,定出切合实际的帮扶项目、帮扶规划,并严格按项目要求和规划进度组织实施。乡镇和上级对口帮扶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合作,重点帮助农村搞好帮扶项目的筛选、规划,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指导,督促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进村入户,进行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指导与科技示范,搞好农业产业链条的产中、产后跟踪服务,并要及时提供和劳务信息,搞好经常性阳光就业培训,提高劳务技能,增加外出务工收入。总之,通过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支持帮扶,让农民少走弯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最终达到增收的目的,同时,真正实现乡镇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二、应对乡镇与县级部门帮扶进行科学分工扶贫乡镇的特点一般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农民贫困化程度高,乡级财政属上级支持型财政,自有收入有限或基本没有,经济实力较弱,对于农村脱贫、农民致富,乡镇的工作主要是协调、指导,特别要扶持典型进行示范。首先,要全面掌握村情、民情,熟知各村的优势劣势、发展状态和群众意愿。其次,应根据各村土地、交通、水利、农业等实际情况,协调、编制好村级扶贫年度规划,对规划重点审查,严格把关,做到规划宜行,操作易行。再次,要充分发挥典型户的引领示范作用,搞好扶贫项目的进村入户落实工作,保证扶贫资金和项目落实到位,并能充分发挥扶贫作用。

县级部门由于拥有相应的资金、物资配置权,在扶贫工作中,应承担起重点角色,县财政、扶贫、农牧、林业、水利、国土、交通等部门,在农民粮食生产、粮种推广、家畜家禽养殖、土地开发、道路建设等方面,要在资金、物资和技术等方面,给予农村、农民更多的帮助。县委、县政府要将扶贫任务列入部门考核目标,督促落实到位。

三、应着眼服务型政府建设设置机构

科学合理的机构设置是提升乡镇履职能力的有效载体。乡镇要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四个方面全面履行职能,就必须以有效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科学设置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

1、精干设置党政工作机构

(1)设置党政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宣传、纪检、武装、工青妇等党群方面和文秘、档案、后勤等机关内部管理方面的行政工作。

(2)设置农业发展办公室,扶贫任务较重的乡镇加挂扶贫工作办公室牌子。主要职责是搞好“三农”服务,协调指导各村扶贫工作。指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

(3)设置财经和村镇建设办公室。负责乡镇财政收支预决算的编制和实施、统计和相关经济调查、管理村级财务、推进村务公开、促进乡村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负责村镇建设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村镇环境治理。联系基层国土机构。

(4)设置和综合治理办公室,与司法所合署办公,形成接待受理、基层司法调解化解矛盾、综合治理依法处置的“一条龙”控访维稳体制,整合职能,形成合力,真正发挥基层政权组织“减震器”、“防火墙”的作用,把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落到实处。

(5)设置社会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文化、教育、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就业管理、社会保障、救灾优抚等方面的行政工作。指导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的工作,协调联系基层教育、卫生机构。

2、综合设置事业单位

乡镇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打破行业和部门界限,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创新运行机制,实行政事分开。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独立的法人主体,享有比较独立的人、财、物管理权,特别是要保证事业单位人员专职从事技术、服务工作,不得随意抽调担负其他行政事务。

(1)设置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按乡镇建制综合设立,负责农业、林业、水利水保、农机、畜牧水产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设置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要负责计划生育的技术服务,落实节育措施,促进优生优育。

(3)设置公共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乡村文化活动,农保、低保、医保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服务性工作。

关于垂管机构。为解决乡镇政府“有责无权”、功能缺失的问题,公安派出所要建成一乡一所;国土机构最好按乡镇建制设置,便于依托乡镇处理土地纠纷;法庭、工商所、税务所仍可按区域设立。这些机构在业务上受县级派出机构领导,党务、群团按属地管理,为便于综合治理和控访维稳,派出所、国土所、法庭主要负责人要兼任乡镇综治办副主任,其考核任命应征求乡镇意见,乡镇党委有否决权。

四、应按履职需要改革财政经费供养方式

篇11

新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将分散的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以此来带动整体农业经济的发展。新型农业技术的快速推广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业发展的速度,农业技术水平也会随之提升。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使用更加高效的方式促进农业经济的进步,使得农业的发展拥有更高的保障。由此可见,从技术层面给予农业发展大力支持,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稳定提升。

1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笔者长期从事河北省地方农业基层工作,对地区农业技术的推广有丰富的经验,河北省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框架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地区行政级别的变化,这一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从省级到乡级自上而下的推广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需要地方农业畜牧业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这一体系最初是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长期以来都是由政府进行资金上的扶持,并且相关从业人员按照事业编,官方色彩明显。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这套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

1.1原有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不利局面

根据粗略统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对农业技术推广单位进行经费缩减的相关政策,河北省的大部分乡镇推广机构被削减或停播事业费,这也导致了大部分技术人员流失。通过对张家口的一家县级调查中心发现,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文职工作人员,并且经常会因为政策原因无法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技术推广机构存在严重的知识断层,工作人员的老龄化问题也使得技术推广无法顺利的得到展开。

1.2政府主导型推广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要求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都是有一定硬性规定要求的政府命令式推广过程。以推广某种农作物种植举例,在政府的大力号召下这一种类的农作物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发展种植到一定的阶段后,收获的大量作物无法被市场消耗,最终导致农户蒙受经济上的损失。同样在农作物的推广布置中,往往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只对一些条件相对完善的地区进行推广作业,而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往往会因为地域偏僻领导不会进行检查而被政策忽略。所以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实施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提升。

1.3农民的农业技术需求得不到满足

由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本身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导致农民的一些基础地技术支持要求无法的到满足。笔者在河北地区的调查中发现,农户们对于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及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有着大量的需求,然而当地政府给予的解决措施并不能令当地的农户满意。

2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创新途径

要想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创新,就一定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以保证体制创新策略的科学合理。文章针对张家口相关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创新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增强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效果。

2.1全面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

农业技术的推广应在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大环境下进行开展,以当地的农业行政部门作为技术推广的主体,采取灵活高效的方式推广新型农业技术。为了保证能够达到预期的推广目标,需要将更多的经历放在运行机制与服务方式的改革中,采取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推广的内容在产前产后阶段都能够得到实施。基于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研究的扶持力度,以求农业基础技术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并最终应用到农产品的种植过程中,使整个生产流程更加高效、便捷。

2.2重视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为确保农业技术能够顺利的开展就必须要对相关的机关制度进行高度重视。在此发展背景下,积极鼓励农户参与到农技的推广过程中,让农民认识到对于农作物经营的重要性,对于农业技术的发展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此外,河北省政府部门要履行好自身的基础职能,及时的向农户农产品相关的市场信息,确保信息的实时性。基于此就需要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鼓励农民参与其中,不断丰富个人知识,以此推动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快速发展。

2.3建立健全法律机制

完善與农技推广有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农业技术进行专利保护,确保农业技术推广能够有效的进行。构建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机制,确保河北省政府部门能够切身实地的发挥自己的职能,进一步加大对于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河北省政府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筹集农业资金的发展模式,加大对于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有效的改善农业发展的环境。除此之外,提高对于推广机制创新的重视程度,增强农民之间的相互联结,是技术推广能够更加快速的开展。通过上述方式,农技推广机制在政府的帮扶之下能够进行快速开展,农业推广机制更加合理,推广能够稳定的持续进行下去,以此带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

2.4对推广理念进行创新

转变农技推广观念,在进行理论推广的得同时还要负责相应的技术支持,同时还需要对于农民的文化素质进行培养确保农民能够接受新型的农机技术。对于推广的手段不能过于单一死板,要在推广的方式上不断寻求创新,保证农业推广机构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落实对于农户培训指导的工作。完善服务手段,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达到技术推广手段和模式的创新。

篇12

一、定点帮扶村基本情况

勤俭村全村共有2762人。耕地17903亩,在实行国家退耕还林计划后,人均拥有土地5亩,人均年收入3400元,其中五保户10户,低保户163人,外出打工者200多人,现村里常住人口主要是老人和儿童;青壮年少,信息闭塞,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村级组织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低下,耕地少,资源缺乏,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各项经济发展缓慢。

二、调研发现的问题

1、当前扶贫工作以单位定点扶贫村的帮扶模式,由于扶贫单位专门职能、管辖范围等因素导致的局限性,使得扶贫村发展规划缺乏科学性,发展缺乏实效性,扶贫单位资金能力有限,拨付扶贫的资金远不能满足扶贫村的发展需求,而且易造成资金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村内科学管理、人才、资源匮乏,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土地产出过低,平均每亩地产值仅有300到400元,村组织缺乏能力组织村民合力发展,大量劳动力外流,经济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

3、村民发展意愿不强。我国贫困村居民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思想封闭保守,部分百姓不满足贫困现状,靠外出打工增收,其余百姓仍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依靠仅有的土地和国家的扶助政策生活,新型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大。

4、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生活水平低。教育、医疗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了人口外流和招商引资难,村内大多老弱病残,孩子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扶贫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1、转变思路,改变发展模式是根本。改变一直以来的一个单位扶持一个贫困村的模式,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党建扶贫互助合作机构,整合各扶贫单位的资源与优势,联合乡镇政府以及所辖乡镇富裕村,紧密结合市委书记王学斌同志提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联系全市产业发展规划,组织专家充分考察论证,认真制定本乡镇的发展方向,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共同发展,以此带动贫困村发展。

2、充分利用整合资源,促进村集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农业“特”的优势,特别是共荣镇的大辣椒、共合镇的甜姑娘、向荣镇的木耳菌优质果蔬等特色,充分调动全市的人力资源,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建立乡镇互助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充分研究利用各种物质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形成全乡行政村都成为“一村一品“的专业村,让农民分享加工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利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3、积极采用“扶贫先扶智”的方法,增强村民发展意愿,提生农民农业技术水平。组织骨干群众参观周边富裕村,让他们了解到齐心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生活质量,积极协调安排有强烈发展意愿的人深入到富裕村去学习,汲取先富起来的经验,进而带动全村、全乡的发展热情,使更多的百姓加入到扶贫项目中来。此外,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使项目区群众户均有1人掌握1—2项农村适用技术。

4、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产业带动城镇化,吸引农村人口不断向乡镇转移。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镇服务功能,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物质条件,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全面提升百姓生活水平,使农村人口不断向乡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集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百姓享受舒适的高品质生活

篇13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现状;有效对策;研究

一、当前全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设施农业规模正在逐渐扩大

设施农业在全国的起步较晚,与世界上现代农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全国的设施农业规模还不够大。随着近年来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设施农业正在朝着更加先进和完善的方向发展[1]。在这样的情况下,设施农业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大,惠及的农户也越来越多,规模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2、设施农业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长期以来,全国农业生产过程中都是采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人工技术干预较少,整体管理观念较为落后,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但是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成熟,设施农业蓬勃发展,全国的设施农业水平正在逐渐接近世界先进农业国家发展水平。相关技术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创新,无土栽培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各种先进的农业机械层出不穷,传统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无法适应和满足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趋势。在未来的农业发展实践中,应该积极推进实施农业从业人员农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转变,从而不断提升设施农业经济效益。

3、设施农业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和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设施农业的研发能力应该积极迎合市场发展和消费需求趋势,不断创新升级。设施农业是当前农业经营主体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要提升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采用现代化的设施农业管理模式,积极拓宽设施农业发展路径。

二、加快全国设施农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1、强化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设施农业发展环境

农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总体的经济运行,应该对农业发展现状给予足够重视,尤其是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从全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政策制定方面已经朝着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这也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2]。设施农业与传统的农业形式相比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政策引导,给予设施农业更多的扶持政策。要对政策内容进行细化,加大对设施农业基础设施设备的补贴力度,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解决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同时,有关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在土地流转、技术扶持以及监督管理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帮扶,促进本地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普及现代农业技术

尽管全国目前的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良好,但其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是促进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明确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在动植物育种、栽培等相关方面加大科学研发力度,同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全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全国设施农业发展的道路[3]。在未来的发展实践中,设施农业一定是一种集约化的发展模式,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缩影。

3、推广差异化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全国地大物博,农业发展模式的差异性较大,不同地区的环境和气候特点决定了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区位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基础条件,在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的同时,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发展本地区的设施农业,从而降低农业发展风险,提高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

篇14

1.对服务活动进行了科学谋划部署

市里成立了冬春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阳光工程办公室。办公室先后召开冬春科技服务活动部署会、调度会,对活动进行部署和调度。按照省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培训重点、重点活动和工作措施,并将各项任务逐项分解到市直相关部门和县(市、区)。组织省帮扶单位与县(市、区)进行了对接。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保证了活动的顺利推进。

2.深入开展了进村入户下基层活动

从市农委、市畜牧局、市农科院各选派5名专家,组成5个专家组分别深入各地开展巡回授课和专题讲座。专家电话通过媒体在服务的县(市、区),随时解答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目前,专家服务团开展巡回授课20余场次,现场、电话解答农民问题1000余个。县(市、区)也都组织专家开展了定点联系、包村联户工作。

3.扎实推进了农民田间学校开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