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础护理培训范文

基础护理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基础护理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基础护理培训

篇1

I.对象:被检查的科室涉及全院各个科室,其中第1次检查护士长42人,护士60人。第2次检查护士长54人,护士68人。年龄18-45岁;学历为中专及以上。

2.方法:培训内容包括病房接到接诊室人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和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两项内容。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具体内容及评价标准。第1次培训对护士长及部分护士集中进行,并要求护士长再对每位护士逐一进行培训。第2次培训对全院护理人员集中培训。每次均采用多媒体授课、模拟场景演示的方法。

3.检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人院基础护理—病房接到接诊室入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的检查标准,分别在2次培训之后的1周进行检查。

4.统计学方法:运用Excel97中文版和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

1.在病床单元准备方面成绩比较:护士长的成绩第次、第2次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第2次成绩高于第1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的第2次成绩与第1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第一时间接待病人成绩比较:护士长的成绩第1次、第2次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第2次检查平均成绩与第1次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的第2次成绩与第1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提高护理人员对“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基础护理规范化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是提高基础护理到位率、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以分级护理为依据制定的规范化的基础护理,能够明确各护理级别的病情要求,既反映了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其护理需求,又具体显示护理工作量的多少,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是规范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保证基础护理到位率,提高护理质量,合理安排护士的的人力资源的有力保证。通过表1,2可以看出,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认知程度也普遍得到了提高。在以分级护理为依据进行的基础护理的培训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提高护士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自身的培训,是落实“以分级护理依据的基础护理”到位的有力保证。通过表1,2显示,护士长两方面的成绩均好于护士,说明护士长自身水平是高于护士的。这是由护士长自身情况,岗位的要求决定的。护士长普遍学历高于护士,而且要作科室的带头人,只有自身的素质及业务能力高于护士,才能管理好护士、做好各项工作。护士长考核成绩虽然较好,但要更加注重在此基础上的业务能力的持续提高。

病房接到接诊室人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其内容主要是从四个护理级别方面如何进行准备,要求护理人员主要通过记忆来掌握其内容,从表1看,护士长成绩2次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长成绩已经处于较高分数,因此要做到大幅度的提高很不容易,但是我们通过成绩具体分析,确实也存在个别护士长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够的因素。护理水平的提高与每位护士长的业务管理是紧密相连的。护士长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才会不落后于护士,才能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护士(2),因此我们在培训中及平时管理中应更加注重护士长自身的管理,不能满足于现状。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保持永不落后,才能保证各项任务的实施。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主要考察护理人员在通过记忆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如何与临床实际结合,考察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从表2看出,护士长成绩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且自身2次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长在临床实践中,善于思考,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应对能力强。在2次培训后,能够更深一步的理解领会,再应用于实践。

篇2

【论文摘要】目的检查护理人员对于基础护理一人院护理规范化培训内容掌握的程度,以期达到优化、规范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对全院的护理人员进行了2次培训,并在每次的培训后分别检查护士长和护士的掌握情况,对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护士长与护士的2次成绩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病床单元准备方面:护士的2次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护士长的2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第一时间接待病人方面:护士的2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护士长的2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培训,认知程度有所提高;护士长自身的重视很重要;如何对护士进行培训,要注重方式方法;要不断完善补充基础护理的内容,修正标准,以最大程度的适应临床的需要。

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基础护理的实施,可以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只要护理级别相同,即可得到相应的护理和照顾,使护理工作获得最佳的效果和社会效益,保证护理质量。2006年4-6月我院开始进行基础护理的规范化培训。首先以《分级护理制度》,《基础护理学》等为依据,制定人院基础护理的部分内容:即病房接到接诊室入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的培训内容,检查标准。分别进行了2次培训,并在培训后1周的时间进行检查。

一、对象与方法

I.对象:被检查的科室涉及全院各个科室,其中第1次检查护士长42人,护士60人。第2次检查护士长54人,护士68人。年龄18-45岁;学历为中专及以上。

2.方法:培训内容包括病房接到接诊室人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和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两项内容。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具体内容及评价标准。第1次培训对护士长及部分护士集中进行,并要求护士长再对每位护士逐一进行培训。第2次培训对全院护理人员集中培训。每次均采用多媒体授课、模拟场景演示的方法。

3.检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人院基础护理—病房接到接诊室入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的检查标准,分别在2次培训之后的1周进行检查。

4.统计学方法:运用Excel97中文版和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

1.在病床单元准备方面成绩比较:护士长的成绩第次、第2次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第2次成绩高于第1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的第2次成绩与第1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第一时间接待病人成绩比较:护士长的成绩第1次、第2次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第2次检查平均成绩与第1次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的第2次成绩与第1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提高护理人员对“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基础护理规范化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是提高基础护理到位率、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以分级护理为依据制定的规范化的基础护理,能够明确各护理级别的病情要求,既反映了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其护理需求,又具体显示护理工作量的多少,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是规范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保证基础护理到位率,提高护理质量,合理安排护士的的人力资源的有力保证。通过表1,2可以看出,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认知程度也普遍得到了提高。在以分级护理为依据进行的基础护理的培训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提高护士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自身的培训,是落实“以分级护理依据的基础护理”到位的有力保证。通过表1,2显示,护士长两方面的成绩均好于护士,说明护士长自身水平是高于护士的。这是由护士长自身情况,岗位的要求决定的。护士长普遍学历高于护士,而且要作科室的带头人,只有自身的素质及业务能力高于护士,才能管理好护士、做好各项工作。护士长考核成绩虽然较好,但要更加注重在此基础上的业务能力的持续提高。

病房接到接诊室人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其内容主要是从四个护理级别方面如何进行准备,要求护理人员主要通过记忆来掌握其内容,从表1看,护士长成绩2次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长成绩已经处于较高分数,因此要做到大幅度的提高很不容易,但是我们通过成绩具体分析,确实也存在个别护士长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够的因素。护理水平的提高与每位护士长的业务管理是紧密相连的。护士长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才会不落后于护士,才能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护士(2),因此我们在培训中及平时管理中应更加注重护士长自身的管理,不能满足于现状。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保持永不落后,才能保证各项任务的实施。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主要考察护理人员在通过记忆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如何与临床实际结合,考察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从表2看出,护士长成绩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且自身2次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长在临床实践中,善于思考,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应对能力强。在2次培训后,能够更深一步的理解领会,再应用于实践。[

注重临床护士工作中应变能力的培训,有利于基础护理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际。从表1成绩显示,护士2次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培训,护士认知程度普遍提高,能够重视规范化基础护理培训。尤其是在理论方面强化记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表2的成绩显示,护士2次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虽然重视此项工作的实施,但是由于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不强,导致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程度欠缺,考核成绩与第1次比较没有提高。例如我们在检查中曾发现,在接到一个一级护理的病人入院时,按照当时情况,首先要处理好病人当时的应急状况或询问病人有何不适症状,然后再按照规范化的护理流程进行相关的环境介绍,护理查体等。但是,护士往往容易忽略病人主诉而一味的注重完成为病人做规范化培训中的内容介绍。

护理是一门学科,是一项脑力兼体力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要重视它,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善于总结,重点突出,强调要从每一位护士的每一件事做起,注重培养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护士长是一线的管理者,应注意在平常工作中加强护士这方面的培养,注意发现临床护士在处理事情时出现的问题,随时予以指导,这样才能使护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提高,使规范化的基础护理真正落实在病人身上,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处于从属地位,护理人员在某些可以做出专业独立行为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专业权利,未意识到自我的能力和专业的自[[3]。我们制定的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规范化的基础护理内容,希望能够体现护理学科的特点,体现护理学科的独立性。规范化的基础护理培训内容,在临床工作实际中都在做,我们只是加以整理,使其更加规范,更加有条理。但通过2次检查,我们也发现,我们所制定的内容在某些方面仍然较为复杂,耗费较多的护理人力、时间等,还需要与临床的护理实践进行不断的磨合,以更好的适应临床需要,量化护理服务内容。我们也希望能够不断反馈信息,以期用最小的劳动强度,最少的服务时间[4-5],到最佳的护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76.

2姜岩宏护士长在护理业务管理中的作用.护理管理杂志,2004,4(1);56.

3胡玲,欧阳山蓓.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4,4(5):32.

篇3

【关键词】

招聘护士;基础护理技术;培训

作者单位:513400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护理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延伸和扩展,护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发展。但基础护理技术始终是护理工作永恒不变的基本内容。基础护理技术,又称一般护理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最常用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术,是各临床专科护理的基础;是完成护理工作任务和确保护理安全的保证;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核心和标准,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1]。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和人事编制体制的改革,招聘护士已成为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目前,二级综合医院新招聘的护士大多数为中专毕业生及基层医院工作经验的人员,教育及工作背景差异性大,普遍存在学历、职称偏低的现象,导致新招聘护士队伍中存在基本理论知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参差不齐,且操作不规范,不能很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要[2]。此外传统培训方式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组织性,不能适应社会和临床的需求。为此,提高新招聘护士基础护理技术培训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招聘护士技术培训及管理方法势在必行。本院通过对影响新招聘1年内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存在问题从2008年5月起改革培训教育模式和管理办法,以期进一步规范培训过程,完善培训管理体系,提高新招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1 影响新招聘1年内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效果的原因分析

1.1 新招聘护士教育及工作背景差异性大

我院为一家二等甲级综合医院,近4年来招聘新护士110人,新招聘的110名护士中,护理专业中专学历85人,占77.2%,大专学历23人,占20.9%,本科学历1人,占0.9%,助产专业大专学历1人,占0.9%。有护士执业证32人,占29%,无护士执业证78人,占70.9%。有护士执业证32人中有1人为护师职称,其余为护士职称,有工作背景的全部为二级医院以下的护士。这些新招聘的护士多来自基层医院,普遍存在学历、职称偏低的现象,整体素质差异性大。

1.2 医疗体制与人事体制改革对新招聘护士思想的冲击和影响

我院现有临床一线护士270余人,近4年来招聘新护士占临床一线护士总数40%,是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2008年至2010年新招聘护士5人转为正式在编护士,其余护士105名护士现均为编外护士。由于医疗体制和人事编制体制的改革,新护士不能转为正式在编护士,心理上感觉找不到发展希望,缺乏职业安全感,造成工作思想不稳定,主动学习进取激情不够,工作热情不高。

1.3 新招聘护士社会和工作经验缺乏

新招聘110名护士平均年龄20岁,最少17岁,最大32岁。他们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但对护理专业所需的宗旨、价值观、信念还不够成熟,由于缺乏工作经历,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差,工作慎独精神、判断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等还需要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教育训练和培养[1]。

1.4 培训过程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组织性

由于新招聘护士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医院,教育和工作差异差异大,导致操作技术标准不一,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参差不齐。以往培训欠系统规范性,医院无专职护士培训小组,无规范的分层次分阶段培训计划,无系统的组织实施,无科学的管理考核制度和配套政策,以致新招聘护士培训发展方向不明确,学习无规划性,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实践和患者需要。

1.5 传统教育训练方式不能适应社会和临床的需求

以往对新招聘的护士采用跟班师徒法带教,无固定专人负责,无专业技术老师指导;带教质量缺乏评价监督机制,新招聘护士和带教老师双方互动不够,导致新招聘护士基本知识及基本能力提高不快;传统基础护理技术训练考核方式限于示教室,流程是每月由一名护士在模型人示范标准操作-示教室操作训练-示教室考试;日常工作中,新招聘护士被动接受跟班老师知识传授灌输,习惯呆板模仿和机械操作,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当今模仿型和机械型的护士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和临床的需求。

2 管理对策

2.1 规范培训管理方法

2.1.1 确定培训对象

确定培训对象:新招聘护士,包括中专、大专、本科护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有外院工作经历的聘用注册护士。第一年进入医院全部按照新入护士参加基础护理技术培训,经基本知识与基础技术考核达标后,次年根据上一年的考核结果,评估合格后才能进入相应阶段的护士规范化培训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2.1.2 制定基础护理技术培训计划及目标,建立标准培训规程和考核标准

我院以《基础护理学》和广东省卫生厅主编的《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中的要求为蓝本,结合医院的实际,制定我院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护理技术操作手册》和《护理操作示范视频光碟》,按照护士分层次规范化培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临床基础护理技术规程和考核标准。组建医院护士培训小组,明确职能,负责新入护士基本知识和基础护理技能培训、指导临床实践、规范操作行为。

2.1.3 基础护理技术考核要求

理论方面,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小组以助理护士及初级责任护士的要求与能力培训为依据,制定新招聘护士基本工作能力、应急能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础技能、常见基础护理技术规范的培训和考核内容,护士培训小组根据以上内容,每月负责组织所有新招聘护士进行理论考核。对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新招聘护士,在每月组织理论考核的同时,适当选择执业资格考试大岗的部分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加入。

操作技术方面,所有新招聘护士在科室经过考核后,再到医院护士培训小组处考核。要求一年内完成操作光碟中的17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每个月可以根据个人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操作考试计划及进度,可自行选考操作考核的项目,一个月可以选考多个操作,一年时间中可以将操作项目提前考核完成,但不得延期完成,因个人原因无故延期完成者与今后的技术职称聘任及绩效考核挂钩。如因妊娠、婚期、各种原因的休假等影响培训如期完成者,则需补足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直到完成为止。

2.1.4 建立聘用护士培训竞争激励机制及保障政策

建立聘用护士培训竞争激励机制及保障政策:基本理论考核成绩80分为达标,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85分为达标,90分为优秀;急救技术操作90分为达标,95分为优秀。每次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优秀的护士,科室都给予绩效奖金的奖励。每月本人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评优、续聘等挂钩,并将结果填写入《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而且每月考核达标率与科室培训绩效考核及带教老师、护士长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促进带教的责任感。如果一年内操作或理论考核成绩年度累计5次以上不达标的延期降级聘用,培训时间延长1年,一年内考核成绩年度累计3次以上不达标的培训时间延长半年,以达鞭策作用。

本院所有护士实行同工同酬,通过政策保障使聘用护士的切身利益问题得以解决,保障聘用护士的合法权益,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使其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入工作。普通全日制高校毕业的护理大专、本科新招聘护士考取执业证书后,培训综合考评成绩优秀的人员医院予以转为正式编制护士。通过建立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对聘用护士技术实施绩效考评管理,彻底打破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在人员的流动中求稳定,在动态的竞争中选优秀,使聘用护士的管理机制充满活力,也可促进与正式在编护士的相互竞争力,搭建年轻护士的成长平台[2]。

2.1.5 量化基础护理技术项目管理,夯实基础护理服务

量化基础护理技术项目管理,夯实基础护理服务:每月设定可量化的具体基础护理技术完成项目,实行基础护理责任大包干,完成的基础护理质量及数量情况与个人绩效考核中的工作量挂钩。其中床上擦浴、床上洗头、口腔护理、会阴冲洗等基础护理项目,要求到病房实实在在落实到患者身上。基础护理质控组成员每月到各个科室检查新招聘护士基础护理质量及核定完成数量情况。

2.2 改革培训教育模式,系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础护理技术训练

2.2.1 选择培训基地,健全培训教育管理体系

选拔教育训练基地,培养护理操作技术训练师资队伍,在全院范围选定内、外6个科室为新招聘护士培训基地。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和质量,在科室选拔基础理论扎实、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老师为护理导师,对新入护士尤其是新入一年内的护士采取一对一“临床培训导师制”,要求一对一进行固定指导。带教老师每年聘任,年底对带教质量进行满意度调查和综合评价。护理部组建护士规范化培训小组,小组组长由一名副主任护师担任,发挥高职称护理人才优势,为新招聘护士的培养搭建成长的平台。医院科教科设一名副主任护师负责护理的教学与培训,科室设护理科研员一名,健全了医院-护理部-科内的培训教育管理体系。

2.2.2 护理部以重教强护、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加大护理专业培训的资金投入,2008年起逐步更新和购置大量的护理技能训练器材,构建了能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专业场地,并设专人管理,为全院临床护理技能训练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2.3 基本知识和基础护理技术教育训练模式

2.2.3.1 改变传统每个月专人组织示教室现场操作示范的方法,改为视听教育训练方式。根据广东省卫生厅主编的《临床护理技术规范》,2008年3月起逐步全面梳理和修订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完善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组织护理技术能手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录制成多媒体教学光盘,发给培训对象,根据医院制定的《护理操作示范视频光碟》,使全院新护士接受的培训内容和流程、标准统一。新标准将护理程序思维方式贯穿于操作过程中,注重护理评估和临床判断能力的训练,将评估、理论知识及安全意识融入评分标准,通过配套调整,引导护理操作理念的更新,使护理操作流程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人性化。

通过采取自行录制多媒体教学光盘进行培训的方法,解决了培训空间小、培训任务重、教师讲解受限、影响培训效果等实际问题,使护士们一目了然了解每一个操作的规范步骤,护士们可以灵活利用休息及空闲时间随时观看及练习,结合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渐进性训练。视听教育训练方法实用方便,缩短了培训半径。每个科室安排一位高级责任护士总负责技术指导和考核,医院护士培训小组有8名成员,每月定期到各个科室进行实地答疑与指导[3]。

2.2.3.2 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采用PBL(以问题为本)的教学方法,将问题式与启发式教育方法相结合,护理组长对分组内的新护士,每天利用10~15 min的时间,通过交接班、查房及实际操作时将常用基础护理理论、技术规范等与临床工作中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讨论内容,每次选定某一问题为学习目标,问题尽量与临床护理现存所要解决的情况相接近,通过解决真实性问题,引导护士理解问题后面科学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4]。医院在全院各科室工作站上设立有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科室科研员指导护士利用数据库检索查阅文献,搜集学习资料;每周组织新入护士对提出的即定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或组织小讲课;在护理教育科研管理委员会组织全院每月4次的护理学术活动中,适当安排新招聘的大专学历护士进行讲课;对积极参与讨论及进行讲课的护士,科室每月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加分。通过多途径、多方法提高新护士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思路,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使基本知识掌握牢固,提高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实践与理论的良好结合,避免了培训与临床实践的脱节。

2.2.3.3 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中采用SP(标准化)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模式,指导新招聘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把教育训练贯穿于日常护理活动中,注重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克服传统基础护理培训中机械、呆板的操作训练,通过SP为新护士设置情境,采取真人真做的方式,让新护士在病房进行实地操作考试,让患者来充当评估者的角色,通过患者的客观感受来点评操作技术的不足;或者由指导老师模拟标准化患者,对操作者进行虚拟情景训练,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激发护士们的学习兴趣,加深护士对系统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对具体操作的感性认识[5],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提高年轻护士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开展,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是广大护理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护理技术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所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新招聘护士基础技能及基本知识势在必行。通过对影响新招聘1年内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管理对策,稳定聘用护士队伍;提高新护士综合素质,提高评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提高基本知识和基础技术水平;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吴欣娟,马丽莉.新护士系统化培训体系的建立及效果探讨.中华护理教育,2005,2(2):54.

[2] 施伟群.聘用护士的培训考核方法探讨.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181.

[3] 郜红梅,肖岷,孙亚萍,王晓红,周杰.多媒体延伸法培训模式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与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42-143.

篇4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法?实习前基础护理培训

临床实习是护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关键的环节,是护生整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最终走向工作岗位重要的阶段。护生从学校走进医院,面临环境陌生及角色的转变,操作技能不娴熟,一时难以适应。为使护生进入医院后尽快地适应医院护理工作,笔者所在学校对护生进行实习前基础护理技能的培训,以减少护生临床“休克”期,增强护生的信心,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在培训过程中如何让护生既能融会贯通分散的基础护理技能,又能熟悉临床护理工作流程,还能在整体护理思想下运用护理程序去思考解决患者的问题,真正减少护生临床“休克”期,这是在培训中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传统的培训模式更强调的是对培训项目进行正确无误的练习与考核,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更好地相结合,不能更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护理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应用于健康保健领域,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新模式。将该理念引入临床教学过程中,以临床路径为平台对临床医学学生组织教学的方法,称之为路径式教学法。本研究尝试将cnp模式引入到护生实习前基础护理技能培训中,利用该教学法系统性、多维性、动态性的优势,有效提高了培训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实施方法

2012年6月1日至15日,80名2009护理“3+2”高职实习前护生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实验组实施cnp教学方法,落实cnp教学要求:

第一,明确培训项目,根据培训目标结合临床,筛选临床典型案例设定临床护理路径图。

第二,学生科学分组,各选一名组长。

第三,培训前一周教师布置任务,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各组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第四,根据设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图自主进行模拟演练,教师指导。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示教、指导,学生练习。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满分100分,其中临床技能操作70分,理论30分,对比两组成绩。

从两种教学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可以看出,实验组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详见下表。

1.临床护理路径(cnp)教学法培养了护生评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名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必须要自己动脑思考遇到的问题,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许多学者认为,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要靠“刻意的训练”。因此,在岗前培训中应用cnp教学法,以典型病例为导向,按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设定临床护理路径图,其中融入了护理基础理论、护理程序、专科护理知识、操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模拟演练中鼓励学生向自己提出挑战性问题,引导护生去分析和评判,从而获得最佳的护理方案。同时护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所学的临床知识进行整合与运用,从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临床护理路径(cnp)教学法培养护生主动学习能力

cnp教学法以图表形式细化了培训内容和目标,护生清楚地知道每种案例每个阶段的护理重点和时间要求,这样就会促使他们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步骤地进行自主学习,改变了护生在传统培训模式中的被动地位。并且临床护理路径图让护生明白什么时间做什么以及该怎么做,具有预见性。加之临床知识及操作技能在临床护理路径图中融会贯通,也大大增加了护生的自信心,从而真正提高了其自主学习性。

3.临床护理路径(cnp)教学法有助于实现护生在校学习与临床实际无缝对接

在岗前培训中应用cnp教学法,不仅强化了临床护理技能,更让护生在临床护理路径图中体验到医院实际护理的运行规律和制度,从而对临床护理工作有一个

面的了解。这样不仅缩短学校与实际临床之间的距离,也为学生步入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减少护生临床“休克”期,增强护生的信心,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另外,这也是培养和提高护生临床护理素质与道德观的一个重要环节。

4.临床护理路径(cnp)教学法有助于护生充分体验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下,完成整体护理的过程

在实习前培训这个阶段,护生已学完所有的临床课程,但他们在知识整合与融会贯通方面欠缺,致使学到的很多知识处于闲置状态。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利用护理路径可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的各种健康需求,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教学,在模拟解决患者实际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方面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在评判性思维下,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将分散的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完成整体护理,以达到有效培养学生核心胜任力,从而为更好地走进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春玲,张瑞敏.临床护理路径[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

[2]戴晓天,齐德广,杨和平等.引入临床路径理念增强临床教学效果[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

篇5

摘要目的:探讨对中专实习护生护理技能教学中采用三维培训方法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中专实习护生按照老师规范带教、学生自查自纠、模拟临床环境,加强沟通交流3个方面进行实习前护理基础技能三维培训。培训前后进行护理技能和临床综合能力考试,并与2011年实习护生考核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技能三维培训后,2012年护生考试成绩较2011年护生考试成绩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理技能三维培训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机械式的模式,使护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将能更快地融入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护生临床工作适应能力。

关键词 :中专护生;临床实习;三维培训;护理技能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8.073

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护理技能操作是护士的基本技能,熟练的护理临床技能、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新时期职业护士应具备的执业要求。随着护理队伍需求的增加,护校招生人数迅速增长,其中中专生的构成比为66.42%,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且教学资源紧缺[1]。同时随着患者和家属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院和临床带教老师出于规避医疗纠纷的考虑等,使护生进行临床操作及与患者沟通机会减少,理论与实践进一步脱节,其临床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受限,致使有的中专学校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2],难以为临床输送实用型护理人才。改进临床护理技能的教学方法,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临床输送实用型的护理人才成为中专护理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结合中专护生的特点,在对护生进行实习前护理临床基础技能培训教学中采用三维立体交叉法,以期在规范操作的同时提高护生适应临床的综合能力。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在我院实习的92名中专护生,男7名,女85名;年龄15~19岁,平均18.27岁。选择2012年在我院实习的96名护生,男9名,女87名;年龄15~19岁,平均18.62岁。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培训前考核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培训前对每位护生进行护理技能测评考试和临床综合能力测评,护理技能测评为随机抽取3项技能(由护理部统一制定每项技术的操作要点及细化评分标准并按照百分制制作评分表)考试评分,临床综合能力测评包括患者病情的观察、与患者的沟通、关爱与保护患者、护理礼仪等,均按百分制标准评分。考试后,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教学。2011年我们对实习中专护生采用集中讲课、轮科实习的方式教学。2012年,对中专实习护生采用三维立体交叉护理技能培训方法,按照10人一组分组,每组设1名组长。具体如下:

1.2.1Y轴:老师规范带教(1)准备。由护理部统一规划,按照中专《基础护理学》的课程设置近20种操作技能,以各科室护士长为不同技能小组组长,组长专门负责某项或几项技术的带教准备及规范带教。同时备好各种操作技术的专业录像。(2)带教。针对某一项操作技术,护生先观看录像,由带教老师讲解操作要点,然后带教老师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实际操作,再次讲解操作要点并回答护生疑问。

1.2.2X轴:学生自查自纠要求进入示教室的护生仪表规范、着装整齐,操作前后洗手、操作后用物的分类处置均严格规范,各项操作用物准备要求齐全、规范。紧跟临床发展步伐,不使用临床淘汰的物品进行示范教学。针对某一项操作技术,带教老师组织各组护生进行模拟临床环境下的技术操作,当某一个护生操作时,本组其余护生和带教老师作为评委,对该护生的操作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录像。操作完毕后,由组长组织,针对每一位护生该项操作技术的操作过程,结合评委的评价、录像过程进行讨论,由该护生作书面总结上交技能小组组长。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可以多次组织进行模拟临床环境下的该项技术操作,巩固效果。

1.2.3Z轴:模拟临床环境,加强沟通交流(1)场景模拟。将示教室模拟病区设置,分区为病房、治疗室、处置室及护士站。要求床单位整洁、设施齐全,床号牌、床头卡填写规范,床头设置传呼装置。在每一项技能教学中,将该项操作中患者的角色扮演列入教学计划,将每一位护生培训为标准化患者。让护生在所有的无创技术操作培训中相互扮演患者替代传统的模拟人[3]。(2)规范操作用语,取消无声操作,培养护生交流沟通能力。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建立信任与安全感,以取得患者的合作;操作中注意询问患者的感受,正确指导患者的配合,及时给予患者语言上的鼓励和支持,利于操作安全、顺利的完成;操作后注意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并感谢患者的配合。(3)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对患者称呼亲切、得体,语言文明、规范,动作轻柔,要有爱伤观念。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益,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进行操作和选择操作部位及均应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1.3效果评价培训结束后,进行护理技能考试和临床综合能力考试,方式同培训前。比较2011年和2012年实习护生培训前后护理技能和临床综合能力的评分。

1.4统计学处理用spss 10.0软件行统计分析,重复测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护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即培养具有熟练的护理临床技能、良好沟通技巧的职业护士,因而护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衔接至关重要。教学医院带教、实习是加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如何系统地训练是教学医院护理部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2012年采用三维立体护理技能培训法收到良好效果。总体上讲,三维立体护理技能培训法主要是从3个方面入手:

3.1规范带教由于医学的不断进步,大量新的护理产品进入到临床,临床实际情况和教科书可能有所不同,我们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结合中专《基础护理学》课程,规范了近20项临床护理操作技术,这样可以保证临床工作的连续性,维护患者利益,同时为护生的学习和测评提供标准。在规范的同时充分考虑护士在临床操作中的实用性、科学性,使得各项操作流程更加合理,避免在教科书中一些技术操作的教条性,真正兼顾到患者的利益,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按照培训计划,结合教学内容,带教老师首先组织护生学习操作规范,观看技能录像,讲解操作要点,然后带教老师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实际操作,再次讲解操作要点并回答护生疑问。我们要求带教操作不仅仅是简单示范,应当讲解操作要点的理论依据,对基本原则一定要讲解透彻,使护生在掌握基础护理知识的基础上将护理知识和操作步骤结合,理解关键操作的临床意义,让护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3.2严格规范,自查互查,完善技能护生分组练习,自查自纠。带教老师演示完毕、师生均无异议时,护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进行练习并录像。老师深入各小组指导护生,及时表扬护生的优点及点滴进步。练习完毕后,小组成员一起根据操作技术的要点,结合自己的录像,从评委的角度找出自己和组员的不足进而改进。这样,小组成员自查互查,提高了培训的效率。另外,护生相互充当教师、护士与患者,体验相关角色的感受,可以进一步强化技能培训的效果。

3.3注重护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随机性大的特点,培养护生综合能力有助于护生尽快适应临床。因而,我们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教学活动,使护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唤醒护生的潜能,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决策能力等。

场景模拟使护生进入示教室就如同走进医院的某个病区,让护生提前了解临床护理工作程序,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将护生培养为标准化患者替代传统的模拟人,让护生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亲身体验每项护理操作中患者的感受,以更好地锻炼和提高各项技能水平,适应和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对不同疾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的扮演也比较到位,有利于护生操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将护生培养为标准化患者替代传统的模拟人,有效解决了教学资源紧缺的现象,为医院节约了教学经费。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及家属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如何进一步和谐护患关系,除了娴熟的临床护护理技能三维培训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机械式的模式,使护生临床实习阶段既能掌握护理技能,又能更快融入临床环境,提高了护生临床工作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潘静,刘志强.临床技能培训中改良标准化病人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26(2):224-225.

[2]钟冬秀,涂英,谢红英.“护理操作与护患沟通一体化程序”的编写及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16-18.

[3]李红.学生标准化病人护理教学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44-46.

[4]关丽荣,牛美霞.加强护患沟通预防护理纠纷[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3,15(2):258-259.

[5]周巍.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与思考[J].全科护理,2012,10(5):1333-1334.

[6]王静.护理实训中人性化护理的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1):73-74.

篇6

有这样一个案例:

我曾给一个家电企业培训投诉的课程,他们给了我几条客服录音,让我分析员工技巧有什么需要提高的,我一听就感觉问题的严重性不在于员工技能,而在于公司的管理和支撑上存在巨大问题。

客户的冰箱坏了,在保修期内,客户拨打电话要求厂家上门看看,厂家派人查看,说要换件,客户问几天能修好,维修人员说3天。冰箱被拉走了,3天后没有人回复客户,冰箱也没有修好。客户再一次打电话询问,座席根本就不知道维修人员怎么对客户说的、说了什么,于是告诉客户帮其查询一下然后回复,结果后台告知现在配件没货,要再等3天。于是座席回拨客户并告知需要再等3天,客户很不满意,对座席发了脾气。这时座席能做什么?挂机?反驳?沉默?承诺?辩解?逃避?都做不到,只能选择忍耐。这样的工作时间久了,人的心里会承受不住的。又过3天,客户还是没有收到修好的冰箱,又打电话询问,这时客户已经大发雷霆,不论客户代表如何解释,客户都不听。

座席最常说的:您好,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

客户说:少来,你要理解我的心情为什么不快点给我修好?我不用你理解我,我就需要我的冰箱快点修好,你就告诉我什么时候能修好就行了,用不着你理解我。

座席该如何说?他的确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修好,自己不能乱说,只能说我们会尽快帮你修理好,请您放心。

客户说尽快是多久?你告诉我个时间。你们说话谁信?说好3天,没修好,又过3天,还没修好,你们想怎么样?让你们领导出来,让他接电话,我不跟你谈。

这时候座席该如何?挂机?沉默?安抚?承诺?都做不到,还是只有忍耐。因为说什么都是狡辩,客户说的没有错,冰箱什么时候能修好,我想这是每个客户都关心的核心问题。

这个电话录音听到这里,是座席的问题么?这个是公司管理的问题,能力技巧再强都没有用,客户就一句话:冰箱什么时候修好?直中要害,座席唯一不知道的就是冰箱什么时候能修好。

我们来看看后台出了什么问题?

1、维修人员承诺的3天是谁允许这么说的?有流程支撑么?

2、维修人员承诺时间前有没有打电话确认库存是否有配件?

3、公司有没有制度和流程,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应答?是否统一了对外口径?有没有应答脚本?

4、维修人员将客户冰箱拉走是否准备了应急和备用冰箱给客户使用?

5、冰箱拉走后交给了哪个部门?

6、谁负责来跟踪冰箱走到哪个流程点上?

7、后台的信息如何传递给客服热线?系统怎么支撑?怎么支撑前台窗口?

8、第一次承诺做不到,为什么第二次承诺依然做不到?既然做不到为什么要承诺?

9、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何提前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10、导致客户不满意引发投诉,责任应该谁来承担?

11、流程是否完善?有没有漏洞?

12、是否有服务监督部门?

13、涉及到跨部门,如何协调平级部门的利益?维修部不修好,客服部怎么面对客户?

14、面对这样短时间不能解决的事件,是否有应急方案?

还有很多很多类似这样的问题等着我们。

这些问题不解决,你让座席说什么?但受理投诉的人都是一线前台,而处理投诉需要大量的后台支撑,后台支撑不够到位,学再多的技巧又有什么用?这个就是木桶理论,真正短板的不是技能,而是管理。

所以很多企业在安排培训的时候都把这些受理、处理投诉的人安排来了,觉得客户不满意就是这群人能力不行,其实前台员工的心里根本就是抵触的:工资不高,气受的不少,自己有心,但力不足;主动挂机不能,要扣钱;语气太重,要扣钱;与客户争论,要扣钱;沉默不语,要扣钱;安抚客户,客户说不用了,要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自己还没有那个能力和权力;不接电话吧,事儿更大,不是扣钱的问题,直接工作都没了。时间久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怒火和怨气。

上课的时候见过很多处理投诉的员工把平时积累的对公司、领导、工资、客户的不满发泄在课堂上,因为课堂讲投诉处理技巧对于这些学员来说回去就没多少用。

员工就一句话:领导不同意。

你给员工分析背后根本原因,直接就将企业管理问题暴露出来,公司领导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因为在中国的企业里员工和领导始终都是有阶级感的,所以不可能说这些。不讲这些,员工以为你水平不行,解决不了问题,也看不到问题,所以需要委婉地点破。很多员工上课表示希望领导听听这些意见,于是我跟上层提意见,但领导听完之后也说希望他们的领导也听听。这个问题延伸出来的就是体制和考核导向问题,因为每个人上面都有人。

那么公司安排培训的时候很多员工是“被”听课,心里有抵触情绪,加上平时工作性质特殊,无处发泄。学员考虑问题很简单,就是听完了课程内容回去之后能不能用上?客户满意了么?领导满意了么?问题解决了么?

但客户是否满意不但取决于企业给了他什么,还取决于他想要什么,我们可以控制给他什么,但无法控制他想要什么,也就是说当客户的要求超过了我们给他的,他是不可能满意的,让客户满意的方法只有两个:1、让客户降低要求,降低期望值;2、企业满足其要求。技巧是能降低期望值的,但力量非常薄弱,其根本还是需要从管理的角度出发。

投诉的课要比其他课程争议性更大、矛盾性更集中,讲投诉的课不能只讲理论,理论一定要结合业务与实践,需要大量的案例来分析,而这些案例都是过去发生的,日后遇到完全一样的案例几乎不太可能,所以只能在众多案例中寻找共性。每个案例都需要有个结果,但投诉的案例争议性非常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该赔,有人认为不该赔,有人认为可以赔但要少赔,还有人认为可以双倍赔。同一个问题、同一个公司、同一个课堂、同一个案例,结果有N个,但最后都需要找到一个标准的答案,讲师给到哪个结果,不同意这个结果的人大有人在,轻则辩论,重则群起而攻之,虽然不是对人,但对这样的事、这样的结果,他们也不服。讲投诉的课堂对讲师是一种挑战,因为经常有不同立场的学员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当然这不是什么坏事。在通信行业历练近十年,几乎什么样的课堂都见过,什么样的状况也都经历过,这些也不算什么大事了。

投诉和销售差别很大。学会一种销售技巧,可以在任何客户身上使用,其最坏的结果就是卖不出去;投诉技巧在一个客户身上只能用一次,第二次就没有用了,客户需要的是解决问题。如果涉及到赔偿,客户最简单的语言就是不要和我说别的,你就说赔不赔吧。

就这一点,背后需要多少内容支撑,才能做出赔不赔的选择?

我们看看问题吧:

1、客户投诉是因为什么?

2、事件的具体经过是什么(需要大量取证)?

3、客户有什么要求?

4、这些要求合理么(需要极强的判断力和强大有力的依据)?

5、此事件的责任方在谁(要有划分责任的标尺)?

6、如何划分责任?

7、客户哪些要求可以满足?哪些需要拒绝?

8、拒绝的理由是什么?客户怎么才能接受?

9、客户要求需要哪些部门配合(公司要有明确的流程和制度)?

10、多个部门如何协调?谁来负责统一对外?

11、公司规定的时间内是否会解决问题(内部流程涉及的部门处理事件的时长)?

12、涉及到赔偿,有没有权限?

13、上报之后,领导怎么说我?

14、公司考核是什么?

15、客户越级了怎么办?

16、媒体口径怎么统一?

17、客户会不会到法院告公司?

18、客户的性格怎么样?什么背景?有没有历史投诉记录?对企业流程知道多少?

19、客户投诉的目的是什么?

20、双方争议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撑某一方的主张?

21、若申诉了,企业是否会被判责?

22、到法院打官司是否会败诉?

23、公司是否保留了本事件的相关证据?

24、赔与不赔的后果是什么?

25、客户的情绪怎么安抚?

26、有没有替补方案?

27、后续的影响是什么?

28、日后怎么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还有太多太多的问题等着我们。有人给我发邮件说领导考虑的没那么复杂,他考虑的就一句话:我怎么做能达指标,我的位置能保住,坚持几年,我就走了。于是很多该赔的,由于客户不懂或者性格比较弱势,都没有赔;而那些不该赔的由于客户强势、懂行、闹事,公司也都赔了。久而久之,那些原本没来投诉的客户听到周围的人得到了好处,都来投诉了;而那些原来无理要求被满足过的客户现在变本加利了。

比如某通信企业承诺:话费误差,双倍返还。本来是个好心、自信的表现,向客户表达自己的计费没有问题才有此承诺。结果被客户钻了漏洞,有些业务违规或者合同保管不当,客户的钱被多扣了,如果扣一补一,客户没有损失,企业也没有损失。但现在是双倍返还,也就是说客户被扣的钱越多,退还的钱也就越多,扣钱的时间越久,返还的金额就越多。这样就导致一大批专业客户故意钻企业管理漏洞,诱导企业扣其话费,然后拖几个月后,投诉要求双倍返还。这样的客户大有人在。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患者150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83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48.01±0.12)岁。疾病包括颅脑损伤59例、高血压脑出血71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5例、颅内肿瘤11例、大面积脑梗塞4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出院后比较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

1.2方法

1.2.1强化优质服务理念

护士是医院基础护理的具体操作者,应在抓基础护理工作中不断强化护士的思想,树立主动服务、按需服务、不依赖家属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让护士真正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内涵。通过召开科室专题会议,让护士特别是新护士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仅是让病人清洁舒适,而且为护士提供了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最好桥梁。

1.2.2保持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

住院环境对于患者的治疗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病房的卫生质控工作,争取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把病房环境纳入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来,完善住院环境,在晨晚间,必须要强化消毒隔离卫生工作,开窗通风,减少噪音,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康复环境。

1.2.3建立层级管理制度

采用了基础护理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即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进行三级质量控制。责任护士在上、下午下班前检查各组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情况。护士长则每周抽查,月底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采取全面检查、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使基础护理质量始终处于监控状态,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1.2.4使用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实施全面培训

制订了表格式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培训单包括了基础护理培训的各个方面。阶段:分为新护士(3个月内)、一年内、三年内、三年以上4个阶段;内容:包括所有基础护理操作项目;时间:有各项操作接受培训时间,有各项操作通过考核时间;考核方式:分为理论考试(口述或笔试)和操作考核两部分。有了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使实施培训者和接受培训者目的更加明确,对哪些内容已经接受培训,哪些内容已通过考核,哪些内容虽已培训但迟迟未通过考核,了如指掌。从而指导护士找出薄弱环节,予以强化,直至完全掌握。

1.2.5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根据护士管理的患者数量、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定期不定期地对患者工作进行量化考评,科室根据具体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涉及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建议及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2比对效果

150例患者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分别为84.45%、95.27%,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0.00%、98.00%。予以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3.1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当前护理工作发展的新型成果,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神经外科作为主治各种外伤所致的脊髓、脑部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门独立外科学分支,疾病分类多,患者在治疗前后极其容易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严重影响了治疗与转归,故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3.2优质基础护理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在进行基础护理操作过程中,护士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及时为其排忧解难。同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促进了他们的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从而使护患关系得到了良性发展。

3.3优质基础护理树立了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提升了护士自我价值感

由于受传统观念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存在轻视护理工作的现象,造成了护士心理不平衡,不安心本职工作。另外,基础护理工作付出时间多、劳动强度大,但经济效益低,使护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从而对职业态度产生负面影响。通过改变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识,塑造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提升了她们的自我价值感,使她们真正了解自己的职业内涵,将服务理念逐渐渗透到行为中,也让患者真正感受到护士贴心的服务,用行动改变了他们对护理工作的误解,从而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篇8

【关键词】基础护理;实习护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603-01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是作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备条件。医院临床毕业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基础护理是病人最基本需要关怀照顾的主要内容。它包括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由患病到病愈过程中的环境安排,治疗护理,饮食营养,排泄睡眠,清洁卫生,活动锻炼等生活所需要的护理。护生如何做好基础护理,摒弃职业冷淡,体察病人的痛苦,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境,不仅需要学校方面的努力,还需要带教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加以指导才会有所改变。

1 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识现状及影响因素

1.1 认识现状 一是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基本定义认识不清;二是非独生子女对基础护理的态度比独生子女的态度积极;三是实习护生对床上擦浴、铺床、口腔护理等生活护理不感兴趣,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不足,需提高护士长对基础护理的重视程度及监控力度,重视护生心理需求调试,完善岗前培训,强化基础护理安全教育,重视带教影响,加强实习护生职业态度培养,从而提高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2]。

1.2 影响因素

各影响因素对实习护生基础护理认知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临床护生实习需求,带教老师影响,基础护理安全意识,护士长对基础护理的重视程度,基础护理工作内容及护生的专业思想。实习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影响她们对基础护理的态度,依次从个人兴趣、他人影响、就业原因到不得已选择护理专业逐级递减。

2 对造成这认识和影响因素现象的原因分析

2.1 实习护生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偏差

护生对刚开始的实习充满期待,大部分护生追求的是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希望能在实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但是,由于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存在偏差,以及护理人员社会和经济地位偏低,护生的专业思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大部分护生在选择护理专业时对工作内涵、就业前景并不了解,大多受成绩的限制及出于就业的考虑,由于家长的意见,其结果导致护生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知所错,容易情绪化,难以适应角色。

2.2 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偏差

实习护生刚进入临床实习时,往往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所学的护理理论知识在临床上似无多大用处,基础护理就是给患者更衣换单,护理本科生和中专生做的都是同样的工作等等。这些错误认识导致护生厌恶简单的基础护理工作。大部分的实习护生认为自己是廉价劳动力,上班大部分时间在做基础护理,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感到苦恼。

2.3 医院实习管理上的薄弱

临床上,尽管近年来整体护理理念及护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但由于功能制护理影响,我国护理处于一种以技术操作为主的技能工作态度,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治疗性医嘱的“机械”执行,加之护理人员短缺十分突出,致使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所包涵的生活护理不够重视,工作条理性不清,当班护士只顾忙于执行治疗性护理,而忽略了基础护理,在这种大环境下实习护生对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翻身擦背等生活护理重视程度不够,她们更注重静脉输液等专业技术操作。实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护生学习热情不高,护理人员缺编导致“带而少教”现象。

3 对策

3.1 规范化培训护生基础护理能力

3.1.1 规范化培训护生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及理论知识 应强化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临床专业能力培养和强化先进的护理技术,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技术操作方法,这是规范化培训护生的重要环节[3]。要求护生掌握操作原则。基础护理操作要求护生掌握原则,而不要死记硬背每一个操作步骤,教者与学者都用操作原则来衡量,而不致感到困惑和束手无策。

3.1.2 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基础护理规范化培训 以分级护理为依据制定的规范化的基础护理,能够明确各护理级别的病情要求,既反映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其护理需求,又具体显示护理工作量的多少,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有实际的知道意义。

3.2 强化护生的专业能力及服务精神

3.2.1 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增加护士的职业责任感、义务感及使命感,进一步提高职业承诺水准,促进人文素质的提高,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3.2.2 强化基础护理理论、基础护理操作及基础护理技能的培训,这是确保基础护理有效落实的基本保证。

3.2.3 对护士进行分层次使用管理,建立基础护理层级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由低年资护士从事基础护理,高年资护士进行指导与把关。从根本上使基础护理工作层层落实。

3.2.4 加强基础护理的量化管理,将基础护理内容及范围进行规范性界定,并将原有基础护理的软指标变为硬指标,列入日常护理质量管理中,进一步强化要素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及终末质量管理,促进基础护理的全面落实。

3.3 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基础护理

3.3.1 以满足病人需求为突破口,重点落实解决病人家属担心的问题,制订标准使基础护理各项措施从制度上得到落实。提高护士的积极性,使她们能够在基础护理工作中改变过去的被动为主动,热情为病人做好每一项基础护理,让他们感自己在达标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了参与、竞争和质量意识[4]。

3.3.2 首先,护理人员本身必须改变观念,把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看成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要合理增加护理人员编制,因为目前的编制还难以承担起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这项工作。

3.4 集中培训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利用临床带教老师集中培训后,使操作的标准得到统一,训练时有章可循,杜绝了学习的盲目性,因而,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主动请教的频率和要求带教老师考核自己的情况增加,再加上定期集中考核给护生适当加压,有利于顺利完成实习任务[5]。

4 小结

实习阶段是护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过程,也是对其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影响的阶段。因此,加强基础护理教育,培养她们的能力,从思想和行为上对实习护生加以引导和规范,对其成为优秀的护理人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蔡金辉,成守珍,关锦美,梁碧宁。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基础操作技能的研究与探讨[J].家庭护士,2008.6(9):2523―2524.

[2] 张俊红,苏静,付春华,裘晓霞。实习护生基础护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08;19(9):1―4.

[3] 付春华,苏静,张俊红,裘晓霞。护生基础护理实习现状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2):30―31.

篇9

关键词:口腔专科;新入职护士;培训

目前我国的口腔医学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且与国际口腔医学接轨,对口腔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1]。口腔医院专业性突出,而护士均毕业于普通护理院校,在校期间所学口腔专业知识甚少,口腔专科知识普遍缺乏[2],临床适应能力缓慢。因此规范化的护理培训有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我院逐渐摸索出适合口腔专科特色的护理培训方法,并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新入职护士29人为培训对象。29人均为护理本科,女生28人,男生1人,年龄20~26(23.03±1.06)岁,均无口腔护理工作实习经历。

1.2方法

1.2.1岗前培训

1.2.1.1基础理论知识培训

护理部组织为期2d的集中理论授课,培训内容包括口腔基础知识及科室诊疗范围、口腔专科器械感染控制、牙体解剖生理、口腔门诊常用器械的认知、病人安全管理、口腔综合治疗台、口腔门诊病人接诊流程、护患沟通技巧、口腔工作范畴及护士职业规划、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邀请临床主任医师、护理部主任及临床带教科室护士长担任授课老师。通过老师的讲解可使新入职护士对口腔专科有一个初步认识,有利于后续规范化培训的开展。

1.2.1.2熟悉工作环境,适应角色转换

由于口腔专科医院不同于综合医院,护士的工作重点也略有不同,为了使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护理部安排门诊护士长带领新入职护士进行门诊科室参观,并进行诊室分布、牙科椅位使用、牙科治疗台等知识讲解,直观感受口腔专科护士的工作特点。

1.2.2规范化培训

1.2.2.1建立护理教学管理构架

形成护理部/护理教学组临床带教组组成的二级教学管理体系,护理教学组每季度在护理部的安排下,对全院临床科室进行护理教学检查,通过检查带教手册的填写质量、考试试卷、进行现场提问或观察新入职护士操作等方面发现问题,护理部在检查后会向科室出具纸质《护理质量检查科室反馈表》,科室根据问题进行整改,并于3个工作日上交整改反馈表,护理教学组在下季度的检查中重点检查上季度存在的问题。

1.2.2.2临床带教老师选拔

护理部选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工作5年以上,具有较强责任心、个人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且热爱带教工作的护理骨干担任科室带教老师。采取“一带一”临床带教,由带教老师指导学习口腔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流程。

1.2.2.3制订新入职护士带教手册

新入职护士带教手册的制订:护理部结合各科室情况,对口腔专科基础内容及各科必须熟悉掌握的项目进行梳理,然后按照由易到难、由急到缓、由基础到专科的原则[1],将培训内容分为12周,各科《新入职带教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经护理部与科室反复讨论后定制。主要包括:①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如口腔解剖、口腔生理、口腔病理、口腔放射等;②口腔专业知识,如口腔科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③口腔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如临床常用材料调拌技术、专科器械识别、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以及口腔常见疾病治疗的护理配合流程等[2]。每周带教老师完成带教任务后填写《手册》,本月底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护士长本月底对《手册》填写情况进行检查。

1.3考核方法

岗前培训后由护理部统一组织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作为未接受规范化培训前的参照成绩。新入职护士在经过3个月的规范化培训后护理部用同一试卷再次测试。考核内容包括:①口腔基础知识,如口腔解剖、口腔生理、牙位标识、材料调拌的原则等;②器械消毒处理,如口腔器械消毒处理流程等;③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口腔门诊病人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等;④手卫生;⑤口腔门诊病人接诊步骤;⑥职业防护,如针刺伤的处理流程等。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篇10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理改革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87-02

基础护理与患者的舒适、安全密切相关,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服务精神的最直接体现[1]。由于神经外科专科性强,患者病情严重而多变,卧床、偏瘫、生活不能自理者比例大。如果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则易发生压疮、湿疹、坠床、各种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神经外科病区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管理者而言,如何应用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管理方法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本科在护理部支持下,于2010年9月采取多项措施,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经过一年努力,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系统、科学、行之

有效的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268例患者,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68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48.01±0.12)岁。疾病包括颅脑损伤130例、高血压脑出血108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9例、颅内肿瘤13例、大面积脑梗塞8例。

1.2 方法

1.2.1 营造积极的护理文化氛围

1.2.1.1 提高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召开科室专题会议,让护士特别是新护士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仅是让病人清洁舒适,而且为护士提供了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最好桥梁。通过每周一次进行晨间提问、小讲课,实行每月一次护理查房,传授基础护理理论,强化认知态度。

1.2.1.2 强化优质服务理念 护士是医院基础护理的具体操作者,应在抓基础护理工作中不断强化护士的思想,树立主动服务、按需服务、不依赖家属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让护士真正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内涵[2]。督促护士深入病房主动提供服务,使呼叫器的使用率下降50%。

1.2.2 使用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实施全面培训 制订了表格式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培训单包括了基础护理培训的各个方面。阶段:分为新护士(3个月内)、一年内、三年内、三年以上4个阶段;内容:包括所有基础护理操作项目;时间:有各项操作接受培训时间,有各项操作通过考核时间;考核方式:分为理论考试(口述或笔试)和操作考核两部分。有了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使实施培训者和接受培训者目的更加明确,对哪些内容已经接受培训,哪些内容已通过考核,哪些内容虽已培训但迟迟未通过考核,了如指掌。从而指导护士找出薄弱环节,予以强化,直至完全掌握。

1.2.3 制定基础护理套餐提高工作效率 将临床常见的护理,如:气管切开、留置导尿、留置胃管等制作成基础护理套餐。如气管切开护理套餐有:气切口换药2次/d,更换吸氧管1次/d,更换并消毒吸引瓶1次/d,添加吸痰用物1次/d,留取痰培养标本1次/周,拍背12次/d,使护理内容具体,指导性强,有效避免遗漏和不规范。

1.2.4 使用基础护理执行单进行量化管理 将每一位患者各项基础护理项目输入电脑,然后打印出基础护理执行单,每项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后必须签名,使基础护理项目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确保了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

1.2.5 建立层级管理制度 采用了基础护理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即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进行三级质量控制。责任护士在上、下午下班前检查各组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情况。护士长则每周抽查,月底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采取全面检查、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使基础护理质量始终处于监控状态,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1.2.6 公示分级护理和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标准 医院通过电子屏幕、示范病房张贴告知、工休会、媒体等多种形式向患者及家属公示分级护理和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标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统一悬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示范科室每个病室显赫位置张贴有管床护士名字及照片,接受同行、患者、社会三方的监督。

1.2.7 变革传统排班模式 探索连续8小时工作三班制的APN排班模式,交接班次数减少,安全系数增加,1个示范科室护士分为3-8个小组,高带低搭配,落实床旁护理,包干到组,责任到人,同时体现分层使用,层层质控。1名责任护士分管5-12位病人,每位责任护士管的床位相对固定,高职称、高年资能力强的护士主要负责病情相对较重且护理难度较高的病人,低职称、低年资护士主要负责病情相对较轻且护理难度较低的病人,体现“按职称上岗、能级对应,责任到护士”的包干式管理,形成责任护士自控――上级护士对下级护士质控――科室质控组长总质控―护士长随机

抽查的长效质控机制,确保了每位护士工作质量,让每位住院患者均能享受到同等优质的护理服务。

1.2.8 护理部设计了《住院患者全程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监察、党办等领导组成的满意度调查组,每月对示范科室进行1次病员满意度调查。

1.2.9 在关注病人满意度的同时,护理部也很关心护士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为此,专门设计了《护士满意度调查表》,针对护士关注的10个问题由医院满意度调查组进行2月每一次调查。

1.2.10 设计了护士合作伙伴――《医生满意度调查表》,针对医生关注的8个问题由医院满意度调查组进行2月每一次调查。

1.3 效果观察 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病区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基础护理合格率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患者满意度也按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

2 结 果

268例患者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分别为84.45%、95.27%,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0.00%、98.00%。

3 讨 论

3.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促进了病区基础护理质量的发展 分析当前我国多数医院护士工作模式,即治疗班的护士只负责注射,药疗班的护士只负责发药,形成了以护士处理医嘱为中心的分工护理模式。在这一工作模式下,普遍存在重技术、轻基础,重医嘱、轻护理的工作现况,护士仅负责份内技术操作性工作,而缺乏对病人身心整体反应的关注,更谈不上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的整体护理[3]。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可能低于专科护理、重症监护等技术,但对于患者的康复、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率却至关重要,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总体护理质量、治疗效果,反映了医院护理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医院管理质量的优劣。本次研究通过制定基础护理套餐、使用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后,护士对哪些病人需要做基础护理?护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什么时间来完成?质量标准是什么?都做到心中有数。通过量化管理和层级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每次检查有记录、有讲评,督促护士认真落实护理程序,养成良好习惯,并能主动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保证了基础护理质量,从而达到了护患双赢及人性化护理的目的,促进了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3.2 优质基础护理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在进行基础护理操作过程中,护士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及时为其排忧解难。同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促进了他们的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从而使护患关系得到了良性发展。

3.3 优质基础护理树立了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提升了护士自我价值感 由于受传统观念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存在轻视护理工作的现象,造成了护士心理不平衡,不安心本职工作。另外,基础护理工作付出时间多、劳动强度大,但经济效益低,使护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从而对职业态度产生负面影响。通过改变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识,塑造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提升了她们的自我价值感,使她们真正了解自己的职业内涵,将服务理念逐渐渗透到行为中,也让患者真正感受到护士贴心的服务,用行动改变了他们对护理工作的误解,从而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3.4 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特色体现,只有在保证基础护理质量的前提下,才能使护理专业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4]。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能加强病区基础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也提升了护士的自我价值感,促进了护理队伍的自身建设,在整体护理工作中有积极的意义。

3.5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需要多方支持,持续改进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中,要纠正一些思想偏差,这项活动不是一场运动,不是单纯强化基础护理,而是要建立和完善整体护理责任包干的模式,是加强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契机[5]。2010年卫生部提倡的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是护理工作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改革,需要护理人员改变观念以及领导的大力支持。然而在当今社会,护士待遇低、地位低使个别护士缺乏应有的积极性,而病人及家属就基础护理这块免费并不百分百满意,医院仍存在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等这些都需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要吸取20世纪90年代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的教训,防止走过场,要循序渐进,扎实稳妥推进示范工程建设。

4 结 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动的开展,可明显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石瑞君,夏义容.主责护士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杂志,2009,26(1):56.

[2] 王守芳,潘燕春,季联群.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改进神经外科基础护理质量[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11(6):8.

[3] 王建荣,皮红英,马燕兰,等.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11.

篇11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 优质护理服务; 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435-01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质是夯实基础护理,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士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为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落实,开展临床护理优质服务[1],使护理工作贴近临床、贴近病人,满足病人的需求[2],我院规范了护士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对全体护理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了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 培训方法

1.1 成立培训小组:主管护理的副院长为组长,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各科护士长为小组成员。组内人员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考核标准、落实培训措施,并将考核标准、培训内容学透弄懂,重温新编护理学基础,熟练掌握每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1.2 规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

1.2.1 思想职业道德培训:以转变护理观念,培养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把病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病人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培训内容以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方案为重点,另附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通知等。

1.2.2 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临床护士基础护理基本技能水平,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满意的护理。按照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以新编护理学基础为依据,重点内容为更换床单位、床上洗头、协助翻身、叩背、人工气道吸痰、PICC的维护技术、外阴及皮肤清洁、口腔护理等。

1.2.3 礼仪沟通培训:以丰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进一步规范护士行为和仪表仪容,树立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3],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主要内容为护士的举止礼仪、病区护士日常用语、门诊护士日常用语、护士沟通礼仪、常用护理操作交流用语、疾病健康教育、节假日关怀式健康宣传等,要求护士举止端庄、礼貌待患。

1.3 培训形式

1.3.1 思想职业道德以集中培训为主,由培训组长授课,根据护士倒班制等工作特点,分三期进行,每期四学时。

1.3.2 专业技能及礼仪沟通培训内容,采取分层培训方法,由护理部主任组织各科护士长观摩技能操作和护士服务礼仪录像。各科护士长再对本科护士进行示范培训,人人过关,不走过场,时间为一周。

1.3.3 漏洞培训用于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和新上岗的护理人员,培训小组组织内外科系统护士代表交叉参观、检查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互相交流,查找不足,对存在的问题汇总后,有针对性的聘请院外专家指导,或派选部分护理人员去上级医院参观学习,带着问题而去,载着收获而归,对新上岗护士将优质护理服务培训内容作为岗前培训重点,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4 考核方法

集中培训后,每人写一份培训体会或收获,技能礼仪培训后由护士长对每一位护士进行一次实地操作考核,以基础护理教课书为标准,让每一位护士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真正提升一个台阶。

2 培训效果

2.1 规范化培训使护理人员转变了护理观念,掌握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和要求,真正认识到优质护理服务就是护理人员的工作本质,是以人为本、为病人提供安全、满意的服务,一位护士在培训收获中写到:今天的培训我感受颇深,优质护理服务应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我要努力学习,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让病人满意。护理理念的转变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证了示范病房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我院有两名护士长被评为全国及河北省优质护理服务模范;贵宾、妇科病房为河北省优质护理服务病房。

2.2 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学习机会,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提高了护理技能、语言表达沟通和管理能力。护士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技术,获得了自身价值和成就感。在医院三甲复审中护士的技术操作合格率达100%,理论考试成绩优良,收到专家的高度赞扬。

2.3 营造了良好的住院环境,病人满意度达95%以上。礼仪沟通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特别是年轻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在患者疾病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渴望,以优美的姿态守护着病人,以尊敬的称谓呼喊着患者,以优质的护理技能无缝隙的流程服务于患者,使她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护理,提高了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建英,曹岳蓉.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52-53.

篇12

施秀玲

(德保县中医院 广西 德保 533700)

【摘 要】目的:为满足患者住院期间的各种需求,促进患者健康,改进我们现有的工作方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结合医院实际,在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注重夯实基础护理。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98%,实现了护理零投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夯实基础护理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

【关键词】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基础护理是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其内容涵盖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书写护理文书等护理[1]。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质量不仅反映了一个医院的护理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医院的护理管理质量。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提高基础护理水平,具体措施及体会如下:

1 转化思想,强化护理人员重视基础护理的意识

实行临床护士岗位责任制,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伤病员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依旧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规范护士的服务语言及行为,引导护士进行新的服务变革,以适应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护理人员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拓展了基础护理内容,永远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树立“我为患者做什么”的服务意识,关爱人的健康,提供温馨的服务,施行亲人般的护理,从洗脸、梳头,到洗脚等患者不能自己完成的生活护理,都由我们亲手去做,护士所做的最基础的护理,并不是如许多人认为的那么低下,而是满足了患者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护士不再只是重视打针、发药,对患者的心理、家庭、社会文化背景等进行全面了解,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 完善护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修订陪视管理制度,增加护理员工作流程,

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分解到各班次工作流程,将人性化护理服务、专业化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和谐的护患沟通渗透到每天的护理服务中,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护理服务[2]。

3 完善基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保证基础护理质量

以护理部为主,成立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多个专项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包括静脉输液、吸氧、吸痰、超声雾化、皮肤护理、导尿、灌肠、洗胃、护理文件书写、“三基”理论等,各科室成立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全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由护理部领导和骨干护士组成,负责全院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和考核方法的制订修改,督查总结反馈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科室质控小组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小组长组成,各专项小组负责本项目的质量指导,培训考核,各质控组织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形式活动,并记载活动情况和考核成绩。

4 重视护理业务学习与培训,努力提高护士的基础护理水平

4.1实践“三基”,夯实护理理论基础 以理论指导临床,理论测试全院组织每年测试一次,参与率 100%,各个科室每周组织至少一次业务学习,每周晨会 10 min,口头提问护理理论,专科知识,全院每月组织 1 次护理业务学习学习基础护理新技术,新知识、学科发展等,入院三年之内的新职工护理部每季度组织理论测试,不定期对高年资护理进行理论测试。

4.2加强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护士临床实践技能 基础护理操作由各专项管理小组和科室质控小组负责监督、考核,全院护士包括护士长每年都参加护理部规定的操作考核并达标,护理部每月从各科室抽查人员进行操作考核并达标,科室考核由各质控小组负责监督。

4.3 重视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减小水平差距 随着我院的发展,3年来我院所招聘的新职工基本上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所以对新护士安排1个月的岗前培训,重点以有关护理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观察病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职业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沟通技巧和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培训为主,培训完毕统一组织测试并达标。

5 主要体会

5.1 政府支持,制度改革,增加收费项目,提升护理人员的价值 基础护理的落实需要政府对医疗制度改革,推行医院无陪护制度,实行护理三级等级管理,注重医院床位与护士配备,注重护士分层次使用,加大护士准入制度的力度,培养高素质、优秀的护理人才,提高患者的报销比例,卫生主管部门在确立医疗服务物价、收费项目上应尽可能使开展的医疗服务都有收费项目体现,并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改变逐步调整医疗收费标准,要考虑到护理服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服务,应根据技术难度,劳动强度和所消耗的时间制订服务价格,同时应根据社会总体物价变化情况进行调控,使护理劳务费获取合理的经济效益。

5.2 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病情观察水平 基础护理工作是护士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士与患者交流的最好桥梁,护士做好基础护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汇报给医生,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护士实施基础护理可以给患者一种安全感,信任感和亲切感,可以避免因误解而引发的护理纠纷,故应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的道德水平,做好基础护理。

5.3 深化基础护理内涵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难度可能低于手术的配合,专科护理等技术,但对于患者的康复,提高危重救治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都是至关重要的。走向临床护理工作第一线的每个护士,无论学历,职称如何,基础护理的技能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功,基础护理是其他护理的基础,与其他治疗一样重要,并可以成为其他治疗的基础,对于病人身心健康的恢复至关重要。

5.4 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思想意识,护理结果标准化 有的护士认为基础护理可做,可不做,做好了,只是外观上好看,做不好,对患者的影响不大,因此检查时做得好,不检查时能敷衍则敷衍,基础护理流于形式,临床上应征询患者的意见以判断基础护理的好坏,在日常工作中总结每一项基础护理的标准,加强质量管理,从而提高基础护理水平。

5.5 提高护理人员自身道德情操 基础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够深入患者的内心,体验其喜怒哀乐,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精细的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让其学会换位思考,提升护士的爱心、耐心、细心,热情周到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414

为了提高整体护理水平质量,培养及提高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危重症护理能力,选拔优秀的护理骨干,对儿内科护士进行PICU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本文确定了以理论知识讲解、技能演示、模拟训练、一对一带教、教学查房等培训方法,细化了各项培训内容,全面的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仪器设备的使用及与医生的配合方面进行了培训。结果参加培训的护士综合考评全部合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院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床位现有6张,归于儿内科统一管理,2011年年底我院的新大楼将会建成,将会设置32张床位的PICU病区,为了提前储备护理人力资源,2010年9月开始对儿内科现有的护理人员进行了3个月的PICU相关知识的培训,目的是提高整体护理水平质量,培养及提高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危重症护理能力,为今后分科室而选拔人才,选拔出PICU护理骨干到外省或国外深造学习,因为基于PICU的特殊性,要求每一名PICU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娴熟的监护护理技能,护理人员掌握护理技能的程度和水平可直接反映出医疗护理的质量,同时也折射出整个护理队伍的素质和可信度[1]。从儿内科护士中培训及选拔人才,更能节省时间、人力及财力,因为儿内科护士本身已经具备儿科的护理基础,基本技能比较熟练,特别是静脉穿刺技术。在心理素质方面,儿内科的护士基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作为一名合格儿科护理人员所必备的条件之一[2]。

培训方案:培训计划:对所有护士先进行培训再进行考核,从而可以提高整体护士的能力,优选出PICU护士。我们这次培训的形式有:理论知识讲解、技能演示、模拟训练、一对一带教、教学查房等;培训时间:时间相对固定,1次/周,每次2小时,这样护士可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培训老师的选择:从本科室挑选出各个专科比较专长的护士或医生进行培训,其中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护士长、护师以上人员担任;对于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做到全面化,尤其强调加强理论和仪器设备原理知识的培训,避免这次培训只停留在简单的操作层面上,让每位护士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涉及的有:每项护理操作的目的及原理;具体流程;各项指标;存在的错误方法等等;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面包括: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原理及适应症;正确安装方法;参数的设置;参数的意义;各种报警时的处理方法;排除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仪器设备的维护及保养方法;消毒;并发症及预防的护理措施等等。

培训内容,如图。

考核办法:由儿内科2位护士长对19名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包括理论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试。理论考试内容为培训讲课的知识,满分为100分;技能操作是每人临考前抽签决定,每人从总操作项目里抽取2项操作,每项是50分,共计100分;最后的得分为理论考试成绩加操作考试成绩的平均分。

结 果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随时听取大家的培训意见及建议,及时整改,来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经过这次培训的护士均在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考试中合格,其中3名护士成绩突出,综合成绩95分以上。见表1。

讨 论

规范化培训是护士教育的重要阶段。对护士参加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等进行抽查,对规范化培训手册内容进行督察,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讨论分析,由科室教学骨干提出改进措施,并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下次监督检查的重点,持续改进低年资护士培训质量;培训学分管理由护理部统发展中医护理,助力优质护理

杨小芳

730050甘肃省中医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415

中医护理要传承,更要发展。目前,在医改的探索中,我省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办法形成了甘肃模式,在全国打出了品牌,也为中医护理的快速发展搭建了平台。

2010年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136)工程”活动以来,积极创建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的新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取得的成果

护理服务的最终目标是要患者满意。“中西合璧,基专并驱”护理模式的应用,使我院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达99.2%,较之未开展前提升了4.1%。去年医院开展的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之一的18病区(风湿骨病科)满意度调查连续3个季度达到100%,稳居全院之首,同时,中医特色护理项目的开展也为科室和医院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为降低患者费用,减少抗生素应用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具体做法

夯实基础护理:2010年4月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我院成立了爱心病房进行灾区伤病员的救治。护理部提出了:“夯实基础护理,落实陪护工作”的工作要求,并狠抓落实。开展了由专业的陪护人员进行一对一的24小时全程陪护,承担起全部的基础护理工作。制定了相应的基础护理服务班职责、基础护理服务病人评估表、基础护理服务工作流程,基础护理服务工作登记表。进一步规范了基础护理的各操作技术,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更新服务理念。对护士进行弹性排班,责任护士包干,分管患者。制定了健康教育知识及业务培训计划,加强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和提高健康教育水平。通过一些细节服务,体现护理的“优质”。

中医护理操作的普遍开展:共有蜡疗、数控治疗仪(导入液中药药包)、中频、敷药、熏蒸、足浴、手浴等20余项中医护理操作。在为患者实施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以耐心、细致的操作和良好的护患沟通体现优质服务的内涵。中医护理以其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技术,在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护理流程的完善和新思路的融入: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推进,在国家大力扶持中医发展的大好时机下,作为综合性中医院,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进程中,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中医护理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带着这种深切的感受,我们改变思路,对开展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进行流程和特色化设计,如口腔护理,改变以往教科书中口腔护理流程,请医生对中药组方进行加减,配制了“金豉清口液”,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再如洗脚,变洗脚为中药足浴,得到患者接受和好评。通过这些措施,在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同时,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或让原来的一些治疗项目,如中药热敷等变得更为舒适,让中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显示出特色来。

中医特色专科健康教育的落实:依据中医辨证施护原则,从治未病、养生、保健、康复与三级预防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实现定期举行中医健康知识大讲课、主要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饮食调护、中药药膳、养生保健、中药煎煮常识等。

多元化的护患沟通:重新修订了健康教育手册,完善和增设特色健康宣教专栏,配置了电子宣教系统,组织编写了《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指南》。并于5・12国际护士节进行了邀请患者参与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比赛。使患者从不同的角度走进中医护理、接受中医护理,更好地促进了中医护理的和谐发展,也为优质护理的顺利开展增彩添色。

中医护理的专科化:在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基础护理的同时,没有忽视专科护士的培养。结合医院临床需要,成立了糖尿病护理小组、伤口护理小组、静脉输液护理小组、中医特色护理小组、骨科护理小组等专科护理小组。各专科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各种活动,并对各专科的护理疑难问题建立了会诊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发展专科护理,培养专科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讨 论

优质护理不是一个活动,而是一种趋向,要长抓不懈。对已开展的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建立长效评优机制,开展创优活动,年终进行评比。责任组长竞争上岗,对所负责的责任小组进行患者满意度的评优。其他各病区学习示范病房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并积极申报开展优质护理病房。通过争先创优和激励机制,让大家都行动起来,参与到争创“优质”的行列中来。各级医院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特色来,才能更好地满足临床和患者需求。具有中医特色的模式更适合综合性中医院优质护理的长足发展。

管理,实行护士学分登记制度,建立护士个人档案,对护士培训活动按年度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护士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评先选优、年终考核挂钩。

通过这次的培训,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护士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在急救技能、理论知识、应变能力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能更好的胜任儿科护理工作,保证了PICU的护理质量,为医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PICU护理队伍奠定了基础。从这次考试成绩看,儿内科护士的技能操作好于理论知识,但作为一名ICU护士,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监护急救技能,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机敏的应变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预见性的处置能力[3],各项素质的要求,综合能力要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不单单只是操作,而且护士还必须时刻更新理念,努力学习ICU的新趋势、新理论与新技能,拓展属于ICU护理领域的核心护理理念,以掌握不断发展和深化的ICU护理技能[4]。

以往进入本科室的护士主要以师徒带教为主,没有这种系统的、全面的带教方式,今后将把这种培训做成长期的规划,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更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调节这种不均衡状态,使培训常规化、标准化、系统化,让进入PICU的护士综合素质更强,能更好的胜任PICU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美玲,主编.现代护理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 姜云仙,严翎,梁玉香.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及预防[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5):105.

篇14

    [关键词]护士;规范培训;实践

    护理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医院质量的重要方面。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面对医院护理队伍的现状,我院护理部从1999年以来,以规范化培训与考核为切入点,以规范护士行为为重点,逐步形成了护理服务、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告如下。

    1方法

    1.1分析医院护理队伍的现状医院开放床位821张,在岗护士323人,病房护士251人,3年以下工龄的护士105人,占病房护士数的42.0%,床位与护士比为1∶0.31.实际情况是:(1)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少,护士人力配置难以满足患者日益递增的护理需求,护理工作压力过大,造成护理人员流失多,护理队伍不稳定[1];(2)护理队伍整体力量薄弱,护理质量难以提高,护理安全存在隐患;(3)护理工作面临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和引入,加大了护理风险,扩大了专业的内涵。以上情况提示,加快护士的培养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

    1.2开展规范化培训从护士的礼仪举止到专项性操作技能培训;从新职工、低年资护士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培训到高年资护理人员,直至护士长都有专题的学习与培训。按不同护理岗位的达标要求开展阶段性的规范化训练,提高护理人员的规范化操作水平。设计多层次、多类型、多角度的培训知识点,使护理人员在培训活动中有共同的关注点,能参与交流切磋,培训后有所得益,在工作中能切实运用,有效地提高护理水平。

    1.3开展练兵比武活动每年四月定为护理部操作技能练兵月,每年五月组织大比武,护理人员人人参与,年年搞,年年比,坚持多年,逐步规范护士礼仪、规范服务流程、规范护理操作。

    1.4实施护理操作规范化三级质控管理制度

    1.4.1一级质控由病区带教老师与病区护士长按达标项目的内容每天检查本病区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情况,加以即时督导。

    1.4.2二级质控由教育小组成员与科护士长每周1~2次抽查护士护理工作的技术操作质量,对照标准给予评分,对未达标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护理部组织的操作技能规范训练至达标为止。

    1.4.3三级质控由护理部选派技术过硬的护士长组成的护理操作考核小组进行每月1~2次的抽查,以市卫生局《护理常规》及《临床护理指导》护理技术操作评分为衡量标准,抽查结果纳入病区护理质量考核总分,与奖惩挂钩。

    1.4.4对考核中存在的缺陷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进行讲评、分析并组织相关研讨提出改进建议,在下一月作好跟踪考核,使改进落到实处,使护理人员在日有所查,周有所评,月有所考的制度中强化规范意识,养成操作规范的习惯,形成良性循环。

    2结果

    (1)全院护士“三基”考核合格率从1999年的86.7%提高到2005年的97.8%。

    (2)患者满意度从1999年的96.5%上升至98.6%。

    (3)护理差错发生率从1999年百张床年一般差错发生率5%下降至2005年的1%。

    3讨论

    3.1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以护理规范保证护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这一理念深入每个护理人员的意识,形成了护士、护士长、护理部的合力,每项活动有广泛的参与,每项要求有积极的响应,爱岗敬业,风气良好。

    3.2规范了护理行为从接待来访、电话访谈、交接班、各项护理操作都有态度、形象、礼仪的讲究;护理工作按流程进行;护理操作讲究规范。

    3.3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6年来,坚持不懈抓护士规范化操作的培训和考核,护理差错发生率逐年下降,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护理环境,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的内涵。

    4结论

    规范化培训是规范化操作的基础,规范化操作是护理质量保证的基础,更是护理安全保证的基础;规范化培训这项工作不在形式,重在效果,必须常抓不懈,长效管理才能从根本意义上提升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