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内科常见护理诊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 提供可靠的依据
首先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饮食,二便情况,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听取患者的主诉症状,对确诊提供可靠的依据,医生护士可立即为患者作出有关临床诊断的各项检查,及时诊断及时处理,一旦误诊导致失去及时手术或非手术内科治疗的机会,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临床上应提高对急腹症的明确诊断水平。
2 常见疾病分类
大多分为以下几种:①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②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结石,胆道蛔虫;③胃十二指肠穿孔,胃痉挛等;④肠梗阻,肠套叠,肠穿孔,肠痉挛等;⑤宫外孕,肝脾破裂,胰腺炎等;⑥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
3 临床护理观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如何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何识别患者腹痛的特点,对急性腹痛的患者不仅仅是医生的高超医疗技术,早期做出明确诊断,同时也是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所必需掌握的知识,医生不在的同时护士应立即为患者做些对症处理,能为患者减轻痛苦,缓解症状,要明确急性腹痛的病因和诊断,要与内科急性腹痛相区别。护士首先询问病史、腹痛时间、是阵发性疼痛、还是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绞痛,并详细记录内科疾病需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做出明确诊断后必须内科保守治疗,同时可给予解痉药物,或者给予腹部热敷,疼痛可逐渐减轻者,如果诊断不明确,盲目为患者做手术,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给患者带来心身伤害和经济损失,更会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但外科急腹症是某一脏器突发器质性病变,急需手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要早期诊断及时实施手术。时间就是生命,不得有半点延误和马虎,内科疾病引起的脏器没有器质性病变,是功能性或神经反射性引起的疼痛,如胃痉挛,或者说仅有黏膜层表浅炎性反应,如急性胃肠炎等。这些病症引起的腹痛的特点疼痛没有明确定位和固定点,表现为时轻时重,时左时右游移不定,腹壁柔软,压之无腹肌紧张,不见加重,给对症热敷或给予解痉药物反而感到疼痛减轻,逐渐缓解,继续内科保守治疗。但外科急腹症起病急,发病快,腹痛症状则和内科腹痛完全不同,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重,绞痛,同时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或胆汁。但内科疾病也常伴有胃脘不适,轻度恶心、呕吐,外科腹痛特点腹肌紧张较为明显,一般上腹部疼痛多为急性阑尾炎早期,数小时后脐周围疼痛,最后转移到右下腹疼痛,胃溃疡急性胃肠炎等。右上腹疼痛多为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症,胆道感染急性期,持续时间略长,放射右肩及背部疼痛难忍;左上腹疼痛则为胰腺炎、脾破裂、胃溃疡、胃十二指肠穿孔,胃穿孔最明显压痛点为脐上偏右三横指,左下腹疼痛。输尿管结石多呈绞痛,尤如刀割,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患者可出现大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疼痛时向和外放射,感染性腹痛的特色是钝痛,急起但非突然,疼痛持续而无间歇,呈进行性加重,腹肌紧张有压痛,腹痛症状也较也严重,可出现休克。腹部外伤进行性出血,腹痛的患者常见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较为明显,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关键词】能力本位;高职;内科护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一、课程改革定位
《内科护理》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桥梁课程,涵盖医院各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操作技能。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30号)印发,护士职业岗位任务分六大块:健康评估、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执行医嘱、护理操作。高职层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传统的教学以“知识+技能”为主,重点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有悖于高职培养目标。护士职业技能性强、动手能力要求高,更要求高职护生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充足的知识积累也以熟练的技能作为外显形式,改革应以“熟练技能+必须知识”为目标,技能训练、能力本位教学应是《内科护理》课程改革的突破点。
二、 课程改革设计理念和思路
1、课程改革设计理念
在《内科护理》课程设计上,应围绕当前的行业标准和护理执业需求进行。首先对学生的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调研,并据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立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满足学生岗位能力的需要,获得护士职业资格,及学生工作后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作为教学理念。
2、设计思路
通过行业调研、护理毕业生的岗位调查和护理专家的座谈及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30号)印发,提到的责任护士的职责,确定内科护理的典型工作任务和流程,并据此总结和提炼出内科护士的职业能力。再把职业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改革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能够识别内科患者常见的症状、体征,识别病情变化,具备对危重患者做出应急处理的能力、具有实施内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常用检查配合、常用诊疗器械的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具有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等。
2.知识目标 应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应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标准、需要护理配合的治疗要点、应知与内科护理操作相关的理论知识,联系临床实践等。
3.素质目标 树立“生命至上”职业意识,具有认真负责、虚心好学精神、具有关心、爱护、尊重护理服务对象和认真、严谨、热情、勤快的工作作风、具有与患者及家属和谐沟通的能力、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具有热爱护理专业、乐于奉献、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四、课程内容设计
该课程分为九个模块,分别是呼吸内科护理、心内科护理、消化内科护理、泌尿内科护理、血液内科护理、内分泌内科护理、风湿内科护理、神经内科护理、传染病护理。每一模块又分成若干个任务,将学习活动融入在工作过程中。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内科护理岗位必需的专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五、教学方法设计
以能力为本位,突出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对接,设计积极有效的教学实施。
1.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开阔学生思路,然后按照提出问题的思路进行讲授,使学生通过思考,按照问题思路构建基本知识。
2.PBL教学法 将学生置于临床个案中,学生对个案分析,提出假说,然后寻找资料,分析假说,最后在课堂上集体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去查找有关问题的答案,记录各学生的表现,以便了解不同学生的弱点所在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3.案例教学法 ①病例准备: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2份或3份临床病历资料,并拟定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诱导性,有利于病例讨论、深化所学知识、经历解决问题的系统过程。病例选择可以是单一的典型病例,也可是综合病例,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全心衰,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体现疾病知识的相关性和连续性。②课堂实施: 在每一个模块讲授结束以后,引入病例讨论,总结该模块所学的内容,把所学的东西前后串联起来。首先,老师用多媒体展示病例资料,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该病例的初步医疗诊断,并根据病例资料分析其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诊断,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内容。然后,每组推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观点和思路,其他成员进行适当的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讲评,完整准确地概括知识要点,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补充遗漏之处,分析错误原因,使所学的知识完整确切。
4.“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法 将教学场所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法: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的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基本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个大教学情景能够支持学生进行持续的探索,学生能够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时间内从多种角度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持续的求解。
六、考核方案设计
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分配):本课程在原有 “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考核方法上增加形成性考核方式,注重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成绩,对学习者学习目标进行阶段性测试,把职业素养、社会能力、学习态度等列为《内科护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内容,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质等多方考核融为一体。
短短的一个月即将过去,在心内科实习也即将结束。在这一个月里,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经过不断实践,我受益颇多。其中,有苦有乐,有酸也有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感觉自己学的还不够,还有好多东西要学。不过在这里,科里的老师们都很重视,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职业的精神。
在实习期间,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
心内科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常见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衰、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房间隔缺损、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缺血等症状。实习期间,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及基本操作。按时参加医院安排的班次及科室的教学查房;微笑迎接新病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主动了解病人的情况,及时为病人排忧解难,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关键词:小儿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依据相关研究表明,将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于小儿内科常见疾病护理中,具有良好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其效果情况,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对小儿内科常见疾病患儿试行护理路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小儿内科收治患儿数量前四位病种共270例患儿设为研究组,年龄0.1~13岁,平均(2.73±1.08)岁,支气管肺炎84例,小儿腹泻58例,急性支气管炎6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3例,其他18例;并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前的常见疾病患儿26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0.2~12岁,平均(2.91±1.21)岁,支气管肺炎87例,小儿腹泻61例,急性支气管炎6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0例,其他1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 以科室的骨干护理人员组建研究小组,负责病种的筛选、护理路径计划与流程的制订,并进行临床评价、指导与总结改进;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研究数据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培训的内容包括护理路径的意义、目的及实施方法等;依据护理程序、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路径的制订,以时间进度作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诊断、病情检查、临床用药、治疗及护理等较理想的护理手段作为纵轴,并罗列护理内容与护理目标。
1.2.2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征询患儿与家属需求,由主治医师与护士确定执行护理路径,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执行中护士依据路径表内容评估并落实护理措施,及时记录反馈变异因素,入院后将开展护理路径的告知单予以患儿或家属,并以通俗语言进行健康教育以获得配合;实施中小组成员对护理变异因素进行分析并测评专项护理的满意度,以实现对护理路径的修正与完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与生活质量,并调查患儿与家属健康教育的达标率与护理满意度。
1.4效果评价 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包括躯体疼痛、日常活动、精神状况及总体健康等指标;健康教育的达标率采用调查问卷评价,包括疾病知识、饮食情况及用药知识等问题,按掌握程度分别计0、1、2分,得分大于15者为达标;满意度采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按满意程度分别计1~5分,大于或等于85分者为满意[1]。
1.5统计学分析 资料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 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的生活质量 护理后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健康教育的达标率与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健康教育的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60±7.93)分、83.46%(217/260),研究组为(97.63±8.13)分、93.93%(263/28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属于患者住院时期应用的护理模式,美国、澳大利亚及英国等国家大型医院采纳应用均取得良好效果,我国自2010年起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试点工作,近年该护理模式的适用病种越来越多[2]。本研究选取27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小儿内科患儿与260例未应用该护理模式患儿进行效果对比,以探讨小儿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和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主要针对特定群体,以时间进度作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诊断、病情检查、临床用药、治疗及护理等较理想的护理手段作为纵轴,从而制订较完整的护理日程计划表[3]。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提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本研究中以临床护理路径规范患儿护理工作,引导护理人员依据路径计划进行各项护理措施的规范、准确实施,保证护理过程的清晰条理与明确记录,从而确保患儿获得理想护理服务。此项属于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升患儿生活质量的理论依据,表明实施临床护理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研究表明研究组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的达标率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临床护理路径能提升患儿与家属达标率与满意度。原因在于护理路径有效规范患儿与家属健康教育的指导内容,保证教育工作的预见性 []、计划性与针对性,从而确保计划实施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护理路径还可保证护理人员与患儿接触的时间与细心度,从而密切护患关系并提升患儿与家属的满意度[4]。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对患儿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影响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小儿内科常见疾病建立规范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减少医疗费用并促进患儿尽快康复,从而有效提升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金燕.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炎患儿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7):910-912.
[2]陈健,廖意芬,王晓云.小儿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临床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7):510-512.
关键词: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护理
恶心与呕吐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病症,它是胃内容物反入食管,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医学上来说是一种保护反应,但是频繁而剧烈地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甚至休克等,就变成了一种伤害身体的病症。恶心与呕吐的症状和原因非常复杂,要想做好恶心与呕吐的护理工作就要搞清楚恶心与呕吐的症状和原因,对症下药,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恶心与呕吐的护理工作。
1 恶心与呕吐的症状及原因
1.1恶心与呕吐的症状 恶心与呕吐的症状主要有3种:①急性的恶心与呕吐,这是一种病情比较紧急的症状,患者恶心呕吐的时候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这种病情的原因比较清楚,容易医生诊断;②慢性的恶心与呕吐,这是一种病情来势比较慢的症状,患者会时不时的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的情况,这种慢性的恶心呕吐病情比较复杂,不宜诊断;③并发行的恶心与呕吐,这是一种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恶心与呕吐症状,是一种并发性的疾病,常见的引起并发性恶心与呕吐症状的的原因主要有:阑尾炎,肠胃炎和肝功能受损引起患者急性或者慢性的恶心与呕吐;胃食管反流病等引起患者胃部反酸水,厌食,进而引发恶心与呕吐的症状;食物中毒,空气污染,刺激性气味等引发患者出现的恶心与呕吐的症状。
1.2恶心与呕吐的原因 恶心与呕吐是一种很复杂的发射活动,人体通过恶心呕吐排除胃部不适食物而起到对自己身体的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剧烈的恶心与呕吐是对身体有害的,应及时治疗,恶心与呕吐的的原因要根据恶心呕吐的实际状况而定,原因很复杂,除了直接的恶心与呕吐之外,还有很多人的恶心呕吐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的。能够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疾病性原因,咽炎、扁桃体炎、胃炎、肝炎、胃溃疡、胆囊炎等消化道炎性疾病常常会引起恶心与呕吐,另外脑部受伤、颅内压增高、头痛、偏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都容易使人产生恶心呕吐的情况;另一种原因是非疾病性的,例如吃了变质的食物或含有一定农药的食物后,都会首先反应为恶心呕吐,还有妊娠反应、晕车、空气流通不好造成的闷热、刷牙、吸入冷空气、食入不良气味的食物以及过饱、过饿等,这些都会令人产生恶心呕吐的症状。
2 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护理
2.1观察患者病情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之后,护理人员应该继续观察患者的病情,记录患者的恶心呕吐状况,主要记录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人员应该记录下来患者有没有接着恶心呕吐,记录恶心呕吐的次数;②护理人员应该记录下来患者呕吐物的颜色,气味,量的多少等等。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记录判断患者的病情:如果患者持续的恶心呕吐,可能会导致患者胃液的大量流失,造成患者新陈代谢中毒,患者呼吸出现急促或缓慢的不稳定状态,这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报告患者的病情,预防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如果患者出现血压降低,心跳过快等症状,说明患者的血容量不足,护理人员应该准确测量患者的血压,体重,尿比密等,上报给主治医生,及时为患者治疗。
2.2对患者进行药物护理
患者出现呕吐之后,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采取药物护理,一般呕吐可给予镇静药,止吐药治疗,如安定,胃复安,阿托品,吗丁啉等,谨遵医嘱严格按照药物使用程序对患者用药,根据患者恶心与呕吐的严重程度执行护理任务,药物护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如果患者恶心呕吐的比较厉害,就不能用口服的药物来护理,因为患者呕吐严重,接着用口服药的话,患者会把药物也呕吐出来,更加剧患者的痛苦,因此护理人员此时应该采取给患者静脉输液的方式,给患者补充含水分和电解质,恢复患者的体能;②如果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比较轻微的话,护理人员可以采取口服药物的护理,因为口服药物比较方便,又可以减少患者的痛楚,另外在进行口服药物护理时,要注意将药物分成小部分给患者服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加剧恶心呕吐的痛苦;③如果口服药物达不到止吐效果或者效果不理想,护理人员应该把口服和静脉输液结合起来,保持患者身体机能的平衡。
2.3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患者在大量的恶心呕吐之后,胃里已经没有食物的存积,患者体能被消耗殆尽,出了药物作用的护理之外,还应该注意患者的饮食护理,此时的饮食护理跟其他的非呕吐患者的护理情况不一样,因为要考虑到患者对食物的接受力,此时的护理应该注意给患者清淡的没有明显气味的食物,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又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另外这些食物还应该含有丰富的补充人的体能的成分,为患者补充体能,还要注意饮食的平衡,为患者制定合理均衡的饮食。
2.4对患者进行恶心呕吐处理 患者恶心呕吐的时候,会有产生大量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呕吐物倾倒而出,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清洁呕吐物,为患者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减少细菌的传播;护理人员还应该时刻帮助患者调整合适的姿势,嘱咐患者及时调整侧卧,坐姿等,并且把头扭向一侧,防止呕吐出现;此外,对于昏迷的患者要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防止患者误吸入呕吐物造成身体不适甚至窒息。
2.5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恶心呕吐是一种令患者非常难以承受的症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之后,心里会产生极大的波动,容易焦躁,容易生气,异常痛苦,如果不调整好心里状态,患者的病情会更加严重,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疏通患者心理,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生活有规律,定食定量用餐,远离烟酒,保持心情舒畅,不要有过多的精神压力,积极面对疾病带来的折磨,同疾病抗争;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讲述其他的事情转移患者注意力,让患者尽量不去想恶心呕吐带来的不适,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平复患者的心理波动,使患者恢复心里平静。
2.6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 患者在大量的恶心呕吐之后,体能被大量的消耗,四肢瘫软无力,如果患者长时间不活动,会引起血液循环速度减慢,身体麻木等症状,这时护理人员应该多鼓励患者起床活动或者在床上翻身活动等,防止血液循环出现问题,防止身体发麻症状的出现,还应注意提醒患者动作幅度不要太大或太猛,这样会可能会引起再一次的恶心呕吐,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减轻患者的痛苦;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保持患者住院环境的干净整洁,及时打扫通风,促进新鲜空气的流通,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修养环境。
3 结语
通过上面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消化内科恶心与呕吐患者的症状以及患者出现恶心与呕吐的原因,在弄清楚症状及原因之后护理人员就要采取相应措施,对患者进行药物,饮食,生活及心理上的的全面护理,帮助患者减轻恶心与呕吐带来的身体不适和痛苦,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1-5]。
参考文献:
[1]孙艳玲.消化内科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2:104.
[2]邓建红.消化内科恶心伴呕吐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11:174.
[3]宋秀香,邵娜,盛显爱.消化内科恶心与呕吐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