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儿科护理安全范文

儿科护理安全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儿科护理安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儿科护理安全

篇1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儿护理工作记录作为研究资料,查找安全质量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探讨制订出相应的方法措施,对所存在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并检验其改善效果,对其护理的质量水平进行分析。

2主要安全隐患因素

60例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情况主要有护患沟通不良;护理记录不当;违医行为;技术手法生疏及缺乏责任感,详见下表。

2.1护患沟通问题由上表可知,因护患沟通不良而发生护理安全隐患达23.33%,原因主要是使用药品未先告知,行特殊检查之前未详细告知,对家长提问回复没有耐心。由于工作忙,护士与家长沟通不够,导致患者及家长的不满、投诉甚至纠纷。

2.2专业技术水平不扎实引发的安全隐患达11.67%,而因护理人员责任感低而引发的安全隐患达16.67%,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病情观察不全面,使患儿未得到及时救治而延误病情。另外,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若不严格实行交接制度以及查对制度或不紧密观察患儿变化,就可能会出现事故。

2.3护理记录问题引发的安全隐患达21.67%,原因为护理人员在患儿入院后对其各项指征的评估不细致,出现问题未得到及时的反馈;护理记录不符合规范,有漏及回顾性的记录;医嘱出现漏签、代签。

2.4患儿及家长违医行为引发的安全隐患达26.67%。患儿及家长应遵守管理制度,听从医护人员的管理。但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监护人不配合,或不遵守规章制度,出现拒绝采血、擅自离院以及拒绝特殊检查等,都会导致患儿就医中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3防范措施

3.1增强护患的沟通,处理好护患关系在患儿入院、治疗或康复期以及出院后等时期给予健康宣教,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让患儿和其家属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工作中要注重一些细节,合理的延长护患之间交流的时间以及增加交流次数,减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病房的巡视,对于病患的有效信息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履行医嘱,告知详细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措施。加强学习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规范护士在各样工作中的文明言行,改善好护患之间关系,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率。

3.2加强业务技能,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护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护理事故的发生具有直接关联,也是保证护理安全重要的基础。因此,应针对不同资历护士,给予不同培训,让每位护理人员的素质、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护士应该注重常见病的护理治疗、急救药品以及器材的使用等。对于主管护师等,则应该注重对实习生的带教以及科研方面培训。鼓励护理人员参加一些自考或函授以及继续教育之类各种类型的培训学习,并且通过各个科内的护理查房以及小讲课、远程教育之类业务学习或是参加院内的学术活动,满足护理人员的学习需要,提高技能水平。加强儿科的知识培训,训练护士按护理程序思维以及工作方法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能力,让护士掌握科室急症的护理技能知识,在危急情况下能对病人给予及时以及准确的救治护理。

3.3完善并落实制度严格实施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程是保障安全无隐患的法宝。护士若在工作中实行交接班的制度或查对制度不严格或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不严密,就极可能会发生事故。我们应以《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操作规程、护理规范等作为标准,与儿科具体工作相结合,制定好护理工作中应遵循的制度、操作规程以及护理常规。如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疾病的护理常规、危重病人抢救配合规程等以确保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有章可循及有安全有效的依据。

3.4强化关键环节的管理,防患于未然将刚参加工作的护士作为重点培训人员,加强检查其工作的具体情况,根据发生的问题给予帮助与分析,督促其整改。对危重的病人或特殊检查的病人给予重点关注,重点进行交接,抓好基础护理,宣教必须到位,如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解决。抓好查对、交接班制度以及分级护理、抢救工作、消毒制度的落实率。抓好双休、节假日护理人员的调度安排。利用宣教以及晨间护理给予患儿家属安全教育等。

篇2

目前儿科临床上护理安全相关因素有许多种,有患者家属、患者本身、医技后勤以及护理和医疗等等。现如今医院出现的护理纠纷、护理投诉、越来越多的安全事件以及护理安全指数逐渐下降等现象,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儿科护理工作的现状,细致分析目前影响我国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其对策[2]。本项研究结构显示,作者认为目前我国儿科临床上出现影响安全的因素主要是:护理人员资源的配置问题、护理人员本身的法律意识浅薄、护理人员技术因素以及护理人员和患儿的沟通存在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护理人员和患儿的沟通,实践表明,这两者之间的沟通在护理安全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护理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护理人员和患儿之间倘若能够良好沟通,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这两者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医患纠纷的产生[3]。有效沟通的概念是,双方可以建立起一定的关系,而且还能够同时影响对方,二者的意见相同,缩短了心灵之间的差距。医护人员要以主动地语气和患儿或者是患儿家长进行沟通,耐心的安慰他们,并且要主动帮助、关心以及体贴患儿以及患儿家长[4]。在和患儿、患儿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目标,组织较为简洁和清晰的语言,重视每一个细节,注意倾听反馈和非语言暗示。

②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医院要对护理人员不定期进行实操性强以及高指导性的培训工作。增加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有效的沟通,让护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患儿的状态,意识到护理人言和患儿良好沟通十分重要的,要大力促进患儿的康复工作,通过护理人员和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良好沟通,可以增加对患儿的了解工作,尽可能的减少护患纠纷等情况的发生[5]。加强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要求护理人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保持积极地工作态度,对患者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医院还有必要组织护理人员反复研究琢磨相关的规章制度,所谓的规章制度是护理人员为社会人群或者是患者在医疗服务中应当履行自身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工作权限及工作职责做出的书面规定,也是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与严格执行的规则。包括输血查对制度列为10项关键制度、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新业务新技术准入制度、抢救工作制度以及质量监控制度等等,要坚持学习一些有利于护理人员提高本身服务质量以及技术水平的活动。

③要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合理配置,根据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可以对其进行弹性排班,避免出现因为护理人员精神不济、疲劳工作而导致最终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情况[6]。各个医疗科室应该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以及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弹性排班。基于我够临床护理工作具有的一定特点,加大夜班以及中午的人力资源投入工作,对医疗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也要加强管理。除此之外,节假日的管理工作以及护理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在放假期间,值班人员的警惕性会大大降低,思想也处于放松的状态,还有一些责任心不强的护理人员有章不循,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不耐烦、不周到、不能做到床头的交接工作、对患者体内的不安全因素并没有及时采取方法措施、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也不细致。这些情况都极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7]。针对这种情况,管理人员应该在节假日期间不定期到病房进行检查工作,让护理工作保持连贯性,提醒护理人员时刻保持警惕的状态,对医疗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加强管理,尽可能避免安全隐患。

篇3

【关键词】儿 科; 护理安全; 病房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151-01

儿科病房收治的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的小儿,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意外事件多,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护士工作量大,容易发生差错事故。针对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应善于识别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对应对策,使护理安全风险防范于未然[1]。

1 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是工作的指南,是护理的法宝[2]。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实际工作中,少数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欠缺,诸如查对不严,交接班不认真,违反操作规程,巡视患儿不及时,导致打错针,发错药,抽错血,为患儿抽血或静脉穿刺后忘松止血带等现象的产生。值班时未体现慎独精神,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从而延误治疗和抢救时机。

1.2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儿科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要求护士具有爱心、耐心、同情心。由于护士超负荷工作,加上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使护士身心疲惫,工作质量下降,易发生差错事故。个别护理人员对业务不熟练,观察病情不到位。服务态度不好,解答问题语言生硬,或不予解答,不能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甚至与家长发生冲突。这些因素容易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

1.3 带教因素:由于护生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悉程度欠缺,基础理论薄弱,操作能力较差,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工作。带教老师的指导十分重要,直接关系护生业务能力的提高和责任心的加强,从而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

1.4 病房管理因素:病房是患儿治疗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当加强管理。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流行季节,患儿多,房间拥挤,恢复期和急性期患儿共处一室,如果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易发生交叉感染,这些也会成为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因素。

1.5 用药安全因素:小儿在用药上特殊性强,用药剂量小,个体差异大,加药程序复杂,新药品层出不穷,药物的商品名称繁多,剂量复杂,不易掌握,易发生配错药,剂量换算错误等。家长不遵医嘱给患儿服药。由于儿童血管壁薄,通透性高,在输液过程中使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穿刺部位常出现皮肤苍白,渗出肿胀,甚至坏死等,给患儿带来痛苦。这是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重大隐患。

1.6 患儿及家长因素:患儿年龄小,不配合治疗,一些家长缺乏医学常识,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经常住院患儿家长的依从性差等。这些行为也给儿科病房护理安全带来影响。

2 针对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因素的护理对策探讨

2.1 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由于护士的工作有章有循,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达到安全和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和保障护理质量[3]。应严格履行岗位职责,遵守护理工作制度,执行各种护理操作常规,真正用制度约束自己,用制度来管理自己。护士的责任要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个人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患儿负责。要熟练掌握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减少患儿的痛苦和不必要的伤害,将护理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重视专业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训练,尤其是对急救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得到提高,熟练掌握护理抢救知识和抢救技术,能做到反应速度快、稳、准。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得到家长的尊重和理解。提高自律性,尤其倡导值班护士的慎独精神,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不要侥幸某次用污染的针头给病人注射没有引起感染,也不能轻视值班时减少巡视病房次数的做法,要学会换位思考,加强与家长和患儿的沟通,增进理解,使他们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儿科病房陪护家长频繁更换,面对每一位家长的提问应心平气和,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符合个性化的语言向家长说明,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

2.3 加强护生的带教和管理:加强对护生的带教和管理是儿科护理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分配到本科室的护生首先要接受护理安全方面的教育,了解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熟悉本科的环境,疾病护理常规,儿科特殊的治疗和护理,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工作中应有带教老师正确引导,全程监督,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同时要求带教老师加强责任心,做到放手不放眼,耐心讲解、示范,因人施教,带教期间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下,要让护生学有所获,完成实习进修计划。

2.4 加强病房管理:改善患儿的就医环境,分流患儿,分室收治不同时期,不同病种的儿童,减少探陪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地面湿式打扫,病室内每日空气消毒2次,每日开窗通风2~3次,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保持温湿度适宜。每月对空气、无菌物品、工作人员的手、物品、消毒液进行检测。做到一婴一用一消毒,控制示教人数,加强医护人员手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4]。

2.5 确保患儿用药安全:组织护士学习保障用药安全的重点内容,如通过收集药品说明书,组织业务学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等。儿科用药根据公斤体重计算药量,具有用药量小,用药种类多,间隔时间短,护士在配药时要精确计算,忙而不乱。经常进行技术操作培训,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力争“一针见血”,尽量使用留置针,如病情需要可实施PICC,减少对患儿的伤害,确保护理安全。向家长宣传安全用药知识,让家长了解药物使用的目的,服药注意事项。

2.6 做好健康宣教:对患儿应给予关心爱护、抚摸、微笑,经常给他们激励性的语言,让他们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一些家长缺乏安全意识,以及医学知识缺乏,对治疗护理不了解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

3 结论

儿科护理人员要做好安全隐患的防范,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儿科病房的安全护理管理,确保护理安全。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患儿为中心,把患儿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冠芳.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管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0:133.

[2]张风清,李珍,黄体纯.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67.

篇4

目的探讨分析安全文化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2月该院儿科住院患者216例为实验组,2014年1—12月儿科住院患者216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及两组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率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安全文化,能有效提高使护理质量,避免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安全文化;儿科;护理管理

安全文化是指一个组织中的人员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安全态度和行为能力,它决定了这个组织的安全管理方式和专业程度[1],其主要目标是在每个工作环节融入安全文化管理观念。为了提高儿科的护理质量,加强安全管理,该院护理部自2014年1月起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于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12月该院儿科住院患者216例为实验组,2014年1—12月儿科住院患者216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年龄1~4岁,平均年龄为(2.1±0.8)岁,对照组患者年龄1~3岁,平均年龄为(2.1±0.7)岁。

1.2方法

对照组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安全文化理论于护理工作之中,具体方法如下为。

1.2.1落实预防措施

只有加强和落实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士长与全体护士共同总结以往发生的护理差错事件,查找安全隐患,对科室目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改正。对新技术的开展和新仪器的使用,要将安全放在首位。改进现有工作流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组织护士探讨科室高危因素和重点防范措施,严格控制高危环节,重点关注薄弱环节,加强高危人群的安全教育,矫正高危意识,增加高危时段的警示[2]。

1.2.2加强安全监督

在护理部领导下,加强安全监督,主动积极地探讨防范措施;建立主动报告的管理机制,鼓励患者和护士及时报告不良事件,及时分析和总结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吸取经验教训,帮助护士在错误和缺陷中寻找预防方法,并制定改进措施,有效杜绝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提高其护理质量[3]。

1.2.3加强交流沟通

医生与护士之间互相交流、沟通、监督和提醒,能够及时弥补工作中的缺陷与不足。护士与护士之间的交流沟通,能有效避免交接工作中的差错。科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4]。护患关系是顺利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还要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和谐护患关系,在不同阶段给予相关的健康宣教,为患者提供良好支持。

1.3评价方法

采用护理部统一制定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由专人在患者出院前发放给患者本人填写。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服务态度、服务流程和健康宣教4个项目,设有“满意”和“不满意”两个选项。护理质量每月评价1次,满分为100分,护理质量的评分为每个季度的平均分。

1.4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建立和完善医院的安全文化管理制度是衡量医院医护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医院发展的重点。该研究旨在探讨分析儿科在护理管理运用中安全文化的作用[5]。从研究结果来看,开展安全文化的管理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通过营造安全文化和开展优质护理,提高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及护理安全,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时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大大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弥补临床护理中的缺陷,从而大大降低了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患者面临的不安全因素,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实验组对护士的护理技术、服务态度、服务流程及健康宣教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运用安全文化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大大提高护士对安全风险意识的认识,也提高了患者对安全隐患的认识,增强了患者对疾病的主动防御能力。实验组差错率和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加强护士的安全性教育,提高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全面和完整的安全文化管理制度,对护理差错和缺陷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采取相关的预防和改进措施,不仅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整体水平,还能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安全文化理念,能有效提高儿科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安全性,和谐护患关系,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降低护理差错和缺陷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作者:李军勤 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董高悦,邾萍,孟爱凤.肿瘤医院护理人员安全文化态度的现状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6):641-644.

[2]谭新姣,杨智慧.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3,13(3):111-112.

[3]屈雅婷,马宝山,罗红丹,等.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5):96-97.

篇5

【关键词】 儿科护理;安全因素;措施

1 护理安全影响因素

1.1 科室管理不完善

儿科护理安全涉及患儿住院全过程,但是,在相关的护理过程中,护士人员的制度意识、法律意识还很淡薄,归其原因是由于科室内的相关管理不够完善所致。医院的护理工作对病人起着很大的恢复作用,特别是儿科,它是一个特殊的科室,但是,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护士人员并没有按照一定的流程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护理。儿童科室的管理不完善使得个别护士人员对自身的工作存在侥幸心理,对于安全影响因素认识模糊。

1.2 护士素质不高

儿科护理的许多纠纷或患儿家长不满、投诉等,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服务意识淡薄、态度恶劣:由于儿科的特殊性质,护理人员每天要解决诸多患儿琐碎的问题,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精力消耗过大,导致工作情绪差,服务态度恶劣,甚至对患儿粗暴对待;(2)护士一般较为年轻,甚至有护校实习生,对于护理知识尚未融会贯通,且实践时间短,实际操作方面尚不熟练,如注射时无法准确把握位置、静脉留置针处理不当等。药理知识匮乏,甚至会出现药物用量计算失误等情况;(3)缺乏责任感:对于儿科护理工作不重视,得过且过,对工作是否做好漠不关心,不注意细心检查,排除安全隐患;(4)工作态度不端正:护理人员在护理患儿时态度不认真,会出现许多安全问题,如填错表格、取错药、写错记录等,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1.3 医院护理环境因素

儿科以其性质的特殊性,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儿科护理病房安全预防工作也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对于护理的环境的改善也十分必要。儿童尚未形成自我保护意识,行为没有预见性,且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恐惧,会产生抗拒心理,很容易在护理过程中受到来自环境的意外伤害,如滑倒、从病床坠落、磕磕碰碰等。

1.4 患者因素

护理过程是由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有待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患者的心理素质、文化素养、经济能力、依从性,都会对治疗护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儿科患者较为特殊,均为婴幼儿,患儿都具有语言发育不成熟、行为没有预见性、自我保护意识差、心智不健全、病情复杂多样且变化快等特点,他们无法准确表达出身体的感受,疼痛时任意哭闹,情绪差,治疗时不愿意积极配合,护理的实践过程也有困难,且极易出现意外差错。另外有家长缺乏医疗知识,对于医院规定置若罔闻,不理解护理工作,缺少与护理人员的沟通,言行举止极端,容易引起纠纷,这也是护理工作的重大阻碍。

2 防范对策

2.1 建立健全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方应重视儿科护理病房的管理,建立健全科室管理制度,明晰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任务,以护士长为代表,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组成儿科护理病房监察小组,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排除隐患,积极开展安全意识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具体安排由护士长根据情况拟定科室规章制度,且以身作则认真执行,养成优良的工作习惯,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根据情况,特殊患儿,特别管理,如流行病患儿应与普通患儿隔离,重症患儿重点管理。绩效工资分配,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 提高医护人员职业素质

鉴于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都与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关,因此,院方的培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方法有几下几种:(1)强化服务意识:护理工作不仅属于医疗范畴,更是一种服务,护理人员应做到热情、认真、耐心,对待患儿应轻声细语,动作轻柔,尽量消除患儿恐惧感。对待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也应理解,耐心解释;(2)提升职业技能:护理人员应多多实践学习,熟悉操作流程、规则、药理知识等,提高职业素养,实践中才能少出差错;(3)增强责任感,端正工作态度:强化学习“三查七对”,及时观察患儿病情并准确记录患儿病情变化,交接班时认真做好交接工作,以免患儿病情失去控制。

2.3 改善医疗环境

患儿自身的特殊性,直接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受伤的概率升高,院方应适当增加或定期维护、保养护理设施,检查护理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并安排护理人员按时巡查,避免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受到来自环境的二次伤害,设施的健全也可使家长在陪护患儿的过程中更加便捷舒适,家长和患儿都身心愉悦 。

2.4 加强护患间的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加强护理人员“ 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意识。对患儿进行交流时应采用温柔的语气,热情的心态。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可以介绍与同室内的小朋友玩耍,年幼的患儿实施逗、乐以及的方式,为患儿准备玩具。积极对患儿进行健康宣教,对于出院的患儿应进行电话跟踪,使患儿与家属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真诚与关心。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可以倾听患儿与家属的诉说,使得护理服务规范化、人性化。对于患儿以及家属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释,减少护患纠纷,不断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住院满意率。

3 小结

儿科护士只有认真落实安全隐患的防范工作,提高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的操作水平,对各项操作规程、规章制度与护理常规认真执行,增强儿科病房安全护理的管理力度,才能保证儿科护理的安全。儿科护士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对患儿进行服务,把患儿的健康放在首位,给予患儿安全、舒适的优质服务。总之,在儿科的临床护理中应注意改善影响安全的因素,切实落实基础护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护患纠纷,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姣.儿科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全科护理,2011,12(9):3363-3364.

[2] 荆世真,崔锦美,赵兴娥.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4):109-110.

[3] 黄蔚,周青,陈艳碧,等.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3(7):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