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8: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服装设计攻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购买;缘起;现状;未来策略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一种新型制度安排,近年来已被我国各地的城市政府尤其是城市基层政府广泛运用,并逐渐成为提升城市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我国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行研究,首先要厘清两个基本概念:“城市基层政府”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所谓基层政府就是离当地居民最近、最熟悉当地情况、最了解当地居民的那一级的政府,基层政府直接负责政治管制、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职能。”①具体到“城市基层政府”这一概念的界定,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从我国实践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基层政府可以界定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等各种不同等级的城市政府下辖的区级政府以及不设区的县级市政府,如北京市的朝阳区政府、广州市的天河区政府、惠州市的惠阳区政府、江苏省的江阴市政府等。城市基层政府与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的最大的区别是它能与管理客体之间不存在任何的中间环节,它直接面对城市市民,接受市民的监督,是最为贴近市民的一级政府。
对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这一概念,不同学者给出的定义不尽相同。笔者较为认同以下这个说法:“政府将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费用,是一种‘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新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②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政府是委托主体,营利、非营利组织或其他各类社会服务机构是受托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表现为一种通过政府财政支付的契约化购买行为,即公共服务购买是公共服务契约化提供模式。
一、我国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购买的缘起
(一)对城市基层政府的财政支持弱化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即旧制度未彻底破除,而新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在这一阶段,需要政府处理的社会管理工作大量出现,涉及到各个领域,社会管理事务的大量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分税制实行以后,基层政府财政收入支配权得到一定的加强,但存在着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问题,使得基层政府没有足够的财政预算来提供相关公共服务,而基层政府又得不到中央和上级政府充足的财政支持。基层政府支出日益增加与中央和上级政府财政支持不足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了基层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资金困难。因此,为了转移财政压力,基层政府积极寻求社会资金,以保证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作为有效利用社会资金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公共服务购买逐渐被基层政府所重视,并运用于实践中。财政支持弱化是促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对城市基层政府的政治压力强化
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源于中央或上级政府对基层政府施加的政治压力。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转型导致民众对公共服务水平需要越来越高,日益增多的民意表达渠道使更多的民众需求转化为政府的压力。中央或上级政府为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的实际执行任务最终会落在基层政府头上。一方面基层政府不可能拒绝上级政府委派的任务,另一方面基层政府官员们也想通过完成上级委派的任务以求获得更好的政绩,以期更快的职位晋升。因此,基层政府承受的政治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寻求更高效率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基层政府不得不采取购买公共服务这种有效方式来减轻自身负担。
(三)政府公共服务与公共需求之间契合失衡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公共服务与公共需求之间契合失衡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以及不能达到公众期望水平。就城市而言,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公共服务需求总量增加,需求种类增多。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不断地被放大,特别是集中于主导性公共服务上,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从委托角度来看,公共需求更多的是通过政府职能来完成。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政府一方面在理解公众期望方面存在着各种障碍而无法准确提供公共服务,同时,政府本身具有逐利性。因此,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公众期望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差。那么寻求更贴近民众生活、更加了解公共需要的主体代替政府生产公共服务成为解决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局限性的重要途径。社会组织作为与民众联系最为密切的组织之一,成为公共服务生产方的首选。而实现公共服务生产从政府过渡到社会组织的制度安排就是公共服务购买。
二、我国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购买的现状
(一)我国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购买的发展及成效
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购买作为一种新事物,在我国发展迅速。政府购买的范围遍及各个领域:教育、公共卫生、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就业促进与保障性住宅等,可谓是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1995年,上海浦东新区政府把一个综合性市民社区活动中心委托给上海基督教青年会进行管理,这是中国最早的基层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探索。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购买实践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03年,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湖南等地的城市基层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探索不断深入,涉及的公共服务范围日益扩大。例如,2004年,佛山市南海区狮山政府向辖区内民营医院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尝试探索新型的公共卫生管理模式;2006年,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委托社会组织承接一系列的公共服务,包括慈善救助、农民工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2007年,郴州市积极探索教育服务项目的政府购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购买的探索初见成效,中央及各级政府对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购买探索也日益重视起来,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购买也被提上了政策议程。2002年,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项目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招标等形式,把艾滋病防治工作委托给社会组织。200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浦东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意见》,此外,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指导意见。2008年,上海静安区民政局、财政局共同下发《关于静安区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新增)公共服务项目资质的规定》,对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相关操作做了明确的规范。
由于我国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各城市基层政府的执政理念及焦点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根据是否具备公开招标、建立在不同的主契约关系之上的购买程序与购买合同这两个要件,可以把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分为:竞争性购买与非竞争性购买。竞争性购买模式“完全满足契约双方主体独立、具有明确的购买目标、具有可选择性的竞争市场和公开的竞标程序三个条件,达到竞争性契约关系,是公共服务购买的典型模式”。③非竞争性购买模式“符合契约双方主体独立、具有明确的购买目标两个条件,但是购买政策是政府部门单方制定的,服务承接方也是政府部门通过非竞争性过程决定的”。④而非竞争性购买又可细分为:体制内吸模式与体制外非正式的按需购买模式。除此之外,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以及结合我国具体的实践情况,我国的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还可以有多种的划分类型,如项目发包形式、“费随事转”、公开招标、特许经营等。
(二)我国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偏差与思想惯性
公共产品供应和生产之间的可分离性理论,为确定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同制度安排提供了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它是“政府角色界定的基础”。⑤但城市基层政府往往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往往陷入政府充当提供者的同时也一定要充当生产者的误区。由于对供应与生产之间可分离这一特性认识不足,导致基层政府长期承担过多的公共服务生产工作。每当上级政府下派公共服务任务时,基层政府往往会通过增加政府机构、扩充编制、扩大人员规模、追加额外开支等手段来应对,以求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任务,提高政绩。这样一来不仅导致政府机构膨胀、资金紧缺严重,还使得公共服务供给效果低下。
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思想认识上不到位不仅仅是城市基层政府这一主体,实际上,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普通民众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认识也存在偏差,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甚至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定势思维。相当一部分民众会存在这样的顾虑:公共服务牵涉公共利益,如果由非政府组织供给,是否会造成公平的缺失,最后导致公共利益的损失。社会组织也会有顾虑,它们因缺乏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相关事项的了解和操作经验,进而缺乏积极争取公共服务生产的内在动力。
2、购买公共服务的数量不足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在各地区得到一定的推广,同时,也不断探索着适合各地区情况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但是受传统思想模式的影响,城市基层政府还存在大包大揽地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为,城市基层政府过分包揽供给职能使得供给的公共服务不能很好地回应社会的需求。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问题上的关注度不够,集中体现在城市基层政府对这方面的财政支出上。对比国外发达国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占预算支出比例来看,我国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支出还是明显偏少。如“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政府购买服务的金额占预算支出的比例仅为10.4%,规模相对偏小”。⑥财政支持不够,必然导致购买公共服务的数量不足。
此外,在城市基层政府购买领域上也存在局限性。虽然目前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经涉及多个领域,但是都主要集中在养老、社会服务和承接政府部门部分职能等领域,至于环境、文化、公共卫生等方面关注不够。特别是环境方面购买公共服务数量不足,而城市环境问题恰恰是当前城市面临最复杂、涉及问题最多、与城市民众生活最为密切的问题之一。如果基层政府在这方面的公共服务不加大购买力度,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政府就会被困于繁杂的环境事务中,使得政府既无能力处理所有的环境问题,也会因顾此失彼导致其他公共服务得不到妥善处理。因此,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领域应该扩大到各主导性公共服务,力求做到主导性公共服务的购买达到相对均衡。
再者,城市基层政府的购买对象还非常狭窄。目前,很多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都是直接委托下属的社会组织,或为承接基层政府自身某些职能而组建的社会组织,直接管理并委托服务,开放、公开的竞争性购买则较少。因此,城市基层政府购买行为对一些社会急需的公共服务回应不足,相关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提供。
3、购买公共服务的流程失范
我国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购买尚未建立起公开透明规范的流程。主要体现在购买相关信息不公开、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这两个方面。
(1)政府购买相关信息不公开。首先是购买公共服务资金预算不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涉及大量财政资金,理应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公开机制以满足纳税人知情权。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资金使用情况并没有向社会公开,或公开几个简单的数目,难以从中了解政府购买使用资金情况。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资金预算不公开,难免会导致政府滥用资金,公共服务购买不到位。其次,政府购买项目的相关信息不公开,政府购买行为“内部化”。为了节省交易费用,城市基层政府更愿意直接指派特定社会组织承接某项公共服务,社会组织沦为“次级政府”。一些本应该公开招标的公共服务项目“内部消化”,使得公共服务购买过程缺乏竞争机制,因而资源无法达到最优配置。
(2)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我国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以政府内部监督为主,缺乏其他主体的监督。究其根源,是因为政府购买相关信息不公开,无法为其他监督主体的监督提供条件。又因政府购买涉及范围和领域相对较广,专业性比较强,加上购买主体与监督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因此,这些客观条件为其他监督主体监督政府购买设置了一道道屏障。而缺乏监督管理机制的政府购买行为极易诱发腐败风险。
4、社会组织能力的培育不足
我国的社会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得到快速发展。但随着社会对公共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频率增加,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生产方和出售方,社会组织的能力就显得不足了。主要体现在:社会组织在数量和规模上未能满足政府购买服务的要求;缺乏独立性;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专职专业人员等。其中,社会组织缺乏独立性是社会组织不能很好地扮演公共服务生产方和出售方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社会组织缺乏独立性,表现出很强的依附性和依赖性。如果社会组织受政府控制而推动独立地位来为政府购买提供公共服务,那么就有违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初衷了。另外,“由于在项目的选取和实施中听命于政府的行政指令,对社会实际需求知之甚少,不仅造成了资源的重复配置、社会财富的大量浪费,而且未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获得社会的支持,缺少自我发展的社会根基,不得不再次陷入依赖政府的循环怪圈。”⑦因此,培育社会组织,使之成为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支柱力量,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课题。
5、完善法律体系的保障缺乏
我国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法律体系尚未健全,导致当前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发展迅速而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支持的局面。我国虽然有《政府采购法》,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采购中的一部分,但是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具有其特殊性,《政府采购法》未能较全面地指导和保障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购买。此外,各地区因经济水平、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如果没有相关适合地区特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补充,难于发挥上位法的作用。有些城市基层城市政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订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指导性意见,但由于各地基层政府对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操作普遍缺少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所以出台规范性法律文件往往缺乏现实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法律除了具有约束效力外,还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如对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优惠政策在法律上的认可,必定能大大推动社会组织投身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如果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社会组织会对不确定或不稳定因素造成的风险产生顾虑,从而不愿意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目前,我国仍缺乏对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组织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服务费支付的相关法律保障,使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提供上畏首畏尾,积极性也大打折扣。
三、我国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购买的未来策略设计
(一)树立正确的行政理念和社会参与意识
行为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的产物,意识对行为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因此,政府行为的修正必须先从政府行为理念入手。在传统行政理念影响下,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要破除政府购买壁垒,就要先打破旧的行政理念,树立正确的政府购买理念。并且要积极引导社会参与,争取社会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广泛认可和支持。首先,要清楚定位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的角色。根据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可分离性原理,政府应该把公共服务的生产任务交由社会去承担,打破唯一供给主体的地位,转变为“购买者”和“监督者”;其次,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而非管制与被管制关系、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因此,政府应该转变观念,转变传统“居高临下”的地位,与社会组织建立一种公平平等的契约关系。第三,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政府购买。政府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还要引导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进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只有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才能有效进行。如果缺乏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就只能单打独斗,难成大器。因此,政府要通过宣传、政策引导等手段提升社会组织与公众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认知度,纠正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认识偏差,增强对政府的信心,从而为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和支持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二)逐步扩大公共服务购买的领域和范围
近年来,我国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念逐步得到深化。但是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公共服务购买范围和形式一直存在局限性。一方面是购买的范围过窄。对于一些主导性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规模过小,未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造成公共服务供给短缺;另一方面,简单地将公共福利、财政拨款和对社会组织的资助等同于购买服务,忽略了公共服务购买关系的构成要素,最终限制了购买的范围和形式。
从实践来看,绝大部分的公共服务都可以纳入城市基层政府购买的范围。“特别适合购买服务的包括: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公共卫生;养老服务;残障服务;社区服务;社区矫正和青少年辅导;文化与传统保护;公民教育和科普教育;就业促进、保障性住宅和其他社会问题解决;城市规划、环境和其他政策咨询等。”⑧由于每个地区的情况不同,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和规模的确定应该以该地区社会公众需要焦点和公共服务产品属性为依据,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购买范围。可以先从养老、社区服务、医疗服务等领域入手,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争取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然后可逐步扩展到公共卫生、文化服务、教育服务、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把购买机制引入到可以进行政府购买的各个领域中,实现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常态化。
(三)努力完善公开透明规范的购买流程
一个规范完善的公共服务购买流程不仅仅能够提高购买的效率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它能明确规范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行为,为监督主体提供一个明确的监督政府购买行为的标准,因此完善规范的购买流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完善公共透明规范的购买程序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制定好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预算,为保障公共服务购买顺利进行提供财力支持;其次,应当建立健全购买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积极做好政府购买预算与购买项目内容、要求、招标流程等信息公开工作,以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竞争中来;再次,建立购买公共服务专家独立评审委员会,竞标结果需由专家综合评估后产生,而且专家评估委员会应该以相对独立的身份出现,以避免受政府或外界影响而造成的公正缺失;最后,应该进一步细化《政府采购法》,使采购法中的“服务”从行政机构接受的服务扩展到公共服务这一过程在法律程序上得到衔接,从而使公共服务购买的标的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四)积极培育可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作为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对象,如果发育不良必然会影响购买公共服务的效果。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不理想,已经成为制约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提出“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和市场参与机制”。⑨培育社会组织使其充分发挥在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成为政府当前重要的任务。首先,要营造健全的法律政策环境。从西方国家社会组织发展经验来看,建立健全的社会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有效管理社会组织的强有力的手段。因此,城市基层政府应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出更加具体、且能落地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从法律上规范社会组织行为、明确社会组织的独立地位。但这个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因为目前我国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较为缺乏,为了避免制订出来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脱离实际,基层政府应该在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其次,积极加快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化水平。城市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社会组织相对独立性,同时两者也要保持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再次,加强社会组织内部的制度建设,促使社会组织建立健全自律机制和自我评估机制,进一步探索相对独立的第三方专业评估机制,以不断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当前国际上通用的有效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政府供给效率低的问题,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社会服务均等化的新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但只要城市基层政府不断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注重结合本地区情况,购买公共服务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支持与认可,必将在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张备.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公众期望契合研究[D].武汉大学,2010.7.
②吴红查,江大纬.无锡11项公共事业实行“政府购买服务”[N].中国社会报,2006-06-19(2).
③④瞿振雄.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51.
⑤[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8.
⑥魏静.中国地方政府购买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23.
⑦朱彬彬.我国第三部门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15.
⑧贾西津,苏明.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终期报告摘要[R].亚洲开发银行,2009.3.
⑨新华社.扎扎实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N].光明日报,2008-02-24.
参考文献:
[1]陈昌盛,蔡跃洲.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贾西津,苏明.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终期报告摘要[R].亚洲开发银行,2009.
[5]魏静.中国地方政府购买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6]瞿振雄.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社区养老;供给与需求;养老资源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龄化进度加快,据我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总人口超过13.6亿,其中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2.22亿,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44亿,占总人口的10.5%。而通过近十几年来研究发现,我国养老主要以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模式为主,且都存在一些问题。以社区养老为例,社区养老目前在逐步转向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服务,但仍然存在着社区资源与养老需求供不应求的现状,在社区人员管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生活、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二、社区养老,供给与需求相关理论概述
1.社区养老的概念。“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同时在为居家老人提供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在家里并能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还能得到社区有关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士为老人提供的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2.供给与需求相关理论概述。供给,指把生活必需的物资用品,财产等给需要的人使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供给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该学派主张复活“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以及主张控制货币,反对通货膨胀。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就人类的需求层次提出可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三、杭州市社区养老供需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杭州市老年人口情况。通过2016年浙江统计年鉴信息显示,目前杭州市共有老年人口1524267人,其中上城区有95234人,下城区有100906人,江干区有94379人,拱墅区有82200人,西湖区有116339人。随着杭州市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在十二五时期全市老年发展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以及失能化的“四化叠加”趋势,而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也随之不断地增加。预计到2020年,杭州市户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将会达到180万人以上,老年人口约占杭州市总人口的24%以上,而80周岁及以上高龄人将会突破30万,与此同时还会在原来“四化叠加”的基础上加剧家庭小型化以及少子化趋势。
2.杭州市社区养老需求情况。以杭州某社区为例,通过实地访谈以及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研究得出:老年人对于社区服务主要以日常生活需求,家政需求以及医疗需求等方面以上门服务需求为主,其中对于家政需求里的清洁打扫需求高达35.8%,而对于送餐上门以及买菜购物的需求则分别达到了27.9%和29.9%,在医疗需求方面则主要以社区慢性病患者的需求为主,而这其中对上门测量血压的需求达36.8%,对于测量血糖的的需求则达到了36.3%。针对以上的结果表明,该社区的老年人口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量十分可观,而且对于需求服务的要求较高。
3.杭州市社区养老供给情况。由于杭州市的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加,政府以及社区各阶层面临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面对逐渐加快的老龄化进程,在“十三五”期间,杭州的重点养老服务业规划项目就有十四个,截止2020年底,杭州市计划打造200个面积较大,功能齐全且具有10张及以上日托床位和餐饮功能的综合型养老中心。而民办方面则要求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要达到70%以上,同时护理型的床位比例不得低于60%。杭州市政府不断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于2016年新建了641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新改扩建50家400平方米以上,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杭州市社区医养结合的建设发展,已经搭建起相关的市级智慧养老服务监管平台,开通了杭州市内的智慧养老服务热线。同时杭州市人力社保局还积极支持与鼓励培训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并给予相应的补贴,支持民办专业人员培训机构、在杭高校护理类专业与职业学校对于该方面的招生,为全市提供养老服务就业岗位约8万个,以此来共同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不断进步。
4.供需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政府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鼓励学校和企业培训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但老年人层面的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的资源方面仍有较大的缺口,社区养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矛盾。
4.1现实存在的医疗需求与社会医养服务供给差异大。老年人本就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对于看病难的情况更是不利于他们的养老。在社区发展过程中医养结合的并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社区老年人的认可以及配合,专业人员提供的上门服务,而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人员是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才可以达到推行社区医养结合的目的,也才能真正的了解到老年人对于医疗方面的需求,同时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专业的了解,从而进行记录在案,对症下药。
4.2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过少,且专业程度不高。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有耐心且细心并在专业护理康复等专业化方面专长的人员,对于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我国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在近年来由于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增加才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目前仍然需要加大对专业性人员的培养以达到社区养老的需求。
4.3社区老年活动单一,设备资源不齐全。对于社区老年人而言,精神层面的满足同物质层面的满足都很重要。有些老人因为外在原因长期见不到自己的子女后代,而有些老人因为丧偶的原因而选择独居。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的内心会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不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而社区设备不齐全更是严重影响到了老年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其活动的多样性。
4.4社区养老服务社会认可度不高,老人参与度低。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部分老年人对于社区养老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对其认可程度不高,从而拒绝社区养老服务,导致社区养老工作的开展存在难度和阻碍。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还不够完善,不能全方面的满足老人的需求,导致老人参与程度不高,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抑制了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
四、对于社区养老服务供需问题提供的建议及策略
1.加强社区医养护建设,积极宣传健康养生知识。在社区里推行医养护的发展建设,让老人在生病时可以及时得到治疗,在平时也能得到定期的健康医养服务,政府需要大力构建智慧医疗的平台,加强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完善社区信息服务系统,社区则应该经常性举办健康养生知识宣传的活动,让老人在了解自己健康方面问题的同时注重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还能保持心情的舒畅。
2.政府放宽政策推动政企结合,加强社区精神文化建设。政府对于社区养老发展实行宏观调控,可以和企业签订相应的协议,使企业按条约办事。同时积极支持民间企业开办专业性培训机构并给予补贴,扩充社区养老服务的人才队伍,引进医护专业人员进行上门服务,合理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可用资源。在社区内可以建设小剧院,每周定期在剧院播放老人喜闻乐见的节目视频,或是鼓励老年人能够积极参与节目表演,以实际行动来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3.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系统化规模化发展,构建杭州特色服务模式。杭州的各个城区以及县、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各个地区的老年人经济收入和经济承受能力也不相同,文化接受程度也不相同。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区的地域条件、发展情况及老年人口的需求缺口,同时预测该区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合理利用各地区的资源,进行系统化规模化的建设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条件下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4.定期开展家庭性活动,定期和老人进行良性访谈。社区开展家庭性活动,邀请社区老人的子女参加,有利于老人与子女后代之间培养感情,弥补因外在原因不能相处的遗憾,社区积极走访老人家庭,对每家每户老年的情况能详细了解并记录在案,针对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让老人有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晚年幸福感与满足感。
参考文献:
[1]王花玲,陈雪萍,刘炳炳.杭州某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J].健康研究,2017,38(1):22-24.
[2]高丽静,高凯东.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养老状况调查及对策:以杭州市为样本[J].未来与发展,2015,(07):35-40.
求职攻略控:第一次面试就成功了
控友:魏晓丽
学校:湖南省浏阳市职业中专
专业:电子商务
魏晓丽是一名高三学生,同时也是深圳一家电子商务软件公司的实习生,还有两个月将转正。当问及她是如何获得实习机会的,她有点小得意,因为她第一次面试就成功了。
她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班上有三分之一是女生,却都不注意礼节,也不爱打扮。得闲时,她们就呆在宿舍看电影、玩游戏,被班上男生调侃为“村姑”,而隔壁寝室服装专业的女生则被男生夸为“女神”。
直到有一次,魏晓丽陪学姐参加招聘会,才意识到一个人的礼仪形象有多重要。于是,回到学校后,她就去图书馆看面试技巧、服装搭配和交际礼仪方面的书籍。此外,她还经常在网上看求职攻略。
同时,每到就业季,她就会去人才市场查探“军情”,仔细观察应聘人员的面试经过,记住每一个提问,留意每一个细节,还向师兄师姐取经,并把这些整理成求职攻略,时常温习。
到了高三,她收到了现在公司的面试通知,随即她按照攻略中提到的要点,为自己备好职业套装、简历,在穿衣、说话等方面都遵照攻略来,结果一次性通过了面试。
如今,她又逐渐体会到在职场中为人处世的重要性。于是,她开始看职场成长攻略。“总之,我现在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先在网上或书上找相关攻略,心里有底,人也变得自信了。”
烹饪攻略控:与美食快乐相伴
控友:林子杰
学校:长沙财经学校
专业:烹饪
学习烹饪专业的林子杰已经17岁了,是大家公认的美食达人。他说:“如果没有攻略,我就无法成为美食达人。”
在小学五年级时,林子杰就学会做菜了。因为妈妈在外工作,一放学到家,他就要自己下厨,等妈妈回家一起吃饭。但那时,妈妈总要把他做好的菜返锅再炒一遍,洒点香菜、大蒜之类,他就在看妈妈炒菜的过程中领悟到做菜的门道。初中毕业后,他来到了长沙财经学校,学习烹饪专业。
现在,虽然林子杰学习了很多烹饪知识,但是做菜时还是会先在网上查攻略,根据攻略中的提示,比如食材的分量、油温的高低、火候的大小、烹饪时间的长短以及烹制工序、小窍门等,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去尝试不同的做法。“除了分量提示外,有的攻略会提供食材购买地或者可替代食材。因为有攻略,再复杂的菜我也不怕。现在每到周末,我会让爸妈休息,自己炒菜。每逢佳节、生日宴会,我也会小露身手。大家都说我做的菜味道可口。”
后来,妈妈送了部手机给林子杰,他在外面一看到有什么好吃的美食,比如面点、芒果披萨之类,就会用手机查攻略,然后抄写在便签上,周末回家就自己做。他还喜欢买一些美食烹饪图书,研究一下各种新品菜式。“从做菜、配菜,到尝菜、赏菜,再到品菜,每个环节都有攻略可参考,也可以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攻略来。”如今的他,烹饪美味佳肴,不在话下。
旅游攻略控:把世界揣在兜里
控友:陈德志
学校:湖南省吉首市职业中专
专业:旅游管理
陈德志是吉首市职业中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他很喜欢旅行。渐渐地,陈德志发现自己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外出旅行,都越来越依赖手机。原来,他曾看过手机使用攻略,下载了很多应用软件,比如大众点评、百度地图、穷游折扣、住哪、听世界听书、酷狗等,并在网上查看相关软件使用攻略,将最爱的软件吃透、用精。
因此,每一次外出旅行,他只要带上手机,吃、喝、玩、乐、学,各种攻略尽收掌中。薄薄的手机替代了厚厚的攻略书籍,拇指打通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能瞬间解决出游路上的各种困难。他说:“这种便捷的攻略我很喜欢,为我节约了很多时间,我仿佛把世界揣在兜里。”
陈德志还是一个美食控。寻找最美味的小吃,是他旅行途中最重要的功课。他曾经走遍吉首,遍寻吉首美食攻略中提到的各种美食,如醋萝卜、黄桥酥饼、烧鱼、锅巴。他曾去厦门旅游,在攻略中得知有一家咖啡屋卖绿茶、椰子、香芋等口味的馅饼,他便在旅行计划中安排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专程去找这个小吃店。
攻略也被他广泛运用于生活。比如亲友聚会时,大家会一起玩“天黑请闭眼”的游戏,经攻略提示,他的经验值大幅上升,俨然一副游戏达人的模样。
购物攻略控:安全购买,HOLD住钱包
控友:伍梅红
学校:湖南省安化县职业中专
专业:服装设计
湖南省安化县职业中专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伍梅红,是一个购物攻略控。
伍梅红刚学会网购时,不幸遭遇“钓鱼”。那次,她手机欠费,在网上买充值卡,卖家提供了充值卡卡号和密码,却发了个假的充值页面给她,她被骗走30元,手机却未成功充值。
后来她在网上浏览帖子,发现这样的案例有很多。如果自己早一点看到这些网购攻略,比如不打开不明链接,不随意在店家提供的网站输入银行卡账号、密码,自己就不会受骗。
《LOUIS VUITTON City Guides》是品牌从 1998 年开始推出的城市指南,找来不少艺术家、记者和特约撰稿人来对那些兼具时尚与旅游魅力的大城市进行重新的定位和解读。在这系列城市指南里攻略当然少不了了,餐厅、酒店、美食和城市的夜生活文化都是它所关注的重点,攻略里除了对城市本身的旅游点进行推介之外,还重点在文化生活上着墨,想要挖掘的还是有品质的旅行体验。为了这系列小册子,LOUIS VUITTON 也拍过不少好看的城市宣传片。
和其它的旅行攻略书比起来,《LOUIS VUITTON City Guides》的大小和厚薄程度都非常趁手,但内容并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都是按照城市基本的地理交通状况、基本的出行须知、当地的优秀酒店餐厅推介、夜生活众生相、时尚购物方式、文化艺术展览组成,还会为读者推荐一些能体会到当地原生态生活的步行路线。
此外,特邀撰稿人也是《LOUIS VUITTON City Guides》的特点所在,你或许见识过东京早晨的筑地市场、人流如织的十字路口、川久保玲设计的丹佛街集市,但肯定想象不到导演北野武笔下的东京是怎样一番模样。知名演员郑裕玲眼中的香港、著名文化人洪晃心中的北京、法国名厨Paul Pairet舌尖上的上海……各行各业的嘉宾揭开城市不为人知且新奇有趣的一面。
而在设计上,《LOUIS VUITTON City Guides》也给消费者保留了一些可供书写和发挥的空白空间――在结束一段旅程之后,那些过程中的随笔和印记也可以完整保留下来,把品牌出售的“城市指南”变成有个人记忆的“私人手记”。而在封面的选择上也都用纯色来具体代表某一座城市,封底在这个纯色基础上加入当地城市的照片,看上去有质感,也更贴近文具的形式。
同样流着法国血统的《米其林美食指南》反复强调“客观”、“中立”、“评判标准一致”,即便评审团中有一人反对,也会进行新一轮匿名品评。可路易威登的城市指南则完全相反,完全就是由编辑、嘉宾自由发挥,无论编辑还是嘉宾,他们字里行间中不见刻意的华美辞藻,读来更像是邻里间日常侃大山,其间充满了好奇、大气、不羁、俏皮与文雅。处处可见他们风趣的“吐槽”:“从5月一直到9月,不断有巴黎人跳上TGV高铁,前往住在马赛或者费雷角的表亲家度个小周末。他们通常要花22个小时才能回来,因为返程的高铁接触网被盗了。”
我们总说身体和灵魂要有一个在路上,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身体和灵魂同时在路上呢?拿上Louis Vuitton的这本城市指南吧,去旅行,去放纵,去看看更多未见与想见的世界。
石头,一个写与潮流有关文章的人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是多少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是当我们把这个看世界的机会摆在众多人的眼前,又有多少人会把纸墨之上的美化付诸于行动呢?
痛定思痛,他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有好多衣服自从买来后都不曾穿过呢!它们都是在各种不理性的精神状态下购进的。辛苦赚来的钱,买来了一大堆穿不上的衣服,没有比这更浪费的事情了。从那次以后,我就把我的理性置衣计划隆重地摆上议事日程,我要“节衣生钱”。
其实,操作起来是很简单的,只要好好分析自己买衣服时主要在哪几方面花得冤,对症下药,治标治本,自然就不会再多花冤枉钱了。
冤枉钱一:以前我总是盲目追求流行,什么时髦买什么。只要是当季最流行的,我往往掏空了荷包只为不落伍。
攻略:基本服饰是你的镇山之宝。服饰的流行是没有尽头的,无数的服装设计师在日复一日地制造着时尚,新的流行没有穷尽。但一些基本的服饰是没有流行不流行之说的,比如及膝裙、粗花呢宽腿长裤、白衬衫……这些都是“衣坛常青树”,历久弥新,哪怕10年也不会过时。这些衣物是衣橱的“镇山之宝”,不仅穿起来好看,穿着时间也长,绝对值得。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在我的衣柜中固定了一批这样的基本服饰,以后每年、每季只要根据时尚风向,适当选购一些流行服饰来搭配就行了。没想到一季下来,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少买了很多所谓的“时髦”元素,并因此省了不少钱。
冤枉钱二:不管适合不适合,有没有机会穿,喜欢就买。虽然年龄与日俱增,但一直对公主裙有着偏执的喜爱。有一次在淑女坊看到一条可爱至极的公主裙,压根没想自己其实没有机会穿就买下了,结果后来只好把它给冷藏了,谁叫自己早已没有穿这种可爱衣裳的“本钱”了呢?还有一次,一时兴起买了一套名牌运动服,因为工作忙只有一次穿着它晨跑,随后就成了我的私人收藏。这样的衣服莫名其妙地买了很多,每年只有翻出来晒太阳的时候,它们才有机会重见天日。
攻略:踏入职场之后,那些慵懒随意的学生形象或者娇娇女般的梦幻风格都要主动回避。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职位的改变,我时刻谨记着,如果不是与钱过不去的话,我的穿着打扮应该与之相称,只买适合自己工作、生活的服装,再不能只凭向往而冲动消费了。
冤枉钱三:一见钟情,冲动购买。我有过这样的购衣体验,看到一件令人心动的衣服便迫不及待地买下,生怕被别人捷足先登。结果是,疯狂的占有欲往往让人吃亏,由于没有试穿,尽管款式、颜色、面料和剪裁都非常理想,但就是有些地方的尺码不合适,看上去好像穿错了别人的衣服。买了这种不合身、不舒适的衣服,只能后悔自己的冲动又心疼自己的钱包了。
攻略:别太相信感觉,以为漂亮的自己一定能穿,试穿才能让衣服和你天长地久。所以结账之前,一定要亲自试穿,确保是真的合适。同时把眼光放得高些,学会挑剔,从款式、材质、颜色到剪裁、工艺……道道门槛都要过,不要因为对某一个元素的偏爱就忽视了其他方面。如果你在买的时候就犹豫不决,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买回来后的这件衣服你肯定也很少光顾它。当断则断吧,哪怕只拥有几件出色的衣服也比一柜子穿不出去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