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于儿童的教育范文

关于儿童的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关于儿童的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于儿童的教育

篇1

关键词:怀疑;爱;健康教育;伤害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23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151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每一家庭的核心问题,可谓千头万绪,如何去繁就简,得心应手地处理好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真可谓“说起容易,做起难啊” 。作为母亲,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最出色的,同时,作为教师,针对同样的错误,要是对象是自己的学生,批评一下,只要学生诚心改过,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可有时同样的错误出现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总会出奇的生气,或许是出于私心,或许更多是因为要求更高吧!这些年我一直都在思考,教师和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更加有效;校园和家庭应该如何融洽地配合,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感到生活的幸福。

记得一次晚饭过后,女儿让我给她批改试卷,我很纳闷,以往像这样的事都是我主动找她的,可这次不一样,她主动让我给她批改,我感到好奇,怀疑她是不是在搞鬼,不过,我还是很镇定地接过试卷,哇!试卷怎么这么整齐,字迹也很工整,我的第一反应,这家伙肯定抄答案了,不过,这时我还没有找到证据,也就不好说什么,只好静静地从头开始批阅。前面的题做得都没有问题,当我批到《短文阅读》时,一个醒目的“略”字吓了我一跳,怎么回事?本应该仿写一段话的,怎么变成了“略”字了?本来就怀疑试卷的真实性,这下子找到证据了,于是我更加确定,这一定是抄标准答案的。

我最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像这种违背原则的错误,让我感到很羞愧,别提有多恼怒,我很不友善地训到:“谁让你抄答案的?”本来很安静的她被我的怒诉声吓了一大跳,委屈地说:“我没抄答案。”边说边抽泣起来,这下我更生气了,抄了答案还有理了,我让她把答案找来我核对,一看答案我傻眼了,她前面的组词有好多和标准答案不一样,更出奇的是《短文阅读》这儿,是一段仿写的文字,而不是“略”字。我脑袋一蒙,完了,这下冤枉她了,我赶紧说:“对不起,妈妈错怪你了。”这下她哭得更伤心了,只是碍于我的威严,勉强把“略”字改成了一段仿写的文字,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我的道歉可能早已抚平孩子心上的伤痕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后看到女儿已经起来了,我看着她的声色有些奇怪,也没太在意,无意间一摸衣服口袋,怎么里面有一张纸,我拿出一看,是女儿写给我的,封面上写着,给妈妈的信,打开来,上面写道:“妈妈,你的不相信让我没有了信心,希望您理解。”我傻傻地看着这几个字,泪水润湿了眼眶,心痛极了,她才八岁呀!我到底对她做了些什么?我很自责,很难过。

这件事之后,我想了好多,我们虽然做了父母,以为我们会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以为孩子会像我们一样会无所谓,可曾想,她只是一个孩子啊!他们的心灵很脆弱,心是玻璃做的,很容易碎的。

天下所有孩子都有一个理想的期待,期待被呵护、被接纳,所以,只要经受到父母恶意的、不友善的对待,孩子的心灵立刻就会受伤,感觉到背叛,这就是他们很真实的感受。

当然,作为父母,哪个愿意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都是“无心”地伤了自己的孩子而不自知,是啊!大家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是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在孩子眼里都会被放大解读,所以说,作为父母,请记住:孩子是很敏感的,请小心地使用你的语言,如果不小心伤害了,请放下你所谓的面子,及时地道歉或补偿,这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因为里面有爱,爱就是最好的疗伤药。

毕竟,在我们的世界里,孩子比面子重要得多,难道不是吗?作为每一位父母,特别是年轻的父母们,更要懂得这其中的意义所在。我一直在不停地努力与实践,深深地认识到:以爱育爱,以爱的玉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这些来自父母、老师、孩子身边人的爱,绝不局限于人本能的心疼、呵护,还必须充满理性和智慧。为此,我坚信真正有力量的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是一种伟大的爱。

作为教育工作者,强调“知识就是力量”固然没错,而我更坚信:良知才是方向。要倾注爱心唤回他们的自尊自信。大家常常说落后就要挨打,在这里我要补充一句,野蛮也会挨打。父母的教育尤为重要,尤其是年轻的父母,通过教育年轻的父母,提升孩子的教养。毕竟情急之下的“打骂教育”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更不是每一个家庭乐意面对的呀!

篇2

庆"六一"关于儿童教育的专题讲座

朋友大家好,今天是国际儿童节,至此我们为大家制作了一个专题节目,主要就儿童的合法权益,权力与职责、父母对子的教育和责任,以及防治外部因素对儿童的不良影响与大家展开讨论。希望我们的这一节目能赢得广大朋友的满意,下面请看这一内容。

第一: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是每一个做父母的责任。众所周知,儿童的问题是全世界密切关心的问题,因为他们将是未来的建设者。塑造儿童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对儿童影响终生的是家庭,这是由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和密切性决定的,而整个未成年期(即0~18岁)又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在父母的监护下完成的。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尤为重要。一个人受到18天的教育可能关系不大,受到18年持之以恒的教育则大不相同,一定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

第二:应明确孩子应有的权利和职责。所有的父母都应该了解和懂得孩子们在生活中应有的权利和职责,以及所希望于孩子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父母可以坐下来,把认为孩子应有的权利和职责,以及对他们的祝愿和期望列出。

在长远的目标中,父母抚养的孩子还应该是在社会中能够起很好作用的人。他们应该和善,讲道理,体谅别人,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独立,自给自足,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往。

要知道,你所期望于孩子的越清楚,孩子们对他们的职责也就越清楚。一定要及早反复地和孩子交谈什么是你希望于他们的。有些父母的实际做法常常与他们所要求于孩子的不相符合。例如,他们期望孩子长大一些有更多的自,但在实际做法上,又不允许他们有更多的自由,而且在并不需要的时候,还继续不断地向他们提出忠告。

当你把你的期望告诉孩子时,一定不要提高要求,使孩子面临一个你提高了的标准,因为这种做法是尽善尽美的追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泄气和不安。如有的父母,当孩子拿回家的成绩单上都是a,只有一个b,他们却把所有的a都忽略了,而对一个b严肃地进行批评。

要求尽善尽美的父母,通常是期望太多,批评太多,总挑毛病。他们往往忽略孩子较小且积极的行为,而集中于他们的不足之处。

第三:父母应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粗暴型与溺爱型最危险。一位家长说:“我的性格比较急躁。当孩子犯错误而又倔犟不认错时,我会上火,甚至动手打他,有时打得很重。事后看到孩子委屈、痛苦的神情,心中又很不安。”性格粗暴的父母往往因一时心急气盛,而造成难以收拾的后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切记要冷静、理智,要彻底摒弃“孩子不打不成器”的陈腐观念。

溺爱则是杀人不见血的“家教安乐死”。被盲目的爱子之情所蒙蔽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脓疮”也看得美如“桃花”,丧失了应有的教育判断力。文秘站版权所有

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调控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向父母预期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家教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如果孩子的发展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是不可控制的,那么家都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就会失去应有的魅力。

当然,家教控制应该是说服引导式的控制,不应该是压迫式的控制。教子的方法和技术,背靠家教理论,面对孩子实际,旁倚家庭关系,是家教研究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父母对孩子的调控力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生活部分给予孩子潜移默化影响,二是对孩子的训练、管理和要求。后者也可以产生很大的调控力。父母每一项调控措施都应该以孩子的自觉行为为目的,以愉快接受为中介,力争做到让孩子心服口服。

言教在于先使孩子产生自我约束力。许多父母利用言教在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给孩子买玩具之前,要求孩子爱惜玩具,用完后收拾好等。这种事先的要求和约定,可以使孩子产生自律力。偶有违犯,孩子自知输理,一经提醒也能改正。即使孩子因为“背信弃义”而受到父母的处罚,也会心服口服。

言教在先和言而有信结合使用才能生效。言而有信是树立父母威信的核心要求,它关系着家教的成败,古代“曾子杀猪取信”的著名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言而无信的父母不可能令孩子口服心服。不要轻易向孩子许诺,一经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实在无法兑现的,也要说明原因,争取孩子的谅解,并与孩子协商,给予一定的补偿。有布置,有检查,奖惩兑现,说到做到,日久天长,孩子自然会感到父母言语的力量,而重视父母的要求,使父母建立起必要的教育威信。

总之,要让您的孩子健康活泼地全面发展,应该尊重儿童,善待孩子。

第四:父母应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在孩子降生人世之际,作父母的,第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营造一个能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家庭是幼儿成长发育的摇篮,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频繁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成长起来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在家庭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形成幼儿良好性格的基础,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夫妻间的和睦关系是成功地教育孩子的首要条件。”

因为夫妻间的互相关怀、互谅互敬常常和教育子女的过程、参加劳动的过程交织在一起。幼儿正是从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父母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开始他们认识一切人际关系的起步。在和谐幸福的家庭中,幼儿感到温暖、快乐、有安全感,情绪稳定,性格活泼开朗,易形成尊老爱幼、礼貌待客、善良诚实等优良品质。相反,在夫妻感情不和、纠纷不断的家庭中,幼儿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缺乏安全感,归属感,甚至产生羞愧感,往往变得性格孤僻、胆怯或暴躁,对人冷漠,受到刺激就会担惊受怕,心灵受到创伤。这样会阻碍身心的正常发展,严重的会产生心理疾病和身体发育不良。

总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夫妻和家庭成员之间应互敬互谅,注重沟通,合理分工,民主理财,互勉互助,营造一个整洁,安全的家庭环境,幸福、和谐的情感氛围,让幼儿在温馨的家庭沃土上健康成长。

第五: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榜样。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家庭教育中则是“一日为父,终生为师”,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孩子的终生老师。不能因病换班,也不能指望告老还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平日被大家挂在嘴边的“身教重于言教”这句很有见地的话,下包含着影响即教育的意思。无论什么人的性格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一项教育要求不管有多么正确,总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巩固。有效的教育离不开时间的慷慨支持,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父母教育孩子有时间上的充分保证,因此,家长可以在掌握教育规律后,从容不迫地建立合理的家规家法以及父母与子女的教育默契,使幼儿的思想、情感、需要、习惯得到合理的引导和充分的发展,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父母必须要一面忙工作,累死累活地参与社会竞争;一方面为教育与哺养孩子含辛茹苦,没有一点牺牲精神是绝难办到的,家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第六:父母应无条件且积极的抚爱孩子。抚爱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独特价值。抚爱 包含对孩子特性的了解和懂得这些特性可贵之处。当你抚爱孩子时,会对孩子发展着的“自我”感到惊奇。在他们奇迹般的生活中,他们的个性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尽心的抚育能促进孩子个性的形成。抚爱也包括承认孩子需要离开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如果父亲或母亲对此珍惜,这种独立将比较容易出现。

第七:父母应无条件的积极照顾孩子。照顾首先意味着对孩子的思想、感受、行为等每一件事,以及对他发生的一切都感兴趣。它还意味着给孩子的快乐,至少和你自己的快乐相等。孩子对待这种爱会产生一种想法:父母对我照顾得如此好,我也应当照管好自己。当孩子感到父母在关注他的快乐,他会更乐意接受父母的规定和管教。

爱孩子不可溺爱、纵容、控制或者过分保护。你的爱,应该是对孩子的行动负责,而不要使孩子成为你们的中心。从早期教育开始,就要使他们知道,不但不能够得到他们需要的所有东西,而且不论他们想做或不想做,都必须做规定的事情。父母的爱必须兼顾两个方面,即要是无条件的(使孩子有安全感),也要是坚定的(努力教育孩子成为独立的有责任感的人)。

人的两种基本需要是,爱和被爱。可八到十岁半的孩子,会开始归还你的爱。在为了别人的快乐这一共同目标下,人们彼此会出现一种相互爱的关系。在相互爱的关系中,把对方的需要,看得和自己的需要一样重要。给对方以爱和接受对方的爱同样使人感到满足。当然,一个孩子完全脱离自我中心,并具有成熟的爱,是需要很多年的。青春末期应该显示出他的爱,并能很好地处理好与他人亲密的关系。的追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泄气和不安。

第八:父母应注意外部环境,尤其是电视暴力影响孩子为人。不久前,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行为模式的精神病学家杰夫里·约翰逊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了一项长达17年之久的研究项目:对受试者看电视的时间进行详细的统计。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具有说服力的一份研究报告。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如果超过1小时,其成年后产生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将增加1倍。

杰夫里领导的研究小组对707名儿童(绝大部分是白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刚开始时,受试者还只有1~10岁。在17年当中,这些儿童一直在接受各种测试和调查。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和详细的统计发现,年龄在14岁左右的少年儿童如果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当他们长到16岁时,有5.7的人有过激行为;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在1~3小时的上升为28.8。研究人员还对平均年龄为14岁左右的男孩子和女孩分别进行了统计。对于男孩子来说,平均每天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的,成年后只有8.9的人会有过激行为;每天看电视在1~3小时的,成年后有32.5的人会发生过激行为;而每天看电视3小时以上的人发生过激行为者占45.2。对于女孩子来说,发生过激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3、11.8和12.7。此外,童年时期存在被忽视、家庭收入低、父母离异等问题的孩子,往往比正常的孩子更喜欢借助电视来消除烦恼。所以,他们看电视的时间更长一些。

杰夫里指出,60的电视节目都带有暴力内容。美国心理协会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平均每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就有3~5个暴力镜头,这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影响有所区别,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影响尤为明显。

篇3

关键词:交通安全;儿童 ;宣传教育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益大会的惯例,儿童是指年龄不大于18岁的人。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ies,RTI)是全球儿童的主要伤害死亡原因之一。儿童主要的出行方式是步行者、骑车和乘车,使得他们成为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弱势群体,世界各国的研究者都注意到儿童是道路安全关注的重点人群。我国已经迈入汽车社会的门槛,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预防儿童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方面学校有义务,家庭更有责任,家庭、学校任何一方面的安全教育不到位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外在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起步早,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明显成效。

1.国外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并在全社会的共同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其中一些国家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中,对于儿童心理研究,课程设计、社会合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比较先进的措施和经验,对我们国家积极提高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效果,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促使我国儿童交通安全宣传管理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1.1丹麦

丹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儿童出行安全的规定,例如,“乘坐家用轿车时,7岁以下儿童必须配备车用儿童座椅,否则属于违法;孩子骑自行车或坐自行车的儿童座椅时,必须戴安全头盔,或使用安全带,将双脚固定在儿童座椅上”①。法律条款以硬性规定的形式制约了儿童和家长的出行行为,从小注重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并进一步加强了家长的安全意识,降低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丹麦的幼儿园每周都会举行“徒步行走”活动,老师会带领孩子们到大街上进行实景教学。因此,在丹麦的大街上经常可以遇到几个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在街上行走的景象。幼儿园老师带队行走的同时,还会为孩子们讲解在马路上遇见的各种交通标志,帮助他们进行认知、记忆和识别。

除了在幼儿园接受教育外,丹麦的儿童社区里还有专门以丹麦交通为主题的俱乐部。俱乐部的特点一是普遍性,加入儿童交通教育俱乐部的成员占全丹麦三岁到六岁儿童的35%。家长只需交少量的费用,孩子在三岁时就会收到来自俱乐部的一套交通安全知识教材。二是系统性,俱乐部每段时间分发的画册和组织的活动均是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和其接受知识的能力而设计,例如,三岁的儿童应该学会区分人性道和机动车道,四岁的儿童应该懂得在规定的地点过马路。通过这种少量多次的新内容刺激,可以使儿童更好的掌握交通知识。三是直观性,直观的图片教材和住所附近的现实场地,家长可以辅助孩子进行交通练习,加深儿童对道路和车辆的理解。

1.2法国

行车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驾车人的素质,而孩童时代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法国在全国共设立了400余所交通公园,用于对儿童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参与交通活动的模拟训练。②在公园中,由老师或者工作人员向8岁以上的孩子讲解他们自己或随父母出行时可能在道路上遇到的危险,并在各种安全培训结束后,给通过“考察”孩子们颁发“马路行走许可证”。这样可以让他们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养成遵守道路规章的习惯。

2.国外先进理念对我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启示

总结发达国家在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面的做法,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进行,以期从小培养“遵守交规我为先”的良好风尚。

2.1强化法律规范,制定儿童交通安全专项法律条款

在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国外许多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来规定儿童及他人的出行准则,以确保儿童的出行安全,例如美国制定了《儿童乘客保护法》。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于完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这套法律体系中没有提及对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教育等的具体、可落实的细项章程和规定。这使得儿童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以及安全宣传教育得不到具体的法规、政策支持。

因此,要从提高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国家应制定全国性的儿童交通安全教育规划体系,将此类体系纳入法律,以条文法规的形式确保实施。此外,教育部门作为现阶段我国儿童道路安全宣传教育的主管部门,应在全国范围内,将有关儿童交通安全的内容纳入教学课程,并组织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处于各年龄段的不同儿童群体,编写和分发交通安全教育教材知识普及教材等,同时给予课时保证和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

2.2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确保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经费

英美等国家以完善的交通法规体系确保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实施和完善,除此之外,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也是推动儿童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驱动力。国外发达国家有关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活动项目一般是由国家交通部、国家陆运基金以及地方政府的拨款来维持运营的。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保险公司、银行以及其他企业也会为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提供资金和赞助。我国在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经费方面缺乏明确的经费渠道,制约了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只依靠学校或交警部门组织的小型的集体活动,难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知识的有效普及。

3.小结

我国目前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了解和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最新做法,有利于帮助我们认清我国目前存在哪些方面的缺陷,进而采取措施填补漏洞,促进我国中小学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从发达国家制定的措施中可以看出,儿童交通安全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关注,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在关于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的知识传授方面,要充分结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和行为特征,采取新颖的互动方式,吸引儿童和家长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来,逐渐养成良好的交通出行习惯。(作者单位:1.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2.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外的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2.11

[2] 汶爱萍,邱慧敏.国外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措施简介[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0.06

[3] 庞勇.关于我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02

[4] 李小伟.慢,我们在这里行走[J].中国教育报.2005.1

[5] 曹晓华,段海丹.儿童交通安全心理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注解:

篇4

幼儿教育家校合作实践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主要发达国家已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纷纷进行教育改革,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也在人力资本理论鼓舞下建立健全自己的教育体系,大家已有共同的认识,教育不单纯是一种消费事业,而是能带来长久效益的重大投资。其中家庭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与学校的合作更是受到广泛重视。

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颁布的《综合行动纲要》倡导“就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协作而言,应采取措施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显然,各国普遍认为,在当今社会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完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至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儿童接受教育的渠道由过去单一的学校扩展到多方位的影响,可以说家校合作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趋势。

一、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现实需要

当前幼儿园与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正逐渐被人们认可,幼儿园也正在实践着家长工作,但在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家园合作双方地位不对等,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要求家长配合,较少考虑家长的想法和需要,家长处于被动位置;其二,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仅仅白书报杂志上的有关文章摘抄一些到家长园地,以单向的讲授为主,没有留给家长思考和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结果使得指导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更难被家长真正接受并内化为今后教育子女的能力,影响了家长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三,教育资源浪费。这种资源浪费既有幼儿园现存师资、设施设备等,也有家庭与社区中物质、自然和人文资源。

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说:“生活很少以自然的安排为基础,而是以在文化上被塑造成的形式和惯例为基础。我们已历史地获悉不存在自然的人,甚中至最早期的人也生活在文化”。也就是说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他生长的社会群体而独立成长。儿童教育也就必须从儿童在特定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的力量,家校合作是促进儿童发展的必然作用,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家园合作是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20世纪后半叶,世界各国纷纷进行教育改革,一些有识之士(在教育中)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寻求来自社会多方面力量和配合。上世纪美国提出了“家庭开端计划”,该方案是在家庭中为儿童及其家长服务,家长是方案的实施者,又是方案的对象,对美国的儿童教育他起到了很好的并影响到了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的儿童教育,是家长参与儿童教育的典范。而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就是一个由幼儿园和社区共同组成的“教育社会”,大家都把对儿童的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日常工作,儿童教育成了社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联合国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在这项工作(指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挑选和培植家庭与社区联合这种最积极的形式。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包括常规的与非常规的手段,都应该用来发展基础教育。”因而必须把学校与家庭、孩子周围的人们以及大众传媒的影响协调起来,这是当前世界幼教的发展趋势。

三、正确理解家园合作的内涵进行有效的家园合作

1.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帮助家长建立主人翁的意识。心理学原理表明,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是否满足了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需要。当学校满足了家长的合理需求时,家长的合作愿望和热情会更高,态度也会更积极。鉴于教师在合作中的领导地位,我们认为,教师有责任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合作的态度。

在家园交流中,老师很多时候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以朋友的身份来对待家长。我们必须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耐心、虚心、诚心、真心真意、一心一意,听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同时教师可通过多种活动表达对家长的尊重之情。如“三八”妇女节日为妈妈做一件事,重阳节为爷爷奶奶制作一件小礼物等,激发家长参加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引导家长认识到,孩子既是自己的子女,也是国家的未来,自己有责任与教师合作共同培养孩子。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和工作的责任感时,自然就会信任老师,并愿意与之沟通和合作。

2.家园共同创设沟通的渠道,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活动。家园合作的活动大致可以分成以幼儿园为核心和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两大类。其目的就是家长教育水平提高,儿童的发展以及教师的自我成长。

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表现,同时观察教师的教育行为;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支持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主要有:教育活动开放日、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接送交谈与家访、参与管理、为幼儿园教育提供资源保障等。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活动是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质量进行指导,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和进行指导的过程。活动形式主要有:家长会、家长园地、家教现场指导活动、家长沙龙、家庭互助组、社区教育基地等。以上两类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区分,家园合作创设多方面沟通渠道,最终都要落实到儿童的发展上。

3.整合善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的家园合作。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家庭与社区的各种教育的功能。

第一幼儿家长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成功育儿经验是幼儿园有效的教育经验资源;家长的不同知识和职业背景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知识来源和教育内容来源;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和参与管理活动则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第二社区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生产生活作为教育资源,能让幼儿体验到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使幼儿产生对社区文化和本土民族文化乃至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总之,在教育愈来愈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幼儿教育的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教育机构应将家园合作视为重要工作之一,使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教育资源发挥最大功能,使幼儿得到更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职责、父母对子的教育和责任,以及防治外部因素对儿童的不良影响与大家展开讨论。希望我们的这一节

目能赢得广大朋友的满意,下面请看这一内容。

第一: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是每一个做父母的责任。众所周知,儿童的问题是全世界密切关心的

问题,因为他们将是未来的建设者。塑造儿童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对儿童影响终生的是家庭

,这是由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和密切性决定的,而整个未成年期(即0~18岁)又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在

父母的监护下完成的。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尤为重要。一个人受到18天的教育可能关

系不大,受到18年持之以恒的教育则大不相同,一定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

第二:应明确孩子应有的权利和职责。所有的父母都应该了解和懂得孩子们在生活中应有的权利和职责,

以及所希望于孩子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父母可以坐下来,把认为孩子应有的权利和职责,以及

对他们的祝愿和期望列出。

在长远的目标中,父母抚养的孩子还应该是在社会中能够起很好作用的人。他们应该和善,讲道理,

体谅别人,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独立,自给自足,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往。

要知道,你所期望于孩子的越清楚,孩子们对他们的职责也就越清楚。一定要及早反复地和孩子交谈

什么是你希望于他们的。有些父母的实际做法常常与他们所要求于孩子的不相符合。例如,他们期望孩子

长大一些有更多的自主权,但在实际做法上,又不允许他们有更多的自由,而且在并不需要的时候,还继

续不断地向他们提出忠告。

当你把你的期望告诉孩子时,一定不要提高要求,使孩子面临一个你提高了的标准,因为这种做法是

尽善尽美的追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泄气和不安。如有的父母,当孩子拿回家的成绩单上都是A,只有一

个B,他们却把所有的A都忽略了,而对一个B严肃地进行批评。

要求尽善尽美的父母,通常是期望太多,批评太多,总挑毛病。他们往往忽略孩子较小且积极的行为

,而集中于他们的不足之处。

第三:父母应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粗暴型与溺爱型最危险。一位家长说:“我

的性格比较急躁。当孩子犯错误而又倔犟不认错时,我会上火,甚至动手打他,有时打得很重。事后看到

孩子委屈、痛苦的神情,心中又很不安。”性格粗暴的父母往往因一时心急气盛,而造成难以收拾的后果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切记要冷静、理智,要彻底摒弃“孩子不打不成器”的陈腐观念。

溺爱则是杀人不见血的“家教安乐死”。被盲目的爱子之情所蒙蔽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脓疮”也

看得美如“桃花”,丧失了应有的教育判断力。

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调控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向父母预期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家教控制论的

基本思想。如果孩子的发展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是不可控制的,那么家都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就会失去应有的

魅力。

当然,家教控制应该是说服引导式的控制,不应该是压迫式的控制。教子的方法和技术,背靠家教理

论,面对孩子实际,旁倚家庭关系,是家教研究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父母对孩子的调控力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生活部分给予孩子潜移默化影响,二是对孩子的训

练、管理和要求。后者也可以产生很大的调控力。父母每一项调控措施都应该以孩子的自觉行为为目的,

以愉快接受为中介,力争做到让孩子心服口服。

言教在于先使孩子产生自我约束力。许多父母利用言教在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给

孩子买玩具之前,要求孩子爱惜玩具,用完后收拾好等。这种事先的要求和约定,可以使孩子产生自律力

。偶有违犯,孩子自知输理,一经提醒也能改正。即使孩子因为“背信弃义”而受到父母的处罚,也会心

服口服。

言教在先和言而有信结合使用才能生效。言而有信是树立父母威信的核心要求,它关系着家教的成败

,古代“曾子杀猪取信”的著名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言而无信的父母不可能令孩子口服心服。不要轻

易向孩子许诺,一经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实在无法兑现的,也要说明原因,争取孩子的谅解,并与孩子

协商,给予一定的补偿。有布置,有检查,奖惩兑现,说到做到,日久天长,孩子自然会感到父母言语的

力量,而重视父母的要求,使父母建立起必要的教育威信。

总之,要让您的孩子健康活泼地全面发展,应该尊重儿童,善待孩子。

第四:父母应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在孩子降生人世之际,作父母的,第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

是营造一个能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家庭是幼儿成长发育的摇篮,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频繁的

相互作用中逐渐成长起来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在家

长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在家庭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形成幼儿良好性格的基础,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夫妻间的和

睦关系是成功地教育孩子的首要条件。”

因为夫妻间的互相关怀、互谅互敬常常和教育子女的过程、参加劳动的过程交织在一起。幼儿正是

从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父母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开始他们认识一切人际关系的起步。在和

谐幸福的家庭中,幼儿感到温暖、快乐、有安全感,情绪稳定,性格活泼开朗,易形成尊老爱幼、礼貌待

客、善良诚实等优良品质。相反,在夫妻感情不和、纠纷不断的家庭中,幼儿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缺乏

安全感,归属感,甚至产生羞愧感,往往变得性格孤僻、胆怯或暴躁,对人冷漠,受到刺激就会担惊受怕

,心灵受到创伤。这样会阻碍身心的正常发展,严重的会产生心理疾病和身体发育不良。

总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夫妻和家庭成员之间应互敬互谅,注重沟通,合理分工,民主理财,

互勉互助,营造一个整洁,安全的家庭环境,幸福、和谐的情感氛围,让幼儿在温馨的家庭沃土上健康成

长。

第五: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榜样。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家庭教育中则是“一日为父,终

生为师”,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孩子的终生老师。不能因病换班,也不能指望告

老还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平日被大家挂在嘴边的“身教重于言教”这句很有见地的话,下包含

着影响即教育的意思。无论什么人的性格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一项教育要求不管有多么正确,

总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巩固。有效的教育离不开时间的慷慨支持,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父母教育孩子有时间上的充分保证,因此,家长可以在掌握教育规律后,从容不迫地建立合理的家

规家法以及父母与子女的教育默契,使幼儿的思想、情感、需要、习惯得到合理的引导和充分的发展,为

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父母必须要一面忙工作,累死累活地参与社会竞争;一方面为教育与哺

养孩子含辛茹苦,没有一点牺牲精神是绝难办到的,家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第六:父母应无条件且积极的抚爱孩子。抚爱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独特价值。抚爱包含对孩子特性的了解和

懂得这些特性可贵之处。当你抚爱孩子时,会对孩子发展着的“自我”感到惊奇。在他们奇迹般的生活中

,他们的个性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尽心的抚育能促进孩子个性的形成。抚爱也包括承认孩子需要离开你

,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如果父亲或母亲对此珍惜,这种独立将比较容易出现。

第七:父母应无条件的积极照顾孩子。照顾首先意味着对孩子的思想、感受、行为等每一件事,以及对

他发生的一切都感兴趣。它还意味着给孩子的快乐,至少和你自己的快乐相等。孩子对待这种爱会产生一

种想法:父母对我照顾得如此好,我也应当照管好自己。当孩子感到父母在关注他的快乐,他会更乐意接

受父母的规定和管教。

爱孩子不可溺爱、纵容、控制或者过分保护。你的爱,应该是对孩子的行动负责,而不要使孩子成为

你们的中心。从早期教育开始,就要使他们知道,不但不能够得到他们需要的所有东西,而且不论他们想

做或不想做,都必须做规定的事情。父母的爱必须兼顾两个方面,即要是无条件的(使孩子有安全感),

也要是坚定的(努力教育孩子成为独立的有责任感的人)。

人的两种基本需要是,爱和被爱。可八到十岁半的孩子,会开始归还你的爱。在为了别人的快乐这

一共同目标下,人们彼此会出现一种相互爱的关系。在相互爱的关系中,把对方的需要,看得和自己的需

要一样重要。给对方以爱和接受对方的爱同样使人感到满足。当然,一个孩子完全脱离自我中心,并具有

成熟的爱,是需要很多年的。青春末期应该显示出他的爱,并能很好地处理好与他人亲密的关系。的追求

,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泄气和不安。

第八:父母应注意外部环境,尤其是电视暴力影响孩子为人。不久前,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行为

模式的精神病学家杰夫里·约翰逊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了一项长达17年之久的研究项目:对受试者看

电视的时间进行详细的统计。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具有说服力的

一份研究报告。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如果超过1小时,其成年后产生暴力

倾向的可能性将增加1倍。

杰夫里领导的研究小组对707名儿童(绝大部分是白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刚开始时,受试者还只

有1~10岁。在17年当中,这些儿童一直在接受各种测试和调查。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和详细的

统计发现,年龄在14岁左右的少年儿童如果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当他们长到16岁时,有

5.7%的人有过激行为;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在1~3小时的上升为28.8%。研究人员还对平均年龄为14岁左

右的男孩子和女孩分别进行了统计。对于男孩子来说,平均每天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的,成年后只有8.9%

的人会有过激行为;每天看电视在1~3小时的,成年后有32.5%的人会发生过激行为;而每天看电视3小时

以上的人发生过激行为者占45.2%。对于女孩子来说,发生过激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3%、11.8%和12.7%。

此外,童年时期存在被忽视、家庭收入低、父母离异等问题的孩子,往往比正常的孩子更喜欢借助电视来

消除烦恼。所以,他们看电视的时间更长一些。

杰夫里指出,60%的电视节目都带有暴力内容。美国心理协会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平均每小时的电

视节目中就有3~5个暴力镜头,这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影响有所区别,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影响尤

为明显。

研究人员认为,儿童长期在电视上看到大量的暴力场面会渐渐感到麻木,习以为常。不仅是电视的

暴力内容会使青少年产生暴力倾向,长期沉迷于电视还会影响儿童的交往能力,以至于当他们与别人发生

冲突的时候,不能妥善处理。他们不知道除了大打出手以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尽管我国的电视节目内

容与美国不同,但是家长仍要设法把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限制在1小时以内,同时对儿童看电视的内容

篇6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人终身发展的起点,美术教育――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音乐、舞蹈、美术、队列操练及口语表述等基本技巧和能力,是决定教育活动开展成败的重要因素,尤其美术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对美的感知。有关美术能促进人发展的研究,一直是众多专家所关注和研究的。而作为人的发展之启蒙阶段的幼儿美术教育更是备受关注。从美术活动能全面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基本假定出发,心理学家们运用各种实验结果、基本原理、方法,去观察、解释美术活动的促进作用。我们尝试对学前美术教育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进而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质。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

1.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这是工具论的倡导者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和英国美术家里德提出的。罗恩菲尔德对创造性推崇备至,里德主张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就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教师应按儿童的类型进行指导,以发展儿童个性。奥地利的儿童美术教育家齐塞克将注重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注重儿童人格的发展,作为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

楼必生和屠美如指出美术教育有助于一般智力和创造性的发展。美术活动中所整合的各种知识经验,所发展出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有助于一般智慧的发展。杨黎明、刘志红、李建春和陈彤都认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仅是智能培养,更在于通过美术教育来发展儿童自己,促进儿童完整、健康人格的发展,可以对儿童在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形成方面产生潜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学前美术教育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独特优越的功能,因为在教育情境中美术活动可以将儿童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使他们从感受领悟中体验、创造中获取实现自我的潜能、智慧、价值和乐趣,获得真、善、美高尚的人格素质的熏陶和锤炼。

2.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儿童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美术学习由创作、批评和历史三方面构成;必须经过学习才能获得,而严格的课程设计是美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对美术教学效果要尽力进行评价。这是本质论的提倡者艾斯纳提出的,与他观点相似的格里主张以美术学科的基本内容作为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W・迪文格内尔的观点与艾斯纳相近,格内尔倡导DBAE大纲,他曾在文章《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将美术作为一种学科研究的方法》中首次使用了“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The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术语。这一流行的教育思想简称“DBAE”。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1.以传统的技能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在古希腊时代,儿童学习美术主要在文法学校中进行,儿童模仿教师描画字母轮廓。在20世纪早期,英国美术教师史密斯他认为绘画教学要像书写一样,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德国的美术教育和英国、美国的教育实践在形式上基本相同,教师示范,让儿童模仿和练习线和形。日本在明治初期,美术教育也十分重视实用功利,绘画局限于用笔描绘正确的图形。

(2)我国的教学方法

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幼儿美术教育实践中最主要的方法是临摹和记忆,不能发挥幼儿创造性及自我表现的价值,重结果,轻过程,讲究功利性目的。传统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出示范画、讲解、示范。上世纪70年代风行的简笔画教学更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以培养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教育家杜威采用进步主义教学法,指出在美术课中应让儿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认为应重视和欣赏儿童的发展过程的有限经验,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教师不必提供指导,更不应干涉,他提倡培养儿童创造性的智能。卢梭、德国柯思修泰纳和齐赛尔提倡让儿童到优美的环境中去,反对临摹。视觉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不以一条准则、一门学科、一些抽象的技巧,或被视为其他任何关注技巧本身的方式教幼儿。在瑞吉欧・艾米利亚学前学校,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对于还没有具备正式书写和阅读能力的幼儿,使用视觉和图像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探索和理解是很容易的。但这并不表示在幼儿使用工具、材料和图像、视觉表现方式时,不给予任何指导。在开始画画前,交流他们真实看到的事物,交流他们的想法和观察的早期经验,能为孩子的绘画和创造带来一定的好处。儿童的作品被谨慎地储存和展示,让幼儿们感受到成人对其作品的重视,激励幼儿更投入和认真地进行他们的创作。加登纳也认为,那些已经掌握了符号系统而又能不受其束缚的人,“易于获得最新鲜的概念,最原初的行动和最独特的情感组合”。幼儿园应任凭儿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画画,而不是过早地教导儿童线和形的画法。

(2)我国的教学方法

朱家雄和孔起英认为,学前美术教育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来开展。通过欣赏来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力,通过绘画、手工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来培养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在情感方面的教育,孔起英指出应通过美术教育对幼儿进行审美情感教育,重视儿童审美经验的积累,她认为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不矛盾,技能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在个性方面的教育,刘志红、李连春和高明认为,学前儿童教育活动应从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特点入手实施美术教育,根据儿童个性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

[2]王洋,赵英辉.从彼此颉顽抗衡到相互借鉴发展――对工具论与本质论的评价及二者对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网络财富,2010-11-23.

[3]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

[4]苏慧红.高等学校美术教育如何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探索,2006-12-30.

[5]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儿童福利;特殊教育;课程

在时代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孤残儿童来说,儿童福利机构对他们的照料不能仅仅局限于生活上,而应该渐渐着眼于怎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与个人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针对机构内的孤残儿童设定适合他们的特殊教育形式与内容,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育体系。

一、儿童福利机构内特殊教育课程设置

特殊教育一般指用一些教学工具和教学,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儿童福利机构内教育的对象是孤儿,缺比之其他的孩子更加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爱,而且与社会很少接触减少了学习的机会。针对这些孩子的康复教育,应当实行系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并及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其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来进行。

1.小班教学

对于一些有缺陷的孩子来说,每个人的能力水平不同,不应完全依据年龄来分班,而应当根据他们各自的能力水平。按照能力划分班级,进行小班教学,更能方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对方身上的优点,进而多与人,与主流社会接触。

2.个案教学

特殊教育与正常孩子的教育不同,注重把个案教学作为整体教学的一个补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个案教学中,教师还应创设一个宽松的教育情境,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3.游戏教法

对于有智力缺陷的孩子来说,利用游戏教学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在游戏中孩子们既能放松,又能有很强的学习兴趣。如果把一些知识加入到游戏中,孩子就会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印象深刻。

4.创设良好情境

传统教学中我们一般倾向于比较沉闷的方式,这种形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应该增加互动,参与到学生之中,孩子们也可以有情景表演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对于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也是有益的。

5.综合教学方法

特殊教育中有很多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也应当多了解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来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去,从而综合各方面的优点,以求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6.开设社会实践课

福利机构内的孩子很少和外界与社会接触,所以应当在每周的课程中开设社会实践课,带着孩子们参观社会上的各个机构与自然的景色。这样能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知识和融入社会。

7.生活自理能力

机构内的孩子大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这种情况我们应当重视起来,在课上和课下教师都应该进行教授和照料,来帮助孩子们培养独立意识和能力。

8.尊重孩子人格

福利机构中孩子的心灵比较脆弱,容易受伤,所以作为教师更应该尊重孩子,避免贴标签的行为,对孩子的身心产生消极影响。要平等看待他们,心中不应有歧视,真正实现教育平等化。

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特殊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所有的工作者努力地去探索发掘。作为福利机构内的特殊教育更要担负起重要的职责,对于未来的工作,我有以下几点的期望:

1.多媒体工具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教学辅助工具也在更新换代。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对幼儿进行教学,通过图片和音乐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这同时也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先进的教学方式的学习,设计出更多有意思美观的教案,让孩子们更有兴趣去学习。

2.“正常化”教育模式的探索

对于特殊儿童的“正常化”教育,很多专家和工作者认为,应该改革原来福利机构中的隔离形式,让孩子们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来适应现代的生活。一般的做法是根据特殊儿童的能力选择最适合其发展的环境,如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特殊教育班或特殊学校。尽可能贯彻“正常化”原则,即尽可能减少限制,尽量让特殊儿童与同龄儿童、主流社会文化保持联系和保证儿童的权益。开展家庭寄养这对于机构内的孩子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

3.关注福利机构内孩子的心理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儿童福利机构中孩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由于他们缺乏正常家庭的关爱与成长环境,所以难免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而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心理上产生的阴影和偏差如果不及时纠正很可能会影响其未来。因此在特殊教育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孩子们的心理干预和辅导,最好可以在开展工作时有专业人士指导来保证效果。

三、结束语

儿童福利机构殊教育的课程设置从整体上看还不尽完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们应尽到的责任,以及努力思考怎样让教育工作更能让孩子们接受并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坚持。

参考文献:

[1]赵小红.近25年中国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形式变迁――兼论随班就读政策的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3(03)

[2]曲学利,吕淑惠.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06)

篇8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让孩子爱上阅读

1、为幼儿提供宽敞、轻松、舒适的阅读环境,确保幼儿读书的时间和空间。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爱上读书。

2、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除了图书外,还可提供图片、符号、标志、碟片等,引导孩子玩图、看图、讲图、编图,发展幼儿的欣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力,为阅读绘本积累经验。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师幼阅读。教师引导幼儿阅读。集体阅读。就是将绘本作为教学活动或区域活动,教师进行有目的引导式阅读。亲子阅读,能分享彼此的感动,在无形中增进了感情,同时增强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这对孩子积极情绪情感的建立非常重要。自由阅读。幼儿利用饭后,或点心后的“空白”时间自由进行选择阅读。二、结合绘本教学,在“话”的过程中,表达情感

二、小舞台形式的“话”

“话”,是将画面内容用语言进行描述,绘画和会话的结合。小舞台形式的“绘话”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进行“绘话”。重点引导幼儿讲述画面上自己的心情,以及由心情所诱发的各种现象。展览、互动式的“话”是将幼儿的图画进行展示,幼儿互相进行欣赏评价。

作品本人和他人都可以根据画面进行描述,说说画里的故事,猜猜画面表达的心情。展览、互动式的绘话时间更自由,内容更广泛,可以再课后、餐后、点心后等幼儿自主活动时间进行。互动式“绘话”促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结合绘本教学,在“绘”过程中,宣泄情绪

1、结合绘本欣赏,续编式绘画。把幼儿听过的故事,续编的故事,通过幼儿手中的画笔画成一幅幅图画,制成图书。在阅读活动中,孩子们更愿意分享自己绘制的图书,更愿意讲给别人听。

2、结合自身经验,描述式绘画。描述式绘画则是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也是续编式绘画的升级。因为这里绘画的主题是幼儿自己,是自己经历过的事和内在情绪经验,是幼儿对过往情绪情感记忆的再现。通过描述式绘画让幼儿认识生气、发怒、退缩、等消极情绪,共同认识放松、快乐、积极等积极的情绪。

四、家园互动,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篇9

农村留守儿童思考我国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大约有1.2亿,由此产生的留守儿童了近2000万,其中13岁以下占86.5%。以笔者所在乡镇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乡,长期在外务工的有1万多人,流动打工族有2万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7%,儿童留守问题表现尤为突出。笔者所在学校,是全乡设施最齐全、师资最雄厚、生源最广、人员相对集中复杂的中心学校,全校现有学生253名,父母双方和单亲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98名,年龄分布在7~14岁之间,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8.7%。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我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与思考。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祖父母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疼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

进入学龄阶段的儿童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还较好,优秀的也不少。但到了初中阶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极少的留守儿童能表现为优秀,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

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

3.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

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的心里边逐渐形成了儿童的“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概念,没有人情味,没有正确的取向与人生取向。

4.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

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健康与否。我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不单是一个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这是构建学校和谐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

1.建立成长档案

由于外出人员流动大,留守学生无定性、易变化,我们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知道父母的联系电话及工作地址;知道监护人的信息与儿童关系;知道孩子生活、学习的进步与不足。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满足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需求,制定可行的措施。

2.加强交流沟通

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需要学校加强与孩子亲人密切联系和沟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一要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二要帮助留守儿童与家长进行沟通。三要加强与在家监护人沟通。

3.落实结对帮扶

学校实行牵手捆绑制度,确保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学校领导班子采取“1+1”的方式,每人帮扶一名,开展好“三个一”活动,即每月一次电话沟通,每季度谈一次心,每半年送一件学习用品。二是班级教师采取“1+2”的方式,每人帮扶班级留守儿童两名,做到每周一次交谈,每月一次书面交流,每期陪留守儿童过一个双休日,全面了解关心帮扶孩子。

4.实施真情关爱

我们与留守儿童建立起在生活上是父母,帮助学生融入到集体中去快乐生活;在学习上是老师,加强对留守学生的辅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心灵上是朋友的关系,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亲情无限延伸。

5.突出主题教育

篇10

【摘要】儿童哲学能指导幼儿形成对世界正确的观点,有利于幼儿思维发展。文章通过案例来探讨幼儿教师缺失儿童哲学素养的表现,提出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哲学态度,培养良好的哲学思维,提高儿童哲学教育技能、技巧,以儿童哲学的观点进行幼儿教育,从小培养幼儿对世界正确的认识,形成多样化的思维。

关键词 儿童哲学;幼儿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010-03

哲学以科学形成的整个世界的全部思想为对象进行反思,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常人的观念里,只有成人才有哲学,实际上,从哲学的内涵看,因为儿童能对世界产生自然、朴素的思考,所以儿童作为主观能动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哲学,即儿童哲学。刘晓东认为,“儿童的哲学”可以界定为儿童关于世界的观念,既包括儿童的好奇、困惑、探究,也包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与阐释。作为从事保教工作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儿童哲学素养,这对启发儿童思考,使儿童形成对世界正确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案例来探讨幼儿教师缺失儿童哲学素养的表现和改进措施,以便更加积极有效地开展幼儿园活动。

一、案例呈现

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复杂性、独特性的特点,通过对其教育案例的描述、分析,可以透过教育现象找出其内在原因和问题。

【案例一】中班的洪洪平时好动但并无多动症,上课喜欢扰乱课堂纪律。李老师为了避免他干扰其他同学,上课时在教室后面单独安排了一个位置,使他远离其他同学,下课时不允许其他小孩和他一起玩。下节课是关于音乐节奏的公开课,李老师反复教洪洪怎样挥手后摇一下手铃,洪洪总是没有做正确。李老师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厉声对洪洪说:“你再这样我就让你下节课到小班去上课!”为了这节公开课,洪洪做的这个动作班上其他小孩已经提前重复演练过十次了。公开课开始了,按照老师之前的演练步骤进行,但她还是慢了一拍,惹得其他小孩哄堂大笑,李老师感觉在听课教师前很丢脸,课下,李老师又严厉地批评了洪洪。

【案例二】小班的蒋老师觉得萱萱长得有些像可爱的公主,所以叫她“公主”;班上恰好有一个叫俊俊的男生因为姓名中有“王子”两个字而被父母和蒋老师叫做“王子”。萱萱因为有了“公主”这个称呼很高兴,每天都要对蒋老师说她以后要嫁给王子。有一天早上萱萱的妈妈告诉蒋老师马上天气转凉了,但她的女儿现在只穿裙子不穿裤子,问其原因,萱萱说:“公主只能穿裙子,童话故事里都是这样的。”蒋老师让大家两两牵手排队去户外参观时,萱萱想牵“王子”的手,但“王子”始终不答应,蒋老师让萱萱去牵另一个小孩的手,萱萱却不乐意,大声叫到:“公主应该和王子在一起!我不想和其他小朋友玩。”蒋老师一听忍不住笑了。最后,蒋老师让萱萱牵着自己的手一起走,萱萱勉强同意。

【案例三】刘老师今天让幼儿们在结构区里自由玩耍,豪豪他们用积木搭了交叉的两条公路,然后各自拿了一块积木当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琪琪看到他们玩得很高兴,也模仿他们分别搭了一条公路和一条铁路,两条路同样形成了交叉。琪琪拿了一块积木当汽车,同组的伟伟拿了三块积木连在一起当火车来开。但是伟伟的火车太长了,琪琪的汽车通过十字路口时把伟伟的火车撞成了几块,两人发生了争执。这时,刘老师看到了,一边安慰琪琪和伟伟,一边亲自在十字路口立起了红绿灯,并对他们讲明了红绿灯的规则,让他们接着玩。而在另一组的豪豪虽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不过经过他们的商量,十字路口那儿多了一座“立交桥”,现在正玩得不亦乐乎。

二、现象分析与思考

真、善、美是人类价值追求的三个方面,也是人类追求的崇高价值理想,这三者的基础是真,核心是善。从认识范畴上说,真包括真实与真理。案例一中公开课追求的真理是幼儿能初步感受美,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但是李老师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开始上公开课前对本班幼儿提前演练十次,上公开课时按照已经演练好的步骤僵化地进行,以幼儿多次演练的效果代替初次演奏的表现,这种行为本身违背了真实性,还可能导致幼儿对公开课活动的歪曲理解。从善的角度上说,在所有的价值中,人的价值无疑是最重要的价值,儿童也有属于他的个体价值,尊重儿童的权益是进行保教活动的首要前提,也是善的要求。李老师单独给洪洪安排一个位置,只尽保育职责,忽视对其的教育,不尊重对儿童主体性和参与性权利,违背了《儿童权利公约》。如果说李老师为洪洪单独安排一个位置是为了照顾其他同学,看似符合善的要求,实际上这种善只是一种表面的善,并非对至善的追求,完全可以通过分层分类教学、家长配合等方式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李老师对洪洪的批评也有违善的原则,他只看到洪洪的不良表现,不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武断批评,这种批评不仅是无效的,从长远来说还挫伤了幼儿对音乐的积极性。同样,美也是以真为基础,一堂公开如果缺乏真实性,“美”便无从谈起。幼儿教育的音乐课主要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一种人与世界的融合的审美意识。幼儿借助教师的手势完成节奏的统一,本是在实现人与音乐交融的必要过程,然而教师却寄希望幼儿表现得非常完美并且不允许洪洪产生失误,这是不合现实、不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表现,幼儿又怎么能在这样不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美?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真、善、美的统一,就是自由。在这堂音乐公开课上,幼儿受到了诸多来自教师因素的制约,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权利,他们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方式,也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只能按照既定的程序操作,难以谈得上自由。

人的思想是由思维的动作和经验的材料组织而成的,人类思想的形成物就是概念。思想在形成概念,常常是在个人的观念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以后,儿童哲学非常重视儿童对概念的吸收。幼儿在逻辑或推理方面,都是比较基本或原始的,无法教以高深的技巧,也不能苛求幼儿能对事物产生全面、系统的认识。他们的概念常常是吸收日常生活经验而来,成人的语言和行为对他们的认识和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案例二中,老师和家长称萱萱为“公主”,本是出于个人对孩子的喜爱,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儿童对“公主”认识和推理的片面化可能对其造成不良影响。萱萱受童话故事的影响,认为公主是完美无缺,理应做出符合“公主”这个名字的行为,所以她总是想着嫁给王子,即使天冷也身穿裙子,并且只愿意和王子一起玩耍。这种不正确的概念造成她缺乏社会互动,与其他同伴关系越来越冷漠,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蒋老师也只是把萱萱说的话当成了幼儿经常冒出的俏皮话,并没有追究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最后只是以暂时缓解萱萱的不良情绪作为问题的解决方式。幼儿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幼儿的推理能力还是不全面的,但是这种推理能力却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公主”的正面形象传递关于这个概念正确的行为方式,纠正这个概念对于幼儿的消极影响。

人具有主体性,包括意识性、自主性、能动性。儿童作为主体,无疑也要追求价值的实现,使客体作用于儿童,对儿童生存、发展、完善产生一定的实际效应。而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是实现主体价值的重要途径,儿童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从成人或同伴那儿通过互动获得经验。儿童哲学建立者李普曼认为,教师必须重视每一个儿童的意见,假如儿童感觉出他们的工作只是去发现教师所决定的正确答案,那么他们就不愿意冒提出不同答案还需要去作解释之麻烦的险。豪豪、琪琪通过结构材料进行游戏本是发展动手能力、想象力、分析能力,实现主体价值的重要机会,但是在琪琪他们遇到问题发生矛盾的时候,刘老师凭自己的经验为幼儿建起了红绿灯。看似解决了矛盾,实则剥夺了幼儿自己发挥想象解决问题的机会,也阻碍了幼儿通过互相协商解决矛盾的能力发展。从“意义”的视角来看,在这个本可以由目的性推动对象性的活动中,刘老师没有发现教育契机,其行为影响了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主体价值的实现。相反,与豪豪一组的幼儿利用日常经验和想象,通过同伴间的协商讨论搭起了立交桥,实现了问题的解决。这充分说明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情境下扮演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使幼儿获得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幼儿在问题解决中主动探究,培养自信心。

三、启示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哲学本质上是一门关于真正开端的学术。儿童应该尽早接触哲学,虽然儿童对于哲学的思考开始是朴素的,但是会逐渐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将儿童哲学教育寓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中。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保教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保教活动中总是对幼儿产生有意或无意的影响,其儿童哲学素养亟待提高。

1.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哲学态度。哲学要以真理指导行为,首要的就是树立求真的态度。幼儿教师要做到求真,首先,幼儿教师应面向哲学理论,拓宽哲学视野,将哲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联系开展保教工作,创造真实生动的教学环境;其次,应面向现实,把“时代的容涵性”与“向上的兼容性”相统一;最后,应面向自我,面向人类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哲学理论倘若失去了自我,就失去了本身的魅力,变得艰难晦涩、枯燥难懂。另外,幼儿教师还应有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和永无止境求索的态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2.培养幼儿教师良好的哲学思维。幼儿教师把儿童当做追求价值实现的独立个体,尊重幼儿是开展保教活动的前提。同时,不断反思自己在保教过程中的行为,用长远的眼光和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幼儿的发展,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此外,幼儿教师也应具有批判的精神,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以创新的视角和新的方式思考教育现象,为幼儿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幼儿教师良好的哲学思维的养成,不仅有利于自身的专业成长,而且会在保教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影响幼儿的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3.提高幼儿教师的儿童哲学教育技能技巧。美国儿童哲学推崇苏格拉底思想,要学生进行“智慧的探险”,鼓励儿童自己去思考。李普曼提出,可以让儿童自己讨论,注重讨论的过程,并不要求一定要获得什么结论,也可以使教师参与其中,以专业知识进行引导。要使师幼间能进行有效地哲学对话,就应该要求幼儿教师从儿童哲学视角了解每一位幼儿的特点,训练教师学会童稚的惊奇,掌控教室的氛围,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要提高有效提问的能力,与幼儿坦诚对话,善于倾听。在活动中教师要会用适当行为启发幼儿,支持或引导幼儿推理、想象、实验和探究,相信幼儿能够独立或通过互助完成任务,“物化”儿童的想法和疑惑,恰当地掌握好参与哲学对话的时机。目前,美国普遍设立儿童哲学促进研究所,但在我国儿童哲学的实施还局限在小部分地区,提高幼儿教师这方面的技能技巧只靠自身努力学习是不够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等相关机构应该给予支持,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Lipman,Matthew,Sharp,Ann Margaret. Philosophy in the classroom[M].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0.

[2]Oscanyan,Frederick S.The role of logic in education[M].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78.

[3]詹栋梁.儿童哲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4]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孙正聿.哲学通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6]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方展画,吴岩.李普曼以对话为核心的儿童哲学课程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5,(5):70-76.

[8]周燕,闵艳莉.基于儿童哲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实践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8,(11):57-59.

[9]刘晓东.儿童哲学:内涵和外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9-51.

篇11

关键词:北京市;流动儿童;生存状况;受教育状况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262-02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方式由“单身外出”向“举家迁徙”的转变,北京市流动儿童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流动儿童性格忧郁、孤独感强、计划免疫率低、受教育状况欠佳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开始涌现,且受教育问题表现的最为突出。如何解决好流动儿童问题将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它不仅关系着流动儿童的生存权益保障,更关系着北京市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基本特征

1.流动儿童的规模增长速度很快。1997年全市流动儿童为15.5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6.73%,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市的流动儿童规模扩大到19.4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9.15%,1997―2000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77%;到2006年,全市流动儿童约50.4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4.1%,2000―2006年间的平均增长率升至17.25%[1]。

2.流动儿童的流动时间一般较长。199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结果分析显示,3~5岁流动儿童中有较多自出生后就生活在北京,而6~14岁流动儿童中在京生活超过五年的也较多。3周岁和4周岁儿童在京流动时间超过三年的比例分别为32.34%和35.22%,5周岁儿童在京流动时间为五年的占20%,8~12岁儿童在京流动时间为五年以上的比例均在35%以上[2]。

二、北京市流动儿童生存及受教育状况的问题表现

(一)流动儿童性格心理上不良因素的发生率高于本地常住儿童

一方面,流动儿童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言语、思想、行为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流动儿童自身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缺乏真假是非的辨识能力,因此,流动儿童极易出现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内化行为表现突出。2006年11月,周皓等对北京市某区的“流动儿童教育与社会融合状况跟踪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感均高于本地常住儿童。并且,反映孤独感分布状况的标准差表现为流动儿童数值低于本地常住儿童的,说明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分布较为集中[3]。2008年“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组对北京市806 名流动儿童和319 名城市儿童进行问题行为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显著高于城市儿童[4]。

(二)流动儿童的医疗保健状况差于城市儿童

由于流动儿童家长难以及时获得预防接种信息,对计划免疫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也较低,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状况远远落后于城市户籍儿童,建卡(证)率、免疫接种覆盖率相对较低。2004年郭春晖等对北京市138名5岁及以下流动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情况的调查发现,建卡率为94.9%,其中出示接种卡的45名流动儿童的四苗覆盖率为62.2%,五苗覆盖率为37.8%,而城市儿童的建卡率、接种率和覆盖率均为100%[5]。

(三)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与城市儿童相比较为恶劣

1.流动儿童难于进入北京市公立学校就读。首先,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时必须提交证明材料,没有证明材料或证明材料不齐全的流动儿童无法在公立学校入学。2002年《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中第6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须持其父母在本市的暂住证和外来人员就业证等证明材料在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开具“在京借读批准书”。流动儿童少年持“在京借读批准书”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方可向暂住地附近学校申请借读[6]。但对于许多流动儿童家长来说,办理到所有的证明文件是一件难事,使不少流动儿童不得不在私立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就读。《2008教育蓝皮书》中指出,2006 年北京市教委统计表明,总数约40万流动儿童中,就读于公立学校的仅占62%。其次,公立学校的就读费用超出了流动儿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而成为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的又一制约因素。2003年,据北京市某教委统计,公立学校儿童每学期需交1 000元~2 500元[7]。而2006年杜文平等调查发现,流动家庭月收入在500 元以下的占被调查家庭的19.6%,801 元以下的占47%,1 001 元以下的占69%[8]。最后,流动儿童因户籍问题而无法获得参加北京市高考的报名和考试资格。2009年3月,国家教育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再次明确规定“申请报考高等学校的所有考生,须在其户籍所在省(区、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规定时间和指定地点报名”,而流动儿童只能回其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

2.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生存能力较差。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落后。教室的设置极为简陋,多媒体、电脑等教学工具以及图书馆、体育场等教学文化设施都较缺乏,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差。大多数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不少老师还一人负担多门科目,师资力量严重不足。2001年,海淀区行知学校仅有35%的教师曾任教于国家的正式学校(包括农村学校)或是师范学校毕业;其余65%的教师没有任何从教经验[9]。2009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多元文化教育中心承担的“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项目”的试点学校中,37.5%的老师所负责的教学科目在2门以上[10]。

打工子弟学校既面临着“是否合法”的问题,又面临着被拆除和搬迁的窘境。2006年起,北京市各区县都基本停止了对打工子弟学校的审批,其中朝阳区于当年8月决定不再审批新的打工子弟学校。[10]按北京市城乡一体化的规划,2010年6月前,朝阳区、丰台区、大兴区等将陆续完成面积不等的搬迁,这次搬迁同时涉及到30多所打工子弟学校,会有万名流动儿童的就学受到影响[11]。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参与的流动儿童情感支持网络[12]

流动儿童家长应做好与孩子间的亲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及时疏导孩子出现的不良情绪,并多对孩子加以鼓励,确保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应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注,老师应鼓励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主动交往,努力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并适当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流动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社区应增加对流动儿童的照顾,将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怀和教育作为工作的内容之一,使流动儿童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二)提高流动儿童的医疗保健水平

加强流动儿童的登记和管理工作,保护流动儿童享受北京市社会服务的权利。应积极将流动儿童的登记和管理工作纳入到城市人口的管理体系,并建立健全流动儿童登记系统。各社区在提供服务时,应做好儿童计划免疫等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庭的卫生保健意识和利用公共服务的能力[13]。

(三)改善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

1.维护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实现公办教育资源的享用均等化。加强政府的资金投入,逐步放宽公立学校对流动儿童的入学条件要求。北京市各区县应试行并确立将教育经费的划拨标准更改为按照包括借读生在内的实际在校学生数来划拨,对于朝阳、丰台等流动儿童的集中区和接受流动儿童较多的公办学校,市财政部门应给予专项补贴。同时,还应对贫困流动儿童设立专门津贴,或对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后的书本费、校服费等费用实行减免[8]。公立学校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也应力图放宽流动儿童的入学条件,逐渐取消烦琐的就学手续,减轻各种“证件”对流动儿童入学的束缚。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流动儿童受教育的制度壁垒。上海市已经在原有户籍改革的基础上尝试新的进展,该市于2009年2月出台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14]。其中对流动人口申办上海市户口做了具体的规定,且规定流动人口的子女可以随迁,这对北京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行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2.规范打工子弟学校,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环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财政补贴、经费资助等资金支持的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各种社会捐赠,积极动员公办学校将其图书馆以及部分闲置的校舍、教学器材等或无偿或适度有偿地提供给打工子弟学校[15]。

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要提高现有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授课水平,加强对他们的组织培训,教育主管部门等应对其给予一定的培育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打工子弟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也应做好新加入教师的把关工作,并提高自身对教师的吸引力以壮大教师队伍。加强对打工子弟学校办学的规范、管理和监督,确保此类学校良性发展。市政府应逐步规范和承认打工子弟学校的法律地位,给其一定的制度化发展空间[16]。加强对打工子弟学校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大力实施教学评估,实现打工子弟学校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针对三十多所打工子弟学校的搬迁问题,相关部门应切实了解民情,结合实际对在校流动儿童进行妥善安置,努力杜绝流动儿童因学校搬迁而失学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关注流动儿童问题 促进和谐社会[EB/OL]..

[11]30多所打工子弟学校拆迁 北京万名学生面临失学[EB/OL].中国新闻网,省略/edu/news/2010/02-24/2135899.shtml.

[12]高全蓉.再议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2008,(33):629.

[13]中国儿童中心,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流动人口中儿童状况抽样调查[J].中国妇运,2005,(6):10.

[14]上海人事[EB/OL].218.242.131.171/sxbftz.jsp.

篇12

关键词:弱势儿童 家庭教育 缺失

古人说:“教,上行下效也;育,养子使之做善也。”教育使一个生物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教育就是施加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关心教育子女是每个父母的崇高义务和责任,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氛围并非完全由物质组成,家庭生活的优劣品质不应仅仅满足于物质的富裕。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渐多元,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孩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多,使学校出现了一个多层面的弱势教育群体。这些弱势儿童成因各异,但折射出不同领域的家庭教育缺失。

一、家庭文化氛围缺失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里别的可以少一点,但不能没有书。”可在不少农村弱势教育对象家里,只有一些教科书、习题集,很少有课外读物;有些虽有孩子读的书,却没有父母读的书。家长在家庭里,首先是学习者,然后才是教育者,家长离开了学习,就不可能成为称职的教育者,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如果我们的家长每天腾出一点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分享心得体会,对孩子来说,这是无声的教育,比唠叨有效得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同时需要三个世界的丰富和成熟: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而要丰富成熟这三个世界离不开广泛而有意义的阅读和学习。课外阅读看上去是读“闲书”,确如同杂粮一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和营养平衡。如果家长陪伴孩子多读一点有益的课外书,不仅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给家庭构建健康的精神世界,还能够为父母与弱势教育群体的沟通、引导、教育搭建平台,使父母开阔视野,使孩子吸收精神食粮,产生进步的动力。

二、家庭榜样的缺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应该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作为家长,我们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怎样教他独立、坚强和善良? 怎样给子女示范正直、良心、崇高、诚信?当家长在麻将桌上唏里哗啦时,考虑过对孩子的影响、孩子的感受吗?当我们违反交通规则、乱扔垃圾时,是不是注意到旁边那清亮的眸子正映着我们的形象?纵观农村弱势教育群体的家庭,父母和孩子沟通较少,家长多忙于生计,业余时间沉醉于成人的生活世界,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了学校的事情,游离于家庭之外,造成孩子教育的严重缺失,给孩子留下了阴影,造成了弱势教育群体中一些问题学生的出现。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行为的不注重,身教言教不一致,将导致孩子心灵的迷惘、行为的缺失。家庭榜样的缺失,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亲情氛围缺失

当前,家庭面临最大的威胁是家庭的稳定性愈来愈受到挑战,离婚率逐年上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夫妻之间争吵的原因20年前大多数是“经济生活”,20年后的今天,夫妻争吵原因中近一半的导火线是为“子女教育”。“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家庭教育的这种功利传统古已有之,直到现在,许多家庭教育的亲情氛围不足,功利倾向过甚,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有一个五年级学生曾经对我说:我第一次考到第一名,父母很高兴,给了我十元零花钱。后来我做了班干部,成绩一直很好,我发现成绩能带给父母最大的满足。一次,我考砸了,拿着一张“惨不忍睹”的卷子回到家,父母的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原来,“分数”才是父母最疼爱的孩子……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期望是可以理解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功利性过甚,情感氛围不足,则极易造成孩子的精神营养不良。多给孩子一点自信和勇气,多给孩子一点支持和鼓励,这是孩子精神力量之所在,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之所在。从我校近年开展的农村弱势儿童的教育研究看,青少年时期,孩子特别需要父母心灵上的关爱、感情上的呵护。情感支持是家庭稳固的基础,是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的源泉,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阳光,想要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家长必须先有健康的心态。

四、家庭民主氛围缺失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一条生物链,而在一些家庭里,也有这么一条无形的链。常听一些孩子说:在家里,我怕爸爸,爸爸屈从妈妈,妈妈尊敬外婆,外婆总是宠着我。因此,我既是最小的,又是最大的。”为什么在不少家庭,亲子之间难以沟通,缺少共同语言?对孩子威胁、强迫的语言不绝于耳,如:“我说不行就不行!”“我和你爸爸再也不管你,你想走就走吧!”更有甚者,不少家庭暴力时有发生。家庭民主氛围缺失的最大受害者往往是孩子,孩子受到更大伤害的家庭悲剧时有发生。

篇13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推算,全国约有0~6岁残疾儿童139.5万,其中听力残疾的有15.8万。①

从残疾状况和致残原因来看,先天性聋哑的儿童将比后天性聋哑的儿童数量多、比重大。造成先天聋哑的原因很多,主要是遗传疾病、近亲结婚、妊娠期疾病以及某些地方病等。

这些聋哑儿童先天的或在婴幼儿时期便无法和周边世界进行正常的交流,由于听力和表达能力的降低,限制了他们与人交流机会, 社交活动的减少、生理上的缺陷, 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的心理健康,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因此他们的心理状况和健全的同龄儿童相比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聋哑学生孤独倾向强于一般学生, 便与他们的自身特点有关。

除了聋哑儿童自身的生理原因外,影响聋哑儿童心理健康的还有很多外在因素。

一、从家庭方面来看,家庭教育会给聋哑儿童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一些家长由于不了解聋哑儿童的身心特点,缺少正确的交流方法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有的不切实际地按正常儿童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有的方法简单、粗暴,动辄拳脚相加;有的悲观失望,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如此种种,不但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相反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残疾少儿的自信心、自尊心,从而形成任性、自私、孤傲、胆怯、自卑、撒谎等异常心理。

二、从学校方面来看,由于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不了解残疾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教育方法,对学习成绩不好又经常违反纪律的聋哑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训斥、挖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同时,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看得特别重, 一味地追求教学效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从社会方面来看,聋哑儿童的模仿能力通常比较强,社会上一些成人的举动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如成人抽烟、酗酒、赌博等,他们也会效仿。同时,目前社会上对残疾儿童还存在偏见,视残疾人为“残废”人,对他们冷漠、疏远, 对残疾人的教育、发展没有正确认识,就连有的“普校”、幼儿园的教师都把残疾儿童拒之门外,这也会导致聋哑少儿产生心理异常。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聋哑儿童心理健康的构建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单靠哪一方的努力都是不够得,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通力协作。

首先、需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庭是聋哑儿童除了学校接触最多的外界环境。学校需要加大同家长的沟通,召开家长座谈会、开展咨询活动等方式帮助家长更新认识,转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教师与家长统一认识、分工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确保聋哑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其次、需要提高教师素质、摆正育人观念。对聋哑儿童来说,影响最直接、最明显的就是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应培养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提高自身修养,学习掌握残疾儿童心理学,针对每个聋哑儿童的不同心理状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使聋哑学生个性心理中的缺陷得以补偿和矫正。同时,教会聋哑学生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 如何抵制和纠正错误心理、完善自己的人格形象。

最后,还要让聋哑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学校教给聋哑学生必备的生活技能,使其可以走上社会,了解社会,熟悉社会,正确的人事社会,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消除由于封闭而产生的心理误区,消除自卑感,积极健康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中。

篇14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当前,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他们外出务工、经商,把子女留在原住地并委托给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这些留守的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

1.1 自卑心理比较普遍。据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而存在。他们感到非常孤独,在内心产生了极端自卑的不健康的心理。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成长和身心健康都是很不利的。

1.2 性格孤僻,行为怪异。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内心的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他们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同学,甚至是老师和长辈,理由是“太无聊了”。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违法犯罪的现象。

1.3 逆反心理严重。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很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严重影响了孩子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甚至感觉自己遭到社会和他人的遗弃,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和仇视态度。他们对家人和老师的管教都置若罔闻,甚至在公开场合与老师和家长顶撞,以显示他们的反抗和玩世不恭。不少留守儿童在校表现较差、人品较低、经常违纪、目中无人、不太合群、没有集体主义观念,有的还养成了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往往许多留守儿童表面上来看都比其他孩子要更独立、更坚强,然而他们的心灵比其他孩子更脆弱、更不堪一击。他们心态极不平衡,情绪波动很大,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很容易受伤,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和仇恨心理,导致沾染上不良的习气,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是希望,留守儿童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当前,留守儿童的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伤害,带来不稳定因素,也会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隐患,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防范。

2.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措施

2.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限制,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带在身边生活、学习,保证完善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最有力的保障,让所有“留守儿童”都不用再“留守”。 转贴于

2.2 加强家庭教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和监护人的责任。父母尤其是出外打工的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交流和沟通,除了关心孩子的生活、身体和学习外,更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样不但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心理,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明白生活的来之不易,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负责抚养监护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应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过分溺爱和放任,给孩子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从而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和高尚人格。

2.3 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所在地的教育机构,要完善健康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心理上的体贴与温馨,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有一个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营造和谐大家庭氛围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每个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以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其次,学校要组织班主任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和跟踪管理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管理。第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第四,注重对留守儿童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家校结合以更好地教育孩子。

2.4 留守儿童自身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我认为留守儿童本身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学会正确应对挫折和逆境,培养坚强意志,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从而使自己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