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内科疾病护理范文

内科疾病护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内科疾病护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内科疾病护理

篇1

1.1急性病期——急性病期(或急性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势凶猛,自觉症状明显,常导致病人不良心理反应。

1.2慢性病期——病期冗长,身体有不可逆转的病理变化,不能完全康复。病情时好时坏,疗效不显著,病人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造成病人许多躯体痛苦和精神折磨。

1.3疾病康复期——疾病或理化因素造成的组织器官的器质性改变已基本修复,进人了健康好转或功能恢复阶段,特殊情况下或留有后遗症、废用性残疾。

1.4老年人护理——老年人的脏器和神经系统功能有所衰退,代偿能力和免疫功能减低,常有多种疾病并存。

2各期病人的护理措施

2.1急性病期病人的护理

2.1.1心理护理:护士应对病人认真负责,以诚相待,护理技术操作要准确熟练,以使病人消除疑虑,有安全感,提高配合诊疗和护理的积极性。

2.1.2加强病情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人体的生命体征,是体现人体基本情况的可靠指标。急性病期的病情变化较快,必须加强观察,认真测量和记录。

2.1.3疾病护理:根据病人存在的护理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针对炎症、高热、食欲减退等问题,可以给予抗感染治疗、降温护理、口腔护理、补充液体、改善膳食、鼓励进餐,以保证营养、增强抗病能力。

2.1.4健康教育:选择适当的时间,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病人进行康复和保健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

2.2慢性病期病人的护理

2.2.1心理护理:对疾病造成病人的痛苦和悲观失落感,护士应予以理解和同情。鼓励病人疏泄抑郁和烦恼,并和病人多谈心,使其提高认识,要坚持治疗、适当锻炼,病情是可以得到长期缓解的。

2.2.2补充营养:因疾病造成病人较长时间的机体和心理精神的影响,有长期消耗和食欲不强的现象,所以需要注意补充营养。

2.2.3协助和训练病人自我照顾:首先要使病人消除依赖思想,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和安全的训练。

2.2.4对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2.2.5指导自我护理:指导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诱发因素,以防止病情反复。指导病人了解所患疾病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及其原因,以防止发生并发症。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社会活动,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2.3康复期病人的护理

2.3.1心理护理:帮助急性病康复期病人克服过于急躁或过于小心谨慎两种不良心理状态,指导病人逐渐康复。帮助慢性病人及有残疾的病人解除消极的思想顾虑,提高主观积极性,努力恢复和适应正常功能。

2.3.2功能锻炼:根据具体病人的病情进行指导,康复锻炼的种类、强度、时间和次数也要根据变化适当调整。

2.3.3培养病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帮助病人心理康复,正确对待康复锻炼;帮助病人制定适宜的锻炼计划,提出合理的膳食建议。使病人以积极的心态坚持锻炼和自我保健,对生活充满信心。

2.4老年人的护理

2.4.1心理护理:帮助老年人树立"顺应自然、防病防伤、随遇而安、无往不乐"的生活态度。在力所能及的原则下,注意提高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由于老年人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活,在护理过程中应适当减慢速度,便于老年人穿衣、进餐、沐浴和谈话有充裕的时间,心情放松,以维护老年人的自尊和自信。

2.4.2维护生理功能:保持合理营养,保证充足睡眠,保持适当活动,促进排泄。

2.4.3减轻疼痛不适:疼痛常与焦虑伴随,因此要多加关注。可采取减轻或消除疼痛的一些措施。如与老人多交流、放松疗法、按摩、音乐治疗及药物治疗等。

2.4.4并发症、意外事件的预防及护理:加强晨晚间护理、加强安全防范。如外出活动要有人陪伴,防止地滑跌伤;进食不宜过快,以防哽噎;老年人皮肤干燥角化,洗澡不必过勤,洗澡水温宜在40℃以下,洗澡时间不宜超过30min;大小便宜用坐位,防止久蹲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对用降压药的老人,变换时动作要慢,防止性低血压。

篇2

【摘要】内科疾病多是由内部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多为行为举止异常和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护理专业必备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工作一线,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下面我们以一些疾病为例,从护理专业人才来对内科疾病的护理评估和其他工作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内科疾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3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35-02

1 内科疾病的护理的一些基本问题

1.1 内科疾病的护理的目标:内科疾病的护理的目标基于以下认识:心肌病是指一组以心肌损害为特征,伴有心功能障碍的心脏疾病,共分两大类:病因未十分明确的,称特发性或原发性心肌病;病因已明确的或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称特异性或继发性心肌病。

1.2 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见手段:症状护理,发热降温、监测、保证舒适。心悸督促病人严格卧床休息,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环境,限制探视,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不良刺激对病人情绪的影响。头晕、乏力、晕厥,存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应交待病人严格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发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防止意外发生。一旦发生阿-斯综合症,立即行心肺复苏或紧急人工起搏。

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维C)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伴有心衰的病人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禁食含钠高的食物和饮料。

用药护理,伴心力衰竭使用洋地黄时,剂量宜偏小,并须严密观察其毒性反应。心肌炎合并休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严密观察其副作用,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意识、皮肤粘膜颜色,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咳嗽、颈静脉怒张、水肿、奔马律、肺部湿音等心力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应持续心电监护,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必要时配合临时起搏、电复律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给予吸氧。严格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防止发生急性肺水肿。

出院指导,饮食;戒烟酒休息3-6个月,避免劳累。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自我检测和复诊:

2 内科疾病的护理的一个案例

患者任×,59岁,男。于2009年出现心慌、劳力性呼吸困难。经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就诊时,以心慌、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为主症。当时心脏彩超表现为普大心,左室舒末径达82mm,室壁搏动微弱,EF:29%,二尖瓣、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

2.1 发病情况和病史重点评估:加重心肌损害的因素。扩张型心肌病诱发因素有劳累、感染、毒素作用及乙醇中毒等。情绪激动、高强度运动、高血压可促使肥厚型心肌病发病的促进因子。

2.2 内科疾病的护理手段:

2.2.1 限制活动,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心肌病变恢复;肥厚性心肌病病人在运动后有发生晕厥和猝死的危险,告诉病人避免剧烈的运动,如跑步、参加球赛等。

2.2.2 疼痛的护理。评估疼痛的情况疼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安慰病人,解除紧张情绪;遵医嘱使用B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不宜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持续吸氧,氧流量3-4L/min。

2.2.3 避免诱因:剧烈运动、突然屏气或站立、持重、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刺激;戒烟酒。栓塞的预防及护理遵医嘱给予抗凝血剂,以防血栓形成。随时观察有无血尿、胸痛、咯血、失语、偏瘫等症状出现,以便及时处理。

2.2.4 用药护理: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病病人对洋地黄敏感性增强,使用洋地黄时应密切观察,采用缓给法,剂量宜小,以免中毒;心力衰竭者应慎用β-受体阻滞剂,以防血压和心动过缓。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时应慎用洋地黄及利尿剂,因其可使心室收缩力加强及减

少心室充盈量,反而加重流出道梗阻,使病情加重。心绞痛发作时,不宜用硝酸酯类药物,以免加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2.2.5 饮食护理:加强营养,限制盐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油腻食品,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促进心肌代谢,增强机体提抗力。

2.2.6 心理护理:不良情绪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肌耗氧增加,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3 出院前内科疾病的护理手段

经治疗1个月,心功能由Ⅳ级恢复到Ⅱ级,此时医生准许患者带药回家继续治疗,此时身为责任护士,出院前应该对该患者做以下健康指导

3.1 避免诱因:病人应强调避免劳累,同时应避免病毒感染、乙醇中毒及其他毒素对心肌的损害。

3.2 坚持药物治疗,注意洋地黄类药物的毒性反应,并定期复查,症状加重时立即就医。

3.3 注意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4 鼓励病人与家人一起居住,不宜独居。 连续服药1年后,病人已无自主症状,连续步行7里地无心慌气短。心功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经心脏彩超、X线检查,心脏明显缩小,左室舒末径为64mm,EF:48%,三尖瓣已无反流。

4 结束语

总之,按病情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引导患者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能早日得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预防医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王正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年7月

[2] 《护理健康教育学》第二版,主编:黄津芳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9月

[3] 《社区护理学》第二版,主编:赵秋利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7月

篇3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诱因;内科护理

心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病,为心脏、血管等循环系统疾病,包含急性与慢性两种,具有比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研究表明,治疗心血管疾病过程中,通过内科护理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本院以8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内科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男47例,女35例;年龄39~76岁,平均(53.6±2.7)岁;病程1~10年,平均(4.1±1.2)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1例,风湿性心脏病14例,高血压27例,高脂血症8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2)排除精神障碍患者以及严重躯体疾病患者。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由医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中包含运动量、情绪变化、生活方式、饮食方式等,患者入院后发放调查问卷,告知患者问卷调查的目的和填写方式,由患者自行填写。

1.2.2内科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比较少,发病后会产生恐慌、紧张、担忧等不良心理,影响治疗效果。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向患者讲述疾病及治疗的相关知识,提升患者的认知,引导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休息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的睡眠习惯,必要时,给予患者小剂量镇静剂。依据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为患者制定运动时间。饮食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量,预防发生水肿,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低盐饮食或无盐饮食;控制患者每日液体摄入量,以少于75ml/kg为宜。患者长期使用利尿剂时,需给予患者含钾食物[1]。患者饮食以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禁止暴饮暴食,忌辛辣食物,戒烟戒酒。

1.3观察指标

统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心血管疾病诱发原因。观察患者护理前后不良生活方式人数,包含钠盐摄入量大、未控制体重、睡眠无规律、吸烟、体育锻炼不足。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的软件为SPSS18.0,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数(n)和率(%),组间比较利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血管疾病诱发原因

共发放调查问卷82份,收回有效问卷82份。据82份调查问卷结果可知,心血管疾病诱因为情绪变化大34例,运动量过大26例,天气变化22例,不良饮食习惯47例。

2.2护理前后不良生活方式人数比较

护理后,不良生活方式人数低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中,患者突然运动量增加或情绪波动比较大时,比较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2]。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老年人的血液循环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当气候产生较大变化时,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患者的生活习惯同样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较大影响,患者存在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时,胆固醇升高,造成动脉硬化,诱发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时,通过内科护理的实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指导患者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运动习惯等,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心血管疾病复发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3]。综上所述,通过对心血管疾病诱因的分析,在临床内科护理中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降低心血管疾病复发率。

参考文献

[1]陈梅仙.浅析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与内科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0,19:127.

[2]王俊芝.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0):101.

篇4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诱因;内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254-01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种涉及各类循环系统的疾病,其中包括心脏、血管等,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而冠心病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解释,而大多数人认为与体内的脂质代谢紊乱有一定的相关性。我院收治10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探讨其诱因以及护理体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从2010~2011年间共收治冠心病患者106例,男性68例,女性38例,年龄在43~78岁,平均年龄62.8岁。其中有82例曾有心绞痛病史,48例患者有心肌梗塞病史,23例患者伴有糖尿病。所有患者均无家族遗传疾病史。

1.2 方法:利用事先做好的问卷,对10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疾病发证的诱发因素,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内科护理,针对性的做健康教育(心血管疾病的疾病知识、合理用药、饮食习惯的建立、规律运动等)以及心理护理,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 结果

通过内科护理干预以及对心血管疾病诱因的预防与治疗,患者的各种医疗保健知识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对冠心病的发病有了明显的认识,同时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同时,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 讨论

3.1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之中主要的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有心悸、呼吸困难、紫绀、眩晕、晕厥、疲劳等。大多数人会认为,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多常见于老年人,近年来,各种研究都表明,单在中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等的发病率已经高达8%。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就尤为重要。

3.2 关于心血管疾病的诱因,我们通过问卷,了解到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运动量的突然增加以及情绪的变化。大多数患者在发病之前都出现过较为急速的运动或者伴随着情绪的波动,从而进一步的引发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②气候的变化。问卷中显示,当气候发生较大变化时,老年人的户外运动以及血液循环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③通过大量的临床数据积累可以看出,胆固醇升高是引起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而饱和脂肪酸的增加可以增加血小板的活性和血栓的形成,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3 针对各种诱发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应当做出以下几方面的针对性措施:一是对于具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应当控制其日常的活动量,尽量使其在身体的承受范围之内,避免因大量运动而加速疾病进程。二是通过对于老年人户外活动的介绍,促使活动增加的老年人尽量将运动的增加量控制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范围,运动量适当,量力而行,可以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三是对于胆固醇较高的患者,应当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尽量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

4 护理措施

4.1 对于患者的心率、心律等变化,要按照规律的周期进行统计和观察,同时也要注意患者大小便的情况,具体记录患者每日的排尿量,为医生用药和诊断病情提供依据。

4.2 使用可亲的态度和体贴的话语去关心和鼓励患者,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建立与疾病对抗的信心,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增加治愈率。

4.3 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改善其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限制活动量,增加休息时间,必要时使用药物帮助患者睡眠;同时要严格掌握患者的钠盐摄入量,尽量选用低盐或者无盐、低钠的饮食,防止高血压等发病率的增加。

4.4 对于患者居住病房的环境应当注意保持干燥和通风,定时给患者换洗床单,保持空气清新,使患者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心情接受治疗。

4.5 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病情,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并发症以及自我护理的措施等,使患者能够在一定情况下自我护理和急救,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5 结语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对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实施相应的内科护理,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并且及时有效的实施预防措施等手段,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复发率,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慧霞,马淑芳.心血管疾病一般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5):236-237

篇5

关键词:老年人;循环系统疾病;内科护理;疗效

老年患者充血性心衰有多方面的临床表现症状,其临床症状也存在多个特点。比如症状不典型患者[1],可能仅仅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因此患者不愿意进行活动锻炼,还有一种是患者白天症状不明显,但是晚上会加重,经常会在睡梦中因为憋气胸闷而憋醒,这就要求患者在睡眠时需要适当的将枕头垫高,有效缓解不良反应症状。总之此类症状患者有着很多的临床表现特点,在对其临床特点及其病因分析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致、认真。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老年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对其临床症状表现及其引发疾病原因加以详细分析,进一步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对其护理疗效进行综合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04月~2015年0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老年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59~87岁,平均年龄(70.22±11.00)岁。

1.2护理方法 ①病情评估。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循环系统疾病及其基本病情资料情况加以详细评估和识别,针对老年患者的患病种类开展针对性评估工作,准确发现老年患者当前存在的身体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助于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提升护理疗效[2]。②疼痛护理。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和反应,对其疼痛持续时间加以准确记录,准确的寻找诱因,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当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需要患者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其他不良反应症状,对于一些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要及时的给予其吸氧操作,氧流量控制在2000~4000ml/min之间[3],同时舌下服用硝酸甘油,对于大部分患者疼痛应该已经得到了缓解,但是对于一些疼痛仍然严重的患者,为了避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健康,需要立即给予患者镇痛剂用药处理。③心理护理。患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后,情绪就会变得激动和焦虑不安,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一定要耐心的加以指导和说明,解释这是正常的身体和疾病反应,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够使得患者心情保持平静和稳定,从而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④用药护理。老年患者的心脏储备功能较差,输液过多、过快都会使得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从而诱发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因此在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保证患者的输液总量,控制好输液时间,在对患者进行输液速度控制和教育过程中,能够避免患者发生变化,可以自行调节输液事件,建立输液巡视观察卡[4],加强巡视监督管理,保持输液速度的稳定和安全有效。⑤预防控制管理。对于一些有其他病史的老年患者,一旦出现感染情况后,需要及时的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保持患者的血液浓度,确保用药准确和安全,加强对患者心率、体温变化方面的护理观察,及早发现心力衰竭的不良表现,从而做好相应的预防护理管理操作。⑥饮食护理。饮食方面,患者需要尽可能的保持饮食科学不油腻,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多的食物,进餐以少量多食为主要的食用方式,控制好盐的摄入量,保证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维持在正常范围内。⑦便秘预防和护理。老年人的肠道功能减退,病后卧床导致患者的肠道蠕动减少,因此很容易引发便秘症状,这种情况下,排便用力会导致患者心脏负担加重,尤其是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可能会引发其他不良反应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患者的防便秘护理,可以鼓励患者多食用蔬菜、香蕉等,从而保持大便通畅,降低便秘发生率[5]。

2结果

45例老年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对其临床症状表现及其引发疾病原因加以详细分析,实施护理管理操作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护理满意度达到了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只有1例患者出现压疮,经过经常性的翻背擦拭和加强床上活动锻炼后,压疮逐渐消失。

3 讨论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老年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对其临床症状表现及其引发疾病原因加以详细分析,进一步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显示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护理满意度达到了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只有1例患者出现压疮,经过经常性的翻背擦拭和加强床上活动锻炼后,压疮逐渐消失。这表明了老年循环系统疾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开展护理工作后,可以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估,从各个方面加强护理指导,使得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海岩,乔春梅.老年人循环系统疾病的内科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21):285-285,286.

[2]汪小华,侯云英,林璐等.研究生临床带教对《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57-1659.

[3]黄益钢,杨华牛何健中,等.分组同步学习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04(8):780-781.

篇6

【摘要】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较为普遍的病种。由于社会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是逐渐递增。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肌梗塞,心绞痛以及心力衰竭等,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死亡。目前,提成护理工作的人性化。本文通过对心血管疾病产生的诱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且提出了合理完善的护理干预政策,旨在有效地辅助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诱因;内科护理;干预政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97-02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试验中是一种常见病,尤其我国在最近几十年老龄化社会显现愈发加强,老年人又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病率群体,所以我国现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也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也就意味着心血管疾病也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当然,随之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内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心血管疾病的诱因非常复杂,病情经常反复,导致这种疾病的致残,致死率非常高,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针对我院临床120例病人的病发诱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也针对其诱因做出了合适的护理措施。

1 一般资料与诱因调查

1.1一般资料

抽取近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临床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在41-81岁,平均年龄63岁。对着120例患者进行发病诱因调查分析,并在治疗后采取新式优质护理措施。

1.2病发诱因调查分析

患者的运动量过大或者是情绪波动较大。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病前进行过剧烈运动或者是情绪上有较大的起伏,导致突发性心肌梗塞或者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气候的变化。调查发现,气候的变化对一部分老年患者的血液循环造成一定影响,这种现象也会导致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大大的增加。

长期饱餐。老年人的消化功能会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会变得越来越差。长期的饱餐,消化代谢无法承受这么大的负荷,心率就会加快,导致心脏无法承受负荷,诱发心血管疾病。

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暴饮暴食,抽烟,酗酒,经常吃辛辣的食物都会导致身体的胆固醇升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复发。

2临床护理方法

对疾病的基础知识进行健康指导。向患者进行指导时,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灵活指导,要达到多数患者可以明确的了解到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及诱发原因,可以保证病人与病人家属掌握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可能对心血管疾病不了解,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有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害怕,忧郁等不良情绪。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然后对整个治疗过程和治疗的必要性进行详细和耐心的讲解,消除患者的不了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也可以使患者有预防疾病的意识。在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细心的护理,对患者提出的关于疾病的问题详细回答,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让患者在心理上得到重视。

作息生活护理。在患者治疗阶段,护理人员必须保证患者用药情况的准确性。护理人员需要详细的向患者说明药物的作用,用药时间以及特殊药物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嘱咐患者需谨遵医嘱,不可少用或多用药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险。在恢复治疗阶段,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适当的告诫患者增加或减少运动量,帮助病情的康复。调整患者的作息时间,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利于患者更快的康复。

饮食护理。首先,必须严格控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钠盐摄入量,尤其是老年患者,在身体机能每况愈下的情况下,肾功能也逐渐下降,大量的摄入钠盐,会出现严重的水肿现象。应该采用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切记不可暴饮暴食,过度饮食会使心脏负荷超重,促使心力衰竭。应该少食多餐,以清淡食物为主。忌抽烟,酗酒,吃过咸的食物,喝咖啡或浓茶,辛辣的刺激性食物。要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最重要的是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对患者的饮食情况仔细观察并叮嘱,然后对其做出详细的记录。

3 结论

通过对大量住院质量的患者的病发诱因详细地分析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发现,这种新型完善的护理体系,对患者而言,是合理,有效,具体,实用,可行的护理措施。如果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在患者处于病态的情况下很难以自身的力量达到恢复健康的能力。而这种完整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医疗保健与自我保健意识大大提高,并且有效地得到了及时的治疗,这使临床的复发频率有了显著的降低。由于患者有了较高的保健意识,愈后恢复有了较大的改善,从而控制了疾病的发展,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白耀均.情绪活动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心理护理[J].中国水电医学;2007年04期

[2]刘海英.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干预[J].亚太传统医药;2007年04期

[3]马惠霞,马淑芳.心血管疾病一般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15期

[4]刘延凤.浅谈心血管疾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25期

篇7

【关键词】 内科; 动态护理; 健康教育; 图解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Dynamic Nursing Graphical in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s" for the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OU Xue-qun,WEI Li-ju,LAN Yan-mei,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32):098-10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ynamic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of the "Dynamic Nursing Graphical in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s" in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Method:366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departments of gastroenterology, cardiology, neurology and endocrinology of Hechi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tained 186 cases, all of which were given the dynamic health education with the guidance of “Dynamic Nursing Graphical in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s” book. The remaining 180 cases made up the control group and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Both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hospitalization introduction, knowledge of disease, drug use guidance, special examination, diet guidance, discharge guidance (P

【Key words】 Internal medicine; Dynamic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Graphical

First-author’s address:Hechi People’s Hospital,Hechi 547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32.035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护理也在朝着更加人性化和个体化的方向发展,健康教育也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1]。健康教育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而且健康教育一直以来也是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2-3]。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健康知识,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4]。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配合度得到显著地提升,在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5]。为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以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2014年1-5月本院消化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运用《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中的动态健康教育指引指导下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6],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5月在本院内科接受治疗的3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上消化道出血56例,肝硬化31例,心肌梗死98例,肺源性心脏病35例,脑卒中61例,糖尿病85例;366例患者中危重者58例。患者年龄42~83岁,平均56岁;病程4 h~30年;文化程度从小学到本科均有分布,以初中居多;患者智力及神志均无异常。将3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0例和观察组18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根据科室制定的健康教育读本,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内容要全面,无遗漏。

1.2.2 观察组 在《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书中动态健康教育指引的指导下进行健康教育。首先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每项评估结果根据患者接受程度用完全掌握、部分掌握、不掌握表示,使用本院自制的评价记录单记录评估结果,每项内容对应填写。根据本次的评估结果和患者的需求实施个体化教育,然后在下次宣教前宣读本次评估结果[7]。为了避免各种因素对评估产生影响而出现误差,护士长选择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共同组成一个小组,每周至少对每位患者进行1~2次评估[8]。具体做法:患者住院后,护士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身心状况、文化水平、理解判断能力及视、听、语言状况,选择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教育方式,一般患者入院2~3 d后,结合病情进行有家属在场的健康教育最受患者欢迎,护士将健康教育与治疗护理工作有机地结合,既避免了无声操作,又融洽了护患关系[9]。可通过聊天获得与患者疾病相关的信息,同时给患者一些治疗和护理的建议,说话时注意语言技巧,充分利用与患者接触的时间,经常与之交流,融健康教育于日常护理工作中,督促患者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并重视患者与家属的配合[10]。

1.3 评价标准

1.3.1 健康教育效果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与疾病相关的调查问卷,两组患者均于出院前填写问卷。如果患者自己不能填写,则由与患者有亲密接触的家属进行代填。问卷表,共有10项,每项包括3个选项,分别为掌握、部分掌握和不掌握。掌握问卷的评定标准为所有选项均为掌握,如果有两项及两项以上不掌握,则为不掌握问卷,其余情况为部分掌握(患者出院前所有项目评价为部分掌握以上为健康教育合格)。

1.3.2 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的调查采用本院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患者调查时间为住院期间。问卷表的内容一共有11项,每项包括3个选项,分别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问卷的评定标准为所有选项均为满意,如果有两项及两项以上不满意,则为不满意问卷,其余情况为基本满意[11]。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的比较 调查问卷显示,两组在入院介绍、疾病知识、药物指导、特殊检查、饮食指导、出院指导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3.076,P=0.000),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 例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融洽医、护、患关系,建立信任感的基础[12]。在传统的健康教育中往往缺乏系统化、规范化和技巧性,大多护士疲于灌输知识,完成任务,而不注重实际效果,健康教育流于形式[13]。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增加,对护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14]。目前,疾病护理常规还局限于长期以来定格的静态“疾病护理常规”,缺乏对疾病发生发展各阶段的动态护理,对患者的护理很难到位。而《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一书的特点是:以图解的形式涵盖了内科84种疾病的概述、常规护理、动态护理、健康指导、紧急病情变化指引、用药指引、家庭护理及护理效果评价的关建措施与知识。具有对每种疾病相关知识介绍,疾病护理规范、动态实用,专科用药指引清晰,疾病健康指导具体,是一本前沿、实用、专业性强、可操作、易掌握的强调个性化护理的专科护理书籍。按《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书籍对疾病进行护理,可进一步规范护士对疾病发生发展各阶段进行动态护理,提高临床护士专科护理整体水平,并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各阶段及患者需求适时进行动态健康教育。而且每次健康教育完成之后,首先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及时发现患者对哪些方面的教育内容未能掌握,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和患者的需求实施个体化加强教育,既有针对性、预见性,又容易被患者接受,既体现了个性化服务,又确保了健康教育的质量[15]。从而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更加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表1和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186例患者在“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书籍引导下进行动态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效果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的健康教育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内科护理工作中,运用“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中的动态健康教育指引指导下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伍琦.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136-137.

[2]邓维英.儿科病房健康教育方法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8,15(3):175.

[3]郑银萍.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206.

[4]郑美凤.PDCA循环在小儿哮喘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6):120.

[5]沈小芳,陈璐,陈湘玉,等.晨间床边查房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7):2009-2011.

[6]李冰,闫革,韦利菊.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5-320.

[7]韦利菊,张小蝶,韦文合,等.用临床路径对使用诺和笔病人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J].现代护理,2007,13(12):1148-1149.

[8]李鸿,陈晓红,戴妙霞.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价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2):313.

[9]陈月秀.骨科健康教育实施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J].吉林医学,2014,35(4):863.

[10]曹春阳.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13(3):40-41.

[11]蒋晓蓉.浅谈医患之间的语言交流[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5(4):199-200.

[12]郑美凤.PDCA循环在小儿哮喘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6):120.

[13]谭其玲,谷波,马登艳.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相结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J].护理研究,2011,25(4):915.

[14]黄.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22.

篇8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内科;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22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以气流受阻为特征,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气道阻塞进行性发展,呈不完全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通过我科2006年l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2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取得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245例,男136例,女109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2.07±6.04)岁。病程为7~27d,平均病程为 (13.6±5.9)d。有吸烟史20例,目前仍吸烟者12例。全部病例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学组提出的)诊治标准。

2方法

2.1口头指导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交谈,了解病人存在哪些知识需要,分阶段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属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

2.2书面指导将病人所需要的健康知识以书面形式印发给病人,让病人随时随地得到健康指导。

3护理措施

3.1舒适、整洁、安静的环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把患者安置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病室里,每天进行室内通风1次,每次30min,避免对流,同时注意保暖。周闱环境去除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味,以防刺激呼吸道引起呼吸困难。

3.2舒适的慢性阻塞性怖疾病合并有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呼吸困难时,取端坐位。当病情稳定、呼吸困难减轻后取半坐卧位。由于患者活动受限,应加强翻身,以防局部皮肤受压过久,引起褥疮,必要时可睡充气床垫。

3.3心理护理由于COPD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患病时间较长,医疗经费较大,家庭负担重。使患者产生焦虑、烦恼、渴求、紧张、恐惧、多疑敏感抑郁悲观等心理反应,表现为心烦、气急、胸闷、心悸、纳差、失眠等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新人院患者热情接待,详细的入院介绍能使之尽快熟悉医院环境。详细的健康教育。能让患者了解该病发生的原因、诱发因素、预后及转归,并让患者理解疾病的长期性和难治性,从而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经常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耐心细致地回答患者的提问,以减轻病人对病症的恐惧和焦虑。以优良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病人的信赖,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3.4氧疗的护理氧疗是解除组织缺氧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合理应用氧疗是发挥其最佳临床治疗作用的关键。COPD患者应给予长期持续氧疗,使用加长双腔鼻导管进行低流量、低浓度吸氧,l5~24h/d,持续数年,可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肺动脉压,降低COPD病死率,延缓其向肺心病方面的发展。COPD患者夜间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可能会引起睡眠障碍,实施夜间氧疗可以有助于睡眠。呼吸道通畅是氧疗的前提和保障。应随时预防和去除呼吸道阻塞的因素,如鼻咽部或呼吸道遭分泌物、胃肠道反流物堵塞给氧导管,导管本身扭曲、滑脱等。肺部感染严重、呼吸道分泌物多的患者,应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护理措施,并鼓励患者主动咳嗽、排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疗的效果。

3.5呼吸道护理加强呼吸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稀释排出,能有效解除支气管痉挛,控制肺部感染,改善通气障碍,缓解缺氧症状雾化治疗能稀释痰液,促进其排出 对神志清醒尚能配合者指导有效咳嗽,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指导患者先行5~6次深呼吸,后于吸气末保持张口状,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喉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出或患者取坐位,两腿上置一枕顶住腹部,使膈肌上升,咳嗽时身体前倾,头颈屈曲,张口咳嗽将痰液排出。痰液用纸包裹,放入垃圾袋,避免污染环境。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咳嗽无力,阻塞呼吸道,使用吸痰器吸痰。正确的吸痰方法是保证呼吸道通畅的最有效措施。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加重缺氧,需反复吸引时,中间可给氧。

3.6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规律的有氧运动能改善心肺功能和耐力,有利于减少肌肉的氧耗,促进心理健康。提倡步行作为锻炼的基本方式,以话动结束后3~5min心率恢复到活动前水平为宜。活动应循序渐进,时间由短至长。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15~30min。COPD多数患者有营养不良,所以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输注丙种球蛋白、白蛋白、血浆等支持治疗以改善自身营养状态。改善机体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3.7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COPD的基本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呼吸功能锻炼技巧及体能锻炼措施,达到改善呼吸功能、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4讨论

通过对245例COPD患者的护理、观察,体会到给患者安排合理舒适的、鼓励翻身排痰等措施,既能改善通气功能,使患者舒适,得到较好的休息,又可预防褥疮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能够坚持配合药物治疗。同时增强心理关怀,给予高营养饮食亦是护理 COPD患者的重要措施。护理与治疗同样重要,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科学的护理措施、熟练的护理技术,更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只有配合治疗做好整体护理工作,才能尽最大可能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微量注射泵;心内科;护理

心内科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因而微量注射泵现已广泛运用于心内科临床治疗[1,2]。微量注射泵与传统注射器相比,具有药物精确、恒量、平稳的特点。临床研究表明[3,4],使用微量注射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对于微量注射泵在心内科的护理应用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考察了微量注射泵优质护理模式在心内科疾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4年11月~2015年3月在本院行微量注射泵治疗的心内科疾病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41~78岁,平均(53.1±15.1)岁。其中心衰竭22例、冠心病18例、心肌梗死11例、心律失常6例。对照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42~77岁,平均(52.4±14.5)岁。其中心衰竭21例、冠心病20例、心肌梗死11例、心律失常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①在使用前,护理人员对微量注射泵进行检查,确保正常使用。主要检查部分为推进器、二通阀和导轨是否正常。②护理人员连接好注射泵后,妥善固定于输液架上,调节好输注速度,嘱咐患者勿擅自调节。③当输注的药物具有刺激性或渗透压较高时,应选择较粗的、血流丰富的静脉血管连接微量注射泵,降低输注速度,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④输注结束后,护理人员及时除微量注射泵。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①心理护理:微量注射泵是一种新型注射装置,患者对其不熟悉,会出现心理紧张、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跟患者沟通,说明微量注射泵使用原理、安全性、必要性以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依从性。②微量输注时间较长,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巡视次数,并注意观察其注射部位是否发生渗血、渗液、疼痛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③对于重症心内科患者,在输注过程中要时刻观察病情变化、给药反应,同时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④输注结束后,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质量评分 根据院内考核评分表对①健康教育;②基础护理;③重症护理;三个指标进行评分,每项评分100分。

1.3.2患者满意度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由专业人员陪同指导患者填写。评分标准为≥90分,非常满意;70分≤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所得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数据经正态分布检验后,符和正态分布进行t检验,反之则进行秩和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详见表1,观察组三项护理的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见表2,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满意度分别为77.59%、98.28%,经统计学比较,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3,P

3讨论

近年来护理质量不对提高,对优质护理的要求各所医院也各不相同。优质护理是护理人员人性化、全面的护理,不仅对自身素养有较高要求,而且对护理人员规范操作以及工作质量也提出了很高要求[4]。微量注射泵现已广泛运用于心内科临床治疗,然而心内科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药物的波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5]。因此,对于微量注射泵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据文献报道[6,7],患者对于病情认知和期望护理人员专业技术和能力在优质护理中占90%左右。因此,优质护理的前提是护理工作得有丰富的护理经验以及专业的微量注射泵专业知识和技术。我院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以及相关考核,对于技术考核合格护士方可行护理服务。同时,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合理的沟通是对优质护理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微量注射泵优质护理模式有效提高心内科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丽,徐峰,陈黎黎,等.微量泵入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11(11):1550-1551.

[2]李新梅.微量注射泵在心内科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11):859-860.

[3]郑红梅.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微量注射泵管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5):594-596.

[4]晁秀琴.微量注射泵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1):104.

[5]岳素梅.心内科外周静脉通路的建立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6):444.

篇10

【关键词】 护理管理;心内科疾病;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刚刚提出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有很多优势,首先,它有严格的时间框架,可使护理人员有预见性、有计划地工作。其次,它能够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中。而心内科疾病种类较多,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诱因也比较多,患者治疗后预见性较差。因此,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心内科疾病患者中有着重要意义[1]。为了探讨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在心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对在郑州人民医院颐和医院自2013年6月~2013年10月接受治疗的80例心内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内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这些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患者的年龄在19~54岁之间,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2.4岁。这些患者均符合心内科疾病临床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护理方法如下: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患者的主治医师和护士,告诉患者物品摆放、保管等,并给患者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患者入院第二天,医护人员指导患者饮食,让患者多食蔬菜、水果等,并指导和告诉患者家属给患者喂食的正确方法及一些注意事项。患者入院第三天,医护人员要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患者入院四五天医护人员指导患者用药指导(包括用法、剂量等);患者出院前三天医护人员告诉患者相关知识,让患者进行锻炼;患者出院当天,医护人员让患者定期来医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自理能力恢复情况、对医护人员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内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理能力恢复情况和临床护理满意度。

由以上表格可以清楚知道,本次实验中,两组患者均治疗15 d,实验组患者中有30例患者完全恢复,6例患者部分恢复,总有效率达到90%,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实验中,实验组中有35例对本院护理较为满意,3例患者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内科疾病临床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这些疾病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模式,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2]。

而临床护理模式在心内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医患人员之间的合作和护理资源的利用,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达到最佳护理效果。一方面,这种护理模式改变传统的护理方法。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使医护人员在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让患者知道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治疗及护理等,使护理工作人性化,更好的帮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

另一方面,临床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从而有目的的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过程中让患者有知情权,从而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疗护理工作,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3]。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中有30例患者完全恢复,6例患者部分恢复,总有效率达到9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中有35例对本院护理较为满意,3例患者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是护理管理中的一种工作模式,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使得临床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符合我国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张飞文,甘敏.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4):2271.

篇11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4(b)-0149-03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UAN Mingjie

Ward 1 of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Shandong Xinwen Mining Group Laiwu Central Hospital, Laiwu, Shandong Province, 271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300 case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dmitted in the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evidence-based nurs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was 97%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8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nurs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源于循证医学,是临床护理的实践过程,正确全面地认识患者及其所患疾病,从疑难的临床问题中去寻求和理解最佳证据,然后应用最佳证据联系患者实际,有效地解决问题,并期望取得最佳效果[1]。心血管疾病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研究在2014年6―8月期间将该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自2014年6―8月共收治心血管患者3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56例,男80例,女76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3.9±0.7)岁,病程3~5个月;对照组144例,男75例,女69例,年龄56~72岁,平均年龄(64.5±0.5)岁,病程3~6个月。两组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和医学影像学已确诊为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律衰竭等疾病,300例患者中,高血压80例,冠心病75例,心律失常76例,心律衰竭69例,有若干患者是几种病合并存在的;300例患者中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治疗的的患者70例、射频消融术治疗8例,起搏器植入术治疗患者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如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注意患者的饮食、嘱咐患者按时用药等,治疗组给予循证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建立循证护理组织 循证护理小组均由经过循证护理系统培训具备相关技能的护理人员及护士长4人组成。

1.2.2 提出相关问题 循证护理小组人员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和病人的实际情况总结出该院心血管疾病患者最需护理的症状:手指缺血、坏死;射频消融术后易引血栓、心肌梗塞、心肌穿孔、心率失常;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出血和血肿、输液反应。各种并发症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下肢静脉血栓,血肿等疾病甚至发生猝死[2],因此进行循证护理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1.2.3 循证 循证小组人员经过临床研究总结出造成临床患者手指缺血、坏死、心律失常、便秘、下肢静脉血栓、出血和血肿、输液反应的原因。手指缺血、坏死是由于动脉痉挛,栓塞引起;射频消融术后导致的心律失常是由于心动过缓导致的脑和主要脏器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便秘:长期卧床,饮食不合理,身体和心理压力较大等原因造成的[3]。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是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凝固。静脉流速减慢主要是由于身体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而引起的,血液凝固是由于手术所致血小板黏聚力增强[4]。出血和血肿:心血管疾病患者一般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在动脉上面进行穿刺,穿刺后造成穿刺点出血、血肿等。输液反应:患者在治疗期间要进行大量输液,大量输液增加血容量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增加了心肌缺血的可能性[5]。

1.2.4 循证护理 手指缺血、坏死: ①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病灶部位的干燥清洁;②告诫患者不要进行重体力劳动;③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手部血液循环情况。

心率失常护理: ①给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多食用较软和纤维素较高的食品;②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必备药品要提前准备防止心颤等疾病的发生;③做好临床记录。

便秘: ①给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和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②每天早饭以前用温开水冲服蜂蜜;③循证小组人员指导和帮助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注意按摩的手势和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①护理成员每天定时给予卧床患者下肢按摩,并抬高患者下肢;②引导患者多下床活动,适当做一些下肢运动。

出血和血肿: ①告知患者尽量避免和减少增加腹压的行为;②护理人员找到正确的压迫点后,可以用25%硫酸镁湿敷理疗。

输液反应:①对于高热病人尽量进行物理降温,减少输液的可能性;②增加供氧量,减少心肌缺血的可能性;③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循证护理人员要做好记录。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相比较

患者对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满意率为97%,对照组满意率为85%,两组比较c2=6.974,P=0.037,P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n(%)]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率

对照组(n=144) 50 65 11 8 85

治疗组(n=156) 78 70 8 3 97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

2.2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患者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出血和血肿、输液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c2=4.848,P=0.0435,P

3 讨论

篇12

【摘要】 护理工作作为医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的程度上反应着一所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水平,如何做好护理工作,怎样才是做好护理工作,传统的护理理念正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护理工作也在不断地加入新的内容。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护理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人对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诊治和防范水平也不断的得到提高。但是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加上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高血脂,肥胖,以及缺乏运动,精神紧张,和一些人的不良嗜好,使得心血管疾病不断年轻化。我国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已跃居死亡原因的首位。所以人们对心血管疾病从潜意识里就有一种恐惧心理,作为心血管病人的护理人员,如何正确引导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已经是每名心血管疾病护理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 细致的日常护理是做好护理工作的根本

1.1 热情接待新入院患者 患者入院后的心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紧张,尤其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面对手术的不确定因素,内心甚至会产生恐惧感。这时作为护理人员,应当及时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一方面通过交流全面细致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病情及基本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增加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把握护理时的关键环节和问题,为以后的工作开张做好准备。一方面向患者介绍在当前病情下应该注意的细节,站在患者的角度分析病情,介绍相关的病理知识,打消患者及其家属的恐惧心里,让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主动治疗,以便在最佳时间采取最佳的治疗方案。

1.2 严格遵守护理工作制度 患者进行住院治疗,就是因为在家庭内已经不能保证患者得到科学合理的照顾,并很有可能影响病情的发展。护理人员,此时就是患者及其家属心目中的专家,也就理应承担起这份责任,尽到自身的义务,决不能辜负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而只有严格规范的护理制度才能确保护理的质量,作为护理人员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按照医生做出的护理要求,认真做好护理工作。按照规定落实好查房,查体,查夜等工作。严格用药程序,用药前认真做好核对。并建立健全管理监控系统,护理部,护士长,切实负责,加强检查监督,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杜绝或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防止护患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

1.3 展现高度的敬业精神 护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严格细致的工作,容不得半点的疏忽和差错。注意力不集中,遇事容易情绪化等这些常常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每名护理工作者都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状态,随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情绪,坚决杜绝将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而要做到这些,拥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医院应该经常对护理人员进行有关的培训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树立以院为家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敬业精神。

2 几个阶段的护理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点

2.1 夜间护理 心血管疾病突发性强,夜间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如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地治疗,很有可能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夜间陪住家属,由于不能正常休息,往往会因为劳累而困乏入睡,加上住院时间长,陪床人员身心疲惫,不能正确提供病人病理的变化信息。护理人员夜间值班更应该保持高度慎重的态度,防止因为放松对病人的观察而导致不良后果。同时夜班护士应该详细做好床头交接班,了解病人日间病情变化,主要治疗、心理、睡眠及饮食情况。对病区患者的病情要做到心中有数,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精神状态变化,及时了解患者主诉,保证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制定切实有效地急救预案。详细准确地记录夜间值班情况,按要求完成本班工作,护理文书记录及时、完整。对需要延续到下一班的治疗要详细地与下一班交接完整。

2.2 手术护理

2.2.1 手术前的护理 为了手术的顺利开展,应提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操作程序,说明心血管手术与其他外科手术的区别,向患者说明手术不用开胸,一般从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后进行操作,穿刺处的切口很小,出血量很少,只有几毫升,一般不需要输血。在穿刺时局部应用,因此不会感到疼痛。而且手术伤口根本不用针线缝合,就像输液后的穿刺点一样。详细介绍手术原理、方法、手术的可靠性及各种安全措施,向患者介绍术者的精湛技术和成功病例。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患者接受手术的信心。

2.2.2 术中护理 手术一般是在局麻下进行的,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的状态,所以患者虽然看不到手术的情况,但会全力去倾听和猜测手术的进展情况。为避免让患者有不必要的猜忌,术中医护人员一般应用专业术语交谈。并保持自身情绪稳定,不能出现紧张,慌乱的情况,避免引起患者及家属的猜疑。且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表情变化,主动询问是否有不适。对情绪紧张的患者,应一边观察病情变化,一边与之交谈,一方面是为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给患者以心理支持,减少患者因情绪紧张而造成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保证手术能顺利进行。

2.2.3 术后护理 术后应告知患者,要使手术达到最好的效果,患者仍应积极配合,在饮食、运动、服药等方面谨遵医嘱,清淡饮食,适度运动。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的心态,科学的生活习惯。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按照医嘱坚持按时服药,定期进行复查,巩固手术效果。

3 科学的心理护理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升华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护理理念的不断进步。护理工作已逐步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强调了对病人的护理从普通病理护理到心理护理的上升。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部分疾病甚至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心理疗法也已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应用。心血管疾病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由于过度焦虑,心理失衡,导致抵抗能力低下,疾病加重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对心血管病人的心理护理不仅仅是优质护理的表现,更是有效地治疗。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随时了解患者心理的变化,帮助患者建立对疾病的正确反应,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神经内科;安全隐患;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93-01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精细、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起病广泛而复杂的特点,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障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脑血管病的发病也有年轻化倾向;神经内科的护理由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具有致死率高、病情重、病程长等特点,患者所承受的心里压力较大,易对护理人员发泻不满情绪,致使神经内科发生纠纷的次数较多[1]。本文对神经内科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纳:

1 神经内科常见的护理问题

(1)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病历书定的不规范或书写错误是护理中较常见的问题,是引发护患纠纷重要的原因。常见病历书写的问题有:第一,因多种原因,导致医嘱单漏签或不及时签字。第二,患者体温单上内容填写不完整,如页眉、页码漏填;患者的姓名、住院号不填或填写错误等。第三,对患者健康教育填写内容过于简单。第四,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单部分数据不准确,医学概念比较含糊。

(2)管理不到位:第一,病区内的基础设施不全,如对某些意识障碍或烦燥的患者,没有设置床栏,致使出现患者摔伤现象。第二,与患者及其家属缺乏沟通,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欠缺,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不明白疾病的治疗方案及作用,不能给予较好的配合。

(3)服务质量差:第一,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时,简化护理操作,如对偏瘫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仅仅间隔二小时给予翻身一次,而没有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情况,导致形成褥疮。第二,给予患者吸痰时,没有完全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要求进行技术操作,引发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第三,由于护理不员不充足,在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时,不能给予及时有效地抢救,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第四,在给予颅内压高的患者输入甘露醇时,由于护理人员操作不慎,使药物渗出,而护理人员又没能及时发现,导致患者的局部组织出现坏死或肿胀。

3 相应的防范措施

(1)规范病例书写:第一,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聘请人员讲座或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向护理人员讲解护理病例书写的要求与要点。第二,要求护理人员在书写病例时,要使用规范医学术语,及时改正存在问题的病历,保证病历客观、完整、及时、真实地反应护理情况,不得销毁、伪造、涂改病历[2],加强监督,提高护理人员病例书写的能力。

(2)加强管理: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对高危患者在护士站与患者的床头挂上警示的标识[3],并加上床档,若患者有燥动症状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使用约束带,并告知家属应注意发生的意外情况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对高危压疮患者,给予做好皮肤护理,减少受压情况,指导患者增加营养,避免压疮的发生。

(3)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各种应急预案,让其熟悉各类的突发事件处理的流程。对危重症患者抢救的程序进行模拟训练,利用晨会提问、业务查房、业务讲座等方式[4],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学习,定期对其进行考核,逐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4)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护理人员要以真诚的态度,和蔼的语言,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并耐心地回答患者与家属提出的问题,并将其形成制度,放置于质量考核当中。

(5)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安排:排班做到新老搭配,确保技术力量均衡。

2 结 果

相应的护理措施在神经内科实施后,神经内的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3 小结

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优质化的保证,也是护理质量与护理管理的组成部分,更是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准提高与法律意识增强,给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人员要在护理工作中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规范自己护理行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自觉执行院内的规章制度,实施安全护理。

参考文献:

[1] 何丹. 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22):114―115.

[2] 朱华清. 浅谈神经内科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与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 2012(23):83―84.

篇14

【关键词】内科;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引言

健康教育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近年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增加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了解,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我院对部分内科疾病患者应用了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护理模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作如下具体报告。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2选取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6.2±2.1岁;初中及以下39例,高中及以上18例,大专及以上13例。根据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护理,具体包括:入院时,让患者了解入院须知,向患者介绍病区的规章制度,并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对疾病及治疗有更多的了解;主动介绍院内环境,并介绍一些常用药物的用途及用法;加强病情观察,进行适当的心理指导;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饮食指导,并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出院指导,包括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等。

1.3疗效评定

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共分为三个等级: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1]。其中,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值检验,P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两组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6.67%,参照组的满意度为76.67%,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试验组 30 20(66.67) 9(30.00) 13.33() 96.67*

参照组 30 12(40.00) 11(36.67) 7(23.33) 76.67

4.286 0.300 5.192 5.192

P值 0.038 0.584 0.023 0.023

注:与参照组比较,P

3.讨论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对人们实施心理、生理、社会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改变患者各种不利于健康的生活、饮食及行为活动习惯,从而有利于患者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达到身体、精神及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健全的生活状态[3]。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一方面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业务水平的提升,并能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健康教育在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必须先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素质及知识水平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然后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让患者能够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从而不断强化自身行为。值得提醒的是,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先对个体存在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评估,然后再制定个体化的教育对策,包括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保证患者能够切实享受到健康教育的好处[4]。

健康教育的实现可通过这几种方式实现:入院时,由于患者对陌生环境不适应,或是担心自身病情,极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此时由护理人员为患者介绍病区环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等,可消除患者的不安;治疗期间,叮嘱患者合理饮食、注意休息等,并告知患者一些基本的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其疾病预防能力;出院前,叮嘱患者出院后应注意的事项、遵医服药、定期复查等,让提高患者认识到遵医的重要性[5]。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试验组给予了健康教育护理,参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从表1中可看出,试验组的满意度高达96.67%,远远高出参照组的76.67%,两组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说明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护理模式在内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并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对内科疾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健康教育护理的应用,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丽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脑血管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14):144,146.

[2]谢惠娟,李惠平,梁敏华,钟见平.责任制健康教育在N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2):1231-133.

[3]王国府,李海云.400例消化内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1,11(0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