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影视概念培训范文

影视概念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影视概念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影视概念培训

篇1

第一个阶段,年初到春节长假之前,寒假学习的清淡;

这个冬天不太冷,可能因为春节、寒假假期短、年末总结活动等等问题,针对寒假推出的各英语培训课程有点忙乱上阵的感觉,客户反应也很平淡,但是却有一个好的现象,就是从新年一开始,本小利薄的英语培训机构就摈弃了以往单纯的“广告空中轰炸”形式,迟疑而又坚决的选择了“地面直接攻击”的战略;具体战术方面,则体现出四面撒网的模糊意识形态,在学校门口分发资料、与社区物管联办英语互动活动、在商场中厅进行短期的促销活动等等。这些尝试,无疑是有益的,尤其是金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与你手牵手,一起唱披头士的老歌的时候。

第二个阶段,寒假后的复苏到SARS突袭下的基本停滞;

如果没有SARS的打击,各英语培训在3月、4月、5月三个月的销售额应该平稳而且持续上升地走下去,继而在6、7、8月达到全年中的最高点。但是,一场突然的战争来临了,英语培训机构面临了严峻的考验,他们对于市场的反馈能力也在这个特别的时期极致的发挥,优胜劣汰终究是市场的不变的定律。SARS给了大家思考的机会;SARS过后,那些依然屹立的英语培训机构还没有喘息的机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拼杀。

第三,暑期培训的高峰期。

暑期培训名目众多,什么“特色英语培训,精彩纷呈夏令营”、“英语新时空暑期特训营”、小学生全封闭的“练阳光体能,学福尼斯英语”、网球&英语夏令营等等,戴尔英语光就暑期课程就推出了“外教生存”夏令营和“本土留洋”夏令营两个项目,可见暑期的确是英语培训机构“该出手时就出手”的黄金时段;除了summer course之外,纬博英语还花精力研发“全球名校升学联合预科课程”,将其集团内的“英语培训”和“出国留学咨询”的资源整合在了一起,瞄准了那部分更具有利润发展空间的目标群体。此外,不难发现培训机构联合+牵手的协同发展趋势。传统的英语培训试图突破技能培训的禁锢,例如牛津英语与中国人大网络教育学院联合推出“报考网上人大,免费提供牛津英语培训课程”,与学历教育联手;深圳张道真英语培训学院和郭超PTT英语脱口秀合作推出“英语新时空暑期特训营”等等,寻求市场规模的扩大,从而在资源的最大化共享下取得成本的最小化。

纵观上半年英语培训市场,英语培训市场的营销方式体现四大特点:

一、事件营销:非常时期各显其能

SARS疫情严重影响了招生,但是各大英语培训机构另辟蹊径,针对市场变化推出新的“热点”,紧紧抓住客户的心,体现出时时刻刻为客户着想的服务理念;另一方面,SARS事件也推动了英语培训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见,网络教学、远程教育是将来英语培训规模化发展的一大趋势。

在SARS时期,凯恩“放心在凯恩”,首页上率先公布SARS期间学校卫生消毒措施;洋话连篇就势推出“洋话连篇立体教学课堂”:“网络教学体系”“洋话连篇英语热线”两个项目正式启动;华尔街英语推出疫情期间的三种学习优惠,将价格竞争合理化。相比之下,深圳的英语培训机构除了不再那么频繁的在各种媒体上轰炸广告之外,几乎无所作为,只有眼巴巴地开着大门、等待客户上门;据悉,在深圳,因为SARS的袭击而差点关门的英语培训机构不只一家,元气大伤。疫期过后,各家重新整合资源,利用暑假这个英语培训的黄金时期,再张旗鼓。

二、形象推广重头戏:“免费公开课”轮番上阵

谁说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

以“多名外教倾情演绎” “名师主讲”、“大型免费讲座”等为招牌的免费公开课信息越演越烈,这一招到底有没有起到吸引客户的效果不好说,反而因为客户的期望值与实际示范课效果有差距,从而影响了正常签单的时间,有可能还“吓跑了客户”;另一方面,层出不群的免费试听课确确实实抬高了消费者的胃口,提供了消费者在除了价格、课堂环境、教材等其他因素方面的可比性。

但是在广告内容中,对于各种课程的功能诉求出现很少,在能够帮助学员达到何种培训效果方面含糊其词,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仍然犹豫不决,反而,需求越来越特别,要求越来越苛刻,选择越来越谨慎。可见,英语培训课程也面临着专业对口的问题。相比于北京、上海的英语培训市场,深圳的英语培训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品牌识别不明显。以国际品质语言教学先锋IH LONDON为顾问背景的纬博英语,其专业的快速的研发能力在界内颇有口碑,在三、四月间就接连开发出市场营销英语、人力资源英语等细分课程,带领深圳英语培训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

三、活动推广塑口碑

和其他产品大密度高空轰炸广告的情况不同,英语培训机构与消费者的地面接触较多,多选择写字楼、社区、学校进行现场促销/公关活动。在直面客户的过程中,获得了最直接的市场反馈资料,赢得了客户的亲近感。

作为深圳英语培训业的后起之秀,GO-Eng在诸多硬件方面不占优势,但是却因为成功的“乐在英语社区”活动而深得人心。他们在南山沃尔玛门口搭建了大型舞台,长期驻点开展多彩活动;EF也和南湖沃尔玛联手英语比赛、歌唱英语与其他机构联合举办的“歌唱英语杯”英语比赛,以社区活动为点,以活动为线,积累了良好的口碑;缔造英语培训第一品牌的Com-Com的Social Activities大型系列讲座也一一浮出水面,大手笔制作,更具有前瞻性,例如近期的挑战WTO之“我要做老板”,请了高级商务人士进行热点话题的访谈,发展策略和目标上更胜一筹;

四、媒介的重新选择与再定位

以深圳本地英语培训机构为例,对传统报纸的选择从深圳当地的主流媒体《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向大众化的媒体《南方都市报》过渡;从硬性广告从软文过渡,从单纯的文字说明转向专业指导性文章,引导客户对于产品产生新的认识,培育新的细分市场;报纸的广告效果与其他媒介相比,效果较低。英语培训机构多是天女散花般地选择传统纸介媒体,评估的效果主要在于砸中客户的几率。

网络广告方面,对于深圳之窗、深圳热线等当地网络媒体的矢志不渝,尽管网络媒体的广告效果呈下降趋势;群发Email成本低、制作精良、发放范围广,是网络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仅仅可以起到提高品牌认知的作用,在提高品牌的美誉度、满意度方面无所裨益。

杂志方面,因为还没有出现像《财经》、《销售与市场》这样行业内的媒体中坚,多尝试特别课程的特别选择,纬博英语在summer course的宣传推广阶段,就选择了《特区教育》这本面向全市中学生的杂志。

篇2

“个人电影”这个在当代代表新鲜、时尚的词汇容易使人将其和美女、英雄、新潮追风者联系在一起,与普通人相距甚远。但现在她已经跟随一个名为“尚镜”的影视品牌降落民间,高调开启了专业影视技术为普通百姓服务的时代,使得昔日只有达官显贵、明星大腕独享的影视珍馐,走入寻常人家。唐朝诗人刘禹锡曾经写过一首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对于今天个人电影而言无疑是一种最准确的诠释。

个人电影又称个人影视、私人电影。而个人影视产业概念最早由紫博华瑞提出,其宗旨是致力于开拓私人影视产业领先的创意影视制作,提升私人影视作品价值,为客户提供真正符合需求的服务,制作出有影响力的作品。

尚镜品牌拥有者――北京懿水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懿水诚”)董事长董锦陵用形象化的语言给出了个人电影的定义。他说:“个人电影其实就是用专业的影视技术为个人服务的影视。电影是为大众服务的一种手段,但在其中展示的却是少数的名流和精英。而其他如广告、电视、MTV等形式,由于制作费用、容量等方面的限制,能够在这一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人数极少。而个人电影突破了这些限制,使得影视技术在如今网络技术发达、传播渠道丰富的时代背景下脱颖而出,以其拍摄技术专业化,价格平民化,为平民百姓搭建起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绘制个人电影蓝图

北京懿水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6号,正是春回大地的时节,公司选择这样一个日子注册,不知其中是否蕴含了欣欣向荣的寓意。董锦陵说,公司成立时只有3个人,周航、吴道宝和他。办公室设在北京丰台区玉蜓桥边的一家上岛咖啡店里。一张桌子20元钱包一天,几个斗志昂扬的年轻人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现在,坐在建外SOHO20层办公室里的周航,每次回想起当初咖啡馆里的创业时光,眼中还会迸射出星星点点的光芒。

“现在有时候约见一些客户我们还会跑到那家咖啡馆,在那里谈的生意,百分之百成功。”周航微笑着说,声音不高,但充满自信。

吴道宝说他们之所以成立这家以个人电影业务为主的公司并非是头脑一热,而是经过了长时间深思熟虑的一种理性选择。他们3个人中,董锦陵、周航曾经服务于国际CBN影视公司,董锦陵负责拍摄和业务谈判、周航负责后期剪辑,他们在专业方面都有着超过15年的从业经验。而吴道宝本人曾经是国内一家知名培训公司的分公司副总,熟知公司运作和管理。

他们3人相识于2004年,属于一拍即合型,3人都有创业的想法。后来,经过几年时断时续的交往,创业的强烈愿望还是把他们拉到一起。他们共同绘制出了个人电影发展的蓝图:专业的品牌影像技术服务于个人;传播个人价值,打造个人品牌;在全国文化中心北京首先建立直营体验店,取得成功后向其他一线城市推广;5年内覆盖全国一线城市;使用已经注册的“尚镜”品牌,8年内发展到500家以上各种形式的连锁店,占领二、三线城市的中高端市场,进而引爆个人视频消费市场;利用品牌优势进行产业链整合,占领高端视频制作和培训市场。同时发展传播和版权等业务板块,最终实现盈利模式升级。

空想和理想的区别就在于后者付诸了行动,前者只停留在想象中。为了实现心中的目标,3个小伙子踏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4年中,他们的办公地点从咖啡厅搬到了地下室,后又搬到了豪华气派的建外SOH0大楼。

办公地点实现了从地下到地上的转变,资金规模也从零跃升至现在的700万,有了原始积累;公司人数也从原先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0多人,核心领导层增加了一名专业会计师――刘伯炜,创业核心团队由3人变为4人。

创业之初,为了公司生存和筹集个人电影研发资金。懿水诚拍了几十部企业宣传片,如联想弘毅投资“中国式PE”、伊利集团奥运宣传片――冰火奥运等。并且这些片子均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同。

摸爬滚打的几年中,懿水诚团队不断反思,为什么自己对企业的服务会被认同。在对比了国内大量的企业宣传片后,他们发现,传统宣传片只考虑企业展示需求,大量堆砌拍摄技术,忽视受众感受。片子一开头就被受众心智所排斥。而懿水诚的作品重视人性需求,以展示人性美好为出发点,运用电影讲故事手法,让片子内容好看、好玩,受众体验好。并且,这些片子都带有很重的“个人电影”元素,这一点正是公司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秘诀。

在为众多企业服务的过程中,董锦陵发现以个人电影的方式传播企业品牌最直接,效果最好。很多社会精英、专业人士等个人资源拥有者,其品牌和产品是合一的。新媒体时代为个人品牌传播提供了可能,但针对个人的专业视频服务机构和产品却很少。基于此,2011年,懿水诚试探性的在微博和视频专区上投放了一些“个人电影”概念片,没想到这些片子一经投放,短时间内就集结了大量粉丝。并且很多看过片子的观众打来电话咨询,表示自己也打算拍类似的短片。

之后,懿水诚对于中国个人电影市场做了初步调查,发现针对个人的专业视频服务市场(制作、培训、传播等)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空间巨大,此时进入正是打造品牌的最佳时机。

市场定位

懿水诚收集了大量数据对中国个人电影市场规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个人电影市场总价值接近600亿元。对于时尚人士个人电影、艺人和美女写真个人电影市场而言,目前没有准确的数据。其他市场空间目前难于估算,家庭写真片,如儿童电影、老人电影、家族传承等,按家庭年收入额估算,估计市场规模应该在100亿元左右。

通过市场分析,懿水诚设计出了自己的产品定位:服务对象为中高端消费人群。个方面目前,公司主要业务由4个部分组成:一是尚镜,服务对象为时尚女孩,艺人,目的是打造中国个人时尚视频消费品第一品牌。二是立传,服务对象为企业家和专业人士,以品牌视频形式传播精英文化。三是培训,服务对象为个人电影制作人员、加盟机构,打造中国最大的个人视频产业培训基地。四是婚礼电影,服务对象为高端婚礼消费者、大型连锁影楼,强强合作,开发婚庆市场,成为影楼高端品牌合作伙伴。

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会进一步强化理念创新、品牌化运营、模板化生产。所谓理念就是专业的视频技术为私人服务,使视频成为新兴消费产品,而不是媒体工具,以B2C模式为主。品牌是指视频制作产品化、品牌化,将制作优势转换成品牌优势,通过品牌影响力整合资源,占领产业链高附加值区域。模板化生产是将视频制作流程化、标准化,实现模板作业,在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

现阶段,懿水诚所涉及的业务主要为时尚个人电影、企业家个人电影制作,尚镜视频制作培训、个人电影传播、个人电影版权运营;与后期集中制作机构、连锁运营机构合作开发新产品;实现线下活动服务、VIP线上传播,建立个人电影片库、个人电影网站。从2011年开始,懿水诚为尚镜品牌的推广规划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2011-2012年),以时尚人群作为切入点,首推“尚镜”个人电影初级产品,通过尚镜版权内容置换新媒体平台,在新媒体上推广品牌。第二阶段(2012-2013年),升级尚镜产品,占领高端市场,拓展新市场建立新品牌(如立传:企业家个人电影);利用积累的媒体资源提供升级服务――VIP传播服务;利用品牌、技术、管理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加盟连锁、培训)。第三阶段(2014-2015年及以后),在完善产品线和销售网络后,向产业链高端环节渗透(如植入广告、点播等),实现内容 “零”成本经营,完成产品优势到品牌优势转换,最终实现盈利模式升级。

在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懿水诚经过几年发展,公司收入实现了三级跳,2009年86万元、2010年近200万元、2011年9月近700万元。“尚镜”品牌网络知名度不断提升,粉丝数量呈倍数增长。

个人电影未来发展

虽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懿水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为个人电影开辟出了一方领地,但董锦陵和他的伙伴们并没有骄傲,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这个志存高远的团队,订立了从2012年到2016年间的五年发展计划。这五年计划的总目标是:在建立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扩大市场规模,版权片库达到爆发点时,实现盈利模式升级。

董锦陵介绍,在未来,懿水诚个人电影将通过4种途径盈利:一是版权经营,通过点播分账、版权转让等;二是植入广告;三是培训;四是个人电影网站,通过展示平台、推广平台等实现利润增长。

对于业务发展进度,懿水诚也做了具体的规划。

2012年内,在北京建立“尚镜”直营体验店。签约10-15家视频网站,拥有独立视频专区,每月一次网上推广活动。签约10家杂志、5家艺人经纪公司、6家高端会所。全年6场以上地面活动(含新片品鉴)结合线上2次互动主题活动。积累300个以上“尚镜”版权片库。设立尚镜培训学校,招收第一批学员。

2012-2013年内,在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建立4家以上直营体验店。签约50家以上视频网站,加大线上品牌推广力度和VIP推广服务。签约50家以上合作杂志,200家会所、50家合作艺人经纪公司。每月1次地面活动(含新片品鉴),全年4次有规模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签约5家以上企业培训合作机构。积累1500个以上个人电影片库。推广培训业务,同时为前后期制作中心输送100名以上学员。设立品牌加盟连锁机构,做好扩张准备。

2014-2015年内,成立控股直营店5-10家、加盟店300家、其他形式200家。继续扩大推广视频专区,签约100家网站。创建常年活动或栏目。参与电视栏目内容配送。继续扩大合作渠道,形成线上线下自动销售。建立营销植入广告团队。每月1次地面活动(含新片品鉴),全年2次大型主题活动。积累5000个以上经典个人电影片库。与网站、专业广告公司合作实现点播和植入广告收费。扩大培训业务,在主要城市(预计10个)建立培训基地。通过品牌培训锁定加盟合作机构。

2015年后,打造中国最大规模个人电影片库(个人电影数量达5万部),使版权转让,植入广告收费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建立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个人电影培训机构。(全国性100家以上的培训学校及南北2个培训基地)建立国外合作机构,国外艺人经纪公司,外景拍摄基地和培训基地。建立制作传播一体化文化经纪公司,实现品牌化传播。建立个人电影网站,实现个性化传播平台,实现互联网和手机平台在线点播收费,并实现与电视的台网联动 。

基因・杨布拉德曾预言影视作品将成为未来的语言,成为未来形象交换的交往方式。传播和创造私人影视行业的文化和平台,势在必行。今天懿水诚所做的和将要做的事情正在印证着这个预言!

懿水诚个人电影发展

2008年公司成立,主打个人电影概念,创立“北京懿水诚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确立以品牌化专业视频技术服务于个人的公司定位,使个人电影成为“新兴消费品”。

完成写实个人电影“品+”,推荐到新浪网视频首页,三天点击量达58万次。(央视网-cntv、四川电视台、酷六网主动联系公司寻求合作)

2009年,为公司生存兼做企业宣传片。

2009年11月,为联想弘毅投资定制个人电影形式宣传片,网络在线实现一天1200万次点击量。

2010年9月,完成企业家个人电影“灵光乍现” ,投资方思八达公司将该片复制了几万张光盘作为重要营销工具使用。

2010年11月,完成个人写真电影,实现无导演“模板”化制作,从技术上解决了批量定制问题。

2010年底,被中国网络电视台评为年度最佳合作机构奖。被酷六网评为年度最佳原创机构奖。

2011年,重新定位,为个人视频服务。

2011年9月完成“仇富军”富泰电器老板个人电影。

2011年9月,和美空网(网络艺人经济平台)签署合作协议,线上销售尚镜个人电影。

篇3

[关键词] 英语影视作品;多媒体;听力课堂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听力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定要予以相应的重视。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在听力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英语影视作品的应用,其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接受英语知识的能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1、提高教师应用英语影视作品实施教学的水平

在听力教学过程中,通过英语影视作品的应用,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物质条件,对教师素质与技能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在应用英语影视作品展开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的时候,老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力水平,还要对先进的影视技术与教育理论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提高对教学信息化与现代化的高度认识,进而有效增强制作英语听力教学的课件与相关影视资料,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开展听力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影视技术的充分利用,进而提高制作影视课件的水平,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参与和探索的听力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面进行。这样才可以有效展现英语影视作品在听力教学中的优势,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要将多媒体只是当成是一种教学用具,而是要充分发挥其相关功能,促进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教师无法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且在运用课件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无法充分发挥出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效果。同时,一些英语影视作品教学的观念相对落后,缺少相应的技能培训,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而言,一定要加强对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促进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在培养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教师创造性的培养,进而不断加深教学改革,扩展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模式与手段,促进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高。在开展教师信息化技能培训的时候,一定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视,英语影视作品的教学理论、课件制作、教学设备,并且加强和听力教学的结合。在各大高校中,一定要加强英语教师计算机技术的培训,进而掌握相关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增强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在培养英语教师英语影视作品教学理论、知识概念、教学设备应用的同时,一定要提高教师的实践运用能力,这样才可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增强英语影视作品在听力教学中的设计能力

首先,要想增强英语影视作品在听力教学中的设计能力,教师一定要在思想上对其进行充分的认识与重视。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通过设计相应的系统环境与学习氛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进而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在实际听力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英语影视作品进行适当的设计,才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取得,进而充分发挥影视作品的作用;其次,在开展影视作品设计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教师教学理论的有效指导,这样才可以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在英语影视作品的形势下,开展英语听力教学,一定要加强对先进教学理论的运用,只有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之下,才可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一种激励工具、认知工具,创设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提高听力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各种教学资源、因素、环节等方面的组织、整理与重构,并且促进彼此的融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在对英语影视作品听力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教学理论指导的构建,进而营造一种更加生动、真实、形象的教学情境,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对话桥梁,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创造性与自主性,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在开展英语影视作品听力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围绕学生展开相应的学习活动,并且加强对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看做是开展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在开展英语影视作品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开展听力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学生自主设计活动的开展,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些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进而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学活动的全面展开;进而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最后,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了解,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实际需求,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同时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同时,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对听力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进而积极学习相应的英语知识,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英语影视作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促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强对听力教学的设计,进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栎.基于影视作品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刘集成.英语影视作品在大学多媒体英语听力课堂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

篇4

【关键词】影视旅游,影响,开发策略

一、材料1:《爸爸去哪儿》带火亲子游

近日,随着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爆红,旅行社“嗅出商机”,纷纷趁机推出极具特色的相关亲子游线路。

记者了解到,除了已播的3个节目外景拍摄地成为最新亲子游线路外,境外的亲子游也增加了父子互动的亲子项目,让本是淡季的亲子游市场持续升温。

1.“复制版”《爸爸去哪儿》线路上线。携程的官微置顶了一条“想亲子游 跟随爸爸去哪儿美景走!”的微博,点击进去发现,携程搭建了一个“爸爸去哪儿”亲子游平台,里面不仅有目前播出的三个拍摄地的团队游线路,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推荐了中外多条亲子游线路。三条线路主要以当地两至三天游览为主,出发时长基本上和节目相同,游览项目也围绕着节目里去过的灵水村、沙坡头、普者黑天鹅湖,而在节目中出现的滑沙等项目也出现在旅游产品中,可以说是综艺节目的“复制版”。

2.父子亲子项目增多。对于那些无法出现在节目中的境外线路,各大旅行社也没有闲着,在以往传统的亲子游线路中也增加了适合父子的互动项目。以往的亲子产品更多的是母亲陪伴孩子出游或者是全家出游的形式,而为了让父亲加入进去,旅行社也加入了不少探险式的亲子项目。王振h表示,《爸爸去哪儿》在催热亲子出境游市场的同时,势必会力促新一轮亲子游产品升级趋势。途牛旅游网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的预订情况看,亲子游在春节前后增幅大约为20%。

二、材料:我国的影视旅游开发

目前,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各种新兴的专项旅游应运而生。影视旅游便是其中一种时尚的特色旅游。本文针对我国影视旅游发展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1.影视旅游的内涵。影视旅游,在西方被称为“电影引致旅游”(Movie Induced Tourism),体现了影视与旅游的密切关系。影视旅游是影视创作与特色旅游的结合,它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文化概念。我们可以把影视旅游定义为: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及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2.我国影视旅游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影视旅游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同时,在开发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并暴露出一些不利的因素。影视城重复建设,效益低下:一些商家看准了影视旅游有广阔发展前景,争先恐后地进入影视城的投资,一些影视城仅仅是为了满足拍摄需要,制作粗糙,设计水平不高,仅仅停留在单向度的演出,游客没有参与感,持续吸引力差。

影视产品及其附带产品形式单一:我国影视旅游产品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层面, 产品形式单一,影视城的基础设施大部分都局限于供拍摄剧组利用,一些影视拍摄景点仅限于图片展示,难以满足旅游者重现荧屏经典一幕的愿望。

基础设施跟不上:人们出门旅游,食、住、行是组成重要部分。有的地方则因没有建足够的接待设施,使前去的游客大失所望因而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很多旅游开发的盲点,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使这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养在深闺人未识”。

三,旅游者的需求分析及经济行为

当代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发生转变,故而需求也变了。人们不仅是为了生存而生活,而是努力让自己生活的更舒服更开心。于是,休闲旅游应运而生。现在的人们更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性格的培养,综合素质的训练以及亲子间的交流互动。所以,亲子游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而结合了教育、互动的亲子游更是容易抢占到最有利的市场。综艺影视也逐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有喜爱的电视节目,也有爱看的电视电影。在观看之余,爱屋及乌,我们也不禁会产生一种亲自去这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的心理。所以说,影视是能推动旅游业发展的。

四,影视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1影视旅游产品开发内容: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和旅游线路的设计与组合: 既然是影视旅游,那旅游地的开发自然就应该与综艺影视挂钩。也可以在旅游地播放相关作品的精彩片段。所去的相关旅游地,应当设立一些亲子体验项目,寓教于乐。本质上,可以是农家乐+主题体验游。项目要以农村生存+亲子休闲拓展为主。还可以结合微视频拍摄,在旅游结束后送给游客,算是“山寨版”的爸爸去哪儿。从旅游线路角度,这应该是体验+定制+特色小团。可以在节假日推销给中上收入的家庭,进行体验。

2影视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旅游产品的开发有市场观念、产品形象、综合效益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这四个原则。而我认为,影视旅游产品因为其特殊性,还应在此基础上补充几项原则。影视作品产生的轰动效应为开发前提的原则:由于影视旅游是影视的衍生品,故而对影视作品本身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因此,在开发影视旅游产品时应当先考察影视作品是否有轰动效应。丰富游客体验的原则:相对应其他旅游资源而言,影视旅游资源是最能调动旅游者体验的。丰富体验也是影视旅游产品的一大卖点。影视旅游应该时刻以游客为中心,为其设计出合适的体验项目。并且应当注意结合影视作品,创造出旅游主题,让游客得到最好的体验。强调游客参与的原则:影视强调体验,故而应属于参与性旅游,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不仅仅是旁观者,更应是参与者,要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参与其中。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影视旅游应该将自身定位为生态游环保游。

3影视旅游开发具体途径

提供明确鲜明的主题:影视旅游与一般旅游相比,有明显的主体化特色,应该以故事为主题。因此,应当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分析,提炼影视主题,进行旅游资源的总体形象定位。这是影视旅游的灵魂。丰富影视旅游产品,重视影视体验:以旅游地为依托,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心理,丰富旅游产品。要营造影视气氛,增强游客的参与性。精心安排主题活动,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口味,并能以新卖点吸引回头客。加强软硬件设计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推动影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对相关工作进行谋划和细化,提高配套能力。提高接待等级,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创造良好的旅游接待环境。旅行社主推:旅行社也可借影视剧的推动强势,利用拍摄地组织旅游线路,推出以体验影视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篇5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是2006年12月,北京市认定的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集聚区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核心区以2008年7月投用、占地800亩的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为核心,范围为怀柔新城杨宋组团7号、8号街区,占地5.6平方公里;辐射区涵盖了庙城、怀柔、雁栖、北房等镇部分区域。2007年,区委、区政府聘请均衡博弈(北京)研究院共同编制完成了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发展规划和影视基地发展实施方案,制定实施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及引导扶持资金实施细则等规划政策。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规划建设目标:建设国内首个国际化新一代专业功能聚合型国家级影视基地,具体将打造涵盖影视产业完整链条、具有怀柔特色的影视拍摄、后期制作、动漫制作、专业技术服务、展示与传播、版权交易、教育培训、制片公司集聚、影视旅游等九大功能中心。

目前,怀柔影视基地初步形成“一区两园”格局,即杨宋核心区和怀柔镇红螺山前的西游记创意产业园、雁栖镇雁栖湖西岸的红楼梦古都文化园。核心区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0亿元,包括投资3.2亿元的兴盛、祥瑞等四条道路工程;投用项目有中影基地、星美影视城、百汇演艺学校、老爷车博物馆等,正在建设的有中影洗印厂、益田集团影人酒店、北演集团怀柔演艺中心,已落地准备建设的有中影二期、金第公司制片人总部基地以及长青集团红楼梦古都文化园等项目;还有“华谊”、“海润”、“金英马”等350余家企业。

诚挚欢迎各界朋友来“中国影都”投资、置业!

怀柔影视基地管理服务中心招商

咨询:69680026/0036

制片人总部基地诚意招商

北京怀柔区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打造的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制片人总部基地项目是怀柔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影视文化创意项目。项目坐落于怀柔区杨宋镇,位于中国(怀柔)影视基地集聚区核心地带。

制片人总部基地毗邻中影基地,同中科院怀柔科教园区分居杨雁路南北,距京承高速中影杨宋出口3分钟车程、距北京市中心城区30分钟车程。项目总用地面积27.5公顷,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功能和业态布局涵盖广泛,文化影视交流中心、拍摄中心、展览中心、制作中心、培训中心、版权交易中心及办公、商业、居住、酒店、公寓、主题俱乐部、独立多功能会所等众多功能建筑布局其中。本项目前景广阔,辐射范围广,影响深远,能够满足大中小型文化、影视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综合办公、居住生活及相关配套服务需要。

项目定位以影视文化为主题,先锋建筑为载体,影视产业链条企业为核心,打造精品商业业态,优良物业布局。项目充分利用林水绿地,各类建筑功能灵活可变,面积分隔多样,具体建筑空间、功能可根据具体客户需求量身定做。项目由五个独立地块围绕中心文化主题广场布局,内容包含文化娱乐、影视动漫、商业金融、展览展示、文化交流、居住生活等多种多种形式,打造国内高品质城市综合体,以项目的综合性、文化性、产业型带动怀柔区的经济、文化新发展。

项目已进入开工倒计时阶段,预计一期工程2012年底投入使用,现面向社会诚招入驻企业。

制片人总部基地招商服务电话:84838557史亚东

怀柔影视基地管理服务中心招商

服务电话:69680026 李伟 李静

影都综合体益田奥斯卡城国际梦工场即将华丽展现

益田・奥斯卡城,总规模20万平米,创造性地将国际级综合体的开发模式移植于怀山柔水中国影都核心,打造区域价值至高点,一城囊括国际五星级主题酒店、高端写字楼、创意SOHO工作室、风情商业街、顶级花园洋房等配套荣耀进驻影都,打造无可替代的城市客厅,为影视公司、创意机构提供尊贵的会议商务配套和完善的商业用餐服务,光耀影城。

影人花园酒店填补影都国际五星级酒店空白

影人花园酒店是益田・奥斯卡城的核心部分,深入渗透电影文化主题精髓,各个细节力求完美。

1000平米无柱阳光大堂气势恢宏

300多套精品客房风格各异极具情调

4500平米超大规模的国际会议传媒中心首映式及会场地首选

2个审片室专供国内外导演审片使用

11个中、西风味餐厅以著名影片命名饕餮大餐的同时品味电影之旅

身心SPA、健身中心、光影陆离的室内游泳池等设施尽显幻美佳境国际梦工场即将华丽展现

作为影视文化创意基地的核心都市综合体,区域发展的城市客厅,益田・奥斯卡城还为广大影视文化机构打造了怀柔首个高端写字楼群――国际梦工场。

国际梦工场・OFFICE外立面以现代风骨的形式打造区域形象地标,平层面积800平米,首层开设概念化大堂,独具禅意的大堂可作为作品展示、新闻及商务会客之用,在此办公无疑可为企业树立高端的品牌形象。

国际梦工场-SOHO由一栋一梯二户和一栋一梯三户的产品构成,每套户型面积在120-200平米,宜商宜住,即可作为文化创意机构办公之用,亦可作为企业高管尊享休憩之所。

未来国际梦工场将参照影人花园酒店高端标准和格调打造,企业入驻更可享受怀柔政府支持的减免税收政策,具有拉动北京文化艺术界人士竞相入驻,成为影都名流场的巨大魅力,与五星级影人花园酒店为邻,尽享高端区域配套,国际梦工场价值不言而喻。影人花园酒店即将于2011年底华丽展现。

影人花园酒店、国际梦工场招商

电话:82041879刘大智

篇6

[关键词] 我国;影视动画;现状;瓶颈

影视动画19世纪创立并迅速发展起来,是一种新的复合艺术形式。作为电影和动画这两门艺术的分支,集中了人类所有最美好思想,演变成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对影视动画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扶持。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国影视动画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我国影视动画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我国影视动画的现状

我国影视动画正在一步步地成长。1926年,万氏兄弟克服多方面的困难,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它也是中国影视动画的开始。此后,中国动画影坛又有《小蝌蚪找妈妈》《黑猫警长》《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宝莲灯》等佳作驰名中外影坛。近年来,我国动画片产量大幅增长。据统计,2009年我国动画片出口增速明显加快,出口额达3 056.6万美元,比2008年增长了150%;动画片首次超过电视剧等节目类型,在影视节目出口中占据最大比重,达51.9%。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与推动,中国动画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逐步迈入产业化发展的高速轨道。按照市场规律,产业化必然要求规模化。2004年12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确定了9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2005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又在全国15个企业或单位确定了动画产业基地。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国家信息产业部紧随其后,设立广州、北京、上海和成都四个城市为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基地,文化部在四川省、大连市和上海市设立了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科技部在北京大兴建立国家新媒体基地。这样一来全国在一年多时间里先后成立了27个动漫产业基地,真正开始了由政府宏观扶持国内原创动漫产业的新篇章。

在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国产动画片已逐步走进国际市场,交易额明显增大。2009年我国影视节目出口总时长约10 617.2小时,影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金额约8 613.2万美元,其中影视节目出口5 898万美元,影视服务出口(包括电视节目境外落地、播出、对外工程、劳务承包、影视器材出口等)2 715.2万美元。2009年我国影视节目出口额逆势大幅上扬,比2008年增长了44.2%。

随着国产动画生产和交易数量大幅增长,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各级电视频道的节目源,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收视需求,也为动画企业树立动画品牌,完成资金、人才、知识、技术的积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影视动画取得的可喜成绩

(一)国产影视动画明显增多

从1993年到2003年期间,中国动画平均产量不到2 400分钟,2004年国家推出有关政策以后,2004年的国产动画产量达到1 800分钟,2005年国产动画的产量达到42 500分钟,2006年国产动画的产量达到82 300分钟,2007年国产动画的产量达到131 042分钟,2008年国产动画的产量达到131 000多分钟,到2009年国产动画的产量突破17万分钟,达到171 816分钟,短短的六年时间,国产动画的产量增长40倍。2009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322部171 816分钟,比2008年增长31%。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各级频道的节目源,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的收视需求,也为动画企业树立动画品牌,完成资金、人才、知识、技术的积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改变了由国外的动画占据我国动画市场的局面,也根本改变了境外的衍生产品占据我国衍生产品市场的局面。

(二)国产影视动画的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影视动画数量的激增,国产影视动画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内一批优秀动漫企业迅速成长,国产动画片质量也迅速提升,国产动画片逐渐取代引进动画片,寓教于乐,成为青少年文化消费的主体。2009年广电总局向各级电视台推荐52部优秀动画片,《美猴王》《小牛向前冲》《郑和下西洋》等中国特色、中国题材的优秀作品相继出现,构思精巧,制作精良的原创动画片走入观众的视野,受到大家的欢迎。2009年第11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首次设立动画片奖项,这是对动画片发展的鼓励。2001年以来,广电总局又向电视播出机构推荐播出51部优秀国产片,其中包括《孔子》等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优秀作品。近年来,更是以一部《喜洋洋和灰太狼》赢得了国内广大关注动画动漫事业的专家学者和观众的普遍认可。2009年上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更是创下了亿元票房。之后,“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作品的第二部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吸收了美日动画精髓;色彩斑斓的精美画面,恢弘壮阔的各地场景,荒诞恶搞的嬉戏追逐,体型巨大的“变形金刚”,不禁叫人高呼鸟枪换炮,当真有种大片的范儿。等到穿梭的过山车、广袤的大沙漠、神秘的金字塔等场景逐一登场,影迷刚在迪斯尼游乐场享受,又立即跑到《天方夜谭》的魔幻世界寻乐,根本顾不上思考,《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奉献了一场合家欢,成为影坛“黑马”,也成了国内动画电影的一个榜样。

(三)国产动画播出数量逐年上升

全国33家少儿频道和五家动画频道,已经成为推动动画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中央电视台每天播出动画片约12个小时,五家动画频道平均每天播出动画片都超过12个小时,全国共有300多家电视台具有固定时间播出动画片,现在还有一大批省级电视台开始播放国产动画片。比如浙江电视台2009年以来,率先在假日剧场播出动画片,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浙江卫视成功播出动画片,引起各省级卫视频道的关注。动画频道、少儿频道收视份额逐步上升,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平均收视份额稳居中央电视台第五位,有时竟达到中央电视台所有频道的前两位,上海旋动卡通频道收视份额也在不断升高。

(四)国产影视动画深受国人喜爱

随着我国影视动画规模和质量的提升,国产动画也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喜爱。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国产动画影片《大闹天宫》就获得了伦敦周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多项奖项,而动画影片中塑造的孙悟空形象更是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孙悟空也成为国内小孩到成人无所不知的一个“人物”。从历史可见中国原创动漫形象起点并不晚于其他国家。但是,现在这个齐天大圣,却早已打不过阿童木、蓝精灵、米老鼠等“小怪物”,并且这个“功夫”差距越来越大。至今,世界的原创动漫明星已经没有所谓“中国制造”的概念。而“喜羊羊”“灰太狼”的出现,让国人眼前一亮。短时间内就让齐天大圣、哪吒等形象相形见绌,甚至前几年红极一时的红猫、蓝兔等也不见了踪迹。今天,儿童到老人,只认羊和狼,不认猫和兔了。去年上映多部《喜羊羊与灰太狼》影片,更让票房和人气红火了一把。它们现在也正代表着“中国制造”。

三、我国影视动画遭遇的瓶颈及解决措施

优秀人才匮乏、技术短缺等都是国产动画急需突破的瓶颈。国产影视动画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相对于欧、美、日而言,中国动画电影在投资规模、制作技术、文化观念、创作水平、营销能力和运营开发等方面都相差甚远。影视动画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动画从业人员,特别是有原创能力的专业人才匮乏,也是国产动画产品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动画人才供需严重失衡正是中国影视动画产业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根源。目前从业者不到一万人,只及韩国的1/3。而事实上,全国影视动画人才总需求量十五万人,游戏动画人才总需求量也在十万人左右。随着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人才缺乏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影视动画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动画从业人员,特别是有原创能力的专业人才匮乏,也是国产动画产品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动画人才供需严重失衡正是中国影视动画产业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根源。基于我国影视动画遭遇的瓶颈,解决措施如下。

(一)培养专业影视动画人才

教育是基础,培训是关键。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理念,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健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和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专业影视动画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教育先行政策和各类人才培训工程,着力提高人才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适应动画产业生产经营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对影视动画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解析: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原则,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通过对各种动漫媒材、技巧、制作和传播等过程的探索和实验,形成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变现能力。通过业内人士的相互交流,互相鼓励,彼此对作品的理念相互碰撞,可以产生新的作品和设计火花,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二)借鉴美日影视动画经验

中国影视动画起步不晚,可惜不知道发展,保留自己的特色,这是中国动画作者制作的必备前提。中国动画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不能一味地效仿别人,但也不能完全脱离别人,这种特色应该建立在现代人欣赏的角度上。时代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不能用原来的思维套在现代人身上,我们这一代人受到较多的日本动画的审美观和表现手法的影响,习惯了动画人物中的九头身,帅哥及大眼睛的靓妹。当然日本较写实的和夸张幽默的人物形象也很受欢迎。总之动画工作者不能再用原来的那种中国传统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观作为特点,而是应该借鉴他国的好的表现手法,例如欧美的写意、讽刺、象征手法,可以用最简单的画面表现出最具内涵的东西。说白了,就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体系。

四、结 语

为振兴国产动画,国家不仅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同时在全国建立了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多个产业基地。随着国家对国产动画的大力扶持和中国动画企业原创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影视动画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也越来越受国人的喜爱。我们必须以每日等优秀影视动画为借鉴,培养优秀的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国产影视动画必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俞英,金高华.卡通造型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孙津.当前电影文化中的意识形态问题[J].文艺研究,2006(09).

篇7

一、微电影的繁荣

微电影是微时代的产物,它用自己丰富的形式承载这个时代多样的需求,参与社会的分工。微电影节的出现便是为了满足时代不同的需求。目前,微电影节分为四种类型:旨在推动各地文化发展的如天津滨海国际微电影节、东北沈阳国际微电影节等;旨在用光影承载梦想,倡导最自由表达的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旨在培养优秀青年电影人才,提倡最灵魂表达的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旨在推动商业网站运作而举办的如新浪等网站微电影视频大赛。在纷纷举办的微电影节推动下,微电影创作与传播,已经与文化繁荣、展现梦想、商业利益、电影人才的时代需求相契合,承担了特殊的社会分工。

微电影节最直接的受益者是获奖作品的创作者。不断完善创作团队的软硬件,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及艺术修养,从而创造出更佳的作品,实现个人与微电影的双赢。各大微电影节的获奖者多数有着影视院校相关专业学习或进修的背景,质量和水平占绝对优势的作品多出自影视院校学生。他们一方面从赛事中获益匪浅,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微电影创作朝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因此,影视院校应该利用微电影赛事的平台,促进微电影和学生的共同发展。鉴于此,笔者探讨了一种关系,即围绕微电影创作,构建影视院校学生素质提升的新模式。目的是通过微电影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微电影与素质教育的结合

在知识经济时代,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迫切要求。微电影的活跃与繁荣,新时代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要求,两条看似无关的平行线,通过影视院校这个共同的朋友,便形成了交集。各大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微电影创作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尤其是影视院校借助自身的特殊优势,整合学校各类资源,尝试为微电影创作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创立一个合适的平台。

微电影创作与素质教育结合的模式构想,是指影视院校负责在校内建立一个专门围绕学生微电影创作的机构。本文称之为平台机构。其实质是为学生创作微电影做前中后期的一系列服务,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中介平台。在这里,学生是创作者,是主角,专业教师和行政教师成为辅助者,是配角。平台机构具备五个内容要素:一是严格的人才管理体制。人才管理主要包括人才选拔和人才利用。人才选拔即平台机构通过一定的方式,吸纳微电影创作的优秀学生进入人才储备库。人才储备库下设编剧、导演、摄像、灯光、化妆、美工六个子人才储备库。选拔的方式以学生的实践作品为主、自我阐述为辅,并将选好的学生放入对应的子人才储备库。人才利用即平台机构根据学生各自的优势,选择适合承接创作某部微电影的人才,将其输出到微电影创作市场。二是优秀的人才培养方案。优秀的教学团队是学生潜质得以激发的基础,完美的课程安排及户外素质培训是人才潜能开发的强大助力。首先,授课教师必须对国内外的影视短片创作有一定的研究。其次,实行小班制教学,方式为交流探讨式,类似于导师带博士的方式。教学内容为改编式教学,用微电影的方式传达原艺术作品的内涵。第三,开展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电影创作对体力的要求高,身心的充分锻炼是必要的。三是自主的微电影实践过程。影视院校的平台机构只承担服务、把关、保护的作用,学生可以充分地接触社会,发挥自主性。前期阶段,平台机构负责与需要创作微电影的机构或个人接洽项目,选定合适的创作团队,并谈好适当的经济收益,起到把关人的作用。剩下的全部交由学生自己与客户洽谈,诸如策划方案、剧本创作修改、场景、拍摄周期等。中后期阶段,平台机构负责设备支持,起到服务的作用,其余全由学生团队去做。完成阶段,平台机构负责经济收益的收回、学生人身人格保护及长远合作谈判等,起到保护的作用。四是中高端的微电影定位。将影视专业学生创作的微电影定位在中高端,区别于一般普通爱好者的微电影制作。影视院校拥有专业的设备和教学能力,生产出制作精良、具备优美视听感的微电影,是影视专业学生应有的自我要求。五是定期举行的微电影作品秀。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形成公益性微电影、校园文化微电影、节日微电影、商业微电影多种系列。其最终目的是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延伸微电影创作内容的广度。

三、微电影创作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影视院校平台机构组织的微电影创作,是由上述五方面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过程,不是狭义上的微电影拍摄过程。它更是一个广义层面的概念,是指影视院校平台机构围绕学生的微电影创作所做的一切工作及开展的一切活动。这是一个整体的、长期的、变化的过程。从横向上来讲,它包括为微电影创作提供的人才管理与培养以及创作氛围的营造等。从纵向时间来讲,它包括拍摄前期与客户的洽谈、具体拍摄、拍摄结束后的关系维护等。因此,本文所指的微电影创作使用广义的概念。

微电影创作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影视院校通过特设机构平台组织的微电影创作,突破了目前素质教育的瓶颈。它唤醒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解决了对传统课堂说教的弊端,大大转变了学校的育人环境。其次,影视院校通过特设机构平台组织的微电影创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定期微电影作品秀的主题多与节日有关,国庆节的主题弘扬爱国热情,可以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主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节水日、污染日等主题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针对习惯于艺术思维和情感感受模式的学生,用微电影隐性传播思想、教育学生,是最好的方式。自主的微电影实践过程加大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力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艺术名作改编及风格化微电影创作的教学内容,实现了文化艺术素质的培养目标,而定期的户外拓展培训,则实现了身心素质的培养目标。第三,影视院校通过特设机构平台组织的微电影创作,起到了提升学生素质的作用。素质拓展以活动为依托,以实践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有关资料表明,人在大学阶段只能获取所需知识的 10% 左右,而其余 90%的知识都要依靠在工作以后不断学习才能获得。微电影创作让大学生在一个相对典型的小社会中体验生活的真实。

篇8

关键词:技术;艺术;影视教育

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影视中随处洋溢着技术的芳香。技术的改良,使影视这一以视听感观为主要卖点的产品,一次又一次地得以模糊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纵观艺术史,一般而言,在某一媒体兴起的初期,首先吸引观众的是其新奇的技术,随后才是其中所蕴含的内容。技术,这一再让第七艺术焕发迷人光彩的手段,也由此催发了“数字美学”这个新的美学概念。技术与艺术的交相辉映催生了如《泰坦尼克号》《阿凡达》《黑客帝国》等一系列的影视佳作。“因为技术,所以艺术。”“艺术因技术而重生”等数字时代影视美学新提法层出不穷。但掩卷而思,在当下的影视教育中,由于对技术与艺术新关系认识存在着些许滞后和不足,高校培养出的相当一部分影视人才,只能跟在国外大片之后亦步亦趋,一路追赶,鲜少打造出令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由是,艺术与技术如何待之,值得审慎观之。

一、以技术为外缘的影视教育立足点

在当下,影视作品作为文学作品的诞生和扩展,正逐渐形成新的以技术为支撑的艺术体系。在电影电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改进与革新,都将艺术的表现力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以好莱坞为大旗的影业体系中,强调技术层面的“高概念”电影正步入观众的视野。这些追求指向明确、高纯度剧情概括、推崇“视觉溢出”的高概念电影无疑是数字美学的忠实拥趸。它们强调追求大胆、唯美的美学风格,从布光、构图到整体色调配比,从场景选择到服装道具设计,无不经过专门部门的层层精心选择配置和设计。在这一系列技术把关下,视听感观的冲击力急剧增强。这些技术手段主要通过视听体验的夸张和心理的放大来提高对观众的视听冲击力,在某种程度上增强故事的叙述张力的同时,也获得了某种叙事目的之外的效果,即“视觉溢出”。这种或恢弘、或奇特的视觉效果,为观众带来叙事之外的额外的“大开眼界”的体验。如果单纯从影视“梦工厂”的作用出发的话,这种技术层面上的“视觉溢出”无疑正满足了观众在屏幕前一睹幻想中幻象的观影欲望。如近几年炙手可热的3D电影,票房可观的深层原因,不是因为其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力(因为单论故事,2D电影甚至技高一筹),而是因为那些逼真的声色体验和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所带来的感官震感。在这样一个消费经济的时代,快速膨胀的信息传递和高密度生活,使观众在要求好故事的同时,也更看重消费的“物有所值”,由是,技术打造的饕餮盛宴便成为有效吸引受众的强有力砝码。数字艺术时代的文化艺术观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影视艺术逐渐依附于技术的提高,影视艺术的推广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的渗透程度。

在推崇艺术仰赖技术的同时,也有学者将之批评为“眼球艺术”而大加奚落。事实上,技术与艺术在影视作品中并不是相互割裂的矛盾体。反之,它们正是可以被塑造成一对可遇强更强的相互攀升体。如果冷静观察就会发现,技术的完善画面功能并不与故事叙述和人物塑造相矛盾。亚里斯多德曾这样叙述,“奇观”是展示情节演进的一种方式。一个场景无论多么“壮观”,终究是一个叙述性的事件,它可以推进人物的目标,改变他们的知情状况。当代著名学者、美国肯德州立大学电影学教授穆雷・史密斯则指出,“情节是通过奇观来推进的,一般来讲,这些景观和其他构成故事元素的场面一样,也被‘叙述化’了”。技术开拓了探索屏幕新的表达方式的可能,而新的审美体验在观众那里则更能激起其强烈的“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进而引发观影狂潮。而这也正是不断扩大技术层面投入、以票房和口碑为最终目标的影视作品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在数字时代的探索中,影视教育对于技术与艺术的新关系的认识往往对创新型、复合型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培养模式中,有相当大部分的影视教育仍受传统培养定位的影响,其课程延展仍然遵循着“技术依附于艺术”的观点展开。其实,技术与艺术在影视作品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双面体,共同繁衍着影视作品的繁荣。S0NY公司在华的高清学院,在其培训相关学员的时候,已经有“因为技术所以艺术”的思路。有着“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影视艺术学院等国外的高校,也开始致力于艺术课程中的技术层面培养。由此及彼,反观国内,技术对于艺术的推动作用这一理念,更应渗透到高校影视教育体系中,推进我国影视复合型人才的成长。

二、以艺术为内核的影视教育出发点

数字美学作为一种艺术美学观点被业界提出已有一段时间,其确立与否也在进一步的探讨之中。在笔者看来,数字美学的提出,正是确立了艺术在技术的支撑下焕发出更夺目的光彩的影视进化过程。在《真实的谎言:知觉现实主义、数码影像与电影理论》一文中,美国电影理论家斯蒂芬・普林斯认为:“感知真实的影像对应于经验,这样的影像展示出一种诱因的成套的等级制度,将光线、色彩、纹理、运动和声音的展示都以观众对于日常生活中同种现象的理解相符的方式组织起来。于是在电影影像和观众中制定了一种关联性,并且它能够涵盖不真实的影像以及那些指涉真实的影像。”由此观之,在用技术堆砌成的影像必然要求以艺术为内核。因为运用技术的终极追求总是使之趋向某种程度的真实。只有拥有了艺术内核,技术才能有的放矢,扩散开去。立足于艺术的影视教育出发点,在故事的讲述方式、人物的性格确立、精神向度等方面必然提出更深刻的追求。不可否认,在强烈的视听体验、炫目的视觉冲击之下,观众更容易对其作品产生第一认同。但如果高强度、压迫式的视听奇观之后,没有更深层次的内容支撑,该作品就如无根之浮萍,使技术特效成为作品主题阐释和意义指向的干扰因素,无法令观众引发更深刻指认的第二认同,由此,缺乏艺术内核的影视作品只能在一片片海中销声匿迹。

影视作品是一种横亘了时空藩篱,将各种视听审美元素囊括其间的综合艺术。尽管带有强烈的商业属性,但仍然是扛着“视听艺术”的大旗,以“艺术”作为其最佳卖点。在国外技术汹涌发展,全球影视业一体化的进程中,影视传媒业的国际化策略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技术的形式元素运用精巧化、高频度化的包装之下,影视作品的主题开掘、题材取舍、故事张力、人物形象等一系列的艺术层面上的挖掘,更显弥足珍贵。以艺术追求为内核的影视作品,因为有了技术的张扬而更具某种民族文化的塑造力和穿透力,在国内外的影视市场中,更有其独特的人文魅力,更得以用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强势的欧美电影分庭抗礼。

影视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高科技运用领域,在艺术的审 美探索中最具前沿性的开拓性质。英国现代数学家加里曼曾这样指出:科学的发展并不能完全取决于合理思维的结果,它更是对美追求的结果。有学者指出,在我国的影视教育中,存在着“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的冲突。二者往往独立于两个不同的培养体系,分工明确,互不越界。其实,正是这样泾渭分明的培养裂痕,不利于影视教育复合人才的培养,不能有效地缝合我国相当大部分作品跟在国外佳作后面亦步亦趋的尴尬局面。面对新一轮的数字时代,以艺术为核心阐发出“数字美学”的合理因素,充实、发展影视的核心艺术观,技术的掌握运用以实现艺术的高端品味为追求,使之成为现代影视传媒业的一个重要的参考坐标系,是当代影视教育中所应阐述宣扬的观点。

三、内外兼修,强势启迪

尽管对于“技术是第一位又抑或艺术是第一位”这一观点的探讨在影视教育领域中仍未有定论。但回望一路而来的影视发展轨迹,随着受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视听感观的满足标准也不断提升,由此催发一项又一项技术的革新与引用。但一项新技术的运用初期,往往伴随着技术炫耀的奇观影像繁荣现象,然而,这种重形式而轻内涵的畸形发展并未使影视发展止步于此。一方面,单纯的视听轰炸加速观众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影视大军中,艺术工作者也逐渐自觉地追求利用技术加强艺术、塑造空间、深化内涵的更高造诣。从有声电影的产生到彩色影视作品的出现,技术炫技之后往往归于沉静,取而代之的是更沉潜的艺术态度和更深刻的艺术追求。只有当影视技术从单纯制造“奇观”走向为剧情内容和传情表意融会贯通之时,技术之美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发展为艺术之美。在技术与艺术的交相辉映中,影视作品才得以不断触碰新的高度。

篇9

如何利用媒介资源,让高中的语文教学有“声”有“色”,是增强语文本身的魅力与拓展语文素养内涵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了解现状,有的放矢

(一)网络对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影响

调查显示:娱乐是学生最主要的接触网络的动机,其次是无目的的打发时间。聊天、听音乐、看影视作品、玩游戏是最主要的几种网络行为。我认为其中可发掘可利用的语文资源,如影视作品、音乐作品等。

网络对语文能力的影响,学生处于不自觉状态居多。但网络对于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必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影响。如何恰当地利用好歌曲、影视和新闻等资源,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语文教学课题。

此外,搜索引擎、博客/个人空间和论坛/BBS都是语文教学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调查显示网民学历越高,搜索引擎使用率越高。在本科及以上的网民中,搜索引擎使用率已经超过93%,换句话说,文化素养越高搜索引擎的使用率越高,搜索引擎的利用率也是学习的能力高低的一种反映。培养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意识与能力,是学会学习的一项重要策略。

另外目前我国拥有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达到42.3%,半年内更新过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为28%,而我们的学生呢?利用率极低,以为利用好这一块内容,对于厌倦作文的学生而言会是另一片抒感、交流思想的快乐园地。

自评选择媒介能力,我们看到多数学生对自己信心不足,但期望较高。对于网络上各色各样的信息,同学们的选择媒介能力值得引起重视。网络的“双刃”性质为大家所共同识,关键在于自我管理能力较弱,需要老师能给予更多有效的指导,兴利除弊。

(二)语文课影视媒介资源利用现状

喜欢的影像资源类型,按喜欢程度由深到浅依次为:电影、讲座、纪录片、新闻、访谈、其他(动漫)、诗文朗诵音像资料、语文学习活动录像。调查数据说明,影视作品观看是学生共同的兴趣,观看的效果与老师是否布置作业有关,但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学生观看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二:一、从影视作品中获取信息与辨别有效信息的能力,二是在观看过程中缺乏语文学习的意识,很多学生将之作为消遣了。改进方法:加强学生媒介阅读的信息意识与甄别意识;二加强影视观看后的效果反馈,培养学生媒介视听良好习惯。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我们的语文教师利用媒介资源的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但是在运用时比较随意,缺乏系统性。对学生媒介视读的目的多限于情感培养,媒介语言的阅读、鉴赏等能力欠缺。在最后一个问题对语文课中这一方式有何建议时,多数学生表示老师如果多一点指导将会更好,不至于看过之后很少能够留下一些什么东西。

二、立足新课程,整合教学资源

如何系统有效地运用媒介资料是一项比较大的系统工程,就目前而言,以为结合当前教材教学,有目的地播放一些优秀的影像资料是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结合当下的新课程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相关的整合教学:

(一)运用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动机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好处众所皆知,今天不再赘言。除此之外以为具有录像功能的媒体在教学中运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以往学生认为诗歌朗诵、演讲等只是“精英”学生的展示活动的偏见,我尝试用手机、用数码相机给每个学生现场录像并在班内交流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并及时反馈。一起到示范或借鉴作用,二起到自我认识与改进的作用。在这过程中改变学生以往对待口语活动的消极态度,并提高他们自我认知与自我提高的能力与需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是其中唯一的主角,为了有更好的表现,学生会自觉投入,积极参与,表现很大热忱。这种方法可以推及到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

无论什么样的方式,我们看到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这次展示能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信任他们可以做得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

(二)借助教材图片内容开展读图教学

由必修二《图片两组》开展读图教学。这是一个“读图时代”,读图的能力应该成为语文能力的一部分内容。图片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对象而不是附属,这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特点,也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建议根据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CML)开发的五个核心的概念建立教学框架,这五个核心概念是:媒介作者、媒介语言、媒介内容、媒介受众、媒介利益诉求,具体可体现为以下五个问题:

1)所有文本都是被“建构”的,是谁创作了这个文本?

2)这则文本采用什么语言格式?使用什么技巧吸引你的注意力?

3)这则文本受众是谁?其他人在理解这则文本时和我有什么不同?即关系这则文本表达的主题。

4)文本的内容是什么?体现什么生活方式?代表或回避什么观点及价值取向?

5)创作这则文本的目的是什么?为何被发送、发表?

(三)根据教材话题组织影视视听教学

根据话题我们可以扩充影视作品,进行相关影视视听教学,让学生学会从影像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学会欣赏影像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会区别不同类型的影像资料等。结合教材诸如以下的一些影像资料可以利用,供大家参考:

1.人与自然主题(必修一“像山一样思考”):《可可西里》《后天》《幽灵公主》等;

2.战争题材(必修二“和平的祈祷”):《拯救大兵瑞恩》《第三帝国》《辛德勒名单》《魂断蓝桥》《圆明园》《东京审判》《萤火虫的坟墓》等;

3.文化名人名著类:《边城》《红楼梦》(电视剧选段)《巴黎圣母院》《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百家讲坛之苏轼》《百家讲之于丹〈论语〉心得》等。

4.语言类(“走进语言现场”):《史上最牛钉子户》(时事辩论),大学生华语辩论赛等。

由于媒介素养的缺失,在学生的视听成果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不懂得区分信息的真实与否,2.不懂得区分“信息”与“感想”,3.不懂得什么是有价值的信息,4.不能抓住媒介信息的精彩点等。

综上,媒介资源利用可以让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更有“声”有“色”,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拓展了学习内容提高实际的语文能力,但在操作上需要关注以下一些内容:

1.要了解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因为地区差异、城乡差别等原因,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存在差异,还要根据所在地区学校媒介设备配备等情况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因势利导。

篇10

>> IP大战:资本皮鞭下的狂奔 遇上“蝙蝠侠大战超人”,国内品牌的IP营销谁最亮眼? 资本围猎下的IP 资本大潮下的IP骗局和原创危机 疯狂的“IP” 超级IP的互动 被忽视的“IP” IP火热的背后 大战黄袍怪(下) 兄妹大战(下) 资本如何跟IP谈恋爱 AV遭遇的IP潮 听见IP的声音 谁该是谁的IP 尴尬的IP市场走向 IP工厂的暖春 超级IP的超级泡沫 李渔:炒作IP的鼻祖 人才大战的打法 炒作的表里大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IP大战:资本皮鞭下的狂奔 IP大战:资本皮鞭下的狂奔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高海博")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2015年5月14日,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鬼吹灯之寻龙诀》会

一部《鬼吹灯》,几乎让中国的影视巨头全部加入战局。

陆川导演的《鬼吹灯之九层妖塔》与乌尔善执导的《鬼吹灯之寻龙诀》,将在2015年下半年先后上映。前者背后是中影与乐视影业,后者身后站着华谊、万达与光线传媒。

“鬼吹灯”系列的作者“天下霸唱”(本名张牧野)也很忙。在把《鬼吹灯》话剧改编权授予博纳影业的同时,他还将另一本作品《鬼不语》的影视改编权授予博纳影业,将《天坑・鹰猎》的电影改编权授予唐赫影视。

新华出版公司副总经理吴凤未笑称,2015年是“天下霸唱年”。她的公司也在制作一部关于“鬼吹灯”的网剧。

卷入“鬼吹灯”三个字里的投资早已超过亿元人民币。行业人士把这种方式归结为:IP开发。

从10万到200万

“《鬼吹灯》当时卖了40万元,如果放到现在,我是不会卖的。”阅文集团副总裁罗立对《t望东方周刊》说,他也许会直接投资电影。

如果没有IP开发热潮,这样的假设并没有意义。但当下,小说、游戏、电影甚至主题公园都在以“IP”的名义广泛讨论。

IP是什么?它可以是一部小说,一款游戏,一个人物形象,甚至是一句网络流行语。

《鬼吹灯》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经历了从籍籍无名到“爆款”的过程。

2006年,“天下霸唱”还是盛大旗下的起点中文网签约作者,每天以5000字的频率在平台上更新网文。阅文集团统一管理和运营原本属于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旗下的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潇湘书院、红袖添香等网文网站。

对于当年的40万元,罗立感觉诧异:他不太理解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权还值这么多钱。当时的市场价格是5万元一部,大多被版权运营公司拿走。

即便到了2012年,价格也没有多少变化。

中汇影视文化传播公司(以下简称中汇影视)副总经理陈有方告诉《t望东方周刊》,中汇影视CEO、时任盛大文学CEO侯小强曾经拿着一本名叫《史上第一混乱》的书,四处兜售,“给过光线、新丽传媒,但大家嗤之以鼻”。

当时这部作品的价格只有10万元。而一年之后,儒意欣欣影业执行董事柯利明用了200万元才拿到手。

当资本以攻城略地的姿态进入IP开发时,改变开始了。

腾讯旗下的腾讯互娱是最早提出IP战略的中国企业。在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眼里,迪士尼是他们的目标,他希望通过文学、动漫、游戏、影视等领域的互通,打造出属于中国的超级IP。

阿里也不甘落后。在阿里文学的会现场,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的PPT中,几乎每一页都带着IP。

罗立在阿里文学成立之前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他乐于看到行业竞争,在阿里之前,也有百度文学凤凰文学出现,雷声大雨点小,“阿里有什么,有钱?可既没有成功案例,也没有版权资源,我们还担心什么呢?”

第三代影视公司崛起

只是由此,影视公司对于上游版权的需求到了近乎饥渴的程度。

“很多有名气的作家手里还只是有个概念,就被影视公司预订了。”吴凤未告诉本刊记者,几乎每天她都会收到各种影视公司的电话,希望购买版权。

吴凤未介绍,新华先锋在版权上的模式分为三类:图书版权的直接买卖、改编剧本的买卖、影视剧的共同开发。

作为内容所有方,它们最有机会进入影视制作行业。和新华先锋一样,凤凰联动影业、中汇影视都是由上游文学版权公司转型成为影视制作公司。

“时代变了。”在陈友方看来,它们将成为第三代影视公司。

按照他的划分,第一代影视公司是依靠大导演与明星工作室兴起,类似华谊兄弟;第二代则是万达与光线,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发行渠道;第三代依靠的是“内容”,即IP。

但是,中汇影视最初的打算并非影视业务,而是运营版权。2013年,依靠侯小强在行业内的资源,中汇影视与大量作家签约,其中包括因在微博上写睡前故事走红的张嘉佳。

张嘉佳所写的故事收录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版权买卖全部由陈友方的公司负责。他告诉本刊记者,自己只留下一个故事,其他全部售出。

为何不自己做?陈友方说,“开价太高”。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个名字加上一个很短的故事,最终成交价为200万元。

不过,“买方用这个IP,很容易就能拿到一亿元融资。”陈友方说,这部电影虽然不用这么高的投资,但是市场与资本是认可的。

《鬼吹灯之寻龙诀》制片人陶昆同样买了张嘉佳的版权,但他不喜欢用“IP”这种说法,“最开始大家讨论IP,我以为是IP地址呢。”他有些自嘲地对《t望东方周刊》说。

在他看来,购买文学版权是一早就有的事情,很正常。他反问:当年张艺谋买莫言、余华的小说,算不算IP呢?

陶昆所在的影业公司与“天下霸唱”共同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它们先购买“天下霸唱”的小说版权,然后放到共同成立的公司一起开发。

“这样对作家更公平。”陶昆告诉本刊记者,现在行业最流行的方式是把版权打包拿出去,“转个圈,吸引投资”,作家入股,“转的过程自然是仁者见仁的事情了。”

能够形成的共识是,作者的分量越来越重。陶昆有些无奈:“你说作者颜值又不高,去站什么台呢?”

他担心这样不仅会消耗作者的创作时间,作者还可能会被过度消费。

作家很忙

“确实,作家很忙。”罗立感叹道。

除了站台之外,更多的网络小说作家开始转入编剧行业,在陈友方、吴凤未的公司都有大量编剧由小说作者转变而来。

陈友方介绍说,大多数作者都有强烈的意愿去做编剧,但现实问题是,作家与编剧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这样的转换需要时间。

他们选择的方法是培训与练习。

中汇影视选择与外部导演成立工作室,将作者、内容与工作室绑定,让职业编剧带着作者成长。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小说作者补充到编辑阵营,同样是电影市场与观影人群的要求。

陈友方认为,电影市场的飞快增长,导致电影编剧的内容生产严重不足,网络文学正是一个巨大的内容池。另一方面,中国电影的观众多是“85后”,要求电影市场提供对应的内容。

《左耳》的编剧正是小说作者饶雪漫。

《左耳》制片人孙永焕告诉《t望东方周刊》:“饶雪漫做编剧是我们要求的。”他认为从人物走向与具体细节,原作者本人会更了解。

这就涉及平衡:超级流行的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时,如果完全脱离原创作者,可能会直接面对几千万读者的不满。

在制作《鬼吹灯之寻龙诀》时,陶昆把“天下霸唱”与编剧凑在一块讨论剧本,因为“整个世界观是他的,一些桥段场景设置也需要他的构想”。

在海南的酒店里,“天下霸唱”在窗户玻璃上描绘墓穴入口,美术出身的乌尔善则构想绘画,整块玻璃最终就像是概念图。陶昆打趣地告诉本刊记者,当时服务生都有点含糊了,问“你们不是盗墓的吧?”

作家参与自身作品改编,无论是从情景设置还是对后期电影营销都有不少带动作用。在陈友方看来,《万物生长》票房偏低的原因是没有把作者冯唐带入到电影营销中。

北京新影联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铁东将这种方式称作一种“开发流程”,跟创作本身已经没有太多关系,因为“网络小说在文学阶段培育了一批目标用户”。

“这对资本来说更安全更便捷。”周铁东说,“资本是挣钱来的,没那么多耐心,有专业编剧做提升的话,电影本身就不会变成垃圾了。”

情绪还是故事

《万物生长》的制片人方励与周铁东对于IP的看法一致,他表示:“我对IP不感兴趣,IP跟电影没有半毛钱关系,跟怎么卖东西有关系。”

陈友方回忆,他曾在昆仑饭店特意找过方励,希望合作。方励对此并不“感冒”,他希望做自己的东西。

归根结底,这是两种思维的碰撞。

传统导演、编剧大多是“作品思维”,需要专业编剧提供好故事,认为这才是电影的关键。

新入局者则是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思维”,好故事的思路被另外的东西代替了:它可以是有共鸣的情绪,可以是关于一首歌的集体记忆。

很多人都认为,《小时代》重新定义了电影类型,证明电影能否调动观众的情绪比故事更重要。

“就拿《何以笙箫默》来说,两个月的拍摄周期,从商业角度讲无疑是成功的。”陈友方说,电影的风口与方向已经变了。

可IP与制作毕竟还是两回事。

有一次,陶昆见到《何以笙箫默》的制片人黄斌,直率地说,《何以笙箫默》卖少了。

多位受访者也认为,按照首日排片,《何以笙箫默》的票房应该超过5亿元,但最终票房不足4亿元。

周铁东表示,烂片都可以有好票房,如果细细打磨的话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但现实问题是,中国的职业编剧们并没有写出有足够说服力的作品。程武最近在一个论坛上感叹,“现在有很多好本子(指IP),但我们找不到编剧。”

“传统的编剧有才华的很少,许多小说作者的观念想法比编剧更有想象力。”陈友方的评价直接了当,“很多编剧5年内写不出作品,就真的写不出来了。”

除了编剧能力,制作水准也依然低下。

一位不愿具名的采访对象同样认识黄斌,有次问黄斌:“为什么下雪的镜头不用真雪?”

一种看法是,国内影视行业的制作能力驾驭不了一些优秀原创作品,因此,IP受众群体的广泛度可以弥补制作能力的缺失。

但是陶昆并不认为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最关键的是市场热度使然。 青春片《左耳》导演苏有朋带领主创人员作全国校园巡回宣传,赵薇前来助阵

故事讲给资本听

从时间成本上看,花钱买一个小说文本比等编剧写一个剧本更有效,而时间是可以变现的。

“资本的进入再造了行业规则。”陶昆说,过去的方式是买故事之前,要想好怎么拍、定好演员、做好铺排。现在太快了,“等你想好了,这些东西都被别人拿走了。”

资本的皮鞭抽打着市场在狂奔,走向何处却是未知。

“说实话,很多东西拿过来之后不知道怎么做,只是先拿过来。”陶昆开玩笑说,“想的过程中需要对资本负责,所以现在会有这么多会,也算一种交代。”

陶昆喜欢把电影市场比为菜市场,“之前一直在郊区,完全是个小圈子,现在有看风水的人说,这个菜市场能挣钱,于是大家都往这边跑。”

“这其实是好事,让人赚到钱才算是市场。”陶昆认为,至于过程中出现虚高等问题,只要相对良性、有人埋单就可以了。

“就是制造概念,忽悠,挂羊头卖狗肉。”周铁东却对到处谈论IP的现象有强烈的厌恶,他断言这个词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唾弃。

陶昆则坚持:“一个产品能不能被称为IP,应该交给观众去定义,我们自己说了不算。”

其实从业人员都明白,从一部小说到改编为电影需要漫长的过程,但资本对此并不关心。

陶昆说,在资本市场讲故事是要有说法的,IP就是随着电影市场高涨应运而生的概念,“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也不需要百度,他们就能听得懂。”

篇11

21世纪,是科学与艺术结缘互补的新世纪。《辞海》是这样给文化下定义的:“文化,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博客里为文化做了定义:“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以及与此相呼应的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特对文化的定义是:“通过某个民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方式。”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理事、浙江师范大学文传学院教授陈华文在《文化学概论》一书中给文化的定义为:“所谓的文化,就是人类在存在过程中,为了维护人类有序生存和持续发展所创造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有形无形的成果。”然而,作为一门新兴科学的文化创意学则认为:“文化需要创意;创意更需要文化”。《文化创意学概论》一书给文化创意及其文化创意传播的定义则是:“文化创意的概念来源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的表现形式。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的最高成果。文化创意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一切生物都必须在适应的生态环境中才能生存,信息也同样只有在适合的传播环境中才能进行传播。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传播环境,这样才能持续有效地传播”。

哲学认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由事物的特殊矛盾构成,存在于内在结构之中,其与价值的统一,便是事物的内在结构与外在作用、功能的统一。为此,如何把握影视艺术传播,也就成为影视艺术传播学探讨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文化创意、创意文化与影视艺术表达、影视文化传播”是一脉相承的。“文化创意的成果需要影视艺术化的再现,更需要影视文化载体的传播。而文化创意,它作用于影视艺术的表现力和影视文化的视觉穿透力”。因此,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实践文化创意传播与影视艺术传播的必然关系,如何将文化创意成果通过影视文化载体传播、导入人们的视觉识别系统,真正给人们以深刻的文化意识,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第一,文化创意传播必须立足于专业化和本土化

1.文化创意传播必须发挥“专业化”优势。涵盖文化创意传播的文化经济是全球化经济条件下,人们以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数字、卫星等现代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进行跨国、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它完全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向人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等产品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在总体服务业的业态之中。开拓艺术型、精神型、知识型、心理型、休闲型、娱乐型的产业增长模式,培育新型文化消费市场,培养新一代文化创意消费群体,是推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大致分为十余类,即:影视文化类创意、新闻传媒类文化创意、网络时尚文化创意、动漫产业文化创意、表演艺术文化创意、图书出版文化创意、项目策划与管理文化创意、广告文化创意、艺术品投放收藏文化创意、体育休闲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与文化创意等。我们不难理解,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意原本就是以知识架构为中心的,知识经济的根本在于知识再造与创新。在文化创意过程中,知识再造是知识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转换与转化的过程。知识再造的特点是链接性、延伸性和转换性;知识创新的特点是放射性、飞跃性和替换性。

显而易见,文化创意传播的文化特质属性决定了文化创意传播及其产业的发展必须走专业化之路的这一要求。一是,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理性推动,科学发展,通过国家政策引领、政府财力支持、社会多元融资,加快培育以政府为主导、多元结构并存的文化创意产业业态,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为之文化创意传播实现专业化夯实基础。二是,紧紧围绕文化创意的文化再造与创新,架构专业化体系,通过培训、吸纳、引进等方法,整合一批知识型、科技型、专业型、创造型的团队或专业机构,为之文化创意传播实现专业化注入极具活性的思想力与创造力。三是,要用文化创意的知识价值、文化价值观念重构传播者和受众者的对象化的思想和观念的创新----文化再造。它是文化在交流传播过程中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改造、加工和整理。文化创新是文化在交流传播过程中的继承、发展、创造。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实质是创新,文化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是文化发展的内动力。文化创新也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社会活动,人类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是社会实践的成果。我们只有具备专业的机构,有了专业的人、专业的团队,再加上有了专业的意识、专业的能力,就能够实现文化创意传播及其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化。

2.文化创意传播必须凸显“本土化”人文特征。顾名思义,人文的核心是“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也是我们常常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文化创意学概论》中关于人文的解释有四种:一指利乐教化;二指各种文化现象;三指人世间事;四指习俗、人情。学界又把这四种解释规范为两点:一是人类社会;二是文化现象。作为文化创意的创造者、传播者,我们应该意识到:首先,文化创意中的创意产生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的创意又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并推动其发展。其次,文化创意的确是多元文化的融合、融解,强调诸学科的整合。显然,文化创意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事实上,人文的确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特征。最后,我们的文化创意传播必须充分发挥地域人文资源优势,架构“本土化”特色文化创意传播的视觉符号及其视觉识别系统。

我们把2008北京奥运文化创意传播作为一个范例加以分析,就会找出一个“结合点”或者“闪光点”。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创意者将肖形印、中国字和五环徽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充满了深沉的激情与活力。尺幅之大的会徽,却凝聚着东方与西方文化合璧的气韵;笔划之间,升华着中华民族精神与奥运精神。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印记。以“人”为主题肖形印,是我国秦代即有之印的形式。作为北京奥运会会徽的“中国印”与竹简汉字笔体书写的“Beijing2008”将中国传统的篆刻艺术、书法艺术汇集于一身,既浓缩了我国古代印章由字而画的发展轨迹,也诠释了我国古代哲学力求中庸的主流观点。这与象征奥运精神的“五环”浑然一体,更使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奥运会徽积聚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以及国际化的创意理念。难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首席设计师、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的参与者布雷德•科普兰德先生,从许多会徽设计方案中一见到“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便当即托口而出:她是中国的!有道是业内人士评价说:“她是奥运百年历史中,对举办国和城市名单最大一处空白的填补;她是中华民族精神与奥运精神的融合和体现;她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的首次阐释。”

第二,文化创意必须作用于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化人的社会化需要电视文化,电视文化影响着人的社会化。日益发展的电视文化以其重要的作用方式影响着社会成员的社会化程度,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是社会得以稳定、延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使亿万人民大众在社会化进程中,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我国社会主义电视文化肩负的重要任务。这一观点,是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出现在《电视意识论》中的观点。由此可见,今天,建设现代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影视艺术、影视文化的功能与作用是如此的重要。笔者强调文化创意必须作用于影视艺术、影视文化传播的概念,就是基于影视艺术、影视文化需要文化创意。这正是因为影视艺术、影视文化这个特殊载体是承载文化的文化。文化创意的成果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体现在影视艺术、影视文化的传播力上。所以,我们在实践中要把这一概念加以充分运用并付诸实施。这就是说,我们影视艺术、影视文化的无限魅力与强大传播力,源于文化创意,文化创意给力于影视艺术、影视文化的传播。

第三,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化承载文化创意传播电视意识论认为,文化,是大自然的人化。“文化是社会和人类最高表现形式,其发展的程度,也是衡量人和自然分离的程度”。每一代人的文化,都作为一个整体传承给新的一代。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城市也是这样,一个家庭、一个行业、一个企业更是如此。作为影视艺术、影视文化范畴的电视节目的呈现,最终是给人看的,其本质就是传播。传播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功能和巨大的社会影响,使它形成了影视文化特殊的功能与作用,担当起了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使命。然而,语言符号是人类交往中最主要、最常用的符号,也是最基本的传播符号。它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构成的词汇———事物的符号,又由词汇和语法逻辑构成一种符号系统,以此来传递思想。那么,电视是这个传播媒介大家族中的后起之秀,由于它广泛地集中了其它媒介普遍的语言符号之精华,所以它既具备了符号系统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语言个性。因此,我们说它既是一种文化形态,又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具有双重“角色”,前者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也需要文化创意。而后者,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也必须承载文化创意成果的传播。这是由媒体属性、责任、使命所决定的。

就影视艺术、影视文化承载文化创意的文化传播意义而言,我们必须了解“文化创意主要是通过个人或集体的思想创造、技术技巧以及智慧才华来实现,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改造,也是人类对精神世界的完善,带来物质和精神的繁荣,渗透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一个地方。它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类达到更高的精神满足和体验,实现了有价值生活的愿望,以及建立彼此交流、理解和珍藏美好记忆与传统,使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多姿多彩……”这些属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当今文化创意的社会责任与影视艺术、影视文化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是一致的。文化创意的成果需要影视艺术、影视文化载体的传播、导入。也正是因为影视艺术、影视文化是通过电视媒介传播、导入的,它更具可视性,更直观、更生动、更真实。试想,我们现在所有的文化创意成果大都可以通过影视艺术、影视文化载体,运用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媒介传播开来的。这就是说,我们的影视艺术、影视文化载体及其相关的传播媒介是文化创意成果转化、转换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篇12

【关键词】空间理性;造型简约;绿色回归

新疆军区文化培训服务中心项目,是一个集书法绘画、摄影动漫、影视文学等专业创作室;文化艺术展览、培训交流、服务管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建筑。它已经超出了单一的展览、办公或教育等一般的公共建筑类型,成为一个多功能建筑集合体。是多种文学艺术、现代影视等,创作培训和展示交流的平台。有着它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

正是源于以上的特点,它的设计就不可能是常规偶发、随意的,必须是在对各种功能内在联系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关注建筑的逻辑生成过程,而把对建筑形式的关注放在其次。用严谨的逻辑方法简洁的形态语言构建出洋溢着理性光芒的建筑。

在新疆军区文化培训服务中心的建筑设计中,通过对其建筑空间的理性布置、建筑造型的简约设计、以及绿色环保的回归,来对该建筑进行设计构思,以期充分反映出其特点。

1.空间的理性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个体服从于整体,追求和谐。正如李泽后先生所言:“中国建筑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的,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多个建筑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

军区文化培训服务中心单体建筑设计同周边环境规划相结合,融入周边环境的发展和定位,建筑布局注重单体建筑相互间的对话和交流。强调现代风格与构图,从而形成秩序严谨而又充满活力的空间环境序列。

在这个不大的建筑中要安排需要的所有功能,虽然可将其分为展览、创作、培训、办公、辅助几个相互独立的大功能区块,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众多相互干扰甚至于是矛盾的因素。由于场地和环境的制约,基地处于坡地,建筑不可能摊开来排布。因此在概念设计时即明确了,集中布置,由功能而发,将制约因素和矛盾模糊处理,回归建筑基本规律的指导思想。

培训基地内部的空间布置根据其平面功能、交通景观等方面的各自要求加以分析,以寻求整体效率的最大化。一层除了各个入口及门厅外,其主要功能为文化展厅、影视媒体中心及培训配套的餐饮部分,最大可能的实现其公共性。二层主要为文化展厅、各类专业艺术创作室和艺术笔会交流室;三层主要为培训住宿区;四层主要为办公区;五层设置有培训教室、学术报告厅及网络管理室等。建筑内部各层面通过走廊实现了不同交通流线间的有机联系与合理组织。辅助功能的设置因地制宜,灵活穿插于各主要区块之间。如此布置既保证了各功能区块间相对独立,也实现了各功能区的完整和使用相对独立。

2.造型的简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要求也迅速攀升,期望对展馆建筑新颖独特,甚至成为标致性建筑的呼声到处可闻。面对这种舆论取向,建筑师基于不同的认识和设计理念,做出的响应也会不尽相同。在新疆军区文化培训服务中心的设计中,我们做出了的回答是--简约。

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这是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设计风格。而现代人生活快节奏、高频率、满负荷,人们在这日趋繁忙的生活中,以简洁和纯净的空间来调节转换精神,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亟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

服务中心简约的矩形外观所呈现的理性之美与交汇穿插的内部关系所呈现的动态之美形成即融通又对比的张力体系。

经过对场地和各使用功能的分析,大致确定各类人流的出入口,将几大功能区分别在水平及竖向(楼层)相对布置 ,考虑展厅对外使用多,相对独立 将其由主楼中移出、转向90度,总体建筑画面即呈现躺着“T”字型。经过这样处理,建筑物“体块”的雕塑感大大体现。同时建筑物是在一个体块整体上变化,才不致于零碎,散乱。最后确定两层的展厅部分与五层的主楼相互咬合,体量上一大一小、一竖一横、主次分明。

在延续大体块的基本事实后,再进行细化,充分利用减法,在大体块中减去小部分,但仍保持大体块的整体性,使得体块不断地丰富,更加地耐看。处理过程中恰当运用加法。加入的体与原体宜有主有次,在体量等方面即有差异,又有统一。还可充分利用体块的“咬合”,使体块交接顺畅。建筑的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及石材饰面,整个综合楼庄严、大气,大面积的带状玻璃幕墙的使用使得整个建筑庄严中又不失现代感,顶面檐口不加修饰的自然收口,更加强了整体性。

3.绿色的回归

在建筑设计中“绿色”的概念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环境的绿化;其二是绿色节能与可持续发展。本项目中对建筑“绿色”方面,明确运用回归的设计思想,即利用现有、常规、成熟度高的技术和材料来满足要求。从而避免拆旧建新带来浪费和选用未经过长期使用验证的新技术和材料带来的风险。

设计中把整个基地的绿地作为一个绿色的面,以院内原有绿化做底,服务中心楼为中心,稍作局部调整,即形成处处见绿,绿化渗透到院内的各个角落,让人能够时刻感受到院内环境自然、宁静平和的氛围。

篇13

视频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很多学者证明及认可。相比文本案例,其突出特点在于能够动态、多维、直接、快速的传递信息,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知识刺激,从而达到更持久的掌握知识的目的。从目前与视频案例相关的文献来看,对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医学、政治学、心理学、法学和化学以及数学等相关课程当中;而对于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如何运用视频案例的相关研究则相对缺乏。事实上,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视频案例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由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相关特点决定的。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西方经济学课程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课程教学特点如下。

1.理论性强。在西方经济学中会涉及到很多较为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经济学原理。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开篇便提到经济学有十大基本原理。而在后续的微观经济学中会涉及到供求定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在宏观经济学中教学重点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其相关模型,等等。这些抽象性的理论知识如果纯粹使用文本案例口头讲授,可能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便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与实际经济生活联系密切。西方经济学作为一「〕社会科学,其很多原理就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经验和经济现象的总结和升华。比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总结归纳得出:随着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的数量的增加,其从每一单位该商品上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再比如宏观经济学重点阐述了通货膨胀、失业及经济衰退这三大经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而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在现实经济调控中正在被广泛应用。这说明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国内外教材风格迥异。目前,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通常将国外教材和国内教材结合使用。国外教材的特点是行文通俗易懂,案例丰富多彩,易于为学生接受。但国外教材所引用的生活案例或经济现象通常是国外的事例,与中国的国情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国内本土化的教材则通常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和行文的规范,但往往不阐述经济理论与日常生活及经济现象的联系,因而显得与现实生活有些脱节。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若能吸收国内外教材的优点,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视频案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因而若能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视频案例,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经济理论更加通俗易懂、更贴合中国国情。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视频案例的应用类型

从上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特点来看,视频案例的选择应尽量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一是日常的生活事件或者身边的经济现象;其二是契合中国国情的经济问题;其三是能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掌握较为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唯有如此,才能发挥视频案例的优势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应用以下三类视频案例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可以是电影、电视剧、相声、小品、动画片、歌曲等。这类经典视频本身就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因而若能透过这些作品反映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则更易为学生所接受。比如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事实上可以用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小品《吃面》这一视频案例来展现。在小品中,陈佩斯吃面条时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生动地表现出了每一碗面条的边际效用是如何递减的。

2.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具有时效性强、简洁明了、事件真实的特点,是对日常生活或者经济问题的真实报道,因而贴合中国国情。若能结合这类视频讲解西方经济学理论,则会让学生觉得很亲切,并能体会到经济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如此密切。首先,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在微观经济学中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在微观经济学中决定均衡价格的供求定理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理论。如果上课只是口头向学生讲解该定理,则学生感受到的是一堆枯燥的文字和供求曲线。如果能在讲解中巧妙地运用跟供求有关的新闻视频案例。其次,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更为密切。宏观经济学在重点阐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同时,也分析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问题的影响。而时事新闻中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报道不胜枚举,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比较典型地反映政府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手段的视频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利用宏观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

3.知识科普类视频。影视作品类和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相对比较丰富,能综合反映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及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之相比,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在教师讲解经济学单个定义或者概念时,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比如,电视台为了向大众普及经济常识,会有一些解释经济学概念的科普类小节目。这些视频案例会通过实际生活事例或者动画生动地诊释一些较为晦涩的经济学概念。教师可以在讲述经济学定义或概念时适当借助该类视频案例。

三、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视频案例的注意事项

若教师期望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收放自如地运用上述视频案例,则可能有以下几点事项需要予以特别关注。

1.遴选视频案例时的注意事项。在选择视频案例时不仅要关注其类型以及是否适用,同时还需考虑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是视频案例的时长。通常认为视频案例应以简洁明了、不影响整个授课进度为最佳。教师应根据该项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的授课地位适当地匹配视频案例的时间。若该项内容为本次课重点,则视频案例及其相关讨论分析时间可稍长一些。否则的话,尽可能地将视频时长控制在几分钟以内。从上述视频案例的类型来看,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主要针对某一个概念,因而时长可控制在5分钟左右。时事新闻类视频主要展现日常生活或者经济现象,本身也比较简明扼要,可以考虑将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而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主要用于说明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时长可适当放宽至15一20分钟左右。其次应考虑的问题是视频案例的时效性。对于经典影视作品及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而言,时效性可适当放宽;但对于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教师在选择时应尽量考虑时效性强且是近期发生的案例,并注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随时更新,这样才不会与现实生活脱节。再次,应注意视频案例的知识产权或版权问题,在尊重视频制作者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适当地选择视频案例。2.视频案例的切入时机。适当的切入时机对视频案例而言也很重要。视频案例通常有两个切入点。其一是先入法,在讲解西方经济学概念或者原理之前引入视频案例。学生通过欣赏、讨论、分析视频案例,自己对概念或者原理有一个抽象的理解。然后教师再推出重点的概念或者原理。其二是后入法。教师先给出定义或者原理,然后切入视频案例。学生根据案例去理解概念或者原理,并分析其应用条件、过程和结论,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在之后的学习中,一想起该视频就会联想到相关的概念或原理。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教师可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或者概念的难易程度、实际应用效果等考虑使用何种切入方式。

3.视频案例应用过程中的教学活动组织。在使用视频案例时,教师应注意围绕该视频案例组织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步骤:首先,在视频案例切入前做好铺垫工作,可以是前期概念或者原理的讲解,也可以是提出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边观看视频,边留心思考。其次,在案例视频播放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陈述观点,或者教师直接提问。第三,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得出结论。根据该概念或原理在本次课中的地位,讨论和总结过程可适当简化或者延长。最后,当然还可以结合该视频案例给学生设计作业题,让其在课后完成,从而起到复习概念或原理的作用。

篇14

关键词 CG 影视教育 CG图像文化 民族文化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影视制作都融入了电脑特技/动画。像电影《终结者II》以令人惊异的视觉效果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特技奖:电影《龙卷风》中使用CG技术创作的骇人、逼真的龙卷风景象,震撼了观众。所有这些都是融入了CG特技和CG动画的后期制作技术的结晶。如今每一部令我们震撼的电影或游戏几乎都贴上了CG华丽的外衣,也正是有了CG,我们才能够目睹超常的现实世界,才能体验宇宙无限的神奇与奥秘。

一、什么是CG

“CG”原义是计算机图形ComputerGraphics的缩写,核心意思为数码图形,通常指的是数码化的作品。CG技术,顾名思义即为计算机图形技术。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CG的概念正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在不断扩大。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由CG和虚拟真实技术制作的媒体文化,都可以归于CG范畴。如今的CG一词,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如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多媒体技术、印前设计、建筑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等。所以提到CG时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领域:CG艺术与设计、游戏软件、动画、漫画。

CG从诞生至今在技术上日新月异,在表现形式和空间上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作为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已经初露锋芒,表现出独有的特征:

1、可用性:即CG作为一种信息编码,表现为非物质形式。

2、虚拟性:CG的虚拟技术可以对真实存在的虚拟再现,也可以对真实存在的创造性的虚拟。还可以对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事物的虚拟。这在现代影视制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3、技术性:三维动画特效,非线性编辑,多媒体技术等CG制作手段和技巧,使传统无法创造的神奇特效在数字化的编辑与整合中得以实现。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工具。使创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随心所欲进行创作。

4、大众性:CG的大众化表现在以通俗的数字处理和互动的艺术创作模式为背景的CG传播的大众化和创作群体的大众化。

5、消费性:CG的消费性表现为趣味性和娱乐性,在影视文化产品这方面表现得最强烈。

如今影视特效、3D动画制作与3D游戏制作已成为CG领域发展的前沿。从1991年的《终结者2》到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CG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导演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搬上了银幕。世界上第一部完全用计算机动画制作的电影《玩具总动员》突破了数字技术在电影业中的运用限制,给电影制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同时,游戏制作也已经全面进入3D时代,2004年推出的《魔兽争霸》以恢宏的场面、美轮美奂的背景、高度仿真的环境,让无数游戏者体会到了CG的神奇魅力。短短十几年,CG以高端科学技术为依托,以无限的创意为内容,彻底颠覆了传统视觉时代,开辟了流光溢彩的图像新时代。

二、CG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CG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海外专家带来国外在计算机图形学方面发展的一些动向和部分成果,使得“CG”的概念开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萌芽。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引入,世界计算机图形业发展的风起云涌,各种商业化图形软件的诞生:Adobe的Photoshop,SGI的著名3D软件Alias studjo,Discreet的招牌软件3DS MAX的前身3D Studio等,使中国的CG经过长时间的孕育后也终于破土而出,国内的广告、影视、出版、游戏、美术等相关行业得到了飞越性的发展。

2000年到现在,中国的CG发展逐渐开始走入正轨。CG行业的分工以及产业结构日益专业化、标准化和商业化。艺术和技术上造诣都很深的数码艺术家如雨后春笋般展头露角。在这个时间段里,最大的亮点在教育和传媒方面,各个美术院校,像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纷纷开设CG艺术设计的相关课程或专业,社会上也有如MAYA国际认证、3DS MAX国际认证等由商业机构开设的软件认证课程。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间段里,环球数码创意控股有限公司(GDC)属下的数码媒体科技研究院(1DMT)与深圳大学联合组成了中国首个数码媒体培训基地,这个属于世界5大CG制作基地之一的机构的成立为中国CG向高端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跳板。媒体方面,《数码设计》、《CG杂志》、《Compute r ARTS数码艺术》、《CGworld》中文版等专业传媒的创刊和引入也为中国CG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中国CG开始逐渐优化产业结构,开始为向国际市场进军打下基础。

三、cG对影视教育的影响

CG以奇幻的视觉特效、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等独特优势融入影视创作领域,丰富了影视节目的表现形式、视觉效果、艺术表现手段,使影视制作、技术、艺术、手段、风格发展到一个极致状态。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影视创作手段和创作观念,也形成了一种全新:CG图像文化。

CG图像文化的形成。使人们被淹没在CG图像时代的大潮中,人们通过影像来认知世界。当人们越来越依赖影视媒体的时候,以大众性、消费性为特点的CG通俗视觉图像成为受到更多关注的对象。这种CG通俗视觉图像的日常化表现形式逐渐主导大众的审美趣味,并且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和认知方式。这种巨大的变化。使以经典艺术为主的影视教育,面临着如何在艺术教育与通俗视觉图像文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寻求平衡的问题。图像文化扩大了影视教育的范畴和内容,当代影视教育应该以积极的姿态面对这一变化,比如,加大教育模式的弹性,增加对各类艺术新形式的包容力,吸取图像文化中有益的养分,使之成为当代影视教育的主题内容。同时,又要批判地看待这种CG艺术现象。“读图式”的文化消费,过多地依赖直观图像思维,可能会带来人的联想、思辨能力、读写能力的下降,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个性化创作能力的退化以及媒介文化同质化带来的个性风格的缺乏。

如何在CG图像文化这一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下,引导人们的图像文化消费,阻止人们的浅薄化倾向,是影视教育中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关系到人格主体的塑造。

四、中国的影枧教育

CG时代的来临,使我们遭遇了纷繁迷乱、前所未有的视觉景观和文化现象。在信息时代,如何把握媒介对人的塑造作用,如 何更好地感受世界、认识自我和社会,如何实现自主批判、理性的对待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影视教育更多的使命,也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1、关注影视教育的本质

借助CG技术创作的影视艺术作品,是一种融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创作。虽然CG图像文化的范围十分宽泛,但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和科学的文化要素,除了从美感、创造力的层面去启发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更应该把对作品的理解上升到文化学习的高度,更多的关注作品的思想、情感以及在当前情境中的文化意义。

2、培养学生对CG艺术的深度理解

深度理解能力是一种建立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等角度对影视作品的人文性质和“超语义信息”解读的能力,是更加深刻的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我们的影视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对作品表面肌理、形式、气氛等方面的分析,如果这样,我们的学生在面对CG影像的时候,大多只能认识影像的表面形式,并不能解释隐藏在表层之后的深层含义,也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应该引导学生接触和欣赏各种民族、文化背景下,各种类型风格的CG艺术作品,能使学生熟悉CG艺术的各种表达方式,提高感受的敏锐性、理解的深刻性,促进学生艺术解读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形成批判的意识,透过影像找寻它的社会关联,探讨深藏在影像背后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

3、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