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商务英语专业能力,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缺乏优秀的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缺乏“双师型”综合教师人才,教师大部分缺乏专业的实践经验,知识结构也不合理,专业教学的能力不足。没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过硬的优秀教师队伍为支撑,教学模式落后,就无法培养出知识和实践能力较好的学生。
2.教学的手段及设施落后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及练习的过程中,还在采取将收集的各种单证当作教学素材,并自制空白纸制的单据让学生练习的落后教学方式,不但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学效果也不佳,这是由于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不足导致的。另外,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员,已经不符合外贸公司所需人才的要求。
3.学生专业实践指导不到位
高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实践主要采取校园模拟的实习和实训,以及毕业前的专业实习实训。因为实习单位、实习地域和实习岗位都较分散,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的实习状况管理不到位,缺乏对其的监管督导,便降低了实习的质量;学生在实习中遇到问题,也是请教实习单位的领导,与学校教师的互动很少,导致教师无法了解到学生实习的情况。而实习单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对于实习生的指导较少。因此,出现企业、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指导都不到位的情况,学生实习的质量也就得不到保障。
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分析
按照市场所需的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需要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为:培养语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较强、拥有国际商务贸易基础理论的知识、熟悉国际的商务业务操作流程,具备较好的涉外服务能力和创新及实践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
1.职业通用能力
就是具备基本的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能力,如计算机基本的操作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等。
2.职业基本能力
⑴听力能力:具备听懂语速正常的日常英语和商务用语类的材料及一般的商务会话的能力;⑵口语能力:具备流利的英语交谈能力,可与英语国家的人们实行商务交谈;⑶阅读能力:具备一般商务英语报刊、书籍的阅读和提炼信息的能力;⑷写作能力:具备简单的日常英语或商务体裁的写作能力;⑸翻译能力:具备基本的口笔英汉互译的能力,可独立进行商务文件笔译和商务会议的口译。
3.商务职业能力
⑴商务业务的操作能力:能掌握本职业国际商务贸易的基本程序、商务单证制作法,并熟知国际商贸的相关法律政策;⑵商务营销策划的能力:熟知营销策略的方法和相关流程,可独立进行市场调研,具备制定出合理的营销计划,并将其实施的能力;⑶商务服务的能力:具备涉外服务中商务联系、翻译,外事接待和涉外旅游等能力。另外,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
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法
1.完善专业课体系
现阶段,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需转变其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将英语语言教学放在主要地位,将商务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视为重要的辅助教学。完善专业课体系,主要是以现代商务领域中涉外岗位和职业的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英语能力和商务知识的培养,可增设国际贸易实务和电子商务等商务课程,并将英语教学与商务知识教学结合在一起,采取商务综合的模拟实训、网络营销的综合实训等实训课程,使学生的理论课程与专业知识得到强化,并能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聘用教师的过程中,需注重引进具有商科背景,同时英语功底深厚的教师,若能高薪聘请外贸和外事企业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并积极选聘拥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老教师,那么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将得到空前壮大。另外,高职院校还需完善教师学习、培训和进修等机制,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可邀请外贸和经济管理等行业的专家当培训者,还可让校内教师去国外的大学观摩和进修学习等,全面提升教师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的教学能力。
3.改善教学组织和考核方式
教师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基本的商务英语工作能力,并帮助学生熟知商业活动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商务交际和业务的活动能力。在实际案例或者模拟商务的情景中,改变教学方式,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任务中。商务英语专业需改变传统考核制度,以丰富的小考核代替期中期末的笔试;并将英语口试和笔试相结合,适当渗入商务知识,达到对学生综合知识的考核。另外,将案例分析或者论文写作应用到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中,并注重考查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结束语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目前已经得到各界研究者的认同,并将其视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笔者从学生、企业两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全面了解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提出改进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调查时间
2015年8月至2015年12月。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笔者所在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及其所就业外贸公司的负责人,涵盖石家庄周边地区(河北安平丝网生产基地、辛集皮革城、汽配市场、正定国际物流园区、北戴河度假区的酒店、培训中心等)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等二十余家外贸公司,所涉人员一百二十多人。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结合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等主要方法完成调查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工作。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笔者共设计了两张问卷:《高技能商务英语人才需求调查问卷》和《关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问卷》,涉及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外贸人员职业核心能力要求、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四方面内容。
(一)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
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员工。关于哪个学历水平可以满足企业对外贸业务员的学历要求一题,调查显示,选择研究生及以上的企业仅占8%,选择本科生的占27%,选择大专生的占61%,说明企业员工目前以高职类院校毕业生为主。关于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一题,结果显示,翻译类人员为5%,办公室文员为10%,管理人员为2%,外贸业务员为48%,报关员、跟单员为29%,说明企业对从事外贸具体业务类人员需求量较大,而这一类人员往往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外贸人员职业核心能力要求
在问及企业招聘外贸业务员最关注的因素时,100%的企业会关注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如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关注“学习成绩”的企业占58%,关注“工作态度”的占69%,关注“潜力”的占31%,关注“人际沟通能力”的企业”占31%。
(三)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一是毕业生对职业核心能力认知模糊。在问及毕业生是否清楚职业核心能力时,有14%的毕业生完全不清楚,25%的毕业生选择了比较清楚,而听说过、不了解的毕业生占27%,只有34%的毕业生对此非常清楚。在问及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时,高达93%的毕业生认为非常重要,并且有88%的毕业生认为提升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说明毕业生认可职业核心能力对自身成长及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高职院校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开设的课程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缺乏与职业岗位衔接紧密的专业性实践课程。如商务英语专业的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一题,有100%的企业认为“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实训”、“商务英语口语实训”、“市场营销学实训”、“外事秘书实务实训”很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往往忽视了“市场营销学实训”、“外事秘书实务实训”等相关实践课程的开设。又如问到学校开设的课程能否满足工作需要,选择完全满足的毕业生占29%;认为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的毕业生占36%;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学生占35%。2.实践课程的可行性不强,应用能力培养环节薄弱,这就使得学生就业时不能得心应手,达不到就业单位要求。如调查问题之一: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有31%的毕业生选择了“英语基础不够扎实,英语水平不够高”,高达66%的毕业生选择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内容脱节”。
(四)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
开放性问题问到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被调查者无论是用人方还是就业者都表现出很强的责任感,积极献策中肯地指出目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归纳如下:1.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职学生对岗位的期望值过高,而自身能力相对较低,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的问题,并且现在的年轻人吃不得苦,不愿多做事,工作不够积极主动。毕业生综合能力,尤其是与人相处的能力有待提高。2.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综合能力;(2)培养思想道德好的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4)聘请有外贸经验的人员给学生长期指导;(5)学校同企业一同制定课程标准;(6)课程的教材内容与工作过程相一致;(7)商务英语专业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和投入。
六、调查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可发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一些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虽然进行了教学改革,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注重知识的讲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课程设置不能体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重点。一些高职院校在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及在开设商务英语相关课程时,没有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课程设置落后于企业行业的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能与企业的需求对接。另外,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商务专业知识学习相脱节,不能恰当融合。三是课堂教学模式不能突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而实践教学不完善又制约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比较传统,专业学习与工作过程脱节;而实践教学内容往往又是围绕专业理论学习展开,并且各个实践环节之间互相脱节,不能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
七、调查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市场调研,明确商务英语专业能力指标
首先,学校要对商务英语的专业定位进行重新审视,从市场的需求出发,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加强社会实践调查,分析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市场的实践调查结果为需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方向进行分析,了解区域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对于当下从业人员的现状与结构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岗位对于人才的能力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指导之下进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明确专业定位之后,学校要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的进行明确,从专业教育的角度将教育与产业经济发展进行联系,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商务知识,了解商务技巧,锻炼学生的实际商务交际能力,为社会培养商务英语人才。加强双师型队伍的打造在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商务英语专业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明确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更要明确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的有效促进力量。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进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只有指导者的素质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培养出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才能达到区域经济的要求。要想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就要建立起一支具有实践与经验的教师队伍。(蔡基刚,2007)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多的商务理论知识,更要具有商务英语工作实践经验,能够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案例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学校要打造一个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首先,教师要提高专业教师的商务英语水平,加强专业教师在相关企业当中的工作经验,使教师定期深入到企业当中,了解企业发展的最新动向(潘懋元,2004)。教师在实践过程当中,会了解到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并将其转换为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其次,学校还要从企业中聘请一部分具有较高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学校兼任教师,使这些来自不同企业与不同岗位的人,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使学生明确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涉猎的方面,加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这些从企业中开发出的兼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潮当中去,使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明确自己的个人能力发展要求,提高自己在商务英语方面的实践水平。加强课程体系的科学化为了加强商务知识与商务操作技巧的传授,提高商务英语人才的英语运用能力与交际活动能力,就要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进行深入改革,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使之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相符合。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岗位的实际需求与职业的基本标准出发,按照实际工作的任务与过程以及方法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设置,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庞继贤、叶宁、张英莉,2004)各高校要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从行业与职业的特点出发,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与课程体系进行设计,从职业标准出发,对教学与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使项目教学与案例教学以及情境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教育工作之中。另外,教师还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应用比例,强调技能训练,使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将学习与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飞跃性进步。
二、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活动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笔者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基于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专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阐述(张雅萍,2004)。希望以此来提高各大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意识,从社会的需求角度出发,利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使其在区域经济的腾飞中发挥作用。
作者:史岚 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写作能力;测评模式;SEM
商务英语专业写作能力的测评模式主要分为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两种。一般写作课程的评估以终结性评估为主,课程期末测评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较大(占总成绩的70%)。从终结性评估的测试来看,英语专业写作课程考查的写作能力和认知技能没有细化,期末测试题型单一[1]。毕业论文的写作却不同,其过程较长,为期在一个学期以上,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和答辩成绩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最后得出毕业论文成绩。尽管这三项成绩均有一定的评分标准,但由于学生书写论文过程经历时间长,评分标准复杂(特别是难以区分商务和语言占论文的比例),涉及的评分教师较多,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成绩的公平性。形成性评估有一个循环,从Gatheringevidence,Givingfeedback,ReflectandPlanning到TeachingandLearning,其实这个循环里面都有思辨的痕迹[2]。毕业论文从过程上看似形成性评估,可是具体操作中,还是没有达到要求。结构方程模型(SEM)可以考虑多个变量,在变量间加入路径,并通过计算,得出各路径参数。由此发现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且这种关系更加符合真实的人类思维形式。商务英语专业写作能力测评涉及的变量多,评分标准复杂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语言测试中,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是一项有效的统计分析手段。但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分析英语写作能力测评模式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求写作能力与教学大纲中的其他相关课程、写作能力评分观测点等因素有什么关联,其关联程度有多大。主要通过分析学生写作能力、英语水平和主干课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相关性,发现影响学生写作的影响因子。
一、确定写作能力相关因子建立SEM模型
SEM可以立体、多层次对多个观察变量和潜变量之间的驱动力进行分析。这种多层次的关系通过计算路径参数给出,符合真实的人类思维形式。各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SEM建模,使它们能在同一个层面进行对比。收集湖南省某大学2016届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共212篇,另外收集到学生在校期间各课程成绩(共42门)。初步的SEM模型设计成三组路径,标识为三个潜变量,即写作能力、主干课程和英语水平,通过计算分析这三组路径确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组路径,潜变量为写作能力,其观测变量有三个因子,即从212篇本科毕业论文建立的语料库(使用语料库软件Wordsmith)中,对论文的语法、文章逻辑和句式三个因子进行标码评分,给出相应的评价分数,此三个观察变量用以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二组路径,主干课程为潜变量,在学生学习的课程中选出会计学原理、商务英语阅读(4)和高级商务英语共3门课程的成绩作为观察变量,会计学原理为商务知识类课程板块代表课程,而商务英语阅读(4)和高级商务英语为培养学生语言和商务能力的综合性课程,在语言能力板块课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三组路径,潜变量为英语水平,考核学生英语水平涉及的因子较多,这次主要考虑以下5个观察变量,即英语口语(2)主要测评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英语水平测试为学生参加英语专业四级和英语专业八级的加权成绩(至今为止没有全国性的商务英语专业水平测试),毕业论文为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成绩(按照3∶3∶4计入),翻译实训测量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观察变量,应用文写作测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方面的能力。根据以上三个潜变量和画出的相关路径,建立SEM模型。通过AMOS计算功能,计算模型中三个路径的值(参数),发现各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及相互影响的程度。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模型中的三个潜变量写作能力、英语水平和主干课程之间的关系。
二、SEM模型拟合
根据以上研究方案,得出212样本,语法、文章逻辑、句式作为毕业论文必须考虑的因子。会计学原理、商务英语阅读(4)和高级商务英语为英语专业学生必修课。由英语口语(2)、英语水平测试、毕业论文、应用文写作和翻译实训来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由此建立的SEM模型11个观察变量与3个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何,主要看此模型能否通过拟合,为本次研究的关键。将212名学生的相关课程成绩和其他观察变量数据输入SPSS19,使用AMOS20画好各变量和相关路径,计算后,路径系数如图1所示:此初始模型是否理想,需通过output查看各项指数,主要的参考指数如表1:根据SEM模型指数一般标准,通常理想模型的主要指数需符合以下指标:CMIN/DF值需小于2或3,P值>0.05,拟合指数(GFI、NFI、CFI、TLI等)需大于0.9,RMSEA需小于0.08[3]。初始模型中,P值为0.000,而标准的模型为P值>0.05;NFI为0.888,不符合标准(NFI>0.9)。由此可推断初始模型不太理想,需通过拟合指数进行修正,通过添加路径的方法进行拟合,在e1和e6,e2和e5,e6和e7间添加三条关联,见图2:通过拟合后,P值为0.079,大于0.05,拟合后的指数GFI、NFI、CFI、TLI分别为:0.959,0.939,0.984,0.976,均大于0.9,RMSEA为0.040,小于0.08。拟合后的模型,各项主要指数指标均达到要求,说明拟合后的模型为一理想模型,可以接受。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主干课程、写作能力、英语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拟合好的模型可以看出,三个潜变量主干课程、英语水平与写作能力之间的关系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0.93,0.91,0.85。主干课程与写作能力的相关系数最大(0.93),其次为主干课程与英语水平(0.91)和英语水平与写作能力相关系数(0.85),三者正相关,且相关程度大。由此可以看出,潜变量写作能力受主干课程以及英语水平的影响,在专业培养过程中,主干课程的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写作能力的高低也受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的影响。潜变量英语水平到翻译实训的路径系数为-0.07(R2=0.01)明显低于其他4项,说明测量学生翻译能力的翻译实训对英语水平的影响小,且另一路径(英语水平到英语口语2)的系数为0.09(R2=0.01),说明其影响小,主要是因为现阶段的英语水平测试中口语表达能力计入的权重不足,听说能力中只有听力被纳入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考核,而口语由于考试实施难度大,无法将口语纳入考核。而相应较大的路径系数为毕业论文(0.66)、应用文写作(0.60)和英语测试水平(0.52),毕业论文和应用文写作对英语水平的影响均比英语测试水平大,说明此模型中,毕业论文和应用文写作这两项作为写作能力测评的内容,对英语水平的影响较大。在潜变量—主干课程这一路径中,高级商务英语对主干课程的影响最高(0.81),会计学原理为0.72,商务英语阅读(4)为0.58,其影响程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综合商务英语和高级商务英语在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课时所占比例大,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共六个学期开设此类课程,且每周课时在4学时,开设时间长、课时多,对学生的商务英语综合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在潜变量—写作能力路径中,句式(0.85)和语法(0.77)对写作能力的影响略高于文章逻辑(0.64),虽然三者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强度差别不大,但可以看出文章逻辑这项还是略低于其他两项,说明学生英语写作中文章逻辑的能力低于语法和句式这两项传统写作技能。
三、结构方程模型中各因子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分析
通过3门课程(会计学原理、商务英语阅读(4)、高级商务英语)反映学生对于潜变量—主干课程的影响程度,可以测评学生课程学习的能力,其中会计学原理主要涉及商务知识板块的内容,商务英语阅读(4)和高级商务英语主要为学生涉及商务方面的语言习得能力。影响潜变量写作能力的因子众多,选取语法、句式和文章逻辑这三方面来衡量,语法和句式主要测评学生基本英语写作技巧,文章逻辑涉及学生写作思路、写作构思和创新等方面的内容,这三项成绩由3位教师分别对毕业论文的结论部分进行评分,最后取平均值,基本能反映学生的写作能力。潜变量英语水平的测量相对比较复杂,选取学生参加TEM-4和TEM-8的成绩加权(各占50%)作为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并将英语口语(2)作为衡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翻译实训作为翻译能力的测量方法,毕业论文为学生毕业实践环节的主要衡量方式,应用文写作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用较多,这些成绩基本能反映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用以测量潜变量英语水平的高低。通过SEM建模,将主干课程、英语水平和写作能力三个潜变量通过路径标识的方法确定其关系,以发现现阶段英语写作能力测评模型中,写作能力和主干课程、英语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程度。可以推断现阶段写作能力测评中是否科学可行,能否做到公平,分数是否有效显示学生的真实写作能力。通过SEM模型拟合后,发现主干课程、写作能力和英语水平三个潜变量之间的存在强正相关,写作能力的测评模式能和考核学生课程学习、英语水平的因素作为一个整体,写作能力测评模式基本与反映学生主干课程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相应变量之间没有出现较大的偏离现象。通过主要课程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与相关的商务知识、语言能力密切相关。另外,写作能力中文章逻辑对写作能力的影响比句式和语法两项稍小一些,可见在学生写作能力中对文章逻辑关注度较小。侧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讨论、演讲、辩论等教学活动却开展很少,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呆滞状态[4]。由于写作能力的评分标准复杂,涉及到语法、句式、写作思路、主题、学生写作积极性和创新性等,而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又涉及商务流程、商务知识等方面的应用,给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测评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写作能力测评如果采用过程性评价,则涉及定题、写作、修改稿、定稿等过程,写作教师对学生的测评难以公平。英语写作作为一个涵盖理由、证据、判断和逻辑的认知过程,与思辨能力培养可谓密不可分,需要思辨能力来谋篇布局、说理论证,思辨能力提高需要通过写作来实现和检验[5]。在潜变量—英语水平这组路径中,翻译实训和英语口语(2)对英语水平的影响程度明显低于其他3项观察变量,其一,可以说明翻译和口语这两项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主要是由于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没有将口语纳入考核,另外英语口语、翻译实训课程的特殊性,其内容和模式以及考核方式和其他课程考核的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通过与其他主干课程的成绩相关分析,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写作能力和课程学习能力、英语水平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至关重要。需要给在校学生更多的写作机会,比如,强化课程论文制,坚持学期论文制,经常安排学生撰写小型研究性论文,逐渐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6]。注重商务知识和写作基本功训练,并在写作测评环节严格要求、合理评价,这样才能有利于形成高效的写作测评模式。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测评,教师对写作各个环节加以把关,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四、结束语
商务英语专业所培养的写作能力不仅是一种语言技巧(语言能力),同样还包括社会语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语言运用和篇章构建能力[7]。本研究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写作能力与主干课程、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三项为潜变量建模,标识路径后计算,进行数据分析,探求影响学生写作能力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写作能力、英语水平和主干课程三者有强正相关性,发现教学过程中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此研究建立的模型,考虑的相关因子有限,但SEM作为分析语言学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可以借鉴,有利于教学监督,提升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莉文.英语专业写作评测模式设计:以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31—35.
[2]孙有中,刘建达,等.创新英语专业测评体系,引领学生思辨能力发展———“英语测评与思辨能力培养”笔谈[J].中国外语,2013(1):4—9.
[3]张权.结构方程建模在语言测试中的研究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4]刘洁.思辨能力培养与英语写作创新教学模式[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6):158—160.
[5]余继英.写作思辨“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4(5):20—28.
[6]陈文凯.由毕业论文写作看英语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113—115.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根据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对能够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英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是商务英语专业,可是其就业率却不太乐观。我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专业人才?我们的现行教育模式是否包括专业能力的培养?最有效的培养模式是什么?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对这些疑问的探究。
一 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需求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是满足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近年来,数据显示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外企和事业单位的技术岗位及基层管理岗位,如报关员、营销员、助理、、客服、文秘等。通过分析发现用人单位最注重应聘人员以下方面的能力:(1)英语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包括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等英语基础能力,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际英语运用能力等。不仅要求应聘者能听懂,而且要会说英语,要说得好。(2)商务操作能力:具备基本的商务贸易知识和具体操作技能,能把所学的商务知识灵活运用到具体实际商务活动中。(3)跨专业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强、较好的职业态度、心理素质过硬、中文表达能力强、具备解决问题能力、有创新精神和愿意与团队协作意识等。
综上所述,培养具备良好的英语综合能力、商务操作能力、跨专业学习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英语综合能力、商务操作能力和跨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 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现状
商务英语专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程设置落后,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具备某一职业或某一行业职位所需的工作技能,培养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应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也能懂得实际操作,而且专业动手能力较强。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育理念应是英语基础知识与商务知识相结合,综合运用英语、专业知识。
现阶段中国部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定位主要存在两个误区:(1)一直沿用唯学型课程模式;(2)过于注重岗位实际操作技能。唯学型课程模式缺乏职业教育的定位,不切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注重系统性和科学性,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简而言之忽略了职业性。太过于注重岗位实际操作技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性,忽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缺乏“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老师,既可担任专业课老师,也可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商务专业的“双师型”老师少之又少,老师专业知识缺乏,授课经验不足。一些文化课教师经过简单培训后就上专业课,甚至仅依靠自学。这样的不良影响就是老师自己本身缺乏专业课培训,使专业课的上课模式等同于文化课模式,学生无法学到专业技能知识。
3.教学设施和手段落后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外贸单证课程,大多设置了外贸单证这一课程,用来重点讲解单证相关课程。但目前授课老师没有足够的教学素材,比如没有足够的单证练习素材,而完全依靠授课老师自己准备的练习材料,这对授课老师来说,是一项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任务。而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是学校教学配套设施不足,整个授课过程脱离真实的工作环境。
三 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1.定准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专业培养目标决定具体的课程体系设置,而专业课程决定学生上岗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只有定准专业培养目标,才能设置出科学的课程体系。职业能力要求是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依据,定准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不要出现“拼盘式”或“本科压缩版”的教育现象。根据就业岗位能力要求,设置教学科目,确保职业要求与学校的培养内容相同,这样才符合高职高专的培养理念,使学生能就业也容易就业。专业设置的课程需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所学,毕业后有所用。
而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就业岗位能力需求主要是商务运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些能力可具体化为英语综合基础能力、综合英语应用能力和拓展能力。英语综合基础能力需设置基础英语、听力、口语、写作等基础课程;综合应用能力需要设置商务文秘、商务英语、单证实务等课程;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设置商务礼仪、道德修养、电脑办公、就业指导等课程。
总体来说,在设置文化基础课的基础上,需要增加实践课程。最重要的是多带学生到企业走访或顶岗实习,其中实习模式可以多样化,以这样行之有效的课程模式取代形式主义的实训课。
2.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拥有好的师资力量,才能教出好的学生。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必须从多方面加强教师质量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训。可聘用社会商务实践专职或兼职老师,充分确保他们在教学中起到作用。可让老师在企业进行实习工作,加强老师岗位工作体验或给老师提供学习培养机会,这样能提高老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学校也可利用奖励促进教学,设立奖惩制度,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对“双师型”老师,设立教学岗位津贴,鼓励教师不断进步,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和就业指导。
3.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强调英语基础能力,也必须突出商务知识的获取。注重知识的内化与转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教授知识,却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而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应更新教学观念,实现以行为导向教学。行为导向教学的优点在于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后能达到教学目标。而行为导向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4.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对高职教学来说非常重要,而为了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必须加强和企业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校可从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个方面入手。对校内实训,主要注重专业课程和理论知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校外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校内实训课程上一定要提供真实的实训任务,这样才能与未来的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而校外实训,学校多提供到社会企业参观实习或工作的机会,这样可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训的平台。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如何在多元文化的商务环境下,利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进行有效沟通,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提出的问题。所谓跨文化沟通,指的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此产生的相互作用。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展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活动也呈爆发式发展。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中,商务英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跨文化沟通能力又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如果跨文化沟通能力不足,不仅会造成合作方的误解,还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值得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应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1必要性
高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担负着为社会培养、输送所需合格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商务英语跨文化沟通能力培训更是体现了外语教学接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在商务活动中实现无障碍的跨文化商务交流。商务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体现在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运用和商务知识的掌握上,而且体现在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提高上,即学生能够用英语在金融、外贸、商务管理、商务翻译等工作中实现无障碍沟通,实现双方共赢。王宗炎教授指出:“说了话,对方懂了,这是交际,也是沟通。说了话,对方莫名其妙,这不是沟通,只是交际———不产生效果或产生反效果的交际。”跨文化沟通则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整个交际过程与结果的一种有效解释。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体现于能够在商务交际过程中,通过对文化语言的理解和应用实现无障碍交流。当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的“一带一路”战略涉及世界上60多个国家,中国经济不仅“引进来”持续增加,“走出去”也日益增多。因此,当今社会急切需要大量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商务从业人员。然而,据笔者查阅、收集的资料可知,现在大多涉外商务从业人员的商务英语跨文化沟通能力让人堪忧。例如,在笔者曾参加的一次中方和阿拉伯国家的商务沟通中,阿方经理说:“OK!Itseemsthatwewannasendsometechnicianstoyou.”中方经理听后说:“Thankyou!ForthisprojectIdon'tthinkourcompanyneedmoretechnicians.”“Yes,wewanna.”“No,wedon'tneed.”之所以出现这个小纷争,正是由于我们中方经理只听懂了对方的言语信息,而没有理解在阿拉伯国家中,“wanna”并不是我们常常理解的“wantto”,而是“willnot”的意思。又如,在一次和美国一进出口公司商谈论合同时,美方经理约翰针对包装和货运的详细情况提到“togetyourhandsdirty”,中方王经理听了后吃惊地问:“Doyouthinkpackageisnotimportant?”在王经理的理解中“getyourhandsdirty”意味着你做了体力活需要去洗手,有瞧不起的意思。约翰听后,则迷惑不解地说:“Oh!No!Whydoyouthinkso?”这也是一个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沟通障碍。因为在美国的文化中,“getyourhandsdirty”还可表示“youarepracti-cingsomething(你正在做什么事情)”。通过这两个小小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增强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2现状
2.1人才培养方案落后、不完善
一些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陈旧,有的还是沿用过去的“语言技能+商务知识”的理念,忽视了对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有的即使提到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但在课程设置上,简单地将其等同为英美国家的概况,世界观、价值观等深层文化难以体现。
2.2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从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从高校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的,没有外企工作经验,没有海外工作、留学或游学经历。教师自身对跨文化沟通的教学理念认识不足,能力有限,教学方式落后。
2.3学生实践机会缺乏,能力偏低
大部分学生只是停留在知识学习上,实际操练的机会较少,其跨文化沟通能力还仅限于消除语言交流障碍,根本谈不上做到文化和语言的融合。
3策略
3.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
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中起着指南针的作用。各个高校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展脉搏,在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强调跨文化沟通能力。在跨文化沟通中,交际双方在发出和接受信息时,不仅带着自身文化的编码和解码语言,而且还应持有对方文化的编码和解码语言。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民族文化、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情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要突出英语国家历史、地理、宗教、民俗等文化教学,真正做到文化和语言的融合,彻底丢掉以跨文化教学为名,实则只教授英美概况的跨文化面子工程。
3.2在学校层面进行相应改革
第一,学校不仅要努力办好中外合作项目,为教师、学生提供出国交流、学习、体验异域文化的机会。第二,与多个外资、中外合资等公司合作,让企业成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并建立商务英语校内实训室,从政策、项目和资金上鼓励教师、学生参加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的实践。第三,积极选送教师参加跨文化交流的研讨会、研修班,大力选送教师到跨文化教学优秀的学校进修学习;支持学生参加各种跨文化的比赛。第四,吸引、接受优秀的外企职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通过他们经历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沟通水平。第五,有外国留学生的学校,可以在住宿和平时的教学课堂上,做到中外学生的有机融合,以便国内学生随时与留学生交流、沟通,从而提高其跨文化沟通能力。
3.3教师层面的改革
多渠道、全方位地提高授课教师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教学水平。教师是教学任务的执行者,是实现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的组织者、实施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教师首先要对跨文化具有敏感性,要有跨文化教学的意识,进而想办法提高跨文化教学水平。所以,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能力,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异域文化,辨证地思考跨文化教学中的各种实例、现象。并通过参加函授课程或者各种网络课程、下企业体验等方式,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思维能力和授课水平。
3.4教学模式的改革
第一,践行跨文化教学理念倡导的跨文化教学模式。“跨文化教学理念”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孙有中教授提出来的,强调在高校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语言与文化内容的融合式学习,同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学模式。第二,增强思辨教学。沟通是双方的,跨文化沟通不是崇洋、以他为尊,不是只强调学习他国、目的国文化,而是也要学习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辨证地看待学习跨文化沟通遇到的具体问题。第三,实施案例教学法。建立跨文化商务沟通案例库,充分利用校内的商务英语实训室,用具体的商务沟通实例进行分析讲解,增强学生的时代和信息感。第四,体演教学法。体演教学法是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的研究人员提出来的,强调将文化具体化为一些使用场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另一种文化,设身处地地想问题,重视与人的交流、沟通。在跨文化沟通的教学中,让学生体演具体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案列,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结束语
1.教师的准备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首先每个老师都通过了教师职业能力测评,了解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每个教学项目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教学案例、教学活动、推荐阅读书目网站影视等等都要求熟练掌握。大多数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教师的素质高,学生的素质自然就高。其次,重视教师师德的培养。每个老师都要以身作则,身正是范。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走出去调研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再就是实行“老带少”工程。年轻教师拜师跟师,从课前到课程中到课下的实践活动,都进行观摩学习。我们学院更注重师德培养,一个教师的爱心,可以照亮一个学子前进的道路。
2.学生的准备(1)课前让学生了解商务英语的课程,布置学生进行课程整体设计的学习,给学生发放《职业素养》手册。(2)提前分学习小组。以学生为中心,用多种方式分组。比如报数的方式,数相同数的人分到一个组、以宿舍为单位等。选取组长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生日大小、年龄大小、姓笔画数多少等等。这样的分组带有趣味性,随机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成为组长,给他们树立自信心。(3)确立课前播报的顺序。有很多种的方式来确立顺序:可以按学号,可以打乱顺序,可以让大家报名,谁先谁后……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每个人的自信心的程度,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3.教材学材的准备已经组织老师根据本学院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编写符合自己学院实际情况的教材学材。教材学材的运用要与时俱进,每一级的学生、同一级的每个班级面临情况不同,都要求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二、课堂
课堂教学是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基本途径。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做法。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用体验式课堂、参与式课堂这些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汲取知识。
1.课前播报每个人按照自己的顺序和自己喜欢的题目,进行课前播报。自己布置课堂、搜索查阅资料、制作播报的PPT、上交的材料等等都按照一个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来要求自己。这个过程,让学生们学习了团队合作、求助、查阅、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2.校内仿真性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已经建立大学生技能训练中心,在六楼建设了与真实工作环境有机联系的、开放性的校内仿真性实践教学基地。学生们可以在上课时模拟真实公司,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处理各种实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展各种商务谈判、营销策划等等,使学生学做结合。
3.分组的知识讲授分组后,根据抓阄得到的教学项目,每个成员各司其职,把教案、教学PPT、作业设计、实践课要求等等在多媒体教室汇报,每组留音像资料等成果,留待展示。
三、课后
[关键词]职业能力 培养 商务英语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董艳海(1979— ),男,河北唐山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教学;常耀霞(1980— ),女,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郭晓燕(1979— ),女,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河北 邢台 05403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12—02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课程改革应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专业是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办时间较短的专业,在9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断摸索与探讨,努力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实用型教学体系,通过精简、融合、增设等途径,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性环节,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大学三年时间内,尽量多学知识、多长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和地方经济对该专业学生能力和水平的要求。
一、教学模式与课程方案改革
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改革与建设中,把社会需求的变化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源泉,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时关注行业、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最新变化,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按照企业的实际要求安排专业课程,结合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将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要求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中,达到或超过应知和应会要求,真正成为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合格人才,教学中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1.适当压缩理论课程教学课时,增加实践环节教学课时。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保留基本的、基础的、原则的、与实际工作需要关系密切的理论课程,删除一些纯粹的理论课程,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使其占总学时40%以上,使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如几届学生普遍反映“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太强,晦涩难懂,而且与今后的具体工作关系不大,经反复考虑,予以去除;学生中学英语学习侧重于听、读、写,口语相对较弱,针对这种情况,适当增加一年级的听力口语实践,开设商务英语会话课程,使学生各种英语技能能够平衡发展,三年级增加商务方面的专业口语训练,开设外贸英语洽谈等课程,让学生在打好口语基础的基础上,强化专业口语技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开设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写作等课程,增加学生商务英语应用技能。
2.适当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增加顶岗实践和综合实践时间。教学成功与否,归根到底要看学生毕业后能否很快实现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工作要求。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有一定的差距,安排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增加实践时间,可以让学生将课堂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在具体工作中获得切身体验,增长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尽量结合工作实际,边工作边撰写毕业论文,综合检验三年的学业成绩。
3.倡导双证书制度,增加就业机会。要在学生中开展专业岗位技能考证工作,鼓励学生在搞好学习,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商务贸易知识和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毕业时取得毕业证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取得特殊技能认证,如CET证书、国家计算机操作能力证书、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认证考试证书、普通话证书及全国外贸业务员证、外销员证、单证员证等,实现一专多能,增强职场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二、科目课程改革
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改革中,始终坚持“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主导”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社会、企业、职业等因素的动态影响,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1.课程设置:突出实用性,注重英语与商务技能的有机结合。压缩理论性强的公共基础课,增设形势与政策课,增强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将奋斗目标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提高社会适应性;增设军事理论课,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精神。突出技能性,压缩专业理论课程学时,增加技能培养环节,2007级最后半年安排实践环节,建立实验、实训课程体系,有的教学任务在校内完成,有的到实训基地或顶岗实习单位完成。突出素质教育,增加公共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拓宽知识面,提高整体素质。
2.教材选用:以切实、新颖、有趣为原则。教材的难易程度、信息量的大小、实践性内容的比重等应与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相符合;教材的内容应能够体现社会、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新发展、新动向,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有趣味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课程教学方式:应与课程的性质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为能力培养服务。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形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式教学和师生互动模式。
4.评价方式:评价体系由若干模块组成,形式多样化。理论课程考试多采用答卷考试,有开卷、闭卷、小论文等方式,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技能考核结合各种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确定某一专业的技能考核内容,采取答卷与口试、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答辩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等方式,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即毕业证和至少一门职业技能资格证。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1.鼓励教师采用“任务型”英语教学法。让学生围绕某一个中心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增长技能。
2.多采用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根据教学需要,绝大多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利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上课,与传统的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相比,多媒体课件大大节约了书写时间,提高了上课效率,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
3.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传统教学方式引起的视觉疲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对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课程进行教学效果调查表明,多媒体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因此,要充分利用语音室资源,充分发挥外教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水平。
4.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教师为主角”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转变,特别是在听力、口语、翻译、写作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能的课程和相关实训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在教师的宏观指导下,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鼓励教师将“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应用于教学实践,结合课程的具体要求和性质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5.将专业技能培养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为了切实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我们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学生在相关工厂和一些单位实习,对商务活动的基本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切身体验,对相关使用有了直接的了解,对单位也做了一些比较实际的工作,受到了相关单位的好评。
四、教学管理体制(学分制)改革
从2009年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实施后,商务英语专业实行学分制。根据知识体系技能培养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将不同科目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技能课程和公共选修课几大模块,另外还有专业选修课程。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和选择上,针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某专业选修课,只要在学期结束时达到所要求的学分即可,这样的教学,效果明显得到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考试通过必修课和一定数量的选修课,即可毕业;从理论上,学生在三年或者更长、更短的时间内,拿到一定数量的学分,即可毕业。为了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还规定每个在校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素质学分,这些学分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校内、校外各种文体活动、竞赛活动、献爱心活动、义务劳动等获得。
五、“产、学、研”合作改革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生产、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和相互促进,是保证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要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1.对外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商务英语专业自成立以来积极与校外单位开展合作,参与校外多个单位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先后为张家港华杰电子有限公司、陶氏化工有限公司、瓦克公司、扬子毛条公司等多家企业,培养了多名涉外人员,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实际工作方面的合作。在教学中,我们与许多企事业单位长期合作,实行互聘合作,开设部分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免费的校外实训基地。
3.实训基地方面的合作。商务英语专业与多家生产外销产品的企业、直接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或公司、为社会提供英语方面服务的单位,以及从事英语教学的单位等密切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科研活动,及时更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定期聘请专家、企业人员讲课(或开设讲座)、参与毕业答辩等。这些做法保证了将最新知识和实际技能尽快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积极为企业提供各个层次的人员培训。
产、学、研合作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推进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公司与企业的合作;加大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力度,大力培养学生的多种职业技能;加强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建设,让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实战培训;面向企、事业单位的需要,积极为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与市场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通过产学研的结合,积极开展学校培养目标、规格、课程、专业、分层次教学等方面灵活多变的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建婷.探索高职高专英语新型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6(24).
[关键词] 高职 商务英语 职业能力 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目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定位已形成共识。经济全球化对高职商务英语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认识上和行为上仍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如何快速提高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是教师们面临的新课题。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根据办学层次及社会需求,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从事涉外商务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对我校毕业生跟踪调研显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主要分布在各类涉外企、事业单位基层管理及技术岗位,如外销员、报关员、船务、物流管理、涉外文秘等。“涉外”和“英语”是本专业的职业特点,“商务业务处理能力”和“英语能力”则是关键职业能力。
然而,当前的教学模式却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大多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绝大多数教师在讲课时仍采用“说教式”教学法,以课本为中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远远不足。这种教学模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已不能仅用效率低下或事倍功半来形容,可以说是将高职教育引入歧途。如何调整教学思路,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1.课堂教学注重职业能力培养
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首先有赖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高职学生比较好动,应提倡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通过张扬他们的创新能力来培养职业能力。商务英语是一门技能,教师应把商务英语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根本,在做中学,在学中练”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积极性。
在教学内容上,应根据社会市场调研、企事业专家的建议、毕业生反馈、对外交往等及时了解和洞悉社会一线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丰富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就业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培养学生学习、调研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习惯,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分别由教师和学生讨论、分析、总结案例,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商务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也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由教师提出教学任务、教学要求、考核方式和标准,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以英语为工具开展商务运作的职业能力。
2.校园活动和校内实训锻造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有着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优势,应尽量为学生提供校园活动的平台,将校园活动中的综合实践、特色的专业技能训练等活动向学生开放,让学生积极参与。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发掘学生的职业潜能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例如,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英语角、口语竞赛、商务文化节、职场挑战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踏进职场,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过渡,可以开办相关讲座,使学生了解专业最新动态、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正确的择业观。
同时加强校内实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实训内容,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营造仿真的工作环境,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职业体验和能力操练。例如,可以模拟商品交易会的形式设计教学,此时学生仿佛置身于职业气氛浓郁的交易会现场,完成从建立业务关系到签订合同整个磋商环节的演练,强化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商务谈判能力。
3.校外实训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要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推向社会这个大舞台,可以建立一些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活动中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项目,组织学生参与,使学生迅速掌握技术要领和实际要求。例如,通过在开发区外贸企业的实习,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进出口公司的管理及操作有了较深的认识;通过在星级酒店的实习,对酒店的经营管理与运作有了更深的体验。这些实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及早了解社会、进入社会,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谋职能力,也增加了学生的职业认识程度。高职培养的人才最终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只有市场认可,社会需求,职业教育才有出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才能具有更高的职业竞争力。
三、结语
为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和培养,我们要逐步改变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商务运作和管理的现实问题主动思考。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实践过程,使学生的创新意识、知识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对环境的应变能力等得到有效的训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拓展学生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林伦伦 郑国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关键词]语法意识 语用意识 语法能力 语用能力 相关关系
一、引言
目前国内关于商务英语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用途英语、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技巧、跨文化交际及语用能力的培养等。研究绝大部分是理论性和思辨性的,实证性研究很少。李民和陈新仁曾在2007年调查过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目前国内尚无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问题
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英语专业学习者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习得情况怎样? 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2. 调查对象
参与调查的是安徽省某省属新建本科院校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大一的60名学生。
3. 调查工具
本调查涉及的调查问卷为 bardovi-harlig & dornyei (1998)[设计的旨在测试外语学习者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共包含20 道测试题目。
4. 数据收集与处理
调查问卷由精读任课教师在课上发放给学生,要求课上完成,以便保证答题效果。问卷收上来以后由作者对两份问卷进行赋值,并把数值输入spss 14.0 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讨论
1. 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习得情况
国外学者bardovi-harlig & dornyei(1998)发现外语学习者的语法意识和语法能力分别高于其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但差异没达到显著性。而本研究结果与他们的发现相反。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的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发展水平不高,但语法意识(1.6605),低于语用意识(2.3921)且差异达到显著性 (t= -5.910,p= 0.000);语法能力(0.5487)低于语用能力(0.8066), 差异达到显著性(t= -9.518, p= 0.000)。本研究结果与李民和陈新仁(2007)对山东省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的49名英语本科生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调查的发现一致。
2. 语法、语用意识及能力关系
李民 和 陈新仁 (2007) 的研究还证明:语法意识和语法能力之间、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之间显著相关;语法意识和语用用意识之间、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且语用发展先于语法发展。本研究结果与李民和陈新仁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从表2可以看出: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四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这说明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不可的分割的,语法和语用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可能是同时进行的。
四、小结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英语专业学生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的习得情况并探讨了它们的关系。结果发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意识和语法能力较低,其分别显著低于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 但四者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本研究结果有如下启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教学应该得到重视和加强;语法意识、语法能力和语用意识及语用能力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语法意识和能力不提高,语用意识和能力也难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bardovi-harlig, k. & z. dornyei. do language learners recognize pragmatic violations? pragmatic versus grammatical awareness in instructed l2 learning [j]. tesol quarterly, 1998, 32 (2): 233-262.
一、现状分析
1. 学生情况
本校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选择商务英语专业之前,来自县市城里或是农村的各个地方,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尤其是口语水平差。在初中接受到的英语发音教育各不相同,加上词汇量少,多数可能只达到400~800,其中还包括了词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进行简单日常用语的学习,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在复述一段文字或听力材料时,往往由于在自己大脑词库里找不到合适、自己熟悉词,只能中途停顿或干脆放弃口语表达的机会。
2.师资情况
本校大部分从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人员都并非本专业。有的教师虽然是具备很好的资质与教学方法,但却没有正规专门地学习过商务英语专业知识;有的教师虽然正规地学过商务专业知识,而且具备教学经验,但是由于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成长,所以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因此,目前这个专业急需有专业知识、具备教学经验并且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师。
3.教材情况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是归纳和总结知识的权威。而现有的教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要求了。尤其是针对中职学校编制的配套教材更是稀少。本校的口语教材一直是让各位口语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
本校一年级学生选用的是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口语测试一级教材,纯粹教授日常口语会话,没有涉及任何商务英语知识;到了二年级因为没有配套的过渡教材,选用了国际商务英语口语一级教材,此教材适用于英语达到高职高专毕业和普通高等院校大学二年级水平,而我校中职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因此,师生都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练习商务日常口语交际中。
4.实训情况
面对就业,良好的实训才能更好地帮助英语商务专业学生轻松就业。然而,目前我们的教学实训只停留在一个普通的教室,更不用说去工厂实习培训了。因此,我们的毕业生大多从事酒店前台接待、少儿英语培训等一些与商务交集很少的行业,真正从事与商务有关工作的是少之又少,从这点也充分说明了我们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存在着很多不足。
二、实施建议
1.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素质的教师
合理地利用学校现有的英语教师资源。落实在职培养,将老师送到各企业、工厂,使现有教师能够正规、系统地学习商务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方法。其次,鼓励英语教师投入到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中,或是进行有关商务英语专业的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因此在教学中,多采用教师“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教学方法。例如:情景教学法,教师给学生设置运用商务英语来进行商务活动和沟通的具体情景,让学生以情景为依托,融会贯通地运用商务英语。任务教学法,教师根据所授知识和学生水平,设计一些商务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思考并完成。角色扮演法,教师根据学生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项目,将学生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学生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等。 这几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可以交叉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并且课后教师还应及时总结,写出教学后记。
3.加大实训力度,全面营造语言氛围
坚持校内与校外训练结合,采用多种训练途径。 在校内创设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包括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英语社团的活动,这些活动不能流于形式,每次都应有一个交流主题,事后每位同学写出交流感悟。
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训练进行量化管理。设基础分为100分,根据学生和各班级在英语能力训练方面的具体表现做上下浮动。每月安排专人对有晋级要求的学生进行测评,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一星到五星的星牌,标志该生在校某阶段的口语水平。
关键词:职业岗位;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094-03
高职教育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融入到国际经济社会之中,从事外语外贸类商务活动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这样使得商务英语专业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成长最迅速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一直备受关注,“到底应该怎样改”,“向什么样的方向改”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社会、企业调研的信息反馈,我们发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水平决定了学生的前途命运,因此,一度被人们忽视的职业能力培养才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所在。为了增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提高高职英语教育的质量,应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并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改革的立足点和突破口。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需求实证调查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改革的最根本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又是紧密联系的,因此,针对高职学生的职业岗位需求实证调查是非常必要的。
本课题组成员从2009年至2012年对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做了跟踪调查,通过访谈、问卷、走访等形式采集数据和收集信息,总结适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以及相关的岗位要求。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岗主要为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外贸经理助理、涉外文秘、英语翻译等。课题组成员通过对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四届毕业生、600多人的跟踪调查,并结合相关招聘信息,总结6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岗位(见表1),并根据调研结果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框架(见表2)。
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证书具备一定的社会认可度,但是用人单位更重视毕业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以及利用英语与客户沟通及书写英文函电的能力。大部分企业要求毕业生了解国际贸易流程并能够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一部分企业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电子商务常识并进行操作,甚至驾照也可能作为聘用的标准之一。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主要包括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综合能力要求大致相同,即工作认真、吃苦耐劳,有热情,有责任心,有团队协作意识等。职业能力详见表2,表2说明市场营销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函电处理能力、业务操作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职业能力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必须依据于职业岗位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调查中,我们发现社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很大,但是能够满足企业要求,即知识和能力尤其是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不多见。因此,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质量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商务英语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改革的立足点。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职业能力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明确,与职业岗位需求相脱节
职业教育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但是仍然难以摆脱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而不是普通专业性人才。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是英语和商务教学如何联系与区分,教学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尚无统一、明确的认识。多数商务英语专业仍然沿用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定位模式或者继续使用中专的教学计划,无法突出高职教育“职业”的教学本质,从而导致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定位不明确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教学质量乃至学生培养质量的瓶颈。
(二)课堂教学模式失当,忽视学生职业能力需求
由于专业定位趋于传统的“唯学式”教学模式,因此,大多数商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仍然偏重于单一教学模式,即以课本为中心,强调知识的获得,久而久之,学生对教材和教师过分依赖,这样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泯灭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在教学方法上,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也没有走出“说教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的阴影,大多数教师依旧不厌其烦地讲解句法、词法、句型以及各种语法知识甚至大谈英语等级考试技巧,学生只能被动地听,以考试取得高分为最终学习目标。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引导下,学生俨然变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何谈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设备落后,匮乏“三师型”素质教师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办学理念,比起理工科的投入,文科的投入少之甚少。英语专业必备的语音设备简陋陈旧,多数为上个世纪的产品。图书管里英语专业的书籍偏少,基本上不能提供英语音频和视频资料。实训室设备单一落后,多为应付检查所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的图书馆资源以及科学的实训室建设有待提高和充实,使其在提高整体英语教学水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教师应该具备英语语言学和国际贸易学两个领域的教学能力,当然“双师型”教师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对教师提出最基本的素质。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双师型”教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教师应该在“双师型”的基础上成为“职业指导师”,即“三师型”素质教师,能够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强化学生职业修养,从而提高就业能力。教师的知识结构欠缺,专业教学能力不佳,专业实践经验缺乏,根本无法保障学生专业知识的汲取,更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调整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动态课程体系
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实践型、技能型的应用人才被确定为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不能再延续本科纯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而应办出高职的特色。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牢固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从事商务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法律、政策及业务操作技能,从而顺利完成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根据这一目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职业素质能力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和商务操作能力培养。
按照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动态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动态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是根据企业的期望值、目标岗位的具体要求、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技能水平,过去的学习经历以及目前的学习态度、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状况等因素构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随着以上各因素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以满足社会、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动态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面向职业岗位群,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基本要素,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体现了课程体系的动态可变化性,大大缩小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异,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是一门技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商务英语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根本,在做中学,在学中练,学、做、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职教界最流行的莫过于“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集“教、学、做”于一体,真正改变教师主导课堂的现状,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学到了什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适合未来岗位的需求。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活化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职业修养和职业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商务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提供更多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训练学生以英语语言为工具开展商务活动的职业能力。
(三)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知识增长和职业能力提高的保证。高职院校的相关领导应该提高对商务英语专业的重视,加大对英语教学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力度。第一,改善语音室的教学设配和环境。新型的多媒体视听说型语音实验室设备不仅能够完成听说的语音对比,还能够提供考试分析、听力测试、自动监听记录并进行评价等。第二,加大图书馆商务英语资料的储备。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不能仅限于英语等级考试方面的书籍,应该采购一些英语欣赏类的书籍和音频视频资料,扩大学生英语阅读的范围,提高学生的英语鉴赏能力。第三,建立现代化的商务模拟实训室。实训室里应该提供真实的设备以便于学生了解工作的真正过程和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尽早明确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能够洞察市场的发展前景和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是,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从而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给予客观正确的评价和提出修正意见。
(四)优化校内实训教学体系,加大校外实践监管力度
实践教学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非常重要。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
在校内实训方面,第一,保证实训课时达标,实训课内容设计应该与专业课内容统一,从而实现与真实工作岗位的有效对接;第二,要做到实训“货真价实”,真正接近现实的工作任务,不流于形式;第三,完善实训评价标准,实行“教师、合作者(其他学生)以及学生本人”三合一的评分体系。这样更加客观地体现了学生完成实训任务的效果。调动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
[关键词]商务英语 跨文化交际 培养手段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234-01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
根据2009年我国制定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复合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其所要必备的各项能力当中包括“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教学要求》还进一步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细分为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思维能力是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强调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跨文化适应能力是跨文化思维能力在跨文化环境下的进一步发展和交际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强调主动性和灵活应对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思维能力及适应能力的综合运用,强调的是主体对交际策略的把握和有效实践。
严明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有关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进一步对其构成加以细化,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商务交际能力主要由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构成的主张。认知能力包括对文化、商务和交际的认知;情感能力包括跨文化移情和商务关系能力;行为能力则可细分为言语行为能力和非言语行为能力。
以上两种思路虽然各有侧重,但其所强调的培养方向和培养内容基本可以按照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对习得性能的论述加以总结和归纳,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及态度五种素质。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框架中,言语信息主要指英语语言基本技能;智慧技能主要强调沟通实践能力;认知策略则着重强调跨文化背景和商务背景引入及交际策略;动作技能则具体强调商务交际实践环节的行为领域;态度主要强调心理调试能力和情感能力,特别是文化移情能力。以上五种素质中除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外,其他四项都应被看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
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手段
针对以上培养目标,除了学校要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案中重视课程设置等整体培养体系的构建,任课教师也要在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意对外国文化的介绍和导入,特别是外国文化中的社会价值观、习俗、准则和活动规则以及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帮助学生对中外文化现象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宽容度,使其能够独立进行系统分析、综合、比较和归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视觉和听觉等全方位的刺激和影响,帮助学生对跨文化背景知识和商务背景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加快其良好正确的认知策略形成,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跨文化思维能力。
其次,强化实践环节,努力为学生营造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交际策略及文化理论进行交际行为模拟演练。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灵活使用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收集大量案例,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辩论、电影赏析等,帮助学生熟悉跨文化交际情境和商务交际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自动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课堂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弹性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及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充分利用我校的社团资源和外籍留学生资源,发动学生邀请各国留学生在校园进行实际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教师可以在这些活动中积极帮助学生设计社团活动主题,并对其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辅导。社团活动既可以作为课堂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有效补充,又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课外生活,结交来自不同文化的朋友,使学生亲临交际第一现场,从实际生活中体验跨文化交际的魅力,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现实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情感能力。
三、结论
跨文化交际的出现和日益频繁是全球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是时展的必然结果,随之应运而生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则是这一社会经济现象在上层建筑层面的反映。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高教界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和发展虽不是“方兴”,至少也绝不是“未艾”。如何适应历史潮流,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不断建设适用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实践、重多元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并进一步深入研究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将一直作为我院跨文化交际科研团队的工作重点,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严明.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2006.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015-02
放眼今天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其浪潮汹涌澎湃,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人群统统卷入其中。不管是否愿意,几乎谁都不可避免地要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正在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日常现实。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内则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对跨文化交际的专门研究(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从无到有,发展很快,成为了一个前景广阔的重要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当今世界越来越普遍的跨文化交际的现实,促成了“跨文化的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概念的提出,对于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新课题。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
当前许多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商务”的模式进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虽然会说英语,懂得基本的商务知识,但是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难以胜任商务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能力欠缺。在具体的商务交际实践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与不同的文化因素发生交叉与碰撞,于是产生误解和冲突,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商务谈判的成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各国正逐步融入一个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与日俱增。面对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和对外贸易额的激增,我国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加强对跨文化沟通现象的关注,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商务人才,认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利益意识、法律意识与关系意识,以克服国家、民族之间交际时在语言、文化习惯、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进行得体有效的商务沟通。
二、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言者与非本族语言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流。由于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交流,英语学习也就自然地要涉及到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交际,这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因而至今并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泛泛而言,它是一种交际能力,包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包容的能力与意识,以及能够妥善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微妙差异与矛盾的能力。在国外,跨文化交际能力被归纳为意识Awareness、动机Motivation、知识 Knowledge、技能Skill。具体而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语言能力,指较好地掌握母语和英语的语言知识的能力,如语音、语法和词汇;二是知识结构,指商务常识性的知识;三是策略能力,指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在各种商务交际场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技能应对交流;四是使用能力,指适时地使用各种语言形式的能力;五是行为能力,指一个人运用外语与异域文化的人交流时所表现出合适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
在真实的商务语境中,交流失败并非源于发音错误或语法错误,而是由于我们缺乏文化知识,不能从客观的角度看待目的语文化,即我们缺乏社会文化能力,而这正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核心要素。
三、如何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商务英语教学通常有两个目的:一是帮助学习者获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商务词汇和术语,建立一个牢固的语言基础;二是帮助学习者去掉语言障碍,去了解异域文化,提高交际沟通能力,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异同,即培养学习者有效运用语言进行实际商务交流的能力。跨文化教育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文化知识信息的教育和文化交际信息的教育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学习者就会误解语言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进而产生语用错误。当与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若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常常会出现语用失误,导致交际中断,甚至交际失败。为了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性而导致的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我们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商务英语教师应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让文化教学贯穿于整个商务教学过程。
教师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要更多的了解,不断学习,注意积累与文化背景相关的知识,特别是跨文化交际的知识。要大量阅读经济类文献,要有敏锐的文化意识,平时对于英语国家发生的商务事件注意观察,把新的内容加入到讲课中去,使学生既有新鲜感又觉得有实用性。在备课时,要善于识别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并在教学过程中就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随时进行介绍,指明其文化意义或使用中的文化规约。在课堂活动中,有意识地加入与文化有关的活动,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信息,又学到文化交际信息。在教法上,采取以任务为中心的方法,通过思考与讨论,既理解了课文内容,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可以让学生模仿商务情景练习,进行商务案例分析等。
2.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差异的意识
可用文化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头脑中形成文化差异的意识,克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障碍。教师在教学中,文化对比应以差异和冲突为重点,着眼于解决实际商务交际中的问题。如对比由于中西方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商务交往中所产生不同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对比英汉在称谓上的不同;对比英汉招呼语及禁忌语的不同;对比英汉商务写作选词的差异;对比英汉商务交际策略与方式的差异等等,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与我国的风俗习惯的异同,从而能比较好地掌握商务交际要领,避免尴尬或冲突的出现。
3.鼓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广泛阅读经济类文献,扩大对英语商务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了解。
阅读资料可以是报纸、杂志、等纸质资料,也可以是电影、录像、互联网等非纸质资料。对于商务英语学习者来说,要想获得英语商务文化知识,广泛阅读、不断积累是最佳途径。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可以不断扩大视野,对英语语言和文化可以形成比较成熟而全面的理解。大量阅读使学生了解了中西商务语言差异,潜移默化中已经具备了文化差异的认识,从而为有效避免商务交际中的文化干扰,增强自己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4.激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参与各种跨文化商务活动,加强语言实践,提高跨文化交际和商务沟通的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进行交际,只有通过广泛的语言交流和实践才能准确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使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充分结合形成完整的交际能力。学生可以参加英语辩论比赛、英语商务场景模拟训练、英语贸易案例分析、观看英语财经新闻、收听一些专业的英语经济报道节目等。也可以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商务人员多接触交流,通过这种轻松的人际交往,学生更容易捕捉到真实语境下的文化信息,更易于模仿和学习,而这不是课堂上所能学到的。
四、结 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日益频繁,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流的同时会产生交叉和碰撞。此外,不同民族对于不同价值观念有不同取向,在商务文化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礼仪习惯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风俗、商务礼仪习惯等也存在差异。如果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可能会产生误解和冲突,甚至会直接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涉外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中国加入WTO之后商务环境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刻不容缓,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必须培养既有语言能力,又有全面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Kulich, S.J., Prosser, M.H.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人:交际与传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