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美国工厂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系列中,有工程师(Engineer)、技术师(Technologist)和技术员(Technician)。
“工程师是产品、生产过程或工程系统的开发者或设计者,应用数学和基本理论来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是他们的典型工作”。
“技术师是一个典型的工程实践者,他们关心工程原理如何应用于实践,如何组织生产人员从事生产准备工作和现场操作。他们专注于维护和改良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加工方法和加工程序”。
“技术员经常在工程师和技术师的指导下工作或者贯彻他们的技术方案。他们是实践人员,因而,必需了解工作原理和试验程序、测量工具。他们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英国工程技术人员也分3种:特许工程师(Chartered Engineer),技术工程师(Technician Engineer)和工程技术员(Engineering Technician)。英国工程师委员会(The Engineering Council)指出:
“特许工程师在技术人员群体中提供改革和创造的信息。他们是技术人员群体的领导者。有的要进入最高管理岗位”。
“技术工程师将特许工程师的意图转化为实际工作。他们是工程技术人员群体活动的计划者。他们常常负责作出每日的工作安排,对日常的技术问题找出切实的解决办法。有的技术工程师要进入管理和监督岗位。”
“工程技术员在工程技术人员群体中是参加实际工作的。他们对测量仪器工具和设备,掌握详细知识和操作技能。他们对技工和操作工的工作负有监督责任,并保证工作正常运转。”
法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分工程师、高级技术员、技术员3种,他们的职责与英美两国大致相同,例如与技术工程师相当的高级技术员职责为“将抽象的设计和理论研究具体化,直接协同经济管理和工业尖端力量工作,协助工程师进行研究、计划和生产……”由上面职务内涵可见,工程师和特许工程师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工程师、高级技术员、技术员为技术型人才。
工程师与技术师的关系,“他们的任务高度相关,有时很难讲清楚在职业带中那里是一种人才的终点另一种人才的起点。在一种人才工作区内作出的决定会极大的影响另一种人才工作区域的决定。” 工程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都具有各自的工作领域。但他们的工作领域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彼此渗透,并非截然分开。在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随着现场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二者也存在着相互接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技能型人才劳动组成中的智力成份不断增长。
六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和地区涌现出多种多样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如美国、加拿大的社区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双元制校的职业学院;英国的多科性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澳大利亚的综合技术学院;法国的短期技术学院;南朝鲜的初级职业大学;印度、阿富汗的综合技术学院;马来西的工艺学院和综合技术学院等。这些院校以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为其主要特征。
迎接21世纪挑战的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职业培训,使其掌握职业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通过双元制培训的学生,可以胜任其职业领域里的所有工作任务(即其职业范围领域里的所有企业里的工作),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工作岗位的任务。
“双元制”职业培训分别是在企业和学校里进行的。通常在企业里进行3至4天的实践培训,在学校里进行1至2天的理论培训。“企业与学校”这一培训比例始终贯穿双元制职业培训。除了这一“分散”培训模式外,还有一种“集中”培训形式,即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在某一段集中的时间内进行培训。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通常为三年。
一些传统的工业职业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就业前景愈来愈被机器所吞噬。不过,其它一些工作领域,如安装、编程、控制以及维修整套设备等同时在发展,它们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职业培训的内容必须不断地拓宽。
在商业管理领域,日常的重复性劳动和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将逐步被机器所替代(引进信息技术等)。需要独立完成的工作、策划、协调、组织以及领导性质的工作越来越居于首位,但是只有在正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才能完成这些工作。这表明了对服务性质的工作,特别是咨询工作的需求在增加。今天,我们已经看到,未来的顾客只有在购买前获得好的咨询并且保证有好的售后服务的前提下才会购买一件产品。另外,服务质量的好坏在竞争中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加拿大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社区学院技术学院主要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加拿大社区学院有自己的协会。现在加拿大约有175所学院。由于对劳动力要求较以前更高,以前两年的课程,现在延长到三年,甚至四年,目的是培养他们具备新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新技能。
美国社区学院和职业教育
社区学院以前是,现在仍然是学费最低廉的。通常,学生只付学费和各种学业所需开支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不到的费用。其余三分之二左右的经费来自州政府或地方政府。或共同来自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付不起学费,可以享受种种助学金、补贴或帮助。这些经济上的帮助来自于联邦政政府、州政府或民间赞助者。赞助者可以从政府得到减税的好处。很多社区学院的学生都作一份工作,以帮助支付他们的教育费用。社区学院对大众开放,没有入学考试的要求。任何一个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人都可以入学。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社会需要有更高技能的劳动队伍。新行业,譬如信息技术渐渐发展起来。这就为教育与培养一支有新技能的劳动队伍创造了新的机会。同时,人们对要的更高质量的医疗保健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美国人口的老化现象也促使对医卫、保健人员,如护士、理疗助理、放射科技术员等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不管人们对社区学院的陈见如何,如今,社区学院占全美高中以上教育机构总数的三分之一。其学生入学总数年年都超过了全美高等院校入学总数的二分之一。社区学院已以二十一世纪新经济现实所需要的优质劳动者的主要提供者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社区学院证明了每种工作都值得尊重。只要他们作得好,就应该得到更好的报酬。
丹麦职业教育新发展
在过去的25年中,丹麦对教育体系主要进行了四项主要改革。丹麦从来没有经历过革命,或与革命类似的事件。在对话、达成一致和职责共享的氛围中,事物得到逐渐发展。丹麦有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的国家标准,从这一意义上说,丹麦制度是中心集权的。国家行业委员会制定目标,它负责保证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和现代性。该体系中100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行业委员会。
丹麦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另一个特征是双轨性。它是建立在传统学徒培训体系现代化的基础上。该体系以如下方式进行:学院为基础的教育和公司内的实践培训交替进行。一般说来,职业教育不超过4年,学生通常最多在职业学校中接受80周的教育。年轻人50%和60%的培训时间在一个或几个公司度过,这些公司是被相关行业委员会批准的培训公司。目前由在巴黎的OECD(世界经合组织)所做的研究表明:学校与工作世界正式合作的结果是年轻人从学校到工作的平稳过度。在欧洲和整个OECD国家中,丹麦的青年失业率最低。毕业时,青年已有丰富的工作场所经验,具有与成人相同的基础,因而,能够被劳务市场接纳。
技术和商业学院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国家职业教育证书,而且能够为学生进入大学及其它高教机构做准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课程很灵活,学生能够将以上两种课程结合起来,目的是毕业时不仅能够进入劳务市场,而且还能进入大学。这意味着没有决定选择哪条通道的年轻人能够安全地选择职业学院,因为在这里你还有进一步选择的权利。
芬兰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芬兰居在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中居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新加坡之后。该报告指出芬兰居此高位,主要是由于它投资于信息和通讯产业、强有效的国民经济和公共产业,与工业和商业紧密结合的高水平教育。芬兰有270所职业学校,在校生165 000人,30所技校,有在校生122 000人。国家对教育投资给予补贴。2001年春有350名中国学生在芬兰的职业教育机构和多科技术学校里学习。
韩国职业教育
技术职业教育(TVET)在韩国的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韩国政府成功地调整了技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以满足正在变化着的工业需求。在技术学校里,学生可以选择53门不同的课程, 农业技术学校可以选择的课程有14门, 航海渔业职业学校可以选择的课程有8门,商业学校有7门。在各种国家考试中获得资格证书的人都视为具有获得学士学位的同等学历资格。韩国职业教育在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的确韩国的经济实力由于其高水平的职业教育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特别是,由于职业教育为个人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通过事业的发展而提高了个人的生活水平,职业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发展都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职业任务
一、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确定宗旨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2.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使学生适应职业、培养能够胜任职业任务的人。3.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完成职业任务的基本工作流程、方法、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还应当能够正确理解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要素间的联系,具备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4.高等职业教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场所的通用职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更好完成职业任务的特定职业能力。
二、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通用职业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通用能力,包括以下20个方面。1.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学习,具备和提高自己获取各种知识的手段、方法。2.利用各种资源能力:通过学习,使自己具有管理和有效利用各种可支配资源的能力。3.协调际关系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不断与人沟通交流,和别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4.快速获得和利用信息能力:通过各种媒体有针对性地获得、筛选和利用各种有用信息。5.准确理解系统(和系统内部要素)间关系能力:通过已有知识,准确理解工作、生活及社会环境各种系统间及系统内部关系。6.书写能力:具有社会交往的文字功底,通过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向公众准确传递自己意愿的能力。7.语言交流能力:通过语言表达向公众准确传递自己的意愿。8.基本运算能力:利用拥有知识和各种计算工具完成工作、生活中各种基本运算。9.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通过努力、思考能解决工作、生活中各种常见问题的能力。10.决策能力:通过努力、思考能用常规方法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选择进行决策。11.正确推理能力:能用常规方法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逻辑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结论的能力。12.团队意识:在工作场所和与人合作时,具有自发的团队意识。13.有自信心:通过完成职业任务提高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14.自我控制能力: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能按常理实现自我控制。15.自我管理能力: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过程,实现有序管理。16.敬业精神:对工作,具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17.诚信:做人做事诚实,守诺言,守信用。18.勤奋:做事情认真、执着,积极。19.计算机操作能力: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20.遵纪守法:有遵纪守法意识,自发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能力。
三、特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特定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项特定职业应具有的专业能力,包括以下10个方面。1.获取职业技能知识的能力:通过学习,掌握该职业技能手段、方法。2.继续学习所从事职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3.使用所从事职业新技术(手段)的能力。4.准确理解所从事职业工作任务流程的能力。5.快速掌握所从事职业具体工作任务方法。6.正确分配和使用所从事职业具体工作任务所涉及的资源。7.在完成所从事职业具体工作任务过程中,和团队成员针对职业具体工作任务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8.对以上3-7项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9.把职业具体工作任务做得更好的意识。10.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具备自发的良好职业道德。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洲,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操作型专业技术人才。我国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且大多属于自主办学特色,教学资源不足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培养适应国家发展的生产建设人才,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更是没有搞清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过程难以做到有的放矢,或者直接和间接套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更是难以实现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四个合作。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来看,明确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目标定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肖凤春 单位: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2015.08
【关键词】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定位
一、当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阶段
孕育时期:我国真正的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初,江汉大学、无锡职业大学等13所短期职业大学诞生,开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先河。这些短期职业大学在改革开放初期解决因人才短缺制约经济增长问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82年教育部的《中国短期职业大学和电视大学发展项目报告》中指出这种短期职业大学是“使学生将来可担任技术员的工作”。这是第一次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在“技术员”,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基调定位在“技术”这一领域。
探索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高职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在不断的调整,更科学合理。199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提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技术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同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意见》,该文件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1995年原国家教委印发《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大学的人才培养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部分中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到90年代中后期,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继续延续在前期的“技术”领域,然而比前期更具体全面,将培养目标从原来单一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向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方向变化,从“技术员”到“技术性强”到“高级(部分中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的变化,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种类、规格和要求日益明确。
成型时期:2000年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将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涵盖了工程技术,也包括了管理和服务,不仅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要求具有综合的素质。这明确了21世纪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从“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转变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笔者认为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大进步,对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高技能”就是“高等技术应用能力”,“高技能型人才”就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1]
深化时期: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2012年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再次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出发,区分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进一步深化,且具有连贯和不断递进的关系,明确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性。“高”是“高端”,不是前面提到的“高级”,“高端”是处于技术和能力的顶尖,“高级”只是相对“中级”而言。而且高职人才不仅具有高端技术,还具备应用和创新技术的能力,是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复合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第一次变化;到21世纪初又经历了第二次变化,从培养技术型人才到培养综合型人才,再到培养高素质人才,一次比一次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来思考,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从“着眼现在”向“现在与未来并重”的方向调整,眼界更加宽广,要求也更高。而到了2010年,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注重“现在与未来”,同时还对“现在与未来”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具有顶尖的技术,还具有对未来进行革新与创造的能力。应该说每一次培养目标的转变都对高等职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彰显出了高职教育的独特性,与普通本科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日益明显,真正体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衍变的思考
(一)社会经济发展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
可以看出每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都是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拐点时出现的。1979年我国推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发展经济成为全国工作中心。最早的短期培训大学正是在经济发展最活跃地区出现的,大量的乡镇企业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以劳动密集为主的第二、第三产业,传统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社会开始向工业化、城市化方向迈进。这一时期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经济需要熟练的技术员,当时的职业大学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坚持以地方经济的基本组成即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这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初探索,开始显示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性、应用性、实用性的特点。
1992年我国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这一时期是高职教育蓬勃发展时期,其人才培养目标也进入不断探索、深化的阶段。在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主要以劳动集约型经济为主,技术水平不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集中在中高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WTO将我国的高职教育推向全球竞争与发展轨道,推向了国际大市场。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1999年高考扩招,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从象牙塔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职教育也逐渐从重视扩大规模和数量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致力提高质量与效益的内涵式发展。在加入WTO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扩大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各行业,人才素质包括了德、智、体、美全面综合的发展。
当时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期,正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在这新的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技术投入是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产业升级是先进设备、先进工作、先进技术、先进材料和先进管理方式的运用,企业必然需要大量受过系统训练,具有高端技能,具有持续发展能力,能在岗位上进行技术、方法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培养高端技能型、发展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自然而然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目标价值取向的转变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20多年来,一直将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服务地方、立足地方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原则,培养的人才以应用、实用、够用为主。高职教育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作为最终目的,并因此而实现它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高职教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味地强调人对技术的适应能力,突出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强调人对技术的适应与服务。杜威也曾指出:“就是有一种危险,把职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解释为工艺教育,作为获得将来专门职业的技术效率的手段。”[2]
然而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除了技术教育之外,还应关注人的发展,在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实现基本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教育要“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3]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从最初注重技术培养逐步转向掌握技术与全面素质的发展,强调学生持续学习、生活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当前技术与知识不断更新,“专门化的职业教育将难以适应技术发展要求,必须拓宽人才培养基础,加强通识能力培养以应对技术变化的要求”,[4]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
(三)人才培养目标逐步体现高职教育的属性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和一个类型已成为定论。然而,从高职培养目标的衍变可以看出其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规格的要求经历了一个从错位、越位到逐步清晰、明确的过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介于普通本科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一种教育类型,在培养目标定位中容易将两者混在一起。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容易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工程型人才混淆。工程型人才主要在企业或研究所从事某一领域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的设计、新规划的制定等研究工作,他们也需要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但他们主要从事的是工程设计、规划方面的研究工作,因此需要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的是技术性管理、服务的经验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从职业岗位上看,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工人或一般技术性岗位的熟练工人,而高等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逐步从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中明确自己的定位而显示本身的属性,即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并且在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中承担起引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任。
三、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首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得最密切的教育类型,目前国家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没有实现良性循环,是高职教育发展面临危机的根源。在目前劳动力结构中,中高级技术人才比例仍然较低,劳动者素质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只剩下6年时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越来越紧迫,培养具有高端技能、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对其人才培养活动采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理念、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评价等要素。高职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既突出高职教育的技能性、技术性,又注重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即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均衡发展,将全新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评价中去。高职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区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学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加强与企业的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
【注释】
[1]彭腾.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34~33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15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再审视
(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等职 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教育的社会关系规律要求教育必然要与 社会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结构必须主动与 现代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1] 当前,我国正处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时期,“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使我国人口红利 逐渐消失,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技术型、技 能型人才。解决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 量、效益不够协调的问题,改善我国高校“同 质化”严重现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 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 出,要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 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 型高校转型。随后在6月份的《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 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为 高职院校转型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实施路线 图。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路径和发展 目标的不断清晰,重新思考高等职业教育在 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科学定位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协调 健康发展的基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 求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既要以就 业为导向,又必须相互衔接,因此,促进人才 的可持续发展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提出 了新的要求。
(二)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对高等职业教 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整体而言,社会对“职业教育”在人才培 养目标方面的价值期待包括两个方面,即培 养合格的从业者和合格的公民。在现实中, 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不同专业 的特殊性以及生源的多样性等因素,决定了 职业教育的复杂性。
当前,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 管是技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的定位,都 充斥着“工具主义”的价值倾向而缺少对职业 教育人本价值的关怀。鉴于职业教育的复杂 性特征,不管是专科、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 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合格劳动者是职 业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而培养合格公民 则是教育本质使然。因此,从功能与价值看, 职业教育既要满足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 时还要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满足学 生一次就业能力的同时,又要满足学生再就 业能力的提升。
由此,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 职业教育本体价值的关注,内在地要求为学 生搭建起满足其终身发展的人文素质教育体 系,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期待又客观地 要求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多种规 格,不同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的这种“双重性”一方面要求建 立起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及本科高等职业教 育的有效衔接体系,但同时也对中高职衔接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中高职既能内部有 效衔接,又各自相对独立,能为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提供“留得下、用得着”的各级各类人才 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高高 等职业教育质量,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和水平,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遵循以下基本 原则。
(一)基础课程体现高等教育属性基础性
课程是指体现高等教育基本知 识、理论、文化水准的课程,它是对接受高等 教育的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如政治、法律、 文学、数学、计算机、外语,以及一些重要的基 础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无论是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还是作为高等教 育的一种“类型”,作为高中后教育,应该在高 中起点的基础上,结合人的发展、专业的学习 开设相应的课程,以满足相关的培养要求,使 学生达到相应的学识水平,掌握相应的文化 和专业基础理论。
(二)专业课程面向产业和职业岗位
高等职业教育在基础性课程满足高等性要求的同时,必须充分体现职业性要求,把对 接产业、接轨行业、服务企业、面向岗位作为 基本依据。第一,面向社会办学,坚持开放办 学、开门办学、自觉研究和适应社会需求,提 高社会适应能力。第二,面向行业办专业,根 据行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开设、调整、更新、 优化专业设置,调整人才的专业方向,彰显专 业的高职特点、区域特征和学校特色。第三, 面向岗位设课程,课程的设置尤其是主干核 心课程的设置,要基于本行业和产业发展中 岗位的需要,以岗位群、岗位工作流程、岗位 工艺等作为要求,使课程学习体现教学做统 一■、知行统一■、学用一■致。
(三)技能课程直接对接实际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有其很强的职业性要求, 强调学生具有面向一线岗位,从事一线业务 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从业资格证书和技能操作证书是其极为重要的要求。我们通常所 说的“双证书”就是指学生除了传统的毕业证 书以外,还必须有一定的从业资格证书或技 能证书,如会计专业的上岗资格证书、金融专 业的外汇从业资格证书等。这就要求高等职 业教育在统筹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设计 时,必须研究把握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所需 要的基本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操作证书,并 安排相应的教学、训练和考核,尤其是要引进 行业企业和人力部门的考核,使学生不仅会 做,而且要有管用的上岗证书,应当说,这也 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特色性的要求。
三、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配套措施
(一')构建冗备的教材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有基础性、专 业性、操作性三种模式,相应地,对于教材建 设也应该有三种不同的体系。一是基础性课 程体系。这一体系相对成熟和相对定型,也 相对稳定,应该采用比较有质量和水平的统 编和规划教材,并保持相对固定,必要时也可 以用其进行教考分离和水平统测。二是专业 性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可鼓励由学校或行业 教育指导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编写,或 者由较高水平的学校牵头编写,由行业教育 指导委员会推荐使用。三是操作性课程体 系。这一体系直接对接证书考核部门,采用 教、练、考、证相统一的方式直接解决,应具有 应对性。
(二)实施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
课程要有效,关键在课堂。高等职业教 育的课程应该有基础性、专业性、操作性三种 形式,依据三类课程的不同性质,研究运用不 同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一是对基础性课程 而言,要提倡由严谨、系统的知识传授的方法 来加以落实,注重科学性、准确性。二是对专 业性课程而言,既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 课堂与社会紧密对接,又强调学做结合,理论 教学与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协同,以提高教育 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对技能操作性 课程而言,则采用教、学、练相统一,课内方法 与课外自练相结合。
(三)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实现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效率和水平 有赖于教师的素养、水平和责任。从总体而 言,需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组合、机制 融合的教学团队。具体到不同的课程,可以 用不同的方式。基础性课程要求教师和团队 以教学研究型为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强调 理论严谨、基础科研。专业性课程要求教师 必须做到专兼结合、以专为主,实现理论与实 践统一,专业和需求对接。对操作性课程要 求教师可以专兼结合、以兼为主,以资格证书 和从业证书的训练和达标水平作为考核要 求,教师则以有效指导实际效果为参照评价 标准。
>> 走进核心素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的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 培养信息素养,走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 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核心” 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探析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若干问题的认识 走进VAIO的核心 发中旬教育研究绪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实施 对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研究 各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特征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浅探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技校语文教学中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探析 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现状提高对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徐朔. 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发展、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8):11-14.
[5]刘新阳,裴新宁.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6]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7]蔡清田.“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0(B01).
[8]张元.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08(7):68-71.
[9]蒋乃平. 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8-83.
[10]成涛.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9-96.
[11]许亚琼. 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 职教论坛,2010(25):15-18.
[12]黄济,王策三. 现代教育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22.
[13]刘宇文. 论社会本位思潮对教育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05(9):40-45.
[14]扈中平. 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7-94.
[15]卢洁莹. 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演进与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3):88-93.
[16]唐林伟. 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 教育与职业,2008(11):12-13.
[17]陈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比较[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9):5-7.
[18]柳夕浪.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 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133-02
收稿日期:[HTSS]2007-04-30
作者简介:李益生(1955-),男,山东烟台人,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指依据现实条件来确定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定位、师资定位和教学方法定位等。定位是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明确自身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差别,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其办学特色。
(一)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技术型教育
笔者认为,根据高等教育的类型分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定位于高等教育中的技术型教育。技术型教育,不论具体专业如何,实际上都是要培养工作于基层的“转化”型高级人才,此种人才应具备把工程设计、技术规范、管理法则转化为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层次定位
1.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定位
性质的准确定位,应把握以下基本特征:第一,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本科、专科教育等同。第二,高等职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第三,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的行业职业岗位的需要。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岗位,适应我国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既具有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协调发展,能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又有一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定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应定位于新版ISCED5B,学制上至少应包括大学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高职本科等同于延长了的高职专科,也不能把高职本科等同于普通本科。在培养目标上,专科高职教育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大量的高级技术工人;本科高职教育培养高科技部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师资等任务。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定位不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缺乏灵活性;高职院校师资缺乏;高职教育中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高职教育发展途径的问题等。
首先,社会总体对职教的定位,在理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其次,缺乏对典型的、有全面推广意义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教学经验的总结、提高及推行。第三,政府机构调整还未顾及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虽然呼声很高,但实施中碰到许多困难,政府职能的定位还须等待;一些政府部门在政府行为上受某些领导偏见或认识不足的影响,法规制度形成的动力不足。第四,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标准套用于职教。第五,对各种独立的职教管理标准、规程、制度,没有被进行统一的整理、修订;质量考核标准,国际规程等没有全面引入职教考核范围。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树立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既要有高等教育的共性,更要坚持自己的特色,这样才有其存在的必要,其发展才会有生命力。现代社会,人们的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类型、金字塔型的,对于占据金字塔主要部分的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区分,主要依据劳动中的智力成分,前者偏重掌握理论技术、创造技能;后者偏重掌握经验技术、动作技能。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特色:
第一,专业设置。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由于学科是相对稳定的,而职业岗位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因此,要结合这种变化灵活地设置专业。世界高等教育会议的宣言中提出,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再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办高等职业教育更要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并依此设置新的专业。
第二,教育内容。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原国家教委曾提出高职教育的理论学习应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应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定。重视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突出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应完全按将来就业的岗位需求来设计课程。
第三,师资队伍。师资是实现高职教学计划的关键,应大力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际的“双师型”队伍,包括大量聘请社会上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的兼职教师。这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而且可以使专业易于调整,还可以降低培养成本,密切学校和社会的联系。
2.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流、层次衔接、类别沟通的终身教育体系
要改革“独木桥”和“一次教育定终身”的教育制度。实践证明,高等教育只有普通高校一条“独木桥”,不利于广大青年按自身条件和潜能选择成才道路,不利于调动人们发挥最大聪明才智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力量。要为青年学习成才铺设多条道路,使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这就要破除学习、职业阶段论,破除一次教育定终身的观念,建立终身教育制度。
3.发展民办高校,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
高等教育是一项高投入事业,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比一般普通高校的投入甚至还要大。我国的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目前发展高等教育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资金。因此,在“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确立以后,还必须解决资金难题。其中,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在国家法律政策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加快体制改革,依靠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公有民办”、“民办公助”、“私立民办”等多种所有制条件下的民办高教体制。这种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是一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路,拓展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此外,普通本科院校附设“职业技术学院”和自学考试等也是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4.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高职教育如果缺乏正确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是很难发展的。首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高职教育要不要“大力发展”。陈至立部长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九次会上讲到:应“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和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这一方针,反映了科教界和广大人民的呼声。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向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当我国经济调整到主要依靠科教发展的道路时,应取适当政策,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国家的重视,我国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教育资源,在高教方面尤其如此,高职教育可以利用的资源是很丰富的。当然,只有在高中阶段的教育基本普及以后,经济和社会较发达的地区或城市才有条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是面向新世纪高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战略方针,具体实施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有步骤、有计划地去实行。
对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一线人才,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又千差万别,因此管理权最好下放给省和直辖市,让他们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求和条件去办。第二,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充分的自,让他们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同时有竞争、有淘汰,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第三,鉴于我国高职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因此应鼓励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对专业设置采取指导性目录,主要为防止重复建设和指导发展新专业。办学条件要有一定要求,允许和鼓励使用社会资源,并允许逐步完善。办学要依法注册和监管。第四,高职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原则上应按成本收费。目前可采取政府、用人单位、学生三方成本分担的办法,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比例分担。第五,提倡三教统筹,综合发展。应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结合、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不要各搞一套。
参考文献:
[1]杨定亚.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改革主流思想[J].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999(1).
[2]侯玉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导向[J].教育与职业,2005(9).
[3]陈宝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1999(3).
[4]贾晓燕.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OL].省略/blog/txysxu/MyAriticleDetail.asp?id=881.2007-03-11.
【关键词】协调发展;培养目标;课程重组;学分制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主要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探索并建立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对于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划分界限模糊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教育部教职成【2009】2号文件,中职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从以上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具有非常高的共性,关键词都是“高素质”“技能型”和“人才”,两者层次性不清晰,使得各自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划分界限模糊,高职教育没能建立在中职教育基础上,实现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层次的衔接。
2.中高职专业契合度差
中职的专业主要体现职业属性,根据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分析得出,中职专业名称主要对应职业岗位。而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大多数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演变而来的,其专业的划分仍沿用其历史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还具有很深的学科体系痕迹,根据《高职专业目录》分析,许多高职专业与本科专业相似,高职与普通本科专业具有较好的衔接对应关系,而与中职专业不管在专业划分的依据上,还是专业名称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导致中高职教育难以真正衔接。
3.课程未能实现顺畅衔接
中高职衔接目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课程衔接不到位,中高职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通道,但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衔接。中职与高职对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没有制定统一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没有编写中高职通用教材,导致相同的专业其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相同或相似。学生在中职阶段学过,高职阶段还是开设这些课程;在实训、实习方面,高职技能重复训练中职技能。不仅浪费学生学习时间,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解决思路
与中职学校广泛交流,积极探索中高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学生技能水平评价的互通互认等,打通中、高职人才培养通道,达到中、高职教育顺利衔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1.要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人才类型的一致性是衔接的必要条件,高等职业教育以胜任一定的职业岗位(岗位群)要求为目标,达到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应有的岗位技术素质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与之衔接的下一个层次教育,必须与此一致,完成这种目标的初步要求,才能使两个层次有效衔接起来。仅以学习年限和知识量作为层次阶段划分依据的,则不能真正实现中高职的衔接,中高职培养目标的现状迫切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其重新定位。首先,要转变理念,重新整合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找准对接口;其次,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确定能力培养区分度;再次,在此基础上,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分段确定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的原则,根据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基础,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与技术、实践技能水平,从而真正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衔接。
2.努力促进中高职专业衔接
中高职的衔接必须以专业衔接为基础、以培养目标及课程衔接为核心。根据目前经济社会对不同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层次以及该专业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确定各专业适合于中职后就业或是中高职衔接培养。一旦确定某专业适合于中高职衔接培养,则共同制定该专业建设方案,确定中、高职各自的培养目标,统筹专业设置。
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衔接
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共同统筹安排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首要任务是重构课程体系,推进各专业课程的标准化,按照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根据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界定好哪些内容由中职、哪些由高职完成,课程按纵向发展序列衔接,根据课程衔接的基础理论、课程发展的阶段性、专业知识的逻辑性、技能的形成先易后难顺序排列,中职课程内容的终点是高职课程内容的起点。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以公共课为主,主要讲授文化基础知识及专业基础知识;高职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以专业课为主,主要讲授专业理论及技术,以保证课程内容不重复、不交叉、不遗漏及课程内容前后的有效承接,充分发挥高职的教学资源和办学优势。
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也要体现承接与延续的关系,中职阶段侧重职业基本技能训练以及基本操作规范、方法等的培养,高职阶段则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以及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更多地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
在教学过程中,中、高职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网络课程、教材、案例、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实现校与校之间教学资源共享,真正实现教学内容衔接。
4.中高职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行学分互认制度,加强职业教育的连续性
为推进中高职顺利对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中高职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行中高职学分转换制度。中高职在课程学习上实行弹性学习及学分制制度,允许学生分阶段自主地完成学业,中职阶段修过的主干课程可以折算成相应的对口高职专业阶段的学分,实现学分转换制度。学分制能实现差异化管理,兼顾不同生源素质培养,使不同背景学生按学分制的规定灵活选修相关课程和学习内容,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而学分互认也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连续性及中高职教育的衔接。
参考文献:
[1]丁金昌.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2(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内涵;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40-02
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客观要求,市场急需大量经过规范培训的高素质劳动者,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满足这种需求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众多高等职业院校顶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冲击,毅然决然把不被传统教育看好的培训移入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为此,有必要对这不可轻视的教育模式――培训作以剖析。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培训的特点,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培训模式的特殊关系。
一、培训的内涵
(一)培训的概念界定
根据不同工作任务的性质,对与之相对应当的劳动对象进行该岗位必需的文化专业知识和实际业务操作能力,以及相适应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为目标的短期定向集中训练,就是我们宽泛理解的培训。
(二)培训的特点
1.针对性。通过岗位培训,促进受培训者岗位成才,有效地提高受培训者的素质,要能够胜任新业务、新技能、使新知识直接地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培训的目的,就是针对需求,需要啥就学啥。
2.便捷性。针对受培训者自身的需求或利益,组织机构会灵活地安排,课堂讲授、专家报告、小组讨论、专题研讨,微格教学等等,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学生学习时间亦是如此,分散,集中,分阶段、全日制脱产,半日制轮岗或业余时间皆可。
3.紧迫性。紧迫性是培训教育所具备的突出特征。所有培训的任务都因急需,因为急需就要求在短期内完成,尽快走向工作岗位,立即发挥受教育的效应。
4.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培训的目标不追求所培训内容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它强调突出重点,急用先学,力求实用,立竿见影。
(三)培训在传统教育主体中的地位
我国传统的学校规范教育是一个按照培养目标,对受教育者进行较系统的知识传授为主,有规范的培养时间的教育。然而培训则因为目标看似简单,不追求系统性,不强调基础性;短期直接,与传统规范的培养教育不是同一概念。所以,培训在传统教育中只能是辅助形式。
二、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呼唤崭新的教育模式――培训
高等职业教育具以职业技能性为本质特点,这些特点客观上要求以培训模式来实现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培训的教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技能性的客观要求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以“知识”,“学术”为目标对受教育者进行教学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则以就业岗位的 “职业技能” 为基本标准进行能力和知识的教学。在职业教育领域,评价衡量受教育者是否合格的标准不是以获得多少相关的书本知识,而是看学生拥有完成相应工作的技能的水平和程度。所以,拥有这种标准决定权的是市场和企业,学校和老师在这方面只是落实者、执行者。故此,直接服务于特定岗位进行教学,具有较强针对性,目标相对直接简单的培训模式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技能性的客观要求。
(二)培训模式为高等职业教育技能性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级能,高素质的劳动者,本质要求“重在技高”。规范的院校教学模式以学科知识为体系,注重基础性、系统性,教育周期较长。职业教育的技能性要求实效性,重点突出,立竿见影,这些需求的特点正好与培训模式相吻合。只有培训模式才能做到,社会、企业、学生有什么需要,学校就保障有什么教学供给,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性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培训模式是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紧迫性的最佳匹配
我国正处于现代工业化变革的关键阶段,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实时进行补充是高等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职业教育培训的教学模式,与市场的需要和供给关系又十分吻合。因此,为适应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市场的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把培训模式引进高等职业的校园,对传统培养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把辅助的培训转变为教育教学主体,构建出高等职业教育独有特色的崭新教育模式。培训模式自然就成为了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紧迫性的最佳匹配。
(四)培训模式是适应高职生源的最佳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招收的培养对象是一群特殊的生源,这批生源文化素质与本该对应的教育层次不相一致,就高考录取顺序而言,他们是处在最后录取分数段,与传统规范的高等教育的生源文化素质相差甚远。与当今就业的竞争激烈性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这类生源需要的是技能,解决技能问题的理想渠道就是培训模式。技能培训更加关注实际动手能力和做事效果,而不刻意追求知识掌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些受教育的特殊群体的自身特点和培训特点的一致性,决定了培训模式是适应高职生源的最佳模式。
三、培训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一)培训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的新型主体
虽然培训教育是以灵活多样、小型短期,强调实际动手去做,而不简单要求知识获得等众多特征。但高等职业教育是规范的具有特定目标和任务的高等教育,不是简简单单的短期培训班,它是把社会职业工作岗位技能分解为一个个培训环节进行学习的培养过程。所以,每个学习工作过程阶段,都必须有针对性,做事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明确,内容具体扼要简明,操作易懂通俗规范,最后便于评估检查。每个学习环节包括一个特定的技能或知识,包括一个特定职业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技能的详细操作步骤,能使学生以最佳的方式,理想的途径掌握此项技能。这就是职业教育以培训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教学特点,培训模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学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某项职业岗位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即可基于对行业、工种、任务和技能的剖析,严格按照工作操作流程,构建成各种的培训课程,形成不同组合的教学形式。这种与传统的培训模式相比较,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它使职业教育成为了真正的新型教育类型。因此,有传统辅助地位的培训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自然就转化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的新型构造。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训是链条式崭新体系
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客观要求,靠短期培训是远远不能适应新业务发展的。而高等职业教育在有高技能的本质要求的同时,它又有高等教育的内涵要求。由此形成的高等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它就不是简单的短训,不是纯粹急用先学的应急模式,而是一个具备较高层次的文化知识结构,突出的岗位技术能力,与时俱进地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把工作岗位独立的单一技术标准转化为链条式的项目培训,把一个个链条式培训项目环环相扣,所形成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体系。
在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培训,这种具有自身特色同时又具备高等教育层次水平的,实用性、职业性、技能性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以其自身的价值和地位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慧.县域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培训,2005,(9).
[2] 赵利民.我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17).
【关键词】职业教育;衔接;体系
1.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教育高低观念和政策的影响
我国近几年来高校扩招,使得骤然出现的普高热、职教冷的现象,尽管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但毕竟因数量太少,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缺乏吸引力,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这种大环境的高照扩招所带来的影响下,很多中等职业教育现状更是难以发展,以至于很多民办的中等职业院校难以维持生存和发展。
1.2实际教育中培养目标不明确
中等职业教育以初中生为生源,这些学生基础知识较弱,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的初、中级实用型职业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普通高中生为生源,这些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或者职业技能,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管理型和应用型的中高级技能型的技术人才。
可见,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实际上,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并不具有延续性。两者相互的影响也不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确立更多的以就业为导向,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一切围绕就业,只要求学生会做,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道其然而不知道其所以然,这些学生很难再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即使进入高等职业院校,这种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适应高层次的培养,也很难实现被培养成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而现实中的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也趋向于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缺乏理论支持的学习,很难在专业实践中有更深更远的发展,长远的眼观来看,必然影响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
1.3教学计划与教材的不衔接
我国中等、高等职业院校之间没有相对统一的课程标准。都是各自为战,更没有一个协调衔接的环节,目前的情况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与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标准衔接不紧,要么脱节,要么重复。高等职业院校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具体的课程和教学并不知情,无法实现与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的衔接。因此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往往根据自身的教师、教学设备具体而定。有些高等职业院校甚至不考虑普通高中毕业生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差异,采用同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1.4专业课内容重复
目前我国没有具体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缺乏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各自确定自己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有的课程不仅名称一样,课程体系和内容也基本相同。如会计基础、成本会计等课程,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就已经学过,而高等职业院校又开设这些课程,不仅造成中、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专业课和实训课的重复现象是较为严重的,重复率超过70%以上,这是资源的最大浪费。
2.构建中、高职业教育衔接的可行性
职业教育决定了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同之处,而中等和高等显示出培养的层次差异。从培养目标来看,两者都是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为地方各行业、企业培养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计划、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上都以职业为主,来培养有专业知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职业人才。中等和高等又将人才培养的层次上划分开来。
我国部分学校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沟通的实践说明这种衔接是可行的。198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一些普通高等学校进行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实行对口招生的改革试点。现在,我国高等院校(包括高等职业院校)仍然在实施这项改革。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对口招生规模也在扩大。从这些年的试点情况来看,成绩是喜人的。无论是从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老师的本科教育来看,还是从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实习指导老师的专科教育来看,都取了一定的成效。因为这些己经或者即将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或者实习老师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经过努力,大多能顺利完成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业,并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这充分说明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是可能的。
3.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方法
首先,中高职教学计划的衔接要使中、高职业教育达到很好的衔接,最重要的是要制定相互衔接的教学计划。对于同一专业的中职、高职的教学计划要统一优化设计,贯彻和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原则,加强人文基础教学,提升人文精神,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做好人生的职业规划。高职课程一边重实践,强创新,一边不放松理论基础的学习,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增开选修课,包括增开技能实习模块化课程,以适应高职学生来源和专业类型多样化的趋势,做好职业前的准备。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有效补充审美教育的课程,以增强学生的感性思维,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
其次, 实现课程有效衔接,完善现代职教体系要实现中高职教育课程的有效衔接,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和高职教育在办学上应当以教学为中心,而非以学校为中心。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对广州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 “中高职的衔接归根到底就是课程衔接,没有课程衔接,中高职的协调发展必然流于表面,只有课程的衔接才是最深入、最灵活的。”由此不难看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实质上就是教学课程上的衔接,就是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课程衔接体系。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要构建模块化课程,按照中职和高职教育的不同培养目标,分门别类的选取模块组合课程。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中、高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分别培养为中级工( 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和高级工(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这样中职教育培养的中级工的相应知识和技能,就可以定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从而进一步实现中、高职业教育的衔接。当然,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不仅包括培养目标的衔接,还包括教学课时数、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等的衔接以及考核内容上的衔接。
第三,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的衔接技能是实践教学的目标,职业能力的接轨也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和等级考核制度。各种职业资格具有不同等级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标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形成阶梯递进的形式,与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衔接,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中级及以下,高职定位在中级以上,逐步地从根本上消除中、高职在专业理论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上的重复和倒挂现象。
【参考文献】
[1]徐元俊.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23.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2005.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面向21世纪的素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然而在诸多的区别当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它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所在。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高职教育应培养既具有大专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工艺型的“三型”人才。从职业能力方面来界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无疑反映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单纯从职业能力方面来界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复合化的趋势的。制定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既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又要考虑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础要求。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除了应达到上面所提到的要求外,至少还应该强调两点:一是对高职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的要求,这里所说的理论并不是局限于某单一学科,而是针对某一岗位群的所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理论功底深厚,可以为接受终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毕业生不仅能适应现在社会某一岗位要求,也具有发展的潜能,以适应未来新出现的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现在通行的说法“够用”。另一点要强调的是,现在的培养目标对高职毕业生的素质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高职生不仅仅是职业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应成为素质型人才。这里说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及身体素质。理由如下“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点已经明确写进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在现代社会,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劳动者幸福与快乐之源,展示自己才能的必经之路;劳动者所具有的敬业精神、团队协助精神是将来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许多院校教学当中理论与实践两部分都非常重视,但在考核方式中更加注重的理论性知识的考核,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难以得到有效考核。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旅游管理考核方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旅游管理专业涵盖课程众多,比如: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旅行社管理等。
以《导游基础知识》为例,在众多院校的考核方式中都是以传统的试卷模式出现的,试卷中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导游词创作等题型。虽然这些题型能够涵盖教材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无法看到学生们对导游基础中知识的理解以及他们在实际的导游讲解中如何去讲解这些内容,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所以单纯的运用传统的试卷形式考核并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二、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
(一)命题突出素质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知识整合能力都十分重要。所以在设置考试内容中应合理组织。一个专业的课程应该形成一个体系:学生在《导游基础》了解黄山景区的概况,《导游实务》中要掌握讲解黄山景区的讲解技巧,要掌握在黄山旅游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出现突发事件的解决方法,在《旅行社管理》中应该掌握如何管理旅行社日常事务,如何培养讲解水平高,投诉率低的团队。虽然不同的课程可能由不同的教师承担,但在考试命题应互相沟通,力争使每门课程命题时从专业的整体体系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系统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从一门课程出发。
(二)考试方法应多样化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一般是面对导游为主的旅行社中的岗位群,这些岗位都要求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游客的沟通能力以及协调能力,所以在注重考核学生对重要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应该运用多样化的考试方法加强这几方面能力的考核。当前可以采用的方法:
1、情景模拟
以《导游实务》为例,试卷考试与情景模拟。模拟现场:由学生现场组织某一景点的知识进行导游词讲解,教师可以为其设定不同的游客人群,比如:老年团,儿童团,教师团等等。要求学生面对不同的游客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老年团在语速上放慢,儿童团语气上轻快而且讲解要易懂,教师团必要措辞要书面化。
2、实地调查
以《旅游学概论》为例,每一年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状况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旅行社的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完成一份本地区的出入境报告,锻炼学生的实际调查能力。
3、方案设计
以《旅游景区开发》为例,当我们了解一个地区有哪些旅游资源后,应该如何开发,在考试命题时教师可以分组给出几个地区,由学生完成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方案。
(三)公正合理科学的考核机制
目前大部分院校考核方式中都包含了期末测试和平时成绩两个方面,这样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避免学生只是在期末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出现。这种结合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课堂表现。鼓励比较内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认真批复学生平时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平时成绩应高一点,做到公正公平。有利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一些学生不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避免“重结果,轻过程”弊端的出现。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前景展望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个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服务人才的专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机制,其中考试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努力通过专业考试改革,能真正实现考核目的: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的综合,或者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综合。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它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教育有着不同的课程。因此,讨论高职课程开发,必须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使命和特征等内涵进行深入剖析。
1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分析
1.1 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使命
社会上通俗的“蓝领、白领、灰领、银领、金领”之说,形象地说明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我国高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使高等教育发展更紧密地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是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要求更加明确、更加迫切的产物,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多种专业的、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的历史需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直接决定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应当更加明确、更加自觉地以培养专业能力、学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职业适应能力都较高的新型劳动者为己任。这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使命感不因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波动而动摇。
1.2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分析
一是“育”。高等职业教育本质是“育人”的事业。高等职业教育,不能视学生为物化的生产力。高职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竞争力,不仅仅在于毕业后马上能就业,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体现于企业普遍看重的责任感、诚信、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综合素质。
二是“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的事业。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普遍和基本特征,也是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职业院校办学和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和要求有着明确的期望,具体体现在期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高技能,能在基层的一线岗位上服务,能够服务区域经济。
三是“高”。职业技术教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高职的“高”不应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高”划上等号,但是这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样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一系列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都迫切需要培养大量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现已成为其主导和支柱产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在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上不能体现高端,是无法为社会服务的。
2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构建高职教育课程
基于以上对高职教育的内涵分析,我们认为应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并据此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国外应用较广泛的职教课程教学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CBT、加拿大的CBE― DACUM 教学模式等,对我国的职教课程改革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借鉴国内外职教成熟的课程模式,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构建了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阶段模块课程模式、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课程模式等,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较好地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状况。这些课程结构体系注重了体现职业定向性、与生产的直接相关性和受教育者综合素质提高的兼容性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①但是,对于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课程形态。基于动态的职业发展观界定了新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质。应从纵横两个维度分析职业能力的基本结构(见图1)。②职业能力在纵向的性质结构层面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横向的内容结构层面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即从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一项职业所必须的能力,是与具体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与纯粹的专业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内化成为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或说关键能力的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职业不再适用时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因此,综合职业能力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又称为关键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其高不在理论知识的多少,而是高在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要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③
这种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诠释全面的反映了“育人”、“职业”和“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应该作为我们在高职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核心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高水平的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包括高职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职业素质水平、社会理论水平等。一个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强的劳动者,会理解和认同群体目标,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有探索热情,并学会学习,这些能力对他的职业行为会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2.2 职业特征突出的专业核心课程
应对一个职业领域范围内可能的工作岗位进行提炼分析,提出典型工作任务,并按照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有关原理转化为专业核心课程。工作是一个“技术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结合,在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课程应当注重涵盖职业任务的工作程序、组织方式、工具设备的性质甚至环境保护等工作过程知识,以及职业态度(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认同等)的养成。
2.3 考虑学生充分发展潜能的拓展课程
现代社会具有多样化的趋势,知识、职业的更新经常发生,因此教育的综合化趋势也应加强。拓展课程可以包括专业拓展和综合拓展。专业拓展课程可以针对行业内的岗位群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培养,综合拓展可以通过讲座、选修课等课程形式,支持学生自主选择,文理兼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建立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促使他们形成优秀的学习能力,以利于他们实现未来的更大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人 教师团队
作为现代教育的形式之一,职业教育的作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培养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使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我们应该对此问题进行积极探讨和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所认可并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并呈多样性。一些新职业不断涌现,一些传统职业活动的内容不断发生变化,还有些职业已经或正在消失。这些不同的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知识、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体现灵活性和针对性,利用短学制的优势,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
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实际的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是我们在实施这个培养目标的教学过程中出了问题:一是没有明确所培养的人才的内涵。二是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体系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学时和实训实践条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三是缺乏结构合理能同时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教师团队。归结起来,问题的关键其实就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教师团队两个方面。
二、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培养有素质、有能力、有发展的职业人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就是具有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人才。简单来讲,就是培养有素质、有能力、有发展的职业人。
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都不能脱离社会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而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所以我们要明确的是:职业教育首先应该培养的是社会人。
职业教育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是立足于所在社会并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具有极强的社会属性。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及其改革实践已经使愈来愈多的人们认识到,应该把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逻辑起点确定为“社会人”,从而全面发扬“社会人”人性中的自信、自主、自尊、自立、自强和自律精神,承认人的差异和多样性,遵守社会规范,团结合作,实行公平竞争,实现个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社会人”的本质,就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在心理与行为上同社会相适应,并创造财富,形成个体与社会的统一。社会化是个人通过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形成个性,获得社会角色及社会行为规范,不断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社会化具有特别重要的人格塑造意义。人的社会化是从出生后就开始的,人与社会的适应性越强,统一性越高,其社会成熟度也就越强越高。人的社会化(社会成熟)程度的标准可以从其心理功能的成熟、政治角色的成熟、性别角色的成熟、家庭角色的成熟和职业角色的成熟等几方面加以衡量。人的社会社会化尽管从出生后就开始了,但每个人社会成熟的时间长短却是不一样的。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让每个人快速地成熟起来,以适应企业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并推动社会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职业教育培养的不仅是具有共同特征的社会人,还应该是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人”。
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专业教育,它包括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两种形式,前者是培养工人和农民的教育,后者则为培养技术员的教育。前者通常被看作为工业、农业和商业内那些中等程度职业做准备的正规教育,而后者则为中等或更高程度的,与生产过程有关的知识及技能的正规教育。对于职业教育,世界银行曾从教学对象、教育层次进行界定,认为职业教育是在学校中为技术工人做准备的,而技术教育指的是为技术人员做准备的,大多在中学后进行,这些机构大多被称为理工或工业学院。从这些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人员,确切地说,就是企业、行业中具有特定职业身份和职业角色的“职业人”。
所谓职业人,就是有职业的人,是作为职业的主体因素和基本单位而存在的人,比如教师、工人、律师、农民、商人等等。职业人是由一般人或非职业人转变而来的,是经过择业就业实现的,一旦进入职业领域,就作为职业的主体和基本单位存在,具有特定的规范或规定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把跨入校门的学生培养成成熟的具有基本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准职业人,培养和谐的职业人才。所谓和谐的职业人, 是德才兼备, 是做人与做事的统一、是能力与素质的统一。那么,这个所谓的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就是有素质、有能力、有发展。具体来说,有素质指的是具备基本素养和职业素养。作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遵守基本做人原则、掌握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而职业素养包括职业基本素养和职业创新性素养。职业基本素养是指基本的职业行为规范,比如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等;而职业创新性素养是包括使命感、进取心、适应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等等。
有能力指的是具备职业技术能力、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创建能力。职业技术能力是指拥有专业面向岗位群和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职业技能以及相应的职业技术知识、工作方法,善于将知识应用于实际。职业关键能力是指职业迁移能力,包括自我管理、完善、控制、组织能力等。职业创建能力是强调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有发展指的是学生就业后的自我开发和自我发展。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培养的不仅是一个一次性“成品”,还应该是具有延续的自我开发性产品。学生在走上职业岗位后,能够不断地以知识获取知识,以能力获取能力,实现自我的不断发展,拥有自己的职业化之路。
三、构建合理的教师团队
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之一在于教师自身能力与水平。因此,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是职业教育的保证、也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一段时间以来,职业院校一直在不断探索教师团队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三位一体的”教师团队
笔者根据所在学校的实践,结合其他高职院校的经验与理念,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设“教师+技师+社会培训师”的三师队伍,培养三有职业人。
这里所提到的“三师”教师团队结构是指教师来源的多样、社会化。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结构单一的问题,“出校门―进校门”型的教师占了相当多的数量,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则相对较少。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影响了实训教学的开展、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更新,如果教师不同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需求和变化,并传导和教授给学生的话,毕业生在就业和上岗后就会面临一个相对“真空”的阶段。
因此,随着社会对学生能力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要求的提高,对于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来说,应该把社会师资引入到职业教育中来,利用尽可能多的有利资源,发挥社会资源优势,达到教育的目的,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人。解决措施就是:引进企业技师、社会培训师等具有一线实践经验和熟练的实践能力的人才,结合校内教师资源,共同构建一个结构合理、能满足理论和实践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的教师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企业技师来自生产经营一线,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变化同时实践能力突出,可以担任实训教学指导工作;而社会培训师则因为专业从事行业培训,所以掌握规范标准的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的调整等,既可以充当实训教师也可以提供职业资格考证的指导工作。
2.优势
这样的做法能取得“三嬴”的效果。首先,学校受益:弥补了学校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改善了教师团队的结构,使其更加合理;其次,学生受益:在够用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提高了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于行业的认识理解,提高了自身的职业素质;第三,社会受益:全方位的教师结构保证了学校的培养效果,以就业为导向,使走出来的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使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规范零差距,从毕业就业到上岗零时间。
除此之外,这种做法也有利于校内教师的成长。通过构建这样的团队,教师加强了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可以通过与社会师资的接触交流、企业顶岗实践等形式及时更新知识储存,保持与行业的贴近度,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3.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然,师资来源多样、结构复杂的特点就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首先,三师结构不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结构,而应当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与和谐性的结构。如何使三师协调合作、合理分配教学工作、保证教学效果是一个关键问题;其次,与教师相比,社会师资有其灵活性和不稳定性。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做好管理并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是非常重要的;再次,如何吸引和调动社会师资的参与度、积极性,并且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最棘手的问题。
总之,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师团队、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职业人,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肖化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职教探索与研究, 2007,01.
[2]熊熙.加快实施高职两年学制改革.职业技术教育, 2004.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构成要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或者是高级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近十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高职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然而在现实社会中,高职院校的低就业率严重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近三年来报考高职的学生同比有所下降,高职教育处于一种相对受到歧视的境地。例如,2012年湖北省70%的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这就出现了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和学生不愿报考高职的矛盾,以及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与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难、找不到工作的矛盾,如何正确解决这种矛盾是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因此要解决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就要反思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脱离高职院校的宗旨,存在盲目追求“专升本”的现象,教学内容和本科相似,注重系统性的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这就使高职学生在就业中处于被动地位;许多高职院校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一味地追求当下的热门专业,导致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有的专业人才过剩,有的专业人才匮乏;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脱离社会的实际需要,课程内容相对陈旧。有些高职院校片面理解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太小,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院校缺乏“双师型”教师,即使是在职教师也达不到“双师型”的要求,缺乏实践经验,对生产实践了解不多,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学生的实践环节比较薄弱,由于经济条件、国家教育政策等一些客观原因,学校缺少必要的实训设备与场所,学生的动手机会比较少,使学生的理论学习脱离实践。加之受我国“重学轻术”的文化传统和以“学科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导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
目前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尽管提法众多,本文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这五个方面的要素来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一)确立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定位问题是高职院校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课程设置、培养途径和考核办法等。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导向,它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等级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正确定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模糊,认识上存在偏差,极易效仿普通高等教育,构建“学科本位”的培养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越来越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出大量有较强实践能力,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较高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在此情形下,高等职业院校应有清晰的认识,确立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模式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它反映的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学生的就业方向,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托和保障,是根据学科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划分的专业门类。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在各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它和以学科结构为专业设置依据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服务生产。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很多新兴产业大量涌入市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要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
(三)开发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与实际生产的关系密切,其课程要求有很强的实用性,必须符合具体职业岗位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逐渐打破了行业的界限,出现了大量新型的、复合型的岗位,从而要求劳动者掌握更多的边缘学科知识,具备更宽阔的知识面。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就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开发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这里的“模块”又被称作课程单元,是为了适应职业群的需要而将课程内容或多种课程分别编制在深度、广度上有差别的知识技能结构单元,能涵盖一个职业群的几个相关专业。
(四)构建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培养的人才主要分布在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的第一线,具有更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是高职人才的主要特点。因此,目前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并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殊人才的培养要求。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应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思想,以就业为导向,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环节,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内容体系。同时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高等职业教育也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建设以“双师型”为主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教师也具有独特的职业内涵,即通常所谓的“双师型”,既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又要具有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既要掌握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在高职院校中,“双师型”的教师应该在教师结构中占有一半以上的比例。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简明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0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刘福军,成文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李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发展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2.
[5]王力.对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23(11).
[6]王岩.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规模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格局,成为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为地方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就整个教育体系而言,高等职业教育还属于一类新兴教育,历史相对较短,体系不够完备(目前只有专科层次),理论探索不够成熟,对高职的认识不一致。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是“职业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对职业性的追求理应成为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原则时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关于“职业”的概念,我们一般理解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相应地,“职业教育”应被理解为一种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发展,目的在于为个人获得胜任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或职业能力。因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让个人拥有胜任某一项具体职业岗位的技能而实现谋生目的的教育类型,是一种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接受者的顺利就业为基础的谋生型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指的是如何依据现实条件来确定教学目标,彰显办学特色。定位问题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才能发挥自身优势。
搞好定位问题,首先要确定以何种导向为目标。导向,是指使事物向某个方面发展,即指导行动或发展的方向。就业导向,是对整个高职教育办学的方向性指引,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为社会各行业不同工作岗位培养适应期短、能及时为企业所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一个总的目标指引,它制约着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如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确定、专业开发设计、课程内容和结构、课程的实施、教育质量评价等,都要为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服务,其核心是使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能够充分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
2004年4月,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指出了高职应以就业为导向。普通高等教育是培养精英的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特色应该表现在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确定自身的教育目标和指导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合理进行专业设置,开发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际,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充分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
我们知道,人才队伍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一类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类是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主要由初中等职业教育承担,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完成,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由此可知,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应定位于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要实现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克服办学的浮躁心理和攀比心理,不能过多地考虑“高等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不能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误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本科的压缩饼干”。高职毕业生不但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学生的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经济管理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财经部门或企业部门从事财经管理工作等。基层性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方向上应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办学前提,不能以普通高校传统的学科型来组织教学,而应突破传统办学模式,按就业需要来设置专业,组织教学。坚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变纵向为横向,即把纵向的按学科、分门类的课程变为横向的以岗位能力为前提,按照劳动过程需要而将各种课程重新组织成综合化课程。在培养模式上,要以“订单”为纽带,要与行业和企业紧密结合,这是根本方向。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具体方面如下:
(一)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以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为直接目标,培养学生的规格应定位在实践操作型技能人才上。在专业开发设计方面,要根据企业、市场需要,针对一定区域或行业对某方面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一定的职业岗位群为中心,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适时开发新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人才。
(二)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应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围绕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强化专业核心能力模块,根据专业岗位(岗位群)的能力需要,实施能力模块教学。在课程内容与结构方面,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苛求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完备性,应对理论课程进行重组、整合,删繁就简,以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尺度,根据学生动手技能操作的需要确定理论知识的取舍。
(三)在教学过程的实施方面、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大大提高实验、实训、实习教学课时的比重,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应达到1:1,将理论教学渗透于实践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教学可以在实践操作中、在车间、在工厂、在企业进行,服务于实践教学的需要,也可以根据实践需要,对理论知识急用先学。在时间安排方面,应较多地采取“21”或“10.510.5”模式,即2年在学校学习,1年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或在学校学习一年后,到企业实习半年,回到学校再学习一年,毕业前到企业顶岗实训半年。由于学生有半年至一年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基本上能较快地适应岗位工作。
(四)在培养模式方面、要较多地采取“订单式”、合同式、校企合作式、行业依托式等模式,紧跟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紧贴企业、行业的需要,实现“零距离”、“零培训”的培养目标。在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方面,要以实践、动手、实际操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以动手操作为主要考核方式,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考核标准,改变过去偏重于理论知识考核的倾向。在办学效果的评价方面,要以就业情况作为检验办学成效的根本指标,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首要指标,学校应根据就业动向和社会评价评估检验教学效果,调整办学的思路与对策。
综上所述,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导向,将满足就业需要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才会最终赢得社会和市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董步学.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理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2]陈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个研究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年大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与突破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1).
[4]邹林斌,李新民.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原则及途径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2).
[5]郑国强.论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理念[J].职教论坛,2006(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