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点:青岛海滨花园大酒店(青岛市市南区彰化路4号)
主办:山东省农药学会 山东省农药研究所
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丰县百农思达农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协办:常州汤姆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科源化工有限公司
一. 关于近几年的山东省农药信息交流会
2007瀚生农药论坛:8个省市的240余位代表参会;
2008海利尔农药论坛:13个省市的300余位代表参会;
2009海利尔农药论坛:18个省份的340余位代表参会;
2010海利尔农药论坛:16个省份的360余位代表参会;
2011瀚生农药论坛:18个省市的430余位代表参会。
二. 更多精彩、更多期待尽在2012瀚生农药论坛暨丰县百农思达农药加工技术培训班:
主题—产业转型升级 责任关怀 中国企业发展策略
2012年是中国农药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月3日公布,指明了未来农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为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规划凸显了企业责任关怀的重要性和必须性;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即将公布实施;配合新条例出台,农药管理机构将起草农药生产、加工、流通、使用诸领域的一系列配套管理规章;借助条例修改契机,农业部药检所拟确定2012年为农药法制建设年;新规章必将给农药发展带来新课题与新机遇,农药企业如何重新审时度势、量身定做自己的策略与发展规划,实现新的发展与跨越?
最近几年,跨国公司产品在我国市场上攻城掠地,快速占有了我国农药市场的很大份额,是产品好还是推广模式先进?我国企业该如何应对?
三. 预约报告
1.农药工业十二五规划、新《农药管理条例》等政策解读 (国家工信部 张文明处长)
2.中国农药行业形势分析及企业策略 (国家农药工业协会 罗海章理事长)
3.我国农药产品登记方向分析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药政处 季颖处长)
4.农药工业转型升级江苏省的实践与体会 (江苏省经信委原材料处 杨东方处长)
5.农药社会责任关怀先进经验分享 (江苏省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冯健主任)
6.跨国公司产品推广、营销模式分析及启示 (兆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丁兆龙总经理)
7.杀菌剂使用发展趋势及有效药剂推荐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袁会珠研究员)
8.我国杀虫剂使用、抗性发生情况及热点品种评述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李永平处长)
9.我国除草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 王金信教授)
10.世界主要农药市场准入政策简介及上级分析 (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 秦恩昊经理)
11.企业如何开拓国际市场 (国内外贸型企业,具体待定)
12.国内企业如何扬长避短发展壮大(待定)
13.跨国公司发展历程及战略研析 (待定)
14.中国企业发展策略研讨(成功企业经验分享、国际品牌如何打造、如何与跨国公司合作开拓推广自主创制产品、国外公司在华策略、国内市场上如何规避跨国公司产品对自己产品的冲击、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原药供应商等)
四. 同期举办免费的
第五届农药剂型加工技术培训班(丰县百农思达农药加工技术培训班)
主要培训内容
1.助剂功能及科学选用 2.农药功能化制剂的研究
3.如何利用助剂解决剂型加工的技术难题 4.各类制剂的高品质配方研究
5.先进的加工技术 6.高效、环境友好新助剂应用
7.农药加工流程的合理设计及规范化 8.各剂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诚征报告:
欢迎剂型专家及研发人员提供报告!欢迎大型先进助剂公司联系!欢迎先进的包装机械与仪器设备公司联系!
五. 协办、会刊广告征集中!
会议协办隆重招募中!协办费3万元:
协办单位免2~5人会务费,赠会刊彩色广告1页,可免费摆放展板、条幅等宣传品。
会议支持单位隆重招募中:支持费1万,赠会刊彩色广告1页,可免费摆放展板、条幅等宣传品。
会议赞助隆重招募中:可赞助项目包括笔记本、笔、会议礼品、抽奖奖品等。
会刊广告隆重招募中:封面、封底为冠名单位,其他自选。插页广告2000元/页。
产品介绍:15分钟3000元。欢迎农药助剂、原药和加工/包装机械企业咨询、参与!
欢迎农药生产、加工企业及上游产品提供商会议期间组织各类技术培训班、
讲座及客户联谊会,会务组将大力支持!
六. 收费标准及汇款方式
1.会务费:7月31日之前汇款、会员单位1800元/人,现场注册2000元/人(含会务、餐费、礼品)。
2.团体报名优惠:每企业6人以上参会可享受团体优惠,1500元/人(含会务、餐费、礼品),或者报名费8000元
(含会议资料10本,餐费、礼品另计)。
3.培训班免费为参会代表举办,仅收餐费150元。非会议代表会务费500元。冠名、协办企业免8人餐费。
户名:山东省农药研究所 开户行:工行明湖支行北园路分理处 帐号:1602151009008800197
七.省略
QQ:464711549 1050654998
附件:1.交通
火车站:距离11公里,由火车站广场乘501路公交车在彰化路站下车。搭车20元左右。
飞机场:距离33公里,乘机场大巴至终点站海天大酒店下车换乘31路、501路至彰化路站下车即可到达。搭车约60元左右
为扎实做好当前抗旱促春管农民培训,按照农业部统一工作部署和要求,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迅速动员和组织全体系,发挥自身优势,迅速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旱和春季农业生产科技培训,为抗旱保苗和春季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与人才支撑,最大限度减小旱灾影响,为千方百计夺取夏粮和全年农业丰收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央农广校近日要求各级农广校:
一、迅速行动,积极开展抗旱和春季农业生产科技培训。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开展抗旱和春季农业生产科技培训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冬麦受旱较严重的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江苏、陕西、甘肃等省农广校,要紧急动员,落实责任,力求实效,加强对抗旱和春季农业生产科技培训的组织领导。早谋划、早安排、早启动,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加强与农业行政和农技推广等部门的紧密配合,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支持,确保抗旱和春季农业生产科技培训工作迅速全面展开,帮助广大农民进行科学抗旱和科学生产。
二、突出重点,加强培训和服务针对性、实效性。旱情严重的北方冬麦区农广校要根据旱情和春季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抗旱和春季农业生产科技培训方案,要按照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制定的《2011年冬小麦抗旱促春管技术方案》要求,因时、因地、因苗、因墒开展好小麦抗旱和春管技术培训,要突出开展早浇返青水、早施返青肥、镇压提墒、促进冬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预防早春冻害等技术培训,增强抗旱和春管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他地区农广校,要围绕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突出做好大、小春作物的育苗播种和田间管理、畜牧养殖、节本增效等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帮助农民依靠技术发展生产和增收致富。
三、上下联动,充分发挥体系作用。农广校系统要协调配合,统一行动,继续按照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工作要求,及时组织专兼职教师进村开展技术培训,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入户技术指导,利用农民科技书屋、农业科技直通车、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形式,把抗旱和春季农业生产的知识、技术、信息送到农民手中。近期,中央农广校将派出工作组,携带有关技术资料和光盘,与旱情严重省份的农广校一起,共同进村开展抗旱和春季农业生产科技培训系列活动。同时,为响应农业部开展“百乡万户调查”活动的有关部署,工作组将开展农民培训需求等情况调研,宣传推广抗旱减灾技术措施和国务院新出台的农业生产扶持政策,协助和督促当地农广校开展抗旱和春季农业生产科技培训工作。
四、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光盘等媒体传播抗旱和春季农业生产技术。中央农广校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和中央电视台七套“农广天地”栏目,以及农广校卫星网、农广在线一农事网安排播出抗旱和春季农业生产科技节日。各地农广校也要以抗旱和春季农业生产为主线安排当地电台、电视台及农村村“大喇叭”广播的教学节目内容,重点安排春季小麦田间管理、大春作物抗旱技术等内容:加大农业抗旱技术的电视、广播等教学节目开发力度:将各种农业音视频培训节目,通过各级学校拥有的互联网、卫星网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方便农民获得技术。要结合农民读书月活动,迅速选择一批适应当地需要的抗旱和春季农业生产技术光盘和图书送到农村,充实农民科技书屋或新建农民科技书屋。要根据实际编印适合当地需要的农业技术手册、技术明白纸等,并及时送到农民手中,指导农民依靠科技抗击灾害,夺取丰收。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1342”总体发展思路,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契机,以实现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农牧民实用科技培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牧民持续快速增收,推进全乡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现对年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目的意义
随着我乡特色农业的不断发展,对技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论从服务的形式还是到服务的内容,不论从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还是到生产群众的操作技能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此,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要利用当前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加快提高广大农牧民科技素质,助推全乡特色农牧业健康发展,通过技术支撑,使广大农牧民从特色产业中增收增效。
任务目标
农业科技培训的重点是围绕全乡旱作农业、草畜产业、设施日光温室和养畜暖棚四个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分层次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力争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通过开展培训工作,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户均有1名科技明白人,全乡力争培训农牧民2400人(次)(其中骨干培训达400人(次),普及培训2000人(次)),科技入户率达95%。通过培训,加快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培养造就发展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促进全乡特色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培训对象
1、乡、村、组三级干部群众;
2、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农业生产经营户;
3、技术能手及农村回乡知识青年。
培训内容
(一)农业生产技术
1、全膜垄侧马铃薯栽培技术;
2、地膜蚕豆种植技术;
4、优质饲草种植技术;
5、旱作农业技术。
(二)养殖生产技术
1、养殖小区规划及标准化圈舍建造、后续管理技术;
2、畜种改良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3、规模养殖与育肥生产技术;
4、动物疫病防治与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
5、饲料配合及秸秆调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三)红提葡萄生产技术
1、日光温室生产管理及灾害预防技术;
2、日光温室春季防病及夏季管理等技术;
3、红提葡萄栽培技术及果品后期管理、采摘、保鲜储藏技术。
培训形式及时间安排
按照“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以村组和现场培训为主,集中培训为辅的形式进行。培训时间从3月份开始,至12月份结束,相关站所及村组要提前做好培训时间、内容和地点的衔接工作,确保培训工作有序进行,以切实发挥培训实效。
(一)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培训。从年3月份开始至10月底,针对全乡农作物种植和牲畜生产技术,邀请县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和乡上抽调的农业技术、畜牧技术人员对全乡农作物种植和畜种生产进行系统、全面、科学的技术培训。
(二)特色农业专题培训。从年3月份开始至12月底,围绕全乡旱作农业、草畜产业、设施日光温室和养畜暖棚四项重点工作,开展以全膜垄侧马铃薯、优质牧草种植、畜种改良、红提葡萄种植等方面的实用科技培训工作,邀请县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和乡上抽调的农业技术、畜牧技术人员进行特色农业专题培训。
(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村组培训:以村组为单位,根据优势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内容,就近利用村小学教室、村委会办公室,对农户进行全覆盖的农业技术系统化培训,突出设施农业适用技术的讲授。
现场示范培训:根据设施农业生产重点环节和农户存在的具体技术问题,通过进村入户、现场示范讲解、组织观摩学习,对重点农户进行手把手的培训与指导。
技术能手宣讲培训:组织种植、养殖能手和致富能手,深入农业发展滞后村组进行巡回演讲,利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送科技下乡:邀请农业科技单位技术人员在重点村、组集中开展一次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展示新型农业生产资料,借助农业技术板面宣传、发放技术资料、进行咨询服务等方式,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的群众氛围,得以介绍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现场解答农业技术新问题。
责任分工
这次农业科技集中培训工作由乡政府牵头,农技农经站、畜牧站等站所要从各自的工作职能出发,拿出具体的培训方案和计划,分专题组织安派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对广大农牧户的全面覆盖培训。乡农技农经站负责本乡培训任务的落实,主抓培训工作的衔接安排、培训对象的组织、培训内容的确定、培训场地和基本条件的提供等组织、保障工作。
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农业科技培训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各村、组要高度重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本村农业技术培训方案,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安排,落实工作责任,务求抓出成效。所有抽调的技术培训人员原则上不得请假,必须按时到位开展培训工作,并建立培训台帐,所建台帐要全面准确反映受训农牧户的受训内容、受训时间、受训要求。
(二)紧扣发展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化需求,以设施农业建设和“当年建棚、当年定植、当年见效”亟需解决的配套技术为重点,有层次、有重点的进行培训,做到主题明确、培训对路、实际实效的效果。
(三)抽调业务骨干。相关站所要抽调既富业务知识,又具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进行专题授课,邀请县农牧局专家讲授,增强培训质量。按照农牧民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和内容向广大农户传授农业实用技术,做到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相结合,与解决农业生产中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切忌图形式、走过场。
调查内容:农户希望得到哪些技术指导,也就是农民技术培训的目的是什么;新品种新技术的信息来源;应用和未应用新技术(产品)主要原因;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寻找哪些部门咨询并解决;哪些部门、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法提供服务;已接受与愿意接受的推广方法;对农技推广组织提供技术服务满意与不满意的原因。
结果分析:农民采用新技术主要受到内在需求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是农户采取新技术的主要因素;受政策鼓励采用新技术;采用新技术与推广宣传和邻里亲朋的影响有关;有的以家庭需要作为采用新技术的首选因素;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民的技术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更趋于理性。
1、 农民技术培训的目标是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持续性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经营是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
就目前我县农民的素质状况而言,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搞素质的农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培训人才,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础,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要求培训几个方面才能。第一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第二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第三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与管理者。第四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2、 农民需求领域服务内容日趋多元化。农民的需求领域由传统的粮食作物向高效作物转移,需求内容已不仅仅限于产中领域的技术服务,逐渐拓展到产前的资金融通,农资供应农事统一服务,信息咨询和产后的产品销售、市场信息等方面。
3、 农民的技术选择和信息来源渠道拓宽,自主选择能力增强。农民自主选择技术的能力也有所增强,采用新技术的影响因素由以往的政府推动为主向市场需要方向转变。
4、 农民参与意识提高,对农技推广方法选择产生影响,培训指导、典型示范、技术宣传、技物结合和信息咨询的推广方法受到农民普遍欢迎。
5、 农民的自身特征和外界因素影响推广方法的选择。心理和文化素质等自身特征,技术难易程度,生产和市场风险等外界因素均对推广方法的选择产生影响。对心理和文化素质较低,技术难掌握、风险较大的技术,农民希望能得到专家入户指导和成果示范以及产品包销,而对生产容易掌握的技术,通过技术培训、技术宣传和大众媒介传播等即可。
6、 选择适宜的推广方法,提高服务水平。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市场观念和竞争能力,实现农民的自我发展为目标,在建立多元化推广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农民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宜的推广方法,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各涉农部门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培训队伍,针对农民的具体需求,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广大农民面对面地推广服务指导。避免走形势,照本宣读的方法。二是加强面对面的推广服务。对科技示范户,生产技术难度大以及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的农户,建议采取面对面的推广方法,加强直接沟通,现场指导、增进相互了解,解决关键难题,提高推广效果。三是培养科技示范户,加强邻里带动作用。四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对生产上容易掌握和具有普通共性的技术,通过举办培训讲座、技术咨询等,普及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达到培育新型农民的目的。五是采取技物结合、产品包销、统一农事服务等方法,提高技术到位率。对主要生产资料、农业新产品等,可利用多元化推广网络给优势、实行技物结合、产品包销等,提高产品技术到位率和效率。六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加快技术传播,提高技术覆盖率和推广传播速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为尽快构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意见》(农市发[]17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的意义
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就是在现有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体系中,通过培训考核,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有利于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了农业部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全新职能,迫切要求各级农业部门从以生产领域监管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转变;从以行政推动为主,向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并重转变。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不健全、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手段落后,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已成为农业部门依法履行法律职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紧迫任务。
(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有利于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确保消费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经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最近一段时期引发的“红心鸭蛋”、多宝鱼等事件,也为农产品的消费安全敲响了警钟。建立一支能够贴近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深入销售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对农业生产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可以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有利于提高农业部门的综合服务能力。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拓宽工作思路、转变工作职能、提升服务能力是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指导,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投入品,净化产地环境,强化源头控制,规范生产过程,可以有效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树立各级农业部门和推广单位的崭新形象。
二、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职责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就是在省里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验检测和技术推广队伍中,选择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通过培训、考核,经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担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原则上每个乡镇均有1-2名专、兼职监管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主要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一)监督管理。依法对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流通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督促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生产大户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对生产基地即将上市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检测,严格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准出;监督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市场准入工作;监督“三品”企业质量管理状况,加强标识管理,规范使用农产品标识和防伪标志;对已获证产品,开展日常监督管理。
(二)宣传指导。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指导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组织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指导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使用,引导农业生产者合理安全使用,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监督农业生产者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对限用的根据限用范围指导合理使用。
(三)技术培训。对农业生产者进行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对增产增效增收作用显著的新品种、新技术,特别是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种养技术,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对农业生产者、经营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培训,引导对上市产品主动检测。
(四)协调配合。向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传递、有关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文件、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向管理部门反馈生产、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在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理,协助农产品质量追溯,查找问题根源。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的组织领导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基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督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执行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的推广者。各地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的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一)严格培训。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培训,重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农业标准化、安全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等方面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的素质,建立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
(二)规范管理。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管理,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做到结构合理、作风优良、业务过硬。建立考核评比制度,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每年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继续履行职责。
一、培训目标:计划培训农业实用技术青年农民2万人。惠及全市11个乡镇和2个办事处、148个村、3418个村民小组。通过培训,达到每人掌握一至二门农业实用技术,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查阅农业信息的基本技能。
二、培训内容:根据全市稻、麦、茶、菜鹅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和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要求,围绕全省16个主导产业,开展种植和养殖新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产品贮藏与运输、动植物病虫害综防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新型农业机械使用、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实用技术和文化知识、卫生、环境、道德及法律常识等素质培训。
三、培训方式: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培训方式。培训地点主要以村为主,推行整村推进,可以延伸到规模较大的村民小组,选择有较大活动场所的农户家中,进行培训。其培训方式主要有:一是采用专家和农技人员进村开办讲座、组织学员集中收看农业实用技术教学片现场培训等培训方式,实施面对面、手把手培训。二是通过开展农业科技直通车进村、农民科技书屋等流动和固定的培训方式,围绕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项目,结合生产季节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三是会同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等联合开办农业栏目,进行长期培训,普及农业实用技术。
市农林局将依托市农广校、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市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会同技术推广单位,培训各乡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所需教师,培训普通技术人员。成立以农业技术骨干为主体的50人左右的农业实用技术讲师团。整个培训按照三部委共同组织实施的“四个一”培训模式,即由市农广校免费为核心农户和参加普及性培训的农户发放一张培训卡、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手册,并为每个培训点发放一张弱筋小麦生产技术光盘。按作物生育阶段、关键生产技术,开展专题讲座、田头现场指导、农业版权所有科技“110”及集市咨询等多种培训形式,分级、分层、分次的开展培训。
市级重点班由市培训承担单位负责,分2期组织培训,主要参加培训对象是承担主讲教师的50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国家农业技术人员,培训150人次;乡镇重点班由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具体组织,市培训承担单位派员主讲,主要培训各村农业生产负责人和部分专业大户,举办30期次,培训人数人1000人次;普通班主要在全市148个村、约200个教学点举办,办班400班次,培训农民19000人,每个村民小组3-4人,同时吸纳有意愿接受培训的农户参加。
统编教材:使用的教材为省统编的《弱筋小麦栽培技术》、《水稻生产技术》、《家禽养殖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动物养殖技术》等和生产流程明白图为主,视听教材以教学光盘和电视片、录相片、幻灯片、各类专业技术光碟等为主。
一、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财政支出的紧缩、事业编制数目的减少,目前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普遍存在人员力量不足、年龄整体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现已成为制约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效开展的瓶颈。引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优势,对弥补基层农技力量不足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1、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民技术培训
农民技术培训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形式。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多从事一线生产劳动及生产作业服务,一般具有市场营销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生产信息灵通等特点。在农民技术培训上,由县级农业部门牵头,按照“政府买单,社会法人培训,农民受益”的原则。择优选择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服务。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进行合理安排,内容可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及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技能等。
2、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
农业技术的推广是需要做出努力的,在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该立足于现代的科学技术,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现状,进行符合当地农业生态建设发展的农业生产基地,并通过适当的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品种以及相关的新兴产品应用于整个实验基地的建设、技术的使用当中,使其成为农业基地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支持。通过对当前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的合理建设,强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民心中的安全性能,扩大影响力,使农业技术在推广中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3、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吸纳广大农户参与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所具有的优势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生产中大量的应用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并在农业的生产中推行了机械农业化的开展,在农业技术使用中也具有较高的使用效率,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其在农业发展中已经充分的与当代社会的发展模式相融合。为了提高我国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的速度,可以通过支持农业经营者主动的加入或者吸收一部分农民经纪人等方式进行农业技术的传播。在选择农户的时候还应该重视他们的个人素质以及自身的文化程度,就一些喜欢帮助别人的农民进行优先的选择,并将这些具有上进心的农民培养成为农业科技用户的示范楷模,使其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的进行农业技术现代化的推广交流,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生产技术运用水平,使农业发展走向现代化、科学化、技术化的有效途径。
4、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有偿服务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时候,应该建立一种共同探索的技术服务模式,这种服务状态应该是互利共赢的,所以在进行农业技术传播的同时应该签订一部分有偿服务协议,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发展状况、经营的规模、土地土壤的优劣进行管理,通过实行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的方式进行农田的建设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往往对于农田种植面积较大的使用效果好,并能够充分的发挥技术的有效性以及可操作性等特点,在社会发展中是可以进行大力推广的。
5、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先进的农业技术往往具有技术含量高、风险系数大、推广应用难等特点。为此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从资金上、物质上、技术上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支持鼓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为,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优化措施;农业生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迅猛而稳定的发展,农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农业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是科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科学推广方式的创新,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农业对国计民生的贡献,保证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很多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运用,因此,对于我国农业来说,研究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就有着很大的意义。
1农业科技推广的意义及作用
1.1有利于得到农民的认可
切实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将先进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现实的农业生产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形式还不够先进,推广方法和概念也不够统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一方面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另一方面是向农民普及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帮助农民从事日常的农业生产活动。除此之外,还应该为农业生产提供相应的基础服务,结合新的创新研究成果,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得到农民的支持和鼓励。
1.2农业科技推广技术有利于当地农业生产
结合我国现实的农业生产环境,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必须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先进的研究成果与农业生产技术运用到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兼顾当地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新技术的推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同时也会保护当地环境。
2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存在的不足
2.1推广模式与需求存在矛盾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农业推广模式还不具有相对完善的服务,推广区域也有待拓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数正在不断增长,但是大多数都是负责宣传的人员,真正的技术人员在其中占的比例还很低,技术推广人员的数量还很欠缺。而我国的农民数量庞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数量与农民数量的比例严重失调。这个情况说明,推广力度与农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很多地区无法接受到先进的农业技术,农业生产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现阶段,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模式,大多是从各级的会议中来进行传递的,没有深入到基层群众,推广效果差,农民的真正需求也得不到有效的反馈和解决。
2.2农业科技成果的供求矛盾
在现阶段的推广过程中,很多的新型农业技术成果不能被有效的运用到实践中去,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被忽视,或者不能被及时推广到基层群众手里,从而使得农业技术成果丰硕,但是农民真正接收并运用到的却很少。据调查,当前农民对于农业新型技术的运用,只占了20%左右,这说明还有很多的新型研究成果没有被推广和使用,这对于研究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损失,对农民来说也是一个损失,农民无法运用这些成果,产量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2.3有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
在我国的和各个地区,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负责农业生产的部门,如农机部、种子部、牲畜部等,这些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这样可能会导致相互之间分工不明确,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不统一,不协调,推广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此外,农业生产部门与其他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存在着很大的隔阂,在向行政部门传递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时候,由于行政部门缺乏相关的知识,可能会出现差错。这些由于缺乏有效交流导致的推广效果差,也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3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优化措施
3.1主动宣传新型农业生产技术
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以市场和农民的需求为导向,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帮助农民增收。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一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切实的基础服务,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积极调动农村的剩余生产力,促进城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加农民的收入。此外,还可以通过城镇企业对广大农民开展相关的农业技术培训,一方面促进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水平。
3.2将农业技术、科学研究、教育结合在一起
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因此,将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教育结合在一起,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方法之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有着相关的行政与组织方法,但是缺乏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研究部门有着极其丰富的新型研究成果,但是没有相关的行政能力进行推广;高校有大量的高素质、有学习能力的学生,而且具有科研能力和基本的科研设备,但是缺乏行政上的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所以说,三者的紧密结合,必然有利于促进农业新型技术的全面推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彼此的不足,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广校;实训基地;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3.009
1农广校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农广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要依托于校企合作模式,结合办学宗旨,进一步明确实训基地基本功能,为理清建设思路指明方向。
1.1建设生产经营型实训基地
在当前的形势下,为满足农民职业教育的需求,农广校应当积极转变实训基地建设的传统观念,将消耗型的实训基地变为生产经营型的实训基地,把相关的教学工作与生产实践统一安排,使两者之间形成紧密结合,在发挥实训基地教学功能的同时,完成生产任务,这样不但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且还能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助于降低办学成本,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生产经营型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可将教学实训与农业生产相结合,通过提升教学实训的技术含量,为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此外,农广校应充分发挥出自身资源优势,在实训基地中开展多种服务,如农业技术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使实训基地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1.2以培养学员职业技能为目标
对于校内教育教学而言,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如图1所示。实训基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专业人才,并使学员可以从中获得与从事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学员在实训基地中除了完成一些专业技能的学习之外,还能接触到本行业最新的技术,这对于学员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借助实训基地的资源和师资力量,可以为学员在校学习期间提供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机会,当学员学业期满后,除了能够拿到毕业证书之外,还可以拿到1~3种职业资格证书。
图1 农广校实训基地的校内实训功能示意图
1.3改革实训教学模式
培养实用型人才是农广校多年来秉承的办学宗旨,基于这一前提,农广校在建设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应对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可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转变为讨论、动手实操、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学员当成主体,这有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同时,还应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具体做法是将理论笔试改为专业技能考核,由此能够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实训基地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此外,可将以理论基础知识为主的教材改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利用实训基地加大学员的实训力度,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
1.4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农广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不同于一般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其应当承担起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实训基地要向广大农民学员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与示范,如绿色蔬菜、优质秧苗、软管微灌栽培等产业技术,使农民也享受到实训基地建设带来的好处。实训基地还要为农业加工企业、农民生产提供技术跟踪服务,全面提升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为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农广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现实意义
2.1有利于增长学员见识
在农广校实训基地中,涵盖了各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以及现代化农业生产机械设备,能够让学员对农业生产形成新的认识,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技能。通过带领学员在实训地基进行参观、实践,可让学员接受到专业化的农业知识技术培训,增长学员的见识,丰富学员的技能。
2.2有利于优化配置教学培训资源
知识和科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高产增收的重要保障。农广校建设实训地基,可以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研究、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先进农技推广等活动,使实训基地由服务于校内学生,拓展到服务于校外农业技术人员,有助于实现农业教学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体现出较高的社会应用价值。
2.3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实践操作技能
农广校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培训模式,通过建设实训基地,可以为学员提供实践操作场所,让学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使学员更加深入地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
3结论
总而言之,农广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点,着力建设集专业实践教学、农民技术培训、农业生产实践、农业科技研究、先进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发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教学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根郭勒.切实加强农广校建设,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01):32-34.
[2]朱启酒.论农广校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北京市农广校参与“新农村、新农民、新文化”建设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03):43-45.
1.1构建成果转化新机制,选定镇村示范户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自愿的原则,结合近年来涌现出的种田大户、科技能手,通过“户评、村荐、镇推、局定”层层把关的方式,在全市10个镇选出900个种植面积大、生产技能好、种植水平高、乐于助人和具有一定影响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经公示无异议后进行挂牌示范。这900个示范户种植水稻面积达1634hm2,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4.10%,平均每个示范户种植面积达1.816hm2。每个示范户带动周边10~20个农户,共辐射带动18520户,辐射面积6837hm2,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17.15%。示范户通过现身说法、实地示范,带动其他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
1.2扎实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
先后邀请省市农业技术专家在育秧播种、栽后管理、中期管理、穗肥施用等水稻重要生育环节对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全市共举办技术培训15场次,培训技术人员500人次、示范户3500人次,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户的一致好评。同时,强化现场观摩交流,先后举办了育秧、机插、麦草全量还田、分蘖期管理、中期管理、成熟期观摩等6场次现场会,利用现场会,组织实地操作演练、技术点评,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对提高溧阳市水稻生产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1.3加大加强宣传力度,广泛开展信息服务
(1)全市印发了9万多份水稻主导品种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方案、模式图、“明白纸”及施肥建议卡,且发放到科技示范户手中。
(2)利用《溧阳农技》印发10期共2万余份、利用《病虫情报》印发7期共1.4万余份水稻生产阶段性技术意见,做好水稻生产技术指导。
(3)利用短信平台发送短信,全方位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4)将各种技术资料上传到溧阳农林网,通过农林网对农户进行全天候技术培训,并将各种信息及时传递给技术指导员,使他们能更规范、科学地开展技术服务。
(5)各相关业务站将当前农事、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实用信息及时告知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不仅有效提高了技术指导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还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种植水平和能力。
(6)为540户科技示范户订阅了“农家致富”手机报,以短信方式将生产、市场等各类有效信息传递给农户,以指导农业生产。
1.4认真落实结对扶持,开展入户技术指导
按照“一村一名农技指导员”的原则,每位技术指导员与1个村20户科技示范户挂钩,每名技术指导员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制定分户技术指导方案,因村、因户制宜,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户培训相结合的形式,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发放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明白纸、农林信息资料、技术光盘等方式,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培训,同时认真填写技术指导员手册。在农业生产关键时期,技术指导员上门对示范户开展技术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好“处方”,如2013年,在机插育秧过程中,通过技术指导员的上门指导,使播量得到了控制,大面积机插秧苗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为全市水稻增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45个技术指导员平均累计入户技术指导时间为152d,做到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
2溧阳市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取得的成效
2.1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不仅让广大示范户享受到方便、快速、贴心的技术服务,还提高了技术指导员自身的科技水平,同时树立了广大农技推广干部为农服务的良好形象,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示范户对水稻科技入户工作的满意率在99%以上,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通过技术指导员的入户指导,降低了广大示范户的生产成本,实现了增产增收,带动了周边农户科学种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增加了粮食总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2013年全市示范户典型调查结果,示范户水稻平均单产707.5kg/667m2,比2012年增10.4%;辐射户平均单产693.8kg/667m2,比2012年增10.5%;示范户平均效益1261.2元/667m2,比2012年增33.4%,辐射户平均效益为1189.9元/667m2,比2012年增32.8%。
2.2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
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大提高了溧阳市主推技术和主推品种的应用率。据统计,示范户中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均在95%以上;全市“武运粳23号”的推广种植面积达30000hm2,占全市水稻种植总面积的75.3%,其中900户示范户中推广应用率达100%,辐射户中推广应用率为98.5%;全市机插水稻推广面积达36733hm2,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92.2%,其中示范户中推广率为100%,辐射户中推广率96.8%;示范户都能按照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进行配方施肥,推广率为100%,辐射户中推广率为96.1%;全市推广麦(油)秸秆全量还田面积为29066hm2,占总面积的72.9%,而示范户中全量还田占98.4%,辐射户中占92.6%;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面,示范户均能按照植保站提出的防治意见及时进行综合防治,示范户中应用率达100%,辐射户为99.2%。实践证明,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员的入户指导,能有效提高示范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2.3为全市大面积平衡增产奠定了基础
溧阳市科技入户示范户大部分是规模经营大户,由于这些种粮专业户把种植粮食作为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因此,他们在思想上十分重视生产的每个环节,也愿意接受和积极应用新技术,愿意增加投入,以夺取高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他们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从而提高了全市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率。从大面积生产情况来看,种粮大户的田间农作物长势长相、管理水平均好于分散种植的小农户,这为提高单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2013年全市39860hm2水稻平均单产达659kg/667m2,比2012年增2.1%,比全市前3年平均产量增4.4%,再次刷新了溧阳市水稻单产记录。
2.4健全和完善了农技推广网络
[关键词] 县市农业 实用技术培训 实践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298-01
引言
农业生产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要使其形成规模、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必须依托科技平台,加以拓展农业的水平,为县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农业生产中,只有掌握了实用技术,才能及时解决遇到的农业问题, 实现科学生产,获得丰收。因此,加强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增强农民的农业技术的运用能力,转变他们的生产观念,对县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农业培训中, 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培训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一、县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1.宣传不足,对培训关注少
对于县市农业使用技术的培训必须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宣传,以获得广泛的关注度,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做足准备[1]。但是在县市具体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上,由于不注重宣传,实际受训的人数较少,培训的范围也比较狭窄,农民普遍不知道实用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对培训重视程度的不足,导致了技术培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受训人数过少、受训范围小也使得培训对县市整体农业的生产状况没有太大的改观。
2.投入不足,技术推广力度小
任何形式的培训都需要资源的投入,包括师资力量、资金的保障等[2]。当前在县市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上,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其投入的严重不足,培训人员不到位,投入的经费也非常有限,技术推广需要的设备不够充足,使得实用技术培训难以持续开展。对培训投入的有限性也使技术推广力度过小,达不到培训的效果。
3.方法不足,培训效果不佳
由于受训对象基本上为农民,其对理论等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而培训注重方法的运用很有必要。但是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往往过于单一,虽然参与培训的人员较多,但能够真正掌握知识,且将其实际应用到农业活动中的寥寥无几。而且培训方法的不足也使得培训效果不明显,直观化讲解没有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难以使农民理解技术的要点。
二、加强县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践的应对措施
针对县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加强应对,以提高培训的实践性。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强化宣传,提高对培训的重视
在县市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上,政府等有关方面应当足够重视,在培训前完善组织、做好准备工作,使用多种宣传手段进行培训宣传,例如海报形式、挨家挨户动员形式、电视广告形式等[3]。则可以让农业人员对技术培训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及时转变他们原有的农业观念的作用,使他们认识到技术带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宣传到位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实用技术培训经验,合理安排培训内容、设计培训课程,根据培训目的,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培训工作。宣传工作越到位,人们对培训的重视越充足,参加培训的人数也就会越多,有了培训人数的保障,再结合县市的农业生产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技术,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2.丰富培训手段,增强培训效果
培训手段的恰当应用是产生良好培训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培训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提高培训的直观性、形象性,使讲解深入浅出,让人一听就懂。在此期间,可以搭建咨询平台,对提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文字等使培训更加直观化,增强实用技术的推广效果。此外,培训可以与现场操作相结合,培训员在讲解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利用相关资源设备进行示范,让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也能在培训中掌握实用技术的操作方法。在组织培训班等集体形式推广技术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帮带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碰到的困难与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使其弄清具体的作应用。
3.培训与实际应用并举,提高参与度
培训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还应当根据受训人员具体的农业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以提高农民在培训中的参与度。要把培训与服务结合起来,通过讲解等环节,然后根据农民的实际农业活动,到实际环境中进行技术的推广,配合具体农业的生产。如某县市的农业以生产水稻为主,则在水稻现场,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实用技术应用的引导,可以在其中划出一小部分的试验区,采用培训中介绍的对应技术进行实施应用。这个过程既使受训者能够清楚技术的具体操作,也能通过对比将农业实用技术的优势突显出来,使人们愿意在农业生产中主动采用新技术,从而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推广技术的目的,推动县市农业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加强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应当在农业生产中进行新技术的应用。加强对县市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使更多农业人员掌握新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增强培训效果,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应当在培训过程中加大宣传与投入,采取多种培训方法增强效果,与此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培训方式,转变思维,大胆创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培训效果,实现县市农业生产的增收。
参考文献
[1]杨丽丽,杨晓琴.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思考――以古浪县乡镇网络信息站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2,15(01):12-13.
1.1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1)机构队伍人才流失严重。这主要是一些地区对农业技术的认识以及其公益性作用的认识不足,存在的局限性导致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相关工作不能落实到位,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等“辅工作”的资金少。在进行机构改革的过程中,通常是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部门作为削减的主要对象,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交给市场企业来完成,导致了农业基础推广工作受阻;2)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条件相对较差。部分推广机构由于基础设施落后而导致现代的信息通信设备不能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不能传递到各个村镇农户。直接造成农民需要技术、机构有技术、而二者不能有效结合的局面出现;3)整个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不高,缺少高、精、尖人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农业推广人员数量不多,真正的技术推广人员不足。
1.2农业生产技术要求与科研研究成果错位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效果较差任何的科研成果只有在实际的生产检验过程中得到了最终的认同才能将之转化成为生产力。尤其对于农业技术而言,只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农民实现了增收才能得到农民朋友的认同。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以经济效益的获得为根本取向,对当前的农业技术要求呈现出多样化、高效率的要求,同时市场需求变得更加的丰富与活跃,对相关的农业技术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对相关的农业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实施成为了当前农业科研指导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由于传统的农业科技研究对农业科研成果的整体作用以及区域效果不够重视,导致相关的农业技术,诸如节本增效、农产品安全生产以及农产品的二次加工技术没有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或者是两者的需求与拥有口径不对等,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变差。
1.3农民利用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导致新技术的推广难度增大由于当前的现代的农业新技术,尤其是一些还没有具体产业化的相关技术成果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深度推广应用,需要技术的需求者对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使用原理以及操作技术等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的农村只有少数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具有这样的能力,大部分的农民不具备这种推广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农业技术创新还需要有对应的经济基础,在以小农经济以及农业投入收入比较低的今天,采用那些投入资金多、回收周期长的农业技术对农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他们需要投资少、收效快的农业技术。再者,农民自身的回避风险的本能使得他们接受农业新技术的意识较差,不愿意承担对应的风险。
2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策略分析
2.1建立并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了解决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不足,应该尽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其中来,通过多元化的技术推广使得参与到农业技术应用当中的各方尽量的多元化,这将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资金的保障有了明显提高。除了传统的农业技术科研单位、农业教育单位以及政府等职能部门的参与外,还应该鼓励更多的农业企业、农民技术合作社以及科技致富带头人加入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来。而地区的各个农业管理部门则应该积极的组织这些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企业形成技术推广的合理,制定对应的政策以及支持体系来给农民进行培训。多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合作必将有力的拓宽农业科技资金来源的多渠道,促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达到最终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目的。
2.2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技术需求的对接机制农业技术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不但需要强化农业技术市场的建设,提高农业技术的转化率,同时还需要对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合理导向。在确定对应的农业生产技术研究方向之前,应该对当前农村最需求的农业技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充分的挖掘市场的潜力,然后在科研单位和科研院所进行针对性的技术研究。这样,通过尽快的农业技术研发来促进农业技术转化成农业生产力的速度。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农业技术成果、技术专利等科技信息,对农业技术供求双方进行密切的关注,发现对应的技术对接机会就应该积极的支持,尽量促成对应的技术与需求对接。
关键词: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
农业生产标准化是指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制定产品标准和作业实施标准,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轨道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和现代化农业的迫切需要。水稻是我省第二大作物,其标准化技术与推广工作在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现就该项技术与推广工作经验介绍如下:
1 加强领导,搞好技术培训工作
在推广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过程中,各级领导及技术干部应高度重视,导引广大稻农的积极参与,制定当地水稻生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指导教材,在技术培训上做到三结合,即水稻标准化技术讲座与水稻规模化订单生产相结合;与绿色食品生产相结合;农艺农机相结合,(旋耕、深翻、秋翻整地);在技术培训上,根据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重点讲关键配套技术环节,讲因地制宜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订单生产等内容,适当拉近农户与重点粮食企业的距离,形成双方互惠互利的局面,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强科技辐射能力。
2 搞好服务
根据农事季节,市、乡镇两级农技人员搞好技术指导,同时在种子、农药、肥料等物质方面也要做好服务,提供优良种子、水稻专用肥、各种新农药等。特别是遇到不良气候条件,水稻生长受阻等情况,充分利用热线电话、发放技术资料、田间指导等方式,从插秧、施肥、田间管理等环节做好技术指导。
3 技术标准
3.1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积温等生态条件,选用熟期适宜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井灌区应选择耐冷性品种,苏达盐碱土区应选择抗碱性品种;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选用主茎13~14叶的品种;第三、第四积温带选用10~12叶的品种,保证霜前安全成熟。严防越区种植。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幼苗率),含水量不高于16%。每2年更新1次。
3.2种子处理 浸种前选晴天晒种1~2 d;筛出草籽和杂质、秕谷;浸种消毒、催长芽。
3.3秧田选择 选择园田地或背风向阳,水源方便的旱田。在水田育苗时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高台地块做秧田。
3.4育秧方式 采用大、中棚钵体苗或隔离层苗。
3.5床土配制 100 m2苗床用筛好的客土(没施过普施特、豆黄隆、乙草胺的旱田土)或山地腐植土1.5 m3,壮秧剂7.5~10 kg与备好的床土混拌均匀。
3.6播种 当日气温稳定通过5 ℃~6 ℃时开始播种。一二积温带,4月10~25日播种;三四积温带,4月15~28日播种。钵体苗每盘播量65~70 g芽籽,隔离层育苗每平方米播量在400 g左右,纸盘育苗每盘播量在120 g芽籽,覆土0.5 cm,药剂封闭后覆盖地膜保墒。
3.7秧田管理 播种到出苗以保温,保湿为主。秧苗1叶1心开始通风炼苗,一直到三叶一心温度始终控制在25℃左右,其间注意浇水,钵体育苗必须天天浇水。移栽前3 d完全揭下棚膜。秧苗二叶一心期要注意防治青枯病和立枯病。
3.8本田整地及施肥 水田隔三年轮一次施用农家肥每公顷15~20 m3,每公顷用通用复合肥或水稻专用肥200~250 kg做底肥,翻前施入。插前3~5 d进行泡田、耙地、田面要达到寸水不露泥。
3.9插秧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 ℃~13 ℃时开始插秧,一般5月末结束。在中等肥力土壤上,行穴距为30cm×13.3cm(9寸×4寸);在高肥力土壤上,行穴距为30cm×16.5cm(9寸×5寸),每穴2-3棵基本苗。井灌、苏达盐碱土和北部地区,要适当缩小行、穴距,增加基本苗数。插秧质量:拉线插秧,做到行直、穴匀、棵准,花达水不飘苗,插秧深度不超过2cm。插后补苗。
3.10本田追肥 第一次移栽返青后追施尿素,每公顷75 kg左右,最晚不超过6叶期(6月初),促进低节位分蘖早生快发;第二次调节肥在7叶末到8叶末(6月)追施补充肥75~100 kg尿素。
3.11水层管理 插秧后返青前灌水要花达水,返青后一直到分蘖盛期灌1.5寸(浅水),并要圈水为主,增温促蘖。有效分蘖终止期(7月初),要深灌3~5寸水或低涝地块,N肥过多地块排水晒田一周左右,晒后回复正常深水灌溉,以控制无效分蘖。水稻封行后的水管理以活水深水为主,到抽穗前8~15天期间要深灌,防止低温造成花粉败育(即障碍型冷害),抽穗扬花期浅灌,实行间断灌溉,灌一次水,停灌几天,再灌一次水,这样轮回2~3次,8月末停灌,9月中旬排水晒田准备收割。
3.12防病 稻瘟病以预防为主,加强田间检查,发现病情,立即控制发病中心,用富士一号、进口三环唑、施宝 克、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防治。
[关键词]创新 农机工作思路 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218―01
1创新农机工作思路的方式
传统农机工作模式仅仅停留在“走出去”的层面,为各个县村提供农机与生产技术,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的时候,不能有效地执行建议。受到此类问题的影响,导致农机工作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且农机技术人才严重稀缺,无法切实和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实行对接,导致农机技术出现疲软问题。为消除这类影响,进行“走出去”的时候,需同时应用“引进来”的管理模式。使农机工作人员与农民实行面对面的沟通,认真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并且引入先进农机技术与这方面的技术人才。另外,原有的农机技术培训模式相对死板,农民与农机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之后,无法以此类推地明白众多问题。而且农机技术人员对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没有充分的理解,无法把先进技术教授给农民。为了有效消除此类问题,需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农机生产企业需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在与其他大型农机生产商进行合作时,要虚心请教农机操作的先进方法,进而在进行农机推广阶段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还需重视启发形式的培养,提升操作人员的创新思维,使其在日常的操作阶段可以学到基本的操作方式。现代农机的持续发展与传统农机存在很大的差别,需农机站和农业实际生产有机结合,宣传模式同样自传统的田间走访变成现代媒体的宣传形式。并明确我国为农机工作制定的优惠方案,之后实行对应宣传。宣传时保证传统宣传形式和现代化宣传形式共用,切实结合农机站与实际的农业生产。
2健全后期推广工作体系
2.1后期推广工作的关键性
推广工作需以农民为基础,不可只凭借宣传。使农民真切地体会到农机在进行农业生产时的各项优点。与此同时,农机站在现实的操作中,需和农机生产厂商紧密沟通。农机生产商、农机站、机器保养者以及农民属于农机总体生产阶段的关键构成。其中,农机站起着协调与沟通作用。
2.2后期推广工作的方式