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各民族文化交融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各民族文化交融,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各民族文化交融

篇1

关键词:客家文化;全球化;英语学习;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337-02

一、客家文化的发源及演变

客家人原是“中原汉族”,中原乃指“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汉水以东”而言。客家人原居中原,所以称客家人为“中原客属”或简称“客属”。客家人因为外受北方异族之侵略与压迫,内受变乱影响,迫使客家人离开中原老家,诸如五胡乱华、黄巢动乱、金人南下、元兵南侵等均是使得客家人南下的原因。客家人先民,数次南迁,就其悲壮的迁移行动来说,是一次精神实践。在南迁过程中,北有蛮族之残杀,南有土著之排拒,景况十分凄苦悲壮,一边战斗抗敌,一边垦荒图存的奋勇牺牲情形,是不难想象而知的。但客家人却也因此培养成刻苦耐劳,勇敢坚毅,团结冒险爱国爱家的精神和品行。经过数次的辗转与迁徙,客家人使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延续,终至今日成为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特殊的民系,客家先民的南迁源远流长,而每次南迁的动机、行为与结果,都几乎与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其于举族举家的迁徙之际,一面对入侵者暴乱者的抵抗与牺牲,更充分体现了孤臣孽子,义不帝秦的民族气节。

客家族人由于不断的南迁,最后集中定居在江西、福建、广东地区,而后扩展到四川、广西等地。相对于当地人来说它们是客,因此称他们为“客家人”,“hakka”是客家的英文名称,这个国际公认的英文拼写源于“客家”的方言发音。(音为“haka”)客家族有他们自己的语言,他们有自己的语言,称为“客语”。 客语(Hakkanese),又称客家语、客话、客家话等,部分地区还又称涯话、新民话、土广东话、粤东语等,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的一种声调语言,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语言。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客语归属至方言,抑或是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在国内则被认为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客语地区主要集中在粤东、闽西、赣南交界的赣闽粤客家地区,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台湾、马来西亚及一些华人社区。此语言被定名为客语是20世纪的事情。在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的一支语言,在国内则认为是汉语七大方言(官话、客语、粤语、赣语、湘语、吴语、闽语)之一。此语言历史悠久,但正式被定名为客家话,是20世纪的事情。客语是汉族客家民系(包括粤东客家人、东江水源人、粤西-桂南涯人、四川“广东”人等)的母语 ,分布区域非常广泛,遍及中国东南沿海、南部、西部等省份、香港新界北区、海外客家人移民地区(如毛里求斯、台湾、印度等等),但香港、澳门已经甚少人使用客家话。比较集中的中心文化区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流行文化,客家话在中国北方的知名程度远不如粤语、闽南语高。

在某些地区,说客语的人群众甚至不知道自己所说的语言是客语,也有专家认为狭义的客语指的是粤东地区的客语;其他地方的客语因和其他的语言(闽语、粤语、壮语)有大程度的混合,在归属上争议不断。香港的新界客语属客语粤台片新惠小片,与广东深圳、惠阳、惠东的客家话高度接近,与其它主流客语都可以互通。约从1960年代开始,在广东的客家地区有大批人员移居香港,他们带来了广东本地的客语。大多数移民的客语和新界客语可以互通。海外客语以粤台片为主,还有少量漳潮片。 由于梅县客家人曾于18世纪在加里曼丹岛西南端的坤甸建立华人国家兰芳共和国,因此现在隶属印尼的该地有一种坤甸式的客语,它跟大陆的客语几乎不同,坤式客语内夹杂很多印尼语和当地土话,可以独立分为一类,可认为是客语海外片的一支。

二、客家独特的土楼文化绽放新的异彩

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省永定县,是极富东方色彩的山村民居建筑。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傲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客家土楼大多为方形或圆形,其中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憾人心。这种圆楼都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是居住在楼内的几百人婚、丧、喜、庆的公共场所。楼内还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设施。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墙的基础宽达三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然后沿圆形外墙用木板分隔成众多的房间,其内侧为走廊。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楼内冬暖夏凉。土楼格局的恢宏,不仅展现了客家人的智慧,还反映了客家人淳朴的民风。

客家文化与土楼文化已经互相交融,深深植根于此,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福建土楼的申遗成功更将其推向一个高峰。客家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了更多民族对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关注,新世纪,这一文化,不仅属于中国,更融入世界。

三、英语的新浪潮促使客家文化与其他各民族文化融合

由于客家文化存在的独特位置:闽东南沿海台海地区,首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深受客家文化影响的大部分人群又以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身份分散在世界各地,这无疑又将客家文化的内涵弘扬到海内外,英语作为其载体促进了世界了解中国客家文化,使民族的成为世界的,部分地成为整体的。在国内,随着英语学习的大面积展开,台海地区人口的流动,中国各民族交流融合等因素,客家文化与其它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渐明显,在这其中英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四年的变迁,国内各地区贫富差距日渐缩小,英语普及程度日益扩大,各民族也渐渐摆脱掉其民族的原始性及滞后性,接受西方文化,全民学英语,在这其中客家文化与其他各民族正发生着猛烈的撞击,于是客家文化不仅仅只是为东南沿海人民所熟知,越来越多的内陆人民也认识并熟知了客家文化,伴随着两岸关系的密切,来大陆省亲的台籍华人及海外侨胞也将客家风俗、饮食习惯等带到内陆,与此同时内陆人民也将其民族文化带进沿海及世界。

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世界不能没有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现如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台海地区的率先发展使得客家文化向全世界进一步传播。而当今世界英语作为最广泛的语言,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纽带将各民族的文化联合起来。客家文化随着英语的发展及传播与其他文化更好地交流。

四、结语

客家文化在新世纪接受着英语文化的洗礼愈发与各民族文化产生激烈的撞击,并由此展现出新时代下独特的民族性与包容性,在这其中英语无疑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民族文化的融合发生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与全球的接轨,英语必将对国内民族文化的融合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111-1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的历史十分悠久,保存至今的文化也很光辉灿烂,对世界文化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的传承、演变出了许多艺术形式。其中,音乐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中华民族众多艺术形式的组成之一,对丰富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校声乐教育在传授发声基本原理和技巧等知识的同时,应吸收少数民族声乐文化的精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外发达国家的思想和艺术形式的传入,我国高校声乐教育出现美声唱法主导教学的现象,本土声乐被搁置在一旁无人问津。很多教师以教授美声为荣,学生以学习美声为潮流,本民族很多优秀的声乐艺术受到冷落。声乐学习上“崇洋”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说的就是要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只有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特点才能为世界接受。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声唱法也是国外某个民族的艺术形式,因为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及综合国力方面的优势,造成经济落后民族在文化上的妥协。高校的教师、学生一直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形式深入到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应该把精力放在对本民族的声乐学习上,在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感染学习声乐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味眼光向外看,学习美声未必适合每个学生,对国外文化的生疏和民族特色的陌生,强行学习美声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比之下,从本民族声乐精华出发是声乐学习的坦途,汲取少数民族的声乐特色,博采众长,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综合能力。

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引入少数民族声乐的意义

(一)提供丰富的声乐教学资源。少数民族音乐主要有民歌、器乐、歌舞、戏曲和说唱五种类型。民歌构成少数民族音乐的主体。少数民族声乐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表现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诸多方面,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很多民族歌唱家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如蒙古族的腾格尔、苗族的宋祖英、藏族的才旦卓玛等。可以说除了汉族,其他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声乐文化同样光辉灿烂,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声乐资源。高校声乐教育不应该忽视少数民族声乐这个丰富宝贵的资源。

(二)架起民族文化传承的桥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文学文化、历史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哲学文化等,音乐文化是众多文化中的一种,与其他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迅速成熟的阶段,是中华民族的精英群体。从事声乐学习的大学生更应该肩负起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特别是声乐文化的传承的重任。学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健全大学生的知识体系,让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三)提供更多个性选择的渠道。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资源十分丰富,为大学生提供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多种选择。目前,有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结合本地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进行教学的重要性,吸纳各民族音乐的精髓,在课堂上展示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和艺术风格。大学生在各少数民族音乐的感染下,拓展了音乐视野,提高了学习声乐的兴趣,更加容易发掘自身未来音乐发展的优势,有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方法

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中,受到高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将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融入声乐教学

有些少数民族的民歌音乐中包含多个声部,如苗族、壮族、瑶族、侗族等。多声部民歌的艺术表现力强大、表现手法多样,流传的历史十分悠久,表现内容丰富,高校声乐教学可以大量借鉴和吸收少数民族的演唱艺术。

(二)将少数民族的器乐文化融入声乐教学

器乐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声乐的理解和艺术欣赏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少数民族乐器种类非常丰富,制作方便,容易演奏,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通过少数民族的器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声乐艺术的理解能力,培养高尚的艺术情操,传承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总之,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水平,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翁葵,韦家燕.论构建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的特色――以壮族原生态民歌融入为例[J].音乐创作,2012,(11).

[2]王颖.融合与实践――刍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背景下的高等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2,(06).

篇3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发展;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为此,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在人类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显出来,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1]。它寓竞争、娱乐、广适、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涵盖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2]。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疯狂学习的差别。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

第一,劳动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物化品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中最高层次的部分。生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猿类的特征,又是文化创造的开始。当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生命类开始文化创造活动的时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简单文化,也无不是从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开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劳动过程中,其技术、社会和价值方式都作为相当复杂的文化体系而存在[3]。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特定的社会人群,伴随着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体育文化现象。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孤立的个体活动是不存在的。尽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常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和进行,但永远脱离不开社会的联系而受制于社会,永远是物质文化的产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和影响,并为一定社会关系所包围,这种社会关系不论是以物为对象,还是以人为对象,其参与活动的行为包含着社会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所形成的血

缘、地缘、行业的组织关系;所形成的和风俗习惯,表现出规定性、固定性、制约性的链接方式。从而使社会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所提供的规定条件和可能,依据一定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方式进行活动。

第三,反映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围绕民族体育活动方式,通过抽象事物的艺术表现,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依托体育活动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验证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进了民族心理素质的升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质是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综合作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现与结果,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之灵魂。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特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民族和文化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民族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而文化则是构成民族的要素。[4]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属性。任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特质,又依其时代性而融汇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表现为该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类型。时代性则体现体育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发展由低向高的发展方向和文化之间传播、交融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为体育文化发展阶段的标识和特定的文化类型所展示的时代风貌与精神。

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民族性存在于时代性之中,时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绝然独立的文化属性。正由于二者的统一,衍生出体育文化的整体性与独立性、连续性与阶段性、自主性与互赖性、兼容性与选择性等等的有机共生。这些特性又表现为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意识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全球意识则从世界和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视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时代精神则代表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历史演进的阶段特征与风貌。

(二)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

文化的涵延性系指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兼融涵括、多元共生与传承延续、传播吸收等特性;主导性则是指文化的多元复合结构中,必然呈现该文化的主导倾向,包含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特性。文化的涵延性与主导性并存,反映着文化存在的结构特性。文化是一个涵延广博的概念,有其丰富的内涵,诸文化因素多元交汇,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同文化发展的时代新质共集于一定的社会空间。文化创新是以一定的优秀文化传统之弘扬为前提的,新文化不可以完全独创出来;并且,文化演进还是文化发展多元因素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的过程。正是在继往开来与传播互感的文化整合中,民族文化得以实现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发展。

从文化的涵延性来看,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非常典型地证明了文化特性的客观存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论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广博的丰富内涵以及辽阔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从文化的主导性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经数千年不衰,其交融会通的强大生命力之中,展现出立于主导地位的、与时展相适应的文化特质,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主导性特性。

(三)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

兼容性不仅包括了涵延性所规范的文化多元复合与传承演化的因素,而且含指文化发展中精华与糟粕、进步与落后等等因素的并存。有可能区分出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又有许多无法绝然判定的交汇复合内容,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或具体的状况情形下,精华与糟粕的判定受到时代的局限,也受到评判主体的制约。

选择性指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选择、吸收所需养分以补充、壮大本体文化、排斥不适应自身需要的民族文化的内在机制。其包括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选择、排斥功能,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特点;又由于文化选择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进行的,从而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意义。选择性同样不能独立存在,也受到兼容性的影响。文化的选择、排斥功能是在兼容性的规范下实现的,选择的结果不是使文化成为单一因素,而是丰富和发展了兼容性。兼容性一样受到选择性的制约,选择的结果是使兼容并包的各种文化因素根据民族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被排斥、淘汰的因素则失去生命力,这就是民族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也代表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即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适应本体文化需要的选择和汲取、以及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会通创新,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过程。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5]

历史证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强盛发达国泰民安的时期,往往就是政策开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齐放的时期。固步自封意味着保守落后,开放创新才是民族兴盛文化繁荣的契机。中国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荣是各民族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结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立个性和存在价值,促进各民族间体育文化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二)交流互感是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就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异,在数千年中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荟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间及民族外两种类型。各民族的认同、亲和与交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无论表现为交易、和亲、联盟的友好方式,还是掠夺、复仇、征服的冲突形式,客观上都使民族体育文化得到相互的撞击触发与交流影响,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育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养分与动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三)兼融会通是民族体育文化绵延的内驱力

任何民族的体育文化都有其空气和土壤,有自己的载体和灵性;任何民族体育文化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及尊重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义务;都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创新的责任;也有共同繁荣人类文化进步的历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却同处并存相互联系,都是其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在静止和封闭的状态中发展,都是其内在的新旧更替、进步发展的矛盾运动和外部的文化触击冲突、汲取融合之合力的作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兼融会通特质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绵延的内在驱动力。

(四)整合创新是民族体育文化长存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基本特性集中体现为文化的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通过涵延传播、汲取更新来实现新文化建设。开放与交融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衰的动因,整合创新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长存的(下转第82页)

(上接第74页)生命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兼容并收、各民族间的交融会通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吸收、整合创新是其强劲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是民族复兴的最终表征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各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历来年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规模一届比一届盛大,项目一届比一届丰富疯狂学习,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将民族体育按照固定的节奏一浪接一浪推向,展示了民族体育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民族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融会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这种基本的属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又表现出兼容性和选择性的一致。从而使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发展特性认识的同时,充分参与、占有和分享属于全民财富的社会主义民族体育文化。新晨

“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现今世界上任何一项流行的体育项目,都源自于各国的民族体育项目,它们同样是在一定的地域受一定文化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文化渗透、使团表演、广泛普及而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体育运动[7]。实践证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优点和长处。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和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占据应有的位置,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创造性。同时,我们的创新还必须树立全球意识,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上把握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只有立足于全球性的意识,才能深入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进步的文明,并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创新。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先哲们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中创造、选择、发明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尽沧桑,经久不衰,推动了我国数千年体育文化的发展。尽管时生了变化,但蕴藏在其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今天的思想和观念,其体育方式仍为各民族人民采用,运用人类学来加以研究,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下开发这个蕴藏量极大的资源,可以为中华民族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J].体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4).

[2]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赵光远主编.民族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诸形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5]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载朱家桢、厉以平、叶坦主编.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篇4

1.“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格局和特色。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以华夏民族为主体,各兄弟民族团结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宽容相待、携手共进的历史。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和睦相处,形成了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一体化观念与意识,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和特色,成为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成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文化的“多元”与“一体”统一于我国文化发展史中。具体来说, “多元”是指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既各具特点,又相互区别,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各民族特殊的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中华文化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精神源泉,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一体”是指中华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共同性和一致性。

纵观我国民族发展的历史,距今5000年前在中华大地上就已经形成了源于中国本土的华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五大民族集团。各民族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一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长期共处、和谐共生所形成的中华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

以新疆为例,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迁徙流动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之地。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集散地,新疆曾汇聚了西亚文化、波斯文化、中原汉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等多元文化。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形成了绿洲文化、草原文化和高原文化等多种文化样态,呈现出不同民族文化并存的多元文化格局,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疆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和形成的勤劳勇敢、正直诚实、重义守信、热情好客等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道德风尚,体现出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质,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

2.不可割裂 “多元”与“一体”的内在关联性。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避免割裂“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具体说来就是要谨防以下几种错误倾向:一是求异性。即把少数民族文化从中华文化中剥离出去,切断与中华文化 “一体”的关联性,片面强调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强化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只认同本民族内的族群文化,否认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这一错误认识把中华文化看作是游离于各民族文化的外在文化,导致民族分界意识增强,偏离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 “三个离不开”的原则;二是窄化。即把中华文化仅仅归结为汉族文化或儒家文化,忽视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甚至以汉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代名词,造成少数民族群众对自身文化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出现认识偏差。三是浅表化。即对各民族文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服装、习俗、歌舞、饮食、建筑等显性的层面,缺乏对各民族优秀文化内核的深刻认识与深度挖掘;缺乏对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以及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一致性的深层次认知把握。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深化对“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的认识。要使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集合体,这种多元多层次的民族结构,是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前提。在“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进程中,若过于强调“多元”而淡化“一体”,不但会造成不同民族间“文化隔离”甚至对立,不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而且有可能被民族分裂分子利用,成为破坏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潜在危险。多年来,新疆的极端宗教势力就是打着宗教的旗号,鼓吹“民族至上”“新疆是维吾尔族人的新疆”等,否认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共同生活发展的历史,否认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铁的事实,蓄意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对立,破坏和睦团结的民族关系,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针对这个问题,从正确认识文化多元一体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手强化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

3.正确认识“多元一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样性是一体性的前提,差异性是统一性的条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多元组成一体,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离不开一体,一体也离不开多元,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一体是主线和方向,两者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篇5

关键词:茶马古道;文化传播;社会文化功能;精神

“茶马古道”的概念源于唐代的茶马互换交易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向西南地区进行茶叶运输、茶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将滇、川、青、藏四个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了沿途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中川藏道的开通时间最早,且运输量最大,同时也是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历史作用最大的古道。2002年云南剑川县沙溪镇寺登街作为茶马古道上的古集市被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因此茶马古道重新映入人们眼帘,并得到新的关注,目前已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旅游胜地,成为民族文化研究以及西部开发的新起点,增加了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渠道。

1历史上的茶马古道概述

茶马古道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一条完全用人、马踩踏出来的,无数血肉之躯铺成的古道。几千年来古道途经多个民族,包括藏、彝、景颇、纳西、哈尼、羌、白、怒、阿昌等20多个民族。通过古道彼此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强化了各民族自身的文化,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进而使沿线的经济、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目前茶马古道的文化内涵再次被人们所重视,其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提供了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新途径,现阶段对茶马古道的研究已经与旅游业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的格局。“茶马古道”这一概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经查阅大量文献可知,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说,茶马古道是指人们进行生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遍布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以及周边地区的原始古道,经过长期踩踏产生的道路,可以追溯到这一地区进行人类交流开始。茶马古道的兴起经历了几种不同的原始状态,即直立人古道、早期智人古道、晚期智人古道、新时期古道、民族古道、盐运古道以及马帮古道。正因为其经历了这些原始状态,才有了茶马古道的兴起,换句话说,这些形态是茶马古道兴起的必要条件。狭义上的茶马古道主要是指唐朝以来内地与西南地区进行交易的通道,因其主要是进行茶叶与马匹交换而被称为茶马古道。据考证,茶马古道是根据唐朝的茶马互市的史实而命名。茶马古道的兴起促进了各民族彼此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得本民族的文化得到凝练。虽然茶马古道经历历史变迁在清朝开始衰败,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对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茶马古道对于茶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加速了茶文化传播与交融,促使各民族茶文化升华,进而扩充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

2茶马古道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据六朝以前的史料记载,巴蜀是茶叶最初兴起的地方,可以说巴蜀是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起初,茶是作为一种药材被人们所熟知,到西汉时期开始成为人们饮用品,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成为人们普遍的习惯。饮茶真正形成一种风气始于唐朝后期,逐渐出现茶馆,种茶、制茶初具规模。茶文化的普及为茶马古道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朝时期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茶叶,制定了茶叶贸易政策。主要的政策有三个:一是推出了“茶马互市”政策,并在唐玄宗时期允许茶马互市“在赤岭实行;二是加收茶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收取茶税的时期;三是实行榷茶制度,即茶叶专卖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茶马贸易,当时的贸易经营和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贡赐”是其主要的贸易形式,形式单一。由于西南地区对于茶叶的需求不断扩大,茶马贸易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贸易地区逐渐涵盖了西部大部分地区,致使唐朝后期初步形成茶马古道,为宋朝时期茶马古道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宋时期政府对茶马贸易的重视程度达到一定的高度,使得茶马贸易兴盛起来,茶马古道也随之兴起。茶马贸易扩展为两种形式:一是延用唐朝的“贡赐”形式;二是宋朝政府铺设茶马司,在茶马古道沿边各地进行“招募蕃商,广收良马”的贸易。宋朝通过茶马司对茶马贸易进行管理,且严格实行榷茶制度,用以保证茶税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宋朝政府出台了“茶引”制度,即茶商缴纳茶税后由官厅发放的茶叶专卖凭证的制度。这一制度的施行极大促进了茶马贸易向成熟时期迈进。元朝政府颁布了健全了马政制度,在茶马贸易带来巨大的税收刺激下,促使元朝政府提高对茶叶向藏区销售的重视程度。元朝政府不仅加大了对古道的开拓,还在古道沿途建立了驿站,扩展了滇西北、川西与的茶马古道。明朝时期是茶马古道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贸易形式上有所创新,主要的形式是:政府贸易、朝贡贸易、私茶贸易。在制度的建设方面则铺设大量的茶马司,且制定茶法和茶课。茶马古道因明朝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得到极大的发展,远超过其他时期。清朝时期,是茶马古道发展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清初,国内局势动荡,战火纷飞,清政府需要大量的战马,这一需求促使云南茶马互市大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川滇地区的茶马古道的发展。川藏道形成了南北两路茶道,两条古道的交汇点是昌都,同时昌都也是滇藏和青藏的交通中枢,因此昌都成为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贸易中心。清朝末期至时期茶马贸易的发展逐渐衰落。时期由于日寇封锁了部分交通要道,导致中华民族大后方物资紧缺,这时茶马古道肩负起运输物资的重任,支撑起整个抗日物资的运输。茶马古道也因此成为大陆上现存的还在运转的、唯一的文明古道。

3茶马古道的社会文化功能

3.1别具特色的地域特征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最高、最壮观、最险峻以及环境最为恶劣的古道。茶马古道纵横交错地在滇、川、藏三个地区之间。因而古道沿线的地势差异较大,地质结构复杂,途经之地大部分都是高山峡谷和急流险滩,再加上变化多端的气候,使得茶马古道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地域特征。其中高海拔是其显著特征之一,茶马古道沿线海拔多处于2000~5000米之间。茶马古道几乎横穿了整个青藏高原,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道路,其通行的难度之高在世界上各文明古道中是首屈一指,说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最难通行的古道也不为过。险峻也是茶马古道上的显著特征之一。且不说茶马古道的恶劣天气,其自然的险峻也足够给茶马贸易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古道是穿梭在各山脉和跨地域的道路,致使大部分的古道都是狭窄的,一般只有两尺多宽,有的甚至更窄。且随处可见断崖绝壁,鸟道湍流,各种新式的交通工具都无法在茶马古道上施展。因此,在茶马古道上运输商品对于马帮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再加上气候的变化莫测的影响也使得茶马古道的险峻成倍增加。由此可见,茶马古道的发展是艰辛的,广大的劳动人民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样,茶马古道的存在不仅推动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凝聚了各民族的精神,而且还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团结。3.2多元宗教的交融与共生随着茶马贸易的迅速发展,茶马古道随之不断地扩张、延伸。各民族的文明与随茶马古道的发展得到广泛传播,如藏传佛教就是沿着这条古道在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进行广泛传播的。宗教文化的传播是双向性的,佛教是从中国内地地区传入,并逐渐在发扬光大,形成具有特色的藏传佛教,而后又向中国内地地区进行传播。佛教的传播方向是以大理为中心的,西行经丽江、中甸、福贡,横穿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进入等地。其主要的传播路线基本上与茶马古道的沿线相重合,也就是说茶马古道的发展推动了宗教文化的发展。目前在茶马古道的沿线仍存在很多寺庙,这就是茶马古道传播宗教文化的有力证据。茶马古道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宗教的融合,比如在纳西族的宗教典籍东巴经中就存在大量的大乘教的措辞,从中可看出藏语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纳西东巴教三者可以说是通过茶马古道的传播互相进行交融、渗透,最终达到共生。茶马古道的不断延伸,加速了宗教文化的传播,推动了各民族宗教文化的互相交融。也就是说,以佛教为代表的宗教随着茶马古道的发展而得到广泛的传播,茶马古道不仅是商品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且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宗教文化传播的大道。3.3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茶马古道的概念来源于茶叶与马匹的互市,因而茶马古道成为世界上茶的起源中心,茶文化也随着茶马古道的发展而得到广泛传播,茶马古道将生产茶叶的地区与需要茶叶的民族紧紧连结在一起,沉淀出极其深厚的茶文化,在中国茶文化中留下浓重的一笔。茶马古道沿途经过藏、彝、景颇、纳西、哈尼、羌、白、怒、阿昌等20多个民族居住区,贯穿滇、藏、青、川四大区域。正因如此,茶马古道被称为民族迁徙的大走廊、民族文化的大观园,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友谊的“见证者”。茶马古道不仅是藏区茶叶补给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沿线各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是茶文化的传播与交融的重要通道,是中华文化传播地势最高的古道。在这条古道上附着着各族文化,西双版纳傣族的贝叶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白族的本主文化、藏族的雪域文化等等,各族文化通过这条古道进行融合、发展。此外,茶马古道还是一条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连通华夏文明与印度文明的一座桥梁,其文化传播的作用至今仍产生深远的影响。因其别具特色的地域特征,而成为开辟沟通汉藏经济文明的纽带。茶马古道现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研究、探险与旅游的黄金线路,并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新的契机。

4结语

“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正如这句话所说,茶马古道在我国的历史上的作用与丝绸之路一样,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茶马古道是当前世界地势最高的经济文化通道,同时也是现如今唯一一条仍在运转的文明古道,是中国西南地区与内地地区、东亚以及南亚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虽然茶马古道逐渐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茶马古道推动了民族经济文化的传播与交融,加强了祖国各民族的团结,为巩固祖国疆土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以研究茶马古道为基点,能够扩大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视角,多角度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促进凝聚中华民族精神,使得中华民族精神的进一步升华,进而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迈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王丽萍,秦树才.论历史上滇藏茶马古道文化交融及其发展途径[J].学术探索,2010(4):92-96.

[2]李刚,李薇.论历史上三条茶马古道的联系及历史地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13-117.

[3]张永国.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J].大学学报(汉文版),2006(2):34-40.

[4]任新建.茶马古道的历史变迁与现代功能[J].中华文化论坛,2008(S2):53-55.

[5]阳耀芳.“茶马古道”的历史研究与现实意义[J].茶叶通讯,2009(1):44-47.

篇6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 民族地区 民族交融

党的十确定了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强调城镇化发展要注重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建设。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加快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地区占我国国土近三分之二的面积,主要集中在西部与边疆的大部分地区。民族地区无论是在地理历史、自然生态等环境,还是在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等发展方式上都与其他的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积极推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进程,注意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与民族交融问题,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使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朝多元、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一)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

城镇化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及边疆地区,其中大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环境恶劣,水、土、气、热等资源较为短缺,生态系统很脆弱,对发展城镇化形成了很大的制约。

(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我国的民族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当前,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的比重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高,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比较欠缺,其大部分人口还在从事农业生产,城镇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上的作用并不大。

(三)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在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基础教育设施都比较落后,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也比较短,从整体来看,其科学文化水平都较低。

(四)民族地区的文化具有特殊性

民族地区在语言、生活方式、习惯、宗教等方面与其他地区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每个民族都具有其独特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积累中,民族地区在文化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殊性。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与民族交融的内涵

(一)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不仅要实现与其他地区相同的目标和任务,还要应对很多特殊的矛盾与问题,因此,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尊重基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

笔者认为,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在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上,由于自然条件较差,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基础不够,但是其旅游资源丰富,可以通过旅游产业来拉动消费,建立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次,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其承载能力也比较低,应该倡导绿色低碳型的城镇发展模式,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应用到经济、交通、建筑、能源、服务等各个方面,打造低碳、生态、环保、宜居的城镇。

再次,民族文化丰富多样,是一个民族的传承与精华。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应该以民族文化为依托,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将民族地区在民族信仰、语言、艺术、节庆等方面形成的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使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使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富有民族特色。

(二)民族地区民族交融的内涵

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民族融合不可避免,兼顾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城镇化发展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因此,必须积极运用包容性的民族融合理念。包容性的民族融合理念主要包含几个涵义:

1.民族情感上的包容性

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成员的情感,促进各民族成员间友好交往的情感。

2.民族意识上的包容性

要用豁达的民族情感提高少数民族对城镇居民身份的认同,促使各民族成员相互尊重、共同生活,促进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一致性。

3.民族传统的包容性

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对各民族的传统与风俗习惯进行充分的肯定和尊重,促进各民族的平等交流与共同发展。

4.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少数民族应该增进与其他民族的交往,积极吸收先进的文化,在与各民族的交流中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三、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低、建设发展质量较差

民族地区所占的国土面积很大,但是其城镇化所占的比重却远远低于其他地区,中小型城市仅有12.8%,建制镇也只占了3.28%,而且,城镇的规模也比较小,城镇人口较少,无法有效开展产业规划,致使城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另外,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地理、文化、历史等原因,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其城镇化建设的质量也比较差,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水平。

篇7

[关键词] 历史 民族 中国 和谐 发展

一、古代民族关系与当今和谐中国的概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可追溯到远古。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时期。有相互间的战争掠夺,更多的是民族融合,在历史上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形成史上,有三次较大的民族融合,从而缔造了如今如此牢固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至此提出和谐中国这一理念。

单从字面上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因此,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中国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追求的完美结合。

二、民族政治往来对和谐中国的贡献

为促进各民族政治往来,各朝各代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和亲,派遣使者等。闻名古今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张骞通西域等。这些措施打开了各民族蔽塞之门,给各少数民族带去了先进文明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为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长远地说,促进当今和谐中国的发展。如鲜卑、匈奴、蒙古等游牧或半游牧民族在汉族政治的影响下,都发展了由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度。494年,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一是禁胡服,改鲜卑服装为汉服;二是改胡语,规定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要说汉语;三是把鲜卑姓改成音义相近的汉姓,如六步孤式改为陆式;四是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五是改革管制等。这些措施的实行,充分显示汉族政治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同时,这些措施推动了民族大融合的迅速发展。后来,明清时期,在册封达赖、班禅、驻藏大臣等,在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这一系列的措施,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当今中国,各族人民和谐共处,贯彻“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原则。中央在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在了解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实行自治,因地制宜,加强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交流,一片和谐景象。

三、民族经济交流――和谐中国大市场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可划分为两大经济区,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东南部为农耕区,西北部为游牧区。农耕区以种植业为主,同时也有家禽,家畜的圈养业和家庭手工艺,构成自给自足的经济类型。畜牧区的游牧民族以畜牧,狩猎为主,“逐水草而居,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有冲突,战争,也有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上文提到的文成公主入藏,张骞通西域等,都极大促进了各族经济的交流,给少数民族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生产工具,少数民族先进生产技术也不断传入汉族。棉花的种植与棉纺织技术的创造都是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始的。它从南北两路传入中原,北部自新疆传入关中地区,南路则由南海,闽广向长江流域推广。元朝,忽必烈在浙东等地设置木棉提举司,说明我国长江流域早已种植棉花,纺纱织布。但是,由于工具简陋,效率不大,成品叫粗糙。元成宗时期,劳动妇女黄道婆把海南黎族的纺织技术带去松江府的乌泥泾,才改进了纺织工具和技术,各族纺织业进一步推广。这些都提高了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各族经济发展,巩固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甚至通过丝绸之路开放了外国市场,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地位与水平。而今我国各族的经济交流因交通、政策的便利,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民族文化交融――当今中华文化集大成

人类文化史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成果。无论是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还是思想文化,都是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与发展的。

中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和风格各异的文化。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受到尊重和保护,各民族都着重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而中国文化几千年巍然立于世界东方,不仅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更有思想基础。这是源于历史上各族人民文化的交融。汉族文字不断传入各个民族,各族首领大多要求会说汉语,写汉字。以元朝为例,最高恶疾所属为蒙古族,在过去局限在大漠南北,同中原地区关系不太密切。而后,通过驻防,屯田,从政等关系,打了散居内地,吸收汉族文化。以前的契丹人,女真人,又要和汉人接触较早,在风俗习惯与文化上大量与汉族融合,在元朝把他们称为汉人。在另方面,中亚一直欧洲的外国人又称中国北部的汉人为契丹人,甚至把整个中国称为契丹。维吾尔族以前住在河西至新疆一带,后也散步各地,如今其舞蹈,音乐,语言等广泛传播。维吾尔族的文化对蒙古族也有很多影响,蒙古字母就是从维吾尔字母衍化来的。在元代,不少维吾尔族又接受了汉族文化,出了不少学者和诗人。归属元政府统治后,和内地关系更密切了。式的寺院佛塔在内地也出现了,第一个国师巴并在公园1269年为元朝制订了蒙古新字――所谓八思巴字。足以见得,民族文化的交融程度。而今,国家更是重视保护民族文化财产,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发扬与传播。重视民族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等。保护文化遗产,如布达拉宫。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五、把握民族关系――促进当代和谐社会发展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稳定事关祖国边防巩固,社会长治久安,国家兴旺发达。虽然民族关系问题至今没有处理得尽善尽美,但各族人民团结互助这一大趋势不会改变,和谐中国的构建必定因此而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张家鹏,王祥.中国文化概论.2006,1.

[2]张传玺.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7.

[3]刘泽华等.中国古代史.人民出版社,1979,9.

[4]司马迁.史记.

[5]罗贯中.三国演义.

篇8

一、少数民族文化以其鲜明的特性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就构建了文化的多样性,各民族不论人数的多寡,都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各民族文化的总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少数民族文化以共自身的民族性、多样性、时代性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群体的文化,其鲜明的民族性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群体共有而与其它民族群体相区别的民族文化特征。这种民族文化特征作为一种传统,也代代影响这个民族群体,体现在一个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上,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而且资源丰富,呈现出一种神秘、古老、奇特的文化魅力。

我们从一个民族群体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有的风俗习惯甚至历经许多世纪而原封不动地延续下来,有的民族后代甚至迁徙到新的地方,虽与其它民族杂处群居,其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仍然保存下来。

以贵州省为例,经过千百年的多次迁徙和演化,目前有17个少数民族的1400万人世居在这片土地上,各个民族又在其中形成若干个分支。由于地处偏远,山水相隔,与外界及相互间交往较少,这些少数民族以及各个分支都长期按照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在生产、生活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的历史,形成了人类学上极为独特的“文化千岛”现象。传统节日舞蹈、歌唱、戏曲、服饰以及传说、故事、风俗习惯、娱乐竞技等,加上众多的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风雨桥、鼓楼、吊脚楼等,丰富多彩,以及特有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向世人展示着各民族的发展历史、文化心理、伦理道德和审美意识。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文化的多样性,它的最主要价值是体现了民族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我们充分尊重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特别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信仰,也理所当然地尊重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生活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信仰等因素,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族制宜,讲求实效。

民族文化具有民族性同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它的时代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一个统一体。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社会中的延续,它既具有历史性,是经过长时间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又因其生命力而具有时代性,在现实生活中被继承,同时它又在深层次上普遍影响着民族成员,具有大众性,因此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实践,同样需要文化的创新,需要民族文化与时展同步。民族文化是建设现代文化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民族文化的时代性和大众性,是建设现代民族文化的坚实基础。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也在不断的创新重构,但作为其中最精辟部分的文化遗产,则需要保护、传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必须坚持传承、保护、弘扬与改革、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和紧密结合。历史表明,一个民族,只有开放才有希望。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各民族都要注重并且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断为民族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进民族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综上所述,我认为发展繁荣中华文化,就必须注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二、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活力源泉,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因此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增加中华文化的活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是贯彻“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发展社会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依共存的国家,各民族文化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又相互吸纳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凝聚力、熔铸力、生命力极强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提供科学文化和智力的支持。各民族文化对充实和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形成一个奋发向上,安宁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实现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是整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又都保留着独立的个性,同时又相互交融,推动着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各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和交流,增强了各民族的团结,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56个民族统一的国家,团结就是力量,团就是生命,团结就是胜利。

历史至今,中原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向周边辐射传递,各少数民族文化和域外文化源源不断传入中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赋予其统一性和多样性和鲜明特征。不以血缘论夷夏,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现象。文化的相互传播和认同,成为各民族亲近与交融的强大精神纽带。这些作用不是哪一种单一的文化可以替代的。

文化的发展繁荣,不仅能推动人民文化生活的进步,更能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质,铸就时代风尚,打造国家“软实力”。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这当然包括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否则谈不上整体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三、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断取得长足发展,同时社会发展也要求加快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与各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与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现实需求相适应。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要制订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划,加大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力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和

管理人才,积极扶持民族文化事业,努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典要全力保护,要扶持到位,要加大投入,给足政策支持,不断开创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发展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对培养民族文化人才要加强指导,提供服务,为文化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方法要灵活,形式要多样,做到因地制宜,富有特色。人才的培养可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与节庆和民间文化活动相结合。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突出文化人才,需进行跟踪培养宣传推介,促进他们的成材和发展。

要注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值得保护的非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要保护其原形态。民族文化遗产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以及民族认同感联系在一起的民族传统文化,与一个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特色的坚持有着重要关系。

要多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注重调研、总结,让民族的文化融入现代文化之中。让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人们易学易懂、喜闻乐见的内容,通过广泛传播,内化为人们的精神动力和内在素质。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新措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依法每五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就是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备级领导要把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化,纳入财政预算,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要守住各民族人民的精社家园,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血脉。使各民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篇9

【关键词】全球化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发展策略

回眸过去的一个世纪,全球化并不局限于经济方面,已经扩展到政治、文化等领域,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西方体育文化对我国体育文化强势渗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长期处在主流文化之外,因此,如何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扬光大,将成为我们当今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问题

民族传统体育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养生、健身和娱乐活动的总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表现出特有的相对独立性。它的起源、发展、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生产特点、经济生活、风俗习惯、信仰等有着密切联系。它可以从侧面展现民族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反映民族的社会和历史面貌。民族体育文化是民族艺术和现代体育的源泉。然而在全球化的影响、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体地位的丧失。自1840年,西方体育文化伴随着西方文化涌入我国。由于西方文化的优势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很快西方文化在中国“生根发芽”。在中最早引入了西方体育文化,中国传统的骑射、刀剑等武艺取而代之的是洋枪、洋炮、以及英国和德国的兵操。19世纪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国家在中国设立了许多学校,课余活动为田径、球类等西方体育。而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体育文化全球化的最高代表,倡导没有任何歧视,坚持友谊、团结、公平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全球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推动世界各国现代体育运动的同时,却以西方传统体育文化为主导,不断地向全球传播和普及西方体育文化。

西方体育文化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冲击。由于中西方的地域性差异,生活习俗、文化差异,西方体育文化中体现冒险、挑战,追求形态美、速度美,在运动中“竞争”是其灵魂,好斗心理是其本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注重人内心的修养,讲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调心、调养、调身的康健境界,我国民族体育项目与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有着突出的娱乐性、表演性和观赏性。由于西方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观念上产生了巨大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体育方式,甚至阻碍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国一些传统的体育文化,由于民族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正被青年一代所冷落。

社会变革使民族传统体育丧失了主要存在基础。随着社会的变革,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在逐渐消失,甚至被人们遗忘。经济是民族传统体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必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完善的经济运行机制,为他们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开辟了道路。民族体育文化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缺乏基础理论。由于我国体育学科建制较晚,长期以来受西方现代体育的影响,忽视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拓展和开发,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深层次的理论匮乏,基础理论薄弱。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缺乏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长期以来,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时冷时热,研究仅限于少数人,缺乏持久和深入,从而导致基础理论的匮乏。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萎缩。少数民族因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它在产生、传承、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曾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给予了充分地补充和完善。像武狮,是中华民族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活动,首先是在我国的西域民族流传,后来进入中原,经过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改进,逐渐成为各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我国55个民族,即使是同一个民族也存在“十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现象,使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精彩纷呈的特点。然而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情趣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舞台却在不断的缩小。像民间游戏和宫廷游戏由于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大都已经丧失了初始的面貌,例如民间的杂技活动,清代中期较多,但随着政治经济的衰退,这些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

国民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的自卑感。长期以来,受全球化影响,国民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产生了“差距”的心理,盲目地认为外国的就是好的,偏执地认为中国民族体育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中,没有了民族个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像奥林匹克运动是以现代竞技体育为母体,由各民族传统体育演变而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然要吸收外来西方体育文化,才能得到发展,才能融入现代社会。

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有机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的有机结合,将成为民族体育文化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追求人身体内在的修炼,强调调心、调养、调身的康健境界,像我们熟悉的以养生为主的气功、武术等,都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诠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全球文化的交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中西合璧的道路,是必然的选择。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虚怀若谷地接受世界各民族文化。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应该摒弃那些扼杀体育竞争性的“民族本位论”,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突破原有思想框架,敞开大门,大胆引入现代科学成果,接受和吸纳现代优秀体育文化,与世界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属于世界”。随着全球化各国联系的紧密,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升,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在被世界上许多民族所接受,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大力发展学校教育。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发展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场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入学校将会极大地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精神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养生、娱乐、健身等功能,对受教育者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较为普及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如“武术”、“气功”、“太极拳”、“摔跤”等,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启迪智慧。像在学校开展“太极拳”的课程,以其独特的健身和娱乐价值受到学生们的广泛热爱,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开展这类民族体育活动,使之成为一种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积极开展世界各民族体育盛会。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资源大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独特优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独特差异性,是民族活力的源泉;在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中,其特殊之处将成为其他民族体育文化学习的对象。很多年来受思想观念的束缚,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只停留在继承的层面上,没有被视为珍宝,且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在世界文化全球化不可扭转的潮流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要积极地融入其中,成为沟通和联系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在这一过程中,绝对不是盲目地同化,丧失自我文化的本体,而是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之成为世界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开展世界性的各民族体育盛会是弘扬和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

篇10

关键词:民族地区 小学英语 跨文化教育

一、在我国民族地区开展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一)在民族地区开展小学英语教育有助于民族振兴

近年来,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我国的市场经济也不断发展与完善,西部大开发等政策也给了民族地区以帮助和指引,民族地区的经济生活与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面临这众多的挑战与威胁,为促进我国各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必需适应全球化趋势,与国际接轨,提高民族地区的整体素质与科技水平,提高综合实力。吸收与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英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的掌握是畅通与国际交流的重要途径。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引导民族教育的正确方向,树立合理的价值取向,是健全民族教育制度,促进民族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

(二)在民族地区开展小学英语教育有助于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

多元文化教育是民主地区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双语教学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体现。在民族地区,由于各族人民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习惯、认知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因此彼此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念也会存在差异。语言是各族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多民族文化背景之下,将英语引入教学,也意味着西方文化与中华各族文化的相互碰撞与整合。在中外文化的相互摩擦融合过程当中,民族学生的思维得以开拓、个性得到发展,文化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有效的融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质的飞跃。语言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在文化交流期间,传播与发扬本族文化,使本族文化广泛流传于世界之林。

二、厘清民族文化与语言教学的密切关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精髓所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创造力的动力源泉。各民族的文化有效统一,,才能唤起民族活力与希望。文化与语言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语言是文化的支柱,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通过语言的顺畅沟通,才能形成多元的文化。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不同的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左右语言的发展方向,各族语言发音、用词等,均反映出当地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主要特征,其中包括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以及反映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研究语言教育问题,就应该置身于所在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下,而不能绕开民族文化,更不能规避民族文化,这不仅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奠基,并且从本质上来说,语言教育就是为了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共生,从而实现各族之间的和谐共处。[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聚居在一起,特别是西南民族地区,多民族聚集使得文化价值多元存在。各个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共同发展是我国发展的主流。随着全球化一体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进一步加深,国际文化流入我国,我们必需面对国际局势带来的挑战,封闭是没有出路的,要实现民族的复兴与发展,必需适应社会变化,吸收国际文化精华,以增强民族文化综合实力。而要了解他国文化,首先就要学习他国语言。小学是个人认知的启蒙时期,在小学期间开始语言与文化的教育,对其未来价值取向的发展,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三、在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当中实现多元文化交融

(一)以教材为本,进行创造性的整合

教材是教学之本,精心设计、结构合理、难度适中的教材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有效传播相关知识。我国的教育改革正是在教材改革的基础之上,不断完善与发展。目前各个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经过改革与整合,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顺应时展的需要。[3]小学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之上,灵活运用,根据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创新性筛选与补充,如词汇拓展、趣味小知识、民族节日习俗解说等等,伴有文化内涵的知识拓展能够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丰富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至于,实现民族文化与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提高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师综合水平

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小学教师对个人的启蒙作用不可忽视。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着手与教师总体水平的提高。在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要适应时展,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吸引与培养一支具有专业水平的英语教师队伍,是小学英语教育的重中之重。首先,借我国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之机,鼓励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生回乡任教,支持青年志愿者到民族地区支教,积极采取有效政策吸引优秀英语教师。其次,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增加教师与发达地区小学交流学习的机会,以及教师参加教学培训的机会,大力提升教师综合水平。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式,使小学生切身感受不同文化

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同文化,实现文化的交融。首先,创设情境是提英语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条件,营造一个真实有趣的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文化氛围。例如讲到halloween,教师可以将教师布置具有节日气氛,穿上有趣的服装,准备糖果与南瓜灯等道具,在教师给学生观看视频,告诉学生在此节日西方国家孩子会敲门并喊“Trick or treat”,不给糖果就捣蛋,并在教师实战演习,从而在情境中学生对英语运用有更好的把握。其次,可以将民族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广泛收集民族地区的传统游戏,并按运动、娱乐、竞赛等进行分类整理,进而从英语教学应用角度,选择适当的游戏与小学英语进行创造性结合,特别要注重游戏的可操作性与教育性。[4]例如壮族民族体育抛绣球,将绣球抛过有一定高度的铁杆上的球圈当中即得分,一定时间内过圈的绣球数最多者获胜。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在绣球上表上英文,如apple、banana、mango等水果名称,在球圈上贴上水果图片,学生按英文把绣球抛入相应的球圈即得分。民族游戏与小学英语教育的结合,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民族特色;职业院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活动空间,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是全国各大高校教书育人和环境育人的集中体现,校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学生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于民族院校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而各民族学生又个体得差异性,这就使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跟一般院校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增进民族学生团结、协调民族学生的差异、建设融洽和谐的民族校园有着积极的意义。

1 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性

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主要由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部分构成,精神文化是核心,精神、制度、环境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对学生产生影响。民族院校各民族学生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文化、、宗教等相互交融,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之民族特色奠定了基础,但其特殊性不容忽视。

(一)校园物质文化的特殊性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环境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包括校园建筑、人文景观等等。民族院校的校园布局和校园建筑一般都会突出民族色彩,职业院校这种民族化的校园环境能让少数民族学生有一种家的感觉,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归属感、民族自豪感和进取精神。

(二)校园精神文化的特殊性

少数民族学生有着不同思想文化背景,这对学生的生活、习惯、文化、宗教、价值观、思维方法等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校园文化格局中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些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形态。这种多元文化形态的存在,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各民族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民族校园精神文化的特殊性【1】。

(三)校园活动文化的特殊性

校园活动中积极昂扬的人文氛围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多民族活动文化聚在一起,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校园文化现象。汉族文化背景与少数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

2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之民族特色的构建策略

基于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性,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笔者认为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构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构建少数民族建筑文化

学校校园是全校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场所,校园中有特色的人性化的建筑环境,会对师生的理想情操人生境界等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当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说的就是建筑文化对校园人群的积极暗示。

构建少数民族建筑文化,应该根据民族院校的独特个性,建立一个符合民族多元文化的生态环境,努力关注到校园民族建筑的各个细节,建立符合多民族学生的文化特点的校园建筑文化。只有将民族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策划好运用好,才能创造宜人的建筑环境,才能使校园处处发挥出育人的功能并且散发强盛的生命力。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跨文化适应能力【2】。

湖南民族业学院在构建民族校园建筑文化策略上,主要是深入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精心提炼出学院的办学特色,从而形成独特的系列静态教育资源。在学院第一次飞跃时期的两个较富民族特色的建筑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即以蒙古包为主席台的学院田径运动场和藏族特色的学生宿舍,这两大建筑的建立在于它抓住了学院的根本特色,并且将民族教育资源进行相应的对应和整合,让学生有一种家的回归之感。

(二)构建少数民族社团文化

学校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重要的育人渠道,也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1、丰富社团文化的内涵

丰富社团文化的内涵就是在学院民族特色的基础上,遵循社团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大胆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社团之中。例如,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对学校的传统优势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实行从专业设置延伸至社团组建,具有开拓性和特色性。学校的民族传统体育社团,应该说是起步较晚的社团,但是由于它很好地应和了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社团规模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包括武术队、篮球队、排球队等若干训练队的社团 。各社团积极组织队员参加各级各类运动会和省市级民族运动的比赛,学院武术队曾在2014和2015年连续取得了省级一等奖的好成绩,其他各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省内外也产生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民族院校在校园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的创新上是大有可为之处的。还可以在民族音乐、民族乐器、民族舞蹈、民族绘画等方面探寻社团的组建和发展。

2、促进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学生社团应该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职业院校,制定校园社团文化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团文化建设内容的认同性。

另外,职业院校社团文化的建设,还应该注重实施的同步性。要把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的任务跟目标管理结合起来,与教学科研工作同时部署,一起落实,才能确保校园社团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开展。

(三)构建少数民族活动文化

校园活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血液,是校园文化动态的外在表现。它包括诸于社团活动、学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等等富于活动育人和文化内涵的校园活动。民族院校除了开展这些非民族院校都类似的文化活动外,还应该经常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如藏历新年节、维吾尔族古尔邦节、“三月三”苗族、壮族对歌节、傣族“泼水节”等节庆文化活动,特别是民族歌舞、民族服饰等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校园活动文化能够使学生通过参与而发现自身的潜能,并且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就能促进学生自身更好地发展。对此,笔者认为,民族院校校园活动文化的建设,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有着其他表现形式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还能增强各民族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消除各民族学生因民族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和冲突。

总之,在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上,只有将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营造出既体现时代精神又极具民族特色的独特校园文化,才能够做到育人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并且助益于培育不辱时代和民族使命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保生,田晓红,路奕.试论我国民族院校组织文化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6)

[2]孙沛华.民族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及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9)

篇12

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人的成熟度。每一个人比别人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多用了一点心而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11、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 )

点拨: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 × )

点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 × )

点拨: 传统文化自身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进步。

4、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 × )

点拨: 继承和发展是同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过程。

5、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 × )

点拨: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6、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不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 )

点拨: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既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又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2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没有区别。

( × )

点拨: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 × )

点拨: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

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 )

点拨: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

( × )

点拨: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这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 × )

点拨: 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6、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 × )

点拨: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7、中华文化的力量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决定力量。

( × )

点拨: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而非决定力量。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31、文化只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 × )

点拨: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 × )

点拨: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与生俱来的,不可以后天培养。

( × )

点拨: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得开物质载体。

( × )

点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文化传承和发展必须通过物质载体。

5、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 × )

点拨: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6、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因此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 × )

点拨: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7、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 × )

点拨: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实力。

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 × )

点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直接”转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41、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 × )

点拨: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但不是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2、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因此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 )

点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不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每个人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

( × )

点拨:文化对人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不知不觉的,但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 × )

点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深远持久是难以抹去、难以改变,但不是不能改变、永久不变。

5、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 × )

点拨: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6、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 )

点拨: 文化有优秀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 × )

点拨: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说起决定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5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 )

点拨: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注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对应的内容不能混淆。

2、文化多样性等同于文化多元化。

( × )

点拨: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上说的,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腐朽文化。我们要提倡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多元化。

3、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 × )

点拨: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步的重要动力。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4、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 × )

点拨: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是正确的,但民族文化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5、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 × )

点拨: 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对其他民族文化,要尊重但不一定要认同。

6、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 )

点拨: 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或者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但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因此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等于各种文化一律平等。

7、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 )

点拨: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注意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

8、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点拨: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9、文化交流有助于减少文化差异。

篇13

【关键词】东北地区;民族文化;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86-01

一、东北区域概况及地域文化的形成

(一)东北区域的地理概况。东北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多样。在这当中,位于中部区域的松辽大平原则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三大黑土地带之一。东北的气候特点类型多样,分别有暖温带气候特点、温带气候特点以及亚寒带的气候特点,其中,南部与北部所表现的气温相差也很大,尤其是北部地区,因其处在最高的纬度带,所以冬天相对漫长,常年冰雪覆盖。除此之外,东北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蕴含大量的铁、煤炭资源、石油资源、黄金资源等等,而且植被覆盖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此外,还蕴含着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例如:人参、鹿茸以及貂皮,被称为东北三宝。

(二)东北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通常指的是依据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社会等因素,在相互作用之下,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特点。因此,也可以将这种文化看作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下,人们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生活从而衍生的生活体系。在明朝之前,东北地区主要是被汉族以及其他民族不断角逐的区域,也曾经出现过东胡、肃慎、扶余等一些民族。关东一词的出现则表明了汉、蒙、满三足鼎立的局面,一直到明末的时候,满族不断崛起,从而将各族居民进行了统一,打破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并逐渐迁入关内。清末以来,东北地区的文化受到来自俄罗斯以及日本文化的影响,从而与本地区的文化相互融合,多民族的交融、外来文化的侵入,从而构建出多元化的东北地域文化特点。

二、东北地域在多民族下表现的文化特征

(一)具有复合型特点的民族性格。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共存的状态,在长期的发展进程当中,各族人民互相吸引、相互融合,从而构建出豪迈、豁达、互相包容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在我们所熟悉的“闯关东”那一时期,迁移的浪潮,使得东北区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特别的频繁,在这当中不仅体现出当地民族那种豁达与包容的性格特点,同时还充分展现出北方民族那种阳刚和不断进取的性格特点。到了清朝末年,随着“封禁令”的解除,东北地区开始成为来自河北、山东以及山西居民不断迁入的重要场所,而在这些人当中大多都是一些生活疾苦的贫农或者是手工业者,也有许多商人为了生存而不断地涌入,而这些人群同时也是一些勇于开拓新生活的伟大强者。他们跋山涉水、背井离乡,独自踏上陌生的地方去建造家园,从而练就了乐观、豁达、勇敢的性格特点。

(二)具有多元化的文化特点。在东北地区聚集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其中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等等,这些民族与汉族一起共同创造着独具特色的东北文化。1.从服装上来看,满族服装对于我国现代服装具有深刻的影响,旗袍、马褂以及坎肩等以独具特色的服装模式赢得了人们的喜爱;2.在音乐和舞蹈方面,东北的二人转作为最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是具有非常浓郁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主要是源于地头文化,随便在一片空地之上,不用任何道具便可以畅快淋漓地进行表演;3.在饮食方面,满族人最喜爱的便是粘食,其中各种制作精巧的点心(如满族饽饽等)成为最具特点的食材,而朝鲜族的饮食文化则主要在于“精、净、敬”这三个字当中,最有名的则莫过于冷面和泡菜;在建筑表现上,满族作为东北区域的土著居民,早期居住的环境相对简陋,冬天主要在地窖中度过,夏天则是在马架子上居住,随着汉族的迁入,建筑逐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综合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段妍.民初东北区域社会风气的演变论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2]郭蕾.文化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作用概析――以岭南文化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J].兰州学刊,2007(11).

[3]王丽梅,牟芳华.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价值工程,2007(06).

[4]马兆俐,陈红兵.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文化反思及创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5]肖海凤,梁继超.东北地域文化创新的基本要素[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6]黄松筠.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5(06).

作者简介:

篇14

一、第二代民族政策的弊端分析

第二代民族政策强调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推行民族融合与国家认同,是全新的民族问题的思维方向和模式,也做到了与国际的接轨,为我国民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然而,自从第二代民族政策发酵于理论形态至今,学术界的争议始终“不绝于耳”。归结起来,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提出也必然引发各方的讨论甚至多样化情绪,这也实属正常。

首先,第二代民族政策实际推行的困难超过预期,理论变为实践的难度可想而知。数位民族研究方面的专家共同提出的第二代民族政策,从某些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事务的多元化变化,也从某些方面折射出民族融合、国家身份认同的紧迫性。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多民族生态”链条下,强行推广第二代民族政策,在现实操作中必然会遇到多种困难和挑战。例如,第二代民族政策要求强制推广普通话,用社会主义文化对民族文化进行改造。这一点在理论研讨中尚存在争议,况且在实际推广中必然遭遇巨大的阻力。很多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蔽塞、信息不畅,推广普通话难度十分之大。所以,诸如此类的困境仍然有待进一步的研讨和分析,以找出更优化的解决方法。

其次,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提出正好处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时间段,各种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相互交织,给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推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此外,有学术界人士认为第二代民族政策忽视民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一点也引人深思。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海洋认为:“第二代民族政策不肯正视民族文化多样性和民族认同意识,把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国民当成敌对势力,是撕毁和废除国家宪法条文。“诚然,类似的言论是学者的个人意见,但是其中的意味也为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推广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此外,第二代民族政策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思考甚至批判,这给该项政策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众所周知,第二代民族政策首先发端于学术界,最后形成特定的理论体系,然后才慢慢落实为实践行为。部分权威专家、学者的质疑甚至批评其实反映了第二代民族政策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多元性,这也给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有效推广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指导,是利于民族政策研究和实施的。比如中央统战部原研究室主任黄铸就曾经撰文指出,第二代民族政策急于实现民族融合和国家认同,由此提出的一套政策是不可取的。当然,反对甚至批判的声音恰恰说明了整个社会对民族政策、民族发展问题的关注,其归根结底是对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关注。

二、解决路径思考及相关启示

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提出带来了学术界的震荡和争议,却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民族意识认同和国家身份认同的关切。第二代民族政策为新时期我国民族政策的走向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也必然引发更多、更有益的思考。

首先,民族交融和国家繁荣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民族团结是我国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各民族团结、繁荣的基石。针对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某些“弊端”,走民族团结交融和共同发展的道路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对于我国来说,与时俱进地实现我国民族政策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的转型,即实现从识别国内56个民族、保持56个民族团结发展的第一代民族政策,到推动国内各民族交融一体、促进中华民族繁荣一体发展和伟大复兴的第二代民族政策的转变,建构起凝聚力越来越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你我、永不分离的中华民族的繁荣共同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